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民营企业融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营企业融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民营企业融资

第1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摘 要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最具活跃的力量,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民营企业获得了较为自由的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民营企业一直受到融资问题困扰,融资渠道不畅影响了民营企业业务的放宽和市场的拓展。本文从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出发,对其融资渠道选择现状及进一步拓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民营企业 融资渠道 问题

一、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及融资困境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中的一支最活跃的力量,改革开放以后民营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民营企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其数量大大增加,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一来极大的活跃了我国的市场环境,促进了经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民营经济中的科技企业对国民经济所取得的成就贡献特别突出,二来民营企业为地方财政的税收贡献也很显著,为地方财政反哺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来民营企业成为解决我国社会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为社会新增和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众多的岗位和工作机会。

市场经济的自由化给民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众多民营企业也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事业。但发展的前提是充实的资本,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很难开拓新的市场、引进新的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但由于民营企业与生俱来的特点,决定了其资产少、负债能力有限,发展初期资金需求远远超过其经营实力,抗风险能力不高,企业管理水平欠缺,发展潜力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而且信用情况也是很大的弱点,因此在自身资金积累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外部融资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选择现状及问题

长期以来,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可选择性就比较狭窄,虽然政府针对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做出了一些制度和机制上的努力,但民营企业依然在市场融资中处于弱势,有些企业因无及时的资金投入而最终倒闭,留存下来的企业靠薄弱的资本基础在市场夹缝中惨淡经营,很少企业能突破资金限制的瓶颈获得超常规的发展。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现状及隐含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内源融资依然是民营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

在现实的融资环境下,大多数民营企业选择自食其力,在迫不得已下才考虑借外债。虽然内源性融资方式成本最低,最易获得,但却无法满足民营企业高速增长的资金需求,特别随着民营企业由初创时期步入稳定发展期,其规模和业务及市场都会有一个质的飞跃,然而这个质的飞跃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才可以顺利实现。民营企业自有资金基础本来就薄,实现的利润留存既要考虑日常经营运转的流动性需求,也要满足分红等一些现实需要,因此自身实际的资金积累能力非常有限,将留存利润一下子投入到预期收益不确定的项目需要冒极大的风险。有些企业不仅向业主要求补充资金,还向内部职工发起了借款,但往往是杯水车薪,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难为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增添多少动力。

(二)外源融资方式选择较狭窄

就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环境来看,民营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渠道一是银行借贷筹资,二是股票、债券融资。就前者来讲,是民营企业寻求资本援助效率较高的一种方式,并且风险和成本都相对不高,民营企业也愿意优先选择银行信贷。但我国银行体系融资本来就有向国有及大型企业倾斜的倾向,对中小企业存在诸如信用低、管理差、流动性弱、经营风险高等偏见,中小企业又无法提供充分的担保或抵押,因此银行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要求慎之又慎,在借款合同中规定较多的限制性条款,且贷款额度一般都小于企业实际需求,因而对民营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和经营效率都有微妙的影响。就后者来看,通过证券市场融资为民营企业提供了较多的自由,但是在现有的证券市场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的可行性也有一定的限制。主板市场较高的融资要求断绝了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之路,债券市场也达不到国外宽松的融资条件,供需方有限,虽然中小板及创业板的融资要求有所降低,但对企业成长性和科技含量等也有准入的限制,因此使初创期的民营企业只能望而却步。

(三)民间借贷渠道隐性风险居多

民营企业融资的另一条渠道是民间借贷,在南方一些地下金融活跃的地区民间借贷是众多中小企业的选择。对于一时难找到资金筹措渠道的民营企业而言,民间借贷犹如一根救命稻草,利用及时,运用得当,可以很好地解决资金困境,获得新生机会。但民间借贷隐含的风险因素较多,给民营企业带来可能的风险影响。首先,一些民间借贷组织,如担保公司、借贷公司,其经营不正规,借贷利率很高,且乱收不合理费用,增加了民营企业借贷资金成本,需要以更大的经营利润率才能保持盈利。其次,这些民间借贷组织本身经营也存在风险,有的甚至非法集资来开展借贷活动,其涉嫌违法必然也会殃及民营企业,不仅受到经济损失,还会受到声誉和形象的损失。另外,民营企业相互之间缺乏互助合作的意识,很少建立自发的团体基金或其他互助形式来增加融资的可选择性。

三、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展

针对以上对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现状和问题的分析,我们看到,民营企业要摆脱进一步发展的融资瓶颈,面临着一些难度,但确需为拓展筹资渠道作出积极的努力。

第2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租赁;融资风险

前言

融资租赁自引进我国以来,已经经历了产生、发展、停滞和再发展的阶段。针对民营企业而言,融资租赁对其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民营企业的融资租赁也存在着问题和隐患。本文旨在通过对融资租赁现状的分析,最终找到规范融资租赁的对策,以有利于融资租赁在我国健康地发展。

一、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民营企业内源融资

内源融资主要是企业依靠自己的留存盈余作为自己发展的投资资金。但实际上,一个企业很难依靠自身积累的资金来实现发展,尤其是资金并不充裕的民营企业。

(二)民营企业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可以依赖金融中介机构来实现资金的借贷,又可以依赖资本市场的运作来实现,包括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以民营企业的经济实力,依靠发放股票和债券的形式来融资是很难的,因此,通过金融中介机构来融资便成为大多数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首选渠道。但是,现代民营企业在银行信贷中却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信用等级低使得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而我国民营企业目前缺乏良好的信用状况。许多民营企业以资金运转困难为由拖欠银行贷款,甚至以破产为理由拒还银行贷款。因此给银行造成大量坏账的存在,使得银行不再轻易贷款给民营企业,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使得民营企业很难筹集到资金从而阻碍了自身的发展。

二、融资租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

(一)融资租赁的简介

融资租赁出现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与美国厂家为生产军需物资而采用的“成本附加法”(cost-plus只允许厂家在成本上加很小的利润)刺激了现代融资租赁的产生。融资租赁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融资方式。从表面上看,融资租赁融资来的是设备而不是流动的资金,但究其实质还是融资。对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来说,在无法依靠银行信贷和上市融资取得资金的情况下,要改变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下的状况,采用融资租赁的形式来取得固定资产是最可行的融资方式。

