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幸福心理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幸福心理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幸福心理学论文

第1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基于对现代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性哲学的理解,本文拟用一种相互比较、互为发明的探讨方式,达成如下研究目标:  

首先,对于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与主要命题的探讨,目前普遍的研究范式还是纯理论、纯思辩式的。无疑,这种运思模式是探索人类精神深层的,尤其是那些形而上的、玄远幽深层面的必由之径。然而,我们也不可否认,以经验实证为基本认知手段的科学从来都是哲学的重要支柱。既然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注一直是中国心性哲学的基本内容,那么,现代心理学就不仅在研究视域上与其有很大程度的交融,而且其研究成果也为心性哲学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在本文中,对于中国哲学诸如“心”、“性”、“仁”、“义”、“礼”、“乐”等基本范畴的探讨,笔者一方面利用己有的哲学上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也尝试引进积极心理学的实证内容与科学方法,以企尽可能去发掘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对人自身的肯定性内容及其积极的心理学意义redlw.com。  

其次,理论自身的价值,在于为现实的人生提供指导。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虽然享受着空前的物质文明,但我们也经历着精神上的焦虑与迷茫。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曾如是描述现代人的心理世界:“我们所处的正是一个激烈变动的时代,过去用以指引我们自身的古老神话及象征已经消失,而举世弥漫的焦虑感则日益加深”。 

正因如此,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学者试图将哲学与心理学结合起来,把一直拘囿于书斋的人文学科带到临床领域,比如台湾辅仁大学致力于发展哲学咨商,日本大阪大学发展出了临床哲学,慈济大学设立人文临床疗瘴研究室,韩国国立江原大学提出人文治疗概念。无疑,人类痛苦的产生与消除,一方面关乎形而上的价值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牵扯形而下的具体实践的拣择。在前一个问题上,古老的心性哲学必然是未来新的价值体系的重要资源;而在后一个问题上,积极心理学以其明确的可操作性而对消除现代人的负面体验起着实际的作用。如果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通与衔接,我们当会发展出一种不无中国色彩的“人文治疗”方法来,而这也正是本文探索的另一个目的。因而,在后面的研究中,笔者将不仅从理论的层面阐释人性固有的“正向”之维,亦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如何建构积极幸福的人生。这种探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心理,更将其扩充到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建构上。创新之处:1.国内外关于积极心理学和心性之学的研究如汗牛充栋,但对两者进行比较的研究尚不多见,本研究运用比较哲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力图揭示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蕴含的对人自身的肯定性内容及其积极的心理学意义,进而为中国高深玄远的心性之学提供了可以落地生根的可能路径。2.通过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引入,尝试探讨具有中国色彩的“人文治疗”方法,也即从实践的层面探讨如何建构积极幸福的人生,这种探讨不仅仅局限于个体心理,更将其扩充到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建构上。(本文由论文平台网提供,如有更多需要,可登陆redlw.com 咨询客服。)

第3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就业指导课程;大学生;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普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因就业问题引起的大学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较常见,甚至发生自杀悲剧。2007年《大学生就业指导》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修课程之一。课程旨在指导学生寻求职业发展,培养潜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需要。积极心理学在国内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个体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寻找个体潜能。这与就业指导课程的目的一致。此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探析如何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育。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现状

我国高等学校就业指导课起步较晚,与国外的就业教育差别很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内容单一,学生就业心理模块知识陈旧

我国目前高等教育中就业指导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就业背景、就业技巧、就业政策和就业所需表格填写训练等。各个高校课程内容基本一致。武沁宇等研究认为目前高校就业指导缺乏与学生专业课程衔接,难于提高大学生实际就业能力[1]。较少高校有专业心理老师讲授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调适等。与心理有关的内容知识基本无更新。

(二)课程倾向于职业技能培训,忽视就业心理、职业道德等引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多倾向于传授求职技巧,如介绍信、推荐信和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而较少涉及学生的价值观导向、就业心理调适和积极的就业观引导。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首先会在心理上有一些变化。受传统“学而优则仕”思想等影响,加上就业竞争激烈,多数个体易表现出焦虑、失落等心理表现。张弛等调查522名大学生,76%认为“最让自己感到紧张和忧虑的事情”是就业问题[2]。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第二个“心理断乳期”。情绪容易波动,耐挫力弱。在面对就业压力或受挫之后,找不到合理方式应对,出现一些心理问题,甚至自杀等危机事件。

(三)课程实施形式单调,缺乏创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定位是一门指导性强的应用型学科,需要学生实践和实际操作,且需要根据大学生每个阶段不同特点进行指导。较多学校就业指导课成为理论课的讲授,学生配合度不高,没有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大一到大四所讲内容没有变化。大部分高校依然采用以一名老师面对几百人甚至上千人上大课的模式为主。

二、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近年,积极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对创伤、缺陷和疾病等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帮助人类去发掘潜能和力量,使人们更幸福、快乐,并得到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也不缺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如仲尼、左丘、韩非子等都是在逆境终成事业。其积极的思想都可以为大学生学习和内化。

积极心理学的课程宗旨主要是发掘学生潜能,增强积极的人格力量,显示了一种积极的教育理念。赛里格曼教授以“每天记录三件好事”、新的署名力量、感恩拜访和大笑练习为内容,发现这些练习能最大程度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生活态度,甚至影响到人生态度和工作信心。有研究将积极心理学融入到抑郁症治疗、医学教育和企业管理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探析

