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非计算机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安理工大学工科非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虽然都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但是前者具有鲜明的专业特点,对该课程的要求明显不同,仅仅按照“面向对象教学”的原则,适当调整教学组织活动和教学内容对于后者是远远不够的。针对目前工科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所暴露的主要问题,笔者积极开展了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教改工作。
1.1教学设计概述
所谓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教学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媒体的使用等)进行设计。教学设计不等同于传统的备课写教案。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学工作的科学化,使教学活动纳入科学的轨道。教学设计的意义就在于追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不仅关心教师如何教,更关心学生如何学,注重将人类对教与学的研究结果和理论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主要包括确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及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质量评价设计等基本环节,其中,设计教学过程是课程教学设计的核心。
1.2该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
西安理工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组于2003年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及配套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上机实验与学习指导》特色教材。自2011年开始,非计算机专业选用的教材与计算机专业不同。目前非计算机专业选用《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张毅坤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作为该课程的教材。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课程教学设计、章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设计,以西安理工大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以《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及其配套教材为基础,确定课程教学设计的内容:①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语义,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调试程序的能力”。②组织教学内容的关键是进行教材的组织呈现,理论教学内容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第1版)的第一章至第八章,实验教学体现于该教材的第九章及配套教材。③学生作为教学对象始终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工科非计算机专业的种类多,分析教学对象就是掌握学生特点与了解专业背景并重。④重点突出课堂教学设计,传统教学与案例教学有机结合,“讲解+多媒体演示+课堂板书”缺一不可。⑤设计教学过程与“组织教学内容”联系最为紧密,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设计和实验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设计遵循的总原则是:激发学生兴趣,注重能力培养,合理安排教学顺序,讲清重点与化解难点紧密结合,课堂提高与课后巩固拓展有机统一,并预测教学实践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⑥将学生评价、同行评价、教学督导组专家评价、主管教学的领导评价和教师自我评价这几种评价的结果综合起来,比较客观的评价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
2教学设计的实践及效果
我们连续多年承担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先后承担过西安理工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C语言程序设计的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任务。始终将上述教学设计的内容贯穿于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之中。C语言程序设计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加之各个理工科专业的特色鲜明,所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特点与需求,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适当调整教学设计内容,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2012年以来,学生对笔者的教学评分一直在95分以上,也给予了肯定性的评价,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阐述问题深入浅出,重点突出,能理论联系实际或联系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对于您的授课方式我们很满意,感谢您对这门课程的热忱,我们会努力学下去”;等等。
3结语
关键词:创新 计算机教学 ;校企联合
学生的创新能力一直是高校计算机教学希望达到的教学目标,也是社会上用人单位看重的职业素养之一,然而培养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的道路却是举步维艰的,这样的情况直接导致了计算机专业学生择业难、就业难的困境,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是未来各高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严重滞后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日千里的,其更新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我们对计算机专业教材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不断的更新,然而翻开一些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课本,我们发现很多教材的出版日期较早,课本中有些内容已经被淘汰,甚至有些内容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被证实是不准确的,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是否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计算机从业者已然无法保证,更遑论成为一名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计算机人才呢?此外,计算机专业课程选择上的与时俱进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不断的在横向和纵向不断的延伸,这种延伸就催生出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应用技术,这些技术又往往是毕业生在未来的工作中更经常接触和使用的,反观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选择,很少注重这样的学科诉求。
1.2教学模式的缺失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自动将自己的角色定位为课堂的主体,以课本为权威,“填鸭”式的为学生“灌输”知识,将自己的思维强加于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对所学知识毫无置疑,在课堂上鲜少交流,整个的学习过程之于学生,就是一个听、记、考的过程,然而对于一个不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的应用学科,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创新意识更是天方夜谭。
对一些高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进行调查,简单的总结之后,就会发现,大多数高校的课程设置都是以一些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程只起到辅助作用,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以应用实践为基础,这样“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下教育出的学生,只能是善于“纸上谈兵”的“理论家”。
1.3考核模式僵化
目前高校的计算机考核模式仍然是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考核体系,将对教材的理解作为重点,将书中的一些原理、概念列入考试范围中,在这样的考核制度下,学生们只要在课堂上做好笔记,在考试前死记硬背、临阵磨枪,到最后也是会取得不错的成绩,然而作为学科中最为重要的实践应用能力却无法从中得到考核,自然的,以实践为依托的创新能力更是无从谈起了。这样的考试形式让学生在短期记忆失效后,对所学课程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甚至有些学生在毕业后对计算机专业还是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的毕业生进入社会、进入企业,连能否胜任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都无法预测,在工作中创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就更无从谈起了,这不能不说是对高校教学的巨大讽刺。
1.4学生缺乏实践机会
只有让学生有机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才能让学生在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时通过创新思维,思考对策。然而现在我们的学生面临的情况是,课程理论多于应用,在为学生输入大量的文字化的、抽象的知识后,不需要学生思考什么对策,也不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只需要听懂、记住即可。因此,我们在抱怨学生创新能力不强时,应当首先反思,我们是否为学生培养创新能力提供了适当的环境。
