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规划范文

创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业规划

第1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特征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创业型企业的特点及其战略规划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界和学术界对创业活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创业活动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界对创业企业的重视和研究不断深入。相比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而言,创业企业体现出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创新性。公司通过创新发掘其他人或其他公司没有发现或开发的机会,进入新市场,获得新客户,或用新的方式配置资源。创新性体现了公司参与新的想法、实验、创造性过程的倾向,并由此产生了新的产品、服务或技术过程。

二是机会导向性。是指创业活动表现出的识别机会、利用机会、开发机会并产生经济成果的行为的特点,或者将好的创意迅速变成现实。

三是创业活动的动态性。一方面企业的创业精神会促使创业行为随着企业的成长而延续并强化;另一方面机会发现和利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四是与成熟企业相比,创业型企业体现出积极主动地承担风险,并寻找市场生存发展空间的特点。

尽管创业成功的企业给正处在创业阶段的许多创业者以信心和希望,但仍有许多勇于创新和敢冒风险的企业惨遭淘汰。为此,分析创业失败的原因并提高创业成功率就成了相关学者研究的课题。近年来,在现有的关于创业型企业的讨论中,针对创业型企业的战略规划的讨论日渐丰富。即将创业和战略管理进行有机结合,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研究创业行为,促使创业企业实施战略规划。

目前,在战略管理研究和创业研究领域,已经出现了二者“交叉”或“融合”的现象。Meyer D等人通过研究发现,这两者融合主要由于两者都是以公司绩效作为主要解释变量,战略管理是以绩效为导向的研究过程,关注企业如何建立竞争优势;而公司绩效对于创业企业而言同样重要,创业方面的期刊也较多地侧重以绩效为基础的研究。另外,不断变化的动态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必须灵活调整、快速应变,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为了创造财富,创业行动和战略行动都必须体现出创新的特点,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从战略角度进行有效地管理。因此,Hit等人就提出了“战略型创业”的概念,即:“把创业的(即机会寻求行为)和战略的(即优势寻求行为)观点进行综合,计划和实施战略设计活动,从而创造财富”。因此,它是一种以战略的观点从事的创业活动,也是一种富有创业心智的战略活动。

事实上,战略管理更多地关注如何在特定的市场和产业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创业型企业更多地侧重于开拓别人没有发现或是开发不够的商业机会。因此,对创业型企业实施战略规划,可以使企业既能够有效地发现新机会,也能够高效地开发机会并形成竞争优势,并能持续保持创业精神。

第一,战略规划是整个企业行动的方向。创业企业由于资源和市场限制,在其经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不同发展阶段的工作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当团队成员针对企业应该开展什么业务存在不同见解时,在开拓市场等行动上存在意见分歧时,战略规划可以有效地帮助团队成员统一行动的方向,达成一致的行为,从而齐心协力获得竞争优势。

第二,战略规划可以使创业企业的活动更具计划性,便于组织和有效管理。进行战略规划的企业首先需要对环境进行系统研究,寻找行动的方向,并就总体发展战略做出规划,尽管许多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相对简单,总体战略的考虑较少,但对于产品战略、技术战略、市场战略等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评估和权衡,也有着详细的计划方案,这就使得创业企业的活动有章可循,便于创业企业更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安排各项活动。

第三,战略规划有助于保障创业企业稳定经营。通过对我国目前创业企业的分析发现,创业企业的特点及经营活动与创业者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果创业者性格相对保守,则可能错过许多具有潜在价值的项目,如果创业者具有较强的开拓进取精神,即使对市场机会的识别非常及时,但是在缺乏战略规划的条件下,极有可能对市场机会的成分和风险分析不够全面而导致失败或者利用不足。因此,缺乏战略规划的企业表现出较强的行为随意性,或者前思后想不敢行动,或者做孤注一掷的冒险行为,其结果具有非常强的不确定性。尽管创业团队的构建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稳定创业企业的经营,但是如果创业团队整体素质欠佳,或者创业团队难以通过有效的配合达到高绩效,那么通过有效的战略规划可以有力地保障创业企业的稳定经营。

尽管进行创业规划可能需要企业耗费一定的资源,但它却可以使企业的活动具有方向性、计划性和稳定性,避免随意性,因此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势在必行。但是,创业型企业毕竟与处于成熟阶段的企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创业型企业也表现出与成熟企业不同的特点。

二、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特征

1、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复杂程度较低。一般而言,成熟企业的战略规划相当复杂,从其战略分析、选择、制定到实施需要进行严格的控制,而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大降低。一方面因为创业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行为处于摸索阶段,企业从事各项活动的不确定性程度都较高,因此很少有企业制定非常完整复杂的战略规划;另一方面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很多创业企业的成功在于迅速把握了一个市场机会,在此之前并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详细的市场调查,更不用说对整个行业的竞争结构进行分析。Bhide曾经对全美成长最快的500家私营企业中选择了100家,对他们的创业者进行访谈,发现41%的人根本没有商业计划,26%的人制定了一份简单粗略的计划,5%的人为投资者做了财务预测,28%的人撰写了一份详细的商业计划。根据统计结果,Bhide提出,全面计划的方法并不适合创业企业,过多的分析可能会使一些企业错过可能抓住的市场机会。但他同时也认为,所有的企业都应该进行一些分析和计划。因此,对于创业型企业而言,其创业计划介于不做计划与详细计划之间,既非没有计划,同时其规划的复杂程度相比成熟企业而言又大大降低。

2、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侧重于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市场空间。成熟企业因其经营的稳定性,有条件进行详细的战略分析,在战略选择活动中,无论是公司总体战略还是经营单位竞争战略选择上都可以进行详细的思考,整体战略规划完整而全面。相比而言,创业型企业面临的最严峻问题是生存,因此创业企业战略规划的重点更侧重于获得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源,侧重于获得市场立足的空间,因此创业企业更多地考虑市场经营层面的竞争战略和技术创新战略,对于公司经营层战略较少涉及。

3、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的动态性。创业者往往因为拥有某种优势、资源或机遇而创建企业,在成立之初根据其拥有的技术资源、吸引的人员、资金等资源条件制定战略,企业战略规划涉及的期限通常较短,也相对比较具体,随着企业的发展,内部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外界产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企业必须结合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以适应发展的需要并有力地把握商业机会,从而表现出企业发展路径与创业初期产生了明显差异。此外,企业后期的发展还与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和企业的技术学习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创业企业的成长过程可以看作是企业不断改变战略追求商业机会的过程。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战略规划呈现出适应资源条件的动态性的特点。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Bhide A.HowEntrepreneurs Craft Strategies[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Mar/Apr.

[2]Hitt MA,Ireland R,Hoskisson R E.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M].吕巍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林嵩,姜彦福.创业型企业战略规划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8.10.

