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外语教学与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人类生存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在后天的环境中习得的,环境与语言的习得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所处的环境决定语言的习得。”(李森,2005:252)同样,语言的传承和发展是人类认知环境诸因素(包括语言本身)相互影响的过程。外语教学必须在现实的外语教育语境中进行,这说明外语教育受制于语境,与此同时,外语教育也改变语境。笔者认为:研究语言重点应在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功能及应用范围,包括交际、思维、文化等功能。语言学研究至今在企图解决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种种问题,所以我们在研究语言及其教学规律的同时,研究社会语境诸含义与语言及教学的关系至关重要。
1.外语教学理论的语境意识反映。外语教学语境的意识凝聚于外语教学理论。本人在研究过程中意识到:人们对此观点的认识目前处于初浅阶段,有待开发研究。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S.D.Krashen)在《输入假说》(The Input Hypothesis,1985)一书中提到“语言从语言习得的环境因素”,向我们提示了环境在语言习得中的作用(鉴于当代外语教学界对外语学习重在学得理论的实践操作,所以克氏关于环境因素论可引发我们的思考)。克氏与人合作出版《课堂语言习得的自然思路》(1983),由他撰写的理论部分的要旨是使课堂尽可能接近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可理解语境输入,这一提示得到我国外语理论界的重视,但在目前教学实施中实行范围依然较窄。1975年,N.Naiman等人经过调查研究,对H.H.Stern提出的外语学习十大策略进行了修正,列出了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所采用的五大策略,其中第一点为“通过寻找和利用有利的学习环境积极参与语言学习过程”(“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Research in Education Series, No.7, Toronto),先解决如何积极地意识“有利环境”,才能利用环境进行有效的学习。我国外语教育学学者张正东先生率先强调环境是制约和影响外语教学的主要因素。以此为理论支点,张先生创立了“外/英语立体化教学法”,其基本理论构想为:“主体(学生)――客体(目的语)――环境为轴,而以经济发展为底、跨国文化为顶,构成外语教学的“三维立体”,而“语境说”是该法的辐射点。此法在国内引起极大关注,其基本观点与国际外语教师协会(IATEFI)第25届大会(1991,伦敦)所持论点不谋而合。该教学法在全国不少大、中学校外语教育中进行了教学实验,结果印证了“立体化教学法”的“环境学说”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然而,各实验成果反映中并未以语境思路对教学实验进行全面的科学理论概括。
在外语教学法发展史中形成了许多流派,以理论基础加以概括可分为语言学派、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但是,三者任一派都利用其他二派的理论,如直接法利用联想主义心理学和索绪尔语言、言语二分理论,听说法利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听说读写顺序的主张。因而,从外浯教学的理论实质来看,我们认为现代外语教学必须同时从语言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去进行研究。
80年代兴起的交际教学理论把语言的交流功能与其社会背景联系起来,这使目的语教学不得不考虑语言的使用环境,因而在教学中进行模拟交际不得不考虑学生所在的课堂、学校环境。与社会语境相关,文化教学突破了以目的语民族文化为范围的局限,在处理教学所在地区民族文化的过程中,人们就不能不重视学生所在社区的目的语价值观以及学生身上来自民族及地域文化影响的特点。
2.语境意识在外语课堂教学中的表现。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兴起,人们要问,在课堂教学语境中能培养出学生的交际能力吗?桂诗春(2001)在《应用语言学》中指出:“课堂上的教学活动,如句型练习、背诵课文、学习讨论、学生表演、回答老师的问题等都不是交际能力,课堂教学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外语交际能力。”海姆斯也持这种观点,他说:“交际能力是通过人的社会化过程获得的。一个人从无知无识的生物个体成为一个社会成员,必须学习那个社会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使自己能够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个过程就叫做人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贯穿人的一生。一般要通过家庭、学校、工作单位以及更广阔的社会来实现。”(转自祝畹瑾,2001:35-36)克拉申的“监察理论”强调语言环境对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作用,语言环境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环境,学习者通过与语言接触自然接收;另一种是课堂环境,学习者在正规的课堂里学习外语。前一种学习是潜意识的,而后一种学习却是有意识的。“克拉申认为有意识学习语言规则对语言习得和语言的口语运用作用不大,只有在自然的语言环境和语言社区中才能学好外语。”(桂诗春,2001:197-198)“教师讲授充其量能使学生懂得哪些能力对于人的工作与生活是必不可少的,甚至知道这些能力结构和形成条件等等,但这些也不等于能力的提高。”(丛立新,20,02:221)这就给我国外语教学提出了一个非常严肃的理论问题:我们课堂教学目的是什么?课堂教学不能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那么我们课堂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能培养出学生的什么能力?
