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初中地理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总结

第1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七、八年级3个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资料,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地理教材中,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四、积极认真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每周定期参加集体备课,研究探讨课程教法、学法,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改进工作。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初中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办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可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效果,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作用。根据学生的特点,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作用。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特别是在复习阶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初中地理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三

复习期间,我以强化训练作为主要手段,以提纲复习为辅,并抓住对基础知识的识记,通过反复识记、理解与运用,实现对知识点的识记和读图题解题思路的培养,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事实证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带的四个班级都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

作为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日为师,就应该扛起责任,为学生负责到底。因此,必须树立起终身学习的观念,只有不断地学习、更新观念和知识,不断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吸取他人之长来补自己之短,才能使自己更加有竞争力和教育教学的能力。随着教学实践的增加,新问题、新矛盾也接连不断的出现,要想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教师,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很长。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保持现在的工作状态,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总结经验,查找不足,同时,将教学常规和教研活动结合起来,把常规的每个环节都落到实处。课前精心备课,做到形式多样化,通过相互听课、交流,让自己从前辈身上学到更多东西,不断的完善教学,充分地锻炼自己,从而更好的完成地理教学工作,争取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有失。在担任初一班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本学期工作重点就是地理会考,期中考过后就积极备考,抓学生的帮扶政策和平时的练考结合!

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并认真搜集每节课的课件和课外知识,保存在电脑中。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浓缩初二下学期的课程内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知识点落实到位,以完成课程内容,为地理会考的复习,争取时间!会考复习具有时间紧、头绪多、难度大的特点,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搞好复习,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必须吃透考纲,针对学生实际,制定复习计划。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因为其年级上册地里,理解的内容多,知识的空间概念强,根据初一学生的特点,我几乎每节课都用版图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理解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2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地理,环境,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改善基础教育最根本的途径,把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化为探索性、自主性和研究性的学习。这是课程改革的趋势,“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特的课程领域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1]

一、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内涵

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有着丰富的内涵,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学习方式,或者是一种课程类型,也可以看做是以知识与经验并重的生成性课程,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包含多个层次的综合概念,包括两方面的意义,既有学习的内容,又有课程的内容,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对研究性教育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它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预测交流结果。”[2]

二、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乡土地理是地理课程标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地理是指家乡的地理知识,它的内容是学生家乡的地理环境,乡土地理的教学不能仅仅限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家乡地理环境中的几个要素,开展研究,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1、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乡土地理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乡土地理环境就在学生身边,是学生身边可触可及的熟悉事物,展开实地调查简单易行,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经济和交通状况,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改善家乡面貌激情。[4]

2、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学生走出课堂,走入大自然,走入社会生活,进行大量的实地考察,分析调查本地自然条件对社会环境、经济生活、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影响,了解人类活动对家乡自然环境的改变。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收集了许多生活中的一手材料,了解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面对环境污染,引发深入思考,形成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5]

3、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创造力

乡土地理的研究性学习选题内容多种多样,课题研究涉及到多学科知识的应用。例如,对水污染的研究,还要用到化学知识,网络计算机知识。研究性学习中,各学科知识互相渗透交融,学生多渠道获

取知识,拓宽了知识面。学生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行乡土地理学习,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研究性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研究性学习在乡土地理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乡土地理教学内容涉及的是家乡自然和人文环境,如,地质地貌、气候植被、自然资源等,在乡土地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进行课题研究,具体过程是

1、确定课题和制定方案

确定研究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第一步,课题的确定,关系到学生积极性的发挥。乡土地理内容丰富多彩,自然、环境、经济、旅游各方面。确定研究课题要依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考虑研究的创新性的价值性,课题要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课题确定后,要认真制定课题方案。考查课题背景,设计课题研究步骤和方法。确定研究分工,预算研究经费,考虑研究规划,预设研究结果

2、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

制定好课题方案以后,收集和整理信息资料,具体实施的课题方案,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并进行筛选取舍,整理归类,为课题研究提供数据和证据,通过判断推理、归纳演绎进行研究分析。利用电子表格对数据进行统计,制作成形象直观的图表。[6]

