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机合作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从“铁牛”用户做起
2010年9月10日,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泛黄的田野处处流露着成熟的气息。
“只有合作起来才是农机手的出路”“靠质量振声誉、靠技术促发展”……在邹平县九户镇第一农机专业合作社门口,彩幅随风招展。合作社理事长成才介绍说,合作社刚刚举行了秋收跨区作业出征仪式,社员们正分批赶往目的地,他的4台拖拉机也已经出发了,“三秋农忙,时间就是金钱”!
1995年,山东省滨州市农机数量还比较少,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看到这个商机,成才连借带贷,凑足了9万元钱买了一台“铁牛60型”拖拉机,配套深耕犁、旋耕机、背负式联合收割机等农机具,搞起了农机作业服务。
“当时,村里连我的在内就两台收割机,根本不愁没活干,仅夏收一项就收入3万多元,投资很快就见到效益。”成才回忆当时的情景说,“用了3年的时间,在1997年,我就基本上收回了成本,这些农机具一直伴我走到2003年。”
此后,随着自走式小麦收割机的增加,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成才将目光转向了更有发展潜力的秸秆粉碎还田、深耕、免耕播种等作业项目,这些项目同样给他带来了年纯收入不低于3万元的丰厚回报。
2007年和2008年,成才抓住国家大力实施农机购置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利时机,购进3台约翰迪尔750拖拉机,并配套深耕犁、旋耕机和免耕播种机等农机具进行农机作业服务。2008年,又购进4台约翰迪尔拖拉机,此时,成才年收入已达到了10万元。
钟情农机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成才进行农机作业服务取得了丰厚收益,引发了当地农户购买农机的热潮。据淄博永巨董事长王建波介绍,这几年来由成才直接或间接介绍、推荐销售的约翰迪尔拖拉机达30多台,邹平县九户镇成家村村民成刚和成德民便是其中的两名用户。
成刚是山东三星集团有限公司下属污水处理厂的一名职工,成德民是九户镇一家农资店的老板,他们在2008年7月由成才引荐从淄博永巨农机有限公司分别购买了一台约翰迪尔750拖拉机。成刚和成德民属于投资型用户,本人不直接从事农机作业服务,而是通过成才聘请熟练机手驾驶并安排作业服务。
“我估计2年,最多不超过3年就能回本,目前农村没有比这更好的营生了。”从农机作业服务中会获得丰厚回报,对此,成刚毫不怀疑。
众人拾柴,共创新模式
2008年5月23日,由成才作为主要发起人在邹平县九户镇成立了邹平县第一农机专业合作社――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正式成立。目前,合作社社员已发展到46户,拥有大型农业机械52台,配套农机具150多台套。
“个人散兵游勇式的单打独斗成不了大气候,只有合作起来才是农机手的出路。”作为合作社理事长的成才说,“我们装备精良,有80多台约翰迪尔拖拉机,团结在一起,可以发挥个人难以达到的优势。2008年秋季,我们接下一个大单子,承担了邻近淄博市高新区石桥办事处下属的15个行政村23742亩地的作业任务,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农机专业合作社这种新型的合作组织,把区域范围内的农机手组织起来,才有能力承担规模化作业,发挥大农机、大农业的作业优势,从而实现机手、种植户双赢的局面。
2008年和2009年,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连续两年在山东淄博市张店区石桥办事处政府玉米禁烧工程中中标,每年实施订单作业1.2万亩。同时,每年在河南省杞县、尉氏实现小麦、玉米收获订单作业1.2万亩。目前,淄博市张店区石桥办事处、河南省杞县、尉氏已经成为邹平县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长期固定的作业市场,每年为合作社带来120多万元经济效益,基本上保证了合作社跨区作业收入的稳定性。2010年三夏期间,合作社在山东淄博、河南等地实施跨区作业1.5万亩,实现经济收入70多万元,秋季在河北廊坊大厂县签订深松作业协议2万亩。
随着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的加大,农业机械薄弱地区范围正逐渐缩小,跨区作业市场正逐步萎缩。为进一步拓展固定农机作业市场,2010年,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土地流转的运作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种植、全程机械化作业、节水灌溉,积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
今年年初,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经过分析、论证,最后将土地流转方式确定为“对成方连片的耕地,与农户签订合同,实施土地托管承包,即按目前粮食的亩产量除去人工费用,每年给农户一定数量的现金或粮食,盈余归合作社所有”。
目前,邹平县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已分别与邹平县青阳镇青阳村、钟家村、韩家村达成协议,实施定金承包农田780亩,与九户镇成家村农户正协商进行土地“托管”承包。
2010年,邹平县农机局、县农机协会要求按照山东省农机办“五化”标准,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设施建设。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响应,一次性投资65万元,5月份建成集统一管理、服务、维修、培训为一体的高标准农机大院。农机大院的建成,使合作社内部管理更加规范,解决了农业机械存放、保养难的问题,维修、调度更加方便,农机使用寿命明显提高。
九户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调配机械、统一存放、统一管理、统一作业质量标准、统一收费、统一提取管理费和公积金,社员按作业量进行分红。农机合作社在硬件完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软件建设,加强了农机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制度、农机户档案管理制度、机手培训制度和安全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了农机合作社的长效管理机制,实现了农机合作社股份制的企业化管理。
美好憧憬
为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我县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化程度和农机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经县政府研究,现就加强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立组织,加强管理。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将培育和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列入议事日程,制定出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工作措施。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织,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以村委会为单位,每个乡镇、经济开发区抓1-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试点,并于**年底前注册上报。农机管理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的建章立制、申请登记、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提供政策、技术、信息、市场营销等服务;强化监督管理,实施量化考核,促进其健康有序发展。
二、加大扶持,搞好培育。一是建立激励机制。各乡镇、经济开发区要对标准高、质量好、运作规范、经营业绩显著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给予重点扶持和奖励。二是争取多层次、多渠道资金投入。农机购置补贴项目要向农机专业合作社倾斜;工商、税务部门要落实好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检审、税收等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对农机专业合作社购置更新大型、新型农机具加大信贷扶持力度。三是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广大农民、农机户、农机经纪人等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认识,鼓励其创办或加入农机专业合作社。四是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联合、兼并、吸纳入股等形式增强其自身实力,提高服务功能和带动能力。五是加强综合协调,坚决制止各种向农机专业合作社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行为。
关键词:农机;农机专业合作社;服务能力
