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听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应该重视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提升自己,使自己掌握更加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国家已经开始举办高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这就给我们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学校应该重视这个培训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培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服务。
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沿袭传统的授课方法:板书+讲解。学生只是课堂教学的“听客”,知识点的记录者。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培养与锻炼,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符合社会需求的。新形势下强调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这必然要求教师不能作为计算机网络教学活动的专制者,而是要转变思想,转换观念,和学生共同、平等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进程,创新教学方法。其实计算机的许多课程,可以以演示+操作+讲解+练习+提高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计算机网络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就能与教师一起共同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总结计算机网络学习的规律。这样才能让教师与学生在思考中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相互配合,在讨论中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提高。从而实现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自我完善。学生也在这种参与教学中体会到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习的乐趣,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时,就引导学生和笔者一起参与了课堂的教学。我们知道对于《计算机网络概述》这节课它包含了很多计算机概念,从而使得课堂的教学变得比较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课堂教学伊始,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以短片的形式播放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营造了一个相对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接着趁同学们兴致高昂,笔者又结合短片与教学的内容提出来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思考:①让学生自己说出自己想象的计算机网络是什么?网络的世界什么?②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网络?③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有哪些?④你对计算机网络的了解有多少?然后让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结合多媒体播放的短片,找出问题的答案。这样同学们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总结出了问题的答案,他们一定会对这些知识点记忆更加深刻。这种教学模式下,改变了传统计算机网络课堂教学中单一、乏味的局面,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了更多的有用之才。
教师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
作为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应该积极与同行间进行教学经验的交流,在交流与合作中才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对我们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之间互相交换教学心得与经验,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适应教育的改革。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的水平,避免“穿新鞋走旧路”的现象出现。我们知道,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了,我们教师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从根本上提升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教学效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产生新的教学理念与传统的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如果处理不好,就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但是这个问题只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无法解决的,我们必须与其他的同行进行交流,这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专业的发展。教师间的相互听课就是一种很好的同事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这样才能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培养。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既是一种学习形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是以小组间学生的相互学习为其基本形式,以团体的总成绩作为评价标准,师生间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新的学习形式。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好合作小组的分配与组合。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各个学生的特点,尽量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不同学习成绩,不同性别,不同能力,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编排到一起,这样不同的学生都能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组内优势互补,合作小组间达到公平竞争,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内,要明确各自的分工,每个成员都有任务,不搞个人主义,不搞一言堂,合作学习小组不是一个人的舞台,大家在小组内平等交流,各自发挥聪明才智,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笔者在教授《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这节课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展开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我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让同学在课下结合网络与相关的书籍,总结出计算机网络的起源与发展,然后在下次上课时,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小组的总结情况,最后由我进行综合讲述,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予表扬,对表现不好的小组指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这种教学模式下,同学们之间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大家你追我赶,唯恐落后,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氛围。下面是表现较好的学习小组总结的情况。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一)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根据东方市教育局关于对《北片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进行检查评估》的通知精神,为迎接市教育局的教学常规检查,我校在校长的领导下,将成立检查组,于6月6日至10日,对我校各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专任教师80 人,在校学生760人,设有中心小学1所,村级小学7所,教学班共42个。
二、检查内容
计划、教案、授课、作业(含作文)、考试、听课、辅导、教研、总结、网络教研。
三、教学常规管理取得的成绩
1、计划
