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机床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技术中的应用,最具代表性的是数控机床,所以数控机床的实训应是整个机械工程实训的重点内容之一,数控机床的实训时间占训练时间的比例应大一些。常见的数控机床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和数控加工中心,这3种机床的数量多,具有代表性。对于一台数控机床来说,包括4方面的内容:制造、操作、编程和维修。实训的主要内容以操作、编程和加工简单的零件为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主要目的。
1.1合理安排数控机床实训的时间由于机械工程实训总学时的限制,青岛农业大学机械专业学生共实习4周。数控机床实训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间的安排上,数控车床2天、数控铣床和加工中心2天、其他数控机床1天,这样既重点突出又全面。数控机床应用了先进的数控技术,和普通机床的实训相比,讲解的时间会多一些。一般操作讲解、黑板上指令讲解的时间约占1/2,让学生能较深刻地理解数控机床是如何加工零件的;学生操作机床加工零件的时间约占1/2,使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增强对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感性认识。总之,实训的重点虽为实践,数控机床训练的特点又决定了讲解占了约一半的时间。
1.2合理安排数控机床实训的内容和方法在数控机床实训中,操作、编程和加工零件是主要内容。首先对照机床讲解基本的操作;然后学习数控的编程知识;最后加工出零件。编程方法的讲解,只能在黑板上讲解组成程序的指令字、程序的格式等,然后编写一个简单的程序。数控机床的坐标系是主要内容之一,机械坐标系、工件坐标系(编程坐标系)的概念,它们的作用是什么,必须结合编程才能讲清楚。数控机床是按程序自动加工零件的,刀具沿程序指令的刀路运动切削工件,刀路的位置必须使用坐标系描述。所以,首先讲清各种坐标系的概念,进而才能讲清对刀等关键的概念,才能理解为什么在编程坐标系下编写的程序可以在机床上加工出零件等问题。数控机床的实训内容应与数控机床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各有侧重,通过数控机床的实训为下一步学习数控机床理论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数控机床实训应以机床操作、编程、日常保养和安全使用为基本内容,重点应放在编程和操作上。通过基本编程知识和操作的学习,学生可具备基本的编程和操作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训兴趣和创新意识,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简单的零件,自己编程,经指导教师检查无误后上机加工;或者编程加工一些有趣的零件。如:数控车床上可以加工仿真子弹、仿真酒瓶等;数控铣床上可以加工一些汉字,如“欢迎实习”等。
1.3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数控编程分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形状复杂的零件加工程序只能由计算机自动编程来完成。在实训内容上,应手工编程和计算机自动编程并重。手工编程是数控车床实习的基本内容,通过手工编程加工简单的小零件,是普遍采用的训练方法。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CAD/CAM在机械加工中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编程也应是数控机床特别是数控铣床实习必讲内容之一。由于实训时间的限制,这部分的内容较多。所以,可以精简为由实习指导教师通过一个例子演示给学生看,边演示边讲解,讲明形状复杂及包含曲面的零件或模具的加工必须用计算机自动编程的方法编程,然后加工成所需的零件或模具。自动编程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完成的,常用的具有计算机编程功能的软件有:CAXA、UG、Cimatron、Pro/E等。
1.4数控机床仿真软件的应用机械工程实训场地往往有限,数控机床价格较贵,配备的数控机床的种类和数量有限,平均到每一名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较少。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可以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在机房使用数控机床仿真软件练习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和加工仿真。也可以不做统一安排,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上机练习。数控机床实训的内容多,时间相对较少,一定要制订详细可行的实训计划,明确每天的训练任务、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设备。这样学生面对从未见过的设备就不会感到茫然,教师指导学生也会有条不紊,顺利完成实训任务。
2演示教学法的应用
2.1什么是演示教学法由于机械工程实训总学时的限制,学生不可能自己动手操作每一种机床,特别是一些比较危险、贵重和精密的设备,比如高压水切割机床、三坐标测量机以及电火花线切割、电火花成型等机床。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基于学校的实际情况,采用了演示教学的实训方法。所谓演示教学法即指导教师讲解机床的加工原理、操作方法、编程方法,然后自己操作机床加工一个零件演示给学生看。通过演示教学的实训方法,解决了实训内容多时间少、机床有限及教师有限的矛盾,还可以给学生打下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基础。
2.2以电火花线切割为例电火花线切割属于特种加工,特种加工是利用电能、化学能、光能或声能等能量对工程材料进行加工的工艺方法。在特种加工中,加工工具(广义的刀具)、加工工件与传统的机加工不同,一般不是采用机械力加工,在实习时学生首先会想到加工工具是怎样加工工件的。所以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的开始,应首先讲明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实习步骤如下:(1)指导教师启动机床,用薄钢板切割一个小五角星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发现一根很长的光滑的金属钼丝可以切割钢板时,一定感到吃惊,想知道它的加工原理是什么。(2)在切割小五角星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讲解加工的原理,举一个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电火花放电的例子:我们平时开关电器或插拔插头时,会发现有时有电火花放电,严重时开关或插头的导电部位有被烧的痕迹,甚至掉渣。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就是利用电火花放电产生的热量使金属被烧腐蚀而起到切割的作用。讲完这个常见的现象后,再讲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学生就感到易于理解了。(3)指导教师再讲解机床的操作方法。(4)简单讲解编程的方法,整个过程大约45min。
