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荷花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熔化和凝固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参照如图选择需要的实验器材。
注意:实验时,严禁用酒精灯点燃另一只酒精当;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冒盖灭(不能用嘴吹);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不要惊慌,立即用湿布铺盖。
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40℃左右时开始,每个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海波或蜡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
分析和论证:在图2和图3的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温度的数值已经标出;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根据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连接,便得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根据你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总结海波和蜡在熔化前、熔化中和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特点。
说明:图像可以用来表示一个物理量(如温度)随另一个物理量(如时间)变化的情况,很只管。所以各门科学都常用它。
评估: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与合作:与同学进行交流。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
写出实验报告。
说明:1、这个方案适合基础较好的学校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
2、实验时,让少数小组观察蜡的熔化过程,多数小组观察海波的熔化过程。实验小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分工。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等。
3.实验开始前教师要讲解实验的做法和注意事项。除了要将实验目的、如何分组、如何分工、观察什么、记录什么、如何画图像等之外,由于学生没有用过酒精灯,还要特别注意向学生讲清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万一酒精洒在桌上并燃烧起来,如何扑灭。教师要准备几块湿布备用。
4.由于本实验所需时间较长,(最快观察一个过程也要10min),还由于海波凝固过程中会发生过冷现象,建议只观察熔化过程,不观察凝固过程。
方案二:
本方案适应仪器较少、学生学习能力较弱的学校。
准备两套实验仪器,一套观察海波的熔化,另一套观察松香(或蜡)的熔化。两套实验仪器放在讲台两侧。每套仪器都要有一人报时,二人读温度计示数,一人在黑板上记录数据,其他同学在下面观察。
注意:采用此方案,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要有学生参与观察和数据记录。实验结束后,根据记录在坐标纸上(或黑板上)画出海波和松香(或蜡)的熔化区县(温度——时间图像)。利用曲线来讲熔点、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熔化吸热。
3.关于熔点和凝固点
从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曲线入手(如果本课实验得出的晶体熔化曲线不理想,可向学生讲清楚另外分析一条理想的熔化图像,学生可以接受),得出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置于什么叫晶体和非晶体,不必更多地讲述,更不必讲空间点阵结构。只要让学生知道课本上说的那些晶体和非晶体即可。
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可以照课本上那样讲,即告诉学生从实验得到课本图4-9所示的曲线。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可让学生讨论“想象议议”的问题,认清课本图4-9甲各线段表示温度怎样变化和物质处于什么状态。而后讲晶体、非晶体凝固的区别和凝固点。教师应明确,图4-9甲不是图4-8所示的海波熔化而又凝固示所得到的图像,而是个相当理想的晶体凝固图像。
查数据表是学生应学会的一种技能,要指导学生认真察看课本上的“几种物质的熔点”表
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
【课题】常见的晶体和非晶体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晶体和非晶体.
1.了解中和热的概念,了解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的意义;
2.掌握利用中和热计算中和反应中所放出的热量。
学习过程
一、自学探究
1.什么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什么?中和反应过程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听老师解释,中和热的定义。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利用中和热数据有什么意义?
3.阅读探究:怎样测定酸碱中和反应的中和热?
4.阅读下表:几种常见燃料的热值
燃料主要成分热值(kJ/mol)
酒精1367
焦炭(C)300
天然气(主要是CH4)896
氢气286
汽油(C8H18为例)5472
回答:
(1)由表分析,是一种理想的燃料。
(2)试简述这种理想能源的主要优点。
①;②;③。
二、总结与评价
【总结】
1.在稀溶液中,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OH-=H2O,当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时,都有:H+(aq)+OH-(aq)=H2O(l);H=-57.3kJ
3.研究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开发具有现实的、深远的意义。
【评价】
1.计算50mL0.5mol/LH2SO4溶液与100mL0.5mol/LK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多少热量。
2.把下列14种能源按要求填入下表,并指出哪些是不可再生能源。
煤、石油、水力、汽油、铀、薪柴、酒精、天然气、液化气、热水、煤气、蒸汽、风力、电。
一级能源二级能源
燃料能源
非燃料能源
针对性测试题(三)
1.下列燃料中,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煤气
2.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热,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是()。
A.2H2(g)+O2(g)=2H2O(l);H=-142.9kJ
B.H2(g)+1/2O2(g)=H2O(l);H=-285.8kJ
C.2H2+O2=2H2O;H=-571.6kJ
D.H2(g)+1/2O2(g)=H2O(g);H=-285.8kJ
3.已知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g)+O2(g)=2H2O(l);H=-571.6kJ
C3H8(g)+5O2(g)=3CO2(g)+4H2O(l);H=-2220.0kJ
实验测得氢气和丙烷的混和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和气体中氢气与丙烷的体积比是()。
A.1:3B.3:1C.1:4D.1:1
4.下列各图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图是()。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第5—7题
能源可划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中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依靠其它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氢气是一种高效而没有污染的二级能源,它可以由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水来制取:
2H2O(l)=2H2(g)+O2(g);H=+571.6kJ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级能源B.水力是二级能源
C.天然气是一级能源D.焦炉气是一级能源
6.已知:CH4(g)+2O2(g)=2H2O(l)+CO2(g);H=-890.3kJ,1克氢气和1克甲烷分别燃烧后,放出的热量之比约是()。
A.1:3.4B.1:1.7C.2.3:1D.4.6:1
7.关于用水制取二级能源氢气,以下研究方向不正确的是()。
A.构成水的氢和氧都是可以燃烧的物质,因此可研究在水不分解的情况下,使氢成为二级能源
B.设法将太阳光聚集,产生高温,使水分解产生氢气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产生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寻找特殊化学物质,用于开发廉价能源,以分解水制取氢气
二、填空与简答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某无色液体A,通电时生成无色气体B和C,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着火,C能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且只生成A。则B、C的化学式分别为。
(2)若已知每摩气体C燃烧后生成A液体时放出285.8kJ的热量,试写出其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3)能源可分为一级能源和二级能源。自然界以现存形式提供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需要依靠其他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称为二级能源。有人认为,气体C是一种优质能源,你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的最突出的优点是
。
(4)也有人认为气体C作为能源是不现实的,你的意见呢?你如果认为现实,答出现实的理由。如果认为不现实,则答出不现实的理由。(不少于20字)
2.5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在下图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大小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对求得中和热的数值有何影响?
