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论文范文

科研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论文

第1篇:科研论文范文

本报讯 (记者 徐瑞哲)作为著名国际学刊《自然》及其子刊的发行方,自然出版集团昨天发表名为 《自然出版指数2010中国》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科研质量大大提升。报告同时收集了其它高影响力期刊的数据,包括 《科学》《细胞》《柳叶刀》等也得出同样结论。

据统计,中国科研论文产量已从2000年的2万多篇递增到2010年的13万多篇,增长逾6倍。而《自然》出版指数则表明,中国论文的质量也在快速上升。中国在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的论文数,已从2000年的6篇递增到2010年的149篇,增长逾20倍。

这份报告排选出的中国前十位科研机构依次为: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北京大学、南京大学、香港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中科院在各地拥有逾百所研究机构及5万多名研究人员,去年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40篇文章,这些作者也来自上海科研单位。中科院还是“自然出版指数”全球50强中唯一的中国科研机构,排名第32。清华在国内高校中居于首位,去年在《自然》上发表16篇文章。

第2篇:科研论文范文

1.增强教育科研的紧迫感。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缘于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其实就是教育的竞争。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教师尽快由“教书匠”向学者型、研究型、专家型的教师转变,才能更好地担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重任。

2.走出教育科研的误区。当前,在教师中有的认为视野和能力有限,不能担当教育科研的任务;有的满足已有的教学经验,只凭经验进行教学,是以单纯传授现成知识为中心的经验型教师;有的教师既希望参加教育科研,又认为教育科研很深奥,高不可攀,存在着神秘感和畏难情绪。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心态,只要平时做教育科研的有心人,在面临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如果探讨出好的办法,总结出好的经验,并以文字的形式较科学、合理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最好的教育科研。

3.挖掘教师教育科研潜力。随着多年的发展,农村小学的师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高。据调查,随着县乡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笔者所在地及周边学校的教师多数达到了初中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均掌握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学基础知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只要通过一定培训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是有很大潜力的。

二、优化环境,培育教育科研土壤

“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工作重点,同时,应树立科研意识、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优化环境,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提供良好的条件。

1.加强教育科研领导。各类学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成立强有力的教育科研领导班子,落实专人负责,制定教育科研发展规划,具体解决教育科研中存在的人、财、物等问题,创造教育科研条件,让教师工作在一个创造性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新思想的熏陶。

2.创新教育科研机制。为了使教师教育科研上台阶、上水平、出效益,应通过推行一系列激励措施,为广大教师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环境。一是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体系。二是建立激励竞争机制。同时,要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和人才流动的用人机制,鼓励更多的骨干教师走出去深造、发展。

3.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一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二是加强同事之间的合作。强化同事之间的合作,营造相互激励、相互支持和相互帮助的科研氛围,形成“学、比、赶、超”的良好风气,学会用集体的智慧来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

三、强化学习,夯实教育科研基础

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载和升华的创新能力,要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必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多读专业书、理论书、报刊杂志,甚至跨学科的有启迪、有哲理的读物,丰富内心世界,提高行为教养、文化素养、道德修养。

2.大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要以全员培训为基础、骨干教师为重点。以职业道德、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技术为主要内容,在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培训的基础上,着重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尤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形成创新的骨干队伍,并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

3.及时增强现代教育观念。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学习化社会。学习化社会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教育和学习时代,客观上要求教师的教学目的必须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到注重“知识创新”上来。同时,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观念,促进学生观、教学观、课程观、教师观、管理观、家教观等的重新定位,也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到“学会发展”的跨世纪超越。

四、着力实践,创造教育科研成果

1.明确教育科研基础知识。要明白选择教育科研课题、查阅文献资料、实施教育科研方案、整理分析研究资料等基本知识,以及了解教育科研论文的类型、特点和写法。

2.善于捕捉教育科研“亮点”。机遇是垂青有准备的人。科研型教师突出地表现在具有较强的教研意识,对于同样的教育现象,别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而科研型教师却会从中发现问题,做出精彩文章。中小学教师只要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就会不断取得教育科研的丰硕成果的。

3.提高“教”“研”相长的能力。教研是立足教学基础上的科学研究活动,是为教学服务的,而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教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是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重要素质,也是科研型教师的主要标志之一。中小学教师要打破教育科研的神秘感,要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大胆地在教学中进行教学改革试验,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教研能力的培养必须结合自己教育教学活动来进行,比如对同一教材运用不同的新教学方式,组合种种教具和方法展开教学,从而培养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提高教研能力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即达到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目的。做科研型教师就要边教学边教研,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通过教研解决问题,形成教学和教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新模式。

