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体育教师师德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师师德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师师德总结

第1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总结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质师德为本。建设一支业务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根据县教育局“师德建设年”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继续以“强师德,铸师魂,树师风”为主题,开展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 以班子建设为核心,探索师德师风建设新路子

为了扎实有效地开展本次教育活动,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小组,以校长为组长,学校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学校政教处主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及各年段长为成员,做到三落实:组织机构落实、制度落实、活动落实,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坚持“领导就是榜样”、“领导就是旗帜”的理念,事事做表率、处处做榜样,保持良好的干群关系,发挥实干的工作作风。在学校领导班子中,绝大多数中层领导都兼课,工作量比较大,校领导经常深入课堂、深入学生当中去。

工作中执行从严治校的原则:

1、严在明处。学校的每一项工作都努力使每位教职工明确意义、要求、方法、步骤和结果。既使教职工有条不紊地参与工作,又得到了教职工的广泛理解和支持。

2、严在细处。工作中将问题尽可能想得多,过程尽可能想得细,办法尽可能想得实。既使教师工作有章可寻,又使工作井然有序。3、抓行动,大兴“三风”。(1)团结风。学校在师德师风建设活动中引导教职工“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全校出现了“讲沟通、讲协作、讲大局”的良好态势,并在教育教学实际中具体的体现出来。(2)民主风。充分发挥校委会的职能。谋事求详、监督求广、评议求实,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3)求实风。学校领导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多次召开教师座谈会,征询学校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关心教职工生活,把温暖送到每一位教师心中。

二、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构建师德师风教育新机制

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教育艺术的基础和前提。经过全体教师认真的讨论和学习,大家清楚和深刻地认识到:师德师风建设是关系到教育工作成败的大事,是德育工作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在组织全校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明溪县教育局师德师风建设责任书”并充分讨论取得共识的基础上,我校要求每一位教师遵纪守法,依法执教,时刻做好表率,在学生面前树立“严师慈母”形象;在家长面前树立“最可信赖的人”形象;在社会上树立“最文明群体”形象,展示坦诚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我校下发了《关于在我校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方案,完善教师一日规范,强化评比奖励制度,靠正面教育、靠榜样引导、靠制度约束,既对教师从正面提出了要求,又从反面划出了禁区。使教师始终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视“正己、爱生、敬业”为天职。我们还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争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支持。

三、注重教师思想政治与业务素质的提高。

为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与业务素质,本学期开学初,我校就在全校教工大会上明确提出,每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为全校教工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时间,以年段或备课组为单位,要求定主题、定内容、定主讲人、定地点开展思想政治学习与业务学习,并做好活动记录。参加学习情况纳入考勤。

四、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工作规章制度。

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要求全体在工作中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以“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模式。

第2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关键词:范式;命题逻辑;等价判定;离散数学

一、范式的引入

在引入范式的定义之前,我们先来讲解一下判定的含义:以有限次步骤来决定命题公式是否为永真式、永假式还是可满足式,或者判定两个命题公式是否定价等这一类问题统称为判定问题。

在命题逻辑中,讲解了两个命题A和B等价(A<=>B)的充要条件是A<->B为永真式。具体判断的方法可以归纳为三种:第一种是真值表法,即对于等价号两边的命题变元给予相同的真值指派,看结果是否相同,相同的话A<->B即为永真式,此时A<=>B。第二种是命题演算的方法,即化简命题A<->B至最简式,看是否为T,然后判断。第三种就是我们要介绍的范式判定的方法,将命题公式A和B分别化成主析取范式(或主合取范式)。如果化成后的主范式相同,则可以判定两个公式等价。把命题公式化归为一种规范标准的形式,称此标准形式为范式。

二、析(合)取范式

许多教材对析取和合取范式有着不同类型的定义。这里我们先引入两个词的定义:基本积和基本和。命题的析取式称为“和”,命题的合取式称为“积”。基本积是指命题公式的变元和变元的否定之积。同理,基本和是指命题公式的变元和变元的否定之和。若“基本积”和“基本和”中有子公式,则称为基本积(和)的因子。基本积和永假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基本积是永假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至少包含一对因子,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否定。该判定很容易理解,因为一旦包含这样的因子,那么其中必然含有F,由于基本积是合取,那么整个命题的值为F,即为永假命题。同理,一个“基本和”必定为永真式的充分必要条件是该公式至少包含一对因子,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否定。析取范式的定义可以简称为“积之和”,即与命题公式等价的一个公式,如果是由基本积之和组成,则称它为命题的析取范式。并记为:PP1∨P2∨…∨Pn(n∈I+)。其中P1,P2…Pn均为基本积。合取范式和析取范式相反,可以简称为“和之积”,具体定义在此就不再赘述。

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一个命题公式的析(合)取范式并不是唯一的,但是同一命题公式的析(合)取范式之间一定是等价的。可以说,一个命题公式的析(合)取范式有无数多个,因此单纯讨论析(合)取范式意义不大。我们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标准的形式,使得一个命题公式仅仅对应一个等价的析(合)取范式,这样就引入了主析(合)取范式。

