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审计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审计管理论文

第1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审计市场作为供求双方实现对审计产品的出售和购买的实现方式,是一国商品市场的组成部分,具有一般产品市场的特点。在这个审计产品市场上,有以下市场要素:供给方,即会计师事务所;购买方,即需要向社会或有关利益主体提供经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市场主体,或需要以审计后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的投资者、债权人、政府相关部门等;市场客体,即审计报告、鉴证报告等审计产品;供求关系,即供给方和需求方围绕审计产品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所造成的或业已存在的供给方和购买方之间的关系。供求关系以价格为调节手段,相关利益主体围绕价格进行竞争,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这种竞争又会随着基本市场环境的完善程度呈现出不同的竞争特点,例如,完全竞争市场的自由竞争,不完全市场的垄断竞争,以及寡占市场的竞争。当市场因为规则或其他原因而出现市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便需要政府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缺陷。

同时,审计市场上,作为审计客体的审计产品是一种信息产品。作为一种信息产品,又具有一般产品所不具有的特点,即具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审计师的审计报告在提供给一个使用者使用后并不减少其使用价值,即具有非排他性;审计信息可同时提供给无限多的使用者使用即具有非竞争性。正是由于审计产品的公共性的存在,使审计产品产生了外部不经济的经济后果,容易产生社会上的一些使用者“搭便车”,即使用审计信息而不付费,使实际审计产品供给量小于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审计产品供给量,造成供给不足。这要求政府进行干预,以达到帕累托最优。

以上审计市场的两种特性,无论是作为一般市场产品,还是作为一种信息产品,都需要政府一定程度上的监管,以弥补市场本身的功能的不足;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达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中,以价格为核心的自由竞争机制是市场存在的优势形态,即相对于政府管制的经济来说是具有明显的优点,也就是说,政府的监管职能是作为市场功能的补充,而不能代替自由竞争的市场。

在商品市场中,到底自由竞争的力量和政府监管的力量各占多大的比重?或者说,政府的监管采取体积方式与自由竞争市场结合,能够使市场达到帕累托最优,使市场运行效率最大化,这便成为各国理性的市场监管当局关注的焦点。同样,审计产品市场作为各国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对审计产品市场而言,各国市场对审计产品的供给者,即审计主体提出资格要求,要求审计产品供给者必须达到各国市场对审计服务的最低资质,包括会计知识、审计知识、必需的法律知识、财务知识等,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既然是为了解决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而对审计产品产生需求,那么在审计市场的监管上,特别强调审计主体资格等信息的透明性。类似的,在监管过程中,必须有既定的,明确地对审计质量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有相当明确的监管规则,来对审计师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并对违规行为进行惩戒。而在一定的时期,审计市场的监管又必须考虑大的市场环境,例如一国的政治稳定程度,经济发展状况,法律完善程度等,来对审计监管的各种资源(包括注册会计师协会管理力量,政府中相关的部门,社会其他团体的相关监管力量等)进行整合,并对监管的力度、范围、方式等做出必要的调整。然而,这种调整并非监管者单方可以做出的,而是社会相关各方力量多次博弈达到的一种策略均衡。这种对审计主体资格的准入限制,对审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以及为达到监管目的而对监管的范围、程度、方法的调整,对监管的资源、对象、市场要素进行事例的系统,称之为审计市场管理机制。审计市场管理机制一般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对审计市场中供给方和需求方的监管,对审计执业行为的规范,对违规者的惩戒。这些监管又由不同的机构来实施,具体包括行业自律组织,政府部门和独立监管机构。而监管的依据大致有法律法规、行业准则等。

从上面对审计市场管理机制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的审计市场管理机制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属性:

1、是市场经济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会计信息市场监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对自由市场竞争的一种补充。是为了促进和保证市场功能的发挥,而不是代替自由市场的基本运行规律。

2、对市场中审计产品的供需双方之间关系的协调是对审计产品供需双方与市场中其他相关主体(例如同业之间,事务所与合伙人,社会管理机构等)之间关系的协调。

3、是对相关的社会资源的一种动态的整合,是审计市场管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相储存的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是对其他市场运行机制的支持,同时,这个审计市场管理系统又依赖于其他的社会系统,如法律、政治、社会文化传统等系统。也就是说,该系统自成一个系统,同时又是其他系统的子系统或母系统。这是我们分析审计市场管理时必须考虑各国的具体的经济、政治、历史等情况,又要将其放到国际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考察的系统论依据。

这些性质表明审计市场管理机制不同于与其他管理机制的质的规定性,那么其外在的表现性有哪些呢?

首先,各国在进行审计市场管理时,无一例外都非常重视审计准则等市场规则的制定,通过制定明确的审计准则进行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并通过审计准则规定了进入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业需要具备的资质条件,无一例外要求首先通过考试取得执业资格,并通过审计准则对审计师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

其次,在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时,无疑是发挥了注册会计师作为具有专门知识的专门人才的力量;在进行独立管理时,需要在独立机构中吸收专家的加入;在进行政府监管时,同样离不开熟悉注册会计师行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或具有专门知识的人员的参与。换句话说,审计市场管理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力量,离不开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或公会的参与。

第2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一)内部审计是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集团公司是企业集团的核心公司,它透过控股、投资、参股等出资形式,肩负起企业的管理功能。然而因为外部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发展需要,企业集团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充,进而导致管理权不够集中,增大了企业的管控跨度和难度,使集团公司的一部分高层干部无法有效制定策略并执行策略,降低了企业的管理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集团公司的高层为了提高决策质量,必须建立一套独立健全的控制体系。内部审计能对企业各职能机构进行卓有成效的监管,通过内部审计的建设和健全实现企业内部的监管与自我限制,同时可以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所以,内部审计是集团公司得以实现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的重要工作,是集团公司管理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是审计的特点,是审计的“活的灵魂”,也是内部审计权威性的最好佐证。当前,大多数企业都成立了内部审计部门,对集团公司来说,审计委员会直接隶属于董事会。而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体现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它要求工作人员应客观、真实、公平、深入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这样,集团公司内部的工作就能够较好落实,体现其独立性和权威性。尽管内部审计隶属董事会有着先天的优势,但这并不是集团公司的唯一选择,它还能隶属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集团公司应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协调。

二、内部审计在集团公司中的作用

(一)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

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首要作用就是监督作用。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它不但要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还要对下辖的紧密层、半紧密层进行监管,而更关键的是对所属企业的监管模式也与普通的行政机构或行政公司的内部审计不太一样。然而,因为集团公司内各关联企业的状况不同,企业的大小、组织结构也体现出差异化,所以在监管内容和监管程度上也不尽相同,它通常是视企业的实际状况而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作用可以分成三个:

1.规范财会人员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

2.查漏补缺、清除隐患,预防错误和作弊情况的出现,保障资产的安全、完整。

3.依照国家相关法律规章进行内部审计工作。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可以为集团公司的治理目标的实现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所以,集团公司应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

(二)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是指将企业的运营活动、管理项目以及运营管理的效率依照特定的权衡标准来进行解析和评价,并对其解析和评价的对象给出一些论断性建议。内部审计的评价职能是其最重要的职能。对于独资控股公司和紧密层的公司是评价其投资策略是否得当、能否获得经济利益、资产质量是否稳定以及是否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对于参股公司和半紧密层公司则主要评价其投资者权益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利润的调配是否在约定的范畴内,以及对其经济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价;而对公司法人代表而言,应审计评价其经济职责,要评定其是否依照管理层的指令进行各方面的经济活动,要将保护投资人的任务放在首要位置。让每一位股东都参与到经济管理活动中明显是不现实的。企业必须依据实际的运营状况,并将股东利益告知股东。如此,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才能显现。

(三)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控制作用

内部审计的控制职能是其重要职能,而控制职能和内部审计的实质相关。内部审计是作为一类控制方法存在的,它对企业内部的运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管和评价,并向有关人员反映该类情况,帮助公司直接或间接地对内控的误差进行纠错,并能帮助企业健全内控制度。所以,内部审计既是集团公司领导层对下辖企业进行管控的重要手段,也是集团公司组织机构中实现全面控制的重要环节。在集团公司的整体管理中,内部审计的控制作用比其他机构更为独立和有效,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是对内控的再次控制。这是因为,对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来讲,管理控制与会计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独立控股公司来讲,管理控制牵涉到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例如:运营管理中策略的订立、管理流程的明确等。而对参股公司来讲,更倾向于会计控制,监管会计活动,对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完整性进行控制。同时,还要通过会计控制的评审来明确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的范畴和程序,以此决定是否向有关公司和机构提出强化该类控制的建议。

