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心理辅导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入学教育
一、新生概况
从中学跨入大学,大一新生面对全新的生活环境,他们在感觉到紧张和兴奋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担心和迷茫。一般有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新生对新环境心理不适应
新生进入了完全陌生环境,面对的是生疏的面孔。虽然彼此都有新鲜感,也渴望沟通交流,但由于青春期“闭锁性”的心理特点,自我保护意识较强,同学之间交往较谨慎,在班里不愿意暴露太多。
(二)传统入学教育形式相对单一
传统入学教育包含开学典礼、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学习《学生手册》、思想政治教育、军事训练等内容在内的教育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内容丰富,为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其形式相对较为单一,学生在整个入学教育过程只是被动、机械地参与,不易调动新生主动参c的积极性。
二、解决方法
在充分分析新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入学教育模式,将团体心理辅导运用到新生入学教育中。
(一)理论依据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帮助与指导的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的形式,模拟社会生活情境,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健全成长。
(二)过程方法
1.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准备工作
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目标,制定辅导方案;确定团体心理辅导的时间、地点;心理教师对各班班主任和骨干学生提前进行培训。
2.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施过程
班级成员围圈而坐,领导者站在圈中央,首先宣布团体纪律规则和鼓励方式。
接下来正式进入辅导过程,开始阶段为“大风吹,小风吹”等热身游戏,目标是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打消新生的防卫心理,调动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中间阶段陆续开展“无家可归”、“滚雪球”、“万里长城”“设计队名、队歌和队徽”以及“我的大学”等活动。这几项活动逐个开展,层层深入。首先“无家可归”要求成员按领导者指令的规定人数进行分组,活动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发现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新生也体会到归属感的重要性。“滚雪球”中八人一组“叠罗汉”的自我介绍,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相互认识、相互熟悉。“万里长城”和“设计队名、队歌和队徽”让新生感悟团结和合作的力量;“我的大学”小组讨论则是通过交流,帮助新生正确看待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学习适应环境的方法。
最后阶段是总结回顾。“一句话感悟”和《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歌曲合唱帮助新生交流各自的体会,相互激励、巩固友谊,将团体辅导活动推向。
三、结果评价
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共用时约3个小时。活动过程中,新生们情绪高涨,活动现场气氛融洽和谐,效果显著。
(一)满足新生心理和情感需求,加快适应新环境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新生在短时间内相互熟悉,相互了解,消除了刚入校的陌生感;同时该团体辅导所针对的问题来自新生自身的需求和困惑,学习的知识可以直接运用于当前的生活中,比如在“我的大学”活动中了解到有的新生不满意校园环境,有的新生担心期末考试挂科;有的则为想家而烦恼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班主任的积极引导和总结,每个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
(二)帮助班主任更快的了解新生信息,有效建立师生信任关系
在团体心理辅导自由、安全的氛围中,通过互动和坦诚交流,班主任不但快速的认识了解了更多学生,也缩短了师生距离,更加轻松的建立了信任关系,为以后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创新入学教育形式,提高入学教育效果
与传统的入学教育形式相比,团体心理辅导形式新颖,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积极性。另外,团体心理辅导更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这充分表明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它使参与成员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院的认同和归属。
四、结语
新生团体心理辅导开展的时间定在迎新生入校的最后一天的晚上,此时所有新生已经入学完毕,陪伴新生报到的亲人已经返程。此时新生的孤独感体验最为强烈,此时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效果事半功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游戏不是娱乐,而是实现辅导目标的途径,在游戏结束后成员坦诚地交流和分享感受,领导者积极地加以引导和总结,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联系,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分,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保证,更是社会生存的需要。
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种种表现中,人际交往问题所占比例最大,而其他心理问题也或多或少地与人际交往问题相关。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的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刘倩、李辉的研究表明,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团体成员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改善具有积极作用,但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点。例如:被试的选择不够有代表性、团体领导者不够专业、实验方法不够全面等。该课题项目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改进方法,增加专业性,通过为期3周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实验研究,利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团体内组员的人际敏感因子进行前后测对比研究与讨论。希望在短期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步。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被试
从招募海报招到的自愿报名的参加26人中随机选取9名大一学生(5名男生,4名女生)参加大学生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均身体健康、无精神异常、存在一些人际交往困扰且有意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愿意按照团体契约参加团体心理辅导,参加为期三周(共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
1.2 研究工具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 Inventory),又名90项症状清单(SCL-90)的人际敏感因子对研究效果进行客观评估,同时采用个案访谈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时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效果。
症状自评量表由德若伽提斯(L.R.Derogatis)于1975年编制,该量表共有90个评定项目,每个项目均采取1~5级评分。测验的目的是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如何。按全国常模结果,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需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
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一周之后对被试进行个案访谈,从被试对人际交往能力的自我感觉、交往状况、自我调节情况等方面记录和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作用。
1.3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
团体心理辅导以人际交往为主题,活动持续3周,进行6次活动,每次活动一个半小时左右,采用游戏、分享感悟、行为训练等形式进行。
1.4 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
第一阶段,建立团队信任感、适应指导。协助确定团体目的和个人目标、建立团队契约。
第二阶段,确定团体的结构,促进成员相互熟悉、建立和了解团体规则,帮助成员确定自己的目标、明确自己的期望、寻找他们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2]
第三阶段,领导者主动介入,鼓励成员认识并表达他们的焦虑,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处理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第四阶段,帮助成员接纳自己的问题,促进成员相互帮助解决问题,鼓励成员将自己从团体中获得的感悟转化为行为和人格的改变,对成员的一些人际交往问题进行认知重建。
第五阶段,帮助团体成员总结经验,领导者应将零散的收获组合起来,教会成员如何更好地将自己在团辅中的收获运用到现实生活中,鼓励成员健康快乐地生活。
2 结果
2.1 不同成员的SCL-90人际敏感因子的前后测数据
如表1所示。
2.2 不同成员两个因子前后测的差异分析
根据表1,用spss18.0对数据进行分析得:
P=0.001
3 讨论与分析
3.1 本实验中SCL-90结果分析
编号1、2、6、7、9五名成员:从上面的总分数来看,他们的前后测比较显著,从人际困扰较严重到人际困扰较少。从个项目分来看,这些成员掌握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技巧,在主观努力和团体心理辅导的形势下,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自我表露、自我认识、并尝试改变自己,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编号3、4、5、8四名成员的前后测数据分析显示为差异不明显,联系成员个人,原因有以下几点:(1)成员自身性格比较外向,本来人际交往水平就处于良好位置。(2)本项目团体心理辅导持续时间仅为3周,时间较短,成员两次做SCL-90人格自陈量表时间间隔较短,可能会出现凭记忆选择选项的情况。(3)个别成员自己性格过于内向,短期团体心理辅导对其影响不大。
3.2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的主观评价
