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九年级物理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核心,本学期本人担任了九年级5-8班四个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因为班级多,又是毕业班,所以更觉得肩上的担子重大,本人上每一堂课都不敢马虎。教学中,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首先,有计划地将整个初三学习时间进行了系统地安排,力求在本学期就将《九年级物理》(全一册)整本书的内容全部讲完,为下学期留下足够的时间去复习。其次,将每个阶段的内容进行分段备课,使得备课更加具有系统性,同样在每节课的学习中也会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第三,在知识点复习中,注意不断改变教学模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针对每一节课认真备课,反复思考:学生要掌握的知识内容、不同学生要掌握的层次、考试时常见的题型等。
本人认为教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注重解题方法的教学过程,而学生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这样我在备课、讲课、批改作业、下班辅导都花了不少功夫,涉及到学生学习的效果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怎样为学生着想,既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又能升学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备课:研究课程标准,知道要求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教材是课程标准的载体,通读教材,确定传授知识的方法;根据学生情况,确定课后作业内容。
批改:全批全改,重点批改课本中的练习作业,适当检查练习册作业,多进行课前或课后小考,及时反馈。
辅导:利用课前或课后时间,解决个别学生当堂课或课后作业中的个别疑难问题,随时随地解决,不积压问题;对于性格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学生主动问耐心听,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学生的课外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课外辅导中,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一方面我优生差生同时辅导,难题易题都不放弃,另一方面我也针对会考要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要达到的不同高度进行针对性地辅导.
同学科团结协作,一起备课,一起研究布置学生作业,互相取长补短;同一组合团结协作,一起帮助有问题学生,一起研究作业量,有共同的目标,同一个目的。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任务外,还在教学中不忘进行爱国、爱科学教育,做人的原则,做个好公民的标准,具体的,潜移默化的,不是讲大道理的语言教育。身教胜过言教。
【关键词】 电学 重难点 方法 突破
一、避轻就重,巧抓重点
重点知识与其它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很多知识点往往由重点知识派生而来,教学中应集中主要精力,去讲深进透重点知识,非重点知识便迎刃而解了。若不深入挖掘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最终只会导致“剪不断,理还乱”的结果。当然,忽视非重点也是有失偏颇的,教学中应将重点、非重点知识结合起来,在突出重点的同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使思维得到强化的训练,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例如,在初中阶段,一般认为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电压表的电阻为无限大。把电流表当作导线,电压表视为开路;用字母标出电路图中三条导线相交的结点;从电源的正极出发,根据电流的路径及各个结点的位置画出简单的电路图;电流表和电压表复位。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计算的核心。它揭示了电学三个最重要的物理量: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在运用欧姆定律时,应特别注意:⑴要明确定律中涉及的U、I、R。是同一部分电路的三个物理量。决不能张冠李戴把不属于同一电路中的U、I、R代入公式中计算;⑵公式I=U/R、U=IR 、R=U/I,单从数学意义上并无本质不同,但从物理角度必须注意因果关系,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阻是阻碍电流的内阻,不能错误地认为“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成反比”,也不能认为“导体两端没有电压就没有电阻”。
二、精讲善导,启发智能
启发教学是启发学生智能的教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都明确了教学这一认识活动是主观见诸于客观的过程,是学生这一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主导下,去接受教育的过程。事实说明,只有把教学中的主体思维启发起来,他们才能够主动地吸收新的知识,接受新的思想,教学过程中,强化对重点知识的启发,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例如在教材中,只给出了“整体短路”的概念,“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跟电源两极连接的电路,叫短路。”而在电学综合题中常常会出现局部短路的问题,如果导线不经过其他用电器而将某个用电器(或某部分电路)首尾相连就形成局部短路。局部短路仅造成用电器不工作,并不损坏用电器,因此是允许的。因它富于变化成为电学问题中的一个难点。局部短路概念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可用实验帮助学生突破此难点。
三、综合分析,总结方法
在进行知识系统化和整体化的教学中,教会学生分析、归纳问题,对他们进行解题方法指导,强化系列训练是巩固、理解物理概念提高实践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有不少学生沉迷于题海之中,遇到困难头皮发麻、束手无策。究其原因,除了概念不清、规律不明、能力薄弱之外,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不抓住本质去透彻理解,不善于归纳总结解题的经验方法。例如不少初中学生反映,电学习题涉及概念、公式多,解题头绪多,容易出错。要突破这个难点,关键在于整理出清晰的解题思路。在这里可以使用“表格法”帮助学生整理解题思路。表格的列,列出有关用电器的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率四个物理量。
四、和谐统一,遵循规律
物理教师九年级上学期工作计划
一、教学目标
初二物理第一学期主要任务有五单元的内容,分别介绍声音、光、物态变化、电路四个方面的内容。教材改革以后,目标重在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物理与社会怎息息相关,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除了知识的传授,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本学期初二物理的教学力争平均分、优良率、及格率和各项排名都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主要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尤其要求学生将知识与社会相联系,因为新教材增添了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科学、技术、社会”,目的就是要学生动手动脑学物理,理解物理并应用物理。而新教材不设习题,也说明了新教材对培养学生的新的要求。学生只需理解了所学的物理知识,然后与身边的现象相联系,学会理解和分析身边一些常见的现象。教学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三、班级情况分析