第2篇:创业规划范文

一、前阶段活动情况

2010年是我市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重要的一年,也是“十一五”期间为实施我市“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和“四区合一”、“一体两翼”、“一江两岸”的城市发展目标的关键一年。

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意义十分重大,我局把服务创业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全市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创业服务这一活动主题,全面深入部署了创业服务年活动,把创业环境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部署落实活动的各项要求,在全局营造“人人服务创业、处处和谐创业、事事高效创业”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开展。

(一)迅速动员部署。召开全市动员大会后,根据市委市政府统一安排,我局及时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今年的创业服务年活动。全面动员,振奋精神,忠诚履职,制定了《鹰潭市城乡规划局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工作方案》,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将创业服务年活动融入我局具体工作中。

(二)强化组织领导。为确保活动实效,成立了市城乡规划局创业服务年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鲁建平同志任组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叶明和同志任第一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纪检组长龙顺里同志兼任,工作人员:李清朵(党总支副书记)、杨俊(监察室副主任)、方阳石(信息中心干部),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各科室、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明确目标要求。我局认真学习全市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实施方案,对照方案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目标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机关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深入园区、深入项目,主动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困难,通过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努力达到五个目标:一是服务创业意识有新增强。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发展就要服务项目建设的意识,不断增强服务项目建设的紧迫感、责任感,提高服务项目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二是服务创业能力有新加强。要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延伸服务手段,不断推出新的服务举措,完善服务机制,强化服务保障。三是行政效能有新提高。要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手续,规范审批行为,实现政务服务的优质、便捷、高效,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四是投资兴业环境有新变化。要营造全民创业良好环境,在发展环境的优化上有质的提升,使得一大批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做得强。五是服务体系有新突破。要在建立健全创业服务机构、拓宽融资渠道,为创业者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实现干部作风转变、服务周到、能力提高、水平提升、工作节奏更快、程序更简、效果更好、做事合法、办事高效的目标。

(四)注重实效,狠抓落实。

一是改变工作作风。结合我局开展的遵纪守法集中教育活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外树形象,内抓管理,形成务实高效的规划服务环境。

二是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结合我市开展“两集中、两到位”活动,转变服务观念和方式,全面规范行政审批程序,简化审批审核项目环节和办事程序。

三是对重大项目采取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绿色规划通道。如:320国道拓宽工程、廉租房建设工程、胜利西路延伸工程涉及到村民安置用房项目、棚户区改造项目、滨江二期绿化工程项目等重大项目均纳入绿色规划通道予以优先办理。

四是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在规划编制、实施、监督三大方面创新。实现三个转变,一是规划编制从数量到质量的转变,二是规划设计从注重形体上到项目策划的转变,三是规划管理从被动服务到主动引导的转变。强力打造“民本规划、精细规划、数字规划、阳光规划”,为创业服务年提供强有力的规划服务保障。

二、下阶段工作安排

(一)推进规划编制进程,提供规划服务保障。

积极争取和筹措规划编制资金,筛选最佳设计单位,用超前思维、科学规划、全力推进中心城区近期建设用地的规划编制进程,尽快实现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专项规划全配套的目标。对我市今年拟出让和收储的土地,以及重大项目用地,抓紧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立健全规划编制工作机制,政府组织、专家评审、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相结合的科学编制体制。

(二)提升行政审批效率,完善项目绿色通道。

努力为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服务,按照程序最简、效率最高、环节最少、授权最大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完善建设项目进驻服务大厅行政审批“一站式”制度,实行“阳光审批、透明操作”,自觉接受全社会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杜绝“两头”受理,体外循环、暗箱操作。大力实施政务流程再造,有效解决科室之间职能交叉重叠、环节复杂、责任不清等问题,严格规范规划审批行为,使规划审批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对列为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做到主动对接,特事特办,切实实行全过程跟踪服务。

第3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字:科技创业园 规划设计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科技创业在当今创新型社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社会发展中具有生命力的产业类型,是城市建设中生长的前沿触角。我们常常遇到诸如“创业中心”、“孵化器”、“科技产业园”、“科技创业园”等等此类的规划设计命题,作为一名建筑师,如何设计好一个符合此类产业共性,又富有吸引力的科技创业园,我们又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本文通过“南京农业生物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二期”工程设计案例,对此类产业的建筑规划设计应关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一、项目概况

南京农业生物高新技术创业中心二期工程地处南京市中山门外紫金山南麓,是1928年由创办的中国第一家乳品企业,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玄武区政府共同创办的省级专业孵化器。与中山陵景区一路之隔,周边有江苏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等农业生物高新技术资源。其2009年竣工的一期工程已进驻20多家农业生物科技企业,本案为二期工程,地块独立,规划总用地4.61万m2,建筑面积11.7万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4.2万m2,建筑层数为4~8层。

二、平面设计

在总体布局之初,有必要对“科技创业”企业的共性进行一些探讨,而这些共性会对规划设计形成影响。通过一期工程的使用情况,以及对长三角地区科技创业园的一些调研工作,笔者认为这类企业有如下共性:

1、集聚性与交叉性共存

创业型产业相同、相关类型的企业高度聚集。如“中关村”、“张江软件园”等,可能一幢建筑里面有多家相同类型的公司,它们之间相互协作或相互补充。同时这类型产业对资源整合的特点及产业链的形成决定了其产业之间具有很强的交叉性。

2、企业个体的规模弹性较大

科技创业型产业的规模一般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企业人数由十数人至百人不等,一般不超过500人。因此,所需要的办公建筑面积从数十平米至数千平米不等,而且如果产业孵化成功,会形成人员快速增长之势。

3、科技创业工作者的人性化诉求较高

他们往往需要相对安静、宽松的环境,富有创意的空间元素,同时又能快速与服务、资讯接驳。并且需要一定高质量的交流空间,有可能一些好的灵感创意就来自于一场午后茶的交流。

针对以上特点,笔者在设计中着力去营造符合这些共性特点的建筑空间,以九幢相对独立的建筑围合而成(其中一幢为保留建筑),中心为约5000m2的下沉广场。建筑的形态以“回”字型、“U”字型、“L型”等形态各异,建筑物之间、建筑物与中心广场之间,通过“凹”形空间均产生相互的联系,使其成为一个形态统一建筑群。地下空间为两层,地下一层结合下沉广场为展览、服务等功能,地下二层为停车库,这样的空间组织较好地解决了上述三个共性的特点。如下图,总平面图。

1、以“独立+关联”应对企业的集聚性与交叉性。每幢建筑的面积为8000-10000m2,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有的还相互连通,如西侧1#、3#、5#楼。极好的解决了这类企业集聚性与交叉性共存的特点。

2、以建筑的模式化设计应对企业个体规模的不确定性。建筑单体进行了模式化的设计,建筑柱网以8.4X8.4m为基本单元,每幢建筑均设置2-3个服务核。服务核由垂直交通、卫生间等组成。这样的空间组织最大限度的实现了灵活分隔的可能,无论整体使用,还是平面分隔或垂直分隔均可自成体系,实现了使用效率的可持续发展,如下图,6#楼标准层平面图。

3、以景观与建筑的相互渗透应对科技创业者的人性化诉求。建筑单体的半围合空间与中心主景观形成由半开放到开放的空间层次,中心景观周边的地下一层空间可提供茶餐、咖啡等服务,建筑单体的半围合空间以小庭院的景观手法设计。建筑物内部走廊在庭院一侧适当放宽,营造建筑内部的灰度空间,使得景观与建筑之间相互渗透,形成互动。

三、垂直设计

1、地下两层空间的标高组织问题。本项目基地南低北高,南北高差约5-6米,西高东低,高差约2米。因此需要充分解读地形,利用自然高差,依势而行,经济地解决开挖深度的问题。关于地下室开挖深度,经多次测算比较,最终确定北侧较高地势处设计一层地下室,南侧低地势处设计两层地下室,南北的高差通过三级台地找坡衔接而成,西侧高地不设地下室。以达到最经济的地下空间设计,同时满足区域的停车要求。

2、如何解决人员、汽车的垂直交通问题。每幢建筑单体内部均设置两部楼梯一部电梯可达地下一、二层,较好地解决停车后到达办公空间的最短交通,地下一层的展览、服务空间围绕下沉广场周边展开,广场周边共设置四部人行楼梯。地下二层车库停车数约700辆,共设三个汽车出入口,出入口设置均位于主干道旁,方便车辆出入。

