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解剖学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11(b)-0157-02
多媒体技术引入解剖教学,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更好展示教学图像,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丰富教学内容,抓住教学重点与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进一步提升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应制作良好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完成学科教学目标。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1.1 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根据学生具有较高的接受新鲜事物能力的特点,通过合理整合声音、图像、光线等产生更强烈的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2 合理分配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突出教材,符合教材内容,达到增强学生学习认知水平的目的。如课件蕴含的内容较多,或设计理论知识较深,学生可能难以看懂或掌握,甚或出现学生认知与社会实践相脱节。
1.3 符合不同课型的特点
应用多媒体教学应为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且需要突出教学重点与难点。所以,应根据课型的不同制作多媒体课件。新知识的讲解应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其逐渐分解每一知识点,并让学生听懂,切实掌握相关新知识;而课前复习应运用多媒体课件浓缩学习过的内容,建立一定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梳理学习过的内容。
2 多媒体教学的优点
2.1 更加突出教学重点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能将该节课的重点内容体现在多媒体课件上,尽量避免教材中比较枯燥繁杂的内容,全面细致归纳与总结课题内容,能进一步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
在多媒体课件设计过程中,不仅能归纳与总结课内教学内容,同时还能拓展课外知识,做到触类旁通厚积薄发,不断丰富学生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眼界。
2.2 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解剖学是需要实践操作的形态学课程。应用传统教学模式时,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学生很难充分掌握教学目标中所要求的结构,且理解三维立体概念千差万别。通过多媒体技术能在课件上直接投放三维立体图像,这可增强学生掌握和掌握三维立体概念,能够直观研究和学习无法实际解剖的器官,进一步优化解剖课程的相关内容。
2.3 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激发了学习兴趣
解剖学名词繁多,记忆难度大,学习过程十分枯燥乏味,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较强。它利用声、光、电技术将大部分信息详细化,让本身存在枯燥乏味的特性,让教学内容升华到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利用课件多媒体演示,让部分运用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满足教学内容或难以观察结构能直观表达出来。
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灌输式”教学法很难提升学生的情感,尤其是不能很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但多媒体课件能将视频、文字、图像、音频进行统一整合,全方位、多角度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4 教学时空宽阔,促进理论联系实践
解剖课通常是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医学课程。学生以往并没有触碰医学知识,所以对实验室存在好奇感、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观察实物,进一步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与启迪性。并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作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学习阶段减少了理论和时间耗费的时间,将抽象的讲解细化、形象化,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医学是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学科,教师应将前瞻性知识纳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多媒体教学尤其符合知识更新,并在教学环节中添加全新的内容。多媒体课件不断增添、删除、修改,汲取前瞻性知识,并在教学环节里将教材以外的有关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如:和教学内容有关的不同信息、画面或学科前沿知识;同时描述教科书中的经典图或表。所以,多媒体教学能降低教师的工作量,让其能重视课堂教学内容组织与讲授,充实学生的知识面,活跃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多媒体教学的注意事项
3.1 正确处理文字、插图与影像的关系
一是合理设定各幅幻灯片的字数、字体、颜色、图像和影像;二是背景与文字中的差异性需突出;三是图片与影像需要适宜,若让学生笔记课件内容,那么每学时一定要安排10张幻灯片左右,当中图片应当控制在3 min内最佳。教师上课需要按照学生人数、教师规模、光线、投影机质量合理调整字体及其颜色。
3.2 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如不适宜,课件会成为纸质教案的另一体现形式,教师成为“放映员”,难以形成良好的师生生动的交流和沟通,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是多媒体教学中最需要忌讳的。
课件作为教案的构成部分,它和板书、讲解、质疑、提问,教师恰当的动作、表情,体现了教师的语言逻辑思维与组织教学能力。课件制作较好,教若具备的知识、临床经验较为缺乏,那在解剖教学课堂中不能很好讲解相关知识,无法达到较好教学效果。
在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无法取代传统教学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解剖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导功能,诱导、启发、提问作为辅手段,完成传道授业之任务。
教师将讲述视为理论教学的关键,无法通过口头语言阐述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理解难度大,且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满足抽象理论知识的精彩讲解和理解,多媒体体现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要点。
3.3 多媒体教学的合理应用
将多媒体教学技术应用到解剖教学实践中,首先要求教师能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和教学资源的不同合理地进行教学设计;其次能够合理选择且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最后是能够合理选择与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补充和创新传统教学,充分做到与传统教学手段互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旭,汪昕.多媒体在神经科解剖教学中的应用[J].大学教育,2016(5):150-151.
[2] 周爱华.多媒体手段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四川解剖学杂志,2015,23(2):55-56.
[3] 崔玉发,米树文,屈丰,等.标本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7):250.
[4] 黄锐,吴锋,赵健,等.动画与视频应用于解剖学教学的效果及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546-547.
[5] 刘求梅.新时期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23):86-87.
[6] 高圣军.多媒体在中职生医护专业解剖学教学中的合理使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3):158.
[7] 崔玉发,郑j文,屈丰,等.模型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差异的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6):109.
