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传统技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漆的另外一个优点就是色泽越用越亮,它那微妙色彩往往使人们产生独特的神秘感,再加上雕漆、镶嵌等特色工艺,使漆艺具有其他艺术没有的审美价值。漆艺所具有的高贵华丽又不失优雅静穆的装饰语言及其自身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内涵,又是现代人的精神追求。现如今,短时间内漆艺以装饰性为主的地位不会动摇,因而在审美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实用功能,将拓展漆艺新的发展方向,引领新的流行趋向。
2漆艺与家具的结合
漆艺家具是指采用天然生漆或合成涂料,以色料、贝壳、骨石、金属等为辅助装饰材料,结合描绘、镶嵌、雕漆、刻填、堆塑等工艺,髹涂于家具零部件表面,从而实现漆器审美需求的一种家具类型。在目前的收藏领域,大漆家具尤其受到人们的追捧,特别是日本的漆家具市场已经相当成熟。2009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首届“北京漆艺家具展”,展览两个月,推出了好几千件不同式样的漆艺家具,受到很好的市场口碑。这也充分表现出当代漆艺在我国艺术市场中的位置,可以说漆艺家具的发展相当可观。
2.1漆艺与家具的结合
(1)设计模块化。漆艺的美不仅有本身的自然美、工艺美,并且加入了漆艺家自身的情感。因此,漆家具便有了艺术之美。当代漆艺家具如果想实现批量生产的愿望,模块化设计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漆家具的模块设计主要体现在家具各个部件分开加工制作的基础上,将可以机器生产和必须手工制作的部分分别制造,再根据家具功能、造型、风格统一的要求,组合成不同的家具。就如同拼七巧板一样,相同的模块可以创造出千变万化的形态。但在做装饰模块时要尽量以局部为主,避免大面积铺陈,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在家中大量放置时造成视觉上的眼花缭乱。(2)图案时代化。自古图案设计就被赋予审美与内容的统一,特别是宋元理学的发展,人们用图案表达一定的政治、伦理、道德观念,表达某种特定的含义,从而使图案具有很强的符号性和象征性。这些或模仿自然,或凭空想象的美好的装饰纹样,经过加工、变形、夸张等手法使我们的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艺术,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还具有时代特色。图案经过历史的演变,人们审美的喜好和品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图案设计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如今的消费者已不再欣赏太过于繁缛、厚重的传统图案,特别是在漆艺家具的高端定制市场上,购买的主要人群是中青年,他们在图案的选择上多以装饰意味的题材为主,注重形式与构图,趋向于时尚、简单甚至抽象的纹样,寓意倒放在其次。(3)技术现代化。漆工艺的制作大多是以手工为主,这是一种很单一的生产模式,所以传统漆艺的技术不得进行不改造。漆艺由于工艺性和材料本身的限制,传统的手工业很难完全解放。传统的制作大多是以手工为主,工序复杂,制作时间漫长,从制胎到最后推光都要经过十分复杂、琐碎的过程,即使是一件普通漆工艺品的制作也需要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传统的作坊式生产不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借用现代化手段对传统工艺加以改进,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因此,现代化生产设备的加入是生产的必要之路,也是现代漆家具生产的市场需求。
2.2现代家具设计对漆艺的启示
漆家具作为现代家具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彰显民族特色的存在,更是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产物。因此,将现代家具的设计、制作借鉴到传统漆艺家具上,对家具设计领域来说是涂料和工艺设计的需求和扩充;对漆器艺术形式而言,不仅注入了新鲜血液,更是漆艺创新和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以屏风为例。屏风是中国最早的家具形式之一,产生于战国时期,制作由单纯的平涂色彩发展到平脱、螺钿、镶嵌、雕漆、螺钿、戗金等多种技法,其功能由原来单纯的空间隔断,逐渐转变为艺术欣赏和身份地位的体现。我国最著名的漆屏风是山西大同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一件屏风,制作于北魏时期,用彩绘描绘了很多历史人物故事,还题有很多墨书文字。这件屏风对于研究我国家具、绘画、书法、工艺等研究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如今,漆屏风再一次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引发人们的关注和思考。例如,我国著名漆画家朱登明创作的屏风《飞翔》,曾在全国漆器同行业评比中获“金杯奖”。作品描绘的是白鹭展翅翱翔,金荷熠熠生辉之景。工艺上运用了堆漆,压纹理,镶嵌蛋壳,贴箔等漆画特有的漆艺语汇,构图新颖,图案现代,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3结论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中的图形概念,以全新的视觉感受向人们展示传统图形的深刻内涵,使环境艺术设计更具文化神韵。以传统图形为载体,综合考虑环境特点与人们的审美需求,借助图形的不同组合排列与色彩的变换,实现环境艺术设计服务于人的初衷,给人们在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使得人们获取愉悦、舒适的生活空间。比如上海经贸大厦的设计者在兴建此建筑时,充分考虑到中国人的情感需求,受到西安大雁塔的建筑启发,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成功典型案例。
(二)以隐喻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环境艺术设计多采用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意境,这与传统文化的情感表达方式不谋而合。具体来说,无论是外景还是室内设计,均可以通过文化图案的陈列或者自然器物的摆放传递文化情感。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这一方式得到更加广泛的运用,环境艺术设计承载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