3、如何解决地下室上部的雨污水的排放问题。如果雨污水管通过板顶埋地找坡的方式排放,其埋深要求必然导致板顶覆土达到1.5米左右,混凝土板的结构设计的配筋量会较大增加,造价较高。现采取的雨污水排放方式为:于建筑的庭院周边设浅沟景观水系,利用自然坡度,收集屋面和场地的雨水,既解决了雨水排放问题,又活跃了景观元素,还可作为园区绿化的养护。污水则通过楼座±0与室外地面的高差形成的梁底高度,有地下室顶板下直接排至主管线。通过这样排水组织,其地下室板顶仅需要0.9米的覆土,大大减少了地下室的工程造价。

四、文化设计

项目地块紧邻钟山风景区,周边有中山陵等民国文化遗址,而项目的主体单位南京奶业集团也成立于民国时期,这要求设计者充分尊重历史的文脉,寻找在沧海桑田的历史中演变出来的新变革,体现一个百年企业所独有的文化内涵,让历史由陈旧变成沉淀。

1、保留一座联合国援建的老建筑(3#楼),这是一幢四层的仓库建筑,主体完好,在平面布局中,通过其将1#楼、5#楼自然连接起来,浑然一体。

2、尽量保留场区内原有的大树,尤其一棵1928年建厂时栽种的雪松,在地下室的设计中,较为巧妙地避让了这棵近百年的大树。

3、收集部分原址上拆除的保留较好的青砖小瓦,在庭院的景观设计、主体建筑底层外墙的局部位置重新使用,使其获得新的建筑生命。

4、在建筑物外立面设计中参考原民国政府外交大楼等民国建筑风格,汲取其部分建筑风格,采用改良的设计手法。形成独具风格的建筑群,立面主要材质采用青灰色小面砖与深灰色涂料相结合,以及简化的线脚,简单讲究比例的方窗,既适合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又沉稳大气,如下图,东侧沿街效果图。

五、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设计应尊重自然,注重效益,保证科学,为保证该项目设计的生态性,在建筑方案上,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现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的相协调

充分考虑建筑工程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做到建筑设计与周边环境和谐,并与建筑区域内社会、人文及城市定位相协调。例如,建筑群与北侧钟山景区的建筑风格的协调及文脉的延续。

(二)科学处理建筑美学及经济投入的协调性

在满足建筑工程项目应用功能的基础上,尽量降低投资。简洁的建筑风格与地下室的台地设计均保证了项目的经济性,科学处理建筑美学及经济投入之间的关系。

(三)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设计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建筑照明、采光、通风、制冷及采暖等环节中,充分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了建筑生态化。

(四)建筑再利用

在项目中,保留了部分原有建筑,拆除的旧建筑中的青砖与灰瓦整理后继续使用到项目中去,节能的同时也体现了当地文化的延续。

整个项目设计注重节能环保,开窗大小适中、体型规整,建筑群体间通风等这些设计均使建筑更节能。此外建筑单体外墙、屋面、地面、外门窗均进行了保温节能设计,还考虑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建筑内设备也选用环保材料,这些设计均降低了建筑的能耗。

六、结语

在当今越来越注重创意的社会,科技创业园的设计,需要体现出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需要设计师从科学、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把控。笔者根据自己的设计案例,在科技创业园设计上做了相应的努力,以此来进行探讨,以期对类似规划设计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第4篇:创业规划范文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湖南长沙,410001)

[摘要] 相关的调查表明: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高,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职业规划的意愿却很高。同时还发现创业职业教育仍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如: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创业教育目标设定功利性,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环境建设不够完善。在分析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加强创业教育实践,创造创业教育的优良环境及开展课外创业教育活动,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

关键词] 职业规划;大学生;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4)04?0058?02

[收稿日期] 2014-04-04;[修回日期] 2014-05-19

[作者简介] 刘平(1982-),女,北京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就业研究,工商管理.

迄今,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仍呈现出“准备不足,仓促应战”的局面,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仍然不够完善。因此,要想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必须从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出发,结合职业规划来推动创业教育的开展,促进就业,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并争取突破和创新[1]。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调查

在具体提出构建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方案之前,我们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共随机发放问卷250 份,回收的有效问卷为212份,占全部调查问卷的84.8%。为了综合了解在校大学生的对基于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大学生创业的态度、看法和期望,也为了能使大多数被调查者完整完成问卷,问卷的设计全部采用了选择题,但是在部分问题上采用了多项选择,在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共72 人,大二学生共68 人,大三学生72人。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后,部分调查结果呈现如表1。

对于目前市场上热议的大学生创业,从大学生填写的问卷情况反应来看,总的来说还是不甚了解且意愿不够强烈,大三学生选择没有创业意愿的占到了70.83%,反映出大学生总体而言对于创业持谨慎和保守的态度,未能形成具有氛围的创业文化。更重要的是,虽然从以上的反映来看,大学生创业的意愿不高,然而大学生渴望获得创业职业规划的意愿确很高。说明这已经为高校开展有效的创业教育提供了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基础,而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实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值得期待。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了现有创业教育中的其他问题,如学生职业规划认识不清、创业教育体系政策性缺失等等。

二、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构建

(一)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作用来完成的。由于知识经济、市场经济竞争不断加剧,一个人想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必须具有竞争性的就业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不仅仅是依赖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实施,同时也是由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优势积累”和“潜能开发”得到的。这必然要求高校加强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让自己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不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职业生涯教育使得学生竞争性就业能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创业教育实践

建设校外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地域中小民营企业众多,创业、经商氛围浓郁等特点,在校外建立企业实践基地,加强学生校外创业实践的引导,增加学生创业体验和创业实践。建设校内实践平台。

充分利用学校“学生工作室、学院创业指导中心、学院创业园”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举办创业计划大赛、模拟谈判、市场营销策划大赛、市场调研等活动,强化校内实践。通过校内外实践平台结合,把培养大学生创业能力纳入到专业教学实践环节,逐步完善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无论基础通识教育平台还是专业教育阶段均要渗透创业教育理念,突出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在基础平台,面向全校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必修课,把创业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内容,注重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的教育;面向有志于创业的学生开设《KAB创业教育基础》等系列公共选修课程,注重创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在专业平台上,各学院根据专业特点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每个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如在经济管理专业,设置《创业学》《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小企业创业实务》等课程。今后根据条件进一步增设创业有关的核心课程。通过课程体系的完善和实施,使学生能够把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有机结合,提高综合素质和创业技能。

(四)改革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和方法

逐步探索和完善以依托地域优势、汲取传统文华精髓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教育教学内容体系。把创业教育理念融入到专业教育中,结合专业特点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专业教育中更好地开展创业教育[2]。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利用地方资源,通过“请进来”的办法,让企业家现身说法,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教学形式上,主要采取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撰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调查报告或参与创业实践等多种方式,由创业导师、科学家、专业老师、企业家参与考评,把创业教育实践考核与专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组建承担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队伍

首先,大学设立创业学专业,开展创业学方向大学生的培养,并设立创业学博士学位,培养未来从事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其次,建立青年教师培训制度,激励教师参加国内外深造、参与合作项目研究等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掌握创业学科前沿与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融入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再次,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的途径,一方面注重从企业行业引进教师为特色专业上专业课程,另一方面把校内教师安排到企业挂职工作,共同培养人才。最后,建立创业实践教师队伍可以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从而为学生提供创业技能和创业经验,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的几率。

参考文献:

[1] 柴华.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设计[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5):30-32.