x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良好,但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活跃,回答问题不够积极。
xx班的学生上课纪律好,且学生比较活跃,对新教材比较能适应,但也欠缺学习的主动性。
总的来讲,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主动性都有待加强,需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工作。
四、具体措施
(一)、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认真备课,上好第一堂课,认真批改作业,鼓励学生提问,耐心给学生讲解。认真做好备课、上课、课后总结的工作。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物理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多向他们提出问题,尝试找到更好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3、加强阅读,多些了解新闻、新科技,在教学过程当中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4、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积极开展物理实验,也多些实验演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令学生勇于讨论,多思考,多观察,多动手。
(二)、基础知识教学。
1、新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点不多,所以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的讲解更着重于将知识用于现象的分析和理解当中。
2、将各知识点归纳、总结和分析,每讲完一章书都进行测试,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教学的内容。
3、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验。
1、课堂实验演示。
课前准备好实验用具,并先作实验演示,看检查实验的可行性,保证课堂上实验成功。
2、学生实验。
课前将实验的要求同学生讲清楚,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目的,并顺利地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思考、和观察等能力。实验后检查学生的实验册,看学生实验的结果,从中发现问题,看学生是否掌握了实验的方法和理解所学知识。
(四)、情感教育。
教学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安全教育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境意识,将所学知识与社会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思想高度。首先对学生的期望不能过高,要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尽管老师对重的内容细嚼慢咽,重点内容重点过关,但学生还是不回去消化,因而造成成绩的两极。要解除这种现象,应从三个方面下手,第一、国家要重视初中物理教学条件的投入,创造良好的条件来配合教材的改革,第二、教师要针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等薄弱环节巧下工夫;第三、辅助后进生加强知识的巩固。
物理教师九年级上学期工作计划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我继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形成对书本知识的综合、迁移、拓宽和加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对本学期的物理教学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做好教研、教改
教学工作是科任教师的主要工作,此工作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有必要作好教研、教改和教学工作。本期主要做好平时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在集体备课和教研活动中同其他老师共同探讨,由此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其他教师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水。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素材,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些素材的使用,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三、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
做为一名教师,应该要看到学习的积极的一面,对于消极的一面要扬长避短,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整个班级的物理教学成绩。
四、教学中的方法措施
1、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本”。
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怎样提出问题”、“怎样研究问题”、“怎样分析问题”、“怎样反思”、“怎样交流”等等。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变成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2、课堂教学中注意“三基”的训练。
由于初三的内容相对初二来说较难,因此,在教学中就更要突出“三基”的训练,要狠抓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要在基础知识的训练基础上,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基本方法的渗透。
对基本技能的训练要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的全过程,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同时要帮助学生总结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法”、“类比”、“模型”等。
3、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演示和学生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
4、重视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知识的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关注物理现象,引导其从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中形成物理概念,学习物理规律,继而对规律的发现
过程产生兴趣。初中物理中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从物理事实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初三的教学紧张而繁杂,在真正的操作中争取做到尽心,圆满。
物理教师九年级上学期工作计划
本人将立足于行动研究,务实求真,开拓进取地将物理教研、教改、培训等工作做好,作出成效来。
一、工作目标
1、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向本组学习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2、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个人的教科研能力。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突出案例培训及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本学期面临期中考试,如何进行有效练习与讲评是目前本人重点探究的一个问题,期望能探索出适合本组教学的一些模式。
4、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重点是备课和练习资源的建设。
二、工作重点