三、主析(合)取范式

限于篇幅,这里我们以主析取范式为例。讲解之前,先要给出极小项的定义,而极小项又和前面讲的基本积息息相关。在n个变元的基本积中,若每个变元及其否定并不同时存在,且二者之一出现一次且仅出现一次,则称此基本积为极小项。对于两个命题变元来说,极小项有2的2次方4个,即P∧Q、?P∧Q、P∧?Q、?P∧?Q。对于只有一个变元的命题,极小项有2个,即P、?P。依次类推,对于三个命题变元来说,极小项有8个,即P∧Q∧R、P∧Q∧?R、P∧?Q∧R、?P∧Q∧R、?P∧Q∧?R、?P∧?Q∧R、P∧?Q∧?R、?P∧?Q∧?R。推广到一般,n个命题变元构成的不同极小项有2的n次方个。而使得每个极小项为真的赋值仅有一个。

有了极小项的定义,就可以定义主析取范式了,对于给定的命题公式来讲,仅含有极小项的析取的等价式称为给定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在真值表中,一个公式真值为T的指派所对应的极小项的析取,即为此公式的主析取范式。对于该定义,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只要命题公式不是永假式,则一定可以根据该命题公式的真值表直接写出其主析取范式,其方法是找出该公式为“T”的行,对应写出极小项的析取式,且该公式一定是唯一的。第二,若命题公式是含有n个变元的永真式,则它的主析取范式一定含有2的n次方个极小项。第三,若两个命题公式对应的主析取范式相同,则此两个命题公式一定是定价的。第四,命题公式的主析取范式中极小项的个数一定等于对应真值表中真值为“T”的个数。

四、求主析取范式的方法

求主析取范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真值表法,其含义就是将真值表中对应结果为“T”的项列出来,然后将这些项用∨连接起来。这种方法较为简单,列出真值表,结果就一目了然了。但是当命题变元为3个以上时,真值表的数目将指数级增长,较为麻烦。下面介绍不用真值表,直接求命题公式主析取范式的方法,分为4步:第1步将命题公式化为与其等价的析取范式。第2步除去永假项,合并基本积中相同项,变为最简单析取范式。第3步是利用添变元的方法,将所有基本积变为极小项。第4步合并相同的极小项变为一项。

第3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我喜欢孩子,因为他们是那样的天真纯洁,在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价值;我热爱幼儿,在这片绿色的草地,我尽情的施展自己的才华。一学期,我忙碌着,也快乐着,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努力。在教学中爱护每一个小朋友,能与幼儿同游戏,齐欢乐.并和家长们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以一切为了孩子为主导,有序地安排好幼儿的教学活动,重视体现幼儿观念的转变。同时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道德思想和业务素质,认真学习幼教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以纲要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切实认真地对照纲要进行组织教学,使幼儿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的发展。让我来谈谈本学期的工作总结与心得:

在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小班体育及大班体育,首先体育训练要有明确的目标。如小班会拍球,中班会跳绳,大班会游泳的要求已经达到。体育训练的内容丰富。跑、走、跳、投、拍、钻、爬、平衡和攀登等不断变换。例如练习跨跳吧,使用的教具也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在场地上画线条,有时用小竹杆放在地上跳,有时让两人拉着小绳跳。又如拍球,有时集体拍球比赛,有时个人边跑边抛接球,有时用双腿夹着球来跳等。体育训练方法正确,注意适当的运动量和密度。负荷过轻,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负荷过重,则影响幼儿的正常发育。如果新授课的运动量小,如学习从高处跳下,则复习旧课就选择运动量大的内容,如四散跑,捉鱼虾,使新旧课互相调节和互相补充。

在教学中,曾医生把体育活动密度与运动量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测出活动密度与脉搏指数,通过比较法分析、总结。使我们及时合理地调节密度和运动量,总结具体调节办法,改变运动中练习密度,合理的科学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和份量。改变练习的条件:如加大或缩小活动范围,减少障碍物,改进和提高活动的组织措施、教学形式,分组、分散和集体练习,减少幼儿轮换等待,对必须的分队练习和变换队形要迅速,适合教学需要。

在教学中,我着重于体育训练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寓德育、智育、美育于体育之中。还以从高处往下跳为例,我以"我是小小潜水员"为主题。开始,潜水员清晨跑步锻炼身体,然后练习跳水(即新内容从高处往下跳),练习好了以后,让潜水员在水里捉鱼虾(即练习四散跑),最后,潜水员收获回来,欢欣鼓舞,高兴地跳起舞来(做放松调节),游戏结束。

第4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实习时间:2007年9月16日至11月4日

为期8周的教育实习,确实意义非凡。通过自身的争取和多方面的协助,我不仅有幸到嘉应学院做一名实习辅导员,更幸运的是我还能到梅县三角镇中心小学和东山中学参观学习,这无疑让我获得了更多的丰富知识很经验的机会!虽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在指导老师及其他在校老师的帮助下,加之同学们的积极配合,让我在顺利完成实习任务的基础上,学会了许多在学校没能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种种缺点和不足,激励着我不断地进步和成长!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一波三折有收获”啊!

