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酒店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0引言
近40年来,服务产业在全世界的经济中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许多发达国家,几乎80%的GDP和就业机会是由服务产业创造的.我国正处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发展也必然会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加强以收益管理为核心的服务业运作管理的研究是我国经济发展紧迫而又重要的客观要求.而酒店业,则是收益管理研究和应用的最重要的领域之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酒店客容能力的过剩和投资回收的压力日益增大,有效的管理对酒店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和关键.在酒店业的运作管理过程中,根据不同季节需求水平的预测,酒店为潜在顾客提供了一系列不同的入住率.酒店业的特殊之处在于:每个酒店的客房数目是固定的,并且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就意味着,如果某一客房在某一天没人入住,那么该客房当天的收益就为零.酒店业运作管理的职责在于预测需求水平,确定订房的价格水平和设定不同的客房入住率.酒店收益管理的目标是通过对不同种类顾客的客房入住率的有效管理达到最大的客房收益.酒店的经理们必须对各种不同的订房需求做出反应,以平衡因空房导致的收益损失和临时顾客的机会收益损失.由于已订房顾客可能取消订房或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前来入住,过量订房(即:订房数量超过客房的实际数目)在酒店管理中是普遍存在的.要想做好这点本论文由整理提供,需要对不同种类的市场动态和顾客行为有全面的了解[1].在预测管理科学未来50年发展的时候,国际运筹联合会主席Bell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究的收益管理已经改变,并且将会继续改变整个应用行业以及管理科学和运筹学学科的面貌[2].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起源于航空业的收益管理已经在酒店、铁路运输、租车服务和旅游服务等众多服务行业领域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然而在我国,有关研究却刚刚开始,这对于我国服务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竞争力,迎接“入世”的挑战极为不利.加强酒店业收益管理的研究,不仅对酒店收益管理的理论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而且对提高我国酒店业的收益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更是如此.
1酒店收益管理的内涵
关于收益管理的定义很多.收益管理就是使酒店在最佳的时机以最好的价格卖最正确的客房给最合适的顾客的方法,以创造最大的客房收益[3,4].Jauncey等人在研究了1988年以来关于收益管理的9篇文献后总结到:收益管理就是在考虑需求预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客房入住率的调整来达到客房收益的最大化[5].Donaghy等人提出:收益管理是一项收益最大化的技术,它通过把可得到的客容能力以优化的价格预先安排给事先划分的不同类型的顾客来提高净收益[6].上述收益管理的定义,主要是从收益管理的目的来解释收益管理的内涵,但是它们没有明确地区分清楚订房活动在收益管理实施前后的不同.这就使得上述定义不够全面,收益管理应该从系统的角度定义清楚收益管理如何使收益管理最大化.这一方面的定义还很少见.美国酒店和汽车旅馆协会(AHMA)对收益管理给出了如下的定义:收益管理是用来决定客房价格升降和订房请求接收或拒绝的一系列的需求预测技术,以使客房的收益最大[7].AHMA关于收益管理的定义,更清楚地解释了收益管理的内涵,但是仍然没有定义清楚实施收益管理前后订房活动的区别.Jones基于系统的分析,给出了收益管理的如下定义:收益管理是为酒店业主使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服务的系统,该系统通过基于细分市场的盈利能力的识别,确定销售价值、价格设定、折扣生成、订房的过滤准则确立以及对过滤规则的效益与实施的监控来达到酒店盈利能力最大化的目标[8].该定义强调了收益管理在酒店盈利能力管理过程的战略角色,不仅强调了顾客的销售价值,而且强调细分市场的盈利能力,实现酒店整体盈利能力的最大化.
2酒店收益管理的应用特征
根据Kimes等人的研究,收益管理适用于以下情况:(1)公司的能力(capacity)相对稳定;(2)用户的需求可清楚地分类;(3)产品或服务具有时效性;(4)产品或服务可以预销售;(5)用户需求波动较大;(6)产品或服务本身的成本和销售成本低,而公司能力的变动成本高[3,42].酒店业具有收益管理应用的典型特征.酒店业是典型的能力约束型服务业,它不能运用库存作为缓冲来应对需求的波动.酒店的能力具有时间依赖性,反映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能被使用的客容能力,即一定等级和数目的客房.酒店的客容能力相对固定,客房的增加需要相当的时间滞后,并且成本高昂.在这一点上,酒店收益管理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报贩问题.面对不确定的需求,报贩必须确定批发多少报纸.与此相类似,酒店的顾客需求也是不确定的,酒店收益管理必须确定鼓励多少顾客来消费固定的客房.酒店的顾客能够被划分成不同的种类,如旅游顾客和商务顾客等.在酒店的收益管理中,酒店顾客的区分标准应该能够将顾客的需求清楚地分类.这样,基于不同类型的顾客需求采取不同的市场策略,以在最大程度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使酒店的收益最大.如:对于旅游顾客的客房价格可以低些,但是应该有较长预订期限的限制;对于商务顾客的预订期限可以不考虑,但是相应地客房价格应该高些.另外,如果对于不同顾客采取不同的价格折扣是被禁止甚至是违法的情况下,收益管理往往就不能很好地应用.如:虽然收益管理源于并广泛应用于西方的航空业,但在我国还有浓厚计划色彩的”机票禁折令”下,收益管理在航空业的应用就会受到限制.酒店是具有很强时效性的”库存”.如果酒店的客房在某一天没有入住,该客房当天的收益就为零,该客房当天的价值就永久地消失了.酒店的管理者不可能将今天的客房库存起来,放在另外的时间被顾客入住.酒店的客房可以被预销售,即客房的预订.然而在客房预订的时候,酒店的管理者又不得不面对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如:多少客房可以被用来预订?在不同的提前期里应该接收多高折扣的预订?因为客房的预订本身就可能意味着机会损失.酒店面临的顾客需求波动很大,顾客的需求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一个月的不同时段和一周的不同日期都是变化的.酒店收益管理可以通过入住率和入住价格来调节顾客需求的波动.如果酒店的管理者能够知道即将到来的需求的高峰和低谷,就可以更好地进行计划安排.如果一定的客房被入住,那么这时客房销售的边际成本就较低.因为这时员工和酒店的设施已经运转,增加一个客房销售不会增加多少成本.相反,酒店客容能力的增加,成本就很高.例如,如果一个酒店已经住满,这时一个新的顾客需要一个新的客房就很困难.由于酒店客房增加的成本很高,酒店只有在对需求仔细研究并且需求增加很大的情况下才会增加客房数目.
3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方法
用来解决酒店收益管理中的预订问题的方法主要有五种:(1)数学规划,(2)经济学方法,(3)阈曲线(thresholdcurve),(4)专家系统,(5)启发式方法等[3].数学规划方法是由Beckman建立的[9],以平衡因客房销售失败导致的收益损失和顾客未能入住导致的机会损失.如果了解了逾期取消订房,未经取消订房而不入住以及临时顾客的数量等情况,就可以利用这个模型得出订房数量的最高限额以使预期成本最低.经济学方法被用于解决静态的和动态的网络资源配置问题[10].Belobaba模型(又称期望边际位置收益(EMSR)模型)的目标,是将概率需求用于库存控制的方法以便在一个具有固定能力的网状预订系统中应用多价格设定.EMSR方法被认为是非最优化的.但是,Brumelle和McGill证明,尽管该方法得到的座位安排与最优化的方法有很大的不同,但它预期的收益损失却非常小[11].阈曲线是另一种在收益管理中经常应用的方法.收集以前预订行为的数据,建立基于历史的总的需求样本的曲线,通过与预测数据的对比测定实际的预订样本[12].专家系统和其他一些系统,如神经网络系统等被建立和用于酒店的收益管理.启发式方法是一种快速、十分准确且不太昂贵的搜索最优解和近优解的方法[13].该方法适用于收益管理是因为该问题需要被重复地解决.近年来,随着研究的进展,考虑到酒店收益管理过程的随机性和动态性,随机规划方法、随机过程方法、计算机仿真方法和一些人工智能搜索算法[14](如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禁忌搜索、模拟退火等)等被越来越多地采用.
