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考鼓励语范文

高考鼓励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考鼓励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考鼓励语

第1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2、挑战人生是我无悔的选择,决胜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3、人生就是一考场,准备充分成绩好。拼搏努力全做到,结果怎样无愧心。人生之路千万条,未必就是读书高。考场之上人轻松,超常发挥不慌张。愿你高考尽全力,学业有成人欢笑!

4、十年苦读为今朝,迎考心态很重要。不能临时抱佛脚,越看越想心越慌。考前定要休息好,从从容容发挥高。祝你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5、金榜题名笑颜开,多年梦想得实现。父母双亲忙接待,亲朋好友祝贺来。仔细斟酌报志愿,兴趣专业为首要。愿你进得学府再努力,学成归来报社会。祝前程似锦!

6、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缕蚁,穿过黑暗的沼泽,也算顶天立地。

第2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2019年北京平谷高考英语听力第二次考试考生可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英语听力第一次考试成绩查询系统(query.bjeea.cn/queryService/rest/score/131)输入证件号码或考生号、验证码、点击查询即可获取成绩信息。

温馨提示

1、请输入正确的证件号,然后点击【查询】按钮查看结果!

2、考生如有疑问,请到北京教育考试院咨询!

3、由于成绩查询入口刚开通,大家查分过于集中,有可能会出现网站无法打开的情况,请大家耐心等待,或错过查分高分期。

第3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1、你的自信从不止步,你的毅力令人钦服,你的勤奋镌刻一路,你的优秀有目共睹。愿你的付出收获丰厚回报,愿你的努力赢得似锦前途。祝高考顺利。

2、昨日撒下勤奋种,今朝一搏必成功。鲤鱼一跃便成龙,大鹏展翅震长空。前程似锦圆美梦,锦衣凯旋沐春风。寒窗不负苦心人,金榜有你祝高中。高考顺利,愿你成功。

3、海阔凭鱼游鲤跃龙门;天高任鸟飞鹏程万里。

4、想摘玫瑰,就要先折刺枝;想走坦途,就要斩除荆棘;想看到天明,就要勇闯夜寂;想考试高中,就要倍加努力: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祝高考顺利。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在发帖网站“我要高考”网上,汇聚了无数有着同样经历的父母。他们都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外地人,为了孩子的学业,不得不与心爱的儿女分离。

一位上海家长的苦闷——

为了孩子能在上海读书,留在自己身边,他不知道往相关部门跑了多少趟,可一道又一道的“难关”硬是将孩子逼回了老家。“你们不要我了吗?”面对孩子的质问,他无言以对。

为了让孩子能有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为了数千万家庭的团圆,这些父母,一直在奔走,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在“我要高考”网上,他们已经获得近10万人的支持签名。越来越多的人在为孩子的未来战斗着……。

2012年3月27日,透过“我要高考”网的上海QQ群,记者联系上了严格一那位发帖的父亲。严格说,他们几十位家长约好了,明天去上海市教育局表达诉求。

次日上午9时,记者在上海市教育局门口见到了严格和其他家长。大家说,今年两会上,相关部门表示,异地高考方案将在十个月之内公布;他们这次来,就是督促上海市教育局尽快落实会议精神。家长们很兴奋,奔波这么多年,终于看到了一丝希望。

这么多人当中,严格算得上是最早为孩子上学问题奔走的家长之一。如同帖子讲述的那样,这九年,为了解决孩子的上学问题,他遇到的挫挢口困难数都数不清。

严格老家在齐齐哈尔,以前是一名教师。2002年春天,经人才引进,他被上海一家民营企业高薪聘为行政人事经理,公司为其办理了人才引进居住证。有了这个居住证,可以办理社保、医保,孩子也可以在上海参加中考和高考。稳定下来后,严格就将妻子和儿子严阳接到上海。2003年,严阳顺利进入上海一所公办小学读一年级。

2004年上半年,严格换了一家公司。居住证需一年续办一次,严格再去续办时,工作人员以严格就职的公司注册资金未达到100万元为由拒绝续办。居住证续办不了,孩子就无法在上海读书,为此严格想尽了办法,甚至辞职跳槽去另一家注册资金超过100万元的新公司。可这次,又因严格不能提供连续12个月的税单和社保单而没办成。严格这才知道,在上海,居住证难续办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的心病,总是会有你想不到的原因挡在那里,小到人事简历上有一丝时间上的不吻合都不行。而没有上海户口,又没有人才引进居住证,孩子想在上海参加中考和高考就是天方夜谭。

