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服务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初接到老师通知,安排我负责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的社区服务,我相当担心从未有过此类活动经验的自己能否组织好此次活动。后来了解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会具体安排活动的内容,
我的主要任务只是组织同学参加活动。这样我就放心多了,认为这样就会很简单了,不过,事实证明,我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具体操作起来我才发现这远没有我所想象中那样简单。由于召集同学们参加的阶段正是期末迎考的时候,考试和抽时间组压力织的双重使工作进展很不顺利,很多同学也不太愿意在这个时候分心,所以很难找到愿意参加的同学。最终历尽辛苦才抓住一次开会的机会召集到足够的同学。不仅如此,在和主管具体活动的方老师联系工作安排时,我还是遇到了不少难题
。比如,由于没有参加过社区服务的活动,不清楚是活动的具体流程,同学问起来我也说不清楚。具体的时间安排、往返社区是否有车接送等细节问题大家都不清楚,都还需要我一项一项地去了解,清楚以后才能给同学们解释,才能让同学们真正了解这次活动,让他们愿意参加此次活动并报名。也许,用方老师的一句话可以准确地概括我当时的感受“要做好任何一件事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也许是我参加此次活动所得到的第一个深刻感受。
当然,参加社区服务最直接的收获就是学会并练习了测量血压的方法,而且还提前接触并亲身体会了社区医疗和全科医疗,还让我们对下学期即将学习的问诊的一些相关知识获得了一定的了解。有了这些体会,可使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快人一步,可以更真实的感受并充分的运用所学的知识。我们建立健康档案的过程,实际上和问诊是有所重叠的,这使得我们可以
感受到问诊的一些有效的沟通方法,也可以发现一些不可行的方法,这对我们今后的学习来说是可以起到相当重要作用的。建立健康档案时主要涉及到询问居民的个人史、过去史、家
族史等方面,这些都和诊断学的内容是一致的,而且要求也是相同的,所以我们有了提前学习、提前实践的机会。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大家都很尽力,以期达到最令人满意的效果。
说到沟通,我还对医患关系这方面的问题有了一些新的体会。上一学期,在临床医学导论论文中我写了关于医患关系的一些感想,其中有一点就说到,要改善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医生应该加强自我修养,注意培养良好的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在经历了这两周的社区服务以后,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的重要性,而且还体会到要做好这点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老师们就反复的强调了这方面问题,我们下社区是直接和居民接触,在他们看来,我们就是华西医院,我们的形象就是华西医院的形象,我们必须要注意与社区居
民沟通的方法,一定要礼貌待人,切不可与他们发生矛盾。从此便可以看出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在真正到了社区,真正的与社区居民打起交道来以后,我才发现良好沟通真正不是嘴巴上说的那样简单。到我们这里来建档的居民是什么样的都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从文化素质高的到完全不识字的。对老年人,尤其是文化层次不太高的老年人,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是免费的;对文化素质高的人则可以突出我们为他们建档能给他们的健康、生活带来的好
处、便利;我们还可以从关心他们身体状况开始……沟通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并不是说我们认为自己是在帮助居民,他们就一定会理解我们这种做法。有时,他们会不停地重复与我们建档没有多大关系的问题,这往往会使我们觉得不耐烦。甚至,他们还有可能不支持我们的工作,这也会使我们心情不愉快,但是,我们是绝对不能与他们过不去的,还是要耐下心来的与他们深入沟通。不过,试想一下,倘若我们现在不是学生,而是长期经历着这些工作的门诊医生,门外还有好多病人在等候,自己的工作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你还有多大的耐心等他“唠叨”,要是控制不好,说不定就提高嗓门和对方闹起来了,这样又何来良好的沟通,怎么会有良好的医患关系。所以说,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只要医生和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医患关系。但是,无论是从医生的角度还是患者的角度来说,这都不是说说这样简单,这是一件长期的,互动的工作,它需要医生和患者两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这也是我在此次社区服务中所得到的一点体会。
1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原因
1.1居民需求
1.1.1身体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各种疾病发展比例也随之增多,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去医院的就医模式以不能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他们更希望平时生活中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卫生护理及健康教育,可以就近就医,有专业的指导更好的预防疾病。
1.1.2心理需要
据调查,现社区居民里大部分为独居老人及儿童,由于工作需要,子女不在身边照顾,其子女更希望社区护理人员可以更好的代替他们照顾老人及儿童,并不仅是身体上,同样心理上也尤为重要。同时,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加大,普及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在社区进行。
1.2医疗系统需求
1.2.1医院需求
现在医院就医紧张的问题尤为严重,同时医院患者和家属都来自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年龄阶段,所患疾病总类繁多,易造成交叉感染,而社区护理是针对一个社区的居民,大大减少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社区护理是把医疗卫生与护理保健结合到一起,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如果社区护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有效的宣传健康知识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医院将减少许多患者,改善就医难的问题。
1.2.2护理人员的就业需求
根据本科护生社区护理就业导向探究结果显示,不同护生对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不相同,对社区前景的认知也不明确,个人发展和工资待遇已成为护生就业所关注的重要因素。对社区护理认知的局限性已影响护生的就业意向。社区应加强其对护理工作的宣传,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即可满足社区护理人员的需求,也可为护理人员提供就业平台,更好地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
2.1以社区居民为中心,提供优质服务
2.1.1健康教育的宣传,重视居民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性病的出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在新的医疗模式中,强调要以健康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采取健康的生活习惯,最大限度地降低疾病的发生,更有效地维护人们的健康。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的遵医行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都有一定的作用。健康教育的宣传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定期开展宣传讲座,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书籍。为了开展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要注重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同样应得到重视,社区可设有心理咨询处,定期上门辅导,空闲时间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指导居民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特色社区。
2.1.2定期健康体检的实行
随着生活及工作快节奏的发展,很多居民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社区实施定期的健康体检是保障居民健康的最佳途径,即能提早发现,及时预防并且治疗疾病,也能定期了解社区居民身体及心理健康的总体变化。根据定期健康体检的检查结果,有针对性地通过健康教育、健康随访等方式进行健康管理通过定期健康检查,受益的不仅是居民个人,还有整个社区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优质护理服务。
2.1.3做好健康随访
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随访,是一种随着医学模式转变而出的新型护理服务,不仅局限于居民治疗疾病期间,而且对居民的日常护理及遵医行为都能进行督促作用。社区应对全部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应记录居民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地址、联系电活、家庭情况、有无既往史、文化程度、心理状况及定期健康检查结果。应由社区护理人员专门承担随访工作,定期进行电话访问和上门指导。
2.2提高社区护理人员的培养
2.2.1人员岗位认知
随着社区护理工作的开展,护理工作人员数量的增多,社区应进行人员岗位的认知,使护理人员了解其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及面临的问题,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及人文关怀理念,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医疗护理质量,使社区护理工作人员与居民建立良好稳定的服务关系,进一步提高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视程度,进一步完善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2.2.2护理人员医学理论知识培训
社区护理理论知识是综合公共卫生学与专业护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结合,因此社区护理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临床医学理论知识,特别要加强护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学、流行病学、营养学、老年和慢性病护理、康复护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等知识的培养,并且能结合实际进行运用,社区可定期开展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定期考核,以提高社区优质护理服务。