第3篇:科研论文范文

每一个科研项目,从开始研究到取得成果,都要以相应的人力、物力、时间为代价,因此,科学研究是一项很严肃的工作。为了避免时间和资金的浪费,妥求科技人员在选准研究课题后先编写开题报告呈报有关部门。有关部门将会同同行专家对申请项目的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以及具备的研究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在确认了该项研究开展的必要性和完成的可能性之后,、才可望申请到研究经费,开展研究工作。所以,科研开题报告是进行科研工作的第一份正式文字材料,它既是申请课题的呈报表,又是对课题进行开题论证的依据,它关系到课题研究能否获准的大问题。既然以申请科研课题为目的,故其内容应当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简述开展此项研究的意义及分析其研究现状,后一部分提出研究计划。具体内容应由以下各项组成: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报告开始扩即用简炼的文字说明研究目的,然后围绕这个目的,采用逻辑分析的办法阐明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具体分析此项研究完成后将在多大范围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贾带来多大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课题产生的意义和价值方面证明开展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在这一部分里,不仅要实事求是的介绍国内及国外进行了或正在进行着哪些有关本课题的研究;他们采用的是何种方法、已取得了哪些成果、达到了什么深度和广度等,还要有理有据地分析目前研究已达封的水平、还有哪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有解决、今后此项研究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什么等等。这些简述和分析说明了此项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为研究课题的获准提供充分的依据。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

这部分应当简明扼要地说明该课题主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通过什么途经、采用哪些具体方法、最终将取得什么成果等。此部分内容应使用同行专家和业务领导部门确认该课题的研究路线正确、方法科学、先进,结果可靠,可达到预期的研究目的。在对具体研究方法的陈述上不必过详,它有别于实施方案,因此,文字不宜过去。

(四)研究工作的步骤与进长

开始说明研究工作全部完成的期限。二些大型课题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那就要据据研究内容和研究条件将研究的全过程划分为几个阶级。在开题报告中,应写明每一个阶段规定在哪几年进行、完成何种研究内容、提出什么研究成果,预期达到何种效益等。对短期内可以完成的课题,也需要在研究的具体内容的顺序上,依据获得成果的逻辑关系,作出明确的安排。在制定研究进度时,要注意留有余地,以确保研究计划的如期完成。

(五)研究条件:

1.基础条件:对在室外进行的研究课题,应当说明试验地或研究对象所处的白然条件和持.点,特别要强调那些对研究对象影响最深刻、最敏感的因素。如向寒冷地区引种的溢度问题,在干早地区无灌溉条件下造林时的降水和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等问题,应予以重点说明:此外,对进行该项研究已具备有哪些设备、仪器及测试工具等条件也应予以说明:2.研究的技术力量及分工:主要写出此硕研究是山界个单位个人主持,自哪些旱位或个人参加。说明这些人员的技术专长和职称、取务,以显示该课题组成员的技术素质。还要注明协作分工的情况,落实各项研究内容和负责的单位和个人,以明确职贵。

第4篇:科研论文范文

1.1一般资料

2000年3月至20008年10月我院收治产妇13953例,其中胎盘早剥30例,发生率为2.15‰,围生儿死亡5例,病死率为166.67‰,在围生儿死亡中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2例,无孕产妇死亡。30例中年龄21~40岁,平均27.9岁,≥30岁14例;经产妇3例,初产妇27例。

1.2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12例,腹痛8例,腰痛4例,腹痛伴阴道流血5例,胎心音减慢6例,无症状者2例。

1.3诊断产前

B超检查30例中有25例已诊断为胎盘早剥。全部病例产后胎盘检查,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

2结果

2.1分娩孕周及围生儿预后

28w4例,28~36w18例,~42w8例。围生儿死亡中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2例。

2.2分娩方式

剖宫产26例,占86.67%;阴道产4例,占13.33%。

2.3并发症

DIC1例,占3.33%;休克1例,占3.33%;产后出血7例,占23.33%;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占6.67%

2.4胎盘早剥的诱因

妊高征11例,占36.67%;慢性高血压3例,占10%;外伤3例,占10%;脐带因素5例,占16.67%;胎膜早破8例,占26.67%。2.5胎盘早剥面积与失血量

早剥面积<1/3共19例,≥1/2共6例,1/3~1/2共5例;出血量:大于500ml者7例,占23.33%;失血大于1000ml者4例,占13.33%。

3讨论

胎盘早剥为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发病率的高低与分娩后是否检查胎盘有关。有些轻型胎盘早剥可能仅有少量阴道出血而无症状,母婴多不受影响,只有在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有早剥小灶处有凝血块的压痕,此类病人易被忽视。因此发病率高低存在很大不同。国内报道的发生率为4.6‰~21‰,国外的发生率为5.1‰~23.3‰。本组资料胎盘早剥发生率为2.15‰。胎盘早剥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管病变: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慢性高血压、慢性肾炎及全身血管病变者,胎盘早剥的发病率较正常妊娠为高。

(2)机械性因素:脐带因素、外伤、勉强行外倒转术.

