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费尔巴哈的提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总之,《提纲》在哲学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中心思想就是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性作用,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标志着哲学同旧哲学决裂,由此一种崭新的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上建立起来。当然,这种认识定格在一定的时空、一定的认识基础条件上,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费尔巴哈在哲学上,特别是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构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突出贡献。况且,马克思哲学成果是建立在费尔巴哈哲学的基础之上,之上在某种程度上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从某种角度、某种程度上说没有费尔巴哈也就没有哲学。
【关键词】《提纲》;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
《提纲》是马克思实现人类哲学史上伟大革命变革过程中的一份纲要性文献,马克思通过这一纲要性文献彻底与费尔巴哈决裂,并通过批判费尔巴哈的形式来充分展现自己的理论主张,不仅具有足够的创新意识,更为人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精华。因此,它作为“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动,同样,对于我们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具有着很大的启示,尤其是提纲的第一条给予我们无限的智慧之光,值得我们进一步地分析和思考。
一、《提纲》第一条的解读
(一)批判旧唯物主义离开人、人的实践活动和主体方面去理解世界,肯定其看到了客体的作用
原文: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这里的“从前”是指产生之前。“一切唯物主义”是指旧唯物主义,其形态主要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等,他们承认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本来“一切”就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再加上“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这句话是为了进一步地强调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旧唯物主义发展的顶峰,同时也说明马克思曾经十分崇拜费尔巴哈的哲学体系,说明马克思和费尔巴哈具有一定的渊源关系,预示着此时此地要与费尔巴哈决裂。接着,马克思指出其根本失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这里的“事物、现实、感性”是指客观事物。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这里旧唯物主义只看到了一条即从客体或直观的形式看世界,客体是我们认识的基础,直观是我们认识的最初级的形式,但是旧唯物主义只是片面地选择了客体和直观而忽视了主体和渐进的过程。最后,认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感性到理性、从肤浅到深刻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实践使之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马克思接着指出我们要“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从主观方面去理解”,指出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作用,没有从主体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现实和感性,没有把这个反映看成是一个过程,原因就在于离开了实践,因此对事物的认识只能是片面的纯客观的肤浅的。
(二)批判唯心主义离开唯物主义立场抽象地弘扬人的能动性
原文: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发展了能动的方面”,说明唯心主义看到了旧唯物主义忽视了的主体的作用,看到了主体的能动性,看到了在认识的过程中主体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能动的,发现了认识的主观性,唯心主义的主观视角是得到了马克思的肯定。但是唯心主义“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例如康德作为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他对认识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肯定了主体的重大作用,但是他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在其看来认识不再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完全是主体的创造,否认了客体,我们的认识是我们各自认识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反映,他所看到的东西已经不是原来的东西而是他心中的那个东西,这便是“抽象地发展”。最后,马克思指出其抽象地发展的原因是“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是指相对于纯粹的精神性的创造活动而言的,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他们所理解的实践仅仅是脱离物质和现实的造物主的能动性,因此,他们的认识必然是片面的。
因此,正如列宁所说“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高于千百倍”,正是强调唯心主义注重人的能动性,同时这种能动性也仅仅是抽象片面地被挖掘出来的,最终走向了唯意志论。
(三)批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确立正确的实践唯物主义新世界观
原文: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首先,这里的“思想客体”是指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这种绝对精神是先验的客观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这个绝对精神慢慢演化而来的,这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而费尔巴哈实现了对黑格尔的超越,开始研究“不同的感性客体”,这种感性客体即自然和人,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的转变使得我们世界观发生了从纯粹思辨到物质现实的正确转移,打开了科学世界观的大门。但是马克思接着指出费尔巴哈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理解为理论的活动,这正也揭示了费尔巴哈自己研究的感性客体,远离了人的实践对象,充分证明费尔巴哈并不理解人改造世界的真正的实践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的实践观是错误的扭曲的,其主要表现为他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这里卑污的犹太人的活动在费尔巴哈的视域中仅仅是单纯的日常琐碎的生活活动,而不是物质生产活动。因此,费尔巴哈理解不了真正的实践活动的意义,从而他也不可能对认识的本质进行科学的概括。
因此,哲学是一个主体性的哲学,既强调唯物论又强调能动的反映论。它从主体的物质实践去考察客观世界,形成自己的认识。《提纲》第一条标志着哲学实现的开拓和飞跃——实践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世界观的形成,不仅指导中国社会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取得巨大的胜利,同时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启迪。
二、《提纲》第一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而是一个现实又紧迫的问题。国际敌对势力正在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他们正在以其所谓的“普世价值”为理论武器,攻击和否定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念,西方思潮正在逐渐抹杀我国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成果,腐蚀我国青年一代,企图将我国青年引入歧途,摧毁我国的最具活力和希望的年轻队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此,本文运用科学的认识论即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对如何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稍许启示性的阐述。
(一)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前提
所谓主体性是指人作为主体的规定性,其根本内容是“人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简言之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重点讨论教育者的主体性。祖嘉合老师将教育者的主体性分为“主导性、创造性和前瞻性”。首先,教育者能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者,能否起到主导和支配的作用,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稳定和有序,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其次,教育者能否在教育过程中探索开创新的教育方法等,牵动着受教育的积极性和是否配合,与能否提升受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精神息息相关,同样也波及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最后,教育者能否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规律和现实状况,预见受教育者存在的思想问题等也直接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和地位。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务必发挥好自身的主体性,要积极主动地发挥主导作用,用开拓创新的方法,结合前瞻性的眼光,对受教育者进行合乎规律的教育。
(二)着眼受教育者的客体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践行基础