4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进展
作为一项收益最大化的战略,Donaghy等人针对10个方面提出了收益管理的全面的运作框架,这10个方面包括:管理重心,数据收集,最优的顾客组合,能力水准,技术引进,定价,顾客和酒店的接触渠道,人力资源潜力,激励机制和培训等[6].McGill和vanRyzin认为以航空业为代表的收益管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需求预测,超量预订,客房分配和定价[15].
4.1需求预测顾客需求预测是收益管理的基础部分.早期有关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航空业.如:Beckman与Bobkowski最早对顾客到达的分布进行了研究,比较了泊松分布、负二项式分布和伽玛分布与航空公司实际数据的匹配情况,结论是伽玛分布与实际数据比较吻合[16].综观需求预测的研究,主要有统计方法和随机过程方法两类.统计方法是对需求分布进行建模,通过对顾客需求分布的研究建立描述顾客行为的统计模型.Lyle的研究结果是总需求服从负二项式分布,因为Beckman与Bobkowski的研究由于数据受到“约束”使曲线被截断了顶端[17].随机过程方法是对到达过程建模.通过对单个顾客到达过程的分析来建立随机到达模型.大量研究表明,混合泊松过程(在一个泊松到达事件中允许成批到达)得出的累积分布比较符合实际数据.20世纪80年代Gerchak等[18]和Alstrup等[19],以及90年代Lee[20]、Lee与Hersh[21]、Zhao[22]等研究者也是利用均匀或非均匀或混合的泊松过程来建立需求到达的随机过程模型.Gallego与vanRyzin还利用一般点过程技术对到达过程进行研究[23].Nahmias针对一般需求的预测问题[25]和McGill的多变量多重回归方法[26]都考虑了需求“溢出”问题的影响,并在模型和方法中加入了相应的无约束化处理.Ghalia和Wang建立了一个基于模糊判断规则和模糊逻辑方法的智能专家系统,用于预测酒店客房的需求[43].
4.2超量预订Rothstein做了一些早期的工作以寻求酒店预订管理问题和航空公司预订管理问题的相通之处[27],通过这两者的对比提出了马尔柯夫链决策模型.他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对于目标日期在不同的决策点对过量预订的限度进行调整,预订需求、取消预订和顾客按时出现率等问题都是不确定的.Ladany为拥有单人房间和双人房间的酒店提出了一个动态决策模型[28].Liberman和Yechialli提出了另外一个动态决策模型,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取消先前的预订或者增加特殊价位的预订[29].Williams提出了与它们略微不同的方法[30],他对具有代表性的有需求高峰的这一天进行建模,假定这一天对客房的需求源于三个方面,它们按优先权从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续住顾客,预订顾客和临时顾客.顾客客容能力管理是酒店管理人员为达到供求平衡采用的一种进一步的策略[31],这是一项达到增加全面收益目标的有效策略.Schwartz和Hiemstra将曲线拟合方法(curvessimilarityap-proach)用于酒店的客房预订,通过对酒店过去的预订曲线的拟合来提高酒店预订的精度[44].
4.3客房分配客房分配是根据顾客需求的动态特征对每类细分顾客的客房预订限制的动态设定[45].有关分配问题的文献较多[48~52],但针对酒店客房分配的研究则较少.Bitran和Mondschein提出了一种用于酒店客房动态分配问题的启发式方法,假定需求确定且顾客有停留多天的情况[46].Baker和Collier专门针对酒店的收益管理问题设计了两种启发式算法,将超量预订和客房分配有机集成,并建立了仿真模型来模拟实际的酒店运作环境.研究表明:不同算法的选择取决于酒店运作的不同环境,如:客房需求的高低,已订房而不入住顾客的概率高低等[45].Beker、Murthy和Jayaraman等人基于顾客需求与可销售客房数目的相关性,采用静态竞价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将需求预测和客房分配集成的方法[47].对于酒店客房分配中的随机因素,主要有三种处理方式.第一种是期望价值模型,通过优化期望的目标函数满足一些预期的约束来处理随机规划中的随机参数.第二种方法,即机会约束规划,由Charnes和Cooper率先提出[32],通过设定一个置信水平来处理不确定性,要求在这个置信水平上随机约束是有效的.Iwamura和Liu提出了一种基于随机仿真的遗传算法来解决一般的机会约束规划问题[33].有时一个复杂的随机决策系统可以承担多个任务(事件),而且决策人希望机会函数最大化(机会函数定义为能满足事件的概率).为了对这一类问题进行建模,Liu为称之为机会依赖规划的第三类随机规划建立了一个理论框架[34].Liu和Ku[35]、Liu[36],Liu和Iwamura[37]在其论著中对机会依赖规划的潜在应用和其他一些观点进行了介绍.
4.4定价价格设定策略是在预订日期前的几个月进行的.Eliashberg和Steinberg通过调查发现对于价格策略的研究或多或少地独立于收益管理的研究[38].Gallego和vanRyzin[23]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Gallego和vanRyzin[24]证明了用一个优化控制公式明确价格设定的方法优于采用竞标价格或超量预订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对于实际问题的计算效率太低.Badinelli指出有两种形式的预订,分别为“隐性价格”(ddenprice)的情况和“显性价格”(revealedprice)的情况[39].在“隐性价格”的情况下,预订顾客并不急于付款,这就使得预订顾客和预订系统的交易成为一桩概率性事件.如果所报的价格并不比顾客愿意付的价格高,顾客就会预订.在“显性价格”的情况下,顾客会声称他们有权享有一个特定的价格.在这种情况下,预订系统可根据对可能的损失和赢利的分析接受或婉拒预订,使实际的客房入住量和入住率与优化的预订计划相差不大.Leung和Lai发展了用于设定预定水平转移函数模型[1].Feng与Gallego将需求当作一个连续时间随机过程对待,得到定价问题的最优边界准则[40],后来Feng与Xiao将风险因素考虑进去,修改了目标函数,拓展了该模型,并且分析了决策者的风险偏好对最优决策的影响[41].国内有关收益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联机检索的结果表明有关研究文献和实例应用尚不多见.超级秘书网
5酒店收益管理的研究前景
上述研究进展为酒店收益管理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应该着重考虑酒店收益管理过程的随机性、动态性和环境的变化,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酒店收益管理的目标辨析研究.包括酒店收益与顾客满意的定性分析、设定、数学描述和目标评判;目标之间的相生相容关系、冲突矛盾关系和主次层次关系.•酒店收益管理的概念模型研究.目的在于:使为已经订房的顾客提供客房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使为临时顾客提供客房的可能性达到最大化.酒店收益管理这一系统是多角度的、多方面的、多功能的、多准则的并且包括许多随机因素,建立的模型应能恰当表述以适应管理人员的不同目的.通过酒店收益管理模型的研究解决如下两个关键问题:如何设定订房比例,以便通过为临时的顾客留有更多的客房来增大收益;如何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为不同的顾客设定订房价格.•酒店收益管理的算法设计.因为随机规划模型常常是非凸的并且特别复杂,应设计更为有效的智能算法,如基于随机仿真的遗传算法等.•酒店收益管理的变量和参数分析.基于搜集的数据,提出的模型在不同的准则下进行测试.将得到的结果与利用文献建议的现有方法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来评估得到的结果的优劣.基于得到的结果,提出在不同准则下运用不同参数的指南.然后讨论在不同商务环境中影响模型实现的因素,给出选择恰当参数和订房策略的准则.•网络环境下的酒店收益管理.随着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酒店收益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对酒店业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分享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减少了酒店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原本激烈的竞争日益加剧.网络环境下的酒店收益管理是酒店收益管理进一步发展和研究面临的一个新课题.•酒店收益管理的实例研究与推广.管理研究应该遵循“问题导向”和“环境依赖”的原则,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将所得的研究结果和进展与酒店管理的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LeungJ,LaiKK.AstudyindemandreservationinahotelinHongKong[A].The16thInternationalConferenceinProductionRe-search[C].Prague,CzechRepublic:2001.258—269