计划是指导教学工作的依据,是全面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送检的各类计划共有384份,其中教师教学
常规实施细则共8份,20xx年学校教研工作计划8份,20xx年学校教研工作计划8份,本学年上学期科组教研工作计划16分,科任教学工作计划84 份,本学期科组教研工作计划16份,科任教学工作计划84分,辅导计划(20xx年、20xx年)共160 份。
经检查,各学校对计划工作十分重视,都能根据本校的实际制定出科学合理、周密有序、操作性强的各类计划。各校教师的学科教学计划都能按教材总体分析,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情况简析方法与措施,教学进度安排的要求认真撰写。如:杨奉环老师制定的班主任工作计划和科任工作计划,内容科学、切合实际、操作性强。计划制定得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玉章小学。较好的老师有:杨奉环、王龙慧、文江云、符祥京。
2、教案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依据,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编写一个好的教案是上好课的前提。
送检的教案本共有72本。经检查,大部分教师的教案撰写与进度相符,没有发现添漏课时,书写也工整。每课时都能按教案本上的栏目规范填写,教学过程栏填写也详细、具体,有老师、学生的活动,体现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也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板书设计具有高度的归纳和概括性,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知识;课时教学评价,单元教学反思也实在,有得有失,还有努力方向。如:陈琼英老师撰写的教案,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和重、难点。撰写教案优秀的老师语文科有:杨奉环、符光华、任嘉丽、黄海平、陈琼英、文俊飞。数学科有:符明富、王龙慧、文江云、符祥京、陈宗武、吴大光。
3、授课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常规的重中之重。本次检查听了十位老师的课,共10节,总体评价是好的。授课老师能按进度上课,教学过程符合课堂教学常规,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教法灵活多样,学法指导得当,互动也好,体现了课改理念,实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如陈琼英上的一年级语文《乌鸦喝水》、符明富上的六年级数学《圆柱》。课堂气氛活跃,师生、生生互动热烈。他们的课能给听课老师耳目一新的感觉。授课较好的老师有:符明富、陈琼英、杨奉环、黄丽萍、吴大光等。
4、作业
作业是教学信息反馈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能认真地做好作业布置与批改工作,就能掌握学生平时学习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送检的作业本共1515 本,作文本共415本。经检查,绝大部分老师能按学校规定的作业、作文次数布置与批改作业。作业份量适当,内容涉及面广,题型多样,既有基础题,又有发展题和提高题,难易适中。教师的评价也较中肯,评语富有激励性,并标明批改日期。作文批改有眉批、总批,对错别字,病句都能一一改正。多数学生能够认真做作业,书写工整、美规。作业布置与批改优秀的老师有:王龙慧、符明富、陈丽娣、赵志花、陈琼英、杨奉环、吉训智、文江云、吴大光、赵文、任嘉丽、符红桔、黄丽萍、陈列英、王秋进、陈宗武、符光华、文忠、文永山。作文批改优秀的老师有:洪春桂、陈春云、杨奉环、黄丽萍、符光华、文俊飞、曾义清、赵兴祥、曾永智、黄海平。
5、考试
考试是检查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送检的学生成绩登记及三率一分统计表共82份,期中考试试卷书面分析共82 份,上学期期末试卷书面分析80份。经检查,各学校学生成绩登记表归档保存得很好,本学期各校的单元测试都登记了3次,期中考试1次,期中考试都统计三率一分。如:黄丽萍老师撰写的期中(期末)考试试卷书面分析较全面,有成绩,有不足,也有改进的方法和措施。试卷书面分析撰写得较好的老师有:符祥京、符明富、黄丽萍、陈国安、文江云。
6、听课
听课是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教师之间相互听课,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达到教学相长,不断提高的目的。送检的听课本共有71本。经检查,各学校的教师基本上能按学校的教研计划进行听课。能认真地做好听课笔记,并能按听课记录本上的栏目认真填写。各老师都能完成学校规定的听课任务(15节以上),听课记录都具体、详细,并有领导签名。听课记录较好的老师有:陈国安、陈丽娣、文江云、黄丽萍、吉训智、符祥京。
7、辅导
辅导是老师培优补差的重要措施。送检的辅导记录本共有128本。其中20xx年有63本;20xx年有65本。经检查,各学校都非常重视辅导工作。老师们的辅导都有辅导计划,具体记录辅导的时间、内容、效果。辅导过程都非常认真、详细。对差生辅导都很到位,效果也较好。这反映出教师们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表现突出的老师有:杨奉环、任嘉丽、陈琼英、陈国安、符光华、文忠、吉德尧、赵文。
8、教研
教研工作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途径,能让教师不断创造课堂有效教学。学校积极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质量就会不断提高。送检的教研工作记录共有16 份,教学论文、案例、教学反思,课堂教学评比获奖证书共有8张。经检查,各学校都有开展教研活动的情况记录。每次教研活动都有活动的科目、时间、主持人、参加人员、活动过程简录,活动后的收获及感受。教研活动记录材料
做得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玉章小学。
9、总结
总结是学校、教师对一学期来的管理中的主要做法、经验、存在问题进行的回顾和反思。送检的总结有115篇。经检查,各学校的各类总结都能围绕工作目标完成了哪些,工作的具体做法,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工作过程存在的突出问题,今后如何整改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各老师写的总结都能用事例和数字来阐述成绩和问题,数字都在2000以上。撰写总结较好的学校有:报坡小学、中心校。撰写总结较好的老师有:陈国安、文江云、符祥京、符光华、黄丽萍。
10、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新的教研形式,它通过网络手段充分发挥博客助研、助教、助学、助管的功能,让每个教师在教研网络的学习和研讨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经检查,我中心校博客文章有17篇,评论有100条,访问次数有514次。
四、存在的问题
1、有些老师的教学工作计划与教学工作总结过于简单,偏离本班教学实际,空话、套话较多,有从网上下载的现象。
2、有些老师的教案撰写也过于简单。如;单元教学反思只三言两语,没有真正反思出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3、有些老师批改作业不够认真,有时对学生做错的题只打错而不改。
4、各小学对网络教研还不够重视。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教师的业务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增强教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紧迫感。
2、严格教学常规,重视管理创新
(1)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2)狠抓教学过程管理,每个学期检查两次教学常规,评比一次,量化评分,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
(3)重视网络教研。各学校要成立网络领导机构,制定网络教研的工作计划、制度等,并按计划进行网络教研,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二) 一年以来,我校教职工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博白县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及细则》,结合本校实际,切实把我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抓实、抓细、抓好,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期初,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严格按国家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未经教育局同意,我校决不随意停课,决不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商业性庆典活动。一开学,学校就制订好教学计划,每天按时上下课,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学习、睡眠和运动时间。为了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规定休息日、节假日教师不能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或部分补课或上新课。严格执行规定,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
二、规范教学工作管理