总结团体心理辅导领导者、观察员和团员们的意见,每次团辅过后,团队中成员能主动跟团辅领导者讨论,还有些会跟其他成员分享感悟,90%的成员认为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给他们的观念带来了改变,也学会了一些与人沟通、相处的技巧。由此可见,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有促进作用。
3.3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景下给成员潜移默化影响的活动方式,人际交往性质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活动领导者精心设计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团辅活动,将成员带动起来,通过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经验成员的相互影响,对成员人际交往能力起到提高作用。
在活动过程中,模仿在成员不知不觉下进行,而领导者对某个行为表示肯定或鼓励时,其他成员也会不知不觉模仿这一行为,类似于社会心理学中的从众心理,而这种模仿正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仅在团体心理辅导这一形式下才会体现并多次出现的。
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灵活多样,这样更能准确地把握成员存在的人际交往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帮助成员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创造了一个模拟的小社会,使团体中的成员在宽松的氛围中寻找、认识、改正自身的人际交往问题。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管理;班主任
一、引言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教学和育人单位,班级班风、学风的好坏,凝聚力力、归属感的强弱,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实际的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会经常面对在思想、心理及行为等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然而,单纯的灌输式、说理式的教育不但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实践证明,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和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与优势
(一)团体心理辅导的内涵
团体心理辅导是班级管理和建设的有效手段,它是让团体成员在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获得良好的适应能力与发展的助人过程”1,这种寓教于乐的辅导形式颇受学生的喜欢和认可,同时,发挥了较好的教育、预防、发展和治疗功能,活动效果明显。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环艺123班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主要包括提高班级凝聚力、促进人际交往、实现自我成长、有效管理情绪四个方面。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在班级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相对于传统的个别咨询或集体讲座、授课,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团体心理辅导一般都会采取各种趣味游戏活动,更容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个人更容易被团体的氛围所感染,指导者与全体成员之间是互相接纳、信任的,团体氛围和谐融洽。其次,团体辅导的对象是全班同学,指导者是班主任,对象稳定、过程持续,更易于组织和实施;同时,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开展辅导活动,既省时省力,提高效率,也更便于跟踪和总结,活动实效性明显提高。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一)提高班级凝聚力
为了让同学们更快的适应学校,适应新的班级,提高班级凝聚力和吸引力,笔者开展以“相聚环艺123,相亲相爱是一家”为主题的辅导班会课。首先,在热身环节,通过“互帮互助”按摩操、“大风吹”、“进化论”三个游戏进行把原先严肃拘谨的氛围彻底打破,同学们进入了欢动、愉悦的团体氛围。紧接着,通过三轮“寻找有缘人”的游戏,让同学们互相自我介绍,分享自己的大学心愿和目标,达到增进了解、彼此互相激励的目的。再通过“马兰开花,寻找我家”的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孤独”和“找到家”的感觉,体会被抛弃的孤独和无奈,被接受的温暖和感动,引导同学们学会彼此关爱。最后,分组进行“姓名叠罗汉”、“团队大比拼”的游戏,让同学们明白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道理。在最后的交流分享环节,同学们都表示班会课的形式很新颖,玩的很开心,也认识了很多新同学,感受到了班集体的温馨有爱,收获很多感悟很深刻。
(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班级管理中,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表现的愈发明显。有拉帮结派的、有小打小闹的、有“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有交往不自信的、有不懂得人际交往艺术的,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交往困惑,笔者开展了一期以“坦诚接纳、有效沟通”为主题的人际关系成长团体心理辅导。首先,学会理解他人。笔者通过组织“横渡鲨鱼河”故事的辩论会,使同学们自己认识到:原来改变他人是极其不容易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每个价值观形成的背后都有深远的原因,观点本身没有对与错之分,学会站在他人的视角看问题时才能够更好的理解他人,在人际交往中同样如此。其次,学会倾听与表达。笔者重点进行了“我说你画”的游戏。使同学们明白到:沟通是一门需要互相表达与倾听的艺术。如果不会表达,那么其必然无法沟通,不会倾听就更谈不上沟通了。所以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再次,学会坦诚接纳。先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方式使同学们体验交往中的问题和困惑,再通过沟通五步法的技巧进行沟通模拟,体会二者的差别,认识到沟通需要彼此坦诚、尊重,一些同学活动现场就主动承认错误,坦诚表达自己的不足之处,把以前的误会和矛盾都化解开了。最后进行了“信任之旅”的游戏,让同学们通过助人与受助的体验,增强对他人的信任和接纳。
(三)实现自我成长
在实际的工作中,有的同学过分关注自我的感受却经常忽略他人的感受;有的同学对自我毫无认知,不知道自己的价值和目标在哪里,参加社团及选修课程都是随波逐流;有的同学自我认知存在偏差,稍微遇到些困难和挫折就内疚、不安,缺乏自信,不能正确客观的评价自我;还有的同学自控力较弱,懒散缺乏自律意识,时不时的犯点错闯点祸。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开展了一期以“探索自我,实现成长”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首先,学会认识自我。通过重点进行“假如我是……”的游戏,让同学们学会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引发对自我的思考。并进行了“优点连环炮”游戏,让同学们感受了一下他人眼中的自己,发现自我的价值和优点,增强自信心。其次,学会探索自我。重点进行了“心理自画像”活动,让同学们画出一个关于自己的场景,一个以前的自己,一个现在的自己,一个未来的自己,通过这个游戏让同学们回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更深入的探索了自己的内在需求。之后进行了“我的选择”游戏,帮助同学们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并在体验丧失的过程中学会珍惜和拥有。最后,学会规划自我。重点进行了“人生墓志铭”游戏。包括写出自己人生的最大目标,不同年纪希望取得的成就,对社会、对家庭的贡献,并进行讨论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有的同学会总结自己人生中的遗憾和不足,希望制定更好的计划并实施,让人生更加充实丰满;也有的同学们明白了自己今后的人生方向。
(四)有效管理情绪
生活中难免经历挫折和困境,如考试不过、失恋、竞选失败、人际矛盾等等,有的同学不懂得表达宣泄情绪,往往压抑,久而久之就消极低沉,抑郁寡欢,严重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健康。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学会宣泄负面情绪,以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和挫折,是每位同学都需要学习的。为此,笔者开展了有关情绪管理的团体心理辅导。首先,学会理解情绪。通过“情绪接龙”的游戏,让同学们体会各种不同的情绪。其次,学会处理情绪。重点进行了“情景大考验”游戏,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情绪困惑问题,由各组同学上台表演,并交流情境中的表演者的情绪如何?再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让同学们从他人身上学到了许多处理不良情绪的好方法。再次,学会管理情绪。重点进行情绪表达训练,让一名同学表演自己穿衣服并询问大家意见的情景,三个同学分别进行不同的回应,讨论哪种方式更好一些?为什么?由此引发大家多情绪表达技巧的大讨论,最后进行总结,教导大家在情绪表达中要真诚,考虑他人感受,在语言、非语言、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都要有所注意。最后,让同学们体会深呼吸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缓解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对班级建设和管理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以下问题。
(一)指导者缺乏专业培训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指导者的技术水平、人格魅力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作为班级管理的班主任,绝大多数是来自管理人员或专任教师,由于绝大多数都不是心理学背景出生,许多班主任都不会组织和策划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再加上教学科研工作的压力大、任务重,用于创新班级管理的思考和实践时间就更少了。现实中,更多的班主任还是采取理论灌输、批评说教的比较多,学生逆反情绪大,实效性差。
(二)方案设置难度大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一般都有20-50人不等,既要照顾到每个个体,又要顾整个团体,这就要求指导者在活动主题、环节设计、游戏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都要精心策划和实施。同时,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学生的思想问题、心理问题、行为问题也错综复杂,如何因材施教,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无疑是对指导者的极大挑战。
(三)活动场地器材不足
团体心理活动不仅需要好的指导者,更需要活动场地、器材设备、游戏道具等硬件设施的支持。需要有专门的团体辅导活动教室,配备可移动的椅子,可播放视频、音乐的电脑、音箱等,教室内的环境布置需要宽敞、明亮、干净和温馨。同时,每个不同的游戏内容还需要不同的道具和素材。由于经费投入的不足,导致硬件设施配置不完善,也影响了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团体心理辅导改进的建议
(一)加大经费投入
