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俗文化调查报告

第1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一、发掘民俗文化资源,让作文教学更加生动形象

作文教学难一直是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所面临的难题,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高中生缺乏丰富的社会阅历以及多样化的人生体验,可供使用的写作素材严重不足,导致学生在事例选择上生搬硬套、苦涩单调。各地区在民俗文化发展方面积淀了深厚的底蕴,将其有效发掘出来,能够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视听,为作文写作提供生动素材,帮助学生走出“无米下锅”的作文写作窘境。笔者在作文教学中,系统分析并搜集整理了本地区民俗文化方面的资料,将其制作成视频短片,在课堂上向学生进行播放,以此为素材开展写作训练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写作的实际成效。如孤山庙会是本地区较为出名的活动,也是民俗文化中价值较高的一项活动,靖江历史上曾是多庙之县,凡是大庙均有庙会,孤山寺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每年三月初三的庙会更是规模宏大。是日,庙里的僧侣举行佛事,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而山下则有数以万计的群众从事各种贸易活动,其场面十分壮观。学生对这个活动具有或多或少的了解,这就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笔者在教学中向学生播放了介绍孤山庙会热闹场景的视频短片,为枯燥的课堂注入了生机,学生兴趣盎然,在认真观看的基础上进行相关相关内容的相互研究,选取写作切入点进行自主命题写作,效果非常明显,改变了以往作文指导空洞无物的状况,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具有真情实感,效果较好。另外,笔者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采取上网搜集、调查走访等多种形式,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在全班进行交流,将其作为校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学生对民俗文化的了解,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打莲湘、腰鼓、秧歌舞等民间文艺节目极大地吸引了学生,也成为了学生描写家乡、刻画人物以及反映生活等题材文章中重要的信息来源。

二、开发民俗文化资源,让课外实践活动充满快乐

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空间的拓展,虽然语文教学节奏快、时间紧,但是教师不能以时间战术和题海战术束缚学生,应当注重劳逸结合的教学调解,以发掘民俗文化为切入点,带领学生开展各种拓展活动,既要让学生学到东西、积累素材,同时也是对学生身心的一种放松。靖江的讲经被形象地誉为“中国民间艺术的活化石”,元末明初传入靖江,经过民间艺人长期口头加工,至清末达到定型阶段。由于讲经具有可贵的原始性、独特的地方性和鲜明的艺术性,深受海内外专家的重视。笔者带领学生走进文化馆以及民间艺人集中的会馆,详细了解这一艺术形式的特点、发展历程以及现在的实际状况,指导学生撰写了《讲经艺术发展现状的分析与建议》专项调查报告,向有关部门汇报了这一艺术形式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方面遇到的问题,表达了对发扬和传承这一艺术形式的热情,受到了充分肯定。另外,笔者还邀请社区腰鼓队的老同志走进校园,向学生介绍这一运动的发展状况,学生们得知这一活动已经成为了中老年强身健体的重要载体,非常感兴趣,开展了社会调查活动,在这样的活动中提高了调查分析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再比如本地区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具有许多独特的民俗,如“甜嘴”、“接灶神”、“挂天灯”等,这些传统习俗也可以作为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研究的对象,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立足本地民俗文化资源并进行深度发掘,有效丰富语文教学活动,以及拓展教学活动空间,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作者:钱亚军

第2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语文教学;民俗;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要有效结合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民俗,进而走出课堂,感受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

一、以教材为切入点,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本单元选取的《端午的鸭蛋》和《春酒》两篇文章饱满了作者对儿时端午节和春节的深沉的怀念,是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典型材料。《端午的鸭蛋》中汪曾祺通过鸭蛋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故乡的怀念,从小小的鸭蛋里尝出生活的真味。课堂上我因势利导,引导同学们谈一谈自己家乡的端午习俗,大家畅所欲言,归纳出了“包粽子”“插艾蒿”“插桃枝”“桃木剑”“挂纸葫芦”“挂小扫帚”“带五彩线”等习俗,除了“粽子”这一特殊的节日食俗,更多地反映了生活中人们的信仰,一种趋吉避凶的愿望。通过盘点端午习俗,我们对这一节日习俗的起源、文化内涵及发展变化有了全面的了解,在西方洋节日势头日渐高涨的今天,对青少年加强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是迫切而必要的。《春酒》中琦君介绍了春节的风俗。常言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通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同学们搜集了辽宁省内各地的春节习俗,除吃饺子、贴春联、守岁、拜年等共通习俗外,更有一些习俗展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如在院子里铺芝麻秸,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正月二十五在院子里用草木灰画出粮仓放入五谷,寓意五谷丰、粮食满仓。此外一些口耳相传的民间歌谣也反映了人们忙碌的节前准备:“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小年过大年。”“二十三糖瓜蘸,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刀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早上走一走。”同学们通过实地调查、走访乡里老人,了解现行的或已消失的民俗,了解了民俗的演变及其社会历史原因,同时记录自己的节日故事,丰富了写作的素材。

二、以教材为媒介,引导学生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吆喝是一种口头文化,主要通过特殊的唱腔语调或者押韵、反复等语言表现方式吸引消费者的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声音将被淹没在都市的喧嚣声中,我们应抢救这种具有独特价值的传统文化。以《吆喝》一文为契机,同学们搜集自己身边的吆喝声:“磨剪子来抢菜刀”“收头发,收长头发”“两块钱,这里的东西全都是两块钱,两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两块钱,你也买不了上当。”“本店商品9元,19元,29元。”吆喝这种招徕语是行商坐贾招揽生意的方法,这些吆喝收集起来就是一部生活教科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行业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与之相关的一些吆喝也渐渐被人们所遗忘。引导学生记录并整理街头的招徕市声可以重温那些已经消失的民俗风情,为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做贡献。