考虑到孩子还小,早点儿换个新环境不会对孩子造成太大的影响,2004年11月,严格在江苏省宜兴市买了一套新房,准备把孩子送去宜兴上学。谁知,听说父母要把自己送走,严阳嗓子都哭哑了:“你们不要我了吗?”不管严格怎么解释,儿子都不理解。到最后,只要一听父母提起把他送走的话题,严阳就不吃饭、在家乱发脾气。

学校老师劝严格:“上海的课程跟其他城市的课程有差别,孩子一旦适应了上海的教学环境,换个新地方对学习肯定有影响,早点儿转学是明智的选择。”老师说得很理智,严格听着却不是滋味:为什么其他孩子可以安安稳稳地在学校上课,自己的孩子却不行?气归气,严格只能给孩子办理了转学手续。离校那天,严阳抱着班上的同学、老师哭成了泪人,父亲怎么拉他他都不走。

第二天,趁着父母不注意,严阳自己跑回学校,坐在了原来的座位上。严格接到老师打来的电话去接严阳,严阳不走,抓着老师的手苦苦哀求:“老师,我以后一定好好学习,你别赶我走!”儿子满是眼泪的小脸刺痛了严格,他一狠心拉着儿子出了校门。回家的路上,严阳冷冷地对父亲说:“你们大人都是骗子,我讨厌你们!”儿子的误解,让严格欲哭无泪。

不管儿子有多么不情愿,小学二年级下学期,严格还是把他送去宜兴读书了,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夫妻俩一个月回去看孩子一次。以前严阳很黏父亲,可自从被送走后,他几乎不接父母电话,不喊爸爸妈妈,在学校里也不合群。奶奶说,她去接孩子时,别的小孩在操场里玩得很高兴,只有孙子一个人待在一边,而且总是低着头,不跟任何人交流。严阳变得越来越孤僻。

严格夫妇连忙赶回宜兴。严阳见到父母就像见到陌生人一样,挣出父亲的怀抱,一个人拿着玩具回房间里玩。儿子陌生而冷漠的眼神,就像一记耳光打在严格脸上。严格对妻子说:“咱们还是把孩子带回上海,哪怕去私立小学读书,也要把他留在咱们身边。”“小学好解决,到了初中怎么办?”“先不管那么多,到时候再说。”

在严格的坚持下,严阳又回到了上海。严格心里期待着政策能变一变,等孩子上初中时,即使没有上海户口,孩子也能在上海参加升学考试。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从儿子上小学三年级起,严格就跟其他有相似遭遇的家长一起写倡议书,去相关部门请愿、呼吁。可眼看着孩子升入初中了,事情依然没有眉目。

严格知道不能再等了。若等孩子读初三时再把他送回户籍所在地,孩子的学习肯定跟不上,绝对会影响中考成绩。严格开始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跟他分析眼前的难处。严阳听了父亲的话,只是淡淡地问了一句:“我又要被送走了吗?”严格想跟孩子解释,儿子打断了他的话:“什么都别说了,你说什么时候走我就什么时候走。”面对孩子的冷静,严格的心再一次疼了。他知道:孩子大了,不会像小时候那样又哭又闹,可儿子心里的难受劲儿绝对不亚于当年。

2010年暑假,严阳回到老家齐齐哈尔读初二,一切都得重新开始。刚开始,他根本听不懂那边的语言,学习上压力很大。心情好坏从来不跟父母说,跟爷爷奶奶也很少交流。眼下已经是初三下学期了,严阳学习成绩一般,可严格夫妇不敢对孩子提过多的要求。

因为上海离齐齐哈尔太远,这一年多,严格和妻子只回去过一次。平时都是他们主动给儿子打电话,问什么儿子答什么。他们知道,儿子有很多话都不跟他们说,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只能多关心他、安慰他。严格感慨地对记者说:“我一年多没看到孩子了,听说他个子长高不少,怕是快要超过我了,成大小伙子了。”说这话时,严格眼睛红了。

一个被“留守”女孩的哭泣——

深夜里,刘心蕊绕着教学楼走了两圈。她知道,她再也不能回到这里上学了。她愿意拿自己最珍贵的东西换一个留在这里读书的机会,可惜不行。

“孩子被送走之后,情况轻微的是不理解父母、冲父母发脾气,情况严重的会变得孤僻、内向,整个人都变了。”一位名叫刘军的家长插话,“老严的儿子不管怎么说,情况还算稳定,比我女儿好多了。我女儿被送回老家后变得叛逆、孤僻,根本无法交流。”旁边的家长都了解他家的情况,纷纷劝他:“老刘,孩子还小,等大一点儿会理解你们的。当父母的可不能失去信心。”从大家断断续续的描述中,记者知道了刘军女儿刘心蕊的故事。