【关键词】 眼解剖生理学; 课件; 信息技术
1引言
《人体解剖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中“眼解剖生理学”的传统教学主要是以书本、模型和投影等作为教学媒体,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感性认识。这是一种静态的、平面的教学方法,缺乏立体化、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难以表达眼球的分解结构,更无法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眼的调节、感光功能的动态过程。
现代信息技术为“眼的解剖生理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出眼的解剖学结构和生理学特点,较好地解决眼解剖生理学教学难点。并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职业教学理念,有利于“眼的解剖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有效开展,此外眼知识拓展及职业指导等方面的学习也离不开信息技术的帮助。
2 “眼”教学设计思路与制作
2.1课件制作前调研工作
眼的教学目标即要求学生掌握眼的解剖结构,又要理解眼的生理功能,教学内容繁多。在与学生座谈与课堂测验中反应,此部分知识学生掌握存在困难,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及听取学生的意见反馈,均表明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要,急需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采用现代化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可弥补教学中不足,提高教学质量。
2.2依据教学内容制定课件设计原则与目标
2.2.1课件注重整体与个体的有机联系依照教学目标,将“眼的解剖生理”分解为四个需要探究的问题,即“眼球的结构”、“眼的调节”、“眼的感光”、“眼的附属结构”。由此多媒体课件由四个教学探究模块展开,每个子模块用不同颜色幻灯片母版进行区别,从色彩方面给予学生视觉效果。
课件整体以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每个子模块由“启(引)、探、研、练、结”五环节,积极开展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多边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2.2课件注重课程教学内容与课件有机整合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信息技术手段有机地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课程的实施有机整合。
2.2.3课件注重静态直观效果与立体动态效果的有机结合课件通过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立体地呈现教学内容,教学中即有静态的眼球结构的图片展示,又结合动态的眼球调节过程,使教学由静到动,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揭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弥补传统教学手段中的不足,完善教学效果。
2.2.4课件注重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课程教学目标相符合通过自制小动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flash软件制作并开展拼装眼球活动,使枯燥知识趣味性。
2.2.5课件注重教学过程的完整性与教学评价形式的多样性相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小结与评价形式生动活泼,教学评价可通过课件中对影片的分析、课件中图片填图、利用flash拼装眼球等形式丰富多样的方式进行总结与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加深对眼解剖生理学知识的理解。
2.4 课件制作设计思路
课件在调研基础上,以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为指导,以多媒体课件为教育手段,依据课件设计原则和目标开展课件设计。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过程的载体,将对问题探究、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学习小游戏、实验操作、拼装眼球比赛和观看影片等多种教育形式串联起来,遵循职业教育理念,在探究与互动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实践操作技能、团结协作精神和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2.3.1依照教学目标,将课件分解为四个子模块依照教学目标,多媒体课件由“眼球的结构”、“眼的调节”、“眼的感光”、“眼的附属结构”四个教学探究子模块展开,从四个方面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并通过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2.3.2创设情景,激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件各模块分别以“测一测”、“找一找”、“想一想”、“小测试”、“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情景,引导、激励学生参与活动,通过体验式课堂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2.3.3课件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色盲的测试”、“视力的测量”、“瞳孔对光反射”讲解后,学生可以多媒体为引导工具开展实验,在课堂中进行色盲的测试和瞳孔对光反射现场实验、及时印证理论,达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加深知识的理解、记忆。
2.3.4互动方式方法开展德育渗透通过利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以“找一找”互动的形式,找出图片中不正确的姿势,教育学生注意用眼卫生,预防近视眼。采用多媒体教学使德育教育通过互动、图片观察,并在小游戏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真正做到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4课件制作技术
课件应用photoshop、powerpoint与flash、超级解霸等软件进行制作。photoshop制作精美彩色图片,图片简洁明了地展示眼球各结构的位置,引导学生认知探究问题。
powerpoint与flash动画效果展示眼的调节与活动过程,例如制作flash动画“瞳孔的调节”、“房水的循环途径”及“晶状体的调节”动态地反应眼的调节过程。又如利用flash将眼球分解,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进行拼装眼球活动,巩固眼球的基本知识。课件动画效果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形象,突破教学难点。
利用超级解霸软件,截取小影片“色盲的测试”、“视力的测量”,通过观片掌握相关测试技能,并开展现场实验。
3多媒体课件在“眼球解剖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施效果
将多媒体教学方法用于“眼的解剖生理学”教学中,通过眼教学课件将文字、图片、动画、影片融为一体,多媒体教学提供了比书本更加丰富的教学手段,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在教学实施中做到“三个突破、三个优化”。不仅有利于教学认知目标的完成,而且有利于情感的激发、德育渗透及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1三个突破
突破重点,人体眼球结构是本次课主要传授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但眼球结构复杂,结构微小,知识点繁多,导致教学内容枯燥、烦琐。传统教学手段主要通过板图与一部分投影片展示眼球结构,不能解决教学中的难点。突破难点的最有效方法就是变革教学手段,积极采用计算机多媒体现代教学设备。课件通过文字、图象、动画、声音等信息处理能力,形成声、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学习系统,从视、听、触等多种方式做到,化难为易,此外通过flash制作眼球安装动画,有效突破重点,提高教学质量。
突破难点,眼的调节功能是教学难点,眼的调节是动态过程,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处理动态的问题,课件采用flash制作的眼球调节过程,能有效地刺激学生大脑功能区的兴奋性,增强直观印象,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突破繁点,繁点是教学中费时费力的教学内容,“房水循环”、“眼球结构”为教学中的繁点,课件有效地解决繁点,化繁为易。
3.2三个优化
优化德育渗透: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形式引入课堂德育教育环节,丰富了德育教育的内涵,便于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教理论,在运用中学技能。
优化学习媒体:通过多媒体教学实现教学可听、可看、可感、可动和可体验,多方位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结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与有力的学习工具。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将全面应用到《人体解剖生理学》教学过程中,使各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剑平,熊才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关键词: 兽医基础 动物解剖课程 实验教学改革 实训中心 建设管理
