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跨文化交流定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定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跨文化交流定义

第1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英语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指出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些缺点。同时还提到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程也进行了综述。书中提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可以说,国家之间交流的加深直接影响着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进行定义,归结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传播与文化两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不同的社会背景、民族、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形象。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此问题的分析十分透彻,并对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描写。首先,书中写道: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文化和传播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需要传播来完成,而对于传播而言,丧失了文化传播便丧失了意义……其次,对于文化来说,其发展与变迁都是通过传播的促进来完成的,这也恰恰印证了传播延续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正面临着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时代与社会进步发展使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让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欧美等国家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借鉴。《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可以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经验,做到为我国所用。

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都涵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当中。而其内容则包括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语言教育三个方面。《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中写道: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能够对目的语言文化进行掌握。而他们所掌握的这种目的语言,能够保证他们和其他语言群体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此同时,在这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能加深对自身语言的反省。这对于我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极大程度地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化敏感的差异性认识,这对于解决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误解冲突等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认为,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事实上,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更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参考。这几点原则主要包括:其一,学习者中心原则。学习者中心论提倡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二,互动性原则。所谓的互动性原则,即文化语言的互通性,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通性以及教育与学习之间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从全局来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则是其基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形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差异造成了各国之间交流的障碍,而语言障碍则是各种障碍中最重要的一点。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应该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本书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我国当前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这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研究高校外语跨文化交流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外语学习者值得学习的优秀书籍。

(陈瑞琳/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俊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第2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 大学英语教学 教学模式

我们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加,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也更加频繁的交往。我国随着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也对新世纪新时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具备国际交往的“技”与“能”。这里的“技”是指国际舞台上与他人交往的语言,也就是外语。然而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决定和确立了其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因此我们国家和个人想要融入国际的交往和世界发展进步的大潮流中,最首要的就是掌握国际通用语―英语。我们不仅有“技”,还需要具备“能”,也就是我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来应对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国际交流。这些都对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

一、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侧重角度不同,因此定义也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综合相关的一些研究,文化和传播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中成为连续的过程。2.文化是传播的语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传播的文化和没有文化的传播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传播,它深度卷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文化从一产生就有向外扩张和传播的冲动,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就是文化的传播与流变。3.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是通过传播所促进的,传播是文化延续的整合机制。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如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的理论框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各部分结构关系的简明表达,有效的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整合为一体。它同样具有李如密总结的所有教学模式的普遍特征,即:操作性、简约性、针对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可以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灵活运用和建构完善。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社会和时展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的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责任,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跨文化外语教学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发展很快,虽然目前说法和使用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其中体现出许多外语教学思路的共同点。运用这些思想理论,结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我们可以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包含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中,因为其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学习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来掌握目的语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该语言与目的语语言群体进行很好的交流,同时,又能够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母语,由此来了解语言普遍规律,文化的构成、作用和发展规律,进而了解语言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通过交流来体验目的文化和反思本族文化,进而上升到将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由此学习者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对目的文化的移情态度得到了培养,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调适从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文化冲撞、误解等。

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基础,语言使用和文化交流为知识提供了实践和体验机会,跨文化意识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同时又为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交流做好了思想准备,最终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一定会面对文化差异和可能的交流障碍,因而为保证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顺利有效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和跨文化传播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跨文化传播通过外语教学扫清了语言障碍,同时语言文化教学的共进也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跨文化传播应很好的利用外语教学的优势,有机的将跨文化传播培训与外语教学结合,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红,蔡朝晖,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变与变革[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2]孙英春.跨文化传播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第3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 翻译 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 。它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使它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谙悉两种文化,还必须以正确的翻译理论作指导。几千年来, 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人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理论家们采 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文艺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对翻译本质的认 识逐渐深入,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发展、开放的翻译理论体系。



一、 文化翻译是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向

从人类开始翻译实践直到十九世纪,中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仅限于对翻译操作的经验 总结,主要探讨了翻译的标准、原则、直译和意译、风格的可译性等问题。在我国,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和观点是清末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①。西方翻译学界也有相似 的 理论。1790年,英国的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译文应 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 流畅。

从二十世纪开始,特别是50—70年代,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突飞猛进,新的理 论相继问世。

一方面,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理论已经发展成熟。该理论将语言视为可以通过成分切 分从结构上加以剖析的“可认识的客体”②(knowable object)的观点,受到翻译理论家 们 的广泛关注和应用。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推动翻译理论家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地研究“语言” 本身,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以“对等”为核心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另一方面,还有部分翻译理论家把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列入艺术范畴,用美学理论加 以研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文学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必须进行“创造性叛逆”, 从而形成了翻译的文艺学派。

语言学派始终执着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机械属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特征和社会属性 。而文艺学派始终坚持美学观点。由于这两种理论各自大行其道,结果导致在过去的几十年 里, 翻译理论家们或是紧抓住词法、句法及语法,或是紧抓住文辞的“信”与“美”问题来谈翻 译,对文化问题却重视不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才突破了传统美 学和语言学模式而趋于多元化,上升为一种对文化的反思。八十年代以来,其特点是:

1、 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文化研究,而非语言转换;2、翻译的性质和原理是原作 的改写和处理,是跨文化转换,而非语符转换;3、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是译作功能,而非 对原作的描述。评价译作的标准,重点是在译入文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别于传统的纯文 学标准。③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际交流增多,翻译活动频繁,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不 断 涌入我国。其中,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 始在我国译坛全面登陆,一度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我国学者经过二十余年的广泛 借鉴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传统译论、文艺 学派、语言学派到各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其中文化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 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 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 ,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但文化交流就必须通过 翻译 。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



二、文化翻译及其任务

翻译延续了文化以来,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翻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季羡林先生的一 段话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河流,有水满的时候,也有 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 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 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④