(一)嵌入积极的教育理念

《大学》中提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重要是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人格素养。当前“就业难”问题除了就业人口基数大和专业限制外,与大学生自身依赖性强、逃避进入社会、耐挫力差、自卑心理等有较大关系。英国哲学家拉金斯提到“年轻时代是培养、希望及信仰的一段时光”。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需要从入学开始,贯彻整个大学生活。在教育过程中将责任意识和感恩结合起来,教会大学生勇于面对生活中各种挫折。

(二)构建“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随着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严峻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从入学开始承受不同的就业心理压力。积极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不仅要吸取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还要考虑不同阶段特点和实践性的特点,每个学段有其特定的教育内容和任务。大一大二阶段应该以“择业指导”为主,主要包括认识自我、优势定位和职业生涯规划。由于大学新生处于适应期,心理波动比较明显,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此阶段重点在于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生活,解决现实困惑,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和应对,引导进行职业生涯探索,掌握职业要求和社会需求,挖掘学生自我成长的潜力。第二阶段应该以就业指导为主。学生掌握就业指导知识外,鼓励学生实践,通过调查走访、案例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就业的积极心理体验,鼓励学生创新自己的求职技巧和方法。强化互动,学生参与教学,如运用霍兰德职业能力测验(MBTI)认识自己的兴趣和性格特点。

(三)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就业团体辅导实践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教育中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体验和参与式学习是完成这一体验的重要途径。美国心理学家Seligman等提出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群体参与的团体积极心理辅导新模式[3]。设计活动依据“幸福”三因素理论,包括积极的情感、积极的参与性和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三部分。团体辅导的内容包括培养积极情绪、积极的应对和认知方式、积极的人格品质。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具体的活动形式。如“寻找自身优势”、“三件好事”、“感恩探访”等。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着重要意义。课程尚处于开发和探索阶段,对于授课老师也需要扩宽思路,在现有体系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探索新的形式,提升教学效果,最终服务到大学生群体。(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 武沁宇.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4.

第4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JZ160220);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教改项目(XJJG2015001)。

一、建构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及其内涵。

目前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得到重视和应用[1],基于近年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建构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是化解学生专业学习困境的必然途径[2]。所谓“立体化模式”,是相对于传统人才培养的的单一化、平面化而言的,“立体化”具备多维度、多角度、多层面和多方位的内涵[2-3],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即打破传统高等教育偏向知识灌输的单一模式,基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现代教育思想特别是系统论教育思想为指导,强调要全方位地调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诸要素如人才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教学手段与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评价等并进行立体化设计以形成有机统一的综合教育体系,努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紧密围绕培养目标,采用课内与课外、课前与课后、校内与校外、现实与虚拟(网络)、国内与国外多维一体的学习策略,展开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各项活动,从而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风格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专业应用能力的提高[4]。

二、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内容。

1.完善培养方案,优化课程模块,奠定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基础。

根据专业的发展趋势与学生发展需求,按照学院对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我们分阶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相应对专业课程体系作出调整和完善,把课程模块分为: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实训课程等五大立体化模块,逐步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课时比例(占30% 以上) [5]。

围绕课程体系的确立,逐步选择有条件的课程建立立体化教材,实现课程内容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材包括文字教材、教学辅导书和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网上电子习题和心理学案例分析、辅助教材等教学资源。

2.教育理念的立体化。

教育、教学的理念涉及到教育目的观、师生观、教育教学过程观等多方面的基本认识。应用心理学立体化教育理念就是要把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学知识的实际应用紧密地联系起来,突破原来以课堂理论知识灌输为主,而不是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为主的设计思想和体系,向突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的方向改变。特别是,立体化教育认同教育过程中存在双重主客体的观点: 即认为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主体,同时又互为认识和学习的对象(客体)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有着多向立体的学习信息的交流与沟通,而非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单向灌输。

3.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立体化。

大学传统教育教学采用满堂灌的单一授课方式。立体化教育教学则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多样化。立体化教育、教学方法应具有挑战性、启发性、灵活性、激励性、反馈性等多种特征。基于这一理念,我们坚持探索和借鉴的特色教学方法有:“元问题提问”环节、“5 分钟老师”制度、研究性教学法、研讨式、案例教学、体验教学法、基于反转课堂的PBL等,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听课热情更高。

4.教育教学手段的立体化。

课堂教学手段的立体化。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多数课程都能通过多媒体的运用增强教学效果,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克服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的不足,极大地拓展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分析与讨论,真正形成学生自主学习的和谐课堂。

课外辅导方式的立体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实现课堂教学与网上辅导相链接提供了方便,克服了传统的课外辅导方式单一化的局限。如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对校内外心理学专业课程网站资源的链接,学生可以十分方便地随时学习各网站上的有关教学内容、学习辅导材料、知识扩展材料、课程录象等。师生通过 e-mail 的方式进行打破时空的立体化指导、学习督促和交流。

5.课外辅导与实践活动体系的立体化。

W生分层化、多样化教学辅导。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分别来自文科、理科高考背景,在学习基础、将来发展取向、学习兴趣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要重视让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自由结合,注重发挥全体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发展优势,克服弱势,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相链接。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学生的自学内容。课外自学包括预习、复习和自主学习。自学材料包括参考书、期刊、专业书籍、网上资源等,鼓励和指导学生搜寻有关资料,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利用网上资源和图书馆等其他有效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这样,既能避免传统教学“一刀切”的弊端,切实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课外活动相链接。在实践教学方面,力图使实践教学体系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力求形成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包括:通过实验室模拟实训课程将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 的课堂教学开设应用技能课程,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与研究提高综合应用能力等;并且,建立和完善较为全面的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