三、开展语文实践性活动,关注民俗中的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教材向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我们要开拓语文学习新渠道,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以“家乡风情”为主题,让学生了解、关注当地的民风民俗。经过实地调查、参观民俗博物馆、查找文献资料、走访高龄老人,搜集了各种广泛流传的民歌、民谣,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反映民间信仰的民谣。迷信治疗小儿夜哭的民谣:“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哭夜郎,过往君子念三遍,一觉睡到大天亮。”2.反映民间游戏的歌谣。跳皮筋歌谣“学向阳,坚决不投降,敌人来打我,我就跳高墙。高墙不管用,我就钻地洞。地洞有枪子,专打小日本。”“拉大锯,扯大锯,姥儿家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甥也要去,没水喝,给他泔水喝,没饭吃,给他羊巴巴蛋吃。”3.反映节日习俗的歌谣。“二月二,吃豆芽,丫头小子往家爬”。同学们搜集的民歌、歌谣涉及到年节习俗、儿童游戏、信仰习俗等各个方面,这些歌谣记录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情形,描述了儿童游乐的情景,描绘了一幅丰富多彩的民间生活画卷。民俗实践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婚丧礼仪及节日习俗并撰写调查报告;记录春节祝福短信、春联,并且对这些语言材料进行分析,了解其语言特点及民俗寓意;开展“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演讲及正文比赛;制作民俗知识手抄报;开展“我看民间风俗”辩论大赛,在辩论中提高我们的辨识能力,摒弃迷信,吸收健康优秀的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因素,使学生受到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并且合理开发教学资源,让学生们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第3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论述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现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风俗为文化奠深基,苟非能形成为风俗,则文化理想仅如空中楼阁,终将烟消云散。”民俗文化教育是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一个民族的民众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可以让学生了解、吸纳我们民族文化中的精华,成为一代有文化有素养之人,成为一代心存文化之“根”的人。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首先,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年少之时,他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未真正定型,他们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的能力都很强。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都或多或少的包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许多展现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品质的优秀篇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所侧重的加以点拨,在启发学生去思考感悟人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等方面,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侯,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的照本宣科地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教学,这些知识在课文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的更多需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样)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所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鲁迅的《社戏》、《故乡》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施耐庵的《智取生辰纲》,孙犁的《芦花荡》及朱自清的《背影》等。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民俗文化的课文有《茶馆》《荷花淀》《胡同文化》《我与地坛》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的时候,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虽然有其可行性,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授课内容,寻找有效途径和具体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通过突破中学语文课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学语文教材有相当一部分涉及民俗文化的篇目,它也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如果在讲授过程中不能进行正确的解读,那么,学生在对课文的理解就会不完整、不深入,这就需要教师对这些民俗文化进行正确的分析,详细地讲解。

2.通过开拓中学语文学习的新渠道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借助优质课程资源、开拓中学语文学习新渠道时,如果能充分利用民俗文化成分的支持,有效利用民俗文化素材,可以拓宽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初中的综合性学习、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是其中最有新意的设置,它们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开展综合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时,中学语文教师在熟练有效地运用文本资料的同时,还可以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语文教学资源有文字的、实物的,有显形的、隐形的,有来自自然界的,也有来自生活的。”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充分利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处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里的中学生,他们学习的内容涵盖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许学校不再像学校。也许我们将把整个社区作为学习环境。”而民俗文化也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生活化”教育。中学语文教师如果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感受力,可以联系社会生活、运用贴近生活的材料,结合当地的风俗民情来进行教学,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和民俗有关的活动,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这样就把民俗教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激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阅历,使学生认识了生活、体验了人生。

3.通过发现、领悟中学语文课本中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古诗词的丰富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例如“月”“柳”“菊”“茱萸”“龙舟”等。在讲授这些经典诗歌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素材,可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

4.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文化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在教学期间,教师如果能够紧扣不同的时令节日,对中学生进行相关的作文训练,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受到民俗文化的熏陶。

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一条走进民俗文化、感受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的途径,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对民俗文化进行有选择地吸收。

5.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在对中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有关民俗内容,能够使中学生在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民俗与人民的生活相伴而生,反映人民的生活面貌,它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教给人们珍视友谊的挚情;“离乡背井时,怀揣乡井土”教给人们热爱家乡的真情;“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教给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苯谈?嗣瞧砀5拿篮眯脑浮??庑┒挤从沉死投?嗣窠】档纳?钚奶?⒚篮美硐耄?庑┎⒎且皇币坏氐姆缦埃????瓿晌?恢置赖姆绶丁⑸频淖非蟆⒄娴闹腹椋?庑┒匝??难?蘸徒逃?遣豢傻凸赖模??馨盐颐敲褡逦幕?械木?璐??淮?忠淮?娜嗣恰T谥醒в镂慕滩闹腥缬猩婕暗较喙氐拿袼字?妒保?淌?沙浞掷?谜庑┟袼撞牧希?匝???星币颇??乃枷虢逃?1热绻糯??闹谐3I婕暗焦糯?娜说摹俺鍪馈薄ⅰ叭胧馈彼枷搿W魑?淌?涂梢愿嫠哐???淙辉诠?ダ??加懈呷斯橐?缋铮??a class=content_a href=/class_free/166_1.shtml>庄子、陶渊明等,但是,绝大多数的文人志士仍然是积极入世、爱国务实为国为民的。

6.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课外实践活动来进行民俗文化的渗透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在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学校可以适当安排一些有关民俗内容的课外活动。例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邀请民俗专家或者有关老师给学生举行民俗讲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当地有民俗特色的节日庆典、植树活动、登高赏菊、龙舟竞赛等活动,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民俗风情,受到积极的熏陶和感染。学生还可以开展有关民俗风情的研究性学习。参加有关民俗风情活动后,写出有关感受,写出调查报告。也可以结合乡土教材实地考察,开展有益的民俗活动,举行民俗知识大赛等。这样在课堂学习外,以多彩的生活激活学生的民俗知识兴趣,以健康朴素的民俗文化强化学生的知识人格,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能力。课外实践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对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由于民俗文化自身精华与糟泊共存的特点及在中学语文课程中的非主流存在特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教育应掌握适当的原则。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内容很多,但并非课文中只要牵涉到民俗内容或民俗描写就去讲解,在讲解时也不可牵强附会或喧宾夺主地去无限制地挖掘教材,而是应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把握全局的基础上,进行恰到好处地渗透。

民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民俗教育可以更好地进行母语教育。从另一方面来看,丰富多彩的民俗内容及生动多样的民俗教育形式,可以在改善中学知识结构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满足中学生的心理追求和文化追求,有利于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播,从而为中学语文教学开辟出新的教学途径。