根据学者休•科林根(Hush Corrigan)在The Brain(1981)中的说法:“Some recent research also suggests that we remember every-thing that happens to us. We may not be able to recall this information, but it is all stored in our brains.”学生所学过的知识都存在大脑中,学生不能用英语交际是由于他们不能再现有关语言知识。在教学中,几乎每个老师都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跟学生交际时,学生英语讲得结结巴巴,有时甚至停下来,紧皱眉头,努力再现大脑中已有的语言知识,如果再现成功,交际可以继续进行,如果再现失败,交际就此终止。如果教师能及时给予提示,学生会很快地再现成功,交际向前发展。所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而是培养学生的再现能力。再现能力的培养与最终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它们是一致的。再现能力具有一定的交际性,是英语运用的初级阶段。交际能力由再现能力在社会语境中发展而来,是英语运用的高级阶段。
3.语境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强化。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揭示目的语的内部规律和将语言学习与外部语境相联系的主体,学生是对所学语言规律和利用目的语对个体内部世界和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和认知的主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学会目的语,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学到怎样的水平等等,都受到教学语境和环境开发程度的制约。教学语境这一概念的提出要求我们把各种成功的或不尽人意的外语教学放到特定的教学语境中去进行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考察。同时要求我们从一定教学环境的实际出发去探讨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途径、模式和具体的方法与手段。
外语教学语境可框化为宏观调控环境和微观教学环境:国家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外语教育政策与大纲、考纲以及规定的课时等构成外语教学的宏观环境,它属国家宏观导向和监控;学校所处社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社区的教育观,社区的外语观,社区环境对外语教学产生较直接的影响;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采用的教材,用于教学的设备,构成班级/年级的生源的整体认知水平等组成微观教学环境。
微观教学语境还应包含课堂心理环境,即班级社会群体对班级成员的学习产生潜在影响的气氛和环境。课堂心理环境涉及的是教学语境中比较模糊的一个方面,因此判断的依据往往来自用问卷调查得到的学生主观感受。调查项目所涉及的范围应包括:班级之中的情感关系和社会关系;这些关系对学生完成学习的影响;以及班级中隐蔽的和明显的规则体系与组织。此项工作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描述课堂心理环境的研究范围;②讨论课堂心理环境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基础;③综述心理环境和学习关系的实证性研究。
大环境对外语的导向作用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外语教学的快速发展中已得到充分反映。近十年来,全民学习外语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在这种形势的推动下,学校教育的外语环境也得到大大的改观。
教学语境的不同直接影响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学习动机的激励。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班级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存在差异,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果。这种差异是教学语境不同而产生的结果,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这种现象反映出在不利教学环境下工作的教师的教学更艰苦、担子更沉重(M•韦斯特曾提出在困难环境中如何教学英语的问题)。要在不利条件下提高教学质量,就更要努力学习,不断更新观念,研究环境,开发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去调整教学,尽可能减少不利条件的负面影响。
4.外语教学原则中的语境创造因素。教学原则是教学操作的语境意以反映,体现了教学原则在教学中的操作能动性。在教学操作中,坚持用目的语组织教学的目的是在外语教学这个小语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尽量使用英语,适当利用母语”的原则体现了对外语教学的历史总结,也考虑了我国外语教学实际情况。外语教学是单语教学不是双语教学或依靠母语进行外语教学的观点,反映了外语教学的继承和发展的研究路线。
在教学中坚持用目的语教目的语,是把外语教学系统中的主体(学生)、客体(目的语)和语境三要素维系起来的一条纽带。在外语教学过程的一切活动中,语言是中介,教师与学生使用目的语正好构成了最基本的语言环境,在有目的语言环境的条件下用目的语教目的语给学生一种自然有效地习得所学语言的机会,浓厚的目的语教学气氛能更好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学生在课堂这个小环境中养成用所学语言交际的习惯,从而使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处于活跃地位。用目的语教目的语还有利于化解讲练的矛盾,教师的讲实际上也是学生的练(听)。在实践操作中,教师使用简明易懂的目的语,辅之以适当的非语言手段,围绕教材进行听、说、读、写、译的全面训练,这样做,使课堂学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用目的语教目的语并不排斥使用母语。“适当利用母语”并不仅是指母语的言语表达,而应包含通过母语获得知识和运用学习母语的方法。
5.外语教学语境的发展。随着外语教学和相关学科理论的深入研究以及理论指导教学的英语学习实践的发展,21世纪我国外语教学语境的变革可作如下设想:
5.1 教师本身的认知结构、思维方式以及教育、教学能力不仅构成语境因素,而且是外语教学这个系统中的内部稳定状态的维系者。其任务是平衡学生、教材和语境的交互作用。在普及外语教学和进行素质教育的教育定格中,教师对学生个体的研究必须最大可能地得以加强。本世纪学生思路更加开阔,知识结构将进一步扩充,精神和物质文化内涵将进一步丰富,而学生的生活层面将进一步拓宽、加厚,所以教学内容要求更适应于学生在生活和情感方面的需求。因此,外语教师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尤其要获取有关科技的新知识,培养创新意识,更新教学观点,研究国家外语政策和本地区的文化状况以及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路子,还要走出纯语言文学的圈子,不断拓宽教学思路,进行多层次教学体系实践。
5.2 由于教师是教学语境中最活跃因素,所以笔者有个大胆设想:如果所有大中院校外语教师定期由外教轮训,那么,外语教师教授应用语境的能力会发生根本性改变。整个国家的外语教学会接近实用。
5.3 扩大使用现代化媒体而又限制现代化教学手段取代智力劳动。21世纪的外语教学将运用更多的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并将不断更新。但是,我们又必须同时限制其范围,比如,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教学手段去取代学生的脑力劳动则会吞掉后一代的智慧。现代各国的教育调查研究说明,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学生在学校接受说、写、算等的基本训练应更加扎实,了解本国历史和地理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知识不但不能偏废,而且应该增强。
【关键词】文化教学;研究状况
西方的文化教学始于中世纪的拉丁语教学,从最初的语言教学开始,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就形影不离。1880年法国改革家和教育家Gouin发表的一本语言学专著《语言教学与学习的艺术》一反过去传统式的拉丁语教学模式,明确将文化教学目标列入语言教学,开创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并举的先河。1900年,美国出现了有关语言文化教学的提案,这是第一份将文化教学列入语言教学的正式文件(转引至陈申,2001)。1945年美国学者Fries首次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意义揭示出来。他认为语言的掌握是建立在对其使用的文化环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的。
20世纪60、70年代国外语言学界掀起的文化热打破了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模式影响下,文化学习模式被视为理解课文,文化知识的习得建立在文学作品的课文的理解和翻译上。人们认为,外语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际双方始终进行着一种文化协商。美国语言学家Lado也较早提出语言教学应当包含文化教学。1957年他出版了《跨文化的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科学的方法》两书,都明确提出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文化热使有关研究文化教学的文献陡然增多。语言学界对语言与文化关系的研究由浅入深,在语言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的观点从理论上被提上议事日程。如英国学者Michaelyram和美国学者Ned Seelve,Gaff Robinson等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结合文化教学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与方法。社会学家Hymes在他的名作《文化与社会中的语言》、《论交际能力》中首次提出交际能力的概念,导致了语言教学领域方向性变革,正是他赋予了社会交际与文化因素在语言能力中的崇高地位。至此,语言学界在文化的研究领域里取得了巨大成功。
虽然70年代以前,外语教学中吸纳了一些文化内容,但教学中涉及的文化面较窄,有些文化知识并不是目的语本身所蕴藏的文化,尤其是交际文化涉猎甚少。70年代末,许国璋先生最早将社会语言学这一关注语言得体性的学科引进国内外语教学领域,这以他于1978年发表的《社会语言学及其应用》一文为标志,该文强调以语体的变化适应不同的交际需求,强调考虑交际文化因素。80年代跨文化交际学引入我国。由于交际教学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很自然地,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较早见于何道宽(1983)的《介绍一门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和胡文仲(1985)的《不同文化之间的交际与外语教学》。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外语人才的听、说能力要求愈来愈高,反映在英语教学中,所学语言的跨文化因素和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学者在语言文化的不同层次上展开了许多研究。1980年许国璋先生在《现代外语》第4期上率先发表了有关语言与文化的论文。他在文章《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中区分了英语教学环境、中国文化环境和英语国家文化环境三种语言环境后指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应对号入座,进而首先揭示了词汇的文化内涵与英语教学的关系问题。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方面的权威一一胡文仲教授关于跨文化交际的作品颇丰。1988和1990年他编写出版的《跨文化交际与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学选读》两书着重从语言和非语言手段以及人们交往等各个侧面,论述文化因素对于人们交际的影响,分析了中国学生典型的文化错误并对如何进行跨文化教学进行了介绍。胡文仲还收集整理了大量关于跨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如他的专集《文化与交际》(1994)集国内44篇有关文化研究的论文成果于一体,给外语教学界的文化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学术支持,因为该论文集中有相当的篇幅讨论了文化因素与外语教学的关系,并对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克服和预防文化干扰,提高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敏感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还有其他学者在跨文化交际这一领域论述也颇丰。如贾玉新(1987)基于文化和交际的关系生动地探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际时表现出来的种种差异;赵贤洲于1989年发表在《外语教学与研究》第1期上的文章“文化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是较早提出“文化导人’概念的论文之一;邓炎昌、刘润清(1989)出版了《语言与文化》,该书采用英汉两种语言撰写,比较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讨论了使用英语时所涉及的文化内涵和非语言交际问题;桂诗春(1988)在《应用语言学》里呼吁将社会文化项目纳入外语教学大纲,并介绍了几种进行社会文化教学的具体办法;高一虹(2000)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把对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放在了以中国为背景的社会、文化、语言、教学中,并进行了科学有效的实证性的研究。进入21世纪,许多的大学教授、学者以及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也对文化教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对各地文化教学现状展开了实证研究,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这些都对我国语言与文化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参考文献:
[1]Hymas,H,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inJ,B,Pride andJ,Hlmes(eds),Sociolinguistics[M],Harmondsworth,Eng-land:Penguin Books,1972.
关键字:案例教学 研究 实践
在外语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教学法对学习者进行语言训练是必不可少的。纵观我国的英语教学实践,任务教学法、自主学习法、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都曾被用作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开始的案例教学法开始兴起,从此,案例教学在各个教学领域得到飞速发展。近年来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得到广泛认可。案例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针对教学内容,恰当运用案例,把枯燥乏味的学习转化为特定事件而进行现象分析的教学形式。案例教学的体系主要,由教师、学生、课程设计、课堂教学、课后习题及教学评估等教学环节组成。案例教学的理念应始终贯穿在口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一、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是轮机工程专业学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必修课,学生必须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事局颁布的《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指南》考试,因此,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轮机专业学生已经学完了某些专业课后,已经具备了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后,在此基础上,对《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课程进行适当案例教学,就是给学生提供运用专业课程的理论和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平台。它不仅能使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又能使学生在口头表达上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通过有目的、有选择地引入一些常见故障,使学生对所学课程进一步加深和理解,最终夯实了本专业学生的口语水平,使学生对会话课的认识有本质的飞跃。一改以往那种上课背句型,背对话的被动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解决与专业有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案例教学的作用,活跃了创造思维,培养了综合能力。
二、案例教学的课程设置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取哪些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更易接受,甚至喜欢上这门课是本课程研究的关键。课程设置的范围不只限于本单元教学内容,还要包括与本单元相关联的知识。这样的课程安排和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大和能力的拓展。因此,本课程的设置首先在选材上:教材必须有系统性,具有相对稳定性和普遍实用性。以此为基础由任课教师加以拓展,体现出各任课教师自己的教学特色和个性。在大力提倡“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就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从这方面看,“以人为本”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能发挥和发展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方法。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里,听力会话课就是听听录音,背背对话和讲讲小故事。其实,随着学生专业课的不断推进,以及对口语课认识的不断加深,仅仅靠过去机械背诵及复述课文内容的教学形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对这门课程的改革与研究势在必行。为此,笔者认为根据该课程的特点,该课程的设置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压缩课内机械背诵对话时问。会话课的实践性在于练习和拓展,可以把上课部分内容作为热身训练。其次,加大跟授课内容有关的案例剖析。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合理提高,尽可能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表示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第j,通过教师的课堂讲授、分析,学生的领会、拓展,尽可能高效率融合教学内容,把纯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工作能力。第四,对课程设置的特殊安排,这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重要原则。
三、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状况在我国高校的教学实践中还是普遍的。师生问几乎没有交流,缺少互动。这样的教学肯定是不完整的,是有欠缺的,对听力会话课尤其要不得。案例教学在会话中的运用,不仅仅是结合教学内容简单地举例,还要把句型与实践的脱节转变为口语水平的提高与实践能力增强紧密结合。尤其是通过教学活动中模拟体验式的教学活动,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的整合,将零散的知识转变为相互贯通的系统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能力与水平,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这样的案例教学既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又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乐趣,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也能够使学生举一反三。例如,在实践性教强的对话《与加油工的谈话》(轮机英语听说教程)中,可以从实战要求出发,设定时间、场地、人物及加油数量和规格要求,让学生“扮演”轮机员、机工和加油工,从中进行体验和操作。加油是一项十分常见的工作,在加油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海事局出版的《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指南》中的评估内容和要求,把课本内容和评估内容结合起来,这样既学到了课本知识,又掌握和巩固了评估内容,为在学完本课程后进行评估训练打下良好基础。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简单的举例,还要适时拓展授课内容,尤其是各典型个案。简明扼要,讲清讲透每一个典型个案,用现场的工作实践去解释某种现象,把抽象程度高,枯燥难懂的某些逻辑原理和方法,用简单易懂的话表达出来。而且,在课堂教学中,源于未来工作环境中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现在的学习是与他们未来的工作息息相关的,而且,这些教学内容能使学生主动应对各种问题,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案例教学的课后习题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的“熟读”不是指学生无休止地读、背句子、对话,而是为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而采取的增加实践锻炼的机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案例教学的收集、整理工作中来,在教学过程中,以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对已学知识点进行加:r、整理,在整理过程中引导和培养学生遇到具体话题如何通过《轮机英语》(阅读)查阅、总结、归纳来完成话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既复习、巩固了《轮机英语》(阅读)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独立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以此培养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的精神,大大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估
作为一门实践课,在教学中是很难通过期末考试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实施多层次、全方位的考核方法既能体现学生的实际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更能促使学生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配合与参与。本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与国家海事局《轮机英语听力与会话评估学习指南》虽是同一层次的衔接关系,但学生由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没有专业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他们实际学习效果的综合评定。以往的教学评定,学生中普遍存在重成绩、轻能力、轻实践的现象,为此笔者就本课程结合海事局的评估量化标准,在2004年就开始了对考试制度的改革,改变了过去在课程结束时“一考定成绩”的做法。因为本课程每个教学单元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整体教学内容综合性强,领域广,从基本的公共用语到较为专业的机舱业务、驾机联系,从对外业务到应急用语及港口同监督检查,涉及的内容主要有订购货物、交接班、船舶操纵、进坞修理、机损理赔、消防演习、事故、防污检查、环境保护等。因此,采用综合评定法,制定出多层次、全方位考核体系才能较为正确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这些措施包括:(1)专业词汇和重点句型的听写占10%;(2)每单元对话掌握熟练程度,即对对话的问答练习及概述某一现象,占20%;(3)对有关单元对活进行案例分析、总结,占50%;(4)课后习题的学习效果,占20%。考试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变化,不但全面衡量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能表现出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全面综合、科学评价的目的,使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更加投入到教学中去。