3、交流课题研究成果

学生对资料分析,得出结论,教师要鼓励学生交流展示课题研究成果。[7]写作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开展辩论会、建立研究型学习网站等。也可以把研究得出的建设性结论提交给政府的相关部门。[8]

总之,开展初中学生乡土地理研究性学习,让学生亲身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的变化。加强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发展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9]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念,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10]

参考文献:

[1]尹后庆,研究性学习若干问题的思考,上海教育,2011

[2]杨慎德,中学乡土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10

[3]柯志坤,,浅淡初中地理课中的乡土地理教学,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2)

[4]王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5]李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河南大学,2013-05-01,

[6]杨光生,信息技术与农村中学乡土地理教育有效整合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12-06-01

[7]李宣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华中师范大学,2012-05-01,

[8]邓庆红,我国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发展对策研究,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9-15

第3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学期又即将过去。回望一个学期以来,初中物理备课组紧密团结在学校和教研处周围,以“基于课标学习,深耕共美课堂”作为本学期的工作重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核心,全面开展工作。下面将一学期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备课组的基本情况

1.成员组成

八年级:***老师、***老师;九年级:***老师、***老师。

2.班级设置情况

八年级:共有学生208人,分为4个教学班。其中1、3班由***老师任教;2、4班由***老师任教;其中1-3班(外宿班);4班(内外宿混合班)。每班每周3课时。

九年级:共有学生345人,分为6个教学班。其中1、3、5班,***老师任教;2、4、6,***老师任教。其中1、2、3班(内宿班);4、5、6(外宿班)。每班每周3课时。体育中考结束后调整为每班每周4课时。

二、本学期以落实教学常规为核心搞好备课组建设

1.认真备课

(1)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标准是教学的基本依据。2020年广东省考试院将不再颁发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将以目前实施的课程标准(2011版)作为命题的依据。取消“考纲”,课程标准成为考试命题的唯一依据,因此,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重、难点,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原则以及八年级和九年级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整体把握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衔接。

(2)深入了解学生。了解所教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缺漏所在、心理特点,以便因材施教,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根据我校学生的现状,本学期教师的重点是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同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指导他们初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认真编写前置学案。前置学案是进行生本教育的关键,内容必须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课程标准的解读;②标明课时分配和主备人;③学习目标;④课前预习;⑤诊断练习。本备课组的前置学案次数达到要求。

(4)做好学校和教研处提倡的“主题化”研究。

(5)坚持集体备课。本学期初中物理备课组总共开展了17次集体备课活动,九年级物理备课组为了高效备考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均达到要求。大大提升了各位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集体备课做到了“四定”:定时间(每周星期二上午9:00-10:00),定地点(九年级办公室),定主题,定主讲人;“六备”:备课标——体现其实质性;备教材——挖掘其拓展性;备学生——发挥其主体性;备学法——研究其实效性;备环节——展示其艺术性;备练习——抓住其针对性。

2.认真上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打造有效课堂教学。积极尝试和实践“生本课堂”。

组内教师都能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上课认真做好演示实验,认真完成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必做实验,重视基本的实验技能的学习。

3.认真辅导

辅导是教学的补充和重要环节,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之一,教师要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辅导工作。教师们都能做到:

(1)充分利用晚修课对学生进行辅导。

(2)平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能及时耐心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尤其是九年级的2位老师,能结合中考备考的要求,对学生的辅导做到了更细致的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能认真拟定优生、后进生辅导计划,并做好辅导记载和成绩跟踪。这届九年级的培优工作抓得较早。在11月份即期中考试后,就开始建立档案实施培优辅差计划。

(2)根据不同对象确定不同辅导内容,采取不同的辅导措施。利用好晚修课等课余时间,积极找学生谈话,了解其思想和学习情况,对症下药,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3)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实施分类辅导,对后进生热情关怀、重点辅导,对优等生加强培养,发展其特长,提高其各科成绩。

4.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

(1)组内成员都能认真布置作业。作业适量适度,以巩固所学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认真批改作业和前置学案。认真检查练习册的完成情况。包括练习册和前置学案在内,作业的批改次数都能达到要求。批改作业能做到及时、认真。不足的是部分作业批语缺乏针对性、指导性和激励性,个别教师的作业批改甚至没写日期。