(二)融资租赁的优点

相对于其他的融资方式来说,融资租赁具有以下优点:

1.融资租赁具有较为宽松的信用要求。

2.与银行信贷相比,产权关系更加安全合理。

3.融资租赁的资金回收方式较为特殊,可以分期支付租金,而且每期所付租金数额比较灵活,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而银行贷款一般是一次性还本付息,借款单位往往会感到还款的压力很大。

4.融资租赁的融资风险较低。租金的支付可以在设备的使用期间内分期摊付,而不是一次性偿还,减少了一次性资金的投入,从而降低了风险。

5.融资租赁快捷,手续简单。

6.企业通过对市场的充分调查研究,最后向租赁公司租来的设备大部分都是当前最新的工艺技术,及时更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和生产能力,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力。

(三)融资租赁对民营企业发展的意义

1.融资租赁有利于企业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融资租赁有利于企业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融资租赁回租可以使固定资产变现。

4.融资租赁能增大民营企业现金流入,灵活周转现金。

5.融资租赁可使民营企业避免通货膨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民营企业融资租赁需要不断完善

(一)民营企业融资租赁的条件

融资租赁会给民营企业带来如此之多的有利之处,与此同时,融资租赁也对融资的企业有着一定的要求。

1.企业要有良好的财务状况,承租人有能力按期支付租金;企业要有良好的经营状况,用租赁设备生产的项目产品要有一定的市场和销路,项目回报率高。

2.企业必须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具有良好的信誉,领导班子素质过硬。

3.在企业取得设备之前,至少要交付相当于融资额20%的保证金。

企业只要在具备了以上几点要求时,租赁公司才能把设备融资给承租方,才能保证融资租赁的顺利进行。

(二)融资租赁的不足

融资租赁虽然是民营企业取得设备及持续发展的有利途径,但是,融资租赁同样也存在着以下不足:

1.融资租赁涉及范围广,关系较为繁杂。

2.融资租赁合同期限较长,一般都会在10年以上。

(三)我国融资租赁存在弊端的原因

1.政策不完善。目前我国租赁公司所成立的行业协会,分别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租赁研究会和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租赁委员会,其行业主管部门也相应为中国人民银行和商务部。内贸部所属的租赁公司组成的是地方性租赁协会,如浙江租赁协会、上海租赁协会等,但其主营业务为经营性租赁。我国尚没有统一的全国性行业自律组织。那么,加强行业交流、统一行业规则、防范行业风险、规范行业运作的工作就难以落实。由于我国融资租赁业缺乏全国性权威管理机构的统一管理,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重点、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等无法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严重影响了整个融资租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能统一进行行业管理,则必然造成行业监管不力的后果。政策的不完善也带来了融资租赁业的混乱,为我国融资租赁业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2.监管措施不完善。众所周知,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系统的监管系统,缺乏良好的监管环境就会为融资租赁机构的违规违法操作创造了条件,那么经营偏离主业,超范围经营高利润、高风险项目,以融资租赁为名变相发展其他金融业务,筹资不计成本进行高息揽存等问题就会普遍存在。而我国融资租赁机构实际上只有金融租赁公司在接受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其他机构除了在审批环节上受到管理,其它方面则根本没有监管之实。这样的局面则恰好为上述隐患提供了有机可乘的空隙,这在一定程度上搅乱了我国金融业正常的运行秩序。

(四)规范我国融资租赁的相关对策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租赁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以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国家需要重大的举措,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租赁中存在的问题,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融资租赁业务涉及到的方面多,关系复杂:至少三方当事人,二个或三个合同,还涉及金融与贸易双边关系,各方合法权益的保障和行为的约束,都离不开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范。为了保证融资租赁市场的健康有序运行,应该有相关完善法律法规设置。

???在发达国家,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或大陆法系国家,它们虽无专门的租赁法规,但都有完善的民法、税法、商法体系。对融资租赁所涉及的各种法律纠纷,均有判例可依。

我国的融资租赁业属于新兴的行业,创新模式会不断产生,相关的租赁业务法律法规也应该随之加以调整及完善。如果融资租赁法律法规滞后,那么租赁业务发生纠纷时就会无法可依,造成严重的后果。本人建议国家出台一部权威性强、适应期长的融资租赁管理法规,用来规范融资租赁业务。同时也要注意与国际惯例接轨,注意新形势的需要,注意与其它相关经济法规的协调,以便于企业运营操作,使融资租赁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以保障融资租赁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2.改进社会各界对租赁业的认识。融资租赁业要想生存发展必须得到各行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因为对融资租赁业的地位和作用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是我国发展融资租赁业的基本前提。这就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地宣传推广现代融资租赁,打破传统的对生产资料重“占有”轻“使用”的财产价值观念,树立起“设备使用比拥有更重要”的现代租赁经济观念,扩大融资租赁的社会影响。

3.加快融资租赁业自身改革。所谓融资租赁业自身的改革就是进一步加强对民营企业以及其他承租方的服务,广泛开展融资租赁业务,使自身信息化、规范化。这方面已经有成功的先例,上海金海岸公司和浙江租赁公司对民营企业开展的融资租赁业务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4.政府应为融资租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促进其健康发展。融资租赁业是一项资金资本投人量大、产生回报周期长的行业,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给予必要的优惠政策与支持,在宏观上进行监督、协调和指导。

5.培养租赁行业方面专业人才。融资租赁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涉及多方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大批复合型人才,对业务人员特别是管理人专业素质要求很高。而现在真正懂得租赁业务又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十分缺乏。培养一批优秀的融资租赁人才是租赁公司以及融资租赁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租赁公司一方面应加强人才的引进,积极从外界吸纳金融、管理、投资、贸易和法律等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另一方面应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

四、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集融资、投资、经营和资本运作为一体的现代融资租赁是一项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新兴朝阳产业,由于融资租赁业务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行业,其触角可以渗透到许多领域,还有许多模式和理论值得研究。尤其针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融资租赁为民营企业提供了简捷方便的融资渠道,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利用融资租赁来改良设备、改进技术,更会促进其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汤敏.民营企业融资之难[N].经济日报,2003-5-15(4).

[2]史燕平.融资租赁及其宏观经济效应[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3]张学军.融资租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新方式[J].经理人杂志,2004,(1).

