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第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

1 江西省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2014年江西高校大学毕业生达到247472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被冠以"更难就业季"称号。我省积极组织了各类招聘会,并鼓励和引导我省高校毕业生面向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以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开展"五个一"工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特设岗位计划,应届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选聘高校毕业生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对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积极建立"双困"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机制,补贴其求职费用,开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宣传,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支持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和技能培训等。

2 江西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缺乏办学特色,专业设置不合理

江西高等教育近几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高校办学没有特色,办学追求大而全,高校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全省高校之间专业设置多有重复,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师资参差不齐,部分院校的专业设置未能很好的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水平不高、缺乏特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高校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竞争力。

(2)大学生在就业观方面存在误区

很多大学毕业生只选择大城市、大公司、沿海发达地区去就业,而不愿到乡镇企业、欠发达地区就业。没有好的工作就在家待业,或者继续考研、考公务员等。同时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偏低、就业准备不足,价值判断盲目、就业理念滞后、独立能力欠缺,团队意识差、就业技能低、动手能力差、缺乏实战经验,只追求好工作好单位,而没有正确审视自己。

(3)生源结构与就业区域存在矛盾

江西高校大学毕业生大部分为省内生源,很多人都一窝蜂往北上广就业,全国很多毕业生都往这几个城市跑,造成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留在省会城市南昌就业的只有很小一部分,但是竞争也激烈,去其它地级市、县、乡就业的甚少。

(4)高校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轨

当前高校扩招,毕业生不断创历史新高,部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市场脱轨,高校太注重理论教育,没有以就业为导向,没有提高学生的技能,导致无法就业。

(5)企业追求高学历、有经验者

招聘企业过分注重高学历,盲目追求工作经验,甚至进行性别歧视,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6)毕业生自身原因

很多毕业生求职技巧较差,自身综合素质较差。毕业生就业期望过高,与自身能力不符合,不愿意从基层干起,不脚踏实地,这山看着那山高,不注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企业招聘来的大学生都缺乏经验,企业培养一段时间后,稍有经验他们就开始跳槽了,导致很多企业不愿意招收应届大学毕业生。

(7)有效供给不足,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我省要加快社会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使得社会有更多的工作岗位提供给高校毕业生。

3 高校大学生就业解决对策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依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需要党委、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方位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政府方面

(1)加快教育改革

深化我省教育体制改革,加快高校转型发展,重点本科高校注重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地方本科、高职高专培养以就业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高校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让教学模式、教材、课堂、教师观念要紧紧围绕市场,加快校企合作,更好的为本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人才,实现就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对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很多考生为了有大学读而同意调剂到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只是为了一张大学文凭。高校可以在大学前2年不分专业,后2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选择合适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

进一步完善并落实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促进机制,加大经费扶持力度,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和援助,特别是对高校大型招聘会及困难毕业生求职给予经费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到城乡基层就业,到中西部地区及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就业,消除各种就业歧视,进一步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和公共就业服务等。

(3)多组织各类招聘会、创业培训等

政府要多组织各类招聘会,多邀请企业参加,多组织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多建立大学生创业园。

(4)加强就业质量评估

政府要每年对全省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进行统计研究分析,对就业质量高的高校要重点宣传并重奖,对就业质量差的高校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并适当减少其招生指标。

(二)社会方面

(1)全社会共同参与

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全员参与、协调合作、共同努力,使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培养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升级我国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支持和发展民营企业,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大学生就业的对接。高校要加大力度做好就业指导和服务,对大学毕业生切实提供引导和帮助。

(2)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解决地区就业发展不平衡

政府要制定相关保障政策,促进大学毕业生合理流动,对去西部和基层农村就业的大学生,在经费上给予相应的补偿和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民企、基层单位就业,从而调整不同地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3)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

企业招聘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对待男女要平等,不论出生,凭能力录取,给每个人平等工作机会。

(4)对高校办学进行指导

政府应该加强对高校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进行指导改革,对师资力量差的、毕业生就业率低的专业或院校进行整治,调整专业结构或者减少招生人数等相应措施,促使高校培养出高质量人才。

(三)高校方面

(1)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加快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高校应该加强师资、软硬件建设,坚持理论够用,增强实践性、操作性内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学生特点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培养适应社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高校要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加大力度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让教学、教材、课堂及教师观念仅仅围绕市场,以便毕业生更好就业。

(2)加强就业指导教育

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在大学的整个过程中,将社交知识、礼仪、人际沟通、心理健康、团队合作、组织管理等融入相关课程中,将就业指导教育与实践实习结合起来。建立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有明确的指导内容和目标,形成很好的就业指导方式。

(3)转变指导方式,打造良好的就业平台

高校应建立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通过职业指导课、就业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毕业生求职择业能力。同时,学校要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实习基地建设,使毕业生能够尽快进入社会角色,适应社会环境,提高各方面素质,积累宝贵经验,为他们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4)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区

各高校要多举办各类创业大赛、模拟招聘会,让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区,让大学生得到锻炼和提高。

(四)大学生自身方面

(1)积极转变就业观念

拥有良好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客观评价自我,转变"精英"意识,拓宽就业领域,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我,加大自主创业。毕业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拓宽就业领域。就业者不一定要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也可以去民营企业或中小企业,不一定要去经济发达地区,也可以去经济不发达的地区,也可以去农村去基层就业,也可以自主创业。毕业生要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态度,先获得工作,在工作中不断迅速提高自我,锻炼自我,积累工作经验,以便能够寻找到下一个更好的工作。

(2)培养和提升就业技能

大学毕业生拥有了好的就业技能,以便更容易就业,提高就业竞争力。在学校学习期间,要做好职业规划,在学习实践中不断了解自我,对自己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出自己的长处,少走弯路,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及发展规划。同时大学生要提高社交能力、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等。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大学生要树立自信,多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会适应社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避免从众心理

大学毕业生要抛弃虚荣心,坚持走自己的路,不要受到其它毕业生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就业目标,不要刻意追求高薪工作、有面子工作而错失其它良好就业机会。

(5)加大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可以选择好的项目进行创业,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马树刚. 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J]. 职业,2014(05).