什么是文化?据国外有些学者估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学术界所下的定义不下二百个 。有的定义偏重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成果,有的定义则偏重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的经 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 力和习惯”。

总之,文化是一定社会中人们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基本信仰、价值判断,以 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体系,同时包括由这些思想和行为而生成的结果。⑤

为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分成三层: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如衣食住 行;中间层是社交文化,如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核心层是哲学文化,包括社 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等。语言不属于任何一层,而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全面承载着文 化的整体信息和深刻内涵⑥。语言是翻译的操作对象,因此,文化翻译理论研究必须把语 言作为研究的主体和依据。

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进步的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道路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 化。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是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随时随地,举手投足都会带有 该文化的某些特点。语言借助文字得以超越时空而存在,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规范和精华。文 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原语文化信息,是文化内涵的典型体现。通过阅读属于某一文化的文学 作品,就能知道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价值观念乃至世界观等。因此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最常遇到。例如文化赋予了一些文字丰富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很多字句 、典故连带有很明显的文化含义。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见到“青梅竹马”、“阿q精神”等 短语,立即就能在脑海里产生清晰的连带含义,而不懂汉语的人则需要解释才不会误解。不 同民族的成员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时,常常会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不知所云”或“只可意 会,不可言传”的地方,这就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是实现翻译的障碍。如果能成 功地处理文化差异,那么就能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因此文化翻译研究就是译者在翻译中 如何对待文化问题、如何处理具体的文化形态表现、如何转换具体的文化信息的一门次学科 。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原文容载或含蕴的文化信息,是解读文化差异, 实现跨文化交际。⑦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解读文化差异,达成实 质上的跨文化交际。

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能表现出原语文化的独特之处,又能使译文读者心领神会,这的确是 译者面临的最困难的任务。译者跨文化交际

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了译文的成败。语言可以 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 出来。注 释:

①《天演论》卷首《译例言》

②⑦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三) [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③赵家进.当代翻译学派研究[j].中国翻译,1996,(五).

④季羡林.我看翻译[a].许钧.翻译思考录[c].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第4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 商务英语培训 跨文化交流 语言交流 非语言交流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已成为各国共识。近20多年来,中国利用外资取得了巨大成功。2002年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涉外商务活动发展迅速,使越来越多的涉外企业开始重视商务英语培训。商务英语培训是以语言为载体,把核心的商务内容放到其中;以企业商务人员和即将迈入职场的人员为目标,以商务活动中常用英语为重点的一种培训。其特点主要在于其培训的专业化、口语化和较强的针对性。

但当前的商务英语培训基本上都依照“英语+商务知识”的模式进行,这种模式是否足以培养能够成功从事跨国商务活动的必备能力呢?

一、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谈谈跨国商务活动的实质问题。从客观现实来看,跨国的商务活动从表面看是跨国交际活动,从实质看是人与人之间的跨文化合作与交流,因此跨文化人际交流的成败将决定跨文化商务活动的成功与否。

根据Baguley的定义,商务交流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技巧,从本质上讲有语言和非语言形式的双向交流过程。Varner and Beamer还进一步补充到,商务交流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所谓跨文化交流是发生在当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是来自不同的商务文化背景的时候产生的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双方交流的障碍尤其突出,当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是来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想象交流是多麽困难的一件事。Gibson也分析到,如果交流双方之间有太多不同的“文化干扰”,交流随时都可以被中断。

由此可见,跨文化交际对商业活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有效的交际是跨文化商业活动的出发点。

二、跨文化交流的前提

跨文化交流通常包括各种经济商务主题。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商业人士应该对不同的文化价值保持相应的敏感度,以此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帮助商人在不同国家文化的环境中交流成功。因而,理解文化对跨文化交流培训是重要的。

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有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可分述如下:

1.寒暄方面

美国文化强调“人事分离”,感兴趣的是实质性问题。因此他们谈话涉及不相干的事情及了解对手的时间很少,短暂的寒暄后即交流与工作相关的信息。此外,美国人幽默感强,爱开玩笑。

2.交谈方面

强调时间表“专时专用”,注重直率和讲实话。再者喜欢反驳,公开表示其反对意见。

3.思维方面

美国人往往把复杂的事情分解成一个个较小的问题。大任务由一系列小的任务堆积而成,比如提出价格,包装,交货等等问题,再依次解决。

三、跨文化交流的内容

交流既包括语言的交流也包括非语言的交流。

1.语言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

在语言的交流中,交流者不仅需要个人语言技能,如听、说、 读、 写,而且需要更多的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技巧,如谈判、演示和说服等技能。商务英语培训应该把这些技巧贯穿于整个训练,尽可能设计一些模拟交流场景帮助训练者应用这些技巧。

(1)谈话技巧(Speaking Skills)。当非英语母语交流者用英语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交流者之间进行沟通时,有效的谈话技巧十分重要。因为这种场景的交谈不仅要求通畅流利和准确达意,而且还应讲究一定的效率。Adair特别强调了以下六个标准:清楚、 准备充分、 简单明了、 生动幽默、 表达自然、简练有效率。以上六点是给培训者提出准备谈话交流的明确标准,培训师应帮助他们用以上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谈话,在充分练习后进行点评,详细分析以上哪点做得更好,哪几点还需要改进。

(2)演示技巧(Presentation Skills)演示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表达方式,如产品演示、会议演示、个人总结演示等。在商界中,各种形式的演示都被看作是一种十分有效率和灵活的交流方式。当然,这种演示交流往往既要求语言符号也包括非语言符号的交流技巧。许多商务人士发现,工作的成功绝大多数取决于他们能够组织好自己的观点并且有效地演示表达出来。因此,要想让培训者领悟这些演示技巧的精髓,应该在课堂上提供给培训者进行演示的机会,并且留心观察,帮助培训者找出演示中存在的交流技巧的问题,培训者应从亲自锻炼中掌握演示这一重要的交流技巧。 转贴于