(四)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服务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的初衷就是为公司服务。服务与监管职能是内部审计中相互影响的两个职能,缺少任意一个职能都是行不通的。对于集团公司的管理者来讲,内部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监管和评价,对于审计的结果应上报管理层,管理层可以将上报的信息作为策略制定的依据。而对于被审计企业来讲,审计工作人员可以利用自身的地域和人脉的优势,最大限度地为被审计企业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并促使其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将服务项目分化到被审计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五)集团公司内部审计的鉴证职能

鉴证职能是内部审计部门优于外部审计单位的职能。内部审计机构及工作人员对集团公司的生产运营状况可谓了然于胸,能鉴证下辖企业所订立的运营计划以及任务完成的进度。通过鉴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找到企业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意见,帮组企业纠正错误,提升经营效益。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能鉴证企业管理和控制体制是否完善和高效,并找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改进的举措。同时,内部审计还能鉴证企业的财务收支状况和运营效益是否符合要求,可协助企业找到新的业务增长点。

三、结束语

第3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当前,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在企业营销中,营销风险是必不可免的,这些风险的存在给企业的发展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这就需要企业能够对营销风险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之下,去发展企业的经济。尤其在这个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下,对企业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企业通过对风险的评估,使得企业对自己的经营战略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明确企业的投资方向。企业内控审计工作的实施,应用到企业风险评估当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企业固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剩余风险。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都需要企业内部审计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去做判断,使得企业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不打断的提高经济收益,获得更大的利益。

二、企业内控审计为营销管理所带来的影响

(一)现代社会企业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内控审计的协调

现阶段,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社会经济形势已经越来越复杂多样,这给企业的发展增添一定的挑战。那么,企业在发展中为了去应对挑战,就需要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使得企业在有效的管理之下得到一定的提升与进步。由于企业的管理制度是比较复杂的,这就需要在实际的实施中需要内控审计工作的帮助,从而保证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当前,内控审计工作已经被视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效的重要手段与方法,企业通过科学的内控审计方法的实施,从上到下监督企业内部的各项工作,及时的发现问题,确保企业的管理制度的完善发展。

(二)企业内部审计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

事实上,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是在为企业的营销工作做一定的服务。而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恰好可以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企业营销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它需要对企业营销战略进行制定,同时也需要对各种营销战略的实施进行有效管理。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工作组织,可以减少企业由于利益的发展而带来的外界干扰。同时,对营销管理工作进行公正的监督,在监督之下协助企业的营销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总结

第4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管理、职责、作用

一、目前我国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及表现形式

企业的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并可能给企业造成损失。现代企业风险因素很多,包括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指外部环境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变化、经济环境的变化、科技快速发展、行业竞争、资源及市场变化、自然灾害及意外损失等;内部风险是指内部环境对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组织治理结构的缺陷、组织经营活动的特点、组织资产结构的性质及资产管理的局限性、组织信息系统的故障或中断、组织缺乏保密意识、泄密事件频发、组织人员的道德品质和业务素质未达到要求等。

二、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内部缺乏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在内的完整的风险管理组织,降低了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业务流程,影响管理层识别和评估风险;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积极、主动、系统地进行风险管理工作,无法进行风险预警,在企业迅速扩张的过程中管理失控;缺乏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的目标发生偏移;缺乏岗位责任考核制度,工作效率低下;缺乏业务操作规程,存在事故隐患;缺乏对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内部控制失效。

三、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风险管理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关键程序,分析、确认、揭示风险已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职责。

(一)实现企业目标,内部审计有责任参与企业的风险管理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日趋复杂,风险日益增大,降低风险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因素。内部审计站在独立、客观、公正的立场,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促进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风险管理过程,形成良好的法人治理环境。向管理层提供创造性思维,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通过内控制度的评价,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风险识别、评估和防范,改进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从而完善企业管理,降低、转移或化解风险,提高企业整体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企业目标。

(二)内部审计是构成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机制

目前,国有企业建立的各级风险管理组织都隶属于管理部门,不具有独立性,其意见有时会屈从于管理部门的压力,使风险管理部门的作用受到限制。在现代企业中,内部审计独立于管理当局,其意见可以直接报送董事会,具有独立性和权威性。

从企业外部看,外部审计站在独立、客观的角度,关注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一贯性,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复核、测试,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影响企业的风险管理。但他们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过程不十分熟悉,提供的风险信息不能贴近内部管理,不能对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承担责任。而内部审计对企业的经营环境和运作过程更了解,在风险管理方面比外部审计更具优势。

(三)内部审计是风险控制程序的重要补充

内部审计人员应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因素,警惕影响企业目标的重大风险。在审计计划阶段,内部审计应考虑企业活动存在的各种风险,在评估风险优先次序的基础上,按照风险的大小分配审计资源;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检查、评价风险管理过程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发现风险管理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在审计报告阶段,对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对风险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的建议。

四、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从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风险防范和监控等方面参与风险管理,报告企业潜在的重大风险,提出应对措施。通过落实审计建议,督促企业采取有效风险控制措施。

(一)识别风险

识别风险实质上是对风险进行定性研究,收集、整理可能发生的风险,形成风险列表。从评价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在信息管理、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资源管理等各个领域查找管理漏洞。通常要关注的主要风险有:信息量不足或不真实导致决策错误;信息系统故障或中断;自动付款系统设计存在缺陷,未设计供应商的身份验证控制,不能识别虚假供应商;随意对外担保,存在或有负债;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和无效使用;客户投诉率增高,企业信誉受损;年终未对所有的应收款项进行询证;大宗采购业务未按程序招标,合同签定、付款审批、验收保管未做到职责分离等。

(二)评估风险

评估风险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进行确认和分析。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分析判断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估风险对实现企业目标产生影响的严重程度。定量分析方法是对已被识别的风险进行量化估计,通过公式:风险值=风险影响×风险概率,计算出风险值。例如,内部审计人员调查了某施工企业四项业务:(1)对外投资350万元,失败的可能性为80%;(2)对外借款1000万元,不能收回的可能性为60%;(3)应收的工程款3000万元,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为40%;(4)对外担保金额2000万元,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风险50%。根据前述公式计算的风险损失排序为:(3)1200;(4)1000;(2)600;(1)280。由此可见,第(3)项业务可能造成损失的金额最大,应优先列入审计日程。在风险难以量化、定量评价所需的数据难以获得时,应采用定性方法。定性分析方法的复杂性和困难在于主观判断结果发生的不准确性,不同背景、不同经验、不同职位的人对同一风险的判断可能不同。比如,上级主管出于整体考虑,认为某部门经营风险很高,而该部门负责人则认为风险已在控制范围之内。采用定性方法需要充分考虑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意见,以提高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内部审计人员处于特殊的独立地位,可以从客观的角度分析风险的假设条件,对风险进行评价,提出专业意见。

(三)应对风险

内部审计在识别风险并进行相应的评估以后,根据风险的影响程度采取应对措施。风险应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回避风险,即采取措施回避可能发生的风险。例如,在工程承包合同签订前,审计人员进行程序评审和合同文本评审,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与合规性;对合同条款评审,尤其是合同价款、工程材料、工程期限、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安全保证、工程款拨付、质保金等敏感条款,要经过仔细商榷,杜绝合同管理失误的经济责任。

2、降低风险,即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例如,在签订对外担保合同时,审计人员根据担保法的有关规定,检查企业是否对被担保人经过详细的资信调查,对被担保的项目是否经过仔细的研究,是否经过民主决策,有无因程序不当造成的连带责任。

3、转移风险,即通过转嫁或与他人共担将风险转移。例如,承包工程垫资和工程款回收。对工程分包商和材料供应商落实招投标,在签订分包和采购合同时在条款中写明,业主付款后,再按业主付款的比例支付分包工程款和材料款,合理转移风险。

