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

第1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三三制;高职护理;学生管理

一、护理学院“三三制”干预机制产生过程

目前高职高专学生管理模式的目标导向不清,针对高等护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与社会对高级护理人才需求的矛盾,院校管理缺乏专业特色等是目前高职院

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发展所面临的瓶颈。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学生管理市场导向、系统性、全员参与三大原则。在三大原则的指导下拓宽高职护生管理思路,挖掘学生管理新方法,实现学生管理的全院总动员,鉴于此护理学院“三三制”干预机制应运而生。

“三三制”干预机制是在配足专职辅导员的同时落实特聘辅导员制度、班级导师制度、辅导员助理制度。

二、护理学院“三三制”干预机制的干预方法

借鉴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学科交叉研究中突显新意,在系统分析方法的原则下采用下列具体方法。

1.社会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取标准化或半

标准化问卷调查、座谈、小组集体访谈、个人访谈、实地查看、对目标人群进行追踪、随访等方式。

2.教育管理方法。对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3.借鉴、比较与创新相结合,在分析中注重学生管理工作研究的一般规律的借鉴,结合护理专业的特殊性和护理专业学生自身的特点,对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总结出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管理工作的一般性规律。

三、护理学院“三三制”干预机制的主要干预内容

1.全面系统了解各个年级学生的现状,邀请行业专家、院系领导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感,加强干预管理。

2.针对护理专业各年级人才培养要求的不同,由专业导师牵头,开展各类学生活动(针对大一的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护士礼仪大赛、护理知识竞答、南丁格尔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针对大二的学生主要加强学生实训操作能力的培养,开设护理技能拓展培训班、护理技能比赛、社区服务等活动;针对大三学生开展就业创业指导、心理调试培训和优秀实习毕业生座谈会等活动),制定了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提升学生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素养。

3.鼓励学生暑期见习;派遣学生管理人员到各实习医院检查、慰问实习生,搜集实习学生、实习医院的反馈意见;与知名高校联合办学,督促护生在学专知识的同时兼修自考本科学历, 提升学生的学历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制定辅导员助理选拔考核实施细则,明确学生辅导员助理工作职责,形成辅导员助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四、护理学院“三三制”干预机制的干预成效

在“三三制”干预机制的介入下,实习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使得实习医院大大增加了对我院实习生的选送人数,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就业完成有效对接。

“三三制”干预机制促使学院领导、专业课老师更加明确学生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根据学生的见习报告和医院的反馈意见,更加注重护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不断完善护理人才培养干预机制,护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

第2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护生;问卷调查;合理引导;职业竞争

一、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大二大三护理专业大专学生500名,年龄19~23岁,有3名男性,其余均为女性。

(二)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内容主要涉及对专业及从业的认识,共9个问题(均为单选题),运用半封闭式无记名问卷法,先向护生讲清填表注意事项,当场发放问卷填写完毕后立刻收回,共发放500份问卷,逐一审查,筛除未完成的问卷4份,有效问卷496份。

二、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比例并按照题目类别不同分以下两个方面分析:

(一)对于大专护生对所学专业信念及未来职业追求方面(涉及1―6题),见表1。

(二)对于大专护生对自我素质认识及要求方面(涉及7―9题),见表2。

三、分析与讨论

(一)针对护生专业及未来职业信念方面

从1―6题的相关比例数据看出,护生中有将近一半出于就业来考虑选择自己的高等教育专业方向,实际为追求理想的并不多;在校期间护生可以在不断接触护理专业知识中达到逐步提高兴趣的目的,但仍能有较多不确定因素左右;被调查护生多数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没有明确的目标,有清楚目标的不到1/3,出于模糊地带的学生仍然较多,缺少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合理规划,对于未来职业的选择眼光仍比较狭隘,从中体现出护生专业思想的不稳定性,择业观念有待改进。

(二)针对护理学生素质方面

从7―9题的数据看出,在被调查的护生心目中位列第一位的仍然是自身对护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其次是一定的沟通能力,较强的心理素质也占有较高的比例,外语和计算机能力方面学生普遍认为不能成为他们所考虑的护理最需要的素质,也有的认为是自身外在及个性品质;问及自己在校期间最希望提高及自身最欠缺的与前题基本对应,体现出了学生对于自我认识定位还是十分清晰,在实际与毕业生交流的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专业知识、沟通交流能力及心理素质对一个人的影响,因此要合理利用学生在校的短暂两年时光,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四、目前对策及改进方法

(一)针对加强护生相关职业信念方面

1.目前我系已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

(1)新生入学教育:对学生进行不间断职业道德教育,包括职业安全防护、校园主人翁意识培养等。开展一系列活动,如“天使风采系列大赛”(护理礼仪、护理操作、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等)、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平时管理加强培养护士素养,使学生能以护士的标准要求自己,从而为将来成为一名真正的、合格的护士作好准备。

(2)大二时期护生开展贯穿参与“天使风采”大赛,有意识在学生实习前开展相关职业指导讲座,邀请相关各大医院护理部主任开设实习前相关讲座;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及其发展趋势;组织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通过提前接触临床护理工作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做起;加强实习前指导工作及技能训练,引导护生学会自立,帮助树立信心,为后一年的就业铺垫。[2]

(3)大三实习生的管理引导应保持时时远程监控,帮助毕业生树立积极的专业信念,尽量减少医院及社会给护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恰当安排有条件回校的优秀实习生面向低年级护生开设经验交流会,及时解答在校护生的困惑,达到双向沟通目的。[3]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生举行“护士帽授帽”仪式,增强她们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心。