(3)高级的谈判技巧。(Negotiation Skills)谈判是一种双方或者是多方为了解决问题,达成协议而进行的商谈和商讨的过程。谈判可以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建立商务关系,同意进行谈判,交换信息,提问,选择,提出条件,商谈,达成一致和总结等。培训者必须明白谈判的任一阶段都可能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文化中,谈判的技巧均有所不同。为了帮助培训者顺利展开谈判,应该在分析各国文化对谈判影响的基础上,多对他们进行模拟谈判的训练。

培训师可以要求培训者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模拟谈判,一组是英国商人,另一组则是中国商人。在交流时,培训者应该充分考虑到英国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因为英国是high IDV(inpidualism),low PDI(power distance)的文化,中国商人应当更多尊重英国商人的个人权利和决定。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表达想法,因为清楚直接的交流是low PDI英国文化的体现。

2.非语言交流所包含的信息往往比语言更直接,两者相互补充,密切联系

(1)面部表情。在东西方文化中,东方人比较含蓄,面部表情也不习惯过于直露;而西方人则较为直率,喜怒哀乐较易表现在脸上。比如美国人认为微笑是一种积极态度的表示,而日本人在商业谈判中几乎很少微笑,只有谈判已近成功的尾声时才会展露笑容。日本人甚至会把随意的笑视为是不严肃甚至是嘲笑。再如眼神交流,美国人把直接的眼神接触视为诚实坦率的表示,闪移不定的眼神意味着不诚实和没礼貌,而日本人却认为不直视对方的眼神是表示尊重和谦逊。

(2)身体姿态。身体姿态,包括手势在内,在不同文化中差别是很大的。无意中做出的体语或手语,都可能导致交际的失败。如我们大家熟知的“OK”手势,在美国表示“行,可以”,而在法国,这个手势的意思正相反,意味着没有价值的“零”,而在日本则代表“钱”。显然,在与不同文化的人们进行商业交际时,这个手势不可以滥用。又如见面时的体语,美国人可能会与对方拥抱,或拍对方的后背表示友好,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般是难以接受这样的见面方式的。再如中国人喜欢翘二郎腿,而中东地区的人会认为这是极大的失礼行为,因为他们认为脚底是人身体最低的最肮脏的部位,向谈判对方露出脚底无异于贬低和侮辱对方。

(3)空间与相互距离。个人空间的大小,在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约定俗成。与东方人交谈的西方人,常常会觉得个人空间被入侵。研究者发现,美国人认为4英尺~12英尺是在正式场合进行洽谈的合理距离,而亚洲和阿拉伯文化中则较少考虑私人空间问题,他们会认为越近的距离会使关系越亲近。因此美国人与日本人谈话,很可能在无意中被日本人的“紧追不舍”逼得节节后退,造成喜剧般的效果。

由于全球化发展进程的加快,企业的跨文化交技能力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尤为重要,商务英语培训作为提高企业跨文化交际能力一种有效的途径应该得到企业管理者,企业员工,以及对跨国贸易感兴趣的朋友的重视。

参考文献

[1]Baguley, P.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for Modern Business[M].Berkshire:McGraw-HillBookCompany,1994

[2]Varner, I and Beame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Boston: Irwin McGraw-Hill,1995

[3]Janch,F.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An Introduction(3rd)[M].California:Stage Publications.Inc,2001

[4]Gibeon,R.Internation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第5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 文化 跨文化 语言 交际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绪言

在中国,文化一词由来甚早。早在《易经・贲》里就说到这样一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现在人们广为接受的文化的定义是被称为“人类学之父”的英国人泰勒对文化的定义。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说到: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由文化的定义来看,我们所研究的文化的内容也显而易见。也有人将文化归纳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即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二是制度文化层,即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三是行为文化层,以民风民俗的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四是心态文化层,由人类设计实践和意识活动中经过长期孕育而形成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1文化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是指具有两种及其以上的不同文化背景群体之间的交互作用。现在人们研究的重点往往集中于跨文化交际,这也是当今社会生活发展的必要趋势和需要。所谓跨文化交际,即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活动。既然是不同文化背景,那么在交际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某些障碍。而这些障碍大多和语言本身无关,却和潜在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文化有关。举个例子:甲是中国人,乙是美国人。甲邀请乙到家里做客,乙当然也给甲带了礼物,然而甲接过礼物,并没有表现出特别欢喜,还对甲说“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之后便把礼物放在一边,不再理会。作为中国人,我们很容易理解中国人的“客气”,甲表现的并没有什么错,然而作为乙来说,心里肯定尴尬无比,认为自己肯定做错了了什么,主人一定不喜欢他的礼物。因为在美国,接受礼物的人一般会表现得十分高兴,并且会当场拆开礼物,和送礼的人一起分享接受礼物的喜悦。这就是中国和美国送礼文化的一点不同,然而这一点小小的不同,也可能会影响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之间的交流。

2跨文化交际研究

Ron, Suzanne Scollon, Singer都认为:跨文化交际研究应该把重点放在语篇系统方面。研究文化差异不如研究篇章差异更有意义。笔者不同意这种观点。

首先,语篇研究是属于语言研究的的范畴。因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重点并非语言而是文化。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并不是语言的沟通不畅造成,而是由于不符合双方“期望语言”而造成。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身并不等于文化本身。也许在语言记录方式本身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思维和价值观,然而这种价值观念最终会以行为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寻常的跨文化交际并不在于探究对方内在的价值观,而是重在符合整体社会的交际习俗和规则,使得交际顺利进行。