4、接受风险,即风险已经在企业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不必采取任何措施。例如,在汇率波动较大的时期,大额进出口贸易会导致较大的汇率风险,企业一般会采用外汇期货来保证将汇率损失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企业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向银行贷款等。

(四)防范和监控风险

风险管理部门根据风险性质和企业的承受能力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内部审计对制定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评价和检查。评价风险防范措施主要考虑风险的可回避性、可降低性、可转移性、可接受性,检查风险防范措施是否充分、得当。例如,审计人员通过询问控制计算机资料室的人员,确定是否有未经授权的人员接触系统文件;企业的内部控制执行情况,总要在会计资料文件中表现出来,审计人员抽取一定样本量的原始凭证、账簿、报表等书面文档,检查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向客户询证应收账款余额、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审查银行存款对账单以核实银行存款期末余额等,对账户余额进行实质性测试,以检查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公允性等。对于存在的风险缺乏充分的控制措施的情况,内部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措施的建议,协助企业完善风险反映方案,强化企业的风险防范管理。企业的经营风险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的推移,风险有可能增大或减小,因此,内部审计要时刻监控风险的发展变化情况,并确定随着某些因素的消失或出现而带来新的风险。

内部审计机构促进企业建立健全风险管理过程,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风险管理的组织保证。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科学快速发展扫除障碍,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为企业增加价值,是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审计探索与创新》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第5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1.监督作用。

企业的内部审计是企业对自身财经行为的监督,他不等于外部审计,而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可以找到企业自身的财经问题,从而有利于企业进行决策。内部审计主要是以相关的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为依据,对被审计的对象进行经济活动的检查和评估,从而督促被审计对象进行纠正,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2.服务作用。

内部审计可以找到企业存在的经济问题,从而为企业管理层的决策、计划和控制提供有效的依据,从此方面可以看出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随着内部审计的进行,企业和审计人员会不断的自我完善和提高,内部审计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3.控制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作为企业当中一个独立于其它部门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控制职能,这种控制作用不同于其它的控制部门的作用,它更具独立性、权威性和全面性。内部审计是对企业经营效果和成绩的评价,这个评价的内容直接关系到高层的决策,所以它本身是构成内部控制的特殊要素。

4.评价作用。

内部审计部门独立于其它部门之外,它对于企业内部评价更具客观性和公正性,内部审计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内部审计可以对企业的计划、预算和决策方案进行公正、客观的评价,从而达到评价企业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的目的。

二、保险企业风险剖析

1.市场风险。

只要是企业,都存在着市场风险,保险企业在市场竞争当中,由于恶性竞争或者企业自身经营不善可能出现过多的“垃圾业务”,从而给企业的财务、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部分上市保险企业,在运作过程当中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企业负债过多,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

2.系统风险。

大多数保险企业是采取集团形式出现的,因此总公司与下属子公司、机构之间具有极其强烈的利益、声誉关联性。一旦子公司或者机构因为经营事故发生倒闭或者保险事故,如果企业与下属经营单位间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管理机制,那么就会直接导致企业总体经营受到阻碍,致使企业产生严重的生存危机。

3.精算风险。

精算风险指的是预计风险带来的损失与实际损失相差较大而带来的经济风险,在保险企业主要表现在保单筹集的资金及其带来的收益小于承保责任带来的经济损失。精算风险主要因为保险费率的精算假设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因此精算方法在风险的评估上存在着较大的缺憾。

4.资本风险。

资本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导致资金紧张从而影响保险企业的赔付能力而产生的,这类风险出自承保和投资两个方面,有时候企业也可能因为较大的市场波动而产生此类风险。

5.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保险企业和客户之间不能或者不愿履行义务而产生的,这类风险的产生会影响企业的信誉,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6.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一方面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当中不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而产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是指在保险行业法律法规发生变化的时候一般都缺乏明确的变动时间表,从而影响企业对未来的预测,导致风险的产生。

三、内部审计对于保险企业的意义

内部审计通过不断检查、评估、调整、修正、反馈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从而为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的完善,将规范与准则融入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当中,使风险意识、风险管理完全结合到企业的文化当中。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特殊的评估、监督机构,其本身在企业管理当中扮演着参谋和顾问的角色;内部审计的结果,有助于企业对自身情况的认识,从而影响企业的决策、组织以及协调工作;同时,它还可以将企业存在的问题呈现给管理者,以便于管理者做出相应的整改,从而使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不断的优化、完善。

四、结语

第6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设计阶段出图深度设计说明施工配合工程

一、设计阶段的划分

(一)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

1.建筑工程设计应按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进行。

2.小型或技术简单的建筑工程,经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可按方案设计审批后直接转入施工图设计的两阶段进行。

(二)与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有关规范和规定

1.建设部[1992]102号文版发的行业技术管理标准《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中南建筑设计院主编)

2.上海市标准DBJ08-64-97《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上海市勘察设计协会主编)

(三)设计文件编制原则

设计文件编制必须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令,应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规程)和制图标准,遵守设计工作程序。

各阶段的设计文件应是完整齐全,内容深度要符合规定,文字说明和图纸均应表达清晰、准确,整个文件必须经严格校审,减少各种差错。

二、初步设计图纸深度

(一)区域位置图

1.地形和地物;

2.城市坐标网、坐标值;

3.工程场地范围的测量座标或尺寸;

4.场地附近原有或规划的交通线路及公用设施,本工程道路、铁路接线点及进入场地的位置、坐标和标高;

5.场地附近河道、水库的名称、位置、主要高程;

6.场地附近大型公共建筑的位置和名称;

7.指北针、风玫瑰图;

8.区域位置图可视工程规模等情况与总平面图合并;

分析中国电信、金融大厦区域位置图。

(二)总平面图

1.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标注尺寸),规划红线;

3.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围墙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关尺寸);

4.废旧建筑物的拆除范围、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日照阴影图;

5.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关尺寸);

6.停车库(场)的车位布置、消防登高场地、绿化及美化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风玫瑰;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9.说明栏内应有尺寸单位、比例、场地施工座标和测量座标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必要的说明等。

分析中国电信通信总平面图。

(三)竖向布置图

1.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尺寸);

2.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3.场地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4.道路、铁路、排水沟的起点、峦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5.用坡面箭头表示地面坡向;

6.指北针;

7.比例、尺寸单位;

8.当工程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四)内部作内图

1.道路、排水沟、挡土墙的断面、尺寸、用料;

2.工程复杂时,专业管线干线需进行综合。

(五)平面图

1.表明轴线、轴线编号、变形缝的位置;

2.表明墙、柱、幕墙、内外门窗、天窗、楼梯、电梯、作业平台、吊车类型、吨位、跨距、行驶范围、铁轨、地坑、阳台、雨蓬、平台、台阶、坡道、散水、水池、卫生洁具及与设备专业有关的设施等;

3.注明各房间、车间、工段等的名称和房间的特殊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火等),给出有特殊要求的主要厅、室的具体布置及等土建有关的主要工艺设备的布置示意;

4.标明轴线间尺寸、外包轴线总长及其他尺寸与轴线的关系;

5.标明室内外地面设计标高和各层楼地面标高;

6.标明剖切线及编号;

7.底层平面上标明指北针;

8.多层或高层建筑标准层、标准单位或标准间,需要时绘制局部放大平面图及室内布置图;

9.单元式住宅平面图中应标注技术经济指标和标准套型,大开间住宅应绘制分隔示例系列。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平面图。

(六)立面图

根据建筑物的性质、繁简,选择绘制有代表性的立面,立面图应包括:

1.立面外轮廓线、门窗、幕墙、雨蓬、檐口、女儿墙顶、屋顶、平台、栏杆、台阶、变形缝、主要装饰材料选用;

2.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或建筑檐口的总高度、各层之间尺寸和其他必须的尺寸(室内外高差、屋顶层女儿墙顶、屋顶突出物等);

3.关系密切、相互间有影响的相邻建筑部分立面(如沿街立面图、保护建筑等);

4.特殊造型或必要的建筑构造图;

5.建筑两端部的轴线、轴线编号。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立面图。

(七)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绘出如下内容:

1.墙、柱、内外门窗、幕墙、地面、楼面梁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出屋面烟囱、吊车、吊车梁、吊顶、天窗、档风板、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台阶、坡道、散水;

2.剖视方向的投影(包括室外和室内局部立面);

3.轴线和轴线编号;

4.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的总高度,各层之间的尺寸、室外地坪至最深一层地下室地面的尺寸。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剖面图。

三、施工图设计深度

(一)图纸目录

先列新绘制图纸后列选用的标准图或重要利用图纸。

(二)总图

1.总平面图

(1)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标注尺寸),规划红线;

(3)建筑物、构筑物、出入口、围墙位置,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的坐标(或相关尺寸);

(4)废旧建筑物的拆除范围、相邻建筑物的名称和层数与相邻建筑物的距离、日照阴影图;

(5)道路、铁路和排水沟的主要坐标(或相关尺寸);

(6)停车库(场)的车位布置、消防登高场地、绿化及美化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风玫瑰;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9)说明栏内应有尺寸单位、比例、场地施工座标和测量座标的关系、补充图例及必要的说明等。

分析茉莉苑总平面图;分析中国电信总平面图。

2.竖向布置图

(1)场地施工坐标网、坐标值(或尺寸);

(2)建筑物、构筑物的名称(或编号)、室内外设计标高;

(3)场地的道路、铁路、河渠或地面的关键性标高;

(4)道路、铁路、排水沟的起点、峦坡点、转折点和终点等设计标高;

(5)用坡面箭头表示地面坡向;

(6)指北针;

(7)比例、尺寸单位;

(8)当工程简单时,可与总平面图合并。

3.管线综合图

(1)总平面布置;

(2)场地四界施工坐标(或尺寸);

(3)各管线平面布置,注明各管线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和管线间距;

(4)场外管线接入点的坐标和标高;

(5)管线密集地段和典型部位断面图;

(6)指北针、补充图例、比例、尺寸单位。

分析中国电信室外管线图。

4.室外环境设计

(1)总平面布置;

(2)场地四界施工坐标或尺寸;

(3)道路、硬地和硬质景观布置和设计;

(4)绿化和种植设计;

(5)指北针、图例、比例、尺寸单位。

分析中国电信环境设计图和种植设计图。

(三)建筑

1.轴网关系图

当平面图较大时,可分区绘制,增加轴网关系图,给出轴线和轴线编号、轴线尺寸及相互关系,注明分区名称。

分析松少年活动中心轴网关系图。

2.平面图

(1)承重和非承重墙、柱(壁柱)、轴线和轴线编号、内外门窗位置和编号(需要时同时编在立面上)、门的开启方向、房间名称或编号、房间特殊设计要求(如洁净度、恒温、防爆、防火等);

(2)外包总尺寸、轴线尺寸、门窗洞口尺寸、分段尺寸、墙身厚度、墙柱关系尺寸、变形缝位置和宽度尺寸、其他构件尺寸;

(3)卫生器具、水池、台、橱、隔断等的位置;

(4)电梯主要尺寸、楼梯主要尺寸上下方向;

(5)地下室、地沟、地坑、必要的机座、各种平台、夹层、人孔、墙上预留洞、重要设备的尺寸与标高等;

(6)工业建筑铁轨位置、轨矩和轴线尺寸关系,吊车类型、吨位、跨距、行驶范围、吊车梯位置等;

(7)阳台、雨蓬、台阶、坡道、散水、明沟、排气道、管道井、烟囱、垃圾井道、消防梯、雨水管位置及尺寸;

(8)室内外地面标高、楼面标高;

(9)剖切线及编号、指北针(注在底层平面中);

(10)有关详图索引号;

(11)屋顶平面一般包括女儿墙、檐口、天沟、坡度、坡向、雨水口、分水线或屋脊、变形缝、楼梯间、水箱、电梯机房天窗及挡风板、上人孔、排气烟口、室外消防楼梯及其他构筑物、屋顶设备、详图索引号、标高等;

(12)大开间住宅应绘制平面分隔示例系列;

(13)对不涉及二次装修的室内吊顶应绘制平顶图,包括吊顶部位分块标高、灯具风口、喷淋、烟感等内容;

(14)根据工程性质和复杂程度,可绘制局部放大平面。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平面图。

3.立面图

(1)各个不同方向的立面图应画全;

(2)内部院落局部立面可在剖面图中表示,如不能完全表示时,应绘制内立面;

(3)当形体较复杂,不便绘制某个方向投影立面时,应绘制展开立面;

(4)立面图应绘制两端或展开立面转折处轴线和轴线编号;

(5)立面图应绘制外轮廓线、门窗、幕墙、女儿墙顶、檐口、柱、变形缝、室外楼梯和消防梯、阳台、栏杆、台阶、坡道、花台、雨蓬、门头线条、烟囱、勒脚、雨水管、装饰构件、空调室外机搁架、墙面装饰材料、分格线、外墙留洞和尺寸,注明外墙装饰用料;

(6)楼层标高、室外地坪标高、屋顶塔楼标高、室外地坪至女儿墙或檐口的总高度、层高尺寸、外门窗与楼面的关系尺寸、室内外地坪高差尺寸、屋顶塔楼高度尺寸;

(7)平面图上表示不出的门窗编号,节点详图索引。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立面图。

4.剖面图

剖面应剖在层高、层数不同、内外空间比较复杂的部位,绘出如下内容:

(1)墙、柱、内外门窗、幕墙、地面、楼面梁板、屋顶、檐口、女儿墙、出屋面烟囱、吊车、吊车梁、吊顶、天窗、档风板、楼梯、电梯、平台、雨蓬、阳台、地沟、台阶、坡道、散水;

(2)剖视方向的投影(包括室外和室内局部立面);

(3)轴线和轴线编号;

(4)标注各层标高、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女儿墙的总高度,各层之间的尺寸、室外地坪至最深一层地下室地面的尺寸,门窗洞与楼层的关系尺寸、内部尺寸如地坑深度、隔断、洞口、平台、吊顶等尺寸;

(5)底层地面标高、各层楼面标高、楼梯、平台标高、屋面板、屋面檐口、女儿墙顶、烟囱顶标高、高出屋面的水箱间、楼梯间、机房顶标高、室外地面标高、底层以下的地下各层标高。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剖面图。

5.楼梯大样图

(1)楼梯编号;

(2)各层楼梯平面图,包括墙、柱、门窗、幕墙、正压送风井和送风口、消防箱等、楼梯踏步、栏杆、楼梯梯段剖断线、上下方向线、踏步高度和宽度、上下级数、楼层及平台标高、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寸、楼梯间净尺寸、楼段宽度、楼梯井宽度、平台深度、楼梯踏步的踏面宽度和数量、楼段长度、剖切线(一般画在底层平面大样图);

(3)剖面图,楼梯剖面包括墙、柱、门、窗、幕墙、梁、过梁、楼板、楼梯梯段、踏步、栏杆等剖切的断面或投影、轴线和轴线编号,楼层和平台标高、层高尺寸、每个楼段踏步高度和数量、每个楼段的高度、栏杆高度尺寸、踏步和栏杆的节点详图索引;

(4)踏步节点详图;

(5)栏杆节点详图。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楼梯大样图。

6.电梯大样图

(1)电梯基坑和各层井道平面大样图,包括电梯编号、墙、柱、电梯门洞、电梯轿箱和平衡重,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寸、井道尺寸(宽和深)、预留门洞尺寸、井道壁厚尺寸和材料、基坑标高、各层楼层电梯厅标高;

(2)电梯机房平面图大样图,包括墙、柱、门、窗、幕墙、机房名称电梯井道位置、电梯编号、电梯机房净尺寸、电梯机房、尺寸与井道位置的关系尺寸、电梯机房标高;

(3)剖面大样图,包括电梯井道壁、电梯门洞、电梯厅楼地面、电梯基坑底板、电梯机房楼面和顶面、门窗、幕墙、消防电梯集水井、各层层名和标高、电梯机坑标高、各层层高尺寸、基坑深度尺寸、缓冲层高度尺寸、提升高度尺寸、预留门洞高度尺寸;