2.2.3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培训
寒假过后,疫情形势依然严峻,防控工作仍在继续。我也通过当地社区,积极报名参加小区防疫攻坚志愿服务行动。
2月7日至16日,我被安排到****小区进行疫情防控工作,小区为保护我们志愿者,为我们配备了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面对小区居民多、人员构成复杂、家庭个人需求面广等不利因素,我们合理调整部署人员,严格把控,钉在现场。
首先抓住大门进出关口,对进出的人员、车辆开展全面管控。印发宣传材料、张贴防控公告、设置广播喇叭开展宣传、请求防疫宣传车在小区内开展巡回宣传。二是针对小区居民工作单位点多面广特点,分类施策,采取制发工作证件、索要单位开工证明等方式,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凭证对复工人员予以快速检查放行;对居家住户采取制发出入证,严格落实“一户两天出入一人次”要求;对无理由出入居民采取耐心劝阻、宣传防疫知识的方式,要求其居家休息、不得外出。三是做好公共区域防疫消杀工作,对楼宇走廊、人员出入必经道路卡扣等进行消毒。对物业人员,保障口罩、酒精等物资,确保其健康安全,提高工作积极性。四是对小区内外地返乡人员开展再排查,严格落实居家隔离14天措施。
这一段时间的社区服务活动,让我看到很多默默无闻的逆行者,他们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早出晚归,让我见到很多敬业奉献的物业人员,他们为了做好防控工作日夜坚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也将担起社会责任,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99-2003年共发现40例结核病人,门诊组25例,其中涂阳4例,对照组15例,涂阳2例,门诊组采取的是全程管理。由于近几年来流动人口增多,病人难以按时取药,漏药少药情况时有发生,治疗效果不好。对照组采取的是全监管理方法,发挥督导员的作用,面视病人服药,杜绝了漏药少药的现象,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复发率。
2 治疗方案
2,1第一个方案
6个月HR,即6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
2,2第二个方案
2SHR/7HR,即2个月的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7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
2,3第三个方案
2SHR/10HR,即2个月的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10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
3 治疗效果
根据江苏省结核病防治疗效考核标准,阴转:连续3个月,每月至少查痰2次;X线片考核标准:显收,病变吸收1/2以上者;无改变,病变无改变者。
4 临床理念
痰菌连续阴性(或连续阴转)病变全吸收或无活动性。
全监管理与门诊管理结核病人比较其疗程观察如下:
由表可以看出,全监管理病人,涂阳能在第一个月1000h阴转,完成疗程100%。临床治愈率87%,而门诊管理的病人,涂阳4例中仅1例在第一个月阴转,2例治疗无效。25例病人中未完成疗程的达8例,临床治愈率只有44%,P
5 典型病例
张某,男,81岁,“咳嗽,气喘7 d,发热,胸痛2 d”,经检查胸片显示:“右下肺见弧状密度增高阴影”,B超显示:“右侧胸腔积液1000毫升”,诊断为“右侧胸腔积液”涂阴进展期。治疗方案:2shr/10HR抽胸水。因病人年老体弱,家中无人照顾,拒绝抽水,社区收入家庭病床后,坚持送药上门,监督服药一年。疗程结束后,X线片疗效考核:A2显吸,临床治愈。在没有抽胸水的情况下,进行监督规则化疗,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是在门诊管理结核病人中少见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结核病人全监管理采取的是“一促”“二查”“三看”方案,“一促”即督促病人按时服药,随时检查药物的粒数与服药的天数是否相符;“二查”即查病人用药是否正确,剂量是否到位,如有错误,及时指导纠正:“三看”主要是看病人用药后有无不良反应,如有反应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做好补救工作,保证治疗规则化。对于部分不能按时取药的病人,医院每月代取药一次,按时送药上门,让病人不出家门就能得到就诊与治疗,解决了病人在大医院看病难、住院难的实际问题,使结核病人得到全监治疗,保证了病人的诊疗时间,保证了病人的规则用药,又保证了全监措施的落实。
摘要文章以社区居民切实的需要出发探索以高校体育资源为主体,网络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社区体育服务模式。
关键词高校体育资源社区体育网络服务平台
一、前言
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就是应用现代通信技术构筑社区体育管理、服务、开展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平台和通道,使社区成员更加充分有效地开发、共享和利用社区体育信息资源,最终达到提高社区成员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目的。
笔者在对高校服务社区体育开展方面做过一些前期研究。高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人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促进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很大的帮助。但在服务实践中也存在信息滞后、活动单一、指导不足、监测不够等方面问题。为了提高高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更好的为社区体育服务,构建一个高效、迅捷的信息服务平台迫在眉睫。这也是以后高校回馈和服务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实地调查法
对湖州市随机抽取3个社区进行实地调查。
(二)文献资料法
通过文献检索、网络检索等方式查阅了大量有关社会学研究、社区研究、大众体育研究、社区体育研究、社区体育服务研究、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社会学研究方法等文献资料。
(三)归纳和演绎法
从观察到的资料,可以解释所观察的事项间的关系。而演绎法则是把普遍的法则运用到特定事例上,最终演绎出对社区体育网络服务信息化服务平台创建的思路与策略。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社区体育研究,兴起于80年代末,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社区体育概念、功能、管理体制、现状特征、组织发展、发展模式等从社区体育研究的内容看,前期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如关于概念界定的比较多。近年来,逐渐转移到发展的研究,表明社区体育研究逐渐成熟。
2003年就有学者提出了社区服务信息化的基本目标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信息技术广泛引入社区服务,计算机网络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手段;二是信息服务成为社区服务的主要内容;三是社区成员的信息技术和信息意识明显提高,以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社区体育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现代化早发国家。1965年,美国政府建立了土地与水资源保护基金,该基金向各州与地方社区建立户外运动场地与设施提供财政支持。1960年,德国开始推行“黄金计划”,加强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1961年,日本制定了“体育振兴法”,开放学校场地和公园,为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提供方便。英国从1961年开始推行“体育与地方社会”活动。由于西方国家没有“单位体制”现象,大众体育主要以社区为依托,研究多采用城镇大社区的概念,与我国基层社区体育概念有较大差异。
此外关于社区体育服务信息方面的相关研究非常少,本人利用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提供的EBSCO全文数据库Springer全文数据库,国外教育信息数据库系统采用“sports”、“community”、“information”和“service”这四个关键词进行检索,没有同时发现具有涵盖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化的任何文章。本人资源利用率有限,但是至少目前说明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还不够。
(三)高校体育资源扶持社区体育开展的现状
部分高校通过自身资源优势在体育场地设施、体育人才等方面给与了社区体育大力协助,但其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反映在活动单一,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信息反馈不及时,涉及范围小,参与人员少等方面。社区体育信息平台的构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不足。
(四)信息服务平台的特点
1.信息源多样化信息网络的建设发展,为社区体育爱好者提供了广泛的资源获取途径,也使信息的涵盖范围更加广泛,这为信息用户提供了不断获取和创新的广阔空间。社区网球信息网络应该不断加大数字资源比重,以满足用户对健身信息的多元化需求。
2.内容服务形式多样化。基于资源载体和信息获取途径的多样化,用户对社区网络服务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要求,联机检索、队Q、全文传递、信息推送、定制服务、网络导航、虚拟参考咨询等服务形式正在成为社区体育信息服务的常见形式。
3.内容服务手段集成化。社区体育信息有必要按学科组织信息单元来实现信息资源的集成化管理,用户也迫切地需要一站式的集成化信息服务。
4.内容服务时效要求高。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使网络环境下信息的快捷传递成为可能,这就使得用户对信息服务的时效有了更高的要求。信息处理过程、人员反应速度以及网络的稳定与速度都与社区的内容服务效率息息相关。同时,也使得社区必须对网络管理工作和内容服务模式加以改进,从而满足用户的时效需求。
(五)社区体育信息网络服务平台基本模块设置
基于以上原因利用优势,填补不足。平台创建“4+1”服务模块即4个服务(设施服务、指导服务、组织服务、监测服务、活动服务)加1个赛事自动编排web信息系统。
图1系统框架图
场地
四、结束语
社区是人与人交流最频繁的地方。有效地促进社区成员间、社区内部与外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信息网络建设,以完善社区信息服务体系,加快社区服务的信息化进程,既可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推动社区现代化建设,同时也促进了社区居民的和谐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网络的发展,使基于社区网络的体育健身信息服务的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深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构建社区网络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 王永生,陈征.基于社区网络环境下大众健身信息服务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3.
[2] 李建国.社区全民健身服务网络的理论框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9.11.
[3] 鲁松涛.社区体育服务信息化发展探析[D].2009.