最后,在上文说到,文化是有很多层次的,也就是说文化会通过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语篇记录当然是其中的一种。然而还有很多文化并非语言才可以体现。例如: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很多少数民族都没有自己的语言,然而却又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体系和文化风格,其文化多通过服饰、建筑、节日等体现出来,这也间接说明了,语篇系统的研究远远触及不到文化研究的根本。

3跨文化交际研究的重点和策略

(1)跨文化研究的对象可以是具体的文化现象,也可以是抽象的文化心理。前文说到文化是有多个层次的,那么我们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也不应拘泥在某个层次上,一定要比较出研究主次来。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并不只是体现出文化的一个层面,而是多个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就如Kluchhohn所说,文化中的许多部分都是隐型的,如同冰山之顶,我们把它叫做显型文化。一般来说显型文化是有限的、少量的,且传达的信息有限;而隐型文化,就是冰山之下,浸没在水里的部分了,这部分往往比重很大,可以揭示现象的实质。

(2)研究主流文化,兼顾地区文化。在跨文化研究上,学界一直有一个争端。一方认为,我们应该研究每个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另一方则认为,我们只要掌握主流文化就好了,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的学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两者用该寻求平衡点,简而言之,就是两者要在一定程度上兼顾。当然,这也体现了中国人严谨中庸的文化思想,然而也并非没有道理。

(3)注意将文化研究和语言研究区分开来。跨文化交际,顾名思义是遵循文化的指导进行交际,交际的工具就是语言。二者的关系就如同迷宫和地图。迷宫中的路已经有了,但是只有在地图的引导下,我们才能尽快找到出入迷宫的路径或者是最佳路径。

(4)重在比较多种文化,,寻求交际的平衡点。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我们不能轻易评判文化的对错和优劣,那么就应该本着一个宽容的原则,。跨文化交际最终的落脚点就是消除文化交际的障碍,如何才能做到交际畅通无阻,无非两点:(1)尽可能了解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2)尽可能做到入乡随俗。入乡随俗,看似容易,却很难做到。除了文化在个体身上所呈现的复杂性之外,我们还要兼顾不同于主流文化的地区甚至团体文化。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原则,还应将“入乡问俗”和入乡随俗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第6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异化翻译 源语文化 译入语文化

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速度的加快,文化交流的发展,翻译作为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地位凸显出来,各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工作者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交流问题进行探讨,对翻译的异化给予了重新审视和广泛关注。

1.文化

1.1文化的定义

中国对于文化的定义,可以追溯回西汉,刘向《说苑·指武》中有这样几句话:圣人之治天一,先文德而后武务。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与"武力"相对的教化。[1] "五四"运动之后,我国的文化学家对文化的定义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影响最大的,当首推梁漱溟先生1920年出版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梁漱溟认为,文化乃是"人类生活的样法。"梁漱溟把人类生活的样法分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三大内容,文化的涵义是很广泛的。1920年在湖南演讲《何谓文化?》,提出"文化是人生发展的状况",并列举衣食住行、医疗卫生、政治、经济、道德、教育、科学等事。[2]

然而,最早把"文化"最为术语进行定义的是英国被誉为"人类学之父"的泰勒(E·B·Tylor),他在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定义: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3]

此后,许多西方学者对文化进行了定义,如艾迪生·维斯理认为:"文化是某一特定社会群体在某一特殊时期所形成的风俗、信仰和创造的艺术、音乐及其他所有的人类思维产品。"[4]有这些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但就文化定义的产生就受其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其特定的历史条件产生,而又体现在其语言之中,更何况文化的本身。因此,文化的多样性的存在就不难理解了。

1.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世界文化呈现出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伦理、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的多样性。

21世纪,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各国人民之间的不断沟通。向作者接近的异化翻译法将越来越广泛的被采用,21世纪的翻译将以异化翻译法为主调。而且,不同的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特有的文化内涵:一种语言文字中的某些含义,有时候很难通过译文用另一种语言文字传达给读者,而翻译中所失去的恰恰就是跨文化的微妙。

2004年的国际翻译工作者协会将当年国际翻译日的主题选定为:"翻译,多语并存和文化多元性的基石"。这一主题旨在强调对外开放和民族间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指出了翻译在其中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提出要"保护独立的个体,多种多样的文化和各种土生土长的语言",因为"人类的文化多元性犹如自然的生物多样性一样必要。"的确如此,我们要允许多样性的存在。语言、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少了它们,世界就没有那么缤纷多彩。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需要沟通,翻译是桥梁,是"媒婆",也是"多语并存与文化多元性的基石" 。

2.归化和异化

翻译中的"归化"和 "异化"是翻译中译者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起初的"归化"和 "异化"方法主要应用在翻译中的语言处理问题上,从语言层面讲是应该接近源语语言还是接近于译入语语言是最初的"归化"和 "异化"之争的焦点。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研究发生了文化转向,同时,"归化"和 "异化"之争也转向了文化层面的讨论,也就是译文或译作是应该向源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靠拢还是应该向译入语所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靠拢成为"归化"和 "异化"争论的焦点。

2.1归化和异化的定义

1813年,德国古代年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种是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应到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应到作者去接近读者。"[5] 施莱尔马赫只提出了两种方法,这是对归化和异化最初的提法,但并未明确两种方法的名称。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劳伦斯o韦努蒂在其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一书中,将第一种方法称之为 "异化法",将第一种方法称作"归化法"。[6]概括而言,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言表达方式,来表达原文的内容。而归化翻着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采取目的已的读者所习惯的目的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刘艳丽,杨自俭(2002)对于归化和异化的界定更加明确了归化和异化研究范畴:"归化和异化是译者针对两种语言及文化的差异, 面对翻译目的、文本类型、作者意图和译入语读者等方面的不同而采取的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 其目的是指导具体翻译方法和技巧的选择与运用。归化追求译文符合译入语语言及文化的规范, 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较少异味的阅读需求异化追求保留原文语言及文化的特色,以丰富译入语语言及文化, 较好地满足译入语读者对译文" 陌生感" 的需求。"[7]