第5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6-0033-03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概述

(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对个人性格、兴趣、价值观、技能等方面进行测定、分析后,结合专业特点、社会情况,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的一门课程。职业选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职业生涯规划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理论基础上,以学业规划为开始,以职业规划为目标的课程构架。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从心理学角度入手,借助心理测评工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为实现“快乐的工作”做准备;另一部分则从社会学角度入手,帮助学生分析专业、未来社会需求以及获得在求职、面试中所需要的技巧等,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法学等知识融为一体,对辅助学生规划学业、规划职业具有非常强的指导作用。

(二)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教育课程于1947年由美国百森学院首次开设,随后多个西方发达国家也开始了对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近些年,我国先后出台了多个政策、文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都为创业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课程体系尚不健全,教学效果尚不明显。

我国现有的创业教育课程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以国家政策、创业前期准备、政策扶持方向、创业资金来源介绍为主要内容的创业指导性课程。此课程多数以讲授为主,缺少实训与实践环节,内容空洞、单一。另一种则是以培养企业家、实业家为主要目标的创业教育课程。这类课程多数以选修课形式出现,主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够加深学生对创业过程的认识,同时提供优质的实习、实训场所,并配有创业资金的启动办法,为具有创业意识的学生成为创业者提供有利的条件与保障。本文所探讨的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业型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让更多的大学生在未来的事业发展过程中具备独立发展与抗击风险的能力[1]。

(三)两类课程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已普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也存在个别院校对课程重视不够、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停留在就业指导初级阶段[2]或授课方法缺乏新意、形式单一、内容空乏等问题[3]。

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课程开设尚属起步阶段,仅有少数院校针对学生创业教育进行了尝试,设置了适合于本校学生特点的独立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但多数学校并没有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或者仅将创业教育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课时内讲授有关创业教育的内容。

当前,对于提高学生择业意识、就业能力的课程大体以职业生涯规划(含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两类课程为主体,这两种课程基本上互不关联。

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共同性

(一)课程内容

职业生涯规划课与创业教育课均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在课程中均融入了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内容,是各种社会文化知识的融合,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个人价值观思考、对工作社会认识这部分,与创业教育课程中情商意识的培养以及对创业环境的认识等内容具有相似性。

(二)培养目标

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标不是单纯的为了帮助学生找到一份工作,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是单纯的指导毕业生如何创办企业,这两门课程的培养目标都是以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为主。职业生涯规划课是培养学生职业规划的能力、树立“快乐职业人”的择业意识,而创业教育课是培养学生具有创业者的各种能力,树立创业者精神。因此,这两者的培养目标也是基本一致的。

(三)教学方法手段

在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教育课程的各种研究与探讨中,可以看出,两类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大致相同,均离不开体验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影视教学法等[4],教学方法手段基本趋于一致。

三、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融合

基于两门课程的共同点,根据高职学时情况,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业教育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为三年五个学期四个阶段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第一阶段,以心理学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第1学期)

此部分内容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起点,将该阶段的课程设置为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主,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此阶段的授课任务应由有心理学经验的教师承担,通过心理测验、游戏、经典心理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分析、评测,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了解自我的同时,能使用简单的测评工具,对自身心理问题进行评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意识、学习动机以及激发潜在的求职欲望,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学知识,形成健康心理意识。

在此期间,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的求职档案。个人求职档案是动态档案,由学生自己保存,可以随时修改与补充,最后作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评依据。在第1学期,档案中的内容以个人规划为主,包括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两部分。

(二)第二阶段,以社会学为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创业意识培养(第2学期)

第2学期,高职学生开始涉猎专业课,这时应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补充社会学知识。同时,开始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分析职业与创业的共同之处,以创业的视角去看待工作、认识职业。此阶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兴趣类型、专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职业创业教学包”。

此阶段还应组建与本校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客座教授团,与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人士建立长期的交流合作。定期聘请客座教授讲座,介绍经验,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工作世界,形成自己的职业期待。

(三)第三阶段,以创业教育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第3、4学期)

本阶段是开始培养各项能力的时期,中心任务是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创业精神,创业者领导力、决策力、承担风险能力,创业思维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应多借助于沙盘模拟,将学生真正引入创业者情境之中,从各个视角研究与分析,最终形成创业者的综合能力[5]。同时,还应补充相关的金融知识与投资知识,帮助学生从财经专业的视角去面对投资与创业,从根源上实现学生创业能力的全方位培养。

(四)第四阶段,以就业为目标的就业指导课程(第5学期)

此阶段从就业视角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设置真实工作情境,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和求职、面试的过程;另一方面借助校外实验实训基地,创造创业环境。通过帮助与扶持,使学生在实践工作中施展自身各项素质,更好地完成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本阶段还要完善求职档案。

参考文献:

[1]董旖旎,徐阳.高校创业教育生态发展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2):42-46.

[2]明伟,李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2(2):15-17.

[3]刘甜甜,张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研究与走向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6):99-101.

[4]汪琳.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综述[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3(2):53.

[5]姜海燕.基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依托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再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11.

Integration of Career Planning Curriculum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EN Jing

(Jilin Police College, Changchun Jilin 133117, China)

第6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创业规划;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实效性

2012年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增加了艺术学学科门类,设计学升格为一级学科,证明了在当下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艺术设计学科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艺术设计学科是极具创新力的专业,有着实践性强、成果转化快、创新性强、涉及面广、附加价值高、与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特点,同时也因其广泛的应用性而走在时代的前沿。

新的“专业目录”强调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需要,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是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的目标和要求。

全国高校扩招以后,设立艺术类专业院系的高校由原来几十所发展到1400余所,形成了设计教育水平和层次的多样性。但扩招所导致教学资源稀释、教育质量下降、师资严重不足及大批毕业生涌入社会等负面效应,也直接影响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据统计,教育部直属及其他部属高校本科生的初次就业率在85%左右,而地方院校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却低得多,也就在50%左右,比部委院校要低30多个百分点。其中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严峻,一方面是设计人才市场依然缺少从创新思维、创意理念、设计服务到设计经营管理等多类高端人才;而另一方面,设计类专业由人才紧缺变为供过于求,毕业生工作难找,收入低迷,许多人不得不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如何解决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是高校设计教育改革的时代任务和社会责任。面对科技、社会、文化发展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设计教育面临着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体系到课程设计、训练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1 高校艺术设计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但是盲目扩招带来设计教育过度膨胀,缺乏深层次的教学改革研究,在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上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当下我国高等院校中的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仍是沿袭传教式的单一模式,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设计教育与市场严重脱节。

包豪斯教学体系的建立,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基础,建立了与社会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实施与贯彻,并取得明显的效果。例如,美国哥伦布美术与设计学院的办学宗旨:培养心智,敏锐的目光,激发创造性,发挥个人潜能,扩大视野,解决具体问题,认识各种可能性,在这个宗旨的指引下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的先进理念与经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探索信息时代新的设计教育特点,是当代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与依据。

2 紧密结合市场,探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途径

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是通过对市场经济、行业要求和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调研,所推行的具有实效性的实践教育尝试。这个试验的核心是将工作坊与创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紧密结合,以专业教师通过具有实效意义的工作坊教学改革,促进高校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1)将创新思维贯穿于设计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最关键的指导思想。

(2)强调学校与社会、学术与信息、教育与产业、教学与市场的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的发展,服务社会的需求,通过研究与设计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速知识经济的发展。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应该成为推动学生就业创业的有利资源。

(3)信息社会最大的信息流通渠道为网络,通过物联网、交互式网络平台,最大程度满足信息的通达,这种开放式的交互平台最适合学生的创业项目展现。

3 建立校内外联动机制,构建有效的实践性设计教育体系

随着网络平台的搭建,可将高校、学生、企业和社会资源通过网络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设计教学体系,推进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和实践性课堂程建设,使人才培养目标从实用型向应用型转变。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尝试。