(三)以形神并举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需要以现代的视角对传统文化进行再解读,使传统文化富有现代的气息和生机,在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与环境艺术设计的意境升华。以苏州博物馆的设计为例,其中既包含了传统文化元素,又包含了现代感十足的中国特有山水结构和审美价值取向,形成错落有致的别样风景,成为形神兼具的别样风格环境艺术设计典范。
(四)以充分应用自然实物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人们长时间处于高纯度的单一颜色中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所以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要充分应用自然界中丰富的色彩和实物,把握好色彩的搭配与自然实物的有机结合,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给人以自然、清新之感,使人们在获得视觉美感的同时,身心得到放松。正所谓,自然的才是最惬意和真实的。例如,自然界中的树木即使再笔直也多少会有弯曲的地方,这些弯曲之处不但不是树木所存在的缺陷,相反,更能使树木的自然美体现得淋漓尽致。
(五)以嵌入式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与特点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大部分房屋建筑的屋檐结构均采用流线型设计,利用流线线条这一具有亲和力的方式给人以自然、舒适的感觉,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另外,檐柱末端的上翘设计展示出建筑的完整性与平衡性,这种嵌入式的环境设计模式将自然元素与建筑完美结合,设计的巧妙之处可见一斑。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的创新发展过程中,也可以效仿这一成功经验,以嵌入式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的融合。
(六)结语
关键词:吉祥美术形意势
中国传统吉祥符号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传承并发扬它,将其精神元素融人现代烹饪美术设计之中,必定会使烹饪美术设计更具文化性和社会性。
中国传统装饰吉祥图案其实是古代先民希冀生活美满幸福,专门为营造吉祥而创造的装饰艺术造型设计。历代遗存至今的大量造型艺术,绝大多那嘟是中国祈吉纳祥文化思想的物化形象蕴藏在中华各民族的博大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之中,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得以传承的源泉。
捌专统吉祥图案艺术结合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设计中,是引导学生掌握具有专业性和艺术性的现代烹饪理念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的拷贝或者简单的挪用,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他们进行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侧十出焕发生命力的中国烹饪吉祥图案。而对中国传统图形艺术与烹饪吉样图案的结合,可以分别从传统图形的“形”,“意”“势”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与沿用。
“形”的提取与衍生
‘形”一般指图形所表现出来的物象外形与结构。中国传统图形是根植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它们与现代图形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中国传统图形主要注重的是实形(或称为正形)的完整性与装饰性,关注形与形之间的呼应、礼让和穿插关系,在组构时多遵循求整、求刘称均齐的骨式。那么如何将传统图形中的“形,,.用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之中?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传统图形中提取其“形”的元素;然后,再结合构成课程中所学到的一些构成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等方法,将提取的“形”元素再进行新的计重组;最后,再让学生将这种立足在传统图形原形上,而又对原形不断分解、转变和重构的衍引衫揉合到图案的绘制之中。这样的烹饪美术图案,不仅能够保留传统艺术的神韵,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并月.还能充分地表达出所蕴含的理念与个性。
“意”的沿用与延伸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美观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在于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形,其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更广的吉祥意义。
要将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烹饪美术教学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提炼和创新传统图形的“形”,同时还要带领学生一起去探求和挖掘蕴含在它们背后的“意”。不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的事物都一样的心存向往,这正如司徒虹所说:’’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它具有两个特征:一个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刘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它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传统图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样也雹宜沿用在烹饪美术教学之中。无论夕汉寸称讲,还是从偶数说,整个图案都洋溢着古老东方早已流传的吉祥之气。因此,将约定俗成,并已经在中国民众心中形感目七识的传统图形“意”延展出更新、更深层次的理念精神,使其更具有文化性与社会性,这也是现代烹饪美术设计的一种很好的艺术体现。