(一)进行相关培训工作,更快地提升本人的教科研能力。
1、定期进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与培训,本学期重点学习《物理课程标准》、《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教师如何做课题》等各类课程改革的材料,并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平时的课堂教学。
2、加强案例培训,例如如何撰写教学、教学案例、教学等,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相关培训。
3、积极参加组内教师间理论学习,参与和其他方面组织的论文撰写工作。
(二)提升课堂研究的氛围。
通过各种课型的研究来指导和提高本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进行研究,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与本组教师学习探讨如何评课,如何,如何鉴别一堂有效的课,并包括如何评价检测课堂教学效率(包括如何命题)。
(三)教学资源建设。
积极主动参加备课组活动,结合课题初步建设物理教学资源库,一方面收集物理学科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资料(包括典型的案例集,配套练习集),另一方面整理出物理学科的教学资料(包括有主题性的课堂录像,开发的校本化的课程,富有学校自己特点的课堂设计方案,特别是备课组所积累的系统的拓展性的练习资料)。
三、具体措施
1、每学期初制定好个人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措施有效。
2、认真贯彻好教学常规,对自己备课、听课作如下要求:备课具体要求:
(1)钻研,备详案,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有化解方法。重点突出教师如何指导学习知识,学习知识的方法,而不是详细的介绍教师怎样把知识教给学生。
(2)加强与本组教师集体备课,做到“三定”:定时、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听课:主动多听本组教师的课。
3、认真做好教材分析。对教材进行深入解读,分析,要从单元结构分析,到每课时的分析,并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
4、改进本人作业的批改方式,要求批改要保证质量,对后进生可提倡面批,对作业进行评定,针对性的给予批评和表扬,以此促进学生。
5、定期参加本组教学情况分析,交流研讨活动,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特点,成绩的差异,找出每阶段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出好补偿练习,争取每章知识减少差生面。尽量统一练习。在每课时分析时,针对本人所教学生配备怎样的课堂练习,配备怎样的课后练习,要进行认真组合、筛选与变化。
6、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观摩课。每学期上好一节示范课或教学研究课,共同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一、借助物理人物资源、物理课本的内容,展现物理教育的魅力,引领学生感悟情感、态度、价值观
物理教学中有大量可供利用的人物资源:安培与移动的黑板、吹肥皂泡的疯老头——牛顿、磁偏角的发现者——沈括、敲打厨房餐具的孩童——帕斯卡等.这些伟大的科学家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和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执着精神无不激励着学生发奋学习,引领着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执着的追求,激发学生敢于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
物理课本中阅读的内容[生活·物理·社会]和[信息库],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在社会和生活中得到应用的物理知识,如八年级下册[生活·物理·社会]中介绍《航天飞行器的特殊“外衣”》,其中说到材料的生产与应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早在50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进入“陶瓷时代”,陶瓷可以说是古代文明的象征.人类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这种古老的材料焕发出新的生命.还有苏科版九年级下册[信息库]中对磁悬浮列车介绍:2002年12月31日,举世瞩目的高速磁悬浮铁路商业运行线在上海试运行成功.物理教材中丰富的阅读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激起学生探索物理科学的信心和欲望.
二、择优选择教学模式,发挥模式优势,指导学生体验情感、态度、价值观
适宜新课标教学的教学模式有多种,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合作式教学等几个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模式,发挥这些教学模式的优势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依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特点,灵活选用不同模式,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例如,苏科版“压强”一节的教学模式选择如表1.
表1学习内容教学模式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体验压力效果体验式教学通过手边现成的学习工具进行实验简单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影响压力作用的因素探究式教学通过对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探究,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压强公式的正确使用对话式教学通过师生间的对话和讨论,总结出压强公式的正确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应用公式能力.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合作式教学通过学生对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关注和尊重学生,构建平等交流的师生平台,帮助学生孕育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目标的培养,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暂时把“师道尊严”搁置一旁,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信任、关爱学生,跨越师生之间的代沟.作为一名教师,本身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尊重学生生命个体的尊严、价值,关爱学生生命个体的生活、学习、思想状况及家庭基本情况,充分信任每一位学生,相信他们都有闪光点.只有这样双方才能相互了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有效的沟通.师生之间一旦建立良好的沟通,就能“亲其师,信其道”,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三大目标,尤其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其次,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构建平等交流的师生平台,交流的本质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进行的心与心的沟通,根本目的是让每个学生生命个体健康成长.平等交流是促进师生互动、通达心灵彼岸的桥梁.教师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对话,分享彼此的思考与见解,从而在思想深处产生碰撞,在精神深处相互激励,在情感深处相互感染,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即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终教学目的.