第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8-087-02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庞大的求职大军导致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需要政府、学校与整个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大学生的就业特点

1.专业的选择具有盲目性。就业的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生毕业之前的求学生涯,而生涯的起始就是专业的选择。学生出于将来就业市场和招考分数的考虑,往往选择当时和预测的所谓热门就业专业,因为这些专业招收人数多和就业方向的特征,盲目地报考,导致了单方面就业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饱和的人才数导致了热门专业反而不如冷门专业就业率高的尴尬局面。

2.就业岗位与毕业生的人数差距。从1998年的108万到如今的611万毕业生,尽管从2002至2007年超过20%,甚至一度达到50%的扩招降到现在限制的10%。但在如此大的比例之下,就业岗位增加根本跟不上学生的需求,每年都在产生大量的待业人群,就业岗位与待业人数的冲突是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直接原因。

3.企业与大学生的相互不满。就业难不仅是供给大于需求,更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一种阶段性现象。大学生的就业是一个选择与被选择的过程,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其自身优越性的错误引导下,过分追求岗位的待遇、规模、环境、地理位置等,对薪酬的期望值达不到其预期目标的情况,有“高山流水难觅知音”的病态思想,容易产生消极怠工的现象,使企业在选择中带有顾虑性。

二、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1.高校扩招的影响。在前文我们就谈及了扩招带来的影响,而在2008年10月9号,教育部首次表示,1999年决定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太急促,并承诺将减少扩招的规模。虽然目前国家已经停止了扩招,但是这些年扩招的影响依然存在。

2.用人单位的不合理。用人单位在招聘和安排大学生工作中,其认识常有以下不合理处;第一,过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实用低成本,不愿承担大学生的社会培养成本。大学实践环节的缺失是个硬伤,经验不足也是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劣势,很多企业出于短期效益性的考虑,忽视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逆性的考虑,忽视了大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由于慢热性而不愿招聘大学生为企业前进的发动机。第二,学历高即精英人才。用人单位认识上存在片面追求高学历的误区,使得能力高却受限于学历的人才流失、浪费,受聘人员水平和能力与岗位不相适应等问题。第三,存在歧视现象。招聘中,常存有两股弱势群体――女大学生和非用人单位地域学生。弱势的原因并非是能力资历上的缺陷,而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单位方面认识。

3.学校自身的原因。作为学校的毕业生,学校对学生就业的照顾是显而易见的,但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现也有学校自身因素的干扰。从学生进入学校伊始,学校就开始灌输一个比较片面的观点:这个系是大系,那个专业是热门就业专业,这对学生的取舍上起决定的作用,学生在没有自己长远的大局观下,为防止将来就业的难题,一般都选择此类专业来进行进修,冷门专业往往只是调剂后的无奈取值。而在学校的教育体系上,日渐增多的学生也给学校带来很大的压力,硬软件设施都需在建设中满足要求,教学质量有所下降。

4.学生自身的原因。高校扩招以来,学生数量不断的增加,使得我们之前的精英教育转向普及教育,学生的整体质量有所下滑。在进入就业市场时,就业难度加大。

在就业过程中大学生碰到的就业问题,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生在选择的过程中忽略了每个人都是社会主义螺丝钉的思想觉悟,观念没有从90年代的大学精英教育中摆脱出来,没有与时俱进,思想的滞结是就业的一个隐疾,关缺乏理性的定位。

三、深化就业教育,全面提升大学生职业素质

1.更新教育观念。改变过去就业只抓毕业班的现状,将就业教育的对象拓展为全体在校生。就业教育不单单是针对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就业形势的宣传和择业技巧等方面,而应是全过程、全方位、分层次、分阶段,多形式地贯穿于大学四年的全部生活,对于一年级新生的入学教育中,要引入就业方面的内容,做到“三讲”,即教授讲专业,企业人员讲布场,校友讲经历。同时在学生中系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他们发现和了解自己,建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了解职业需求,制定自身职业发展规划,对于二、三年级学生,指导他们评估实施情况,反馈、修订自己的职业目标,并同步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培养职业素质,使其达到职业目标所需的基本要求;对于毕业年级学生,主要帮助他们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程序,提高他们的择业技能和确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2.强化创业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可以说是更深层次的就业,创业对就业有着强有力的拉动力。但我们应看到,目前各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缺乏创业知识,缺乏创业能力,创业概念模糊。高校教师缺乏创业经验和教育理念,高校内部创业氛围不浓。因此,高校应将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健全创业教育体系,完善教育课程,开展创业设计大赛和创业经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业思维与创业才能,使学生掌握创业政策、创业程序和创业知识,并定期与企业开展合作,增加创业教育在课外实践的机会,聘请成功创业校友做顾问,同时不断完善创业服务体系,让大学生真正感受到创业有支持、创业有帮扶、创业有指导,真正解决毕业生创业难的问题。

3.扩展教育内容与形式。在教育的内容上,要以帮助大学生树立回报祖国、社会、母校,回报父母的价值观为核心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及投身基层的就业观念为保证。以成人成才、增强择业竞争力、正确规划职业生涯的学业指导为基础,以通过开展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形势、就业政策,掌握求职的技能的就业指导为关键,系统开展职业设计咨询、心理咨询、政策咨询等工作。在教育的形式上,做到“三结合”,即: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学科教学工作相结合。将就业教育渗透到整个教育教学环节。

4.高校兴利除弊,大胆改革,拓进发展。就业率的高低是学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衡量指标,也是社会对该校认可度的体现。但高校更应该以教育者的心态约束自己,不仅要求形式上的数据。更应以向社会提供有用人才为已任的培养和发展大学生。

5.学校应定期召开模拟招聘会。模拟招聘会的召开可以让学生尽早地了解到用人单位招聘时的形式和程序,如果一个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模拟招聘会,那么一个学生从学到毕业至少会经历6~8次模拟招聘,试想一个经历过面试如此之多的大学生在面对任何一家企业面试时还会出现说话没有逻辑的情况吗?