“势”的把握与承传
“势”通常指图形所蕴含的气韵及其所表现出来的态势和气氛,“势”能传达整个图形的精神。在传统图形的“势”这一点上,特别要提到的是中国的国粹一书法。书法是从观察自然界万物姿态而得到启示,匠心结体而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各种不同的个性与乒满。书法不仅有结构,更有笔势。结构仅仅是书法运笔的据,而书法个性形态的形成还是靠其“笔不到而意到”的笔“势”。把握与承传传统图形的“势”,并最终将其融合到现代烹饪美术教学之中,是传统图形艺术与现代图案结合的一个难点。对于传统图形艺术中“形”与“意”的沿用,学生比较好理解,但这种沿用只能说是刘传统图形艺术的一种浅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在研究传统图形时摆脱其物化表面,深人到它们精神领域的内部中的。因为只有在深人领悟了传统图形的艺术精华之后,再在现代西方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找到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是国际的现代烹饪美术。
中文摘要:中国传统琴技艺是古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过历代琴人的长时间玩味与不懈完善,已发展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体系。从浩如烟海的琴文献到一件件传世的古琴名器,都不难看出历代文人参与留下的文化痕迹。本文试图从琴技艺的工艺文本出发,探讨蕴藏于琴工艺背后的人文内涵。
关键词:传统琴工艺;中国传统哲学;审美追求
中国传统琴技艺是我国独有的审美理念与传统智慧的产物,在古琴制中,对良材的甄别、对尺度的确立、对各个部件的选择、对髹漆比例的严格要求、为实现不同音声品质追求而提炼出的一整套对应的工艺解决方法均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相生相克”、“崇尚自然”、“和谐统一”等理念。古琴是专属于中国传统文人阶层这一特殊群体的乐器,古琴制技艺的完善也是由众多文人参与其中合力完成的,与文人阶层的紧密结合,使传统琴工艺处处体现人文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注重自然与人的关系,古人敬畏自然,仿“自然”而“人造”,同时也十分注重发挥人的主体创造性,重视人的地位。《庄子》中写道“夫造物者为人”,强调人是造物的主体,所以人所造之物就不是单纯的物,而是包含了人的意志、人的追求,带有人的生命气韵的一种有生命活力的创造行为。古琴由人所造,为人弹奏而用,所以古琴最初的设计就是以人为范本。古琴身长三尺六寸五,正好符合人在弹奏时手臂自然伸展的长度,能以美观从容的姿势演奏同时又便于携带,可去幽谷、山川、河畔弹奏与自然相感应。就古琴的外形来说,古琴的各个部位正是模拟人体各个部位而制,也具有头、颈、肩、腰、尾几个部分。就古琴的形制来说,较常见的几种古琴形制都是以先贤的名字所命名的,如“伏羲式”、“仲尼式”、“神农氏”、“列子式”、“师旷式”、“师襄式”等均是为了纪念祖先、圣人与影响深远的琴师。再说古琴的七根弦的设置,最初的宫、商、角、徵、羽五根弦象征着君、臣、民、事、物这人类社会的五个方面,后来为纪念文王和武王,增加了两根弦,成为今天的七弦琴。可见从古琴这一“物”本身的设计来看它就被附加了相当丰富的文化价值。
在具体的古琴制过程中,也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理念,古琴制中琴材的选择尤能体现这一辩证的智慧。古琴主要由上下两张中间被刨空的木材粘合形成音箱制成,而上下两张木材的选择对一把好琴的制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琴面的木材选择桐木,琴底的木材选择梓木,桐木制成的琴面拟天,称之为“阳”,梓木制成的琴底拟地,称之为“阴”。桐木的木质较疏松,松透,而梓木的材质较坚实,紧密,疏松者为阳,坚实者为阴,体现的正是这种阴阳结合的道理。古琴制之所以要选取两种截然不同的木材,是为了获得更优越的振动发声。琴面贴近弦,为了使琴弦所弹奏的每一个音符都得到有效的发散,就需要能够充分振动的琴面材料,桐木,尤其是梧桐木质弹性较好,很适合作琴面。但仅仅有振动充分的琴面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坚实厚密的琴底来将声波反弹回去,在音箱里回荡,楸梓这种树木,木质较坚硬、密度大,适合作琴底。这种不同材质辩证结合的做法正是由于古琴制技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文化的影响。阴阳结合乃生道,古琴是一个由多个部件,不同材质综合而成的整体,它的存在在于其独有音声品质的美学追求,而其音声品质的存在在于琴人感受、呼应存在于苍茫宇宙中的天人之道。
儒家的“中庸”思想也影响着古琴的制。例如古琴选桐木作木胎是为了充分的振动效果,而在木胎之外加以灰胎又抑制了振动。只有这样古琴的振动才能恰好,音色才能适中,达到儒家所说的“正音”。
古琴制行为还体现着一个始终贯穿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合一的追求。知行合一即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认识事物的方式指导着中国传统文人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漫长实践。古琴的制并不是单纯的工艺行为,从诸多记录琴工艺的文献上可看出琴技艺这一复杂浩大的体系不仅有日积月累的实践经验,也有在这些具体实践中升华而来的缜密的理论系统,更有精深的文化内涵。古琴的制不似其他乐器的制作,参与古琴制作的多是有文化,能书写的文人,所以他们对琴这一行为不光停留在“做”的层面,更是有一番深刻的思考。由于不同琴人对古琴“清”、“微”、“淡”、“远”的音声品质的理解不同,审美追求不同,所以他们会亲自参与到古琴的设计、制作、改造中,文人的参与让古琴制技艺脱离了“匠”的层面,而进入到一个与琴曲操弄、琴论认识相融合的文化的层面。纵观琴史发展便能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古代的嵇康、蔡邕、李勉,近代的王露、阜西、管平湖等琴家,不仅是弹琴方面的大家同时也是琴方面的高手。除了专业的琴家参与到琴行为中,苏轼、沈括等文学家、科学家也积极参与到琴技艺的研究与改良之中,为琴技艺的完善助以一臂之力。琴技艺需要依靠弹奏来检验,弹奏中的不同音声品质,气质追求需要靠琴来实现,两者相辅相成,体现着“知行合一”的传统。