6.课程考核与教育教学评估的立体化。

课程考核是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实施的调控棒。可以采取实行“平时成绩 +期中成绩+ 期末成绩”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 20% ~30% 考分来自平时作业、课堂发言、实践活动的参与等平时成绩; 70% ~ 80% 来自期中与期末的理论与技能考试(有闭卷、开卷、半开卷、课程小论文、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式) 。同时,可以尝试打破追求标准答案的静态考评模式,倡导动态的多层次、多样化考评模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学生互评与老师评价相结合,既体现评价的共性,又体现评价的个性。

三、心理学本科专业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情况。

1.以模块化课程设计为依托,分阶段有序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照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我们在理论课程体系中构建四个不同层面的模块式课程:通识课程、基础导论课程、专业导论课程以及方向性选修课程,每一模块中又包含不同层次的课程。

模块化理论课程以动态阶段性学习来实现。本科一年级进行有意义的学习,采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在课前给出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材料,采用问题启发式、类比讨论式、内容专题式等教学方法,积极促使学生对概念和原理进行准确理解;本科二年级进行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本科三、四年级进行建构性学习,第三年开始接受应用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对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以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来建构知识的意义。采用建构主义的方法教学,激发学生形成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2.以专业实训和校园特色专业活动为落脚点,建立实践教学体系。

我们通过前期调查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社会市场的需求特点,根据不同年级和课程性质设计不同的校内技能实践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此外,我们也开展了研究型实践教学。此环节以导师制和互助学习圈为平台。在双向选择方式确定的指导教师指引下,通过前期调查、研究设计、统计分析、论文撰写等科研训练过程,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指导高年级大学生以兴趣小组为单位,在导师指导下,积极申报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课题,积极参与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及心理沙龙,并将其作为一项常规性、基础性、特色性的工作,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创新精神、自主的科研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同时,我们也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分层式多样化校外实践教学体系。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保证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目前已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

3.自主学习力与积极人格培育并重,在人才培养各个环节,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积极人格对学生全面发展有重要的决定作用。积极人格的功能使学生对自我认知更完善,这有助于有效的处理自身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产生的问题,能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较高的情商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情绪整合能力发展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在情绪发生变化的时候从多个角度看问题。这一思维方式可以促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我们通过开设大学生幸福课有效达成了积极人格培养的目标。一是通过理论讲授让大学生形成对积极人格的认知;二是通过素质训练让大学生感悟与增强积极品质;三是通过主题讨论让大学生理解幸福的真谛;四是通过心理测评让大学生了解幸福感状况。

4.以“双师型教师”与校外导师建设为智力保障。

在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下,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我专业部分教师已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并且,积极鼓励本专业教师以各自的方向专长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服务需求相对接,深入一线开拓专业理论方法的应用,又为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提供丰富而详实的案例e累。此外也重视通过立体化的教学评估体系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包括学生信息员评教、问卷、座谈、网络评教、教师自我评教、专家评教等方式,评价内容既包括教学,也包括教师科研、实践能力、育人能力等方面。另一方面,我们也吸收了多位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来充实师资队伍,他们广泛分布于企业管理与市场营销、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通过专业讲座、心理沙龙和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服务于学生专业理论与技能提升,并开阔了专业视野。

四、总结

心理学专业是一个新兴而前景广阔的本科专业,为更好地培养社会所需的创新实践人才,在专业建设中,我们结合自身与当地发展实际和教育部颁布的有关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将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确定为“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设计部门、工商企业、医疗、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管理、咨询与治疗、技术开发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针对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专业培养方向不明确、课程体系不科学,课程零散、庞杂、课程衔接不连贯,课程间整合混乱、课程内容陈旧,讲授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基于专业建设的行动研究,提出心理学专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设想及其内涵的六个方面,并就相应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

随着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断实践,心理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也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较高水平,广泛分布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市场营销、用户体验、心理咨询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司法与犯罪行为矫正等领域,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价较高。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共计50余人考取硕士研究生。通过四年系统的专业学习,绝大多数毕业生获得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家庭婚姻治疗师以及育儿师等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并具备相应方向的专业操作技能。通过十余年不断积极夯实专业基础,加强学科建设,凝练学术方向,打造优势特色,已初步将心理学本科专业建设成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层次较高的专业学科。

参考文献

[1]高立群,彭聃龄. 21 世纪心理学走向和人才培养的调查[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5).

[2]莫 雷.培养心理学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8(2).

[3]李国强,王旭红. 应用心理学业人才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初探[J]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1(2) .

[4]辛 勇.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4).

第5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辅导员;积极心理学;特殊群体;教育

引言

新时期下如何做好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教育公平性的体现和现代化人才培养的需要,关系到高等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和高校的稳定,关系到和谐校园与和谐社会的创建。特殊群体学生往往承受来自经济、学业、生活、就业、人际交往等各方面的压力。大量研究表明,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如自卑、焦虑抑郁、主观幸福感较低、人际交往状况较差,应对比较消极[1]、处理问题比较极端等,其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心理学思潮[2-3],其理论也影响到了心理辅导和治疗领域。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强化高校心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运用好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能将给高校带来活力与动力,对一些特殊群体学生做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很大推动作用。同时,使我们以一种新的视角对目前心理教育取向中存在的局限进行重视和反思,高校心理健康应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为先导,以一种宽泛的视野来重新整合心理教育的各种要素,构建高校积极取向的心理教育模式。