客体作为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主要是指受教育者。根据祖嘉合老师的看法,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客体性主要表现为受动性和可塑性,此外应该还有其特殊性。首先,如果受教育者如果不接受教育者所施加的影响和教育,即失去了受动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同时也会失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其次,可塑性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塑造下,思想和行为都会发生变化,这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重要前提,也是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合理空间。最后,受教育者还有其特殊性,受教育者作为个人,也是主体,他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他有各方面的需要,并且这种需要是变化发展的,且每个人的需要各不一样。因此,受教育者的特殊性十分复杂,我们务必实事求是地考察每个人不同的需要而确定合理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因此,在充分认识受教育者的客体性的基础上,我们要充分抓住受教育者的受动性和可塑性,对其施加合理合规律的教育,同时也要考虑个体的差异,给予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以达成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目标。
(三)重视社会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存、发展和提升的实现路径,是人类存在与活动的方式。正是具有活力和创造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才推动着社会永不停息地发展,形成人类漫长的历史和悠久的文明。同样,大学生作为人类中的一类群体,而且是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最具时间和精力的一类,社会实践对于他们来说显得十分重要。认识论认为实践是人的正确认识形成的重要源泉,唯有实践才能让我们的认识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的历史转变;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时代的转换、新问题的暴露都需要我们重新思考和认识;实践还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对与不对,只有经过实践加以检验才能得知。其次,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性要素,就人类个体来说,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健全的人格等等都是在实践中得以发展和完善的。最后,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了解国情民情的重要路径。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才能充分认识社会,才能明白自己的责任和目标,才能明确自己的方向,为社会作出贡献。
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做好社会实践工作,通过参与社会调研、社会志愿者服务、社会宣讲等形式,让大学生做到知行统一,将理论不断内化和升华,最后能够外化为自觉的行动。
实践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引领社会前进的科学的世界观,是认识论上的重大成果,更是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旗帜。因此,我们要在充分挖掘经典文本中的科学理论的同时,将之运用到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以期在实践中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统一,从而获得教育内容的真知和教育方法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陈先达.处在夹缝中的哲学走向21世纪的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227页.
【关键词】费尔巴哈;人的本质;马克思
关于人的学说的产生是人的哲学研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而又重要的变革,《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第六节颇受学者们的推崇,其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更被作为研究人的本质的核心原则,并被大部分教材所沿用。通过认真研读马克思的原著文本资料,不难发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句并没有涵盖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全部思想,而任何一种片面的思想对于理解马克思都是一种障碍。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出自《提纲》的第六条,其完整论述如下:“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为正确理解这段话,首先需要明确马克思提出这段话的背景,才能有效抓住重点,才能明确马克思的意图主要是针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问题,而非给人下定义,那么,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呢?
首先,费尔巴哈认为人是自然的、感性的人。具体而言,费尔巴哈认为人既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界的根本;既是自然界的产物,又是自然界的创造者。“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2]他所论述的“人的本质”,是人作为自然生物所具有的自然属性,是人的生理学范畴的实体。费尔巴哈认为“我所吃所喝的东西是我的‘第二个自我’,是我的另一半,我的本质,而反过来说,我也是它的本质”。[2]费尔巴哈正是利用这一论点作为基点,成功地批判了宗教神学,也为其人的本质学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费尔巴哈认为人是“类”的人。“究竟什么是人跟动物的本质区别呢?对这个问题的最简单、最一般、最通俗的回答是:意识。”[3]但是费尔巴哈又不仅仅满足于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仅仅归结于意识。费尔巴哈认为人区别于自然物之处在于人有类意识。人类特有的这种类意识具体有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在于人以外在的个体为对象,另一层意义则是以人的共同本质为对象。另外,费尔巴哈还提出人的类本质涵盖了很多的要素,在众多要素中他比较强调理性、心与意志这三个要素。
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
具体而言,费尔巴哈由于没认识到人本质的现实性问题,不得不导致两种错误(正如《提纲》第六条所论述):其一,“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地――个体”[1];这里所说的“宗教感情”,在费尔巴哈看来就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理智、意志、心等,即人的友谊、爱情。由此可见,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考察是孤立的抽象的。其二,“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1]。正如上文所论述,费尔巴哈所说的“类”,是人类具有的“共同性”,即理性、意志和心。这些要素是“内在的”,是人生来在内心就具有的、不受任何外界社会条件的影响而存在的;是“无声的”,即抽象的、捉摸不定的、不可感知的。综上所述,他对人的理解脱离了人的社会属性,而仅仅关注到了人的纯粹的自然属性。
至此,马克思在《提纲》第六条完成了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批判,进而提出了“在其现实性上,它(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正是对费尔巴哈实现的超越,马克思一方面明确地指明了费尔巴哈对人的非历史的态度,另一方面指明了费尔巴哈不能正确理解现实的社会关系的实际内涵,费尔巴哈始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作为自然生物的人的一种自然属性,而未涉及人的社会属性。在马克思看来,人既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这两种属性是辩证统一的。从现实性角度讲,人的本质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人在出身后融入其所在的社会,由所在的社会关系所决定,并且伴随着社会关系的不断变化而变化,是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
三、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多元规定
那么,究竟马克思眼中人的本质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人的本质具有多元的规定,任何试图用一种话语涵盖其真正意义的做法都是在消解人的本质的真实的内涵。诚然,“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命题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问题上的重要论断,但我们不能忽略,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还有另外两个重要的命题,其一,“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其二,“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下面本人将具体论述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另外两条规定。
“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出自1843年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虽然可以从这句话中明显看到费尔巴哈的影子,但我们必须明确,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基础上作出了很大的进步,费尔巴哈所用“人是人的最高本质”是为他反宗教的意图提出的。而马克思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他指出费尔巴哈所完成的批判是进行一切批判的前提,进而指出了几种批判的转变:对天国的批判变成了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了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了对政治的批判。在马克思眼中,人就是人的世界,是国家、社会;而国家、社会之所以产生宗教这种颠倒的世界意识,正是因为它本身就是颠倒了的世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一关于人的本质的命题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出自《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文中。原文如下:“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4]这句话中马克思不仅阐述了人的内在本质――自由自觉的活动,他又阐述了人的外在本质――将人的对象化即人化自然,由此可见,人的本质是内在本质与外在本质的结合。这一命题还直接将人与动物加以区分开来,人正是因为有意识并进行着一定的生命活动,才称之为人,人能够改造世界,并在改造对象中证明自身的本质,而动物却永远不能进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由此不难发现马克思充分继承了黑格尔思想的核心--辩证法,马克思一方面把人看作是自身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把人设定为能通过劳动形成自身人的本质,因而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本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2]费尔巴哈著作选集(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12,530.