关键词:社会支持;高校社区;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7)07-01140-05
自世纪之交我国迈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龄人口快速增长,作为老龄化核心议题的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出紧迫性。高校老年群体规模庞大且基本居住在高校社区,高校老年群体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社区养老服务与其他社区存在显著差异,如何认识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和特征成为一个重要课题。然而,关于社区养老服务,学界以往的研究重点关注了城市“三无”、农村“五保”以及独居、贫困等弱势老人群体,生活在高校社区中的老人被普遍认为是享受体制内的资源和福利的强势群体而受到忽视。实际上,高校社区普遍存在历史悠久、相对封闭而形成的更加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而且高校社区内的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高标准、高层次的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也格外突出。面对这种特殊的强势群体,仅有的研究文献依然沿用弱者的视角,集中分析高校空巢高龄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①,而缺乏对各个需求层次的关注及其差异性研究,更为缺乏从总体上对高校社区养老服务自身的特性和单位制式微、市场化渗透背景下面临的困境以及未来改革完善之策的探索。本文将从社会支持的理论视角,通过对X大学养老服务的调查研究来探讨高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特色、困境和出路。
本文的资料来源分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笔者从X大学离退休工作处获得的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表,涵盖了退休人员的总数、年龄、工种、级别等信息。其次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的数据材料。2016年3月X大学离退休工作处针对全校退休教职工的养老服务需求状况进行了一次随机抽查,共计发放问卷200份,收回196份,有效回收率98%。笔者作为此次调查的主要参与人,通过对数据的初步统计,了解了高校社区老人的基本情况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状况。最后是通过非结构式访谈获得的文字材料。笔者在2016年4―7月间通过对X大学社区内的退休老人及其子女、离退休工作处领导、社区所在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和有关养老商业组织负责人的访谈,进一步了解了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嵌入:高校社区养老服丈缁嶂С痔逑档奶厣
高校具有事业单位编制的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中的客体、内容和主体均呈现出有别于普通社区的特点。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嵌入性,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深深嵌入于高校及高校的管理体系之中,其具体表现在:
第一,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主体的单位制色彩浓厚。单位制是运行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模式,承担着组织成员的管理、服务和保障的职能,虽然在市场化大潮的推动下单位制逐步瓦解,但行政事业组织市场化改革滞后,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单位制印记。高校的历次管理体制改革均没有触动单位制的根源,在公立高校中单位制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高校仍承担着服务与保障的工作,高校教职工的衣食住行乃至生老病死都依赖于高校,而目前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实际上是在强化校方的责任,延续着高校的单位制色彩。一方面,高校离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依托单位发放,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也在单位内解决,高校的各种设施和资源依旧对他们开放;另一方面,高校行政体制内的各个部门依然对离退休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日常的行政管理、活动组织和慰问走访也都由单位负责,单位将服务以管理的方式推动着。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高校老人享受着单位的高福利,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往往掩盖于对单位的认同感之下,对单位养老有着强烈的依赖心理。在高校老人浓厚的单位情结氛围中,单位成为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主体的绝对主导力量,社区相对封闭导致各种社会力量和市场机构难以进入,影响力弱小,功能被单位侵蚀和代替。因此,此类社区的社会支持体系一家独大,其他社会支持主体的生存空间有限。但同时,在面对规模庞大、需求旺盛的高校老人群体时,单位的服务供给面临着难以满足需要的困境。
第二,高校的地位和作用深刻影响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客体。与其他普通社区不同,高校社区的老龄群体基本上是本校的离退休职工,他们在社会地位、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上均高于一般社会退休老人。2016年底X大学有6808名离退休人员,其中超过五成的人拥有副高级以上专业职称和副处级以上行政级别,社会地位及相应的福利待遇都超过一般群体。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X大学离退休老人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50.8%,大专学历占21.5%,高中及以下学历不足三成,说明高校社区老人是一个拥有着高文化的知识密集型群体。教育是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关键要素,尤其是在一个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中,较高的文化水平不仅能带来较高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地位,还能转化为享受更多社会资源的机会。经济状况调查结果表明,X大学离退休老人月收入在4000元以下的占23%,4001―6000元的占48%,6001―8000元的占25%,8000元以上的占4%,平均月收入约为5200元,远高于同时期武汉市每月4480元的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表明高校社区老人虽然已退出劳动力市场,但依然拥有较为宽裕的经济条件。在住房方面,约85%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房,租房的比例仅为2%。由此可见,高校社区的老人群体在经济状况、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方面均优于普通社区居民,处于社会中上层水平。此外,生活在高校的老人同样可以利用社区内各种较为完善的生活娱乐等配套设施,生活成本较低;社区人员结构较为单一,生态环境优美,文化气息浓厚,使得高校老人有较乐观的生活态度、较高的生活满意度和对社区较强烈的归属感。客体的强势地位决定了社会支持内容的独特性。
第三,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内容亦重重烙上了高校印记。同一高校的离退休老人具有较强的同质性,而其强势地位为他们的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这一群体更加强调养老服务的高质量和多样性。在X大学离退休人员中,70岁以下、70―80岁、80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分别为47%、30%、23%,虽然是一个以中低龄老人为主的群体,生活绝大多数能够自理,但依然有近八成的老人患有各种疾病。其社会支持的内容具有明显的特征:在日常照料和居家安全等基础性和生存需求方面,由于高校社区老人在经济收入、医疗和住房保障、社会福利水平上都有较明显的优势,基础性需求能够得到很好的满足,开始追求服务的更高质量和更高标准,促使生存性需求开始向着精细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比如饮食方面更加关注营养搭配和食材安全,家政服务方面更加注重服务提供方的资质、声誉和专业性,医疗护理方面更加注重常态化和精确性。这些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了潜在市场。但与此同时,紧急情况的及时援助和日常的体力劳动帮助等弹性需求依然强烈。在精神慰藉、娱乐休闲和社会参与等成长性和发展方面,高校社区老人需求强烈。数据显示,X大学社区仅有32%的老人与子女一起居住,空巢率较高。离退休是个人生命历程的重大事件,不少老人离退休后失落感加剧,孤独感上升,但他们在选择精神慰藉的对象时往往看重关系的亲密性和文化水平的相似性,一般服务提供者很难满足。同时退休后较充足的时间允许老人们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各种学术研讨、养生保健、旅游观光、摄影绘画等趣缘组织刺激了高校老人娱乐休闲的多元性,这些组织的准入门槛较高,对活动的质量有较高的期待。再者,高校老人大都是行业领域内的精英,职业习惯造就他们在离退休后依然活跃在专业领域内,通过广泛的社会参与重塑退休后的精神支柱,寻求角色转换的契机和途径重新融入社会。
二、失衡: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困境
社会支持体系的良性运行不仅依赖于社会支持主客体之间在支持内容上取得默契,还取决于多个供给主体之间相辅相成,汇成合力。尽管高校社区拥有较为丰裕的养老资源,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高校离退休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种类和质量的满意度一般,尤其是高层次、个性化的需求满足程度存在较大欠缺,高校的资源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运作存在着条块分割的行政管理体制之困、养老服务供给主体间功能冲突之困和需求与服务的缺位与错位之困,导致高校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和高校的养老服务供给严重失衡,其具体表现在:
第一,单位制管理体制下养老服务各个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职能划分造成社会支持的行政力量的分散与低效。政府、社区和高校构成了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系统的最重要主体,其中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高校离退休工作处、后勤部门等共同承担高校社区的养老服务责任,但是这些部门之间在权责上存在重叠,多头管理现象突出,分工不清、权责不明,各部门的服务资源不能有效集中使用,降低了服务的效率。比如,高校直属院系和离退休工作处都承担着对离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二者在很多责任上是相似的,往往院系所应承担的服务都转交给离退休工作,而街道和社区所承担的养老服务与高校各部门衔接不够。与高校养老服务管理部门的碎片化供给形成对比的是,高校社区老人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整体性,任何单一的部门都难以独立满足,一旦出现需要多部门协同完成的养老服务工作的时候,在缺少牵头部门的情况下,部门间联动机制缺乏,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就会陷入停顿状态②。高校组织的单位制属性使得养老服务具有“行政化”和“管理式”倾向,各种行政管理部门更多地承担的是开具证明、登记备案等工作,X大学离退休工作处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本身能力和资源的局限,其原先所具有的组织、协调功能已日渐弱化。高校社区养老服务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还表现为高校社区居委会(服务中心)与街道办之间的矛盾,一些高校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人员由高校在编行政人员兼任,他们本归学校后勤部门管理,薪资由高校发放,但是日常工作受到所在地区街道办的领导指挥,承担其他的行政职能,导致社区服务中心服务高校老人群体的能力受到削弱。