(3)宫腔压力骤减:如羊水过多、双胎妊娠第一胎儿娩出过快

(4)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本组资料中妊高征及性高血压者14例,占46.67%,居发病因素的首位。机械性因素占26.67%。另外,胎膜早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本组共8例,占26.67%。其原因可能为胎膜早破后羊水流出,导致胎盘与子宫壁分离,引起底蜕膜出血所致。

第5篇:科研论文范文

近年来,很多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担,也担负起科研服务社会的责任。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生力军,也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高校科技工作正在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对科技的投入呈现多渠道、多方向的增长趋势,地方政府对学校科技的投入力度也逐年递增,高校的科研规模不断扩大,科研活动越来越多,高校科技处一级管理结构体系已完全不能满足需求,普遍采用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即在学校科技处领导下,各个院系设置科研管理部门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科研管理。这种二级管理体系有效地解决了科研管理与高校科研工作发展的矛盾,但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倘若采取相同的管理方式则不能充分体现基层单位的办学特点,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很多高校针对教学型、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以及科研型基层单位,采取了分类考核制度,从而引导分类管理。

二、教学科研并重型单位科研管理特点

1.教学与科研并重,工作重心不分伯仲,科研管理

工作需要创新性。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单位不同于教学型和科研型单位,顾名思义,前者强调教学、科研任务二者兼顾,不分伯仲;后者是教学、科研二中选一,具有倾向性,其与传统的大学和科学研究院功能相近,其管理模式有相似、相通之处。单位工作重心不同,其管理方式必然具有差异,因此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不能沿袭教学型或者是科研型单位的管理模式,需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性特点。

2.教学与科研并重,科学研究时间减半,科研管理

工作需要全面性。单位功能直接影响高校教师的定位,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单位既要求保证教学质量还要追求科研成绩,这不仅是单位考核目标,也是相应教师职业发展的考核指标。因此,教师在工作时间安排上均采用五五对分,较之科研型单位的科研时间减少一半,这就要求基层科研管理工作必须具有全面性,细致周到,促使教师方便、快捷地完成科研工作。

3.教学与科研并重,研究工作略有侧重,科研管理

工作需要有目标性。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单位的工作重心决定了工作时间的安排,为能更便捷、更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工作需要有目的性,做到有的放矢,这包含两层意思:其一要在科研管理对象上具有针对性,如依据不同的研究方向提供不同的科研通知通告,针对性的提供科研信息;其二要在科研管理方式上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采用不同的交流沟通方式,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自然科学类教师比较理性,可以采取单刀直入、简洁明了的交流方式,而社会科学类教师比较感性且逻辑性很强,需要更加严谨和缜密。

三、教学科研并重型单位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结合实际工作,教学和科研任务并重型单位的科研管理工作存在以下不足。

1.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工作缺乏规范性。

由于教学科研并重型属于新兴的一个名词,相应地考核、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落实到基层,基层单位不具备系统的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这不仅使教师不能准确理解、定位、践行,也容易造成基层科研管理工作无章可循,致使工作不具规范性。

2.管理理念不够先进,工作方式缺乏创造性。

首先,教学科研并重型基层单位的教师由于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因此不能按照科学研究院的管理模式管理,因为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也不能按照教学型的管理方式,这会耽误此类教师的职业发展,影响整个单位的发展,促使这一改革的失败。但目前部分院校仍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工作理念,没有较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核心,没有凸显科研人员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能很好地激发科研人员参与课题项目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实,科研管理的目的是促使科研人员更方便、快乐地发挥自身作用,提高科学研究水平,最终兴国兴民,如此方能创造更合适的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效率,达到预期工作目标。