9月16日到达嘉应学院,正直新生军训第4天。主要任务是与胡文键老师见面,他是07级音乐学师范本科班的辅导员,同时也是我本次实习的指导老师。胡老师非常热情地接待了我,因我对嘉应学院校园环境比较熟悉,胡老师便没有安排我参观校园,直接向我详细地介绍了音乐学的专业概况及07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胡老师是个很爽朗而又细心的人,他在我到来之前就已经了解过我所读专业的基本情况,明白我可能会对作为一名音乐系的辅导员会产生许多的疑问和顾虑,事先准备了一份他亲自编写的《音乐系辅导员注意事项及基本职责》给我,让我认真看一遍,也对我提出的一些问题作了耐心而详细的回答。湖老师对我说:“虽然我们的学生都是学艺术的,但多数学生家庭也并不富裕,而且大多数来自外省,父母送他们上大学也不容易。他们也养成了坚强的品性,从这4天的军训来看,虽说女生居多,但也没有一个喊苦喊累,而且团结互助,得到了教官的赞赏。在工作方面,辅导员‘上接天下接地,十处打锣九处都在’,需要处理的事情多而复杂,但也非常锻炼人。最初,很多辅导员都满腔热情,积极投入,但工作一两年后发现与自己当初的梦想越来越远,每天忙于处理琐事,丝毫感受布道成就感。虽然你只是来实习两个月,但新生开学初会有许多的后续工作和任务安排,都是非常繁重的,加之你对辅导员的工作不熟悉,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很快就会失去工作的热忱。所以,我希望你在这8周的时间里,能够给自己信心和勇气,要有对辅导员工作的热爱!”胡老师的这番话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无时无刻地提醒自己要有恒心和信心!

新生军训为期13天,我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和承训官兵与学生的联系,作好沟通工作,也就是作好官兵与学生的“中介”作用。“中介”的位置决定了辅导员在整个军训过程中发挥着“骨干,桥梁和助手”的作用。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辅导员,主要负责不在于训练而在与做好思想工作,包括军训官兵,还有学生的。绝大多数承训官兵与军训学生年龄相仿甚至比学生还小,而且文化层次会有一定的落差,能否克服由此带来的心理差距,顺利完成士兵到教官的角色转化,这给作为教官的他们也带来了工作上的难度。况且他们在部队所接受的训练强度,方式,都与学生军训有很大的差别,而大学生的体质普遍相对较差,且自尊心强,能否充分把握学生身心特点,掌握训练的分寸也是教官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两种情况,尤其是后者,辅导员在工作中要时时注意与教官们的交流沟通,避免引起补语快的事。另外,对同学们来讲,由于教官的客观地位和影响,教官的话比辅导员的话更具有效性,作为辅导员想达到目的通过教官来实现远比直接要求效果更明显,这也要求辅导员要做好与教官的交流沟通工作。因此,辅导员要尽快和教官熟悉起来,协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明了学生的具体特点,与他们统一思想,共同指定可行的训练方案,顺利度过军训磨合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所幸,音乐班的学生都表现出坚强的意志和团结互助的良好风气,不仅顺利完成军训的各项各项任务,而且得到了教官们的一致好评。在9月25日举行的新生军训汇操总结大会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军训中加强了组织纪律性,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树立了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

第5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我校历来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并狠抓落实。我校严格按照县教育局有关精神,结合《初级中学师德师风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扎扎实实开展为期半个月(2018年11月15日——2018年11月30日)的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现将专项整治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学校是一片圣洁的土壤,在师德师风的培训活动中,我们始终应当走在最前列。2018年11月15日下午13:00我校校委会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11月16日13:20学校召开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工作会,会议决定自11月16日起,利用大课间时间对全校教职工进行为期2天的师德师风培训,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有关法令法规,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立德树人考核办法》《中学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力求通过学习,使全校广大教师进一步端正思想、规范言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做到敬业、爱岗、严谨、务实,真正树立起平等宽容的学生观、博学多才的教师观、求真务实的治学观、言传身教的育人观和全面发展的质量观。

二、重视建设,树立形象

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师德师风建设职责分工明确,任务落实到位,要求全校教师自觉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形象。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教师行为、教学行为和学生规范,实现小事入手,争创良好的校容、校貌、工作作风,切实提高管理、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开展了设立了师德师风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通过这一活动不但使教师更加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应以身作则,以德服人,以德立教,不断塑造鲜活、生动的人格魅力热爱学生,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开展活动 ,增强意识

第6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实践策略分析

1、研究目的

随着国内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量明显提升。而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院校,理应肩负起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一重任。高职体育教育作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而构建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体育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高职院校对此加强重视,不遗余力地开展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根据本文研究内容的需要,以“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体育教师、师资队伍建设”为逻辑检索词组配,采用主题和篇名检索在中国知网(CNKI)和EBSCOhost全文数据库检索大量有关中外文献进行阅读,并对这些相关论著、文献、资料,进行查阅、归纳、整理和分析,对该论题当下所涉及到的相关成果和学术现状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为本文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类比、演绎、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深入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整理,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

3、结果与分析

3.1、体育课程在高职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

高职体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与职业建设、德育建设存在密切关联,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教育的有效途径,在整个高职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与此同时,新课改当中提出的终身教育理念与素质教育理念,也对高职体育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反复强调体育课程是高职教育环节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科学制定体育教学计划,显著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这也与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育人目标高度契合。新时期背景下,高职体育课程应当以学生终身发展与终身成长为基础目标,为社会发展培养社会主义高素质人才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在整个教育过程当中具有不可撼动的重要作用与重要价值。

3.2、高职教育改革对体育教学提出的要求

随着社会应用型人才需求提升与高职教育发展,高职体育教学应当突破传统眼光局限与传统体育教育限制,不再以提升学生体能、培养学生身体素质为单一目标,而是对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展开有效培养,确保学生可以在进入社会后尽快融入社会,与工作岗位高度契合,并且将其作为长远育人目标。与此同时,应当站在育人角度出发,将德育教育、美育教育能力教育贯穿于整个素质教育体系当中,从而指导高职学生参与到更为积极有益的体育活动当中。确保学生可以主动实施活动、主动参与活动,提升学生的体育认知水平与健康意识。新时代背景下,终身教育理念与综合素质教育理念逐渐受到社会各界、学生家长以及高职院校的重视,这也对高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巨大影响。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时期,应当注重以学生发展为本,立足长远目标,制定助力学生终身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培养计划,为社会发展、国家经济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高职体育教师的文化修养、教育模式以及道德品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影响,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影响因素。