2.除以上,建议在提高高职护生的素质方面还可以加强如下

(1)面向全体新入学护生集体颂读“南丁格尔誓言”,提升专业意识;实施“零距离”入学教育,第一堂入学教育课将护生带到临床教学医院;通过“身边人”使护生更明白护理专业学习的真正意义;请一位护理临床教学医院的带教老师现身说法对护生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并提出对新生的希望和要求;播放自制专题片,该专题片可以包括以下内容:①护理专业创始人南丁格尔生平事迹介绍;②中外护理事业的发展简史;③国内护理行业的现状及其与困外之间的差距;④专业课程介绍,毕业后就业前景展望。[4]

(2)以政治辅导员为对象,设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对护生未来从事的护理职业进行详细的职业描述,充分借用职业测试软件或问卷对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进行简单摸底,帮助学生明确自身的优劣势,避免客观原因导致专业选择不当的遗憾。

(3)贯穿整个三年学习过程,尝试让学生寻访已在护理行业工作较长时间的护理工作者,用自我的方式与其交流心得汇总成文字及幻灯材料开设主题交流班会及系部学生大会,获得护理职业心灵的释放。

(4)最大程度发挥护理教师及所属班级辅导员、班主任对护生的影响力,在平时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思想教育过程中,接受先进的护理哲理,使护生能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热爱护理专业。

(5)以系部为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专题讨论会,及时了解国内外护理发展动态,牢牢把握好“护理荣誉感”这个主线,帮助学生对护理专业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其兴趣。

(二)针对在校护生综合素质提高方面

1.目前我系已采取的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1)护理专业技能素质:把加强护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教育的中心,培养护生实践动手能力。安排学生在课时和课余时间到市区医院、社区集中见习、分散见习和到生产实习医院顶岗生产实习等,保证护生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临床见习及生产实习。

(2)我系在开展的辩论赛、护理礼仪操作大赛中,融入护患沟通技巧训练,增加“护理治疗性沟通示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护理人际沟通”等内容,让护理生自编自演“护患沟通”情景小品、角色扮演等,培养护生在面对不同的患者时的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护生职业适应能力。[5]

(3)关注在校护生的心理动态跟踪,发挥好“心理健康月”在学生心中的影响力,培养正确的处事态度,为提高未来职业环境所需的抗压能力打下基础。[6]

(4)教学中让护生学会运用礼貌用语、关心体贴语言及安慰性语言,借助镜子、留影和他人评价等方法进行自我调整,课外我系设立“护理礼仪督导队”,通过护生自我督促;开展“护理学生礼仪风采大赛”,树立护生心目中的礼仪形象典范。[7]

(5)在三年护理专业学习过程中,贯穿对护生“五心”教育;培养护生学习自觉性,提升其逻辑思维、判断、创新和独立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

2.除以上方面,建议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努力加强

(1)加大对护生的职业教育力度,使职业指导与职业态度教育贯穿于护理教育全过程,以满足护士职业形象的要求。

(2)进一步扩大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的实用性强的选修课程数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3)将沟通能力纳入专业考核中,修改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使学生的仪表、态度、沟通意识和能力在考评中占一定比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恰当的护患沟通。

(4)可组织观看电视录像“护士的职业行为规范”,为应聘做好充分准备。以护士的行为规范为主题,定期举办护生职业礼仪素质培训班。

(5)充分发挥政治辅导员在护生三年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多激励性语言、肯定性评价,善于发现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

(6)面对医疗这一高风险职业,护生必须涉略相关护理临床的法律知识,适时提高自我的维权意识、极强的身体素质,因此在校期间因注意加强护生的体质锻炼,实习期间让护生书写“护患交流记录”,锻炼其交流及书写能力。[8]

护士的角色是“白衣天使”,高职护生的培养要牢牢把握这一目标,在校期间注重护生职业信念的积极引导,综合素质的提高,突出校园护理职业文化的影响力,全面提高我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软硬实力,帮助其成为日趋激烈职业竞争中的佼佼者。

参考文献

[1]于梅等.实习护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需求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8,12(8):7-9.

[2]刘登蕉.校园护理职业文化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25-26.

[3]章雅青等.加强医院化校园文化建设,提高高职护生职业素质[J].护理学报,2009(2):18-20.

[4]张生皆.高职护理“零距离”教育培养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8(6):1687-1688.

[5]马静洁等.角色扮演法在培养护生沟通能力中的应用[J].哈尔滨医药,2007(27):60-61.

[6]戴肖松,等.护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6,4(41):347-349.

[7]李艳霞.加强职业礼仪教育,提高高职护理生就业竞争力[J].时代教育,2008(6):99-100.

[8]吕莹.护生素质培养三部曲[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6):90-91.

第3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 临床带教;护生;临床实习;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4-085-3

临床实习是护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是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是从一名学生转变为合格护理人员的重要转变过程。临床实习可以加深并巩固理论知识,可以促使临床实践与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相结合。正确运用自身的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对培养护生临床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等都极为有利,可以帮助护生奠定将来胜任临床工作的基础。本文对140名实习护生以及80名临床带教老师分别进行了调查,并对相关结果进行了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1.随机选取100名临床教师为对象,工作五年以上并具有护理实习带教资格。

2.以140名实习护生为调查对象,年龄在19-24岁之间,其中全日制大专50名,中专30名,全日制本科20名,3+2大专40名。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调查方法采用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临床带教老师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喜欢带什么样的学生、护生的综合评价、对护生愿望和要求的重要性。问卷采用统一指导用语,统一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80份,80份全部回收,100%有效。

实习护生的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护生专业态度临床带教老师的影响、临床实习对护生未来职业期望值及专业态度的影响。要求护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问卷共发放140份,回收140份,有效率100%。

(三)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方法为一般检验和秩描述性统计。将调查表回收检查核对以后录入到Epida-ta软件中,再将录入完的数据导入到SPSS13.0 软件,在利用该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一)对目前护生临床带教老师的综合评价(见表一)