3多媒体技术在机械工程实训中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已经应用于各行各业。机械工程实训是一种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和仿真技术在机械工程实训中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由于实训的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在学生实习完基本的内容后,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补充和总结,会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结束语
关键词 数控机床;日常管理;日常保养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1-0115-02
近年来,数控技术应用已成为国家技能型紧缺专业之一,市场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是从事此行业的人数增幅不大。国家为了应对机械制造行业中数控技能人才匮乏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培训工程”和“助学措施”。我们学校也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需要,于2007年开设了数控技术专业,六年来为满足实践教学,我们学校配备了现代化的数控实训车间,建立了数控仿真实训室。但数控加工技术精密,且后期维修费用较高,因此对其管理和维修要求严格,如何管理和保养好这些数控机床,使之更好地满足教学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已经成为各中职学校普遍关注的问题。
1教学用数控机床的特点
1.1教学用数控机床的应用
教学用数控机床是一种以教学实习为主的小型数控机床,专门用于职业院校教学。与工业生产大机床相比较,具有占用面积小,功能齐全,价格便宜,学生使用方便,教学使用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教师通过实习教学工作,将学生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操技能,从而熟练掌握。
1.2教学用数控机床的操作
中职学校教学用数控机床的操作人员均为青少年学生,他们多数是第一次进行机床的实践操作,没有实际经验,很容易触发一些不可控的因素,比如对刀不准、切削用量不合适、手动操作不熟练等而产生各种故障。
1.3后期维护和使用管理方式
很多学校教学用数控机床没有配备专业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预防性维护,通常会在故障发生后维修,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辨识和处理故障初期状态,等到发生严重故障,再寻求社会专业维修人员参与,大大增加了维修成本。
2数控机床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学生操作阶段故障较多,例如切削用量过大导致的打刀、崩刀,由于编程错误而产生的撞刀、由于手动操作错误导致的超程等现象经常发生,导致机床精度下降;
2)日常管理规范和制度不够完善,对机床的维护缺少计划性、目的性、系统性和预防性的管理与维护;
3)数控机床闲置过长会使电子元器件受潮,加快其技术性能下降或损坏。学校在假期不使用期间很少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也加速了机床的老化和故障的产生;
4)部分教师操作能力有限,责任心不强。过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放松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由此引发机床故障,直接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5)机床过度使用,疲劳工作。故障机床没有得到及时维修,学生上课时间不合理、甚至出现冲突时,学校为了缩减教学成本,减少工位,多名学生共同操作一台机床,教学效果不好,同时也增加故障产生的频率。
以上原因均会导致教学用机床频繁产生故障,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教师不能按照教学计划完成实际教学内容,造成了增加教学成本,同时降低了教学质量。
3 结合教学工作实际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
3.1建立数控实习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学校设专人对设备进行管理和维护,各实训车间针对性地制订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机床自身的特点,制订出合理、规范的数控机床管理和维护制度。做到定人管理、定时维护。日常维护工作可以分为每天检查、每周检查、每学期检查,对一些频繁运动的元、部件,都应该作为定期的检查对象。
3.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学、实训具有技术与知识密切联系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应有丰富的实操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因此配备的人员必须养成勤学、善思、多实践的工作习惯。打造一支理论实践能够完全对接的师资队伍是管理和维护好学校数控实习机床的前提。
3.3加强教师在实训期间的巡回指导
学生训练时期间加强巡回指导,既能有效辅导学生,又能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规范操作,有效地避免故障的发生。如学生在仿真实训室对程序进行测试,确定程序无误,利用软件将程序上传,进行单段循环,可以有效避免因程序导致的故障。
3.4及时排除故障,协调教学与维护工作的矛盾
灵活安排教学和维修,例如机床定期维修和常规检查可以安排到假期、周末等课外时间。实习期间,机床一旦出现故障提示,说明已经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此时,应该根据故障提示编码查询机床手册,对故障发生的原因进行科学地分析,及时排除故障。同时,实训车间管理人员应保存机床维修记录,以便日后查询。
3.5定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师在每次实训开始时,均要强调操作安全的重要性。实习课题要包含严格的操作规程,并且让学生养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实习的习惯,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要及时批评教育,严重的给予停止实习。其次学生必须要完成编程检查、仿真模拟、图形模拟的步骤后才能进行实际操作,以防止产生打刀、崩刀、撞刀、超程等事故的发生 。
3.6 加强实训车间的卫生清理
每次实习结束,应安排学生和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机床的卫生清理。机床周围环境脏、乱、差,以及粉尘太多,均可以影响机床的正常运行;如果不及时清理电路板污垢和过滤网,也可能产生短路现象和散热不良,从而造成故障,所以必须定期进行卫生清理。
数控机床集计算机、自动控制、精密测量为一体。数控机床的管理和维护工作,要求教师全面掌握电气、机械、编程、机械英语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备丰富的实训教学经验和高度的责任心。同时学校在设备管理、教师管理上提供制度保障。这样才能有效避免数控机床的频繁故障和维修,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方新.数控机床编程与维护.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版,2007,5.
