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跳房子游戏规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跳房子游戏规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跳房子游戏规则

第1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一、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多向交流

民间游戏来源于社会,来源于生活,并具有特殊的传承性,能将一代一代的人联系在一起,所以在民间游戏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认为许多民间游戏需要从家长处搜集素材,一起切磋。于是,我们就向家长宣传民间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性,引导家长对民间游戏形成正确的认识,并支持幼儿玩民间游戏。其次,发动家长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民间游戏素材,还向家集民间游戏资料,在这过程中使家长了解到游戏才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在幼儿园的影响下,家长们重拾童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民间游戏的乐趣,使家长开始成为孩子生活的朋友、游戏的伙伴,亲子关系越来越融洽了。民间游戏改善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玩民间游戏有时需要家长与教师面对面地切磋,轻松、有趣的切磋使双方的感情得到了很好的沟通,家长逐渐变得乐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主动关心幼儿园的活动。所以,民间游戏拉近了幼儿园、家庭、社区的距离。

二、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的发展

游戏是幼儿人际交往的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民间游戏能使幼儿获得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和技能。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规则。首先,民间游戏一般都需要若干幼儿共同合作才能进行,这样无形中就培养了幼儿合作交往的能力,如“炒黄豆”“探地雷”“捧小狗”“揪尾巴”等,幼儿可从中满足合群的需要。但合作中不免发生冲突,产生矛盾,这就需要协商,如玩“木头人”时,两个孩子不知为什么吵了起来,一个幼儿说动了,另一个说没动,于是乎教师就可让幼儿讨论动的标准,统一意见,使他们又愉快地活动起来了。其次,民间游戏的规则还能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如“捕鱼”游戏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渔网下钻过,想再次参加游戏的幼儿只能遵守游戏规则。其三,民间游戏有它独特的趣味性,它对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玩“跳格子”游戏时,大部分幼儿处于等待中,有的幼儿甚至一次也没轮到,按幼儿年龄特点分析,他们早熬不住了。民间游戏独特的趣味性吸引幼儿把游戏中的等待转变成自身内在的需要。

三、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发展幼儿走、跑、跳、钻等基本的动作,需要经过大量的反复练习才能收到效果。如果只机械地、反复地让幼儿做这些动作,不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也无法调动其积极性,这样,练习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在普通的民间游戏中,大部分游戏都有助于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如在“占四角”“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活动中,幼儿的奔跑能力及反应的灵敏性得到很好的锻炼;“跳房子”“跳绳”等活动,则使幼儿的平衡、跳跃、协调能力得到了综合提高;玩“打手背”游戏,既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又培养了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乐趣,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玩“弹珠子”这个游戏,发展了幼儿手眼的协调能力……在游戏中,幼儿的情绪高涨,乐而不厌,不仅完成了体锻的要求,还增强了他们的体质,达到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四、民间游戏与课程整合,拓展幼儿生活、学习空间

1.民间游戏在区角活动中的开展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有机地结合,我们把收集到的民间游戏分成民间体育游戏、民间益智游戏、民间美工游戏、民间童谣游戏,并在各区角中投放相应的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每天的区角活动中有一个民间游戏角,如,益智区投放了“挑绷绷”“找东南西北”“跳游戏棒”“翻麻将牌”“刮刮片”“玩洋火棒”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探索区投放了“打弹子”“拉纽扣”“捻捻转”等游戏材料,幼儿自己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怎么才使纽扣在双手一开一合拉扯中像着了魔一样飞转起来,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学会观察与探究。在美工区增加了泥塑、剪纸、编织等材料,在活动中培养了幼儿的细心和耐心,同时也激励了幼儿大胆实践、积极创新,幼儿的审美能力提高了。在表演区幼儿穿上民族服装、拨弄着民间小乐器、小道具,载歌载舞,体验着中华民间艺术的美,增强了幼儿民族自豪感。在体育活动区,我们投放了高跷、“滚铁圈”“跳绳子”“踢拍毽子”“风车”“赶小猪”“跳房子”“跳皮筋”,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了基本动作,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中,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2.民间游戏在主题活动中的开展

第2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本学期,四(1)班围绕着主题《我的游戏我做主》开展了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现将本学期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主题的生成

调查显示,我国学龄儿童九成以上不爱参加运动。他们不爱玩、不会玩,更谈不上创造性地玩,超重、肥胖、近视等现象屡见不鲜。闲暇时和节假日,他们热衷于看韩剧捧超女,沉溺于上网络打电玩,偏爱于阅读动漫书、口袋书,出现了性格内向、不善交际、和周围同学相处不和谐等不良倾向。传统游戏多为集体活动,运动量大,富有情趣,游戏规则又可潜意识地教育学生如何与伙伴相处。因此,有必要让传统游戏回归儿童生活,从而弥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足,矫正学生人际交往的误区,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传统游戏是农村课程资源的一朵奇葩,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视发掘、保护、开发、利用这一乡土资源,必将极大的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生活视野,密切学校、家庭、社区的关系,协调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

二,活动的实施

1,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要使传统游戏进入学生视野,让他们觉得好玩,就要用心地去挖掘整理带着乡土气息的课程资源。

