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一、总体目标

以三务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具备“三资”监管、三务公开、民生互动、预警处置等功能的农村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网络平台,在先期试点的基础上,6月底实现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网,切实加强对农村三务公开的有效监督,使农村社会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监督更加科学有效,公开更加及时透明。

二、主要任务

(一)清产核资,搞实家底。“三资”管理公开是村务公开的基础和重点。要按照清理、登记、核实、公示、确认、上报的程序,对全市镇(街道)、村(社区)和村民小组所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农村集体“三资”的名称、类别、数量、单位、所处位置、保管人等,重点建立健全以农村集体资产台账和资源登记簿为主的“三资”账簿。具体包括:集体所有的现金、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应收应付款项、对外投资、实收资本、公积公益金等;集体所有的商业用房、标准厂房、机械设备等经营性资产,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非经营性资产;集体所有的各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集体所有的鱼塘、山林以及其他资源性资产。

(二)建立平台,科学监管。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覆盖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涵盖党务、政务、村务三方面的内容。要依托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的“三资”监管,三务公开,民生互动,预警处置等平台,切实加强农村三务公开,扩大群众对三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构建三务公开新机制,推进“三资”监管、三务公开规范化、制度化、民主化、信息化。一要按照目标任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班子建设、队伍建设、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建立统一规范的党务公开目录。二要按照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届内任期工作目标、公开承诺、接受群众投诉联系方式、主要领导及包村干部的工作职责,镇(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对辖区村级工作考核情况、处置群众投诉和突发事件情况、对辖区村级组织重大事项的审核批复、办理审核审批农村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对农村建设工程项目逐项招投标的监督情况、新农村建设情况等内容,建立统一规范的政务公开目录,并与市级政务资源目录体系对接。三要按照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村民委员会年度工作计划,村干部(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人员)分工,村干部年度工作报酬,村优待抚恤、救灾救济款物发放,村最低生活保障,村各界募集、筹集、统筹资金以及使用,社会救助,计划生育政策落实,村多种经营承包,村宅基地规划及建设使用情况以及财务公开的内容,建立统一规范的村务公开目录。重点要突出“三资”公开,在按照“五有”(平面图、权证、照片、数据、合同)标准,建立“三资”数据库的基础上,公开村级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算方案,村征地补偿安置费用,集体资产管理,村级收入支出明细,村级债权债务情况等内容。

(三)严格制度,规范运作。按照“规范、合法、公开、透明”的要求,明确集体资产转让、租赁,设备添置、报废等资产处置程序;完善各类资产、资源租赁、转让等合同签订,各项债权债务管理制度;规范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内容和要求,确保“三资”管理到位,三务公开到位。

三、实施步骤

在前期各村(社区)已完成清产核资、建立好“三资”工作台账、完成软件使用培训的基础上,重点分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平台建设阶段(至2012年5月底)

按照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要求,软件开发商根据合同约定开发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软件系统,并根据先期试点工作经验,对软件功能进一步完善、修正错误,全力促进软件与三务实际业务工作融合,5月底完成三务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基本实现市镇(街道)两级管理平台统计汇总、预警提醒等功能以及三务公开网站框架建设。市统一管理软件并建设系统运行主机房,各镇(街道)及村(社区)落实必要的办公条件,配备必要的软硬件设施。

(二)数据录入建档阶段(至2012年6月底)

各镇(街道)、村(社区)的数据录入工作与业务培训同步穿行,各镇(街道)、村(社区)应在培训结束后立即组织专门力量按照“五有”(平面图、权证、照片、数据、合同)标准和党务、政务、村务公开要求,收集、整理、审核各类“三资”、三务信息,将全部“三资”、三务信息档案输入管理系统,建立信息数据库。市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会同软件开发商到基层一线指导每个镇(街道)2-3个村的“三资”、三务录入工作,以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在数据录入基本完成基础上,再进行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系统整合,测试软件运行状况。各镇(街道)对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分类汇总,向软件开发商提出建议,协助软件开发商进一步完善软件功能。6月底前基本完成录入、调试工作。

(三)建章立制阶段(至2012年8月中旬)

各镇(街道)在系统全面运行后,对数据录入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审核,并结合本地实际,建立日常管理长效机制,加强检查指导,及时督促整改。