[论文摘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对“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一直被当作科学的定义来引用。文章回顾了哲学史上对人的本质的各种认识,探寻了马克思提出这一论断所秉承的思路;分析了该文本第六节的内容,并提出了三条推论,针对三条推论进行了逻辑上的质疑,提出应该从多个文本来把握马克思思想;最后谈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下人的本质定义面临着各种挑战,需要对人的本质的定义进行修订,并对此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一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以前的旧的哲学进行了批判,提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维。恩格斯在四十多年后写《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以附录的形式把这个文件公诸于世,并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是“包含着新的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1](P24)在这份文件中有关于人的本质的著名论断:“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P18)马克思的这一论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肖前主编的《哲学原理》中也原封不动地照搬马克思的这个论断来定义人的本质。然而我在把这个文件和马克思的其他文件(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费尔巴哈”这一章)一起研读后,对于马克思的这一论断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而重新思考了人的本质的定义。
二
在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三个重要命题:“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人是理性的动物”和“人是政治动物”。这是他分别从理性认知和社会生活两个视角对人的哲学的把握。亚里士多德的这一论断对后世哲学家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是人学苏醒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人文主义,就认为人的本质不应从神的本质来理解,而应从人自身来确认,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和本来的存在。认为人作为一具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又具有情感欲望,这些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到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继承并发展了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的人性论。他们都肯定人的社会性,例如霍尔巴赫就认为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孤立地存在,除了生物性以外,人还有一定的社会性。总体来看,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把人性归结为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社会属性看作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延伸。黑格尔从他的唯心主义出发,反对把人的本质看成永恒不变的观点,他认为人的本质是一种自我意识,而自我意识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异化才能实现自己。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自我意识)是一个自由的过程,而劳动又恰是这样一个争取自由、实现主体和客体统一的过程。所以黑格尔把人逻辑地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然而黑格尔所讲的“劳动”,只是精神活动,是抽象的精神的劳动。黑格尔把劳动看作是人的本质的这一论断,对于马克思定义人的本质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述就因为他的唯物主义还没有贯彻到历史领域,所以对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还只能是停留在感性和直观之上,无法实现从人的感性直观过渡到人类社会及其历史的方面。即使有一些带有自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冒出,但也不幸窒息在他的理论鸿沟之中。在费尔巴哈那里,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的类本质、作为类的类,就是把自己的本质当作对象的意识、类意识,也就是换了一种说法的自我意识。这些都是唯心主义哲学家(如黑格尔)早已陈述过无数次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可见,要批判费尔巴哈的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就必须把费尔巴哈的“感性的对象”上升到“感性的活动”,把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本能上升到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对自然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的改造,把人的个体上升到人为了实现个体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普遍的、物质性的社会关系,从而,使作为社会历史产物的人成为自然界产物的人和人在自己头脑中意识到的精神的人之间所建立的现实的中介。总的来说,上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定义人的本质。[3](P11)而做了这一工作的正是马克思,他吸取了费尔巴哈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合理因素,他指出:“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这一步是由他们的肉体组织决定的),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个人并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4](P24-29)总之,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的改造,集中于对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的、能动的理解之上。这种理解,得益于被费尔巴哈当作脏水泼掉了的黑格尔关于对象化和异化的自身否定的辩证法,借助于在劳动中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自然界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的人化这一深刻思想。
然而,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人的本质这一定义时,也犯了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时所犯的同样的错误,他也把费尔巴哈所有关于人的本质的有价值的认识当作脏水全部泼掉,例如关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认识在定义里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我们都知道,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不是凭空的,总是在继承的基础之上的发展,马克思的这一论断自然也不例外,从亚里士多德到费尔巴哈,具有唯物因素的哲学家几乎都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之为人的理由或理由之一。马克思从实践的观点来分析人的本质,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这固然是个伟大的转变,但他只强调实践在人的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的作用,强调社会关系的重要地位,并没有把使实践得以进行的主体所凭借的物质存在考虑在内,难道这样一个存在于历史和现实的每一个人身上的这个历史性共性不能作为人的本质?