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开始实施。几年来,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发展壮大,服务领域扩宽,作业能力增强,经营收入提高,已经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一支生力军。目前,我县先后成立了17个农机专业合作社,而这17个合作社构成形式却不尽相同,主要分两种:以多家营机户组建的或以独家农机户为基础组建的。这些专业合作社通过2~3年的运作,基本情况是组建成功,但不成熟。
1 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存的问题
1.1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功能缺乏认识 在成立合作社时,因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认识和了解,都认为是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当然是做农机的,得保证入社的人数,固定资产达到多少万元等。为了达到这些条件,盲目的在销售农机时,把购买农机的农民都纳入了农机合作社,这样一来,人数保证了,固定资产也上来了,虽然是条件够了,发挥作用却微乎其微。合作社的成员干什么的、担什么责任一概不知,失去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意义,甚至出现了负面影响。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应遵循在“两个结合”上,即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机大户与承包土地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即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程度。离开这两个结合和两个需考虑的因素,盲目组建农机合作社都可能会与客观相违背,起码缺少实事求是。
1.2对国家及地方政府扶持奖励政策有误解 有些合作社成立后,不去研究怎么发展,怎么对社会做贡献,而去研究外表包装,把合作社当做争取资金的钓鱼项目来做,导致了在合作社的检查、评比当中出现了不合理的竞争。
1.3盲目组建,互相攀比 在合作社组建当中,个别有看人家都成立了合作社我们也得成立,赶潮流、随大流、互相攀比。不看自己条件够不够,而是在研究将来一旦吃亏了怎么办。个别人还听了一些社会上的误传,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会有很多的好处等等,盲目组建。
2 农机专业合作社组建的服务能力
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构建关键是带头人,最好是有丰富经验,有远见、有思想、有号召力,具备有承包一定土地能力的营机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将本地区零散土地,五保户土地,外出打工无力经营的土地,以土地入股或者租用等形式集中起来,也可以将其吸收为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社通过提供统一的生产服务以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进行盈余返还,或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按照入股情况进行分配。这样随着农村劳力逐年减少,种地人年龄越来越大,承包土地会越来越多,这种组建专业合作社模式有以下五点好处。
2.1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 农机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土地承包后,对土地使用可统筹安排,种什么可根据市场需求,什么值钱种什么。如,现市场花生价格上扬,合作社可根据土质,合适即可种植,避免原来一块地好几家,种植什么不统一,不增产又不增收。
2.2有利于缓解外出务工、孤寡老人种地难的压力
这些人入社后不会为种地发愁,务工的可安心务工,不用因几亩地请假误工,又省去了往返路费。老人几亩地,儿女在外地也省去了牵挂。从大的方面来说,也为农村稳定和创造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2.3有利于土地改造整治 土地集中了,合作社可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如:现农村的水田面积不小,产粮不多,池块小且分散、坝埂不少,这样可通过机械化进行平整土地,小块地变大块地,坡地变平地,改造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改造后的连片土地也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收益。
1. 农机与农艺融合的重要意义:
实现农机和农艺技术有效融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追求,是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性保证,二者融合是客观的、规范的、科学的。只有确保理论和技术有效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农机和农艺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才能进一步提高农机设备利用效率,农业技术生产水平。
2. 基本情况:
齐齐哈尔农垦泰丰玉米种植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社员11人,合作社每年会进行统一培训,聘请农业方面专家进行培训,合作社对农资实施统一采购,统一到生产企业购买农膜、种子、化肥、农用柴油、滴灌设备等农用物资,减少中间环节,节约生产费用。在组织生产方面。合作社采取统一机械整地、管理、收获等。2020年,合作社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成为农场最大的玉米种植合作社。合作社每年可带动合作社成员增加收入近50万元。
3. 存在的问题:
3.1玉米秸秆无法充分利用
农业技术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而在秋整地过程中,不注重整地机械,导致玉米秸秆没有充分的利用,使得土地营养成分流失,部分种植户嫌麻烦进行放火点荒,造成大气污染。
3.2喷灌设施简陋
往年玉米浇灌采用中、小型喷灌机组,移动费用大,在多风的情况下,会出现喷洒不均匀,蒸发损失增大的问题。
3.3对农机与农艺融合的认识性不足
现阶段种植户中大多数人普遍对农机与农艺融合,没有完整的认识,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农艺技术和农机有效融合会进一步增加投入,不利于实现增产和稳产。传统意义上大多数只认识到了农艺技术的重要性,而对农业机械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重视生物技术,而轻视工程技术。这就给农业机械化发展带来了巨大难题,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不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
4. 解决途径
2019年泰来农场争取到泰来县秸秆综合利用补贴政策,其中包含了玉米整地作业40元/亩补贴政策,合作社主动找到农场希望给予解决玉米秸秆问题,随后农场积极联系泰来县农机服务中心,调配了6台碎混机,1台翻地机,对农场玉米地块进行翻埋、碎混整地作业,整地期间种植户不用拿一分钱,采取一边收获一边整地,两不耽误,大大降低种植户作业成本,同时也提高整地质量。
2019年开始合作社开始采用玉米种植滴灌技术,该技术具有省时、省力、省水、省人工,对玉米有很好的保水作用,在干旱季节,对比传统式喷灌,在燃油、耗电这块有较强的优势,滴灌一天一夜可以达到喷灌3天的效果。而且铺设滴灌管方面,从起垄、播种、铺设到覆土可以实现一体化作业。且滴灌在于前期一次性投入,后期无附加费用。
5. 成效
滴灌地块,秋整地40元/亩(有补贴),起垄、播种、铺管、覆土、镇压50元/亩,种子6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0元/亩,中耕二遍20元/亩,滴灌一遍10小时可以持续8天不用滴灌,每次开启滴灌费用为2元/亩,(旱季滴灌4遍)。收获之后起滴灌管人工5元/亩;滴灌管还可以卖废品,10元/亩。秋季收获40元/亩。综合投入成本227元/亩。
普通地块,秋整地20元/亩(包含灭茬、起垄),种子60元/亩,播种20元/亩,农药50元/亩,喷药12元/亩,中耕三遍30元/亩,喷灌40元/亩,喷灌油料20元/亩,秋季收获40元/亩。综合投入成本292元/亩。
6. 效益分析
(一)亩产值
普通地块基本在1200斤,每斤0.75元,900元/亩。
滴灌地块基本在1400斤,每斤0.75元,1050元/亩。
(二)亩效益
普通地块效益608元/亩。
一、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足够的认识
在成立合作社时,因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缺乏认识和了解,都认为是农机合作社,入社成员当然是做农机的,得保证人社的人数,固定资产达到多少万元等。为了达到这些条件,盲目的在销售农机时,把购买农机的农民都纳入了农机合作社,这样一来,人数保证了,固定资产也上来了,虽然是条件够了,发挥作用却微乎其微。合作社的成员干什么的、担什么责任一概不知,失去了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和意义,甚至出现了负面影响。农机合作社的组建应遵循在“两个结合”上,即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农机大户与承包土地相结合。同时还要考虑“两个因素”,即二三产业的发展和劳动力转移程度。离开这两个结合和两个需考虑的因素,盲目组建农机合作社都可能会与客观相违背,起码缺少实事求是。
二、对国家及地方政府扶持奖励政策有误解
有些合作社成立后,不去研究怎么发展,怎么对社会做贡献,而去研究外表包装,把合作社当做争取资金的钓鱼项目来做,导致了在合作社的检查、评比当中出现了不合理的竞争。
