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我看家乡新变化范文

我看家乡新变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我看家乡新变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我看家乡新变化

第1篇:我看家乡新变化范文

这个暑假,我也算是个忙人了,每天都有乱七八糟的事情做,最高兴的一件事,就是我要回老家了,回到自己从小生活、玩耍的故乡,真的好怀念。

经过一路上的跋涉,我们终于回到了老家。刚刚踏上家乡的土地,我就迫不及待的要出去转转,会会老同学,看看新变化,哇呜,期待。我漫步在村子里的一条小路上,回忆着自己小时候的趣事,看到路旁绿树成荫,道路被一次次翻修,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欣喜,没想到短短几年,村子的变化竟然如此之大。我来到了集市上,哇塞,竟然看到了高楼林立,原来一排排的平房竟然成了楼群,大家都开心的住上了新房子,还有那些店铺,真是越来越多了,跟以前相比简直就是天翻地覆!也对,祖国60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每个地方都有了崭新的变化。因为是国庆,大家也都是一脸喜庆盈盈。

走着走着,我竟然不由自主的来到了姥姥家门前,是应该去看看对我无微不至的姥姥,刚走到门口,姥姥出门来迎接我,好高兴,进了家里坐下,姥姥便开始问长问短,还是以前那么唠叨,不过却透着浓浓的关怀。姥姥拉着我看看家里的变化,房子重新布置得干净、素雅,还有一些新添置的家具,真的变化不小。我看到,姥姥的厨房用上了电饭锅和电磁炉,这可真是与时俱进哪!在仓库里,好奇的我发现了一个木头做的、很像箱子但打不开的东西,我立马把姥姥拉了过来问个究竟,姥姥说:“哈哈,这个啊,是我们以前做饭的用的辅助工具,叫做‘风箱’,是用来煽风点火的,能够让饭更容易煮熟,现在时代好了,它就光荣退休,被放到这里来了!”我听了姥姥的话,不禁感叹道:“时代的变化真的带给人幸福啊!”其实家家户户的变化合在一起就是伟大祖国的变化啦!

在村子里转了一大圈,我可是体会到了变化之大、无奇不有。从家乡的巨大变化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祖国60年来的改变,我也曾经问过老一辈的人们,他们把现在的生活与以前相比,的确感受到了无比的幸福感,变化给了人们快乐的生活!

第2篇:我看家乡新变化范文

【关键词】小学品德 教学目标 实效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2-0107-03

教学目标是先导,是教学的灵魂,是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它调控着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引起”(教学的目的、动机)、“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控制”(活动的调整方式和效果的控制方式)的作用,决定和支配教学发展的方向和达到的程度。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地把握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无法准确把握品德课教学目标的原因

1.没有树立目标意识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仍沿袭传统的品德课单课教学方式,注重一课一得,不关注课与课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课与单元脱节,课与课之间的逻辑结构被忽略。老师们常常把后一课的目标或内容拿到前一节课来上,或后一节课上的内容完全重复前一课的教学内容。

2.不能把握和吃透教学目标

教师对单元中各课目标的点位抓不住,不从整体与部分的对应关系来思考各课目标,也就是说,不能以课程标准和单元目标为基本依据,准确地确定各课的教学目标,深度理解这一课与单元的对应关系,它在整个单元中的点位,以及这一课目标与前后课目标之间的逻辑联系。

3.不能很好地进行课时划分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很多课都需要2~3课时完成,目的是要求教师在教学时降低知识密度,尽量组织学生的体验活动。但有的教师一课一教时上完,眉毛、胡子一把抓,学生却什么也没学到。

因此,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要“依标用本”,即依据课程标准,用活教材,遵循儿童的生活逻辑,恰当地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避免品德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科学的、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二、科学、合理地制定课堂教学目标

1.把握课程标准,整合目标。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视过程与方法等倾向,而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从而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同时品德与生活课标还明确了课程结构由三条轴线支撑,涵盖四个方面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标则呈现了六大主题螺旋扩大的内容框架。这样的课标就要求教师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要把品德教育和学生生活、社会文化教育整合在一起,准确解读教材,在理解教材内容构建的综合性特征的基础上制定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全面准确地把握课程目标。

如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传媒》,这是第四单元“走向信息时代”的第三课,是前两课的延续。不仅让学生了解传媒的种类,它和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而且还指导学生如何合理使用传媒,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仔细地分析教材内容,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在认真调查学生的学情之后,我决定分2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为:①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传媒,感受传媒的丰富多彩。②初步感受传媒与生活的密切关系。③学习运用传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备课过程中设计课时目标是全部教学工作的基础,是上好课的关键,将直接关系到上课的质量和成败,在学科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正是因为这样定位,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学有所成,不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传媒,还知道运用传媒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2.吃透教材信息,找准目标。

省品德学科教学建议第2、5条提出:“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教师需了解整套教材的设计,领会它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1)梳理教材体系