3.管理模式不够多元,高效工作缺乏稳定性。

高校的科研工作并非是单纯性的科学研究,总会遇到如学科建设、学科评估、领导调研等类似的工作,有时候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科研项目、成果信息等统计工作,这对于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师不堪其扰,部分教师也不乐意积极配合,致使科研管理工作效率降低,长此以往,可能形成学校科研管理部门认为学院教师不积极的负面印象,甚至会影响学科建设发展和学院科学研究实力提升的速度。倘若管理模式多元,具有较好的反馈机制,管理主体与客体相互配合,科研管理工作的高效性则不会出现低谷。

四、提高教学科研并重型单位科研管理工作成效的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管理机制,促使规范化科研管理。

建立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如针对纵向、横向以及基层单位科研管理费支持的科研项目运行相应的管理办法,办法中明确项目申请、项目立项、协议(合同)签订、经费使用、年度(中期)检查、项目结题(验收)和成果推广转化等一系列从项目申请到项目结题验收整个过程中的规范性操作,这既有利于基层科研管理单位对整体科研情况的把握,也能按照时间节点有效地从事管理工作,促使整个过程规范化。

2.加强、提升科研管理理念,促进创造性工作方式。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国家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强调创新,同样科技管理也需要创新,尤其是科技管理工作理念。虽然基层管理工作者更多时间发挥着“上传下达”桥梁枢纽的作用,但并非仅仅做一个“传话筒”,而应依据社会形势的发展,发挥积极的能动性,以“服务”为核心,摸索出科学化的工作方式,尽可能地减少教师除去科学研究专业方面的其他科研相关辅工作,实现高速、高质、高效服务,促进教学科研并重型单位科研实力的快速提升。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利用每周例会,将上周的科研通知按照材料截止时间由近及远排列,科研技术人员可以非常直观地从例会工作内容查找到通知内容、时间、材料截止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截止时间合理安排工作。科研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此表格内容,掌握科研管理工作的进度,做到不漏项。

3.构想、创建多元化管理模式,保持高效性工作状态。

基层科研管理人员连接着科研人员和学校科研管理部门,从工作角色上说,基层科研管理者是各类科研信息的传递者,是学校与科研人员之间的沟通者,是学校科研政策的执行者和各学科具体科研动态的知情者。无论哪一种角色,都是强调科研管理人员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可否构建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激发科研人员主动参与到科研管理中,让科研教师成为科研活动的行为主动者。如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时积极参与或者当教师发表文章获得奖项等成果时,能够主动告知以便基层科研管理人员及时记录,这虽然是当事教师的举手之劳,却造就了后续工作的无限方便。

五、结语

第6篇:科研论文范文

管理科研工作,首先是离不开提高老师专业化的教育水平和能力。实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改变教育的观念,打破传统的教育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我校借“国培计划”的学习机会,组织教师开展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讨,端正教育的思想与观念,确立科研工作的发展战略。

对于教师的科研工作,加强理论知识教育学习是根本前提。坚持全员性、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集中辅导和老师自学相结合、规定内容与自选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学校领导应该对教师的工作不定时的检查,对工作中的不足进行说明,并派辅导人员进行辅导,努力提高师资教育的理论水平,这是科研教育工作能够得到全面发展的基础。

二、创新模式,师资对于起到重要作用

(一)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根据学校科研研究的特色,做好布局分配,与具有资历的研究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与地方政府、协会进行联系,创建新型的教育服务平台,这不仅仅可以缓解学校科研工作的紧张,也为科研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建立科研工作所需要的图书阅览室和科研实验室,逐步完善学校的科研教学条件。

(二)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是提高科研工作的质量、实现科研目标的关键。没有教师就无所谓学校,师资队伍得不到发展,谈何学校的发展。无论在什么时期,学校的竞争都是师资队伍人才的竞争。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出人才、吸引住人才、运用好人才,将开创学校师资队伍的新局面。

加强师资队伍一是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思想观,热爱学校、热爱学生、增加事业责任感,追求精神上的提高;二是加强高层师资力量,一个科研项目需要资深的带头人,建立学校科研的特殊岗位(如客座教授、资深博士等),以他们组建科研小组,带动教师走进新的局面;三是创造有利于教师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可以大力宣传优秀老师的先进事迹和科研成果,加重教师的主题地位,对于青年教师,应该为其配备科研经验丰富的导师,使其能够尽快的提高教学和综合能力水平,帮助他们快速成才;四是推行新型师资管理模式,建立出相对稳定的师资高层,积极采取措施稳定教学研究的骨干,合理的利用,向社会任聘高水准教师,推行优胜劣汰的新型管理机制;五是加强对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让有限的经费在师资人才培养中发挥最大作用,也可以引进地方科研培养经费,真正的达到专款专用,提高师资综合能力水平。并且完善学校津贴分配,坚持效率优先,直接与教育工作挂钩,奖励科研贡献突出的教师,真正的发挥出激励功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三、制定科研制度,强化科研管理