三、肓目组建,互相攀比
在合作社组建当中,个别有看人家都成立了合作社我们也得成立,赶潮流、随大流、互相攀比。不看自己条件够不够,而是在研究将来一旦吃亏了怎么办。个别人还听了一些社会上的误传,说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后会有很多的好处等等,盲目组建。
根据现存的问题,对今后如何去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提出不成熟的看法,仅供参考。
农机专业合作社基础构建关键是带头人,最好是有丰富经验,有远见、有思想、有号召力,具备有承包一定土地能力的营机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应将本地区零散土地,五保户土地,外出打工无力经营的土地,以土地人股或者租用等形式集中起来,也可以将其吸收为专业合作社成员。合作社通过提供统一的生产服务,以货币或者实物的形式进行盈余返还,或根据合作社章程规定按照人股情况进行分配。这样随着农村劳力逐年减少,种地人年龄越来越大,承包土地会越来越多,这种组建专业合作社模式有以下五点好处:
1.有利于调整种植结构
农机专业合作社将零散的土地承包后,对土地使用可统筹安排,种什么可根据市场需求,什么值钱种什么。如。现市场花生价格上扬,合作社可根据土质,合适即可种植,避免原来一块地好几家,种植什么不统一,不增产又不增收。
2.有利于缓解外出务工、孤寡老人种地难的压力
这些人入社后不会为种地发愁,务工的可安心务工,不用因几亩地请假误工,又省去了往返路费。老人几亩地,儿女在外地也省去了牵挂。从大的方面来说,也为农村稳定和创造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3.有利于土地改造整治
土地集中了,合作社可对低产田进行改造,如:现农村的水田面积不小,产粮不多,池块小且分散、坝埂不少,这样可通过机械化进行平整土地,小块地变大块地,坡地变平地,改造增加耕地面积。同时,改造后的连片土地也便于机械化作业,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量和收益。
4.有利于农机相关政策实施
[关键词] 农机专业合作社;问题;对策;发展
《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中提出“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完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举措,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有生力量,是提升农机化水平的迫切需要。”笔者通过西部地区农机大县、青海省农业大县湟中县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分析,提出了发展本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对策,以便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全国各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作为青海省农业大县和西部地区农机大县的湟中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也显示了加大生命力。自2009年第一家宏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到2011年已发展到6家,合作社成员从15人增加到65人,机具数量从54台(套)增加到156台(套),资产总额从80万元增加到320万元。各农机专业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充分利用购置的各类大、中、小型及新型农机具开展规模作业,作业面积从2009年1.5万亩增加到2010年的22.52万亩,服务总收入2011年9月中旬达150万元比2009年20万元高出7.5倍。为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但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一些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是设施落后。从2009~2011年9月工商注册登记农机专业合作社6家,资产总额320万元,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7台,小型拖拉机38台,联合收获机15台,各类配套农机具92台,配套机具齐全,能承担耕种收作业服务。但配套设施建设落后:机具库房多在成员家中没有集中库房。办公设施没有电脑等现代办公设备,对相关作业信息收集手段落后,缺乏必要维修车间及设备。
二是运行不规范。成立的6个专业合作社虽然组织机构和合作社章程,但在运行时合作社有50~70%成员进行耕、耙、播、收统一作业,却自负盈亏,运行不规范。
三是作业规模不大。农机合作社成员一部分人从外地陕西、甘肃、宁夏到青海农牧区进行跨区作业,但也有一部分只在本县区小范围作业,机械化作业地块分散零星,作业服务规模不大。
四是成员素质低。合作社成员缺乏农机保养和较高修理知识,加之缺乏必要的检测和维修工具,保养、修理无法达到标准要求,机具带病作业现象存在。部分机手受操作水平、相关耕、耙、播、收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了解不够限制,作业质量难以达到标准。法人的经营管理方式,作业信息收集整理,合作社会计等人对机具、财务如何管理正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二、发展专业合作社的对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领导齐抓共管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离不开财政、工商、税务、物价、金融等部门的支持,各级农机部门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在资金、场地、登记、税收、贷款等方面争取优惠政策,得到各有关部门的支持,形成扶持和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合力;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方面,将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优先向合作社倾斜,在补贴机械种类上,根据当地农机化发展实际与合作社开展作业需求,放宽补贴类型。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库房建设或作业费进行补贴,调动农民组建或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对农机合作社优先培训管理、经营人才,优先投放农机化的相关项目,优先帮助农机合作社解决贷款和生产资金。
2.是拓宽服务领域,规模经营
在推进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时,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围绕市场求发展。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和范围,从粮食作物的耕、种、收等环节向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延伸,从农机作业服务向土地流转经营和生资、技术、信息服务延伸,从传统的种植业向设施农业等领域扩展,不断提高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增强其自身发展的活力,带动社员共同致富的能力,推动农机服务组织又好又快发展。
3.培育典型示范带动
农机部门组织开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建设活动,每年选出1-2个发展潜力较大基础条件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从设施建设、管理、经营、人员培训进行重点培育,在此基础上,发展一批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树立样板,不断探索总结推广发展经验,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农机专业合作整体发展水平有大幅度提高。
(一)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组织相应的农机服务组织和项目,解决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机械化服务,提供农机供应,农机修理,农机培训,农机信息,技术咨询等多层次服务,一是市场经济体制提出新的要求,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把千家万户的农民和千变万化的市场联系起来。二是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经营体制对农机的需求,要经过农机部门协调、牵线搭桥,解决土地分散,有机户闲,无机户难的问题。三是整个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机械作业才能让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才能抗灾夺丰收;农村搞综合开发,山、水、田、林、路等配套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都需要机械化。四是科技兴农的需要,农业靠科技,科技的载体主要是农机专业合作社。
(二)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效果与作用
1. 联系政府部门和农民的桥梁和纽带:
农机专业合作社向农机主管部门传达广大农民机手的真实想法和意图,使主管部门切实掌握了市场的需求;而农民机手也了解了党和政府发展农业的政策与法规,获取了市场信息;近几年通过农机作业协会协助操作的“购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广大农民投资农机的热情,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2. 规避农户分散投资的风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机大户为主体的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大作业服务范围,可以提高农机利用率,缩短投资回收期,盘活农机存量资产,进而增强投资能力,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户分散购置机具带来的投资浪费,节省投资,解决需求与效率的平衡。目前农民主要靠合伙和吸股筹资,政府购机补贴,贷款购置机具;由于农机专业合作社主要是以农机大户为主,固定资产比一般农户多,作业规摸大,抵御风险能力强,便于申请银行抵押贷款和联户担保贷款;便于争取保险业对农机使用风险的保障;便于吸引多层次、多元化资金对大型农机具的投入。
3. 促进了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农机化工作的重点在服务,服务的重点在对象,有了作业服务规模的支撑,便于新机具的推广普及;有了机具相对集中的平台,便于农机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有了维修供应重点对象的依托,便于农机技术的保障;有了作业服务施展才华的舞台、提高操作技术的期盼,便于农机人员的作用发挥和培养人才的效率提高。
4. 提高了农机使用效率:
使用效率是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作业服务中提高机具使用率,减少了闲置时间;在服务项目需求上提高了农机动力配套率,拓展了作业领域;在争取用户时提高了服务质量率,稳定了作业市场;在优化农机资源中提高了投资回报率,调动了多方面投资农机的积极性。
5. 农机社会化服务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村专业组织,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逐步遍及涵盖了农机作业的全过程,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完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解决农民机手作业面积不足,使广大农民从依靠劳动致富逐步走向依靠农机致富奔小康作出了积极探索和贡献。但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组织不规范,内部发展动力不足,造血功能低下等问题,必须加以重视,在发展的过程中予以解决和完善,使之能够快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农机产业化;合作组织;现代农业;农机与农艺;资源利用
绪论
所谓现代农业,实质是以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现代工业技术及其装备、现代管理技术、现代农产品加工技术、现代农产品流通技术及其营销为基础,产供销相结合,贸工农一体化,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新型农业。没有机械化的农业,不能称为现代化农业。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
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措施。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生产的主力军,是改造传统农业最主要的手段。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
为了提高机械的利用率,尽快收回投资成本,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就要走出家门,自发地寻求农机作业的领域和市场,进行跨乡、跨县、跨区(市)甚至跨省进行社会化服务。
一、腾冲县农业机械农机具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需求抖动、资金推动、政策带动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腾冲县享受国家购机补贴资金2005年为40万元、2007年为90万元、2008年为180万元、2009年250万元、2010年290万元、2011年350多万元;到2011年底腾冲县拥有农用拖拉机达14682台(绝大多数为后驱动拖拉机作运输用),大中型拖拉机7151多台,微耕机1984多台,配套农机具6355台套,种植业机械587台套,联合收割机299多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741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5534万瓦特。在96.3万亩耕地上,平均94.2亩/1台运输型拖拉机,9630亩/1台大中型拖拉机,120.4亩/1台手扶拖拉机,481.5/1台微耕机,151.5亩/1台配套农机具,1640.5亩/1台种植机械,3439.3亩/1合收割机,27.1亩/1万瓦特农机动力。农业机械化进入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为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
1.农机合作社的诞生
在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拉动内需等政策的指引下,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腾冲县积累总结二十多年烤烟种植、烘烤经验,成为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烤烟产业化的发展,人均年收入逐年增长,购机补贴的大量实施,以及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不同组织形式的农机合作组织相继诞生。如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服务队和腾冲县界头镇界头村农机服务队。
2.农机合作社发展概况
(1)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
在烤烟产业的带动支持下,腾冲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以凤凰村的名义挂牌成立。
①资金来源:国家农机购机补贴、烟草项目资金和农民自筹资金;
②发展规模:现拥有354中型拖拉机6台套,配套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农机总动力210千瓦,以及60个太阳能杀虫板;主要作业服务于原鸦乌山山地,实现烟地耕作机械化,为烤烟抢种作准备。同时吸纳有机户的参与(目的在于争取烟草项目资金补助),作业服务归烟草项目部统一指挥;
③受益乡镇和耕地面积:明光镇凤凰社区(村)、滇滩镇和固东镇,总面积3万多亩,其中凤凰社区1万多亩;
④管理方式:由烟草项目部统一管理;如6台拖拉机(资产归烟草项目部)只在耕地时作业,作业时按作业面积支付驾驶员工资,平时闲置起来;农忙作业时,吸纳有机户参与并控制拖拉机台数;
⑤经营方式:耕地作业时,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规定25~_J亩,在油料上升时,烟草项目部允许机手适当提高收费标准1~5元,吸引广大农机手的参与;
⑥基础设施建设:烟水配套工程、道路以及管网建设由烟草公司用项目资金解决并完善;
⑦经济效益:由于鸦乌山面积大(3万多亩),大面积种烟时,以25元/亩计算,每年耕地费用需70多万元,以10台拖拉机计算,每台拖拉机年毛收入7万多元,除去购机补贴、烟草项目资金补贴和燃油消耗外,机手当年即可回收成本并有节余。
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的成立,大大提高了鸦乌山山地的耕作质量,打造优质烟叶生产基地,推动烤烟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辐射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先进机器设备的应用,提升了本地区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时,一方面吸纳了有机户的参与,形成竞争趋势,提高作业质量,扩大机耕面积;另一方面导致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寻求外出打工,扩大了经济收入。
(2)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服务队