为了加强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教务处制定了《凤山二中教师教学工作常规制度》,对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听课、评课都作了具体要求,进一步规范教学。我校根据上级规定,全面减轻学生负担,教务处相应地制定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制度》,并要求教师严格执行。
三、落实教学工作检查
学期初,各教师要写好本期教学计划,并严格按照教学进度来授课,为了解各教师授课进展情况,我校采取周周检查,每周星期五早上由各科基组长对各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表格上交教务处,学校领导不定期抽查。
四、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
学期初,各科组长对该科的教研活动作全期的全面安排,每位教师每期至少要上一节研究课。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较好,特别是年轻教师,不断尝试玉林市的问题教学法和山东杜郎口教学模式,各科教师互相听课、评课,共同进步。
五、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我校把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把学生的思想教育渗透在各种教学中,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拟制在学校舞台两则墙上,使学生随时都可以用此来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凤山镇二中学生个人量化管理条例》,起到督促学生行为规范的作用。
六、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横向联系
加强学校、社会、家庭的联系,创造和谐校园。我校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邀请其来给学生上法制教育课,让学生增强法制意识。要求各班班主任积极主动地进行家访,认真做好记录。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对学生的各种教育跟家长联系,学校不定期召开部分家长会议,跟家长共同探讨如何教育孩子,如何管理学生以求达成共识。
七、开展多种教育活
我校非常注重班级、团队活动的开展,期初就要求各班依照学校的工作计划,积极开展好本期要举行的活动。我校每学年都举行七年级广播体操比赛,八年级篮球比赛,九年级汽排球比赛。
八、本次常规检查情况
我校本期于12月7日下午,组织学校全体领导、各科基组长,对各科任教师执行教学常规情况进行严格细致的检查,此次检查主要是对教师的计划总结、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记录、教研活动记录、作业批改情况、学困生辅导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检查,检查主要是采取查看教师教学材料。在此次检查中发现,各科任教师均按要求完成有关的教学常规工作,现从如下五方面作简单总结:
1、计划总结
各教师都制定有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班主任、毕业班教师均制订有班主任计划、复习指导计划;各教师每学期期终都写有工作总结。其中化学科的刘益华老师的教学计划对于学情分析合理,体现人文关怀,充分考虑学困生的学习障碍,制定有较好的针对性措施。
2、备课上课
绝大部分老师备课能做到三备六熟,所写教案目标明确,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知识传授准确、能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爱国教育,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课堂互动比较充分,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教学环节安排合理紧凑、教学程序清晰、教学方法多元化、教学过程详细、板书设计精当;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很高。教案课时写得较多的老师有:陈福、蒋俊、卢爱东、吴里平、刘唐华、黄琳、冯媛琼、李苹、刘益华、刘媛等。
3、作业辅导
各教师课内外作业量适中,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作业批改处理恰当;对学生辅导方式多样,能做到集体、个别辅导相结合,好、差生辅导相结合。在作业辅导工作中做得较好的老师有:周玉娟、陈旭、叶有青、蓝春兰、何艾霞、赵辉等,其中张清华老师布置的作业难易适当,教师批改与学生批改相结合,且有具体的鼓励性语言;蒋俊老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详细,有眉批和总评,且有详细的批改记录。
4、学习评价
各教师在教学实践当中积极改革评价内容和方式,按要求组织考试和检测,客观评价学生成绩,每次检测后都能组织评讲,对期中、期末考试能写出质量分析。在学习评价工作中做得比较好的有刘先贵、程冰、陈家梅、蒋俊等老师。
5、教育科研
各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学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在科组活动中说课或中心发言一次以上,每学期上研究课、公开课一次以上,每位教师每期听课15节以上,并积极参与评课活动。一年来,全校教师在各级报刊杂志网站发表教学论文,教学随笔达50多篇,以刘超武副校长为组长的10位教师参加了玉林市C类课题《农村初中作文生活化的教学实践与研究》的研究。
检查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有个别老师对待教育教学常规工作不够重视;有个别教师的教案不切合自己班级的课堂教学实际;有个别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不够仔细、评语过于简单等现象。
总之,一年以来,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决心继续做好、做实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为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教学工作自查报告范文(三)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我校在接到县教育局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学工作视导检查的通知后,对照标准,就学校的各项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将检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学管理
1、严格按课程计划开设课程,每学期有新排课程总表。学校每学期均根据山东省颁发的学校课程开设标准,严格落实,既不多开课程,也决不少开课程,严把课程关、课时关,并能科学规划,重新设计课程总表,并将班级课程表、作息时间表上墙,及时向教师、家长公布。
2、学校有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和分学年(期)的教学活动计划,同年级学进度,教师有所有任教学科的分学期(年)教学计划。
3、学校建立了教学管理实施细则,从教学计划的制定、设计到备课,上课、学生的作业、教研活动等均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学校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
4、实行行政领导包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包组领导采取循环听课的方法,争取一个月在蹲点的年级听课一个轮回,积极与教师交流,促进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为了使教学常规管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校中层以上的领导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坚持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校长听30节,中层干部听40节,关注教师课堂表现,向40分钟要质量。
二、教学工作
1、重视集体备课
本学期,我校对教师提出教学常规六认真的要求,强调认真备课是每位教师的职业底线,备课除了课前学习课标,课中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等常规之外,积极倡导发挥教研组集体的智慧,重视集体备课。各教研组坚持每周在同年级同学科中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备课做到有三定: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运用集体智慧,帮助个人设计教案。
备课提前一周,精心备好每一课,没有出现无教案进课堂的现象。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重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等要齐全,有教详细的教学过程,合理的教学方法,字迹工整、清晰。有教学反思,反思,内容多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想法、做法,学生在课内的反应情况及学生作业反馈等。教导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检查之后资料作为个人业务档案。