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在情景中学习新知,促进学生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物理课所授内容都是前人总结好的现成结论,有一部分知识相当抽象,脱离学生实践,使学生很难有心去体会和理解.要使学生自己发现并转化已有的知识,最佳的方法就是物理情景再现.在物理教学中,学生非常喜欢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再现物理情景,因为它不仅具有“美、趣、智”的特点,而且具有“亲、助、乐”的师生人际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更能使其享受到美好的精神愉悦.而创设情景,使物理内容形象化、直观化,更能接近学生心灵.例如在讲苏科版九年级下册“核能”这一部分时,如果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用动态的画面展示链式反应——核裂变和热核反应——核聚变的过程,这样不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的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到物理知识的价值所在,促进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激情.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方式也是各种各样,正如人们所说的教无定法。本人在多年的物理教学中,认为阅读法在物理教学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通过阅读创设物理情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让同学阅读课文,增强同学的语感,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一些老师和多数同学认为,读书只有语文课才有,但是,通过本人的教学经验,在物理教学中,也可以应用阅读法,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物理教学中的物理情景,懂得一些物理用语,知道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了物理可以干很多的事,引起学生学习的冲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八年级的物理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感到很新鲜,兴趣很浓。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演示实验和教师的讲解、阅读课文,使学生进入物理情景中,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许多物理现象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演示实验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然而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是由学生自己完成,这时通过阅读让学生自己寻找探究步骤和方法。本人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阅读课本上的探究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相应的物理结论。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比教师在上面讲解的要好得多。这样一来就提高了学生的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阅读可以找回学生的自信
在教学中,总有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差些,长此以往,学生渐渐地听不懂,便失去了信心。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把知识从新梳理,多次阅读,体会里面的含义,了解公式、概念从而再次感悟里面的情景,找回原来的自信,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面临中考,课程紧,教师讲课的节奏加快,稍不注意,就有可能落下课程,在心情紧张的情况下,更觉得没有头绪,这时对学习失去信心。通过阅读,在大脑中形成表象,回顾以往的知识,学习新知识。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通过阅读,感受物理情景,找回自信,提高自己。
四、通过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一、做好课前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态度和良好习惯,对于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不同的物理小实验,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解决问题、展示才能的机会,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摩擦力”时,在上新课之前,我做了这样一个小实验:我请两位学生带上物理教科书到讲台上来,同时我说:“请这两位同学帮我给大家玩个小魔术,让同学们开开眼界。”这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我的话所吸引,思维也非常活跃。我先让两位学生把物理教科书交给我,然后接着说:“现在我把这两本书逐页交叉叠合在一起,然后将这包粉笔压在上面,这两位同学同时用力拉也不能把它们拉开!”听完我这似乎有些夸张的话,有些同学将信将疑,有些学生表现出不服气的样子。这时,我喊了一声:“开始!”这两位同学像拔河似的用力拉了起来,台下的学生不断为他们加油鼓劲,但他们怎么也拉不开。这个实验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情绪非常高涨,急于想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时我适时地提出问题:这两本书为什么能神奇地结合在一起,拉也拉不开呢?要了解其中的道理,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摩擦力”。这个小实验,由于学生能亲自参与,因而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为新课的导入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起到了“一石三鸟”的作用。
二、改进课堂实验,使学生易学、易懂、易操作。
为了科学、严谨和规范,物理课本中的规定往往会给实验操作带来较大困难。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解决操作中的不便,我大胆地对实验进行了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在九年级物理“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每小组需要一辆小车,可配发的小车太少,难以满足小组实验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木制车的轮子和轴间摩擦太大,金属小车的质量差异也大,在一块不长的木板上很难做到路程和时间同步,以致学生做起来相当困难。我在做此实验时,用实验室中的金属圆柱体代替小车,不仅解决了小车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便于学生亲手操作,很好地达到了实验目的。