一个完善的科研教育制度是学校科研工作能否顺利实施开展的重要保障,学校领导以及上级部门应该就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科研制度,对于科研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应作出适当的奖励,为科研工作的实行扫除障碍。(教师科研工作制度、年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考核等都是为了提高科研工作的成绩而提出的,也是激励教师投身科研工作的目的之一。

一个优秀的科研工作,首先要明确科研课题,在这过程中可以参照“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等文件的精神,对于学校的科研课题实行课题的负责制度,在学校成立科研小组,通过一系列的申报、研究、统一开题等方式,进行实施。并且把教育工作中的疑难、敏感等问题作为研究课题,这样更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也能够使学校的教育教学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从而让科研工作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

一是在科研工作的过程中,学校科研小组应该围绕课题,进行理论知识讲座,通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来解决实际困难,为课题能够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二是围绕课题惊醒研讨,在对于研究课题中发现的新问题,阐明自身的方式、方法,在集合其他老师的意见,与自身研究融合,进而完成教育科研工作的课题任务;三是研究组织科研工作论文的学术交流,通过对自己论文的演讲,让其他教师发表见解,激励他们参与科研教育的积极性,进而起到促进科研教育工作的作用。

第7篇:科研论文范文

1数据处理与网络构建

1.1数据搜集与处理从中国期刊网(CNKI)全文数据库、ACS、BIOSISPreviews以及S大学网上人事考核系统,搜集S大学D学院教师于1998~2009年发表的期刊合著论文997篇,其中不包括独著、与非本学院教师合作论文、会议论文与专利。每篇论文合著人数为2~5名,比例分别为64.62%、27.34%、7.64%、0.40%。1998~2009年D学院教师共174名,分别从1~174进行编号,涉及合作者共129名。D学院3个系分别为化学系(记为A)、生物系(记为B)和环境工程系(记为C),参与合著的教师A系59名、B系61名、C系9名。包括了整个学院超过74%的教师,可以看成学科群的主要部分,对这一网络进行分析,可以刻画出整个学科群的结构特征。建立D学院教师和论文数据库,根据每篇合著论文的作者情况,在Excel中按照年份建立合作关系邻接表,使用Matlab转化成邻接矩阵,采用Ucinet及NetDraw软件绘制网络图,并结合Matlab计算网络结构指标,与学院领导及主要学科带头人确认实证结果,通过深入的访谈以了解影响合著网络演化的主要因素。

1.2网络构建以n=129名教师为顶点,以年为单位,结合每篇合著论文中出现的所有教师,任意2名教师i、j所在行列交叉处各增加1条边,构造当年加权合著网络Gwt=(gwij(t)),t=1998,…,2009。逐年累积后可形成累积加权网络Awt=(awij(t)),t=1998,…,2009。对Gwt和Awt分别进行阀值运算。若gwij(t)>0,则gij(t)=1;否则,gij(t)=0,可得到当年无权矩阵Gt=(gij(t));若awij(t)>0,则aij(t)=1;否则,aij(t)=0,可得到累积无权矩阵At=(aij(t))。所有网络均为无向网络,无权矩阵表示i、j之间有无合作关系,加权网络表示i、j之间合作多少次,2个顶点间的边记为(i,j)。

2网络结构特征

2.1度特征顶点i的度ki(加权度wi)为与i相邻的边的条数,即顶点拥有的联系数或邻居数,可直观反映顶点在网络中的核心性和重要性。

2.2连通性网络中能够相互可达的顶点组成联通分量,C为联通分量个数,其中,顶点数最多的称为最大联通分量或巨元组(GC)。常用顶点间相互可达程度及所需最少步数(即距离)刻画网络连通程度,顶点i和j间的距离记为dij。对于连通网络。

2.3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和边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导致地位或作用的重要程度[18]称为显著性,可用中心性指标、聚集系数和边中间度来刻画。度中心性指每个顶点的度占最大可能度的比例,记为Cid=di/(n-1),Cid比ki更能反映顶点的显著性[17]。接近中心性考察某个顶点与其他顶点的距离有多短,距离短的顶点越多,说明这一顶点与其他许多顶点都“接近”,在整体中的中心性高。