传统琴工艺不仅负载着深厚的文化价值,还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单从观赏的角度来看,古琴形制优美,外观看上去端庄流畅,髹饰于琴体外部的大漆色泽醇厚,点缀于琴面上的十三徽洁白温润,整体给人以古朴、祥和之感。纵观历史上的古琴名器,有一部分古琴便是主要作欣赏装饰之用,比如日本正仓院的金银平脱琴,和明代流传的“璐王琴”。古琴的审美价值之高是和其制作工艺密不可分的。
从外形的审美上来看,古琴的体积、线条、髹漆等都起到美的功用。就古琴体形的设计来说,它薄厚适中,便于携带移动,与钢琴、古筝等乐器相比,它没有庞然大物所给人制造的压迫感,反而给人以平易近人之感,与小提琴、洞箫等乐器相比较,又给人一分庄重的感觉。古琴适中的体积体现出传统审美追求中的适度原则。古琴琴身的线条不是单一的直线或曲线,而是笔直中带着圆润,如伏羲式和仲尼式古琴,琴身裁制成笔直的形状,而琴肩处却是由浑圆的曲线构成;落霞式和蕉叶式琴,通体看来是笔直挺拔的,而这种笔直却是由琴身两侧起伏连缀的曲线构成。再看琴面和琴底,古琴琴底平滑如砥,给人以刚毅之感,而琴面却微微隆起给人以圆润之感,正相应了大地与苍穹。古琴中这种刚中有柔,曲直相和的审美特征正表现中国传统审美追求中的包容和谐之美。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伴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一路走来,从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早期的黑陶,半坡、庙底沟、马家窑、半山、马厂的彩陶文化,秦代的陶塑,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青瓷,唐代的唐三彩,宋代的“六大窑系”,元青花与清代的珐琅彩等。不同朝代的陶瓷艺术风格迥异并大放异彩,在中国传统文化别是传统工艺美术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传统陶瓷艺术不但在传统文化上为中国添彩,在经济上也是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货物。
二、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
中国传统陶瓷的艺术形式主要表现在陶瓷的造型样式和装饰纹样两方面。中国传统陶瓷有着自身独特的整体风貌和各个历史时期及地区的风格特点,有着新颖的形式和特定的艺术内涵,在世界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拥有一致的赞誉和高度的评价。陶瓷艺术的本质特征体现在陶瓷造型和陶瓷装饰上,二者完整地展现了陶瓷艺术的审美价值。
1.陶瓷造型陶瓷造型的“造型”一词主要指陶瓷器物的形态和样式,与广义的“造型”有所区别,特指具有一定抽象特征的陶瓷器型。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各种不同的造型因时代、地域以及生活需要而形成。它们包含着生活美学、生活意蕴、生活习俗,渗透着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适应,并“物化”为具体的陶瓷造型形态。正因为如此,陶瓷造型是制陶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修养的载体,也是某一时期文化特征的载体,体现了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中国传统陶瓷造型从模拟开始,进而发展为象形取意的方法,通过长期延续和演变创造了许多优秀的陶瓷造型。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的长处在于能够借助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以及人工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开展构思,创造有别于“原型”的优美的陶瓷造型,甚至比“原型”更为美好、更为动人、更具特点;在完成造型的象形取意过程中不受“原型”的限制,而是根据所创造的陶瓷器物的特点,充分发挥作者的创造性,把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表现出来。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发展的很长时期内一直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方法,贯穿于各个不同时期的陶瓷艺术制作中。虽然在某些时候会有所调整和突破,但基本制作方法离不开象形取意这一制作理念。象形取意首当其冲的是汉字,中国汉字是最具代表的象形文字,制陶者在制陶过程中会将陶瓷器型与汉字匹配,以此区别其形态特点。如“由”字形的天球瓶、油锤瓶、玉壶春式瓶等,“甲”字形的梅瓶、鸡腿坛等,“申”字形的橄榄尊、柳叶瓶、莱菔尊、链子观音瓶等,大都是根据造型的大致轮廓、主体部分所处的位置与某字形相像而加以区分的。如果从深层的造型观念来分析,汉字的造字原则在一定程度上与陶瓷的造型方法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存在所谓的“通而同之”的造型意识。中国传统陶瓷造型的名称更明确地反映着这种象形取意的造型意识,如蒲锤瓶、石榴尊、葫芦瓶、马蹄尊、蒜头瓶、纸锤瓶、灯笼罐、角篓罐等陶瓷造型样式,都是以自然形态或者其他器物造型为基础加以概括、变形、转化而形成的。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是优秀的传统,与国外陶瓷造型相比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含蓄、丰富,更富于情感表现,展示的是诗意的韵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2.陶瓷纹样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何印纹陶,常见的纹样有水波纹、米字纹、回字纹、方格纹、编织纹、云雷纹等几十种。商代有饕餮纹、方格纹、回纹等。战国时期有云纹、花瓣纹、鸟兽纹。六朝有铺首纹、联珠纹、莲花纹、忍冬纹等。宋代陶瓷的装饰方法多种多样,有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刻花、印花是传统方法,绣花则是用针刺出花纹,画花则为后来的绘瓷开创了新纪元;宋瓷的装饰题材喜用折枝花以及飞鸟虫鱼,纹样秀丽、线条流畅,规矩的几何纹很少,体现了清新、典雅的艺术特色。明代,我国陶瓷工艺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说在明代以前我国陶瓷的釉色是以青瓷为主,明代以后则主要是白瓷。白瓷的发展为陶瓷工艺的装饰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唐宋时期普遍采用的刻花、划花、印花等方法已经逐渐衰落;画花的装饰方法主要是青花、五彩等,成了陶瓷的主要装饰方法。