我国许多院校兽医基础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在项目配备、管理规范化、提高型实习教学项目和研究创新型实习教学项目等方面还存在较多不足。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实训中心的建设项目依托对学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优势学科,对设施、设备、管理等条件较好的实训中心进行建设,充分体现实习教学的示范性和导向性。通过加大实训中心建设力度、投资力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力度,使得实训中心建设对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深化实训中心管理体制改革,提高资源共享水平,强化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发展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材改革
1.1制订动物解剖课程实验规划
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习规划教材有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材,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是组织教学的依据。大纲的制定应体现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实训项目和内容的选定应与课程和专业的发展相适应。精选一定数量的验证性和设计性实验,适当增加技能性、综合性实训项目。大纲应明确实验实训课程的主要任务和实验实训项目的内容,通过实验实训课程教学应达到的目的、要求、验证和掌握基本理论,训练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掌握的基本实验方法和技术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等内容;实验实训课程教学的基本方法、特点、学时分配等。
1.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材的编订
实验实训教材是学生进行实验实训的依据。凡有实验实训的课程,必须配有相应的统编实验实训教材或自编的实验实训讲义,并配备实验实训参考书、实验实训指导书,以及必要的图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等。以模型、标本、实物解剖、光盘课件、视频模拟、网络多媒体和网上第二课堂等多层面进行立体化现代实习教学。认真开展动物解剖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训中心实训教材建设,根据本学科发展及社会需求,弥补以前教材的不足,以前的教材多以马、牛、猪、羊等大家畜解剖为主,及时调整教学教材内容,增加当前热点的中小动物犬、猫、兔、禽类解剖内容,把解剖学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和最新进展适时添加到相应知识单元中。撰写有特色的高水平纸质教材和多媒体课件,编写与教科书相配套的学习辅导材料。合理设置实践教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教材,编写动物解剖校本课程教材要做到“知识点突出,通俗易懂,少而精”。努力进行动物解剖实践教学教材的开发,实习教材表述精炼、直观易懂,突出实践性和适用性。
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具的改革
规范化高职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建设与管理,首先,师生互动完成设计性实验项目作品,老师指导学生自选题目,学生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验中进行归纳后形成题目,再将实验的名称、目的、所需仪器及实验所需解决的问题等写出具体方案,分步实施,然后提交实验要求,教师根据实训中心具体情况,从可行性方面加以把关,对学生实验进行指导,完成创作。其次,努力进行动物解剖教具与多媒体素材库的建设,创新教学环境,研究取代传统甲醛教具污染环境、伤身体、教学质量差等缺陷的动物教具干制方法,研制教学标本、教学模型器具、教学挂图、教学幻灯片、教学录像和教学多媒体等各种现代化先进教学教具,采用动物图像与多媒体互动进行实习教学,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制作多媒体电子教案,建立教学标本陈列馆,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把多媒体引进实训中心,将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结合起来,师生共同研制动物实习干式标本广泛应用于校内外实践教学,既节省巨额实习费用,又低碳环保,形成很强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
3.1动物解剖课程实验内容的改革
调整讲授内容和侧重点,适当减少理论课时数,增加实验课时数。本着专业知识“必需、够用、实用”的原则,解决生产实际问题,服务于行业企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选取与生产实际紧密相关的解剖知识;在实验实习教学中对常见动物进行大体解剖,要求学生对动物有机体进行实际解剖、观察、认知,让学生综合运用系统解剖学知识,理解掌握动物有机体局部与全身的关系,解剖结构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认知动物标本和实际操作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习教学过程中,尽量选用与课程教学内容紧密配套的优秀高职教材,编写高质量的校本教材和课程讲义,形成具有本课程特色的教材体系。近年来,教师先后制作了动物解剖陈列教学标本1300余件,购置了两套教学录像带和教学系列碟片,制作了动物解剖课程实训教学多媒体课件、实践教学录像、教案、讲义、习题集和相应的考核标准。实习教学资料齐全,为提高教学质量,逐步实现实训中心资源共享奠定了良好基础。
3.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动物解剖课程实习教学环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综合运用和开发创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高职院校办学的突出特色。加强实践性教学,采用讲与练结合和师生互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制订新的教学计划,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手段讲解与不同专业密切相关的各章节重点、难点、框架和思路,引进前沿进展。学生可以通过校联网站上的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教学课件、习题库及与教师互动系统进行课后学习,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兴趣。在动物解剖理论教学的间隙穿插实习训练。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实验,使课堂中理论知识的讲解紧紧围绕实验展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听课。通过演、讲、练的教学方法,即实践―理论―实践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3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手段的改革
改革实习教学手段,增强实践教学效果的作用十分明显。采用启发引导、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转换、现场教学、集中教学实习等多种形式,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实验效率,建立实习教学管理系统,建设实训中心实习教学平台,大量开发适用的多媒体实习教学课件,实现实习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元化、人性化。扩大实训中心,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实习教学手段改革的关键。一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即学生经过一定的方式,自行选择时间进行实验;二是实验内容、手段、方法的开放,即只要符合实训中心管理规章,学生就可以自行选定实验内容与方法到实训中心做实验。要真正把开放实训中心建设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结合起来。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手段。根据实践教学内容及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一体化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将讲授、实验、实训三者融为一体,边讲、边做、边练;岗位教学,即将学生分别安排到专业对口的生产工作岗位上学习,教师和技术员给学生讲述理论、示范技能,学生训练操作,为今后工作和发展打下基础。
3.4动物解剖课程实验考核方法的改革
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适应学生能力培养和鼓励探索的多元实习教学模式和考核方法,对实践教学的考核主要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成绩评定标准及办法。动物解剖实习技能考核采取随机分组抽签的办法,每位学生根据抽签结果临时决定考核项目,每组由两名监考老师,有统一的技能考核评分标准。实验课程的学习成绩由理论、技能、平时成绩三方面组成。按照平时成绩10%,实践考核成绩70%,理论成绩20%,每一个考核项目均根据难易不同确定不同分值。在独立实验课程教学中,采取项目过关法教学,寓考核于教学之中,考中有教,教中有考,考教结合。课内实验按理论60%,实践30%,平时10%的比例进行。有些学生不重视实习操作过程,甚至出现抄袭实践报告的现象。实践课程成绩由到课率与课堂表现占实践成绩的10%、实践操作技能考核占实践成绩的30%和实践报告占实践成绩的60%组成。学生动手能力不断增强,考试过程不断规范化、客观化与标准化。完善独立的实习教学评价监控体系,采取教师听课、教研室主任听课、分学院领导听课及督导听课四级听课机制,每学期对实训中心实习教学体制、实验项目、实验队伍、教风与学风、实验管理、实习教学改革、实验条件、教学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为保证实习教学质量,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实践考核,同时,实训中心采取学校督导、教学委员会、教师不定期实习教学质量检查制度,把好人才出口关,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高度评价,形成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
4.推进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4.1加强动物解剖课程双师型实验教师队伍建设
