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游乐实训总结范文

游乐实训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游乐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游乐实训总结

第1篇:游乐实训总结范文

摘要:文章从构建合理的教学目标,改革教学方法及手段,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改革考试、考核方式等方面,对高职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主干专业课《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改革

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实训方法、考核方式,是体现高职院校教学特点和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环节。针对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笔者谈几点看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构建

高职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培养目标和内容体系,构建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的针对性、又有较强的适应性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在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内容,使课程教学切实起到能力培养的支撑作用,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技能能够满足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课程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应当紧密结合;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应根据学生特点和接受程度,做到因材施教;课程培养目标的确定不仅要强调针对性,而且要有一定的适应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设定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为130课时。按照理论与实践1∶1的原则,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为:在较好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教学的要求,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从事小型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小区绿地和屋顶花园等的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并能将设计思路图纸化,制作出图文并茂、切合实际的电子图纸。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培养目标的分解

根据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及该课程的培养目标,在上述原则确定的前提下,学生通过学习应当具有以下方面的能力:较全面地掌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理论框架和基础知识;在掌握《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具有园林艺术理论学习的能力;具有园林地形地貌设计,尤其是利用等高线进行园林竖向设计的能力;具有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尤其是自然式种植设计和花坛设计的能力;具有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单位附属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小型公共绿地设计,尤其是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设计的能力;具有屋顶花园设计的能力。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体系

传统高等学历教育的课程体系强调的首先是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作为园林工程技术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在课程内容上既要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又要注意与其他相关专业技能课程相衔接。对此,应当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属于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所谓“够用”,是指针对讲解各种园林艺术理论时够用;二是针对能力培养目标,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重新编排章、节及前后顺序,并使每一章为一模块,每一模块对应一个能力培养目标;三是注重模块之间的有机结合。

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如下:(1)模块I: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教学重点为:园林艺术的概念和体系、园林的形式与特点、中外园林概述、园林布局的原则、园林静态布局、园林动态布局、园林色彩布局和园林造景等,从总体方面认识园林艺术。(2)模块Ⅱ:园林构成要素及设计。教学重点为:地形地貌和水体设计、园林植物种植设计、园林建筑与小品设计、园路布局设计等。(3)模块Ⅲ:各类小型绿地的规划设计及施工图纸设计。教学重点为:居住小区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小区道路绿地的设计,单位附属绿地的设计,小型公共绿地设计,街头休息绿地和小型广场绿地的设计和屋顶花园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一)进行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的教育,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上绪论课时要巧妙地设计教案,把园林史、园林艺术和园林新成就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由陌生到熟悉进而产生兴趣。如苏州园林、颐和园、纽约中央公园,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奥林匹克公园、比赛场馆的绿化,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2005日本爱知世界园艺博览园,2006沈阳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等,这样可缩短学生与园林规划设计的距离,激发他们学习园林规划设计的兴趣。

(二)对园林艺术基本原理的一些规律、园林美的形式尽量用生活实例加以解释,使理论学习深入浅出

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把一些枯燥的规律用形象生动的生活实例来阐明,如讲到借用自然美时,用蓬莱阁的海市蜃楼、泰山日出等自然景象来说明。太阳和海市蜃楼并不是泰山和蓬莱阁的,但却能在泰山和蓬莱阁看到,并成为著名的景观,就是借用了自然界的景象。当讲到比例与尺度的关系时,用成年人和儿童在游乐时所需的游乐设施的尺寸来说明。通过举例,使学生觉得园林艺术基本原理并不深奥,而是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并化为一种学习动力。

(三)改革课程授课方式,运用多种授课方式教学

由于本课程内容多、知识面广,我们采用了课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图纸讲评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其综合能力。

运用课堂讲授法进行教学通过教师事先制作好教学课件,并利用挂图、模型、多媒体教室等手段,增强直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能实现现场讲课的情况下,利用电教片将园林植物、园林小品及有关的园林设计要素展现在学生面前,增加感性认识,使学生将课程与工程背景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直观教学能使许多力学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既可培养学生兴趣,又可增强其学习自信心。

运用案例式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典型案例及工程实例边讲边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会学并节省学时。案例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思考,形成师生间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深化、拓宽所学内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在公开场合的应对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讲稿”的能力,并使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者变为学习的研究者。