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结构化、系统化的教学策略,由2~6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经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成绩,并获取小组奖励。合作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主动求知的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合作过程中的人际交流能力。这种思想来源于杜威集体活动和集体项目(group projects)的观点,以及他在“民主和教育”中提出的理论,即学生应当在一起学习公民和社会责任。通过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在主动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竞争中学习的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该教学模式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在2009级机电一体化五年制高级班随机抽取1个班作为实验对象。该班共有学生46名,全部为男生,年龄在17~19岁。
2.方法
选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教材第三单元的课题五“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检修”进行本教学实验。经过教材内容分析,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将学时重新分配:教师讲授部分所占学时适当删减,增补实训实践学时。通过设置典型故障,由学生分组合作展现本组学习成果,以合作学习法教学,并及时以现场测验和问卷调查了解教学效果。
(1)课前准备。①分组。将学生进行异质分组,每组6人,每组都由6位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并指定综合能力最强的同学为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成员讨论学习计划、分解学习任务等。②布置任务。教师在授课前要求各组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充分收集铣床资料,了解铣床的主要结构和运动形式,观察操作的铣床,记录操作规程。可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学校机加工中心、学校数控协会等资源获取以上信息。二是根据工作任务,绘制铣床各主令电器元件的安装位置图和铣床配电盘电器元件的布置图,观察操作手柄处于不同位置时,行程开关的工作状态及运动部件的工作情况。
(2)实施。①课前检查。正式上课前,检查各组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给予评分。②组间共享与学习目标呈现。将各组收集的材料展示、筛选、点评,对材料收集不全的部分老师给予补充,引导全体同学进一步熟悉机床的结构及运动控制。教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有关铣床内部结构及铣床操作的视频,深入学习机床的机械传动机构、液压控制回路,分析机械、电气、液压联合控制部分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呈现本课题的学习目标:检修X62W万能铣床电气控制线路。③集中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点讲解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维修的一般要求及一般方法,并在实训柜上人为设置故障点,由教师示范检修,边分析边检查,直至故障排除。④合作学习。由组长在本组实训柜上设置故障点。故障点公开,由易到难,故障点个数不断增加。在各组长组织下,全组成员共同合作,学习如何从故障现象着手进行分析,如何采用正确的检查步骤和检修方法进行检修。⑤学习效果检验。由教师在各组实训柜上一次设置2~3个故障点,要求采用正确的检查排除方法,在规定时间内查出并排除故障。⑥学习成果汇报及评价。组长代表本组向教师及其他组同学展示检修记录,汇报本组故障排除过程及方法。各组员谈收获,讲体会,说心得,台下的同学可提出建议,提出优秀建议的同学所在组可获加分奖励。汇报完毕后,由老师及其他组组长组成的“评委团”对该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打分。表现优秀的小组,组员平时成绩给予加分。⑦归纳总结。最后,由教师针对各组学习情况、存在的问题做总结,归纳机床电气设备检修的一般要求和常用方法。
二、效果调查
教学评议以问卷调查方式在课后进行。给实验班学生每人发放一份教学评议表,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方法的评价。发放46份,回收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统计结果见下表。
三、总结与分析
1.教学效果
关键词:机械装配 实训项目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172-02
目前制造业正在经历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需要提高产品的质量、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别为数控加工中心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广泛的前景。依据江苏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制造业基地的优势,笔者通过详尽的专业调研,充分汲取企业专家的意见,分析数控技术应用岗位的需求,不断完善加工中心机械装配与调整实训项目来适应企业岗位需求,培养学生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1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装配实训室的组成