3.3、高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内容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以技能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为教育目标,而通过体育课程学习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也奠定了体育课程在高职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在高职教育高速发展背景下,高职体育实现了技术改进与知识更新,改革后的高职体育具备极强的专业性,教育任务更为艰巨、更为复杂,因此也对高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高职教师具备以下素质方可胜任高职体育教师岗位,为高职体育教学效率提供保障。(1)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心理素质会对高职学生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带来直接影响,是每位高职体育教育人员必不可少的关键素质,同时也是高职体育课程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不仅会对教育人员的教学才能带来影响,同时也影响到教师教学工作成效与教育工作成效,这是由于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发挥渗透功能,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带来正向引导。因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积极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以及服务学生意识,勇于投身到高职教育事业当中,为社会发展、国家发展培养具备良好心理素质与身体素质应用型人才。(2)良好的思政素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当中明确指出:“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教学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质。”为此,高职体育教师应当不断坚定自身的政治信念与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以及人才培养观念。在实践环节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政素质,全情投入地参与到高职体育教育事业改革工作中,更新传统高职体育教学观念,突破传统体育教学壁垒。良好的思政素质可以作为高职教师在高职体育教学环节当中的行为取向以及指路明灯,教师的个人思想品质以及政治理念会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认知水平以及体育能力带来诸多影响,因此,良好的思政素质也成为新时期背景下高职教师必备素质之一。(3)“双师型”素质。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高职院校要培养“双师型”教师,即不但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具有较强的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双师型”体育教师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将体育教师打造为“双师型”人才是体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而要想当之无愧地成为“双师型”教师,就必须集教学、教研和专业实践三方面的能力于一身。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在这三方面仍需进一步加强。

3.4、高职体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现存问题

(1)教师结构不合理。目前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主要问题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主要以年轻教师与老年教师为主,年轻教师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但缺乏教育经验,很多优质的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学理念无法合理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环节;而老年高职体育教师虽然具备丰富的育人经验,但由于年龄限制,教学活动缺乏创新,通常以传统体育课程教学为主,无法满足新时期背景下高职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与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存在示范不规范等问题。尤其在高等院校扩招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虽然拥有巨大的生源储备,但由于高职院校教师待遇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并不理想,很多优秀的青年教师以及名牌大学毕业生不愿进入到民办高校以及高职院校当中。这也使得高职优秀体育教师招聘工作异常困难,从其他事业单位以及公办院校招聘兼职教师以及老年退休教师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引进的重要途径,这一现象也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一度陷入困境。因此,为保证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效果,需要有效突破教师结构这一问题。(2)体育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内高职体育教师队伍普遍呈现学历低特点与职称低特点,高学历人才严重缺失,技能型教师以及普通学历教师居多。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虽然体育教师数量众多,但多以退休教师或者兼职教师为主。此类教育群体教育观念落后或者伴随体力问题,难以与高职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难以在体育课程教学环节与学生展开互动与交流,严重限制体育课程教学质量,无法对学生的身心素质展开科学引导、有效培养。综上所述,高职体育教师队伍素质参差不齐为高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带来巨大阻力。(3)师德建设效果不佳。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要从良好的教育理念以及师德入手,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针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以及职业素养展开针对性培养。但在实际建设环节,多数高职院校通常结合自身利益出发,加大招生规模、降低校内教师的师资待遇,导致高职院校出现严重的师生比例不平衡这一局面。这也为广大高职教师群体工作带来巨大负担,同时缺乏良好的教育理念对师资建设工作带来科学指导,导致整体师德建设效果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状态。除此之外,部分高职院校出于利益成本考虑,没有对后进教师以及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展开定期培养,再加之高职院校在生源方面、办学条件方面以及师资配置方面无法与名校媲美,因此为提升高职院校知名度以及教学质量,部分高职院校选择强行分配这种方式,这一举措也加大了高职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不仅如此,部分高职院校忽视教师的职业发展,对教师的素质培养与业务水平培养缺乏重视,这也导致高职体育教师流动性较大,部分教师缺乏职业素养,对本职工作缺乏应有的重视,导致高职院校的培训活动流于形式,这对于高职体育教学乃至整个高职教育事业发展都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3.5、高职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优化策略