(2)重视作业的讲评,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能及时讲评和纠正。对好的作业予以表扬,同时督促学生订正错误。

(3)作业的内容还可更形式可多样。

5.认真进行考核

高度重视阶段性综合检测。每讲授完一个单元(一个模块)后都进行了单元测试。八年级顺利进行了6个单元的单元测试、2次月考以及期中考和期末考。九年级顺利进行了3个新课单元的单元测试以及4次周测以及4次月考模拟考。超额完成次数要求。

6.公开课、观课、议课

(1)本备课组本学期积极开展公开课。***老师和***老师分别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生本课堂教学大赛八、九年级组初赛公开课。5月21日,2021年东源县初中物理学科中考备考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老师在会上开展了一节专题复习研讨课《功和机械能》。

(2)备课组内的所有教师都积极参加观课议课活动。听课教师都作好听课记录并作出客观分析评价,课后积极参加评课活动并对上课教师提出了中肯的改进建议。

7.开展课堂改革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继续响应学校的课改号召。积极学习生本课堂教学理论,物理生本课堂模式以及如何进行小组建设和小组合作教学等。

8.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本备课组本学期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方面做得不好,今后要加以改正。

第4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摘 要:基于素质教育的提出与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经成为教学的主旋律,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通过构建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有效地解决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及其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进行了讨论、分析。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具体实施;中考

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新增的学科,具有抽象性、复杂性、系统性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诸多困难。同时,初中地理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比较广泛,而课堂时间十分有限,要求老师能够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所以,就需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并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施

要想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就需要增加课堂容量,利用有限的课堂时间,传授更多的地理知识,增加有效教学时间。

1.设置学习问题,实现课前导入

在开展新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入本节课内容。初中地理老师应该以课本内容为核心,结合生活实际,提出与课本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使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这样学生便会对新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新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学习地球气候带的时候,老师可以提出地球上不同地区同一时间的气候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再引入本节课内容,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

2.划分学习小组,营造良好氛围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可以根据教学需求科学采用小组学习法。地理老师应根据学生的座位位置,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老师对各学习小组进行适当指导,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使学生将自身观点和看法分享给他人。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便会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和理解,进而能够实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我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时,学习小组成员可以搜集不同方面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知识点等,然后将所有知识点整合之后进行系统学习。

3.更新教学观念,科学设计教学

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对于高效课堂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初中地理老师需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地理教师应该对自身和学生进行重新定位,以学生为核心设计教学环节,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前,老师通过设置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中,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言机会,在每节课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在课后,老师应该让学生搜集与下节课内容相关的资料。

二、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在中考中的成功体现

考试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衡量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时,应该加强与中考考试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考试成绩。

1.重难点知识复习

初中地理中的重难点知识,在中考考试中出现频率较高,所以要想提高复习效率,就需要从重难点知识入手。地理老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地理课本章节中的重难点知识进行汇总,将其更加直观、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仍以地球气候带为例,老师可以将五种气候带的特点、分布范围等知识点在表格中陈列出来,通过对比使学生能够将其正确区分开,实现对知识点的有效掌握。

2.地理地图的运用

地理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在完成重难点知识的复习之后,地理老师应该结合地理地图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析。地理老师应该传授给学生正确的读图技巧,使学生能够抓住地图中的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地图设置一些分析类问题,锻炼并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比如,在复习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分析地图上不同时区内两个地点的具体时间。

3.总结大纲知识点

对大纲知识点进行总结,是初中地理实现高效复习的一种不可忽略的方式。在完成前两轮复习之后,老师应该对复习成效进行评估,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应以梳理重点知识点为主,采用总结大纲知识点的方法,帮助学生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确保基本功较差的学生也可以顺利通过中考。

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地理老师应该探寻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和价值,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及能力,为备战中考提供重要保障,使学生可以轻松自如地应对中考。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 图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2-0099-01