本文探讨辅导员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辅导,提高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方式,积极心理学家发现,通过培养个体的创造力、乐观、爱的能力等积极人格品质,都可以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4]。

1 .特殊群体学生的特点

1.1存在经济困难的学生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指在学校读书期间无力支付学费、住宿费或者基本生活费用得不到保障的学生。这类学生有些是因为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农业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受自然灾害等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种情况的学生在校期间家庭经济情况可能好转,学生因经济原因产生的心理压力会随家庭经济情况的好转而缓解;有些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成员长期患有疾病、家长下岗或家中在读大学生较多,这类学生在校期间家庭经济情况不会发生根本性好转,学生的心理压力不易缓解。

1.2存在学业困难的学生

学习困难学生主要指学习成绩差,绩点分排名靠后,考试不及格,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有些学生因为积欠学分较多影响到升级甚至毕业证、学位证获取。学业压力给学习困难学生心理造成极大影响,如不对这类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他们与主流学生群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扩大。学习困难型特殊学生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基础太差,虽然很努力,但考试总是不及格。二是基础差且主观不努力,考试成绩不理想。三是基础较好,但由于大学填报志愿不如意等原因,未进入自己理想的专业学习,对所学专业课程不感兴趣,有严重的厌学心理,学习上自暴自弃[5]。

1.3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

心理困惑的学生只要是指从小受到过打击或者生长环境造成的心理发育不健全、人生观与价值观存在缺陷的学生。这类学生一般内心深处都有一些不易解开的心结,造成了自卑、消极、抑郁等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正常的疏导,这些心理困惑或逐渐发展成为心理疾病,严重时候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生存。

1.4 其他特殊群体学生

其他特殊群体学生主要是指除上述三种情况外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群体学生。如家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造成了家庭亲人的去世、家庭父母婚姻关系的破裂或者突然家庭失去经济来源等,给本来正常的学生心理造成了打击,造成一定的恶劣后果。这也是辅导员亟需要关注的一类特殊群体学生。

2.引导方法与策略

2.1 以良好的态度来给学生灌输积极思想

对于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怎么样能让学生接受你所运用的积极心理学,首先要让学生能感受并认可到你对他的良好态度。首先,要以诚相对。俗话说的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要让学生诚恳的打开心扉,辅导员自己要说真话,方能引起学生的信任感和共鸣,从而使他们敞开心扉,打开心结。第二,要以理服人。理是包括了理论和道理,不能光有一些古板的理论,而让学生觉得没啥道理,这样不能使人心悦诚服,造成表面服而内心还是不服的误区。第三,要谦和待人。谦虚的态度使学生更容易亲近,互相接受。辅导员必须放下架子,以对等的态度和学生相处,不能以高高在上的教育者态度自居。最后,要以情动人。卓有成效的辅导员影响学生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感情之上,辅导员对学生投入感情,学生自然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增加自信,以一种感恩的态度来回报你的付出。

2.2 把握好教育时机,运用积极心理学

辅导员要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首先自己要懂得“积极”,不能讽刺、排斥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接近他、感化他,而且必须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主要把握以下几个时机:第一,学生遇到困难时;第二,学生有进步时;第三,学生有异常表现时;第四,学生伤病时;第五,学生受到批评后[6]。

根据研究结果分析, 积极心理学对于提高特殊群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优势主要在于培养积极情绪、培养积极认知、培养积极人格品质三方面。积极情绪能够直接促进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认知方式作为影响心理健康的中间变量,与应对方式、情绪、自尊、主观幸福感等都存在一定联系,通过培养个体积极的认知方式, 能够促进个体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全面提高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积极心理学理论提出了24 条积极人格特质,着重培养特殊群体学生的感恩、欣赏和赞美、爱和被爱的能力、勇气、快乐与幸福、宽恕等几条积极品质。

积极心理学的辅导理念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这一群体有独特的适用性,具体体现在:积极心理学主张用“去问题化”的眼光看待个体,这与特殊群体大学生的“非病人”角色和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相吻合。对于特殊群体大学生来说,现状是可以在将来得到改变的,积极心理辅导不但能帮学生接纳现实,还可以引导他们用积极的眼光看待自己,努力发现优势,树立生活理想,不断成长。

3.讨论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工作的环境、大学生心理状况都在相应发生变化。做好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了解学生最多的辅导员的工作为其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7]积极心理学以一种宽泛的视野来重新整合心理教育的各种要素,构建高校积极取向的心理教育模式。辅导员运用积极心理学进行心理辅导能有效改善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特殊群体大学生的自尊和主观幸福感,降低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抑郁和焦虑水平。

参考文献:

[1]康育文. 贫困大学生心身健康与自尊、人格、人际关系、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硕士论文,2005. 23-58

[2]Kennon M. Sheldon and Laura King. Why positive psy -chology is necessary.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56: 216

[3]Fredrickson BL.Cultivating research on positive emotions.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2000.3

[4]任俊. 积极心理学.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16

[5]王玲. 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J]. 才智, 2010,(23) :62-63

第6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College of Education,Hebei Normal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91,China)

摘要: 感戴是积极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日益受到心理学家们的重视。是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对感戴的概念及理论做了简单介绍,并总结了当今感戴研究的几个重要领域,对其研究成果做了介绍。我国国内感戴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应予以重要关注。并对其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significant research domain ofPositive Psychology,and psychologists hav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it from 20th century. Itis a new domain of psychology. The article indroduced the concept of gratitude and theories,and summed up the research domain and achievement of gratitude. The science of gratitude is still in its infancy,and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in the field of domestic research.

