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生小品范文

中学生小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小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生小品

第1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道德情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3-176-01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被我们称之为情感,情感更是人精神生活的核心。德育并不是简单枯燥的说教,而是在情感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在我国的教育事业中,情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阶段的孩子就像一颗小树苗,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经过风吹雨打的磨练,才能逐渐的成长为参天大树,我们要从小就培养孩子的公德心,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一、小学生道德情感特点分析

1、学生道德情感的阶段性。小学生道德情感的持久度、统一度和稳定度都存在阶段性的差异,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其道德情感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学生在各阶段接受教育的同时,道德情感体验和行为方式都会有所不同,如一年级的学生,很少使用统一性的行为和语言实现对人的精神上的支持,通常会使用物质上的东西去帮助别人,可见其道德情感表现行为非常一般,而高年级的学生则会使用语言和行为来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其不仅有物质上的资助,还有精神上的鼓励。

2、学生道德情感的依附性。小学生道德情感的依附性是由于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情感的启蒙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家庭中学生或获得依恋感和归属感的体验,在校园中学生们也会找到相似的情感体验。在学校中,学生的这种情感依附便会从父母的身上转移到老师的身上,学生升至中高年纪后这种情感依附便会转移到学生群体中。由此课件,在小学阶段,父母、教师、学生群体的情感对学生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3、学生道德情感易受感染性。小学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极易受到感染,所以学生的自觉道德情感占据优势,且学生的感官会受到直接的刺激,进而情绪上会产生激动的状态,通过动作、情感、表情表现出来。小学阶段学生的热情都会直接受到外界人和事物的影响,同时这种情绪体验会被学生更深刻的记住,成为其生活中的一部分。因此,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教师要有意识的为学生们创造情感氛围,从而引发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体验。人的情感通常是需要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创设富有感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带动和渲染,从而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实现以境生情的效果。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电影、录像和录音等,为学生再现生活中的某些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情境中的感情,并与这种感情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中除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之外,在课上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辩论赛、演小品等形式再现生活情景,使学生真实的感受到不同角色人心理世界的不同。

2、教师自身情感,向学生传递道德情感。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中,很大一部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源于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做一名擅于创设情感、释放情感和应用情感的优秀教师,使教师的情触动学生的情,这样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情感才能感染到学生,并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另外,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真正的走进学生的的生活圈子,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学生对道德情感是如何理解的,又是如何实践的。

3、利用情感教育资源,渗透道德情感教育。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课程,但是紧靠这一门课程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是不够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的其他学科的情感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这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多收集情感教育资源,并将其与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相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情感教育网。如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爱国情感教育题材,这时教师便可以借此培养学生荣辱感。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家研究的严谨态度和创新精神都可以作为学生道德情感培养的素材。另外,在教师借鉴其他学科的优秀情感素材的同时,还要加强与德育教师的配合,对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的全过程认真观察,与德育教师强强联合,强化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形成浓厚的道德情感氛围,进而实现道德情感的全面渗透。

4、加强课内与课外活动的联合,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在做的过程中学,情感也是一样,在做中学习、体验,最终达到升华。情感是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具体行为上所产生的,使学生在学习中多动手、多动口、多思考,使学生能够亲身的去实践,产生真实的体悟,慢慢的这种体悟便会转变为长久的道德情感,并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中为学生们多创建一些教学活动,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这样更利于学生在操作中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升华为道德情感,而不是死记硬背、不走心的背道理。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实践性、社会性的特点,课外会动会为学生们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课堂,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社会服务,体验现实生活,明白课上所学习的理论内容都是有依据的,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而自己掌握的知识又要更好的应用于生活

综上所述,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具有情感性、教育性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情感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意识和道德情感品质,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情感品质的形成,并将其更好的转化为动力,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得到全面的提升。

参考文献:

第2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目前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没有安排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教育,中小学生接受的食品安全卫生教育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电视广播、宣传海报

我们经常在电视和广播上看到食品安全卫生的相关报道,但中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对这些信息不怎么感兴趣,致使此类宣传途径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通过与父母、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