(1)“因材施教”的生长型人才培养体系。新型的设计教学体系并不是单纯的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而是包括整个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新型的教学体系将按照能力层级对课程体系进行划分,能力层级分成四大类,每一类别又分成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每一门课程都有对应的能力指标,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能力层级来制定教学目标,并可以让某方面能力出众的学生,向高一层级的能力拓展,形成灵活的生长型的教学体系。并利用当今科技发展及其优势,通过网络平台共享及数字化教学,最终实现真正“因材施教”,并获得更为开放的资源空间,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培养学生多方位的能力。

(2)阶段性的教学架构。推行阶段性教学架构,结合课程制和课题制,通过“市场―工作坊―市场”的方式进行串联和检验。围绕实体项目和创业实践,学生从一年级进入校园便进入一个相对开放的、自选式的阶段性教育架构。第一阶段,在一、二年级主要以基础课和技能课为主,辅以工厂实习,以学分制制定学生需要修读的课程类别,并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创业团体和工作室,作为创新学分,使低年级的学生一进校门就可以感受到浓烈的创业创新创造的气氛。第二阶段,到了三、四年级,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工作室团队中,也可自发的组成项目小组,邀请教师进行指导,自主创业。新的教学体系以学生为服务对象,会将企业培训或讲座直接通过网络引进课堂,与课堂教师的授课过程相配合,进行网上网下的互动教学和成果的网上实时评价,使课堂教学平行于企业的开发过程的同时,将教学的理论与市场实践融合在一起,利用平台展开开放式的研究,引入区域发展规划,开展针对性的研发专题,在实践教育的同时,开拓眼界,提升学生专业层次,强调实践教育的社会责任。

(3)推广“项目制”课题开发。以项目引导课题,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色,与企业、地区政府联合构建实践教学基地,从专题设计课题研究一直延伸到毕业设计,由教师根据与企业联合的项目,引导实践课题的方向,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由企业建立第一层的价值评估体系。然后进入下一层级的深入研究和设计,再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第二层评估体系,进行展示。最后进入市场,直接由市场形成第三层的评估体系。由此形成多维式课堂教学架构。

(4)建立工作坊制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工作坊的设立实施工作室课题、科研课题和实战课题,由学生自主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进行管理,专业教师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指导,邀请一线设计师或企业工程师共同指导学生;由学校建立实验室,项目小组由老师带领,以高年级学生为主要成员,吸收低年级同学参加,形成良性循环和成长环境;由创业小组设计开发的产品(方案)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寻找慧眼识珠的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自选式创业教育”模式,有些依靠手工制作的成熟产品甚至可以直接进入市场。课堂与市场联动,以实践教学介入创业教育,将高校内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性改革相联系,“网络创业平台”成为桥梁,有效推进教育与市场的接轨。

4 新型设计教学体系的优势

(1)新型的实践性设计教学体系,是从原来目标导向模式转变成为实践探索的模式,拒绝传统的传教模式。由具有丰富行业经历和经验的专业教师承担实践性课程教学,将代表行业发展的项目导入课程,形成“项目制”课题,扮演命题引导者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注入自己的实践研究经验和应用性研究成果。并可形成优势互补的教学团队,能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和实践中主动构建自身知识构架,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

(2)通过工作坊的模式汲取市场这个第三方平台的优点,提供了更贴近市场需求的培训、交易、投资、咨询等各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平台能够实现有计划地引导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参与社会实践的通道,提高实践性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将研究设计成果直接转换成生产力,进入市场,以网络创业平台为桥梁为大学生提供从概念评估到现实生产管理研发的整体支持和服务。

(3)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所面临的设计教育发展的新问题,新型的实践教学体系给在校大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发展创新、相互沟通、相互扶持的操作空间。将创业能力培养与课程相结合,提升高校学生的创业和自主创新精神。

(4)高度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点,结合学校特色,结合像中新知识城这样的地域特色,资源共享的同时,更强调教学体系的地域性特征。利用工作坊展开开放式的研究,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区域发展研究。

(5)通过校企联动,可及时了解及更新市场的趋势和需求,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针对性地进行跨专业以及跨学科的协作。各专业学科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补充,通过知识和资源的共享,促进学科的交叉合作,将大大促进实践教学内容、方法、教学模式的改革,构建一个培养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实现相互依存、相互自理的合作性的学习方式和环境。

5 设计教学改革的创新性

以创业规划为推动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一方面是工作坊制的教学模式能够针对行业发展趋势在较短时间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足以应对、消化行业的前沿信息;另一方面强调学生本身就是多元化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职责是带领学生进入“角色”,而这种角色的代入,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

6 结论

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运用了“市场―工作坊―市场”的模式,为培养高质量、具有创新力、能够满足设计岗位创新创意要求的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可促进高校设计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得设计教育体系与时俱进,与市场紧密结合。这项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模式的单向度师生关系,带动了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诸迪.一个学院的响应――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的设计教育模式探索[J].美术学报,2012(05).

[2] 宗彦.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2.

[3] 陈薇薇.以就业为导向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2.

第7篇:创业规划范文

硅谷之根:特曼、惠普以及仙童

1976年,49岁的罗伯特・诺伊斯(Robert Noyce,集成电路发明者之一,仙童半导体公司和英特尔共同创立者之一)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一个稚嫩的声音向他请教有关于硅谷的历史和创业经验。电话的那一头是21岁的乔布斯,那一年,他的苹果公司刚刚创建。

这样的电话交流在以后的十几年中成为常态,有时,诺伊斯不得不深夜接听乔布斯的来电,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这并不影响他与乔布斯之间的忘年交情。

不仅仅是诺伊斯,包括安迪・葛洛夫(Andy Grove,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之一)在内的许多老一代硅谷企业家在内,乔布斯都曾花大量的时间向他们取经,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如今的马克・扎克伯格身上。

这些伟大的“传奇”都懂得一个道理,不懂得硅谷历史,就无法在这里独善其身和看清未来。

很多人认为,“硅谷之父”的头衔应该属于美国著名电子学专家弗雷德里克.特曼(Frederick Emmons Terman)。二战结束后,特曼回到母校斯坦福大学,出任工程学院院长。特曼率先洞见到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与资本联手,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和市场商机的巨大价值,于是将圣克拉拉谷靠近大学和研究院,一些战后闲置的工业建筑盘下,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Stanford Industrial Park ,后来改称斯坦福研究园Stanford Research Park ).,专门吸引高科技企业前来“筑巢”。

如果按照现在的说法,最初的硅谷简直就是一个集“产、学、研、用”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而且也根本不是什么政府的规划行为,完全凭借特曼教授的一己之力,这着实不易,几十年后其象征性收费,为创业者提供合适创业环境的理念和思路正在中国的各大创业园区得到广泛借鉴。

一般认为第一个硅谷孵化产品是惠普公司(HP)。其中H是比尔.休利特(Bill Hewlett),P则是戴夫.帕卡德(Dave Packard),两人都是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学生,特曼是他们的导师以及赞助商。1939年在帕卡德家车库中,惠普公司成立,启动资金只有538美元,这家不起眼的“车库公司”从精密音频振荡器起家,并迅速抓住商机崛起壮大,惠普后来搬入斯坦福研究园区,并在80年代之后壮大一时。如今帕卡德家的车库已成为加州政府所官方认证的“硅谷发祥地”,成了加州的历史地标,这也是第一家硅谷纯民营高科技企业。

在惠普为硅谷做出的诸多贡献中,有一个不得不提,就是对乔布斯的影响。

乔布斯从小就生活在“硅谷”附近,邻居都是“硅谷”元老――惠普公司的职员,在这些人的影响下,乔布斯从小就很迷恋电子学。一个惠普的工程师看他如此痴迷,就推荐他参加惠普公司的“发现者俱乐部”。在一次聚会中,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电脑,他开始对计算机有了一个朦胧的认识。后来乔布斯毛遂自荐获得了在惠普暑期实习的机会,并在那里认识了沃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二人在1976年共同创立了苹果公司。