师资投入与师资建设工作直接关乎到高职体育教育事业能否实现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是否能对高职学生的身心健康带来科学引导。首先,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需要保证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确保各个类型、各个层次的教师都可以在各自的教学岗位大放异彩;同时加强师德培养,教师职业素养会对高职体育教学活动带来深刻影响;最后采取多种激励措施,激发教师积极性。(1)规范招聘标准,优化师资结构。结合目前形势而言,国内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发展极为迅猛,同时办学规模也随之提升,持续扩张导致师生比例严重失衡,师资结构也缺乏合理性,这也成为师资队伍配置优化的重要阻碍。结合这一现状,高职院校应当意识到师资队伍现状,并且以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体育教育事业需求为准则,科学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步骤,引入专家型教师、双师型教师以及技能型教师,构建科学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并且在保证骨干层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引进新人教师,并且结合体育教师的职业发展目标,为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形成新老交互格局与交替有序格局,优化体育师资队伍。与此同时,构建教师引进标准,将体育教学能力、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体育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作为体育教师的重要考核标准,并且着重选择满足高职院校特点的双师型人才。此外,高职院校应当定期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为其提供充足的学术交流机会,使教师不断在培训环节以及实践教学环节总结教育经验、吸取营养,显著提升综合素质与教学能力,助力高职青年体育教师成长,带动高职体育教学事业发展。(2)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综合素质。高职院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应当从师德建设入手,对新入职的教师设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训计划,并且要求所有体育教师通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且不断培养高职教师形成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以及为人师表的道德情操。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强思政教育工作,严格规范教师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行为观念以及人生观念,确保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环节以学生发展为原则,创建体育教师合理竞争机制以及监管机制,使高职体育教师正确把握高职体育教学原则,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在学生群体当中树立良好口碑形象,在潜移默化之间对学生展开培养,为显著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定期召开学术交流大会,使高职体育教师早日成为德才兼备高职体育教育工作者。(3)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为保证高职体育教师可以在高职育人环节各显其能,发挥各自的优势与作用,需要循序渐进地开展人才输入,合理配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职教育工作者,完善高职体育教师师资队伍构建机制,将教师劳动成效与薪资待遇挂钩,制定出更加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保证体育教师与相关教育岗位的契合程度,这样才可以使体育教师在岗位当中拥有更加出色、更加亮眼的表现。有效调动体育教师的教育积极性与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专长以及科研潜力。不仅如此,可以鼓励后进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业务能力,采取多元化激励手段与多元化激励措施,有效消除在校教师的消极情绪,强化教师的满意程度以及安全意识,为不同类型的体育教师创造出与之契合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保证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稳定开展,同时更好地服务于高职体育教育事业发展。

4、结论与建议

第7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关键词: 网络教学 英语听说能力 学习情况总结

自从2005年10月份,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争取到了教育部的项目,我们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测试。现将这几年的具体情况以如下几大部分进行总结:

1.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2.实验的理论根据;

3.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4.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5.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在这些描述过程中,我们会加入自己的一些浅见,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具体实际和自身的理解,进行剖析和详述。

一、初期状况――实验前的学生背景

在实验的初期,即2005年9月份,我们主要对沈阳化工大学的六个校级优创班级进行试验,并挑选出相对应的三个对比试验班。这些班级的入学成绩较高,成绩如下表:

这些学生的成绩相比较都较为突出,所以在最开始选择班级的时候,我们选择了这些较为适合听说能力训练,并于我们的自主学习水平相吻合的班级。通过一年多的学习,这些学生的听说能力有大幅度的提高。

二、实验的理论依据

1.大学英语教学新大纲

在过去的教学中,基本上我们要求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也就是做题量的多少,和做题的正确率,往往是语法、词汇或阅读题等来证明他们的能力。但随着新的教学大纲的颁布,我们发现,对学生能力的证明应该并不仅仅是要求他们解决问题,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学习过程和他们的表达作品“作文或对话”。而这种强调“作文或对话”的要求,不可能发生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虽然教师确实希望如此。因为沈阳化工大学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限制了我们的选择,所以针对部分中等和中等以上学生而言的写作和对话能力,我们只能缩小范围。

2.教学法中的认知论和听说法

从教学中我们感受到,听也能吸收语言营养。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人分为三类: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其中视觉型的人占绝大多数。在这种理论中,虽然听远不如阅读那么有效,因为可靠的视觉材料有助于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事物,尤其是抽象的逻辑性事物。但是,听力在学习英语中的作用还是较大的,尤其在语音语调和快速地了解外国文化方面收效巨大。听力促使语言知识生成和提高,而且为学生的口语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对语言学理论进行了新的诠释。主要我们采用了交际法进行考核。学生们的对话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而且一切活动围绕实际交际活动,不设高标准,有部分的词汇和词组要求,对主要内容或方向进行限制,但对具体实施或采用的形式不作任何限制。因为自主学习的首要原则就是教师在课堂上所组织、所进行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辅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为实际交际目的服务。学生在表达自己意愿的过程中会犯错误,但是教师没有立即纠正,尤其对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培养学生建立起交际的自信心。

从严格意义上说,我们的测试不能称其为测试,我们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给他们的学习模式提出指导意见,最终帮助他们达到目标,而非成绩测试,在监控过程中,我们严格把握住这一原则:以考查、发展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目的。传统的评价大多是采用总结性评价,即以学期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这样只能考查一些记忆、理解性的知识;学生为了考试,更多的精力放在对知识的记忆、理解上,评价也起不到发展学生实际能力的作用。而且我们利用网络,通过非实时的交流观察学生表现:例如电子邮件、留言板等了解学生的状况。在面授时通过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学习态度。

三、实验的开始情况和具体实施办法

1.配套设施

建立了只对这六个实验班开放的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了38台计算机和一台程式机,保证了每人一机。并且,与计算机系联系,为学生加派了教师进行管理(由于没有校内局域网,所以只能在专用机房上机)。

2.时间设置

保证每班每周有11小时的上机时间,周六日均可。具体时间安排见“上机时间表”。

3.课后监控

教师经常性地对学生上机情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掌握,根据网络图表显示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热情,随时把握学生不足和疑难点。

4.过程监控

每隔两周,教师组织学生答疑,具体表现形式为:就两周的上机内容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表演。根据学生的对新单词、词组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的熟练程度,和学生的语音语调给予记分,此记分计入平时成绩中。