首先,加大对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尤其是辅导员、班主任等一线学生教育工作者,使他们能够策划较好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具备较强的指导能力。其次,增加对活动场地设施的投入,为各系部、各班级、各学生群体顺利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提供充足的场地和活动空间,购买活动器材。再次,加强对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教育和管理中运用的研究投入,特别是研究出具有推广价值的团体辅导活动方案,易于操作的评价系统。
(二)在活动过程中注重分享和引导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同学们形成内化的自觉行为。班主任在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要注重多提开放性问题引发同学们积极思考,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感受。同时,班主任自己也要积极参与到同学们的讨论中,充分尊重学生,注重多倾听、多引导,避免评价和说教,引导同学们自我觉察和学习。
(三)在方案设计上有计划有目标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活动方案的设计。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方案设计中,要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计划,是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既要注重解决突出的主要问题,又要与当前院系学生工作的重点相结合,将辅导活动分为若干个单元由浅入深逐步推进。有目标,是指尽量做到使用的每个游戏都有意义和价值,同时,要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进行意见调查和跟踪反馈,及时进行总结和反思,逐步提升辅导效果。
(四)坚持团体辅导和个别谈心相结合
团体辅导有吸引力强、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势,但个别谈心仍是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只有通过多次的多个的个别谈心,才能发现和总结出共同的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团体辅导方案。另一方面,团体辅导结束后,还需要通过个别谈心进行跟踪和反馈情况,以便总结经验和不足,改善下一次的团体辅导。特别是因种种原因不能全面投入到团体中的同学以及问题特别严重的同学,只有通过个别谈心谈话的方式帮助其进一步处理。
六、结语
〔关键词〕小学;心理辅导课;心理阻抗;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7-0011-03
小学心理辅导课是指在小学阶段,按同一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健全和完善学生人格品质的心理辅导形式[1]。
心理阻抗(resistance)是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过程中,来访者对咨询师分析过程的一种抵抗。这种抵抗分有意抵抗和无意抵抗。阻抗不仅会在心理个案咨询和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出现,也会在心理辅导课堂中出现,在小学心理辅导课堂上,一些学生会因为各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采用某些防御措施或阻抗方式,阻碍对其心理现象和问题的分析或探讨,阻碍辅导进程,影响心理辅导课顺利和有效地进行。
一、小学心理课堂“阻抗”现状的分析
2012年1月,笔者对浙江省温州市区三所小学的五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辅导课有效性”的随机问卷调查,问卷发放300份,回收296份。调查发现有34.5%的学生对上心理辅导课的态度是不愿意或无所谓,有60.1%的学生不愿意或有时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感受。这样的调查结果说明:心理辅导课中学生没有完全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来解决自己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学生的心理阻抗对心理辅导课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一)调查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心理辅导课是既喜欢,又会有意或无意地进行阻抗,心理阻抗现象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1.调侃
在心理辅导课上,有些学生对一些话题有时会进行调侃。如果学生曾经在品德课或其他课程中不止一次地接触过相关内容,学生觉得自己很熟悉,很内行,往往对交流话题进行随意调侃,无法进行内心体验。
2.哄堂大笑
笔者在六年级的心理辅导课“男生VS女生”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今天我们来分享一个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男生VS女生。我们先来看看几位同学对男女生的评价。
我眼中的女生:对男生胆大如虎,对其他事物胆小如鼠。看似乖乖女,真面目却是母老虎,每日不打就是骂,打完骂完还告状,天天借笔终不还,还要我说“你好漂亮”。呕吐!
我眼中的男生:脏话连篇,打架如家常便饭,思想极其不健康。
师:刚才我们听了几位同学的想法,现在也来听听大家的想法,在班级里,你对男生或女生的看法如何?请注意我们是泛指,不特指。你可以说我们班多数女生是怎样的,不要说具体某一个人。
当一个男生腼腆地说:“我眼中的女生有时可爱,有时温柔……”学生们哄堂大笑,有的男生还发出唏嘘声,令那位男生颇为尴尬!
当交流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话题时,学生对他人的发言往往反应比较强烈,而这种过分关注的氛围,让发言者只敢说出主流想法,不敢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
3.窃窃私语
窃窃私语也是学生心理阻抗的表现形式之一,由于心理上的抵触,学生不能完全融入心理辅导课,于是几个学生在一起窃窃私语。这种行为表现了其对所上的课不感兴趣的态度。而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为辅导主题对他们来说太幼稚或已是老生常谈。对同一辅导主题的相似环节学生表现出不感兴趣,是可以理解的。
4.不愿交流
在一节“友谊之树常青”的辅导课中,教师设计了几个环节,首先让三个学生演小品“考试后的风波”。故事大意是小明考试不理想,同学小军问他:“小明你这次考试成绩怎么样啊?”小明认为小军当着大家的面问他是在嘲笑他,一拳打过去,小军躲闪不及,撞坏了小丽的文具盒,三人扭打在一起。教师接着问:“他们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你的心情会如何?”最后提出,每个人在和同学的交往中都会有些不开心的事,请大家交流一下自己遇到过的同学间交往中不开心的事。学生在看小品的时候很热闹,也比较专注,但在倾诉环节却没有敞开心胸去聊,有的学生干脆做一些小动作来回避。他们觉得当着众人的面,交流与同学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会得罪人,也会显得自己心胸狭窄。
(二)成因分析
心理辅导课上学生形成心理阻抗的主要原因有:首先是活动的安排缺乏新意或不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觉得没兴趣,或不愿意交流;其次,团体活动设计缺少结构化,节奏拖沓;再次,教师缺乏亲和力,学生对心理辅导教师缺乏信任,或教师课堂组织调控能力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安全的氛围,使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形成阻抗心理;再次,团体凝聚力不够,团体动力不足[2];最后,班级原有的氛围不利于学生表达与交流,他们不肯轻易敞开心扉。
二、应对小学心理课堂学生“阻抗”现象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如果学生在课堂中呈现出来的是非真实的心理过程与心理感受,那么心理活动课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原有的价值。由于心理课堂的独特性、辅导对象的个性丰富性和过程的动态生成性,上好一节成功的心理辅导课不是容易之事,与之相关的因素多样而复杂,但辅导教师的因素又是所有因素中最关键的。辅导教师要注重对各个环节的审视与反思。
1.共情同感
共情同感又可称为接纳、同理、共感等,是心理辅导的重要技术,同感技术包含“倾听”“辨识”和“沟通”三个历程[3]。只有在接纳和同理的基础上,才能开展其他层面的心理辅导。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和信任程度更高,辅导教师的接纳、同理和共情对学生是否能投入心理辅导课的影响更大。教师应首先在表情和体态上表现出对学生足够的关注度;在课堂上保持与学生的视线接触,采取开放姿势;声调平和,语气亲切;面带微笑,保持轻松,使学生敢于敞开心怀。其次,教师要适度回应学生,教师设身处地的“辨识”,即体会学生明确表达或隐晦表达的感觉、行为、经验,能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例如:在五年级的一节情绪辅导课“寻找驱散‘乌云’的金钥匙”中,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进行了自我暴露,“我的儿子最近很贪玩,课间总是跑得满头大汗,回家衣服全脏了,作业都要等到吃了晚饭后再写。每天都要陪他到很晚,让我觉得很烦恼。”然后教师问学生“你有烦恼吗?请写下来。”让学生填写卡片:“我最烦恼的是 ,因为 。”接下来让学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学生“倾诉烦恼”这个环节关系着这节辅导课的成败。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怯于谈自己家里的情况,但教师的微笑成了鼓励他倾诉的力量,他声泪俱下,道出了自己压抑已久的委屈与烦恼。其余学生也很快进入状态,寻找和倾诉自己的烦恼。
2.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最早由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提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4]保持价值中立是心理辅导课的一种技术,在价值引导中不能粗暴地进行“价值干预”[1]。例如:心理辅导课“阳光总在风雨后”,一名学生提出“选不选上中队长没什么,只要学习成绩上去就可以了!”这个学生以挑衅的眼神看着心理辅导教师,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窃窃私语。如果教师进行价值干预,判定学生的价值观有误,会使许多学生不愿意参加讨论,或将心理辅导课上成品德课,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如果教师不回应,学生会失去对教师的信任,课堂阻抗现象会更加严重。辅导教师这样回应:“这句话是谁告诉你的?”“我妈妈。”“这也是你自己的想法吗?”“不……”这样适时地解决了课堂生成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审视与澄清,比教师直接的价值干预更符合学生的心理成长过程。
3.追问技巧
在心理辅导课中,重述、引导、面质和具体化等都是追问技巧。心理辅导课堂不在于环节多样、游戏新颖,重点在于在学生倾诉中寻找课堂生成点,进行有效辅导。如果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陈述不能进行支持和合理分析,势必会增强学生的阻抗情绪。因此,有效的追问技巧关系着心理辅导课的深入和成败。