2.2 文化与异化

翻译基本上是一种语言转化活动,但又不是臆想纯粹的语言转化活动,它还牵扯到各种非语言因素,特别是牵扯到种种文化因素。因为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带有文化的色彩。所以我们翻译外国作品时,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意文化的差异,力求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在翻译中,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而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易归化,而要尽可能真实的传达出来。所以说,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翻译活动离不开文化。"[8]正是因为世界上语言不同,文化迥异,而操着不同语言、拥有不同文化的民族间交流与合作的需求使翻译应运而生。

另一方面,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也离不开翻译。翻译为不同的语言文化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彼此跨越文化差异的鸿沟,"变沟堑为坦途"。

真实地传递文化特色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我们的译者要警惕的是,不要使用带有浓厚中国文化特色的字眼作为传递手段,以免以"中国味"代替"洋味",造成文化的失真。在傅东华所翻译的名著"乱世佳人"出现了一些地道的中国词语如:郝思嘉、东义、白瑞德、大地主、干儿子、一箭双雕、顺手牵羊等。这样的词语选择给读者的印象是在读一部典型的中国故事而非美国内战中的爱情故事。异化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它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

3.异化翻译对文化传播的重要影响

异化的翻译策略对文化传播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异化翻译有利于源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通过忠实的再现源语,使得源语文化和表达方式在译入语国家得以熟知和流传;另一方面,异化翻译也有利于译入语国家文化的繁荣。

3.1异化翻译是丰富译入语文化的需要

异化在翻译中保留原文语言和文化的特色,让译文语言的读者感受到异域风情,感受到其它文化的存在与独特魅力。当今,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时期,是向外国学习的时期,异化翻译更加适应这一需求。异化翻译是处于弱势地位的中国文化向强势文化学习。同时,在汉英翻译中,西译汉化以加强了汉语语言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成为改变汉语文化的弱势地位的有力手段。近年来,国内懂外语的人群不断扩大,有了一定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人们就不会只满足于译文的顺畅,而是需要更多了解异域风情。

不同国家民族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的表现"异"。人们只有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原文的语法结构往往包含一定的意义,或者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轨迹,或者体现了一定的思想感情。要尊重原文的形象语言和句法结构,对于原文中有感染力的形象描写或修辞手法,以致就要采取异化异法,将之移植到译文中。这样不仅能为译文增添文采,又能为译入语带来新的表现法。

鲁迅先生曾经所过:"翻译应该保留原文的情感与魅力"。列宁也曾经说:"如果我们把’The Farmer and Snake ’译成’东郭先生和狼’而不是译成带有文化色彩的’农夫与蛇’,那这样的译文就是荒谬的"。事实的确如此,许多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词语通过异化翻译传到了国外,进而成为译入语中的一部分。比如在中国的字典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这样的词。如:逻辑、白兰地、色拉、基因、布丁、幽默、巧克力、芭蕾、拷贝等。如果没有异化翻译,中国就不会吸收到这些词语,中国的文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丰富。

3.2异化翻译是传播源语文化的需要

事实上,翻译对译入语文化丰富的同时,也传播了源语文化。

语言文字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在翻译的同时已经以文化的形式被传播进译入语文化当中,而异化翻译所带来的原滋原味的语言更将其负载的源语文化传入译入语文化。

龙是中国的图腾,在中国的文化中有许多的深层含义。在许多的神话故事中龙被描述成是一种强大的动物,是许多动物如蛇和鱼的合体,能为人类带来雨水。龙能为中国古代的帝王统治者带来好运,而那些帝王统治者也把自己看作是龙的化身。因此,中国的许多成语也跟龙有关,如:卧虎藏龙,龙凤呈祥,画龙点睛。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帝王、统治者与贵族的象征。而在西方文化中龙是一种怪兽,象征着邪恶和魔鬼。因此,当西方人听到龙凤呈祥和我们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时,感到疑惑不解。但随着异化翻译的发展使得文化的交流进一步加深,外国人也越来越了解龙在中国文化中的深层涵义。他们也开始渐渐懂得了端午节划龙舟带来的快乐与好运。若是没有异化翻译中国的龙文化也不会传播到国外,那西方人也许永远也不会接受中国的龙文化,更不用说是欣赏中国的龙文化了。与此同时,许多带有浓重的中国文化色彩的词语也被西方人接受,如:Kowtow (from "叩头")、 Taiji (from "太极")、 Kang (from "炕")、 Jiaozi (from "饺子")、 Qigong (from "气功") 、Tofu (from "豆腐")、Lychee (from "荔枝")、Yin(from "阴")。

杨译和霍译的《红楼梦》也提供给我们了很好的例子:

例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曹; 165)

A toad hankering for a taste of swan (杨译; 164)

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 (Hawkes; 242)

杨译用异化手段来向读者传达出原文所特有的异域情调,Hawkes则有意撇开"天鹅"一词,用goose 取而代之以挂靠英语中的a wile-goose chase(荒谬无益之追求)。显然,杨宪益的译文向西方读者很好的壮大了中国的文化特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加强,文化交流使得各语言持有者间的了解更加深刻,读者有了一定外语基础和对外国文化的了解,他们就不会只满足于译文的顺畅,而是需要更多了解异域风情,异化翻译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成为了译者研究的主流。在互译过程中,文化吸收与文化传播在促进文化交流、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吸收与传播不仅丰富了两种文化也丰富了两种语言。而异化翻译正是实现文化吸收与文化传播的有力手段。然而,这并不是说,翻译只采取异化策略,实践中具体采取哪种策略还要看作者的意图,读者的接受程度,以及翻译的文体和目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达到翻译的最佳境界。

参考文献

[1][3] lawyercultur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20

[2] lawyerculture.com/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19

[4] 艾迪生·维斯理. 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 Z]. 朱原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361.