首先,通过图书、影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收集、整理滚铁环、跳皮筋、玩陀螺、丢沙包、跳房子、下对角棋、舞狮子、划龙船、赛龙舟、耍猴拳等已消逝在学生视野的传统游戏。以摘抄资料、绘示意图、写读书笔记等活动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采访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的人,了解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传统游戏的种类和玩法。学生自拟采访提纲,写出采访笔记,整理游戏方法,感受社会的发展进步。第三,请相关专家做报告,讲述体育、卫生、健康知识,了解游戏的健康价值;讲述游戏的起源、发展、变化、衰落的历史(如足球起源于宋朝的蹴鞠,武术起源于华佗的五禽戏),通过当小,写听后感等方式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增进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最后,针对专家报告,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就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卫生健康知识等进行综合性研究,办奥运知识专刊,开疾病防御主题班会,进一步使游戏进入学生生活。

2,我的游戏我做主

要让传统游戏在学生中流行,还要让他们会玩,善于玩。

首先,引导学生对收集的游戏进行统计、整理和分类。如跳类有跳房子、跳皮筋、跳绳。针对学生的体质和兴趣,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保证人人参与。其次,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做示范,引导学生掌握游戏工具的制造方法。至于玩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在尝试中摸索,在体验中成长,在游戏中得到快乐,在参与中感受幸福,在合作中学习相处。第三,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道具制作方法,统一游戏规则,并且利用课余时间大力开展“快乐十分钟”活动,放手让学生玩。全员训练,提高游戏的训练水平。

3,盛夏的果实

要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玩得有收获,玩出成果,进而爱玩。

首先,举行传统游戏比赛,过传统游戏节。学生自己想点子,自己策划组织,人人参与,改变以往运动会、艺术节只有骨干分子参与的局面,使人人得到展示的舞台,在合作游戏中享受游戏的快乐。其次,将传统游戏带入社区,如春节期间组织舞狮队、高跷队给社区拜年,端午节参与社区划龙舟比赛。学校的游戏节也可以采取亲子游戏的形式进行。第三,举行传统游戏、现代体育知识竞赛,深入探究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和现代体育的竞技精神。

4,希望

要让传统游戏进入儿童生活,还要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创编、创新游戏,使学生玩出新意,玩出成就感。

学生的创新可以是改变游戏的工具及制造方法(如陀螺由木制变成其他材料制作),也可以是改变游戏的玩法(如踢毽子),或者是将几种游戏结合创编出新游戏(如跳皮筋与歌曲结合),或者是自己创造出独特的游戏种类(如奥运操,看不见的跳绳等)。要让传统游戏散发出时代气息,真正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

此外,也要深入挖掘传统游戏的文化内涵,使棋文化、武术文化、球文化等游戏文化形成独立的综合实践课程。

三,活动反思

1,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要善于挖掘、整理“传统游戏”这一宝贵的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及课程开发。有了资源意识,漫山遍野都是可用之材,顺手拿来的短棍,石头,都可以成为帮助学生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工具。

第3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关键词: 体育活动 幼儿教育 身心发展

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那么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这个问题,笔者进行分析。

一、体育活动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学前教育健康的课程总目标应该是培养孩子的情感态度,促进其身心健康地发展。幼儿的健康主要体现在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三方面,而在身体健康的组成部分中,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个方面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因为学前期所获得的知识、运动也是最基本和非常简单的,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启蒙却能成为一种强大而持久的动力,甚至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和生活方向。然而,我们感觉发展孩子的肢体锻炼相对容易操作一些,而要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结合就比较难以实施。我园的办园理念就是以健康为特色。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确定了本园的研究课题――“幼儿自主性特色体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如何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运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实现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

二、探索、挖掘体育活动中的思想内容,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渗透其中。

体育教学应该是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而不只限于身体动作的发展。①新课改中的内容已经由以往的“规则化、机械化、统一化”开始向“人文性、灵活性、创造性”转变。所以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除了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动作的发展外,更要引导孩子从体育活动中发掘有利的价值因素。如:平时活动中注意创设和谐的氛围,使教学活动不单单是教师教孩子学,而是教师和孩子之间有情感的交流。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微笑、每一个眼神,都能让孩子在愉悦和舒畅的心情中接受教育。

三、在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指导策略。

1.利用课前准备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教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是幼儿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教师应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同时在户外游戏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不怕热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这些不仅在教学活动中得到体现,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也会有很多经验准备。如:

案例一《好玩的报纸》

活动目标:

(1)通过同伴间互动学习,掌握废旧报纸制作玩具的方法,分享制作的乐趣。

(2)激发幼儿户外活动时的竞赛意识,引导幼儿学会遇到问题主动解决。

(3)在游戏中启发幼儿发现科学现象,感受游戏过程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废旧报纸、剪刀、胶棒、胶条。

(2)经验准备:熟悉《扇四宝》《小棍赶猪》《扔纸飞机》等民间游戏。

案例二《跳房子》

教学目标:

(1)喜欢民间体育游戏跳房子,体验游戏的快乐。

(2)能单脚行进踢着珠珠到前方50~70cm宽的格子中,掌握单脚跳房子的动作要领。

(3)能在游戏中不怕困难,大胆尝试单脚跳房子,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在大纸上画出房子的图示,(见后面的图1―图2)。