(4)电梯选用说明,包括选用依据、电梯编号和名称、类型和控制方式、载重量、速度、轿箱尺寸、井道尺寸、基坑深度、缓冲层高度、提升高度、停站层数、主站位置、电梯门尺寸、电梯门土建预留门洞尺寸、电梯轿箱、厅门和门套装修要求;

(5)以上(1)~(4)相当于电梯招标图深度,待电梯承包商提供电梯土建工艺资料后,需补充电梯机房牵引机支架、控制柜、分体空调、排风扇布置位置和留洞图,电梯门洞牛腿节点详图,门框埋件图,呼唤钮和层显留洞图,电梯基坑检修梯,消防电梯集水井和排水口,电梯门框装修节点。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电梯大样图。

7.卫生间大样图

卫生间平面大样图,包括墙、柱、门窗、幕墙隔间布置、卫生器具布置、管道井排气道、轴线、轴线编号、轴线尺寸、卫生间净尺寸、隔间尺寸、卫生器具布置尺寸,地坪标高、地面坡度和坡向、地漏位置、地坪与走道高差、管道井挡水翻口、房间名称。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卫生间大样图。

8.门窗大样、门窗表

(1)门窗大样图包括门窗编号、门窗框和分格、材料、开启方向、洞口尺寸及分格尺寸,复杂门窗增加平面图;

(2)门窗表包括类别、编号、洞口尺寸、每层数量和总数量、选用或参考图集和说明。

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门窗大样图。

9.建筑幕墙

设计人员应会同业主认真选定有资质的幕墙专业公司,并提出设计要求:

(1)幕墙所选用的结构形式和材料;

(2)幕墙立面分格图,开启窗、开扇方式、进排风口;

(3)装饰构件的断面形式和尺寸;

(4)确定和检测幕墙的风压变形、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的性能值;

(5)保温、隔声、层间位移、耐撞击等要求;

(6)防火防雷;

(7)清洗机形式、位置和要求。

四、初步设计说明书(分析中国电信初步设计说明书)

(一)初步设计说明书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总说明;

2.总平面设计;

3.各专业设计说明,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强电、弱电等;

4.各专篇设计说明,包括消防、环保、人防、节能、劳动保护(安保、交通、建筑智通化);

5.工程简单或规模较小时,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说明可合并编写,有关内容可以简化,各专内容也可以简化。

(二)设计总说明

1.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批准的可行性报告(包括选址报告及环境评价报告)、经有关规划部门和建筑管理部门批准的方案文件;

(2)建设场地的气象、地理条件、工程地质条件;

(3)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供应情况,公用设施、交通运输条件;

(4)规划、用地、交通、消防、环保、劳动、环卫、绿化、卫生、人防、抗震等要求和依据资料;

(5)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要求或生产工艺资料。

2.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设计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2)分期建设情况;

(3)承担设计的范围和分工。

3.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

(1)设计中贯彻国家政策、法令和有关定的情况;

(2)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的情况;

(3)环境保护、防火安全、交通组织、用地分配、能源消耗、安保、人防设置以及抗震设防等主要原则;

(4)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对总体布局和选用标准的综合叙述。

4.总指标

(1)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总建筑占地面积等指标;

(2)总概算及单项建筑工程概算、三大材料的总消耗量;

(3)水、电、蒸汽、燃料等能源总消耗量与单位消耗量;

(4)其他相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及分析。

(三)总平面设计

1.设计依据和基础资料

(1)摘述选址报告、用地范围及对外协议(如征地的初步协议书)等以及设计任务书中与本专业有关的内容;

(2)设计采用的指标和标准;

(3)有关部门对本工程的规划许可条件、红线及用地范围、建筑物高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系数、周围环境、空间处理、交通组织、环境保护、文物保护、分期建设等要求。

2.场地概述

(1)说明场地周围环境、市政基础设施配套、供应情况、与当地能源、水电、交通、公共服务设施的相互关系;

(2)概述场地地形起伏,丘川、塘等状况(位置、流向、水深、最高最低标高、总坡向、最大坡度和一般坡度等);

(3)描述场地周围建(构)筑物分布情况,场地内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包括地下)以及大树、文物古迹等的情况和设施;

(4)与总平面有关的因素如地震、植被覆盖、汇水面积、小气候影响、洪水位等的择要说明。

3.总平面布置

(1)说明根据地形、地质、朝向、风向、消防、卫生、交通、环保等因素进行布置,满足使用功能和技术经济合理;

(2)说明功能分区,近远期结合发展用地、人车线路组织出入口、停车场和地下停车库的布置、停车数确定的原则、人防设置、消防环路和登高场地;

(3)说明街景空间组织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

(4)说明环境设计关系。

4.竖向设计

(1)说明决定竖向设计的依据,如城市道路、管道标高、工艺要求、运输要求、地形、排水、洪水位、土方平衡等;

(2)说明竖向布置方式(平坡式或台地式),地表雨水排除方式,如采用明沟系统,应说明排放地点和形式、高程等情况。

5.交通组织

(1)说明人流和车流、货流、主要出入口的布置;

(2)说明道路的主要设计技术条件,如主干道、次干道的路面宽度、标准横断面形式、路面结构、转弯半径、最大纵坡以及桥涵洞。

6.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和工程量表

(四)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和设计要求

(1)摘述设计任务书和其他依据性资料中与建筑设计有关的内容;

(2)按使用性质、生产类别、阐述建筑物在城市规划、土地使用、建筑耐久年限、建筑防火分类和耐火等级、抗震设防要求、人防设置要求、卫生标准、环境保护要求、建筑节能要求、建筑智能化标准;

(3)概要说明经设计方案比较后所选定的设计方案的特点,如使用功能、技术设备、经济效益和据以进行初步设计的原则。

2.平面设计

(1)阐述建筑平面功能布局或生产工艺流程;

(2)说明各部分流线出入口和建筑平面内部流线。

3.立面设计

说明建筑物的立面造型、建筑物群体及其与周围环境空间的关系。

4.剖面设计

(1)说明建筑剖面功能布局或工艺流程;

(2)说明建筑各部分层高、室内外地坪的关系、地下室顶板与室外地坪的关系、设备用房、高层建筑设备层避难层的关系。

5.垂直交通

说明建筑物内人流、货流的流线设计,楼梯、电梯等设计情况。

6.功能面积表

7.建筑用料

(1)外装修用料;

(2)内装修用料;

(3)墙体材料;

(4)保温材料;

(5)防水材料。

8.建筑设备

说明建筑设备情况,如电梯、擦窗机、吊车等的技术要求。

(五)消防设计专篇(建筑部分)

1.概况

(1)设计依据;

(2)建筑规模,包括总建筑面积、主楼层数和建筑高度、裙房层数和建筑高度;

(3)建筑使用性质;

(4)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5)玻璃幕墙防火措施。

2.总体设计和建筑平面布置

(1)周围环境状况;

(2)消防车道;

(3)登高面长度、登高场地尺寸及地坪;

(4)消防水源;

(5)防火间距;

(6)消防控制室,位置及功能;

(7)锅炉房、变压器、开关室、柴油发电机房、液体储罐、可燃气体、煤气调压房和煤气表房等设备用房情况;

(8)地下车库和人防设置情况。

3.防火防烟分区

(1)防火分区;

(2)防烟分区;

(3)防火分隔物;

(4)自动扶梯及中庭的分隔措施;

(5)管道井防火分隔措施。

4.安全疏散

(1)各防火分区疏散流线;

(2)疏散楼梯形式、数量、梯段宽度、前室尺寸等;

(3)消防电梯及前室设置;

(4)内走道宽度与长度,是否暗走道;

(5)安全疏散门的开启方向、门宽及防火等级。

5.在使用功能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和部位的防火防爆措施(例如无窗厂房、洁净厂房、筒仓、锅炉房、煤气调压站、煤气溴化锂空调机组等)。

6.建筑室内装修材料耐火性能和执行规范情况。

(六)人防设计专篇(建筑部分)

1.设计概况

说明建筑概况和人防工程总体规划、人防工程设置部位、规模、功能等级、人数等情况。

2.设计依据

3.建筑设计

(1)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的划分;

(2)人防埋置深度;

(3)人防出入口、连通口、进排风口等口部情况;

(4)平战结合,人防平战转换措施;