经常和中小学生在一起的人无非是他们的父母、老师和同学,当父母得知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的时候,自然会告诉他们的孩子,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食品不健康,老师也会经常告诉学生们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信息。中小学生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互相之间也会聊一些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但是这些信息是零星的、不系统的,而且容易忘记。

二、Flas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的可行性

Flash是一个网页交互动画制作工具,与其他工具相比,它具有矢量描述、播放流畅、数据量小等特点。而且用Flash制作的动画数据量很小,有利于它在互联网上传输,方便使用者在互联网上直接调用运行。考虑到目前多数学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采用Flash技术制作一套食品安全方面的动画宣传片,可行性较好,也具有更多的实用价值。

(一)Flas是中小学生喜欢观看的形式

当前,中小学生非常喜欢观看Flas片,将中小学生需要掌握和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运用形象、夸张等手法将这些知识点制作成Flas片的形式,必然会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并且,现在的网络、电脑已经非常普及,Flas非常适合在网络上传输,这些都将为Flas普及中小学生食品安全知识提供基础。

(二)Flas制作容易,成本较低,周期短

Flas目前受到多数人的追捧,许多中学都已经开设了Flas制作课程。Flas容易学习、制作简单、制作周期较短、成本较低,这些都为用Flash来制作食品安全知识动画片提供了保证,使其作为一种新形式的食品安全知识宣传途径变为可能。并且通过Flash制作的动画体积小,适合在网络传输,非常方便快捷。

(三)将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用Flash的方式展现更加生动形象

第3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一、在英语教学中“设疑解惑”,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可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广度。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考性强的问题(比如一些综合类的分析、猜测类的推想等)来训练学生善于思考、善于逻辑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英语课文的本质或深层次的内涵。直白一点讲:就是教师可以根据课文设计文本结构,概括课文中心等分析、总结类任务,或者设计短语(单词、词组)等猜测、推理类任务。如教学译林版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第一板块时,我可以设计“猜谜活动,教授单词”。操作:教师呈现四张目标词汇的单词卡片,并逐一描述,学生则需要猜出被描述的是哪一张卡片,从而引出目标词汇firecracker,fireworks,lion dance,red packet.教师也可以顺便介绍和春节有关的食物,如饺子、汤圆和年糕等。在教授fireworks一词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个词有两个词义,一个是指烟火,另一个是指烟火表演。课文中的watch fireworks取的是第二个词义。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范例呈现目标词汇:They're red. They make loud noises. They make a lot smoke too. We Chinese use them to celebrate important days.(firecrackers)……

二、在英语教学中“启发拓展”,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可简单地理解为学生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细节或各个方面的品质。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可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英语问题,让学生进行认真的分析,激活他们与问题对应的知识导图,促使他们开展系统、全面的思考,使他们能够从整体上联系、理解课文或问题。如教学译林版六(上)“Unit 8 Chinese New Year”中第一板块的“拓展活动”。我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安排学生写一封回复邮件给Anna,介绍一下自己今年的春节活动安排。也可以安排学生完成学生用书P86 Checkout time中的Choose and write,阅读SuHai写给Anna的回复邮件,了解SuHai的春节活动安排。就这个问题安排学生写一封回复邮件给Anna,介绍一下自己今年的春节活动安排。我首先让学生讨论如何书写英文电邮,怎样写正确的英语电邮,如何给Anna回复等等。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去分析,再通过集体讨论,启发学生相互借鉴、拓展思维。当然,我们要注意在此应该给足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试卷,给他们提供深入全面的思考平台。

三、在英语教学中“多重变式”,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有效迁移和利用知识的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因素去思考问题,灵活利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能够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科学的综合,把分析与综合有机搭配起来解决问题。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辩论性问题,让学生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的灵活性和反应的敏捷性;通过设计不同类型的作业或变换条件得到不同结论的开放性问题给学生的英语思维注入活力。