动物解剖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很强的课程,建立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教好这门课程的基础[6]。我们鼓励团队教师在职进修以提高学历层次,要求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锻炼。经常外出参加课程建设相关培训。加强以老带新工作,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加强团队师德、师风教育,学习高职教育理论,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通过“导师制”,“以老带新”,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水平,通过组织青年教师到相关生产单位进行实践锻炼获取双师素质证书,解决“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的问题。按照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原则,充实实践教学师资数量,扩大“双师型”和“双证型”实验教师队伍的比例,双师型教师需达到70%以上。
4.2动物解剖课程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习教师职业技能培养,采取进修学习、参加科学研究、参与技术承包等形式提高教师职业能力;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鼓励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安排他们担任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建立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引进一些有专长的技术人员担任技能训练教师,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且实验技术过硬的高层次人才,把校外实习基地的骨干人员吸纳到本科生指导队伍,提高教学实验教师的技术水平,努力建成一支保证完成实习教学、业务优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对实训中心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定期考核,在职称晋升、津贴发放等方面充分考虑考核结果。实验实训指导教师要认真备课,写出规范的实验实训教案,同时做好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材料的准备,检查安全和环境设施,消除事故隐患;加强实习教学条件建设,提高实习教学质量。实训中心应加强现代实习教学需要的高素质实习教师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服务的实习教学环境建设和现代化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建设。实验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环节,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定编定岗制。随着动物医学实验教学的不断改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5.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
5.1动物解剖课程开放性实训中心建设
扩大实训范围,我们不仅要适当增加实验课时,还要对学生开放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学习的场地和机会。常见动物的骨骼、肌肉等标本及各系统挂图等生动地呈现知识内容,学生可以边看边记忆边思考,有利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实训中心管理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生认知标本过程中可以全程给予指导。学生还可以大胆设计生理试验,观察各种现象,找出产生的原因。动物解剖开放性实训中心的建设以高职院校组织团队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为基础,二级学院成立相应动物解剖实训中心建设专家组,负责对本单位实训中心建设工作的指导、检查和评价等工作。进一步完善实验管理体制,如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利用率低;实验技术队伍庞杂,工作效率低下,教学资源不能实现共享。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实训中心建设和实习教学水平的提高。
5.2动物解剖课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高职实训教学地位逐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应运而生。校内实训基地不同于实训室,不同于行业企业,如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加大实训基地经费投入,重点办好示范性职业教育中心;实行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办学,充分发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中培养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重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显示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克服实践教学基地相对较少,畜牧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里养“猪牛羊禽”,兽医专业学生局限在实习教室治“猪牛羊禽”病的缺陷。探索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必然选择。学院先后建立了“校外宠物繁育基地”、“校外畜牧科技养殖场”、“校内宠物美容保健医院”、“校内动物实习牧场”和“校内动物兽医院”五个校内实训基地,本着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以行业企业发展水平为标准,与企业生产管理要求一致,以突出实用性、真实性和职业性为原则,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柱。实训基地是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培养结合的场所。
6.动物解剖课程实训设备的管理
6.1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硬件管理
学校对实训中心的所有仪器设备都实行专人专职管理,每个中心、每个实验室都建立一个电子档案,把每台仪器设备的机身号、校编号与座位号相对应,贮存于电子档案中,以方便日常管理和每年大学设备处进行的仪器设备检查工作,并制定好仪器设备和课室的使用守则。在每个教室的讲台上,每台仪器旁设置仪器使用记录本,要求上课老师和学生每次下课时在记录本上登记仪器设备的使用状况及具体故障,管理人员每次课后检查记录本,对有故障的仪器即时检查、排除故障,保证下一次课顺利进行。
6.2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软件管理
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利用目前具备的多媒体教学系统逐步建立互动功能流畅、教学资源丰富的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具备完善的实验信息数据库,能够准确模拟出现实实验的真实内容,使学生在校外各地都能在网络上进行部分实验和复习自己课内的学习内容,随时随地实现远程学习和自我练习,为学生提供交互式、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各学科教师通过虚拟实验室能在不同实验室或教室调用实训中心的教学资源,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从而使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真正成为现代意义的开放实验室。
6.3完善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教学体系管理
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健全制度、促使校内动医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管理模式企业化,从设备管理、人员管理、教学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规范的规章制度,制度间要相互衔接,但不能相互干涉,用科学规范的制度管事管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解剖课程实训中心的作用,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提高办学效益和设备利用率。加快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促进优质资源整合和共享,动医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对实训开放、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管理等严格监控,形成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专家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推动学校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管理工作,提高动物解剖课程实训中心建设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继东.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J].教育与职业,2008.
[2]程广东.动物医学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现代交际2010(06).
[3]李琳.《兽医生理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02).
[4]王晓江等.对高职实训中心建设与管理思考[J].陕西工业职业学院学报,2010(4).
[5]陈大鹏.开放实验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1,20(2):15-17.
[6]雷炜.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2):120.