小学品德与社会采用“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其中,“螺旋上升”指的是同样的内容在后续年段可以重复出现,但要求提高,主题思想是不断发展深入的。同一内容在不同年级(或年段)重复、循环出现,但又各有侧重,逐步提高。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研读全套教材,梳理出同一单元内容的主次目标,并将这些单元目标进行纵向对比,准确把握住本单元目标的脉搏。

如“家乡”单元系列在各年级的主题内容是螺旋上升的,其中二年级“生我养我的地方”是让学生通过看家乡的地图、学做小导游等活动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特产及自然环境,感受家乡的发展,为家乡而自豪。四年级下册“我看家乡新变化”单元是在二年级基础上的一个上升。通过了解家乡的过去,了解家乡的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及各行业的劳动情况,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交通网络,感受行业的发展、交通的变化给家乡带来的巨大变化。《交通连四方》是这单元的第三课,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家乡各种交通方式,以及通过交通网络所提供的联系。同样是讲交通变化,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巨龙腾飞”的第三课《日新月异的交通》又是在《交通连四方》的基础上,从“家乡的交通”到“祖国的交通”的继续研究。重点是使学生感受到我国交通变化的日新月异。我们只有在了解教材编写梯度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年龄要求、针对性较强的教学目标。

在执教《交通连四方》这一课时,就把与这一主题相关的其他教材内容都认真通读一遍,尤其是五年级上册的《日新月异的交通》相关教材,细细研读,认真比较,对两课的教学目标更是细细推敲。

四年级下册《交通连四方》的教学目标:①了解家乡的各种交通方式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交通网络。②知道家乡交通方式与网络的发展与变迁。③懂得交通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联系。

第3篇:我看家乡新变化范文

一、 品德课学习中要洋溢着生活的浓香

品德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从而为他们今后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在这种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内容,都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据此要求而编写的教材内容,无论是与以前的思想品德教材相比还是与现在的其他学科教材内容相比,都凸显了它的“生活性”特点,给原本比较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新的课程理念也从中得到有力的体现。

1. 品德课要反映学生曾经的生活

不同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生活会给他们带来幸福、欢乐,但也会带来痛苦和迷茫;学生有对自己周围事物的认识,虽然会很肤浅和稚嫩,甚至充满着儿童的幻想,但这些都是学生生命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品德课堂联系学生过去的生活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品德课学习中感受生活的意义,在品味生活快乐的同时发展品德,使品德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浓香,赋予了课堂生命的活力。例如,笔者在教学浙教版三年级上册《竞争与合作》一课时,让学生观看学校一年一度的拔河比赛的录像,当同学们看到自己的班级获胜时,那欢呼雀跃的场面,又一次把学生带到过去的欢快的生活中。笔者抓住时机进行小结说,有许多事情都需要大家合作,小到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大家齐心协力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2. 品德课要反映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

作为体现学生生活的品德课教学,其内容应更多地体现学生正在进行的现实生活,呈现生活的多姿多彩,折射生活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使课堂成为学生童年生活的一部分。例如,学生结合少先队大队部正在进行的义卖活动,把自己的学习用品、玩具捐献出来,讲述每一件学习用品、玩具都有一个有趣而有意义的小故事,同时,用自己的零花钱买进同学捐出来的学习用品和玩具。看到穷困的同学得到义卖所得的资助,觉得自己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课堂,就能激活学生的生命体验,使他们感受到生命涌动的快乐。

3. 品德课要引导学生今后的生活

生活是泛指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的各种活动,是动态的,发展的。品德课教学体现学生生活,不能仅停留在现有生活层面,进行低层次的重复、再现,而应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去提升和引导学生未来的生活。例如三年级上册《欢迎来我家》,就引导学生树立“我是家中小主人”意识,学会热情有礼地接待客人。所以浙教版品德教材内容采用“螺旋上升、层层递进”的编排方法,从知识(技能)、情感(意志)、行为(习惯)等方面都给学生设立适度的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得生活的本领,取得进步和提升。当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这种进步和提升时,当教师也感受到教育的这种成效时,师生双方就会产生成功的愉悦,这也将是其他人难以体会得到的一种心理感受。所以教学这样的课程,无论对教师或学生来说,都会是一种快乐。

二、 品德课学习中要充满活动的快乐

喜欢活动是儿童的天性。品德课教学要遵循儿童的生命成长规律,倡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体现课程对儿童的尊重。活动化教学是品德课的学科特征之一。

1. 让活动贯穿品德课的始终

根据课程标准对品德课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品德课教学一般都采用活动型教学法。教师通过开展学生喜欢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活动焕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也提高了品德课教学的实效。如浙教版二年级的《我们是集体一员》,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知道什么是集体,体会个人与集体的依附关系,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有事多商量,互相配合,乐意为集体做好事。有位教师安排了以下活动环节:①我说我“家”。课件出示“家”字,让学生畅说对家的理解来感知集体的概念;②游戏体验。用“折筷子”游戏来体会个人与集体的依附关系,用“踩踏板”游戏来感受在集体生活中有事要多商量,互相配合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③温馨回顾。让学生说说在集体生活中的开心事,并把代表开心事的绿叶贴到挂在讲台上的树枝挂图上,来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三个活动板块围绕教学目标,贯穿着整节课,很受学生的欢迎。高年级的品德课,虽然少了像低年级那种唱唱跳跳的肢体活动,但他们所开展的参观调查、讨论辨析、课后实践等活动,同样是大家的最爱。