在理工类专业中,计算机学科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其实是有自己的优势的。计算机本身就是人类创新思维的产物,在这之后应运而生的一些系统和软件,都是对原有事物的创新发展。另外,相比起物理、化学、数学等纯学术类的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计算机专业有更多的机会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更加容易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得益于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教学也可以借助网上资源,将知识转化为声音、图片、视频,让知识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全面,让学生们的思维更加发散,也使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更多的可能性。
2.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路
2.1教学内容不断更新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研究成果也是日新月异,因此,不断为学生提供最新、最前沿的科技资讯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校方应加强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多多参与一些新知识的学习,甚至可以让目前任课的教师在个人精力允许的前提下加入一些项目的开发中去,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师对所教的课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在实践当中的一些心得与学生分享,这样的分享不仅有利于教师个人水平的提升,更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研究提供了方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为学生们获得最新资讯提供了便利。借助互联网,仅需要一台电脑,就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行业资讯, 这些资讯将给学生带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开阔的思路,而广阔的视野和开阔的思路正是创新能力发展的依托。
2.2教学模式的改革
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核心,只有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
教师应当主动的变换角色,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的改变“让学生能够通过考试、顺利毕业”的观念,力求让学生在走出校门时能够成为一个会思考、懂实践、能创新的合格人才,而非一个纸上谈兵的“考霸”。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展开争论,对一些敢于大胆提出质疑的学生,应当积极的给予肯定,让学生们逐渐放开思路,对所学知识有更加立体的认识。同时教师还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创造,借助计算机专业的特性,让学生们进行一些游戏或实用程序的制作,寓教于乐,重视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的过程,即使最后的成品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应当给与激励,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在课程的安排上,应当更多些实践内容。创新思维的来源是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只有全面的认识了事物知道其优势和劣势,才能够在此基础上修正劣势、保持优势、有所创 造。因此在高校进行教学课程安排时,应当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的特性,尽其所能为学生们提供更多的上机实践机会。课本中很多得出的结论都是理论性的,也就是说,是在假设理想的条件下得出的结论,然而实际的应用中,情况要比这复杂的多,因此,只有让学生亲自上机,才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这样的过程正是创新思维的基本程序。
2.3考核方式更加灵活
传统的考试方式形式单一,评价机制片面,计算机作为具有很强实践和应用性的课程并不适用这样的考核方法,建立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重点的考核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一些理论性强的课程,继续沿用原来的考试制度,而对于一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应当更多对实践能力的考察。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在期末考试之前“临阵磨枪”,应当将考核分散到日常的教学中,对学生平时的操作就应当进行考察,作为期末评分第一部分,同时还可以在学校或班级范围内开展竞赛,竞赛内容要具有现实意义和实用性,避免单纯为了提高难度而出一些偏怪的题目,竞赛题应当与能够让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竞赛成绩同样可以计入期末的评分,这样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对于考核方式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避免学生们“为考试而考试”,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个环节,通过考核的方式,让学生回顾所学,对知识进行综合整理,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2.4走出去、引进来
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都将流入相关产业的企业,而计算机专业的研究成果最后也将流入这样的企业经受市场的考察,因此,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企业方的加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与一些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们进入企业,开展专业实习,让学生接触真实的企业运作和项目研发,对于应用性计算技术有直观的认识,并在实际的操作中培养观察能力和创造力,学会在实际的工作中为创新积聚力量。
针对毕业论文,我们建议让学生以实践为基础,结合自身的实习情况完成。很多时候学生们的毕业论文缺乏教师的指导,没有现实依托,为了完成“最后的任务”而写论文,有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甚至不能够独立完成论文,于是一些在网上东拼西凑的论文就成为了学生们大学四年的毕业汇报,这不能不让人寒心。而以学生在企业中参与的项目为基础的论文不仅可以弥补这样的问题,还能让学生们在实习中更加用心的观察总结,同时论文的可看性和学术性也都得到了提高,同时这样的观察、分析、思考、解决的处理问题过程也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除了积极的“走出去”,各大高校也应当适时的“引进来”,定期的邀请共建企业的技术骨干到学校来,为学生们带来更多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技术创新成果,让学生及时的掌握行业的发展动向和趋势,了解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自身专业水平进行完善。
信息时代要求人才的发展是全方位的,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就必须适应这样的发展需要,转变观念,大胆尝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化的教学模式为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更多业务专精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利敏.浅谈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03).
关键词:服务专业;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普通高职院校通常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技能,让学生具有初步计算机学习和应用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各岗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实际使用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强不强决定了学生后续课程的兴趣和自信心,也决定了专业课程学习的深度和广度。由于各地中学计算机教育不均衡和各专业的需求不同,面对绝大部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必修课采用一个大纲、一套计划、一本教材、相同的教学内容和模式是行不通的。因此,形成一套为非计算机专业服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已成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1教学现状
目前,我院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是以省和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目标,在第一学期开设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计算机网络等内容的课程,在第二学期强化辅导,帮助学生通过等级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优点是利用课时数少,教与学的目标明晰,学生的重视度高,教学任务完成的好,考试通过率高;缺点是缺乏对不同专业需求的深入研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往往采用相同的要求、相同的大纲、相同的教材,没有针对性,这就难以实现和专业密切结合,难以体现不同专业对应用能力的不同要求。
2“服务于专业为导向”的内涵
“服务于专业为导向”的具体涵意体现在两个层次:一是同一门课程面向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开设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如何体现与专业应用结合的特点;二是不同的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有何不同,如何体现专业需求特点。目前我院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处于知识普及型向服务于专业型的转型时期,沿用多年的以“计算机基础知识+办公软件”为基本框架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置,在知识分层和专业分类教学方面体现专业需求的导向很不明确。