三
我们不妨回顾头来对马克思的论断咬文嚼字一番。对于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三个推论:(1)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共性的总和;(2)人的本质是整个人类的固有的抽象物,而非其他类;(3)人的本质是在现实性层面上才表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非在可能性的层面上。对于第一个推论,我们知道对于“社会关系”的基本思想是把社会关系划分为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思想关系只是不以人们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而形成的物质关系的上层建筑,而物质关系是人们维持生存活动的形式(结果)”。[5](P18)这似乎照顾到人的物质存在,但是仅仅是在相互关系的层面上,还是没有把人作为一个生物体的自然属性摆在合适的地位。虽然说并不是凡是共性都是本质,但是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来说,难道就可以把物质的存在撇在附属地位了?人的这种特殊的物质存在难道不属于本质的共性?而在第二个推论中,我不禁要问的是:既然“固有的抽象物”是从全人类抽象出来的固有的共性,那么,这共性与具有完整自满的代表性的人的本质的关系是怎样的?本质是一物区别于他物的根本性质,如果过分地抽象,以至于成了几类事物共有的本质,则何其为某物的本质?社会性并非人类独有,灵长类动物都具有社会性,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单从社会性一个方面来定义人是不严谨的,人的本质应该是人类所独有的本质特征,应该是人类与其他类事物的根本性区别。第三个推论强调的是这一论断是在现实性的条件下,而不是在某种推断的可能之中。我们对于现实性的理解,自然不能离开历史的大背景,因为任何现实的东西都有其历史的原因。我们分析人的本质,不能只局限于历史的横截面,而要置于历史的纵深面。打开历史的画卷,每一个人都是一具集所有社会关系于一身的血肉之躯。如果说血肉之躯为人之为人提供了可能性,那么,难道这种一直存在的可能性就不是现实性吗?总之,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是有失偏颇的。还有,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我们也不能只从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引章摘句,而应该联系稍后写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第一章《费尔巴哈》来理解和把握。如果联系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在匆忙之中写就的,是一个马克思本人无意发表的临时的文件这一背景,再加上在写作时间稍晚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论及这方面的文字时马克思特别强调“生命”,认为“任何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联系到这一叙述与前文有明显的变化,而相隔时间并不长,(《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成于1845年春,《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年秋到1846年春)那么,我们为何不将这一变化理解成是马克思在对自己前面当作“草稿”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观点的有意识的修正?所以我们不妨认为这个论断是马克思在阅读了费尔巴哈著作以后做出的,虽然是在新的世界观历史观之下形成的,但是还只不过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临时的论断,仅此而已。然而我们的哲学教科书还在使用这一论断,以作为对人的本质的科学的经典的论述,这事值得商榷。
四
既然对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存在疑虑,那么,我们来正面认识这个问题,或许能为解决这个问题而进行有益的探索。
鉴于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尤其是虚拟人和仿真机器人的出现,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对于人的本质的论断又有了新的挑战。十七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尔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动物是机器”。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拉美特里继承和发展了笛卡尔物理学中的唯物主义,提出了“人是机器”的著名观点。对于他们的观点,固然有其历史的局限性。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仿真机器人的思维判断能力会越来越接近人的水平,它们也会越来越与我们联系密切,也会形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前不久,《参考消息》上就报道美国有科学家准备修订一部机器人伦理手册,他们的行动可谓未雨绸缪,但这一举动也反映仿真机器人有能力融入社会的可能性越来越趋近于现实性。如果仿真机器人融入了社会,像人一样思考和做事,那么,我们该怎样定义我们的人类的本质?还拘泥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显然不够,得强调一个条件:人是具有自然属性的。
还有个迫切的问题提醒了我们,那就是克隆人问题。虽然说克隆人在各国的政策限制下还没有产生,甚至有关这方面的技术的发展也人为地在阻碍着,但是克隆的技术迟早会得到突破,不管人们愿不愿意,都会要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所以关于这方面的哲学探索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我所要说的是,克隆人到底是不是人,与其母体是什么关系?会对我们对人的认识造成什么冲击?如果从生物学角度的话,克隆人无疑就是人。其自然属性和常人无异,而且其生物基因和母体完全一样,那我们怎样区分这两个“人”?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求助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就是一张时间和空间的网,每一个个体都是这个网上的网节,很明显这样的网节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不可替代性。所以,区分克隆人与母体,我们就应该引入马克思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论断。
因此,我们在定义人的本质时,不妨在马克思的论断上进行修订。笔者认为,人的自然属性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这也是实践的作用,我们不能简单加上一个名词“动物”或“生物体”,这样的名词无法体现人的自然属性的发展,所以需要加上定语来描述这种过程,以便使这一定义更适合于整个人类历史。同时,我们也要继承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认识。经过以上考量,认为不妨这样来描述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在呈一定进化态的生物体基础上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1972年版.
[3]邓晓芒.费尔巴哈“人的本质”试析[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年第2期.