关键词:解剖学;第二课堂;实践
与高等卫生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相适应,解剖学教学要着重体现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求实精神的培养。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他们的动手能力,并达到既结合临床实际观察运用,又能进行人际沟通乃至与同仁的团结合作。我院解剖教研室在近三年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发挥课内课外两个教学系统的协调作用,尤其以开放的多样而丰富的课外教育形式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大大提升解剖学教学系统的整体教育功能。
一、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与方法
1.解剖学专题讲座是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最主要的形式
(1)专题讲座的内容
①解剖学学习指导。针对学习解剖学的具体特点和需要,介绍人体各系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点;②介绍对解剖学的建立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名人。增加学生的人文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克服学习困难的信心;③将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如体表标志、肌注部位、穿刺常用的静脉、动脉的压迫止血部位等解剖学特征要点,把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和临床实践应用紧密结合。
(2)专题讲座的方法
①由主讲教师拟定讲授计划,写好讲课稿;②安排讲座时间、地点,组织学生参加;③主讲教师在讲授完后,安排学生提问讨论;④学生填写反馈表,写出心得体会。
2.解剖标本制作兴趣小组
解剖标本制作是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最重要的形式。解剖标本制作在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爱好,发挥其聪明才智及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兴趣小组活动的内容
①解剖操作的基本方法;②经防腐固定标本骨骼(上肢骨、下肢骨、躯干骨和颅骨)的制作;③骨骼肌(上肢肌、下肢肌、躯干肌和头肌)的解剖;④上、下肢血管、神经的解剖;⑤胸腔和腹腔的解剖。
(2)兴趣小组活动的方法
①制订实施计划,包括目的要求、小组人数、入组学生条件、活动内容、指导教师分工、活动时间进度及场地、设施和物质保障等;②学生自愿报名,教师选拔;③活动时间为下午课余时间或节假日,一般每周活动1次;④活动结束后学生写出心得体会。
3.解剖学知识竞赛
知识竞赛活动能在较短时间吸引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复习、记忆、掌握较多的知识技能;能较快地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并能培养为班级争光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集体的凝聚力;通过竞赛,可以培养锻炼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书写与口头表达能力及现场随机应变发挥和综合思维能力等。
4.开放解剖标本陈列室。解剖陈列室的标本对学生进行自学和复习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学生在课后进入陈列室,自己结合标本和模型进行自学复习,同时安排一名教师进行辅导答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复习内容,观察标本,教师对其不懂的内容进行辅导、解答,以增强学生对本课程的感性认识,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使他们看到课堂教学中看不清或看不到的人体解剖结构。
二、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主要体会
1.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科学,对于医学生来说动手能力是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提高医学生的动手能力成为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生在参加解剖标本制作活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解剖操作的基本方法及常用的教学标本制作技术的指导(包括皮肤切开、骨骼肌的解剖、血管和神经的分离和骨骼标本的制作等一系列解剖操作的示范),经过多次地解剖操作练习后,都能够熟练掌握解剖操作的基本方法和制作解剖标本的技术,并且自己摸索出了正确的操作手法和技巧,解剖操作做得干净利索。
2.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在开展解剖学第二课堂中充分注意了团队精神的培养。在具体的活动中,通常结合学生的意愿和能力专长编成小组,制订具体的活动计划和目标,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到指导的作用。在这种目标明确、同舟共济、共克难关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升华。
3.加强与课堂教学的衔接是确保第二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第一课堂主要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即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注重于解决人才培养中的共性、普遍性的问题;第二课堂侧重于能力的发展,促进个性形成,注重人才培养中的个别性、特殊性的问题。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相互补充、相互配合,构成了培养人才的最佳模式。课堂教学始终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如果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脱离课堂教学,那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基于这样的认识,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和各个教学阶段来设计,做到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活动的内容相互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和第二课堂的紧密衔接,有效解决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脱节及各行其是的问题。
4.提高教师素质是确保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基础
实践活动中我们真切地体会到,只有教师不断地全面深入学习,更新观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才能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首先要进行相应的学习、补充、提高,加强专业基础学习及深造;其次是通过集体备课,集体听课,促进教师不断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和增进知识;最后是通过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探讨,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不断提高指导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的水平。
5.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是提高第二课堂活动质量的关键
如果第二课堂活动形式单一、呆板乏味,学生会感到厌倦,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反之,第二课堂活动兴趣盎然,学生会对活动趋之若鹜,乐此不疲。我们的解剖学第二课堂活动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被充分发挥出来,提高了学习兴趣,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增强了主动思考能力,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课堂固然重要,但因其在授课时间、方式与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客观存在,第二课堂则能够以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积极有效的发展平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参考文献:
[1]王金德,段艳萍,沈邦昆,等.解剖学第二课堂的开展与能力培养[J].解剖学杂志,2008,31(05):735.
[2]白玉江,金松,李晓龙,等.第二课堂是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2):2769.
1修订课程标准,指导网络课程建设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高级护理学专业人才为目标。既往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基本套用临床医学专业的相关课程标准,没有体现高职护理专业特色,不太符合高职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课程标准亟需作出修订,以便更好地指导课堂教学的开展和网络课程的建设。在修订课程标准之前,我们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工作,通过文献调研、行业调研、学校调研等多方面的调研,充分了解护理行业现状、护理人才需求情况及护理职业岗位情况等。在此基础上,我们修订了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而且针对有部分高职护理学生有继续本科深造的期望,我们还适当提高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新修订的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课程标准中,我们在课程设计方面,结合人体器官系统与临床护理实际工作任务,构建本课程的学习情境,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优势,在课前将准备好的临床护理案例和提前制作的相关视频添加到网络课程中,让学生提前浏览网络课程,起到导课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课后,应用网络课程,设计相关案例讨论,可以促进学生复习和教学互动。
2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
2.1依托校内网络教学中心,构建高职护理专业解剖学网络课程
为促进教学改革,推动网络课程建设,我们学校专门成立了网络教学中心,并建成一间录课专用课室,课室内配有先进的电脑、网络、灯光、音响、摄像头等设备,在隔音效果方面也进行了专门胡设计。依托网络教学中心,我们构建了一整套网络课程系统,随机选择一个高职护理班,在录课课室内全程录制课堂教学视频。实验课教学,我们也将教师的示教过程也全程拍摄,录制成教学视频。课程结束后,我们请网络教学中心的专业人员对视频进行适当的剪辑整理。我们蒋制作完善的教学视频添加到学校网络中心,并将教师的多媒体电子教案同步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学号进行注册登录网络课程,随时浏览教师的教学视频,有如身临其境,有利于促进学生课后复习。在网络课程中,还可以添加人体解剖学教学资源库:包括解剖学图谱、影像、动画视频、临床护理案例资料等一系列相关资料,方便学生拓宽知识面。
2.2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制作微课视屏
微课英文又称为“Microcours”,是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学活动录制成微视频,时间一般控制在8~10分钟。微课具有形式多样、简便易制、针对性强等特点,完美展现了网络教学、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和特点[2]。我们通过教研室集体备课活动,探讨微课制作内容和方式,结合平时的教学体会,选择课程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针对这些知识点,录制微视频,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学生可以登录网络课程,重复浏览微课视频,从而增加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微课时间短,目标明确,主题突出,内容更加精练,学生不易疲劳,能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3开发网络随身课堂,完善对学生的形成性考核