参考文献:

1、钱穆:《中国学术通义?序》,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版。

2、王显槐、王晓霞、樊海清主编:《语文教育创新导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美国教育家华特?B?科勒涅斯:上海《语文学习》杂志2005第一期封面。

第4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教学情境;教学资源;实践活动

一、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语言运用方式,获得直观的语用思维,并能够真正将知识变成学生的直接经验和能力[1]。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图片、声音、动画等将生活中的语文应用场景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戏剧文学作品,再现生活情境,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感知、体验机会和展示平台,也让学生在作品体验中强化他们的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语言表达题是考查学生语用能力的主要方式,也是很多学生失分的关键,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让学生懂得语言表达需简明得体。教师在讲解表达或指导学生专项复习时,应注重情境创设,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表演、体悟,观看相应的场景视频,让学生自己拟写邀请函、倡议书、借条、欠条、申请书、介绍信等,并相互合作探究,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能让学生在生活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融合生活化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生活化教学,需要立足课堂教学内容,围绕学生发展实际,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引入更多的学习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感知语文,树立大语文学习观。生活是最好的课堂,社会是最大的教室,教师应引导学生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从生活中选取更多的鲜活素材,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得到更多的直观感受,将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2]。为学生补充更多与当地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更好地感知当地文化民俗,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和个性化,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知语文内容。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传统节日民俗活动,引导学生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感知语文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心理,强化学生的社会意识。以社会生活资源来补充教学资源,将课堂教学资源与现实社会生活资源相对照,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语文,感知人生。例如,教学屈原的《离骚》时,学生除了要感知作品中表现的基本内容,体会屈原在诗歌中表达的情感,感悟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爱国诗人的精神,还要将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联系起来。不同地区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有着不同的组织形式,但有着相同的愿望和文化内涵,教师要让学生通过研究分析各地端午节民俗文化活动,感知屈原在我国百姓心中的地位。了解各地虽然民俗活动不同,但是对屈原的敬重和怀念却是一致的。学生从文化和民族心理的角度去思考,将课文内容和民族文化联系起来,真正感知语文学习的价值。

第5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靠的就是口传的历史――神话、传说、民歌、唱本、戏曲等。

口传的历史究竟能传多久呢?

《国与神话》给了我们一个非常清晰的回答。在中国,神话、史诗还活着,还活在民众的口头,活在民众的生活习俗之中。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郑超群和蓝阳春等同志合著的《国与神话》一书,通过田野作业的全面调查,把中国最古老的神话人物的情况,作了很深入的研究,这是对活态神话研究的新的重要成果,也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大收获,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知道,神话是远古原始社会中产生的口传文学。

原始社会以后,往往就不会产生神话了,这是一般人的看法。但是在缺乏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群之中,仍然会有原始思维的成分,通过幻想在创造或传承神话。这就是活态神话,还活在人民口头和人民生活中的神话。

活态神话在现代化的国家中大多已不存在,但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偏远农村、山区,却仍然存在。由于地处偏远,远离文化中心地区,活态神话往往隐身山后,不为学者们所知,但有时也偶露峥嵘,引起人们的兴趣。

1966年初,四川陈钧在当地民众口中记下了几篇古代神话故事,这些活态神话的调查成果,受到神话学大师袁珂先生的肯定,发表在《民间文学》双月刊上,这是一个新的突破。到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河南大学的张振犁教授带着几个年青人如程建君等在河南的桐柏山等地进行“中原神话”调查,收获颇丰,出了专书。他们也记录了许多活态古神话。

神话作为一种活态的口头文学,其存在形式是立体的,有立体性,因此在记录时需作立体描写,才能全面地保持它的原貌,可惜过去的神话记录对此缺少自觉,未能将与神话有关的民俗,演唱或讲述的目的、讲说或演唱的表演情况、文化空间、讲说或演唱者传承人等情况作详细的立体描写。这是一种历史的局限。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立体描写的科学记录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调查中越来越自觉,其研究成果对科学问题的索解,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证据,显示出立体描写这种科学方法的巨大优越性和高效性。

2003年9月13日至28日,覃乃昌等五位民族学家在广西来宾县对神话进行了自觉的全方位的立体调查,不只记录神话的各种异文,而且调查民俗,有了丰硕的成果,他们发现庙五座,还有庙会祭祀、专门诵经的仪式、抬像求雨、杀牛祭等民俗,还发现了好几个村、岭、洞等文化遗址。还发现了许多山歌、唱本、戏剧(师公戏)等文化载体。这就立体地展示了神话的活态情状,这是神话还活在民间的有力证明。

这些调查成果生动有力地回答了口传神话究竟能传多久的问题。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说,来自远古的神话代代相传,流传了几千年。这些山乡的壮族民众,相信是自己最古老的祖先,相信神话是可信的历史,在神圣的场合对它传承不绝,这是令人信服的事实。

关于口传历史的可靠性问题,西方学者在非洲调查时曾作过实验研究,他们记录了黑人的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说,在100年后又记录了同一传说,将二者对比,惊奇地发现,在历史的主要点上,二者竟然完全一样。这就说明:作为“严肃故事”的神话、传说,在人们心目中是神圣的、严肃的,关系到祖先的历史,所以一定要最大限度地保持它们的“真实可信”,不能虚构,如发现“讹误”,大家都会起而纠正,所以就最大限度地保存了神话、传说的历史性与可信性。神话所以历经几千年而传承不衰,又一次证实了民间文学的重要历史意义,证实了远古神话之巨大生命力。

当然,神话之所以能传承几千年,还由于它是“立体的文学”,它是活在有关的民俗生活之中的,只要每年有祭祀的活动,有纪念的诵经仪式,神话就会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讲说、吟诵,而不会遗忘和消失。

广西民族学的研究队伍是一支水平相当高、打过硬仗的队伍。他们在布洛陀经诗(神话史诗)的研究中,把29种唱本作了对照汉译,出了本研究资料文献。又对布洛陀庙会进行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他们曾经同泰国人类学家合作,对壮泰民族文化作过全面的比较研究,出版了五大本《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不只资料丰富而且作了系统研究和理论分析,受到国内外高度评价。