关键词:哲学;实践观;实践唯物主义;意义
马克思以实践为基础,对古典哲学进行了辩证的批判,实现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实践观也正是国内外哲学界对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因此,我们研究实践观,是我们正确理解与把握科学实践观在哲学中的核心地位以及理论意义的重要途径,同时还有助于我们灵活运用哲学中关于实践观的方法论。只有不断的深入思考实践活动的内涵,我们才能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与现实意义,从而实现哲学思维视野的开阔,进而深入探讨当代人类所面临的价值取向问题,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世界。
一、马克思思想的变化及其对实践观的确立
马克思1843年大学毕业,他就立志改造世界,做职业的革命家,于是便写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下称《手稿》),用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解释人以外的对象。《手稿》对黑格尔的旧辩证法和整个旧哲学进行了批判。马克思把(自由自觉的)劳动说成是人的本质,阐释了了人需要从事外部的实际(物质)活动才能称其为人,新理念的诞生突破了黑格尔用“绝对理念”解释一切的旧思维。而在这个时候,马克思还没有使用实践观来表达他的思想,但所有他的认识和论述都对他以后的核心思想形成作了最充分的准备,是走向“实践唯物主义”立场的必经之路。
1845年马克思完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一书。《提纲》是对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彻底批判和改造,是马克思为创立新世界观拟定的纲领,用以区分自己的新哲学与费尔巴哈旧哲学。《提纲》共十一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是一句话或者几句话,内容精炼,而在这篇仅仅是提纲的著作中,马克思已经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新哲学的基调和核心――实践。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哲学基本有四个方面区别于费尔巴哈旧哲学来。分别是:自然观的区别、历史观的区别、对实践理解的区别以及目的和作用的区别,而其中最重要的要数目的和作用的区别,这对于人类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包括费尔巴哈哲学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只是在解释世界,并没有发挥改造世界的作用。这正是由于他们不懂实践,没有把自己的的理论真正运用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而没有实践就没有阶级基础,即使他们想改造世界,但却由于他们的理论高居象牙塔,不能紧密的联系群众,在实际的理论指导中的作用微乎其微。
马克思懂得实践,用自己的理论指导无产阶级工人运动,其实践性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中起到巨大的作用,从而建立无产阶级出政权。
二、实践唯物主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里也没有明确的称自己的哲学为“实践唯物主义”。但从马克思在他的著作《提纲》中对实践地位的强调,我们可不难看出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就是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也恰恰是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形成,初步体现于《手稿》中,而后又在《提纲》有了明确的规定,最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完整提出。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论述中可以发现马克思关于实践的系统阐释:人的实践活动是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对象;唯物主义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原则构建的;实践唯物主义是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而提供的方法论。由此可见,实践唯物主义并不是马克思哲学的一小部分,而是哲学实质的阐述,更可以说是马克思哲学的精髓和核心。
在早起作品《手稿》中,马克思就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实践人道主义”。可见马克思对自己哲学的概括之一就是实践唯物主义。这就为之后的“实践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两者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实践唯物主义就是实践观和唯物论的统一。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是哲学的不同表述,它们的内涵可以说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想要完整的理解哲学就需要以正确理解实践唯物主义为前提,进而才能灵活运用哲学的精华服务社会指导群众。
三、实践唯物主义的意义及实践观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日渐成熟,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对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更是一直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这也是对于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升华,时刻作为我国国家进步的思想动力源泉,在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扮演者先行者的角色。
首先,实践唯物主义更有利于对进行深度解读。其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能促进马克思哲学与时俱进。再次,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也为今后的马克思哲学研究开拓了新大陆。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更有助于消除的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也让今后的对于马克思哲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更有利于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精髓的把握。可见,实践唯物主义对哲学新形态的建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世界观变革的理解也就是对哲学变革实质的理解,而世界观变革也就思维方式的变革。一种哲学,如果它真正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精华”,凝聚着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反映和引导着时展的方面,它就能够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哲学派别的区别也正源于此,哲学理论的价值也在这里体现。
马克思哲学实践观的创立,不仅是为哲学增添了新的原理,更为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基本依据和方法。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更要一丝不苟的坚持马克思实践观,充分参与社会实践,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韩喜平,薛萍.经典著作研究[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关 键 词】“以人为本”/实践/本体论意义
【正 文】
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是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而在当前的“以人为本”研究中,存在着一种倾向,即主要从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意义上来谈论“以人为本”。从我们党的事业来讲,“以人为本”是我们要贯彻的发展理念和党的执政理念,所以从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谈“以人为本”是必须的。但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在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来使用,也是在本体论意义上来使用的,“以人为本”中的“本”首先应该是本体论意义上的“本”,没有本体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当然也就不会有价值论和方法论意义上的“以人为本”。不解决这个问题,就很难从理论上说明白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为什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尊重人,依靠人,为了人,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人们处理和解决问题时的态度、方式和方法。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实践范畴的引入,为我们正确理解“以人为本”的本体论意义提供了重要的思路。
一、实践范畴的引入使“以人为本”具有了本体论意义
哲学上的本体论,主要回答世界的本源问题,是一切哲学流派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但传统的本体论思维方式,避开人和人的现实生活抽象地追问世界的本源,它固守旧哲学的思辨传统,幻想达到对世界的绝对完满的解释。实践证明,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也不可能对世界的本源问题作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与一切旧哲学相比,哲学不再抽象地谈论一般本体论问题,它反对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提出“不使哲学成为现实,就不能够消灭哲学”[1] 8。当然,他所要消灭的哲学只是传统的本体论哲学,即思辨哲学,而不是整个哲学或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因为在马克思看来,“只要按照事物的真实面目及其产生情况来理解事物,任何深奥的哲学问题……都可以十分简单地归结为某种经验的事实。”[1] 67“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对现实的描述会使独立的哲学失去生存环境,能够取而代之的充其量不过是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这些抽象本身离开了现实的历史就没有任何价值。”[1] 73-74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们对世界之本的追寻应该置于人的生活实践中。“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2] 598,而人们所能看到的或体验到的,只是一些具体的实物。因此,哲学必须抛弃那种宗教神学式的思辨传统,面对人的现实世界。离开人的虚妄和抽象的世界,讨论这种世界之本的问题是没有意义的。