(5)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防爆波活门。

4.结构设计

5.给排水设计

6.暖通设计

7.强电设计

8.弱电设计

(七)环境保护设计专篇

1.设计依据

(1)设计任务书中有关环保的要求和相关的国家和地方标准;

(2)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及其批文;

(3)环保部门、主管部门的意见和要求。

2.设计采用的环保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2)有关环保的建筑技术标准;

(3)污染物排放标准。

3.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的因素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说明工程建设项目可能影响环境的因素。

(1)废气排放因素,如汽车库、厨房、柴油发电机房、锅炉房等;

(2)废水排放因素,如厕所污废水、冲洗汽车废水、厨房废水、生产废水等;

(3)固体废气物因素,如生活垃圾、生产垃圾等;

(4)噪声和振动污染因素;

(5)其他污染因素,如放射性等。

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防治

(1)废气影响防治;

(2)废水影响防治;

(3)固体废弃物防治;

(4)噪声和振动污染影响防治;

(5)光污染影响防治;

(6)特殊情况。

5.环境影响评估结论

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所提出的环境影响因素,经过各项防治措施,能够满足环境保护要求。

(八)劳动安全卫生专篇

1.编制依据

(1)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

(2)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规范、规程;

(3)用户要求;

(4)工程设计所承担的任务及范围、工程性质、地理位置和特殊要求;

(5)工程自然条件中的危险性;

(6)工程周围环境对工程构成的危险性。

2.工程使用过程或生产工艺可能产生的影响安全健康的因素

(1)易燃、易爆、有害、腐蚀等物质;

(2)高温、高压、低温、辐射、振动、噪声、粉尘危险;

(3)泄漏、飞扬、扩散、辐射部位;

(4)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5)职工危害。

3.劳动保护措施

(1)分区、自动化、治理维护;

(2)电气安全;

(3)卫生设施。

(九)节能设计专篇(建筑部分)

1.编制依据

设计依据,说明采用的有关标准与规定。

2.能耗情况

(1)说明本工程电力、煤气、天然天、柴油、重油、煤、自来水等能源年耗实物量,折标煤量,综合能耗总量及各种能源占能耗总量百分比;

(2)民用建筑计算出建筑物每平方米综合能耗用电量KWh/m2,用水量,煤气,每平方米空调负荷,并与同类建筑相比较;

(3)结合当地能源和环保等情况,说明能源选用的合理性。

3.建筑节能设计

(1)建筑体型;

(2)建筑出入口;

(3)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给排水节能设计

5.暖通节能设计

6.电气节能设计

五、施工说明(分析同济大学医学院主楼施工说明)

(一)工程概况

(二)设计依据

(三)建筑定位

(四)建筑用料

1.墙体材料;

2.地下防水;

3.外装修:屋面、外墙、外门窗等用料和构造;

4.内装修:楼地面、踢脚和墙裙、内墙、平顶、用料和构造;

5.其他。

六、施工配合

(一)设计交底

1.施工图设计完成,取得施工图审查通过和主管部门批准后在开工之前,设计单位需进行设计交底;

2.设计交底一般应有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参加;

3.设计交底时,设计单位应介绍工程设计概况和要求,各专业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

4.业主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事先取得施工图纸并作好充分准备,在设计交底时提出疑问,设计单位应对疑问作出明确解答,说明处理办法;设计交底应形成会议纪要,并由业主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签字盖章,作为施工文件的补充;

5.设计单位应对设计交底会议纪要提出需要补充和修改的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二)施工配合

1.设计单位应配合施工单位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与设计有关的问题,参加各项隐蔽工程验收;

2.施工配合的形式视工程复杂程序和路程,根据与业主设计合同或协商的要求,一般可采取需要时处理、例会制或驻工地代表制等形式;

3.各阶段验收

一般由业主、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进行验收。

(1)放线验收,施工单位根据设计定位图放线后,提出放线报告,设计单位应检查其放线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当符合要求时签字盖章,放线报告经规划部门认定的测量单位测量无误后批准生效;

(2)各阶段分部、分项项工程、单位工程验收。

4.消防、人防、环保、卫生、供电、热力、煤气、上下水等主管部门专项验收;

5.工程竣工验收;

6.工程竣工备案;

(三)上海市建设工程竣工备案和质量监督实施意见(试行)技术简报第二卷第4期

1.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申报,领取施工许可症,正式开始施工;

2.开工前的质量监督;

(1)委派工作;

(2)第一次监督检查;

(3)首次监督工作会议;

3.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1)质量责任制;

(2)实物质量抽查;

(3)工程质量资料抽查;

(4)工程质量事故处理

第7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本文详细介绍了变频器与PLC控制技术在压力机机床上的应用,在本设计中将压力机的电气控制环节分为两部分来实现,一部分是对变频器的操作和控制,主要通过在变频器调速器进行操作.在该环节的设计中详细阐述了PLC与变频器之间的控制过程.另一部分是利用PLC实现对其他电气部分的控制,最终实现对压力机床的控制功能和保护功能.第三部分为凸轮控制器部分为压力机运转提供所需的角度

关键词压力机,变频驱动,PLC,凸轮控制器力机变频驱动,PLC,凸轮控

前言

在变频调速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可编程控制器PLC的技术也在快速的发展着.PLC凭借它可靠性高.抗干挠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在现代化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中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因而,应用变频调速及PLC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融合两种技术的优点,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深入的研究.

传统的调速与控制电路复杂,体积庞大,给设备维护带来极大的不便,且效率较低.而采用先进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变频调速及PLC控制系统,可以克服以上的局限性,具有以下显著的优点:

1]变频器系统属于转差功率不变型调速系统.无论低速换是高速,其转差功率不变,效率最高.

2]采用无触电电力电子元件,节省了大量继电器和接触器,简化了外部接线,缩小了控制设备的体积.

3]变频器及PLC内部控制的核心是CPU单元,具有较强的运算和控制能力,能够实现参数化调速控制,设置合理的电机运行参数,保证起重机各机构有较大的调速范围和较高的调速精度.

4]变频器内部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能实现系统的过电压,过电流和过栽保护等功能,液晶显示界面可显示出故障信息.该系统性能可靠,故障率极低.

变频调速及PLC控制技术常应用于实际中,如机床自动化控制系统,由于系统控制过程较复杂,要求控制系统恒速可调可控,节能可靠,因此采用PLC与变频调速控制系统是最佳选择.这可以大幅度节约电能,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并使系统运行可靠稳定,结构简单,维修.维护.调整方便,经济实用易配置,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在机诫行业中,变频调速及PLC控制技术已经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各种机床中的主要电动机大都使用PLC控制下的变频调速技术,使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另外,变频调速及PLC的应用不仅节省了大量的继电器接触器等电器元件,而且在电能的节约方面有着很大的贡献.

第二章压力机整体控制方案的设计

本压力机主要用于小型机诫零件的冲压,定形.生产线经送料装置送材料进入压力机冲压成型,经过输料线输出并集料.本压力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控制;利用一台变频器变频驱动一台异步感应电动机.通过对一台电动机速度的调节来控制冲压速度的大小.并通过凸轮控制器发出压力机运转所需的角度.压力机的功能及结构描述如下:

J45系列压力机是普通型压力机,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可靠

J45-25AJ45-40AJ45-63型采用刚性转键式离合器,使用维修方便.其中.型号中带A的均为安全型压力机,均装有紧急制动装置,可以使滑快急停在0-13后范围内,并可配置光电侯器,J45-100BJ45-125采用铸铁机床,曲轴横置,偏心套结构,工作平稳,冲击小,可以使滑块停在任何位置,J131系列闭式单点压力机机身直线型设计,均衡受力不变形,刚性强,超高的封闭高度,装摸空间大,滑块矩形六面导向,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最高机床稳定性.安全性,内置式油路,电路,美观整洁,更具安全性,可靠性,双手操作,按钮开关,符合压力机守则,安全标准.

压力机的检测

检验刚性离合器与制动器的零部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紧闭性.检验刚性离合器,制动器动作的灵活性,可靠性,在规定的运转时间内,单次行程规范,不允许出现连冲,检验滑块的制动形式.