第3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一、加强经营管理,提高民营企业信誉度

解决民企融资问题,首先要从民营企业自身做起,针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弱点和劣势进行彻底改革。

1.鼓励民营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健全其治理结构。民营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不断深化企业改革,明晰产权,完善企业内部法人治理机构,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这是重建企业信誉的基础。股份制本身就是一种融资制度,其实质是令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以利于股权的转让与交易,从而有利于外部融资。

2.加大兼并与联营、合资的力度。民营企业应借积极进行兼并或联营、合资,通过兼并某些资金较雄厚的企业则可以解决其自身的资金困难,通过与其他实力雄厚的企业联营也可以达到这一目的。民营企业还可以积极引进外商投资,通过改组成为中外合资企业,这样一方面可以增加自身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外方的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

3.增强信用意识,树立良好信誉。民营企业要加强和完善自身的建设,提高企业的资信程度,为融资建立良好的信用基础。(1)要对“家族制管理”进行改造,向“专业化管理”转变;(2)要进行股权结构调整,“一股独大”不利于企业发展,只有内外部的各种生产要素积极参与到企业之中转变为资本,企业才能发展壮大;(3)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度分离;(4)企业管理机制要从“人治”转向“制度治”,逐步实现管理理性化、科学化、层次化、制度化;(5)提高管理者与员工的素质;(6)要从企业发展的方向考虑整合企业资本结构;(7)严格财务管理,改进财务报表制度,加强与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部门的联系,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可靠。

二、建立政策性融资渠道

1.建立健全对民营企业融资的信用担保体系。一方面,建立民营企业担保体系。我国民营企业在规模上以中小企业为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关键是要在现有金融体系中建立和完善一套高度专业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其中,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建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关键。要在不断摸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民营企业担保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对担保基金的管理、监督;要发挥政府、企业和个人等各方面的积极性,鼓励和吸引民间资本积极参与组建各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使担保基金达到一定的规模,从而能有效地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拓展直接融资渠道。在直接融资渠道上,要适当放松管制,给予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同的平等市场主体资格进入股市融资,允许民营企业发行债券和其他融资凭证融资,以改变目前民营企业过度依赖银行的状况。但是民营企业一般而言知名度较低,其发行的债券很难得到踊跃的认购,可以通过设立民营企业基金为其提供担保来解决。为了增强民营企业债券和股票的流动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建立一套柜台交易系统,以便债券和股票的转让、流通。因此,应大力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疏通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全方位的资本市场,鼓励多元化融资,规范融资行为,促进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

2.制定相关的民营企业扶持政策。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深层次问题,还应进一步放宽国内民间资本市场准入领域,向文化教育、中介服务、广告宣传、房地产业、信息咨询、医疗卫生等行业发展;在投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消除对民营经济事实上存在的歧视,建立完善公平的法律竞争机制。

三、完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政府在解决民企融资问题的过程中,要积极强化和发挥银行的金融服务功能,在资金上给予民营企业巨大的支持。

1.扩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民营企业难以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一方面固然是因为民营企业信用风险、经营风险高于大企业,但另一方面,银行对民营企业信贷业务不够重视,甚至存在歧视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要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完善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体系。

一是加快发展中小企业板市场,适当降低入市门槛,不断完善运作机制,并最终向真正的创业板市场靠拢,使之成为高科技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二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先进工业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所在,而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又依赖于科技风险投资事业的活力。因此中国必须加快发展风险投资事业,参与全球范围的科技与经济竞争。

三是发展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多层次的证券市场是与多样化的投、融资需求相适应的,主板市场门槛较高,融资成本也较高,适合那些规模较大、盈利表现较佳、管理相对成熟的企业;而地方性证券交易市场则为那些规模较小、目前盈利不高、情况千差万别的中小企业提供较灵活的筹资手段。

2.拓展相应的银行中间业务。与民营企业资金融通相关的银行中间业务包括票据的承兑和贴现、融通、支付结算等业务。发展此类业务,有利于企业间商业信用的发展,可使企业迅速筹措到生产经营所需的短期资金,缓解资金困难,又可使银行在灵活运用基础上增加效益,还能促进资金流通,形成社会资金运动的良性循环。

3.发展融资租赁业。融资租赁是指出租方融通资金为承租方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融物双重职能的租赁交易。作为20世纪5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新型交易方式,融资租赁业目前已几乎遍及世界各地。它对民企融资的作用表现在:一是可以促进投资,增加银行在民企的间接融资;二是可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企业流动资金;三是可以提高资产管理效益,发挥资金最大效用;四是可以加速技术更新,降低固定资产折旧成本。发展融资租赁业,企业就可以在资金短缺或不动用经营资金的情况下,添置或更新设备。而且融资租赁比长期贷款和发行股票、债券所受的限制少,其财务风险也较低。因此,发展融资租赁业,政府应在政策上采取减免税收,加速资本折旧,改变财务处理方法等优惠政策加以扶持,并用法律规范促进融资租赁业的健康发展。

四、构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

加快有关民营企业信贷制度的立法,应尽快指定有关部门组织制定有关民营企业贷款的法律或规定。

首先,要划分民营企业的分类标准,明确民营企业的界定方法。对各类企业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金融、财税、土地、技改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其次,要明确各类金融机构在民营企业信贷制度中的作用和功能,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制定民营企业贷款的具体管理方法和鼓励措施。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

第三,要落实政府支持民营企业贷款的财政资金渠道、执行机构及管理办法。

五、正确处理好金融、企业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首先,在企业自身方面,如果在经营管理过程中不重视信誉,不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不增强发展活力,将使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在贷款时更加惜贷,从而使企业错失发展良机,陷入发展困境,进而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限制了政府功能的充分发挥。

其次,金融部门的不良资产过多,导致不能发放更多的贷款,企业的资金需求就很难得到保证,企业经营的不好,直接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会限制政府功能的充分发挥。

第4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当前民营企业的融资方式

融资方式的选择是关系到民营企业构建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但基本方式有两种:内源融资,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融资,包括所有者投入、企业留存收益和职工集资;外援融资,是主要源于企业外部的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债券融资、股权融资、风险投资和民间借贷。如图1所示。