刘心蕊,今年15岁,打一出生就在上海生活。可以

说,她第一眼见到的天、第一句听到的话,都来自于上海这座城市。每次别人问她是哪里人,她都会说自己是上海人。刘军刚去上海时,在一家设计院做测绘师,后来辞职,成立了一家室内装饰公司,生意做得很大。他们虽然有能力在上海买房子,却没能力拿到上海户口。刘心蕊读完小学后,老师提醒刘军,早点儿把孩子转走,不然到了初三,孩子还是要转学。

“我女儿以前很优秀,能歌善舞,在学校里每次考试都是年级前三名。”怕记者不信,刘军还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他女儿以前参加舞蹈大赛的录像资料。初一下学期,刘军狠下心为女儿办理了转学手续,将她转去安徽省蚌埠市的一所重点中学。

蚌埠虽是刘军的老家,但对刘心蕊来说,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那里的饮食、气候、语言都是她不熟悉的,她觉得父母不爱自己,让她回老家不是为她着想,而是彻彻底底地抛弃她,让她沦为留守孩子。刘心蕊抗争过,甚至离家出走过,被父母找回来后,她依旧没能逃过回老家的命运。回去时,刘心蕊对父母说了狠话:“我走之后就决不再回来,就算你们求我,我也不会回头。以后我变成什么样,你们别后悔!”

回到蚌埠后,刘心蕊几乎和父母失去了联系。平时她住校,只有周末才去爷爷奶奶家。不久,老人就来电话,说孙女变得爱打扮;老师也打电话来说,孩子成绩下降很快。刘军打电话给女儿,想交流一下,刘心蕊不接。为了防止她偷溜出去上网,刘军在学校附近给女儿租了一套房子,给她装了宽带,让爷爷奶奶看着她。

记者想跟刘心蕊聊聊。等到下课时间,刘军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刘心蕊没接。几分钟后,她给父亲发来一条短信:“有事吗?”等刘军回复短信后,刘心蕊便没了动静。

得知刘心蕊每天下了晚自习后会上网,记者要来了她的00号。刘军一再恳求记者:“帮我们劝劝孩子,也许你们的话她能听进去。”

晚上10点,记者几次发出Q0好友申请后,刘心蕊才把记者加为好友。记者一开始就亮明了身份,刘心蕊很冷淡地回了一句:“有事吗?”

《家庭》:今天上午,我们见到了你父亲,你的学习和生活状态让他很担心。

滴落的雨(刘心蕊):他是怕我给他丢脸。现在才知道管我,以前干吗去了?

《家庭》:让你回去,他们也是迫不得已。我们知道你一个人在老家不容易,最需要父母陪的时候父母却不在身边。受的委屈肯定不少。

滴落的雨:习惯了。

《家庭》:在你父亲的手机上,我们看到了你以前跳舞的一段视频,很美。

滴落的雨:那是好久以前了,我好几年没跳了。

《家庭》:为什么没坚持?

滴落的雨:有意义吗?以前我成绩很好,可现在成绩差得老师见了都讨厌。人是会变的。

《家庭》:你是不理解父母,还是对父母给你转学有意见?

滴落的雨:我是不理解这个社会,不理解大人的世界。当初我回蚌埠时,这边的话我一句也听不懂,我跟我爸说过,让他跟我妈在老家陪我,可他说他要挣钱给我读书,把我丢给了爷爷奶奶。

《家庭》:是不是吃了很多苦?

滴落的雨:因为在上海长大,我只会说普通话,同学都笑我假惺惺,还学我说话的样子。这边的课程跟上海根本就不一样,老师说的话我又听不懂。每天夜里,我都哭着睡去哭着醒来。算了,不想说了。

《家庭》:这些也不是你父母想看到的。他们把你送回老家,也是希望你能安心读书,有参加高考的机会,考上你理想的大学。

滴落的雨:在上海时我们班也有一个跟我情况相同的同学,他一直在上海读书,我为什么不能了就是因为我父母没尽力。(记者随后从刘军处了解到,刘心蕊口中的那个同学初中毕业后读的是技校)

《家庭》:有问题为何不跟父母好好说说?

滴落的雨:怎么没好好说了你肯定不知道,当初我爸爸要给我转学的时候,我绕着学校操场走了两圈。我舍不得,我说我不想走。可我父母听进去了吗?