2009~g3月,国务院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2009年7月,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发挥云南作为我国通往东南亚、南亚重要陆上通道的优势,深化同东南亚、南亚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沿边开放质量和水平,使云南成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随着云南走向南亚战略的推进和孟中印缅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特别是中印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稳步发展,保山在中国对南亚、东南亚开放中的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保山市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据介绍,目前腾冲将缅甸确立为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多次组团到缅甸考察洽谈。对缅交流与合作取得新进展,成功举办了首届中缅经贸洽谈会,缅方企业、商会、侨团等先后到保山进行投资考察,签订了农业、矿产、旅游等一批开发合作协议。并促成缅甸政府开通了甘拜地口岸,于2009年8月1日举行通关仪式,确立了对等开放地位,对缅北地区农业、旅游、矿产等合作进入了实质性动作阶段。经过上述不懈努力,走向南亚国际大通道建设得到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腾冲猴桥口岸建设总体方案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批准,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加紧推进。
伴随着国家、省、市面向东南亚、南亚大通道建设、桥头堡战略的实施,以及中缅经贸洽谈会的召开和腾缅二级公路的通车,以李明君个人投资创办的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收获服务队成立,在缅甸缅北大面积大规模种植水稻。
①资金来源:个人投资和政府支持;
②发展规模:购置804大拖拉机10台套,904大拖拉机6台套,
1204大拖拉机6台套,自走式插秧机10台,81D马力、割幅2.5m宽的联合收割机2台,以及各种整地机械、运输机械30多台;农机总动力2520马力(整地机械、运输机械除外);
③耕种面积:20多万亩;
④管理方式:个人管理;
⑤经营方式:企业模式发展;
⑥经济效益:一是腾冲县政府的项目资金支持;二是农产品的出售(稻谷大量卖给缅甸和国内销售一部分);并由于气候条件好,土壤肥袄,生产成本低,产量高;且大量种植优质稻,优质米投放市场形成抢购之势,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
(3)腾冲县界头镇界头村农机服务队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党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农机科技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意识的增强。社会对农业机械、新型农机具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自2007年7月1日起施行,其中的扶持政策为各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发展、壮大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依靠国家烟草部门在界头镇建设“黄金走廊”为契机,并争取烟草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界头村农机服务队成立。
①资金来源:个人独资购买农机具,以农机具(实物)方式加入农机服务队。
②发展规模:拥有354中型拖拉机2台套,配套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农机动力70马力;手扶拖拉机10台,农机动力120马力,配套部分农机具有华式梨、旋耕机和烤烟起垄机;小型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动力60马力,农机总动力250马力;主要作业服务于界头村及周边村社。同时吸纳有机户的参与(目的在于争取烟草项目资金补助和国家相关补助),作业服务由村上进行指导。
③耕地面积:1万多亩(界头村)。
④管理方式:名由村上管理,其实是机手各自自行管理。
⑤经营方式:耕地或收割作业时,一是在市场指导价的基础上各自经营(仍旧以农户找机手的方式);二是绝大部分有机户只忙于自家农业生产,很难顾及其他户或者说周边村社;如界头乡界头村四社农户唐仕华已购买拥有抽水机3台、耕整机1台,农用三轮车1辆,碧浪牌联合收割机1台,2011年又计划投入资金购置水稻插秧机1台,仅限于自家用。
⑥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国家烟草部门在界头镇建设“黄金走廊”为契机,机耕路、排灌沟渠等设施逐步趋于完善。
⑦经济效益: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界头就有腾冲县“粮仓”之美誉;人少地多的现象需要量的农业机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生产方式、生产模式。据村上介绍:“每年烤烟收入4~6万元/户,油菜收入2~3万元/户,稻谷2.5~4t/户的人家占56%以上”。每家每户有了好的收益,总想着买适用的农机具改变生产模式,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如图1夏收现场。
农业机械对于提高农业装备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并形成普遍共识——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不同形式的农机专业合作社(队)兴起与发展将对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二、腾冲县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各种合作组织由于经济基础差、人员文化技术素质相对低,没有先进的思想作引导,没有较强的组织制度作保障,没有好的经营发展模式,无好的、强的技术支撑,各种合作组织成立时:挂块牌子,放封火炮而已(在腾冲的多数情况)的现象普遍存在,在一定时期、一段时间范围内难于扩大再生产、壮大发展的趋势。为此,在国家支农、惠农和强农政策的帮助下,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村的引导下,在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必须加快经济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组织制度建设不健全
在成立的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中,其组织不有深刻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各章各条款的内容与实质,其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法》各章各条款的内容一知半解,只知道大家合作在一起相互帮忙“人多力量大”罢了,并得到国家政策上的一些补助而语。具体的如组织模式、章程、财务管理、区域优势、如何发展与壮大等关系没有讲明白写清楚到合作组织的条文中;同时,一个组织的5种基本制度(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工作条例)“不上墙”,每一个成员不能耳熟能详,按规定约束自己,为发展壮大合作社而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1)章程的作用不明确
各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之时,没有用章程规定出自己组织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没有明确其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其成员的权力起到保障作用。并对成员的行为提出种种规范,凡违背章程中规定的组织纪律,都应受到处理或制裁。
(2)财务管理不规范
没有按国务院财政部门的要求,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或者理事会不按照章程规定,组织编制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理方案以及财务会计报告,于成员大会召开的十五日前,置备于办公地点,供成员查阅。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有按照章程规定或者成员大会决议从当年盈余中提取公积金。用于弥补亏损、扩大生产经营或者转为成员出资,每年提取的公积金按照章程规定量化为每个成员的份额。
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有为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在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
可分配盈余应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
(一)按成员与本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百分之六十;
(二)按前项规定返还后的剩余部分,以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以及本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财产平均量化到成员的份额,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
设立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由执行监事或者监事会负责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内部审计,审计结果应当向成员大会报告。
成员大会也可以委托审计机构对本社的财务进行审计。
(3)区域优势与机具装备不合理