[2]BellPC.Revenuemanagement:That’stheticket[J].OR/MSToday,1998,(April):430—439
[3]KimesSE.Yieldmanagement:Atoolforcapacity-constrainedservicefirms[J].JournalofOperationsManagement,1989,(8):348—363
[4]WeatherfordLR,BodilySE.Ataxonomyandresearchoverviewofperishable-assetrevenuemanagement:Yieldmanagement,overbookingpricing[J].OperationsResearch,1992,10(5):831—844
国际交流篇
中国饭店跨国经营的可行性及其战略选择/杜江
中国与国际饭店业竞争和发展有关问题的思考/沈成相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饭店的发展/张广瑞
关于日本的酒店/旅馆接待中国人的现状之研究/郑垒
市场营销篇
*酒店集团化探讨
中国酒店集团发展的障碍/RayPine
展望21世纪的中国酒店集团/戴斌
中外饭店管理集团发展对比研究/高天明
中国酒店业的专业化及集团化/杨俊辉
*分时度假
21世纪国际旅游渡假村业及渡假村经营管理的发展趋势/刘伟
我国分时渡假和产权酒店业发展研究/刘赵平
中国渡假酒店发展前沿态势与问题/吴文学
分时渡假--旅游住宿业和房地产业结合的新理念/张俐俐
*品牌战略
酒店品牌与市场的沟通要素/蔡利平
创造中国与世界名牌饭店的理论、方法与案例/何建民
人力资源篇
旅游行业中人力资源的评价--职业技能认知系统/VongFang
酒店和旅游经理人的新要求/Ruud.Reuland
21st世纪澳大利亚旅游高等学位教育的前景和挑战/StephenJ.Craig-Smith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怎样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为全球培养高水平的未来酒店人才?/MarcoTorriani
新世纪旅游人力资源的发展态势/刘住
创新建设篇
创新是酒店竞争与发展的灵魂/葛增明
酒店设计与盈利/郑超
论酒店顾客价值创造/郑向敏
综合管理篇
转轨时期中国中低档酒店所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董红卫
饭店组织环境管理业绩审计程序概述/丁毅培
西方饭店受托管理在中国嫁接/王新
CONTENTS
InternationalExchanges
FeasibilitiesAndStrategicChoicesOfTransnationalOperationforChineseHotels/duJiang
OntheCompetitionofHotelinginChinaandAbroad/ShenChengxiang
China''''sHotelIndustryIntheContextofGlobalization/zhangGuangrui
ResearchinCurrentSituationSituationofJapaneseHotels''''ReceivingChinese/ZhengLei
BusinessMarketing
*HotelGroup
Barrierstohotelchaindevelopmentinchina/RayPine
ProspectsforChina''''sHotelGroupin21stCentury/DaiBin
[关键词]经济型酒店市场细分差异化定位
一、关于经济型酒店的界定
在《2007年中国经济型酒店发展绿皮书》中,将经济型酒店定义为“经济型酒店,是现代酒店业适应需求变化的产物,是相对于传统的全服务酒店(FullServiceHotel)而存在的一种新的酒店业态。从概念上看,我们所说的经济型酒店最早对应的是Budget?Hotel,随后又被扩大用来泛指EconomyHotel。众所周知,这里的Economy是“经济”、“节约”,即不浪费的意思。而Budget译为中文所体现的“经济”之意,来源于“预算”、“预算案”,是?“划算”、“值得”、“合算的”的意思。显然,二者指的都是性价比高,而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便宜”。由此也就不难理解“经济型酒店”有别于“全服务酒店”的标志性特征。”
根据目前我国饭店行业发展现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于经济型饭店而言,通常认为是价格相对比较适中的中低档饭店,它一般具有一定服务水平,围绕主体功能的配套完善,价位适中,投资较少,主要是面向一般的商务人士、公司职员、中小企业主、经济型旅游者、社会大众提供以住宿为主的服务。包括部分星级饭店和与之档次相当的社会旅馆与其他接待设施。从饭店硬件要素看,经济型饭店主要在要素配置、服务项目设计、饭店档次、投资总额等指标少于或低于高档豪华型饭店;从饭店产业层面上看,经济型饭店主要包括第一层面的一、二星级与部分三星级的旅游饭店,第二、第三层面有一定规模与接待能力、相对较高档的接待设施与商业设施;从需求和市场角度看,经济型饭店主要面对消费水平较低、顾客对服务水平有一定要求的价格敏感型的大众化的消费者。在某种意义上,只要是符合相应指标的饭店都可以划为经济型饭店范畴。
而在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型酒店以价格和设施差异化为主要区分标准,进一步细分成三种类型档次的酒店: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有限服务酒店在经济型酒店中属于高档次,经济酒店中档,廉价酒店则属于最低档次。这三种层次的酒店价格相差很大,其硬件设施的差距也非常大,有限服务酒店的客房硬件设施不亚于四五星级宾馆,而一些廉价酒店则在削减成本的思想指导下尽量简化设备,客房设施比较简陋。由于拥有近百年的时间沉淀和积累,各个经济型酒店的品牌特色、经营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技能的差异化都比较明显,分别拥有稳定的客源群体。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目前关于经济型酒店的定义比较模糊,由此导致的市场细分、产品定位模糊而引起的无差异竞争就不足为怪了。因此有必要重新进行市场细分,将不同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从而形成细化的专业市场,形成有序良好的竞争格局。
二、目前经济型酒店发展状况
由于经济型酒店这种新兴业态对市场的广泛适应性,中国本土的经济型酒店品牌也同时开始发展起来。自1996年上海锦江集团开始酝酿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开始,中国的经济型酒店品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如1997年的“锦江之星”,1998年的“扬子江”,1999年的“中江之旅”,2002年的“如家”、“城市之家”、“万里路”,2003年的“莫泰”、“新宇之星”,2004年的“格林豪泰”、“速8”、“中州快捷”,2005年的“7天”、“维也纳”,2006年的“雅悦”、“七斗星”等等。还有“宝隆居家”、“城市客栈”、“都市客栈”、“汉庭”、“华天之星”、“金一村”、“桔子”、“利华佳合”、“南苑e家”、“日月光”、“山水”、“神舟”、“欣燕都”、“粤海之星”、……据初步估计,迄今,我国经济型酒店连锁品牌近100个,开业店面已经超过1000家。
经济型酒店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是同质化竞争的加剧引发的价格战。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网公布的“2007中国经济型连锁酒店品牌10月榜”显示,经济型酒店竞争日趋激烈。与上一季度相比,在短短时间,前十位的品牌排名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除如家继续保持客房总数第一,第二至第七名的排位全部变换。莫泰、7天等上升,锦江之星等下降。其中,排名第四的7天以48%的门店增长速度,继续列增幅第一。格林豪泰客房数不变,排名降至第六的速8客房数则出现下降。经济型酒店第一阵营,开始逐步分化。统计显示: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入住率已从2005年的平均89%跌至2006年的平均82.4%;平均客房价格从2005年的328元,降到了209元;经济型酒店单店年回报率由两年前的30%~50%下降到20%~30%。与此同时2007年经济型酒店物业成本相比2006年上升了40%多。