2、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要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认真处理好学、教、练三者的关系。要构建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强调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要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和活动;善于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精神和科学态度;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列入教学目标;积极帮助和指导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鼓励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促进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共同发展,尊重学生人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或自制课件来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习兴趣,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得到创新的启迪,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更多的知识。
3、教师精心布置作业,加强针对性,体现灵活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语文忌死抄、死背,注重积累性、应用性作业的布置,数学忌机械、重复性作业,注重实践性、应用性作业,其他各学科也应创造性地布置作业。各年级扎扎实实抓好写字工作,严格抓好学生的写字质量。作业批改认真、及时、正确,还进一步加强面批的次数。
三、教学教研
1、校本教研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关注学校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师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验过程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教研活动,学校教研氛围浓厚,有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教研
授课老师可从网络上直接下载教案(或教学设计资料),付诸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实际、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已有的教学风格进行加工调整,增加学情分析后再传至教研组指定的服务器文件夹中,让组内老师点评修改,整合多位老师意见后形成最终教案,这样就在网上形成了一个看不见的备课集体。此外,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的多向研讨让教研组成员还可以通过录制好的课堂教学视频进行评课,将课堂教学进行微格、细化后就更容易发现过程中存在的细节问题,使评课更具针对性,每个参与教师都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学环节进行点评,不需要留情面和搅稀泥,避免了评课的空泛、不着边际,发展完善后网上集体备课评课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措施。
2完善研修步骤是催生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
在目前的学校教研实践中,教师反思意识是落后的,其原因是常规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听课、评课、说课、反思、主题研讨等环节组成,但是从教师角色来看是被研究者、被评判的对象,从参与态度的程度上看是旁观旁听,过程上的分析也是一言堂或单向评价较多,即便课后的反思也只是注重对具体实践结果的粗浅回顾,缺乏对实践过程的深入剖析,这可以说是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水平一直以来得不到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笔者认为,在信息技术环境中的校本教研可分为六步进行:第一步,备课组成员合作策划制定教学内容,一起完成背景材料的准备和教材分析;第二步,提供原生态的教学现场,即执教老师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不试教不听课),技术老师则负责录像并传网;第三步,注重强化执教者的反思,执教教师上好课以后自己看录像并写好课后反思;第四步,在教研组内进行常规教研之后,利用网络研讨的互补性开展网上论坛,继续深化研讨主题,利用网络论坛扩展了空间和延伸了时间,使论坛更具有实践方面的反馈;第五步,教师本人或组内同事再进行课后一课多上的重建(即学情不同的同课异构),让教学成为讲学之乐;第六步在论坛和集体反思的基础上形成教学案例和经验总结,并最终完善研修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3多元化互动为教师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
校本教研的形式随着网络开放时代的到来,它不应是刻板、一成不变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区域性跨学科、跨年级、多元化互动形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是普遍受教师们欢迎的。不难发现,每位教师在自身专业化发展过程中总希望能不间断地得到专家名师的伙伴式帮助,然而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各样的限制往往不能实现,我们可以尝试建立网络教研中心,以沙龙论坛的形式开展校本活动,让参与者来“网络教研中心”听课,与执教者直接对话,交流心得、发表看法,这种新型“伙伴式”教研组的活动会更有效地帮助教师成长,让没有机会到现场听到课的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执教者的教学设计和文体资料,浏览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各家观点,参与研讨,从而促进了各种教学资源的联动融合与再生。
4网络校本研修带给教师成长的一些问题
常规的教研活动,其一般流程主要包括:指定上课教师、备课上公开课学科其他教师听课、观察、记录上课教师教学反思专家及同伴点评学科教师撰写评课稿上课教师撰写教学案例(如图1)。对于学科教师来说,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尤其对上公开课的教师,有更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活动过程及效果来看,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1.教研活动的效益不高
作为教研员,要组织一次教研活动,往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如制订活动计划、确定活动主题、指定上课教师、对上课教师进行活动前的教学指导等。尤其是信息技术学科,由于上课要受到学校机房条件的限制,往往还需要在上课前对机房进行检查,甚至要修理设备。但在活动中,由于部分教师参与度不高,重视度不够,点评也是人云亦云,从而降低了活动的实质性意义。
2.教研活动缺少可延续性
由于受时间、场地等因素的限制,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比较仓促,有的甚至是搞“形式秀”。另一方面,传统的教研活动在一次活动结束后,往往就此告一段落,最多也就要求上课教师写一些教学反思、听课教师写一些评课稿,教研活动缺少可延续性。
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研训模式
针对传统研训活动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凭借信息技术学科的技术优势,依据“学习思辨―现场建立―现场研讨―现场总结”这一研训模式,创建了网络研修平台,把日常的研训活动进一步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很好地弥补了传统研训活动方式中的缺陷。其流程如图2。
基于网络研修平台的研训模式的特点
1.教师对活动的参与度比较高,有专家的理论引领、有教师互动,同时能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相互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2.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创建网络研修平台,把研训活动的整个过程延伸到网络平台上,对于广大的教师来说,整个活动过程是透明、可再现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随时浏览活动的资源,了解当时课堂教学的状况,分析总结,利用其长来指导自己的教学。
3.有利于课程资源的积累。终身学习已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必要手段,但是怎样进行学习、从哪里找到有效的教学资源,往往成为教师学习的障碍。我们通过这种形式的研训活动,可以积累有效的教学资源,为广大教师提供一个可以相互学习的平台。
4.研训活动的可延续性。我们随时可以利用活动中积累的大量资源,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视频、教师的评课稿等,进一步开展研训活动。
5.有利于研训教师的专业发展。在研训活动中研训教师与学科教师是平等的,可以与任何一位教师进行交流对话,可以使研训教师更多地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同时,对于研训教师本人来说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
研训活动案例及反思
1.一次市信息技术研训活动安排
上午 听两节课:一节是尚田镇校周志龙老师的(以指定的方式决定);一节是萧王庙镇校孙科峰老师的(以抽签的方式决定)。
下午 12∶00-12∶40教师撰写评课稿及课后反思(要求体现叙事式,对比式)。
12∶40-14∶15上课教师反思及其他教师评课。
14∶15-15∶45学科名师讲座:《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概论)。
2.活动反思