1、完善农村集体资金管理制度。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集体财务收支预决算、货币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债权债务监管、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等制度。

2、健全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农村集体资产清查、资产登记、资产经营、资产处置、集体建设项目招投标、集体资产合同管理等制度。

3、建立农村集体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资源登记簿、资源经营、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登记簿、集体土地收益专项管理等制度。

4、明确三务公开制度。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完善公开目录编制、公开范围、公开标准、公开监督等方面制度。

5、建立监管系统维护管理制度。明确专人负责系统基本数据的更新维护,对资金资产资源发生变动、合同新签、续签、三务公开内容调整等及时做好录入工作。有关部门做好日常的督促检查工作,对发现预警信息的,及时督促整改并作出相应处理。

(四)总结验收阶段(至2012年10月底)

由市纪委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成立检查验收工作组,对信息系统建设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验收,对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系统建设中好的经验做法,加以宣传推广,对存在的不足,加以整改完善。各镇(街道)也要认真总结工作实施情况,根据市检查验收工作组提出的意见,逐一查漏补缺,确保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系统建设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成立由市纪委、监察局、组织部、农工办、财政局、民政局、信息化办等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工办,市纪委、组织部、民政局等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共同抓好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建设推进工作。各镇(街道)要把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建设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镇(街道)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纪检、组织、农经、民政、财政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工作班子,具体负责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建设的指导、推进和督查工作。

(二)明确工作责任。各镇(街道)、村(社区)要按照市统一部署和时序进度要求,加大力度,迅速开展各项工作,要将具体责任落实到人。基层输机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切实掌握操作程序和要求,在输机录入过程中把握重点、先易后难;先期试点各村(社区)要对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数据录入情况组织“回头看”,查漏补缺,完善资料,并将前期未录入的其他模块信息进行完整录入。各职能部门要会同软件开发商,分别赴各镇(街道)对数据录入工作进行点对点或集中服务、指导。各镇(街道)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健全与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系统相适应相配套的三务公开制度体系。

(三)强化业务指导。市纪委、监察、组织、农工办、民政等相关职能部门要抽调人员组成工作指导组,赴各镇(街道)基层一线,会同软件开发商、各镇(街道)工作人员具体抓好三务公开信息“直通车”建设工作的指导、审核、督查等日常业务工作。指导组重点要做好四个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基层干部群众及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文件资料,研究法律、法规和政策,把握政策界限和工作要领;二是对软件应用方面有困难的村(社区),联系软件开发商技术人员上门进行点对点的服务指导;三是对清理录入阶段村(社区)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对录入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抽查审核,对各村(社区)的工作进度进行督导;四是搜集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向软件开发商反馈,及时加以解决,以确保各项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

第2篇: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资建设 问题 对策

一、问题

(一)留住人才的困难

(1)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乏竞争力。与企业许多相同学历、资历的人才薪酬相比,中职教师待遇差距很大,即使比较普高教师薪酬,中职教师实际收入也偏低。加之近年来中职学校普遍陷入无序竞争、招生市场混乱的窘境,许多资深中职学校背负沉重的招生成本负担,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深受影响,待遇留人成为一纸空谈。

(2)事业成就感缺乏,削弱凝聚力。一方面,中职学校学生普遍素质较低,难教难管。教师付出十分的心血和努力,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但还要参与招生等关系到学校生存发展的繁杂工作,本末倒置,很难专心致力于教学干出成绩,以致事业上普遍缺乏成就感,一些教师消极怠工或干脆跳槽。

(3)教育竞争机制缺乏,降低推动力。虽然政策舆论大力倡导把教学质量、教学改革成效作为对中职学校评价检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职学校的办学业绩更多的还是从招生人数、就业安置率和稳定率等数据上体现,对教师的教学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价,导致教师缺乏积极性,严重挫伤教师的上进心和事业心。

(二)打造“双师型”教师动力不足

(1)教学成本的增加。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培养适合中职教育的人才,都意味着学校必须增加支出,而这种不“封顶”的支出意味着必须占用有限的教学资源且必须自行“买单”。

(2)人才流失的风险。经过学校精心打造培养的人才既可能随时“跳槽”,也可能被“挖墙角”。由于受现行事业单位聘用制度的限制,用人单位对“跳槽’,和“挖墙角”完全处于被动局面。