(3)改用60mL1.0mol/L盐酸跟50mL1.1mol/L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热量是否相等?所求中和热数值是否相等?简述理由。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上述实验,为什么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
三、计算题
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已知该化合物由C.H、N三种元素组成,WC=40%,WH=13.33%,其分子量为60。通过结构分析可知,该物质分子中有一个氮原子以存在,且不与H原子直接相连。燃料的氧化剂是N2O4,燃烧产物只有CO2、H2O、N2,5.00g“偏二甲胼”完全燃烧时可放出212.5kJ热量。
1.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
3.缓慢氧化和自燃。
4.爆炸。
5.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重难疑点
1.重点:燃烧的条件。
2.难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燃烧能否引起爆炸,缓慢氧化能否引起自燃,其关键取决于什么?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了解燃烧和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
3.了解爆炸、缓慢氧化和自燃现象,以及它们与燃烧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4.常识性介绍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二)整体感知
元素化合物知识从存在、性质、用途到制法已是一个完整的模式。教材在氧气的性质和用途的基础上编入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能加深学生对氧气性质的认识,又能通过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写出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2.催化剂、催化作用、分解反应的概念。
3.工业制取氧气的原理。(强调实验室制法为化学变化过程,工业制法为物理变化过程)
[新课引入]:写出铁、碳、石蜡、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教师活动]:讲评学生的书写情况,打开课本第一页彩图,学生描述现象,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从而归纳出燃烧的概念。
[板书]:一.燃烧:指的就是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提问]: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用火历史,燃烧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那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就可以燃烧起来呢?
[板书]:二.燃烧的条件
*着火点:物质开始燃烧的最低温度。
[教师活动]:介绍红磷与白磷性质上的差异,演示[实验1—10],边实验、边讲解,指导学生观察的重点。
[观察]:实验进行不久,铜片上的白磷就开始燃烧,产生白烟,而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并没有燃烧。
[提问]:铜片上的红磷与氧气充分接触,为什么也不能燃烧,
[分析]:因为红磷的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
[提问]:同样是白磷,水中白磷的温度比铜片上白磷的温度还要高,为什么水中的白磷却没有燃烧?
[分析]:水中白磷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着火点,但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故不能燃烧。
[提问]:若向热水中通入氧气,自磷会燃烧吗?
[讨论]:你认为可燃物燃烧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板书]:1.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1)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
(2)要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
[讲解]:可见内因(可燃物)是变化的根据,外因(燃烧的条件)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讨论]:冬天生煤炉,不是用火柴直接点燃煤,而是点燃纸或木材等,为什么?
[提问]:在知道了燃烧的条件后,你认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灭火?
[板书]:2.灭火的原理:(1)将可燃物跟空气隔绝;
(2)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炒菜时,如果锅里的油着了火,你该怎么办?说出你的依据。
[教师活动]:总结肯定学生的方法并鼓励学生想出更多的灭火方法。
[讨论]:第四节后习题第2题,为什么煤炉火用扇子越扇越旺,而烛火用扇子一扇就会熄灭?