1955年,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回到了家乡――硅谷附近的帕洛阿尔托创办公司。这位曾经得过1956年的诺贝尔奖的杰出学者将大批青年才俊招致麾下,罗伯特・诺伊斯便是其中之一。

遗憾的是,威廉・肖克利并不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有那么一点持才傲物和独断专行,这让大量的优秀人才急迫想加入他的公司后又急迫地想离开。于是仅仅一年之后,公司变引发了人事地震,包括诺伊斯、戈登・摩尔在内的八名业务骨干集体“叛逃”另立门户,成立了鼎鼎大名的仙童半导体公司(Fairchild Semiconductor),这家被称为“特曼孵化器最成功产品”的公司几年后就变成了更出名的孵化器,在他们直接或间接推动下,一个个硅谷鼎鼎大名的品牌诞生了:英特尔、AMD、亚马逊、康柏……成为硅谷最重要的产业链。80年代初出版的著名畅销书《硅谷热》(Silicon Valley Fever)写到:“硅谷大约70家半导体公司的半数是仙童公司的直接或间接后裔。”

今天硅谷的辉煌就是从这里起步,遍布硅谷的大小高科技企业或是“风险投资”所孵化,或是从斯坦福研究园走出。不断的创新演进的过程中,硅谷自身也在发生变化,60年代硅谷的主导产业是半导体,70年代是处理器,80年代又是软件,90年代则是互联网。而现在,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网络。

许多人认为,硅谷之所以在美国诞生,是因为美国素有“车库创业”的传统和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才是硅谷真正的源泉。

硅谷之魂:开放自由的文化传承

在有些人看来,硅谷似乎就是一所大学(斯坦福大学)、一个科技园区(斯坦福研究园),和很多的资金(风投)组合而成。这是一种简单的“三合一论”,实际上,这样的模式在世界上大部分地方都能够得到实现复制和模仿,但这么多年丝毫没有动摇硅谷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地位,原因在于,硅谷形成的独特文化是成为发展以及独一无二的内生动力。

其实,自由的体制,开放平等,对创新的尊重和重视,以及对失败的宽容等等都是硅谷文化的显著特征。

在硅谷,创业是一种态度。三两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在车库和地下室就可以开启创业之路。从比尔・盖茨到戴尔,从乔布斯到扎克伯格,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们敢于对大学说不。

如今,许多科技公司欢迎年轻人才,不要求员工获得大学学位。Facebook和谷歌等公司为青少年提供实习机会。Facebook去年聘用了一名18岁的实习生担任全职职位。雅虎在2013年以3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19岁学生尼克・达洛伊西奥(Nick D’Aloisio)开发的自动新闻摘要应用Summly,达洛伊西奥现在是雅虎的产品经理。这个星期,keyword/keyword苹果keyword/keyword在iTunes商店推荐了20个由20岁以下开发人员编写的应用,称“这些新星人才证明了创新和创造能够超越年龄。”

一般来说,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中一项便是失败后外界对自己的看法,而在硅谷,创业失败了一点都不是什么丢脸的事儿,一家公司没干成,再去干另一家公司。在硅谷流行这样一句话:It’s ok to fail,即失败没什么。正是硅谷对于失败的宽容气氛,使得人人都想跃跃一试,开创新企业。

其实,乔布斯最早的在硅谷的时候,与创业者们会经常交流,他们每个星期五下午都会去酒吧喝啤酒、侃大山。有一次乔布斯就拿着一个小电脑给同行们介绍,结果遭到了大家的笑话,他的第一次创业是失败的。但硅谷有一句话,常失败、快失败、接受失败。传统的管理体制不追求创新,而是追求效率、效果,不会接受失败。所以,大企业很难培养创新的创业的人才,作为创新创业就要经常失败。

在硅谷,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观是“活着为了工作”(Live to work ),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工作为了活着”(Work to live)。在硅谷,似乎人人都是工作狂,将工作视为乐趣,因为即使是百万、千万富翁,穿的是衬衫和牛仔裤,吃比萨,喝可乐,与常人并无二致。尽管美国的媒体常常吐槽扎克伯格等硅谷成功创业者的着装不够时尚不够酷,但是在硅谷就是这个样子,因为只有处在放松的状态,他们的灵感才能更有效地得到激发,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平等。

今年12月初,扎克伯格在女儿出生之际,宣布此生将捐出其持有的99%的脸书股份(现值450亿美元),目的是“让女儿长大后的世界变得比现在更好”。扎克伯格在招股书中的公开信中表示,自己创办Facebook并不是为了创建公司盈利,而是为了履行一个社交使命:让这个世界更加开放,更加紧密相连。如今的Facebook拥有超过10亿用户,扎克伯格早已身价百亿,成为全球最为年轻的富豪。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发生什么巨变,这个亿万富翁依旧住着硅谷普通房子,开着普通日本车。他的消费与他的财富相比小得不成比例。

硅谷人才流动频繁,跳槽的情况常有发生。听说某人原来在A,后来跳槽到B公司。两年后又想回来,但觉得有点不好意思。A公司的人说,没有关系,我们非常欢迎。这在其他地方恐怕就比较难。在硅谷,有时候跳槽到另外一家公司都不用换停车场,因为停车场的这边是你原来工作的公司,而对面可能就是你将要去的公司。而与人才流动相伴的的则是信息的流动和知识的传播。

在硅谷工作的外国移民特别多。美国已是移民国家,但硅谷尤其吸引新移民。硅谷是多民族的大熔炉。如果任何地区人的才能的自然分布是相似的话,那么能更多吸引新移民的地方将不成比例地获得更多的聪明才智。在硅谷有两种新移民数量最多,一是印度人,一是中国人(包括来自台湾和中国大陆的)。

第8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合肥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园创意人群动漫产业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在当今时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而文化产业则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许多国家都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合肥作为中部地区大城市,也正尝试以创意产业来推动城市的发展与建设。所以,深入研究创意产业园规划对策,指导创意产业园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创意人群对空间环境的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1.1研究背景

创意产业园规划应以人为本,既重使用空间的内需性和科学性,亦重视互动空间的情景性及灵动性;既重产业流程的专业性、特质性,更重艺术创造所需的个人性和多维性,本文以合肥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规划入手,探索适合创意人群发展空间环境,以促进合肥高新区创意产业的快速成长。

1.2研究意义

利用合肥充足科教资源优势,发展创意产业,推动合肥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城市经济健康转型以及提升合肥城市的综合竞争力。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1.3国内外创意产业园案例研究

1.3.1首尔数字媒体城

首尔数字媒体城位于首尔Mapo-gu城的新千禧城内,距离首尔国际机场30分钟车程。2002年5月开工建设,2010年底建成,总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以传媒娱乐为主题,集合研发、生产、销售、培训等[ 转载: 创意产业园发展模式案例]。预计将创造27万个就业机会,每年120亿的收入。

1.3.2香港数码城

香港数码城占地360亩,总建筑面积约53万平方米,于1999年9月开工,2004年落成。主要以信息科技、信息服务及多媒体创作为主题。其成功因素主要有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国际化管理水平、资源共享机制等。主要设施:甲级写字楼、数码媒体中心、咨询资源中心、会议及展览中心、零售及娱乐中心和星级酒店,其在外型、材料、装饰方面极具特色,档次颇高,耗费巨资。

1.3.3上海张江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张江文化创意产能也基地作为上海首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已经成为国内最具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产业基地之一。位于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内,占地450亩,2004年8月开工,距离浦东机场21公里,虹桥机场25公里。