2.4网络紧凑性与传递性紧凑性指顶点间联系的多少,以及网络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围绕某些特定点组织起来的特征,可用网络密度和网络中心势来描述[18]。网络密度D=m/[n(n-1)]指网络中所拥有的边数占最多拥有的边数的比例,表明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根据顶点的不同中心性指标,分别定义度中心势、接近中心势和中间中心势来反映网络凝聚力的大小。

2.5层次性可以用社群分析和k-核分析来讨论网络的层次性。社会网络表现出社群结构,即组内密度高、组间密度低的现象。有多种方法划分社群[20-22],通常采用Newman等[23-24]提出的快速算法。定义Q=∑i(eii-a2i),其中:eii为社群i内部联系数;eij为社群i、j之间的联系;ai=∑jeij。Q>0.3时,认为网络有明显社群特征。拥有至少k个邻居的顶点组成的子网络称为k-核心网络,使用k-核分析可以发现,网络的高凝聚力区域,k-核塌缩是网络核心涌现的过程,塌缩序列指k值增加1时损失的顶点数与比例。

3静态网络分析

3.1整体网络特征整体特征主要涉及网络的规模、紧凑性和连通性。表1列出了A2009整体特征。由表1可知,平均每个顶点与5~6个顶点合作过,平均合作次数为30~31次,网络密度不高,紧凑性较低,传递性一般,距离分布中3出现的频率最大,任意2个顶点平均通过3~4个顶点可达,网络不具有小世界特征。

3.2社群分析使用Girvan-Newman快速算法对A2009划分子群,Q>0.3时,可划分为5~58个社区(Q值从0.328~0.502,Q值为0.502时分为11个社群)。说明网络存在明显的社群结构,学科群虽然初步形成,但研究领域有待凝聚。图1为A2009被划分为5个社群(Q=0.449)时的情况。图1中,出现A系和B系2个大的学科群,但A43、A53、A126和A27、A59、A72与其他部分相对独立,C系通过B165和B166这2个顶点与B系连接,B153属于A系为主的学科群。当划分为11个社群时,A2、A45和A51通过B162与B系其他4个顶点形成一个子群。说明学科主要以系为单位,已初步形成跨学科合作,但未成为主流。表2共包括23个顶点,其中14个顶点属于A系,9个顶点属于B系。A6、A10、A15、A18、A42、B85、B153和B164等8个顶点3种中心性都很高。12条中间度大的边中,有6条(A5-B164,A10-B164,A13-B164,A13--B95,A45-B162,B165-C171)连接不同系,这些边可认为是弱连接[27],对不同群体之间起着关键的知识与信息沟通作用。

3.3k-核分析对A2009进行k-核分析,生成了有向3k-核心网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129个顶点组成的合著网络中,sk-核(s为阶数,s=1,2,…,7)包含的顶点数依次为129、106、78、54、37、19和9个。7k-核的9个顶点学术联系最为紧密和活跃,均来自于A系,6k-核只有1个顶点B153来自B系,5k-核有18个顶点来自B系。塌缩顶点数分别为(23,28,24,17,18,10,9),核塌缩序列为(0.178,0.217,0.186,0.132,0.139,0.078,0.070),3k-核和5k-核塌缩速度较快,表明网络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性。

3.4顶点与边的显著性顶点的显著性表征其在学院内产生影响的重要程度,边的显著性指合作的重要性和关键性。表2列出了Cid、Cir、Cib、Cic、Cijb排名前10的顶点和边。

4网络演化分析

4.1合著情况演化合著的顶点数与人均合著论文数的逐年演化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a)可知,当年参与合著的顶点数从1998年的17个增加到2007年的71个,随后有所下降。图3(b)中,当年人均合著论文数小于2篇,累积数量持续增加到7篇。当年参与合著顶点数与合著论文数的增长可分为1998~2000年和2004~2007年快速增长、2000~2004年持平以及2007~2009年下降4个阶段。在进一步访谈中,学院领导及相关学科带头人认为其中2个增长阶段与人才引进、科研奖励政策实施及科研项目增加有关,2009年稍有下降,主要是强调论文质量的结果。

4.2度特征演化Gt和At的密度、平均度、度-度相关系数逐年演化情况如图4所示。图4(a)中,Gt和At的密度总体上随t下降,G2000和A1999之前下降速度较快,之后趋于缓和。图4(b)中,〈kt〉在均值2.8(标准差0.4)附近波动,尽管Gwt出现2次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表明顶点增加程度超过了边增加程度。图4(c)中,〈wt〉呈增加趋势,但G2005~G2007略为下降,是参与合著顶点数增加较快的结果(见图3(a))。图4(d)中,所有rt为正,累积网络呈现典型的同配性,Aw2002和A2003分别达到最大,后续年份同配性逐年下降,说明度大顶点与度小顶点合作趋势不断增加。