三、在现代海报设计中应用传统陶瓷造型和纹样的实例
1.陈幼坚先生与他的罗汉式瓷碗陈幼坚先生设计的海报作品《民以食为天》,其作品元素选自中国传统饮食工具筷子和端庄的罗汉式瓷碗造型。设计表现形式采用正负形构成,为了更好地凸显罗汉式瓷碗这一传统造型而将筷子密集化处理,密集的中国筷子款式多样,不但有传统木筷、竹筷,还有现代的不锈钢筷子等。围绕着一口碗,留白的处理手法一下子抓住了所有观众的眼睛,把所有的视线都集中于一口瓷碗上,而这一空碗形象很好地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深化了主题“民以食为天”。密集多样的筷子正映射出中国现实社会中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对于一个现代社会问题,陈幼坚先生采用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传统材料,利用现代设计手法精彩地展现出来。碗的选择更加说明设计师对传统文化要有深度的学习和了解,如此才能恰如其分地在现代设计中发挥传统素材所蕴含的传统人文精神。
2.赵清先生与他的青花瓷赵清先生的海报作品《在中国》很直白地给人留下“中国”的概念。同样的正负形构成处理,同样的传统陶瓷器物,赵清先生选用的“申”字形青花瓷,且不考虑与青花瓷里负形“CHINA”一词有何隐喻,就曲线优美的“申”字形瓷器造型加上以制作精良著称的青花瓷,直观上就为观者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美和令人着迷的传统文化精神。赵清先生的作品又一次把“陶瓷”推上了当代文化的海报设计前沿。
3.何见平先生的《中国》何见平先生的《中国》拥有传统书法造型和中国风景画的设计元素,其中同样离不开蕴含大量传统文化精神的陶瓷。圆润的笔触内含青花的云气纹,使作者的设计意图传达得更含蓄。作品中国画梅花的意味或许更多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委婉的视觉传达。这是一件优秀的后现代设计作品,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在当下的现代社会生活中面对中国传统文化问题时需要谨慎处理。
4.杭春晖先生的《苹果电脑标志》2003年靳埭强先生就任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一职后大力倡导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问题努力探究,因此就有了2004年的“靳埭强全球华人大学生平面设计大赛”这一隆重赛事,此赛事后来成为中国大学生平面设计的重要大赛之一,是一个有益于整个华人设计界的教育和学习平台,而这一年的主题恰恰就是“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此赛事最高奖项“未来设计师大奖”由当时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杭春晖先生的海报作品《苹果电脑标志》获得。这件烙印明显的后现代作品表达是现代科技在成为主流文化的同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融合以及给人们带来的新思考,或许也更想说明现代科技文明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新形式的继承和发展。用苹果电脑公司标志作为主要图案在图形处理上没有什么新颖独特的手法,只不过把标志主体部分换成了代表我国璀璨传统文化的青花瓷图案,那片蓝色的叶子最耐人寻味。作品最终传达出的是中国这个拥有五千年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现代科技面前正生发出新的嫩叶,完美地演绎了此次大赛的主题思想,获得“未来设计师大奖”当之无愧。
四、结语
1.自觉向民族传统文化回归
中国的现代艺术设计需要建立在民族文化、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因此必须重视向民间艺术学习,坚信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主流在民间。所以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要通过对环境的理解,对传统的认知,自觉地借鉴,而不是直接挪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变化万千、风格种类异彩纷呈,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值得当代城市设计师深入学习和研究。设计师在设计实践中,通过元素剥离、创意整合和情感传达,特别是与新技术巧妙融合,就能创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艺术设计作品。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要靠城市设计师与民间艺术大师、民间艺术教育人才的融合。所以说,城市设计师必须以民间艺术为基础,重视向传统民间艺术学习,只有亲身体会这笔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了解传统民间艺术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民族本源文化、本源哲学、本源艺术的基因,以及多姿多彩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民族语言形态,才会对它加以自觉应用[2]。
2.传统民间艺术语言