(1)研训活动新举措的解释:课前学习新课程的理论――《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人人撰写教案,并把教案上传到网络研训平台,抽签决定上课,课后进行对比性反思并写好评课稿,其目的是督促大家人人参与,保证活动的最优化,促进大家共同提高。
(2)创建网络研训平台(itbbs.省略:8888)。我们的论坛是要为大家提供教学交流的空间,积累教学资源,提供方便大家学习的理论文献。这一平台是最需要大家参与积累教学相关资源的。目前平台积累的资源主要是教学设计和课堂实录等。为更好地开展研训活动,今后我们可以在以下三方面加强建设:首先是网络学习所得(包括理论上、技术上的经验体会);其次是教学资源的积累;另外是利用这一研训平台组织有关教学的专题学习讨论活动。
当前,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特别是农村学校教育也铺上了信息高速路。信息素养也成为一个生动而富有挑战性的概念。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未来世界居领先地位的必是信息能力最强的国家。农村教师一定要在这大好形势下迅速提升自身专业水平,而网络化学习与教研是一条成长的捷径。网络教研必定是常规教研的未来趋势!网络教研是平等的,是公开的,是跨越时空的教研发展趋势。
网络教研是我国新课程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深化而出现的新型教研形式,其特点是能够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缄默知识的显性化以及专家引领下的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是凭借网络技术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借助于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活动。网络教研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网络教研平台,对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
网络教研的优势
1.丰富便捷的资源系统
网络以其庞大的资源系统,集结了许多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工作体会、学习思考。一些汇集新课程的教学资源为农村教师提供良好的快捷的交流平台,为教师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网络教研氛围。
2.专家引领
在农村学校,由于人力资源极度缺乏,许多对教育怀着满腔热情的教师,长期独立地摸爬滚打,收效甚微,以致认为教学研究也不过如此。一些教育专家和特级教师的教学风采也只能在杂志上看到。但网络大大缩短了一线教师与教育理论研究专家的距离,甚至足不出户就可以观摩优质课例。以往的教育教学实验都是专家拟定教育教学方案,由一线教师按部就班地实施,而在新课程推广过程中,一线教师和专家的位置是平等的,教育专家的理论研究在即时的教学检验中也可以不断得到修正,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被及时地总结,网络构筑了新型的专家――教师互动模式。在这样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研究合作模式中,农村教师受益最大,一批研究型教师迅速成长起来,成为实践新课程改革的主力军。
3.不受时空的限制
常规教研活动由于受时间和地域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参与面小、交流不充分、回应不及时、跟踪指导欠缺等弊端。网络教研可以突破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或者基于在线通讯工具的教研群体,进行区域内或跨区域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贴等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教师围绕同一个主题共同开展研究、共享成果,这是传统教研时代根本无法想象的。网络教研达到了一种跨区域的共享、互补的功效,能够实现异步、同步相结合的更加以人为本的教研。而且,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就随之结束。而网络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种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而且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其他教师交流,即使彼此不在同一地方,或者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大家观点,参与研讨,影响面比较大,指导的面也更加广泛。
4.促进资源共享与合作
网络的隐蔽性消除了教师的戒备心理,特别有利于农村教师敞开心扉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网络教研中,有的老师把自己遇到的问题或成功的教案、案例与同行一起互相交流,共同分享,在群策群力中凝聚更多人的智慧,每个人在贡献自己智慧的同时也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了帮助和启发,提高了自己的学术水平。开放的网络平台、平等的交流氛围,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家以共鸣的方式相互促进和提高,构建了和谐的抒发、表达、辨析、提炼教学思想、总结教学方法和探索教学规律的人文网络教研环境,在超越时空的研究中不断实现着自我的超越。
5.教研手段多样化
Email、QQ、BBS、Blog,既可作为教师群体的交流工具,又可为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提供技术支持:教师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获得名师指导;通过QQ与名师进行即时交流;通过论坛上的“名师专栏”向名师请教,通过教师在线研修网中的“名师专栏”获得名师指导。网络教研使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变得越来越普遍。
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的条件
1.硬件条件
(1)校园网络。校园网络不仅仅具备校园局域网的功能,同时必须能够连通Internet,保证网络畅通,建立校园网站,建议包括如下内容:设立教研新闻、课程改革、教考研究、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专题研究、教研论坛、教研论文、教研计划、教研通知、学科动态、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课外活动等栏目。充分发挥了网络速度快、信息及时、不受时间空间限制、透明度、参与面与交流面都较大等优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在此过程中,在及时有效地为基层提供服务的基础上,促进了教研观念的更新,对变革传统教研方式作了有益的探索,进而提高教学研究工作、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2)基本硬件。包括办公室配备台式电脑,安装基本常用办公软件,配备专职网络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维护,保证校园网络的畅通。有条件的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以方便快捷随时随地的进行教研学习。
2.教师素质需要提升
首先,要转变教师传统的教研理念。新课改的启动,带来了新理念、新课堂、新教研。教育科研必须以教师发展为本,必须确立教师在教育科研工作中的主体地位,让教师成为科研的主人,通过科研来培养教师、提高教师素质,为教师的自我发展、价值实现服务;教育科研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科研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尤其要解决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要有针对性,讲求实效性。
其次,培养强化教师的信息素养。利用业余学习时间组织举办培训班,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网络教研的相关培训。让每位教师会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学会在网络上收集寻找各种教育信息和教育资源,向全体教师明确提出了开展网络教研规定和要求,开展网络教研,整体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的水平,提高教研活动的水平、质量和效益。
再次,鼓励教师学习。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天不学习就有可能落后,每天都有那么多的新知识需要掌握,每刻都有那么多的新见解需要了解,因此教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仅仅是业务方面,更涉及到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不一定将名山大川都走遍,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其价值是一样的,网络资源如此丰富,更应该成为教师日常性工具。
农村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有效途径
1.集体备课电子化