对课本中实验的改进,降低了做实验的难度,既便于操作又便于理解。这样,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得到进一步提升,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增加验证性实验,让物理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物理课本中有些结论,没有举例说明,也没有实验验证,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容易产生厌学情绪。为了弥补这些缺陷,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增加了一些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缓解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压力,使物理教学更贴近学生,更贴近生活。例如,在讲授“液体凝固放热”时,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很难理解“水结冰时会放热”这个结论。我就把熔化后的蜡烛滴在学生手上,让学生亲身感受蜡烛凝固放热的过程。同学们纷纷伸手,感受凝固放热现象。通过这个小实验,学生有了真切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
在以上这些验证性实验中,学生亲自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并得出结论。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四、把课后练习改成实验,真正体现实验的基础地位。
物理课后练习,对于建议学生掌握知识、巩固和运用知识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练习题解答起来有一定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我把一些练习用实验来演示,让学生看到过程和结果,然后再去分析、解答就比较容易了。例如,九年级物理中关于“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引导学生先进行分析,得出求时间的关键在于要找出过桥时火车行进的路程。之后,我在实验室中把两辆小木车连在一起当火车,给学生演示火车过桥的路程问题。这一演示,让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火车过桥的路程是桥长和车长之和。通过实验,火车过桥的时间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关键词: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实验技能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7)2-0016-3
笔者连续参与了两届江苏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初中物理)基本功大赛,分别于2013年11月作为参赛选手参加了在淮安市开明中学举办的省基本功大赛,2016年11月作为工作人员参与了在扬州市梅岭中学举办的省基本功大赛。经历了两次基本功大赛,笔者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刘炳N教授亲力亲为负责筹备实验比赛。本文在赞叹钦佩刘教授对实验考查设计的良苦用心的同时也为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第一手资料。2016年及2013年的考试题如图1、图2所示。
物理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考查,按照要求,利用给定的实验器材,设计、制作并演示实验。每人30分钟,其中操作展示不超过10分钟。内容为初中物理教师应掌握的实验设计及操作技能。看似毫无关联的三四个实验,其实可归结为三大类实验:演示类实验,旨在考查老师实验操作的规范性;故障分析类实验,旨在考查老师故障分析的能力;自制器材测量类实验,旨在考查老师自主创新、设计、组装、操作等实验能力。考试过程中四个评委同时围绕着参赛选手,手捧着打分本给选手打分,无形中给参赛选手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心理素质不过硬,在那种高度紧张的氛围中一般会出现选手大脑反应迟钝,对题目所给出的设计要求不理解,不明白出题者的意图,导致无从下手。这就是为什么两届比赛中都会有最低分3分的原因(实验满分为18分)。接下来分别对这三个实验进行解读。
1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该实验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一章第一节中的学生实验,表格的设计和实验步骤教材都有出示,如表1所示。所以,该实验的难度不大,旨在考查选手是否操作规范,有无按照教材中的操作步骤操作。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1)保持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不变,改变钩码的数量;(2)保持钩码的数量和位置不变,改变弹簧测力计的位置;(3)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和钩码的数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位置。该实验的区分点是有无将弹簧测力计倒置放置,并手持外壳校零,然后再操作。弹簧测力计倒拉其实在教材的插图中就有呈现(如图3所示),如果教师平时为教学进度讲实验的话,极有可能会忽视这个细节。因此,建议教师重视物理实验,重视实验过程中的细节,教学中要关注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深入研究教材中的每一个插图,多问问自己为什么。因为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这也是苏科版物理教材为什么要新加学生实验的初衷。
2 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该实验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下册第十五章第二节中的学生实验,实验器材如图4所示。虽是学生实验,但背后隐藏“玄机”。刘教授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实验目的不在于测出小灯泡的电功率,而是寻找出两个故障。第一个故障就是七根导线中有一根导线是断的,第二个故障就是灯座是坏的。为了避免选手直接看到灯座后面导线是断的,在每个灯座后面还特意贴了一张纸遮挡。选手在操作过程中只要判断出灯座和导线是断的即可,无需继续往下完成实验。看似题目考查参赛选手实验操作规范、表格设计,简单易操作,但实际在操作过程中很多选手做起来是很不顺的,在连接好电路后发现有故障,但排查故障的方法不当,花了很长时间,导致时间所剩无几。刘教授的用意就是考查选手在平时的实验课上,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临场应变能力和处理故障的分析能力。该实验难度不大,为什么成功率如此之低,一方面归因于心理素质,更重要的一方面归因于平时我们很多的老师在教学中题海战术练习过多,而实际引领学生实验操作太少,导致自身的实验技能也日益匮乏。
3 估测薯条的热值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传授物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锤炼学生的科学素养,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要在教学中发挥好这些作用,教师必须精心地设计和不断地改进实验。这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它对于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益的工作。基于以上理念,刘教授编制了第三个实验――估测薯条的热值。这个实验也是三个实验中难度最高的,需要参赛教师能利用有限的器材设计和改进实验。该实验可以分解为两个小实验。第一个小实验就是如何利用提供的器材间接测出薯条的质量,涉及三次平衡法。把圆柱铅笔作为支点置于刻度尺下方用于支撑刻度尺,如图5(a)所示,待刻度尺水平平衡时找出其支点位置标记为O1,即为刻度尺的重心;如图5(b)所示在刻度尺一侧纸片上放置5角硬币,调整圆柱铅笔的位置使刻度尺再次水平平衡,待水平平衡时找出其支点位置标记为O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mgl1=mgl2,记为式(1);如图5(c)所示将薯条置于纸片上方,再调整圆柱铅笔找出支点O3,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mgl3=mgl4记为式(2);由式(1)(2),即可求出薯条的质量m=记为式(3)。