运用图纸讲评法进行教学讲评学生的设计作业,分为教师讲评和学生讲评两种方式。教师事先将学生作业拍照或扫描成电子文档,用多媒体讲解学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不足,表扬优点。学生讲评就是模拟园林设计招标现场,要求学生当着全班同学讲出自己的设计思路、设计理念和具体的设计手法,分析各景区景点,回答同学和老师提出的问题,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分层次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其创新、竞争意识,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并因材施教。为此,可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组成,即基础型模块、应用型模块和扩展型模块。基础型课程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为必修课;应用型课程内容为园林规划设计的有关理论和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面向70%学生,注重培养其动手能力;扩展型课程内容面向20%学生,分析研究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应用,注重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精心制作精品课程网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堂上教师讲解的内容和书本上的知识,难以满足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知识的需求,另外,学生能借到或买到的参考书较少,制约了学生的学习。通过建设《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可以解决教学参考资料少的问题,开拓学生的视野,并尽最大可能地向学生提供设计素材和学习材料。目前,《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已经上网测试,设置的精品图库、公园绿地、设计素材、教学课件等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不出校门便可游览很多公园和绿地。此外,《园林规划设计》精品课程网站还可以随时配合课堂教学安排相关内容,配合学生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设计图纸,及时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验实训方法改革

实验实训的目的,除配合理论教学外,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改变传统实训在课堂上完成小幅设计作品的办法,实行课堂讲解图纸、巡回指导学生设计相结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利用实训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学生设计、制图主要在课外时间完成。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理论授课与实验实训相结合的授课方法,即64课时用多媒体授课,64课时进行课堂实训,学生设计图基本上在课后完成。上课时和学生面对面地进行案例讲解,找出不足之处,总结好的设计手法。我们采用“四步教学法”:(1)绘制手工现状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学校或附近的绿地绘制成现状图,学习绿地设计手法,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己绘图了解各种园林要素的搭配,增强直观印象。(2)绘制手工现状改造图。利用10课时左右的时间将绘制好的平面现状图改造,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通过教师讲解,学生知道哪些方法可行,哪些方法不行,学会初步的设计方法。(3)绘制手工小面积绿地设计图。利用20课时左右的时间进行平面布局设计、色彩布局设计、园林造景设计、一般街道绿化设计、小游园设计、广场设计等,要求完成彩色平面效果图、局部效果图。(4)绘制电脑设计图。利用30课时的时间强化电脑园林设计图的制作教学,完成各种小型绿地设计图的制作,要求作出CAD平面图、PHOTOSHOP平面效果图、PHOTOSHOP效果图和3DMAX效果图。

实验实训直接关系到本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设计能力的形成、图纸技巧的掌握,必须要经过大量的练习。而这一过程是艰苦的、枯燥的,要耗费大量的心血才能完成一个设计作品。只有找出每一个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才能让学生得到提高。学生作设计图是重要的实训方法,但更重要的是教师对实训作品的批改,并让学生接受。

完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方法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考核应遵循以下原则:全过程考核的原则,即从开始到结束,从课内到课外均考核;公开考核的原则,让学生正确对待本课程考试;重能力、重素质的原则,即将学生能力表现和素质体现作为较大的权重系数在考核时加以考虑。

(一)实训成绩占50%

具体分配是:将每一次的实训设计进行量化评分,按实训次数分别赋分,总分为50分。出勤率占10%,只扣分不加分,迟到或早退一次减0.5个百分点,无故旷课一次减2个百分点,并不得评定优秀成绩,旷课次数累计达学校规定而不能参加考试的,按学校规定执行。履行了请假手续的病事假不减分,但累计达3次以上的不得评定优秀成绩。

(二)技能考核占20%

每学期进行两次技能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阶段设计能力。由教师根据授课情况和教学进度,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园林设计考核,要求学生做出完整的设计图纸。教师根据学生图纸完成情况给出成绩,每次满分为10分,共有两次。

(三)期末闭卷考试占30%

期末笔试不及格者准予补考。考试内容应包括概念、原理、思考题、小型绿地的局部设计题。题量要大,集中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设计的敏感程度。