四、在英语教学中“克服定势”,训练和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思维的创造性,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学生思维的创新、求异,常常表现为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它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发散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立足于英语课文,设计有价值的活动或学习任务,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主动、积极的探索,利用不同的策略探究出答案。比如,复述课文、表演课文和仿写课文就是有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课文教学结束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或分角色演讲,指导他们变换使用有关的词组或句子,例如肯定句与否定句之间的变换、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之间的切换等等。也可以让他们仿写整篇课文,或仿写句段等。要引导学生有效地克服思维定势,就必须不断地拓宽他们的英语思路,促进他们语言输出能力的发展,同时锻炼他们的创新思维。

第4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如何通过有效的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着手。

一、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要求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找到事物的规律。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密切联系。因而设计习题时,不要局限于当天所学的内容,而要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旧引新,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促进调整与同化,使之连为一体,发挥知识整体结构在学生认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大大降低新知的难度。学生认识事物时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素质不可能是一致的,有的接受能力强,有的接受能力弱,因此在设计练习时要兼顾各个层次的孩子。如在教学“循环排列规律”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或 []或 []图案三选一,在相应的方格纸上用循环排列规律进行设计。(方格纸的设计是:每行五个共五行,每行四个共四行,每行三个共七行)

这一练习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检验、运用。设计4×4、5×5、3×7的表格让学生画图案,既能从中反映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为后面的继续寻找周期规律作好铺垫。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给学生提供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通过动脑、动手、交流等方式充分调动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将知识理解得更深刻、透彻。在完成这个练习的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尝试成功和欣赏数学美的机会,关注了学生的能力发展和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现了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发展。

二、有意识地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辨别判断,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敏捷性

数学思维的批判性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品质,它指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估计思维材料、检查思维过程,不盲从、不轻信。它来自于对思维活动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调整、校正的自我意识。这种自我意识的“调整”“校正”又来自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熟悉。只有深刻的熟悉、周密的思考,才能全面正确地作出判断。因此,批判性是在深刻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思维品质。小学数学思维的批判性,在概括过程中表现为善于精细地估计数学材料,准确选择推理条件;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推理过程,并及时调整和校正。在推理过程中表现为善于从不同角度、正反两方面去理解概念,区分相近概念;善于区别不同的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及其适用的条件;善于发现并指出理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倾向,排除干扰。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和正确性等五个特点。正是有了批判性,人类才能够对思维本身加以自我认识,也就是人类不仅能够认识客体,而且也能够认识主体,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有了思维敏捷性,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作出结论。批判性和敏锐性是思维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小学生往往受思维定势的影响,盲目随从,这不利于增强思维的批判性和敏锐性。为克服学生的盲从心理,教师有时可以在练习中有针对性地制造一些错误,让学生去发现、评价。如在教学《四边形的认识》一课时,在讲授新课之后,我出示了多个图形,特别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辨认、判断,根据所学的知识判断出哪些是四边形,并用所学的知识说明理由。

通过看图练习,让学生辨别哪些是四边形,哪些不是,对于不是的应说清理由。这种练习的设计使学生对四边形的概念更加清晰,对知识的掌握更全面。在把握知识的过程中,也使得学生能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自由争辩”的学风。

三、用心设计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它包括思维起点灵活,即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能用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思维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从综合到分析,全面而灵活地作“综合的分析”;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善于组合分析,伸缩性大;思维的结果往往是多种合理而灵活的结论,不仅有量的区别,而且有质的区别。灵活性反映了智力的迁移,如我们平时说的“举一反三”“运用自如”等。灵活性强的人,智力方向灵活,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与方面起步思考问题,能较全面地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例如,有的学生在解题时,不喜欢套用现成的公式,而愿意开动脑筋,尽管题目变化很大,都能应付自如,独立解决。这说明该学生的思维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设计综合性的练习,目的是形成认知结构的整体性。只有新旧知识互相搭配,才能使新知纳入原有知识结构,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灵活解题能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一课时,我在讲授完新课后增加了这么两个练习:

1.将这个图按循环排列规律进行排列,并说一说第六行会和哪行的排列相同,第八行的第二个是什么。

2.根据规律进行填空。

第5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一、概述彝族地区农村中学思想品德课切实展开的必要性

1.目前的农村学校忽视品德与社会课的开展,转而重视传统语文数学的教学。这样一来,就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认知引导不到位,对他们的身心发展起不了积极的作用。对于彝族地区更是如此!在这一大社会环境下,由于贫穷落后,人们都向往名利,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学生也受到这一影响,很多小学没读完就去主动辍学,去做农活,去打工。思想认知尚未定型,辨识能力差,极易产生错误的认知观和价值观,极易走上歧途!既害了自己又伤了家庭,还给社会和谐带来不和谐的音符。对于升学到初中的学生,由于小学时没有形成良好的品行或者说是积极健康的人生思想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在中学学习会感到困惑与无奈,进而会厌学,闹学,辍学,也会成为和谐教育中的不和谐因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不利于和谐校园教育的施行。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乎学生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思想品德课是培养合格学生的基础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为核心的一门综合课程。思想品德教学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塑造小学生美好心灵,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本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思想品德课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但是山里彝族地区农村学生的教学质量与外面城乡的教学质量差距却越拉越大。因此,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对广大农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老师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二、根据课标与实际情况有目的做好教学准备

1.解读课程标准。德育重点逐渐由强调道德教育转向强调道德学习,即生活德育学习论。学生是道德的学习者,新课标要求“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问题,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活动在合作中丰富、扩展自己的经验,不断激发道德学习的愿望,提升自我成长需求。”。教师在教学中明确课标对不同年级所提出的不同层次要求,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为目的,系统地理解每册、每单元、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这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目标明确,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学生做到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根据思想品德课的课程标准,以及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目标与任务。

2.了解区域社会的民意与经济教育发展现状。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必须了解当地的发展,民风民俗,才能做到结合实际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才能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家庭和社区的思想文化氛围。只有切身了解学生生活的大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才能把握人们的思想意识走向,更能有效的确定思想品德的教育。

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思考

1.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的现实意义。思想品德课好似人的灵魂一样辅佐着其他学科的学习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彝族地区的学生来学校学习很多是没有大方向,没有目标的,就只是一个简单的目的:识字,认字,写字,计算。只要这个基本会了,那么在学校继续读书就显得很茫然。在学校里学习没有归属感,上课没有方向,生活上就东一头西一头地混。所以需要从社会和学生成长的角度去引导,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指导他们认知并树立自己的理想与梦想,引导他们分辨真善美,培养他们良好积极健康向上的品行。

2.思想品德课对民族发展的积极意义。偏远山区彝族聚居地的思品课在现实层面上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更对于他的家庭,他所在的村落,以至于对民族的发展进步都很有现实的积极的意义。社会的发展,国家发展,社会的和谐,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一起努力。

四、思想品德课教育方法的综合展开

1.要用心设计课堂的问与答。思想品德课问答教学还是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乐于思考、乐于求得问题的答案。需要注意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提问要富有启发性,一定要提在点子上,问在关键处,富有启发性,以利于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设计课堂提问要加强针对性。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实际的生活环境与个体情况,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育观点渗入他们的内心世界,产生正向的心理效应。

2.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运用直观教学法。直观教学法适用于各个年级,作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在讲明道理时使用直观教学法。思想品德课要着重明理,运用直观教法,目的在于用具体的事实、形象的比喻,分析其中的道理,然后再抽象、概括,深入浅出地讲明观点。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越明确越具体越好。

3.思想品德课要做到每一课有收获。尽可能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学生活泼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思想品德课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需要适时适当采用了故事、游戏、小品表演等形式,运用幻灯、挂图、摄影、录音、影视等教学媒体。力求的每一节课都能使学生有收获,教师也要从中获得教学反思,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4.彝族地区德育教育的展开,不仅要讲究通常的教育教学法,还要结合地方特色和民俗民风展开。全面了解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学生个体和身边典型事例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学生知道的东西可能超过我们的想象,教师真的要向学生了解学习,要把学生这一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这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课程,而且让课程包含许多学生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彝族学生很多都成熟的早,自尊心特别强,这就需要老师注意教育的方式方法,对学生既要仁慈教导,又要严加教诲。