地图、地貌景观图、地图示意图、地理统计图等,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元素。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图像,使文字描述与直观图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认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地图教学方案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图像,是最具有地理色彩的图像,它是学生学习地理最常用的工具,也是最为简单、直观的地理“书籍”。教师在进行地图教学时,一定要教导学生遵守地图的使用方法和规则,遵循使用地图的“三部曲”,即读图、想图、说图,认真记忆地图中所代表的地物的位置、范围以及分布特征。

例如,在讲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这一章节的时候,首先,要使学生识记此图的图名和图例,使学生会将自己学过的气候类型的名称与图相互对应上,认识世界气候的差别以及分布特征;第二,带领学生对“世界气候分布图”中的各带进行分类,总结出规律: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位于南(北)极圈与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则位于南极圈以南、北极圈以北;第三,利用气候分布直方图,让学生在图中识别南半球、北半球的气温差异以及降雨特征。根据降水差异,将其分为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冬雨型以及夏雨型,让学生自己识别,填入图中;第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气候的特点并对之进行总结:高原山地气候降水少,冬季寒冷,夏季温和。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等等,使学生准确记忆,并与图相互对应。

二、地理景观教学

地理教学中的景观教学,主要是通过景观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印象。图像景观在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图文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抓住图像的特征,避免出现不着边际的现象。

例如,在讲“东南亚的高脚屋”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高脚屋的图片,来讲解高脚屋的建筑特点,并分析本地的气候特征为降雨丰富,地面潮湿,房顶较陡,利于排水。

再如,教师在讲授荒漠景观的时候,可以附上荒漠景观图,让学生不但从文字上了解荒漠景观,还能通过图片从视觉上直观地进行了解。现在的多媒体设备能够搜集大量的图片资源,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搜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相对直观的图片,使学生更加容易了解。地理的景观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很大,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地形地貌景观中找到其本质,找出其中的重点信息和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图文结合的作用。

三、地图示意图教学

在新课标的教材中,地理示意图增多,它用来表示地形地貌的成因,阐释各种地理现象的形成。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图示意图并使用分解法、引导法等,带领学生找出图中的概念,分析图中各要素的关系,根据图像了解其中包含的地理概念、规律以及原理。同时,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画图能力,做到能快速完成黑板的板绘,以此来辅助地理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地理板图的形式要简约而美观,板图的线条要流畅、清晰;地理板图内容的表达要准确,要准确地表达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突出重点,主次分明;地理板图时要成图迅速,画图的过程和讲解的过程相互结合,同时进行。

例如,在讲解黄河有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手绘如下黄河水系图。

黄河水系图

四、结束语

地图、地貌景观图、地图示意图、地理统计图等,都是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元素。因此,图像教学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利用图像,使文字描述与直观图像相结合,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学生的记忆,提升学生认图、用图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孙小丹.图像素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4.

[2]章玉明.浅议地理图像及其在教学中的运用[J].池州师专学报,2006(03).

第6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人文素养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将人类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文化成果,经过环境熏陶、知识传递等方式,内化为人类个体的气质、修养、智力、品德、感情等,从而使个体的整体素质实现全面提升,它包括人文精神修养和人文知识修养两个方面,而相对于知识修养而言,精神修养处于更高层次。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研究中,应通过对学生进行各种人文知识的传授和指导,进而达到培育陶冶其人文精神素养的目的,使其充分发展成为全面、健康、和谐的人。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学科特点的根本要求

地理是一门文理兼备、内容丰富的学科,除了一些特定的地理常识之外,它还包括物理、历史、文学、数学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初中地理作为整个地理课程的入门阶段,肩负着学生初步接触人文知识、锤炼人文精神素养的重要责任。因此,中学初级阶段的地理课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奠基石”。

2.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在地理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的地理课程要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这就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态度的形成、情趣的培养成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标,也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不可忽视的环节。

3.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是地理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

优秀的教师在课堂上是高明的领路人和指引者,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是在培养学生分析总结地理事物的各种内在联系、探索地理学科未知内容、培养对待事物和生活的态度等方面却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就是人文精神素养培育的一个方面。