参考文献

[1]赵建民.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第2篇:游乐实训总结范文

【关键词】涉外导游 人才成长规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业已经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强劲、创造价值最多的新型、独立复合型产业。世界旅游组织2007年预测,中国作为目前世界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国,在未来的10年中,入境旅游收入将保持8%的增长速度,2010年将有可能超越西班牙,成为世界上第二大旅游目的地国。为了有效促进国际旅游业发展,国家旅游局提出大力发展入境旅游,入境旅游将成为中国旅游在“十一五”期间乃至以后相当长的时期着力发展建设的领域。

入境旅游的不断发展,将带动国际旅行社对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近几年国际旅行社从业人员的人数看,呈逐步上升态势,由2002年的89128人上升到2007年的98727人,国际旅游收入也从2002年的203亿美元上升到2007年的419亿美元。入境游客数量的递增,对我国涉外导游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优秀涉外导游人才的孵化器,高职高专旅游院校承担着培养优秀涉外导游人才的重要责任。从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规律分析入手,了解影响涉外导游人才成长的因素,进而有效改进高职院校旅游英语专业课程建设,实现企业人才需求与校园岗位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将有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

一、人才成长规律的内涵

什么是人才?根据人才学的定义,把人才定义为拥有知识并且能将知识在工作中加以运用的人群。人才具有两个属性:一是拥有知识;二是能够将知识运用于工作过程中。由此类推,涉外导游人才要拥有涉外导游知识和语言能力,并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涉外导游过程。

人才个体无论通过什么渠道成才,大体都要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遵循一定的人才成长规律。云南省科学技术厅张永红认为,人才成长具有七个规律:学习―再学习规律、实践―再实践规律、积累提高规律、青年时期极富创造力规律、环境影响人才成长规律、竞争成长规律、曲折上升成长规律。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董经利认为,高校毕业生在企业成长具有八条规律:热爱专业、热爱工作是成长的前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工作责任心是成才的催化剂;专业技术素质和融会贯通能力是成才的关键;适当压力是加快人才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基层锻炼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是成才的必备素质;不怕艰苦、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是成才的基础;良好企业环境是稳定和发展人才的沃土。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王通讯认为,人才成长有八个规律:一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承效应;二是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三是创造成才过程中的最佳年龄规律;四是争取社会承认的马太效应;五是人才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六是人才涌现过程中的共生效应;七是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累积;八是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综合效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人才成长规律是作为个体在学校、企业和社会等不同环境作用下,发挥自身能动作用,积极探求成才之路并付诸实现的规律。本文通过比较在相同环境下个人成才的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才成长的规律,从而优化综合环境,为个人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涉外导游职业特点

什么是导游?“导游”这一词来自于英文的Tour Guide,根据美国《住宿、旅行和旅游词典》,tour guide 是指“领有执照并受雇带领旅行者在当地观光旅行的人。”美国学者凯恩琳・林格・庞德在其专著《职业导游员:导游职业发展动态》中认为,导游最基本的定义是“带领旅行团游览的人”,或“对某个地方非常了解并把这些知识告诉他人的人”。

云南大学志萍老师认为,“导”就是要求导游员为旅行者开导指点,旁征博引,指点迷津;“游”是指游玩、游览、游乐和观赏,但同时也包含行走、求知、增加阅历见闻的含义。导游员就是指“依照《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的规定取得导游证,接受旅行社委派,运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活动,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人员。”

根据所使用的语言,可以把导游员分为中文导游员和外语导游员,中文导游员主要针对国内和港澳台市场,使用中文进行整个游程的讲解;外语导游员(又称涉外导游)主要针对入境旅游市场(除港澳台外),使用入境国语言进行整个游程讲解。

我国今后入境旅游的发展和壮大,不仅需要国家对旅游景区的重点打造和推广,更需要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涉外导游不仅负担着把本国本地区优美的自然景致、璀璨的文化魅力展现给世界,吸引世界各国旅游消费者的重责,而且在接待过程中还应保持平等、文明和热情。因此,作为涉外导游,跨文化交流是最基本的能力。人作为最活跃的文化载体,特别是承载旅游目的地接待的涉外导游,直接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明程度、国民素质和现代化水平。天津商业大学李志刚认为,作为国际化导游人才,应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二是通晓国际旅游业基本规则和惯例;三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是熟悉、尊重有关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五是具有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