3教学改革具体实践
针对现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与缺点,我们从能力培养出发,以日常活动的行为规范为主线,以实际应用为案例为引导,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3.1情景教学为主要教学内容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中可以针对专业的工作性质,根据专业方向模拟将来的工作岗位和工作情景,设计与情景匹配的一些案例,将要掌握的知识与案例结合。学生学习时目的明确,增加了学习兴趣,在了解和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同时对计算机作为工具在自己的工作中将发挥的作用有了直观的了解。
根据我院各专业情况及教育部关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方针策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模块分为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通过调研了解社会需求,确定必选模块为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计算机基本配置;能输入文字并编辑;会制做表格进行计算和数据管理;能制作演示文稿并修饰;能上网检索信息和收发电子邮件。除了上述计算机知识以外,根据专业特点,适当增加如电路图、流程图的制作;电子表格的复杂函数应用及高级数据管理;图形的简单处理;Word文本的高级排版等,这些属于可选模块。每个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都是由必选模块和可选模块组成,至于选什么样的可选模块完全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进行按排。
3.2项目化教学为教学方法
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项目设计则更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必选模块中我们设计了毕业论文排版的项目。毕业论文排版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会面临的问题,通过学习分节、设置奇偶页不同的页眉页脚、自动生成目录、设置格式和样式等来掌握Word高级应用的知识。在选用模块中我们为艺术专业的学生设计了制作宣传海报的项目,通过项目任务掌握图文混排,美化文档的技能。为机电系学生设计输入公式和绘制电路图的项目任务,掌握公式输入和电路图绘制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项目任务,使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更好服务专业的宗旨更加明确。和传统的不分专业教学相比,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为什么学、学了有什么用”的道理,更加能激发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了过去“老师讲破了嘴皮,学生心不在焉”的教学状况。
3.3理论实践一体化为教学手段
计算机应用课程有一半的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这部分内容讲起来枯燥,不能引起学习兴趣,课堂上老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我们将理论与实践合并在机房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操作部分在机房授课实践,理论知识部分也在机房使用多种形式教学。一利用课件图文并茂的讲述理论知识,二、以讲座的形式对某一个主题进行讨论,比如假设现在个人去买电脑,应该如何配置,性能如何。这样可以摆脱书本的束缚,把理论知识与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相接合,开拓学生们的眼界。三、以宣传或新闻做为引入,介绍当前计算机发展动态介绍新知识。实践内容更是利用电子教室,通过广播教学、分组讨论、学生演示等方法直接完成教与练的两大步骤。这样学习起来印象深刻,学习效率会提高,真正地实现了理论实践一体化。
经过如上的改革,将突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用性和基础性,确保该课程更好的服务于专业,使不同专业的学生都能熟练应用计算机这一工具为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1]张少芳.管理类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研究[J].信息技术,2013(12)
[2]王秀芝.案例教学中需要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6(12)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辅助教学
1引言
计算机专业英语是各个层次的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延伸和提高,也是学生大学期间英语不断线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由于计算机学科的特殊性,即绝大部分计算机新技术都源于国外,要想快速学习、掌握这些新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必须能够熟练地阅读计算机英文文献。同时目前倡导的双语教学,要求部分专业课程要用原版英文教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专业词汇。所以专业英语对计算机科学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讲,非常重要。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常用的计算机专业英语词汇、培养科技英语的阅读理解、翻译及写作能力,但各高校基本上都是将该课程设为考查课程,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从毕业设计中的专业外文文献翻译和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有的学生甚至直接使用“金山快译”之类的翻译软件来翻译。如何更好地讲授好计算机专业英语课程,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是许多计算机学科的教师探讨的课题。
2计算机专业英语的特点
计算机专业英语除了具有科技英语的一般特点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
长句多。
被动语句多。
祈使语句多。
专业术语多。
新词多,且合成新词多。
缩略语多。
一词多义。
其中缩略语出现的频度高,以及新词(包括新缩略语)产生快和数量多是计算机专业英语区别于其它学科专业英语的主要特点。
3教学内容的选择
3.1教材的选择
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材比较多,层次也不同。选择一本合适的教材是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基础,选择教材时有以下几个原则:
(1)全面性。计算机专业英语是要介绍计算机专业课程涉及的词语和知识,所以教材内容要尽量全面,至少要包括大部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内容,如计算机原理、数字逻辑、数据结构、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等等。目的是掌握相关词汇,所以理论上不要求太深,通常是介绍性质的,事实上目前计算机英语教材中不少课程内容都是源自某一课程的英文教材的内容介绍,或者是摘编出来的。
(2)时效性。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且新技术市场化周期越来越短,要使学生能够掌握新的计算机技术和新的实用工具软件,就必须考虑教材内容的时效性,达到与时俱进。
(3)适用性。由于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较多,层次不同,包括两年高职、三年高职、专生本、本科等层次,相应的内容深浅、侧重点各有不同。同时现在计算机相关专业也越来越多,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专业、软件测试等,不同的或方向对课程内容的侧重也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适用的教材,当然,也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的取舍。
3.2适当补充新内容
由于教材编写的时滞性,一些实用的新技术不会包括在教材中,而计算机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急于了解计算机新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情况,特别是实用性的技术和新软件功能等,所以要根据当前的技术发展,适当补充一些介绍计算机新技术的内容。如笔者在近年的教学中,及时补充了、IPV6、超线程(Hyper-Threading)、Dual-CoreProcessor、DDRMemory等实用性强的新技术的文章,很受学生欢迎。根据经验,学生是非常乐于了解新技术的,特别是那些已得到应用的主流技术。
另外,大部分教材内容理论性较强,对一些基本的实用操作则介绍很少,如对于CMOS设置、键盘上各键名称的具体含义、软件基本操作术语等基本的实用英语则很少有介绍,甚至部分学生本科毕业时还不知道“Ctrl”、“Alt”键等具体是哪个英文词及其实际含义,“有专业没常识”。所以在教学时,应当补充这些最基本的内容。
在教学时还应适当讲授科技英语的阅读、翻译和写作的基本知识和技巧,使学生能够熟练翻译相关的技术文章,并基本上可撰写一般性英文科技论文,特别是要掌握科技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方法。
总之,在教学内容上,要达到全面性、时效性、实用性的合理协调。
4教学进度安排以及与专业课程的协调
计算机专业英语教材的内容通常是以计算机专业课程为单元编排的,如计算机硬件、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等等。本科计算机专业英语通常是在三年级开设,专科通常是在最后一学年开设,此时学生有些专业课程还没有学到,这样就会增加对计算机英语课文理解的难度。所以在教学进度的安排上,要兼顾其它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对于学生没有学过的专业课程,由于在学习对应的专业英语时,学生没有该方面的概念,老师又不可能将理论原理讲得很透彻,学生学起来可能会一头雾水。对于已经学过的专业课程,再学习相应的专业英语,其效果要好得多。另外还要考虑采用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合理灵活地安排课程内容和进度,不一定非要按照课本上的章节顺序来进行。
5教学及辅助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多媒体及其它现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学,利用这些技术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获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获得的良好的教学效果。除了传统的板书教学外,还可以利用下列方式。