第二,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主体间协调、配合不当。社会支持的主体本应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形成状态稳定、功能互补、地位平等的供给结构,但是在高校单位制和行政化制约下,行政力量一家独大,占据绝对优势。高校不是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所提供的养老服务只是出于行政管理和人员安置的需要,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是高校在编的行政人员,重管理轻服务的模式造成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缺乏专业队伍,服务满意度不高。高校老人对单位的高度依赖,本质在于享受高福利和低成本的养老服务,“有事找单位”已经内化为高校老人的思维模式,他们市场化意识淡薄,对社会和市场化供给的养老服务存在明显的偏见和疏离。社区组织在高校地位被弱化,不被老人所认同,有事不是找社区而是找学校相关部门解决。多位受访的商业服务组织的负责人抱怨高校离退休老人过分看重提供服务的组织的类别属性,按照单位的“内部价格”和质量标准选择是否接受服务,社区外的营利组织很难获得高校老人的接纳。各类社会公益组织由于刚刚起步,主要是满足弱势老人的基本需求,对于高校老人高层次的需求涉及较少,也难以获得他们的信任。现阶段市场化力量逐步进入高校社区,社会组织正在发育成长,市场和社会弱小,所提供的服务主要还是从基本需求开始,和行政力量的服务内容缺乏错位发展,差异性不足,没有形成互补双赢的局面③。总之,高校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过度依赖于行政力量,市场和社会的施展空间有限,行政式服务造成高校养老服务种类单一,专业化质量不高。各个供给主体在功能界定上存在明显的交叉、竞争与冲突,协调配合难度较大,养老服务供给呈现无序性、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乱象。
第三,高校社区特殊的养老服务供给机制和服务对象之间在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缺位与错位。高校养老服务的单位制特征给老人提供高福利的养老保障,更加强调老人的基本生活服务,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还停留在传统层面上,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照料、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已经与时代脱节,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在面对有较高社会地位的强势群体的诸如社会参与、精神慰藉等方面个性化和高层次的需求时,高校社区的养老服务并未与时俱进,服务供给还有较大缺失。不同年龄段的老人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下有不同的养老服务需求,医疗照顾和陪护对于高龄老人来说更为重要,低龄老人更加追求社会参与活动,这就需要社区根据老人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开展具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服务。但目前高校养老社会化机制落后,后勤部门中的食堂、医院等仅仅提供较为简单的常规化服务,服务内容涉及面较窄,同质性较高,且并不专门针对老年人,老人的特殊需求被忽略。因此,高校老人对社区提供的常规化、例行化、低层次服务有较高满意度,而对差异性、发展性、高层次服务的供给满意度较低。随着高校老人的养老需求趋于多样化和广泛化,他们的需求满足范围已经超过社区所能提供的边界,需要在社会和市场中寻求新的服务渠道。作为微型社会的高校社区,依然为老人们提供不少本该由市场和社会提供的服务,比如信息咨询和家政服务等,这些服务由于使用程序繁琐,使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但它们的存在挤压了其他供给主体的功能范围,造成各主体更多的是在低层次的服务项目上竞争。市场机制、社会机制和行政机制没有产生良性的衔接关系,陷入错位失灵的困境,高层次的养老服务供给滞后于老人的需求。
三、整合:完善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的路径
当前我国老龄化趋势不可阻挡,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滞后于养老服务需求,尤其是在制度建设上没有跟上老龄化速度,出现了“未备先老”的局面。高校作为养老社会化最后的壁垒势必在新一轮的去行政化改革中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单位制下的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面临重新整合,亟需从管理体制改革、供给主体结构优化和自身优势发掘等方面推动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社会支持体系革新,为全社会的养老困局探索出一条可能出路。高校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在管理结构、供给体系以及社会资源方面进行重新整合的可能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改革和完善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体制,推动碎片化服务供给向整体供给转变。行政力量是公共服务的最主要提供者,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是社会支持体系的核心力量,高校社区改革现有养老服务首先应从管理体制上寻求突破。高校社区养老服务涉及众多行政部门和社区组织,科层制管理的条块分割困境需要高校社区在更高管理层次上建立部门间长效的联动机制,使分散化的碎片式服务供给走向集中,把社区、后勤、医疗、安保和高校直属单位等管理经办机构协调整合起来,建立整体供给机制,以高校社区成员的整体需求为导向,建立一站式服务中心,提高管理效率,满足社区成员的全方位需求。在高校社区老人养老需求较为集中的领域,应该适当扩大高校社区组织和离退休工作处的权责范围,在人力资源和运转经费上加大投入,增强它们在协调各个部门中的话语权,使它们真正由行政部门转向服务型部门,也让它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统筹其他职能部门,从而研究和开发出符合新时期高校离退休老人需求的养老服务供给内容和渠道,革新一些已经过时的服务方式和内容。还要理清和处理好高校社区内外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区及社会组织和高校之间的“条块关系”,在各自的责任权限、性质定位、资源共享、政策目标、服务对象和管理手段等方面做到相互协调配合,避免相互干预和交叉领导,使得各自都能正常履行责任,共同服务于高校社区成员。必要时可以创立一个权威的常态统筹机构(如社区组织和离退休工作处合署办公),从体制上整合它们的职能与资源,完善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
第二,整合和充实高校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推动单位制一元供给向多元化供给体系转变。高校现有的养老体系过度依赖于政府和高校自身,单一化的社区服务供给模式无法适应多元化、差异化的养老需求,还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高校社区养老社会化的步伐。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政府尝试从一些领域中逐步收缩,吸纳其他主体来共同完成治理任务。养老服务是未来我国面临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引入市场和社会机制构建多元化的养老体系是政府面对老龄化的关键之举。政府(包括高校)在高校社区养老体系中的责任应该是提供财政支持、做好队伍建设、制定政策措施和督促检查落实。作为社区最直接的和主要的支持主体,高校应该从单位制的大包大揽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把职责重点转移到基本生活保障、精神支持和志愿者管理等方面上来,弱化对养老服务的干预和供给功能,引导社区老人走出单位依赖的思维定式,在更多渠道接受其他供给主体的服务。市场化将成为未来养老服务发展的方向,高校老人较高的经济社会地位为处在初级阶段的养老产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因此,应该鼓励高校社区加快引入市场化机制,在家政服务、旅游购物、物业维护、休闲娱乐等社区老人急需的个性化和高层次需求的满足上更好地发挥市场的作用。社会机制作为政府和市场的补充,在志愿服务、精神慰藉、日常看护和情感支持以及社会参与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社区应该通过社会机制满足老人们的精神陪伴需要,培育他们的社区公共精神。最重要的是,多元化的社会支持体系应该强调各个主体之间的错位发展,通过整合来达到差异化需求的整体性满足,避免主体之间毫无特色和专业性的竞争,这就需要政府对市场和社会的培育和引导。
第三,发掘和利用高校社区内生性养老服务社会支持资源网络,推动养老服务资源由密集型向高效性转变。高校社区是一个集社区和校区为一体的社会共同体,往往集中了各种生活资源和各种服务组织,先天具有较为优越的养老服务社会支持网络体系,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除部分设施利用率较高外,整体资源网络不断低效化,因此挖掘高校内生性力量提升社区老人养老服务水平应该成为优先选择的途径。除学校行政服务部门外,学生志愿者、学生社团和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工可为离退休老人提供各种服务,尤其在满足老人们精神慰藉、娱乐活动和社会参与等需求方面具有独特优势,高校应该着手研究如何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人力资源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养老服务资源短缺的困境,同时实施鼓励老人互助行为的措施,让高校离退休老人一部分特殊需求能够在高校社区内得到满足,进而提升高校养老服务资源网络的利用效率。
四、小结
本文之所以选择高校社区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我国高校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大量存在于全国各地。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的信息,截至2016年5月30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79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595所(包含独立学院266所),成人高等学校284所。与此同时,类似于高校社区的还有大量的其他~业单位的社区,如科研院所、医院、报社杂志社出版社等以及行政管理单位。我们通过对这类社区的一个典型个案的研究发现,高校(单位)社区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其养老服务体系的嵌入性特色,包括单位制的包办特点、同质性与收入高的特点以及养老服务需求层次高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同于普通社区。然而这类社区在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上除了上述特色或优势外还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体系处于一种失衡状况,历史越悠久的高校面对众多的养老人群和服务需求越显得无能为力,这些困境包括单位制管理体制下养老服务各个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职能划分造成社会支持的行政力量的分散与低效;养老服务供给结构失衡,主体间协调、配合不当;特殊的供给机制和服务对象之间在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上存在缺位与错位等。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认为只有重新整合高校社区的养老服务体系才能缓解和解决这一问题,包括改革和完善高校社区养老服务的管理体制,推动碎片化服务供给向整体供给转变;整合和充实高校社区养老的社会支持体系,推动单位制一元供给向多元化供给体系转变;发掘和利用高校社区内生性养老服务社会支持资源网络,推动养老服务资源由密集型向高效性转变等。
本文通过一个典型个案的研究所描述的现象和解释的问题,反映的是单位型社区普遍存在的、值得学界同仁高度重视的问题。希望更多的学者关注这一话题,并做一些定量的、带有全面性的研究,把单位型社区养老服务社会支持体系解释清楚,并为解决单位型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提供决策依据。
注释:
① 王立:《关于高校高龄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南方论刊》2008年第4期;孙文博、彭英丽:《高校空巢老人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彭梅芬:《关爱空巢老人 构建和谐校园》,《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2期;李春生等:《北京市海淀区独居高、中级老年知识分子家庭需求调查》,《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第8期。
② 胡湛、彭希哲:《发展型福利模式下的中国养老制度安排》,《公共管理学报》2012年第3期。
[关键词]社会服务 高校图书馆 利益驱动机制 激励机制
(分类号]G258.6
近年来,关于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方面发表的论文及开展的研讨会层出不穷,在理论上基本达成共识,普遍认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一些高校图书馆也进行了社会服务的尝试,但总体说来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进程缓慢。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在于动力不足,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们不能只是片面地要求高校图书馆敞开大门向社会开放,还应该建立一种能够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机制。人的行为动力来源于个体满足“自我”和社会的利益,没有某种利益就不会产生某种行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是为了实现文献信息服务,为社会带来公共利益以及社会对高校图书馆的利益回报。高校图书馆只有在社会服务中真正得到利益的满足,才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推动其社会服务的开展。因此,建立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激励高校图书馆把社会服务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是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课题。一些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熟和成功,虽说国情不同,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还是有不少可借鉴之处。本文将首先阐述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及建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利益驱动机制的必要性,然后结合美国的经验和我国的国情探讨如何建立提升我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
1 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功能模块
1.1 利益驱动机制的基本理论
激励即激发鼓励,使人奋发向上。在管理学中,激励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从而发挥人的内在潜力,为实现一定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即调动和发挥人的积极性的过程。现代管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只靠自觉,没有受到激励,只能发挥其总能力的30%至40%,而一个人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则能发挥其总能力的80%至90%甚至更高,可见激励的影响力是多么巨大。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的行为受利益的支配和驱使,利益产生动力,诱发人的行为,驱使人的行为朝一定的方向努力,从而激发人的潜能,诱导人努力,激励人实现自身的满足及发展。当然,这种利益包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利益的连锁反应过程见图1。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利益驱动机制激励人的行为。
1.2 利益驱动机制功能模块
利益驱动机制就是以利益作为驱动力的体制,即通过物质的、有形的利益,或精神的、无形的利益;可以是“短平快”的利益,或是长远的、深刻的、内蕴式的影响,以促使某种行为多次出现。本文将利益驱动机制功能模块分为主体发展、工资、奖金的提高、获得晋升和表彰等,如图2所示。
1.2.1 主体发展 任何一个组织都会有不断发展、壮大自身的内在意愿,推动其根据社会需求、竞争状况以及自身的条件,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努力推动自身与社会的发展。
1.2.2 工资、奖金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如果个人的贡献与工资奖金挂钩,可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要运用恰当,其激励作用会十分显著,但要注意工资奖金增加幅度要和其贡献的大小相一致,能够得到大家认可和接受。否则,会适得其反,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2.3 晋升 任何组织中总是有一些人勇于竞争、热衷于教导别人,希望能以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控制他人,如果给那些有较强工作能力且努力工作的人员提供晋升和施展才华的机会,则会激励其更加努力地工作,产生良好的激励效应。
1.2.4 表彰 表彰是对努力工作行为的公开表扬,是一种精神激励。表彰的传播范围越大,知名度越高,其激励效果越好,更容易促使该种行为多次出现。表彰管理成本低,是一种常用的激励措施。若在表彰的同时,加上奖金或晋升等激励措施,其效果会更好。
2 建立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利益驱动机制的必要性
2.1 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增加了服务成本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学专家陆士桢教授认为,虽然我国高校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但是服务社会的主渠道是依靠科学理论的研究和科技产品的研发来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提供公众图书资源并不是高校的直接功能。我们可以提倡有条件的高校向公众开放图书馆,但是我们没有赋予高校图书馆服务公众的社会,也没有提供实现这一功能的相关配置。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后,其服务对象由原来的一个对象高校,变为高校和社会公众两个对象。高校图书馆要服务好社会公众,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服务成本和原来相比定会有所增加,但从现行体制来看,高校及其图书馆无法从所提供的社会服务中得到相应的、直接的收益。目前,国家对高校的投资是按学校每年的学生定额实行“一揽子”拨款,没有体现专门的图书经费预算,更没有考虑高校对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得到补偿的问题,也就是说,高校图书馆是否为社会公众服务以及开展社会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并不影响其所得经费。2007年,网上就“高校图书馆是否该向公众全面开放”举行调查,其中,在“您认为高校不对公众开放图书馆的原因是什么?”的调查中,60.93%的人选择“开放将使高校的管理成本增高”;有50.26%的人选择“高校无法从中获得足够利益”,也印证了这一点。
由此可见,我国缺乏实现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相关配置,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成本增高、无法获得足够利益,这是制约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进程的主要因素。
2.2 要使高校图书馆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服务,应给予相应补偿
为了鼓励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更好的文献信息服务,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服务从校园普及到社会公众,必须对高校向社会公众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给予相应补偿,应对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实行额外的激励。由于利益具有诱导和激励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双重功能,只有构建提升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利益驱动机制,强化激励机制,使高校图书馆在社会服务中的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大高于成本,真正得到“实惠”,高校图书馆才会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开展社会服务,由“要我向社会开放”变为“我要向社会开放”,其社会服务功能真正得到提升。
3 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
纵观世界各国,很多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印度)的高校图书馆为企业和社区用户开展服务已经十分普遍。尤其是美
国高校图书馆把社会服务工作做得深入、细致,深入人心,笔者认为这应归功于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有比较完善与成熟的利益驱动机制,如图3所示。
3.1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已任,实现社会效益
高校图书馆开展各项社会服务的总体目标,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做贡献,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提升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在地球村的竞争力是十分重要的。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意识到,学校和所在地区的发展是密切联系的,高校图书馆除做好馆内本职工作外。还应积极主动尽其所能为社会服务,提高地方群众文化素质,帮助他们掌握终身学习的本领以及不断改善生活质量的技能,这是一切大学及其图书馆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义务,对建立公平与和谐的社会具有深远意义。因此,美国各高校图书馆争先恐后地开展社会服务,例如宾州州立大学图书馆在地区发展中起了很大作用,并把社会服务明确写进了图书馆任务,它这样写道:“图书馆以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校内和校外服务的目标为已任,并为学校的计划和工作提供方便的信息资源服务”。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技术学院保罗・维・卡尔文图书馆(Paul V.Calvin Library)为周边地区低收入少数民族和妇女提供培训,提高周边社区居民的科学素质。像这样为地区发展提供社区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在美国不胜枚举。
3.2 提升高校及其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获取更多资金
美国高校的资金来源一般为三种:政府拨款、学生学费及社会捐助,一般各占三分之一左右。从《莫雷尔赠地法案》到《国防教育法》及历次《高等教育法》均有涉及图书馆建设的条款,对拨款均有明确规定。美国非官方机构对高校的办学有认可的权力,如果作为高校办学重要条件的图书馆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政府对高校的拨款就会相应减少,这将严重地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足够的生源是美国大学及其图书馆生存的关键,招生越多,学费自然就会越多。图书馆通过社会服务使其所在地和周边地区的中小学生了解图书馆,从而对学校发生兴趣,提高学校的招生人数。另外,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服务活动有利于培育图书馆的赞助者,以便从社会筹集到更多的资金。虽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得到丰厚回报。