三、不同环境下涉外导游人才成长规律

1、旅游院校涉外导游人才成长规律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最新统计数字,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75所,其中高等院校810所,中等职业学校965所。2008年旅游院校在校生为844604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440038人。2008年全国高等院校共有旅游专业教师37737人,其中旅游高等院校17840人。近年来,高职高专旅游英语、国际导游、涉外导游等专业异军突起,成为旅游高等院校的主力军,满足了国际旅行社对涉外导游人才的需求。旅游院校应该如何培养学生岗位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涉外导游职业能力?高等院校学生成为合格的涉外导游,其学校教育的成长过程具有什么规律?本文以国际旅行社历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总结了以下规律。

(1)以涉外导游职业作为自身追求的规律。问卷调查显示,最终选择涉外导游职业的学生,其中91.3%的学生喜欢涉外导游职业,认为这个职业富有挑战性,能够有效培养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涉外服务水平。同时该职业具有愉悦性,能够在游览祖国美丽山河的同时享受职业的乐趣。只有8.7%的学生认为自己是被迫选择该专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逐渐喜欢该专业并认同该专业的魅力。

(2)人才成长的师承效应规律。学生涉外导游职业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师的精心指导。专业知识深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得到更多学生认可,并能引导学生形成岗位技能。从全国旅游院校的师资发展看,呈现以下特点。一是总量不断增加,到2008年达到17840人,相比上年增加了7.7%。二是教师素质不断提升,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人数占全部教师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双师型”教师队伍逐步扩大,教师通过考取全国英语导游资格证书和企业兼职,积累涉外导游带团经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能力,同时学院也邀请企业资深导游来校兼职教学,合理打造旅行社所需人才。三是教师教学方式不断改善,由过去的填鸭式教学改为互动教学,吸收了国外职业教育最新发展成果,形成了项目教学、仿真教学、任务教学等典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能力。

(3)综合运用校内仿真演练与校外旅行社实习成才规律。学生的职业成长离不开实践―再实践的过程,只有具备将知识运用于工作过程中的能力才能被称之为“人才”,这种能力的获得只有通过校内仿真演练和校外实习才能真正实现。校内实训条件的逐步完善和校外实习场所的不断丰富,为学生职业能力成长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目前高职院校涉外导游主要有五个校内实训室。一是数字化语音实训室,主要培养学生外语语言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二是模拟国际旅行社,主要培养学生国际旅行社管理与运作能力,包括部门设置、部门职能及其相互关系,同时掌握旅行社产品设计、产品销售、计调等主要业务类型与基本流程、操作规则等。三是模拟涉外导游实训室,通过提供三维立体景点视频,学生在仿真情境下使用英语演练导游接待、景点讲解等内容,帮助学生形成导游能力。四是跨文化沟通体验室,通过提供客源国视频、服饰、餐饮器皿等设施,帮助学生体验异国文化与礼仪,学生在仿真演练过程中学习跨文化交流技巧,并了解客源国礼仪和价值观。五是涉外导游翻译实训室,通过提供同声传译资料和景点描述,培养学生导游口译能力和笔译能力。

涉外导游课程的模拟演练与校外旅行社实习综合运用,将极大地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校外“顶岗实习”与“订单式”培养作为校外实习的重要方式,强调实习内容与专业课程的紧密结合,岗位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目前高职院校涉外导游专业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加强校企合作,结合企业对涉外导游人才的能力需求,不断探索新的合作途径。一是周末或暑期兼职。院校与旅行社合作,国际旅行社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安排考取导游证学生到旅行社进行周末或暑期兼职,并支付相应报酬。二是长周期实习。为缓解国际旅行社人员紧张的矛盾,旅游院校与旅行社合作,分班按阶段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获得中英文导游证的学生经过培训参与国内外游客接待和带团;未获取导游证的学生则参与国际旅行社管理工作,包括前台接待、文印、计调等各部门工作,熟悉旅行社运作过程及各部门之间联系。整个实习周期达2―3个月,能更好地契合企业人才需求。

交互运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帮助学生在掌握导游理论与语言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室与校外旅行社两个平台,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成才。