6.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要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要争取知识广博,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具有创新精神,随机性、灵活性的思维方式,做到因人、因时、因事而异。除素质外,还需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必须尽可能培养自己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

加强社会实践。大学生可利用假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所学的理念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工作经验。

正确就业定位。当前大学生求职择业应当面对现实,根据市场实际状况更新观念,置换思想,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工作,而不应过分关注工资水平及地理位置等。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7.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主动出击寻找企业岗位。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的巨大优势来寻找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登陆各种人才网来筛选出适合本校大学生的工作岗位,也可以登陆资质、信誉良好的企业主页,随时随地了解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公布的就业信息。

参考文献:

1.杨玉华,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商业时代,2005(15)

2.田栋栋,社会资源极度倾斜让大学“考碗族”迅速膨胀[N].中国青年报,2008.7.8

3.高山,王静梅.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的研究[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8(5)

4.姚书志.积极探索划转院校“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就业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2009(3~4)

5.悟悦.举全国之力破解就业难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9(9)

第3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和毕业生就业体制的改革,特别是受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而高校女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其就业困难的问题尤为突出。由于历史、性别、年龄、身体条件等方面原因,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往往遭遇重重障碍,她们的就业之难已日益凸显,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现状

高校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指女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上相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处于弱势地位,叶文振教授认为这是一种“同民不同工”或是“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业机会不平等

就业机会不平等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是应招机会不平等。在招聘中有用人单位存在只聘用男生的情况,甚至一些类似会计、人事、文秘等比较适合女性的工作,也因男生为稀缺资源而拥有优先录用的优势。另一方面是招聘录用标准不平等。据调查,现在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女职员时往往带有许多附加条件,如身高、户籍、形象、婚姻、生育情况等,其中最“性别分明”的一点就是女职员在一定期间内不得怀孕,理由是生育子女要离岗抚养孩子,影响企业工作的连续性,增加了单位的成本支出。有些单位虽未做硬性规定,但一旦生育离岗,升职加薪都将受到极大影响。在二胎政策全面放开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在意女性的生育问题。

2、就业待遇不平等

就业待遇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同工不同酬,有些用人单位夸大了女性就业的负面效应,造成给女大学生拟付工资明显低于男生,形成女大学生不合理的就低上岗。由于就业难度大、获得报酬少或工作与自身能力不符等原因,使得女大学生所获得的职业质量远远低于其职业预期,对职业满意度较低。

二、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自身特点及就业心理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面临社会、家庭以及自身各方面的压力,表现出一系列就业心理问题,致使她们在就业问题上出现严重障碍。

1、自卑和自大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对自己的能力、学历和性别没有信心,不敢积极参与竞争,同时在求职过程中也会因为屡次遭拒而加剧自己的自卑心理,久而久之出现一些消极沮丧的心理障碍;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对工作待遇期望值很高,缺乏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2、迷茫和等待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由于对职场没有做充分的了解,对自身也缺乏足够认识,面对招聘信息和签约时显得无所适从,比较迷茫,也有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前怕狼后怕虎,不去积极争取,等待学校的安排和理想的单位相中自己,表现出听天由命的消极被动心理。

3、攀比和从众

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看到其他同学选择了条件较好的单位,认为自己不能比别人差,盲目的攀比心理致使高不成低不就,工作迟迟不能落实。此外,部分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相对缺乏独立性,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凡事喜欢从众凑热闹。由于盲目应聘者本身态度不够端正,缺少准备,往往屡试不中,影响求职信心。

三、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原因

1、用人单位期望值越来越高

高职院校的扩招使得就业出现僧多粥少的现象,当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全日制本科学历”和“男性优先”的基线时,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忧虑恐慌。“而就业市场机制尚未健全,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有待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公平竞争的就业新机制没有真正形成,这都给学历和性别处于劣势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1]

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部分专业设置不能有效地按市场需求来调适。往往是根据老师的条件开设专业,这就从源头上成为了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进一步扩大了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造成供给结构严重失衡”。[2]

3、忽视职业生涯规划,自我定位不准

高职院校虽然设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大班化的教学使得学生中很少有人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重点课程,自身重视程度不够。相反,把主要精力都花在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上,甚至出现只听专业课的情况,导致自身职业目标不明确,自我定位不够准确。

四、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困境的解决对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就业方向

高职院校应通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加深对该门课程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并通过开展各类竞赛、活动、讲座、交流会等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适当调整期望值,明确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2、开展就业心理教育,加强就业指导

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辅导员,缓解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通过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治疗工作,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促进她们人格健康发展,帮助她们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

3、建立校企合作平台,创造就业机会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放办学、注重校企合作和长期合作关系,一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使学生较好地适应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另一方面,通过长期合作关系,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证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对接,从根本上解决一批有实力的高职院校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参考文献:

[1]吴炜.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误区初探[J].出国与就业,2011(17).

第4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如果拿满足社会需要的标准来看,现阶段我国的政府职能的体现和发挥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提供方面以及社会管理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而无法在需求方面去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

(一)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服务和政策提供不足

艺术类大学生进入社会之后,就业方面的服务要由政府和社会方面来提供,而目前政府和社会在就业服务的提供方面还没有做到人性化,没有充分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和就业诉求。

(二)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区域相对集中

一般来说,艺术类专业学习的前期投入比较大,特别是在经济上的投入比较多,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本身的特殊性所在,高投入下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未来期望也比较高,而承载着父母高期望的艺术类大学生对于自己就业的期望值也会更高,使得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在求职时更愿意选择在国内较发达地区工作,而不愿意去一些欠发达地区或者中小型城市发展。

(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随意性大

从社会需求和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际选择来看,根据笔者多年的艺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经验,以及日常和艺术毕业生们的交流中,总结出他们的就业取向大致呈现为:与自身专业相关的用人单位、继续深造(如国内考研、出国留学)、学校(如艺术类高职院校、中小学校)、自主创业(如开工作室、创办培训机构)、自由职业、公务员(完全转行)等。