《国与神话》一书,同样是把全面的调查研究与深入的理论分析结合起来的科学著作。如果只是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虽然也很有用处,但还不算较大的突破。我们看到,1993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也出版过马卉欣编著的《之神》,这是把各民族神话资料与自己调查九个月、行程三万里在二十几个省市调查神话的资料汇编。资料工作是研究的前提,但总还不是深入的研究。我以为《国与神话》的研究的最可贵之处,还在于从实际出发,对大量调查资料――三个资料库(书面文献,考古文物与民俗文化调查资料)的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思考,提出了并尽可能科学地解决了一些重要学术问题。例如:神话的发源地问题,与布洛陀、布伯的关系问题、神话在何时由何人经何途径传入北方的问题、神话与女娲、伏羲神话的关系、与盘王、盘瓠的关系问题以及汉族至今尚未发现神话史诗等问题。

着力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神话与国的关系以及神话的发源地与中心区域问题。

作者们以大量调查资料的统计数字,证明广西来宾市的文化最为集中而丰富,是古代国的所在地。在调查中列表说明在广西国故地有庙44座,其中来宾市武宣县竟有27座,其中三开间的庙19座,院落式的10座,一开间的12座,岩洞式的3座。这是古老文化的活的遗存。作者们从民族学、语言学和神话学角度,研究的含义,认为在壮语中“盘”是磨刀石之义,“古”为葫芦之义。这正好是“兄妹”神话中所说的兄妹结婚生肉团像磨刀石以及兄妹躲避在葫芦中逃过了洪水大劫的情节之关键。在壮族中磨刀石崇拜和葫芦崇拜在许多神话、史诗、唱本、歌谣和习俗之中都多有表现,故“”之名决非偶然。此外,广西新石器时代遗址众多,古文化发达,也是一个外部条件。

作者还对村中的壮族居民的姓氏作过调查,发现他们多姓盘,与梁任《述异记》中所记“南海中国,今人皆以为姓”之事颇为吻合。《述异记》还说:“桂林有神祠”,并未引起人们重视,如今把民俗调查到的庙活态文化与古文献记录相对照,进行了实证,这种研究方法是很有科学性与说服力的吧。所以我以为此书确是一个神话学研究上的重大突破,值得我们重视。

第6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一、广收集,引导学生到生活中找“米”

这里所说的“米”是指日常生活中所有跟语文有关的知识、语言或材料。比如,小到一个错别字,对联,谁家给小宝宝起名,一句广告语,一首歌;大到对一部长篇名著,一部电视剧,一部戏曲的理解与评价;此外还有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方面要注意的细节和常识,在什么场合遇见什么人,该怎么说话;外出旅游时到什么景点,有什么特色以及当地的风土人情等等。学生可以凭借报纸书籍,可以求助亲戚朋友,可以尝试走上社会,也可以驰骋网络世界,还可以调查访问,总之,语文无处不在,“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二、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文素质

学生一般都爱热闹,喜欢有变化的生活,这是人的天性。但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一定要让它姓“语”,也就是千万不能偏离了语文这个大方向,不能为热闹而热闹。活动设计的原则一般是配合教材的内容进度,这样课内外能互相促进。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安排的活动,有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故事并与同学交流,收集与黄河有关的常用俗语、谚语、成浯并写出意义和相关故事,举办以“歌唱黄河”为主题的文艺演出,调查黄河的缺水断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破坏等事实,召开以“黄河之忧”为主题的调查报告会,设计保护母亲河的公益广告等等,最后要求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写出自己对黄河的希望与祝福。这就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关注环境污染,关心进而考虑怎样改善我们的生存条件这个大问题。

三、注重活动过程,挖掘课程资源

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课程内容的过程中,要充分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加强与自然、社会及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依据地方特色,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要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通过趣味、科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获取新知、分析和解决问题及交流合作的能力。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到民间采风去”综合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当地的民俗文化调查或结合实地调查,让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具体化,增强感性认识,更有利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调查地点设在学生生活区域,让学生更好地关注身边的事物。

四、综合各种能力,整合学科知识

语文综合性学习其实为教师组织、指导学生听、说、写这“三合一”创造了必要的情景,提供了明确而富有意义的话题;同时也为学生课外阅读圈定了一定的内容。综合性学习的这种听、说、读、写不是独立的,也不是互不相关的,而是杂糅在一起,有机地交错进行。学生通过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和发展了语文水平。

尽管语文综合性学习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但它必须姓“语”,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面,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例如,七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探索月球奥秘”,其目标定位是多方面的,涉及天文、地理等学科内容,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可以自由驰骋的广阔天地。但应当注意,教师应努力指导学生在月亮文化上开展一系列学习活动,如搜集带“月”的成语、有关月的古诗词、故事等。我还把《科学杂志》上所了解的有关月球的知识与本次活动课有机结合起来,展示他们的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学科学的兴趣。通过这次学习活动,一方面培养搜集、筛选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提高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精神。这样也就自然兼顾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其综合性目标的实现不言而喻。

五、重视活动评价

第7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渭南方言即渭南地区方言,其范围包括临渭区、韩城、华阴、华县、大荔、潼关、澄城、合阳、富平、蒲城、白水。渭南方言隶属于关中方言,关中方言是汉族语言中一支很古老的方言,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汉语发展史上长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渭南方言文化积淀深厚,是研究渭南民俗、文化、历史等学科的重要资料。目前,学术界关于渭南方言的研究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把渭南方言作为关中方言甚或陕西方言研究的一部分。第二,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第三,把渭南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进行研究。

处于附属地位的渭南方言研究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东部,对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的研究,不可能跳过渭南方言。涉及渭南方言的关中方言或陕西方言研究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一是语音,二是词汇,三是方言分区,四是语法。语音方面,最早可追溯到白涤洲的《关中方音调查报告》,它是20世纪早期调查研究关中方言的权威著作。白涤洲调查了关中42个县50个点的方言,其中包括渭南、华阴、华县等地方言,为研究关中方言的演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但是《报告》只调查了语音概况,没有词汇、语法的调查内容。继白涤洲之后,值得一提的是杨春霖、薛生民、张富昕的《陕西方音概况》,于1960年由陕西省教育厅内部铅印出版,《概况》反映了陕西全省各县方言语音特点,为当时人们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依据。时期,语言研究出现了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有影响的文章,如孙立新的《关中方言说略》(《方言》1997年第2期),全面描写了关中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的共同特征。张维佳《关中方言鼻尾韵的演化模式》(《语言研究》,2001年第4期)指出,关中方言鼻尾韵演化模式有合流、弱化、分流三种。演变出鼻音型、元音鼻化音型、元音型等类型。邢向东《关中方言例外上声字探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一文涉及合阳、韩城方言。