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是:①用量筒取适量的水体积记为V置于烧杯中,组装器材如图6所示,测量此时的水温t0。②用钢针固定薯条并点燃,手持橡皮块旋转使其尽量充分燃烧,待其充分燃烧完,水温度稳定时迅速记下水的末温t。利用公式qm=cρV(t-t0),并将式(3)代入即可求出薯条的热值q==。考虑热损失,薯条的热值偏小。
4 结 语
物理实验技能比赛中有老师总结物理比赛就是三个“一”:一看就会,一做就错,一讲就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是真的每个实验都很难吗?关键在于平时有没有重视实验,有没有动手实地操作过教材中的每一个实验,有没有引领学生开展教材中的学生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要避免教师枯燥式地讲实验和动画课件代替实验,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真正地做到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王瑜.初中物理教师实验技能大赛后的思考[J].物理教师,2013,34(8):34-37.
关键词:物理仿真实验;作用;效果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每节课的内容基本都涉及一些演示或分组实验。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尤其对我们这些比较偏远的小县城来说,受教学仪器和教学设备的限制,有些实验做不了,有些实验即使做了,也得不到想要的效果,甚至没有效果。因此物理仿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对物理教学起到了一个补充的作用。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二节内容《熔化和凝固》,本节内容设计的实验是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通过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来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用水浴法给海波加热,若水多一点,整个实验过程时间较长,就完不成教学任务;若水少了,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时间较短,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几乎不能总结出海波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一结论,整个实验过程很难把握水量的多少。如果在授课时采用仿真实验来代替实际操作,效果就不一样了。仿真实验可以选择器材进行组装,让学生知道此实验器材组装的顺序是自下而上,然后点燃酒精灯,学生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并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总结出海波和石蜡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进而延伸到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仿真实验的效果比实际实验更直观明了,会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大气压强》,大气压强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尤其在讲解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水银有毒,不能实际操作实验,给授课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本节课采用仿真实验来模拟托里拆利实验,就会达到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仿真实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分成几种不同的情况来进行模拟,如试管中进入一部分空气、把试管换成较粗的、往水银槽中再加入一些水银、试管上方开一个小孔等,实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都可以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清楚地看到标准大气压强可以支持760mm高的水银柱,并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标准大气压强的值。通过仿真实验讲解本节课的内容,不仅降低了本节课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阶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0-0245-225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0.085
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微课教学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对于如何正确引导教师积极尝试微课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认识微课
微课是指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结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而进行的时长在10分钟之内的微小教学片断,它具有教师不出镜、内容为核心、讲解像兄长、短小而精悍的特点。我们制作的微课应该聚焦于生动、新颖、核心、精炼,既要用不同风格的教学方式简明扼要地讲授最核心的知识点,又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制作微课的要点
微课的制作有多种形式,但是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去抓住要点,一是转变教学理念,树立教育变革的坚定信念。观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行为。很多教师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已经锤炼出了一整套的看家本领,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教学范式和习惯。实施微课教学,必然要打破自己和教育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新的、自己内心没有确切把握的动荡状态之中。所以说观念更新是至关重要的。二是要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当今学生,本身就生活在信息时代,对信息时代的电子产品和各类软件有着天生的亲近感。但今天的我们,青少年时代基本上都没接触过电脑,缺少了与信息技术的一份亲近感。大多数的教师平时使用电脑就是上上网、编写一些文本和数据表格、制作PPT等,对于其他的软件和技术很少涉猎。制作微课就要求教师要把微课的科学性、准确性、学术性、真实性、技术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这本身对于教师来说是具备信息化教育能力的一个考验。三要抓住微课教学的关键点。为了实施微课教学,很多教师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微课的制作上,这就是本末倒置。微课自然重要,但教师要始终把握要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内容,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课堂的对话和讨论,教师要精心设计,以特色的教学内容、丰富的多媒体技术、恰如其分地将内容运用其中,方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和个人信息终端的限制。