内源性融资对民营企业资本的形成具有原始性、自主性、成本风险小的特点,是民营企业的立足之本;外源性融资具有规模大、速度快、比较灵活等特点,是民营企业不可或缺的融资源泉。因此,必须确保融资渠道特别是外源性融资渠道的畅通,以利于民营企业的顺利发展。

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西部民营企业的融资结构大致是企业自我积累约占69%,亲友筹借占15%,金融机构融资占16%。

西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困难多

虽然近几年民营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渠道已逐渐开通,但有些融资方式对民营企业的开放程度很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企业要想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而西部民营企业由于规模小、设立时间短、管理能力差等原因,它们难以参与社会直接融资。要发行债券更困难。不能利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制约了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的拓宽,进一步加剧了西部民营企业资金供给短缺问题。

西部民营企业间接融资难度大

由于直接融资市场的限制,银行贷款就成为西部民营企业融资的主渠道,但银行融资仍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西部民营企业自身的缺陷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企业,许多西部民营企业设立时就存在先天缺陷,如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低,财务信息严重失真,在企业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时,家族式管理会限制企业的融资。加之较为封闭的运营方式,使其信息透明度低,社会公信度不佳,给银行贷款和信用评级带来很大困难;自身信用不足。产品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客观上处在为大型企业配套的地位上,市场前景不明朗,对于贷款特别是长期贷款来说风险很大;民营企业数量多,组织形式和布局十分松散、变动性大,银行难以掌握其具体情况,也导致了银行的恐贷和惜贷。

政府缺乏对西部民营企业的管理与支持在法制建设、政策协调、资金支持等方面缺乏对西部民营企业强有力的支持;对西部民营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没有建立起来;金融体系建设中没有建立专门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服务机构。

僵化的利率机制制约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由于目前利率没有完全市场化,并且民营企业贷款额小且分散,单位贷款资金的管理成本高,有悖银行经营的利益最大化原则,加之国家缺乏对民营企业贷款的政策支持,国家对利率的限制及对交易费用和监督费用的限制,使大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动力不足,虽然人行规定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可在规定的利率基础上浮动30%,农村信用社等收取的利息可比基本利率高50%以上,但现行的利率浮动范围并不足以为贷款的风险提供足够的补偿。从我国这几年金融机构的信贷数据看,总量上民营企业贷款的绝对量在逐年增加,但其占贷款总量的比例最高不到1%,2002年甚至还有下降趋势。

贷款担保体系不健全目前,银行的评信、授信指标体系不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现有评级标准仍比照大型企业执行,根本无法反映民营企业的资信情况,银行对有发展潜力、但目前状况不十分好的企业缺乏识别能力;另外,评估费用高、随意性大。根据《关于整顿企业抵押贷款收费的通知》精神,工商、土地、房地产等部门要减免相关收费,但在实践中却仍有很多困难;西部民营企业无法满足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大多数民营企业的厂房、设备等因地处偏远、价值低、可转让性差,一些高科技企业资产中无形资产所占比例较大,可作为抵押品的不动产比例较小,这些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从担保贷款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央有关政策的扶持下各地陆续建设了一些贷款担保公司,但担保公司资金筹措难、规模小,不能满足数量庞大的民营企业的担保需求。

西部民营企业融资制度的创新思路

政府支持是西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必备的外部条件,鼓励和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开辟西部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没有规范的现代企业治理结构,企业经营者的控制权难以节制,就有可能侵犯所有者的权利。股份制本身就是一种融资制度,其实质是令企业的治理结构规范化,以利于股权的转让与交易,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外部融资。在民营企业初期的业主制下,单个所有者掌握企业的所有控制权,为了自身利益,完全有可能隐匿企业的财务信息、资产,以欺骗外部投资者。而规范的股份制企业治理结构,通过建立管理与控制相分离及岗位分工的制衡机制,使得股权投资者有保障享有同等的股东权利,从而起到了保护投资利益的作用。当然,即使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筹措迅速转向直接融资也是有困难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小企业规模小,其股票难以满足一般的股票交易市场的上市条件。为此,政府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开辟新的“场所”,促使民营企业股票上市交易。

建立创业板市场为避免直接设立创业板可能给我国资本市场造成的动荡,可对主板市场上市条件进行小幅度调整的基础上,设立中小企业板块。当前在深圳交易所已初步建立了中小企业板块,并已经产生了积极的效应,应该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扩大上市的中小企业数量,并最终过渡到创业板市场,更好的为西部民营企业融资服务。

开辟西部民营企业债券市场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基本上被大企业垄断,当前应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批体制,逐步放松规模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西部民营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此外还可适当放开债券利率、丰富债券品种,让企业以其可承担的利率获得生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

鼓励西部民营企业海外创业板上市目前我国已有近100家优秀民营企业到美国纳斯达克、香港及新加坡创业板市场上市,因此,西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应积极引导、多举办海外上市推介会,为具有较强综合发展实力的西部民营企业提供一个与国际证券机构、金融投资机构、著名金融投资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向民营企业宣传、介绍海外证券市场,加强西部民营企业与银行、投资机构的了解与合作,从而拓宽民营企业资本运作与发展的视野和思路,增强民营企业按国际化标准规范管理的意识,鼓励、协助西部民营企业融资走向国际市场。

健全西部民营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体系

民营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要有一定的信用作为保障,方能消除融资各方的风险顾虑。为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以信用为立法基点的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民营企业信用法律制度和相关配套措施,包括对民营企业的注册、资产监管、财务信息管理、信用纪录收集与管理等。同时,为使民营企业牢牢树立信用经营观念,减少交易风险,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建立公开的社会信用信息网络,便于交易各方获取所需的信用信息,减少交易风险;积极引导企业以诚信为本;建立与培育信用中介机构;严厉惩戒失信行为,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承担相应责任的良好信用环境。

建立多元化的信用担保机制

西部民营企业在贷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有效的担保物,解决这一问题可在省、市、县三级建立担保机构,其模式有三种:政府型信用担保模式,以财政出资为主,吸收企业投资,主要负责一些需要政府出面的政策性担保业务,可实行商业化运作,以扶持西部民营企业发展;中小企业互助型担保模式,由加入行业协会的民营企业自行出资建立企业互助型融资担保机构,解决会员融资担保难问题;商业担保模式,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设立商业性担保公司,实行股份制,建立董事会,按照现代企业的要求,市场化运作。