备课是提高现代教学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传统的集体备课不外乎是同年级同学科组的教师,参照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在一起说一说、议一议教学的目的、重难点、课时安排、教法学法、教学手段等。而许多农村学校没有平行班级,教师备课一直是单枪匹马。采取网络环境下的集体备课就大不相同,它从内容、形式、对象等方面都赋予新的内容。这样,农村教师的电子备课,就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甚至学科的限制,在一个广阔的时空内进行专题研究。教师将教学设想以及解读按时上传“ftp”专门文件夹,组内其他教师围绕主备教师的教学构想网上展开讨论,教师可以随时吸纳和整合大家的意见,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必要的调整,撰写课时教学计划。这种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约束的集体备课充分、有效,使教师智力资源得到共享,教学个性得到培养,教学差异得到互补。
2.专题研讨交互化
围绕某个专题进行面对面的学习、交流、研讨,这是常规教研活动中的主要活动形式。网络环境下,我们运用网上交互方式来实现专题研讨,研讨内容更深入、研讨时间更持久,研讨的范围更宽泛。比如“网上沙龙”是一种崭新的研究形式,农村教师可以借助论坛进行在线实时“网上沙龙”,给自己来一次头脑风暴。学校网站也可以开辟“教研专题论坛”,开办“每周一题”,教导处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根据教师需要“发帖”,引导全校教师展开讨论,营造浓郁的教研气氛,为教师搭建一个对研究主题思考、讨论、争鸣的广阔平台,如“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观”“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有效合作学习”“如何进行习作讲评”“如何上好复习课”等等,教师借助“论坛”这个平台,畅所欲言,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跟帖”,评判他人的观点,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地点、人员限制,能够经常性的交流研究,集思广益,更好地讨论一些重要问题,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使理论学习在思考中内化、在讨论中交流、在争鸣中实现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彻底摆脱了教研活动每周一次的局限,使教研活动弥散在教师日常教学的每一天。
3.教学研究微格化,听课评课最优化
课堂教学研究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催化剂,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研究,可一改传统的听课评课,实现课堂教学研究微格化。校园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微格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网络教研中授课者则可将自己的教案及实录发到网上,让大家评析。以往的听课与评课只局限在本校听课者与上课老师之间的一对一交流、一次性无跟进互动。随着听课者离开,听课评课活动即告结束。而且因为评课者都是很熟悉的同事,很多人碍于情面,不肯说真话,这种活动停留于“好话、假话”云云。听评课活动一旦延伸到网络中,就会形成积极主动、民主对话、平等互动的群体教学研讨氛围,让每位老师在教研活动中唱主角。这样一次互动变成连续跟进的多次互动,一对一的交流变成一对多、多对一的交流,真正使教师通过研讨活动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授课教师则可在“备课――反思”中实现多次循环,使自己的教研水平有一次飞跃。
4.教育叙事,从“草根”到研究型教师
一些有追求的教师在网络中渐渐不满足于下载或上传课件、教案以及教学体会,他们开始在网络尝试着以“白描”方式述说自己的教育故事,并开始反思教育教学故事背后的意义。“草根式”教育研究热潮已开始形成,涉及的教育教学主题多是新课程背景下的新问题,这些教育实践问题没有现成的答案,大家以平等、探索的态度共同协作和商讨。参与者也由最初的一线教师中的网络爱好者,渐渐普及至一般教师、教育研究者、教育管理者。一线的、朴素的“草根”研究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教育叙事研究”之后,会渐渐发现自己已经跟新课改同步化,专业理论日渐丰富,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升,成为新课改中的研究学习型教师
农村学校网络教研存在的问题
网络教研纵使千般好,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农村学校进行网络教研存在着下面一些不足的地方,需要加强管理。
一是农村学校由于教育资金投入相对不足,电脑设备老化,人多机少,维护跟不上,这些都影响了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有许多有学习研究意愿的教师面对如此情景只能望洋兴叹了。所以,学校基本硬件的配备还有待加强。
二是需要转变教师观念,提升计算机运用水平。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看的主要是升学率。可是,大家都知道,从认识论上讲,要转变一种观念又是多么的难呀,包括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当然,社会的发展肯定是要我们迅速转变这种观念的。
第三,相应的教学资源不到位。农村学校实现网络教研缺少相应和必要的资源支持特别是软件资源,网络教研就只是个 “空壳子”。如今的中小学校园网,有条件的建,没条件的也建。打开校园网,空空如也。一张主页若干网页,无论多么精美,除耗费时间外,找不出对教研有什么作用,更没有发现校园网在教师之间的教研交流上有什么作用。校园网缺少教研的内容,缺少教师之间教研的交流,这是不争的事实。
关键词 网络;农业高校;大学生;积极影响;消极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9-0334-01
Impact of Network on Agriculture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NG Ying ZHAI Hong-xia
(School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Anhui Jianzhu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601)
Abstract The network has become indispensable as a part of college student daily life.The characteristic of network such as rich in resource,quickly,convenience and etc.,brought many positive effects to the college students.Bu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network showld not be ignored.Through the survey of some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the network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mpact on college students′ studies was researched and summarized.Several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study on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network.
Key words network;agriculture college;student;positive impact;negative impact;countermeasures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网络在农业院校中的应用面越来越广。据调查,截至2012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大学生是网络使用者中最活跃的群体[1],在网络的影响下,大学生的学习行为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有令人欣慰的一面,也有让人担忧的一面。现通过对安徽某农业高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调查,分析总结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并提出对策。
1 积极影响
1.1 网络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
网络给大学生带来了学习及生活等各方面的便捷,大学生可以足不出户了解相关信息,学习知识。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选课、查询自己的学习信息及考试成绩、了解就业信息、搜集就业信息等。学生时时刻刻都与网络为伴。
1.2 网络使大学生学习途径多样化
网络的出现,使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再单一。网络上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逐渐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种途径。学生可以在网上学习各种课程[2],比如尔雅通识类的视频课。各所农业院校的网上图书馆,不仅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节省读者奔波到图书馆查询借阅书籍的时间。同时,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内容。
1.3 网络使大学生学习行为趣味化
大学生普遍对传统的黑板板书感到枯燥,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失去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更无从谈起[2]。网络学习可以将声音、画面、文本等信息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更多感观刺激,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1.4 网络使大学生学习互动性增加