园区产业定位:网络游戏、动漫绘画、工业产品造型设计和高科技影视后期研发设计制作等。入住企业:美国艺电、盛大网络、第九城市、网星游戏、CORE、矽幻科技、创新科技等。

1.3.4启示

(1)规划先行。动漫产业园建设之前,应高标准地做好园区规划,为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规划中,应注重将动漫产业与旅游业、服务业有机结合起来。

(2)园区建设应注重服务设施的完善。环境是吸引企业和人才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创意产业来讲,更需要自由、舒适、优美的环境。也只有环境好了,才能留得住企业。像以上几个园区建设的公共服务平台、配套居住区、会议中心、宾馆、娱乐场所等等,就很有必要。

(3)园区发展应注重人才培养。要充分利用周边高等教育资源,使学校能够因材施教,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同时,可与国内著名院校、服务机构联系,合作实施人才培养。像南昌动漫产业园等,还建立了动漫培训学校,老师不仅教课,还带领学生做项目,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学生一毕业,就可以立即投入工作。

(4)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政府应创造环境,提高企业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

2实证研究---合肥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规划及规划研究

2.1合肥高新区发展环境和机遇

合肥高新区作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转化基地,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了电子信息、光伏产业、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以园区为代表的企业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合肥高新区成为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与动漫产业相关的软件产业在高新区发展得尤为迅速,聚集了合肥市90%的软件企业,汇聚了大量的科技精英。

2.2合肥市创意产业发展现状

整体发展条件

从城市发展的整体情况看,合肥具备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其一,合肥市在“工业立市”战略指导下,已形成较完善的工业体系,这为发展创意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其二,合肥市有着历史文化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是发展创意产业的不竭源泉;最为重要的是,合肥市现有科研院所200多个,科教实力居全国前列,高素质人才资源丰厚,具有十分明显的人力资源优势,通过合理的使用人才使其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创造财富,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2.3合肥动漫产业基地规划选址与规划原则

2.3.1规划选址

为适应新的发展,合肥市提出在高新区投资新建创意产业园,带动西部城市副中心发展的需求,合肥高新区动漫产业园的选址在大蜀山西侧,那里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且有着良好景观资源优势,有利于创意产业园生长、发展的空间环境。

2.3.2规划原则

(1)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利用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积极营造让创意者亲近自然的环境,这对激发创意、启发创意理念和吸引创意人才方面起到良好作用。

(2)以人为本,原生原创的原则。把园区规划成为一个有别于都市办公模式且有强烈归属感的人文魅力之城。

(3)体现集中高效集约节约的原则,结合项目功能定位和规划内容,精心组织优化用地布局,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保障产业园的集约、节约发展与高效运行。

(4)交通便捷性原则。园区内交通组织应结合园区环境特点,精心设计车行和步行交通系统,以提高园区交通的便捷性、可达性和安全性。

(5)软硬件并重原则。硬件指创意空间的建设,包括研发空间、基础设施、景观环境和服务设施;软件包括园管理体系、信息支持系统、相关优惠政策等。

2.4合肥高新区动漫产业基地规划及规划研究

2.4.1功能定位

基地将在创新环境、学术交流、产品生产、人员生活休闲保障等方面产生集群式的效应,同时全面发展基地在中介服务、人才吸引、信息交流等方面的功能,为基地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政策支持,大力推进合肥动漫产业的发展,实现动漫产业经济规模的迅速提升。

2.4.2规划定位

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依托合肥市丰富的科教资源优势,以动漫游戏产业规划为先导,以动漫游戏产业基地为基础,建立了从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制作、营销到服务的完整的产业链条。目前已有120多家知名的动漫企业入驻,基地将开创立足合肥、面向全国、接轨海外的战略格局,形成大动漫产业链,用3-5年的时间打造十多条新型产业链,包括三维数字动画产业链、手机游戏产业链、档案数字化加工产业链、呼叫中心产业链、医疗数字服务产业链、网络虚拟健身运动产业链等。

2.4.3规划内容

动漫产业基地用地范围规划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如综合服务大厦(动漫大厦)、动漫主题科普展示中心、动漫产业办公楼、动漫衍生产品生产厂房、软件研发中心、公寓以及配套的公用设施等。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为企业服务建立技术共享平台。

2.4.4设计理念和策略

项目规划宗旨是满足创意群体的需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原则,建立一个以研发办公为主,配套完善文化娱乐和商业服务设施,营造集创意研发设计、展示交易、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复合型创意产业园区,将该园区打造成人才集聚区、产业集群区。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规划设计策略。

(1)以多样化为主题,营造有弹性的公共活动空间。

研发办公区呈组团式布置,满足创作空间形式灵活、多样和富有活力。在动漫产业基地内结合园区功能分区,设置公共服务渲染平台、动漫研发中心和动漫制作工作室等类型的办公研发空间,涵盖园区内所有的科技研发、生产制造等活动,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条,营造舒适的、富有弹性的工作空间,为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提供共同利用的交流场所。

(2)创意产业园核心要素是创意人群。

在创意产业园建设之初,主要依靠引进外部人才,随着创业产业园的发展成熟,应建立起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与设施。考虑到企业的今后发展,需要配建创意体验中心、教育培训中心等设施,搭建一个展示与生产的平台,发挥宣传与推广的作用。

(3)建设高端的商业服务和培训交流配套设施服务平台。

动漫产业基地内必须配套相应的商业服务设施,为创意人群提供日常需求,如购物、交往活动等,又要有高品质的休闲生活空间。还应设置金融服务、会所、高档酒店、便利店、餐厅、公寓和宿舍等,为创意活动的产生和创意产品的销售提供空间载体。

(4)建立高标准的公共绿地和文娱康体设施来提升创意人群的生活品质。

文娱康体设施建设有助于创意的迸发与形成,作为创意的集聚地,高品质的文化娱乐设施不可缺少。在动漫产业基地规划内,不仅提供包括图书馆在内的文化设施,还要结合室外活动场地提供酒吧、篮球场、网球场、咖啡厅、茶座等休闲娱乐设施,寓工作于生活中,突出体验感受。

(5)营造高效、安全、便捷的交通与怡人的步行环境。

便捷、高效、多样的交通系统增强园区与城市的联系以及内部各个功能区的联系,包括车型交通、静态交通、步行今天及各交通系统间实现有机联系及转换,实现畅通的交通组织网络。在动漫产业基地内,设计采取“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模式,车行交通采用通达式环道连接各种功能区域,便于输送创意产品;人行交通则以步行道与园区节点广场、集中绿地相结合,营造宜人的户外交往交流空间;静态交通组织设计应是集中和分散布局的模式,为园区活动提供最便利的条件,基地内的道路和路网以步行道和林荫道为主,在道路两侧设置大量的绿化和景观,来提高园区的整体环境。

(6)建筑设计

动漫产业基地内建筑类型分为研发办公楼、集体宿舍、餐厅和公共建筑三种类型。研发建筑统一以简洁大方、素雅的灰色现代建筑为主要风格;研发楼主要以大空间办公为主,便于分隔;集体宿舍则通过阳台和外墙的处理,体现个性需求;公共建筑以基地内地标建筑为标准,形成较为个性化的造型,结合绿地环境,形成标志性园区景观。

2.5实施效果

动漫产业基地于2008年12月开始建设,一期两栋楼约5万平方米已于2009年11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余50万平方米建筑2012年底已实现全部建成投用。动漫产业基地总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其中研发办公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还配套有单身宿舍和食堂,容积率2.1,建筑密度23%。