现代化现代城市空间越来越相似,传统特色逐渐消褪,因此如何保持城市的独特气质就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传统民间艺术语言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传统,蕴含着深厚的精神文化内涵,将其作为城市空间设计的思想源泉,在城市空间中直接或间接地运用,对强调和延续历史文脉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源于自然崇拜的原始文化的民间艺术,所代表的是不同于现代文化的农耕文明,它虽有着特定的社会基础,但其中也有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不符合现代审美、伦理观的地方,这样就限制了其在当代城市设计中的广泛应用。有些民间艺术图式如果不经过调整、创新,就很难为现代社会所接受,因而应用时不能简单、机械地复制、拼贴,而应该在理解其文化含义的基础上,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使其艺术语言现代化,为当代大众所认同并接受。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很多内容和形式有相对的稳定性及程式化特征,在艺术认知上有更为直接的优势,因而是可以应用到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其应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物品本身、题材、造型及艺术手法的直接运用;第二种是间接运用,即可以从民间艺术的形、色、质等方面着手,进行形的简化与再造、色彩的沿用与重组以及材料的选用与更新等,来再现或表现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设计师要将传统文化经过现代设计思维的选择与消化,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这样,民间艺术元素才可能真正发挥它的艺术价值,作为一种新的视觉传递语言,在现代设计中重现生机。
3.在社会场域上的对接虽然城市空间设计
一直以来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但在当代,与公众联系紧密的传统民间艺术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民间艺术形式以合理、合情的方式融于城市开放空间中,其较大的辐射面和难以抗拒的视觉冲击力,使与它发生接触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接受它传达的信息,从而在心中产生一种熟悉的、能产生共鸣的集体性的感受。为城市居民营造一种心理归属感,满足社会心理情感的需要,可以使城市居民对城市产生心理依赖感,对环境产生身份认同、心理认同,直至文化认同。另外,当代城市空间设计追求绿色生存空间,提倡低碳设计。传统民间艺术如陶艺、编织等,其原生态性契合了当代城市设计的需求。在设计中,对民间艺术中传统的工艺、材料和形式的毫无偏见的借鉴,体现出了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社会的进步,因而是一种设计伦理和设计道德的体现。传统民间艺术一旦融入城市空间艺术中,就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其审美对象就会直指社会公众,就会以公众的精神需要为目的,以公众的审美评价为借鉴,生存于公众之间。这就使得公众对自己生活的公共空间艺术享有话语权,同时享有艺术创作的参与权,从而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和谐氛围,促进了社会和谐。
二、传统民间艺术在城市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城市空间墙面艺术与传统民间艺术
传统民间艺术的民间性和贴近生活的特点,迎合了城市特色营造的需要。城市空间的墙面围合成居民生活的空间,在城市空间的墙面上揉进诸多传统民间图式元素,可以体现城市的独特个性和其融合性。同时,利用民间艺术形式改造城市建筑墙面,可以增加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也将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品位。墙面艺术的丰富多彩使城市居民在街道上除了广告外,有可看的内容,也可彰显该城市与其它城市的差异。同时,融入传统民间艺术的城市墙面,除提升城市形象外,也能满足城市公众的精神需求。如高雄驳二艺术特区中的墙面设计借鉴了民间皮影和乡土绘画,使原本废弃的墙面换上了新妆,焕发了新的生命。同时,建筑室内墙面设计也常常采用民间艺术元素来活跃空间氛围,提升空间亲和力。譬如大连甘井子实验小学的教学楼设计,局部采用了民间艺术元素,将传统红灯笼悬挂在大门入口的过厅天花板上,每盏灯笼上面都有不同的两个字,比如“幽默”、“温柔”、“爱笑”、“漂亮”、“耐心”、“善良”、“公平”等。这种设计既体现了艺术文化特色,又具有亲切感和历史厚重性,深得家长、老师、孩子们的喜爱。
2.当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民间艺术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艺术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它综合了文、史、地等各门学科,并且具有文化的兼容性。艺术设计通过具体的色彩和不同的造型体现出艺术的韵律和节奏美,它和经济文化和社会政治有着紧密的联合,其和我国民族传统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关联,因此讨论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本文由收集整理响具有很高的研究意义。
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设计的关联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多民族国家,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沉淀,各个民族都有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特色,这共同形成了我国统一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是一种软实力,它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文化发展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艺术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中形成了多种艺术流派。这和民族文化传统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各个民族逐渐去其糟粕,将精华沉淀,具有独特的民族象征,因此它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协同性。将各个民族传统的文化融进艺术设计中,能够增强艺术的表现力,使艺术作品的具有持久、顽强的生命力。民族文化的精髓能够使艺术的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独特性,给艺术设计注入新的血液,增强艺术的内涵。一个优秀的艺术设计师必定是一个精通民族风俗、传统、历史的艺术家,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够设计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作品。