关键词: 感戴;综述;心理健康

Key words: gratitude;overview;health of psychology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5-0226-02

0引言

感戴(gratitude)即“感恩戴德”,该词来源于拉丁根gratia,译为优雅、高尚、感谢[1]。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笔者认为,感戴是一种积极情绪,是一个人在得到别人的帮助之后,体验到的那种感激的心情,并且试图做出回报。个体人格特征、性别、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差别会造成个体感戴倾向的不同。

1现当代的感戴理论[2]

当代的关于感戴的理论主要有认知情绪理论、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等。

1.1 认知情绪理论最早提出这个看法的是亚当・斯密。他认为,感戴是一种积极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推动我们去为曾经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人给予回报。20世纪中期海德、韦纳等人完善了该理论。海德同意亚当・斯密提出的个体对帮助自己的人做出回报的观点,同时还提出,个体从有意帮助他们的人那里得到帮助时,就会体验到感激心情。但是如果施惠者要求回报,会产生相反结果。

1.2 情感体验理论该理论认为像所有其他情感一样,感戴也可以用几种不同的心理特征形式表现自己。罗森伯格提出,根据具体性、暂时稳定性、意识普遍性和情绪对其他心理系统的影响,可以把情感体验的一般形式描述为一种层次结构。

1.3 道德情感理论把感戴说成是一种道德情感,不是说感戴的情绪和表达本身是道德的,而是说,感戴来自于并且能够激发人的道德行为。感戴是对他人道德行为的情绪反应。即对于所受到的恩惠,在受惠者内心中形成的对施惠者的感激之情,就是感戴。

麦卡洛等认为感戴有三种特殊的道德功能:道德晴雨表功能;道德动机功能道德强化物功能(当人们用言语或者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感激心情的时候)。

2当代感戴的研究领域

当代对于感戴的研究主要是以下几方面:感戴与人格、感戴与心理健康、感戴与亲社会行为、感戴与幸福感。

2.1 感戴与人格McCrae和Costa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对五因素模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们根据对16P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验五人格因素的测量表,后又进行修订,并已成为当前所公认的大五人格特质的标准化测验量表(NEO一PI一R),测量表总共有240个题目。人格的这五个因素(宜人性、开放性、公正性、外倾性和情绪性)被称为大五因素模型,称为“大五人格”。

Saucier和Goldberg(1998)的研究发现,感戴与宜人性存在高相关,与开放性低相关。但与公正性、外倾性、情绪性相关系数极低,几乎为零。McCullough等(2002)的研究表明,感戴与宜人性、外倾性正性相关,与情绪性负性相关。

国内对感戴与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把人格作为中介变量,即教养方式通过人格间接作用于感戴。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关分析中宜人性与感戴的相关系数最高,与公正性、外倾性相关较低。情绪性呈负相关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回归分析的结果也同样说明了这个结果。

2.2 感戴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个体更易体会到感戴,也更容易体会到快乐,从而表现出亲社会行为。

Laird等(2004)的研究发现,在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习惯于感戴的个体较少的体验到抑郁、焦虑情绪,疾病的康复抱有更大的希望[3]。Emmons,Kneeze(2005)将感戴视为情绪和精神功能健康的表征。

国内在感戴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中,研究结果表明感戴与心理健康是积极相关的。感戴与精神病性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即高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状较少,而低感戴者的精神病性症状多。

2.3 感戴与亲社会行为感戴是一种积极的正性情绪。当前公认的看法是认为感戴是一种人际间情绪,是在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发生的。现有的国外研究结果都支持感戴能促使个体作出亲社会行为。如raham(1988)的研究表明,被帮助后产生感戴情绪的个体,在以后的人际互动中,更有可能对施惠者或他人表现出亲社会行为。而Baron(1984)的研究发现,感戴可以阻止个体进行破坏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目前国内尚没有关于感戴与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有待于国内的学者们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2.4 感戴与主观幸福感感戴与幸福感研究是研究热点,但是研究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戴倾向是产生幸福感的重要基础。

当前国外研究有Emmons和McCullough(2003)曾进行过一些自我指导式的感戴训练,发现感戴可以促使个体更加积极、乐观的评价自己的生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体对生活的满意感;感戴的个体更易快乐,有较高水平的正性情感和较低水平的负性情感。

国内在对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中,结果提出,现阶段感戴学者们提出这样两种看法:①感戴影响个体的幸福感;②感戴与幸福感交互作用。她的研究结果表明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

3感戴研究的意义与趋势

3.1 感戴研究的意义理论意义是对人类感戴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后期研究的广泛开展,为进行新的研究奠定基础。有利于扩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实践意义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感戴倾向,提高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等。尤其是对中小学生感戴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注重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理解当今关于感戴研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更广泛深入的开展对学生的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而且研究表明感戴与心理健康存在积极正相关,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3.2 研究趋势目前感戴研究是学界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的研究主要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人感戴概念的研究,另一部分是中国人感戴量表的编制,包括大学生感戴量表的编制[3](当前国内主要使用的是马云献、扈岩编制的大学生感戴量表)和初中生感戴维度研究。当前国内的研究刚刚起步,主要研究对象是大学生,能够借鉴的研究成果有限。要想发展国内的感戴研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2.1 要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对当前感戴的研究也应该细化,发展自己的感戴研究工具。比如感戴与亲子关系的研究、感戴与价值取向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值得关注。

3.2.2 同时还应该丰富感戴的研究对象,比如对儿童感戴倾向的研究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

3.2.3 注重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生活背景里的人对感戴的不同理解。

参考文献:

[1]董霞,张宁,姜婷娜.感戴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953-955.