(1)PPT等课件。利用投映机播放PPT课件来讲解课文,要比让学生都低着头看自己的课本讲解,效果要好得多。
(2)音频。目前部分计算机英语教材都提供了相应课文的音频材料,而且网上也有许多计算机专业英语的听力材料,利用PC教师也可以自己录制英语课文的录音。利用音频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专业英语的听力和口语。
(3)视频与动画。许多计算机相关网站上都有计算机技术和知识的视频材料,特别是一些著名的IT公司如IBM、Microsoft等公司的网站上,经常及时地提供介绍其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英文版视频和动画,其发音纯正,制作精美,形象直观,时间通常为几分钟,介绍一种产品或技术的主要特点。观看这类视频短片或动画,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既锻炼了听力,同时也学到了新技术,所以效果非常好。
辅助教学对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重要,要想使学生很好地掌握计算机英语,除了课堂上的面对面的教学、交流外,还要充分利用其它的辅助教学手段。网络技术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多种辅助教学方式。
(1)网络课程。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机英语网络课程,将自己的教学课件等资料放在上面,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程布置作业、上传学习资料、答疑等。学生可以随时访问学习,提交作业、提问题等。网络课程在校园内已成为教师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教学平台,也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平台。
(2)博客。虽然博客近几年才开始兴起,但已有许多教育工作者尝试将其应用于教育中,有的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目前许多网站都提供了免费的博客空间,并有专门的“教师博客”、“学生博客”网站等用于网络教育。博客的特点是网页创建非常简单,且使用方便,空间免费,无须个人维护。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教学平台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平台。如笔者创建的个人的计算机专业英语博客,可以方便地上传计算机英语学习资料、作业等,同时不定期地开展专业英语学习专题讨论,要求学生提问题和发表评论必须使用英语,学生也非常乐于访问、交流,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教学方式。
(3)E-Mail。E-Mail作为一种日常的通信工具,笔者要求学生在向笔者发E-Mail全部使用英语,当然给学生的回复也是英文的,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英文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学生也乐于以
这种方式与老师交流,很好地配合了计算机专业英语的教学。
另外网上有许多英文的计算机幽默短文和漫画,在讲解课文时适当地让学生看一则相关的计算机幽默(英文)或一幅计算机漫画,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印象,寓教于乐。还有许多学生都喜欢听那些经典的和流行的英文歌曲,虽然不是关于计算机的英文歌曲,但由于歌词通常都很精炼,语法简明,学生也爱听,在课间休息时播放学生喜爱的英文歌曲,潜移默化,有助于其英语水平的提高。
6作业与考核
平时的作业和考核也是课程学习的重要部分,由于许多计算机英语教材在书后都提供了课文的参考译文和练习答案,所以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课本上的作业习惯于抄答案,这样一方面对学生没有任何效果,另一方面也干扰了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准确了解。对此可以采用灵活的课下作业和考核方式。如将课外的计算机英语音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安排在课下练习听力,下次上课利用几分钟来测试其效果。再如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安排随堂的快速翻译和写作,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和写作能力。笔者的实践证明,这些方式效果很好,学生也很欢迎。
7结束语
论文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
随着智能电网、绿色能源席卷全球,电力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不但要信息化还要智能化,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有电力专业背景的人才,这给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机会和挑战。结合电力大学的大电力特色,为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开展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培养智能电网急需的信息人才,需要开展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教学,首先要开设“电力信息化”课程。
一、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
电力信息化是指计算机、通讯等信息技术在电力工业各个环节应用全过程的统称。我国当今电力信息化现状是实施电力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信息化,包括电力工业规划、设计、施工、发电生产、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供电营销、物资及管理等各个环节。由此可见,信息技术是电力信息化的基础,各类电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电力信息化的核心。提高电力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和经济效益是电力信息化的宗旨。智能电网将使电力信息化从数字化向智能化发展。智能电网是电力信息化的延续和飞跃。智能电网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与新能源变革融合在一起的产物。中国的智能电网目标是分三个阶段推进:2009年至2010年为规划试点阶段,重点开展“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和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2011年至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并自主可控;2016年至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技术和装备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通过分析我国电力信息化现状及智能电网的目标可见,各国探索智能电网建设的先行策略是信息技术应用。为实现智能电网的战略目标,电力企业将需要大量高水平的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懂电力信息化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对计算机专业学生开展电力特色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二、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
面对电力行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形势,特别是智能电网席卷全球,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在保有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创建特色,开展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电力专业背景为辅的特色教学模式。2010年学校设立了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的教改项目,以实现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电力特色教学重点要放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交叉点上,电力特色教学的先行策略是由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承担此重任。2010年学校将电力信息化课程列入433门核心课程中。修改后的2008版教学大纲中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这不但要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内容不断优化,同时也要求对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
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电力特色教学模式的后行策略是在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改革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群建设,开设代表计算机技术和电力专业最新技术交叉点的“电力云平台”、“电力物联网技术”等课程,并将“电力信息化”、“电力云平台”及“电力物联网技术”三门课程纳入到一个课程群来建设。可见电力大学亟待探索并建立适合计算机专业的电力特色及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模式。
三、电力信息化课程特点与教学现状分析
1.电力信息化课程的特点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涉及面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电力工业生产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电网调度等全过程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课程内容包括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配用电生产管理信息化和智能化、电力信息安全技术及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等。