(3)教师企业实践收效甚微。受市场机制影响,企业在政策层面上没有帮助中职学校培养教师的义务,更不可能打乱生产经营秩序让教师到企业短期顶岗或实践,教师到企业实践大多流于形式。

现就拿自己所教科目英语为例谈谈一些问题与看法。职业教育系统内部对英语重要性认识不足。基础英语在中等职业教育各个专业中是一门不可缺少的基础课,随着科技发展及国际间合作的日益密切,社会对会英语的复合型人才需要日益增长,而目前中职学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较差,英语的教学就成了基础课中的难题。

就读的学生主要有两种:一是普通高中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英语根底学问,但整体程度不高。二是从初中进入学校的学生,这部分学生英语根底十分差,学习态度不正,习气不良,学习兴趣不够。多数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不良知理:

(1)无用心理。大多数中职生以为本人就是学习一技之长,学完三年的课程后找一份工作便够了,不需要英语。有的以为英语与专业课联络不大,认为学好专业课就行。

(2)畏难心理。大多数学生的语音、根本词汇和根本语法等根底学问均未到达应有的程度,因而产生了畏难心理,不能很好地展开学习。

(3)逆反心理。由于某件事没有得到同窗的了解和支持,特别是没有得到教师的同情、关心和鼓舞,由此对教师产生了“对立”心情,转而对学习产生“恶感”,放弃了学习。

随着社会的全球化发展,英语已是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技能之一,而目前教授英语的教师大多来自刚刚踏出大学校门的应届毕业生,他们无力改变这种现状。

二、对策

(一)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落实。

制定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是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开展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依据。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应全面分析队伍现状,根据学校发展目标,科学预测未来五年师资需求,就教师队伍发展规模、学历、年龄、职称结构、“双师型”要求等提出建设目标。并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工作进程、考核方法,以确保师资建设目标工作落到实

(二)加大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力度。

按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必须有机制和资金保证。从企业、科研单位引进优秀人才,吸引既具有丰富生产一线实践经验,又具有出色专业技术能力的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来校担任教师,可以促进专业、学科建设和发展,又能满足“双师型”教师队伍的要求。

第3篇:软件开发年度工作计划范文

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教学点各年级的教学光盘,通过播放教学光盘对学生授课和辅导,配备对象主要是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确定保留的教学点。

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卫星接收系统、计算机、电视机、DVD播放机和16年级教学光盘,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大量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并同时具有教学光盘播放点的功能,配备对象为乡中心小学和村完小。

模式三,计算机教室,配备卫星接收系统、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教学光盘,其特点是除具备模式二全部功能外,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初步的网络条件下的学习环境,配备对象为农村初中,每所学校装备一间30台终端的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教室。

3种模式设备的配置,再加上相关辅助设施和资源,应该说能够基本满足农村学校远程教育的需要。但事实上,一些农村学校在实践中存在的管理与运用方面的问题不少。据2010年9月四川省内江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管理使用现状调研的情况显示,主要存在“五不”问题:

一是不重视管理,没有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更没有制定配套的管理制度,资源损坏、遗失现象时有发生。

二是不重视运用,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为普遍。有的虽然运用了,也没有很好地与学科教学整合起来,使用效益差。

三是不重视维护,普遍存在缺乏专业设备维护人员的问题。有的虽然安排有维护人员,但其硬件维护、软件开发应用乃至制作仍是空白。

四是不重视资源建设,尤其是创生资源、地方特色资源的建设没跟上,设备的利用率大打折扣。

五是不重视技能培训,缺乏专业的技能培训,学校教师使用起来“少”“慢”“差”的现象较为普遍。

实践证明,农村远程教育3种模式设备及其相关辅助设施和资源管理不善,运用不好,就不能很好地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应有作用。为加强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的规范管理与有效运用,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立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的机制

应在纵向建立起县、乡镇和学校的三级管理与运用机制。

第一级是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县域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的总的实施方案并下达年度工作计划,组织指导乡镇和学校开展相关的教学、教研和培训等活动,完善远程教育资源装备,建立地方资源库,检查总结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情况。

第二级是乡镇中心学校。主要根据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建设、管理和维护好本乡镇的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组织、指导和督促本乡镇所辖学校开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教研和培训等活动。