(2)在平坦、开阔的场地画出大小、宽窄不同的房子的图示。

(3)塑料珠珠人手一串。

(4)节奏欢快的歌曲磁带《小黄鸭减肥》。

(5)铠甲勇士的面具一个,铠甲勇士徽章标志若干。

经验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单脚跳和双脚跳的游戏。

(2)练习夹包跳、单脚跳并踢着沙包走的方法。

(3)练习正面挥臂投准。

(4)引导幼儿观察跳房子的图示,探讨跳的方法。

以上两个案例充分体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

2.在正规性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样以《跳房子》为例。在这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逐步增加跳房子的花样、难度,丰富游戏内容,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图所示:

教师设计房子的样子、玩法变化无穷。这样活动既充满了乐趣又锻炼了孩子的基本动作,充分激发了孩子的兴趣,促进了其协调性、灵活性的发展。

(2)利用研究性学习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

以小班活动《好玩的身体》为例。活动中的难点:幼儿敢于对教师做出不同难度的姿势进行挑战。3~4岁幼儿喜欢与人交往,有了与其他小朋友一起活动的愿望,对经常接触的人形成亲近的特点。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共同活动的机会和条件,鼓励、支持幼儿大胆与教师、同伴一起游戏,在游戏中熟悉身体各部位,使身体柔韧性、动作灵敏性及反应能力有所增强。同时在活动前引导幼儿找一找身体的各部位分别在哪里,并动一动。如:“我的小腿在哪里,我的小腿踢一踢;我的小脚在哪里,我的小脚转一转。”使幼儿在熟悉身体各部位的同时,有进一步探索自己身体的欲望。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大胆进行尝试探索,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参与游戏,并在其中体验到成功,满足幼儿自我肯定的需要。

3.利用环保材料制作体育玩具,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幼儿园中一直倡导利用环保材料制作体育玩具。我园进行教师自制体育玩具的比赛中,很多玩具不仅能帮助幼儿锻炼身体,而且注重促进幼儿的情感。如:抛抛乐玩具。因为发现幼儿平时玩玩具,很多时候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玩具,所以经常出现这边玩一下,那边玩一下,最后玩具扔得到处都是的画面。所以我们制作了抛抛乐的玩具,玩具利用泡沫地垫制作,本身轻巧而且安全。玩具是一个六面的正方体,六个面都贴上了每种玩具的照片和玩法,用来帮助一些不会选择玩具的孩子正确选择玩具。在选择玩具的过程中慢慢促进孩子的自主选择,帮助他们树立自主选择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4.在幼儿的课外拓展活动中,提升价值观。

因为我园是健康特色,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体育锻炼中会有很多拓展运动。如:脚踏车、自行车、滑板车,等等。在实施这些拓展活动时,我们采用自主选择的方法。每个孩子都有选择的权利,由孩子们决定今天玩什么?我要怎么玩?通过每次活动的开展,孩子不仅锻炼了身体动作,而且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玩具,在掌控玩具上更容易成功,增加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5.家园配合共同激发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要组织贴近社会、紧扣时代脉搏的“亲子活动”。亲子关系是幼儿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家庭环境的教育功能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亲子游、亲子运动会。依托亲子关系,开展健康情感教育,能有效加强情感教育。

注释:

①新形势下在科学活动中培养幼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践研究》.成果公报――武汉市青山区实验科技幼儿园.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陈允倩.“走进童心世界”专家奖案例《大班户外体育――跳房子》.

第4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中图分类号〕 G61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21―0066―01

目前,对于幼儿园来说,要做到确保幼儿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有较大的困难,这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体发展。而民间游戏的灵活性及随机性,使幼儿能利用点滴时间和有限空间开展活动,从而保证了幼儿活动的总量,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身体的发展。民间游戏可以较好地发展幼儿的走、跑、跳、钻等基本动作,例如,“跳绳”、“萝卜 ”、“城门几丈高”等民间游戏,为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民间游戏中,还有一部分游戏能发展幼儿的手臂力量和手眼配合协调能力,例如,“抓籽”、“吹羽毛”、“弹蚕豆”等。还有一些游戏可以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敏捷性和平衡能力,如“跳格格”、“新娘坐轿”等。

二、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对挖掘、搜集到的游戏童谣和儿歌加以改编,赋予其时代的新内容,使幼儿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

三、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民间游戏中,幼儿之间的言语交往会随时进行,它促进了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民间游戏中也有约定俗成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中必须遵守这些规则,才能使游戏进行下去。富有儿童情趣的民间游戏对幼儿具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会促使幼儿控制自己的行为,遵守游戏规则。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遇到许多问题,如人数或多或少、玩具不够、大家对游戏规则的理解不一致等等,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相互协调,幼儿学会了遵守规则,学会了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了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四、促进幼儿良好意志品质的形成

民间游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娱乐性,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不受任何干预,自娱自乐,因此幼儿的情绪是放松的,没有心理压力。民间游戏也带有竞争性,当幼儿在游戏中获胜时,则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心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增加自信心和成就感。同时在游戏中,幼儿也会面临失败,这会使幼儿产生挫折感,但有趣的民间游戏又吸引着幼儿,使他们能忍受遇到的挫折,克服自身的弱点,继续参加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承受挫折的能力及活泼开朗的性格得到培养。还有,在游戏中为了使游戏顺利地进行下去,参加游戏的每一个幼儿都会尽力遵守游戏规则,这让幼儿学会了自我控制。