首先,对于学生在陈述中还没有讲清楚的,教师在追问中要做到具体化,“你想说……”“你的意思是……”“根据你的经验……”“根据你的观点……”这些开放式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会使问题具体化。其次,在学生表达关键意思的时候,重述技巧也很重要:“我不敢十分确定,你的意思是不是……”“我得到的印象似乎是……”在重述过程中,学生会明确自己表达的观点,并对自己的观点有新的认识。重述方式不可单一,否则会促使学生生成新的阻抗。复次,面质应当和支持结合使用,面质的过程在于澄清,帮助学生自我认识。但不恰当的面质容易引发学生的激动情绪,因此面质必须以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为基础。再次,引导是重在沟通、疏导,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引导学生深入讨论,澄清是非得失。涉及深层次情感的引导时,要考虑学生的承受力和时机的适宜性。最后,总结是追问技巧的最后一环,教师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归纳、总结、补充和提炼。这种让学生自得自悟的方式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减少情绪阻抗。
(二)人本主义活动安排
1.调查了解
心理辅导课要做到以生为本,在课前对学生足够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了解学生对辅导主题是否有兴趣,了解学生中的典型事例。课前的了解有助于安排好活动的形式和难度。除了课前调查外,课中也可以进行了解调查,利用课堂倾诉环节,搜集学生写下的纸条,选择有利于辅导的事例。事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越能提高学生参与交流的兴趣,降低阻抗情绪。
2.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是心理辅导课前的重要环节,既可以自然地引入辅导主题,增强团体凝聚力,也可以让学生活跃气氛,放松情绪。良好的热身活动为心理辅导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位教师在“阳光总在风雨后”辅导课中,让学生们进行“蛋—鸟—人—王”热身活动。活动结束后,教师分类采访不同身份特征的学生:“你的身份历程是怎样的?从高级降到低级有什么感受?”采访结束,教师顺势小结,引入主题:“在游戏中我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有进也有退。人的一生也像这个游戏的变化过程,难免有失败与挫折。”从而引出了挫折教育。这个热身活动让学生一下子兴奋起来,融入集体交流中;学生明白了不管你是“王”还是“蛋”,挫折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这既是热身活动,也起到了增强个体心理体验的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3.环节设计
环节设计是心理辅导课的中心,它既有固定的流程,也要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既要尊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又要靠近学生的未来心理发展区域。同样是“观察力的培养”的主题辅导,一位教师从观察力的定义出发,了解观察的不同方法,再进行观察力的训练。另一位教师以“柯南破案”为载体,通过破案过程,帮助学生训练观察力,营造氛围,要求学生在半小时内抓到犯罪合伙人,否则珠宝会被转移;在每个寻找过程中分享交流,梳理观察方法;最后进行提高训练。后者的课堂上,学生很有兴趣地投入到“破案过程”中,很自然地领悟了各种观察方法。前者的课堂设计,学生体验不深,容易注意力不集中,有些学生觉得没有意思,对心理辅导失去兴趣。总之,小学心理辅导课的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其兴趣,才能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三)安全的交流环境
营造安全的课堂环境,是减少心理课堂阻抗的前提,有助于学生表现出真实的一面。调侃现象、窃窃私语、不愿意交流,都是学生感受不到安全交流环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安全交流环境由软环境和硬环境组成。安全的心理辅导软环境,是一种能让人在彼此尊重、接纳、信任的氛围中,放下个人的防卫意识,与其他成员进行探讨、分享,真诚地进行交流的心理环境。教师的平等、专注、保护隐私,学生之间的关系对等、尊重和坦率,都是形成安全软环境的要素。安全的心理辅导硬环境,是不受外界干扰,相对封闭、舒适、适于交流的物理环境。如排列座位时不必固定座位,可采用“圆形”“扇面式”“自由结组式”等有利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沟通信息、传达感情的座位形式。这两种环境都会影响心理课堂的自然生成,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现在小学生的生长环境和特有的心理发展特征,使他们需要心理辅导课。但他们的敏感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使他们对心理辅导课无意识中产生了阻抗,因此,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有效设计,给他们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减少他们的心理阻抗,为心理辅导课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主要参考文献:
[1]吴增强.班级心理辅导[J].上海教育,2002.7.
[2]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3]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务实[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关键词:团体辅导;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辅导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高校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学生活动主要的组织者,提高学生干部的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运用团体辅导对高校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对学生干部队伍的执行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有很好的提升作用。
一、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优点
(一)形式方面
团体心理辅导更多的采用体验、分享的方式,让学生干部通过游戏和活动的形式亲身去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互相协调,互相合作,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培养了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协调能力。他们分享团体辅导的最后一个环节,这一环节中团体成员各抒己见,彼此打开心扉,思维相互碰撞,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Q问题。
(二)效果方面
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的体验、感受、分享,可以改变团体成员的自我观念,促进他们认知、情感以及行为模式的改变。团体辅导是一个多向沟通、助人自助的过程,具有广泛的影响和很强的感染力。团体辅导使原有的一对一的模式向一对多的模式转变,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又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因此,团体辅导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培训途径。
二、高校学生干部面临的问题
(一)学生干部扮演着学生与干部双重角色,由于这种特殊性,使得他们面临较一般学生更复杂和多样的问题和事情。一方面要面对工作和学习的矛盾冲突,另一方面要完成自己干部角色的塑造。 因此,学习成绩及师生对其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都会影响学生干部的心理。
(二)学生干部需要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学生干部之间的人际关系及与普通同学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将会产生各种矛盾,因此而感到苦恼。
三、团体心理辅导的具体实施阶段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都是由专业的团体辅导队伍开展的,辅导活动中要注意跟学生干部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避免脱离实际的无效活动,另外也需要对辅导的效果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评估,具体的团体辅导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一)破冰阶段:此阶段是用来相互介绍,消除新任学生干部之间的陌生感,增进成员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距离,营造良好的关系。
(二)具体运作阶段:该阶段侧重于集中注意力,全身心地投入。将注意力集中于团体目标,利用学生干部团体资源,鼓励团体成员探索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与行为,深化对自我的认识。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注重培养觉察他人需要的能力,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协助成员解决问题,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成长的同时帮助他人成长,最终促进团体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三)结束收尾阶段:该阶段可以理解为总结汇报阶段,主要是帮助学生干部成员回顾、总结已有的成长与改变,巩固习得的适应行为。
四、团体辅导在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实践――以郑州财经学院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为例
笔者在郑州财经学院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的学生干部培训中,采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参加培训的150名学生干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团体心理辅导开始之前让这些学生干部填写由我校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老师编制的学生干部能力测评量表。
本次活动主要包括“大风吹小风吹”、“水果蹲”、 “棒打薄情郎”和“蒙眼摆形状”等游戏,游戏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开场游戏“大风吹小风吹”作为热身活动,打破了尴尬的局面;“水果蹲”和“棒打薄情郎”让大家在短时间内相互认识;“蒙眼摆形状”强化团队协作,也更是将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推向。让陌生的新同学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打破沉闷,快速认识,增进了解。活动期间,同学们热情参与、默契配合,掌声不断,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增进了集体荣誉感。
培训结束之后,让学生再次填写该量表,作为培训后效果评估,并让参与培训的学生干部每人写一份活动感想和总结。结合前后量表数据结果以及活动感想,笔者发现学生干部们表示本次团体辅导活动有效拉近了同学间的距离,通过活动大家相互了解,相互协作,相互信任,学会了共同分享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体会到了团队带给自己的力量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管丹.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学生干部培训中的运用[J].心理健康教育,2009,(5):47.