进入21世纪,国内教育界就开始批评现有的大学英语教学,呼吁对其改革,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成为社会的主要关注点。2001年,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创造条件使英语和其他外语进行教学改革以求适应科技变革与世界经济一体化。争取在3年期限间,所有课程的5%~10%采用外语开展教学。2007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将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此文件明确定位了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理论基础
Brinton等(1989)认为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的外语教育观,其主要思想为:将语言的学习与专业知识及背景o密结合,通过母语语言所获信息转化为目标语言学习。在这种教育哲学理念下,学习者可以减少内容与语言学习脱节的困难。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或某一课程的教学安排,能激发学生对一些重要话题或非语言类论题的兴趣。
从学习理论角度来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是依托式教学方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即把学习者置于某一特定的语言环境,促使其学习行为的自然形成,强调学习体验与发现(Brun-er1961;Dewey1963)。对比传统的语法―翻译教学法,依托式教学强调归纳式(inductive)和隐性(implicit)学习方式,学习者目标语言的学习依赖学生的自我调控。国内已有学者提倡此法教学――内容与语言紧密融合,依托式教学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正处于研究探索中。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证的方法探索依托式教学对高职英语学习者语言习得的效果,研究包含两个假设:一是依托式外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产生影响的显著性?二是依托式外语教学对学习者的外语学业成绩影响的显著性?
二、实验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设计
为验证依托式外语教学对英语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外语学业成绩的显著性程度,本项目拟采用对比的实验办法,实验控制组采用依托式教学方法,即学生的语言学习材料和内容与其专业内容相关,对照组依然采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式――教师讲解为主,学习材料及内容与专业内容相关度不大。取样的对象在初始英语能力上无显著差别,控制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程时间,唯一的自变量为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实验后,对实验对象的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学业成绩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二)实验对象
本研究涉及的实验对象是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与连锁专业一年级4个班的学生,其英语成绩的初始状态为已完成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学习,均通过了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实验组包括两个自然班,分别为41人和39人,共计80人,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对照组也包括两个自然班,分别为43人和41人,共计84人,来自经济管理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个组的学生在教育背景、社会经历和家庭教育资本等方面基本一致。从第2学期开始,实验组的学习内容为与其专业内容相关的《商贸英语》,主要设计典型的职场环境用英语讲授课程内容,鼓励学生的课题参与与发言;对照组的学习内容为《职业英语-基础篇》,采取传统的教师讲授知识点的办法。实验开始前通过SPSS分析2个组起始能力,分析表明两组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差异不具有显著性(t=.571,p=.669>0.05),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值为(t=.369,p=.712>0.05)。因此,其差异不具显著性且方差齐性检验通过。
(三)测量工具
英语语言能力:本研究中,测量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工具为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考试(满分100分)和口语测试(50分)。笔试内容包含听力(多项选择及听写)、阅读、词汇与句法和翻译与应用文写作。英语语言能力测试采用历年真题,信度、效度具有可靠性。口语测试以小组形式进行,2个学生为一个小组,随机抽取难度系数差不多的主题,进行对话。
英语学习动机:用于本研究的英语学习动机问卷量表来自Gardner(2001)的量表,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相关改编,将原量表中学习法语的动机强度和愿望改编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强度和愿望,量表采用李克特3分计分量表,选择项为20项,其中有关动机强度和愿望的问题各有10项,科伦巴特信度系数为α=0.89,系数报告说明量表信度可靠。
关键词:外语教学;师生关系;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 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049-01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就是指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影响至关重要。本文将针对几种不同的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产生的影响进行分述,对二者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一定的探究: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以平等、双向流动为主要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因感到得到尊重而更加活跃,也就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在和谐融洽的环境下,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知识,有利于提高自其学习成绩。
在外语教学中,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关系,能够使学生对外语学习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有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外语教学时,无论学生的回答情况如何,在做详细的点评之前,教师都会给予学生一定的肯定,用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外语的积极性:
Student:I have just finished my homework .I hope you can be satisfied with it .
Teacher: Great!What a wonderful job you have done.I really appreciate the topic,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
S:I do not think the author’s opinion is convincing ,because he did not give us enough information.
T:I think there is something in your point.
不难看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经常对学生用“Great!Well done! Excellent!”等不同程度的表扬性词语对学生的作答加以肯定,起着激励、推动的作用,是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这样也就达到了激发他们学习外语兴趣的目的,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非常有帮助。为此,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权势专制的师生关系
以权威、命令为主要特征,教师对工作负责,但要求学生对其绝对服从。因为在外语教学中,教师享有特殊的权利,而正因对这种特殊权利存在理解上的偏差,教师和学生对各自的身份有了一种潜在的意识,造成了权势关系的存在。拥有权势的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要求对方尊重自己,并竭力显示自己的权势所在,时常会用类似于“You must …should…ought to…”等命令式的语言直接提出自己的命令,并要求学生要按照他们的意志去行事。而另外一方则意识到自己处于劣势状态,也就屈从于教师的权势,被迫接受或者遵循教师的命令。
在教学实践中,假如教师的教育方法过于主观甚至粗暴,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情绪。譬如说,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消极性的评语:“Stupid!Poor!Terrible!”,这类型的评价都会使得学生的自尊心严重受挫,也会削减其学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引起对教师及其外语课的反对情绪,很容易造成彼此间的冲突,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极为不利。
三、散漫淡漠的师生关系和规范管理的师生关系
散漫淡漠的师生关系以随意、无序为主要特征,教师对学生不闻不问,听之任之;学生对老师不理不睬,自由散漫。在外语教学中,一些学生认为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自己的学习成绩将会明显提高 ; 而教师则认为教师的责任心对学生学习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规范管理的师生关系则是以严格管理、严格规范为主要特征,在外语教学中,这种教学管理的目的明确,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的自觉性相对较高,师生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默契。有些学生认为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一定的规章制度,才能帮助我们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才能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有些学生则认为老师过于按部就班会导致理解沟通较少,时间长了容易产生抵触,也会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学习成绩的优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通常情况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平等和谐、规范管理的师生关系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产生积极影响;而权势专制、散漫淡漠的师生关系则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外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成绩的优劣就完全受师生关系的左右。师生关系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客观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师生关系具有可变性和可控性,随着教学活动的进程不断的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唐永刚.师生关系对学习的影响[J].职教论坛.1999.