综上所述,民间游戏不失为一种简便易行、经济且实惠的活动,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可以大力提倡,合理使用。那么,在一日活动中怎样按各环节实际要求选择合适的民间游戏呢?经过这几年的探索,我认为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

其一,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应选用趣味性、动作性强的的民间游戏。其中有许多游戏能促进幼儿四肢肌肉的发展。在预设每日计划时,教师可以按目标适当选用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班级实际情况的民间游戏。例如,中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促进动作发展为主的跑,即“在一定范围内四散地追逐跑”。此目标可分别制定在月、周计划中,最后要落实于日计划中来完成。在预设活动时,教师可以按班级实际情况分别选择“猫捉老鼠几更天”、“荷花荷花几时开”等民间游戏,这样可让幼儿在愉快的嬉戏活动中发展跑的动作。

其二,户外分散游戏应选用小型游戏。户外小型分散活动一般以玩运动器具、小型体育玩具和小游戏为主。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或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等的民间游戏,例如,选择“跳皮筋”、“炒黄豆”、“跳房子”等,这样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第5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 G40-01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2―0043―01

如今的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我校从学校课程、校园文化和快乐体育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一套符合运动规律、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活动体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让他们享受到了体育带来的快乐。下面,笔者以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学生快乐运动。

一、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是学生快乐体育的保证

在组织实施大课间活动过程中,我校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专门成立了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构建了科学、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努力做到“五落实”,即活动场地落实、活动时间落实、活动内容落实、活动器材落实和带班教师落实,实行“五到位”,即领导监督到位、班主任组织到位、体育教师指导到位、安全检查到位、学生人人参与到位,责任到人,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

由于大课间活动是一项程序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为使活动组织最佳化,活动过程最优化,我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根据学校场地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大课间流程,“七彩阳光、民间游戏、个性展示、特色活动”四个板块的策划力求做到规划合理,内容新颖,寓教于乐,全员参与,使大课间体育活动散发出时代的活力。

二、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源泉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式多样,种类丰富,具有娱乐性、趣味性、民族性、表演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当前,虽然人们的生活环境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孩子们爱动的天性并没有改变,游戏仍然是他们热衷的活动。为此,有必要选取充满童趣、合乎童心,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符合阳光体育规律的游戏,如,跳房子、跳绳、贴烧饼、跳皮筋、踢毽子、滚铁环、跑城、藏族锅庄、回族花鼓、黎族竹竿、东乡哈利、打髀石、下方、翻绳,以及象棋、军棋等,在每天的大课间活动时间,让学生充分运动,感受民间体育游戏的快乐。

三、自主创新的游戏规则是学生快乐体育的活力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如果大课间体育活动也像课间操一样一成不变,必将失去对广大学生的吸引力。现在的小学生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尝试对相同形式的游戏规则和方法进行修改,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规则进一步的理解,而且能激发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在“贴人”游戏中,学生发现有的同学由于身体条件优越,在游戏中围绕圆圈跑了很多圈,就是不肯拍别人,其他同学像木头人似地站在那儿看,于是提出了对游戏规则的修改:跑的人最多只能跑一圈半,一定要拍人,否则被淘汰。大家同意后,按照新规则继续进行游戏。诸如此类的规则修改还有很多。每一个游戏规则的创新都极大地丰富了民间游戏的内涵,游戏在公平、合理的原则下顺利进行,使得每个学生的体育技能、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感受到了个性创造的活力和体育的生命力。

四、人人参与的特色活动是学生快乐体育的展现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设计创编大课间活动的首要原则。在大课间活动内容设计创编阶段,我们深入学生,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并对此进行梳理、归纳,设置了规定项目(七彩阳光、交谊舞、藏族锅庄、英语口语操)和自选项目(健身操、武术表演、乒乓球、各种民间游戏),自选项目各班可自行安排,按周轮换。在整个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创编和实施过程中,学生们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欢欣愉悦,“快乐与健康”得到了充分体现。

五、以生为本的评价机制是学生快乐体育的动力

第6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关键词:幼儿;户外活动;混龄;实践

G613.7

《指南》健康领域提出:“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2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我园根据《指南》精神,对全园开展了户外活动,以“大帮小、小促大、大小合作”的混龄活动方式进行。但是,幼儿园空间小,人力和资源都有一定的限制,该如何布置空间、如何投放材料、如何有效组织活动,都给我们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长时间的实践中,户外混龄活动在时间、空间和资源上都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活动效益明显。在此梳理我们的一些认识、实践与做法,供大家借鉴。

一、对户外混龄活动的认识和理解

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即指教师在户外划分若干个游戏区域,创设各种游戏内容的环境,将3―6岁不同年龄段幼儿组合在一起,不分班级开展游戏,活动中,幼儿自主地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玩伴、自发交流,积极主动进行创造性游戏活动的过程。

二、户外混龄活动的组织准备策略

(一)前提保证――合理分布场地

1.科学地划分体育区域活动类型

游园是幼儿很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户外运动环节,我们尝试融合这一形式,变“统一活动”为“分区活动”。为此,我园教研组结合《指南》进行分区,设置了平衡区、投掷区、钻爬区、跑跨区和综合运动区五大区域。