机械装配实训室是一条典型的数控加工中心装配线,含有7个独立的组成单元,包括主轴与主轴箱装配单元、底座与床鞍装配单元、工作台与十字拖板装配单元、立柱与主轴箱装配单元、立柱与床鞍装配单元、刀库与立柱装配单元、机床总装及电气装配单元。每个单元配备独立的安装工作台、工具箱和装配工艺方法展板,整条装配线配备两自由度的龙门式行车,用于安装起吊。
2 数控加工中心机械装配实训项目设计
每一台加工中心在机械零件、标准件、外购件、数控系统及电气元件准备齐全后,怎样才能装配出一台合格的加工中心呢?根据多年的实践与教学经验,笔者设计了如下的装配实训工艺,共分为8个实训项目。
2.1 主轴与主轴箱单元的装配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机床主轴轴承预紧力调整,保证主轴精度要求。实训步骤如下:(1)把主轴箱零件清洗干净,对有螺孔的地方进行回攻丝处理并清除零件毛刺。(2)把主轴轴承内外隔圈在平磨上磨削至平,前后轴承涂上轴承脂,占轴承间隙的1/3空间。然后把轴承放到加热感应器上,加热到80 °C~120 °C之间,再把主轴上的前后防尘隔圈按顺序装配到主轴上,把主轴螺母旋到主轴上用工具板手或力矩板手板紧。(3)把主轴前端装到主轴套里,前端盖用螺钉撬紧在主轴套上,把主轴后轴承和隔圈装到主轴体上,后螺母按前后顺序板紧,再把齿形皮带轮和涨紧圈装配到主轴上。(4)将主轴套放到主轴试车架上并把主轴套固定好,用试车架的电动机带动主轴套进行空运行试验,主轴按设计时最高转速进行空运行试验,由低速组逐步向高速组进行。同时用红外隙线温控器,对主轴轴承温度进行测控,要求温升不得大于20 °C,前后轴承温差不得大于8 °C,可以通过调整主轴前后螺母和主轴轴承的预紧力达到要求。(5)检查主轴径向跳动和主轴轴向跳动。(6)装拉刀杆套和碟形弹簧组,用板手和工具把碟形弹簧预压紧12 mm,碟形弹簧预紧力达到3600 N。(7)把主轴组装到主轴箱体中去,用螺钉撬紧端面接触面中,同时把打刀缸装到箱体中去,主电机也装到箱体上,把齿形皮带轮装到主电机轴上。
2.2 底座和床鞍单元的装配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机床装配校水平的方法、机床装配接触面的要求,了解丝杆安装与机床导轨平行要求,对机床运动精度的影响。实训步骤如下:(1)底座安放到地面上,调整好底脚螺钉,用水平仪检测底座安放水平。纵向和横向要求水平度0.03/200 mm。(2)底座与床鞍装配,要求导轨接触面和丝杆轴承座接触面,刮研面接触点不得少于6~8点/25×25 mm。(3)底座与床鞍用螺钉撬紧,并打两个定位锥销。(4)装轴承座和丝杆组装配,校丝杆与立柱导轨平行,用跨板检查立柱导轨与滚珠丝杆的平行度。
2.3 工作台与十字拖板单元的装配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机床十字拖板与工作台的垂直度、机床滑动导轨接触面的要求,了解丝杆安装与机床导轨平行要求,对机床运动的平稳。实训步骤如下:(1)十字拖板与工作台装配,要求刮研面接触点不得少于8~10点/25×25 mm。(2)检测工作台垂直度,X轴与Y轴垂直度0.015/300 mm。(3)装轴承座和丝杆组装配,校丝杆与十字拖板导轨平行,用跨板检查十字拖板与底座导轨与滚珠丝杆的平行度。(4)装十字拖板和工作台调节导轨刹铁。(5)分别用螺钉把丝杆座撬紧,并配打圆柱销子,丝杆两端螺母将根据丝杆长短选择不同的丝杆预紧力。(6)复检丝杆精度,调整好刹铁并送紧。
2.4 立柱与主轴箱单元的装配
本项目要求学生掌握机床箱体与立柱燕尾导轨接触面进行刮研处理、主轴芯棒与立柱导轨的平行度,了解丝杆安装与机床导轨平行要求,对机床运动的平稳。实训步骤如下:(1)箱体与立柱燕尾导轨接触面进行刮研处理,要求刮研面接触点不得少于10~12点/25×25 mm。主轴芯棒与立柱导轨的平行度0.01/300 mm。(2)装丝杠座和丝杆组装配,校丝杆与立柱导轨平行,用跨板检查立柱导轨与滚珠丝杆的平行度。(3)分别用螺钉把丝杆座撬紧,并配打圆柱销子,丝杆两端螺母将根据丝杆长短选择不同的丝杆预紧力。(4)复检丝杆精度同工步2的要求,把主轴箱装到立柱上,并把丝杆活灵撬到箱体座上,调整好刹铁并送紧。
2.5 立柱与床鞍的装配
2.6 刀库与立柱的装配
2.7 机床总装与电气的装配
2.8 机床出厂与精度的检测
3 加工中心机械装配与调整的实训教学模式与评价方法
本实训开始时向学生分发实训指导书,了解实训项目和具体工作步骤。实训辅以网络教学资源作为技术支撑,规范教学文件,所有必需的技术资料都以课件的形式存放在教学资源库中,便于学生查找。
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导师制。根据学生班级人数进行分组,例如一个班级40人,分为4组,给每个小组选择一名导师,导师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只负责给予必要的帮助,主要工作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学过程不存在“学与教”的游离状态。通过导师以及提供的资料,学生可以克服困难完成项目。本实训在教学计划中的安排时可以放在学生完成专业平台课程学习之后,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专门化课程之前,就对课程的学习目的有所了解,能激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热情。
对学习效果评价方法的创新更加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整个实训评价分为四部分,其中实训完成情况占主要部分,实训报告作为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体现次之,实训答辩效果可以反映学生对课题的理解程度也占有一定比,此外增加了组员互评项目可以帮助学生关注团队精神。评价的总分为300分,如果采用百分制可以通过相应比例得出。具体评价方法参见表1。
参考文献
[1] 徐安林.《数控设备维修综合实训》课程开发[J].2005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 2005:166-173.