[小结]:往煤炉内吹风,供给了燃烧所需的足量空气(氧气),冷空气虽能使炉内燃料降温,但不会使温度低于着火点,炉火持续燃烧,所以越扇越旺;用扇子扇烛火,使环境温度低于其着火点,所以一扇就会熄灭。
[教师活动]:由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而引出爆炸。
[板书]:三.燃烧的一种特殊现象——爆炸
1.爆炸的条件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19页内容,找出爆炸的条件及其与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2.安全知识
[讲解]:燃烧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但并不是所有的氧化反应都象燃烧那么剧烈何发光、发热,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铁的生锈,我们很难觉察得出,这种氧化我们叫做缓慢氧化。
[板书]:四.缓慢氧化和自燃
1.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很被难觉察氧化。(如铁的生锈)
[举例]: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引入自燃。
[讲解]:物质在缓慢氧化过程中要产生热量,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就会越积越多,使可燃物的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且可燃物周围有空气时,不经过点火也会引起自发燃烧,我们就把这种现象称为自燃。
[板书]:2.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自发燃烧的现象。
[举例]:白磷自燃。
[学生活动]:观察现象并分析缓慢氧化与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板书]:五.燃烧、爆炸、缓慢氧化、自燃的区别和联系。
联系:都属于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区别:条件不同,放出的热量、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否到达着火点、反应的现象不同。
氧化
反应剧烈氧化
(燃烧)平静燃烧在有限的空间内
急速燃烧——————爆炸
可能引起
缓慢氧化————自燃
(四)总结、扩展
本节学习了几种氧化反应,其中燃烧的条件是重点,在此基础上了解了灭火的原理,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仍会遇到一些燃烧现象,接触一些没有氧气参与的燃烧现象。
四.布置作业
1 设计思想
本次评比的课题为苏教版《化学1》专题4第一单元“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1]。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硫酸的制备和性质,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认识是割裂的,缺乏联系性。教材在本单元内容临近结束时安排了这一内容,不仅促使学生对含硫物质知识进行巩固、概括和整合,更是向学生渗透一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学设计中至为重要和关键的方面应该是如何建立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突出化学学科核心思想和观念的着力点,而硫及其相关化合物的性质是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在充分研究教学内容与化学核心思想的基础上,决定从氧化还原和化合价变化、物质分类等角度入手,运用二维坐标图、实验等方法,科学、直观、形象地演绎教学内容及其要求,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教导学”。
2 教学目标[2]
2.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硫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巩固含硫化合物,如硫酸、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性质。
(3)了解不同价态的含硫化合物间的转化。
2.2 过程与方法
(1)学会以化合价、物质类别为分类依据,总结不同类型反应中含硫化合物的转化规律。
(2)通过实验、分析、总结,使学生逐步掌握分析归纳、类比推理、发散等思维方法。
(3)通过网络图的展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网络图整理巩固已学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使知识条理化。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并从中使学生领悟物质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 教学实录
环节一 展示含硫矿物图片,归类含硫物质
[教师]展示图片。硫和含硫化合物古人早已熟知并有所应用,比如朱砂(见图1),红色晶体HgS,古时有些炼丹士把它作为仙丹献给皇帝。还有雄黄(见图2),听说过它的用途吗?
[学生]雄黄酒。
[教师]没错,洪七公就是用它泡酒来驱赶欧阳锋的毒蛇阵。雄黄还有一近亲,那就是雌黄(见图3),听说过吗?你们肯定听说过,有一成语叫信口雌黄。知道什么意思吗?
[学生](学生很是兴奋,大声地回答)表示有些人不顾事实,随便乱说。
[教师]随口乱说话与这个含硫矿物有何联系呢?
(学生陷入沉思,有些学生干脆拿出汉语大辞典查阅起来)
[教师]原来古代的纸大多是带黄色的,人们在修改文字的时候,就用雌黄加水混合后涂在上面,利用了雌黄带黄色的特性,这相当于今天的涂改液,于是就有了信口雌黄这个成语。
(学生听后很满足地点点头。)
[教师]大自然赐予了我们如此多姿多彩的含硫化合物,有没有带给我们硫单质呢?
[学生]有,存在于火山口附近或地壳岩层里。
[教师]展示实物“硫粉”,并取其少量加入到水中。
[学生]哦,它是一种淡黄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教师]请同学回忆先前知识,尝试写出多种含硫元素的物质,并对其进行归类,说明归类的依据。
[生甲]根据化合价分为-2,0,+4,+6,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Na2S、S、SO2、H2SO3、Na2SO3、SO3、H2SO4、Na2SO4、BaSO4等。
[生乙]根据物质类别分为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和盐,对应的物质分别有H2S、S、SO2、SO3、H2SO3、H2SO4、Na2SO3、Na2SO4、BaSO4等。
[教师]根据物质类别和化合价两个维度板书学生所述的含硫物质,建立隐形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改变课本“交流与讨论”中直接让学生按化合价书写含硫物质的题型,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已学知识,建立分类思想。
环节二 探究含硫物质间的转化,建立二维坐标图
[教师]这些含硫物质之间如何进行转化呢?请同学们写出课本“交流与讨论”中含硫物质发生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
(1)汞与硫磺在常温下化合生成硫化汞
(2)用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
(3)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亚硫酸钠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钠
(4)用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钠
[教师]从化合价角度分析哪些是氧化还原反应,哪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并得出物质相互转化的结论。
[生甲]通过判断化合价是否变化得出1和3属于氧化还原反应,2和4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生乙]我们可以得出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不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可以实现含有相同价态硫元素的物质之间的转化的结论。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二维坐标图中的横坐标(物质类别)和纵坐标(元素化合价)的相关内容。
网络图中横向(物质类别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实现,纵向(化合价维度)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从而完成横向为物质类别维度、纵向为化合价维度的二维坐标图。
设计意图:二维坐标图的建立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含硫物质间的转化规律。
环节三 举例生活及生产中硫的转化,拓展自然界中硫的循环
[教师]我们已经初步完[欢迎光临lunwen.1keJIAN.COM]成了网络图的绘制,现在请同学们举例“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呢?