2.让环境将幼儿带入游戏的世界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因此,我们在环境布置中尽量增加游戏的色彩。例如,在投掷区,我们将投掷对象“坏蛋”用光头强、灰太狼等动画形象来代替,大大增加了孩子们的投掷兴趣。

(二)活动保证――体育器械

1.融入园本特色“竹”器械

《纲要》中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和优秀”;我园自2013年8月开办以来就确立“竹文化”为我园的园本特色;因此我园将打破传统的体育器械材料,将“竹器械”的开发使用成为我园的一大特色。

①就地取“竹”,自制器械,激发户外活动积极性。为确保幼儿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游戏更具趣味性,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竹资源,开展富有幼儿园特色的户外游戏。教师们根据幼儿的不同年龄特点,精心创编情趣化、生活化、游戏化的体育器械,如:抬花轿,老师们用竹椅、竹棍加上大红花做成了简易的花轿,可以供小班的孩子坐在里面,让大班的孩子抬。

②亲子共同制作竹器械,如:竹高跷、竹堆车、竹圈、竹扁担等器械材料。开展推小车、钻竹圈、挑挑乐等系列一物多玩的游戏,发展幼儿走、跑、跳、爬等基本动作。

2.接地气――民间游戏

《指南》中强调指出,幼儿园要“利用民间游戏,适当地向幼儿介绍我国主要民族的民族文化,帮助幼儿感知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们长期的生活和实践中逐步积累的精华,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集体智慧;传统的民间游戏源于生活、取材简便,形式生动,特别适合幼儿的发展,还有着浓郁的趣味性、娱乐性。因此我们在户外活动中融入了民间游戏,如:跳皮筋、跳房子、荷花荷花几月开等;经过一段时间的游戏后,老师们根据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对民间传统的体育游戏进行适当的改变,使之更适合幼儿游戏。如在跳房子游戏中,开始时孩子们只是采用双脚并拢分开跳,后来他们采用了单脚双错跳。逐渐地,他们对原来的房子造型进行了改编,使房子的式样多样化。

(三)适时指导

1.有效地建立区域活动规则

户外混g活动对幼儿而言,更开放、更自主,在实施初期我们教师就对每个区域的规则进行了细致的制定,我们结合不同年龄段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幼儿共同建立体育游戏规则,主要包括该区域的主要练习动作、投放材料、运动要点和注意事项,每个区还规定了专门负者的教师和幼儿轮流管理员。经过一段实践的试行,从原来由教师统一组织到现在的放手,可以看出孩子们在活动中变得更大胆、更自主了。

2.创造性的使用材料开展活动

在户外体育活动中,幼儿既有上肢动作的发展,也有下肢动作的发展,而且每个区域的动作方式都有很多。在自主活动中,让幼儿在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大胆的使用材料,开展创造性的体育活动。

3.注意活动中幼儿的运动卫生

①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在运动结束后要带领幼儿做好放松运动。

②运动过程中,应根据幼儿面色、汗量、心率、呼吸状态、运动质量、精神状态等方面的状况随时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三、户外混龄活动的活动策略

1.大帮小

我们开展的户外混龄活动是在晨间活动时面向全园班级幼儿开放的,户外的5大区域同时开放,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区域进行锻炼。如在“平衡区”中,提供了梅花桩,此时可以引导大班孩子给小班孩子传授经验。

2.小学大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一生,从呱呱坠地到嘤嘤学语,从蹒跚学步到自立成人,学习皆从模仿而起。小班的孩子往往跟在大班孩子的后面,模仿着哥哥姐姐的各种玩法。

3.大小合作

在交往中,儿童往往会表现出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助人、安慰等等,在很多活动中往往要通过合作才能完成。如在民间游戏“跳皮筋”的过程中,中大班的孩子往往热衷于跳,而拉皮筋却成了小班孩子的乐趣。

户外混龄活动的开展给我园的户外活动带来了新的生机,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只有让幼儿在活动中能自主、放开的玩,才能使他们真正的体验活动的乐趣,才能真正的得到锻炼。让我们在《指南》的引领下共同努力,给幼儿一个自主、快乐、高质的户外活动。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探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7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在全面贯彻《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幼儿园的游戏活动。而民间游戏则是我园开展的游戏内容之一,我们体会到:民间游戏不仅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不受场地、人数、孩子接受能力差异的限制。它不仅能促进幼儿基本动作的发展、口语能力的发展,还能促使幼儿社会性及其它能力的发展。在实施的过程中,将保留传统游戏的原始风格,进行不断地改编、创新民间游戏活动,来适应当今孩子们玩耍。且将民间游戏的内涵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活动、大型活动中,彰显了幼儿园特色发展。

1.传承民间游戏,丰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

1.1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幼儿园的环境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让环境育人。走进幼儿园的大门,清晰可见地上的民间游戏"跳房子"。有方形的、圆形的、蘑菇状的房子,孩子们非常喜欢,每天入离园、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会自发的进行跳房子游戏。孩子们跳得很快乐,也很轻松。既认识了图形,也数了数、还练习了跳跃。一楼的外墙,围绕"美丽的攀枝花"进行了外墙创设:有攀枝花丰富的水果、蔬菜、美味佳肴、阳光下的孩子们。二楼围绕"民间艺术"进行了外墙装饰:有中国的扎染、中国结、剪纸。三楼围绕民间游戏进行了装饰:有跳皮筋、放风筝、风车、滚铁环、拔河。通过外墙的环境创设,进一步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攀枝花的地方民族文化,感受民间文化的精髓。