美国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长迈克尔・宾德(Mi-chael Binder)的理念是:“社会服务等于宣传图书馆;好的社会服务就会产生好的宣传效果;强有力的社会服务就会产生强有力的宣传效果”。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通过开展“南肯塔基图书节(South KentuckyBook Fest)”系列活动,拉近了西肯塔基大学师生及公众与图书馆的关系,提高了图书馆在社会及学校的地位。经过多年不懈努力,西肯塔基大学图书馆馆员终于摆脱了“二等公民”的地位,与校内教授享有同等待遇,既提高了工资、缩短了工作时间,又增加了科研经费。另外,学校董事会终于通过将每个学生的学费提高12美元作为图书馆经费,图书馆每年就增加了十几万美元的经费。这些改变与图书馆社会活动深入人心有着很大关系。
3.3 社会服务和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及晋升直接挂钩
美国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一般每年要就其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进行一次全面的书面报告,而社会服务是重要内容之一,包括:为大学以外的社区服务;义务为商业、工业、各职业团体或其他在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机构或个人服务。该报告经馆长审阅后作出对该工作人员的书面评语,然后交由学院备案。这些年度报告和评语主要有三方面的作用:①表彰该人员一年来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明确下一年度的工作目标;②决定该人员下一年工资增长百分比;③为该人员晋升积累材料。由此可见,社会服务和每个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增长幅度及晋升直接挂钩。
由以上三方面可以看出: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与国家、社会、学校、图书馆及个人之间有着密切的利益联系,不论于公于私,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动力都是无穷的,这也是美国高校图书馆争先恐后、乐此不疲地开展各项社会活动的原因所在。当然,这也是与美国有着完善的法律体系、成熟的社会认可制度以乐捐好施的社会氛围分不开的。
4 建立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利益驱动机制
4.1 高校图书馆要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己任,充分实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我国高校图书馆要深刻认识到,在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比较薄弱的今天,高校图书馆应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打破只为本校师生服务的樊篱,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不断加强自身的宣传与服务,让公众了解图书馆、更多地利用图书馆,充分实现高校图书馆的社会效益,更加彰显高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为建设和谐社会、提升综合国力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常言道:“有为才有位”,高校图书馆也会因此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支持。虽然目前政府的投入还是高校图书馆经费的最主要来源,但随着高校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彰显,社会团体、公司和个人的资金资助将是今后高校图书馆经费的重要来源之一。
另外,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进,出生人口基数的下降,未来10年中国18岁至22岁的青年数量将减少约4000万人。生源的减少必然会加剧各高校之间的竞争,中国某些高校将面临破产危险。上海已连续三年出现高考报名人数不足的情况,北京报名人数也首次出现下降,幅度为20%。因此,高校图书馆广泛开展社会服务,使周边中小学生了解图书馆、增加对高校的兴趣,使学校获得足够生源,是关系到高校生存的大问题。
4.2 修改《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把社会服务作为国家向学校拔款的重要依据之一
我国教育部2002年2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简称《规程》)中第21条规定:“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北京市2002年11月实施的《北京市图书馆条例》规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图书馆(室)向社会开放。”北京市教委2006年6月提出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在满足本校教学科研需要的情况下,应向社会公众开放。虽然政府鼓励高校图书馆对社会开放,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还是一种自觉行为,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规程》是2002年制订的,当时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还不够成熟,但近几年来,高校图书馆的软、硬件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开展社会服务的条件日趋成熟,国家也应在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及时修改《规程》,明确提出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义务、服务内容、服务项目、保障措施及评价体系,评价结果作为国家向学校拨款的重要依据之一,从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也使作为图书馆主管部门的学校更重视并督促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并对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给予更大支持。
4.3 地方政府拨出专款,为高校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高校图书馆原来的服务对象只是本校师生,服务体制也只能是满足本校师生,要面向社会服务,需要一定的人力、设备和经费,高校没有专项经费。因此,高校所在的地方政府每年应有计划地拨出一定经费,为高校图书馆开展社会服务提供经费保障。在2010年两会议案中,张湘富等人大代表提交了《关于为长春市高校图书馆对公众开放提供政策支持的议案》,建议政府出台有关优惠政策,冲抵高校管理成本的增加。可见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的成本补偿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其实,在实际工作中,人们也不断探索新路子,已经出现不少借助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整合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资源、实现高校图书馆与当地公共图书馆的共同发展的成功案例。如浙江金华市的严济慈图书馆,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信息情报中心和名人纪念馆于一体,运作模式为:联合投资、股份分摊、拥有、共享资源、民办公助。该馆实现了既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同时又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充分发挥了馆藏文献的作用。根据当前国情,像这样市校共建图书馆不失为一种适当举措。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行政体制、资金来源等不同,不可回避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需要不断探索解决方案。
4.4 改革分配制度,把社会服务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表彰、工资、奖金及晋升密切挂钩
【关键词】柳州职教园区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途径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067-03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水平的提升,已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文所说的社会服务不是指通过人才培养、人才输出、科学研究等间接方式进行的,而是指高职院校利用自身的资源,通过产学合作、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社区合作等形式直接服务社会,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学校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柳州职教园区作为目前广西最大的以职业教育为特色的教育园区,当前已经进驻的院校有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柳州城市职业学院、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方向涵盖旅游酒店管理、公共事务管理、现代物流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现代营销、模具及数控技术、汽车技术及制造、制冷与冷藏技术、铁道技术及运营、动漫设计与制作、服装设计等领域。如何从社会进步、区域经济发展和民众需求出发,建立一套服务型教育体系,为社会、企业提供更丰富、更实用、更直接的服务,不断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动力和活力,已成为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新一轮发展中的一个难题。
一、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开展社会服务存在的问题
目前,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社会服务工作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制度配套。从政策导向来看,国家及各级政府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逐年递增,但它们的关注重点往往停留在人才培养上。对高职院校内涵之一的社会服务功能重视不够,缺乏深入的研究。至今,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尚未出台较为详细的高职院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高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工作方面的配套政策。从高职院校内部而言,学校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放在人才培养方面,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认识不足,参与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也尚未形成。近年来,柳州职教园区内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还是停留在表层。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机构和服务平台不够健全。目前,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和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虽然也认识到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性,也提出要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但至今还没有成立专门的面向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社会服务部门,因而也未能有效地组织全体教职员工为柳州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出谋划策,客观上造成学院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同时也没有针对社会服务制定相关的指导性文件,导致教职员工在社会服务问题上的无所适从,不知如何开展社会服务工作。教师对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缺乏正确认识,服务社会意识淡薄。