[2]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体验目标;游戏;角色扮演;绘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06-0008-03
教学模式是教学现实和教学理论构想的统一,每种模式的有效运用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教学模式总是随着教学实践、观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发展并日臻完善。“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也是对教学模式的进一步修正和完善的过程。
一、“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适用问题
心理辅导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以心理体验为目标,通过阶段式层层递进的方式,加深认识,深化心理体验,从而达到心理辅导活动课中体验和感悟的目的。 “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有三个要点:一是一堂课一个主题活动;二是三段阶梯式,也就是把一个活动分解为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有层次的、阶梯式的递进;三是体验,三段活动旨在使学生获得体验,得到心理感悟。 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用一个活动来贯穿,有利于充分挖掘和利用已有的教学素材,有利于深入体验和感受,有利于做到充分的分享和交流。三阶段阶梯式体验活动的设计符合情感发展规律,有利于心理课中体验目标的达成。活动难度从简单到复杂的设计过程,理解起来简单,容易设计、操作和把握,前后环节联系紧密,容易对比效果和影响程度。一节课一个活动,有利于减轻心理教师的备课压力,缓解专业枯竭感,并降低在心理课中重复开展同一种活动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课堂的吸引力和魅力,有利于心理辅导课的长远发展。
“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目前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活动太多,体验活动不能深入开展,主题活动不清晰,教师们备课负担太重等问题应运而生的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践性。钟志农在专著《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中提出,心理辅导课的辅导目标可以按三个维度来设计:一是了解和理解;二是尝试与学会;三是体验与感悟。这样的目标定位一方面体现了心理辅导课的课程性质,另一方面又反映了心理辅导课的本质属性。体验是心理辅导课中的关键也是落脚点,是区别于其他课的最本质特征。如果学生没有体验和感悟,或者只有浅表的体验和感悟,心理辅导课就可能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把体验和感悟目标放在首位,通过层层递进的设计使学生有深入的体会,完成了认知、行为方面的目标。
通过体验目标的达成来带动完成认知目标和行为目标,在这样的思路下,心理辅导课必须把各种主题转化为不同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因此就涉及到了可行性的问题。教师们在心理辅导课的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验,有的内容很容易设计成活动类型,但有些内容的确很难转化为心理辅导活动,尤其是高中阶段和初中高年级阶段的主题。在有限的时间里,开展考前辅导、职业规划辅导等课程,教师们往往更加得心应手地选择以讲授、讨论、辩论等为主的教学形式。在这一类课中“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是否适用?这个方面我们作了深入的探索和思考,结论是“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适用性与心理辅导课中辅导目标的确定有直接关系。如果心理辅导课的辅导目标以体验为主,那么“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就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如果心理辅导课的目标以认知为主,那么三段阶梯式体验模式就难以适用。体验是心理辅导课中的关键也是落脚点,大部分的心理辅导课基本上是以体验目标为主,因此“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适用于大部分的心理辅导课。
中小学最常使用的心理辅导活动形式有游戏、角色扮演、绘本阅读、绘画、讨论等。我们课题组的心理教师们对不同类型的辅导课作了大胆的实践和探索,总结了一些可操作的课堂辅导策略和方法。下面详细介绍“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在游戏活动课、角色扮演活动课、绘本活动课中的运用。
二、“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在心理辅导课中的运用
(一)游戏活动辅导课
心理游戏是心理辅导活动课的重要形式之一。心理游戏来源于学生生活,具有浓厚的生活色彩,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活动场所,创造了令人信任的、温暖的、支持的团体气氛,并使学生以他人为镜,反省自己,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体验活动形式之一。心理辅导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辅导思路来源正是来自这一类型的课,因此实践中很容易把握和理解。根据“三段阶梯式体验”模式的理论,这类课设计为以下过程。
第一阶段:目标为初步体会游戏过程。这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激发对游戏的兴趣,初步掌握游戏的规则,初步了解游戏过程。这一阶段还可以协商课堂契约,为后面的游戏活动提供秩序方面的保障。引导学生的过程包括:1.分组;2.初步领会游戏规则;3.初步尝试简单的游戏; 4.解决游戏过程中的困惑。
第二阶段:游戏活动展开阶段。这一阶段的体验目标是,理解游戏过程,能在游戏中得到感想。这一阶段着重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明确游戏规则,通过讨论小组成员之间活动的计划,在明确的规则之下展开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洞察游戏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这个过程包括:1.小组讨论游戏规则;2.解答游戏规则上的疑惑;3.展开游戏时,教师指导和提醒;4.简单、中性地宣布结果。
第三阶段:整合与延伸阶段。这个阶段的体验目标是,体验的整合与感悟。这个阶段主要解决通过讨论和分享体验,延伸到自己的问题,并作自主的选择。问题设计包括:1.有什么感悟?2.还想到了什么?3.你遇到了什么问题?4.打算怎么做?
(二)角色扮演活动辅导课
角色扮演有很多不同的表述方式,如情景扮演、戏剧表演等,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在班级辅导活动中,角色扮演又可称为“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以表演的方法,展现相应的行为特点和内心感受,起到增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学生的心理与行为方面问题的作用,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把“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运用到角色扮演活动辅导课中,在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以下三个操作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体验情景阶段。这一阶段要完成的体验目标是,对情景有初步的认识。这个阶段主要包括:用现实问题激发参与感;帮助学生初步认识情景;指导角色扮演的简单方法,要求扮演者把自己的情感创造性地发挥出来,并将自己的体验注入角色之中;指导学生观众观察扮演者的言语和行为,并体验其内心感受,分析角色的处理方式。问题设计包括:1.情景中有哪些角色;2.是什么故事;3.联想将会发生什么。
第二阶段:角色扮演实施阶段。这一阶段完成的体验目标是,体会和感受角色扮演带来的体验和情感。由学生实施角色扮演。教师在角色扮演进行过程中要因势利导,给予帮助和指导,包括:1.完成角色分配;2.故事的完成;3.角色扮演过程。为了使活动能达到预期目的,要运用各种技术,使全体成员能投入地参加到角色扮演的活动中来。问题设计包括:1.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概括)2.刚开始某某是怎么表现的(具体化)?3.后来又有什么变化?4.遇到这种情况,某某是怎么应对的?5.帮某某出主意,应该怎么办好?