在各种农机专业合作社成立时,没有结合县情、乡(镇)情、村情、社情等情况,即土地可耕(收)面积、劳动力(减少)情况、种植结构、优势产业,机耕、机耙、机收时间和实际机械作业面积等情况来购买、合理配置各种农业机械的数量。一般主要以机耕、机收机械为主;各种植保机械、中耕机械、整地机械、烘干机械等等不配置。一方面造成农业增产不增收现象,丰产不丰收现象比较突出(腾冲县每年秋收正值雷阵雨时节,稻谷因未能及时晾晒造成大量霉变的现象比较突出,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不能结合自身区位优势特点,无序购买机收、机耕机械。将
造成恶性竞争现象,致使经济效益大大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受到制约,农机化事业不能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2.如何发展与壮大
在成立时,应结合自身区位优势和周边村社及周边县市农业生产特点、地理、气候等情况,制定自身如何发展壮大的战略措施。如农业机械的如何合理配置、农机操作手所具备的条件、组织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资金的筹划(措)、人力资源充分开发利用、发展规划等写进组织章程中,充分利用现有物质基础、人力资源基础优势进一步扩大再生产,即“器分有限,智用无限”——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把农机专业合作社引向安全、高效、低耗、优质,适应时展要求的组织发展模式,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1)把握政策导向,争取国家支持;抓好项目实施,发挥示范作用
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抓住农机化技术推广项目以农民为主体,紧紧依托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机大户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宣传带动、技术辐射和示范效应,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
同时,用章程规定出自己组织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
一个制定合理的、好的章程是一个组织进行自身管理的基本规则,它应具备、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作用。
①保证组织的思想统一
这是章程最主要的作用之一。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基本任务,它的成员必须就这些内容达成共识,才能保证这个组织的思想统一性。
②建立组织的管理机制
章程要明确组织内部的管理机制,要对领导岗位的设置、领导者的产生办法和任期、下设部门和分支机构等一一进行确定,以保证组织内部的管理功能正常运行。
③保障成员权利
参加任何一个组织、团体,都要承担这个组织交给的工作和义务,但同时也都享有这个组织所规定的权力。章程必须明确其成员的权力和义务,并对其成员的权力起到保障作用。
④规定组织纪律
章程还要对成员的行为提出种种规范,凡违背章程中规定的组织纪律,都应受到处理或制裁。
企业战略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在企业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企业制定战略不仅可以使企业克服弱点,避免环境威胁,适应未来环境变化,而且能够使企业发挥优势,利用环境机会使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同时企业有了明确的战略目标,有利于企业统筹全局、远近结合,求得企业持续发展和稳步增长;也能使用权企业行为更加协调,有效的避免盲目性、随意性,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整体效益。因此,制定企业战略并将其付诸实施,是企业获得生存和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
(2)以提高作业服务能力为目标,增强农机实用人员培训效果;降低成本消耗,增加经济效益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年轻一代农民更向往体面的劳动和有尊严的生活,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生产对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结合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人才是第一资源,加强农业机械教育培训是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适应农业生产由依靠人畜力为主向依靠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实施阳光工程农机培训,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提高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加强重点农时季节和农机化新技术专项培训,加快农机4-gN技术普及及应用;结合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组织好新购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机手掌握使用现代农业装备的水平。
坚持示范带动、注重实效。通过对先进适用技术和装备的集成示范,辐射带动设施农业技术装备普及应用,提高设施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并利用好长期和年度经营计划,根据企业经营活动及其所需各种资源,对企业各部门、各环节的工作,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具体的、统筹的安排。它不仅是考核企业经营绩效的标准,也是有效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和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手段。
(3)加强学习,扩大信息导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农机化科学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农机化科技是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并向农业领域不断渗透,现代农业科技深刻变革,必须加快推进农机化科技进步,实现农艺技术与工程技术的协调发展,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断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以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为抓手,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设施农业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速度、规模、效益、竞争力持续提高,加快设施农业转变的过程。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如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思农公司”的发展如下图2,图3,图4,图5,图6,图7。
(4)优势互补,跨区作业,扩大经济收入
各地区、各乡镇所处经伟度、海拔、种植植物品种不同,耕地、移栽、收获的时间性就不同,为周边县市的农机具跨区作业的实现成为可能。如德宏与保山就不同,保山市的五县区也不尽相同,上网或者查看各地方农业志就可了解得到基本信息。夏收、秋收一般阴雨天较多,并处于抓节令、抢农时农忙时节,大批农机投入抢种抢收关键时节,粮食安全生产得到保证。如此就可实现农机使用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从而资源利用得以进一步优化组合:
①大量农机具投入农业生产,抢收抢种,不误农时,增产增效,减小损失,保证粮食生产安全。
②间接性地延长机具作业时间,提高机具利用效率,增加收入,降低成本回收时间。如本地抢收10d左右,抢种10d左右;跨区作业10d,一种农机具等于一季作业20d。
③打破了单机跨区作业局面,增强了农机户入社的积极性。
④有利于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开展,再教育的实现,人民素质进一步提高。
⑤有利于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操作技能,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a.各地区气候情况、种植、收获时节等的掌握(信息录入)。
b.多种农机具的投入,利于先进农机具的推广应用;同种农机具作业对比,利于作业水平、作业效率的提高。
c.促进农机手加强、增强机械维修保养知识的构建,知识的学
习,农机具使用寿命延长。
d.跨区作业的实现,利于定单作业服务的普及、扩大,避免了家家户户购买农机具,资源闲置浪费的现象出现。
e.进一步有利于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推广与应用。
(5)壮大集体经济,适时添置新机具,增加就业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农村中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下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农村集体经济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也是增强村级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物质基础。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农业生产需要,适时添置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进行扩大再生产能力,壮大组织的措施保障。