(四)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率偏低

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就业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艺术类专业是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之一,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部分专业就业率分布显示,以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地质工程等为主的工学类专业就业率普遍在90%以上,而美术、音乐、表演等23个艺术类专业中,16个专业就业率在75%以下。

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形成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服务意识方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的相关规定,政府需要在公平就业、就业服务和管理、职业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现实是政府还不具备足够的服务意识,政府就业服务机构里面的官僚作风比较盛行,给普通老百姓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按照新公共管理的理论,也就是说政府没有把大学生当做顾客来看待,没有真正去了解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以及倾听他们的声音,艺术类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他们自己独特的诉求,政府在采取相应措施时应该考虑到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殊性,不能只用一个标准去衡量,应该有所细分。

(二)就业法制和政策方面

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受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的极大影响。对于艺术类高校大学生的就业来说,就业机制、法律法规以及就业政策对他们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就业机制仍不够完善,现有的就业法制和政策不够全面,内容不尽合理,实施力度不够,而且因为我国大学生的就业体制改革还没有全部到位,大学生就业市场还存在比较浓郁的计划经济色彩,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仍存在着体制性障碍和政策性壁垒。

(三)就业市场方面

在大学生包分配的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说大学生就业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随着国家就业政策的演变和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建设,大学生就业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然而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发展仍处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多,如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力使得大学生就业市场不够兴旺和蓬勃,就业机制和政策不完善下的就业市场显得非常不健全,呈现出分散和无序的不规范和不成熟的状态,就业市场缺乏应有的公开性和公平性,艺术类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就业市场所需人才不匹配,这种供求矛盾格外突出。

(四)艺术类高校教育结构方面

我国目前情况下的艺术类高等教育呈现出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授课内容陈旧,按部就班,对就业市场的需求灵敏度不够等特点,在现今整体教育体系中,艺术普及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相反,高等教育艺术专业设置过多,艺术类毕业生数量严重过剩。国家教育资源配置本末倒置,整个艺术教育结构呈现出极不健康的倒金字塔,状态。

(五)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系统方面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人与人、人与组织之间沟通方式的深刻变化,如今,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时倾向于通过互联网去找用人单位,但是截至目前,政府还没有搭建形成完善透明的大学生就业网络服务平台,导致大学生毕业后对就业政策不够了解,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不通畅,就业信息的辐射面小,在互联网上找到的用人单位信息可信度不高,真假难以辨别,就业信息质量不高,媒体也时不时会曝出大学生就业求职时被欺骗的现象,造成大学生利益的不必要损失,也给他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无形压力。

三、新公共管理视角下解决艺术类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一)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虽然我国现已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但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制型政府烙印仍然存在,政府往往管得过多,管理上经常出现错位、越位现象,管制型政府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要。

(二)健全法制和制定就业政策,为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提供制度性保障

从国际看,大部分发达国家的就业立法采取在综合性劳动与社会法典中列入促进就业条款,或对促进就业专门立法,同时围绕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反就业歧视、帮助困难群体就业、限制企业解雇工人等就业相关内容另行制定单行法律的模式。

(三)规范就业市场,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针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应该形成专门的规范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这个就业市场的成熟和规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艺术类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方面,还应该有国家制度法规层面、艺术类高校层面、社会层面等等,国家制度法规可以起到规范市场、统一操作、保护就业弱势群体利益和促进就业公平的作用,艺术类高校作为就业群体的输出方,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灵敏反应度,洞悉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需求,并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合理设置艺术相关专业结构和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使输出的艺术类毕业生能和就业市场顺利对接,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

(四)加快艺术类高等教育结构的改革和调整

政府应该运用宏观调节手段,按照就业市场的需要把竞争机制引入到艺术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面,从外部层面刺激和促进艺术高等教育的改革,达到推动艺术高等教育结构改革和调整的目的,艺术类高校本身也要充分考虑和结合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实需求。

第5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 金融危机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影响因素有效策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不断增长。“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数中,2000年女大学生占41.07%,2001年占42.14%,到2005年女大学生已占到招生人数的44%”。①但是,与不断增长的女大学生人数不相称的是,不少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女大学生同男大学生相比遭遇到了更多就业的困难,具体体现在女生就业率低、就业质量低、性别歧视严重等方面,以理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最为突出。2008年,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诱发全球金融震动,给银行、证券、房地产、外贸等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较为困难的背景下,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正日趋严峻,对于理工科女大学生,更是雪上加霜,她们在就业问题上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笔者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入手,结合影响她们就业的多方面原因,重点探讨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的有效策略,旨在为实现工科类女大学生的成功就业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一、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剖析

从整体上看,虽然女生人数占工科院校学生总人数的比例依旧与男生相差很多,但这部分女生中的大多数在校期间的学习表现却很突出,尤其是在奖学金等的评奖评优中,往往是女生占据了不小比例。由此可见,大部分女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态度十分认真,成绩也是比较优异的。但是,在面临求职就业问题时,优异的成绩单并没有为她们赢得更多的加分,反而暴露出了人们常说的“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是指女毕业生在就业的既定时效期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出现的就业受阻、不能实现就业或就业不理想的现象”。②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与往年相比,呈现出了两个“更为突出”的特点。

(一)部分行业出现就业需求缩减,劳动力供求矛盾更为突出。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而2009年达到空前的611万人。在教育大省江苏省,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达到了45.9万,其中,本科生19.3万,同比增长了12.55%。一方面是显著增长的求职人数,另一方面受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影响,不少企业大量削减招聘人数,这样的形势对于原本就处于就业弱势的工科女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以土木工程专业为例,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建筑、房地产等行业的就业需求明显减少,这给相关专业学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用人单位主动走进校园举办招聘会的频率与往年相比大大降低。很多女大学生求职者都发出这样的感叹:“找工作难,找个好工作更难,找个适合工科女生的好工作则是难中之难!”