词汇方面,着眼于考据,或者考证本字,如任克《关中方言词语考释》(西安地图出版社,1995年)、孙立新《关中方言本字考》(陕西日报,1998年5月12日)。或者考证词语的历史来源,以孙立新《陕西方言纵横谈》(华夏文化出版社,2001年)为代表。或者为词汇专题研究,如孙立新的《元杂剧中的陕西方言词语》(《当代戏剧》,1998年第6期)、《关中方言的特征词》(《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或者考证词语的音义等,通过古今联系,从而使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了解词义,同时也可以纠正对某些词的误释。例如杨春霖《关中方言词语考》(《陕西日报》,1984年12月至1985年元月)、郭芹纳《关中方言词语考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1期)、刘百顺《关中方言词语考》(《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04期)、佐藤孝、杨春霖《关中方言漫议》(《西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以上论著中都有关于渭南方言的内容,尤其是《关中方言古词语论稿》。《论稿》考释了见于古代文献而又仍然通行于现代关中方言的200余条语词的词义、读音、用法等,因为朱正义先生是渭南地区华县人,因此这些词语多是华县、渭南的乡村土语,读音则全依渭南话的语音。

方言分区也是方言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杨春霖《陕西方言内部分区概说》(《西北大学学报》,1986年第4期)把陕西方言分为陕北晋语、关中方言、陕南方言。关中方言根据前后鼻韵尾相混的程度分为“东府话”和“西府话”,东府话即渭南地区方言。邢向东《陕西省的关中方言》(《方言》,2007年第4期)指出,韩城、大荔、合阳属于中原官话的汾河片解州小片,渭南、蒲城、白水、华阴、华县、澄城、富平、潼关属关中片。

语法方面,很少有人问津,值得一提的是张展华《略说关中方言形容词》(《人文杂志》,1980年第04期)和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三秦出版社,2010年),前者介绍了关中方言形式多样、别具韵味的形容词。后者注意进行对比研究,注意有关代词语音历史层次的研究,注意代词合音、减音等音变现象的研究;既注重共性的东西,又注意个性的东西,是区域性方言代词研究做得最好的。[1]3

综上所述,渭南方言研究处于附属地位,零碎、不成系统,而且呈现不平衡性,给予语音、词汇关注多,语法方面关注少。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

独立的渭南方言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主要研究成果有:第一,进一步对渭南各县点方言进行细致的调查和描写,编写渭南各县点方言志。1982年6月,在国务院的指示下,陕西省第一轮地方志编写工作展开,方言志也列入编写规划当中。经过各位专家的努力, 陆续出版了渭南、白水、潼关、澄城、韩城、华县、蒲城、华阴等县市方言志[2]37。1995年,第二轮陕西省各地地方志编纂开始,新方言志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各县市的支持。截至目前为止,渭南地区共正式出版方言志9部。除了各县市之外,地方院校也比较注重地方方言的编写,2006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刘静教授主编的《陕西关中东府五县市方言志》,包括潼关、富平、蒲城、铜川、渭南五县市。方言志的编写,为渭南方言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二,从宏观入手描写各县点的方言概貌。近年来,许多博士及硕士参与到渭南方言的研究队伍中,他们以独特的专业性和崭新的理论视角研究渭南方言,出现了许多新成果,代表作有白静华的《大荔方言研究》(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马毛朋的《陕西渭南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斐的《陕西潼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李虹的《富平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郑宏的《陕西蒲城方言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田晓荣的《临渭方言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蔡文婷的《合阳方言调查研究》(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这些论著对各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系统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总结出各方言的特点,客观地记录了渭南各方言点的共时状态,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生动的语言资料。

第三,从微观入手,描写某一方言点的某一方面特点或个别用法。按照研究内容又可分为三个方面:语音方面,王蕾的《大荔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卜晓梅的《澄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于永敏的《韩城方言语音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8)分别描写了大荔方言、澄城方言、韩城方言的语音系统,并对其做共时及历时两个层面的研究,力争做好一个单点方言语音的系统研究。另外,还发表了一系列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如孙立新的《陕西澄城方言心母逢洪音读作[t]声母》(《中国语文》,1994年第05期)与《蒲城(兴镇)方言见知章组声母的读音》(《方言》,1992年第3期)、茹钢的《韩城话的语音特点》(《西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邢向东《合阳方言音系与文白异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卜晓梅《陕西澄城方言的文白异读》(《咸阳师院学报》,2010年第5期)、郭珍珍《华县(下庙镇)方言音系》(《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03期)等。词汇方面,专注于比较有特色的词汇现象,代表作有杨雅丽《〈渭南地区民间文学集成〉方言词语考》(《唐都学刊》,1996年第2期)、田晓荣的《渭南方言词寻源》(《渭南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与《渭南方言中的四字格俗语》(《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孙立新《韩城方言同音字汇》(《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等。语法方面,注意分析渭南话的特殊语法现象[3]103。如杜永道《渭南话“把”字句的几种特殊现象》(《中国语文》,1989年第2期)与《华县话反复问句的几种特殊形式》(《中国语文》,1990年第3期)、黄珊《韩城方言重叠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年)、田晓荣《渭南方言词的形态变化》(《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卜晓梅《从渭南方言看“敢”字的虚化过程》(《现代语文》,2007年第30期)与《〈李十三十大本中〉“才”的用法分析》(《现代语文》,2010年第19期)、刘晓燕《陕西韩城方言词汇形象性特点浅探》(《现代语文》,2010年第9期)、焦姣《浅谈陕西华阴方言表达程度之高的手段》(《现代语文》,2010年第11期)等。