(二)各带教老师喜欢带教的学生

统计分析临床带教老师对学生的学历、学习态度、性格三项内容,其中,80名临床带教老师倾向于带教性格外向的护生13名,稳重的56名,随意的11名。倾向带教学习态度积极的护生26名,谦虚6名,认真41名,诚恳7名。倾向带教本科护生24名,中专护生6名,大专护生7名,无学历要求的43名。

(三)对护生带教老师的期望

对护生愿望和要求的重要程度(见表二),临床带教老师认为表中的九点内容,是成为一名合格护理人员的基本要求,都是极为重要的。

(四)对护生专业态度临床实习的影响

通过(表三)我们可以看出,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大部分护生是积极肯定、有信心的,临床实习对91.4%的护生专业态度有影响,其中43.6%影响很大,47.8%有些影响。临床实习对学历不同护生的专业态度影响,通过检验和经秩显示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通过(表四)我们可看出,对护生专业态度的影响,不同的带教老师及临床科室有着比较大的差异,带教老师对学历不同的护生专业态度影响的比较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一)对护生专业态度临床带教老师的影响

通过调查显示,良好的科室工作环境和优秀的带教老师对大部分护生的专业态度,产生了积极有益的影响。不过,还是有14.3%的护生感到后悔选择护理职业,8.6%的护生考虑在毕业后如何摆脱护理职业,13.6%的护生对选择护理工作感到彷徨,36.4%的护生受到带教老师的影响,专业思想发生了

表三 对护生专业态度临床实习的影响

表四 对护生专业态度带教老师及临床科室的影响

动摇。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带教老师对护生的专业态度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1.对护生思想与信心带教老师的影响

护生有着自己一定的主张与见解,思想比较独立,但是由于社会经验不足,所以思想还存在着不成熟与单纯的表现。带教老师应该对护生的心理特点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主要培养师生之间的关系,在与护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时,带教老师一定要本着平等尊重的态度,师生之间互相尊重,彼此真诚相待,相处融洽,让教师真正成为护生的良师益友,这在教学中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沟通与接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压力,尽快熟悉临床环境,为护生尽量多提供一些操作和学习的机会,充分调动起护生的主动性,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护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此外,带教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护生实习的机会,通过自身的言论、思想以及行动,坚定护生在护理岗位立志成材的信心,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培养护生爱岗敬业的精神,为护生今后正式上岗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这对护理队伍的发展及稳定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2.带教老师自身的专业态度对护生的影响

对护生树立专业思想,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带教老师自身的专业态度、职业道德水准以及行为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校期间,护生已经习惯了师长的督促及呵护,医院对护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这会让护生感到紧张、茫然,手足无措。带教老师和科室人员的言行举止对护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些老师经常加班加点,工作繁杂、超负荷,思想不稳定,经常发牢骚抱怨,这就很容易让护生产生畏难的情绪,从而对护理职业产生动摇心理。所以,带教老师应该选择无论是工作作风、专业思想还是专业技术都能起到表率作用的,并且热爱护理事业的,这对护生的专业态度有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对护生专业态度临床实习的影响

选择护理专业更多的是为了好找工作或父母的意愿,很多护生并不喜欢护理专业。再加上护理工作长期以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这就导致了护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的现象普遍存在。经调查显示,通过实习52.7%的护生为选择护理专业而感到自豪,72.6%的护生开始喜欢护理专业,80.7%的护生立志成材,对护理工作充满了信心。由此可见,大部分护生对护理专业的态度是肯定并积极的。

护生可以通过实习增进对本专业的了解与认识,认识到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护理工作在满足患者需求的同时,还要参与保健和疾病的预防,护理工作正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在人类健康服务中心护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生通过临床实习思想认识也发生了转变。临床实习使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繁琐和艰辛有了一定的体会,让护生全面且直观地对护理工作进行了解,切身感受到护理专业的社会责任与价值,从而促进护生更加热爱护理专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与向往。

四、相关对策

(一)要不断增强自身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操作基础

操作是展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平台,而理论是实践与操作的基础。可以说,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必经之路就是临床实习。在科室小讲座之后将相关的内容多看一看,以巩固知识;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多看看科室的相关学习资料和教科书;在工作学习的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可以查看相关资料,或主动询问带教老师。要先对所学习的操作过程进行回忆,然后再进行各项独自操作,并请老师进行示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操作。护生一定要抓住参与操作的机会,在不能动手操作的情况下要认真观察老师或其他护生的操作过程。

(二)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教学能力

临床带教老师要不断对自身教学能力及责任意识进行强化,要重视提高自身素质,给予临床带教工作足够的重视和肯定。在教学过程中要能采用多种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要让护生感到实习过程充实有效,以培养出新一代的优秀护理接班人为责任和目的。

(三)护生要认真对待临床实习

护生在实习过程中要抱有一定的目的,要培养出热爱护理工作的情绪,这样才能对今后的工作和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所以,护生要在实习的过程当中,把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并认真地去学习,要热爱护理职业。

(四)以优秀护理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随着护理和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护理模式的推出,人们对护理角色的期待以及对健康的态度,期待越来越高。护生应该以一名优秀护理人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多与患者和老师进行沟通,重视自己的职业,要提高沟通能力;要有协作精神,不计个人得失,能加班加点;责任心强,工作积极主动,有吃苦耐劳精神;团结同学,待人礼貌,尊重老师,服从安排;要多回科室进行学习,主动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主动学习意识;要合理使用各种物品,勤俭节约,爱护公物;要充满爱心,理解和同情患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不掩饰自己的过失,实事求是,一旦发生差错要及时向护士长或带教老师汇报。实习阶段是护生走向工作岗位的一个重要过渡期,要充分利这段时间去充实自己,对这个时期的学生护生应该特别重视。

总结:护理部门应该请护理专家进行讲座,组织岗前培训等,要帮助树立护生的工作信心,激发护生对护理工作的热爱。要进一步加强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专业思想教育的力度,要树立爱岗敬业典型,培养护生主人翁意识及职业自豪感,促使护生克服各种错误的思想。

参考文献:

[1]阮守清,田冬梅.急诊实习护士带教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91 -92.