《家庭》:他们也很无奈。这几年,你父母一直在为你的上学问题四处奔走,他们就是希望能早日把你接回身边。

等了足足几分钟,刘心蕊始终没回应记者。随后,她便下线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军就给记者打电话:“我女儿说什么了吗?”显然,他迫切地想知道女儿的想法。知道对话的过程后,刘军很失落:“我就知道,她不会谅解我们的。”

一个家庭的无奈——

赵其在北京有房子,原本一家人可以过得很开心,可为了孩子,夫妻俩常常处于两地分居的状态。这么多年过去,他们就像居无定所的流浪者,一直漂着。

听说了刘心蕊的情况后,严格很无奈:“我们之所以四处奔走呼吁,就是为了挽救这些孩子。挽救了这些孩子,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挽救了—个个家庭。”

经严格介绍,记者又去拜访了几位家长,他们都是呼吁打破高考户籍限制的先行者。赵其是特意从西安赶来的。严格说,赵其是他们这个圈子里有名的热心人。

见到记者后,赵其拿出厚厚一沓材料,其中有他写的倡议书、请愿书,还有相关媒体的报道和相关部门的文件等。“你出门都背着这些材料吗?”“对,都背着,怕万一能用得着。”

儿子还没出生时,赵其就和妻子在北京打拼。他在一家跨国公司的北京分公司担任部门经理,年薪不菲,妻子是会计师。几年前,他们在北京买了房子。跟上海的政策一样,孩子虽然出生在北京,却不能在北京享受义务教育,从幼儿园到小学一直读的是私立学校,不仅费用高,教学设施和教育水平也没公办学校好。赵其只得跟妻子商量,让妻子刘玲跟儿子回老家西安,他一个人留在北京工作养家。

男孩子皮,刘玲一个人根本管不住,她向赵其提出:“儿子一直都怕你。要不,我回北京工作,你回西安照顾孩子?”赵其不是不愿意,只是自己工资高,还完房贷之后还能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开销,如果换了妻子在北京工作,家庭收入就少了一大截。刘玲说,为了孩子,她不怕辛苦。

很快,赵其辞去工作,回到西安带孩子,刘玲返回北京找了一份工作。刚开始,依靠家里的积蓄,生活还能维持,到存款花完了,一家人的生活开始变得捉襟见肘。刘玲只好利用休息时间再兼一份职,赵其也在西安老家找了一份工作。随着孩子升入初三,学习任务加重,赵其不得不辞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顾孩子。

赵其说,经济上的困难只是暂时的,一家人都能挺过去,可聚少离多的日子,让他们感受不到一点儿家的温暖。过年过节,为了省下路费,妻子几乎都不回来,只有他跟儿子两个人;孩子病了,都是他带着孩子往医院跑。而妻子在北京也不容易,累了、病了,连个帮忙的人都没有。他们在北京有房子,原本一家人可以过得很开心,可现在一家人分隔两地,都在漂着,就像浮萍,不知往哪儿扎根。这样的日子怕是要等儿子考上大学之后才能结束。如果异地高考方案在十个月之内真的能出台,那么,他跟儿子就有望回到北京,到那时,一家人才能真正团聚。

数十万家长的心声——

他们生活在城市,工作在城市,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让这个城市变得越来越繁华。可是,他们的孩子却不被这个城市接纳,游离在这个城市之外。高考户籍制度就像一堵墙,一

堵拦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墙,一堵拦在本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墙。

在严格的引领下,记者又拜访了一个家庭。在那里,记者见到了9岁的高明远,他正上小学二年级。他父亲说,下学期他们准备把孩子转去江苏省泰州市读书,孩子的外公外婆在那里。记者问高明远:“你愿意转学吗?”孩子摇摇头。“父母不在身边,你能照顾好自己吗?”孩子点点头。“是不是舍不得老师和同学々”高明远低着头不说话。高父对记者说:“知道自己要走了,他说要送给每个同学一张自己做的卡片。现在做了20张了,每一张都写了不同的祝福语。”

记者说想欣赏一下那些卡片,高明远进房间把卡片拿了出来。卡片做得很可爱,记者看到其中一张有这样一句话:“我会想你的,小胖子,有空来看我。”

严格说,高明远是很懂事的孩子,去年10月23日,家长们在上海市体育馆举办了“取消高考户籍制度万人签名活动”,高明远坚持要去当志愿者。当天,活动现场先后来了上万名家长,大家都在“给孩子公平教育的机会”的横幅上留下自己的签名。家长和孩子自发地走上街头,把精心制作的宣传册发给每一个过路的行人,把自制的宣传帽免费送给大家。

对于这次活动,一些上海本地户口的家长持反对意见:“一旦允许非本地户籍的孩子参加中考和高考。就会有大批外来人口涌入,城市急剧膨胀,高考优势将不复存在,教育资源也会面临不足的难题,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不公平。”反对声音虽然不小,可在活动结束当天,“我要高考”网上的QQ会员增加了一万多名。截至目前,“我要高考”网上团结起来的家长,接近10万人。