渭南方言文化研究

方言是文化的活化石,把方言与文化结合起来,既开拓了方言的研究方向,也提升了渭南方言研究的高度。目前,从文化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论著并不多,仅陈玉芳《从白水方言婚俗词看古今婚俗文化》(《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和曹旺儒《渭南方言及其地域文化的社会语言学解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两篇,为了解渭南的社会文化和风土人情提供了依据。

在渭南方言文化研究方面,地方政府和院校也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渭南日报》开设了“话说渭南”专栏,它以“追溯历史渊源、体验风俗民情、呈现自然景观、介绍人文古迹”为宗旨,刊发了一批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方言文化稿件,如《故乡的土语》、《源远流长的渭南方言》、《洛河神龟的传说》等文,使读者徜徉在渭南悠久的历史、灿若星汉的文化之中,领略渭声渭韵,感悟渭风渭情。网络也发挥了它的巨大优势,为渭南方言文化的传播添砖加瓦,渭南新闻网、东府论坛网、陕西民俗风情网都设有渭南方言民俗介绍。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渭南市政府将华阴老腔、华县皮影戏、司马迁民间祭祀等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文化的传播,渭南方言民俗研究将引起更多人的关注。作为东府的高等学府渭南师范学院成立了秦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渭南方言民俗研究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这两年,基地积极申报陕西教育厅、省社科等项目,研究独具特色的皮影、老腔、碗碗腔语言。

渭南方言研究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有影响的大作、大家很少,而且没有形成气候。在陕西方言研究中,商县方言有张成材,神木方言有邢向东,户县方言有孙立新,西安方言有王军虎,清涧方言有刘勋宁,吴堡方言有薛生民,宝鸡方言有郭沈青,渭南方言没有与之相当的大家,也就没有大作。第二,只关注渭南方言共时平面上的静态描写,忽视音变发展的动态分析。在研究方言演变方面,也只是将现代方言语音与切韵音系作以比较,旨在找出方言古今对应规律。至于如何通过对各县点方言之间细微差别的观察来分析渭南方言演变过程、规律和方向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当薄弱。第三,对渭南方言的区域性研究不够,单点的方言研究也不够全面,例如白水方言的研究还是空白。第四,目前尚未见到从语言民俗角度研究渭南方言的成果。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既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是民俗传承的工具,“各地区的民俗事象,也都是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所以它始终离不开语言,而所指的语言现象本身也是民俗事象则尤其表现在方言上。某一地区操某种方言也即是某一方言范围,它本身就体现了这一地区的民俗特点,正因为方言来自文化底层,其民俗文化底蕴既纷繁又丰富”,所以在研究方言时,不能不涉及民俗。

参考文献:

[1]孙立新.关中方言代词研究序[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第8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开况的调查报告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的记录与再现,是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并开发好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永恒关注的话题。**作为我市唯一一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委、县政府立足全县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新特点,做出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重要决策,这也是__作为欠发达地区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大举措。为此,针对惠民古城遗址及历史文化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就如何做好古城保护开发提出了几点建设。

一、灿烂的文化有待于进一步挖掘

**历史悠久,秦朝置县,北宋筑城,____年来,历为郡、州、府治所,专署驻地。历史文化资源是**的巨大财富和荣耀,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应对区域综合实力激烈竞争的王牌和优势,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

一是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但保护粗放,破坏严重。在惠民这块丰饶的土地上,产生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和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遗留下了难以计数的历史遗存。县境内发现的古文化遗址近处,有__庄园、__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余处。**馆藏文物丰富,现存文物余件,其中国家珍贵文物余件。__博物馆以文物的藏量之丰、品位之高位于全省的前列。但由于历史欠帐等多种原因,**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及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县内文物古迹或自然毁坏或人为破坏,多数已不完整,有的已荡然无存,一些文物建筑年久失修,甚直被占作他用,使最直观、最有说服力的历史见证失去了价值,确认历史文化名城资格的重要证据正在逐步消殆。

二是名人先贤辈出,但研究有限,囿于民间流传。**被称为__故里,__兵学文化是__一条清晰的文脉,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还孕育了战国名将__,西汉著名文学家__,隋朝大画家__x,元初杂剧家__x,明御史李俊,著名女词人邢慈静,清朝名臣李之芳,近现代铁路工程师陈西林,著名生物学家__x等。在时期,__是__区党政军机关驻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等都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诸多先贤,业绩辉煌,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佳话美谈。近年来,**充分挖掘__兵学内涵,建设了__故园和__兵法城等一批纪念性建筑,并成立了__文化研究院,举办了三届__文化旅游节,初步打响了“____故里,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但__对其他历史文化名人研究涉及很少,诸如关于清朝__功臣、文华殿大学士__x的轶闻轶事很多,他的府第也只是在期间才被毁。其他像__x爬堂、大明英烈等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却也仅限于在民间流传。

三是民间艺术丰富多彩,但后继乏人,处境尴尬。__是__民俗文化典型地区,民风淳朴、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中国三大书会之一的__灯节书会,具有传统地方特色的__镇木版年画,朴实传神的__泥塑,相聚不衰的__x庙会,无不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此外,舞龙耍狮、高跷旱船、花鼓秧歌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常年活跃乡村。但由于外来文化、现代文化和商品文化的冲击,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手耳相传的艺术,艺人队伍整体老化,部分艺术面临失传。“__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摆泥人”曾红火一时,但如今__张村余户人家中,能够坚持靠这门手艺吃饭的越来越少,去年制作泥塑的人家还有近户,而今年只有户了;__镇的木版年画也只有__x一人苦撑门面,其他的民间艺术处境也十分尴尬。