5.在做好课内教学的同时,要注意联系实际。思想品德课必须联系的社会实际,向学生进行与时俱进的精神文化的教育,使其具有时代特色。结合农村实际,使思想品德教育有特色。彝族地区农村思想品德课要面向当地,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地方特色。让他们以所学得并发展的良好的认知观和行为观去感染身边的群体,促进民族的进步。

第6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一、在激励中唤起自信

激励和肯定能唤回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发挥。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师生间应当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营造宽松的气氛,放手让学生自由学、思、疑、问,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克服不敢想不敢说的心理障碍,变得多思敢说,潜能得到最大发挥,从而树立自信。在许多伟人身上,我们都可以看到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成功的。

那么教师怎样通过激励,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而达到换回学生自信的目的呢?首先,教师要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他独特的地方,在学生喜欢的领域里活动时他们才会自信、才会投入。另外,教师要放手让学生们进行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也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让学生充分述说自己读文的感受,也可以结合自己在生活中的实际经历有多少说多少。教师则要大力表扬、鼓励和引导,学生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个个跃跃欲试,让他们自信地发表意见。

二、在设疑中激发好奇

好奇建立在兴趣之上,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学的效果。因此,老师所提的问题要与学生的兴趣紧密相连,投其所好,巧妙设计疑问,让他们的好奇心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倍功半的催化剂。我在教学《詹天佑》一文时,先出示课件:一列疾驰的火车从原野上飞奔而来,当爬行到半山要时却停了下来,我告诉学生山高坡陡火车动力不足怎么办?学生开始议论,并向办法。随后以"我的偶像"引入,接着把詹天佑的画像挂出来,让学生们猜猜他是谁,讲述一下他的故事,学生情绪高涨,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纷纷在书上找答案,较短时间里找到文章中心句,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顺理成章地为老师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做好铺垫。又如:《落花生》一课中,有位老师在揭示课题之后提问:"你们知道本文的作者是谁吗?"(生:许地山)教师又问:"你们知道许地山的笔名叫什么?"(生:不知道)教师继续说:"许地山的笔名叫落花生。知道作者为什么用自己的笔名来做文章的题目吗?"简短几个问题,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好奇欲望激发出来,从而引导其自觉读书,了解课文内容。另外,激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途径还有创设情景,给低年级《皮球掉进池塘了》编故事时,老师运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出现茂盛的大树、碧绿的草地、清澈的山水、活泼可爱的小猴……生动的画面配上轻松悦耳的音乐,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欢快的学习氛围,接着教师问学生:"你们想去这个美丽的树林吗?愿意成为小动物们的朋友吗?"以此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指导学生对故事的前因后果有一个整体了解,进而启发:"这节课我们要开动脑筋,帮助小猴想出更多办法,比一比,看谁的办法多,谁的办法好?学生们在情景的创设下饶有兴趣地展开丰富想象,想出了很多好办法,有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

三、在竞争中鼓励进取

第7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经过理论研究与样本实际调查,我们总结出品德、学习后进生成因如下:

一、学校教育失误导致后进生

1、错误的教育观念在制造后进生。由于绝大多数学校灌输的是应试教育思想,学习成绩当然被视为评价学生“能否出息”的首要标准。整个教育气氛、教育观念就停留在这么一个“唯学至尊”的水平阶段,很多认为“升学无望”的学生当然要自报弃,越学越后进。

2、教育方法失当“逼”出后进生。老师错误的教育方法包括:随意批评,不分场合;肆意挖苦,不留自尊;驱出课堂,不准听课;只知训斥,不讲说服;状告家长,转嫁教育;强制调班,发难校长;弃之不管,任其东西¨¨上述方法直接带来的后果是师生的对立,把站在后进生边缘的学生“逼”进了后进生的群体。