三、经济型酒店差异化定位
目前中国经济型酒店的市场细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很多经济型酒店定位比较模糊,有些只是笼统的把自费出游和中小商务客人作为目标市场,很少有进一步的划分。
然而,在经济型酒店非常发达的美国,不同的经济型酒店所针对的目标市场是非常明确和独特的。有专门为自驾车客人准备的汽车旅馆,有专门为老年游客提供的酒店,有专门为青年背包旅游者提供的住宿设施,有专门接待女性旅游者的酒店,还有针对家庭出游的公寓式经济酒店。
国内经济型酒店在达到一定数量以后,市场竞争加剧,笼统的市场定位和无差异的产品已经不能有效地吸引顾客,尤其是产品的同质化将是经济型酒店参与市场竞争的致命缺陷。因此,市场细分和产品差异化是酒店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1.依据目标市场的消费特征来细分客源市场
为此,按照顾客群体的年龄、性别、出行目的、职业、收入等指标,可以将目前的经济型酒店客源市场进一步细分为很多目标市场,如老年游客市场,青年市场,求医者市场,学生市场,商务游客市场,白领度假市场、自助游客市场,自驾车游客市场等等,根据这些细化的目标市场的消费特征设计不同的经济型酒店产品和服务,填补市场的空白,形成稳定的目标消费群体。例如格林豪泰作为国内高品位、高性价比连锁酒店,主要目标群体为会议商务客人。
2.参照国外经济型酒店的标准
如前所述,国外经济型酒店以价格和设施差异化为主要区分标准,进一步细分成三种类型档次的酒店:有限服务酒店、经济酒店和廉价酒店。也即细分为高档、中档、低档酒店。例如锦江之星2007年着眼于经济型酒店中的高端板块,打造新的品牌,晚于低端品牌推出。这样,包括锦江之星占据的经济型酒店中端市场,锦江旗下的经济型酒店将有可能囊括经济型酒店市场细分之后的高、中、低三大领域。与其他经济型酒店的单一产品不同,汉庭集团旗下拥有"汉庭酒店"、"汉庭快捷"两个成熟的品牌,"汉庭客栈"也在筹划多时。这三个品牌,已经囊括了经济型酒店市场细分之后的高、中、低三大领域。集团化的管理,也会让公司会从组织结构、产品设计、运营管理等方面,做得更加完善。而中青旅旗下的山水酒店却是走“有限服务酒店”的路线,产品设计、物业、管理服务等要素均要求较高,虽然规模扩张速度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单店利润要明显高于廉价酒店。两种类型的经济型酒店代表了这一市场未来细分的发展方向,甚至今后还可能出现一定的交叉。
3.注重品牌建设,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另外,现代社会中,品牌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载体,酒店行业作为一种无形服务和有形产品紧密结合的行业,品牌对其意义尤为重要。每个经济型酒店品牌必须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完成品牌形象的定位和内涵的定义,目标市场的细分和顾客忠诚度的树立,产品设计的改进和服务的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稳定的客源。
国内其他品牌的经济型酒店要想避免同质化带来的恶性价格竞争,必须整合资源,优化配置,走以产品差异化为动力的经济型酒店的专营化发展,强调差异化定位,科学管理、才能使经济型酒店产品形态更加丰富,连获取预期的投资收益。
参考文献:
[1]沈涵:经济型酒店的产品创新与市场细分.[J].旅游学刊2007年10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作为最根本性的初次分配,在合法的前提下应当遵循公平、激励、竞争、经济的原则,并结合酒店的类型、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酒店的竞争策略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酒店的薪酬组合方式,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薪酬体系。
1.1公平性原则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就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当有人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和焦虑,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及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所以,笔者认为公平性原则是薪酬设计中的首要原则。因为初次分配的不公平,较难在更高层次的分配中加以扭转,而酒店的特点———主要商品就是服务,决定了酒店的服务工作是其生命线,分配的公平性是激发员工在酒店服务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动力。
1.2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即差异性,就是要求酒店在薪酬设计中,在体现多劳多得分配原则的同时,要充分考虑不同岗位之间工作要求(服务质量)差异、责任大小、技术高低,以及各岗位在酒店运行中为提高质量、增进效益所发挥的作用,适当拉开薪酬水平的差距,从而实现酒店决策层的薪酬策略,真正体现按照贡献大小分配的原则,引导员工在酒店内部关键岗位竞争上岗的氛围,最大程度上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1.3竞争性原则
酒店要吸引人才,除了酒店整体实力、硬件环境、区位优势等因素外,薪酬体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酒店在薪酬设计时,应根据自己的支付能力、所需要人才的可获得性等具体条件,将酒店的薪酬水平确定在本地区酒店行业中等偏上的水平(一般情况下,可设定为比本地区酒店行业平均薪酬水平高15%为宜),使酒店的薪酬体系在不导致酒店负担过重的前提下,在同行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达到吸引人才、激励和留住优秀员工的目的。1.4经济性原则酒店的企业属性决定了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薪酬标准的提高,虽然增强了酒店的竞争性及对员工的激励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酒店人工成本的增加。再则,由于酒店属劳动密集型企业,星级越高服务质量要求越高,机构与人员配置也就因分工细化而更加完备,势必推动了人工成本的上升。所以说,酒店薪酬设计必然会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经济性原则的要求,确保酒店的应得利益,并在实施中不断修正和完善,保持薪酬体系的经济性及其动态的平衡。
2薪酬管理基本框架的确立
在明确了酒店薪酬设计的原则后,酒店决策层就应考虑如何将酒店的发展战略融入到酒店的薪酬体系中,体现激励与竞争并存、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就应该着手薪酬市场调查、岗位评价等大量全面细致的工作,确定酒店各岗位的薪酬水平,初步确立酒店薪酬体系的基本框架,为薪酬设计奠定最根本的基础。
2.1确定薪酬策略
薪酬策略实际上就是酒店决策层依据酒店中、长期发展战略,选择适合酒店实际发展的薪酬体系及其结构。薪酬体系的组成结构,从其性质上一般分为三类,即高弹性类、高稳定性类,以及二者的结合———折中类。笔者认为,现代酒店业具有管理层次多、岗位性质差异大等特点,所以宜采用折中类的薪酬体系与结构,既有高弹性成份,以激励员工提高绩效,又有高稳定性的成份,以促使员工注重酒店的长远目标。并针对酒店中各部门或岗位不同的经营工作性质,高弹性与高稳定性在薪酬组成中所占的比例拉开差距。如:在经营部门中,高弹性薪酬比例应占多数,可达60%~70%(最高不要超过80%),与经营业绩挂钩;而在后勤职能部门中,其工作量与酒店的经营业绩并非成正比,故薪酬比例中应该是高稳定性成份占主要部分。2.2薪酬市场调查薪酬市场调查是指酒店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各种途径,采集本行业与酒店薪酬设计所对应岗位人员的工资福利以及支付状况的信息,并进行必要处理分析的过程。科学的调查分析,能使酒店掌握当前薪酬与管理的新变化和新趋势,有利于控制人工成本,增强酒店竞争力,为酒店调整员工薪酬水平提供依据,最终为薪酬设计奠定基础。对此,在薪酬市场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要求和调查结果的用途,把握调查方向;其次要确定调查范围,应选择与自己酒店在星级、档次、规模等相似的酒店,且相同或相近的岗位,其重点是把握可比性;再则,调查所收集的薪酬数据的启止时间应当一致,便于数据的统计与对比、分析,提高薪酬市场调查的可信度。
2.3岗位评价与分类分级