检验刚性离合器,制动器与其操作机构配合动作的真确性,工作状态的稳定,可靠性,检验转键不得卡死,滑销不得卡死,滑销不得折断和弹簧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负荷试验后应该扯查刚性离合器零件

检测制动后不大于规定数转,对常监控装置的应检查其可靠性

在规定的运转时间内,检验双手超作及其它安全保护和控制装置与刚性离合器,制动器工作的协调准确与可靠性.

摩擦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安全检验.

检验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联锁控制的灵敏可靠,相互协调情况

检验控制气路的双联安全联锁阀的联锁功能的可靠性,模拟试验不少于三次.

检验单人双手操作或协同超作时,同时检验安全保护控制装置与摩擦离合器.制动器工作的协调,准确与可靠性,在规定运转时间内不得出现异步现象

检验压缩空气回路的气压控制装置[包括安全阀,止回阀,仪表继电器等]的可靠性.

检验飞轮制动器的安装情况与工作的灵活性,可靠性,飞轮制动器的制动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传动外部分的防护装置的安全与可靠性,检验回转方向与指示箭头的一致性,

滑块平衡装置的安全检验

检验结构的安全防护情况

检验滑块弹簧平衡位置,在发生事故状态下,在行程任何位置可以平衡住滑块.

1]主机传动:

机床的传动系统由一级三角皮带传动组成,结构简单,噪音小.采用变频器调速,它通过改变电压和频率来调整电机的输出转速达到调节速度的目的.电动机的输出带动飞轮的旋转,飞轮后部装有离合器,制动器.离合器结合后飞轮带动双拐曲轴旋转,曲轴带动两连杆使滑块在机身导轨内作往复运动.在曲轴输出端通过传动轴带动轴凸轮控制器旋转,凸轮控制器是整个机床的发讯部分.该部分电动机同样采用变频器调速控制技术,通过设定不同的频率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从而精确地控制了机床的冲压速度与频率,大大地提高了机床加工精度和水平.

2]控制台:

整个生产线的大部分控制超作都在一个可移动的控制台上进行.在控制台的操作面板上分布有不同功能的控制开关’按钮.指示灯以.通过它们操作者可以很容易的实现对生产线的操作和工作状态的监视.它是整个生产线的控制中心.

第8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中深基坑支护设计及施工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对策,以期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技术水平,为发展深基坑施工的理论和实践做出贡献。

1 深基坑支护的设计

基坑支护体设计要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结合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科学严谨的制定设计方案,应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1.1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要区别其他设计领域,要改变传统观念,具体条件具体分析。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理念,以达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目的。

1.2重视支护结构理论和材料的试验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验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距离。不过,由于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大量高层建筑拔地而起,积累了大量的施工数据,但缺少科学的测试数据,无法形成理论,我们以后一定要重视起来,很好的利用施工监测反馈的动态信息指引设计体系。

1.3勇于创新,设计支护结构时,应开拓思路,多进行新的尝试,寻求新的设计思路,探索更好的计算方法。

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2 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现今,深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理论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2.1 先挖后撑

在深基坑施工中有些施工单位为了抢进度,图局部效益,开挖顺序混乱,边进行支护设计、边进行挖土。等支护方案出来了,基坑已经挖到底了,造成了“先挖后撑”违反土方开挖顺序原则。

2.2边坡不达标

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存在挖多或挖少的现象,这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到位,以及机械操作手的操作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不足是:机械开挖后,边坡表面的不规则,不平整和不顺直。

2.3边坡水平位移较大

在深基坑施工中,曾有某工程基础施工刚刚做完底板,基坑位移就达到 4cm以上,并且经监测,水平位移还在继续加大。在此情况下,施工单位只能停止地下工程施工,并立即召集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单位专家对基坑重新进行稳定性分析,提出处理措施。

2.4附近建筑物变形

在城市建设中,很多基坑紧邻其他建筑物,稍有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附近建筑物地基沉降,引起建筑物变形。附近建筑物地基出现较大变形后,不仅危及该建筑物和居住人员的安全,也给在建的工程造成威胁,使得工程难以继续进行下去。比如:上海13层住宅楼整体倒塌事件,就是由于此楼房前方开挖基坑,加之堆积了几千吨的土方,导致此楼房产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对PHC管桩产生很大的偏心弯矩,最终破坏桩基,引起楼房整体倒置。

2.5环保措施不到位

基坑施工时,应当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和基坑支护体,尽量减少噪音、震动干扰和施工环境污染等情况,以使附近单位和居民的正常工作,生活环境不受噪音、震动干扰。要做到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

3 深基坑支护实施策略

3.1 转变传统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理念

现如今我国在深基坑支护技术上已经积累很多实践经验,初步摸索出岩土变化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规律,为建立健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目前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支护结构设计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土压力分布还按库伦或朗肯理论确定,支护桩仍用“等值梁法”进行计算。这些陈旧的计算理论所计算出的结果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际受力悬殊较大,既不安全也不经济。因此,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工程设计应彻底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逐步建立以施工监测为主导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

3.2 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与下发。

在基坑支护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考虑到上报、审阅与返回周期,专项施工方案应在施工前几天编制,并及时上报监理。施工单位在接到正式批复的施工方案前不得进行施工。在当前的基坑支护施工中,施工方案未批复前就开始施工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作为深基坑支护规范化施工是应当避免的。

3.3重视变形观测,并注意及时补救

深基坑支护结构变形观测的内容包括:基坑边坡的变形观测、及周围建筑物及地下管线变形观测等。通过监测数据可以及时分析并及时了解土方开挖及支护设计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分析其存在的偏差以便及时了解基坑土体变形状况和土方开挖影响的沉降情况还有地下管线的变形情况等。对设计中存在的偏差,在下部施工中及时校正设计参数,对已施工的部位采取恰当的补救和控制措施,为此,要求现场变形观测的数据必须准确、可靠、及时,要求变形观测人员严格按照预定设计方案精心测量、认真负责,保证观测质量。如果在实际测量中确实发现异常情况,就需要即时研究采取措施以防止其恶化。研究和应用已有的基坑工程行业的和地区性规范以及当地的工程经验。对于重大复杂的基坑工程目前国内采用专家论证的形式,对保证工程安全、降低造价是有效和现实的一种方法。

3.4 全程控制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深基坑支护施工重在过程控制,一旦施工过程控制环节出现问题,事后纠正和补救都会比较困难。因此我们必须进行严格的施工过程控制管理,确保施工质量,严格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另外,地下水控制也属于基坑支护的一部分,必须合理运用明排、降水、截水和回灌等形式控制地下水,保证基础施工安全。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基坑支护施工坚持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施工原则进行施工。土方开挖的顺序和具体开挖的方法必须与设计的工作情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

4 结束语

对于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必须加强管理,实际施工管理中要求决策者需要掌握本地区或类似条件下已有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根据特定的工程要求和条件进行综合考虑,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4.1 设计应全面考虑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依据和条件,这是做好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前提条件。

4.2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支护体施工时,要尽量减少支护工程施工产生的环境污染。

4.3 基坑支护施工是工程得以安全、顺利进行的保证,应加强施工过程控制。

第9篇:审计管理论文范文

目前保障房建设资金筹集和管理不够规范,存在未足额提取或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未完全落实相关优惠政策,未按规定拨付、使用或管理专项资金等问题。在保障房资金使用过程中,施工单位存在“低价竞标,高价结算”的高估冒算现象,虚报工程造价,造成资金的浪费流失。随着中央和地方政府对于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资金管理的重点。然而,目前公共财政资金预算拨款与投资效果相脱节,资金使用的监督和评价机制缺乏,这导致保障房建设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不利于“民生工程”的建设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外开展绩效审计的经验表明,绩效审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能够明确财政资金使用的标准,有利于加强资金使用的效率。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提高财政资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该规划还提出构建和完善绩效审计评价及方法体系,2013年底前建立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和方法体系。然而由于绩效审计在我国开展时间较短,审计人员还没有真正从传统合规性审计理念阶段过渡到绩效审计理念阶段,在审计实践中,审计内容和审计标准不清楚,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运用较少。现行的绩效评价缺乏理论指导,缺乏绩效具体表现、指标衡量的理论依据,再加上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完全统一,这些情况导致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缺乏科学性,处于评价指标体系核心的评价指标很不完善并且缺乏横向的可比性。审计实践中,各地开展的绩效审计自行设计评价指标,评价结果也没有形成相对应的数据库。现有的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尚未达成共识,更何谈专门针对保障房资金管理领域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鉴于以上分析,构建专门针对保障房资金管理领域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客观评价并加强保障房资金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述评