第三级是完全小学。主要根据县和乡镇中心学校的要求管理和维护好本辅导区的远程教育设施与资源,组织、指导和督促本辅导区学校开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教研和培训等活动。

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县、乡镇和学校的装备、网管、教学、科研和督导等职能部门的职能作用,建立起三级横向的管理与运用机制。无论是纵向的,还是横向的管理与运用机制,都既要重视硬件的建设,也要抓好软件的建设。

二、建立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的系列常规

对远程教育资源既要重建设,也要重管理,更要重运用;要建设与管理相结合,管理与运用相结合,运用与学科教学整合相结合。为此,需要建立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的系列工作常规。

(1)配。配备远程教育装备与资源,为学科教学整合运用提供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

(2)创。创生具有地方特色的远程教育资源,开发学科适用的远程教育资源。

(3)培。培训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应用的技术人员和教学人员,既开展通识性培训,又重点进行专题性培训。

(4)送。送资源到乡镇,送技术到学校,送名师到课堂。

(5)研。立项开展学科教学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实验研究,县立总课题,校立子课题。

(6)查。检查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设备运转情况,督查学科整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情况。

(7)导。对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及运行管理工作进行指导,对学科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指导。

(8)推。总结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工作,推广学科整合运用的实践经验和课题实验研究成果。

(9)评。评比学科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课题、先进典型。

(10)编。编辑学科整合运用远程教育资源的先进经验集、课题阶段成果集、课题研究成果集。

三、实践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的基本原则

在远程教育资源管理与运用中,应当实践以下基本原则。

1.必要条件原则

学科教学与远程教育资源整合必须具备硬件与软件的必要条件,即完成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完善配套设施,实现“校校通”;学校领导和教师具有运用的思想素质、技术素质和研究素质。

2.“建”“用”结合原则

远程教育工程的建设必须与学科教学的运用结合起来。在“建”与“用”的过程中,要边“建”边“用”,以“建”带“用”,以“用”促“建”,有机结合,产生效益,提高效益。

3.“教”“研”结合原则

远程教育资源在学科教学中运用,对许多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陌生的,且其中还有许多“整合”问题需要探讨,这就需要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帮助教师提高运用技术,帮助教师解决“整合”困难,促进学校有效运用。

4.借鉴创生原则

在学科教学中,对远程教育资源不能采取“拿来主义”,照搬照用,要在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地域的实际创生具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以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5.科学管理原则

学科教学与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整合是否有机、紧密,能否成功、有效,关键在于管理,不仅在于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更在于制度管理、机制管理。

四、实践远程教育资源运用的主要教学模式

教学是双边活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于教学也需要师生双边协同,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也才能做到教学相长。在远程教育资源运用中有利于师生双边活动,促进共同发展的主要教学模式有:

1.“两动”教学模式

“两动”教学模式即“教学媒体联动,师生双边互动”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以师生双边互动的教学活动为主线,通过远程教育资源媒体相连,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的互动,由此形成封闭的教学环流。在这一教学模式中,“教学媒体联动”是前提和基础,“师生双边互动”是结果和目的。

2.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模式

基本教学流程为:明确学习内容,学习任务―分解学习任务,形成探究问题―进入虚拟情景,网络探究问题―回归现实生活,深化学习任务―形成认知结构,拓展知识领域。这一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强调的以教师讲授为主。这一模式将学习任务与探究问题挂钩,教师提出探究问题,在远程教育资源的支撑下,增大课堂容量,激发学生探讨热情,改变学习方式,开发学生智力。

3.基于课题研究的学习模式

基本教学流程为:从资源网或学习网引出研究问题―出示教学目标―分解研究任务―在资源网或学习网自主学习教材内容―学生质疑―教师点拨―小组讨论―集体汇报―总结研究成果―归纳学习任务。这一教学模式以探究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价值取向,以教材内容为“纲”,以远程教育资源网或主题学习网为载体开展问题探究学习活动。

4.基于人机交互的远程学习模式

基本教学流程为:本地课堂与远程课堂融为一体,形成可合可分的交互形式。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具有信息容量大、传播速度快,收视范围广,可双向交互等特点,为教学过程提供理想的教学途径,形成具有双向交互特点的远程合作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兵,李享彬.县域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与思考[J].西部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