随着智能手机和无线wifi的普及,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登录网络。有些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对课程学习带来不良影响。但是,如果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和无线wifi网络,开发网络随身课堂,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登录随身课堂,非常方便学生在课余时间安排复习。我们还在随身课堂中设置了师生教学互动平台及学生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留言提问或视频对话等形式与任课老师或同学探讨学习问题,交流学习心得[3]。针对高职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我们也进行了改革,利用随身课堂,建立“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将一些复习题添加到随身课堂,学生在完成随身课堂每一段课程学习后,可以用这些题目进行自我检测,提交答案后,系统自动阅卷评分。学生可重复测试,系统记录其最高得分,作为本阶段考核成绩。课程结束后,全部阶段考核的平均分作为学生的形成性考核成绩。最后,综合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就得到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成绩。通过引入“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又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的压力,摒弃了应试教育“一锤定音”的弊端,实现对学生较为全面的课程考核评价。
3网络课程构建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开放了教学环境,扩展了教学内容,丰富了学习资源,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非常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在课程结束后,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个人访谈,我们收集到一些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提示我们今后在网络课程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3.1网络课程建设务必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
网络课程是一种在网上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如果课程中出现很细微的偏差,经过网络传播,很可能会被无限放大,造成很坏的影响。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自始至终都要非常强调科学严谨的态度。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中,针对每个拟添加到网络课程中的信息资源,都要经过反复斟酌复核,确保准确无误,才添加到网络课程中去。
3.2网络课程的界面直观、友好,操作要简单
人体解剖学属于形态学范畴,其中有很多人体形态结构的图片,微视频。因此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界面要求直观、友好,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网络课程的设计以严谨朴素为原则,操作要简单方便。当然,人体本身就具有很好的艺术审美价值,在讲授人体形态结构时,适当的运用艺术性,可以活跃气氛,而且对学生也进行了审美教育。
3.3丰富学习资源,增加网络课程的趣味性
网络课程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方式,但是缺乏趣味性,学生感觉枯燥,也会影响学习效果。因此,网络课程建设还要注意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在随身课堂,设计学生自我测验时,可适当引入网络游戏模式,学生答对题目,给予虚拟奖励,这样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也就乐此不疲了。
4结语
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的构建和应用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实现了远程教学和信息共享,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网络课程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整合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把握科技发展态势,及时更新课程信息资源,与时俱进,不断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作者:肖春苟 张海玲 陈金锋 蒋威 叶茂盛 单位: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解剖教研室
参考文献:
1高小青,杜杰,汤军.整合医学教育模式下人体解剖学网络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81-82.
关键词:中职;生理解剖学;以生为本
在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的程度选择教学策略。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生理解剖学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技能选择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知识以及技能
在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采用生理解剖学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授课开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需要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发展。教师要掌握学生对生理解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以学定教,积极改进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生理解剖学要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善于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将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能力。教师要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快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课外延伸探究。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改进生理解剖学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因为生理解剖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这种时候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多媒体课件集文、图、音像、视频于一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使用演示课件的时候,要把握教学重点,融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如,在“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肌细胞结构模拟图,并让学生看清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然后学生采用视频或者动画演示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自然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生理解剖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将微观变得形象可感,将需要抽象思维思考的地方变得形象可感,降低学习生理解剖学的难度。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难点降低,视频的精彩以及形象可感的图像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思维空间。如,在“呼吸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呼吸道的全景图,呼吸过程的动画以及人工呼吸的模拟图像,这样学生通过观看音、形、视频能够较好地了解呼吸的过程、原理以及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地深层次地掌握教学的重点,阶梯形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地位
1.合作学习,可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职生理解剖学微观情境多,语言表达难,在一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单凭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无法掌握教学内容的。此时教师就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讨论中,降低学习难度,并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逐步掌握教学知识。在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使小组内成员能够集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取长补短。
2.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单独思考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如,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Na+、K+、葡萄糖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过程后,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的实质和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的特点,在学生单独思考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抽象、枯燥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进行讨论、
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能全员参与,而且学生通过讨论可以积极思考,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教学内容。
四、前置性作业,实现先学后教
1.前置性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以生为本的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更好地完成教学。而前置性作业可以实现先学后教,从而让学生提升自学能力,掌握生理解剖学的相关技能。在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上,教师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力求简单、低入、根本、开放,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或者课前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完成。
2.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
在前置性作业的设置上,教师要善于抓住知识主线,找准教学的重难点,让学生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知识点。对自己不太明白的生理解剖学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课本上进行备注,方便学生在课堂重点探究。在前置性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让学生掌握完成前置性作业的方法,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课堂上做好前置性作业的延伸,举一反三
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教师要举一反三,课堂授课要抓住前置性作业做好延伸。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总之,中职生理解剖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在遇到学生独立无法解决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并通过激励性评价训练合作技能,提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谭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7).