2. 让活动面向全体学生

活动的要义是通过活动,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通过体验、感悟来达到课程目的。这种“活动”与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活动有一定的区别。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也会安排活动,但那种活动往往是作为一种教学内容的呈现,或者是为了追求一种课堂的气氛,大多是几个人表演,全班学生观看。如原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团结力量大》,教师也有采用“折筷子”游戏,但不少是让一个学生上台“折筷子”,全班学生在下面猜原因。而现在的“活动”,是作为学生感悟、体验的必要途径,要求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所以同样搞“折筷子”这一游戏活动,就要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每个学生都来折一折筷子,感受一下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一把筷子折不断的道理。这样的课堂活动,也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独特的体验中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3. 让活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根据儿童的好新奇、专注时间短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避免大道理、政治化的枯燥讲解,要把活动带进课堂,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自己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欣赏活动的过程,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从而师生建立友情、互信、和谐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如:小组讨论问题、合作表演、合作参与竞争等,通过同学间的合作与交流,做到取长补短,同学间和谐相处。

品德课堂教学中的活动特征,正成为学科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要求,这样的活动也逐渐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形式,它不仅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而且还增进了师生间、生生间的亲密关系,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无穷的乐趣,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思想。

三、 品德课学习中能获得各种精神的满足

品德学科的开设,为小学生开辟了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道路。富有“童心”“童趣”的课程文化,迎合了小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也有效地指导着学生正在进行的生活和即将要进行的生活,同时使他们在生活的联系中,获得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引发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塑造着学生真、善、美的童心。

1. 品德课堂能搭建一个心灵沟通的平台

品德课教学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学生而不是冷冰冰的物体,所涉及到的也是鲜活的思想、生动的事例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和空洞的道理,因而品德课堂犹如一个与学生心灵沟通的平台,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展示台”“聪明谷”“小评判”“小实践”“游戏场”“活动角”“金点子”“小测试”“辨析角”“心里话”等学习板块,美好的情感与行为得到展示,疑问与困惑得到呈现,不满与愤怒得到宣泄,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

如前所述的《我们是集体一员》教学,课中的折筷子游戏、踩踏板游戏都使学生的能力与水平在同学面前得到展示,在体悟到游戏所蕴涵的道理的同时,还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特别是之后的“温馨回顾”教学环节,教师让学生说说你在集体生活中有哪些快乐动人的故事,并把这些开心故事讲给在座的小朋友听,讲好后再把代表快乐开心事的小绿叶贴到放在讲台上的“开心树”上,使它变得更茂盛,更有生命力,更使每个学生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从而产生喜欢集体、乐意在集体中生活的思想感情。即使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影响集体荣誉的事,如地上有纸屑没有把它捡起来、有时放学后,教室的电灯还亮着,值日生没有把它关掉……等,表达自己对错误行为的不快和反思,同样也给学生带来一种满足,这种心绪体验在其他学科中恐怕是难以得到的。

2. 品德课堂能给“学困生”带来成功的快乐

品德课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因人而异,针对教学,各有提高”。这样的课程学习,从学习者的心理承受层面来说,具有独特的课程感受,这是因为品德学科与其他语、数等知识性学科相比,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生活逻辑,而不是一种纯学科的逻辑,所以没有一定要去记、去背的知识点,它所涉及到的比较多的是学生本人对生活的体验与认识,而这种体验与认识并没有强求学生达到何种程度,与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并不很相关。即使是一些道德认知上的要求,大都也是每个学生都接受得了的,因而就课堂教学而言,带给“学困生”的,也将会是成功的快乐。

3. 品德课堂能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品德学科开设的根本目的是为学生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发展奠定基础,所以就学生自身而言,他们有接受教育、接受引领的需要,以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呈现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认识实际,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真、善、美和未来生活的远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从而走向更美好的生活。

如据《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中内容标准而编写的教材内容,无论是低段的《我的新生活》《难忘的假期》《金色的秋天》《我们生活的地方》《长大真好》,还是中高段的《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看家乡新变化》《巨龙腾飞》等单元主题,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无不是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和灿烂景色的蓝图,并在教师的组织实施下,课堂赋予一门学科特有的生命活力,这对于一个正处在理想与信念形成期中的小学生来说,进行品德课的学习,就能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多姿多彩,激发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之情,激励学生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从而产生积极生活的无穷动力。与此同时,也自然地感受到了品德课学习的快乐,更有助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活动、生活、开放、综合的课程性质与特点,赋予了品德课堂特有的魅力,它带给学生的是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快乐学习的同时,释放了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尤其对一些学科成绩并不很好的学生,这样的品德课堂,更使他们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增添了学习的信心,所以一般所谓的“差生”、调皮学生,往往都比较喜欢上品德课,是品德课的“积极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