[2]江宁,陈惠珍,张雯.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行为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现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4):52 -54.

[3]蒋维连.不同阶段护生的实习态度对培训临床能力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9):70 -71.

[4]吴雅文,姜安丽,李树贞.护理学情感教学评价工具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0,1(6):58 -60.

第4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护理;教育课程;美国;日本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16-01

1910年,由美国Felxner总结欧洲和美国办学经验,提出的统一的医学课程计划,即由基础课、临床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阶段组成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医学教育由医院办教育,完全变成由医学院办教育。这种模式后来成为世界大多数高等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它的优点是体现现代医学科学系统性、先进性、基础性、完整性,循序渐进教学,方便教学实施与管理,节省财力、人力。但是它的缺点也明显。目前,美国护理教育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课程体系。多数护理学院的课程设置不仅包括传统的学科课程,还包括保持健康、护理管理与领导、家庭护理、老年护理、计算机应用、康复护理、重症护理、论理学、经济学等内容。开设特色的护理课程设置,包括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跨国文化教育、与护士交流有关的课程、护理学发展史课程等。家庭护理课程:护理学院已将视家庭为照顾对象的基本家庭内容和临床经验列入课程。目前的家庭护理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等,讲授家庭发展和变迁、家庭和慢性疾病、家庭与威胁生命疾病的因素、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因素(如社会交往、种族和文化、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技术和历史)等内容,逐渐由健康家庭过渡到功能失调家庭。

美国麻州护理教育明确规定了护理课程设置必须由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组成,护理专业课程占60%;临床实践至少占护理课程学时50%;课程计划必须具有使学生护理能力发展的充裕时间;必须有符合教学原则的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提供适应护士执照考试和地区需要以及学生终身学习的教学;护士角色是为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和人口提供直接和间接照顾,其次,是设计、管理和协调照顾,同时还有专业成员角色。要完成这些必须以书面和口头的方式有效的沟通建立专业发展目标,懂得护理专业发展的历史和理论,按照护理专业标准和责任去实践。护理课程比较重视社会系统中专业护士的终末行为,学院对教师提出的任务是寻找促进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方法,提高护理教育中价值观的教育,帮助学生毕业后更好的面对复杂的价值问题。

美国护理课程的哲学概念、职业观念和职业特征非常明确,强调人权、个性和隐私。美国护理协会联合会(AACN)对其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规定了标准,具体的课程教育计划由各护理学院根据自己的办学宗旨、专业行为能力和概念框架自行规定。多数护理学沿用传统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立核心课程体系,采用学分制,但学科之间进行适当的综合,充分重视在护理课程设置中体现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实践的变化。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生活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美国临床化学联合会(AACC)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为适应新挑战和压力,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有五方面能力,及基础技能、临床技能、科学和技术技能、管理技能。即要求护理工作者具备:坚实的应用医学基础知识;娴熟的专业操作技能;观察分析的科学思维能力;联系疾病进行判断的综合分析能力;能进行知识扩展不断获取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管理才能、法律意识和独立工作能力。在护理课程设置上充分重视当前卫生保健的重点与护理时间的变化。提出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的学生在医学中往往会丧失智力挑战的能力和应答这种挑战的能力。在课程设置上体现护理是专业特色,包括设置家庭护理课程、远程教育、与护士流动有关的课程以及护理学发展史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充分体现了现代护理的发展,对提高教育的社会化进程,提高教育机会,满足更高的需求提供的有益途径。美国大多数护理学院已将视家庭为照顾对象的基本家庭内容和临床经验列入课程。目前的家庭护理课程包括社区卫生、妇幼卫生、精神卫生和家庭护理等,讲授家庭发展和变迁、家庭和慢性疾病、家庭与威胁生命疾病的因素、影响家庭成员的健康因素(如社会交往、种族和文化、经济、伦理、政治、法律、技术和历史)等内容,逐渐由健康家庭过渡到功能失调家庭。

日本从上世纪中到上世纪末对于高中毕业后3年制护理学校一共进行了三次大的课程设置改革。六十年代进行的第一次改革是由于以疾病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护理及继续护理方向而转移。基本要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增进健康、促进康复。总课时为3375学时。其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科目及临床专业科室数分别为390、330、2655学时,学时比例为0.19:0.13:1。这次修改使护理学在专业科目中有了重要的地位。第二次课程改革是八十年代末,由于医疗费用上涨,全民享受保险,老年就诊人数的增加,课程改革实行“宽松”教育,重视预防疾病、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总课时为3000学时。其中基础课程、专业基础科目及临床专业科室数分别为360、510、1980学时,学时比例为0.18:0.26:1。增加了专业基础课程的比例,如增加的老年人护理、继续护理和家庭护理等课程。在这一方面说明护理教育课程设置正在朝着缩短基础课程、加大专业课程的比例。体现了护理课程设置适应护理学发展的需要,既现代护理模式下护理专业的服务对象从原来的医院走向社区的变化。说明护理专业课程设置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这次改革的突出变化是将护理专业作为一门学科独立起来,体现了护理专业的发展。第三次改革是在1996年改革,1997年开始实施。这次针对护理课程的改革目前正在实施,旨在加强实习、增加学生接触临床的计划,作到早期接触临床,注重了对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难以确保实习场所,以至实习难以开展等等。