关键词: 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教学入门阶段教学组织过程
机械加工实训教学是模具专业学生必备的重要技能,学生通过对常见普通机床的使用,能熟悉其性能,了解各类机床的工艺特点,从而进一步加深对机械制造工艺和设备的认识,并且初步具备使用机床加工典型机械零件的能力。要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的入门阶段应该考虑到以下几点:1.深入做好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加强安全意识;2.精选课题,学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跨过机械加工的入门阶段,所选课题务必能够涵盖常见的机械加工手段;3.精心组织实施,做到实习各个环节有序衔接,每个学生都明确自己的工位和任务。
我校在模具专业学生的机械加工实训方面进行了不懈的辛勤探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以下笔者就自己参与组织模具专业学生机械加工实训教学的体会来谈谈入门阶段的教学组织过程。
一、机械加工实训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参加机械加工实训之前,应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这样,在进入机械加工实训阶段以后,才能迅速进入状态,不至于出现准备仓促、茫然不知所措的现象。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理论知识的准备。
学生在进入机械加工之前,应该具备制图、金属材料、金属切削等专业基础知识,并且在进入机床操作之前,应该在专业的安全人员的指导下认真接受安全知识的教育。
(二)技能的前期准备。
学生在进入生产实训场地之前,应该先进行钳工等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训项目,初步打下动手能力的基础,并且具备常用量具的正确使用能力。学生在钳加工实训阶段已经学习了钻床等设备的操作和划线、测量等操作,灵活的手工动作将有利于学生顺利过渡到机械加工阶段。
(三)安全、文明操作技术。
在机床上工作,学生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穿戴衣帽。工作服要紧身,袖口要扎紧或戴套袖;女工要戴工作帽;不准戴手套作业,以免发生事故;高速切削时要戴好防护镜。
2.防止刀具切伤。装拆铣刀时,不能用手直接握住铣刀;铣刀未完全停止转动前不得用手去触摸、制动;装拆工件时必须在铣刀停转后进行,使用扳手时注意避开铣刀。
3.防止切屑伤害。清除切屑时要用毛刷,不可用手抓、用嘴吹;切削时不要站在切屑流出的方向。
4.机床保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悉机床性能和使用范围,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定期对机床进行一级保养。
5.场地环境。机床周围环境场地应保持清洁、无油垢;零件应妥善放于不妨碍实训正常进行的场所,使用切削液时防止外溢,并及时清理污渍。
6.工量具的保养每天进行,注意校正测量精度。
7.注意做好实训中各个过程的记录,并保管好相应的技术资料。
二、机械加工实训的入门阶段的组织
(一)熟悉将要使用的机床结构和性能。
1.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认识每一种实训涉及的机床的结构,包括其传动机构、运动特点、电气线路,尤其要重点了解铣床的结构和性能。
铣床有多种形式,并各有特点,按照结构和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卧式升降台铣床、立式升降台铣床、龙门铣床、仿形铣床、工具铣床、数控铣床等。其中,卧式升降台铣床和立式升降台铣床的通用性最强,应用也最广泛。这两类铣床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轴轴心线相对于工作台水平和垂直安置。这些特点学生务必要正确区分。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应进行机床加工尤其是铣床加工的准备工作的练习。
(1)分别进行手动进给和自动进给练习,熟悉机床的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2)选择和安装铣刀。铣平面用的铣刀有圆柱铣刀和端铣刀两种,由于圆柱铣刀刃磨要求高,加工效率低,通常都采用端铣刀加工平面。铣刀的直径一般要大于工件宽度,尽量在一次进给中铣出整个加工表面。在铣床上加工平面时,一般都用机用虎钳,或用螺栓、压板把工件装夹在工作台上;在大批量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可使用专用夹具来装夹。
用机用虎钳装夹工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装夹工件时,必须将零件的定位基准面紧贴固定钳口或导轨面;受力的钳口最好是固定钳口。②工件的待加工部分必须稍高出钳口,以防钳口和刀具损坏。③工件一般装夹在钳口中间,检查装夹是否牢固可靠。④装夹的工件为毛坯面时,应选一个相对大而平的面作粗基准,在钳口和工件之间垫铜皮,防止损伤钳口。
(3)用百分表校正铣床机用平口钳的装夹位置,练习装夹工件和调整工件安装的位置,学会对刀操作。进行刀具安装练习。刀具装好以后务必经过检验合格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3.分别进行铣、刨、磨平面的加工练习,熟悉机床操作的基本技能。
(二)练习加工V型块。
在入门实训课题的选择上,笔者通过对历年来机械加工实训课题练习情况的分析,最终选定了V型块这一典型的课题。这主要是因为V型块的加工形状比较能反映机械加工常见工艺手段的运用,且难度适宜。
1.毛坯的处理。采用翻砂铸铁件作作为毛坯件,检查尺寸合格与否,钳工简单加工去除锈迹和污渍。
2.刨床粗刨六面体52×52×37。
3.立铣加工六面体50.5×50.5×35.5。
4.平面磨削加工六面体50×50×35。
5.卧铣加工中间5mm工艺槽。
6.铣削两侧V型斜面。注意将立铣头调整为45度倾斜。
7.铣削两侧30×8沟槽。
8.铣削下方305沟槽。
9.铣削T型槽。
V型块形状如下图所示。
(三)机加工实训入门课题完成情况的总结。
对学生加工完的工件按照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评分总结,对评分方案教师应该考虑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工艺方案中各个环节的顺序和衔接过程是否正确。
2.划线、测量是否正确。
3.工夹具的使用是否正确,工件装夹是否合理。
4.对刀调整的正确与否,有无撞刀等明显误操作现象。
5.工件图样上标注尺寸和形位公差的完成质量。
6.安全文明生产要求是否达到。
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后,教师应对学生完成质量作总体评估,分析其取得的成绩和不足之处,并指导学生及时作实训总结,巩固知识。
三、机加工实训入门阶段后续环节的衔接
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已有的初步加工能力,在入门实训结束以后教师应侧重安排好相应的后续综合加工课题。综合加工课题应考虑到前面已学的加工手段的运用,并且结合模具专业的特点,设计出模具加工中典型的型腔加工课题。对课题的工艺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充分综合利用前面已有的机床加工工艺,让学生在相当于实战的加工情境下保质保量地完成课题,具备从事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加工能力,并且为后续模具设计及加工和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奠定工艺认识的基础。
四、结语
我校在多年的模具专业的教学中摸索出的一整套模具专业机械加工实训的组织实施方法,经过历届学生的实训效果检验,以及和兄弟学校的交流,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教学实践的丰富,我校这种模式将不断完善和巩固。
参考文献:
[1]成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冲压模具设计.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3]模具钳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
关键词:机床维修;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研讨
黄石职业技术学院自2008年开设机械制造专业以来,组织了一批专业教师深入省机械行业的工厂企业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专业人才需求情况,获悉很多企业迫切需要应用型的机床设备维修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我院决定对《金属切削机床》课进行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
1.人才需求状况
学院所在的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处在武汉、九江、鄂州等大城市形成的金三角中心地带。近年来,正在大力发展汽车零配件、新能源装备制造、起重运输、矿山机械等产业群,构筑标志性工业板块。据调查,黄石及周边制造行业的绝大多数企业缺少大量机床维修人员。据劳动部门调查统计,机械行业企业对机床维修人员各学历层次人才的需求情况中高职学历约占89%,机械技术人才需求旺盛。本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具有良好的行业背景和人才需求优势,加大本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