二、目前初中地理教学中缺乏人文素养的具体表现

1.课堂教学侧重于应试,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

地理教学中往往要融教师讲授、师生谈话、小组讨论、总结纲要、分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于一体,但是目前我们的初中地理课程往往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画出重点内容,学生单纯记忆,以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经常会被家长和老师当成是“非主课”,因此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相对薄弱,基本上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抛之脑后。

2.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了解,应形成彼此信任、平等、自由的关系,而目前我们的很多教师在学生面前仍然是一副严师尊长的面容,学生纯真的想象力和判断力在教师权威的“恫吓”下,要么所剩无几,要么“改旗易帜”,教师成为“一统天下”的“君王”,这使地理课堂没有了师生的互动,更没有了言辞激烈的争论。

三、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策略

1.强化感性认识,培养学生高尚情操

初中地理中不乏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图表,对于初中刚刚接触地理学科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利用形象、直观、活泼的文字、图片、动画、声音等材料,把一些抽象的地理事物、现象展示出来。例如,在“地球和地球仪”的教学中,就可以借助幻灯片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首先利用一个椭圆形的橙子引入,让学生对地球的形状有个初步的印象;然后,借助幻灯片和三维动画,向学生展示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从宏观上给学生留下印象,也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再引入地球的半径、周长、表面积等一系列较为抽象的数据;最后介绍一些地球环境被破坏的相关知识,号召学生爱护地球、爱护人类。通过这种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由现实到科学、由知识到情感的逐步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不仅体会到地理知识的乐趣,还可以间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规划未来的能力。

2.加强教师自身人文素养,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讲究以情动人,初中地理教师首先要加强自己的人文素养,对学生要有丰富饱满的热情,对教学要有孜孜不倦的恒心,对生活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然后才能润泽学生的心灵,才会达到师生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初中地理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设计、表达、调控、反思能力,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才能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有所贡献。

3.重视乡土地理教学,拓宽学生视野

乡土地理展现了学生本地感性丰富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是地理教材的延伸和拓宽,学生通过亲自收集、发现身边的地理现象,然后运用掌握的各种地理知识对其加以解释和说明,在自我探究和学习中发现学习地理的乐趣,进而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懂得欣赏、玩味生活的情趣。

参考文献:

[1]张 芳.中学物理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

第7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

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不仅能够方便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等。

一、以图导课,奠定教学基调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学习和成长都比较重要的发展阶段,而枯燥单调的学习环境会让学生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以及消极情绪,不仅对学生学习产生一定影响,而且对其整个成长过程都造成一定阻碍。这种消极情绪会直接带到初中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中,对于地理学科来说更是如此。所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能满足当前教学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以图导课”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更加丰富地理教学内容,而且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活跃轻松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1)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等科技手段,播放有关我国冬季南方(以海南为代表)以及北方(以黑龙江为代表)的相关景观图片,让学生能够根据图片初步进行了解,知道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实际差异比较大,教师可以在这个时候提出问题:“我国冬季南方和北方之间为何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让学生带着疑问展开学习。同时,教师可以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利用手机查询当地当时和本周天气状况截图,让学生直观地看到一天及一周气温的变化,从而引出气温的测定与气温日较差、日平均气温等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够让学生结合图片和实际生活进行切实有效的思考,发散学生地理思维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2)激发地理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法国”时,课前通过播放法国旅游形象宣传片,给学生展示法国优美的田园风光、悠闲时尚的生活、高速列、葡萄酒、时装、香水、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这些都是法国自然和人文的真实写照,它们深深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震撼着学生的心灵,继而激发学生学习“法国”的热情。

地理教学中,教师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教学内容开始之前,应将与教材或者地理图册相对应的地理图像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对其进行仔细的阅读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在以图导课环节,要让学生对地图的名称、图例、界限、地域范围等进行详细的标注和记忆,通过对地图的仔细阅读和分析,将地图上所反映的事物和地域空间分布特点进行详细表述,将这些地理知识根据地图的描述装进头脑[1]。