三、微课应用的优点
有关教学微课的应用,理论和实践层面有多种主张。有的学者和教师效仿国外可汗学院的做法,主张微课应该聚焦于预学习阶段实现翻转课堂;有的学者则认为应该结合区情、校情、班情,因地制宜。无论是采取何种应用方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总体来说,有以下优点。
(一)聚焦预习阶段实现翻转课堂
受国外可汗学院的影响,教学微课的应用是为了实现翻转课堂,聚焦于学生的预学习阶段。例如我们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内燃机原理》时,课前,教师根据相关知识点结合学生学习规律制作《内燃机原理》微课,并配以自主学习单供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单一知识点较低层次的练习后,进行即时检测,帮助学生搭建学习框架,启发学生进行课前初步思考;课上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二者的区别等疑难问题;同时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设计问题,即时检验学习效果;最后可以再进一步进行相关的拓展。
(二)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实现完美的第一次学习
在讲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滑动变阻器》时,学生对于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需要掌握,这是我们引入《滑动变阻器》的微课,通过观看,学生初步有了电阻大小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有关的影响,教师再重点强调几点要素,学生的疑问就迎刃而解了。心理学研究证实:学生在第一次学习活动中接受新材料时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如果第一次接受的学习材料是模糊甚至是错误的,后期的补救很难消除这种混沌状态,这称之为优先效应。中国工程院院士韦珏博士提出的脑科学研究中有关有效学习方法的论述也印证了优先效应的存在。因此,教师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为其提供最优质精炼的学习资源,在记忆原点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新颖、核心、精炼的学习资源,避免因为教师对于教学把握不到位而导致学生学习的混沌状态。一方面可以结合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更有效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记录的不仅是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精细化理解,同时也蕴含着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以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使学习者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名师指点,实现知识的建构。另一方面,教学微课在导入环节,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场景和生活经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时,我们导入《光现象的应用实例》的微课,在新授环节中,教师的点播辅以《光现象的应用实例》微课,帮助学生理解并有效建构知识。同时教学微课的设计集合了多位教师的思想精华,对知识点的讲解,对动作要领和实验操作等环节的演示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使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帮助学生实现完美的第一次学习。
(三)巩固学习成果,拓展课外知识
教学微课在学习后期的运用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巩固学习成果,达到自我检测的目的。在总结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电学中的电路故障习题时,为了让学生学会分析故障,插入了“电路故障习题的处理”微课,通过观看,让学生理解了学习的内容。另一方面是对于某些主题内容进行延伸拓展和学生的个性化探究,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主题探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精神和科学严密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合作性、创新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它既需要学生发自内心地自主地进行参与,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指导。由于时间和空间限制,很多探究性学习由于缺乏科学的指导在实践中有失偏颇,或者流于形式。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探究主题制作相应的微课,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对学生开展探究活动进行策略指导,满足学生对主题学习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热情。
教学微课是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产物,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学微课应用的关键点不在于课前预习阶段、课堂学习阶段和巩固复习阶段,而在于每一个阶段都能够发挥其对于学习的促进作用,使学生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质量,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1] 仇宇隆.浅析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
考,2015(4).
[2] 赵晓平.浅谈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
2015(12).
[3] 金龙.浅析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微课”教学法[J].高考:综合版,
2015(7).
[4] 杨永和,陈红利.“微课”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物理,
2015(10):94-96.
Function of Micro-class in Classroom Teaching
WANG Hong-ying
(Minhe Education Bureau, Minhe Qinghai, 810800,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