2.课程定位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机械维修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秉承我院“工学结合,厚能强能,根植一线,服务社会”的高职教育办学特色,本课程面向黄石及周边各类制造企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机床维修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能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在工业生产第一线,能从事机械设备的拆卸与装配、典型机床的故障诊断及维修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3.培养方案
在总结机械制造专业多年来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广泛的调研和认真的讨论,我们明确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即: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的,根据职业岗位群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能力为中心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拓宽基础,注重实践,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机床维修实用人才。
知识方面: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机床维修的计划、易损件的修复、维修工具的使用、机床的拆卸与装配、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
能力方面:旨在使学生应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解决修理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掌握典型机床的修理方法和步骤,只要掌握好两三种机床,便可收到一直百晓,融会贯通之效。
素质方面:要求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质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有一定的英汉互译专业技术资料能力和技术交流能力;有较好的协作能力、公关能力、适应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非技术性的相关能力。
4.培养模式
将人才培养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掌握机床维修的基本知识。
第二阶段:掌握机床设备的拆卸和装配,掌握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第三阶段:顶岗实习阶段,学院负责组织管理,社会企业作为主导者。在企业主导培养阶段,学生作为准员工进入企业,通过准就业顶岗实习,在生产过程中,了解企业文化,学习生产现场维修,积累工作经验。学生实习期间,依据学院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学生的企业指导教师,指派学院教师负责与学生和企业的沟通联系,学院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负责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并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
二、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体系可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并要求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以“必需、够用”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中,强调理论指导实践、理论服务实践。在对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内容改革的充分认识、调研基础上,对一些环节进行必要的整合和优化,从而节约课时数。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理论教学单位学时的信息量。为了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建立了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1.合理设计实践内容
针对实践教学,按照课程实践的操作步骤和实际工作程序,根据实训室条件与环境,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合理设计各个环节实践内容,采用虚拟与真实相结合的实训方法,实现“教、学、做”的统一。
2.构建课堂实训基地一体化的课程体系
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对原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并按照职业行动能力的要求进行重构,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3.加大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的比重
实践教学形式灵活多样,除课内教学实践总学时和理论总学时的比例达到1:1外,业余时间免费开放实训室。对所有班级进行分组,要求必须在每学期完成规定的业余实践课时。课余实践行双导师制,除安排老师指导外,还采用指定高年级优秀学生担任低年级学生班组长兼导师的方法,既解决了指导教师工作繁重的困难,又巩固和锻炼了高年纪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组织管理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大大加强了实践教学的比重。
4.建立科学的成绩考核制度
教学中,教师使用教学信息记录册,实时记录学生的出勤状况、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测试成绩、期末成绩等,确定各项权重,最终给出总评成绩。为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考评,考核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笔试、口试、操作、撰写论文、答辩等。实践教学每次实训都要求完成实训报告或产品,由专业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分别评定成绩,集中实训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等次单独记入成绩。
三、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建设是课程改革的重点,设施完备、先进的实训基地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与形成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时应采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的方式。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院机床维修实训中心,近年来,围绕该专业不断加大实训条件的建设。现有普通车床20台,普通铣床10台,数控机床30台是一个集教学、实训、生产为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基地。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目前,机床维修已经建立了关系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5家,并签订了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协议书,在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及技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本满足了顶岗实习及实训要求。
四、结束语
本着教学内容综合化、职业化、技能化的原则,结合工厂生产实际和实训条件,先后编写讲义四部。当然,在机床课教学改革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如教学计划中还存在某些实践环节和课程衔接不好,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软件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还需要不断加强,与相关企业的产学合作还需不断深入创新等。我们要在现阶段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铁尧.金属切削机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0.