4.3连通性演化A2008及之前的网络都不连通,A2009形成了全连通网络,网络连通性演化如图5所示。图5(a)中,Gt的连通分量数呈增加趋势,A1999和A2000达到最大值8后,最终减少到1。表明巨元组之外合作增加,网络是由1个核心演化为多个核心,最终形成一个整体。图5(b)中,At网络效率上限(以每年实际参与合作顶点数nt作分母)、下限(以最大顶点数n=129作分母)总体上都在增加,最大效率E2009=0.3395,表明网络结构对信息与知识扩散的促进程度在增加,但效率仍然不高。

4.4核心区域演化对At进行k-核分析,最高阶k-核的演化情况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k-核的增长包括阶数的增长和顶点数的增长,At最高阶k-核先是顶点数增加,然后是阶数增加,是一个间断跳跃的过程。最高阶k-核所有顶点全部为A系,而且十分稳定。图2(b)中的9个顶点,A13、A15、A81和A84等4个存在于A1998的4k-核中,A6、A18、A76、A82存在于A1999的4k-核中,A3进入A2000的6k-核中,而且一直保留到A2009的7k-核。表明由于累积优势,主要学术骨干在学科发展中一直起着核心领导的作用,学院合并未产生新的高阶核心成员,同时其他成员难以成为学术骨干,这些困难主要来自于团队搭建、科研项目与经费的获取等方面。

5结语

第8篇:科研论文范文

范县高码头镇丁大寺小学

史占龙

2012年11月1日

10月27日,我有幸在文体馆参加了由范县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人事局、教育局共同组织且为期一天的《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领悟常运领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彩讲座,我感觉自己对科研方法、论文写作方面的认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堪称收获颇丰,现将学习后的一点感想总结如下:

一、通过常老师的耐心讲解,我了解到了进行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的必要性。

我认识到教育科研不仅仅是教育家的事,更是我们普通教师的事。教师参加教研可以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教学业务水平。教师在教研过程中可以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收集文献资料和筛选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归纳和概括研究资料的能力等等。

二、通过本次学习,我进一步明确了如何撰写学科论文。

常运领老师告诉我们,论文写作应抓住一个选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在这个选题上写深写透,这样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选题也就是选择课题,包括选择教育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这两者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又有区别。论文写作一般是在教育科研课题完成之后进行的,论文可以整个研究课题的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一致的;论文也可以以研究的部分成果作为题目,这时科研课题和论文题目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此,科研课题的选择制约着论文题目的选择,选定了科研课题,也就确定了论文的题目和大致内容。 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经常要确立教育科研课题以及撰写教学论文,这是是一项艰巨的脑力劳动过程。我们研究的教育课题。大致分为两类:

一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一是教育理论问题。当然,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不是截然分开的,只是研究时有所侧重而已。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在教育实践中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可以扬长避短;然后再逐渐向理论深度发展。一旦确定选题后,接下来的工作是查阅收集与课题相关的资料,这是研究的基础,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

关于教育论文,不论是选题立意、组织材料、遣词造句、谋篇构思,还是逻辑推理、层层论证、以理服人,写作过程本身对我们来讲,就是一种严格的逻辑思维训练。为了把自己头脑中无形的思维活动变成有形的文字表述,我们就需要反复地推敲,通过写作论证的过程,使自己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看法,更加全面深入,更加系统化。撰写学科论文,能促使我们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探索科学的教学规律,寻找最佳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本次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创作有价值的学科论文:1、对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并在研究和思考中有所感悟;2、掌握论文写作的要求和方法。通过学习,我认为教学实践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经常反思自己和别人的教育、教学实践,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获取写作资料的有效途径。

要通过反思教学实践去收集写作资料,必须做到:

首先,要勤于学习。平时要注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了解教育、心理研究的发展动态,以便把握先进的教育思想。

其次,要勇于实践和探索。理论知识只有运用于实践才具有价值。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往往是善于把学习到的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在

实践中进一步检验理论的正确性,从而丰富和发展理论。

再次,要敏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又说:“吾日三省吾身。”都表明思考对于学习、对于实践的重要性。学习不思考,不能把握理论的实质;实践不思考,不会有新的发现。只有经常对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反思,才会不断有所收益和创新。