[生甲]根据硫能和汞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利用硫粉来处理温度计不慎打碎时洒落的汞。
[生乙]工业上接触法制硫酸也实现了硫的相互转化。
[生丙]对了,还有燃煤烟气脱硫。
[生丁]还有实验室里亚硫酸盐药品的保存,当然这个是要避免含硫物质间发生相互转化。
………
(同学热情高涨,纷纷举例,一展身手。)
设计意图:从化学到生活,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当然除了人类在生活生产中实现了硫的转化,自然界中也存在着含硫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观看视频“火山爆发”。)
[教师]自然界通过火山喷发产生的含硫物质在大气、地表及地下实现了不同价态硫元素之间的转化,形成了在本节课开始时看到的多姿多彩的含硫矿物。
设计意图:使学生发现不仅生产及生活中存在含硫物质的转化,大自然火山喷发也实现了硫的循环。让学生体会到火山喷发虽然是一种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但也有造福于人类的一面,它是自然界中含硫物质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要学会以辩证的观点、动态的思维来看待周围的事物。
环节四 展示精彩网络图,布置研究性学习作业
[教师]同学们,构建网络图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与你们同龄的学生所绘制的各种形式元素化合物之间转化关系的网络图(见图11)。请你在课外完成一份研究性学习作业:构建一张有自己特色的硫和含硫化合物相互转化的网络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一种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4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认为具有如下特点: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2、模块要求
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机化合物。
(1)了解有机物分类的依据,知道有机物一般的分类方法;能够举例说明一些常见的有机物类别。
(2)能根据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知道同系物的含义。
(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名称。
注意:引导学生注意简单的烷烃、烯烃、炔烃命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烷烃命名限于5个碳原子之内)。不要求掌握含多种官能团的复杂物质的命名。注意习惯命名法与系统命名法的区别与联系。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烃基的概念。
(2)知道同系物的含义。
(3)了解常见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名称;学会用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的方法对简单的烃类化合物进行命名:要求熟练掌握5个碳原子之内烷烃的命名;掌握烯烃、炔烃、苯及苯的同系物的命名方法。
(4)培养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练习掌握烷烃的系统命名法。
(2)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能力。
(3)通过问题的讨论、交流、分组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比较、归纳、动手练习。提炼出简单的烃类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交流、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
(2)了解学习系统命名法的重要性,体会物质分类的必要性。
(3)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各类有机物系统命名法的辩证统一关系,进行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与突破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确定
本节课题即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教学重点落在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是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的方法的基础,也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
基于以上观点确定教学重点为: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
(二)教学难点的分析确定
教学重点如果处理得当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因此如何让学生利用烷烃的系统命名方法去学习命名烯烃、炔烃和苯及苯的同系物的方法就成了教学难点。
基于以上观点确定教学难点为:如何根据烷烃的命名方法命名烯烃、炔烃、苯同系物。
(三)重难点的突破
学生已经学习了有机物的分类、结构特点,以及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知道有机物由于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连接方式不同,有机物分子中普遍存在着同分异构现象。因此烷烃的系统命名比较容易掌握,在充分掌握这个知识的基础上给出最简单的烯烃让学生自己命名,在逐渐增加碳原子的个数,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尝试命名,于是可以小结出烯烃的系统命名法;此时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讨论得出炔烃的系统命名的方法。这样,烷烃的命名方法就被运用到烯烃、炔烃的命名方法中去了。至于苯同系物的命名还是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学习。
因此,可以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出发,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下,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探索、协作学习,使学生自己能顺利完成对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体系的建构从而突破难点。
所以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但在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支持者、引路人、评价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三、教学内容安排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普遍存在同分异构现象。为了使每一种有机化合物有对应一个名称,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每一种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这是高中化学中唯一较系统地学习的有机物的命名方法,通过命名来区别不同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命名来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分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还可以从有机物名称了解物质结构,从而可以初步推断物质的大致性质。这一节的内容可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的必要环节。因此在学习系统命名法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
(二)学时安排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计划安排1学时。不宜随意扩展和加深难度。总之,本节教材对知识的要求属于初步学会应用层次。
四、教学资源建议
学生在学习了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以后,已经具备了必需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不感到困难,但在学习了同分异构体的写法和烷烃的命名法后,有部分同学会感到困难,原因是学生感到有机化学变化多,不好记,结构式和命名也不好写。因此,有一些同学对学习有机化学渐渐失去兴趣,造成分化。建议在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对教材的前后顺序做适当调整。建议先讲烷烃的命名法,后讲同分异构体的写法。这样,可以加强对烷烃的命名法的练习,使命名的知识得到巩固,也能从结构上对同分异构体作进一步的分析,避免写重复的现象,便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同分异构体的写法。
(2)注意组织学生多讨论、多练习,尤其要注意抓住学生在命名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如选错主链等。可以以改错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产生错误的原因。
(3)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烷烃的系统命名法的一般步骤,注重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归纳能力。烷烃的系统命名是核心内容,是有机物系统命名的基础,建议根据命名的三个步骤(选主链、编号位、写名称)结合具体的例子边讲边练。
五、教学方法,学习指导策略
(一)在教学过程中选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烷烃的系统命名是有机物系统命名的基础,也是本节教材学习的核心内容,但教材中所举例子偏少,不利于学生全面掌握烷烃系统命名的规则。建议根据命名的三个步骤(选主链、编位号、写名称)增加相应的例子使学生熟悉系统命名的基本原则,为迁移到烯、炔和苯的同系物的系统命名打好基础。