四、实验中学生的反映和教师调控

进行了一年的自主学习实验,反映出来的成绩和问题都很突出,现先将问题分列如下。

1.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开始时是高涨的,因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给我们也给学生们带来了新鲜感,这种感觉持续了半个学期,在下半个学期感觉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稍微减退,此时更多地可以加入教师的人为力量。

2.实验班中,进行自主学习的班级听力和口语能力有大幅度上升,但阅读能力表现不明显。自主学习班因为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多,所以在词汇量这些需要花课外时间去背的项目上与非自主学习班相比,略有不足,但此处目前尚无充分数据。

与不足相比,成绩是突出的,学生的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听力和口语能力大幅度上升,下表为学生的听力变化表。

在作对比试验期间,有的班级的学生因成绩问题而降级,但是为了保证对比数据的完整,并没有对班级人数进行调整。口语方面,最大的收获是学生能够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能力和胆识均已具备。平时常见的表达错误通过教师课后的提示和纠正,不断改进。例如:在口语测试初期,常出现的错误有口误,形近音不近的词在表达中被说出,本来应该是“Next semester I will go to Beijing.”表达为“Next system I will go to Beijing.”或“devise”说成“decide”;“snack bar”说成“snake bar”;“deal”说成“dit”;“fridge”说成“bridge”。除了口误,在自主学习的早期误用单词或词组的现象比比皆是,而且错误省略,时态不分,被动用成主动随处可闻,例如:“I am a home teacher.”“Where I lost it?”“It’s not matter.”“Where do you do yesterday?”“I really likes it.”“Summer holiday is wonderful.”“more and more better”“Let me sure you.”

通过听近似的地道美国的表达和教师的提示和纠正,在自主学习进行了半年多的时候,我们明显地感觉到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有了十足的进步,此时的错误主要集中在词性不分,同义词或近义词使用不当方面,时态错误几乎消失。例如:“He is 1.2 meters height.”,“Beijing has many historic things.”和“He is responsible for our safe.”。所以,进行自主学习后,我们感觉学生们的听说能力变化巨大。

2.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网络教学给予了他们一个新的视角。在通过我们的网络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于新的资讯、新的教学方式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他们所接受的信息量是以前传统教学的十几倍。

五、实验效果和实验结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空间的多层次、多元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重要性会更加凸现出来,在交际过程中,听力和口语作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我们的网络教学模式下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只是对大学英语改革的一种尝试,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尝到了改革的甜头。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为我们开放性思维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为学生预留了更多的思考和选择空间。殊途同归,希望我们这次尝试能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一种可能,并为实现英语教学的变革提供部分依据。

参考文献:

[1]Alexander,P.A.,Schallert,D.L.& Hare,ing to terms:How researchers in learning and literacy talk about knowledge.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91.

[2]Nelson,T.O.& Narens,L.Why Investigate Metacognition?J.A.Metcalfe & A.P.Shimamura.Metacognition:Knowing about Knowing.Cambridge,MA:MIT Press,1994.

[3]兰昌勤,曾洁.对培养我国外语学习者学习自主性的思考[J].外语界,2004,(4).

[4]文秋芳.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学习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3).

第8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一、中学体育课安全事故引发的原因分析

校园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几种:

1.教师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善

相当一部分体育教师,安全意识淡薄,思想上对安全没有足够的重视,麻痹大意,在课堂上没有按要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不严,导致学生伤害事故发生。

2.教师课前准备不足,教学方法不当

少数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存在的危险性、复杂性,因而在课前没有充分备好场地、器材、教材等,以至于上课因教学方法不当引发安全事故。

3.教师课前不了解学生,教学安排失误

部分教师课前不了解学生身体素质,没有掌握学生伤病信息,在课上没有进行合理安排,一意孤行,以致造成意外伤害事故。

4.体育设施、场地和器材存在安全隐患

某些学校由于经费不足,对体育教学投入有限,体育设施、场地、器材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存在安全隐患,导致学生在课上发生伤害事故。如篮球架不牢固,脱落砸伤学生等。

5.突发性的意外伤害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是比较隐蔽的,大部分事故是在不可预知的情况下发生,如长跑中的晕倒中暑、球类比赛中的碰撞损伤等。

二、防范体育课堂中安全事故发生的对策

从一些体育安全事故的案例可看出,大部分安全事故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是可预防的。只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找出事故的原因,总结经验,找出规律,提前做好各项安全预防措施,就能遏制事故发生,降低事故的发生率。

(一)加强教师师德修养,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教师在上课时,要确保学生的身体不受伤害,就要加强个人师德修养,从内心深处树立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的理念,千方百计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确保自己的教育教学有序安全地进行。

1.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安全防范意识

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学生。而一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也是教师的思想不重视、麻痹大意所造成的。因此,我们要加强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教师安全防范意识。要求教师平时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学习一些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教育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自信、威严的风格在学生中树立威信,严格管好本班纪律,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投身到体育教学中,树立安全意识,做到时刻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每节必讲,让学生时刻注意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

2.教师教学要求要落实到位,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对学生提出安全要求:遵守课堂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特别是一些危险、复杂的动作(如单双杠动作),教师首先要教会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知识,同时安排好保护与帮助的同学,以保证学生练习的安全性。对于投掷性项目,教师更要严明纪律,做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严防事故的发生。对于一些纪律散漫的学生,更要加强思想教育,严格监管,随时注意这部分学生的动态,发现异常,及时制止。

3.加强场地、设施、器材的安全检查,杜绝事故的发生

教师课前必须对场地设施器材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决不遗漏。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场地、设施、器材要及时修整、改好,绝不能马虎大意,否则将酿成事故。