一如腾冲县清水乡(南部丘陵山区)农村人口3.9万人,耕地5万亩,劳动力1.2万人,一方面2010年外出打工者0.5万人,占总劳动力的42%以上;另一方面,清水乡位于热海景区,就近到景区做生意、打工者甚多;三是现拥有90多台微耕机,运输拖拉机130多台,为近2万亩田地的耕种提供了物质保障,实现了大量的劳动力转移,并增加了经济收。
二如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坝登高村,100多户人家,有70多户加入蔬菜专业合作社,每人管理一亩多地,年收入2~3万元,没有加入合作社的农户极力想加入组织,下两图(图8,图9)为合作社负责人在介绍合作社(精品黄爪)基本情况。
三如楚雄州元谋县思农公司结合地理、气候、海拔、交通等热区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战略:一是走出去,瞄准国内和国外越南、老过等国市场,依托高速公路把蔬菜运到国内外市场销售,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带动群众生产积极性。二是请进来,同国内外多家公司、企业合作,一方面出外参观考察学习,引进先进、科技含金量高的品种作对比试验栽种,把高产、丰产、品质好(优)、经济价值高的品种首先推广给农户;二方面是定单育种和定单种植;三方面是建立健全产、供、销产业链的技术指导、供应信息、市场对接等环节服务,以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极大地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同时,极大地提高各种农业机械、农机具的利用率,减小、减少、减轻劳动强度和增加劳动就业率如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
三、腾冲县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措施
腾冲县国境线长148km,土地面积5845km,一部分退耕还林,一部分被承包,一部分转租,一小部分出现荒芜。总耕地面积59.71万亩的土地农业主产水稻、小麦、大麦、油菜,常年种植水稻37万亩,其他作物20万亩,是云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同时是全国6个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
1.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扶持政策;项目拉动,农机具不断增长
腾冲县人民政府为确保食物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大产业调整,结构升级。2009年6月18日县委农业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形成县委牵头抓总,政府组织实施,涉农及相关部门各负责的工作机制,真心实意支持和服务“三农”工作。
在农业机械方面:一方面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从2004年至2011年争取到国家购机补贴资金2000多万元;另一方面县级财政拿出配套资金,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购买农机具的积极性;再者9年义务教育、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施,农民素质不断提高,青状年“劳力少”,人均年收入的不断增长,省力、省工、劳动强度低和作业效率高的农业机械得到绝大多数农民的认可,购买使用积极性不断增强。如腾冲县马站乡保家村农民王某某一人拥有两台碧浪牌联合收割机;界头乡界头村四社农户唐仕华已购买拥有抽水机3台、耕整机1台,农用三轮车1辆,碧浪牌联合收割机1台,2011年,又计划投入资金购置水稻插秧机1台。
同时,出台相关支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策措施,即三优先一补贴:一是双重补助资金优先满足合作组织,如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界头“黄金走廊”农机服务队;二是优先满足购买大中型农机具的农户;三是优先满足种植大户;一补贴是农用柴油补贴如图16。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民购机的积极性,确保了粮食安全生产,生产安全,丰富了农副产品的供应。
2.创新推广机制,发挥示范作用
为了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腾冲县农机推广站结合实际,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争取支持与帮助,探索适应新形势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的运行机制,不断创新推广机制和方法,解决技术推广“最后一道坎”的问题。紧紧依托交通便利、经济基础好、农机专业组织和农机大户实施,充分发挥项目的宣传带动、技术辐射和示范效应,提高项目实施效果。并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机械化生产方式为主,加强先进的农机化和农艺技术集成,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如图17,图18,图19,图20。
3.加大南部地区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
针对南部山区种植结构、田块小、种植分散等特点,示范推广适合南部山区先进适用的轻简型农业机械及技术,加大技术推广服务与技术培训力度,加强农机与农艺的结合,探索南部山区机械化体系,促进南部山区农业机械化技术与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分别到南部乡镇芒棒镇、新华乡举办多场三百多人次农机操作培训现场会)。创新运行机制,改善推广手段,提升服务能力。广泛利用报刊杂志和网络,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势,大力宣传农机化新技术新装备,并加强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建设以互联网为主的农机化技术推广系统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水平如图21,图22,图23,图24,图25,图26。
结论
农机作业成本下降和农机服务收入增加,导致使用农机、购买农机成为一种理性选择。马克思说:“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按照这一经济原理,一旦农机作业价格低于人力作业价格,农机比人工在经济上、时效上、质量上更合算的时候,农业生产就具备了普遍采用农机作业的经济前提。近几年来,由于农机作业社会化进程加快,市场竞争促使农机作业收费价格下降,一些关键农机化技术获得突破,大幅度降低了农机作业成本,许多农机作业服务价格已经
低于雇工价格,农民使用农机作业的积极性高涨。另一方面,购买农机的农户,通过跨区作业大幅度增加了农机作业量,提高了利用率,缩短了投资回收期,已成为当前农村增收致富的带头人。
农机化技术不断向产前、产后延伸,向林果业、食用菌、设施园艺、畜牧业、草业、渔业、秸秆综合利用等领域拓展。2010年,全国谷物烘干机保有量达到3.76万台,保鲜贮藏设备4.04万台(套),果蔬加工机械9.24万台,茶叶采摘机4.15万台、加工机械97.34万台,秸秆捡拾打捆机1.43万台,林果业机械17.4万台,畜牧养殖机械607.8万台(套),渔业机械247.6万台,温室1133996万mz;机械烘干粮食27217万t,机械初加工农产品610107万t,机械化饲草料加工数量18744万t,牧草收获量1844万t,机械化秸秆捡拾打捆面积1122千hm,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0%。随着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的实施,主产区主导品种的种植结构大体形成,耕作制度趋于稳定,农机化生产的规模效益日益显现,这为农机具的研制、推广、普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多年来,农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合作经营、集团承包和跨区作业,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机大户、股份合作社、农机作业公司以及农机作业经纪人等新型农机服务实体迅速发展壮大,并具备一定的规模,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正在成为当前推动我国农机化发展的主体力量。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为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极大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瑞祥,张秀琴,农机经营管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2005(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促进法,2004(11)
[3]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的制定实施,2010(7)
[4]腾冲县统计局信息统计