[2]刘建岭.感戴: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D].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5:6-9.

第7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职业发展;阿德勒;社会兴趣

[作者简介]黎 芳(1971―),女,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杂志社编辑,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研究方向为编辑心理学;郭荣华(1964―)女,江西师范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编辑学。(江西南昌 330027)

[基金项目]江西师范大学校管课题“高校学报编辑文化的价值分析及创新路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目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化比较普遍,但高校特有的学术主导的环境,使得高校编辑在作为编辑的职业发展中面临着很多尴尬的问题。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现状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编辑的职业价值感、成就感和归属感比较低,学报编辑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影响编辑职业幸福感和心理健康,也影响着学报的办刊质量和学报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结合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来考察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的问题,试图探索提高高校学报编辑职业价值感的路径。

一、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是现代心理学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被称为“当代心理学的先知”,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既注重探索人的主观世界,看到个体心理的主观性、动力性,同时又注重人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兴趣这一概念是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概念。阿德勒认为,个体绝不能脱离他人和社会而单独存在。每个人都有与别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这种需要就是“社会兴趣”,社会兴趣是指作为全人类的一员在人类社会这个共同体中的成员归属感[1]。社会兴趣是阿德勒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也是“人类价值的唯一标准”[2],是判断个人价值的唯一尺度。他认为,人类所有活动的价值都必须从社会兴趣的角度来理解。在人的一生中必须牢固树立社会兴趣,才能解决人生所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职业活动、社会任务和爱情婚姻。[3]社会兴趣发展完善的人为了人类社会的进步而不是个人私利与他人的合作,不以个人利益为追求卓越的最终目标,而是真诚地关心他人,他们追求成功的目标是为了使所有的人都获得幸福。而社会兴趣不成熟的人则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权力超越他人并且缺乏社会兴趣。当人们具有较高的社会兴趣时,他们的心理是健康的。

二、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生存现状及职业价值感分析

职业价值是指职业对于主体的意义,它体现了职业的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满足关系。[4]主体的职业价值感是影响其职业生存状态的核心因素,因此,可以从主体的职业生存状态反映出其职业价值感。日本学者宫地诚哉、仓内史郎认为影响主体职业生存状态的有三个因素,即维持生活、发展个性、承担社会义务[5],各因素所占比重不同其职业生存状态的表现也不同。国内学者曾学民依此观点将编辑的职业生存状态分为生存型、享受型和发展型三种类型,并分别描述了这三种生存状态,反映出编辑不同的职业价值感。

“生存型”编辑将编辑职业看成是功利性的不可或缺的谋生工具,是满足个人及家庭生存需要的被动选择,工作仅仅是一份职业责任,对所从事的编辑职业缺乏发自内心的热爱、奉献、兴趣,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工作意念凭经验和熟练程度,工作简单重复,按照固定程序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缺乏主动和创新精神,对所编辑的出版物粗制滥造,难以获得职业发展,极易引发其职业倦怠,职业价值感较低。

“享受型”的编辑将编辑职业不仅视为生存需要,更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倾注自己的内心积极的情感,主动去适应职业发展的需要。将编辑职业视为终生努力从事的事业,并享受工作的乐趣,工作热情高,愿意在奉献和服务社会的同时,提升自己,实现社会价值,职业价值感和幸福感高。

“发展型”编辑以社会发展为己任,不断追求完善自我,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在服务社会和自我完善中感受编辑的职业价值和崇高感。有强烈的职业价值感和归属感。[6]

以上三种职业状态反映出了编辑不同的职业价值感,职业价值感不同,对职业所注入的个人情感、兴趣和责任也不同,从事职业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观性和动力性也有很大的差异,编辑的职业幸福感有显著差异。

根据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来分析编辑的三种职业状态(见表)

由此可见,当编辑不仅仅关心个人的生存状态,而是更多地把自己归属于所在的社会共同体中,并在对他人、对社会的合作与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时,在职业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更强烈,其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更高。

当下,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现状不尽人意。我国出版行业的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日益强化,高校学报也呈现出争创学术品牌的发展态势,很多高校将本校学报视作展示学校学术特点和学术水平的名片和窗口,将打造高品质、有影响力的学术平台设立为学报发展目标,如跻身中文核心期刊行列和成为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等。然而,整体上,高校学报学术声望并未形成与高校发展规模相匹配的优势,学报编辑职业化建设现状与高校学报的发展要求并不相适应。高校的评价体系是以学科建设的价值为主导和支配的,对于学报的认同价值普遍较低,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水平往往是通过其专业的学术水平来展示,编辑的劳动价值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体现。比如,学报编辑的职称评定实际以研究论文数量论高低,编辑职业贡献认可度不高;在人事管理上,学报编辑岗往往被划归为教辅岗位,学报编辑既有着因老师发论文有求于编辑而产生的优越感,又有着为人作嫁衣的教辅地位的纠结与困惑[7];在职称聘任上,也缺乏政策惠及。学报编辑的工作价值被忽略,编辑热衷于学科学术评价中寻求个人的发展方向和成就感,失去了编辑的职业方向感和价值感。

高校学报编辑在高校中的发展困境与职业化发展不足有关。因此,要调整编辑的职业状态,提升其职业价值感和职业幸福感,鼓励和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