(2)技术先进前沿。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内容涵盖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热点技术。如在讲解变电站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IEC61850。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信息领域的热点技术SOA和电力领域的热点技术CIM及其在电力调度的应用。在讲解物联网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时要详细分析当今信息和电力领域的前沿技术物联网、智能电网及云平台。
(3)与电力行业实际工程紧密结合。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实际工程。如在讲解发电企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紧密结合发电企业的实际工程,如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火电站的DCS系统、发电厂?SIS系统、发电厂智能管理信息系统等。
(4)多学科的交叉。电力信息化课程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控制技术、电力系统背景知识的融合与交叉。在讲解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时处处是多学科的交叉,如在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中涉及计算机的网络通讯技术,涉及控制领域的PLC技术和现场总线技术,涉及水力发电特性专业背景知识等。
(5)电力信息化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动态的,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而不断地补充新内容,没有现成的教材。当今世界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非常迅速,如国家电网公司已经开展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的电网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研制。在讲解电力调度中心信息化与智能化这部分内容时就必须补充这部分新技术。
2.电力信息化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师资紧缺。从上述分析的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的特点可见,要求老师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及电力工程经验。
(2)课程内容与电力实际紧密结合,学生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又是多学科的交叉,学生感觉课程难度大且抽象,学习兴趣不足。很多学生很想学好这门课,但他们中只了解信息技术,没有其他学科技术知识的积累。本课程开设在大三的第六学期,很多学生感觉困难后就放弃了,准备考研复习。
四、电力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思想和方法
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是综合应用课程,教学思想和方法的改革是必要的,具体措施如下:
1.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通过引进发掘培养人才,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吸纳不同学科的拥有前沿的信息技术、丰富的电力背景和工程经验的老师进入团队,可以根据老师的特长安排讲解相应的章节。电力信息化这门课程可由若干老师共同完成。由于国内市场几乎没有相关专著和教材,已经组织讲课团队老师撰写并出版电力信息化教材。教材包含当今电力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技术并提供老师们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的老师需要及时了解电力行业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最新动态的最新技术。除了合作项目途径外,老师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合作、进修和交流。通过团队的力量来解决没有现成的教材、课程难度大的问题。
2.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
鉴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先为学生补充必需的计算机控制与通讯基础技术知识,包括计算机控制通道接口技术、PLC技术、串行通讯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及工业以太网技术等。在学习电力信息化的具体相关内容时为学生铺垫必需的电力背景知识和工程背景内容,如讲解水电站厂级监控系统时要先补充水力发电厂相关内容。通过利用一定的学时补充课程中需要的其他学科知识来降低学生课程学习的难度,使学生能快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电力信息化技术。
3.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
由于没有现场工程概念,学生在学习电力信息化课程时会感觉抽象、难以理解,老师有必要与时俱进地将新的技术和理念引入课堂中。例如可以引入当今电力行业流行的先进仿真培训软件,比如三维变电站仿真培训软件,让学生在软件上仿真漫游变电站并模拟各种操作。通过仿真软件让学生模拟接触电力工业现场,建立对电力工业现场的感性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加强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消化和应用所学知识,可以将新的理念引入课堂中。借鉴西方本科教学及我国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本课程课后作业巩固环节可以尝试不同于常规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在课后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每章的作业是查阅与本章相关的文献资料并撰写提交小论文,期末每个学生制作PPT文件并开展讨论。
在学生课后巩固教学环节中老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指导本科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查找到需要的优秀文献,如何充分利用校图书馆提供的优质库资源,然后指导学生如何读文献,如何写小论文。要求学生在每章节后阅读15篇以上相关文献资料并提交小论文。教师要认真批阅学生的小论文,总结学生容易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在下次写小论文时提醒学生注意。
4.实施案例教学
新的电力信息化教学实施方案与国内外电力发展紧密结合,既具有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此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必须将理论与工程案例结合,实施案例教学。案例可以来源于实际经典案例,也可以来源于老师们的最新研究的相关成果。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如何将工程应用问题转化为计算机问题的能力。如在讲解IEC61850和CIM技术时,要剖析IEC61850和CIM是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中的面向对象技术来建模的。
论文摘要:通过从中职计算机专业在教学和学习上的分析,中职生学习计算机专业即要学校老师注入新的教学思维,也要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树立正确合适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把所学应用到社会和生活中。
计算机应用和普及自在我国兴起之始,其随之而来的专业教育已成为各个大中院校的热门专业。在如今激烈的就业环境中,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何学好本专业技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计算机的学习求知和就业方向上应该如何走一条合适自己的道路,下面将对于这些问题谈谈一些我自己的看法与大家交流。
1,中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的,点选择
中职生应该从哪方面去加强自身的学习?需要从中职生的就业面说起,现在多数计算机专业的中职生毕业之后所从事的工作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其中大多数以计算机的办公自动化操作和计算机组装维护,以及多媒体图像处理方面的操作为主,因为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底子比较薄,所以从知识的学习上,对于网络配置程序开发方面的人才需求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已然占有着大量的市场。所以个人觉得对于中职生而言,办公软件以及计算机维护,以及多媒体图像处理等相关课程应该做为中职生学习的重点,以应对他们当前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当然不否认中职生中有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可以在网络开发和程序设计上有深人学习和研究,但本人认为应该把大部分中职生的就业方向和重点应该一与上述课程结合起来。
2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与就业相结合
计算机专业作为一门动手操作能力强的专业技能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应以上机实践操作课大于理论课来安排专业教学,让学生多动手多练习。以理论带动实践,引导学生对相关课程进行深人的学习。特别在引导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比如,学习word的时候就要注意教学生一些文印店或是办公室常见的文档排版或是表格制作,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教一下改变字体大小、字体颜色等。只有在教学的时候与实际社会就业需求接轨,学生理解了自己所学的内容有什么用处,可以用在哪里,对自身就业有那些帮助,才更容易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进而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目标。本人身边就有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我所带的班里有一个学习成绩非常好的男生,暑假期间去一家设计公司打工,学生后来和我说公司用的是CAD做室内设计,学校也开设有CAD这门课,但老师的教学内容以及CAD教材没有太多的讲到CAD搞室内设计知识,后来,他自己买相关书藉来自学CAD室内设计的相关内容。如果我们的专业教学能多点和社会需求相结接轨,就能明确我们的教学陪养目标。不至于有些老师连自己所教课程在社会上有什么用,可以用在哪里都不清楚,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适应社会不断变化的就业需求呢?