本节教学可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既可以由教师结合动画展示、讲解典型例子的命名;也可以由教师给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命名原则;还可以由教师列出几个烷烃的结构简式和对应的系统命名,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或自主学习,发现并总结规律。不管是哪一种形式,在教学都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动手练习。练习的方式也有多种,如给出结构简式写名称,给出名称写结构简式,同时给出结构简式和系统命名,判断名称是否正确,指出出错的原因等。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判断稍微复杂点的烷烃的主链时,容易出错,表现为未能准确找出最长的碳链,究其原因是因为不熟悉具有空间结构的碳链的平面书写方式,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球棍模型,组装碳架,增强教学直观性,减少学生的错误认识。
讨论烷烃后,在烷烃的系统命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烯、炔以及苯的同系物的结构的不同点,找出由结构不同所带来的选主链、编号以及命名上的差异,从而完成学习的迁移。注意把握教学的深广度(参考课标的提法),无需一步到位,其他有机物的命名在后续章节中还有简单的介绍,不必在此拓展。
在学习中,学生可以借助教师提供的多媒体动画、电脑图片、有机物分子模型、列举有机物结构式的图表等多种形式,练习烷、烯、炔和苯的同系物等同分异构体书写和命名,初步学会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
(二)实际应用教学:对烷烃透彻认识领会,然后把学习烷烃命名的方法迁移到烯烃、炔烃及苯同系物。
(三)思维方式教学:通过实际应用逐步形成有序性思维的思考问题的方式。
六、课堂评价建议
(一)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度,可以通过纸笔测验的方式来检查。例如,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2、写出下列物质的结构简式
知识目标: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不饱和这两组概念的区别。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突出的是要培养学生在实验基础上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和数据的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实验的分析研究,培养学生沿着“问题—实验—分析—结论”的思路,以科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的中心内容是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学生虽然对于一般物质溶解后形成溶液的现象比较熟悉,但是对从量的角度去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以及溶液的种种状态却很少思考。教材一开始就提出一杯水里是否可以无止境地溶解糖或食盐这样的问题,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带到要讨论的问题中来。接着教材分别安排了两组实验[实验7-2]、[实验7-3]和[实验7-4],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要条件固定,物质是不会无限制地溶解在溶剂中(彼此互溶者除外)。由此为依据,通过教师的归纳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起“饱和溶液的概念”。
1.通过[实验7-2],学生应该了解:(1)要判断物质的溶解是否有限度,就必须确定“一定温度”和“一定量的溶剂”这两个条件。(2)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溶解的确都各有其限度。学生有了这两点认识之后,就能比较容易理解:当溶质溶解达到它的限度时(如果条件不变),溶液就处在一种特殊的状态即饱和状态。这时的溶液就是该状态下此溶质的饱和溶液。
如何教学生判断是否达到了溶解的限度呢?教材用“不能继续溶解而有固体剩余的时候”,这是利用可直接观察到的宏观现象作为判断溶液饱和的一个依据。但是利用“有固体剩余”来判断溶液已达饱和,又一定要以“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为前题,否则就没有意义。
[实验7-3]和[实验7-4]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下列关系:对于大多数溶液来说:
(1)说明当改变饱和溶液的任何一个条件时,饱和溶液的状态都会被破坏,成为“不饱和溶液”。(2)从反面证明饱和溶液定义的叙述必须有两个前提为条件,否则就没有意义。(3)客观上向学生介绍了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两种可能的方法,即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至于相反过程,即由不饱和溶液转为饱和溶液,由于可能会引起物质的结晶析出,在本节暂不宜展开讨论。
2.为了消除学生把溶液的浓稀与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混为一谈,教材作了一段专门叙述。
通过[实验7-5],利用刚刚建立起来的饱和与不饱和概念及其判断方法,来分辨浓溶液与稀溶液,以及它们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区别,是很有说服力的,教师应很好利用这段教材,或讲解或指导阅读。在讨论时一定要向学生指明,溶液的浓稀,是指一定量溶剂中溶质的相对含量不同而言,与温度是否变化无关;饱和与不饱和是指溶质是否达到了最大溶解限度,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的制约,表述的是溶液的一种存在状态,与溶液的“浓”、“稀”无关。
教学建议
(1)边实验、边分析、过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逐步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
(2)教师演示实验并给出一些数据,引导学生分析,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思维能力和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
(1)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2)分析溶液“浓”“稀”跟溶液饱和与不饱和这两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难点:
利用实验和数据结合,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溶液。为了对溶液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就需要将溶液作以分类: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演示[实验7-2]在10毫升水里分别加入食盐和硝酸钾固体,直至不能再溶解。
[教师活动]提问:在实验演示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目的:为学生观察实验提供了一定的方向,有利于学生分析实验结果。]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2]: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缓慢加入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边加入边振荡,直到试管里有剩余固体不再溶解为止。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回答以上提出的问题。
[结论]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教师活动]提问:在提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学生活动]学生动手做[实验7-3]。[实验7-4],并思考以上问题。
[目的: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活动]分析讨论并总结该实验。
[教师活动]参与讨论并答疑,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
(1)只有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饱和”和“不饱和”才有意义。(2)
(3)当温度确定、溶剂量确定时,某溶液的饱和状态表示溶质溶解的最大值。
[目的: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为下一节溶解度概念的建立做好铺垫。]
[教师活动]说明:给定条件,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粗略表示溶液里溶质含量的多少,溶液常常习惯被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演示[实验7-5]:在各盛有10毫升水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克食盐和0.1克熟石灰,振荡、并观察现象。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及所列数据,试判断正误。
[目的:培养学生区分不同概念的比较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投影)提供数据:
20℃时,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不同物质的质量:
硝酸铵:192克碳酸钙:0.0013克食盐:36克氢氧化钙:0.17克
判断:(1)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2)饱和溶液是浓溶液。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
[结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教师活动]指导阅读教材第134页:如何确定某溶液是饱和溶液?