幼儿园每个班级都会根据每一层楼的主题、班级的文化及特色,进行班级环境创设。小班"美丽的攀枝花"的特色环境--"彝族火把节""美丽的迤沙拉""美丽的攀枝花果园"。中班"民间艺术"--划龙舟、京剧脸谱、民间刺绣。大班"民间游戏"-捉迷藏、抬花轿、跳长绳、十二生肖。班级里区角设置,同样围绕民间游戏,大量收集废旧材料,与家长、幼儿一道制作"沙包、毽子、跳绳、棋盘、纸球"等。结合攀枝花的地方特色,有的班级还到农村收集"黄土、红土、白土、竹竿、玉米秸、玉米芯、葫芦、树叶"等来丰富班级的区角材料,为幼儿提供了游戏时间、学习的天地,促使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2民间游戏融入了幼儿园一日活动。晨间、离园前,由于时间较短,幼儿是陆陆续续的入园、陆陆续续离园。老师就利用孩子等待的时间,选择组织一些民间小游戏。早操活动幼儿园除了让孩子们都运动起来,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真正实现我们的运动口号: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最棒!每学期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民间童谣--模仿操、民间体育游戏--器械操(跳皮筋、跳竹竿、踢毽子)、民间音乐游戏--徒手操(阿里里、达体舞)、民间游戏--游戏活动(丢手绢、冰糕冻、贴膏药)贯穿早操始终。让孩子们尽情的享受幼儿园生活的快乐,为培养孩子们良好的个性打下基础。

1.3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大型活动中。幼儿园大型活动包括:迎新年活动、节日庆典(如:六一儿童节等)、冬季运动会、家长开放日等,幼儿园除了常规性活动外,将民间游戏有机的融入其中。如:每年一届的"六一儿童节"是我园对艺术教育的一次综合检阅。我们本着"为所有的幼儿提供展示的舞台,让所有的幼儿展示自己的风采"的宗旨,强调趣味性与群众性,要求全体幼儿参与,并邀请家长参与。在展示的过程中,除了有舞蹈、童话剧、歌表演等内容外,还将民间游戏、亲子才艺表演融入六一活动中,让六一节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开展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能增智益智,促进幼儿认知的深化,使幼儿了解五大领域以外的未知世界,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形成某种特长爱好,增进其社会实践活动才干。

冬季运动会,是我园体育教育的重要展示平台。通过冬季运动会的开展,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身体素质,增强幼儿的协调性,更培养了幼儿与同伴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与习惯,让家长同时体验儿时民间游戏的快乐,还增进幼儿与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同时也增强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交流,更增进了家长与幼儿园的互动关系。

2.实施民间游戏,科学有效的促进园本教研

2.1提供学习机会,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们广泛地收集整理民间体育游戏资料,然后对每个游戏都认真实践研究,看一看最适合那些年龄的孩子玩,是中班幼儿喜欢,还是大班幼儿爱玩;是适合男孩玩还是适合女孩玩;是集体游戏好,还是分组个别游戏好。每期都开展了一次全园性的民间游戏公开课,相互看游戏评游戏、说经验、谈体会等活动,观摩一节评一节,使得老师重新看待游戏中教师的作用。

2.2提供展示平台,提高教师实践能力。为了让不同教龄不同水平的教师有不同的展示和提高,我园通过开展青年教师示范课、骨干教师沙龙、党员示范课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不同年龄教师的组织活动、教研能力。为了不断激励展示教师的教学成果,每到学期末,幼儿园便组织老师们将自己一个学期来,认为实施的最具特色,成果最丰富的民间游戏,用游戏、舞蹈、童谣朗诵等形式展示(即民间游戏展示、家园同玩民间游戏等)。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两年一次的四川省玩教具制作展评。

2.3探讨幼儿发展评价,关注幼儿学习过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独占、任性、不会分享、霸道是典型的特点。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以来,孩子的行为习惯、合作能力、规则意识大大增强。这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以说终生受益。在教研调研中,老师也普遍反映以往的评估方式,只注重幼儿显性的成果评价:知识与技能,却看不到幼儿在活动中的隐性成长及主题下幼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体现。

3.实施民间游戏,创新了家园共育方式,营造和谐家园关系

第8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关键词】民间体育游戏;发展;提高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国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因此民间体育游戏对幼儿的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也是幼儿百玩不厌的艺术活动。正确认识民间游戏并把它引入幼儿园教育,对幼儿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园以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并深入到课程方案中去,开展了系统的民间体育游戏教学。极大地促进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智力发展,方便了教师对幼儿的管理。我们从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实践几点粗浅的看法:

1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的体能发展

民间体育游戏是一种愉快而有趣的活动,幼儿以游戏的形式参加锻炼,有利于动作技能的发展,具有适应环境和气候的能力,对增强体质起重要作用。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又富有兴趣性,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跳绳”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脚跳、单脚跳、迈门坎、麻花阵、旋风、跑跳、蹲跳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羊顶角”训练幼儿单腿跳跃的动作,培养幼儿的耐久性。“老鼠笼”、“放鞭炮”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引导幼儿由易到难的开展民间游戏。如跳皮筋,先教孩子单脚或双脚跳,再边念儿歌边跳花样。如在开展“扎手绢”游戏之前,我们先引导幼儿学会在手臂上扎一个结,再四个小朋友一起玩,最后过渡到全班幼儿分两组或一组围成圈玩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充分发挥了引导作用,同时促进幼儿学会各种有益的民间游戏,从而获得发展。

2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

实践证明,幼儿之所以喜欢民间体育游戏,主要是因为他们能从游戏中得到心理上的许多满足,而不在于它有什么教育价值和发展价值,所以我们在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时不仅要考虑教育作用,更要考虑满足幼儿心理需要的作用。只有符合幼儿的心理需要,幼儿才能喜欢,只有幼儿真正喜欢,民间体育游戏的价值才能真正得到实现。那么,它能满足幼儿的那些心理需要呢?