3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要配合设备和知识的更新
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换代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所以在计算机使用的时候要注意及时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及进升级。例如软件P的使用,当前主流的photoshop软件版本是“3版,新版的Ptl招PS之旧版的,内容更新了很多,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学校里曾给老的机子装上过新版的户otoshop软件,打开这个软件要等上几分钟,每一步操作都可以闲聊上两句话再进行下一步操作都不迟,试想这种教学条件下,如何能在学习效率上有所提高呢?学习的兴趣又如何才能激发起来呢?说到教学设备又不能不提及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环境,如果说计算机专业课当前还只是老师在黑板上写粉笔字厂学生在下面端正地听讲、记笔记的话,显然已远远落后于时展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应该配备多媒体投影仪及笔记本电脑,老师教学、演示过程中,学生在计算机卜讲行实日材桑作,才能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前面提到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更新,其实在教学时,作为老师,我们所教的知识也需时时更新,以便于学生将来到社会去实践、上去〔作时,能够适应社会就业需求。本人2008年教学一学期的计算利胜且装课程,拿到教材也是新版的(2007年版),但里面教学内容却与现代社会实际有很大差异。计算机硬件三年左右就会更新换代一次。书本上说当前内存主流是DDR,可据我所了解早在上一年,市面上的内存早已是【)DR2内存的天下,DDR3也小露头角,DDR早已几乎要完全退出市场了,于是七课时我就没按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讲解,而是把最新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否则学生走出校门,会因知识的落伍,而影响学生的就业。
4中职计算机专业学习即要有面又要讲重点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专业 应用能力培养模式
1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的喜与忧
近几年来,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之所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主要的因素还在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可塑性大,敬业精神较强,能把所学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随时应用于实践,工资待遇要求不高,一般都低于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在就业应聘时能提供给招聘单位的在校时的各种作品,或者是获得各种竞赛证书、等级考试证书较多大大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
然而,根据我们对本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的追踪调查数据显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中所隐藏的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一是对口就业率很低,一次就业专业对口的不到30%,不对口的就业率占50%,而认为“专业不对口,但有部分关联的”比例为20%。二是就业稳定性差,因为专业不对口,频繁“跳槽”的很多,当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被问到“您期望在目前工作单位的服务年限”时,有近80%的回答是“边做边找,工作压力太大,有更好的单位就‘跳槽一。三是非计算机专业人才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就业岗位的挤压,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中职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也学习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有一定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并不比那些上课玩游戏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差,有些用人单位注重的是计算机某个方面的应用能力够用就行,不需要很全面很专业。因此,如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们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当务之急。
2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要确定一种合理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弄清楚用人单位需要怎么样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人才。
根据我们对周边地区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的调查得出结论是知识结构方面包括:
计算机软硬件安装与维护基本知识;文字编辑、图像图表处理的基本知识;计算机软件的基础及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数据库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能力方面主要有:对计算机系统熟练的操作能力;文字处理、编程及软件开发工具的操作能力;对微机系统的安装、检测、维护、维修的能力;对计算机设备、网络和机房的安装、管理能力。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出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应该按照强化基础、拓展特长、突出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模式来实施培养,具体的总结为“一套教材、两个阶段、三个强化、四个更新”。
2 1一套教材
教材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落实课程改革思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表明,学生不必掌握高深的计算机专业理论,而应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组织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对计算机教材进行反复讨论,对原有教材按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要求进行筛选、浓缩,结合本校实训场所实际,进行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的编写,计算机教学及考核以各门课程相应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以强化基础,拓展学生特长,突出学生能力,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要求组织实训教学。
2.2两个阶段
用人单位对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学生计算机专业口径尽可能宽,这是学生毕业就业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将学生在校前两年划分为“合格+特长”即“夯实专业基础”和“拓展学生特长”两个培养阶段进行。
夯实专业基础阶段主要解决“厚基础,宽口径”的问题,教学时间为一年级。在教学按排上,应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学生学习的可持续性,精选教学内容,严格按各门专业课程的实训指导书要求进行实训教学,提高课程的综合化程度,鼓励学生根据自身要求尽可能选修一至两门专业选修课程。
拓展学生特长阶段主要为了解决“针对性、适应性”问题,教学时间是二年级,重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用计算机的操作技能。教学课程中以就业优先为主导思想,根据计算机行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适应某个岗位群的工作能力为目的,发挥“双师型”教师个人的特长开设一定的特色选修课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组建计算机专业各种团体小组进行学生特长发展的活动,灵活设置弹性专业模块,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学生专业特长,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2.3三个强化
(1)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专业,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件事情产生了好奇心,感兴趣了,才会启动思维,苦思冥想;只有对一个问题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专业思想教育,打好扎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毕业之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我们在学生入学时的第一周便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讲座,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教育,告诉学生中职学校各个阶段,学习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鼓励和引导学生热爱计算机这个专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从抽象的理论中找到实实在在的快乐,愿意跟你学、跟你练,否则学生会在每天的游戏或聊天中度过。
(2)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对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而言,为提高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必须以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主线。而充分调动“双师型”教师的才能,加强实训课程教学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因此,培养规划上应侧重放在计算机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上,为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宽口径”的就业机会,必修的课程一定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好,不能让学生有偏科现象,其次是把握好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训课程教学上,强化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在“做”中“学”的“岗位仿真”训练中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
学生在“拓展特长阶段”,应开设综合性实训课程内容为主,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作品的方案设计、应用开发和综合思考等项目技术问题分析的能力,并要在实训教学时数上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至少占课时总时数的一半以上。对学习较好的学生鼓劢他们积极参与计算机各种专业团体活动,如:系统安装与维护小组,网页制作小组,平面广告设计制作小组,网络维护小组,动漫制作小组等等,通过参与这种活动,开展各种技能竞赛,拓展学生的专业特长,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让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和企业实际项目开发为主要方式,使学生学会调研、确定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项目的各个步骤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提高项目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创新能力。
(3)强化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当代教育的“四大支柱”告诉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现代企业的员工素质也要求我们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团队精神。一个不会与人共事不会与人合作的学生,在将来就业的岗位上是难以立足的,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已不再有什么单纯的经典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多的是跨学科跨行业的综合应用。因此应用型人才在掌握计算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同时应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适当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艺术方面的课程或讲座,可以提高学生思维表达能力,增强人文精神,更好地融入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增强应对困难的抗压能力。
2.4四个更新
(1)教学方法的更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再以主体身份出现,而应当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帮助者、督促者或引导者。由此,我们的教学方法也要因应而变,教师多开展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手段的更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在不断加速,知识获取、传播的方式也在更新。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三网合一”的快速普及教师和教材已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校园网络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教师的专业优势,建立起双向互动的教育技术平台,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实施教学活动,是全面提高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重要保证。