岗位评价其目的在于通过岗位分析,量度酒店内部各个岗位的价值并建立起岗位之间的相对价值关系,也就是评价各岗位在酒店经营与管理中的价值,以此为基础最大程度上保证薪酬设计时酒店内部的公平性。而岗位分类分级,是在岗位调查分析及评价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法,根据岗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对酒店各岗位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进行划分。其中,职系和职组是按照岗位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对岗位所进行的横向分类;岗级和岗等,是按照岗位的责任大小、技能要求、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等要素指标对岗位所进行的纵向分级。所以,在酒店薪酬设计前,应通过对酒店全部岗位的评价与分类分级,区别出不同岗位的类别和等级,作为酒店薪酬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基础。
2.4确定薪酬水平
薪酬水平就是酒店依据薪酬策略、薪酬市场调查获得的信息、岗位评价及分类分级,所确定的酒店各岗位的薪酬水平线。一般来说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薪酬水平完全建立在薪酬市场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即:将酒店的岗位评价数据与薪酬调查数据进行结合,以岗位评价数据为横轴,以市场调查数据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系中标出各岗位的岗位评价和市场调查数据,用最简洁的直线将这些散点连起来,得到一条薪酬线;另一是完全由薪酬曲线来确定各岗位的薪酬水平线。即:先将市场调查的各岗位薪酬得出薪酬曲线,然后将各岗位的岗位评价得分代入薪酬曲线,最终得出各岗位的薪酬水平,其特点就是将市场调查的外部信息与岗位评价的内部信息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了薪酬体系的内部公平性。
3薪酬管理的设计
酒店薪酬体系的设计,应以酒店发展战略为导向,既要考虑到薪酬体系的外部影响,还应考虑到酒店行业特征等内部影响,围绕薪酬设计原则,在市场调查与岗位评价及分类分级的基础上,确定适合自己酒店的切实可行的薪酬结构与等级,确保酒店薪酬体系的适用性,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1确定薪酬结构
酒店业经常采用的薪酬结构主要由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浮动工资、技能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保险、福利等项目组成。酒店薪酬结构的确定,就是确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员工的薪酬构成项目及其所占的比例。首先是薪酬构成项目的确定,需把握的是:不同工作性质及不同薪酬水平的员工薪酬结构,其构成项目可以有所不同。如:经营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销售人员,可设计为绩效工资为主的高弹性的薪酬结构;后勤职能部门员工,应设计岗位工资为主的高稳定性的薪酬结构;客房整房员工可设计为以计件工资为主的薪酬结构;酒店高级管理人员及骨干人员,在薪酬设计时除了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或浮动工资、奖金等工资项目外可增加职务津贴、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项目。其次是各薪酬构成项目的比例确定,需把握的是:针对不同工作性质及不同薪酬水平的员工,其薪酬构成项目的比例应有所不同。如;销售人员应侧重激励,则绩效工资或奖金应占较大比重;后勤职能部门员工由于其工作相对来说不直接影响酒店的经济效益,所以应侧重保障,岗位工资或技能工资所占的比重就大一点,而绩效工资或奖金所占的比例就会较小;而酒店高级管理人员由于其工作的成果可以自己控制,且对酒店影响较大,所以其薪酬结构中绩效工资或浮动工资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位于酒店执行层面的一般员工(不包括计件制和销售员工),由于其工作的成果有时并非能由自己掌控的,且对酒店的影响相对较小,所以在其薪酬结构中绩效工资或浮动工资所占的比重不应太大。
3.2确定薪酬等级和档次
在当前酒店业中,由于经营模式、酒店规模、市场定位、发展战略等不尽相同,薪酬等级也各不相同,但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分层式薪酬等级类型,其特点是薪酬体系中设置的薪酬等级较多,呈金字塔形排列,员工薪酬水平的提高是随着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的,目前大部分酒店采用此类型;另一种是宽泛式(也称宽带式)薪酬等级类型,其特点是设置的薪酬等级较少,呈扁平状,员工的薪酬水平的提高既可以是因为个人岗位级别向上发展而提高,也可以是因横向工作调整而提高的,目前少数经营业务灵活性强或内部人员调整相对较多的酒店有采用此类型的。所以,应采用何种类型的薪酬等级,则是各酒店视自己酒店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本人从酒店业的发展来看,由于酒店的管理层次、岗位类别较多,且相对稳定,内部人员横向调整也不算频繁,故倾向于在目前酒店中还是采用分层式薪酬等级类型为宜。在确定了酒店薪酬等级的类型后,为弥补各薪酬等级中的人员向上一等级晋升发展的机会(等级越高职位越少),每个薪酬等级中视个人能力水平高低、历次考核结果等情况,还应划分多个薪酬档次,特别是在服务员的岗位更应划分比其他等级更多的档次,以此鼓励每个等级人员注重个人发展,在日常服务工作中争先进创优质,并在考核中获得较好的成绩,从而激发各层次员工的积极性,真正发挥酒店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薪酬档次的调整,应结合每年度绩效考核进行调整,但员工或管理人员的薪酬档次调整范围,一般不超过该薪酬等级的上、下限。
3.3保险和福利项目设计
1.经济型酒店现状分析
(1)价格优势明显。目前经济型酒店的房价在100元~300元之间浮动,相对于当地的星级酒店价格来说是比较便宜的。这也是经济型酒店比较明显的一个竞争优势。主要是因为经济型酒店与星级酒店相比,只能提供住宿和简单的早餐,服务人员星级酒店相比数据量少很多,这就使得经济型酒店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房价也随之大幅降低。
(2)发展速度趋缓。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大规模发展,目前如家、汉庭连锁酒店、7天和锦江四大品牌垄断格局基本形成。因而的经济型酒店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规模上都逐渐趋于饱和状态,发展速度开始明显变慢。
(3)网络营销意识逐渐提高。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实行网络营销是适应当今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的促销方式。在此社会背景下,的一些经济型酒店也逐渐意识到这一点,开始将网络营销作为促进酒店发展的市场营销策略,在“携程”、“艺龙”等大型的门户网站,都有主要经济型酒店的预订服务平台,同时拥有强大的营销观念且经营意识比较超前的经济型品牌连锁酒店还有自己的官方网站。
2.存在问题
(1)经济型酒店形象定位混乱。经济型酒店与商务型酒店在市场上是有区别的。的一些自称是商务型的酒店定位却是经济型。商务型酒店是处在经济型酒店和星级酒店之间的一种酒店形态,服务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但却很专业,目标市场人群比较单一,主要以商务人士为主,侧重于商业气氛。而经济型酒店则重点凸显家庭、个人的温馨气氛。
(2)市场细分不完全。经济型酒店由于起步较晚,发展的超前性和管理的专业性较差,目前很多酒店对目标市场的细分比较粗略,已经产生了市场重叠。根据国外的经济型酒店发展经验,经济型酒店分为在价格和硬件设施上差别很大的三种类型,目前不只是沈阳,就算全国市场上还没有出现非常清晰的产品层次的划分。
(3)市场营销手段单一,销售预订网络不全。目前沈阳的经济型酒店品牌缺乏市场营销的意识和手段。主要是仍没有重视市场区分和特色产品的开发。目前像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几家酒店连锁已经建设了独立销售预定网络和电话中心,除此之外的大多酒店品牌都还是依靠专业的订房中心或者旅行社来销售客房。