二、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
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创新是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础的。
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影响艺术设计。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阴阳平衡、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和为贵”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在古代就是纵哲学家推崇的哲学理念,强调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应该和谐相处。受到中国传统民族思想的影响,在艺术设计中体现了“和”的观念,艺术设计既注重造型的多样化,又体现了设计功能和形式的协调统一性。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形”的影响。传统的文化图形体现了人们对永恒的追求,这中理念在当今的影响仍然十分深远。这是人类本性的体现,在进行艺术设计创新时,设计者们根据民族传统对图形所蕴含的理念的要求,将永恒的思想体现在艺术设计中,将现代元素和永恒的思想相结合,设计制作出既能够体现传统文化又不失现代意味的艺术作品,这赋予了艺术作品时间效益和空间效益,增加了作品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色”的影响。在享誉世界的2010上海世博会中,独具特色的中国馆就体现了民族传统文化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影响,尤其是在色彩上的影响。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中认为大红色预示着吉祥、安康和富贵,因此从古至今,凡是举办喜庆的、具有象征意义活动中人们都将红色作为主色调,例如婚礼、春节等。上海世博会中,中国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它独特的大红中国结样式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宾朋驻足观赏。中国结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象征,象征着崇尚和谐、吉祥如意和团结,这一“中国红”不仅将我国传统的民族风情展现给世界,同时也将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对色彩的要求显现出来,例如故宫的红色。可以说,没有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设计师们就无法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艺术作品。再如苏州园林的设计中对颜色的运用,设计师们在设计时别具匠心,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用颜色体现意境的手法巧妙运用到园林设计中去,采用白墙、碧瓦、青砖、百花、绿树的古典设计,给人们营造了一副具有山水风情的水墨画中,让人们感受到了我国传统的水墨山水画的独特意境。
民族文化传统对艺术设计创新的“字”的影响。书法是我国传统的文化象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字体现了事物的品质,人的精神面貌通常能够反应在他写的字上。从甲骨文发展到现在,我国书法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传统文化,不同的书法能够表达不同的品性,将这些品性不一的字运用到现代艺术设计中,可以使艺术设计富有个性、具有品性和艺术内涵。人们在品味艺术作品中的字的意味时能够得到思想的生化,联想到作品所具有的人文特性。
关键词:溱潼会船节 开发 现状
2004年国家文化部、财政部等联合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全国掀起了包括传统体育文化在内的一股非遗保护热潮。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不同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方式衍生了带有鲜明的区域性技术风格、素质特点、民族品格的体育文化特征。
当今时代,重视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的传统文化运用现代科学的方法,使它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部分,成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一部分,对其保护、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溱潼会船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近年来,当地政府本着以船会友,以节招商的基本思想,带动当地新农村建设,本文对会船节的一些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归纳,以期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基础性研究。
1.会船节传承的来源和沿革
公元1131年,相传南宋时期岳飞的义军与金兵激战溱湖,金兵大败,义军伤亡惨重,当地百姓为了祭奠死亡将士,在清明节,自发组成篙子船争先祭扫。以后,每年的清明节第二天,来自四乡八镇的船只、船民来此聚会,会船成为习俗。
以溱潼会船节在组织模式上仍然采用生活风俗遗传,以“溱潼会船”为主要品牌的民间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影响力,200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
2.溱潼会船节开发现状
2.1扩大影响,形成品牌
会船的主要场所——溱湖,建成溱湖国家湿地公园,2010年7月开始进行创建5a风景区的准备。湿地公园内现有植物110多种,野生动物70多种,每年都有30多种近10万只候鸟在此栖息,风景区总面积约26平方公里,形成以溱湖为主体的水环境景区,会船节为品牌的湿地人文景观。