第5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要培养合格的护理专业人才,应从课程设置入手。如何设置合理的课程是目前护理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多院校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还延续以前的设置,有少数院校已经进入改革探索阶段,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现状正处于探索阶段。现阶段我国护理教育基本上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主,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技能竞赛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是职业院校强化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证。2008年2月28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举办200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通知》,明确了举办技能大赛的总体方案,并就技能大赛涉及的专业领域和项目做出了规定。2008年6月28日教育部正式提出建立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制度和“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职业学校技能竞赛序列,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局面。护理技能大赛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护理岗位能力来命题,贴近临床工作过程,凸显护理专业所需人才的职业标准。现从技能大赛入手,将其对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影响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1护理职业技能竞赛现状

全国首届护理技能大赛于2009年8月8日、9日在北京举行,由中国卫生教育职教学会主办、首都铁路卫生学校承办,大赛以“展示技能、促进交流、打造品牌、引领发展”为主题,以展示全国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成果、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为展示当代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1.1概念

职业教育(学校)技能竞赛是由各类职业学校或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就业保障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类比赛活动。其参赛对象是各级各类职业学校的学生和老师;其基本要求是密切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并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其目的是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水平和教师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考评。职业技能竞赛是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岗位能力来命题的,它将国际最新执行标准引入竞赛的评价体系,竞赛的评分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

1.2护理技能大赛的目的

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护理技能”的目的是:通过竞赛全面考察参赛选手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引领高等职业学校适应行业现状及专业技能发展趋势,推进护理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搭建学校医院合作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平台;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培养能够顺利进入护理岗位胜任临床工作的护理人才。

1.3护理技能大赛命题思路

大赛以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要求,对病人实施整体、连续科学的护理。

1.4护理技能大赛的内容与方式

1.4.1内容

护理技能大赛分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理论知识考核阶段):选手在健康评估室抽取临床案例,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分析并列出主要护理问题,并对首优护理问题提出主要护理措施。第二阶段(临床护理技能操作):选手提前30min进入准备间,根据对临床案例的分析,选择实践操作所需用物并摆放合理,进入赛场后30min内完成规定的护理操作技术。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案例分析占10%,技术操作占90%。

1.4.2方式

护理技能大赛为个人赛,包括初赛和决赛。初赛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初赛结束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挑选4名选手(同一院校参赛选手不超过2人)组成一支代表队参加全国大赛,每名选手限一名指导教师,报名信息获确认后不得随意更改选手和指导教师。

1.5护理技能大赛的特点

1.5.1突出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系统性

要求选手按照临床护理工作过程完成评估、诊断到计划、实施的全部护理内容,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完整过程。在培养选手职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选手的职业认同感。

1.5.2操作比赛过程中重视人文关怀

每年的护理技能大赛评分标准中重点突出了人文关怀,选手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应保持有效的护患沟通,以满足病人的基本需要。如操作前的核对、解释,并取得病人的配合;操作中的询问、解释;操作后的询问需要,告知注意事项等。同时要求护生要有爱伤观念、关爱病人的人文精神,提高服务意识。

1.5.3竞赛方式更贴近临床护理工作过程

在竞赛方式上引入病例分析,贴近了临床护理工作过程。比赛在注重实践操作的同时还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医院的真实场景放入赛场,以赛场的形式展现了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过程,让选手更加清晰地认识护理职业。

1.5.4竞赛标准代表护理教学最前沿的标准

在国赛技能标准的引导下不断推动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主旨将不断影响着职业教育人和受教对象。在参加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不断督促指导教师和学生研究新的临床护理技能发展状况和竞赛标准,同时,反思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促进教学和改革。

2课程设置的概念

课程设置是学校根据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学的规范性文件,反映课程的总体规划,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它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开设课程、主要教学形式和学时的分学期安排等。传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对现代护理职业教育来说已经不能完全适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护理工作的范畴在不断扩大,护理服务的内容也日趋复杂,社会对护理专业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及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要,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护理教育体系。

3技能大赛对课程改革的影响

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界的一项大事,技能大赛为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贡献了巨大的力量,同时,技能大赛为展现职业教育成就、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扩大职业教育吸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技能竞赛还对推动校企合作及引导职业院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成为院校师生追梦圆梦的舞台。职业技能竞赛如同方向标,可以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对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改革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3.1课程内容方面的影响

3.1.1技能大赛评价体系的引导作用

技能大赛的评分标准代表教学最前沿的标准,注重与临床接轨,护理操作标准体现了临床中新的技术以及护理专业技能发展趋势。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时俱进,通过技能大赛的引导,跟上临床护理的发展步伐。

3.1.2为院校合作搭建平台,更新优化学习内容

护理专业课程内容相对落后于临床,知识的应用性不强,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护理技术和理念也日新月异。然而学生普遍使用的教材为纸质教材,而一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需要的时间较长,造成了教材内容永远落后于临床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参赛内容比课堂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同时培养解决实际工作能力的学生是教育改革的方向。技能竞赛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制度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技能竞赛标准的制定、评价等和临床息息相关。技能竞赛为医院、学校的合作搭建了平台,促进了院校合作,让学校随时了解临床新进展、新动态,学生的学习内容也随之更新,以弥补教材落后的缺陷。

3.1.3深化改革,对接职业标准

竞赛也为相关课程的设计积累了宝贵素材,启示可以以往的课程设计内容与模式按照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重新进行规划和整合。职业技能竞赛可谓是一个认知平台,通过技能竞赛,各职业院校可一睹同类院校的技能风采和教学成果,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同时对于自身而言,也是一次查漏补缺的契机,教师可以博采他人之长,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未来的教学设计和创新做出规划。