实践范畴的引入,使哲学与旧哲学相比,在哲学形态、对象、性质、功能和方法上都实现了根本的变革。哲学作为唯物主义哲学,它内在地包含自然本体论的哲学前提,即承认和坚持自然存在、物质存在的优先性,但重要的是,哲学并不归结于此。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 54在他们看来,对于世界物质性的最终确认只有通过生活实践的不断延续才能够完成,因为“在我们的视野的范围之外,存在甚至完全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3]。这就意味着马克思不是从思维和存在抽象对立的意义上去总结自己的新哲学与旧哲学的对立,而是从实践的观点来总结这种对立,用它去解决以往哲学中抽象探讨和争论的问题。因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 56“理论的对立本身的解决,只有通过实践方式,只有借助于人的实践力量,才是可能的;因此,这种对立的解决决不只是认识的任务,而是一个现实生活的任务”[4] 127。
关键词:人的本质;科学内涵;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写于1845 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第六条中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本文从提出过程、科学内涵与指导意义三方面着手分析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的思想。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提出
早在1835年8月的中学作文《青年选择职业的思考》中就提出了社会关系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的问题。他说:“我们并不总是能够选择我们认为合适的职业。我们在社会上的关系,还在我们能够施加决定性影响之前,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被决定了。”
过了五年之后,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又有了新的突破,“直接存在的个别性,只有当他同他物发生关系,而这个他物就是他本身时,才按照它的概念得到实现,即使这个他物是以直接存在的形式同它相对立的。所以一个人,只有当他与之发生关系的他物不是一个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这个他物本身即使还不是精神,也不是一个个别的人时,这个人才不再是自然的产物。”这时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显然还是受黑格尔的影响比较大,主要还是在理想的范畴来理解人的本质。
1843 年秋,马克思就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第一次提出了关于人本质的观念:“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马克思这一时期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已不仅仅停留在自然人的层面上,而是转向了现实的人。
1844 年马克思在《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中多次提到人的本质与人的需要的概念,如“我的产品是你自己的本质即你的需要的物化” 。在这里,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人的需要。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较为明确和系统的表述是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他从经济关系入手,通过异化劳动理论来探讨人的本质,第一次提出了劳动是人的内在本质的观点。
1845 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自然的人”的人本质论进行了根本性的批判。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也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论断是对人的本质的最为科学的表述。
1845-1846 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更全面地批判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的观点,并运用“实践”的观点研究了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失误的原因,更加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观点。
总之,关于人的本质,在马克思的经典著述中大致有以下几种提法,即“人的本质是需要”、“人的本质是劳动”和“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等。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
我们不应仅仅从人的外部关系来理解人的本质,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内在关联来定义人的本质。综上,人的本质的科学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从人作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看,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的劳动, 即人的本质表现为人是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创造性实践活动的理性存在物。马克思坚持用实践的方法来探求人的一般本质,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提出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的思想,从而回答了人作为一个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所在。
其次,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看,人的本质是通过“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体现出来的理性的个体存在。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界定,不仅限于对人的本质作抽象的一般规定性研究,还在此基础上回答了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的具体规定性或现实本质。具体说,人的现实本质或个体本质应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人本质的核心是它的社会性。第二,规定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不是单一的,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第三,社会关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人的本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和发展变化的。最后,人的本质是类本质和个体本质的辩证统一,并统一于人的需要。
三、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种原则和方法,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理论在今天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 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本质问题提供了方法论。人的本质问题, 是一个人确立人生观的理论基础。对人的本质认识不同, 所确立的人生观就会不同。在现阶段, 我们仍然需要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本质问题, 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从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这是一个至关社会主义信念能否在人们心目中永存的重要的人生基础理论问题, 因而也是至关社会主义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第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为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就得研究“人的问题”包括人的本质问题。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基本观点,为我们揭示了人的思想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而形成和发展的,人的社会关系对人的思想的影响极其重要。因此,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重视社会关系对人的思想的决定作用,考察各种关系的影响,认识和把握人的思想形成的物质原因和社会根源, 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工作。
第三, 为研究社会科学指明了方向。人的本质问题是众多人文学科研究的共同主题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作为对人的研究的一般性原则, 对各门人文社会学科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赋予了涉及人的本质问题的各门具体学科可以从各自特定的角度研究和揭示人性问题的必要性。因此为社会科学研究人的本质问题的各个侧面和不同层次都留下了发挥的余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 [M] . 北京:1965. 34 ,37.