(4)市场竞争激烈。目前的酒店竞争主要包括经济型酒店、高端星级酒店和低端家庭旅店,以及单位招待所之间的竞争。如何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呢?降价虽然是参与市场竞争的常用手段。但却忽视了服务上的创新与发展,就会导致与国际酒店业的服务差距越来越大,因而降价不是最明智的选择。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研究
1.注重突显品牌个性
经济性是经济型酒店的突出特点,也正因为这一点使得酒店之间的定位容易雷同,导致同质竞争激励的问题存在。为此还是要进一步分析和细分市场,找准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身实力的目标市场,进行差异化经营。只有拥有自己的个性,才能凸显其竞争优势。
2.加强品牌管理
现在绝大多数的品牌经济型酒店扩张都是已增加加盟店的数量为主,这就导致了加盟店的数量快速增长,以及由此带来的品牌管理难度问题,那么强化总部的管理和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有品牌管理意识,在加盟店的选择上要综合考虑,确保质量;其次可以考虑运用品牌渠道提高加盟店的入住的难度,降低运营风险;同时可以通过管理人才输出和完善的人员培训制度来强化品牌管理的质量。
3.拓宽人力资源渠道
经济型酒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必然会带来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为了弥补这一空缺可以考虑下列三种办法:一是从其他各种类型的酒店挖人,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会导致人力资源的恶性竞争;二是从自身入手,加强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力度,扩充人才储备来解决人才匮乏问题;三是目前许多酒店已经开始试点与有相关专业的院校进行订单式培养,联合办学。此种办法有利于从根源上解决经济型酒店行业的人才缺乏问题。
4.收购中高端酒店
现代酒店,已然摆脱了传统酒店固有的经营模式,业务范围也在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发展拓宽。除了既有的住宿业和饮食业外,许多现代酒店也开始经营商品零售、交通票务服务,甚至一些大型现代酒店,还出现了娱乐、旅游等服务项目。业务的不断拓展,就必然会为财务工作带来极大的压力。经营项目的繁多,加之酒店行业资金流转快速的特点,使得酒店行业的财务工作相较其他行业而言,具有更大的难度。会计核算作为财务工作的核心内容,导致酒店行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不同于其他行业的会计核算,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因为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历史相较于其他现代行业而言,在管理方面仍稍显稚嫩,加之受传统酒店行业的影响已久,会计核算工作仍然存在着大量问题亟待解决。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近年来大量外国酒店入驻中国市场。对于消费者而言,固然是多了一种选择。但对于国内酒店行业经营者而言,面对国外酒店品牌进入的压力也不言而喻。竞争的加剧,对于服务型的酒店行业而言,如何增强酒店的竞争力,使得自己的酒店在国内外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脱颖而出,成为了酒店管理层共同思考的问题。在一个企业中,管理层的管理作用居于核心地位,而财务管理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内容,自然更是重中之重了。纵观国内外酒店行业,尽管中国的酒店行业近年来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的基础上有着迅速的提高,但受历史因素影响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和国外领先现代酒店行业仍然有着明显的差距。国际酒店业会计师协会在1986年曾出版了“酒店业统一会计制度”,以期现代酒店行业的会计核算体系可以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统一会计制度的出台,使得全球范围内的酒店行业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准,对于酒店行业市场资源的统一整合,相互借鉴发展,提高会计效率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中国,如今依然没有一个行业内统一的核算标准,其目前采用的会计核算制度仍然是适用于大多数企业的制度。缺少了行业自身特点的会计核算,这就导致依据其所产生的会计语言不能为酒店行业提供真正的决策依据。国内笼统的会计报表,因采用标准不同,也无法和国际领先酒店行业进行比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现代酒店行业的发展。因此,尽快与国际接轨,结合国内行业的自身特点,采用国际标准的会计核算体系,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现代酒店在会计核算中出现的问题
会计核算贯穿于酒店管理的始终,对于酒店而言,会计核算可以有效保证酒店经营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财产安全。但会计核算是一种通过会计方式来达到财务控制,以期提升管理的科学方法,其并不能为酒店提供预防的目的。因为会计核算自身存在着局限性,在具体实施中常常会受许多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制定会计核算制度时,应当充分考虑多种因素。现代酒店会计核算制度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部腐败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权责发生制原则。实行权责分离,就是为了保证员工之间相互牵制、相互监督、责任明确。但在许多现代酒店中,由于内部腐败,而产生了会计所得信息的不真实。例如,酒店服务生在收取了费用后,与收银员共同腐败,就会导致二者之间的制约变得形同虚设,在会计核算时所得到的信息来源也并不真实。没有明确真实的信息基础,会计核算的工作也最终也必然只能得到一个不真实的结果。
(二)人为因素导致核算失效
会计核算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因为操作的人为性,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或有意、或无意的因素影响。以有意来说,如果执行会计核算的高级管理人员、虚报费用、私做报表等,都会导致会计核算从根本上失去了作用。酒店会计核算中,对于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高,录用核算人员的门槛过低,导致一些特殊岗位的人员专业知识不扎实,无法胜任自己的工作,在专业问题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纰漏,再比如无意而言,稽核人员因马虎或出错,或者因为信息不及时等,都会影响会计核算程序失去其原本的效果,导致最终数据的偏差。
(三)会计核查程序本身的局限性
一般而言,会计核查程序是为了那些复杂、频繁的财务管理工作而单独设计的。对于一些会计核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特殊情况,可能有事并没有明显的效果。在现实生活中,要设计一个十全十美的程序来应对财务管理工作显然是不可能的。尤其,在国内现状而言,大多数现代酒店并没有采取一个符合行业特点的专业性会计核查程序来进行管理,这就到导致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因为采用的是通用的会计核查方法而无法应对具有强烈行业特点的会计工作。这对于酒店财务管理来说,无意是为其会计工作增加了巨大的工作量。
三、会计核查问题的相关对策
(一)完善核查机构独立性
强化内部监督会计核查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国内外大量实例已经表明,多数是内部财务腐败问题所导致。因此,会计核查控制的首要任务就应当是解决内部监督的问题。另外,在现代酒店管理中,很多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并没有被独立出来,而是依附于财务工作的一部分,甚至在某些酒店中,出现了自理自查现象的发生。这就使得原本对于公司至关重要的会计核查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形式主义,只是流于表面程序,而忽略了其真正的意义,会计核查工作也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现代酒店应当建立起自己独立的核查机构,强化其内部监督职能,真正完善会计核查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加强会计核算信息的及时性