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它增加了大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可以及时通过网络咨询教师和同学,及时解决所存在的问题。促进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有利于形成“教”与“学”,双方形成和谐、平等的关系[3]。
2 消极影响
2.1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业
伴随大学校园网络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了很多大学生最主要的活动,有些人甚至因此荒废了学业,在虚拟的游戏世界之中不能自拔。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也给社会带来巨大危害。其他的网络休闲活动比如QQ、微信、网络视频等也占用了大学生很多时间。
对安徽某农业高校200名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5.6%的学生表示玩过网络游戏,其中65.1%的学生每天花费2~4 h玩游戏,20.3%的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61.7%的学生认为网络是导致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的重要原因。
2.2 网络影响大学生学习的定力
对安徽某农业高校2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在校园无线网络未覆盖校园之前,有81.1%的学生表示会认真听课;14.4%的学生表示上课有时候会走神,或者睡觉;4.5%的大学生表示很少听课,经常会旷课。在校园无线网络覆盖校园之后,56.9%的学生表示会继续认真听课,35.1%的学生表示上课大部分时间是在上网聊天、看视频、看新闻。通过对安徽某农业高校100名教师的调查发现,约83.7%的教师认为在网络普及之后,学生经常会低头玩手机,可以称为“低头一族”,同时听课的同学当中积极回应教师问题的很少。课堂效果不理想。有教师表示,在一些学生认为不重要的课程课堂上,“低头一族”的比例更大。网络世界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其中,大学生的学习定力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在课堂上,大学生很容易因为上课的理论知识太枯燥,而选择用上网来打发上课的时间。
2.3 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降低
据调查,在网络未普及之前,大学生学习上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会自己解决,而网络普及后,网络成为大学生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虽然增加了学习效率,但也扼杀了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自主性降低。遇到问题,他们首先想到的是通过网络来搜索答案,而不去享受解决问题的过程。“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通病。这些都是网络直接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容易使求知心不足的大学生养成依赖心理,主动求知的欲望减退。
3 对策
3.1 端正学风与教风,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校加强学风教风建设,加强对教师日常教学的管理,深化课堂内容,严把质量关,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辅导员层面,辅导员应该深入学生群体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引导,端正学风。学生层面,应积极参家学校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比如辩论赛、演讲比赛等,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总之,教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使严肃认真的课堂学习同生动活泼的学生文化活动相结合,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4]。
3.2 加强教学改革和课堂监管
高校加快教学改革的进程,将脱离现实的教学内容。应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加强课堂的纪律建设,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就要进行适当的处罚[5]。
3.3 端正大学生的学习态度
大学生的生活可以离不开网络,但大好时光不能都浪费在网络上。大学生需要对网络有客观的认识,做到“理性上网,爱我学习”。大学生应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不仅需要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学校、教师的帮助。在良好的学习环境影响下,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3.4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有趣的知识点穿插在教学内容中,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作为一名学生,应该提升对专业和专业知识的热情和兴趣,不能一味抱怨。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能因为偷懒、没兴趣而不去学习。大学生需提高自身的意志和定力,培养学习兴趣。
4 参考文献
[1] 覃明.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与应对措施[J].网络财富,2010(7):144.
[2] 魏云.网络文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3] 李顺章.网络文化背景影响下的大学生学习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为例[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1.
一、小学英语教研活动现状与问题分析
教研活动有名无实,“有教无研”现象普遍。济源市地处豫西北,全市70%的学校分布在农村、山区,点多面广,规模较小,教师分散。许多教师一人承担了全校的英语教学任务,教研活动难以开展。
教研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深度交流互动。许多学校依然使用传统教研的方法,缺乏系统的组织规划,主题、目标任务不明确,随意性较大。参与教师经常处于被动状态,缺少深层次的研究与探讨。
教研活动难以常态化,研讨氛围不浓。由于受时间与空间限制,校际、区域之间的研讨不能经常组织。偶尔为之的交流研讨也因主题不突出、缺乏专业引领而使教学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不同层次的教师教研需求得不到满足。
区域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多,教师参与缺乏内动力。目前,国培、省培、市培等网络研讨培训种类名目多,令教师应接不暇。研讨教研需要时间与精力,各种培训与繁重的教学相冲突,致使教师缺乏参与研讨的积极性、主动性,研讨成果甚少。
二、 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活动整合与优化策略
1.创新区域教研机制,整合优化组织管理
开展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优势互补的新型区域教研,科学健全的教研组织管理机制是前提与基础。发挥常规教研丰富的管理经验优势,建立“教研室―实验学校―学科教师”三级区域教研管理机制,实施梯级管理。由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引领协助,济源市教学研究室与区域学科骨干教师组织策划,让学科教师定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学习思考、研讨实践,充分运用激励机制对学科教师参与线上专题学习、互动研讨,线下主题课听课议课,后续活动总结反思等教研行为与成果进行及时记录与激励。
2.整合网络研讨平台,优化信息获取渠道
充分发挥互联网在教研领域的应用优势,建立并借助微信群、QQ群,及时发送研讨信息,推荐上传优质学习平台与资源,力求达到信息与学习渠道的及时传达与畅通。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作为学科研讨活动信息与成果汇总的主要平台,活动过程中充分运用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中的课例资源、中国教师研修网的网络培训资源与专家引领优势,开展优秀视频课例观摩、专家讲座学习研讨等活动,可以有效提升教研活动的品质,为教研活动留下生动的动态轨迹。
3.整合研讨主题内容,共享教学成果
开展成功的教研活动,要善于将若干系列性与连续性的研究活动融合在一起。为切实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棘手问题,课题组在开展问卷调研、多方归纳提炼的基础上,将研讨主题确定为“语音与语篇教学”。各片区实验校结合本校实际选择主题,确定各校年度研究专题,并分解成系列月活动小专题,形成教研主题研究序列,细化到每次主题教研活动中。教研活动开展过程中,选择相同教研主题的学校联合形成共同体,通过同一主题、不同专题的系列协作互动学习研讨,不断增强教研活动的针对性与实效性,逐步形成合作互助、经验共享、资源共建的区域教研氛围。
4.整合优化活动方式,丰富教研新体验