二、千年古城现状堪忧

根据考古发现,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惠民就有先民活动,自秦始皇东巡设县以来,历为州府治所,因其“南控__、北扼__、东瞰__,西俯__”的战略地位,使得__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于是北宋徽宗崇宁元年(____年)由工部尚书牛保亲自督修__古城。宋以后,历代统治者先后次投资对城墙加固维修。古城总体建筑严格按照里坊制度建置,衢衡有序、经纬分明。城内建筑排列有序,楼台、殿阁、庙宇遍布城内各个角落。曾有过的古迹,明代以前的已不可考,明代以后的尚有案或有迹可查,著名的有:两府邸(明汉王朱高煦府邸、清李之芳阁老府邸)、两衙(府衙、县衙)、三台(文台、武台、凤凰台)、八阁(白衣阁、大士阁、玉皇阁、金星阁、九圣阁、魁星阁、北极阁、镇武阁)、县八景(圣殿松涛、凤台柳色、台星朗耀、魁阁晴辉、跸岭朝云、镜湖秋月、北泊秧歌、秦堤樵唱)、十二冲楼(东城门楼冲西城门楼、南城门楼冲鼓楼、北门城楼冲红楼、城隍庙内的钟楼冲鼓楼、城隍庙内的戏楼冲寝楼、关帝庙内的钟楼冲鼓楼)、“十四名刹”(文庙、许公祠、阁老祠、双忠祠、三学大寺、关帝庙、宴公庙、三皇庙、药王庙、孙武庙、泰山行宫)等。

这些早期的建筑经过战火、浩劫和新时期城市建设等原因,绝大多数已不复存在,古城内残存的仅有宋城墙的断壁残垣、较为完整的绕外城护城河和渐被蚕食的海子,古城遗址现状堪忧。

(一)千年古城墙仅剩残垣断壁。据**志记载:__城始建于宋崇宁元年,由工部尚书牛保亲自督修,工程规模巨大,历时年建成。当时的城墙南北米,东西米,墙高米,城墙周长米。墙体用石灰、粘土、糯米混合层层夯打筑成,只是到了明末清初时才用当地烧制青砖包砌而成。建成后的城墙高大结实,巍峨险要。城墙四周建有南、北、东、西四门,各设瓮城和城门楼。瓮城的内外城台上分别建有城楼和箭楼,城墙顶部兵器设备有刀、枪、剑、戟十八般兵器,还有雷石和火炮,俨然是一座完整的军事城堡。

城垣建筑是军事城防文化的载体,进入民国以后,随着科技发展,冷兵器逐渐被热兵器所代替,城垣作用日渐削弱,城墙年久失修、风化倒塌、人为破坏,原城墙南面、东面南段已修为柏油路。现只剩下东北和西北两处残垣断壁(东北角一段,南北长米,东西长米;西北角一段,东西段长 米,南北段长米,残存墙体高米左右),满目疮痍,一派荒凉景象。

城墙四周的建筑已不存在,县政府于____年重新修建了魁星阁。虽然其规模和形制无法与原来比拟,但也成为宋城标志性建筑,使来往的游人能多少看到惠民古城的遗韵。

(二)护城河遭受严重污染。宋建城时,城外护城河绕城一周,河道总长米,河宽米,水深米。河外不远处是护城大堤,绵延余里。现在护城河环绕古城之外,依然全部存在,水系保存基本完好,东西长约米,南北长约____米。**于____年、____年分两次对东、北护城河进行了疏浚、治理。通过疏浚清挖,两岸植树绿化的护城河,与残存的城墙相得益彰、相互印证,这种景致在国内已非常罕见。

现在的南护城河和西护城河南段还没有治理,宽窄不等,平均米左右,河水污染,杂草芦苇丛生,河边堆满了垃圾,一到夏天河内污水熏的人们透不过气来。仍然是垃圾场、污水河、蚊子的滋生地。

(三)曾遍布全城的海子正在逐步被蚕食。据__史料记载,__古城内共有街小巷和海子。众多的海子,具有储存水源、防洪排涝、调节气候的功用。海子系筑城取土而成,当时取土不是随意的,而是根据古城建筑里坊建置和营造法式的建筑规则,确定取土规划,然后形成水面,同时也考虑到环境、城市排水等方面的因素。现在,城内海子部分已被填平,仅存的余处海子也多被污染。在城内现存较大的海子中,只有__故园内的海子,进行了清挖、衬砌治理,成为故园一景,其它海子四周大多堆满了建筑或生活垃圾,水发黑恶臭,面积逐步缩小。

三、加快古城保护开发的几点建议

历史是人类灵魂的凝结,丰厚的历史文化,是祖辈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厚财富。今年以来,**委、县政府对文化名城保护与开发给予了高度重视,把传统优秀文化与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有机结合,以“大文化”思路,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新路子。县政府成立了古城遗址保护开发办公室,并通告,把古城墙、护城河、海子周围划出了保护性建设控制地带,设立了保护标志,清理积淤,植被绿化。同时加强对护城河、海子等县城水系保护管理,采取措施,保护水源,加固和保养河堤,疏通河道,清理淤积,保持水系卫生,拉开了古城保护的序幕。但目前还存在古城保护意识不强、依法保护历史文化资源观念淡薄、管理保护力度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挖掘不够深入、文物保护管理体制不清等问题。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保护与开发不仅是城市建设中一个不可忽略的要素,更是__扩大知名度,发展文化旅游业的一张王牌。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坚持正确处理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基本思路,探索一条把昔日文明和当代成就以及大自然之美纳入一个整体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之路。

(一)坚持规划先行,科学编制高标准古城保护规划。制定科学的规划是实施名城保护的前提。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牵扯到各方面的利益,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强制力进行约束,是很难得以落实的。为此,应遵照国家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有关规定,在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和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编制详实的古城保护规划。规划突出__文化和兵城、水城的特点,将古城保护开发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并与旅游发展规划衔接,同时明确《规划》实施主体、管理单位、责权范围,使保护规划能真正落到实处。

(二)坚持保护第一,抢救性保护现有文化遗存。**已列入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处,每年需要大量的修缮和管理资金。作为省市重点帮扶的欠发达县,__很难一下子协调大量资金,但历史文化遗存是先辈们用血汗智慧创造的宝贵财富,保护并传承好它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目前,当务之急是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原则,对现有文化遗存进行保护。根据古城保护规划划定保护区,并设立醒目保护标志,落实保护措施,尽可能避免新的破坏产生。

(三)坚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运营丰富的古城文化遗产。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一项高投入的公益性系统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原则,多渠道筹资。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名城建设作为城市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编制、项目立项、资金安排、政策调节上给予充分考虑,通过社会捐资、股份筹资等多种形式,广泛动员社会资金参与古城建设。应采取招商引资等多种形式筹措资金,按规划要求对古城墙遗址、周边遗迹和城内标志性遗迹进行修复,建设古城墙景点,与孙子兵法城连为一体,形成旅游景区。同时,将部分古迹景区委托企业运营,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9篇:民俗文化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词】会展教育 问题教学法 应用分析