二、依图学文,感受地理魅力

在学生对地图进行阅读和分析时,教师可根据地理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结合地图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学生在上一阶段对地图进行了仔细阅读,在此基础上带着问题再次阅读地图,不仅能够加深印象,而且能够结合地理教材的实际内容,通过独立思考、小组探讨,有效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开展地理教学时,可以设计一些读图、填图、描图、画图等游戏,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地理魅力,逐渐认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空间概念和地理思维思考模式。

(1)加深学生地理知识印象。同样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为例,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基础教学内容之后,利用“年平均气温分布图”设计读图、描图游戏,学生通过读图能直观地了解并归纳世界年平均气温出现最高和最低的地区。此时,教师可利用地图随机提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有何规律?这部分难度相对较大,现象容易发现,规律不好总结,教师要给予指导。让学生描画20℃、10℃、0℃等温线(以北半球为例)并观察讨论:从赤道向两极气温变化有何特点? 2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有两处特别弯曲,为什么? 1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有处特别弯曲,为什么?利用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增加课堂趣味性,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印象。

(2)提升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例如,学习湘教版七年级下册“非洲”时,先让学生画出非洲的轮廓备用,然后动手动脑来探究和解决问题,使学生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画图、填图方式来分析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特征:①对照非洲政区图在非洲的轮廓上画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填注大西洋、印度洋、地中海、欧洲、亚洲、苏伊士运河等,了解非洲地理位置;②对照非洲地形图在非洲的轮廓上填注4个1(1个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1个主要盆地――刚果盆地,1个主要沙漠――撒哈拉沙漠,1个大裂谷――东非大裂谷),2个2(2条主要河流:刚果河、尼罗河,2条主要山脉),1个3(3个主要高原),了解非洲的地形特点;③对照非洲气候图在非洲的轮廓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符号代表不同气候类型,边画边说出气候类型名称并注意观察分布特点,归纳总结规律,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描画填图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能让其灵活记忆,打破传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到有效的地理知识。

依图学文环节是地理教学中的重头戏,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根据上一阶段的地图阅读对地理知识内容进行熟练记忆,而且要根据读图导课环节中对于地理信息的分析、总结、归纳、推理等部分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能够利用教师之前设计好的问题来展开有意识的地图阅读,锻炼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

三、用图总结,培养综合思维

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利用以图导学方式,在保证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有效提升的同时,可通过对图像的解读、分析、练习绘制等方法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图导学最后一个环节是用图总结(如图1),根据图1不难发现,地图是整个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地图来展开,学生首先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地图进行仔细认真的观察和阅读;再根据所掌握的教材内容以及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地图进行深层次的阅读和深入分析;最后师生通过地图来对本节课程的内容进行总结[3]。

同样以湘教版七年级上册“气温和降水”为例,学生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对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和记忆,所以在开展这一环节的时候,需要对前两个环节进行深度总结,得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教师可设问:“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对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是否使用?”让学生阅读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进行小组讨论,完成教材第74页活动题,通过进一步读图分析,得到正确结论,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全面掌握气温相关知识。

用图总结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充分挖掘、提炼、分析、归纳和推理图片信息,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获得准确而全面的信息,并将既得信息进行整理加工,总结地理规律,揭示地理现象,培养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总体来说,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用以图导学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且能够打破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有效学习,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以及思考方式培养都有很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晓艳.“以图导学”的地理教学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5).

第8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地理;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能力。除此之外,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还能熏陶学生的思想品德。笔者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更好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初中地理课堂中。

一、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地理品德素质、地理能力素质和地理知识素质是地理素质教育的三部分。所谓地理品德素质就是让初中生在学习地理的时候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教育,在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准则;地理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时候提高自己的动手操作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和自己对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地理可以看懂地图,自己辨别方向。除此之外,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独立的解决生活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在地理学科中起着基础作用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地理规律,还要求学生熟练的掌握地理概念。一些反面事例能对学生的道德情感起到很好的震撼作用,初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的原则

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改革性原则、多向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初中地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既要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又要重视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地理教师要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各种教学器材组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要多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初中地理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育思想,和学生建立起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学习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真正的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