(二)性别歧视、就业机会不均等、竞争不公平现象更为突出。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面对原本就减少了的工作岗位数量,毕业生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然而,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少人觉得女生本应该选择文学、师范等专业,选择工科本就不是很合适,用人单位在对人才的选择上更是偏重于他们认为更加能吃苦的男生,过于强调“性别”的重要性,这一现象在工科类专业尤其突出。例如,有些建筑单位在公布招聘条件时,就已经限制应聘学生的性别要为男性,哪怕女生各方面素质都优于男生,单位也会认为通过一段时期的培养、锻炼,男生还是比女生更加适合。面对这样的现实问题,部分工科类女生在一次次失败的应聘经历中,消减了就业的主动性,完全依赖家长或对就业抱有回避的态度,进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影响工科类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主要因素

影响工科类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可以从社会、学校、女大学生自身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中对女性的偏见并没有完全消除,用人单位对女性的工作能力存在疑问,认为女生“怕吃苦”,难以在工地、厂房等环境中工作,并且女生在结婚生子后,必然会将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家庭上,因此,不少工科类的招聘单位能不招聘女生就尽量不招聘。同时,面对以上客观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国家提出的保护女性权益的一系列法律制度也没有能够得到有效的实施。例如,《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劳动权利,各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女工或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然而,由于缺少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不少用人单位依旧在招聘条件中强加上对应聘者性别的限制,或在面试中以各种理由对女生予以拒绝,从而造成了这样的保护条款对于保障女性的合法就业权益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

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尤其是工科女大学生。在工科院校的一些专业实习教学活动中,男生往往是担当测量、操作等关键工作,女生则被分配给数据记录、填写报告等辅助工作,久而久之,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都认为这样的一种任务分配方式是理所当然的,渐渐地女生也就自觉自愿地成为辅助工作人员,这样的一种实践是无法培养广大女大学生动手能力的。

从工科女大学自身来看,不少毕业生将“留在大城市,不愿下基层;工作要稳定,不肯担风险;收入要求高,不图有前景”作为自己的就业观,过于追求理想化、图安逸,最终导致她们在岗位的选择上眼高手低,错过了很好的就业机会。同时,有的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书本知识的应用,看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严重影响了就业质量。

三、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成功就业的有效策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就业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无论是社会、学校或是女大学生自身都必须深刻认识阻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短期内,金融危机带给就业市场的影响依旧存在,我们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存在的主客观问题。

(一)从社会层面上,应进一步营造平等的就业环境。

为给广大女性创造平等的就业环境,在全社会范围内应大力加强以男女平等、民主意识和责任意识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养教育,通过各种媒体积极倡导性别平等、就业公平的文化理念,营造公正评价女性工作能力的社会氛围,逐步消除用人单位“女子不如男”的传统偏见,特别是对有些用人单位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应按照相关法律,予以制止和处罚。工会、妇联等主管部门要充分履行好自己的监督职能,在女大学生遭遇用工性别歧视时给予法律支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女性的合法权益。

(二)从学校层面上,对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培养应体现“专门性”。

女大学生的心智成长过程与男生相比具有很强的差异性,然而在以男生占多数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一般多按照男生的特征设计,女生参与活动、展现自我的机会不多,最终导致她们的自我认知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无法得到有效锻炼,综合素质难以大幅提高。因此,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培养应能够体现其“专门性”,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专门的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服务网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客观存在的就业弱势,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组建专门的服务于她们的就业工作领导机构,结合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的优劣势开展工作:一是将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列为学生工作的重点,充分调动广大专业教师的社会资源,积极拓展就业渠道;二是通过举办面向工科类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讲座,分析就业政策,提供需求信息,传授求职技巧;三是相关部门应主动出击,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举办工科类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四是利用现代化的QQ、飞信等即时通讯工具,将传达招聘信息的网络覆盖到每一位学生,让她们获得更多选择的机会。

2.对工科类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专门组织,实现有效性、连贯性、专业性。

“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对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客观环境的分析、总结和测定,确立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制定相应的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③通过规划,学生能够对在校的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科学、系统的安排。为保证能够发挥出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尤其是帮助工科类女大学生树立科学的职业发展目标,广大从事就业工作的教师应努力开展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管理,组织她们认真参加大学生职业规划测评系统的相关测试,建立成长档案,师生共同监督规划的实施情况;二是将对工科类女大学生的职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始终,对她们在学习中暴露出来的动手实践能力缺失等问题及早解决,结合大学不同阶段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帮助;三是进一步加强从事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工作教师的队伍建设,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提高他们服务同学的专业化水平。

3.注重对工科专业女大学生潜力挖掘,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指导。

虽然工科类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但她们却具备男生所缺乏的优势,例如理论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对待工作踏实细心等,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校园活动等的组织上,应为她们提供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同时,在加强她们实践动手能力方面,要将实践教学列入日常教学考核体系,对教学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提出学分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的计划制定、过程实施和效果检查管理,注重培养女大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以土木工程专业女大学生为例,学院在组织好日常课堂教学的同时,在施工实习、课程设计等方面要能本着对她们负责的态度,严格要求,对于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及时指导,在实践参与情况、独立完成成果等指标上进行重点考察,并通过搭建学科竞赛平台,鼓励她们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在专业教师、作品制作等方面给予女大学生更多的指导关注。

4.大力开展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与调适工作。

就业难的现状使工科女大学毕业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种种不良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她们的身心健康,阻碍她们顺利实现自身价值。因此,学校应重视对工科类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调研工作,通过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她们的就业困惑。同时,应加强女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的工作力度,帮助她们树立信心,淡化自身性别意识,在竞争中鼓励女大学生把亲和力的优势表现出来,努力提高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用一种比较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挫折和失败,修定个人发展目标,走向新的应聘岗位。

(三)从工科女大学生来说,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

在众多制约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中,女大学生自身素质仍然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能够对就业形势进行科学的分析,在大学阶段努力将自己塑造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又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是广大工科类女大学生应认真思考的问题。