2011年8月,在严格等人的努力下,上海的外来家长联合起草了一份《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2年年初,上海市教育局表示,今年有10类非上海户籍考生可以在上海市参加全国高考,两年前只有8类人可以参加,6年前是6类。这10类非沪籍考生主要包括持引进类人才居住证人才的子女,市外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在沪高校、科研机构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的子女,支内支边知青的子女等。

不仅如此,全国其他城市的高考户籍制度也在悄悄发生着变革。湖北省在日前出台的《湖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只要在湖北省高中学籍满3年,户口在外省的考生有望在湖北省报名参加高考:山东省也出台方案,规定2014年起,凡在山东省高中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就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今年两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异地高考改革方案将在十个月之内出台,现在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第5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摘 要:文章探讨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照顾“面”、细化“点”的有效措施,以提高地理复习的有效性。措施包括:创建“微专题”深度复习知识点,“推导构思”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点解题的能力,以思维导图为知识脉络内化知识点。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微专题;推导构思;思维导图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96-01

高三地理复习,一般分为一轮、二轮、三轮共三个阶段。复习一般从高三上学期初开始,通常使用历年高考题作为例题,所以会出现简单知识点不断重复、难点不能深入攻克的现象。或者一味重复复习各章节主干知识,构建大章知识体系,学生很难把知识点落实在具体的解题上,容易产生倦怠感,复习效率低下。为了提高复习教学效率,教师应该重质量、轻数量地引导学生深入复习,突出“点”的复习,使学生的学习走向精透。

一、创建“微专题”深度复习知识点

在一轮复习中按部就班地按照章节顺序梳理知识,结果是学生可以解答本章节题目,但一涉及章节和章节之间相互串联的题目便可能理解不了,而教师指出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时,学生就会恍然大悟。所以,学生不是不会做,而是没能把知识点串起来。进入二轮大专题复习时,复习的面又太广,学生无法做到知识点之间的有效连接。对此,综合一轮二轮的复习特点,在一轮复习理清大章基础知识后,穿插“微专题”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深入、迁移,可以帮助学生完善解题思维体系,可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例如,梳理好必修一第二章知识“地球上的大气”后,教师创建微专题“等温线弯曲成因分析”:陆地上等温线弯曲原因、海洋上等温线弯曲原因、海陆间等温线弯曲原因,再配上相应的等值线图让学生思考。这样做,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这个“点”,还把复习过的等值线知识及将要复习的洋流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的思维体系。

二、“推导构思”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点解题的能力

学生做题时总是习惯从原因去找结果,很少从结果追溯原因。其实,在解题过程中可以正向推理,也可以反向推理。教师应该在复习时着重培养学生正反推理的解题思维能力,特别是对一些过程性推理较强的知识点更应如此。如复习“地表形态的塑造”时,以下面这道高考题为例[2014新课标I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中所示区域海拔在4500米以上,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风沙流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厘米~30厘米高度范围内。请分析错那湖东北部沿岸地区冬春季风沙活动的沙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源自“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若不具备应用知识点推理的能力,就很难得出正确答案。所以,复习这一章时,教师应建模辅导教学,对这类地理成因题目由果推因地解决,一步步往上推,再由因及果描述下来。如针对探究沙源问题,可建模如图。

套用这一解题模式:湖泊东北部沙源,水中沙――多条河流流经沙地后注入湖泊,青藏地区河流季节变化大,冬春季节枯水期河床面积大,沙源1;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外湖区水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沙源2;由于冬春盛行西风,经过湖泊,西侧虽有沙地,但沙子难以到达湖泊东北部。然后,再由因及果得出答案。对于建模的形式,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解题时注重题目的独特性,指导学生根据新材料、新题型不断完善“模型”,灵活建“模”。学生通过不断训练,会逐渐掌握这一多变的知识及解题方式。

三、以思维导图为知识脉络内化知识点

地理没有独立的问题,教材必修一自然地理是各类地理问题的背景、前提条件及成因,必修二人文地理是各类与人相关的地理问题。每种地理现象都是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学生在解题时要有清晰的知R联系观。构建章节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高效记忆章节知识点。用相联系的知识点构建思维导图,能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理清解题思路。比如,复习水循环之后,教师可以就沼泽地、洪涝、内流河断流、内陆湖萎缩的形成原因等知识点与学生探讨,并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罗列出来(如图)。这种知识点思维导图,可以理清学生的解题思路,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结束语

在高中地理复习中,重视“点”的复习,由微入深,打破传统摊开式、罗列式的复习,合理设置“微专题”,加强考点专项复习,可以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深度复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逻辑推导能力。这样的复习虽然会加长复习时间,但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考日益重视思维过程的考试模式,帮助学生从容应对,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第6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关键词:美术考古 专业资料室建设 地方高师美术