目前国内学者针对保障房及其资金管理的研究,还没有涉及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更多的学者着眼于宏观层面的公共工程与公共工程投资的绩效审计领域。公共工程是具有明显福利性的公共产品。保障房建设资金筹措与投资以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投入为主导,同时保障房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因此保障房项目应属于政府公共工程的范畴,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也应该纳入政府绩效审计的范畴。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的研究可以借鉴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相关研究成果。一些学者从公共工程资金管理的定义和性质出发研究资金管理的绩效。然而公共工程的建设规模、项目类型和资金来源都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在目前投资多元化的格局下,因此公共工程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应该走出财务审计的局限。时现认为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通过筹资时期的绩效审计、投资分配时期的绩效审计、投资运用阶段的绩效审计和投资回收阶段的绩效审计反映出来。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学者主要从体系构建原则、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核心内容进行研究。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有学者认为按照系统理论的方法构建,并且结合外部环境因素。特别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特色的大规模投资,其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全面性、综合性、灵活性、可持续发展、建设性等五个原则,从相关性、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合规性这六个方面建立大规模投资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择,公共资金效益审计评价体系应当包括用于评价被审计对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应既包括指导性的合理的总体评价标准,也要有针对不同类型审计对象的具体评价标准。予以评价的指标群应该涵盖多层次、多角度,定量和定性指标体系相结合。也有学者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选择评价指标。还有部分学者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程序或内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于绩效审计评价方法,目前许多学者采用加权计分的评价方法,根据实际审计情况,对选定的评价指标打分,再通过主观赋权的专家打分法或者客观赋权等权重计算方法对分数加权计量。采用这些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操作程序复杂,不易于方法的普及,并且在实际审计过程中这种方法的适用性有待检验。创新指标评价方法、提高方法的科学性也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点,有学者引入多层次灰色模糊评判方法构建评价体系,统一量化定性指标,以此减少误差。综上所述,由于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目前科学合理、实用的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尚未形成。学者们关于公共工程投资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各有侧重,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保障房资金管理与公共工程投资管理存在共性,但保障房资金管理又有其特殊性。构建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充分考虑保障房建设项目的特性。目前,以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环境性“5E”审计目标作为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理念已成主流。然而,公平性和环境性都可以认为属于效果性的范畴,再加上保障房建设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往往难以从数量上加以概括,需运用定性标准和非货币指标进行衡量与评价。因此,本文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作为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目标。参照公共工程投资价值运动的四个阶段,本文关注保障房建设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回收四个阶段,同时依据相应法律法规、预算与计划标准,兼顾公众满意情况等外部因素构建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多层次考虑指标群的选择,更多关注保障性效益,并在此基础上综合打分,以期数据化评价审计结果,从而更好地加强保障房资金管理。

三、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及评价模型

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体系主要构成要素见下图。囿于篇幅有限,本文只对其中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进行重点分析。保障房作为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其公共产品属性决定了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除了要在资金筹集、分配、运用和回收四个阶段考虑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等短期绩效,更要兼顾环境性和公平性等长期绩效。对四个阶段分别建立指标,做到整个项目资金运行周期的全过程跟踪审计。同时,随着项目的推进和资金的运行,评价的方向和重点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还要注重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评价指标的选择应有科学的依据,与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目标和内容相关。评价指标还要简单适用,容易获取数据和信息,易于统计,应能够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目标如下:独立审查和评价保障房资金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出具关于保障房资金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独立审计意见;发现并分析保障房资金管理四个阶段在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绩效不佳的领域,加强资金监管;为宏观层次的保障房资金管理状况分析提供数据支撑,在制度层面、体制层面为加强保障房资金管理提出建议。根据上述评价目标,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内容为保障房项目资金筹集、分配、使用和回收四个阶段的资金管理情况。

(一)评价指标及其涵义

依据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评价目标,考虑保障房资金管理的四个阶段,评价指标体系可以设计成指标目标层、阶段层和属性层三个层次。在指标目标层:指标的筛选和设计依据绩效审计“3E”目标。这是评价指标的初级层级,明确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在指标阶段层:为了系统评价保障房资金使用情况,指标进一步划分为四个阶段层级。这是评价指标的子层级。保障房资金的筹集阶段重点关注资金的落实、到位情况、筹集资金的经济和时间成本、融资结构是否合理等方面。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阶段主要关注资金的合规性和效率性,包括资金的收付、负责建设单位或代行建设单位管理机构有无挪用建设资金行为,或滞留建设资金等违规行为,以及成本控制和决算情况。资金的回收阶段主要关注保障房资金在民生、社会保障效果、公平性、环保等方面的作用,侧重于保障房项目后期的效果性评价。指标的选择注重过程性与动态性原则。在指标属性层:指标的属性层包括目标性指标和影响性指标。属性层级是评价指标体系的孙层级,这一层级的设计是为了在前面两个层级的基础上更加明确指标的性质,遵循可操作与可比较的原则。目标性指标是评价指标的主导性指标,它是直接反映保障房资金管理阶段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指标。影响性指标是调整性指标,它是反映资金管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受到诸如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因素影响的指标。

(二)评价模型

绩效审计评价方法模型是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数量化的关键步骤,是反映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优劣的尺度,并为形成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数据化信息提供基础。它包括两个方法模型,即绩效评价标准模型和计分综合评价模型。

1.绩效评价标准模型。

保障房资金管理绩效审计的标准应该以政府与企业制定的标准为主,并参考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行业历史标准。审计机关对于每一评价指标选择的评价标准模型包括指标标准值和单项指标分段计分标准。评价指标标准值反映的是该保障房资金管理项目各指标履行情况,根据指标的不同目标和属性,包括上限值和基准值标准。上限值标准是该保障房资金管理项目达到的最高水平的标准,多来源于历史标准。单项指标分段计分标准是对比实际审计指标值与指标标准值并按照差额进行计分。设计评价指标的原始分值,当评价指标为上限值时,n%/n为扣分标准,当评价标准为基准点时,按照差额的正负性进行加分或者扣分。例如,南京市审计局公布的2011年第4号《南京市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及资金筹集使用情况审计公告》中提供的数据,实际审计结果得到的A指标资金筹集率实际审计结果为64%,假定基准值为70%,指标计分为94分;D3指标工程竣工率为68.40%,假定上限值为100%,指标计分为68.4分。

2.计分综合评价模型。

为了对所有的绩效审计结果统一价值标准,提高资金管理项目的可比性,可以对得到的评价指标值对比预期目标值,采用计分的方法最后得到评价的总体数据。评价方法模型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单项指标分段计分,第二个层次是分资金使用阶段指标加权计分,第三个层次是分指标绩效审计目标层次加权计分,第四个层次是全部指标加权计分得到保障房资金管理项目总体绩效得分。单项指标分段计分是按照评价指标实际值与目标标准值的差额按照差额分段计分,确定调整分值。当实际值超过目标标准值时,从设定的单项指标基本分值中加分;当实际值低于目标标准值时,从设定的单项指标基本分值中扣分,进而得到调整分值。从而得到单项指标的分值,即:单项指标分值=单项指标基本分值+(或-)单项指标调整分值。在完成单项指标分段计分的基础上,根据绩效审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目标进行加权计分:各绩效审计目标指标分值=经济性目标性指标分值×目标性指标权数+经济性影响性指标分值×影响性指标权数(以经济性的评价为例)。不同的资金管理阶段,按照不同指标目标性和影响性的属性进行加权计分:各资金管理阶段指标分值=该阶段目标性指标分值×目标性指标权数+该阶段影响性指标分值×影响性指标权数。其中:该阶段影响性指标分值=该阶段单项影响性指标分值×单项影响性指标占全部影响性指标分值比重。最后,再对各个资金管理阶段进行加权得到最后的绩效评价值,即:项目绩效指标分值=各阶段指标分值×各阶段绩效指标比重。

四、研究评价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