1.发挥自身优势,提高综合素质,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来说,在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锻炼,全面发展自己。工科与文科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需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也是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考核的主要指标,而不少工科类女生却刻意回避提高实践能力的问题,总觉得这都是男生的任务,长此以往便形成了“高分低能”的现象。因此,在学校组织的各类实践类教学活动中,女大学生应主动参与,遇到困难不逃避,积极向老师寻求帮助,把握教学实践环节的锻炼机会,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在平等的比赛中更加自信,提高自己的技能。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一体化的推进,女大学生必须走出自我狭隘的思想空间,摒弃“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传统思想,参与社会,关注民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

2.开阔择业的视野,探寻新的就业渠道。

面对有限的工作岗位,广大工科类女大学生要能突破观念的壁垒,在更广的领域找寻适合自己的工作,2009年国家教育部出台了七大举措促进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其中“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单位积极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措施都为广大毕业生扩大了择业的范围。对于工科类女大学生来说,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设计类岗位是能发挥其严谨优势的岗位,在国家大力鼓励的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广大工科类女大学生也可以把握住利好的政策支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作出选择。

四、结语

解决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难题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工程,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爆发的背景下,对于她们的关心更需要能够落在实处,优化就业环境,为她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打破制约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的壁垒,这是我们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向。

注释:

①张晓燕,杨文选.理工科专业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18):61-63.

②陈彤,张姝.当代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09):30-31.

③瞿立新.职业生涯规划[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7.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组编.就业与创业指导[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2006.

[2]赵卫国.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模式案例实务全书[M].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2003.

第6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大学生对工作期望值过高,而在校学习期间接受的大多为理论基础知识,并无多少实践经验,无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在薪资方面,大学生一味追求白领金领,对于基础岗位不甚在意。又集中选择东南沿海等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尤其是北上广,造成人才拥挤。在创业方面,由于资金不足,缺少管理经验,对当前市场形势的不了解,导致不敢创业。

二、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的问题

(一)工作认识不足,缺乏积极性

目前,许多高校共青团对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意识不够强烈,没有深刻认识到这是一项关乎学校长久发展的迫切性问题,这是一场持续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高校共青团应当积极投入工作,发挥实际作用,满足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迫切需求。

(二)就业指导措施不完善,人员参差不齐

高校共青团对于学生创业的指导措施缺少完整性,在当前阶段仅限于对毕业生的择业指导,只是通过模式化的流程为学生讲解社会就业形式,分析现状,提供建议,致使学生对此指导工作兴趣不足。殊不知,就业指导不只是一个大众化的工作,更是要具有个体差异性,要从学生本身出发,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另外,指导人员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是一个硬伤问题。部分高校共青团局限性认为指导学生创是就业服务部门的重要任务,对组织内配合指导工作人员的甄选不免有些不甚在意,又不进行系统培训,从而导致指导老师缺乏专业性,不能给学生提供确切的信息,也没有发挥出共青团集体合作的优势。

三、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一)行政职能为附属,缺少实权

在高校的就业体系中,本就存在专门的部门负责此事。因此,高校共青团作为服务大学生就业上,属于协助部门开展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只能通过评比等措施宣传教育,缺少规范化。高校共青团虽然是一个群团组织,但由于缺乏行政实权,不能利用权力,通过使用指令展开工作,在权威性方面处于劣势。

(二)专业性不足

共青团本就是一个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普及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出多方位的优秀人才。但是在指导大学生就业这方面,比起人事局等就业部门就明显缺乏专业性,没有完整的团队来应对各种复杂问题。

(三)经费缺乏

开展任何活动,都要要一定的经费,而高校共青团在指导大学生就业创业时,由于本是就是一个协调工作,经费很少。没有专项经费的支持,积极开展服务工作成为一大难题。

四、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一)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高校共青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党的号召下,高校要紧抓学生就业问题,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质量,增加就业竞争力。高校共青团作为学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部门,必须围绕学校的理念展开工作,紧贴师生的切身利益,做好学校和学生之间的桥梁。

(二)促进大学生创业是隶属高校共青团的根本职责

如何吸引大学生的眼球,引导青年的发展就必须先提高共青团的凝聚力。从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出发,对他们的创业做出实际的贡献。服务青年,鼓励创业,将各项行动落实,是现如今发展趋势下履行职能的具体体现。

(三)促进大学生创业是推进高校共青团进一步发展的有效措施

第7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形式的巨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女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显得更加困难。据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对部分高校抽样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男生为83%,女生就业率为79.5%。调查还显示:有近半数的招聘单位向高校毕业生提出“限男性”的要求。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如何切实帮助女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当前女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特点分析

与同层次的男性大学生相比,由于生理特征和社会传统因素的影响,女大学生拥有更少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就业要求,更窄的就业范围,更少的薪酬水平及晋升机会,总而言之,女大学生的就业难度更大。

从女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来说,根据最近云南省人才市场的人才招聘岗位人数和要求来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数和岗位数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与此同时,有近三成的职位要求“限男性”或“男性优先”。只有不足一成的岗位要求“女性优先”,通过对现场企业的询问,那些不限男女的单位岗位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同等条件下更愿意招收男性大学生。

从女大学生择业心态来说,根据对昆明部分高校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女大学生对将来工作的期望值更高。男大学生更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行业前景,相对忽视工作的地点和劳动量。女大学生则更注重工作的舒适度、轻容度和工作环境,更注重工作的薪酬和福利,她们更不愿意去选择一些风险大、流动性大、辛苦的行业,更倾向于稳定的行业和岗位,在对现有工作不满时,更少的女性会选择跳槽,同时女大学生更加趋向规避风险,选择自主创业的女大学生比男生少了近四成。