[2]顾维邦.金属切削机床(上、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
[3]吴圣庄.金属切削机床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关键词】实训教学;中职数控;实践;探讨
引言
总理曾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职教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随着近年来数控设备在我国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社会对数控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教育部特别提出要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力度。为此,职业院校要加快数控课程的发展步伐,在数控实训教学方面必须要做很多的工作,改善实训环境、努力提高实训效果。在积极开展实训教学的同时,也面临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定位模糊,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单一和教学方案不够完善,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脱节等。这一系列的问题还需要在教学中继续探索与实践,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来完成。为此,笔者结合实践,探讨如下。
1.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数控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数控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再好的设备也只能是一堆死东西,数控实训教学也就缺少灵魂和活力,实训教学的任务也不可能顺利完成。为此,搞好当前的实训教学,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可通过安排专业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锻炼、选送专业教师到培训基地培训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任教等方式,以有效解决数控实训教师的短缺问题。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应尽可能地引进相关专业的、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具备良好的实践教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承担实训教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对于现有的实训教学人员应当制定合理的培训升级方案,使之能够得到及时的技术培训,跟上数控技术的发展步伐,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2.构筑实训教学体系
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以信息产业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传统产业升级,形成新的产业格局,不仅需要大量掌握核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人员,更需要有一大批掌握现代制造技术和服务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各中职院校纷纷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近年来,在校、系领导及企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不断加强以现代企业为模型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以资源共享与资源合理利用为基本原则,实现同一专业大类的各专业实训的模块化组合,为学生提供单项技能训练、综合技术实践训练(基本技能训练、高新技术训练、初步的项目训练)。在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重点建设了校内实训基地,同时加强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着力构建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中职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3.充分应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
数控实训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对原理的验证及数控操作技能的提高。由于刚进行数控实训的学生对数控设备不太熟悉,学生直接在数控机床上实际操作,容易因误操作损坏设备,而数控机床的价格又比较高(在企业里,刚进公司的工人只能站在师傅旁边看,怕他们损坏机床),这成了数控教学中的一个难题。所以,怎样充分利用现有软、硬件条件,合理调配资源应该是教改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整合教学资源及教学过程的科学设置是十分重要的。让学生实际上机前经过数控加工仿真训练,一方面可提高数控教学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可提高数控机床的利用率并减少机床的损耗。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具有FANUC、SIEMENS等众多数控系统功能,学生通过在PC机上操作该软件,能在很短时间内掌握数控车、数控铣及加工中心的操作。PC机屏幕能够显示和机床操作面板一模一样的界面;以动态的模拟显示代替机床实际运行并且还能够提示操作信息,如编程错误信息和操作失误机床碰撞报警信息等,使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易于课堂化教学,从而既节省了机床设备和实训消耗、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学生可利用此软件进行仿真操作,同样会起到真实设备的教学效果。
4.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数控编程技术涉及较多的知识领域,同时又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必须熟悉机床和加工原理,熟悉各个系统的指令代码及格式,关键要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和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刀具轨迹合理性分析能力。而传统的《数控编程》课不能满足编程能力的训练,教师只是教授代码的含义和用法以及简单的一些工艺知识,和与实际加工几乎脱节,学生编制出的程序没有刀具的概念,没有切削参数的概念,所以必须对《数控编程》进行改革,变成教学做一体化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老师引导学生对零件图样的尺寸、形位公差及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制定出合理的加工方案,并制定工件装夹方案,按照加工顺序选择刀具和确定切削参数,设定工件坐标系及确定合理的进给路线,并考虑刀具的切入、切出位置及对刀点、换刀点位置的安排,然后编写程序,输入程序到机床进行校验,在检验过程中,可以进行程序修改,而且通过修改程序的切削参数控制加工精度,而且教师要进行总结,对学生整个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大量的编程和加工训练,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编程习惯和风格。
5.加强校企合作,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密切与行业企业关系,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第一,建立学生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加大企业参与力度,校企双方共同制订校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确定学校、企业、学生职责,明确实习内容和考核办法,与企业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第二,与合作关系密切的企业深度融合,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合作有:优化整合双方的人员、设备、场地,相互配合,共同承担生产与教学任务; 为合作企业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以及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 从合作企业引进或聘请专兼职教师参与学校专业教学;将企业引入学校参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引进合作企业设备;校企合作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课件、教材等。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
【参考文献】
[1]朱学超.重构数控实训教学体系,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J].机械职业教育2007.12