基于同伴合作交流基础上的知识共享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教研活动中我们依据教研主题科学策划设计,有机整合线上自主学习与互动研讨、线下课例观摩研讨与专题培训讲座等。通过多维多元的活动开展优化丰富教研形式,拓宽学习渠道。教师们在网络互动与集中研讨中探讨学科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参与活动的热情日渐高涨。
三、网络环境下系列主题教研活动的具体操作
经过三年的探索实践,济源市形成了网络环境下“五步自主互动式”系列主题区域教研活动基本框架。
1.前期学习策划
为确保每月教研活动规范有效,学期初,课题组将学期研讨主题与系列专题提前公布。活动前,主办学校提前两周依据本校各阶段研究专题详细策划活动方案,推荐视频课例资源,设计研讨课教案等。之后,在济源市“小学英语工作坊”中活动信息,并通过QQ群、微信群发送至各实验校。明确目标与任务之后,研讨课授课教师依据活动主题和教学内容提前独立思考,自己备课,再在校内进行研讨课展示,本校教师听课、交流,协助修改完善教学设计,并于活动前一周上传至“工作坊”供其他教师学习研讨。
2.网络交流互动
集中活动的前一星期,教师登录“工作坊”,依据活动主题、研讨问题,结合课例与研讨课教案随时上网发帖参与讨论,进行互动磨课,提出意见建议,并推荐好的学习资源等。
3.课堂教学观察
研讨课授课教师(市级学科骨干教师与主办学校课题实验教师各一名)进行课题研讨课展示,与会教师根据研究专题与问题有重点地听课:观察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的实施运用,关注教师的专业技能在课堂中的展示体现等。
4.主题研讨培训
化学学科是理科中的文科,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对象具有庞杂性,知识较零碎,记忆的内容多,概念性较强,所以影响了知识的系统性和规律性。同时,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我们可以总结出学习化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指导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化学。那么,怎样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化学的习惯呢?笔者主要是从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小结归纳五个环节抓起。
一、课前预习
初中化学是学生刚刚接触到的一门学科,学生所接受的知识全都是新的知识,那么学生课前阅读课本、了解内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这样学生在听课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不会感到茫然。
那么,化学教师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阅读呢?我们知道初中化学是一门启蒙课,有很多学生“不会读”或“不愿读”。他们认为,课文简单容易,上课老师会进行讲解,没有必要提前阅读。化学教师要指出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并布置预习性作业,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预习意识和预习行为。在学生“粗读”课本时要求学生在疑难之处进行标注。这样学生就能带着问题进课堂,从而提高听课效率,深化学习内容。
二、课堂听讲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阵地,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搞小动作等现象较为严重。很多学生上课只听老师讲,不动脑筋去分析、思考,学习处在一种被动状态。
那么,如何组织学生听课,使其形成良好的听课习惯呢?这里有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而客观上的原因是主要的,如教师教学形式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等。教师应利用学科特点,将实验、化学史、故事、多媒体、当前化学前沿高尖端事例等带入课堂。这样,才能让学生变被动地去“听”为主动地去“学”。只有当学生乐意去听课了,才能引导其改正学习方法。一个良好的听课习惯,笔者认为要做到:眼、口、耳、手、心五到位。有些学生上课不做笔记或不会做笔记。笔者上课要求学生直接在相应知识点的空白处记笔记,这样课后复习课本时省去翻阅另一本笔记本的麻烦。学生上课要养成边听边想边记边说的好习惯。教师应该让学生多参与课堂活动,使学生的化学学习处于手、脑、口并用的积极工作状态,教师能不讲的尽量不讲,教师能不做的尽量不做,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归纳总结。
三、课后复习
课后复习是为了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弥补上课时听不懂或未能完全理解的部分知识。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学生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这是大脑遗忘的规律。因此,只有趁热打铁,及时复习,才能降低遗忘率。复习时要注意,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少花工夫,比较模糊的内容要重点复习。通过预习、听课、复习,使书本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学生做起作业来才能胸有成竹。有些学生还没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里所说的复习,就是课后“细读”。正确的顺序是先复习后做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将作业与教材知识紧密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对知识的巩固和理解,它的目的是为理解和巩固知识而做作业,不是为做作业而做作业。
四、完成作业
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是课后复习的又一次提升,是检查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训练学生应用知识的技能、技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认真、独立、按质按量地完成作业,这样在作业当中才能有所收获。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要反复阅读课本内容,即“精读”。找出解题的根据、原理、知识点。教师要注重练习的讲评,讲评时要留时间给学生去反思,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错的根源是什么。如果教师急于点评,容易造成学生思维与教师所讲的认识上的冲突,学生没有完全理解,课后很有可能又犯同样的错误。
当然,讲评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找到课本相应的知识点,阅读有关内容,师生共同分析,解答疑难。从而提高学生阅读课本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另外,学生要有一本错题集,养成摘抄错题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中考复习备考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进行强度较大的大量的练习,要注意收集错题,进行反思,克服常犯错误。
在院党委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在各基层单位广大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群体保健科紧紧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齐心协力、抓住重点,在两个系统管理、“三网”监测、全市妇幼信息网络建设、妇幼保健健康宣教、基层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促进我市妇女儿童的健康作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1、基层业务指导全面细致,效果明显。
基层业务指导工作责任到人,大致分四大块进行,即妇保、儿保、妇幼信息、健康教育。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总结,重视指导实效,狠抓薄弱环节。对工作做得较好的单位,给与技术支持,协助其拓展保健新业务。对问题较多的基层单位,重点指导与扶持,有时直接向有关部门反映,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其妇幼保健服务水平。对辖市区保健机构一季度至半年指导一次;对所辖厂矿、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妇儿保门诊一季度指导一次。指导结束,进行总结,及时向有关人员反馈,问题严重的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共同商讨,寻找解决办法,指导效果明显。全年深入妇幼保健机构指导19次;所辖厂矿妇女保健工作指导25次;爱婴医院妇女保健工作指导27次;儿童保健工作指导82次;妇幼卫生信息管理指导19次;基层健康教育工作指导8次,妇幼信息网络运行情况督查数次。
2、“三网”监测工作更加规范,漏报率降低明显。
我科历来把“三网”监测工作作为工作重点,在年初的各类会议上就作了全面部署,平时能定期深入基层进行有关指导和检查,定期召开监测工作责任人会议,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核对相关数据,努力使测得的数据真实、可靠、快捷,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反馈。今年我市活产数为21382人;孕产妇死亡率为9.35/10万;出生缺陷发生率为9.41‰;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