第三阶段:整合角色阶段。这一阶段完成的体验目标是,整合以后的选择与自主的选择。角色扮演结束后让扮演的学生和观看的学生一起讨论,并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通过讨论与交流,使学生能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症结,达到角色扮演的目的。教师还可以根据角色扮演的情况,让学生按活动要求重演,强化行为的塑造,进一步达到角色扮演的目的与功能。问题设计包括:1.刚才的短剧给了我们什么启发?2.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带来了什么影响?3.结合故事说说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出现?4.处理类似的情况有什么秘诀?
(三)绘本活动心理辅导课
绘本活动辅导课如今在小学阶段很受师生们的欢迎。优秀的绘本通常具有以下特质: 1.图画叙事性,绘本以图、文共同作用来说故事,运用具有连贯性的图画来传达和诠释故事内容;2.绘本的故事性,学生可以以故事中具体的人物、事件、情境为认知背景,来理解故事所传达的教育意义,为日后的迁移运用提供具体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参照。通过挖掘绘本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涵,在引导学生阅读、领悟、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新观念,学习新的行为模式,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就是绘本辅导活动课的主要任务。根据“三段阶梯式体验”模式的理论,这类课设计为以下过程。
第一阶段:熟悉故事阶段。这个阶段的体验目标是,初步感知故事,初步感受故事的情感;初步建立绘本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先思考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激发参与感,同时用最简洁和清楚的方式讲解绘本,并提出有助于理解的问题。这个阶段的问题设计:1.故事中有几个角色?2.绘本讲了什么故事?3.比较喜欢哪个角色,理由是什么?
第二阶段: 消化故事阶段。这个阶段的体验目标是,理解和把握故事内涵,深入感受故事的情感,进一步丰富情感体验。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进一步理清故事的前后关系与人物关系,并通过联想与假设把学生带入故事中,引导学生换位思考故事。这个阶段的问题设计有:1.刚开始怎么样?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最后是什么结果?2.某某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变化?3.后来问题得到了解决,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4.如果是你,会怎么处理?5.如果你又是某某,你会怎么看待?
第三阶段:延伸故事阶段。建立故事与生活的关联性,分享生活经验,开展更深的思考,构建更向善、更加平衡的生命价值观。这个阶段的问题设计有: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2.当你想到那件事或那个人时,心里有什么感受?3.这个事情带给你的影响是什么?4.结合故事,你觉得怎样才能避免误会?你的秘密是什么?5.你准备如何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
三、“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效果与问题
“三阶段阶梯式体验” 不是对以往模式的否定,而是在以往心理辅导课课堂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实践中的问题探索总结的教学模式。如果说钟志农老师的四阶段模式更多地关注了团体动力变化过程的话,那么“三阶段阶梯式体验”更多地关注了辅导目标中的体验目标,关注学生的体验变化过程。
(一)学生的参与度有显著提高
由于一个活动贯穿始终,因此在40分钟内学生活动的时间确实多了,分享和交流的时间比以前充分。例如在以前的课上,角色扮演环节的全班分享最多只能四个小组,现在可以分享八个小组,基本上全部小组都可以表演。活动以后的分享时间,只要有学生分享都有机会发言,而且有充分的时间对话与交流。
(二)教师们操作起来简单
教师们把辅导目标确定好,根据目标选择一种形式的活动就基本上有了大体的框架和思路,因此上课和备课相对来说简单很多,不需要像以前一样费尽心思地拼凑几个活动来填满一节课。
(三)心理教师的专业枯竭感有所缓解
一个题材的活动能贯穿一节课,而且不同类型的辅导活动可以变换使用,经过实践的心理教师都普遍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自己的专业储备还算充分,没有像以前一样有被掏空或将要被掏空的感觉。
在实践探索中教师们遇到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热身活动要不要?三段阶梯式体验模式中的“一个活动”是指一个主题活动,与热身活动并不矛盾。热身活动为下面的活动营造了氛围,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如果需要完全可以使用。
二是教学设计中如何划出三个阶段的认识目标?其实,这个问题是体验三个阶段的另一个角度。在设计体验三阶段中,其实已经有三个阶段目标的确定,只是表述的不同而已。关键是,把体验三个阶梯式目标设计好,认识目标就基本上确定好了。
三是整合与感悟部分是游戏体验活动,还是讨论和交流分享,或者是体验活动加上讨论与交流分享活动?这个主要看活动完成的功能来决定,可以是游戏体验活动,也可以是讨论和交流分享,也可以是两种形式的综合。主要是要考虑是否完成了体验的整合与感悟过程。
当然,想上好一节让学生有深刻体验的心理辅导课并不那么简单。“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以层层递进的体验为目标,用一个活动贯穿始终,因而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对教师们的专业水平要求更高。因为一个核心活动贯穿始终,需要用不同方法和辅导手段开展团体辅导,不然很容易导致课堂索然寡淡,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进而影响课堂的辅导效果。
注:本研究为广东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强师工程项目“目标取向的心理辅导课教学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2012YQJK086。
参考文献:
[1][2]崔昌淑. 心理辅导课“三段阶梯式体验”教学模式的探索[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19):7-9.
[3]钟志农.探索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 [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8-49.
[4]裴利华.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原理与实施[M].南昌:百花文艺出社.2006:35-37.