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做好备课工作

首先,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充分的了解与地理相关的新大纲和新教材,安排符合初中学生的年龄、心智特征的教学内容。我们都知道,教学提纲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地理教师要掌握教材层次,编好教学提纲。其次,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突出教学重点,区别教材主次,教师应该找出初中物理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初中地理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结构,巧妙的安排各个教学环节。再次,初中地理教师要设计好教学方法,备课时应该考虑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有声有色、活而不乱的进行。有些报刊新闻会涉及到或多或少的初中地理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去分析并解释当今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这样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突出人口、资源、环境的教育和国情教育,这样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四、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要求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在地理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好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组织教学一复习提问—讲授新课一总结巩固一布置作业”这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课堂结构,才能适应新的教育形式。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大纲和教材,精心的设计并建立教学提纲,对规律性地理知识进行概括总结,认真的对学生的口答、笔答、训练、操作等练习答案和结果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活读课文,在课堂上开展地理活动,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动口能力、动手能力。“立纲、活读、勤动、精讲、巧练、细评”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教学内容安排到仅有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学中。

地理是学生中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课程,教师应该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地理课堂中,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教学内容,才能实现地理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才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进而实现学生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德海.让地理融入生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的感受[J].教师,2013(3)

第9篇:初中地理总结范文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各个学科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来进行教学,初中地理也不例外。初中地理要改变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创新,做到教、学、做相融合,让学生的能力得到相应地提升。同时教师也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更新自己的知识库,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把学生培养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创新

作者:邓东然(福建省福安市民族中学)

一、当前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理解能力不够

我们都知道,初中地理的知识通常都很抽象,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感觉难以理解,还有一些学生由于没有打好基础,往往难以理解其中的内涵,在面对一些难题时束手无策。又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注重知识的讲授,而缺少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不顺利的,也是不主动的,这样学习的效果十分不好。

(二)课外实践教育不足

我们都知道,必要的课外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将学习到的知识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灵活运用,是课堂实践的重要补充手段。然而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教师对课外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很多学校并没有开设地理课外实践的课程。一味的枯燥讲解使学生失去兴趣,从而慢慢丧失了学习地理的热情。

二、初中地理教学创新策略探讨

(一)加强对初中地理教学的重视和重新认识

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理念不够新颖,并且许多学校不重视地理的教学活动,还有的学校甚至将地理课让给语数英这三门主课,地理课程的学习课时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学生认为初中地理一点也不重要,从而丧失对地理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让学生理解地理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要大量搜集教学内容和素材,让学生重新拾起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加强课程导入设计

创新型的地理教学可以采取课程导入环节,让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到课堂上,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常用的课程导入方法有以下几种:诗词朗诵法、视频导入法和音乐导入法等等。例如教师在进行《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教学时,可以在课程开始时,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首《乡愁》,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也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感情和台湾人民期盼回归祖国怀抱的强烈情感,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

(三)爱国主义情感渗透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同时也要将思想政治当做其中一项教学内容来进行。在进行地理知识讲解时,教师在介绍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贯穿自己浓烈的爱国情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进行讴歌和赞美,描述不同民族的不同的风俗,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情感。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的河流》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同学播放相应的歌颂黄河、长江的歌曲,通过慷慨激昂的歌曲,学生仿佛看到了黄河和长江在自己面前奔腾,从而产生深深的敬畏和热爱的思想感情。

(四)注重组织教学活动

在创新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下,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该注重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应该是全体同学都参与到其中来,并经过交流和思考,互助和辩论去掌握基本的知识,并适当地进行拓展。学生们在实践当中获取知识,知识会掌握得更加牢固,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组织教学活动,学生们的地理知识的掌握得更加牢固,也更会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一定要提前做好计划,要以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为基准,以教材为基础,并且充分结合实际生活。在进行小组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周围进行观察,并适时进行指导和讲解疑问。最后,在活动完成后,教师还要对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比如在教《中国的气候》这一节关于气象灾害的内容时,教师安排学生提前对相关的素材进行搜集,然后在课上的时候,让学生分组讨论,随后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最后再进行全班范围内的总结。

三、结束语

初中地理教学的创新之路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及时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参考文献:

[1]严青峰.新课改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