[2] 胡庚申. 国际交流语用学-从实践到理论[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周四梅.外语教学中的情感沟通初探[J].涟钢科技与管理.2004.
[4]郭磊.谈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J].湘电培训与教学.2006.
语言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本身就值得研究,随之衍生的语言学更是大有学问。语言是人类交际必不可少的工具,如何教授语言,如何学习语言,对此类问题的调查,将对我国外语教学研究的框架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信息。传承学习本??的语言是理所应当,但也不能忽视学习利用好外来语言的重要性。改革开放后,我们处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为了与国际接轨,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日渐凸显,国民学习外语的意识不断增强。
什么是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为了解决我们在教学中所发现的一些特定问题而展开的某项研究,希望能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指引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研究?通过收集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方方面面的信息,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去思考并想方设法解决,直至推断出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从而在实践中检验它的可行性、体验它的有效性。如果效果显著,则该研究是成功有效可以在日后的教学实践中推广的。如果发现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就必须继续改进,研究。直到可以把教学研究的结果进行推广。同时,研究不仅是个人的,更是能够与同行业进行分享的。以此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升教学的目的,学生最终于此得益。总之,教学研究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好。
一、外语教学研究的背景
外语教学研究离不开特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全球化浪潮的影响下,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乃大势所趋,多样化的需求使得社会需要培养更多高水平的专业外语人才。不仅要求他们在日常的工作交往中能熟练地使用外语进行沟通,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更是必不可少。外语教学研究的直接目的是,通过改善自身教学方法来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各种策略贯通已掌握的知识来学好外语,间接目的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需求。外语教学研究存在认识与实践两方面的意义,前者在于发现问题,后者在于解决问题。而我国当代外语教学研究尚未找到一个最佳的方法,这导致传统的外语教学研究面临挑战。外语教学研究固然要引进国外的正确理论和方法,但积极探索适合中国当代国情的外语教学方法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的。
目前外语教学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应试倾向明显、学生主观学习外语的态度消极、中小学外语教育与高等外语教学衔接不上、教学形式老旧等等。这表明我国外语教学问题是多面化的,无法一次性根治的。就教学形式而言,外语教学发展初期,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前期,各项设备不完善,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经济政治条件都不能为外语教学提高良好的依托,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硬件设备的缺失在很大程度在阻碍了外语学习者学习兴趣的培养,态度消极也是必然的结果。抽象枯燥的语言学习过程对于初次接触外语的外语学习者来说是痛苦而乏味的,这就需要借助文化来降低外语学习的难度。文化的多元性要求民族文化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与外来文化交流融合。没有一种语言是脱离现实生活而存在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与外国的政治往来才刚刚起步,这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我们了解外国文化。接触外语所在语境的机会大大减少,呆板记忆使学习变得被动而无效。七十年代后期,社会语言学逐渐形成,人们开始研究语言学习与社会因素之间的联系,即社会环境、工作性质、生活地区、方言种类等等因素对语言学习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语教学研究向科学化社会化发展。
二、外语教学研究方法
近十年来,在我国外语教学研究领域,寻求教学研究方法规范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专家提出:教学研究方法的规范化是外语教学走向现代化的标志。研究方法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个研究做的好不好,与研究方法的正确与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国内外的外语教学研究者将研究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实证研究,即利用某种统计方法对从实验或者调查问卷中所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以此检验或者产生假设。不过仍有部分学者对实证研究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该种研究过程中往往无法避免涉及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比如明知某种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为了验证猜测的真实性,不得不对部分人群做出实验。这种做法是不道德的。另一类是:非实证研究,即详细描述某种教学技巧或者学习方法;对某个理论性问题进行思考辨知;总结个人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发表独到看法。
实证研究通常步骤如下:(1)提出研究课题(2)组织实验研究或者设计调查问卷(3)整理实验结果或者调查结果(4)利用统计方法总结实验或者问卷的结论,并概括出其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5)使用结果验证实验前提出的假设(6)以文字形式撰写研究结论
非实证研究则有如下步骤:(1)大量阅读外语教学方面的学术刊物(2)以某种方式在业务上继续深造,比如自学或是参加研讨会(3)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出版研究刊物
现今的外语教学研究方法逐渐从非实证研究转向实证研究,即从个人经验总结转向科学性、实践性地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方法是服务于问题的,针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只有不断更新研究方法,才能在外语教学研究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既然如此,统计方法的重要性就显而易见了,有效科学的统计工作能够快速推进工作进程,是发展外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三、当代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受改革开放浪潮的影响,七八十年代是我国外语教学研究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理论的蓬勃发展时期。该阶段的主要重点在于总结概括国外经验,并小心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尚处于模仿阶段。八十年代后期,教学第一线学者开始由从实践中总结经验向设计实验验证猜想转变,研究多以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诸多问题为依托来探讨教学方法的可行性。九十年代后,国际化愈加密切,外语教学研究受到普遍关注,研究方法由随性总结个人经验转向专业化规范化,成果显著。
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普及,外语教学的重点也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以教为主的课堂教学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如何阅读,以求学生能够从外国文化中领会文化精神。这种试图用传统教授语法的办法套用于外语教学的手段显然忽视了外语教学的独特性,从而导致了教学研究的简单化与畸形化。没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必然无法对教学或者今后的教学研究产生积极向上的作用,其结果是不容乐观的。
以学为主的自主学习则是将外语学习者由教学对象转换为学习主体,主观能动性加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发现的规律,都会为外语教学研究提供丰富的养分。全面把握外语研究教学,更有利于加强细节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久而久之,不难发现,基础建构性理论是对外语教学研究有实践性指导意义的。许多外语教学研究人员都希望能够通过教学研究的精进来实现学习者与教学理论的完美融合以此达到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而今,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培养并提高外语学习者的读写能力和交际能力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焦点。外语教学研究的走向其现实依托在于复杂多变的社会学。外语教学研究对象必将从语言本身、教材教法等等过渡到学习者。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单一的外语教授模式已是刻不容缓。在外语交际能力方面,中国已明显落后于其他国家,为了缩短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同时切实提高本国人才的外语水平,经过国内各专家学者的努力,加快了外语教学研究的步伐,暂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尽管如此,我国的外语教学研究仍然没有变成一门专业的、规范化的、独立的学科门类,外语教学研究的影响仍需逐步扩大。