4.加强自救自护培训,提高学生防范应对能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但要精通业务,更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损伤及救护知识,突发事件时能自如应对,否则耽误救治时机。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简单的包扎止血等知识,让学生在突发事件来临时能自救自护。

5.拓展渠道,及时掌握学生的信息

我们都知道,体育活动有它特殊的一面,身体不适或身患疾病的学生是不能参加运动的,特别是剧烈的运动。因此,体育教师课前要拓展渠道,及时掌握这部分学生的信息,对这部分学生作出合理的安排。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有无异常反应,及时做出对策,避免事故的发生。

(二)提高学生安全意识,教会学生自救自护

学生安全意识淡薄,需要我们去教育,帮助他们提高;学生自救自护知识缺乏,需要我们去讲授,教会他们自救自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下列方面入手:

1.班主任要经常利用班会课、个别谈话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培养学生时刻注意安全的良好习惯。

2.科任老师结合学科内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做到每课必讲,时刻提醒学生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理念。

3.体育教师要通过对体育意外伤害事故的案例讲解、分析,对学生进行警示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要传授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之类的自救自护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避免意外伤害事故、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三)加强学校体育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

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在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中,体育课(活动)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居多。为了确保学生身体不受伤害,学校应从下列方面加强体育安全工作的管理力度:

1.加强领导建设,成立学校体育课(活动)安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职责,认真学习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有关法律法规,大力加强对师生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从上至下重视安全工作,人人参与安全工作。认真落实各项安全预防措施,尽量避免安全事故。

2.狠抓课堂教学常规,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良好的课堂纪律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基础,是课堂安全的保障。体育课以室外课为主,特点是场地广、人员多、班数多,难以管理。教师上课时,要严格执行课堂教学常规,有序开展教学活动。从课前课后的点名、开始部分的安全教育、准备活动、课堂纪律等方面,一项一项地抓好、落实;课中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有异常表现,要及时了解、处置。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才能把事故消灭于萌芽之中。

3.加强对体育设施、设备器材的管理。学校体育活动安全事故的发生,有相当部分是由于学校体育设施没有达到国家安全标准或出现安全隐患没有及时整改造成的。因此,校方必须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体育设施设备给学生使用,同时要加强对体育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才能确保无安全事故发生。

4.制定出《学校体育课(活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通过预案的制订,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落实事故发生时的防范措施、应对方案,做到打有准备之仗。坚持预防为主,尽量把事故发生率降为最低点。

综上所述,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而在校园意外伤害事故中,体育课(活动)所发生的安全事故是较为常见的。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的管理,培养学生自我保护、互相救助的良好习惯,用正确、科学、合理的方法措施来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学生不受伤害。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教师师德总结范文

对于陇南市中小学参加培训的体育教师来讲,“什么样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也就是说培训课程设计应秉承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是落实好培训工程的关键。因为,“培训课程”一头紧系着“培训工程”的美好愿景,一头关乎着广大教师的业务提升、专业成长和推动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发展,因此,关键在于扎扎实实做好培训课程的价值定位和设计工作。这就要求课程设计从价值定位到目标构建再到内容选择等,一方面要紧扣参训教师的工作实际和个人实际———这是“立地”,另一方面要体现积极的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态度、理念、模式、方法等内容一一这是“顶天”,即应紧密结合“培训工程”的宗旨并结合参训教师的实际,是实施好“培训工程”的内在要求,也是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推动教师向更高更专业的方向发展作用的体现。纵观陇南市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的现状,他们的成长途径主要有二:一是由班主任、部分体育爱好者或有一定体育特长的教师,通过长期在教学实践中的不断反思提高的循环发展,目前,占体育教师比重较大;二是少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或当地体校毕业生组成的师资队伍;三是部分学校或领导有目的的培养,通过优秀教师的传帮带、外出参加培训、研修再加上自主学习、反复锤炼而成长为体育教师。三者看似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共同点,即反映了陇南市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成长规律:热爱教育事业;长期实践,反复锤炼;优化人才资源,传、帮、带;层次不同,逐级提高;进修培训,加速发展;优胜劣汰,时时更新。具体结构可通过表1(参训学员结构一览表)进一步了解。通过表1中参训学员信息,可以看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基本情况为:男女比例不平衡,以男教师为主;学历层次以专科为主,中专生仍占一定的比例;职称以中级为主,高级较少,几乎没有;年龄结构合理,但遗憾的是每期的50岁以上者,基本是以完成培训任务为主;体育师资以语文、数学、英语等非专业学科教师为主体,并且近三分之一参训教师没有承担体育教学工作,申请参加体育课程培训,一方面认为比较轻松好过关,另一方面觉得可以锻炼身体等。整体上看专业师资队伍规模不大,层次不高,素质急待提高。长期以来,陇南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专业提升缓慢,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结构不均衡,整体存在专业发展学习动力不足和研讨氛围不浓,教师主要职业活动受限于学校的狭小天地,加之领导重视不够和继续教育投入少及缺少制度保障等原因,使得体育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和培训机会较少甚至缺失。因此,培训课程设计的核心要素应充分考虑参训教师的特点与需求及课程特性,既要考虑到培训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又要考虑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前瞻性、连续性和可发展性。