三、提升高校学报编辑的职业价值感的几点思考

根据阿德勒的社会兴趣理论,鼓励和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让编辑将个人的职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与学报的发展和社会贡献更好地结合,调整职业生存状态,提高编辑的合作能力和奉献能力,增强编辑的职业价值感。

(一)强化编辑主体意识,明确职业归属

高校学报编辑主体意识的强化,有助于编辑明确职业归属,真正将自己归属于编辑的职业共同体中,找到编辑对于他人和社会的贡献意义,增强职业价值感。

在学术制度的支配下,知识成果的公共化除了知识的生产环节,还离不开知识的传播环节。如果说学者是知识的生产者,那么学术期刊编辑就是知识的传播者,他们虽同以学术价值为追求目标,但在学术知识的生产链中却各有角色担当。学术期刊编辑司职学术知识成果的选择、评价与传播,正是在这一编辑职业活动中,人类优秀的知识成果才得以进入交流领域,实现知识成果的公共化。在这一过程中,学术期刊编辑所创造的是学术成果的附加值,附加值中融入了学术期刊编辑的劳动,融入了编辑长期的学术专业知识和多重职业能力的积累,最终实现学术成果公共化。“编辑正是凭借自己的职业活动来表达对学术、对社会的关注与理解,来展现编辑的主体意识与职业价值的。”,“编辑就是通过内化了的专业信念、价值观、行为规范,来表达对职业的社会角色及使命的承担,来展示专业主义精神……”[8]因此,高校期刊编辑应有不同于学者的职业定位和职业价值,明确这一点,编辑活动便会从编辑的主体的路径去实现职业理想和职业目标,编辑的职业价值感就增强了。

(二)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环境,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

阿德勒认为,社会兴趣可在适当的社会环境下通过鼓励激发产生出来,并扩展成为合作与奉献的能力,同时影响个人选择和对自我动力的主观评价态度。[4]由此看来,营造良好的编辑工作环境,可以鼓励激发编辑的社会兴趣,解决职业活动中合作与贡献的矛盾问题。

1.制定长远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打造稳定发展平台。高校学报是编辑发展的职业平台,只有平台规划科学,目标定位准确,发展平稳,编辑才有施展职业才华的用武之地,才能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学报的发展乃至学术文化的发展中去。

2.高校学报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学报主管部门要重视学报的发展和编辑个人职业发展,制定并落实有利于学报长远发展的扶持政策,在学报干部配备、人员建制编制、职称评聘、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加强建设。重视编辑职业成长,了解编辑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他们提供职业培训进修和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使编辑明晰自己在编辑职业中的发展前途,得到合作与奉献的积极动力。

3.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公正的管理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种关系,考核和奖励应尽量考虑周到,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让编辑参与学报的规划建设,对于学报工作的重大决策和规定,多征求每个编辑的意见,让编辑有机会与组织团体更好地连接起来,增强编辑的团队归属感,从而激发编辑的工作热情。

4.以人为本,建立有利于编辑全面发展的宽松工作环境,建立一支和谐、积极、有执行力的高素质编辑团队,在编辑组织中,尊重和理解和每个编辑的目标实现风格,形成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工作氛围,编辑团队相互理解、促进合作,共同实现学报的发展目标。

5.建立良好的人际沟通。良好的沟通是编辑与他人、社会发生亲密连接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感情和工作经验的交流,编辑间可以交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关心,增进了解,赢得支持,在编辑之间建立平等、信任的人际关系,能增加团队的凝聚力,为了学报共同的发展目标,团队精诚合作,在积极的奉献中提升职业价值感。

注释:

①阿德勒认为,人类要应付现实环境中的挑战必须具备合作和奉献的两种能力,合作使得人类能够有效应对当下的各种问题,奉献则为人类的进步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将.个体心理学思想谱系与理论建构[D].长春:吉林大学,2012.

[2]Adler,A.Understandinghumannature[M].New York:Gr?鄄 eenberg,1927:167.

[3]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36-345.

[4]顾)英.职业价值概念及结构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0,(16).

[5]宫地诚哉,仓内史郎.职业教育[M].河北大学日本研究所,河北大学教育研究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8-9.

[6]曾学民.试论对编辑职业观的认识与选择[J].出版发行研究,2014,(5).

第8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

一、积极心理学的起源

幸福是什么?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上被广大网友热议,国内最早系统论述“幸福”的理论源于《尚书•洪范九畴》中的“五福”“六极”说,早在公元前4世纪,希腊哲学家阿瑞斯提也对“什么是幸福”做了详细的阐述,可见幸福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近年来,西方的科学家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并逐渐形成了一门有关幸福的科学,即:积极心理学。2000年1月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标志着积极心理学这门新的学科形成。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心理学将焦点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丧失上,较少关注个体的韧性、资源和更新能力。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批判和继承,谢尔顿(KennonM.Shel-don)和劳拉•金(LauraKing)给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概念的“精髓”,即:“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它倡导用积极的心态来对个体的诸多心理现象和心理困扰做出新的解读,同时主张以个体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发个体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它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从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模式的转换,实现从修复心理疾病到构建人类的积极品质的转变。它倡导用积极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来应对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更好的帮助个体积极、幸福生活。