3、班主任工作失误导致出后进生。(1)&127;偏爱少数“尖子”生,致使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大减,越来越后进。(2)&127;无视友谊与“小团体”界限,把本不后进的学生推到后进生一边。

4、学校管理失误“管”出了后进生。(1)近70%的校长不抓教学,抓教学的副校长50%工作不力;(2)改革开放以来,校长的首要任务也开始落到筹集经费,抓钱之上,德育教育被忽视;(3)&127;以罚代管、以撵代管、以处分代管,这种管理方式极易产生后进生。

二、家庭教育失误,家庭环境不利导致后进生。

1、学习目的导向错误。40岁以上的家长多以“”后对艰苦岁月的体味去教育子女升学;40岁以下的家长则多以对市场经济大潮冲击的体味去教育子女赚钱。在这种教育下,有的学生埋头苦学而不思品德端正,有的苦学不成便自暴自弃。

2、家长素质水平导致学生后进。(1)&127;表现为粗暴打骂、溺爱袒护,放任自流;(2)&127;父母缺乏对人生的正确追求,整日吃喝玩乐或行为不检,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品德与学习。

3、家庭残缺与再婚家庭。孩子缺乏亲情,没有家庭温暖,性情孤僻,没有学习兴趣,情绪消极,行为散慢。

三、社会教育失误导致后进。

1、社会舆论的错误导向。社会上对一所好学校的评价基本是以升学率作为标准。

2、社会风气及行为不端者的影响。

(1)&127;,,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风气及社会上曾有劣迹的人的拉扰,使一些是非判断能力低的学生沿着羡慕--模仿的路线下滑而成为后进生。

(2)“黄色文化”使一些学生丧志荒学,成为后进生。

四、非智力因素分析

1、教师教学水平低、方法差导致的兴趣离异与兴趣转移。

第8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自己缺乏责任心,只有65%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作业,只有27.5%的学生对自己的错误基本能承担责任。由此可见,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对自己的事情不够上心,不清楚自己的责任是什么,自我责任意识有待加强;对他人缺乏责任心,35%的学生对于答应别人的事情不能完全做到,35%的学生不能完全从心理和行为上做到尊重和关心老师;对集体缺乏责任心,55%的学生不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30%的同学在遵守学校纪律上会出现一些问题,45%的同学不能理解什么是集体荣誉;对家庭缺乏责任心,35%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父母交给的任务,37.5%的学生对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的工作了解不够;对社会缺乏责任心,55%的学生在爱护公共卫生方面做得不够好,70%的学生走出校园就会变得随随便便,随手乱丢垃圾,不珍惜他人的劳动果实。

为了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我们采取多种途径进行强化教育。

结合学段研究教材,找准教育点

为了在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教材中与之相关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1.对自己的言行要有责任意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言行一致,有错能改。

2.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要有责任意识:上课认真听讲,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照顾好自己的衣食起居,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对自己的家庭要有责任意识:主动帮忙做家务;对家人要尊敬,尊重长辈,爱护幼小,在重要事情上征求父母、长辈的意见等。

4.对自己所属的集体要有责任意识:关心集体,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的活动,对于集体出现的问题敢于面对,敢于挺身而出去解决。

5.对社会要有责任意识: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关心自己的社区,在公共场合中讲究卫生、有道德,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时,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保护身边的文物古迹。

榜样激励,激发孩子的成就感

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在学校、班级中总有一些很优秀的孩子,值得同学学习。

我们组织观看《感动十大孝心少年》,寻找同龄人的榜样,评选优秀队员。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每天发生在老师同学们身边一件件感人的事情无不影响着周围的人。学校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头作用,让学生自己寻找榜样,把良好榜样带到生活学习中。

抓住教育契机,引导行为实践

1.点滴小事善利用

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例如,班级开展“小小岗位我来做”活动,以前的做法是一个人一个小岗位,人人有事做。而现在是几位同学可以竞聘同一个小岗位,比比谁更负责任。这样的合作促进了学生品格的形成。“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2.教学活动促体验