2.1 满足好动需要

在和幼儿交谈中,幼儿直截了当地说:“我喜欢《猫捉老鼠》的游戏,这样可以钻来钻去太好玩了。”有的说:“我喜欢《捉迷藏》的游戏因为我可以跑来跑去的。”由此可见幼儿是活泼好动的,并且精力过剩,什么都想摸一摸、看一看、玩一玩。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任意跑、跳、钻、爬,满足幼儿生性好动的需要,释放幼儿身体中过剩的精力。让幼儿的一日生活动静交替,既有利于幼儿健康,又有利于幼儿有规律的生活。如午睡前让幼儿玩《抛沙包》、《一步一回头》等一些“动”的民间体育游戏,能充分释放过剩精力,幼儿的午睡一定会很香甜的。

2.2 满往需要

一些合群的幼儿都是爱交往、心理健康的幼儿,这些轻松愉快的民间游戏为幼儿交往提供了机会。如早操后的《丢手绢》、《小狗小猫小刺猬》、《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他们可以和老师在一起游戏,可以把小手绢丢给自己的好朋友,还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做搭档。这些游戏能满足他们的社会交往,所以他们喜欢。

2.3 满足表现需要

在和幼儿交谈中,王宏森小朋友说:“我喜欢《丢手绢》的游戏,因为我可以抓住王小鹏,让他站在圈中表演节目。”贾韫韬小朋友说:“我喜欢《二人三足》的游戏,我和耿元昊能得第一名,让全班小朋友都羡慕我们。”由此说明幼儿的自我表现欲很强,作为教育者我们要为幼儿创造机会,让幼儿在此游戏中得到满足,特别是能力差的幼儿,让他们在游戏中表现自己,使他们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

2.4 满足放松需要

在幼儿的生活中,在家听父母的,在幼儿园听从老师的,自由和自主的机会少,而民间体育游戏是让幼儿情绪放松的良好方式。一些男小朋友喜欢《扔沙包》、《滚轮胎》、《打敌人》的游戏,而把对现实生活中的不满的事情发泄到游戏中去。如果你平时注意观察的话,就能发现,幼儿经过一系列游戏“发泄”之后,他们的脸上总会露出满足和痛快的表情。所以,我们平时要创造一定的条件,给幼儿创造“发泄”的机会,对于在“发泄”过程中的一些破坏行为应谅解和接纳。

3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促进幼儿综合感知能力发展

当今的幼儿大多是独生子女,控制了活动范围,而民间体育游戏能弥补独生子女缺少小伙伴的不足,有很多游戏是两三个人就能玩的,他们游戏的过程也是智力发展的过程。老游戏新玩法、一物多玩他们可自定规则,自己给游戏取名字,使幼儿在相互磨合中认识自己和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问题,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

有些游戏则可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如民间的“跳房子”游戏,大都是幼儿自己用粉笔在地面上画出房子形状,拣块瓦片来跳。只是单纯锻炼了幼儿的体能。为了发展幼儿的各种能力,我提供了报纸棒、圆形塑料圈、粗绳等材料,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自由结伴将报纸棒或竹棍等摆在地上组合成各种房子的形状。这不仅需要调动观察力、注意力,而且要求空间思维,审美观念。因此,改编后的“跳房子”游戏,更加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每次拼摆出的房子都不一样,幼儿跳房子时更加乐此不疲。再如民间的“丢手绢”的游戏是指定一名儿童拿着手绢,其余儿童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拿手绢的儿童围着外圈跑动,悄悄地任意把手绢丢在一个儿童背后,再接着跑。如果被丢手绢的小朋友知道手绢在自己身后,就赶紧拿着手绢去追赶丢手绢的小朋友,如果不知道,丢手绢的小朋友就抓住了他。在这个游戏中,我要求丢手绢的幼儿必须动作敏捷、不露声色,而其他幼儿要一边拍手唱“丢,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还要一边及时发现“隐患”。如果被丢手绢的小朋友一直没发现手绢,就请其他幼儿多唱几遍“大家不要告诉他,大家不要告诉他……”这就更需要每个幼儿都集中注意力,提高警觉,反应敏捷。另外,当幼儿熟悉跳皮筋的方法之后,我还教会幼儿一些顺口溜、歌曲等,引导幼儿边唱边跳。如:“小皮球,小小来,麦子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三五六……”这种《数字歌》,发展了儿童的语言、记忆、思维、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