论文摘要:近代宗教批判的历史过程。经历了上帝的自然化。上帝的理性化和上帝的人本化三个阶段。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马克思对宗教采取了人本化的理解,他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宗教的根源在于人的现实世界的苦难。马克思的贡献在于把宗教产生的根源归结于世俗基础.他认为人的彻底解放和作为人的异化表现的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运动过程,作为非理性的异化的宗教只有在理性科学充分发展的条件下。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得明白而合理的条件下。才能被迫退出历史舞台。
一、马克思对宗教的人本化的理解
整个西方近代哲学实质上就是一个上帝实体化、自然化、人本化的过程。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经过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之后的思想启蒙的时代。在这一时代,思想领域里由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特别是思想启蒙,人的理性得到张扬,作为宗教统治代表的上帝已失去了其原先高高在上的专制统治地位。总的说来,马克思继承了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同时又超越了他。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对宗教的本质从三个方而进行了阐述:就人自身的思想意识、心理根源而言,“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宗教是还没有获得自己或己经再度丧失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宗教是颠倒的社会(社会存在)的世界意识;就宗教本质的特性而言,“宗教是人的本质在幻想中的实现”,“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宗教具有幻想性。
(一)人创造了宗教而非宗教创造人
马克思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总结了宗教存在的社会根源及社会作用。他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八。就是说,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邃队费尔巴哈出发,马克思认为宗教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它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但马克思理解的人不是费尔巴哈理解的人,“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即人具有社会特质。宗教存在的根源就在这个现实的、具体的人生活着的、颠倒了的社会、国家中,并在这个社会、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担当着“总理论”、“包罗万象的纲要”、“逻辑”、“道德约束”、“总根据”等重要角色,为现存社会制度的合理性作论证,成为其精神支柱。
(二)“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马克思这个论断言简意赅,极其深刻地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根源与社会功能。
第一,马克思依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方法,借鸦片致幻功能为表喻形式,揭示了宗教是人们关于自己境遇的虚幻意识,而愚昧无知是其认识论根源。
第二,宗教是人的本质的颠倒反映。人的本质在阶级社会中除了受人与自然关系的制约外,更主要地表现为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等一系列矛盾关系。宗教就是被压迫生灵在苦难中的恐惧、叹息和绝望中的希望。马克思以此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他说,“宗教把人的本质变成了幻想的现实性,因为人的本质没有真实的现实性”。
第三,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慰藉。正如鸦片可以麻醉人的感觉暂时消除人的痛苦一样,宗教同样具有这种功能;但如同鸦片又消除人的知觉一样,宗教又消解人的理性,使人认识不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和社会地位,并将人改造世界、改变自己命运的主体性、创造性和实践革命性溶蚀在安于现状、寄希望于来世的蒙昧状态中。可见在阶级社会,就宗教的功能而言,它总体上是有利于统治阶级而不利于被统治阶级的。总而言之,“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二、马克思对宗教的历史地位的分析
(一)宗教是“无情世界的感情’,
宗教作为人类文化形态之一,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有了双面性。一方面,宗教隐藏了现实的苦难,给人们提供了精神的慰藉。人们可以寄希望于来世,在彼岸实现理想:另一方面,宗教又是“无情世界的感情”。现实的苦难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但人们却又无能为力,于是只能寄托未来。
(二)宗教造成了人们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宗教是人创造的另一个意义世界。它以神圣的形象使人的存在获得“神圣”的意义。宗教中的神圣形象,把各种各样的力量统一为至高无上的力量,把各种各样的价值统一为至善至美的价值。人创造了宗教,是为了从宗教中获得存在的神圣的意义。意识到神圣形象的存在,会感受到人的全部思想和行为都被一种洞察一切的力量监视,因此生活变得“不堪忍受之重”;意识到神圣形象的消逝,会感受到人的一切思想与行为都只不过是自己在思想和行为,因此生活变得“不能承受之轻”。
三、马克思对宗教根源的追问
(一)现实苦难是宗教的根源
在阶级社会中,现实苦难和不平等是宗教的根源。总的来说,宗教观用以理性精神、人本主义精神为核心的现代工业社会文化精神对以“创世说”、“原罪说”、“救赎说”为基木内容,以神本主义为核心的传统基督教文化精神进行否定和超越:用由理性武装起来、以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活动为基础、立足于此岸世界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去取代异化了的人及其产物—上帝的位置:用“人的本位’,取代“神的本位”;用对人的颂扬代替对神的赞美:用对此岸世界的改变求得幸福取代对彼岸世界的幻想和依靠信仰获得救赎。相比之下,以基督教为代表的一切宗教只能是一剂鸦片,带给人的不过是麻醉剂而已。宗教除了对痛苦和叹息给予有限的、暂时的减轻和安慰外别无它用。宗教作为人自身的异化产物,随着人的彻底解放的实现必然会消亡。
:应届毕业生毕业论文
宗教观的精神实质与其关于宗教的一般性结论是内在相通、一脉相承的。
首先,建立在理性主义基础上的无神论对神本主义的彻底批判是宗教观的理论基石。否则就无法解决在现实中经常遇到的“无神论”与“宗教信仰自由”的“矛盾”。马克思是极为罕见的彻底无神论者,无疑与其处于人本主义是主导文化精神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是,人文主义运动对神本主义的批判具有不彻底性。“批判完了上帝以后灵魂仍然存在,对圣母还是像过去那样迷信”是当时的真实情况。
其次,在人的解放途径和手段上,包括基督教在内的一切宗教作用有限,只能起到鸦片的麻醉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间题。对宗教的本质和功能理论产生棍淆,从而造成对宗教观的精神实质的误解是一个必须澄清的问题。马克思断言“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中国人对“鸦片”的特殊敏感,近代以来教会、传教士在中扮演的不光彩的角色,宗教被当成一种,对宗教的认识全部集中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这句绝对真理上。显然,很多人都存在着对马克思关于宗教本质思想的误读现象。马克思认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他让人们扔掉宗教,采摘新鲜的花朵。“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立自己的现实’,把命运握在自己的手中。
第三,人的彻底解放和作为人的异化表现的宗教的消亡是一个长期的运动过程。在马克思看来,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一种最大的分工,而宗教正是这种分工的表现,它将随着人的彻底解放而消亡。马克思深刻地阐明了宗教自身的“消亡”与人为的“消灭”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实践中,要消灭宗教不应对宗教本身下功夫,而应当从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外部条件上下功夫。宗教的消亡是一种不可更改的历史必然,但是简单地人为地消灭宗教却是一种不可取的办法。与其扑灭宗教信仰的火焰不如消灭宗教产生的外在根源和条件。
(二)费尔巴哈已经完成了对宗教的学理的批判
费尔巴哈实现了上帝的人本化,把宗教的秘密从天国拉到人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四条和第六条中,肯定了费尔巴哈宗教观在促进人类认识宗教本质方面的贡献。这一贡献可归为二点,其一,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其二,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认为“人是宗教的始端,人是宗教的中心点,人是宗教的尽头。”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但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仅仅以世俗基础、异化了的人作为对宗教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未能进一步说明是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世俗基础)造成了这些虚幻的信仰,人的本质是什么?又是如何被异化的。难道仅产生于个人的心理吗?仅局限于个人与某种抽象的本质的分离吗?