世界多元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使得最近几年内规范化外语教学研究成为学术界热点,并大有蓬勃发展之势。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导致我们不能照搬西方的语言读写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外语教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外语听说读写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显而易见,新世纪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必将在于对外语学习者本身的研究,即个人差异研究,研究学习者的认知系统以及语言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差异性将会直接作用于他们的学习方法的选择,从而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策略的应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引导学习者的外语学习。因材施教,大有裨益。
关键词:外语学习焦虑;语言学习;启示
1.引言
语言学习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随着语言学习的不断深入,各种阻碍语言学习的因素也不断地浮现出来。西方语言学家认为影响外语学习的心情感因素包括一个人的动机、信心和焦虑程度。语言焦虑在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变量中占据比较重要的位置。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对外语学习焦虑进行研究。重新归纳和总结外语语言焦虑的研究成果对更深入地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2.国外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
焦虑这个词出现于19世纪初期,在1950年之前只有少量论述焦虑的书籍,佛洛依德在《精神分析导论》中首次提到焦虑,随后大量有关焦虑及相关主题的研究出现在各个领域,Scovel对焦虑的描述是“一种担心的状态,一种模糊的害怕”。Brown(1982)则认为“焦虑与不安、自我怀疑、忧虑和担心这些情感相联系的”。卡洛・梅《焦虑的意义》一书中通过对佛洛依德、葛斯汀、霍妮等焦虑研究者的著作的分析后,他将焦虑定义为“焦虑是因为某种价值受到威胁时所引发的不安,而这个价值被个人认为是他存在的根本”。后来经过研究不断深化焦虑的定义,一般认为焦虑是由于个体不能达到目标或者是无法克服障碍,使得自尊心和自信心受损,或者是由于失败感和内疚感的增加产生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一种情绪状态。
Spielberger(1983)将焦虑分为特质焦虑、状态焦虑和特定情境焦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Horwitz(1986)开始将语言焦虑作为一个独立的、区别于其它的焦虑现象进行研究,并且将外语焦虑定义为“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紧张不安的情绪”。Horwitz(1986)认为外语学习焦虑包括交际焦虑,考试焦虑和害怕负评价焦虑,由此设计了外语学习课堂焦虑量表。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因此该量表被国内外研究者广泛使用,并得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Tobias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将外语学习焦虑分为三个阶段来研究的模式,即语言的输入阶段、处理阶段和输出阶段。在输入阶段的焦虑表现为外语学习者在接触到一个新的单词、短语或者句子的时候会产生不安或者烦躁的情绪。处理阶段的外语学习焦虑是指学习者在处理新信息的认知过程中所经历的恐惧和不安。外语学习中的输出焦虑是指学习者在被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材料时所经历的焦虑情绪。
Young总结了至少六种可能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其中包括(1)个人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引起的焦虑;(2)学习者对语言学习的看法;(3)教师对语言教学的看法;(4)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5)课堂活动形式;(6)语言测试(1991: 427-439)。
从应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策略的研究上看,国外学者对此作了多方面的研究,Onwuegbuzie(1997) 研究了210所的大学生的语言焦虑情况,在一个学期的四周中用多种研究工具收集有关学生个性,学习行为,态度,语言焦虑经历的数据。研究结果显示14个变量能有助于外语语言焦虑的预测和测量。而研究结果表明大一和大二的学生显示出最低水平的焦虑,但是会与学习时间成线性增长的趋势。
Chang, Anna Ching-Shyang(2008) 提出了四种听力策略减少学生在听力测试中的考试焦虑,包括在内容和词汇的提前教学,预习问题和重复的输入。
Duxbury(2010)通过对比研究美国大学和台湾大学学生合作学习对外语课堂焦虑的作用,发现美国学校学生外语语言焦虑与合作学习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而在台湾的三所学校中只有一所学校的数据显示学生外语语言焦虑与合作学习之间呈现显著相关性。
Nishitani, Mari(2011)从认知失败的角度,研究语言焦虑和内在动机如何影响学习策略的使用。研究结果表明有较高的内在动机的人更可能会使用多种多样的学习策略,相反,高语言焦虑的学习者更有可能将失败归因于焦虑,而不会去使用学习策略克服困难。
Chen, Chih-Ming(2011)在基于网络的一对一同步学习环境下,研究发现情感认知和沟通对减小口语语言焦虑是有效果的。Aydin(2011)在“Internet Anxiety amo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谈到了外语学习者的网络焦虑。
3.国内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略晚于国外学者,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国内的学者开始研究焦虑这个变量对学生外语学习的影响,作者通过以中国知网上关键词检索的文章数量为根据,对国内有关外语学习焦虑进行分析。
国内学者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一直呈增长的趋势,在2008年达到一个高峰后,2009年开始数量上有所下降后,2010年开始对它的研究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2002-2012年的期刊文献看来,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国内外语言焦虑的研究进行概括总结,包括对语言焦虑理论的介绍,二、对目前国内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状况的调查,三、外语学习焦虑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四、针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从数据可以看出针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学习策略的研究占研究外语学习焦虑的论文的比例逐年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国内焦虑研究者对于如何缓解和克服外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焦虑现象越来越重视。
国内如刘泽海,朱晓东,邓伟,邢莉等学者从教师的角度提出了帮助学生缓解及克服语言焦虑的解决策略,他们认为教师应当营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所需回答问题,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等等。从学习者的角度克服一定的语言焦虑,才能让语言学习达到更好效果。例如区社明提出培养学习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行合作语言学习以减少外语学习焦虑。
2007年开始,由于国内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应用,国内研究者把研究的目光渐渐移到了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的方面研究语言焦虑的问题。闫朝晖在《利用网络优势克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中分析学生产生语言焦虑的原因后,提出网络环境下交互式英语教学法的优点。
4.结语和启示
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比可以看出国外研究者尝试用多种学习方法与策略去研究缓解和克服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焦虑问题,提高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而国内的相关研究相对起步较晚,且国内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大部分是建立在国外的理论基础之上,在深度和广度上都都还做的不够。目前国内对外语学习焦虑的研究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居多,如何有效地缓解外语学习焦虑和克服外语学习焦虑的学习策略会是未来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1] 闫朝晖.利用网络优势克服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2]张琳娜,国内语言焦虑研究及思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06-108.