3.2课程结构方面的影响

大赛的命题思路是以护理工作任务为导向,按照临床护理岗位工作的要求对病人实施整体、连续科学的护理。而现实护理专业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阶段大多数院校的实验、实训课是跟随着理论课,理论内容结束学习一个技能操作或做一个实验,等学期末进行考核。如生理课做了什么实验,护理学基础课学了几个操作这样而已,实践教学环节的衔接需要进一步进行改革,或者可以开发几个项目,将几个操作联系在一起做一个项目,如处理外伤的病人,可以包含包扎、输液、搬运等操作,项目可以设计不同病人将实验、实训串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了学校技能培训的开展。护理技能操作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各项治疗、护理措施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护理教育中理论教学偏重,实践教学突出不够。实践教学开展不足与培养技术型护理人才不相符。护理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张晨洋通过对兰州大学护士学校2013级已经毕业,进入工作岗位的76名学生调查发现,87.2%的学生认为护理实践很重要,对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应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大多院校仍采用传统的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实习“三段式”教学,见习学时少,多采用集中实习的方法,将毕业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或许可以根据临床发展需要删减不必要的教材内容,加大并突出实践教学,实现护理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传统医学为主的课程体系设置与护理专业特色不适应,表现为护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综合素质不高,创新能力不足,难以适应新的护理理念、护理模式、护理方法的变革和护理事业空间的不断拓展。在技能大赛的指引下重新审视课程结构,以如何增强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处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主。

3.3教学方法的影响

提高了护理教育质量,不断完善自我。护理技能大赛注重考查选手的综合素质,选手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有娴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考察了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应变突发状况的能力以及心理素质等。为了展示学校的教育水平,不断完善自我,向技能竞赛的标准发展。护理专业实验内容多而零散,多门课程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且与临床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方法仍以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回示—教室总结为主,墨守成规,对实验操作缺乏改进探索的意识。技能大赛的比赛方式提示要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临床思维模式的形成,而不是把知识、技能简单地灌输给学生,需要将所学知识联系、结合在一起,并非简单教会单一的操作而已,而是要改进教学方法,将人文、礼仪等通用知识合理地穿插于教学的每个环节。技能大赛的方式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基础之上。在教学方法中田芬霞等通过对某一教师授课的两个班级进行对照研究,对照班采用传统授课方式,实验班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用综合项目将教学内容串联,授课后通过调查实验班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班,96.15%实验班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00%教师认为营造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氛围,84%的实习医院带教老师认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黄爱兰通过调查研究在实训课中运用技能竞赛教学法授课的班级中,学生考核成绩好,竞赛教学法(实验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优于传统教学法(对照组)。刘珉调查研究发现,通过参加竞赛学生的经验介绍、参赛总结、观摩其他院校选手的演示,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参赛选手的带动作用,带领班级和专业在职业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考核方式的影响

技能大赛的考核是通过礼仪、沟通、操作、心理素质及应变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评,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杨春晖等通过对梧州市卫生学校2013级护理专业2个班级155名学生进行研究调查,实验组用竞赛模式考核,对照组用传统模式,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满意度为94%,对照组学生满意度为76%,实验组学生普遍认为竞赛的学习模式使自身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较好的锻炼,对照组学生则认为学习积极性不够,容易厌倦。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运用多元化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能力,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形成较完善的操作规程与评分标准体系。同时,在评价指标体系中提高对病人的评估、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关心和关注病人安全方面的分值,从技能知识、技能操作、态度、沟通等方面考核学生,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以适应现代护理职业的岗位需求。改革传统的技能考核形式,在考核中加入模拟病例,即在确考核项目后由学生抽取病例,确定为某病人进行心肺复苏、静脉输液、鼻饲等操作。如心肺复苏可以是病房或者野外。针对不同病人、情景、称呼、解释、嘱咐都不尽相同,促使学生在面对具体病人时进行思考,如何为病人提供最佳护理服务,从而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5展望

第6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文/曹怡云

摘要:随着护士角色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对护士的职业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理专业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本文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分析了护理专业学生在刚进入临床实习时的需要,针对这些需要,社会、医院、学校、家庭应给予适当支持,提高学生的临床适应能力,以便他们更好地向职业护士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护理专业学生 需要层次理论 临床适应能力

护理专业临床实习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建立临床思维模式,培养良好职业道德,掌握正确处理护患关系方法的重要环节,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迈向职业生涯的关键一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中,护理质量的好坏往往成为评价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标准。作为护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护生也正在努力地实现社会角色的转换,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医院的工作。有文献报道,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应,而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显著相关,适应状况越好,实习效果越佳。在调查中也发现,许多护生确实存在不适应的问题,甚至已对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阻碍了他们在实习过程中能力的培养,降低他们对职业的期望。因此,提高护生的临床适应能力,帮助其尽快实现角色的转变,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存在的适应性问题

1.工作强度大,身心受到挑战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在工作中保持高集中、高责任的应激状态,随时准备应对突况。“三班倒”对护士的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刚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在学校一直都保持着正常的作息,而且都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的机会少之又少。在护理工作中,要求护士不断来回奔走于病房,帮助整理床位,搬运病人,有时一站就是几个小时……这些都是对护生体力的挑战。许多护生在临床实习期间面临的压力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导致机体平衡失调,影响了他们在临床的工作能力。

2.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操作中受伤较多

许多护生在刚进入临床实习时,工作热情高,希望多动手、多参与,但由于经验不足、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往往在操作中被医疗器械伤到。以针刺伤为例,在护士、医生、医疗技术人员及后勤人员中,护士接触医疗锐器,如注射器、输液器等的机会较多,被针刺伤的人数是最高的。护生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操作时容易紧张,被针刺伤的几率比正式护士更高。调查显示,护生针刺伤发生率为88%。许多护生被针刺伤后不知道如何处理,有时甚至害怕被带教老师责骂而自行处理,隐瞒不报,事后又惶恐不安。这些都会对护生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