[5][6] 崔金枝 "文化传播视野中翻译的异化趋向"[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7,2:109-111

第7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所谓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情感、思想时所发生的一切,也就是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人之间所发生的连带作用。当所学语言是一个单一国家的语言时(如日语),该外语就仅用于与民族成员交往。当所学语言用于多个国家的语言(如英语,俄语,德语)时,该外语就分别用于与这些国家的成员交流。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就产生了。

二、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随之增多,因此

外语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化交际。我们研究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有两个.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本民族文化。文化是有差异的,因此各国的民族习惯也是有差异的。在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发现其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对其差异的理解来加深对自身文化的理解。在跨文化交际中也是一样,通过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习俗的不同,从而发现本民族的文化特点,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第二,培养自己在跨文化发生冲突时的灵活应变能力。在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时,可能会由于民族文化、习俗等不同而发生冲突,如果冲突发生,为了使交流正常进行下去,就需要我们尊重各自民族的文化差异,及时应对,合理解决。

三、跨文化交际冲突产生的原因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许多国家来中国建立子公司,同时,也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也提供了跨国域,跨民族的跨文化交际机会。通过跨文化交流,我们总结出跨文化交际冲突中比较常见的几种.

1.时间观方面的冲突

西方人对时间观念非常重视,他们认为时间就是金钱,浪费时间就是浪费金钱,因此他们格外的珍惜时间,合理计划和安排时间。如拜访某人,西方人一定会先打好招呼,在约定的时间到达所约定的地点。而在中国,对时间的计划就没有那么严格,我们会在双方都方便的时候见面,而有的时候拜访某人也不会事先预约,直接给对方一个惊喜,但有的时候这种惊喜确实给对方带来诸多不便。

2.隐私方面的冲突

这一点我们可能会比较熟悉,外国人尤其是女士不喜欢别人问自己的年龄,她们认为这是个人的隐私,感觉是不是自己已经非常老了.而且外国人也不喜欢你问他的职业和工资收入,他们认为这也是他们的隐私,不喜欢与别人共同分享.在中国就完全不同,彼此喜欢热闹,喜欢把自己的快乐和痛苦讲给朋友听,让大家共同分享自己人的喜怒与哀乐。在中国,这是友好平等交往的前提,但在外国人眼里就是侵犯自己的隐私。

3.寒暄语方面的冲突

在寒暄语中,中国人见面习惯性的打招呼,问你吃饭了吗?但是如果这样对外国人说,他会回答你的问题,但也可能对你的话非常反感,以为你在嘲笑他穷,没钱吃饭。在中国,被别人表扬时,被表扬者都会自贬一番,以表谦逊有礼,但在外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当你对他的工作、学习等大加赞扬时,他会欣然接受,他认为你的夸奖就表明对自己成绩的肯定,所以很多人对中国人为什么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感到非常惊讶。从这里,我们也就更能明白中国和外国在寒暄语方面的差异了。

四、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为了避免上述冲突的出现,在外语教学中,就要注重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当全面渗透于英语各类课程的教学中,因此,教师应非常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应用语言的时候能避免出现文化冲突,具体措施如下:

1.引导学生广泛接触外国的文化材料

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自由学习时间多看一些外国的书籍、报纸、杂志,通过对外国书籍的阅读从而吸收外国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转变教师的授课观念

外语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即在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最终目的,而在传统的教学中诸如词汇、短语、语法等知识内容受到广泛的关注,而外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的文化背景却被忽略了,结果学生学习了几年外语,对外语和母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知之甚少。中国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不能积极主动的掌握所学知识,从而不能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授课教师必须意识到授课的重要性,认识到文化冲突对学生将来的危害以及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知识能力的重要性。

3.教学应贯穿于听说读写译

为了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认识能力的同步发展,教师的教学应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国的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笔试能力比较强,但口语就相对较弱,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多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不仅传授语言知识,同时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如电影、互联网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对剧中人物的模仿以及对外国文化知识的网上搜索,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也可以邀请外教给学生做一些讲座,学生更能直接的了解外国文化。

4.充分利用教材内涵,渗透跨文化意识

教师应该交教材中的有关语言文化背景做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的文化背景有了一定的基础层度的理解。如果教师能结合文化差异来进行教学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能从中外语言使用的差异中明白中外文化的差异。

五、 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的关系

外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跨文化交际,也就是和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人的沟通交流。人类进行交际活动最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体,学语言即是学文化,教语言即是教文化,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决不能忽视对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学习,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要增加对其文化差异的比较。

当学生使用语言达到一定程度时,他们就会遇到瓶颈,这就是因为在外语教学中往往不注重对异国文化习俗的重视,产生了模糊的价值观,隐藏于文化中的价值观是无法回避的,对价值观的理解更可以加深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因此,外语教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习语言本身的知识,还要学习特定的文化知识。

第8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新媒体;微影像;传播;交流方式

在微信、微博快速发展的“微时代”背景下,使新媒体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从而微影像应运而生,使我们迈进了“微影像”时代。微影像技术的日渐成熟,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作为新媒体艺术最受欢迎的形式之一,它满足了广大受众“碎片化”消遣的需要。微影像内容即简单又充分,具有制作时间短、投资少、交互性强等特点。在新媒体的伴随下,微影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传媒公司、各大高校、网络平台甚至于草根大众等各领域人群的关注,并且快速广泛的蔓延至世界的各个角落。