【关键词】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初探
【中图分类号】r16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0-81-02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隶属于生物科学形态学范畴与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其他课程关系密切,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不可缺少的基础理论之一。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是医学学习的入门课程,学生在初始学习的过程中,对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即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又有一些排斥和恐惧,比如有些学生对该课程重视不够,没有意识到该课程对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所起的重要作用,加之需要记忆的知识比较多而且有些章节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生硬和抽象难懂,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完成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解剖学教学任务。为此,我们根据培养目标,结合医疗美容技术专业的特点,针对以上问题对该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进行初步的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总结:
1提倡人文教育,要教书先育人
组织学生参观解剖实验室、标本陈列室和标本制作室,向他们介绍人体标本以及标本制作的复杂过程,使学生产生对人体结构的好奇感和对教师的敬佩之意,从而逐渐消除恐惧心理,引发学习兴趣,并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要重视实验课,不怕脏、不怕臭,扎扎实实地把人体解剖学学好。人体解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项庄重、严肃的学习过程,在接触尸体标本之前,组织学生默哀,表示对那些献身医学事业的崇高者致敬,医学生的医德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有医德,才能学好医、做好医,医疗人员的医德培养首先是从人体解剖学开始的,对于那些捐赠的遗体,一定要充分尊重并予以致敬,要珍惜爱护标本,更要珍惜这难得的学习机会。
2结合专业特色,突出其基础性作用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门以人体形式美理论为指导,采用手术和非手术的医学手段,来直接维护、修护和再塑造人体美,并以增进人的生命活力为目的:的新兴医学技术类专业。该专业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目的:主要立足于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主要器官的大体形态特征和空间位置关系, 为后续的《美容外科学》、《医学美容技术》等专业学科的学习打下基础。授课过程中,重点应放在正常人体外部形态构造和影响形体、容貌的组织和器官的讲授,如头、面、颈、胸部的骨、表浅血管、神经、肌肉的位置、走行和分布等;而与专业联系较少和学生容易理解的知识少讲或不讲,让学生自己掌握,做到有主有次[1]。
3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3d多媒体课件教学
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课程,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用图量大等特点, 很容易结合多媒体手段表达, 因此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为解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决了许多传统教学难以解决的问题。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 内容丰富, 具有灵活多样的形式与表现手段能够实现声、光、电一体的现代化教学,大大节约了板书的时间, 在突出重点的基础上, 增加了授课的信息量[2]。但是普通的多媒体课件也有其不足之处,普通的多媒体课件显示的是二维平面结构,无立体感,结构层次和方位不够清晰。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用3d body解剖软件制作成3d多媒体课件,利用3d多媒体进行人体解剖学教学,3d多媒体可以多角度旋转人体,形成清晰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将教学内容表现的更加立体生动,容易理解和记忆,利用3d多媒体进行教学学生除了掌握知识外还感觉到3d多媒体就好像卡通片一样新奇和精彩,使枯燥无味的解剖学知识像动画片一样活灵活现在学生面前,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兴趣,一举两得[3]。
4细化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实物标本考核
细化考核,不单以一张卷子来考核学习效果的好坏,除了期末理论考核之外我们设立实物标本考核。
利用实物大体标本和局部标本对学生进行考核,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们采用“双盲”制考试方法。预先备好两个教室,一个设置为备考教室,另一个设置为为考场,由其他授课教师设立考题,
课程授课教师不参与考核标本的设定和考场布置,不参与考场监考,考生统一安排到备考考场并关闭一切通讯设备,将考生分组,每组4人同时进行考试,考生按分组有序的进入考场考试,整个考场设置4个考试台,每个考试台设置相同的辨识标本结构题目,考试题目共10题,1~5题设定为为按标签标注部位辨认相应结构的名称(标本上预先用序号标签标注好需要考生辨识结构的部位),6~10题为按给出的结构名称在标本上找出相应结构部位,考生按考题序号依次答题,考场配备计时器,每组考试的答题时间限定在8分钟,考试时间到,该组考生立即离开考场,下一组考生进入考场继续考试。监考教师根据学生辨识标本的正确与否给予相应的分值。
综上所述,在高职医疗美容技术专业解剖学教学中,应重视其基础性作用,紧密结合专业特色,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科学合理规划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努力完善教学,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骆世芳, 孙善全 浅谈美容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3,5(5)485.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
1 人体解剖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及其不足之处
作为一门形态学科学,人体解剖学自观性很强,内容繁多笼统、名词术语冗杂、形态描绘多是其特性。因而,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板书外,为了加强教学效果,通常需求应用挂图、幻灯、解剖标本、模型等辅助教学工具进行解说,以加深学生对形态学问的了解和掌握。但是,与多媒体教学相比,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以下先天缺乏。
1.1不利于表达复杂的课程内容 人体解剖学学科专业性强,内容纷繁复杂,大多数状况下,仅凭教师的言语、文字和挂图来描绘,有些教学内容很难形象、生动、自观地显现出来,因而易让学生觉得单调乏味,缺乏学习兴味,教学效果不佳。
1.2不利于进步课堂时间应用率 在传统教学形式中,教师需求花大量的精神和时间停止板书,不时在不同教辅用具之间停止转换运用,因而招致了课堂的有效教学时间较少,且容易耗费教师的精神。
1.3不利于学生深化理解学习内容 有经历的教师经过和学生的眼光交流察看学生的反响,从而理解学生对学问的掌握水平,随时调整教学授课进度。但是,大多数教师特别是新教师没有掌握这一技艺,因而在传统教学形式下,通常都是教师讲学生听,缺少沟通互动。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2.1有利于学生学习 多媒体教学将教材中笼统、复杂的学问经过文字、图像、影像等反响出来,使单调晦涩的内容变得直观生动,更好地展现器官的形态、构造,把静态的教学转变为动态、直观的教学,经过大量的图片、影音、动画等完成宏观与微观相分离,理论与临床相分离,扩展教学内容,进步课堂效果,减轻学生学习担负,消弭学生笼统思想、逻辑思想等方面的障碍,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了解和记忆,取得生动直接的理性认识,从而激起学生学习人体解剖学的兴味,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学生逻辑推理才能、综合剖析才能、运用才能等的全面的发展。