从女大学生择业的行为模式来说,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显示,和男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更少会选择直接去就业单位拜访,更多会选择熟人介绍。在遭遇求职失败后,会有更多的女大学生在短期内会表现出消极心态,同时女大学生求职失败的比例比男生多才多21%。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更易退缩焦虑、自卑自闭、不切实际,致使女大学生的就业变得更加艰难。

从女大学生就业后的发展情况来说,据对近年来企业反馈的就业大学生信息来看,女大学生和男性大学生同时进入企业工作的,由于工作形式和类别的不同,女大学生薪酬往往比男生低,并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差距呈逐步加大之势,同时女大学生晋升的机会也比男生也要小。但女性大学生对企业的忠诚度比男性要高,即跳槽的女性比男性要少。

二、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分析

女大学生和男生一样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却没有得到和男生同等的就业机会,而且就业质量也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缺乏完善的政策环境。首先,我国相关的法律大多只是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国家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都旨在保护我国妇女的劳动就业权利,但更多的是对男女区别对待或照顾,而对平等的机会和平等的责任缺乏具体的规定,致使一些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在实际中难以操作。其次,这些政策规定在具体执行中也没有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执行不力,因此女大学生就业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和政策支持,对相关单位用工过程中的歧视等行为处罚不力。

第二、女性的生理特征客观上造成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的增加。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性的生理特征决定了在很多方面与男性存在明显差异,对于一些需要付出更多体力的工作不如男生适合,而且工作的“生命周期”短于男性,加上生育休假、补助及家庭观念等等原因,客观上造成用人单位人工成本的增加。而在我国就业形势相当严峻的大背景下,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现实,为用人单位人为地抬高就业门槛、设置性别限制提供了条件。造成了部分用人单位出于利益最大化考虑少招或者不招女性。

第三、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男权主义文化根深蒂固。造成一些用人单位对女大学生的能力不信任,认为女大学生能力不如男生强,实际动手能力不如男生强,工作后劲差。即使女大学生能够顺利找到工作单位,在工作中也常常会在薪酬和晋升时受到与男大学生不同的区别对待。

第四、女大学生自身的择业观和自身素质的影响。首先,女大学生的薪酬期望更高。据中国天津人力资源开发服务中心的调查显示:和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在择业中更看重“工资、福利”,更高的就业期望造成的供需矛盾加大了女生就业的难度。其次,女大学生择业选择的面较窄,大多数女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更多关注的是一些轻松、舒适、压力小的行业,如国家机关、医院、学校、金融机构、传媒业等女性比例较高,因此,更多的竞争抬高了女性进入这些行业的“门槛”。再次,通过对招聘单位使用人才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女大学生在工作中存在有困难的时候容易放弃、工作上进心不如男性足、不能吃苦、实际动手能力不如男性强的问题。

三、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对策

大量的女大学生尤其是优秀的女大学生难以就业,造成了巨大的人才资源浪费,同时会打击父母对女孩教育投入积极性,还可能导致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降低,造成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必须认真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本文为解决这一问题 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全社会应增强性别平等意识,形成良好的机制和氛围,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就业的社会环境。社会应为两性平等竞争营造良好的人才市(来源:文秘站 )场环境,确立男女平等、就业公平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大宣传力度,逐渐消除用人单位重男轻女的偏见;同时通过就业、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减少消除性别歧视,逐步实现女大学生公平就业的权利。

第二、国家应当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法规来保障男女平等的就业机会。可采以通过立法对女性从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从人事制度上对女职工参与量进行政策倾斜,建立生育保障机制,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合理分担女性职工的生育费用,降低企业招用女性职工付出的成本;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加速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减轻女性的家庭家务负担,从政策层面保障女大学生就业。

第三、国家应调整产业结构,开发更多适合女性就业的工作岗位,让女大学生有更多就业机会。

第8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划分;教育供需;行为经济学;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近年来,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是比较艰难的。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145万人,较上年增加了27.1万人,增幅达23.1%。2003年有212万大学毕业生,2004年超过250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2005年为338万人,增幅达到21.4%,毕业生总量为扩招前的2.9倍。2007年全国近500万高校毕业生中,至今仍然有100万没有找到工作。2008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堪忧,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在600万人以上。2009年高校毕业生611万,加上前些年未就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生待就业人数将达800万以上。①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从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看

一般来说,劳动力市场可以划分为一级劳动力市场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一级劳动力市场提供的是大企业、大机构和大公司中的工作岗位,报酬较高、有很大的发展机会。相反,二级劳动力市场则更多的提供的是小企业、临时性的工作岗位,报酬较低且不稳定。

这种二元的劳动力市场划分在我国也是现实存在的。从经济人的立场考虑,大学生为了追求最大化的自身利益,自然会争取进入待遇优厚的一级劳动力市场而不愿意考虑条件相对较差的二级劳动力市场。因此,沿海发达地区以及大型国企、外企、事业单位成为了大学生选择工作的首选。即使在就业市场低迷时,一些大学生宁肯不就业也不愿意到西部地区工作。但是,尽管毕业生数量大幅的增加,较发达地区对员工的需求量却并没有大量增加。反之,一些比较热门的行业对员工的需求已逐渐趋于饱和,毕业生的供给大于需求,就业也就自然相对困难了。

(二)从教育的供给与需求看

教育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的矛盾。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每年以较高的速度急剧增加, 而国民经济增长对就业岗位的增长幅度却较小,造成高校毕业生供过于求,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大的局面,这是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最主要矛盾。

(三)从行为经济学看

行为经济学是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立足于人的行为,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在做经济决策时动机、态度和期望等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②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每个人在面对复杂问题和情境时都会采取捷径来进行决策,决策是一个结构化和连续性的过程,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正常性存在的。行为经济学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的基础上的,认为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行为决策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产生认知偏差。

大学生就业中的非理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大学生过度自信方面。心理学研究结果发现,人们在做决策的时候,对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概率估计往往会过于自信。过度自信会导致人们高估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低估其面临的风险,夸大自身对整个事件的控制能力,因而使决策产生偏差。大学生把个人价值最大化作为其追求目标,还会追求受人尊重、高效益部门、待遇优厚以及扬名的机会等等。再者,大学毕业生受从众心理的影响,还存在基于信息、报酬及声誉的“羊群行为”,这同样会影响大学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做出的决策。