一、“问题教学法”的定义

问题教学法所蕴含的教学思想古已有之,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疑是思之始,学之端”。随着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的发展,问题教学法成为一种正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不断完善和成熟。

奥苏伯尔作为认识结构同化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

被誉为“拉丁美洲的杜威”的巴西教育学家保罗·弗莱雷认为应该用“对话式教育”来代替机械的灌输式教育,只有通过交流,人的生活才具有意义,只有通过学生思考的真实性,才能证实教师思考的真实性。

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建构获得知识。

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就有“问题教学法”词条解释:“通过设置情境,提出、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总之,“问题教学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置情景、布置任务或课题,与学生进行对话式沟通,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能力。

二、“问题教学法”在会展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问题教学法”顺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

“国际 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应围绕四个基本的学习加以安排,一是学会认知,即学会学习,掌握认知世界的手段;二是学会做事,即学会在一定环境下工作的能力;三是学会共同生活,即能够与他人一道工作;四是学会生存,即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和自主性。”正如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这样一句名言:“The one real of education is to have a man in the condition of continually asking questions.”(“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应用问题教学法非常重要。

2.“问题教学法”符合会展教育的特点

会展业是朝阳产业,其强大的经济集聚和扩散效应,以及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增长的有效手段,在引导产业发展,提升制造业水平,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获得“能触摸世界的窗口”、“城市的面包和奶酪”、“无烟产业”、“旅游业皇冠的宝石”等美誉,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和开发。

1978年美国内华达大学饭店管理学院会展管理系主任帕蒂·肖克(Patti Shock)博士开设了第一门会议管理课程,从而开创了国际会展教育的先河。2004年,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上海师范大学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开设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从而使中国会展教育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然而,对于会展专业教师来说,我们的会展教育目前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会展专业教材滞后与缺乏,使得教师需要不断地补充实际案例与相关专业知识,设置问题与学生讨论,布置课题指导学生完成。

对于会展专业学生来说,会展相关企业在招聘选拔人才过程中,非常注重毕业生的方案策划、营销沟通、现场协调应变以及统筹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在会展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进行课堂上问题的讨论、定期地完成课外项目,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配合,来完善和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问题教学法在会展教育中就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问题教学法”在会展课程中的实际应用分析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会展教学中,我经常根据教学要求及难点,设置合理情景,提出问题,要求学生现场思考并解决问题。

如在《会展概论》“会议业”这一章的重点学习内容是“会议的要素”,因此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一个由行政助理组成的培训班将要学习ISO认证相关知识,请你为他们设计会议的内容和形式。你会具体考虑哪些问题?”。而学生的回答也非常精彩,他们会考虑到培训时间和上班时间协调的问题、会议室的使用问题、培训的方式问题以及培训效果的考核问题等,能充分的理解会议的要素。

又如在《会展策划》的教学中,我请学生当堂为学院的优秀教师策划一个“奖励旅游”的活动,要明确活动的主题、时间、地点、预算经费以及实施效果评价等相关问题。有学生就回答到可以去云南大学考察,举行本校老师与云南大学优秀教师的经验交流会、观摩云大师生公开课,同时还可以领略昆明园艺世博会、民俗文化村、石林等风景区的人文与自然风光。

在这些情景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中,学生不仅更加理解了书本的基本知识点,同时也开拓了思路、加深了认识。

2.作业驱动与兴趣小组的结合;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大学的学习,重要的是自主学习,把“要我学”转变为学生的“我要学”。因此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通过布置小组作业,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课堂演示作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沟通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

如在《会展物流》的教学过程中,我在讲述完会展物流的基本概念之后,播放了一段视频资料(中央2套经济频道的专题节目《中国财经报道》的一期关于物流的节目《众矢之递》),之后请学生完成课后小组作业,即“请大家通过视频资料的学习,总结和归纳物流(快递业)的基本操作流程;收集课外相关资料,分析会展物流操作流程。请分组完成,并准备进行课堂演示”。学生通过课外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资料收集,然后在课堂展示他们的成果,演示小组会得到其他小组的评价和老师的点评,在课堂的最后十分钟,由老师做总结,评出表现最佳小组,并给出该次作业的参考性答案。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潜能。

3.设置课题项目;完成指导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会展中的展览业其实就是项目活动,美国高校目前关于会展业的课程主要是会展项目管理课程。因此,可以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来进行教学活动。

笔者曾经组织本校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前往广州国际会展中心(琶洲展馆)参观第5届中国(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参观之前,先将学生随机抽签分为若干项目小组,不同类型的项目组有不同的任务和职责,如招商项目组的主要任务—制定车展招商方案、编制车展观众邀请函。参观期间,每个项目组成员要根据实地参观的情况,对比之前小组所制定的方案,撰写调查报告。如参展商组可实际调查某一汽车厂商的展位布置情况、人员雇佣和培训情况、现场活动安排情况,将以上情况的具体信息收集起来,整理成文。返校后, 学生将活动过程经过加工整理写成小论文或体会, 将所摄照片整理成册。在校园内举办专题展览, 然后将文稿和照片投给相关报社。

目前,笔者在《会展物流》的教学中,计划设置一个会展物流调查项目,要求学生准备好调查表、相机、记录本,通过参观一次国际展会,分组完成调查表(附表一)。

并在参观活动结束后,撰写调查报告。返校后,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告(附调查表、照片),评选出最佳实践小组,并推荐给学院新闻社,做相关宣传和报道。

2008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以及即将于2010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展现出我国会展业所面临的美好前景和良好机遇,该行业需要大批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因此,针对会展行业的特点和目前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本文尝试进行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分析,期待将理论研究不断地实际教学相结合,最后形成有效、科学的教学方案,切实地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高会展专业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1635.

[2]张红.会展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郑彬.会展物流.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4]陈桂生.教学法的命运.全球教育展望,2007.

[5]赵清正.探索发现式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江苏教育研究,2007,3.

[6]郑向红.问题教学法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中的应用.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