发展至今,基地内已有多家企业以其高含金量的作品,在国内打响品牌:原创漫画图书《三国演义》获得“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创动漫重点扶持项目图书类第一名”;《黑脸大包公》先后在美国麒麟、日本大富、台湾正东等电视台热播,并与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电视签署了播放协议。

3结语

合肥高新区建设完善合肥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初步培育和完善合肥市动漫产业链,吸引大批动漫企业入驻;构建动漫产业公共技术研发平台、动漫产品展示、动漫信息交流与培训、动漫体验中心等动漫企业孵化服务平台;引导合肥本地动漫企业依托于安徽出版集团强大的数字出版优势,与出版传播载体形成有机结合,使产业合作关系和商业运营模式相对成熟,积极促进动漫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洪涛. 基于区域视角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09)

[2] 肖雁飞. 创意产业区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机制和创新模式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

[3] 褚劲风.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空间组织研究[D].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4] 胡小武. 创意经济时代与城市新机遇[J]. 城市问题, 2006(05)

[5] Forida R. The Rise of Creative Class[M]. NewYork: Basic, 2002

[6] 王建新.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初探――以义务为研究对象. 人民论坛

[7] 王美玉. 动漫产业: 在脆弱中迎接朝阳[N]. 中华新闻报, 2005

[8] 张裕. 上海创意产业呈集群化发展[N]. 文汇报, 2005

[9] 张京成. 中国创意产业发展报告(2009),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9. 3

[10] 林艺鸣. 发展创意型经济 建设创新型新疆[J]. 昌吉学院学报, 2007(06)

[11] 巫勇. 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兴起与城市设计策略[D]. 合肥工业大学, 2007

[12] 耿斌. 上海创意产业集聚区开发特征及规划对策研究[D]. 同济大学, 2007

第9篇:创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体系

随着高校扩招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为大学生认识自我、确定职业目标、实现事业成功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学与用紧密结合,避免了人才浪费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浪费。但是,由于我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新生事物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高校的教学体系还不适应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和实施的要求。因此,高校应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教学体系,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现提供保障。

一、职业生涯规划对教学体系的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眼前的制约因素为自己实现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方向、时间、方案。由此可以认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对个人兴趣、能力、价值观、职业目标以及就业的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个人发展目标,并对实现目标所需的知识、能力、技术的培训、教育和实践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从跨入大学开始,并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对高校的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需要有完备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体系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需要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决策。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前提是认识自我,明确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此,大学生单凭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是难以正确把握的。有关部门在北京人文经济类重点综合大学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结果表明:仅有12%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的学生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与劣势;16%的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因此,高校需要设置专门的职业生涯规划机构和专职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人员,逐步构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体系和长效机制;从大一开始就设置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在了解和把握就业信息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自身的条件,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指导,运用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帮助大学生做出符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职业目标是人们选择职业和职业发展所围绕的中心。埃德加·施恩研究提出了5种典型的职业目标,后来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在其基础上拓展为8种,即技术/职能型、管理型、创造型、自立/独立型、安全/稳健型、服务型、挑战型、生活型。职业目标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所以实践教学是确立职业生涯目标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实践发现自己的兴趣,认识自己的能力;通过实践了解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据此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同时,实践教学也可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帮助大学生进行准确的职业定位和谋求职业生涯的发展。因此,高校应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的针对性。

(三)要有灵活的课程体系和一定的专业选择余地

大学生就业偏好于专业对口,因为这有利于个人的发展以及获得较高的收入和待遇。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一般也首先考虑专业方面的特长。美国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发现,专业与职业匹配的劳动力的月收入要高出不匹配的劳动力9.6%。因此,职业生涯规划要求高校课程体系的建立要以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需求和未来的发展需求为中心,理论教学体系要强调基础性,实践教学体系要强调针对性,从而帮助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知识的整体效能。高校除了要开设足够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外,还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学生在了解学科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

(四)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学生根据社会需要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师则要根据学生的需要不断提高自己,以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未来社会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因此教师首先就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创新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方法,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教书育人,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方向,明确学习目的,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开展职业指导和心理咨询,及时解答学生的就业困惑,培养学生就业、创业的能力。

二、现有教学体系制约职业生涯规划实现的因素分析

完善的教学体系是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保证。教学体系是由教育理念与构成教学系统的诸要素组成的整体Ⅲ。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教学体系,应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为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是由教育思想、师资队伍、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育评估等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体系有许多不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落实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理念存在错位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等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也在不断地变化。新时期高校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3个方面。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真正目的并不只是为了学习和掌握知识,而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思想或理性。掌握知识是培养智力的手段。目前,部分高校形成了以单纯发展学生智力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还有一些高校互相攀比,盲目升格,追求办学大而全、高精尖,不能正确处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导致教育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脱节,或比社会的实际发展“慢半拍”。

(二)缺乏系统的职业规划指导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我国已受到广泛重视,但是大多数高校仍停留在就业指导方面,主要是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择业技巧等,过分强调暂时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忽视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以及创业和创新能力的引导。这导致多数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工作、发展、职业生涯没有规划,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在找工作时也很盲目,往往是上班后频繁更换工作。有关调查显示:50%的大学生选择在工作的第1年就更换工作,75%的大学生会在2年内更换 工作。这种缺少规划的选择职业和更换工作,不仅使大学生承受就业压力的时间变得更长,也增加了其在工作中学习的负担,导致了人才的浪费和国家教育投资的浪费。

(三)课程体系不完善

首先,在课程设置上,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较少;且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从目前多数高校的教学计划看,必修课占70 %左右,选修课占30%左右。其中,选修课中有一部分是限制选修课,可供学生任意选择的选修课大约只占10%左右。其次,在课程时间安排上,实践教学开始的时间比较晚,许多大学在三、四年级才开始有实习。这不利于学生职业倾向的正确引导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期间对自己、对社会的认识不清,进而产生不满情绪。第三,许多高校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带有城市指向性和城市专用性,这使毕业生不适合在农村工作,从而限制了学生的就业选择。

(四)师资队伍素质不健全

高校扩大招生规模后师资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近几年,许多高校引进了具有高学历的年轻教师。他们思想活跃、基础理论扎实,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经验。但是,他们也存在知识面狭窄,缺乏实践经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足等问题。一些教师存在浮躁情绪,不注意自身的修养,过多追求优厚的待遇、地位,停留在原有的知识传授和教学水平上,与时代的要求相差甚远。有些教师不能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对教学投入不足,在教学中不能及时更新知识,在科研上缺乏突破。

三、基于职业生涯规划创新教学体系

(一)明确人才培养这一主要职能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高级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主要职能。因此,高校要正确处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职能的关系,树立以培养人才为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既要培养学术型研究人才、高级专门技术人才,也要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要确立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为宗旨的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缩短大学生成才的时间,增强毕业生就业和创业的竞争能力。

(二)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

首先,在课程体系中增加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向学生传授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特点,职业生涯规划的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同时,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融入职业规划的内容,通过科学地设计实践教学的类型、内容,促进大学生对自己的个性、兴趣、价值观、职业目标、职业能力的认识,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其次,扩大选修课的范围,开展个性化教育。高校要根据学生所确立的职业生涯目标,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修第二专业,或跨专业选课,以培养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建立知识、能力、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此,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促使教师不断跟踪本学科、本专业的前沿,及时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参加学习和对外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主动学习兄弟院校先进的教学方法和良好的教学作风;积极开展科研活动,参加学术会议;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感染和带动学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优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多层次、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保证。首先,高校要确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评价、学校教学管理部门评价的基础上,引人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作用。其次,要完善教学评价内容,对教学状态、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不仅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学术能力、创新能力;在确定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就业率这一因素,还要把就业是否理想、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就业期望是否得到满足等因素考虑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