由于酒店经营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经营,有其自身资金流转快、人流量大的特点。因此,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也应当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加以调整。酒店以某一旅客或某一团体为单位进行接待,随之入住而带来的就是后续的各项服务项目。这些都要求酒店在很短的时间内及时正确的完成。因此,会计核查工作如果依据普通公司企业以月为单位进行展开,必然会导致大量问题的产生。应当编制每日营业报表,简便手续,这就要求酒店管理者及时提供酒店的经营动态,以服务于会计核算信息的来源及时。例如,应当以日为单位,将每日的信息流水编制报表,次日报给有关部门经理。由此可见,酒店的会计核查工作,相较于普通公司企业而言,在时间方面有着更为高的要求。会计核查是酒店管理的基础与前提,加强会计核查信息的及时性,有利于加强酒店内部的财务控制。
(三)注重人力资源开发与会计核查工作的标准化、科学化
进入大互联时代之后,商业民主意识和消费者渐渐崛起,这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市场营销不再是从一端向另一端的商业过程,而是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之间的交流互动过程,甚至要求二者之间的关系愈加亲密,继而形成品牌与目标消费群之间的强关系,这种关系应该是一种“生活关系”。简言之,就是将品牌的市场营销活动与消费群的社会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双方来说,自觉地建立起亲密友好型的关系。
二、酒店营销的几点思考
(一)提供更好的支付体验
手机扫码,完成支付,无需前台过账,即可自动收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这种新型便捷支付逐渐成为了酒店营销的新内容。作为中国移动互联网最大入口的微信,拥有七亿的用户。微信支付依托着微信的大数据库,强有力地占据了便捷支付的大部分市场。近期,长沙佳驰软件与腾讯微信深度合作,将简单点免费酒店管理系统全面接入微信扫码支付,为酒店提供“一部手机住酒店”的全新到店支付方式。该项支付流程为旅客在酒店前台扫描入住登记单上的二维码---输入密码---确认支付,即完成房费的支付,旅客无需携带银行卡和现金即可完成支付,酒店也无需为客人找零。这种体验让追求数字化生活的消费者大呼过瘾。
(二)酒店自建销售平台,避免过度依赖OTA
从酒店自建平台的类型来看,酒店官网和APP是绝大多数酒店的选择。酒店在官网和APP上下了许多功夫,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但收获却并没有和付出达成正比,至少从数据上看是这样的。如果说酒店APP是业内跟风的鸡肋产品,那么官网也好不到哪里去。官网是酒店的重要的自有平台,但访问量却并不高。互联网的核心是分享,有分享才有共赢。尽管同行是敌人,但在面对共同的“敌人”OTA面前,可以抱团取暖。无论是同品牌酒店、同酒店集团不同品牌酒店,还是精品酒店之间,亦或同区域酒店极间都可以缔结联盟,并在联盟的平台内提供更好的服务。尽管OTA掌握着渠道并收取不少的佣金,但是客房是酒店说了算,酒店完全可以把位置好的房间留出来,放在自己的营销渠道上。有如此多优势,酒店要把自己的平台建设的风生水起并不难。
(三)节日营销关键在持续
节日营销或许看起来是一件无需耗费脑筋的事,因为节前消费是一个年度事件,但是如果你到最后一刻才开始说服消费者在节日购物时能够对你的企业进行关注的话,那么你尚未开始就已经失败了。与受众建立起联系是全年都在持续的一件事,必须是持续的联系而不是突然的联系,这样在消费者开始列出节日购物清单之前你就已经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如果你将节日活动独立于“平时”的数字及销售活动的话,那么作为营销人员的你就已经失败了。这并不是说你在节日季发起的强劲的节日营销活动没有意义,这里要强调的是那些活动应该是整体社交、移动以及数字营销过程的一部分。节日的讯息应该是你与客户已经进行的交流的一个自然延续。
(四)酒店营销在实践中的注意点
1、影响力为王。随着社交覆盖的下降和竞争的日趋激烈,通过有影响力的人以一种受信任的方式传递酒店营销信息是最佳途径。为那些有影响力的人赋予权力与利益,通过参与将新的粉丝变为酒店的忠实用户。
2、移动端App继续占领高地。内容将会继续以惊人的速度在移动端App上被获取。像Snapchat和Instagram这类App将不再是青少年的专利。如果酒店想获得更多的用户,移动端是酒店的必须要占领的地方。
3、短注意力时代需要更优的视觉效果。随着内容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需要以更快的速度获得潜在消费者的注意。可视化效果在这一方面会优于文本,这也就意味着酒店需要一个全面的视觉内容战略并且获得应有的重视。
4、品牌社区为赢。酒店应该寻找途径来创建社区。这就意味着,除了在facebook和推特以外,应该建立自己的网站,努力建立会员制体系并且生产独家内容。
5、利基站点(nichesite)价值凸显。企业将不得不寻找新的资源去获得新的目标用户。利基站点在这一环上将被证明是更为有价值的选择。利基站点的用户数量虽然不占优势,但是其特点是聚合力超强,目标用户集中。
6、视频项目填补空白。在教育,价值驱动,消费者服务或仅仅是单纯的娱乐领域,酒店应该以视频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联系并获取信任。需要以短视频和长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去填补空白。
7、行为营销促进购买消费。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将会帮助增加销量。基于消费者在网站上的行为分析去进行内容生产,酒店的营销会更为成功。
三、结语
(一)产品的同一性,缺乏新鲜感
当前人们在选择酒店上更加注重酒店的主题特色,然而,多数酒店的产品雷同只是充当了产品的单向提供者。在实际的推销过程中,盲目地从自身产品的特性出发,而忽视了消费者的实际心里感受与需求,从而给客户带来了不好的客户体验,使客户再次选择的可能性降低,直接影响了酒店自身的经营收益。
(二)低价盲目竞争,扰乱市场秩序
削价竞争成为一些酒店存活的手段,通过单纯的降价让利来获得客户的认可。在初期会得到一些顾客的青睐,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检验,低价竞争的模式不仅影响自身酒店的品牌与知名度,而且影响了行业之间的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容易使顾客产生误区,认为越便宜越有问题,从而丧失了自身酒店的忠实客户。在现代多样化的市场经济下,价格已不再是影响产品畅销度的主要因素。
(三)营销手段单一,网络利用不够
当前酒店的营销手段仍停留在传统的几大销售手段:广告宣传、公共关系、人员促销、营业推广、直邮销售。然而,在新形势下网络也日益深入人们生活中的各方各面,因此,加强酒店网络营销是目前服务行业制胜的关键性措施。
二、探析酒店营销中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行业的网络化与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新形势下,各种形式的竞争归根结底可以看作是信息化与网络化的竞争,信息与网络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工作与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数据与工具。然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一些酒店的营销与管理模式仍旧停留在签协议、走团队或简单的推销等传统营销手段上。这样直接导致自身的信息化与网络化程度地,不能及时掌握市场的变化需求,从而滞后了自身调节适应新形势的步伐,致使自身的竞争力不足。
(二)营销理念与管理手段的落后
目前,我国大多数酒店的经营理念相对落后,在营销手段上的投入不够,借助于单一的广告来宣传,酒店的自身知名度不高。在管理手段上,不注重酒店服务人员的培养,以低价来招聘人员,流动性较大。在酒店规模上,不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展酒店业务,多数超过市场的实际承载度。在酒店文化上,忽视酒店主题的文化建设,重视物质性感受,忽视软件的设备建设,整体拉低了酒店的水平。
三、改进现代酒店营销模式的措施分析
(一)加强酒店的人员培养与酒店文化建设
首先,酒店管理者要谙熟酒店管理的理论与经验,要定期组织管理者学习的机会,把先进的管理经验运用到酒店管理当中。其次,注重对酒店服务人员的岗前培养,适当提高员工的福利与底薪,解决人员的后顾之忧,从业人员需要经过专门的礼仪培训方可上岗。最后,酒店的软实力建设要突出本酒店的文化主题,营造一种新颖、独特、舒适的酒店氛围。
(二)更加注重顾客的体验与感受