(三)专业建设未能与社会、区域经济、地方产业结构调整步调一致。目前,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很大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因此,学生的数量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生存。而这一现象,在起步晚、办学基础稍差、没有行业支撑的高职院校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因此,一些高职院校往往对那些招生人数多的热门专业感兴趣,而对那些社会、地方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产业结构调整迫切需要的专业关注及支持不够,要么是不设置,要么是停止招生。柳州市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三次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该市单一经济城市向文化、社会、生态、人民生活相协调的和谐城市转型突破。由“十一五”“354”格局(汽车、冶金、机械3个支柱产业,化工、制糖、建材、造纸、日化5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制药3个新兴产业)向“543”格局(汽车、钢铁、机械、化工、有色金属新材料5个支柱产业,制糖、建材、造纸、日化4个优势产业,新能源环保、机电一体化、生物制药三个新兴产业)转变。而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柳州市目前迫切需要社工、保健护理、育婴、生物制药、茶叶种植及加_[、甘蔗种植及制糖、花卉种植及经营、蚕桑养殖、汽车装配、汽车喷漆等专业人才,但已进入园区的两所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培养这些人才的专业。
(四)社会服务功能拓展有限。缺乏创新。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拓展,需要以学校的理念创新、内涵建设和资源整合等作为基础条件,在办学实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过程中,不断通过路径选择和模式创新,为社会发展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目前,柳州职教园区内的两所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所能提供的服务仅仅是一些职业技能培训,并没有紧紧围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各种社会服务活动。
二、柳州职教园区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
提升柳州职教园区社会服务能力的途径主要有:
(一)加强政府政策性引导和保障机制。虽然社会服务工作是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双方优势互补的自主行为,但政府的推动、组织、协调、激励对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深入、有效地开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德国的企业之所以能自愿接受各种职业培训,除了企业对其根本利益的考虑,还在于德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对培训企业的权利与义务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我国的职业教育法和各地方性教育法规只有对企业履行职业教育的规定,而没有对不履行义务的明确处罚规定,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限于小范围,可操作性差。并难以贯彻。因此,柳州市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制度、考核以及政策优惠等办法来约束各方的合作行为,提高合作的自觉性,使各项合作得以稳定、持续地发展。同时,市政府也应对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给予政策上的引导,对那些目前不是热门专业,而社会、经济发展又迫切需要的专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
【关键词】社区服务资源;居家养老;养老模式;社会公益互助;养老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进程中,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老年人群的和谐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老年人维持正常生活困难的帮助;二是老年人发展需要的服务。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均寿命的持续增长,人类会面临更多由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虽然老年人的困难和需要是多方面和全方位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养老问题。
一、养老模式
在实际工作中,划分养老模式有两个划分准则:一种是以照料老人的方式为依据,把养老模式划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另一种则以经济供给形式为依据,将养老模式划为家庭和社会养老两大类。本文以照料方式为划分标准的城市养老模式下,从居住在城市的老年人及其养老服务设施基本状况跟老年人具体需求之间存在的关联性入手分析,并深入探讨现阶段城市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一)机构养老
该养老模式即为每月向养老机构上缴一定额度的费用,就可享受该机构给予老人在护理、饮食、居住等相关养老服务,这机构养老适合老年人安享晚年,养老院、福利院、护理院等均属于机构养老的服务范畴。机构养老服务有以下好处:给予老人专业的护理,其子女不必为父母晚年操心;为老人提供舒适的居住场所;可悉心照料独居老人的生活起居。
(二)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不同,与过去的家庭自然养老也有很大区别。它以家庭为主导,辅之以社区服务,服务内容涵盖老人的生活起居、日常护理、家政及精神慰藉等方面,居家养老分为上门服务与社区日托两种形式,在此基础上,还引进了另外一种服务更为专业化的以养老机构为依托的服务模式。居家养老将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优越性集结在一起,是现代老年人较为理想的一种养老模式。其社会成本不高,能有效利用资源,且费用不多,老人不必远离原来居住的社区及房屋,便可获得温馨的养老护理服务。
二、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及对养老方式的选择
(一)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
生理特点:人类从出生到18周岁为成长期,19周岁-45周岁为成年时期,46岁之后身体逐步走向了下坡路。到了老年期,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面临体内各项组织器官衰老、生理和整体调节机能严重下降。表现在外的是:面容衰老、反应迟缓、活动能力变差、以及健忘和焦虑等状况的出现,自理能力差。
心理特点:一是自尊心理,许多老人认为:儿女对其百依百顺,不断恭维才是对他的尊重。二是孤独心理,许多人退休后无所适从,甚至会感到茫然若失,不善言谈、性格孤僻也成为了这一时期老年人的主要心理特点。三是患得患失心理,例如好猜忌、敏感等。许多老年人的心理疾病要明显重于身体。
(二)老年人对养老方式的选择
为进一步对浙江省养老方式进行一次准确无误的摸牌,作者以浙江省部分城市的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就老年人对养老方式选择这一话题进行了周密地调查。
1. 问卷编制。本调查内容的调查方式为实地调查。在调查对象选择上分别针对浙江省部分城市5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在具体的调查人员选择上,选择了随机抽样的方式,最终,本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调查问卷为2000份。为了预防主观判断所引起的失误,在本问卷采用了“隶属度赋值”方法,即:将定性指标分为A、B、C三个部分,并对每个选项所对应的内容予以明。
2. 调查结果。(1)根据调查结果,浙江省老年人目前的养老方式选择在家养老的占67.7%,选择养老机构的占20.1%,选择在家养老的占12.2%。(2)浙江省老年人选择在家养老的原因。从对问题“浙江省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在家养老的原因进行调查后发现:身体状况良好、家庭成员能够照顾自己和对养老院条件不满意这三个因素是主要诱因。(3)浙江省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原因。在对问题1选择养老机构进行养老的501位老人进行该问题的调查后发现:子女不在身边、和家人关系不融洽、身体状况不好和认为自己在家太孤独是主要原因。(4)浙江省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有47.60%的老年人不知道社区有专业的养老服务,62.60%的人不清楚,知道的占19.80%。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的下降,自理能力明显下滑,需要能够提供洗衣、打扫卫生和做饭等一系列家政服务。从老年人身体和需求角度出发,家政服务是社区养老首先应该提供的一个服务项目。
三、人口老龄化给老年人供养水平带来的问题
老年人供养水平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其衡量标准不能仅限于经济。供养老年人的前提条件是经济,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老年人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能得到充分的满足。社会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供养内容及养老方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老龄化还将制约供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一)家庭规模锐减,赡养压力上升
就当前浙江省人口年龄分布结构来看,受计划生育影响,多数家庭夫妻生育的子女数迅速减少,从而使得家庭规模变小。在老年人不再是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的境遇之下,那些享受不到社会保障服务、没什么经济来源的老年人,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子女。另外,老人的体质状况与自我养老能力对其晚年养老生活质量也有很大影响。总之,家庭规模不断减小的过程中,照料老年人的生活的压力却在日益增加,成为浙江省人口老龄化情况之下老年人供养水平欠佳的主要问题。
(二)改变了家庭的理财模式,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
现代人的寿命在逐渐延长,这也表示退休后的日子更长了。为了保证和提高自己老年的生活水平,储蓄成为许多家庭的理财之道。从个人方面分析,预期寿命的延长说明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及强度应相应增加,在工作期间必须增加储蓄。从家庭方面分析,可以推测出家庭成员的养老期限后,整个家庭就必须根据现期收入及将来的预期收入去消费。上述这些养老投资形式对国民储蓄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极为深切的意义。
(三)人口寿命延长,社会医疗压力加大
在浙江省人口老龄化问题深度发展影响之下,高龄化趋势日益明显,这无疑延长了老年人的经济供养年限。同时,随着老年人的年龄递增,其生活自理能力却在下降、患病的可能性也比从前更大,而医疗护理费用与生活照料时间及成本都在上升。老年人是社会医疗保险资金的最大使用群体。而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的浙江省,社会医疗压力将会日益加重。
四、浙江省养老模式的发展
浙江省养老的基本模式可以考虑家庭养老、家庭与社会协助养老及社会养老结合发展,从而构建依托“社区服务资源”的“居家养老”“社会公益互助”二合一的养老体系。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是指由家庭其他成员提供养老资源的养老方式与制度。从经济角度分析,家庭养老以家庭为载体,具有自然实现和完成养老保障功能和过程的优势;另一方面,受中华传统文化儒家文化影响,我国素有“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因此,家庭养老也是最为原始的一种养老模式。