3.人际关系复杂化,沟通遇到困难

护生离开人际关系相对简单的学校,初入陌生的实习环境,每天要与形形的人打交道,面对不同的社会背景、经济情况、文化层次的人,有时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造成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困难,引发不必要的矛盾。护生经常要更换科室实习,刚适应一个科室的工作,就要进入下一科室,这种频繁的更替,也会导致护生环境适应困难。而且每个科室带教的方式不同,带教老师的风格也不一样,护生会拿一个科室与另一个科室做比较,或者拿一个带教老师与另一个带教老师做比较,然后做出主观判断。可见,护生在实习过程中确实存在人际沟通方面的问题,护生如果不能适应,无法在工作中被认同和接受,就将影响他们今后的职业选择。

4.从底层做起,心理落差明显

目前,护生以“90后”居多,这些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长对他们抱以很高的期望,学生自己也有较强的自尊心,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薄弱。在校期间,护生主要是学习理论知识,接触病人的机会较少,而且学生普遍对白衣天使的工作抱有憧憬与幻想。但进入临床之后,学生发现病人情况复杂,有时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无法灵活运用,自身的操作技能也有待提高,而且许多医院已经开展基础护理工作,更加要求护生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有研究表明,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基本定义认识不清,对床上擦浴、铺床、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不感兴趣。许多护生在实习期间,经常有失落感,认为得不到尊重和认可。

5.工作平凡,为未来发展堪忧

在医院,护士工作与医生工作是截然不同的,护理与医疗也是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许多护生觉得护理工作技术性相对较低,机械性的重复工作太多,社会地位不如医生,在医院,护士还必须遵医嘱办事,只起到协助作用,个人成就感比较低。工作的平凡让许多护生都认为护理工作仅是打针、发药而已,不需要深入提高专业水平,把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学会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将阻碍整个护理学专业的进步。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简介

马斯洛是美国的比较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他于1954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共同规律。马斯洛从人的需要出发,探索和研究人的行为,抓住了问题的关键,他把人的需要分成五类。

一是生理需要。这是维持人的自身生存的最基本、最强烈需求。

二是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含义是广泛的,从世界和平到个人安全,诸如免受痛苦、折磨都属于安全需要的范畴。

三是爱和归属的需要。处于这个需要层次的人,能体会友情的可贵、家庭的美满,也渴望得到一定的社会和团体的认同、接受。

四是尊重的需要。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人就会饱含激情,若这一需要受挫,人就会感到自卑、软弱、无能。

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较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们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三、需要层次理论在提高护生临床适应能力方面的应用

1.逐步调整作息,满足护生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必需的一种基本需要。调查表明,有65.72%的护士睡眠质量较差。许多医院都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式,护生必须跟着带教老师上班。由于刚进入临床,护生还很难适应“三班倒”的作息时间,出现了该休息的时候失眠,上班时又出现疲劳、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再加上工作强度大,护生们普遍感到身心疲惫。

因此,医院可以采取逐步调整护生作息时间的方式,在实习的最初阶段让护生按照正常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实习中期可以适当安排护生上夜班,实习后期可以按照科室护士上班制度安排护生的实习时间。平时还可以安排护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适当提供营养补贴,学校在学生实习前后安排体检。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提高护生的身体素质,使其尽快适应临床工作。

2.加强自我保护,满足护生安全需要

安全需要是人们最重要的需要。为了避免护生在工作中出现伤害事故,医院首先应向护生强调自我保护意识,每到一个科室,就应该请带教老师向护生细心讲解安全防护措施和事故处理流程,举一些常见的案例,告诉护生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让护生多与带教老师沟通,如果护生能力有限,就应该请带教老师帮忙,不要逞强。其次,带教老师应该经常关注自己的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能力合理地安排他们进行操作,多与学生交流,多给予意见和建议,鼓励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这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3.增强人际交往,满足护生爱与归属感的需要

每个人都害怕孤独和寂寞,都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一个或多个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希望加入某个协会或者团体,这样可以从中得到温暖,获得帮助和爱,从而获得安全感。为了帮助护生更好地适应陌生的环境,首先,在校期间,就应该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经常开展情景模拟活动,鼓励学生与不同的人交流。其次,进入医院后,带教老师应积极引导,创造机会让学生与病人及家属沟通交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再次,科室内部应主动接纳实习生,让护生感受到科室的团结及同事之间的友谊。最后,医院可以组织一些文艺活动,让护生展示风采,有利于护生尽快融入医院这个大家庭。

4.给予独立操作的机会,满足护生被尊重的需要

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的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独立自主。马斯洛认为,被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会到自己的用处和价值。当实习进入后半段,或带教老师发现护生已有能力独立进行某项操作,或管理病人时,应该放手让学生独立工作,并在工作结束后给予鼓励并进行总结。这既能让学生感到自己学有所获,又能使学生得到病人及家属的信任,使护生体会到成就感,增强自信。

5.规划职业目标,使护生努力达到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自我实现需要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将个人能力发挥到最大限度,完成与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感到最大的快乐。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努力发挥自己的潜力,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护生在实习期间,医院可以加强对护生的职业教育,牢固树立护生的职业信心,边工作边体会护理事业的魅力所在。科室可以安排优秀的护士传授经验,让护生向前辈学习。护生定期写实习感想,有助于带教老师了解护生的心理变化,当护生情绪低落、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时候,带教老师应积极开导,及时帮助学生走出困境,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在实习结束时,可以让护生制订未来五年的工作计划,并积极努力,朝着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井坤娟.不同层次护生毕业实习期适应状况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

[2]于淑梅,安秋月,邓卫红等.临床实习护生适应状况与实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

[3]梁晓芬,杨桂勇,陈何坤等.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加强职业暴露防护教育[J].中国伤残医学,2010(18).

[4]张俊红.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08(15).