三、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研究

充分就业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是否能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直接影响着高校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影响地方经济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也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国计民生。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不可回避、迫切需要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从政策上促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毕业生的就业制度、就业政策、劳动力市场建设等方面。由于就业渠道不畅通,人事管理制度依然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造成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单位受到限制,无法顺利进行人才的招聘。政府有关部门鼓励各类企业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就要为其提供便利的条件和相应的服务。对企业跨地区聘用的高校毕业生,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有关的人才政策,取消落户限制,使用人单位、高校、大学毕业生在人力资本交易中都能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严格控制高校扩招速度及规模,提高其办学质量。高等教育应当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如果只是一味追求扩张规模,教育投入和发展速度不成比例,会使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越发严重。因此,各高校应充分重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效控制招生规模,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置专业,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应市场需求。高校教育质量提高了,能有效消除结构性失业。

(三)加强高校办学自、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实践证明,单纯依靠政府的管理措施,离开教育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去解决大学生供求结构性矛盾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体制的改革,加强高校的办学自,使其真正走向市场。同时,高校应该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专才与通才平衡,使两者互相调剂,相辅相成。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问题上,高校必须切实重视就业咨询与指导工作,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社会需要和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同时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③

(四)大学生应加强自身锻炼,提高综合素质。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能更好的应对这种局面,首先,大学生应摆正心态,认真分析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职业定位,努力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其次,大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利用大学空余时间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培训等,增强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再次,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增强团队合作能力,着重提高自身在外语、人际交往、沟通协作等方面的能力。最后,大学生必须转变就业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多,人才流动性加大,就业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择业、就业可能伴随一生,因此大学生要树立大众化就业观念。均衡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毕业生要有面向西部的就业意识,从大局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信无论在哪里,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做出一番成绩。

总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稳定的重中之重。政府应制定相应的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提供就业服务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优化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更关键的是,大学生自身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利用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优势,形成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的就业机制,逐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从而使大学生为实现小康和国家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2]赖德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人力资本投资效应[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4).

[3]赵丽霞,单联娟.关于大学生就业观念转变与创业意识形成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5).

[4]薛求知、黄佩燕、鲁直、张晓蓉,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9-83.

[5]张波,朱晓辉.大学生就业现状的问题探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注 释:

①陈岩松.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C].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第9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问题分析

一、引言

自总理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近年中国各地掀起一股创业风潮,业4.0时代下,政府层面的支持,风险资本的介入,都让创业、创新在我国变得如火如荼,据西班牙《国家报》2016年报道,在中国,每7分钟就会有一个创业公司诞生,真正迎来了“创时代”。在中国众多创业者中,大学生群体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扩招及我国经济问题,就业问题一直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重点,在找好工作难的情况下部分同学选择了另一条工作的道路――创业。然而,在如今创业的风潮下,创业者们真的一帆风顺吗?

二、大学生创业的现状

据权威教育研究机构麦可思的《2011大学生就业报告》的调查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率2008年为1.0%,2009年为1.2%,2010年为1.5%,创业率一直徘徊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与创业率达到20%――30%的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根据2011年由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研究策划和实施和其余相关协助单位调查后的首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收集了4551个有效样本,其主要发现为:第一,多数受访者(81.5%)对创业“有兴趣”(包括“很有兴趣”和“较有兴趣”),接近半数的受访者(49.1%)打算“自己创业”或“和朋友共同创业”。“家庭”、“朋友”和“传媒”对创业想法的影响相对最大(分别为30.0%,24.2%,21.0%);第二,谈到具体的创业规划,受访者倾向于“进入启动资金少、风险低”(39.6%)或“自己感兴趣”(37.3%)的领域,更多的计划在“工作1-3年后”(69.7%),在“自己家乡”(46.2%)开始创业,并选择“志同道合者”(55.0%)或“有经验的人”(28.7%)作为自己的合作伙伴;第三,更多的受访者认为通过自主创业能“实现自我价值”(72.1%)、“享受人生自由”(65.8%)和“实现理想”(59.9%)。但对于应届毕业生的创业行为,存在着矛盾的认识,既认为“是对人生规划的实施”(46.9%),又同时被看作“是就业环境造成的无奈”(37.5%);第四,“资金”、“人脉关系”、“市场环境”和“社会阅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客观因素(分别为83.3%,67.4%,47.0%,46.1%),而“市场意识”、“创新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被认为是影响创业最主要的主观因素(分别为67.2%,51.0%,47.9%,44.3%)。

三、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创新战略研究院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以下称双创评估报告)显示,在针对“仅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显示,有高达69.7%的人认为缺资金是创业面临最主要困难,40.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9.6%的认为是缺技术,38.6%的认为是缺团队。

而针对“已创业”大学生创业面临困难的调查发现,排在第一位的并非“缺资金”,而是“缺市场渠道”。有44.2%的创业大学生认为缺市场渠道,是他们创业过程中面临的最主要困难,41.3%的认为是缺人脉,38.5%的认为是缺技术,有37.2%的认为是缺管理、营销方面的专业知识,37.1%的认为是缺资金。

四、促进大学生创业的建议与对策

政府给予支持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可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受更优惠的待遇。政府可联合高校和企业出资设立创业担保基金,为大学生创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创业资金瓶颈问题。

高校开设相关课程,丰富大学生创业知识。高校可以把创业教育纳入本科教育体系。而开设创业相关课程是基础,比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业学等必修课程,以及管理学、法律实务等选修课程。

大学生树立创业观念,提升自我创业能力。大学生要转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起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当创业目标明确时,需要不断提升资金的创业能力,创新能力、社交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等,只有不断的完善自我,才能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大学生创业困境与制度创新[J].徐小洲.中国高教研究,2015.

[2]大学生创业意向的性别差异_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J].彭正霞,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