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教育不能靠说教,要通过活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讲一年级品德与生活《我能够做到》这一课时,针对孩子的各种行为,如晚上九点上床睡觉、早上见到同学主动打招呼问好、早上起床自己穿衣服整理内务等,专门制作了一张表格,把这些孩子需要做的事情列出来,让家长充分参与进来,与学校紧密结合,每天做到了家长就给画颗小星星,每周都会有评比,看谁能一直坚持。这样的坚持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育孩子对自己负责。

我们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系列活动。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竞赛游戏。游戏开始前,教师用幻灯片播放一组图片,每张图片都链接一组题目,小组之间开展竞赛,请各小组自由选择并回答。比一比哪组同学学习得透彻,理解得深刻。通过这样的竞赛活动,学生加深了对课本的理解,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总之,责任感的培养首先要从孩子自己的事情做起,将责任感落实到责任行为习惯上。

3.行为习惯促养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都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通过有效的活动来完成教学目标。所以,活动在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孩子责任意识的活动很多,例如,一年级《过传统节日――端午节》一课,教师把学生分成几组;有的组寻找端午节的来历,有的组寻找端午节的习俗,有的组寻找端午节的活动,有的组去各个公园了解现在过端午节的活动。这些活动有分工有合作,课堂上进行汇报和辩论,通过辩论式教学,构建学生“学习团队”,引发师生教与学行为的根本转变,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的提高,促进学校教学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责任感的培养,让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

4.及时评价促强化

第9篇:中学生小品范文

一、巧用课文内容,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学校德育永恒的主题。语文教材选编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而这些文章往往凝结着作者的情感精华。因此,教师应该抓住“作者简介”这一环节,把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巧妙地融于课文讲解之中。例如,徐迟的《黄山记》叙写了黄山雄伟、绮丽的自然景色,赞叹了大自然的崇高卓越,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赞颂了这幸福已属于多数人的伟大时代。我们可以借助作者所描绘的奇峰怪石、日出温泉激发学生对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新时代的热爱。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生动的景象,欣赏作者笔下的名山大川,把这些雄姿奇景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唤起他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热情。正如凯罗夫所说的:“爱国主义与其他情感和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

二、举办各种语文任务活动,渗透思想道德教育

所谓道德教育是指一定阶级或社会,根据一定目的有组织地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的道德品质培养的过程。它是在以情动人、以形感人、以理导人、以境育人的方式中,在情、形、理、境等因素中实现对品质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寓德育于语文教学之中,特点就在于灵活性和随意性。要做到这一点,积极开展各项语文任务活动势在必行。事实上,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众多活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因为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现在的在校学生,大都有一种自我推销的欲望,参与意识较浓,总想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笔者就抓住学生这个特点,举办各种活动,比如举办小型故事会。在讲授完“传记”这一单元后,举办了一次“两分钟故事会”。这一单元的重点课文是《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之一是学习廉颇、蔺相如顾全大局,以国事为重的优良品质。针对这个目的,笔者让每个同学准备1~2个小故事,并对他们提出具体要求:第一,主题必须体现民族自豪感或自我奉献精神;第二,篇幅不能太长,在两分钟内讲完;第三,情节要符合传记的特点;第四,采取抽签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可能演讲。结果,每个同学都作了认真的准备,故事会开得很成功。其中不乏精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谭嗣同舍身变法等等。这次有趣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增长了他们见识,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情操教育。

三、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

中职院校语文教材中,一般安排了应用文单元,其中包括调查报告,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因为社会形势在不断变化,学生不能总是坐在教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让他们把眼光移向社会。每次假期临近,语文老师应配合学校安排,结合“写”的培养目的,布置学生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自己去调查、去体验。要做好这一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抓好写作前的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要将时代热点作为选题让学生去调查、研究。社会形势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会形成一定的潮流,成为人们在一个时期的追求和时尚。青少年学生更爱追时髦,赶潮流,很愿意去认识潮流产生的社会背景,老师通过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2.抓好写作后的作文批改,在批改中“纸上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