(四)总结、扩展
(1)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分为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给定条件可分为浓溶液、稀溶液。
(2)扩展练习:试判断: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②在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多。
④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⑤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溶解硝酸钾。
⑥两种不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混合,依然是饱和溶液。
探究活动
1.在常温下,向装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5g氯化钠,搅拌,等氯化钠溶解后,再加5g,搅拌,观察现象。然后再加入5mL水,搅拌,观察现象。
操作
加入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g氯
化钠,搅拌
再加5mL
水,搅拌
现象
结论
2.用硝酸钾代替氯化钠进行上述实验,每次加入5g。加了几次后才使烧杯中硝酸钾固体有剩余而不再继续溶解?然后加热烧杯,观察剩余固体有什么变化。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观察现象。待溶液冷却后,又有什么现象发生?
操作
现象
结论
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搅拌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如何让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如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分层教学”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其关键在于设计一份切实可行的教案。针对初中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要实现教学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敢于正视每个学生的差异,勇敢的打破传统的教案设计方法,能够为学生“量体裁衣”式地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方案。那么如何设计切实可行的教案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兼顾每个学生呢?让每位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在每一节课内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渐渐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达到终身学习的目的呢?
首先: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简明扼要,教学重点要突出,教学难点要有突破策略。这就要求老师要仔细研读新课改,钻研考纲,认真组织语言使其简洁精练、明白易懂。
其次:教案的导入要紧密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案的设计中,我们要注重化学学科本身的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很多化学知识都源于生活,所以设计教案时,要关注每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置引人入胜的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如讲解“化学式”概念时,首先在黑板上画一只放有水的烧杯,问:如何表示杯里的物质?不论成绩好的还是差的他们都有表示其次:教学程序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应根据备课时的教学目标,设计好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层次的划分把握好授课的起点,处理好知识的衔接过程,减少教学的坡度;教学过程要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宗旨,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如:课堂提问,技能训练,应注意层次和梯度。为了能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要精心设计思考题、探究题。可用具有梯度的问题调动每位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竞赛,抢答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有意识的将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应将有思维难度的问题让好学生回答,简单的问题优待学得差的学生回答,适中的问题回答的机会让给较好学生回答。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均等参与课堂活动,便于激活课堂。如在讲物质的分类时我设计了如下三个层次的问题:
(1)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在哪?
(2)单质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吗?
(3)单质就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对吗?
(4)化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吗?
(5)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对吗?
(1)划分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依据是什么?
(2)划分单质和化合物的依据是什么?
(3)水由什么微粒构成?
(1)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2)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吗?
(3)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吗?
(4)单质由什么微粒构成?
(5)化合物由什么微粒构成?
(6)水由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吗?为什么?
由于各层次学生要求不一,因此在教案设计上要充分体现以学、议为主,教师要善于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来激趣、引思、并注意指导、精讲,调节并控制好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做好分类指导。
又如:(1)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2)如何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变质?
(3)如何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碳酸钠)?
(4)为什么可用这些方法?
(1)、(2)、(3)、(4)题是有梯度的四个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层次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能感知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
当然老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及时、合理公正的评价。例如成绩不好的学生能够回答出三星、四星的难题要及时给予高度表扬和激励。除教师课上表扬激励外,评价的方法有多种,如学生互评、作业评价、测试后评价等,教案中要采取哪种评价方法取绝于各层次的学生,其目的是促进各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随时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对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寻找其闪光点,及时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唤起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对较好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既揭示不足又指明努力方向,促使他们积极向上;对好学生要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更加严谨、谦虚,不断超越自已。正如一位德国教育家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最后,分层练习是分层教案中的核心环节,其意义在于强化各层学生的学习成果,及时反馈、矫正,检测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把所理解的知识通过分层练习转化成技能,反馈教学信息,对各层学生进行补偿评价和发展训练,达到逐层落实目标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备课时,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可分基础题;略有提高题;灵活、综合性题。使得作业的量和难度让每个学生体会到 “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成功感。如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习题我作了如下设计:
三个层次的题目都能激发学生思考探究,温故知新。
一、在倾倒二氧化碳使小蜡烛熄灭的实验中需要很多技巧:
1.CO2倒入的角度不好控制;
2.蜡烛燃烧时间要控制好,燃着时间稍长,温度高,烧杯内气体膨胀,CO2不易倒入而导致实验失败;
3. CO2倒入速度不好控制。
针对以上几点技巧,在课上不易控制很有可能实验失败,所以改用启普发生器进行制取然后直接在橡胶管的另一侧接个三通管,在三通管上方和下方分别放一根燃着的火柴,过一会儿会发现下端的火柴熄灭,就能够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从而省去了倾倒二氧化碳实验中注意的技巧问题。
二、在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中,我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了分组实验,因为这是个难点问题,我想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加深理解,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需要大量的二氧化碳,准备麻烦,也不环保,不易贮存,容易逸散,导致实验失败;如果在课前准备效果较好,但是需要CO2量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
所以思考想到了新的方法,是否能直接用启普发生器来进行验证呢?按照上述方法,用启普发生器直接制取,在橡胶管的另一侧接个三通管,在三通管下方分别进行几个小实验:(1. 用稀醋酸喷洒石蕊染过的干燥的滤纸条,2. 向石蕊染过的干燥滤纸条上喷水,3.将石蕊染过的干燥滤纸条放在三通管的下端管口处通CO2,4. 将喷水后的湿润的滤纸条放在三通管的下端管口处通CO2),通过实验1说明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实验2.3都不变色,实验4也变为红色,能够说明二氧化碳与水不仅仅是简单的溶解,而是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呈酸性的物质。
关键词:案例教学 高等教育
案例教学法作为我国高校从西方引进的新型教学法,具有启发、诱导等功能,能够有效弥补理论教学中实践性不足的缺点。这种教学方法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调动学生积极性,用具体、生动的案例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加强学生对基本理论由浅人深的理解。实施案例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教学所需的案例为思维主线,教师以案例为先导,讲解、分析案例,联系所要讲的原理,边讲边议,使学生理解、认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由于这种教学法应用案例来说明原理,可以发挥教师教学过程的技能技巧,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与一定教学任务相联系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
案例教学把从实际中采集到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判断的案例,通过案例的自我研究和相互讨论,引导学生运用理论解决问题,提高决策能力;或通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理论水平。这种教学目的性不但反映在单个案例的学习中,而且反映在案例教学的全套设计上。通过―个个精心选择安排的案例学习,在反复分析与判断的实践中,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经过不断对比、归纳、思考、领悟,建立起―套独特的思维体系。这个学生自我参悟的过程,会带来学习与工作能力的升华与质变,这是案例教学最宝贵的特点与最核心的目的。
一、案例化教学的现实意义及作用
工商类课程案例化教学实际意义,是在课堂内应用具体的企业案例,模拟企业实战环境,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拿出可行的解决方案的互动型教学,它着眼于强化学生进行个体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能够强化训练学生思维能力,是对忽视动手能力的极好补充。
由于案例提供的是处理事务时所涉及的相关资料,这些资料是进行问题分析的基础。因此在案例中不能出现有关能够影响学生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陈述,更不能够出现现场的分析或答案。一些教材并没有真正理解案例的含义,往往在案例中出现主观性的陈述,这些陈述会引导学生的思维去“发现”案例作者的即定答案。因此,教师在组织案例化教学时必须对教材中的案例先行“消化”和取舍,所提供的案例必须是客观的。
哈佛商学院首次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商业教育,取得虚拟很大成功,案例教学才真正开始应用于工商课程的教学。现在案例教学法已经是商业教育领域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今天,在我国主要还是应用于MBA 的教学中。
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充当决策者,取得管理和拥有权,感受决策所面临的压力,分析形势,识别危险和机会,并作出决策。案例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协同工作。同时,在进行案例学习时,要运用大量的理论知识,能够将各种理论进行综合应用,案例教学可以是学生深刻地领会到理论的实践方法,因此可以说案例化教学是“理论教学实践化”的具体形式,是在理论与实践在搭起的“桥梁”,能够有效克服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更重要的是,由于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理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这种案例化教学如果能够长期、系统进行,则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主动意识有效克服惰性,是学生在面临困难时不再回避。
案例化教学同时也是教师的考验,能够有效打破一本教案教一辈子“的现象。由于案例本身具挑战性,就迫使教师也必须准备大量的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教师本人也必须象学生一样进行事先的研究。另外,案例化教学对教师的实践也提出挑战,这种挑战必然成为促使教师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压力。
案例化教学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能够识别问题,培养实战的形成感觉,进行有效的实践模拟,提高交往、沟通能力,为以后能够迅速胜任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哈佛的案例教学法看案例化教学的实施
(一)哈佛的案例教学法
我国大学所开展的案例教学是受到哈佛商学院的深刻影响。
哈佛商学院讲课所用的案例,与一般学院所用的案例有很大的不同。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决不是唯一的。案例分析的结果,往往是一个中间产物,最后总会留下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有时甚至有意识地在案例制做时把一些重要的资料或数据漏掉。它重视如何适应形势和形势变化去确定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而不太重视经营问题的解决结果。哈佛商学院教学重视的是如何分析复杂的企业形势的“方法”。