2、国际旅行社涉外导游成才规律

随着入境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际旅行社数目不断增加,从事涉外导游工作的人数逐步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2年到2006年国际旅行社从1349家增加到1654家,国际旅行社的就业人数也从2002年的89128人增加到2006年的98727人。但目前国际旅行社涉外导游素质不高,这制约了旅行社可持续发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宋炜认为,目前旅行社导游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高级导游人员奇缺,导游人员流失现象特别严重;河南商丘高等专科学校张颖霞认为,河南导游人员缺乏与旅游资源品味一致、文化底蕴深厚的复合型导游人才,缺乏符合国际化接待要求、高层次、文化底蕴与外语基础相结合的复合型国际导游人才。研究者将国际旅行社导游人员素质偏低的主要原因归结为旅行社和社会因素。宋炜认为导游人员流失的主要原因是旅行社对从业人员缺乏激励机制,职业发展空间受限;旅游企业对导游采用“拿来主义”,以降低企业开支为目的;社会认可度较低。中国海洋大学李平认为,涉外导游难以成才的原因在于社会偏见,缺乏人文关怀,旅行社在使用和管理导游人员方面存在误区,缺乏导游教育与培训活动。

本文认为,社会环境与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直接影响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和未来发展。但环境毕竟是第二位的,真正影响涉外导游成才的内因在于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于自身克服环境的局限而锐意进取,成为优秀导游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总结出以下涉外导游人才成长规律。

(1)热爱涉外导游工作是人才成长的心理基础。涉外导游成才的关键在于热爱本职工作,忠诚涉外导游职业操守,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成为优秀导游员。近年来社会对导游人员的社会认可度低,报读导游专业的人数不断下降,再加上旅行社为降低成本而大量引进兼职导游,专职导游收入减少,当导游的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时,导游人员对企业的归属感就会下降,导致人员流失现象严重。每年获得英文导游证人数不断上升,但涉外导游人才却不断紧缺,高素质的涉外导游人才更是千金难求。笔者通过调查得知,国际旅行社的中高级英文导游都是长期供职于旅行社、并将从事涉外导游工作作为个人理想追求的人士,他们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积累了丰富的带团经验和语言技能,成为某些语种最受欢迎的涉外导游,其个人收入也不断增加。

(2)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严谨的职业精神是人才成长的精神支柱。涉外导游作为复合型人才,不仅需要广博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还要深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流畅地传递给外国游客,激发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优秀导游的成才道路在于学习―再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人文知识与语言技能,才能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才能在讲解过程中引起游客的共鸣。涉外导游服务水平的高低,关键在于自身素质的高低,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有助于个人专业技能的成长。涉外导游要求知识面广,导游不仅是历史学家,也是语言学家、外交家、音乐家、美食家、戏剧评论家,导游需要了解各种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只有坚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才能在不断学习中提高自身素养,将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工作过程中。

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精神也是成为优秀导游的必备条件。涉外导游服务不仅要细心,学会关心客人,更需要了解跨文化礼仪知识,了解客源国文化禁忌,保证导游与游客之间和谐的沟通。

(3)适度的个人压力是人才成长的内驱力。人才成长的最佳环境在于拥有适当强度的竞争压力。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其中尊重需求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们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当他们得到这些尊重时,他们不仅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同时内心也因对自己价值的满足而充满自信。正是因为人有尊重需求,因此涉外导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受人尊重的导游,这种内心的动力驱动着涉外导游不断积极进取,适度的竞争压力和好强心态影响着导游的工作热情,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旅行社员工的尊重,也得到管理者的认可。一定的旅行社激励机制将会有效引导涉外导游的逐渐成长。

(4)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是涉外导游成才基本心理素质。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贯穿导游工作的整个过程,决定着涉外导游工作的质量和游客的满意度,是衡量导游工作能力的重要标准。涉外导游在整个导游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与游客和领队沟通,更需要与旅行社管理人员进行沟通,保证整个游程的顺利进行。涉外导游在带团过程中,以平等姿态建立与游客、领队和全陪的合作,尊重游客和领队或全陪的需要,建立与旅游接待部门的协调,树立导游自身在团队中的威信和亲和力,以保证整个游程和谐、愉悦。

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有助于涉外导游建立和谐的工作环境,也有利于涉外导游在国际旅行社中获得管理层认可,成为旅行社优秀导游员。导游工作不仅需要有解决问题的智商,更需要有协调各种关系的情商。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能够获得游客们的理解,也能够得到旅行社管理层的重视,从而较快地成为旅行社优秀人才。