媒介是文化艺术的延伸,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媒体艺术的手段实现了人们感官的延伸,正在改变人类的表达方式和生活方式,人类社会进入到了微影像时代。在当今的媒介社会,影像视听语言将缩小受众的文化背景、种族和地域界限的限制,以影像为媒介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微影像在“微时代”的背景下快速传播,已经逐步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当中。

“XMOV世界微影像节”的兴起和传播将大大提高和改变人类的沟通方式,它将使世界各国人民创造一个新的互连方式。关于探索的语言,跨越文化和种族的语言障碍困难重重,我们缺少共同的交流方式,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我们低估了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价值震撼与力量。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增强和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微影像这一方式表达了对家庭、生活、自然、社会等等的一切,可以说形成了人类跨国界、跨地域、跨种族、跨文化的交流,这也是成为社交网站的一种新的潮流,这种社会潮流为推动全球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人民的相互理解、彼此包容、和平友谊、相互合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XMOV世界微影像节”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它正在以我们的意志所不可阻挡的趋势迅猛的跃进了文化产业的舞台,我衷心的祝愿“XMOV世界微影像节”能以中国梦为精神导向,继承创意、娱乐、大众的宗旨,以全球文化正能量的交流和传播为己任。

创意源于思维,思考源于未知,正是这种未知,推动人类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

娱乐,是人类自我满足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质的改变,也重新定义了人类的交流方式。

从新媒体艺术的发展方向来看,它的社会属性日渐壮大。它似乎已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并逐渐成为联系世界信息的中介,也成为当代文化的接口,人们与它沟通,学习和掌握世界。在未来,传播艺术将越来越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未来的艺术将更加注重文化与交流。与此同时,新媒体艺术将成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桥梁。它将允许我们每个人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接触它,感知它,品味它,并做出我们自己的选择、判断和行动。新媒体艺术是利用这样一个桥梁,影响人们思考和行动的方式,促使艺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艺术走向大众,走向更开放的位置。

人们价值观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礼仪方面不同,兴趣习惯不同,其接受教育等在各个领域的差别,语言的阻隔,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如饮食、穿着等,都会成为影响他们相互交往的要素。

一、感知

感知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人们对外部刺激的反映,对外部情况的偏向性、接受的先后顺序,是由该地区的风俗习惯决定的;另一方面,它会影响跨文化交流时文化的发展和感知的形成。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研究感知或认知对交流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在交流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障碍和差异,主要是由于感知方式上的差异形成的。要进行良好的沟通效果,我们务必要去了解来自不同文化环境中大众感知世界的差异性,寻找其共同点。

二、成见

当我们突然进入一个很少有我们熟悉的标志和符号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将会感觉经历了一个非常烦恼,令人不安的情景――文化冲击。我们会感到焦],甚至失去自我,感觉到非常的无助。在这种情况下,成见就会经常出现,成见常常是不可躲避的,但它常比犹豫不决或含糊不辞的状况容易被人接受,因为我们多数人都很怠懈,不愿意自觉的去了解不同环境中他人所拥有的必备技能,我们就问心无愧地按照错误的讯息来减少疑问状态下所产生的担心和痛楚。但是,问题是,成见行为在我们脑中的呈现图像,经常是僵硬的,难以改动的,其作为防御的机制是不恰当的,往往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必须意识到,所有这些偏见,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流是完全无用的。

三、种族中心主义

种族中心主义是人们作为某一特定文化成员所表现出特殊的优势感。是一种以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标准去衡量和判断其他文化环境中的群体,他们的生活环境,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

所有的人都经历了促进民族中心主义的发展过程。人们知道如何通过教育来行动,通过观察周围人的行为,对一个特定的制度和系统也越来越熟悉。从文化的角度看,假设另一种文化能采取"最佳的方法”去做事似乎是不合理的。因此,在早期文化的差异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存在着隔阂,人们不愿意去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

四、缺乏共感

第9篇:跨文化交流定义范文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用失误

1 导论

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可能在交流中碰到误解,误导或是无法理解信息的情况。这种现象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文化不同所导致的语用不同。J.Thomas 把语用失误定义为“不能理解说话者的意思。”“失误”在这里不能理解为“错误”,因为这些现象的产生与语法错误关系不大;相反,如果一个人对外语的传统所知甚少,他很可能因为表达习惯不一致,说话方式不合适,或是场合选择不恰当从而未达到预期结果(何自然,1997)。多亏了国内外的语言学家的研究,才使得语用学这一较新的语言学分支在过去的20年里取得了重大进步。语用学的研究最初是由Jenny Thomas提出来的,他不仅给语用失误下了定义而且还作了分类。像Searle,Grice,Leech,Wilson,Levision等国外知名的语言学家也对语用失误这一研究作了巨大的贡献。在中国,这一领域著名的研究学家包括何自然、何兆熊等,他们不仅引进了语用学,而且在中国特色背景下发展了语用学。通过调查中英的语用差异,中国语用研究学家们在他们的文献,论文以及发现中论证了语用学这一学科,这给我们认识和分析跨文化交流中语言的失误提供了重要价值。

根据托马斯的观点,语用失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会语用失误。前者指的是人们所说的与当地语言使用者的语言习惯不相符,或者误用了其他的表达方法,或者机械地将母语运用到另一种外语中。后者指的是由于对社会和文化背景的知识掌握甚少而选择了错误的语言形式。本文将针对社会语用失误展开讨论。