每年会船节前夕,奔赴上海、南京等地召开新闻会,扩大会船节的影响。邀请主流媒体对活动进行高密度、大容量的报道,到2010年,溱湖风景区已与长三角及周边省市1500多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合作协议。
“一湖、一地、一镇、一园”特色鲜明。一湖,即溱湖,一地,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溱潼,一园,江苏河横生态科技园,开发了百年牡丹观赏、千亩油菜花观光、循环经济园等农业旅游项目,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现代农业、接受环保教育、体验农家风情的基地。
“十一五”期间,把旅游业作为服务业的新兴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形成了以“泰州华侨城、溱湖风景区、溱潼古镇”为重点的旅游核心区,促进了旅游业由“开发型”向“品牌型”转变。
2.2溱潼会船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作为现代体育旅游的一个重要内容,溱潼会船节独有的历史文化背景具有比现代体育项目的开发更为优势的地位。会船节拓展了当地的旅游文化空间, 成功培植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近年来,溱潼镇依托悠久的历史资源优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深厚的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让这个千年古镇赢得了越来越多外地游客的青睐。
以溱潼会船节为品牌,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成为旅游景区周边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下,当地居民利用地域饮食文化和自然资源,在自家门前办起了农家乐,用自家美食招待五湖四海的宾朋。
2007年接待游客1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3亿元,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2.3溱潼会船节对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
溱潼会船节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由于会船节的知名度在国内不断增强,会船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调查中发现仅篙船一项就达65条之多,参加会船人数达数千人。为了保证会船节的秩序及观赏性,大会不得不规定限制各乡镇参加比赛的船只数量。
近年来,会船节期间增加了群众体育节,溱潼镇因此获得了群众艺术之乡、体育强镇等殊荣。201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组委会评选为年度体育旅游精品。
2.4溱潼会船节对当地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
2005年以后形成以“会船节”为文化支撑的,实行产业联动通过品牌效应,实现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近年来更是在会船设计上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如2008年的时候有设计祥云、鸟巢等的会船,溱湖上出现天天有篙手,日日来会船的场面,促进了当地群众的参与程度,增加了就业机会,通过多种媒体渠道增加知名度,打造品牌,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链。在历届会船节的活动安排中,文化活动由2004年的群众文化表演,民间艺人表演,到2010年的茶文化节、古茶花观赏节、中国湿地论坛等多项文化活动,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这里共展风华。
当地相关部门在拯救保护里下河这一水乡水上庙会,使其成为本地区特有风俗的活化石的同时,正极力拯救和保护一批与会船相关的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对其进行原汁原味的保存、传承。带动了当地一大批富有民俗特色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热潮。
农村传统体育文化是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发展具有鲜明娱乐性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可以为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的通知[r] 2008(19)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特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的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于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裁缝在设计和制作传统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毫米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合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附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
兼收并蓄了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现代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传承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能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现,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面料,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