第9篇:科研论文范文

档案信息记录了科研设计单位的相关客观记录,具有准确性、时效性和共享性,并且可以在积累的信息记录中寻求新的发展,拥有较强的可开发性。科研设计单位的档案信息包含了多年来技术工作的积累成果,逐渐形成了一种智慧的结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发展信息,是日后企业生产的重要参考。相比较于外部的信息而言,企业内部的档案信息更加可靠,也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路线。设计手段不断发展,网络技术也不断普及,工程设计档案信息成为必然,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人工,更好的帮助科研设计单位良好的运用积累的知识成果。目前我国科研设计单位但对于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开发还是比较重视的。科研设计单位通过目标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计算机存储技术,高清扫描技术,微缩存储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和管理水平。科研设计单位以档案目录建立计算机管理存储,再到电子文件形式的保存整理利用,档案管理越来越规范化现代化。在资质较强的科研设计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尤为迅速,已经意识到计算机存储和计算机查阅的优势,利用电子文件或扫面文件替代纸质文件,增加了档案信息的可读性和利用行。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条件支持,所以目前不同行业和不同管理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程。

二、科研设计单位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途径探讨

1.电子文件收集整理工作

信息载体多种多样,比如微缩胶片、磁带、压缩光盘等等,使档案信息的保存可以拥有更加多样化的存储形式,相比较于传统的纸质信息载体而言,具有节约、存取方便、形式多样、安全稳定等优点。当然,信息化存储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使用优点明显,但是在维护和更新技术方面还有一定的短板。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高新技术不断得到应用,日益激烈的竞争要求档案管理向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所以电子文件的潜在优势逐渐浮现出来。使用何种电子文件对档案信息进行整理,需要根据科研设计单位的具体需求决定。根部不同的使用要求,电子文件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扫描电子文件,通过高清扫面设备将存储在纸质文件上的信息以图像或其他压缩形式保存到计算机中,形成一份与原始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由于采用高清扫描而并不是具体的识别,所以对于电子文件内容的修改是比较苦难的,而且为了电子文件的质量可能采用分辨率较高的存储形式,势必造成存储空间的增减,对于计算机网络和共享来说压力是巨大的;另一类是软件处理电子文件,比如DOC或DWG,对电子文件的内容进行处理,是对信息的内容进行具体的保存,相比扫面电子文件来说可以修改文件信息,存储空间占用也比较小。可见后一种存储形式适用性更强,复用和修改更加便利,更加适合办公的自动化。但是由于科研设计单位工作的特殊性,一些工程图纸和专业技术资料,可能很难用软件以一种便于取用的形式进行处理,所以高清扫描更加适合绘图类电子文件。随着电子文件的普及,对于电子文件的管理也有一定的规定,对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一定的需求,格式和读写权限在局域网中的查询和共享也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科研设计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时,要对自身档案类型的利用状况有一定的了解,选择成熟的数字化技术,设计有效的电子文件,为信息化平台建设打下基础。

2.自动化管理平台

科研设计单位处理拥有良好的档案信息之外,信息化建设的另一要求是信息化管理硬件和软件。硬件和软件的投入是比较巨大的,但是相较于信息化档案建设的潜在价值是值得的。科研设计单位处于长远的发展目标而言,档案信息化建设应当是一项长远的计划,要构建一套适用于企业发展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能够为企业生产提供长久的服务。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自动化管理平台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重复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还需要管理软件的开发,根据企业档案的数量和具体开发要求,购置相关的管理软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条件进行二次的开发和完善,有层次的建立电子文件数据库,合理设计信息索引,为信息的查询和取用做好良好的准备。另外,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需要严格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有序的开展信息管理工作才能发挥电子档案管理的优势。这项工作要从档案文件开始,全面而规范的划分档案,并以此结合使用的逻辑关系进行存储,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便捷,并以此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3.加强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维护

档案信息化平台构建完成后,档案管理部门一定要对数据化和管理平台进行全面的维护。对于归档的电子文件要及时的设置查询索引并上传到网络平台。按照电子文件的管理要求,归档后的档案要采取合理的备份措施,做好恢复管理工作,避免因为网络原因影响档案内容。采用固态的存储管理是一项严密的工作,但是对于电子文件备份非常重要,合理的备份能够降低宝贵的信息资源浪费。首先电子文件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全面性,以取用权限限制对电子文件的修改;电子文件的归档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网络使用权限要有明确的告知,及时监管非法的取用操作;定期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备份和维护;档案管理人员要正确行使自己的职权,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完成工作。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