2研究假设: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能有效的提升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水平。
3研究方法
3.1 被试:通过自编的《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筛选出被试。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会计学专业3班和7班(通过访谈和测试发现凝聚力水平相当),选取3班为实验班,7班对照班,各33人,总共66人。
3.2 工具:《大学生班级凝聚力调查问卷》、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3.3 实验设计:
(1)自变量:实验组的班级接受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团体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试验处理,在自然环境下任其发展。
(2)因变量: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分数变化。
(3)控制变量:通过大学生班级凝聚力的问卷来选取班级,保证试验同质性。
3.4 数据处理: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3研究程序:共计8次,每次45分钟,每周两次,分别是周二和周四。在团体心理辅导室对实验组班级进行团体辅导活动,一名老师和一名助手,老师拥有丰富团体的辅导经验。
4研究结果与分析:
4.1实验班与对照班在前测上的班级凝聚力差异
通过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测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两个班学生班级凝聚力的均分差异都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具体如表4.1:
*p
以上数据表明,两个班在班级凝聚力得分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可随机选择实验班和对照班,但因1班凝聚力分数(3.91±.505)低于2班凝聚力分数(3.92±.564),所以本研究将1班确定为实验班,将2班确定为对照班。
4.2 对照班前后测的凝聚力差异
通过对对照班前后测的凝聚力得分差异进行分析,发现对照班除关系认同维度外,其他各项的均分都有所提高,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p
由以上数据可知:对照班前后测数据有所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在没有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情况下,其班级凝聚力得分仍有一些提高,,究其可能的原因是班级学生自然的学习和不断成长。在世界观维度上得分不增反减,有可能是成员近期学业压力大、同学间发生冲突较多、班级互动较少,班级荣誉感降低所致。
4.3 实验班前后测的凝聚力差异
在对实验班学生进行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后,数据显示,实验班学生后测的各项均分都高于前测的各项均分,且除目标认同维度外,都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水平,具体如表4.3:
*p
从上表可知:实验班前后测差异显著,各维度p值分别为0.005、0.027、0.013、0.003、0.000,说明该班的班级凝聚力各维度分数都有提高,证明了假设1:实验班在参加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之后,其班级凝聚力获得了提升。
4.4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班级凝聚力后测差异分析
通过对两个班后测的班级凝聚力得分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实验班后测得分都比对照班后测高,除班级目标维度外,其他差异显著,具体如下表4.4:
*p
在进一步对实验班前后测的增量与对照班前后测的增量进行差异检验时,发现实验班前后测增量比对照班大,具体如下表4.3.4-1:
*p
从上可知,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后测的增量前者更大,各维度增量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实验班团体心理辅导培训后在各维度上变化明显。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班的班级凝聚力显著高于对照班,证明了假设: 班级凝聚力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班级凝聚力水平。
5.5 效果评估
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领导者看到了学生的变化:从开始的安静,只关注自己与领导者,领导者说什么,他们做什么;到辅导活动中,学生逐渐开放自我、接纳他人,与他人合作;再到活动结束时,学生通过各种活动进行体验分享、总结,对自己、他人和集体都有了新的认识。在辅导活动结束后,实验班的学生根据自己在辅导前后的实际情况与主观感受,进行了辅导效果评价。通过整理、分析发现:同学们普遍感受到集体的友善、关怀,对他人更加信任、愿意与他人合作,更加了解自己和认识他人,认为个人与团体关系得到了改善,喜欢团体心理辅导。可见,接受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之后的学生个人与团体都有所改变,可以说,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人、对集体的作用都是很大的。
【关键词】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团体心理辅导
大学室友本是最亲密的朋友,但是,从震惊全国的2004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到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被害事件,再到2016年四川师范大学芦海清被害事件等等,高校接连出现多起“同室操戈”的寝室悲剧,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同窗共读,相煎何急!”因此建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着重探讨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大学生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在1986年由上海交通大学首先提出,1997年原国家教委发文予以肯定,2002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公寓管理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生公寓是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重要场所,是课堂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生寝室是大学的细胞,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家”,据调查统计,89.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寝室的时间在10小时以上。1.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寝室一般是由4个及其以上的大学生组成,是大学的细胞。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一个子系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寝室是大学生“三点一线”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有力保障。大学生要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学习,在寝室有足够的休息是最基本的“硬件”,在寝室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寝室文化氛围则是最重要的“软件”,可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3.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不可缺的土壤。寝室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场所,保守估计一般大学生平均每天呆在寝室的时间在10小时及以上。在寝室这样相对封闭和私密的环境中,室友们的不同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真实地通过寝室室友之间的相处和交往表现出来。和谐的寝室交往氛围可以让室友们拥有良好的内心体验,反之则会让室友们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从而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等。
二、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团体心理辅导(groupcounseling),又称小组咨询、群体咨询、集体咨询、团体咨询,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运用心理学技术为团体成员提供帮助与指导的辅导方式。它通过团体内部成员之间相互的人际交往,促进成员在交往中通过体验、观察和学习,帮助成员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建立新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发展良好的生活适应力,培养自助和助人的能力。团体心理辅导在我国已有十几年的实践与经验,它有如下几方面的优势。1.团体心理辅导效率高、感染性强。团体心理辅导是辅导老师对多个团体成员即以寝室为单位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集中的心理辅导。此方式节约了时间、人力和场地等,极大地提高了心理辅导效率,符合经济原则。一个寝室就像是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心理辅导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一些活动,团体能为个体提供一面镜子,得到多方面的回馈。团体心理辅导参与者可以在成员身上观察发现自身的缺点和别人身上的优点,相互学习,相互感染,相互影响,共同进步。2.改善情感体验、形成规范。团体心理辅导是将具有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以寝室为单位组织到一起进行辅导,参与者之间有一定的共性,有和谐共处的一致愿望。团体成员之间希望获得更多的彼此了解、关怀、支持、鼓励、欣赏、帮助等正向互动,少一些彼此挑剔、指责、讽刺、欺骗、打击等负向互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实现使参与者在团体活动中彼此发现团体成员的优点,产生对团队成员新的正向认识,进而产生亲密感、归属感,安全感,减少参与者的心理防卫,实现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达到增强参与者的自信心,提高参与者的人际交往能力。团体成员可以在互动中获得愉快体验,可以形成团体共识,从而形成团体规范,并为团体成员所认可和遵守。人是社会性动物,个体作为团体的一份子,需要和期待在团体中才能得到满足,即个体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个体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需要不同的团体给予支持和帮助,因此团体的约定俗成的规范在团体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有助于更好巩固效果。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注重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尝试各种生动有趣活动方式,为团体成员提供与室友更多的交往机会,体验亲密的内心感受,满足室友们社交的需求。在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团体成员可以在其他参加者和辅导老师的反馈中获得裨益,也可以给其他参加者提供帮助,团体成员一起尝试新的行为,来改善原有的相处状态,是团体成员获得归属需要的满足,具有给予自己和他人爱的能力。参与者在心理辅导中感受的充满信任和爱的能力,更容易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去,从而达到巩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果。4.有助于发展适应的行为。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与认知有关。片面的、非理性的认知常常是个体产生负面情绪的主要原因。在寝室人际交往中有相当大比例的个体缺乏对自我的客观评价,缺乏对他人的理解,容易对他人产生片面或不正确的认识,从而对他人缺乏包容、信任、或过分依赖等,难以与寝室室友建立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不良适应,均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得到有效的改善和矫正。