从学科划分上看,美术考古学是属考古学,但又与美术学科尤其是美术史联系极为密切,它是以田野考古调查和发掘所获得的美术遗迹或遗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从史学立场出发,结合有关文献记载,进行历史分析研究和艺术分析研究。与美术史相比,都是以美术品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都需要图像解读和艺术分析研究,从这一点来看两者是一致的。只是美术考古学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而美术史研究的美术品主要是曾经文献记载的或已有的现存实物——当然,这现存的实物也有可能是曾经或刚刚通过田野调查和发掘所得。所以,从美术研究的角度看,美术考古可以作为美术史研究的基础研究和重要方法,它可以为美术史研究寻找最新的一手资料,也可以是美术史研究的特殊角度。

由此可见,高等院校对大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能仅限于考古学专业,对美术专业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美术专业,把对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纳入其课程计划也是很有必要的。

一、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在地方高师美术专业教学中的地位

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特点与发展活力在于“地方”二字,即要立足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围绕地方基础教育的要求,确立办学指导思想与发展定位。地方高师美术专业作为地方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不仅要考虑专业自身的特点,更应该考虑到它还是地方师范院校整体的一部分,因此,专业自身的特点与“地方”的结合才是其特色发展之路。

从基础教育来看,早在2000年,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就已经启动了新一轮的改革,在改革实践的基础上,先后推出了《国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并于2004年开始在全国推广试行。新课程标准着重改变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旨归,致力于学生综合探索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于是“研究性教学”成了新课改在方法上的必然选择,立足于地方实际的校本教材是各地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善于寻找和发现具有地方特色的美术课程资源,而且还要对这些课程资源有研究,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对学生身边的地方特色的美术品进行研究的示范能力。

从具体的教育策略上看,在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把自己家乡的文物或其他美术资源作为选题进行考察、分析、研究,不仅能有效避免抄袭、体现原创,从而保证论文质量,而且可以为学生搜集并研究地方特色的基础教育新课程资源,尽快适应当地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打下基础。

所以,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使学生适应地方社会文化发展尤其是研究抢救地方文化遗产的需要,更是适应地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当然,从自身来看,也是地方高师美术专业特色发展的策略。

二、“研究性教学”与美术考古能力的培养策略

事实上,美术考古在现行高师美术专业教育中是没有地位的。多年来,开设这门课的专业主要限于历史学,即使是美术史论专业方向的,也只是有师资的个别学校按选修课开设,绝大部分学校没有这方面的专业师资也没有开这个课程的理念。所以作为课程的开设是有难度的。

面对这一现实,以“研究性教学”为理念的“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即以有梯度的理论课程设置为主线,以适当的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以相应选题的毕业论文训练为主要手段,引导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应该是一个可行的策略。

首先,在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选取若干知识点作为研究选题,通过研究示范不仅使学生熟悉并逐渐掌握相关研究方法,更重要的是可以启发学生对包括技法形式在内的美术相关问题的研究兴趣,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

其次,以外出考察研究为基础把学生探究的目标引向现实,引向对身边或自己家乡的美术遗物的关注,并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训练把这种关注明确为毕业论文选题。

最后,以毕业论文选题范围为研究内容,以研究探索为动力,以学术论文的写作程序为规范,培养学生初步的美术考古能力。

当然,最终学生不一定能写出地道的美术考古论文,但最起码通过这一系列训练能够熟悉甚至可能掌握美术考古的相关方法,初步具备美术考古能力。 三、专业资料室建设在美术考古能力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改革尤其是指向培养学生美术考古能力的改革并非易事,这是一个复杂而且具有较大难度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没有专任教师、没有专门课程。在这种情况下,专业资料室的相关文献建设将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一是相关研究资料可以给学生一个很直观的示范,二是相关理论研究成果可以给学生以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启发,三是相关记载可以给学生提供文献佐证依据。

但中国美术考古学所研究的美术遗迹和遗物涉及的领域太宽,既可以是被遗忘的或被忽视的在当时曾经代表主流的官方的美术遗迹和遗物,也可以是现在仍然存在的或即将消失的民间美术,涉及建筑、雕塑、绘画、碑刻、工艺等美术样式。对于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美术系而言,短期内备齐相关资料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学生毕业论文教学实践中有针对性地购置相关专题文献资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以“不求齐全,但求够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确立的地方美术考察方面的毕业论文选题所涉及的范围,征集购买文献资料。

在具体的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实践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选题提出相关推荐文献目录,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寻找相关文献,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可以找到老师没有推荐过的更好的文献,而这些文献资料一般情况下资料室是没有的,尤其是最新资料,是需要添置购买的。资料室可以鼓励教师和学生自行购买。买回的图书及时到资料室登记编目再行借阅;没有买到或不易购买的文献资料,可把目录清单汇总由资料室统一购买。同时,已经完成的学生毕业论文也可以作为下一届学生的参考文献。