(3)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充分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从互联网上进行可持续的学习,完成专业课和实践教学的同时,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定期派送教师到企业或高等职业院校培训机构接受前沿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培训,完成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确保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新的,这样的教师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4)计算机实训设备的更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办好职业教育的前提是必要的实训设备,计算机硬件技术发展之快让许多中职学校难以应负,面对一个被淘汰的计算机机房,专业知识再强、教学方法再好、教学手段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实施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被严重打击,久而久之,学生的实训课自然而然变为游戏聊天实训课了。因此,及时更新计算机实训设备,确保计算机专业课程有效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和各种操作技能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探究
随着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逐渐应用到各个领域,并且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尤其是在教育领域,其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但是,目前各高校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存在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现状
目前,各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培养,已经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而对于非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存在诸多不足,造成计算机课程设置、实践指导、教学评价等方面与实际教学需要不符。主要表现在:
首先,计算机课程设置不合理。很多高校都没有认识到,对于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只是简单的设置了一些,计算机导论、数据库原理等基础课程,没有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不同情况和实际需要,去设置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虽然开展的计算机导论等基础课,对于学生打牢基础知识很有帮助,但是却不能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学生也不能利用计算机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解决本专业的问题。
其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践课程较少,导致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却不能在实践操作中得以巩固和应用,也就导致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课程占据了学生大量的学时,而对于实践操作却常常得不到保障。学生也难以将计算机技术与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联系在一起,造成学习计算机技术无法为学生本专业提供帮助。
最后,是教学评价过于片面。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很有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未来学习和发展的方向。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教师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评价,还处在低水平的状态。没有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评价体系,其教学评价对于学生来讲,也往往没有形成积极的影响。单纯的运用学生最后的笔试成绩,来评判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缺乏客观性和专业性,也不能正确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
二、加强大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策略
随着信息时代不断进步,对各专业人才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也逐渐提高。这就要求各高校必须要重视起,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使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生本专业的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各高校必须从各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符合各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教学方案和课程,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高效课堂、完善评价体系,从而提高大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
(一)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计算机课程设置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关键部分,课程设置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必须要将课程的规范性、科学性、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第一,系统性。教师要认识到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充分认识到各专业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未来的就业方向。然后还要细致的分析计算机基础、硬件、软件等方面的知识与学生本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重要性,结合实际教学条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课程顺序、内容、教学计划,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应用课程。第二,专业性。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术,去进行本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在设置课程上就要尽量开展具有本专业特色的计算机课程。第三,实践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其研究的对象不是计算机本身,只是其具有的功能,学生不需要掌握计算机本身的构造和原理。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应该尽量多设置实践操作课程,从而加强计算机技术与学生本专业间的应用联系。
(二)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
首先,就是在开展实践课程时,要摆脱传统计算机教学的局限。教师要不断钻研计算机技术应用和各专业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计算机应用,巧妙地的融入到专业课程当中。使学生能够利用计算机技术去认识、分析、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问题,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其次,是要将校园网与教学活动结合,组织学生多进行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交流、竞赛、评价等活动。也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体会到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
(三)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的总结和反馈,对于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教师调整教学方案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第一,权威性。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评价,必须要具有权威性。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内容、成绩的方面,必须给予客观真实的评价,使教师能够及时的发现学生的不足,并且引导学生能够正视自身的缺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供有力的依据。第二,层次性,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评价,由于各专业间的性质和应用都存在一定差异,评价的侧重点和要求也就不同。因此,在建立教学评价体系时,一定要强调其具有的层次性,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要给予不同程度的评价要求。第三,动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同时也带动着相关硬件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教学评价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的更新评价内容和标准,促进学生不断完善自身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进步,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讲,仅掌握基本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求学生能够将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灵活的应用到解决本专业的实际问题中。教师还要对教学内容和方式不断探究创新,根据学生每阶段的实际需要,对教学方案和计划做出科学的调整,从而促进学生计算机应用和操作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琪锋.关于加强大学生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2,28(3):73-81
论文摘要:结合单位的实际,分析了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和不足,讨论了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了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与信息安全有关法律法规课程的特点.给出了高师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设置方法.
论文关键词:高师计算机专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
人类进入21世纪,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检索能力风靡全球.
网络已成为人们尤其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最快途径.网络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虚拟性、学习性等特点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而且正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甚至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网络犯罪,所有这些使得高师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从事网络教学、实践的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不仅因为,自己一方面要传授学生先进的网络技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学生不要利用这些技术从事违法活动而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违法与不违法只是一两条指令之间的事情,更重要的是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可能成为老师去影响他的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中开设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抓住机遇,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的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教学的新特点、新方法、新途径、新对策已成为高师计算机专业教育者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校的实际,就如何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信息安全法律课程作一些探讨.
1现有的计算机专业课程特点
根据我校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面向定位,按照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注重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思路,沟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的课程联系.全校整个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含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师教育课程(非师范除外)、实践教学课程”四个大类,下面仅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特点介绍.
1.1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是按学科门类组织的基础知识课程模块,均为必修课.目的是在大学学习的初期阶段,按学科进行培养,夯实基础,拓宽专业口径.考虑到学科知识体系、学生转专业等需要,原则上各学科大类所涵盖的各专业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应该相同.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科学概论、网页设计与制作、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
1.2专业方向课程各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设置主要课程,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有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设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同时可以开设2—3个方向作为限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在任一方向课程组中选择规定学分的课程修读.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导论、软件工程实训、计算机系统结构等.