三、团体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中的运用
1.甄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心理辅导老师准备宣传资料、招募和甄选团体心理辅导成员。团体心理辅导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将进行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进行广泛宣传,尽可能让有需要的大学生了解相关信息,进而自愿报名。此外,即使是主动报名、自愿参加的申请者并不一定都适合成为团体辅导的成员,因此需要在参加报名的大学生中通过面试、心理测验、书面报告等形式进行筛选并和适合团体心理辅导的团体成员签订团体心理辅导协议。签订协议后对团体成员进行深入的了解,收集参与者的个人、家庭等方面的信息,分析每个参与者的情况、问题。心理辅导老师根据掌握的信息和团体成员一起拟定心理辅导计划和心理辅导目标。2.建立信任的团体心理辅导关系,营造和谐氛围。信任的团体辅导关系、和谐的团体氛围是团体心理辅导成功的前提和关键。第一次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时,心理辅导老师需要运用适合团体成员的暖场活动,尽可能让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尊重和配合。为保障团体发挥正常功能,成员之间要遵守团体的相关规则。建立好规则后,团体心理辅导老师运用寻找相似性、鼓励成员相互交谈、用心聆听等方法,充分让成员投入到团体之中,建立充满凝聚力的团体,为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3.团体心理辅导实施阶段,促进团体成员自我探索。心理辅导老师先通过各种心理辅导方法如角色扮演、心理情景剧等带领成员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鼓励成员主动探索和感受个人的态度、感受、价值和行为等,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学会悦纳自己,在提升自我自信心的同时,学会认识别人,理解和接纳别人。再将团体辅导中的感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运用到实际生活和行动中,不断改善自我的适应力。4.协助团体成员总结团体经验。团体心理辅导老师采用各种形式有效把握最后一次团体辅导时机,让团体成员在圆满、积极、温馨的氛围中结束团体辅导,有助于成员将在团体辅导中体会和学习到的情感支持、积极心理体验、重建的理性认知、适应行为等得以完整梳理和巩固,为未来没有心理辅导老师和团体成员扶助的生活做好准备。5.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估。团体心理辅导监督与评估是对团体心理辅导的全过程进行的辅导效果的质量评估。团体心理辅导老师可以根据团体心理辅导前、中、结束期采取行为计量法、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和问卷法等多种方法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评估,了解团体心理辅导的成效。对团体心理辅导的效果评估进行分析,成功的经验继续发扬,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大学阶段是青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黄金期,加强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在寝室文化建设中运用团体心理辅导,能够帮助大学生有效化解心理困惑与危机,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整能力,构建理性的认知,传递正能量,培养其积极的学习、生活态度,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减少不和谐因素,让大学生拥有自助和助人的能力,为未来快乐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燕.浅谈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
(一)培训教师,统一认识,夯实知识储备
研究初期,为了统一认识,组织教师参加系统的抗逆优质教师工作坊培训活动。系统的学习让教师们吸收了当今心理辅导的前沿知识,更进一步认识心理健康对自身的积极意义,学会调节心理平衡。如果说开始时老师们是被要求去参加学习的,那么真正参与抗逆教师培训活动以后,他们就是主动的、被吸引着去参加的。许多老师每次听完课,首先对照分析自己的心理状况,不自觉地学习调节,实现了“自助”。面对学生时,自觉地思考:怎样才能打开他们的心锁,怎样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心理辅导意义上的解释,促进他们自我领悟,提高他们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等。
为了使教师们理论联系实际,落实行动,获得体验。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设计开展了系列的提升自身抗逆力的团体训练游戏实践活动,分享活动体验,有趣的活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系统地学习实践活动,不仅增加了教师们的心理辅导知识储备,还在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辅导学生抗逆能力上、心理辅导能力水平提高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问卷调查
认真分析我校学生的家庭和生活背景及结构等特点,在充分研究学生的基础上,教师全员参与心理辅导,面向全体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本校不同学生的实际,开展研究,制定符合我校学生心理特点的辅导目标和重点,灵活运用团体心理辅导和小组辅导、个别咨询等不同的心理辅导形式,建立长期开展的针对性较强的心理辅导体系。
长期坚持团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个别心理咨询等辅导活动。在辅导目标、重点、专题的确定上,坚持做到重点个案跟踪辅导,在个案辅导的基础上,筛选出共性问题,全校开展团体辅导;在原来的校本教材的基础上,研究新时期的学生,设计与时俱进的辅导专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针对性的活动。遇到棘手问题,及时求教同行专家,提高了心理辅导工作的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抗逆互动营”活动
把团体心理辅导和小组建设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培养学生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抗逆力有重大的推动作用。2007-2008年度的“抗逆互动营”活动,每学期开展了四节小组活动、两次家长工作坊、一次家教旅行。
(四)个别辅导,提升个体抗逆力
每天定时开放心理辅导室,重点关注个体,跟踪辅导了不少有需要的学生、家长、老师个案,展开家庭辅导,有效提升个体抗逆力,以下是部分接待记录。
(五)引进趣味性较强的先进心理辅导技术
学习国外、港台地区的先进辅导理论和技巧,引进了绘画辅导、沙盘游戏辅导、心理剧辅导、音乐辅导、团体心理游戏辅导、感觉统合训练等辅导技巧,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组织全体教师利用校本研究的形式,学习内化理论,并应用于实际的团体、小组、个别咨询与辅导中,成为一种吸引师生的充满趣味的有效的辅导方法,进一步拓展了学校心理辅导的内涵和空间,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情绪知多少”校园小记者行动
每学期开展,培养校园抗逆气氛的,有利于促进小学生抗逆力的提升。
根据常模,低于1个标准差(32.5-11.8),即≤20分,则孤独感较低,高于1个标准差(32.5+11.8),即≥44分,则孤独感较强。在初测中,23名学生中有4人分数高于44分,占总人数的17.1%。(见表1)
1.团体辅导实施后23名被试的社交状况分析
通过4次的系统团体辅导训练,对23名被试进行社交状况再次测量,问卷仍然采用前测中使用的问卷,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如下结果。(见表2)
根据儿童焦虑量表全国协作组制定的儿童社交焦虑量表的中国城市常模,≥18分则为具有社交焦虑倾向。在后测中,23名学生中,有6人分数高于18分,占总人数的26.1%。
根据常模,低于1个标准差(32.5-11.8),即≤20分,则孤独感较低,高于1个标准差(32.5+11.8),即≥44分,则孤独感较强。在本次调查中,23名学生中,有2人分数高于44分,占总人数的8.7%。(见表3)
2.团体辅导实施前后23名被试社交状况对比分析
通过前后测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总体的分数还是个人的总分,后测分数均低于前测,说明干预措施有成效。(见表4)
二、思考
1.学业期待过高与亲子关系疏远
在小学,来访的小朋友都有被打的经历,挨打的原因都是成绩不好,不听话。文德路小学有不少孩子由保姆或者长辈带到大,读书前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长辈和保姆对他们很宠溺,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以他们为中心。但是父母不一样,当他们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后,父母会对他们的言行有要求,不会满足他们的过分要求,他们做错事情时会教训他们。文德路的孩子更愿意和保姆或者长辈生活在一起,他们不会觉得自己做错了,他们觉得是父母不喜欢自己,所以才打骂自己,他们不会从自己方面找原因。
2.同学关系不稳定
在小学,研究者感到同学关系也困扰着小朋友,他们喜欢一群人一起来访,谈论一样的话题。他们喜欢成绩好、才艺多、人品好的同学。他们排斥偷东西或者行为不好的孩子。这些孩子的关系很单纯,形成一些小团体,一起玩。小朋友会集体讨厌或者排斥某个小朋友,不和她玩,不理他,讲他的秘密,让他在全班面前丢脸。小团体间会相互排斥和攻击,这些团体不一起玩,不理睬对方,借机嘲笑和打击对方,提高自己。文德路的小朋友喜欢讲自己很善良,很好什么的,是其他小朋友不好。他们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小朋友,寻求支持,他们的关系复杂。
三、总结
1.每个小朋友都有内在的抗逆力
在观察中我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内在的能力,这种内在的能力可以转化成抗逆力。心理辅导老师创造各种各样的情感和技巧去教授和传递这些抗逆的技巧,让小朋友通过游戏感受能力的增加和发掘。小朋友竭力去组成关系、解决问题、发展认同感和达到自己的目标。抗逆力是小朋友具有的天赋,这就对传统的恶观念即抗逆力只是属于少数“超级儿童”,要想拥有抗逆力必须足够的优秀、足够老练。
2.学生可以创造自己的抗逆力
人的力量,通常不被自己发现,帮助自己实现抗逆。但是关怀的关系、高期望的信息以及参与贡献的机会,可以让向朋友意识到自己的抗逆力,创造出差异。在小组中,我观察到,心理辅导老师的关怀,让小朋友感受到了支持,仅仅是一次微笑、拍一下肩膀、一声问候、一句安慰,都让小朋友感到自己是特别的,是有能力的;当心理辅导老师向成员传递高的期望时,小朋友感到了自己的重要性,感到自己是被期待和认可的,于是,他们就会朝着期望去努力;同时,在小组中,给与小朋友参与团队活动的机会,让他们为团队的活动贡献,这些都回提升小朋友的抗逆力信心;记得在家庭之旅里,小朋友为父母服务,每个小朋友都很积极,感觉自己为父母服务,显示自己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