4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助于老师的管理

在幼儿的户外活动时,幼儿经常会自发进行活动。如《炒黄豆》、《剪子包袱锤》、《小狗小猫小刺猬》等。幼儿自己推选“小老师”,各组的“小老师”规定自己小组的活动形式、活动范围、角色分配等,其它成员积极听从“小老师”的指挥,遵守游戏规则。在自由组合的游戏中,幼儿自己进行比赛,交换角色,便于老师的管理。

5 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是架起家园沟通的桥梁,促进家园共育

第9篇:跳房子游戏规则范文

午睡时,从床头随手拿起一本《岳西师训》,原打算让她伴我早点进入梦乡,没有想到再次与于永正老师的《给新教师二十条贴心建议》相遇!她不但没有让我入梦,还让我越读越新鲜,越读越睡不着,越读越觉得有着24年教龄的我,还有很多地方是一个新教师。逐一与二十条建议相对照,发现有很多地方值得我这个“老”教师学习:有的根本没有做到;有的以前做到了而现在却没有做了;有的虽然一直在做,却没有做到位!特别是《贴心建议》的第八条“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给我的震撼最大!于老师这样建议新老师“每天把一个课间的时间留给跟学生一起活动,润物细无声,情感的桥梁就会架起,你会有不少让其他老师羡慕的意外收获。如果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要遵守游戏规则。倘若你犯规,同样要接受相应的处罚。这样学生就会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和他们一样。老师要和学生相似,不应该也不可以要求学生和老师相似。”

读着,读着,我不觉脸红心跳!二十四年啊,是我真的老了,还是职业的倦怠?初涉教育的激情,初入教坛的那份童心哪里去了?

回想二十年前,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在一个大山头上,只有两个老师的村小学任教的四年,我真正地展现了“课余同学生一起玩”的魅力!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学校没有任何体育器材,没有电视,更不别说电脑了。课余时间,我就和学生在不大的操场上做游戏:什么猫捉老鼠啊,老鹰抓小鸡啊,瞎子摸跛子啊,斗鸡(一种游戏)啊,抓石子啊,跳房子啊,丢手绢啊……无论是男孩子玩的游戏,还是女孩子玩的游戏,我都会参与,以至后来,我玩什么,同学们就跟着玩什么。一下课,操场上就会出现我和孩子们游戏的身影,留下我和孩子们开心的笑声。

在一次玩瞎子摸跛子的游戏中,我被孩子们用一条手绢蒙住了双眼装做瞎子,五位同学用跳绳绑住一只脚装做跛子。由于手绢蒙得太实,我在操场上只能凭着听力手舞足蹈地来抓跛子,却怎样也抓不着。孩子们时不时用手在我的背后轻拍一下,等我一转身“跛子”又逃掉了。操场上不时发出惊叫声和欢呼声。我一着急,偷偷地将手绢拉下了一点点,这样在眼睛的帮助下,我才发现全校五六十个孩子自觉地围成一圈,观看我和五个跛子在圈内游戏。我很快地将五个跛子抓住了。根据游戏规则,我赢了,孩子们得唱一支歌。五个孩子准备唱歌了,突然一个孩子提出疑问:老师你“顽皮”了,一开始你为什么抓不到,突然很快地就抓到了我们呢?我的伎俩被孩子们识破了,我只得乖乖地承认了!这时,全校沸腾了,“老师学狗叫,老师学狗叫”的喊声一片!

根据事先定好的游戏规则:孩子们输了,就唱一支歌;老师输了,就要学三声狗叫!现在我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就算输了,必须学狗叫!当时我二话没说,就“汪汪汪”地叫了三声。操场上又是一片欢腾。这时,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都高高兴兴地步入了教室。突然,我听到“这像老师吗?怎么能学狗叫呢?”这时,我才发现刚才我与学生游戏时,吸引了附近很多居民观看!大概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老师会这样没大没小吧,所以认为学狗叫的不像老师啊!这是我唯一的一次学狗叫,所以至今还记得很清楚。

当时刚20 岁的毛头小伙子,课下我和学生真的是朋友一样,一起玩,一起打闹,一同哭笑,好不快乐!可是,一旦上课,我很威严:必须坐端正,双眼要围着我转,回答问题必须举手,不准做小动作,否则就会挨打!我经常同学生说的一句话就是:课下我们是朋友,课堂上我是老师!这样,一晃四年,我深得孩子们的喜爱,教学成绩很突出。这四年,感受到了当老师的很多乐趣。

然而,现在我变了,很多老师也变了!《建议》中的第一条“老师要在上课铃声未落之前到达教室门口”,我做到了踩着铃声进课堂,但也是踩着铃声走出教室,来到办公室或看电视放松,或是与老师闲聊、探讨,课下很少同学生们游戏、玩耍了。我应该把以前对学生说的“课下我们是朋友,课堂上我是老师”这句话改为“课上我们是朋友,课下我是老师”!

的确如此啊!现在课下很难看到老师和学生一起游戏的现象了;然而,课堂上老师同学生一起游戏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上公开课时,课堂上音乐声、鼓掌声、欢笑声不绝入耳!说真的,很多公开课都存在“假象”,都在演戏,一点都不实在!师生之间缺少那种真诚的、同喜同乐同忧同悲的朋友关系。

感谢《岳西师训》给我带来了于老师的《贴心建议》,感谢于老师的《贴心建议》让我找回了迷失的方向——课间尽可能多和学生一起玩!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