3、社会环境中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规律

涉外导游作为社会的一员,社会的评价与期望值影响着导游个人职业的选择,也影响着导游未来职业发展。近年来,整个社会对导游工作的认可度低,认为导游在带团过程中只关注游客购物,忽略游览质量;只关注提成,忽略游客需求,这种负面的社会形象影响到学生选择所报读的专业,也影响旅游院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近年来旅游院校招生难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涉外导游职业社会认可度低;旅游院校学生毕业后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大部分学生选择与商务有关的工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社会舆论影响学生的就业观和职业发展观。一方面是旅游院校毕业的学生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则是旅游企业人才严重匮乏,这种尴尬的局面影响着我国旅游业未来健康、稳定的发展,也影响着涉外导游教育的成长。

社会环境对涉外导游的成长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影响人们职业的选择和未来事业发展的方向,但也促使涉外导游们在逆境中奋勇向前,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获得社会认可,获得人们的尊敬。社会环境中涉外导游成长规律主要反映为争取社会认可的马太效应规律。

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具有马太效应,良好的社会氛围是涉外导游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先进的职业理念和社会观念,对于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从整个社会看,只有解决好涉外导游人才成长的环境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愿做涉外导游工作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入境旅游的快速发展,涉外导游工作逐渐成为“新宠”,涉外导游工作不仅可以获得数量不等的小费,也能获得可观的购物提成。涉外导游收入的改观,极大地刺激了人们报考英语导游员的热情。从目前看,获得英语导游员资格证的人员数量在逐步递增,但真正符合涉外导游能力要求的人数不多,高水平的涉外导游员更是凤毛麟角。因此,改革高职院校涉外导游课程的教学,改革全国外语导游员认证考试,改革目前校企分开的孤立局面,是保证国际旅行社能够获得优秀涉外导游的必由之路。

四、结论

涉外导游人才的成长是旅游院校、企业和社会等不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呈现不同的人才成长规律。努力探索不同环境下的人才成长规律,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和员工激励机制,改善社会环境对涉外导游工作的评价内容,将会极大地促进涉外导游人才成长的进程。涉外导游工作质量的改善,将影响外国游客看待中国的方式,形成入境旅游的良性循环,这对于我国“十一五”提出的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张永红:浅析人才成长的规律[J].云南科技管理,2005(3).

[2] 董经利:企业高校生成长规律研究[J].中国石油企业,2008(4).

[3] 凯恩琳・林格・庞德著,张文、鲁勤、张宏杰等译:职业导游员:导游职业发展动态[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4] 志萍编著:导游技巧与模拟导游[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第3篇:游乐实训总结范文

乡村是我国贫困人口聚集区,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联合了《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乡村以旅游为突破口,通过利用资源和文化特色打造精品乡村旅游品牌,势必能形成持久高效的精准扶贫产业模式。乡村旅游是农村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式。在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指导下,高校应积极适应产模式变化,为富民扶贫的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培养专业、适用的旅游人才,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和稳定开展。

一、乡村旅游概念

乡村旅游是在城市化进程中逐渐发展成熟的旅游模式,目前人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尚没有统一认识。总结乡村旅游的共性特征,可以将乡村旅游界定为:以城市以外的乡村地区为旅游活动场所,以农业资源为核心形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以此为旅游吸引物招揽游客的旅游活动。这里关于乡村旅游的定义包括广义概念上的农业资源,既涵盖农、林、牧、副、渔五大产业的相关内容,并不只局限于狭义上的种植农业,但排除在城市内的农业旅游活动项目,例如: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中打造的现代农业观光产业等。乡村旅游人才的培养应该在乡村旅游概念界定范围内,为农村富民扶贫工程做好人才保证,通过培养专业人才推动农村地区旅游扶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旅游业处于发展变革时期,乡村旅游起步更晚,乡村旅游专业方向人才的培养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成熟。独立学院虽起步较晚,办学件条件与传统大学相比有客观的差距,但独立学院可以结合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地域优势,利用自身办学机制灵活、办学模式易于创新等特点,准确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培养特色乡村旅游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我国高等院校及学术界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这一概念,1998年周远清教授将此概念界定为“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现笔者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几方面探索独立学院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一)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由于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资源特征、文化特色理解、研究、开发不够深入,所以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普遍趋同,没有突出地方个性化特点。再者经营者以乡村本土农户为主,缺乏旅游市场环境、地方文化特色,没有深入了解旅游消费者心理,也缺乏活动、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也使乡村旅游呈现为“农家乐、渔家乐、牧家乐”等简单形式。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上一定要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急需的人才结构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应界定为:结合地方特色,培养拥有深入农村、服务基层的大局意识,具有互联网及生态环保思维,掌握旅游、民俗文化、农业(农林牧副渔)、经营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以及规划开发、经营管理、设计和创新等技能,并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富民扶贫乡村旅游产业中从事与旅游相关的开发、设计、创新及经营管理等活动的应用型人才。