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和内容

课程目标和内容不仅指参训教师缺失的教育教学、学科教学和教研知识、方法、技能及能力的建构和提高,更要关注和发掘蕴藏在农村骨干教师身上的“闪光点”、优势和潜能。不同的课程定位产生不同的课程目标体系,进而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也不同。综合相关研究表明,英法德美日各国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的定位大致有两种:一是为了取得资格或学位,二是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在课程内容上前者偏重于理论性,而后者立足于实用性③。从陇南市“培训工程”的宗旨来看,应属于后者,那么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就是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核心要素。(一)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目标以提高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为核心,以提升培训质量为主线,以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目的,通过开展培训通开课程和专业课程达到以下目标:1.了解国家关于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政策、法规,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和责任感;了解体育课程发展与演变的基本趋向,为丰富和开辟校本课程拓宽思路,积极开发学校所在区域民间、民俗体育资源,开设学校特色体育课。2.养成实施新课程的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质量观,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教育教学的自觉性和胜任力;3.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情况和经验教训,研读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探讨有效教学的方式方法,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升学科教研能力;4.强化教师教学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二)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课程内容通过分析上表可以看出:在培训课程内容的设计上主要以“实践取向”为主体,进行了系统、灵活、前沿、分层分类等特征,强调针对性、实用性和全面性。首先,在培训课程理论与实践内容比重的选择上以实践为主体,这是与参训学员的结构特点和需求相一致的,是对体育教学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补偿培训;其次,培训课程内容共分三大模块,涵盖了近现代我国学校体育思想发展与变迁、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形势、201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调研结果、我国近现代体育课程的发展与变迁等5个专题讲座,另外还包括2大模块共8个课题的体育教学能力培训以及教学观摩与评价,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围绕体育教学对教师进行学科知识培训和学科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新趋向的引领;第三,专业课与学校综合培训课程方案紧密结合,在内容体系的构建上形成了分层、分类设计,既反映教育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又重视思想、情感、意志、个性品格等内容,并在内容组织实施上体现实践的特点。同时,又紧密结合“培训工程”总课程方案内容,如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新课程理念及实践、学科教学理论实践与研究、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教学简笔画、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文化素质提升、专家引领等课程,以促进教师对课程作用的价值判断能力、将资源转换成课程的能力、系统化构建课程内容的能力、有效组织与有效实施的能力和自我评价与自觉调适的能力。

三、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是培训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训目标达成与否和内容习得的活动方式,它对培训效果和质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对老师们进行培训时,既要关注他们是成人的学习特点,更要注重通过培训课程学习让他们体会到被关怀、被接纳、成就感、存在感、胜任感及自信心的提高等心理因素,从而激发和维持后续专业发展行为。通过交流和访谈得出:他们最喜欢体育课程培训既有理论也有实践,最害怕纯理论的“一言堂”和培训者的强势灌输,他们认为在富有平等和谐交流的活动中,更能发挥激励、支持和释放个人优势、拓展和维持个人良好人际关系及知识和技能的习得。因此,统筹每位教师个人优势、所在学校及社区优势和培训单位自身及环境优势,进行有效培训活动方式的选择和组织,为教师培训提供较为理想的活动方式,值得培训者潜心探究④。通过几年承担培训课程实践,结合“国培计划”的有效方式和手段,认为培训的有效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讲座+案例+研讨”式。该模式适合于通识理念或专业课程研讨类的专题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教师讲解导入呈现案例培训者和受培训者之间或受培训者相互之间运用新理念对案例进行研讨教师归纳总结。以上为一个循环,可以视其内容和研讨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循环。

(二)观摩+模仿+点评”培训模式。这种模式适合于各种体育教学技能内容的培训。具体实施办法为,参训教师直接参与模仿练习体育教学技术,或教师观摩示范课(可以是视频资料,也可以是实践类示范课)培训者和受培训者共同点评示范课内容,学习示范课中的教学理念和技术受培训者运用学到的理念和技术做示范课,其他受训者和培训者共同点评,重新设计和完善、组织实施教学。

(三)“展示+自评+他评”模式。在培训后期,每个受训者必须进行一轮说课训练,或者提供一节自认为满意的“优质课”,向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展示,并在自评基础上接受培训者和其他受训者的点评,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好的建议进行改进和完善,再次展示,循环实施⑤。

(四)培训评价方式培训评价是一定时期培训任务完成与否的衡量标准。对以陇南为主体的体育教师来讲,培训评价也应分层、分类予以实施,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展开。考核评价模块一:重视其体育教学基本动作技术的规范性,如体操教学中全国第三套广播体操、武术基本动作、正确的田径运动技术及不同运动项目的基础知识等。针对参训学员的特点,在培训技术与技能考核与评价层面,我们要求承担体育教学任务的参训教师必须“学会一操,练会一拳,熟练一项”,即至少学会一套最新的广播体操,学习掌握或规范一套武术小套路,如五步拳、少年拳等,熟练掌握某项运动的基础知识、技术与技能,包括场地规格、画法及规则要求等,因为大部分参训学员不是体育学科的专业教师,他们对体育教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技术动作均需进一步提高;没有承担具体体育教学工作的参训老师可以了解、欣赏和评价相关运动知识或教学比赛。考核评价模块二:应考虑到成人学习的特点,对理论内容的了解和学习可以通过撰写体育论文,单元或某一运动技术教法创新,具有特色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展示,培训心得体会,体育器材制作方法与经验交流等方式灵活进行,将学、练、评、反思融为一体,讲求应用性,重视方法和技巧的掌握;针对部分非专业参训学员,可以就自己所代课程或熟练专业[注释]按要求完成相关培训考核与评价等。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