(二)家庭与社会协助养老
家庭与社会协助养老,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以家庭为核心,结合社会养老,另一个是以社会为核心,以家庭协助养老。就浙江省总体水平来看,尚处于第一阶段。而从“家庭养老”上升到“社会养老”,这也是人口老龄化社会体系中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可以预见的是:两个阶段和模式之间的转换需有一个过程,家庭养老与社会养同发展将一直存在于未来的某一发展阶段中。
(三)社会养老
随着浙江省的老龄化问题不断加深,诸如:一对年轻人赡养4-8位老人、空巢老人等社会问题将会日益严重,而这部分人单纯借助家庭养老或是家庭社会协助养老等方式安度晚年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浙江省的统一协调之下,集合民间资产,增设养老机构、慈善机构等多元化社会养老机构则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五、构建“居家养老”“社会公益互助”二合一的养老体系的对策与建议
(一)深化社区养老服务内涵
1. 理论分析。浙江省开展社区养老必须从以人为本的规则出发开展社区养老,首先解决老年人的困难,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帮助;同时还要具备选择的空间,让老年人有自己挑选的可能。要做到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为老年人的养老提供服务和便利。把养老的各种设施和居住居民的生活结合起来,保证不但可以为老年人的生活提供服务,还不会影响到社区内另外人群的生活。此外,要在各社区内营造互帮互助的气氛。让老年人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增加互信。浙江省建设养老社区还要在现有设施的基础上,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换取最高的社会利益。
2. 实际操作规程。(1)构建完备的医疗系统。医疗是老年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完善社区医疗设施和改善医疗环境就成了改善浙江省老年人生活条件的主要手段。构建满足社区养老需要的医疗条件,除了要完善医疗设施、提供温馨的医疗环境之外,还要主动了解社区管辖范围内老人的具体情况,经常开展医疗知识普及和常见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急救。(2)提高社区家政的能力。步入老年之后,人的生活逐渐开始出现变化,其生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外来帮助的程度逐渐加深。社区提供服务的时候要针对这种特征,寻求专业的家政公司或者由物业公司牵头,为社区老人提供专业的、有针对性的家政服务。(3)打造社区养老人员队伍。社区养老是一个复杂的项目,需要专业的人员提供专门的服务,这就需要各社区服务管理部门要大力提高服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管理,加高服务人员进入服务行业的门槛,进行凭证上岗制度管理,逐渐优化养老服务人员的构成管理。(4)扩大养老资金筹集来源。就现况而言,浙江省经济虽然较为发达,但是对基层养老的投入相对较为单薄,家庭的经济情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区居民养老的水平。在增加养老投入方面,依靠政府投入大量资金来实现养老设施的建设是不可能。因此,浙江省必须须扩大养老资金的来源,开拓养老资金的筹集面,逐渐实现社会募集为主,政府投入为辅的资金筹措形式。
(二)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制
1. 整合资源,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硬件保障。当人进入晚年时期,想要延缓身体机能的衰老,就要加强身体的锻炼。社区养老首先要对社区内已经具备的锻炼设施进行排查,对现有的锻炼设施进行整合,对那些存在安全隐患的锻炼设施进行维修和保养;对不可以使用的锻炼设施进行更换或者拆除。同时根据现有经济能力增加一些事儿老年人锻炼的健身器材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2. 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不同的社区,老年人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社区建设也要有所区别。在社区养老建设的过程中,要从长远着眼,对养老建设有一个规划,让养老建设真正成为社区养老,要提供配套的、系统的服务,彻底现在的个体化养老形式。对有意建设养老院的单位,可以适当给予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对于已经建成的养老院,可以根据养老院的入住老人和养老院现有的养老水平,有目的的进行适当的扶持。
3. 扩大养老服务队伍,为社区养老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养老建设不单是硬件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养老服务人员的建设。养老更关注的应该是老年人的内心,是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发展,很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造成现在很多的老人都是空巢老人。因此,在社区养老的建设过程中,更应该吸收那些可以理解老人内心的服务人员加入到养老服务人员的队伍中。
4. 应用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养老的发展提供技术保障。信息化建设是时展的潮流。在社区养老的建设过程中,增加其信息化程度不但可以精简养老服务的流程,而且可以提高养老建设的效率。加快养老服务中的信息化建设,可以对社区内老年人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社区内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控,逐渐形成系统的,整体的、全面的社区养老体系。
5. 加强跟踪独居老年人变化工作。各社区、街道办事处对老年人的信息进行全面且系统的管理。特别是老年人的动向,社区和街道管理人员要更加的关心。同时,把大的社区划分为一定的区域,配置专门的区域管理员。组织义工和志愿者和老年人结成对子,通过电话、上门等方式对老年人的资料和动向进行管理。对老年人的相关情况做好记录,确保老年人的健全。
(三)推进养老机构建设
为了优化浙江省城市社区的养老服务,必须增加对养老机构的监管,完善其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建立相应的科学规范,对养老部门准入、运行和退出实行严格的奖惩和监督。对养老机构的资金扶持要建立统一的规范,根据养老部门的设备、养老人口、服务人员的配置等相关资源发放适当比例的资金扶持。可以在养老部门的建设中引入协会制度,对浙江省养老市场上的养老组织进行行业培训和管理,对养老组织的运营加以帮助和引导,从而在政府部门和养老部门之间扮演好中介的角色,不断推进浙江省养老部门的持续运行。
(四)完善长期照护体系
1. 提倡老年人自助互助。老年人要对自身的健康有合理、科学的认识为。在长期照顾体系形成之前,首先要对健康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别人再周到的服务,也不如老年人自己对健康重视。为了缓解浙江省社区养老问题,老年人互助、自助的养老模式是及其值得提倡。在社区养老建设的过程中,要提倡老年人之间的互助,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出家庭,这就导致对老年人进行长期照顾的提供者将会出现大规模的缺失。所以,在那些低龄的老年人群体中发展出照顾资源,对老年人实行互助是极有必要的。
2. 以家庭为基本养老单位。对长辈的孝敬和奉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在这种养老形式却有所衰退。年轻人除了要赡养父母、供养子女,还会有房贷、车贷等贷款压力,在庞大的经济压力面前,多数人不会选择送长辈进入相对昂贵的养老机构颐养天年,于是导致部分老年人处于无人照顾的状态。想要解决这种困境,只能采取雇佣当地的低收入者,对老年人进行必要的照顾。此外,我国政府还可以出台一定的政策,为外出打工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带薪休假的时间,让他们可以多在家照顾父母。
3. 以家庭养老为主,社会养老为辅。虽然家庭是养老资源中的主力军,但是也必须构建一些社会养老组织,对那些孤寡老人或者是家庭确实照顾不到的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帮助和生活上的照拂。空巢老人的现状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条政策的推出就可以改变的。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要打破以往的那种“小家”氛围,为老年人构建社区这个“大家庭”。
4. 构建政府法律、法规,保障养老建设。目前,出现了很多子女不赡养老人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家庭养老的问题上缺少法律支持和制度保障,只是单独依靠自己自觉和道德约束,在法规约束方面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浙江省有关部门应增加养老方面的法规完善和制度建设,为养老建设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和保障。
(五)社会公益服务养老“银行”建设的构想
1. 社会公益服务的参与人员与受益人员。养老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有更多的开拓创新精神,才能提升当前的养老服务水平。可以借鉴公益献血中“一人献血,全家受益”的模式,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服务中来,建立一个类似献血档案的社会公益服务“银行”式记录,以社区为单位,所有常住人口中的具备公益服务意愿的、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都可以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活动,其所付出的努力可以在有关部门的社会公益服务档案中累积,所有公益活动的付出,都可以为自身或家人的未来养老换来相应的回报。
2. 社会公益服务的具体内容。社会公益服务的内容可以覆盖面广一些,但主要还是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服务与医疗护理服务两大类。日常生活服务可以包括洗衣、做饭、买菜、打扫卫生等家务类的体力服务,或者陪聊等精神上的抚慰服务。医疗护理服务可以包括陪同就医和居家医疗护理或陪护服务。此处以小时数作为公益活动量的累计,但也不是单纯的时间累积,可以引入服务内容难度的高低及服务效果评价等,划分不同的公益服务等级,越高的服务等级,对应的服务小时数越多,这样的综合性累积能够更加公平。此外,关于医疗护理服务,由于要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所以需要争取社区医院或医疗服务机构和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复杂的医疗护理服务最好由医务人员担任,参与服务的医务人员,也可以得到相应的公益服务小时数。
3. 社会公益服务的管理与监督。以社区居民服务点为管理主体,负责社会公益的养老服务“银行”的建设和管理,其监督责任可以由服务参与人、受益人和社会、个人、政府相关机构共同进行,还可以筹建社区公益服务志愿者委员会,负责服务质量的提升和服务效果评价维护等。建议每一个社区都成立“服务评价考核组”,在评价考核公益活动的同时,还可以宣传社会公益养老服务活动的意义及内容,维护服务参与人、受益人的权利,对各类公益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评价,全面推动社会公益服务养老“银行”的发展与完善。
六、结语
浙江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人均年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其经济与社会改革也走在前端,在该省试点“居家养老”“社会公益互助”二合一的养老体系,无论是民众观念还是资金支持,都有一定的可行性。这种新颖的养老体系重在社会公益资源的成果累积,用行动换收益,成立个人社会公益服务“银行”,制定社会公益服务的具体内容,通过个人公益服务时数认证系统,实现全省数据共享,个人累积的服务小时数能够在自身或家中老人需要的时候取出,换取相应的社会公益服务,真正做到“居家养老”“社会公益互助”二合一,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剑伟.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09.
[2] 田逸娇.英、美、日三国社区养老服务的经验及启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3(01).
[3] 陈成文,孙秀兰.社区养老服务:英、美、日三国的实践模式及其启示[J].社会主义研究,2010(01).
[4] 江立华,沈洁.中国城市社区福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