建立西部民营企业发展基金

为解决西部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可建立西部民营企业发展基金,其渠道有三种:中央和西部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专项资金;通过证券市场发行债券,向社会直接筹资;建立集中为西部民营企业服务的互助基金。同时应该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企业发展基金的运作,为基金的发展创造好的环境。

第5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商业银行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民营企业信贷支持机构的缺位和多元化债务融资工具的缺乏,使民营企业不能像国有企业和上市公司那样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和债券来筹集资金。

1.1融资费用高,地区差异明显在资金筹集过程中,民营企业在贷款申请环节,都需要进行固定资产抵押登记、信用评估、财务审计费用的支出,民营企业一般融资金额较少,筹集资金的费用所占比例较高。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情专区)调查统计,2013年度终了,东、中、西部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分别是8.98万亿元、2.76万亿元、2.36万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总额的52%、18%、16%,区域不平衡状况明显。

1.2从金融机构的设置上分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从当前我国金融机构的设置情况来看,缺乏对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金融机构。随着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农村信用社以及中国民生银行等他们的数量和资金实力还远远不够,不足以提供融资支持。

1.3限制条款多,数额有限股权筹资与债务筹资相比存在资本成本高、股利一般会在税后支付,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发行公司债券、股票的费用。降低净利润。并且都有比较严密的制度限制,造成与大型企业相比民营企业融资来源狭窄。

1.4银行体系制约民营企业融资民营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业,银行事先会对融资单位进行调查其偿还能力和资信状况、抵押担保能力、贷款管理成本等才签订合同。与大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无论从其哪一方面都存在缺陷和漏洞。银行就会区别对待大企业与民营企业。典型的结果就是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贷款给规模大、管理健全、信用等级高的大型企业而民营企业就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融资需求。

2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解决路径研究

2.1从银行方面解决融资困境

2.1.1深化金融业改革,完善金融企业制度。①增加融资服务窗口,适当放宽对民营企业融资门槛,改善审批环节复杂、繁琐的弊病,提高服务质量,开发针对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的信贷品种。②积极发展资本市场,营造上市环境,使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尝试债券与股权融资,同时积极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采取兼并、联合等手段积极吸收资本,扩充民营企业自身实力。

2.1.2建立和发展直接为民营企业服务的民营合作银行或合作金融组织。①针对民营企业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②发挥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面向民营企业,服务于民营企业的金融机构并且多发放小额贷款。③发挥小额贷款公司、民间融资机构金融租赁、典当行的作用。④建立民间信贷融资平台。利用民间资金具有灵活性的特点,引导民间融资成为银行和民营企业之间的纽带。⑤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主体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并放宽政策,提供优惠,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自由、平等、广阔的融资平台。

2.1.3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融资担保,即借贷活动的信用保证,是融资活动中担保机构以一定的财产为基础约定的保证债务的履行和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各项法律措施和手段。简单地说,就是担保机构为债务人融资所做的保证。为民营企业进行融资担保,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担保的扶持力度,缓解民营企业融难的关键性问题,许多地方财政局决定对担保机构提供贷款担保费补贴,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2.1.4改变银行信贷的规模经济,从投资浮动、投资结构、基本建设贷款等方面入手优化投资机构,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有效控制信贷投放和优化信贷结构。

2.1.5建立完善的民营企业资信评级制度。民营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是极具生命力和成长性的因素,信用是市场经济的交易链条,信用出现问题双方的交易成本自然偏高,建立民营企业贷款信用评级制度是维护市场经济平稳运行的关键。改变以往评估机构技术落后、管理单一、可操作性差、机构数量少,服务水平不足的缺陷。建立健全民营企业资信评估体系,加强评估人才培养。

2.2民营企业从自身解决融资难困境

2.2.1加强财务管理规范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调动管理者和劳动者的积极热情,有利于企业内部控制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能够改善民营企业财务基础薄弱,账目不清,财务信息失真的现象,完善的财务体系是企业竞争力的保障。

2.2.2发展行业协会各民营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到协会当中,经常与会员交流、探讨,许多会员熟悉行业内部事务,协会一般与政府还保持密切的联系,能够有效地实现企业与政府间的信息沟通,维护各方利益的同时,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解决。

2.2.3有效利用P2P贷款模式P2P—可以简单解释为“人人贷”有资金、有理财想法的个人,通过中介机构,使用信用贷款的方式将资金贷给有借款需要的单位或个人。无需抵押,通过了解身份信息、银行信用记录来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利率。双方签订借款协议。P2P模式能够直观、透明地感受到自己为他人创造的价值,风险分散、门槛低、渠道成本低、每个人都有可能是P2P信用的受益人和传播者,使闲散资金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有效利用,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便捷服务。

2.3政府层面解决融资难困境为了贯彻十精神,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采取市场化方式,完善服务体系,改善融资环境,促进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2.3.1为民营企业设立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政府制定中央财政预算时可以按比例提取一部分资金设立民营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改善民营企业融资困境,民营企业可以利用专项资金,研究和开发具有市场前景的核心技术,发挥专项资金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导作用。

2.3.2改善融资环境建立健全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优化建立办法,实施服务品质奖励等机制,鼓励工作人员积极努力,鼓励民营企业参股担保公司,制定合理的担保金比例,理清各方面利益关系,使信用担保机构发挥最大作用。

2.3.3完善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的民营企业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民营企业服务机构的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加快实现民营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行,争取能够建立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专业、便捷的服务体系。例如:组织一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才,针对民营企业中存在的财务管理、数据共享、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技术升级和改造、创业指导、法律顾问、风险评估、质量标准等,进行一对一的公共服务。

2.3.4促进民营企业国际合作发挥中央财政在民营企业国际合作的统筹和协调作用,鼓励加快引进先进技术,避免盲目引进和恶意竞争,鼓励民营企业从国外合作单位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我国技术研发水平,提高我国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6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一)民营企业自身原因

在这方面,民营企业自身发展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诚信度缺失以及抵押担保能力的不足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融资任务的完成。