关键词:数控仿真;数车实训;项目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数控加工技术已经在现代加工制造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企业的需求和人才的缺口已经成为社会的重大矛盾,如何为企业尽快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职业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我校是个年轻的学校,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是为数控专业教学配备了足够数量的数控车床和数控仿真实验室,为顺利实施数车项目教学打下了坚实的硬件基础。笔者在多年进行数车实训教学中不断总结,感悟到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车实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1.学习效率低
在数车实训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机床上现场示范,学生看过老师示范后就各自上机练习。以这种教学模式开展实训教学,学生在数车实训中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因为数控机床一般是封闭式结构,学生只能和教师一起站在机床的一侧进行学习。因人数众多,可见范围窄,多数学生看不清老师的示范,直接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降低。
2.存在安全隐患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数控车床上进行示范操作后,直接让学生上机床操作,大部分学生会因未看清示范而不知如何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导致撞车。
另外,学生会因没看清老师的示范,对机床心存恐惧而蹑手蹑脚,不能大胆操作机床,使其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二、运用数控仿真软件进行数车项目教学的优势
1.数控仿真软件的优点
(1)丰富的刀具材料库
该软件采用数据库统一管理刀具材料和性能参数库,刀具库含数百种不同材料和形状的车刀、铣刀,支持用户自定义刀具以及相关特征参数。
(2)机床操作全过程仿真
该软件能够仿真机床操作的整个过程,毛坯定义、工件装夹、压板安装、基准对刀、安装刀具、机床手动操作等仿真。
(3)加工运行全环境仿真
该软件支持仿真数控程序的自动运行和MDI运行模式,三维工件的实时切削,刀具轨迹的三维显示,提供刀具补偿、坐标系设置等系统参数的设定。
2.仿真软件的应用提升实训项目教学效果
(1)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提高训练效果
在职业学校对教学成本进行一定控制的前提下,教师使用数控仿真软件可以弥补数控实习所带来的投入大、成本高、消耗大的问题。
一方面,实训教师可以利用仿真软件降低实训成本。学生利用仿真软件对机床面板、刀等进行熟悉和模拟操作,学生如果对自己的模拟操作不满意,可以轻松对实习过程进行初始化;对已完成的实习进行回顾,而后多次练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实训教师利用仿真软件能避免学生初期实习时的操作安全问题,又可以克服人多机少的矛盾,使实习的安排达到多样性。
(2)利用数控仿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数控机床教学因为教学的局限性和存在的安全隐患,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我校在引入仿真软件进行教学后,根据实训项目教学的要求安排学生训练,学生所编写的程序可以直接在仿真软件上进行模拟加工,零件的加工过程也和实际加工相似,学生可以从任意角度观察数控车床加工过程。毛坯加工为成品的过程更加直观,便于学习和掌握。教师布置的编程与操作的作业也可以直接在仿真系统上进行检查,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数控仿真软件在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学生过于注重仿真训练,忽视实训操作
数控仿真软件只是对加工过程的模拟,并非真实的加工,无法替代实际机床,更无法替代学生在切削加工时的感受。尤其在切削用量的选择方面及刀具的使用方面,仿真软件只能在切削深度过大时才报警,对刀具材质及角度等方面不能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另外,在尺寸控制方面对操作者要求不高,与实际加工的尺寸控制过程明显不同。长此下去,容易使学生养成工作轻率的毛病,而且往往忽视对切削用量、刀具选择、零件尺寸精度控制等关键因素的思考。这样的程序一旦用于实际操作,就很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加工质量,继而影响到实习或生产效率。
2.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安全生产意识
在实际加工过程中,机器不会给人出错的机会,一旦出错,轻者零件报废,重者机器损坏,甚至造成人身事故。这就要求学生在加工过程中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但在仿真系统中,如果出现撞刀、撞机床等严重错误,只是弹出一个对话框提示,长期下去会让学生对安全生产麻痹大意。
以上是笔者对数控仿真软件在数车实训项目教学应用中的一点认识。如今,数控实训作为数控专业学生的一项基本实践操作,不仅是整合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也为学生今后就业打下基础,因此,实训教师在今后的实训过程中需要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进,学得精!
本课程在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刺激控制教学模式下存在两种性质实训课堂,分别为:机房实训课和机床实训课。机房实训课主要目的是仿真模拟,这个课堂主要采用讲解法、讨论法、案例法等方法在CAD/CAM中心机房实施探究式教学;而机床实训课则在校内的数控加工实训中心真实地加工出零件,并逐步达到精度要求,这个课堂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现场操作法等教学方法。这两个性质的课堂从而也实现了整个项目加工实训的“六步”。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体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力图将教师技能原型传授给学生,形成他们头脑中的心智技能。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媒体,网络资源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恰当运用。一些抽象、枯燥难理解的加工工艺和走刀轨迹,如果在课堂上直接讲授,学生将很难理解,而借助多媒体手段则能使抽象的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直观、生动。借助网络平台能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大大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
二、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前先把每班学生按照每组4~5人和成绩优劣合理搭配分组,以便于学生学习、讨论。由专职教师(或企业兼职教师)、2~3名实验指导教师针对某一个实训项目采用六步教学法来组织和实施教学。资讯:教师下发项目任务书,讲解项目任务所需理论知识点、项目中的疑点和难点、关键点;计划: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组内讨论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教师巡回指导;决策: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填写相应的工艺、刀具卡片,并编写好数控加工程序;实施:学生运用仿真软件开始仿真加工,没有语法错误后再到真实机床当中输入程序,在单段校验程序后,再自动循环加工,进行首件试切;检查:首件试切好以后,进行工件检测,并进行工艺总结与改进,改进程序,缩短时间,检查改进加工后工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评估:通过个人自评和小组之间的互评与教师评价,得到学生此项目单项得分,并现场展示出做得比较好的零部件作品。
三、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情况
1.教材选用本课程教材选用了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朱岱力主编的《数控加工实训教程》。该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突出一个“用”字,但本教材仍然是作为一个参考书,以便于学生自学。除了自选教材外,教学团队及校企合作专家合作编写了校企合作校本教材《数控加工实训技术项目化教程》,教学内容及进程基本上与此教材同步。2.教辅材料本课程除了教材外还建设了丰富且精良的教辅材料,包括:多媒体课件、教案讲义、职业标准、课程标准、任务书、引导文、评价表、案例库、项目库、试题库、试卷库、视频库、实训图纸、技能竞赛图纸、企业实际生产零部件图纸等。3.网络资源本门课程作为学院精品课程已建成精品课程网站,除此以外教师还提供信息,鼓励学生经常上其他专业数控加工网站汲取营养,开阔眼界,扩展思维。4.校内实训基地目前本专业已建成与数控技术相关的多个实训室和实训中心,如表3所示。完善的校内实训基地确保了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保障。(五)校外实训基地根据数控专业培养计划及相关核心课程教学需要,我院与深圳富士康、鸿超准、奇瑞汽车、惠州华通、樟树金虎等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机制,为课程的教学创建了产、学、研平台。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可完成职业素质培养、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比较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网的形成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
四、课程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