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批判中,马克思表现出了对费尔巴哈宗教观的超越,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宗教观的基木思想。首先,马克思分析了世俗基础何以产生出宗教世界,他说“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人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③并由此得出了革命性的结论“对于世俗基础木身首先应当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也就是说,应该消除宗教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这是克服宗教异化的根本出路。其次,马克思明确地阐发了人的本质,说明了宗教本质和人的本质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实践
【中图分类号】B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83-1.5
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理论,它深刻阐释了哲学最根本的奥秘――要“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考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概括”①去理解和改变现实社会,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的自由解放,而哲学的这一基础性的理论的基础性前提就在于现实的个人的活生生的感性活动。正如高清海老师所提出的,作为哲学所创立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是以“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把人对世界的关系理解为以人的实践活动所构成的否定性的统一关系,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构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根基与理论来源。那么,实践又是如何支撑起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的呢?我将从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问题。
一、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人的存在方式
“哲学的奥秘在于人”这是我们进行哲学思考所要考察的前提,也就是说我们进行哲学维度的考察要从“人”出发,离开了“人”,我们所谈论的一切都将是空泛而抽象的。那么,我们在谈论哲学历史唯物主义时,最先考虑的就应该是作为主体的“人”的问题。
首先,人作为这个世界的主体,作为思维意识的主体,他应该是感性的,现实的,实践的人,其中最主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存在方式应该是实践的存在方式。在马克思短小而精悍的著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开篇即批判的指出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缺点在于不理解“真正的、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他还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其本质上是实践的。”②正是由于不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旧唯物主义只是直观的把握人的生命活动,而唯心主义则是抽象的理解了人的社会生活。在马克思看来,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之为人的现实活动,是社会生活的真实本质,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其次,哲学正是在把人看作是实践的人的基础上,从而从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批判地改造世界,最终实现解放人类,这也恰恰就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任务所在。马克思在《提纲》中认为费尔巴哈“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这也就是说,实践的本质在于实际的改造世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以人为中心,通过人、为了人的主体思维方式;是以人类解放的类主体思维方式;是超越的、创造性的、否定性的思维方式。正如《提纲》最后一条所提醒我们的:“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更是主张:“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③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哲学新世界观的根本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借助实践的人的实践的思维方式为出发点,从而建立起改变现实社会、改变人的生存环境、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远大理想。
由此我们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人的存在方式即是实践的存在方式,以此为基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从实践的人和实践的思维方式出发来解决人的最实际、最突出的问题――“改变世界”。
二、实践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
实践能够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和发展动力,不仅仅在于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方式是实践的存在方式以及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更重要还在于实践能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这也就是说实践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小的方面:首先,实践可以使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首先揭示了“从前的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而又揭示了唯心主义“只是抽象的发展了”“能动的方面”。马克思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是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的实践去超越两者的,他说:“全部的社会生活在本质上都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④这就表明,如果没有以“人的感性活动”为理论根源的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不可能超越旧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批判,不可能从根本上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这一新世界观是以实践为出发点的。
其次,实践还可以构成历史,历史就是人的感性活动的总和。“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新世界观的解释原则,“‘历史’是‘追求自己的目的的人的活动过程,是实现人对世界的否定性统一的过程”。⑤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⑥也就是说,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实践,实践是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条件。另外,在《手稿》中,马克思还提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⑦这就更明确表述了实践不单是历史的基本前提,还是历史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就足以证明了实践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性。
从实践能够使历史唯物主义区别于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并且能够构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的解释原则,也就是说实践能够成为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逻辑这一意义上来说,更加突出了实践对于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新世界观的基础性意义――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和发展动力。
综合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实践是历史唯物主义这棵大树的树根,它不但帮助树干抓紧坚实的大地,还源源不断的为树干输送营养。实践就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支撑者,正是依靠着“人的感性活动”,历史唯物主义才具有其真实的理论内涵,才具有其真实的批判性和超越性,才具有其真实的价值旨趣;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历史唯物主义才有了牢固的根基,才能够不断发展完善,才能够成为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根源就在于实践。
【注释】
①《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8页。
②《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页。
③《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19页。
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997年,人民出版社,第54页。
⑤《历史唯物主义与的新世界观》孙正聿,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⑥《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2003年,人民出版社,第23页。
⑦《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2000年,人民出版社,第92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4]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3).
[5]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与哲学基本问题[J].哲学研究,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