管理者要切实把胃顾客着想落到实处,在酒店的营销过程中,不要去逼迫顾客消费,而是营造一种舒适的环境刺激其消费。服务人员要做到贴心服务,笑脸喜迎顾客的进出,酒店产品的推荐切实符合顾客的需求;员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注重以外的工作,例如:客房服务员为感冒的客户出其不意的送上姜汤,为生日的客户送蛋糕与生日祝福,为熟客上其爱吃的菜肴与选择预留爱好的房间等,注重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从而得到顾客的真实的信赖与再次选择。
(三)加大网络化与信息化的宣传力度
组建酒店自身的网站,要注意加强网站浏览、搜索引擎、旅行预订以及互动等各方面的友好性,使顾客在线上即可解决一些需要耗时的问题,增加顾客的良好体验及感受;培养酒店员工对网络营销的热衷度,酒店可以成立电子商务部,专人负责网络营销,从而拓展酒店的外在知名度,增加顾客的选择机会。
四、结语
作为现代酒店的经营,市场营销其核心作用已是势必所趋,当然酒店的营销,必须与饭店内其他部门密切配合,如住宿与前台、客房,用餐与餐厅,会议与工程、音响等,营销部常常代表顾客的要求和利益,而顾客的要求有时非常挑剔,有可能影响其他业务部门的政党工作程序,营销部应做好顾客与经营部门的协调工作。市场营销的作用在于沟通饭店和客源间市场的供求关系,以求饭店的最佳效益,因而酒店的市场营销是饭店经营管理的核心。
一、酒店营销的特点
1.综合性
顾客对饭店的需求除了宿、食等基本外,还包括美食、购物、娱乐、信息交流、商务活动等综合需求。现代酒店营销与饭店各部门的员工密切相关,只要有一员工的服务使宾客不满意,就会造成100-1=0。
2.无形性
服务是酒店的主要产品,酒店所有的产品都伴随服务出售,对酒店产品质量评价,取决于顾客对由服务支配的酒店产品的主观感受。酒店产品被顾客购买后,只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拥有使用权,而无法占有他们。
3.时效性
即酒店产品的不可贮存性。
4.易波动性
(1)旅游构成,食、住、游、如愿、购缺一不可。(2)季节性波动,即我们所讲的淡季、旺季。(3)受政治、经济、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影响。因此酒店的营销根据其特点,有效组织相应市场的营销,以追求最高效益。
二、酒店营销存在的问题
其一,有相当一部分酒店营销管理依然停留在走团队、签合约或简单的推销、低级的削价等传统营销手段上。缺乏对自身酒店进行市场分析及市场定位,或分析不够深入,定位不准,使酒店经营策略模糊。其二,当前酒店经营销售的主要精力放在了解对手,如何跟同行进行拼规模、拼价钱、拼服务、拼文化,只是在努力发掘自己的"潜力",逐渐形成了"闭关自守"、"闭门造车",使自己酒店的客源市场人为变小。其三,企业发展倡行“80/20法则”,即大部分企业80%的营业额是来自于其中20%的忠实顾客群的重复购买或消费,而其他20%的营业额才来自于那些80%的游离顾客。不少酒店就缺乏对20%忠实顾客需求的研究,没有考虑到如何才能吸引他们入住,如何才能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饮食、娱乐、社交等活动和消费的激励促销,更没有考虑到如何进行"个性化"的经营销售。
市场是酒店生存的源泉,而市场的主要矛盾就是供求矛盾,因此,酒店的经营思维应该一切以市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必须把企业推向市场,在市场中求得生存发展,从而确立在本地行业领域的主导地位。酒店无论怎样变化,万变不离“服务”之其宗,服务是酒店行业的本质,它是酒店的产品,它决不是单靠花本钱,靠硬件,可以代替的。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第一,提供个性化服务。人们的消费观念及消费需求不断向高级阶段发展,消费者已从原有的数量消费、质量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酒店提供的是生活服务,客人的一般心理总是求新、求异、求变的,比如对于异地的各种文化,人们往往表现得乐意接受。如果在服务中一味去迎合客人原有的生活方式,势必导向客户的“移情别恋”,无法取得理想效果。当然,创新服务不能强加于人,要给客人提供多种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客人的选择,做好个性化服务。酒店创新就要遵照顾客的要求去进行,特别是“顾客资料库”中的那20%忠实客户群体。他们大多是某一行业的成功人士,重复购买力强,对于酒店的评价和选择,往往影响着周围许多人,且他们的消费品位变化极快。所以在营销战略上,应把忠诚顾客置于组织结构的中心,通过向会员提供超值和可供选择的服务与之建立长期的紧密性关系。使老顾客不断感受到新的服务和新的变化,提升他们对产品的忠诚度。
第二,强化人性化营销。特色服务的推出,其实对每一个酒店而言,都会随着不同时令段而不断推陈出新。作为酒店人最明白,主要的并非单单是环境设施的花样设计,也不在于价格上的优劣势等,而是最重要的一环:如何落实到推而广之?如何使服务做到深入人心?这才是酒店运营者所关注的最大课题,即成功服务的推出是必要落实到具体实施及宣传推广之上。个性化的服务就要采用个性化的营销。真正抓住顾客心的,似乎正是人文的气息。如果你乘坐过新加坡航空公司的班机,相信你会对她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许多乘客甚至认为那是生命中非常值得留恋的美妙时光。新航不是大公司,恐怕也永远成不了世界性的大公司,但她无疑是世界上最好的航空公司之一,其根本的原因在于新航员工所一贯秉持的理念:待顾客如亲人。这种理念深入骨髓、溢于言表,体现于员工的举手投足。从本质上来说,人性化营销并非一种策略,而是一种基本的态度,是信念。
第三,注重销售多元化。过去的计划经济发展到今天的市场经济,依靠单体独立作战方式已不再能够维系酒店的生存与发展,这就需要观念的转变、营销策略的根本改变。酒店当前迫在眉睫的,在于实现标准化与国际化接轨。酒店必须以创新和变革去对应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发展,以新的理念、新的服务和新的文化,有针对性的充分满足酒店目标客源市场的一切需求。先进的管理理念注入酒店,完全可以突破酒店营销领域所固有的本土化的局限性市场思维,代之以开阔的全局的市场定位,从而拥有了作为酒店最重要的新生力量,以求实现质的飞跃。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双赢战略联盟在当前尤为重要。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企业间的相互竞争,而且还有共同利益上的“互动”和“联盟”。
“酒店VIP俱乐部”计划,作为行业人士或许不太陌生。俱乐部营销是一种网络会员制营销方式。这种方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已受到日益广泛的关注与应用。最早启用该计划的是香格里拉酒店管理集团和希尔顿酒店集团。1993年,北京希尔顿饭店实施运作并大获成功,从而为国内酒店营销掀开了新的乐章,众多酒店纷纷效仿。它是以建立会员制为发展导向的形式;在运作策略上,完全以顾客需求为中心,充分利用好信息资源入手,从而准确的界定酒店的市场定位,营造酒店的经营特色;以强化酒店品牌效应,并完善激励机制的促销战略;进而通过控制有力、行之高效的电话营销系统,帮助酒店挖掘一批具备高消费能力的忠实客户群体,这些也正是为酒店创造80%利润额的那20%的忠诚客户。具有效数字统计,运作此计划的酒店中,其10%-15%的入住率往往就是此类会员所带来的,并且在餐饮和娱乐方面的收益尤为明显。
通过会员在酒店的频繁消费来提高和稳定酒店的整体收入。在当地商界提高影响及其知名度,既保证客源的巩固与扩充,又能直接体现到酒店总体销售收入的增加,使酒店在当地市场领域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由此,将为酒店打造出符合酒店特色的服务品牌,实实在在做到酒店服务的深入人心,从而大大增强了酒店在当地区的主导地位。充分弥补了酒店现有营销策略的单一和不足。“酒店VIP俱乐部”酒店营销实施计划正是从:在观念认识上,利用80/20法则,将顾客占有率和忠实程度放在首位;目标是从酒店特色出发,充分挖掘酒店的最大市场潜力。俱乐部成员之间以及与俱乐部组织者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结构性关系。他们之间不仅有交易关系,更有伙伴关系、心理关系、情感关系作为关系的坚实基础,因而这种营销体制不是竞争对手可以轻易染指的结构性关系。
酒店VIP俱乐部项目的运作,具备了一整套专业标准化。它对电话营销方式的环境布置,人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奖励制度,主题词的设计,都有其专业性的操作要求。一个小小的俱乐部具备了作为一个公司的机构编制,从项目总监到销售经理以及财务、秘书、信息管理部、信使、销售人员完全做到了分工明细化,使酒店营销工作有条不紊突破性的发挥出高质高效水平。除美国HMC公司以外,国内有少数酒店俱乐部项目的专业营销公司,也已悄然兴起及运营。并且已成为很多高星级酒店,为提高其影响及知名度、创造酒店利润利益最大化、建立忠诚客户资源库的最重要组织形式之一和最佳营销实施方法,符合了我国酒店业国际化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