这样,滴水成川,慢慢积累,随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毕业论文选题领域的扩大,相关资料建设也会越来越完备。从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近三年(2008-2010年)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分析数据来看,有关地方美术考察类选题占毕业论文总数的比例,由2008届的4.1%增加到2010届的26.4%,其中每届良好成绩以上均占本选题的55%以上,并且都有优秀论文产生。

由此可见,不开设课程,没有专任教师,通过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美术考古能力是可行的,而美术专业资料室的建设在其中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注:此文系山西省2009年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高师美术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杨泓,郑岩.中国美术考古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2.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指导方案(试行)[db/ol].htt.comp://202.205.178.7/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624/201001/xxgk_80348.html,2005-03-21.

第7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现行的以统一高考为主要依据的高校招生,是按照高考的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循序录取。也就是说,它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这种单一指标的导向,必然是鼓励考生对各科成绩全面拔尖的追求。人们曾经设想,减少考试科目就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所侧重(如上海高考的3+1),但是以理科生为例,事实证明由于选考化学的学生对中学物理的忽视,会对大学教学造成不小的困难。

这样说并非主张增加考试科目,而是建议高校选拔考生,改为多个指标的衡量体系。不仅是用总分,而且要注重与所报考专业最相关的科目(一门或二门)的考试成绩。这“最相关科目”,要在各高校所发的专业介绍中注明,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把握。如果把最相关科目的分数线定得高一些,而把总分分数线适度降低,即可构成一种新的导向。

实施的第一阶段,高考甚至可以按现行的秩序不作调整,仅仅是在录取阶段改为按两条分数线操作,只有当考生同时满足两条分数线的情况下才能被录取。设置两条分数线的办法并非笔者的发明,在我国的研究生招生中,同时考虑单科成绩和总分的办法,已经实施了不止二十年。所以,不必忧虑这种办法会缺乏可行性。多指标运作,虽然会比现在的单一指标运作来得麻烦,但是它将体现更加合理的导向。虽然招生的时段必将拉长,但这是任何招生改革方案都需要付出的代价。

实施的第二阶段,如果高校招生能兼顾学业水平考试的成绩,那就用不着考那么多科目,在设定学业考成绩门槛的基础上,只考所报专业最相关的那一二门课程即可。在这种模式下,高水平的高校,就不一定要体现为学业考的门槛和专业最相关科目高考的分数线两者都高,也可以是高考分数线很高而学业考门槛并不很高,由此体现高校的特色。这不但应该因高校而异,也应该是因专业而异的。要试探大部分高校专业只考一门相关科目的可能性。而且,要防止高校间攀比学业考成绩门槛的情况发生,教育主管部门应对此设置高限(例如,语数外全A,其他各科都不低于B)。

第8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关键词:江苏省 高考改革 现象 问题

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总体模式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有教师将其概括成4句话:1.资格看必修:新方案规定考生填报志愿时,必修测试科目D级(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不得超过三门:2.入围看选修:考生填报普通类本科专业志愿的必要条件为:必修测试科目均达到C级,选修测试科目均达到B级及其以上;3.录取看三门:语、数、外三门学科的总分:4.综评作参考:高校录取不再单纯看分数,考生填报志愿时,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和“公民素质”必须合格。

新方案看起来很美好:重视素质教育,培养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可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情况是不是也很美好呢?

政策刚公布,为了提高升学率,学校大肆鼓励选文,好上线达标,尤其是苏北的一些非重点中学。说是鼓励,其实就是把学校的意图强加给学生。有的学校,高一年级8个班,最后只开了一个理科班。年级里成绩好的学生,都被班主任“劝”去学文了,即使学生很喜欢理科,最后也得含泪选择文科。理科的化学和生物,学生喜欢生物的比较多,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这部分学生也被“诱导”学了化学。

第一年的学业水平测试。重点中学都把重心放在冲6A上,可是普通中学面临的问题却是4C一合格,要让更多的学生取得高考资格。高二的第二学期,先是选修课被停掉,接着停了语、数、外,全部给必修课让路。必修老师一天要上7、8节课,可谓疲惫不堪。学生呢,自然也是紧张又疲劳。4月9日以后,学生们的课程表马上做了调整,除了体育课和两门选修课,剩下的全是语数外了。而前一阵子还忙得很的必修课老师,就没有课上了,真是饥一时饱一时。

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下来,有两门以上不过关的学生,有的就放弃了,选择了休学或者随家人做生意。而有些本来选文科的学生。因为物理、化学没过关,又想取得高考资格,就改成理科生,把物理、化学作为选修科目,先拿到高考资格再说。可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物化班,大都是学不懂物理、化学的,高三老师怎么教啊?