1.发展机制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现有的民营企业,大多是家族性企业,还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没有或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制度。从财务来看,这些民营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资料不全、数据失真、信息失实的问题,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财务透明度不够;从管理来看,缺乏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造成了许多民营企业组织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经营行为短期化以及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小、生产成本较高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这就使得民营企业更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民营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诚信度较差,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资金支持民营企业受其成长环境所限,经济规模较小,原始资本积累不足,自有资金比例低,资金总量偏小。民营企业自有资本不足,负债率高,容易导致企业经营者在对待信贷资金上持不谨慎的态度——既然企业的主要资金不是艰苦创业积攒下的自有资金而是银行资金,就可能用此资金放手一搏,其结果显然是将银行的贷款转化成企业的高风险创业资本,违背了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因此银行对自有资金不足的民营企业在信贷上采取非常谨慎的态度。此外,又由于一些民营企业为急于完成资本原始积累而采取了许多不诚信的行为,从而失去诚信,败坏了民企整体信誉。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提供的一个数据,60%以上民营企业的信用等级是3B或者3B以下的等级,这就使得银行难免会对民营企业谨小慎微,民营企业想要获得信贷支持自然举步维艰。

3.担保能力不足,难以得到担保资金我国早期的民营企业是在传统体制的边缘和缝隙中成长起来的,受其成长经历所限,民营企业的经济规模往往不大,自有资金不足,固定资产较少,资金总量不够,能用于抵押担保的资产往往不多,同时民营企业在其特殊的成长背景下,土地、厂房、设备等的产权不全,即使有一定的资产规模,也因为产权残缺而很难抵押,综上所述,民营企业自有可用于担保的资产不足,再加之用于担保资产产权的不清晰而难以抵押,这些情况使得民营企业难以将资产抵押从银行获取贷款或者从担保公司获取担保资金。

(二)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的原因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所造成的,即银行业的高度垄断,金融机构内部竞争机制缺乏,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歧视现象,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的缺乏,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不健全,这一系列的影响因素都在外部上影响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而造成了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1.银行业的高度垄断目前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最广泛、最直接的融资方式是银行商业信贷。国有商业银行占垄断地位,在资金供需中占主导地位,但是现实中资金的供需却并不平衡。国有商业银行现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授信管理体制,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基层银行往往只有贷款实施权,而没有决策权。贷款审批程序增多使民营企业的贷款成本加大,再加上诸多其他因素,许多民营企业只好放弃了在国有银行的贷款行为。

2.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歧视性现象国有商业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往往容易受到企业所有制性质影响,贷款时主要考虑的是目前贷款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以及企业规模,而并没有把企业的发展前景作为考察因素之一,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政策大多向“重点行业、重点项目、重点客户”倾斜,民营企业自然就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弱势贷款群体,往往很难得到国有商业银行强有力的信贷支持。据有关部门的研究:工业增加值贡献率不到30%的国有部门却占用了70%以上的银行信贷,相反民营经济对国民生产总值新增部分的贡献度已达到60%,却仅仅获得30%的金融支持。这一现象充分体现到了国有商业银行发放贷款时的歧视性现象。

3.中介机构、担保机构的缺乏现有条件下,我国的担保机构,中介机构发展还不完善、不健全。在我国,信誉度较好、实力较强的担保公司少,担保产业还并未发展完善,民营企业为获取担保资金要寻找到合适的信誉度好、实力强的担保公司并不容易,担保机构的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同时,我国的中介机构发展不健全,中介产业并未形成较大规模,当民营企业需要获取资金支持时,难以寻找到专业且信誉良好的中介机构来为其提供中介服务,从而获取发展所需资金。

4.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健全目前对民营企业提供商业性金融服务相对较多的机构主要是民营银行、各地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各项存款和贷款的规模占同期金融机构全部存款和贷款的比重为6.2%和5.7%。不过,尽管民营银行能方便的为民营企业服务,但由于特殊的发展背景,使得民营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如面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垄断和管制时,民营银行只能屈从于政府的管制力和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力,成为管制利率的接受者,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始终处于一种辅助地位。而且,由于中小金融机构一般资金量较小,所以难以向民营企业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营经济的融资渠道的顺畅。

(三)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

民营企业融资受限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政府政策方面的原因,如政府在立法上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具体的法律法规缺乏活力,政府的引导作用并未完全发挥好。

1.缺乏支持政策和专门的管理机构,立法滞后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国家为了照顾国有企业,出台了很多支持性的政策与法规;与之相比,国家对民营企业的关注程度却远远不够。各级政府给予外商的许多优惠政策,民营企业非但享受不到,甚至还受到诸多限制。地方政府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更是会对银行进行干预,从而影响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正常融资合作。近几年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意见》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力度不够,无法完全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此外,虽然政府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设立了专项的扶持资金,扶持部分民营企业来促进其发展,但客观现实来说,这些扶持资金只能解决很少部分具有巨大潜力的民营企业;而且对于民营企业,由于政府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这样对民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既不能做到及时合理的解决,也不利于对民营经济的管理引导。

2.政府的引导作用并未做好如前所述,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担保机制的不完善、中介机构的不健全、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金融体系的不完善、专业金融人才的缺乏等等,而对于这些暴露出的问题都需要政府通过完善的政策法规引导,但现实情况却是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完善,造成政府并未很好地发挥其引导作用。

二、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1.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我国民营企业应积极借鉴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探索建立和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特点、适应市场变化的组织机构;推动企业健全各项基础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较为科学的经营决策程序,基本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严格遵守国家会计准则和相关的具体规则,加强我国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建立科学的财务会计制度;继续推进我国民营企业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我国民营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特点的信用信息征集与评价体系。

2.加大银行对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从国有商业银行自身方面讲,民营企业有着较好的社会效益,其中也确实有许多机制活、效益好、前景广阔的优秀企业,对商业银行也蕴藏着无限的商机。因此,要改变管理模式,加大效益考核力度,调整授信管理办法,推动各级机构加大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民营企业的投放力度。支持、培育这类民营企业,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第7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摘要】我国的民营企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就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民营经济必然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研究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及问题是为了能更好地提出对策以解决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原因分析融资对策