[5]何勇等,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9(2008)重印
[6]李宝筏,农业机械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2)
[7]穆安民,科技文献检索实用教程,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8(2010,7重印)
[8]农业科学——百度百科
[9]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0]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1]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12]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9)
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特点及作用决定其成为农机化发展的方向
1、 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整合农机资源的基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中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拥有各种农机的农民越来越多。农民拥有单机数量增多虽然提高了机械化程度,但也出现了农机闲置不用,造成农机具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高,反过来又影响农民购机的积极性。而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整合农机资源,提高农机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这是因为,专业合作社可以根据农作物成熟的先后,统筹安排,机动灵活,有组织的进行连片作业,提高农机具的作业效率;可以组织开展跨区作业,从而拉长作业链条,延长作业时间,增加使用农机具的收益;还可以扩展服务领域,组织农机开展运输、维修、兴修水利、乡村道路建设等作业,拓宽合作社创收渠道,确保了农业机械“买得起、用得好、有效益”。
2、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优化农机结构的载体
对于千家万户的农民来说,由于经济实力和田间作业需求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很难、也没有必要同时拥有各种功能不同的农机,大多数农民都是以单机作业。这就意味着机械生产只是其中生产的某个环节,更多需要机械化作业的环节却仍然花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去完成。农业机械的不配套,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实现,影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各种不同功能的单机和大中小型的农机有机组合起来,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安排,有效开展农机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的服务。更为重要的是,专业合作社能够实现农业机械化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过去主要侧重于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增长转变为“量”和“质”的双重提高;由侧重于生产环节机械化转变为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由侧重于农业机械动力增长转变为农业机具、配套农具的增长。
3、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推广应用新机具、新技术的学校
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既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而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取决于农民对新机具和新技术的认可和掌握程度。在这方面,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发挥学校和实验基地的作用。首先,专业合作社可以利用县乡农业和农机培训机构、农机推广部门及农机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分期分批对社员和其他农机户开展新机具操作技术培训。其次,合作社还可以组织社员开展现场示范、现场学习,互相帮助,互相提高。再次,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和生产厂家或科研机构合作,通过研制开发或引进新机具、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推广先进适用的新机具、新技术。
4、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实现主要农产品全程机械化的龙头
在新疆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步伐一直都比较缓慢,由于个体农民使用单机作业,机械化的程度长期停留在某个生产环节机械化的水平上,主要农产品如水稻等全程机械化生产无法实现,综合机械化水平不高。
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壮大,一方面,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优化农机结构,能够为农产品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必要的机械装备。另一方面,合作社推广和应用了新机具、新技术,为农产品生产的全程机械化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5、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的主体
资金投入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在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机制中,有中央、自治区、市、区四级财政的购机补贴投入和企业资金投入、银行信贷投入、社会资金投入、个体农民的投入、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投入等。在各种投入渠道中,中央等各级财政的投入是一种补贴,带有引导和奖励的性质,即使以后补贴额增加,补贴范围扩大,也不可能成为投资的主体;企业的投入受企业盈利目的制约,投入的数量有限,范围更是狭小;银行信贷的投入仅仅是起到一种补充的作用;而个体农民现有的收入水平决定他们的投入能力十分有限。所以,,在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体系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是投入的主体。
首先,农机专业合作社本来就是由农机大户和一般农户组成,它整合了农民的资金,将分散的资金集中使用,使得农民购买大型农机成为可能。
其次,合作社整合机械资源、优化装备机构,拓展服务领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又为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增加先进适用的农机具提供了充分的资金保障。
再次,专业合作社还可以利用他们的示范作用和影响力,带动更多的农民对农机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的渠道;同时,合作社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投入趋势,又可以利用更多的中央等各级财政的补贴资金,有利于逐步建立长效的资金投入机制。可以说,随着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不断发展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农业机械化资金投入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将会越来越明显。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将越来越重要。
实践证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形式,培育和发展新型的农机组织形式,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保障。在当前多种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形式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比个体农机户,企业农机队、农机专业服务队、农机作业专业公司、农机专业大户都更有生命力和优越性,更能适应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的需要,将逐步成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主导力量和主要组织形式。农机专业合作社在思想上、技术上、经济上、工作环境上都具备了进一步发展农机化的必要条件。
二、培育农机化专业合作社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