(二)任务版块+学科版块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方法

首先,课程设置,独立学院要在学校总体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科学、系统地进行课程设置。我国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课程设置既要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渗透,更要注重应用型实践技能的培养训练,并需适当加大实践性课程课时比率,使学生扎实掌握乡村旅游实践活动中所需的应用性技能,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要以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需求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产业,在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方面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十分有限,所以在课程设置中要探索以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岗位素质要求为依据,结合学科本身的逻辑结构特点,系统地建设课程项目。再次,要结合与乡村旅游相关的交叉学科的特点进行课程设置。旅游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乡村旅游是旅游专业与更多元化的专业领域交叉发展的探索结果,所以在课程设置中不仅要考虑不同学科课程体系自身的完整性,而且还要充分研究独立学科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融合性。可以采用“任务版块+学科版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设置。即将乡村旅游项目从开发建设到开业运营的全过程解剖为不同任务版块,以解剖后任务板块对专业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和学科特点为依据细化课程设置。例如:将乡村旅游项目划分为资源开发建设、项目活动设计、和运营管理三大板块,每个版块对人才能力素养的要求主要集中在旅游管理、农业、民俗文化等专业领域。(1)结合学科版块和任务版块的特点,课程可以被细化为乡村旅游规划开发、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游居环境设计(包括村落、景区、游览通道、住宿餐饮和建筑等)、体验游乐项目设计、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旅游互联网技术应用、旅游安全、服务技能与素养等课程板块;(2)独立学院可以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的地域特点开设农业经济、农业生态、动植物学及种植养殖生产实践等课程版块;(3)为突出乡村旅游的地方文化特色,独立学院可以开设民俗礼仪、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地方风物和风味饮食等课程板块;(4)独立学院可结合各个知识板块开设相应的成功案例实地研究与考察课程,最大限度地实现应用型人才与产业发展的近距离对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独立学院在课程设置过程中还要合理分配实用性技术能力能课程和理论知识课程的比率,同时还要注意各任务版块在保持各自专业知识体系相对完整性的同时不能相互独立,要以服务于乡村旅游实践为纽带,使各任务板块彼此衔接。

(三)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条件

独立学院应在实践性、创新性教学理念指导下,为培养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1.构建实践性、创新性师资队伍。拥有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学团队的构成要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独立学院在建设教师队伍的过程中要打破常规高校教师招聘条件,不能仅以学历和学术背景作为选拔条件,还要把行业背景、从业经验作为重要聘依据,组成一支学术背景深厚、从业资历和技术能力精湛的实践性教学团队。另外,长时间的教学工作会让教师的实践经验和专业能力落后于行业发展水平,因此要构建一支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教学团队,还必须创新教师团队的管理方式。要求教师完成一定量的行业实践工作任务,并以量化的形式考核其实际工作业绩。例如:要求教师参与完成一定数量的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设计工作,也可以要求教师参与完成不少于规定量的经营、管理、服务工作任务,将教师在实践中完成的工作量和创造的行业经济效益作为考核的标准,以及评价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通过这种方式推动教师团队不断地在实践中深化、创新应用型教学模式,从而为培养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2.构建有利于培养实践型乡村旅游人才的教学环境。从物理环境看,由于独立学院建设发展以自筹自己方式为主,所以在乡村旅游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仅靠校内模拟实训教学条件是无法实现实践性、创新性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要跳出常规的校内教学模式,与乡村旅游相关的规划、开发、建设单位以及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运营单位结成人才培养共同体,将相应课程的课堂教学放在行业实践工作环境中进行,利用行业内部领先的信息、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长板,补自己的短板,为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创造先进的教学环境,并打通校企相互输送专业人才的双向通道。从心理环境看,独立学院不仅要通过职业道德和职业心理疏导等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而且还要通过专业教师团队和行业专家良好的专业素质能力营造良好的专业风貌,通过成功的职业发展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职业信心,通过成功的乡村旅游项目实例使学生获得职业成就感。独立学院要克服资金、制度等困难,灵活、主动地调动广泛的社会力量,集全社会优势教学资源、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于自身,为富民扶贫的乡村旅游工程培养具有实践性、创新性的应用型人才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