一、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

我国企业融资难,难在融资渠道不畅,难在可供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不多。我国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是银行贷款,只有少数企业可到资本市场融到资金。融资渠道的单一不仅制约企业的发展,而且给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风险。自2005年起,中央政府已从财政资金中拿出6.5万亿元资金化解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但是截止2008年底,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仍然高达25%。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旧的未消化,新的又不断增加,其深层次原因是我国企业融资市场格局的不合理,企业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狭窄,众多的企业将融资的负担都压在商业银行的肩上,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决策极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干预。因此,金融机构在提供贷款是更多的去考虑借贷风险和风险规避,从而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境。同时我国经济中涌现出一批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本来应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但在实际中,这些金融机构在业务发展上与国有金融机构有趋同的趋势,不能真正面向民营企业,存在一定的信贷歧视现象。很多中小金融机构将大量资金上存或购买国债,对急需贷款的民营企业却不予支持。另外,我国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已成为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力量。地方金融机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没有建立,实际资本充足率偏低,在支持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有心无力的局面。

民营企业经济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补充成分,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是,中国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民营企业,在金融支持方面却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客观地说,为了解决民营经济融资难的问题,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都下了很大的力气,也出台了一些具体政策措施,但是,从实施效果来看,这些措施往往是治标不治本,治短不治长,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现实表明,民营企业融资难表面上的反映是渠道狭窄,而深层原因则是各方面的体制和制度问题。因此,仅靠出台一些政策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必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制度调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出发来综合考虑民营企业融资发展的问题。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途径。

二、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途径

1.不断完善和发展民营企业的外部经济环境

(1)调整和完善银行体系,加强安全管理。现有中国商业银行体系中仍然持续了国家银行高度垄断的局面,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数量严重不足。这种畸形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融资效率,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加大了金融风险,并使风险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应该创立金融社区服务模式(如农村信用社),使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深入到当地众多的个体私营企业,形成企业与金融机构“双赢”的局面。

(2)扩大市场准入领域。一方面,要全面检查有关民营投资优惠政策的落实情况,认真清理限制民营投资增长的不合理规章和收费。凡国家、省、市已废止的和不利于民营投资的规定和办法要坚决废止,彻底清理各种行政性收费。对企事业单位的行政性收费应坚决取消,对确需保留的收费在经过测算后实行一次性、“一门式”收费,并实行“收支两条线”,纳入财政预算;对取消和保留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要进行公示。另一方面,要改变行政审批事项多、手续繁、透明度低的状况,对非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实行登记备案制。

(3)系统地调整有关制度,努力改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歧视。

①实行同等待遇。在国家金融、财税、土地、技改等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上,要取消不同经济政策的制定,做到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对各类市场主体都必须履行法定职责,制止凭借审查、审批或核发许可证的行政管理职能,向民营企业收取部门管理费和不公平、不合理行为。

②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政府应进一步改善对民营企业融资的服务,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在各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积极开展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如创新金融产品,提供理财服务等。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探索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银行。③研究探索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力争使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得到解决。可通过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相对中小企业来说“门槛”过高,为适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需要,有必要为其开辟一个合法的股权流通场所,即开辟一个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二板市场。

④重点扶持中小企业中的高新科技企业。充分创造投资便利,吸引国际国内风险资本投资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制定完善的市场监控机制,设立风险投资基金,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风险投资问题。

2.提高民营企业自身素质的内部因素

随着1999年把非公有制经济明确写入宪法后,我国的私营经济更加如火如荼。私营经济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民营企业的观念和体制也应该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凝聚力。

民营企业主必须改变落后的用人观念。(1)民营企业只有让员工的待遇,员工对企业的贡献,两者之间有公平合理的关系,才能有效减少员工因横向比较感到待遇不公而流动。(2)明确企业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使命说明企业存在的目的,也是企业行为追求的价值所在。民营企业通过企业使命和勾画中长期战略目标,可以把员工的目标统一到企业的发展目标上来,并赋予员工美好的远景,增强民营企业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吴丽健.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期刊论文].市场论坛,2009,(2).

第8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融资原因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

(一)民营企业自身难以满足市场融资的盈利性等基本需求

1.民营企业融资成本较高、效益低,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盈利性需求。由于民营企业大多规模小,对贷款需求有“急、频、少、高”的特点,贷款一般要的急,多为流动资金贷款,贷款需求频率高、数量少,管理成本高,客观上增大了银行贷款的管理成本,造成了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部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差,经济效益相对低下。民营企业易受经营环境的影响,变数大,风险大,无法准确预测,难以吸收投资者注意,并且民企的生命周期短使得投资者投资的风险过大而不愿意投资。

2.民营企业资产结构状况存在较大缺陷,难以满足银行贷款的担保需求。从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虽然没有规定流动资产不可用作抵押,但金融机构在实际操作中往往要求企业用固定资产来抵押,同时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民营企业普遍具有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的特点,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实物用于贷款抵押难度较大,有的企业甚至只是租赁经营,更没有有效的资产可用于贷款抵押。

3.民营企业融资风险相对较大,难以满足银行和投资者的安全性需求。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局限于对农副产品的粗加工,趋同性严重,造成企业抗市场风险能力差,盈利能力低;同时由于民营企业贷款比较困难,只要能借到钱,不考虑筹资成本的高低,有的企业甚至向民间高利借贷,借款利率远远高于投资报酬率,加上借款期限短,筹资风险加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部分民营企业信息披露意识差,为了逃避税收或其他方面的原因,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专门的会计人员,缺乏反映企业运行状况的基本信息数据,甚至出现对银行、税务提供两套账的现象。

(二)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

1.间接融资方面,金融机构体系不健全导致民营企业融资难。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管理体制的制约。现行的金融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主要贷款给国有大中型企业,而面对民营企业的贷款请求,往往不予支持,基层的银行贷款权限受到严格的限制,信贷条件让民营企业望而止步,贷款审批程序烦琐。二是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不规范。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自身发展和对企业融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有些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比例较高,财务亏损严重;中小金融机构业务趋同、市场趋同,真正面向民营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中小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加大了基础设施及消费性贷款比重,也增加了国债等非贷款资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相对减少;中小金融机构社会信任度不如国有大银行,结算支付手段落后以及受其他诸多因素制约,其资金来源受到明显影响,对民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减弱。三是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不健全,民营企业担保难、抵押难。抵押贷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一种贷款制度,由于民营企业规模小,固定资产价值低,特别是高风险、高科技的民营企业,无形资产占的比重很大,能够作抵押的资产价值不足。担保机构制定的贷款担保条件比较严格,与银行贷款的条件基本相当,民营企业一般缺少足够的抵押资产,寻求担保非常困难,大多数不符合银行贷款条件。