1.3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不足计算机技术一日千里,对于它的课程设置应该具有前瞻性,考虑到时代的变化,计算机应用专业旨在培养一批适合现代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发展要求的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现有我校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是针对这一目标进行设置的,但这一设置主要从技术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广泛的使用网络、更关注信息安全这一事实,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承担起自觉维护起信息安全的责任,作为高师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里应该考虑到教育学生不得利用自己所学的技术从事不利于网络安全的事情.
2高师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必要性信息安全学科群体系由核心学科群、支撑学科群和应用学科群三部分构成,是一个“以信息安全理论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信息工程和信息安全等理论体系为支撑,以国家和社会各领域信息安全防护为应用方向”的跨学科的交叉性学科群体系.该学科交叉性、边缘性强,应用领域面宽,是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体系,涉及的知识点也非常庞杂.
仅就法学而言,信息安全涉及的法学领域就包括:刑法(计算机犯罪,包括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故意制作传播病毒等)、民商法(电子合同、电子支付等)、知识产权法(著作权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等)等许多法学分支.因此,信息安全教育不是一项单一技术方面的教育,加强相关法律课程设置,是信息安全学科建设过程中健全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途径与任务.
高师计算机专业,虽然没有开设与信息安全专业一样多与信息安全的有关技术类课程.但这些专业的学生都有从事网络工程、软件工程所需要的基本编程能力、黑客软件的使用能力,只要具备这些能力且信息安全意识不强的人,都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干出违反法律的事情,例如“YAI”这个比CIH还凶猛的病毒的编写者为重庆某大学计算机系一名大学生.由此可见,在高师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相关的法律法规选修课程是必要的.
2.2可行性技术与法律原本并不关联,但是在信息安全领域,技术与法律却深深的关联在一起,在全世界各国都不难发现诸如像数字签名、PKI应用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从本质上讲,信息安全对法律的需求,实际上来源于人们在面临信息技术革命过程中产生的种种新可能的时候,对这些可能性做出选择扬弃、利益权衡和价值判断的需要.这也就要求我们跳出技术思维的影响,重视信息安全中的法律范畴.
根据前面对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分析可知:信息安全技术与计算机应用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事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很容易转到从事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上,加之信息安全技术是当今最热门技术之一,因此,在高师计算机专业中开设一些基本的信息安全技术选修课程、开设一些与法律体系紧密关联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选修课程学生容易接受,具有可操作性.
3信息安全技术课程特点
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众多,有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管理等学科,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知识,理论与实践联系十分紧密,新方法、新技术以及新问题不断涌现,这给信息安全课程设置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使我校计算机专业学生了解、掌握这一新技术,我们在专业课程模块中开设《密码学基础》、《网络安全技术》、《入侵检测技术》等作为专业选修课.我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
(1)每学期都对知识内容进行更新.
(2)对涉及到的基本知识面,分别采用开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讲座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知识体系,如有操作系统、密码学基础、防火墙技术、VPN应用、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安全管理、信息安全法律课程等.
(3)对先修课程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习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之前,都可设了相应的先行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如开设了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和数论基础等课程.
(4)注重实践教学.比如密码学晦涩难懂的概念,不安排实验实训,不让学生亲手去操作,就永远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防火墙技术只有通过亲手配置和测试.才能领会其工作机理.对此我们在相关的课程都对学生作了实践、实训的要求.
4涉及到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内容的特点
信息安全的特点决定了其法律、法规内容多数情况下都涉及到网络技术、涉及到与网络有关的法律、法规.
4.1目的多样性作为信息安全的破坏者,其目的多种多样,如利用网络进行经济诈骗;利用网络获取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情报;利用网络显示自己的才能等.这说明仅就破坏者方面而言的信息安全问题也是复杂多样的.
4.2涉及领域的广泛性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互相交织,信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作用甚至超过资本,成为经济增长的最活跃、最有潜力的推动力.信息的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到军事政治等机密安全,小到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信息安全问题涉及到所有国民经济、政治、军事等的各个部门、各个领域.
4.3技术的复杂性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管理问题,信息安全技术又涉及到网络、编码等多门学科,保护信息安全的技术不仅需要法律作支撑,而且研究法律保护同时,又需要考虑其技术性的特征,符合技术上的要求.
4.4信息安全法律优先地位综上所述,信息安全的法律保护不是靠一部法律所能实现的,而是要靠涉及到信息安全技术各分支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体系来实现.因此,信息安全法律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兼具有安全法、网络法的双重地位,必须与网络技术和网络立法同步建设,因此,具有优先发展的地位.
5高师信息安全技术课程中的法律法规内容教学目标
对于计算机专业或信息安全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应深入理解和掌握信息安全技术理论和方法,了解所涉到的常见的法律法规,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技术防御技术和安全通信协议.
而对普通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来说,由于课程时间限制,不能对信息安全知识作较全面的掌握,也不可能过多地研究密码学理论,更不可能从法律专业的角度研究信息安全所涉到的法律法规,为此,开设信息安全法律法规课程内容的教学目标定位为:了解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初步掌握涉及网络安全维护和网络安全构建等技术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数字签名法》,《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等.
6高师信息安全技术法律法规课程设置探讨
根据我校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课程,其中多数涉及信息安全技术层面,主要以选修课、讲座课为主,作为信息安全课程的补充.主要可开设以下选修课课程或讲座课程.
(1)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基础讲座:本讲座力图改变大家对信息安全的态度,使操作人员知晓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安全规章制度的含义及其职责范围内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让学生首先从信息安全的非技术层面了解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内容包括:国内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概貌、我国现有信息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简介等.
(2)黑客攻击手段与防护策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借此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了解常见的安全漏洞,识别黑客攻击手法,熟悉提高系统抗攻击能力的安全配置方法,最重要的还在于掌握一种学习信息安全知识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3)计算机犯罪取证技术:计算机取证是计算机安全领域中的一个全新的分支,涉及计算机犯罪事件证据的获取、保存、分析、证物呈堂等相关法律、程序、技术问题.本课程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相关的犯罪的追踪、密码技术、数据隐藏、恶意代码、主流操作系统取证技术,并详细介绍了计算机取证所需的各种有效的工具,还概要介绍了美国与中国不同的司法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