2.2有利于解剖动态内容的展现 人体解剖学实验课中动态性比拟强的内容,经过常态教学,很难使学生有直观和透彻的了解,而多媒体却使一些在普通条件下难以完成、察看到的过程形象化地显现出来。首先,运用CAI(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解剖学的动态内容,重新构建三维平面图象,使学生能从人体的体表不断察看到深层构造,并可随时从不同部位,角度反夏察看;其次,经过三维动画和实体录像等方式,将深奥的理论形象、生动、直接地展示出来,使复杂、难以了解的学问变得简单,有利于学生对解剖构造的掌握,加深学生对问题的了解,有效地完成教学相长。
2.3顺应现代教学发展 多媒体的运用,能够处理学时矛盾,增大信息量,有效扩展课时容量,进步教学效率。教学时,能够快速调出各方面的信息,有选择地应用于教学,可完成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容穿插,有利于医学学问的交融,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2.4有利于教学互相开展 CAI等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固然在解剖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优势,把许多单调、无味的东西变得易于承受。但有一个前提就是教师首先要进一步学习计算机学问,掌握多媒体课件的制造技术,完成板书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之间的学问和角色转换;多媒体教学也是对教师才能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教与学的良好环环境。
3 多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常发生的误区
多媒体技术凭仗其本身优势,在教学范畴中发挥的作用逐步被广阔教师所认可,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授课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腕,丰厚课堂内容。但是,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优点颇多,但是假如滥用多媒体技术,以至完整以多媒体教学替代传统教学的做法,只是舍本逐末的行为。比方,在一些教学活动特别是优质课的评选中,常常采用的是"多媒体"一票否决制,即不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不可能被评为优质课,从而为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开展埋下了隐患。多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误区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3.1课堂主体身份弱化 理论中,有些教师过火依赖多媒体,简直整节课都是在播放多媒体课件,而教师简直只是一个劲儿地点鼠标,完整没有课程解说,偶然对授课内容解释几句,也只是照着电脑念,觉得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点评课件。如此以来,教师的课堂主体身份无形中逐步被弱化,教师退变成一个多媒体放映员。这种整堂课播放多媒体课件的行为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化成了以"电脑"为中心,不只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有可能招致课堂氛围沉闷,与所追求的培育学生学习主动性、活泼课堂氛围等目的正好相反。
3.2课件质量良莠不齐 多媒体课件相当于一个教师的"电子教案",其内容应一直盘绕着教材上的知识,呈现方式则应尽可能的丰厚多样,以期到达形象、详细、生动的目的。但是,理论中,有的教师制造的课件只是简单照搬书本内容,把放映屏幕变成电子黑板,多媒体教学的功用没有充沛发挥出来。有的则过分追求方式,课件过火标新立异,如有的教师制造的课件从头到尾都有动画效果,内容却简单匮乏,这样一来,就会形成舍本逐末、喧宾夺主的结果,学生关于本节课的学问内容简直没有什么印象,教学效果无从谈起。
4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课件教学相结合的优势
传统的人体解剖教学以"课本、粉笔、黑板、挂图和模型"为主,学生的留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教师的一举一动,会给学生带来影响,与学生之间完成情感的互动。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会将大纲及重要内容写在黑板上,人体器官的形态、构造,教师经过在黑板上绘图并一点一点的添加,使学生容易与教师的思绪相分歧,了解解剖构造由浅人深的层次性更为深入。
解剖学就是研究人体的结构和形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解剖模型,进行教学会达到直观的效果.结合模型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能够获得深刻的记忆.对看得见摸得到的,必要时运用示范动作教授,运动系统,感觉系统都可以运用示范教授,远比单纯讲授效果要好.在讲心血管一章时,特别在讲心脏的结构时,如果单纯讲解,学生会觉得非常的抽象,如果结合心脏的模型,让学生看到心脏的四个腔,结合心脏模型讲解,会使学生恍然大悟,明确知道心脏四个腔的位置,以及与动静脉连接的关系.这样通过模型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即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力.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再比如讲授感觉器中的视器一节时,通过口头讲述视器的结构,形态,特点,如果不结合模型,往往使学生对知识感到特别的抽象,甚至根本不知道它们的具置,结合眼球的模型来讲解,学生看完之后马上就知道他们的形态结构,通过形态的改变自然联想到各自的功能和出现的病理改变.再通过讲解也就明白了近视、远视、老视的病理特点.因此通过示范模型教学可以完美地达到教与学的统一,使得学生真正懂得解剖学知识的地位和重要性.
2.运用解剖挂图教学法
解剖挂图是比较传统的教学方法,几十年来,在没有多媒体教学之前,运用挂图教学是最重要的教授方式,有些解剖学内容运用挂图结合讲授会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尤其在讲授运动系统一章时,挂图教学应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四肢骨、躯干骨、颅骨的挂图给学生展示,就会知道各自骨骼的形态,如果再结合人的尸骨,教学效果更好,学生会过目不忘,因为这样讲授点拨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致.在讲骨骼肌一节时,结合挂图讲授,学生就会深刻领会深肌、浅肌,屈肌、伸肌的特点,以及与骨骼的关系.神经系统运用挂图讲授可以与骨骼、骨骼肌对比来讲,从而得出神经与骨骼、骨骼肌的相互关系。
3.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也在不断的创新,多媒体教学一改过去那种传统的在黑板上讲授的教学方式。动感十足,形象生动,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活灵活现。因此在当今教学模式中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尤其在解剖学教学中更受到学生的青睐。在脉管系统,通过多媒体教学动画结合的方式,能够观察到心脏搏动时四个腔血液流动的规律,以及动静脉血流途径和血流特点。这样能够使教学绘声绘色,学生看完后也会一目了然。而且学生学完之后还不容易忘记。胜于单纯在黑板面前讲解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其他章节运用多媒体教学同样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运用多媒体教学得需要老师在课下精心做好课件,课件作的好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一个好的解剖学课件能够使教学更加逼真,形象而生动。能够把教材上的东西完全展示出来,让学生融会贯通。因此,做好解剖学课件是一项基本功。
4.上好解剖实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