[3] Spielberger,C.D.Gorsuch,R.L.and Lushene,R.E.Manual for the 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M].Palo Alto, California: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1983.
关键词:母语;母语文化;外语教学;作用
近年来,在外语教学中,由于对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全盘否定和受直接法、听说法等流派的片面影响,外语教学界在研究母语及母语文化的作用时,过分夸大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忽视了它的正迁移作用的存在。很多研究者认为,外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目的语的熟练程度,增加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母语和母语文化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在外语教学中盲目排斥母语和母语文化的积极作用。这种观念的推行直接导致了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素养的降低,而且每况愈下。史国强、王宇通过对沈阳师范学院的130余名考生的翻译试卷的分析指出,“英语专业学生身上文化素养的欠缺已经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中国学生竟然不知道抗战是和谁打仗”[1]。他们还分析了学生中国文化素养欠缺的原因,主张学生应加强中国文化知识的学习。陆魁秋也对汕头大学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也发现学生的中国文化常识非常匮乏。他指出,主体文化(即母语文化)同目的语文化一样也是交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主张在课程设置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程设置中增加中国文化课,减少专业主修课[2]。另外,任海棠、从丛、韩红都提到了这种中国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中国文化失语症。学习者中国文化知识匮乏会直接影响外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影响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正确理解和对待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工作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我们认为,母语和母语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母语和母语文化的正迁移作用
对外语学习的研究表明,在外语学习中存在迁移现象。所谓迁移(transfer)是指在学习新知识时,学习者将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运用于新知识的学习、掌握的一种过程。迁移又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如果旧知识的迁移对新知识的学习起帮助、促进作用,它就是正迁移;如果旧的知识、经验的迁移妨碍了新知识的获得,它就是负迁移,即干扰。以往研究者在探究母语的影响时,往往侧重于研究母语和母语文化的负迁移作用。其实,对语言文化的大量研究还表明,母语文化在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中会发生正迁移作用,即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会对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束定芳、庄智象曾指出:“具有良好的母语交际能力的外语学习者,其外语交际能力的获得相对容易些。同样,如果学生的母语与目的语语言结构上越相近,文化背景越相似,交际能力的正迁移发生的概率和规模就越大。”[3]92高一虹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BrichFromm)的“生产性人格”理论,通过对52名中国外语教师和研究人员的实验提出了“生产性外语学习”的概念,即“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在生产性外语学习中,母语和母语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4]。许多英语界泰斗如傅雷、钱钟书、季羡林、许渊冲、王佐良、许国璋、王宗炎等也都是学通古今、在母语和母语文化方面有极高的造诣的。因此,在外语语言与文化学习中,我们要正确利用母语和母语文化,使其发挥更大的正迁移作用。
二、进行文化对比需要以母语文化为参照
由于成人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可能是一无所有的白板,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无意识地在头脑中把所学外语与母语进行对比。我们的教学应充分利用这一自然现象,而不应阻止其产生。因为文化对比可以促进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恩格斯曾说过,“只有将母语同其他语言对比时,你才能真正懂得所学的语言”。关于在第二语言(L2)学习中第一语言(L1)的参照作用,Stern也进行了很好的描述:“让我们从早已熟知的关于L1的知识出发,从不可避免的迁移和干扰现象出发,把这些迁移和干扰的存在看做是外语学习的一种前提。毋庸否认,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是把L1作为参照物的;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向学习者指出两种语言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帮助他们逐渐形成一个新的L2系统。在跨语言的学习策略上,我们因为首先承认了迁移/干扰作用,所以要有意识地在L1和L2之间移动,比较两种语言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异同,逐渐而又有意识地完成从L1向L2系统的转换,帮助学习者建立新的L2语言体系。”[5]看来第二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对比中进行的。而要进行文化对比首先需要学习者深刻理解母语文化。学生从出生到大学一直处于母语文化的氛围之中,对中国的历史、文学、风土人情、政治制度、教育体系都有所了解,但和英美文化比较起来,中国文化有什么总的特点,他们还不甚了解,他们还没有把所积累的零散的、感性的文化现象上升到一个系统的、理论性的认识高度,这就需要老师在语言材料明显涉及英美文化特征时适时地和中国文化加以对比,以帮助学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总体印象,找出其中的共性和差异。比如在涉及美国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时,就应该对中国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加以介绍,对比两者的差异。这样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具体的交际规则,比如英美人为什么有那么多隐私、他们为什么不能理解中国人的谦虚等,从而指导学习者的具体交际,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时一种英语文化现象,费了好大劲也解释不明白,如果用一个相似的汉语文化现象作参照,问题就很容易说清楚。因此,刘润清先生在其专著《论大学英语教学》中认为,“学习外语时,完全脱离母语是不可能的,语言之间有些普遍现象,不参考母语,不与母语对比会造成莫大损失”。由此可见,外语学习者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也是必需的。
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一般情况下,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理解是,掌握足够的目的语文化知识,在跨文化交际中遵从目的语人士的交际规约,从而避免产生交际冲突和误解。但是,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应当承认差异并容许差异存在的,如果一味拿一方的(一般是强势文化)文化做标准去消除差异,这有可能会降低交际的难度,但这是以牺牲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为代价的。世界文化是需要多样性的。汤一介认为,当今人类社会各民族、各国家大都能从其文化传统中找到某些贡献于人类社会的资源,不过都只能在某些方面做出贡献,而不可能解决人类社会存在的一切问题。人类文化在哲学、宗教、医学等方面都是具有互补性的[6]。“有众多学者认为,今天人类文化所表现的特色,强烈呈显工具性的及手段性的理性,缺少目的性的关怀,而东方文化在目的性关怀方面,自有其独特的价值”[7]。因此,在交际中应使双方都保持自己的文化身份,既拿来又送去,互相学习,共同享受各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保护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交际双方能够充分发出属于自己的文化的声音,又能够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近和理解”[8]。我们要保有自己的文化身份,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具备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四、具有较高的母语和母语文化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人才,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如此,而构成人才的基本要素可以概括为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唇齿。汪榕培先生认为,素质教育应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会做人,使学生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确定正确的价值标准;二是学会学习,能够终生积极、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三是学会生存,既能掌握一般生存技能,又能掌握特殊专业技能,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四是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9]。外语教学作为外语专业学生接受教育的一条主要渠道,应成为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即通过外语教学,不但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我国1998年颁发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对我国新世纪外语人才的培养规格、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在“问题”中提出了5个不适应,在“知识结构”、“能力”和“素质”的不适应中指出:“学生往往缺乏相关学科的知识。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对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在教学原则中也明确规定:“专业课程教学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专业课程教学不但要提高学生的业务素质,而且要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应注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文化素养方面应“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这些都说明大纲把对学生素质的要求提到了相当高的位置。而要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母语尤其是母语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素质提高的基础。有了深厚的母语和母语文化功底,学生才会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标准;才能够主动而且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并努力创造新知识;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并且具有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才会具有较强的国际理解力,并且能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两种文化的正确态度,既不会成为盲目崇洋、鄙视母语文化的民族虚无主义者,也不会成为盲目自大、拒绝一切外来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信息的民族中心主义者。总之,学习者母语和母语文化水平提高了,才会有综合素质的提高,才能促进其外国语言知识和文化的学习,进而促进其跨文化的交际能力的形成。
母语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两者的关系处理好了,目的语的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随着对外语人才要求的不断变化,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丰富的外语知识、较高的外语技能和外语交际能力,而且还必须有较高的个人素质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仅靠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学习难以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史国强,王宇.新《大纲》与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7).