2.直接融资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存在层次缺陷,民间金融发展受到抑制。一是主板、二板市场的融资门槛过高。二是债券市场融资条件苛刻。我国目前实行“规模控制、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规模管理,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管理、债券发行的年度规模及各项指标均由国务院统一确定,并且发行时优先考虑农业能源交通及城市公共措施项目,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营企业进入债券市场并通过债券方式融资。三是国家对民间金融的管制限制了民营企业的直接融资。由于缺乏面向民营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民间股权融资等其他民间融资方式无疑成为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融资渠道。但民间金融虽然适应民营企业融资需求,但民间借贷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内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融资行为,甚至有可能被认定为“非法集资”而受到法律的惩罚。

(三)政府配套服务不到位,使民营企业难以摆脱融资难

1.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的支持保障。一是立法不规范。目前按行业和所有制性质分别制定政策法规,缺乏一部统一规范的企业立法,造成各种所有制性质企业法律地位和权利的不平等;二是法律执行环境差。

2.政府管理不规范,政策落实不到位。扶持、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不到位,许多政策法规没落到实处,或者在落实上打了折扣;政府对民营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工商、税务、物价、城建、环保、卫生、计量、质量监督等多个部门,在对民营企业管理中,往往出现相互交叉、缺乏协调的现象,增加了企业的负担;在对经济机构协调方面,由于政府调控不力,致使企业重复生产,处于粗放经营状态;在监督方面,有的政府部门未能很好的履行监督职能,致使企业本身行动不规范。新晨

第9篇:民营企业融资范文

关键字:民营企业; 融资问题; 问题分析; 对策

民营企业对我国的市场经济作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在全社会税收、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投资、GDP和进出口总额方面的比重都高出半数以上,并且还有许多的经济指标占到了四分之三左右,但是其所占用的金融资源却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民营企业如果能较好的走出当前融资困难的困境,必定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有三种融资形式:发行企业债券及股票、企业内部的积累、外部负债(银行贷款)。由于政府调节和企业内部政策法规的多种原因,导致我国目前民营企业的融资困难,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法律地位不稳定,税收负担沉重,自我内部的积累水平有所下降。2、民生银行及商业银行对民企贷款的期限短、金额小。3、各种基金及担保公司的基金很少,民营企业很难获取外部的支持及担保。4、民营企业上市的融资道路依旧很艰难。

二、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其自身的融资过程里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进行详尽的分析,可以有助于我们有效的解决当前民营企业融资的困境。从客观上来说,民营企业的融资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以下三个方面:

1.民营企业直接的融资渠道被阻塞

2.银行的贷款期限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民营企业的需求

3.通过非正式的金融部门进行融资仍然是民营企业解决运作资金和创业的关键渠道

三、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树立优良的信誉,强化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

银行之所以对民营企业惜贷和慎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民营企业自身的资本实力不同,很难提供足够金额的固定资产进行抵押,以及民营企业信用度不高所造成的。因此要想从本质上解决当前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的现状,就一定要从民营企业的内部出发,提高民营企业的自身因素。改良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增大企业的市场占有度,使自身企业利润进一步增长,以达到民营企业的资本积累。同时,民营企业还应该及时的履行还贷的义务,不逃避、不拖欠银行的债务,树立自身优良的信誉。

2.强化民营企业自身的信息透明度

通过民营企业对自身信息透明度的强化,能够较有效的避免民营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透明度不高造成的逆向选择问题与信用风险,促使银行的资金借贷市场能够更加有序,更加规范。民营企业应该不定期或者定期的向外披露其自身的经营信息,提供准确真实的财务报表。为了保证民营企业所公布信息的完整性、公正性和真实性,应当聘请相对权威的会计机构与专业的法律顾问进行公正的审核,并应当改善我国相关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对我国相关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进行改善,对于解决当今困扰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由于大部分信用担保机构的自身资本实力不足,提供相对自身资本实力高的多的超额担保,所收的担保费用比较高,造成银行对其所提供的第三方的担保不信任,拒绝给其担保的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我国政府还应当对信用担保进行严格监督,并控制其所能担保的额度,不能够出现超额担保的情况;对信用担保机构的收费进行规范,不得收取价格不菲的担保费用。

3.政府应当给予民营企业相应的政策扶持

当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抑制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融资较难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给予其相应的政策扶持。例如:针对给从事我国大力发展行业的民营企业给予贷款的银行提供一定额度的财政补贴,进一步减少银行针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利率,对于具有一定条件的民营企业给予政府层次的担保,并且对民营企业的还款期限进行适当的延长等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都能有利于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银行的贷款。同时,我国政府还应当设立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融资方面的咨询机构,承担一部分理应由银行进行负责的贷款方面的审批业务,减少银行的营运费用。

4.对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构进行体系上的调整

银行要自觉强化理念,多层次为民营企业给予服务。1)人民银行要主动采用货币政策方面的工具,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确立自身为民营企业更好服务的经营理念进行引导,不断加强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2)各级商业银行要适当的下方针对民营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审批权力。要减少对基层银行的贷款方面的限制,发挥基层银行贴近客户和熟悉本地人文环境的优势,按照对区域经济特点的要求,增加对地方民营企业的信贷方面的支持力度。3)在防范资金风险的前提之下,商业银行也要积极为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寻找相应的对策。

总而言之,需要民营企业自身、我国政府、银行以及社会各个部门的一起努力才能有效的解决当今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的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较好较快发展离不开我们的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也是我国众多企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民营企业如果能较好的走出当前融资困难的困境,必定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四、总结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十分明显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通过民营企业自身、我国政府、银行以及社会各个部门的一起努力才能有效的解决当今我国民营企业融资比较难的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民营企业融资的现状和对其融资难问题的分析,最后提出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扬,杨思群.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上海财经大学,2010.

[2]康成杰,柴靖静.优化个体民营经济发展法制环境的对策和建设[J].经济与管理,2009年第1期.

[3]欧江波,欧群芳.美国对小企业的财政金融支持及其启示[J].企业经济,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