哈佛商学院为保证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一个案例通常要讲两、三节课,每一节课80分钟。每节课开始,任课教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起来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给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分析、措施,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让。教室里经常乱作一团,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发言。但往往总有不少学生,不顾教授的提议,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威吓学生的强硬手段,以便使讨论能够继续进行下去。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分析教学法,不是去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发给学生的讲义和资料,靠死记硬背是绝对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课程内容真正学到手,就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3个案例,还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出笔记。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没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上课与否以及课堂上的表现,占学习成绩的25~50%。所以学生们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教授在开讲之前总要环视一遍教室,挑选最先发言的学生。如果被教授提名却没有进行充分的预习而不得不“pass”的话,就犯了哈佛商学院的“大忌”。因为按照记分规则,如果你选择“pass”的话,成绩就会自动拉下一档;“pass”两次之后就可能拿不到学分;三次以上的“pass”,不但拿不到学分,而且还会受到校方“行为不良”的警告,严重的会被勒令退学。
一旦有哪个学生被点名首先开始分析时,其余的学生马上就会变聚精会神地寻找该同学的错误,推敲自己的发言怎样才能谈得比他更好。当那个可怜巴巴的学生“脸色发青、满头是汗”地结束自己的报告之后,“自由发言时间”的论战就开始了。
在哈佛商学院,学生们不但要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学会处理其他很多课题,他们必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决策能力。而且要做到对这些决策的自我认可。换句话说,哈佛重视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哈佛商学院所追求的东西简单明了,那就是让学生掌握成功地经营企业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们必须有一种能力,使自己能够站在一个高层次来把握和分析问题,能够面对复杂多变的情况,把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事情区别开来, 他们还必须具备另一种能力,就是在缺少足够和必要信息的情况下,也能够作出正确和果断的判断和指示。他们必须知道在现实的企业管理中,没有人会给你准备好正确的答案,并且任何答案都不会是完美的,总会有一些地方是错误的,至少是不尽人意的,哈佛学生的脑子里被灌输的是:如果你希望走向社会后,在任何时候都想得到应有的评价。在哈佛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闲功夫。哈佛流传的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 再学习”。
哈佛商学院的学习重点,是真正的“管理”,而不是“管理学”;它不一定培养“知识分子”,但肯定是培养“能力分子”;它不注重造就知识型的“专业人才”,而只造就“职业老板”。
(二)案例化教学的实施要点
在案例法学习过程中,我们还不能够照搬哈佛商学院的做法。主要原因是我们的学生已经习惯了课堂满堂灌的形式,因此还必须引导学生逐步改变学习方法,习惯案例化教学;教师在进行案例化教学时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强力影响。
首先,老师应有合适的案例。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编制一定的案例,其中案例的取得可通过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深入企业,收集实际工作中的案例,或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社会经济的实际状况,自行设计教学案例,或从有关资料中收集教学案例。
其次,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案例――这种阅读需要课前预习,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是一种有效改变其习惯的方法。而思考每个案例的问题,也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几年的《市场营销学》案例化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传授方法是如何的重要。实践的结果使我真正感受到学生在过去的学习生涯中,由于过度地被动学习,学习方法方面的欠缺十分明显。可以说,应试教育在这个方面的缺陷目前还没有完全被重视。
另外在授课时应尽可能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多媒体教学形式通过声音、文字、图像和老师的演示等多种信息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形象生动地说明理论,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案例化教学的实施要点:
1、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快速通读完案例,教师提问:“案例大致是讲什么的,有什么信息可用来分析?”;
2、再给出时间要学生仔细阅读,并在一些重要事实下加线。然后教师提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并要求学生尽力进入案例中的角色(即进入情景角色状态);要求学生记下主要的问题,再读一遍案例,通观问题的主体进行思考;
3、根据学生对案例材料的分析,提出建议;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来,并告诉学生,答案不是唯一的,但必须是可行、有效的。我们的学生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习惯于从教师处得到正确答案――这在案例化教学中是必须要避免的;
4、教师选取一个或一组学生的代表发言,然后对其发言内容进行自由讨论,并每个组派代表发表新观点;
5、最后,老师总结讨论,首先针对案例的问题进行综合归纳; 然后就案例讨论中得到的一些有益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特别是学生在讨论在存在的方法问题、思维缺陷要指出来,以便在以后的讨论中改进。
三、案例化教学的组织和控制
通过《市场营销学》和《财务风险控制》的教学中案例化教学实践,我感觉组织工作和过程控制非常关键。案例化教学并非简单的在教学中讲述案例,然后教师给出分析和答案,也非简单的组织讨论,这些决非真正意义上的案例化教学。那样仅仅是将教学变得生动些而已。
案例化教学的组织要遵循创造性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创新精神,教案和备课要具创造性,教师本身能够将理论中的可进行实践的内容“发掘“出来.因此,案例化教学要求教师本身具备实战的经历和经验,有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是组织和实施的基础。如果教师的课前准备不到位,则案例化教学可能变成一场闹剧,或是肤浅的讨论。
实施过程中的组织,教师一定要找好“领头羊”,敢于大胆发言,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因此教师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发掘这样的“领头羊”――教师要改变“上课即来下课就走,不与学生多交流”的教学方式。
案例化教学中课堂的组织十分重要,对课堂阅读时间、讨论时间要进行规定,同时还必须不断进行随堂监控。案例化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需要教师全身心投入,要不断观察、指导、发动和点拨,完全放手让学生进行案例讨论是在学生已经建立习惯之后的事情。对于学生发言中的问题,教师也不要马上打断指出,而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身存在的思维问题。
在实施中,不能够一开始就希望得到某种好的效果,而要不断引导学生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上路”。在开始时,我发现学生尚不会应用理论进行分析,而且这是通病,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准确地应用理论知识。但是,案例化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通常到学期末),还要能够引导学生从理论中走出来,将理论转化,应用于实践。
参考文献
[1] 郭能读案例教学法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陈桂生师道实话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 郑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 范蔚设计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要求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5] 孟宪乐师生双向专业化发展全程教育实习模式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