[2]陆魁秋.主体文化与交际能力[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9(5).
[3]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5]Stern.IssuesandOptionsinLanguageTeaching.[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92:284.
[6]汤一介.新轴心时代与中华文化定位[C]//乐黛云,李比雄.跨文化对话(6).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
[7]章礼霞.性相近,习相远——对中外跨文化对话与跨文化交流的思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7).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教学活动
1. 引言
媒体是意义表达的工具,是模态表达的载体,也是使符号产生印迹的物质手段。我们所说的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就是模态。多模态是指把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根据胡壮麟的观点,模态是可对比和对立的符号系统,我们感受客观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是不同的感知模式(胡壮麟,2007)。
2. 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内容
(1)多元读写能力培养研究
教育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对大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过程中,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在传统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学生一般只能通过教材中的书面文字的单模态方式输入信息,在这种静态的单模态写作教学模式中。学生输入、产出时涉及的符号系统资源均是单一的语言符号,通道以视觉的单模态为主,通过视觉与文字单模态互动学习英语写作技能,付出大而收获小(顾日国,2007)。多模态的写作教学资源整合了与写作任务相关的音乐、视频和图片等背景材料,为学生创设了轻松、高效的写作学习环境。
(2)多模态听力教学研究
多模态听力教学研究中实证研究占主流,主要论证听力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其研究内容涉及三个角度:第一,多模态听力自主学习模式设计。典型代表有王玉雯(2009)、曾庆敏(2011)、李欣等(2012)。第二,多模态与元认知策略交互模式及其效度研究。代表性研究有龙宇飞、赵璞(2009)的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的听力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多模态与元认知策略之间有较强的交互,两者的结合比单独的元认知策略及多模态教学更能促进听力理解。第三,听力输入的多模态教学设计研究。胡永近、张德禄(2013)认为听力输入的多模态设计能够显著降低学生听力理解难度,视听感知信息内容的一致性是促进听力理解的关键。谢竞贤、董剑桥(2010)也认为听力教学应该根据“可理解性输入”原则来设计。
(3)多模态教材研究
多模态性教材在此指由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教材,包括文字、图画、表格、录音、录像共时或者按一定顺序出现。其中,文字显然还是起主导作用,但不再是一种模态独尊的局面,而是多种模态竞相争艳的局面。我们在教材编写中要坚持的原则,包括协同性、多维性、共时性、动态性、链接性、网络性等。陈瑜敏(2007,2010)在社会符号学视域下,以介入理论、人际功能研究中的介入与分级概念、视觉情态理论为框架,探讨外语教材的多模态语篇特征。张德禄、张淑杰(2010)、刘明、胡加圣(2011)则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探讨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总体特点和类型,并初步研究了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的编写原则。
(4)多模态 PPT演示教学研究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能够正向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多数学生对于该教学模式是认可的。PPT 教学是多模态外语教学特征的主要表现形式。张征(2010,2013a)在系统功能语言学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多模态 PPT 演示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改变学习态度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该类研究比较注重实证研究,实验对象涵盖本科生、研究生;研究方法涉及测试、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等多种方法。
3. 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成就、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在国内现有的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基本停留在主观的分析解读层面,缺乏对多模态语法关系进行科学的调查取证与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有待加强。在理论建设方面,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仍走着“拿来主义”路线,主要是吸收和消化国外的理论,理论研究较多,实证少。
4. 结语
近年来,中国网络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的发展,加速了多模态话语研究、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与国际对接并趋于热点化。但从目前研究形势来看,国内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入和分析方面已经较为全面和透彻,以后面临的研究任务则是如何创造性结合中国信息技术与媒体技术发展特征,构建本土多模态外语教学理论,实现多模态外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的自主创新。
参考文献:
[1] 顾曰国.(2007). 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 外语电化教学,(2),3 -12.
[2] 胡壮麟.(2007). 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外语教学与研究,(1),7 -8.
[3] 龙宇飞,赵璞(2009).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元认知策略与多模态交互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7),58-62.
[4] 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2013).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 外语电化教学,(3),3 -9.
[5] 韦琴红.(2009).多模态化与大学生多元识读能力研究.外语电化教学,(2),28-32.
[6] 谢竞贤,董剑桥.(2010). 论多媒体与多模态条件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外语电化教学,(6),9 -13.
[7] 袁传有.(2010).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 -学模式初探”―――复合 型课程“法律英语”教学改革尝试.山东外语教学(4),10-18.
[8] 张德禄.(2009). 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外语教学,(4),15-20.
[9] 张征.(2010). 多模态PPT演示教学与学生学习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外语,(3),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