三、国内大学生就业心理存在问题

为了解国内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理观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间,对江苏省部分本科高校2016届、2017届毕业生1200人进行问卷调查,涉及工学、理学、文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生。问卷从个人基本情况、就业心态、就业认知三个部分展开,共计包含50道题目,主要从自我认知、就业观念、求职方式、就业心态、就业服务等方面维度综合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心理状态。调查结束后共收回有效问卷1092份,有效率91%。本次调查所选取的调查对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苏省内多所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统计结果,下面从人类心理活动的三种基本形式,即认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对大学生就业观和就业心态进行解读。从认知层面上分析,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和就业动机较为功利和现实,缺乏奉献意识,就业过程中不能精准定位,但同时一部分大学生能准确认知,注重自我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整体就业观念呈现多元化。[1]另外绝大部分学生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和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能积极主动查找就业信息,参与各类招聘会和网上求职,少部分大学生缺乏主动就业意识,存在“依赖”和“从众”心理;[2]从情感层面上分析,即将走出象牙塔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的大学生们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面前面临着多种剧烈情感层面的心理冲突,这些心理冲突会伴随着就业状况的变化而变化。部分大学生在情感层面上存在焦虑、自卑与自负并存、攀比等现象;[3]就业层面的意志是指毕业生自觉地确定目标,积极求职,克服困难,实现就业目的的心理状态。拥有良好的意志品质的毕业生时刻充满朝气与活力,能在遇到挫折与压力时从容应对,不断拼搏,最终成长成才。[4]然而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大学生意志品质存在种种问题,突出表现在:不善于应对挫折、缺乏恒心、存在惰性等方面。

四、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策略

第9篇:幸福心理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考研焦虑;应对方式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070-1

一、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另辟蹊径加入考研的大军之中。考研被称为“第二次高考”,其竞争之激烈、社会关注程度之高和对备考学生心理影响之大,不亚于高考。考研学子出现的自信心差、莫名烦躁、脾气不好等焦虑症状时有发生,严重时会损害考生的身心健康。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学者将关注点放在考试焦虑的研究,大学生考研焦虑这一影响学生心理、生理的课题研究很少。因此,关注学生的考研焦虑并提出应对策略,为大学生调节自身考研状态提供依据和参考,是促进考研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丰富了考试焦虑的理论研究。

二、大学生考研焦虑的现状

考研焦虑,是由个体在考研这一应试情境所激发的一种焦虑不安的心理体验,并伴有情绪性和生理性反应。考研焦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考研复习心态,而且也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申鲁军调查研究得出考前阶段有考研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82.7%,其中有高度考研焦虑的人数占总体的24.2%,甚至有同学考中、考后的考研焦虑达到了满分。说明大学生考研焦虑总体很不乐观,应引起学校老师和心理学学学者的充分重视,及时发现高度考研焦虑的学生并加以疏导。陈艳针对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进行两个月的团体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焦虑分数降低幅度较大且差异显著。说明团体干预对降低学生的考研前焦虑效果显著。

三、考研焦虑的应对方式

(一)自身应对策略

1.提高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是由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他指出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相联系。本文研究者在前期调查中得出: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研焦虑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r=-0.37,p=0.000),即个体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越低,其考研焦虑程度就越高,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效能感对考研焦虑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另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证实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克服困难起作用,原因是一般自我效能感高的人会努力去克服困难,而低效能感的人会放松甚至放弃任务。因此,学生应经常给自己以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自我强化来提高自己一般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感高了,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复习效率,使复习准备更加充分。

2.保持适度考研动机强度。耶克斯―多德逊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呈“倒U型曲线”,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学生在考研准备时应保持中等水平的动机,过强或者过弱的考研动机都不利于考研的复习准备。

3.培养坚强的意志。考研是一种意志行动,它也包括准备和执行两个阶段。一般而言,考研学子都会有一年的准备时间,期间包括诸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意志不坚定的学生就会被外界诱因所迷惑,导致不认真复习,甚至放弃了考研。

4.改变不合理信念,正确树立考研观。虽说考研可以为以后的成功增添砝码,但并不意味着考研的成败就决定着以后的成败。考研学子在复习阶段禁忌太过于看重考研结果,对于考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因此,学生应通过归因训练来纠正错误认知,摒除消极的不合理的认知并培养积极的归因风格,以合理、客观的态度对待考研。

(二)外界辅助策略

1.家庭经济的支持。考研也是一项费用很高的支出,包括昂贵的辅导班费用、考研辅导用书的费用,以及为了有好的学习环境,一些学生甚至搬出寝室住到外面,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些都需要有一定的家庭经济的支撑。所以家庭经济支撑解决考研学子的后顾之忧,使其有良好的心态去复习。

2.人际关系的支持。人是社会性的,学生备战考研也离不开去处理人际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考研期间最好是有研友相伴,互相鼓励与支持,共同奋进,补差补漏。另外也不能忘了与家人与知心朋友之间的交流,遇到困难向对方倾诉,缓解焦虑情绪,以便取得良好成绩。当然也要频繁与老师进行交流,老师毕竟在知识,见识方面要远丰富于学生,可以在遇到考研难、考研院校报考、院校信息等问题向老师请教,从而达到减少焦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申鲁军.师范类大学生考研焦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陈艳.大三学生考研前焦虑特点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陆昌勤,凌文辁,方俐洛.管理自我效能感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心理学报报,2004,36,(5):586~592.

[4]曾天德.大学生生命愿景、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心理学探新,2007,27,(4):54-58.

[5]冯冬冬,陆昌勤,萧爱铃.工作不安全感与幸福感、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8,40,(4):448-455.

[6]郭晗薇.大学生性别及性别角色与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7):842-843.

[7]陈顺森,唐丹虹.考试焦虑对错误记忆的影响[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9,(1):4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