第一年高考结束,在录取的时候问题又来了。

请看下列数据:

1.考生A:329+30?,考生B:331+10?

显然A考生分数明显占优势,实际情况却是,他不能报一本,反倒是考生B可以,因为A没达一本分数线330;

2.考生A:348+30?物理A?化学C(实际分数为85)。考生B:328+10?物理B?化学B(实际分数为86)A的分数远远超过B.但他不能报一本,因为他没达本科录取标准2B,考生B却可以;08年南京市文科状元,语数外三门总分422分,超过了他心仪的北京大学的承诺录取线。可是因为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是B+,注定了无缘北大:而且江苏本地的南京大学原则上也无法录取他:

3.考生AB均过等级:假设物理A90,A+98,化学A98,A+107

考生A:340+20物理A+(实际分数118)?化学A(实际分数106)

考生B:354+20?物理A+(实际分数98)?化学A(实际分数98)

按往年的高考模式:考生A:584?考生B:570?考生A高出考生B 14分,而按08江苏高考方案计算:考生A比考生B差了14分。

由上可以看出,本科的录取有四道门槛:多重标准无疑增加了更多的偶然性,给考生带来很大风险,造成种种不合理情况的出现,也给招生带来混乱。

高考改革的本意是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择优选拔人才。从实施的效果和我们的切身感受来看,压力更重。减负根本谈不上,因为学业测试和选修科目中只要一门稍有闪失,后果很严重,甚至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也没有达到高校择优选拔人才的目的。

09年的高考方案,在08年的基础上做了微调。目前,关于江苏省高考方案的微调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2B达线率与语数外三门总分之间的矛盾:去年因为有许多高分考生没有达到2B线而不能被本科院校录取。所以出现了很大的反响,因此需要调整。不管调整的方法是增加2B的比率,还是放开2B的要求,总体上来讲,都没有解决实质问题,都是置基础学科与选修学科的本质于不顾。既然语数外是基础学科,是重要的,基础学科的评价更应趋向于等级制或标准分。选修学科是学生的特长。特长是代表学生潜能的,更应该强调原始分,应该分分计较,这样才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也对高校招生有利。如果评价的方式不恰当,老是在分数和比率上玩来玩去,无外乎是今年重视选修学科,明年重视语数外而已。

二是6A加十分的问题。表面看起来,把6A换成4A,再分开来加分。这样的好处是不至于使3A、2A的人白费,但这样改不等于减轻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压力,因为人人都还有分数越多越好的向往。其实当初设置6A的目的在于提倡学生要全面发展,要争取每门功课都达到优秀,可实际上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不如干脆还是C级要求。

三是文理两条线的问题。这主要是针对当前考生选文的倾向越来越严重提出的。合理的文理人才比例,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采用文理两条线,是不得已的办法。肯定也会出问题的,因为划线的依据是语数外三门总分,语数外三门课程没有按文理科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而选科的成绩不参与划线,这就是不合理之处。

第9篇:高考鼓励语范文

2、又是一年高考时,十年寒窗在此值;十年磨砺今朝试,苦尽甘来不算迟;金榜题名四个字,得来真的不容易;精心准备是必须,埋头苦读有毅力;象牙塔中展翅飞,美好前程属于你!

3、想说爱你,感觉太沉;想说喜欢,感觉太轻;一天天地眷恋,一夜夜的无眠,我只有数着相思的绿莹帘珠,托星月寄到你窗前.祝高考顺意!

4、阳光灿烂六月天,喜讯传来笑开颜。好比夏风吹花开,芬芳满园亲友来。共同庆贺题金榜,十年努力飞梦想。再攀高峰入名校,人生辉煌在今朝。愿你有个好前程!

5、亲人,苦苦守望着;老师,静静期待着;朋友,轻轻鼓励着;同学,默默支持着;自己,暗暗努力着!高考,好好发挥着;大学,你给我等着!

6、苦读寒窗十载,耗费爸妈心血。天下父母心愿,望子成龙飞腾。养精蓄锐待今,出手冲刺高考。展现真才实学,佳绩定能胜出。爸妈您别忧愁,金榜题名报喜!

7、#高考祝福语#。 读一年又一年,毅力啊!考一门过一门,犀利啊!报一个中一个,实力啊!(祝福)发一个收一个,情谊啊!祝奋斗在高考一线的朋友们考试顺利!

8、年年又岁岁,寒窗苦功读。夏日丽六月,美妙好时光。千千难学子,红运定当头。驰骋高考场,大展雄鹰姿。祝福明日到,灿烂如花笑。日月匆匆过,金榜把名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