2文化差异和社会语用失误

2.1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从对文化的164种不同的定义中,我们可以得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个集语音、词汇、语法、句法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而且还是与谈话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的施事行为,这其中正体现出了人们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态度。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内涵,语言也是如此。比如说,西方社会与其以外的社会由于思维传统和宗教传统的差异而产生了不同的文化,因而在个人的培养和社会的组建方面有着许多差异。个人主义还是集体主义被研究和探讨得最为广泛,成为了一种文化标尺。个人主义被认为与欧洲、北美和澳洲的宗教有关联;而亚洲、南美以及太平洋诸岛的文化则被认为与集体主义有关联。因此,要理解为什么隐私在美国比在中国更受到关注就不难了。

当不止一种文化或语言彼此间发生交流时,说着不同母语的人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接受另外一种社会的语言意义和行为意义。因而,学习一门外语远远不仅是学习它的发音、词意和语法规则。我们需要明白它们在标准的文化环境下是什么意思。而且那也需要我们了解该语言使用者的文化模式和社会模式。现如今,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师都一致认同,学习文化与学习语言一样重要。

2.2文化差异导致社会语用失误

社会语用学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环境下的使用。它探讨如何使言语或话语在特定的社会事件和社会文化中恰当得体。社会语用的失误通常出现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已经将中英两国文化间的差异探讨得很细致了,具体到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语用失误也是如此。总的来说,以下四个方面的文化差异会导致语用失误。

2.2.1 行为举止的不同

行为方式的不同会导致语用失误。比如说,一位知名美国学者史密斯教授在做完一个长达三小时的关于语言教学的演讲后,几个中国学生对他说:“您的演讲真是精彩”,或是“史密斯教授,您的演讲太吸引人了,我真想再听一场您的三小时演讲”。然而史密斯教授此时会感到非常尴尬懊恼,因为对于大多数西方人而言,用“wonderful”和“attractive”来恭维别人听起来是讽刺和挖苦的意味,然而,一个学术报告是实用和真实的。在这种情况下正确的赞美应该是“史密斯教授,我非常欣赏今天早上您做的那场演讲”。当礼貌原则中的“赞誉准则”被遵守的前提下,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应该被同时遵守。毕竟,语用原则中,礼节原则、礼貌原则、隐私原则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2.2.2 称谓方式的不同

称谓形式的不同也会导致社会语用的失误。正如我们所知,称谓与交际是紧密关联的。人们往往是以对交谈对象的称谓开始一段对话的。然而,人们有时很容易错用亲属称谓或社会称谓。英国人和中国人的称谓习惯并不一样。西方人彼此间第一次见面时,他们会在经允许之后互相称呼对方的姓氏以示友好,但是如果说话者是一个中国人,那种不自然的场面就可想而知了。况且,中国人的亲属称谓具备一个典型特征,即十分繁杂。例如“叔叔、阿姨、祖父、大婶”等称呼都可以用来称呼陌生人,如“张大婶”或“李大叔”等等。相反,如果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听到家族以外的人用诸如此类的称谓称呼他们,他们会感到十分困惑。语言情景文化的民族性远远超过语法和语音的民族性,这是因为语言情景是语言中最直接,最具体地反应全民族共同生活的因素。语言情景的民族性首先表现在各民族都有自己与他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心理状况。

2.3.3 价值观、道德观、态度观念的差异

对于生活、社会、世界的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差异也能够导致社会语用的失误。由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所持有的价值观、道德观是不同的,有些社会环境之下的语用表达会被误解。正因为中英两国文化中存在这些方面的差异,以至于人们认为很难去界定什么该说该问而什么不该。在一种文化中可能仅仅是一种推断,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会被理解成是表达感谢;在一种文化中是一种正当的请求,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会被认为非常粗鲁。“总的来讲,不论是何种文化,总有三种可以谈论的大众话题,例如爱好、天气、工作、事件等等;然而有一些话题在讲英语的国家是受限制的。比如说,年龄、收入、婚姻、、政治态度的话题都属于隐私,是不可以被随便谈论的。”(托马斯,1983)

2.3.4 思维方式上各有特色

由于社会、历史,环境、文化等等不同,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思维方式。中国人擅长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曲线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直线的。形成这些差异与中西方的历史文化、经济制度和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人和西方人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经过长期的文化熏陶,自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难免产生语用失误。

3 研究社会语用失误的意义

毫无疑问,文化上的差异会导致各种困难和问题:尴尬,疑虑,不解,甚至是冲突。因此,学习实际生活用语在语言教学中与在语言研究中一样重要。在交流中,如果一个外语学习者没有按照标准语法造句,他至多会被认为是“讲得不好”;但如果未根据文化差异造句,他就会被认为是不真诚或故意欺骗,或是不怀好意,无论如何,就是“行为举止不好”。前者涉及说话人的语言能力,后者则关系其意图。当外语学习者违反了目标语中的一些说话规范时,这种冒犯带来的后果很可能比语法错误还严重,因为它可以影响我们通常所谓的“陈述本身”。外语学习者可能会误解目标语中的谈话规范,认为该国人的谈话粗鲁。实际上,根据他们的语言规范,他们的行为表现很合理。

结束语

在跨文化交流中,认识并学习两国文化的不同之处对提升外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和实践充分显示:在社交中,语言学习者对彼此文化知道得越多,他们就越有可能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日趋频繁和交际失败的屡屡出现,对语用失误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找出语用失误的理论根源是非常必要和紧迫的。对语用失误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其本质,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如要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社会语用失误,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我们必须看到语境对交际产生的决定作用。将社会语用失误放到不同的交际语境中进行研究,学习语境和社会语用失误之间的关系能有助于以交际为目的的跨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Thomas,J.“Cross-culture Pragmatic Failure”.In Applied Linguistics(4.2).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