(四)改革传统教学方法

要想为富民扶贫工程培养乡村旅游应用型人才,就要为乡村旅游业发展各环节培养一线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独立院校除了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外,更要使学生具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和行业资历。要想做到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打破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收听的传统讲授教学模式,要以调动学生自发思考、研究、参与实践为教学方针,以引导、评价、提出改进建议为己任,把全面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作为教学宗旨,全面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比如,独立学院可以利用广泛的行业合作教学环境和灵活机动的教学机制,采取以乡村旅游实地环境为课堂的参观调查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以参与乡村旅游项目为核心的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典型乡村旅游案例为核心的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教学法等。还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每学期留出一定的课时,安排学生参与与课堂教学内容相衔接的专业见习。在全部教学任务结束后,安排学生进入乡村旅游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轮岗实习,让学生在校外实践教学方法中丰富实战经验,提升职业素养。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虽然我国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更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还是不能得到普遍、高效的应用。这与现有教材编写的结构思路、学生学习的态度兴趣、课堂教学的组织引导、教师教学评价考核标准以及实践教学条件的有限都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独立学院要实现教学方法的根本转变还要从教材编写、教师教学考评体系和学生的评价、考核体系等方面着手,改变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想理念。在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比如,缺乏经典的乡村旅游案例教材,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遇到案例不经典甚或不足的尴尬教学境地,在教学过程中对案例的剖析和解读也不够全面、深入,这客观上限制了该教学方法的有效开展。再比如,独立学院很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实行严格的教学检查制度,但教学检查却以教师讲课内容的深度、广度,教师语言的运用,教态礼仪、板书,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学生的考核也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实践有效性的长效考核机制,这客观上约束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性、创新性教学方法的发展改革。独立学院必须从实践性、创新性应用人才培养理念出发,进行教学方法改革,从而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有经验、有思想、懂技术、敢创新的实用型乡村旅游人才。

(五)改进教学评价方法

教学评价是检查人才培养效果的有效方式,对于应用型乡村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相关人员需要在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过程中对其不断进行完善。1.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本身优劣的评价,要通过校内校外双向评价的方式进行。首先,检验应用型乡村旅游培养模式是否实用,最好的方式是看培养出来的应用型人才是否能够适应行业人才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要通过问卷调查、深入访谈的方式,对产业内部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及时、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工作,搜集他们对于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信息,分析目前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结构上的优势和不足,并通过调查掌握行业前沿所需要的最新知识和能力素养,对调查结果进行详细总结,指导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调整和创新,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不断完善。此外,教师还要对校内人才培养对象——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从学习角度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性,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向毕业生调查所学知识技能对工作岗位的适应程度,从而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提出改进性意见和建议。2.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采用学生职业能力双认证和教师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从学生学习业绩和教师教学成效两方面进行评价。因为教师的教学效果最终也要通过学生的质量体现出来,所以,学生的培养效果是主要的评价方面。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可以将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标准中的一项,但要突出“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必须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评价作为重要的标准。因此,教师应在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通过两个职业能力认证(即“1”个乡村旅游旅游从业资格认证和“1”个乡村旅游从业经验认证。),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养。其中,乡村旅游从业经验认证要求独立学院与企事业开展管培生计划,学生进入合作单位,在规定的实习期间内,由校企双方分阶段对学生进行工作业绩考核,并组织专业职业能力考试,按成绩划分职业晋升等级,等级越高,培养效果越好。把学生所获取的具有实践含金量的专业资格证书和从业经验认证按数量和等级量化,作为学生培养效果的评价标准,有利于进一步深入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的落实。对于教师教学成效的评价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综合评价。可以从学生取得业绩的高低、就业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价,对于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职业实践能力和学术能力也要适当分配比率,将之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因子。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