[5]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7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每个人头上都闪耀着耀眼的光环,但这些光环的背后,是奋斗历程中艰辛的汗水。

听了每个人的青春故事,总结他们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成就,在他们身上都有两个共同的特点:不怕吃苦与勤奋学习。

像一个公关礼仪专业的毕业生说的:第一份实习是在商场中做推销员,很多同学嫌累,都偷偷跑到外面休息,她问师傅是怎么每天这样站下来的?师傅笑着说:你把它当成你的工作,你就能站下来!她想:论经验自己比不过师傅,要论站——这种体力活,再比不过师傅就太不像话了。接下她主动把半天的实习加成一天,但从中也学到了其他同学学不到的:盘点、结账、做报表......

学厨师专业的毕业生在学校苦练技能,一根黄瓜能切出几十种花样。同学之间背上放上纱布当案板,在上面切肉,最后切得肉片薄厚均匀,纱布不破。用勺子掂沙子,练习炒菜中的掂勺,直到练得腰酸背痛。

学汽车焊接专业现在一汽工作的毕业生,每天下班后脖子里脸上都有厚厚的一层金属粉尘,工作又脏又累,很多同学毕业后纷纷转行时,他仍旧坚持着自己的选择。

每个人都在让自己坚持着,在吃苦中坚持不懈。但同时在吃苦中也有很多机会在等待你!学到了别人学不到的。

学习护理专业现在北京地坛医院工作的毕业生,不断进取与学习,中专毕业后,又报了协和医院大专、之后又在北京医科大学修完了本科,现在在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每个人在参加工作后又在不断地学习,白天上班,晚上没有在12点以前休息的。有在学历上深造的、有通过学习考取行业内含金量高的职业资格证书。

第8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通讯作者:赖青

【摘要】 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是中高职护理专业女生成功走向工作岗位的关键一步,外科护理学教学工作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传授系统的外科护理学知识和技能;其二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护理专业女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本文对塑造护理专业女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 护理专业女生; 职业心理素质; 塑造方法

Mould schoolgirl well occupation psychological deathesis method of profession academy nursing specialty LAI Qing.Changsha Health Vocational College,Hunan Province 410100,China

【Abstract】 It is a key step for vocational nursing girl student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in the success towards work.There are two important tasks in surgical nursing teaching.One is to impart systematic surgical nuring knowledge and skills; the other is to train their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Nursing schoolgirls have special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which, this paper conducts preliminary discussion about the methods on how to train their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Key words】 Nursing schoolgirls;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methods

职业心理素质是指从业者在感知、记忆、想象、情感、意志、态度、个性心理(兴趣、能力、气质、性格、习惯)等方面的素质[1]。心理素质的强弱直接影响着人的自身发展。在当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培养护理专业女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已成为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的关键一步。临床医护工作、特别是外科临床护理工作证实:一个既有丰富医护知识,又具备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护士,才能胜任长期、艰苦、复杂多变的护理工作。护理专业外科教学工作有两个重要任务:一是传授系统的外科护理学知识;二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2]。中高职护理专业女生年龄均在15~20岁左右,正处于青年初期的心理阶段,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为了传授外科护理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我们应该掌握她们的心理特点。

1 中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女生的心理特征

经对不同层次480余名中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法、观察法、谈话法、自然实验法、测验法研究,获得了较准确、祥实、全面的资料,总结归纳出以下心里特征。

1.1 智力特征

1.1.1 她们对颜色、声响、气味的感觉和辨别力强于男生,表现出较强的观察力,为从事护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1.2 她们擅长于形象思维、具体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落后于男生。对于医学课的一些较复杂内容,例如外科颅脑损伤、腹外疝、胸部疾病等,往往需要借助挂图、模型、标本、多媒体课件等教具帮助理解。90%的学生认为,上述教具的应用对理论学习有较大帮助。

1.1.3 中高职学习阶段各种思维能力都在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同时发展。但由于知识的局限性,她们对学习具有一定的盲从性、片面性、绝对化。

1.1.4 她们擅长于机械性记忆,而意义记忆稍落后于男生。

1.1.5 她们求知欲强,但由于处于青年初期这一心理阶段,总是希望老师讲课有知识性,而且有趣味性,甚至是故事性。测试中94%的学生表示对生活或临床医学实例易于记住。

1.1.6 她们模仿能力强,接受新事物快,手部动作灵巧而准确,掌握操作技术的速度快于男生。

1.1.7 在授课方式上,她们欢迎启发式教学,98%的同学认为启发式教学容易掌握知识。

1.2 情绪、情感和意志特征

1.2.1 她们情感丰富、强烈,易感性强,很容易被一个先进事例所感染。问卷调查中95%的学生表示,听了先进事迹报告后非常激动,感受很深。相反,在情感免疫力低下时,易受不良现象和行为的影响,沾染不良品行。

1.2.2 由于女性月经周期的变化,学生的情绪、思维、注意力等心理活动也随之呈周期性变化。测试中70%的学生表述情绪等心理活动大多数时间稳定,短时波动,呈周期性变化。

1.2.3 她们已初步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能够勇于克服困难。不过,她们缺乏生活、工作磨炼,加上生理因素的影响,部分学生表现出意志品质不稳定,易受暗示并具有波动性。

1.3 个性心理

1.3.1 她们自我意识较初中阶段明显增强,能够认识和评价自己,测试中96%的同学认为自己有优点也有缺点。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利于教师开展工作,有益于性格、能力、道德行为的健康发展。

1.3.2 她们上进心、荣誉感较强。大多数学生都能遵守纪律,积极向上,刻苦学习理论知识,认真钻研基本技能。测试中80%的学生表示要争取进步,75%的学生期望将来事业上能有成就等。

1.3.3 她们的自尊心较强,对于简单粗暴或当众批评不易接受,反而产生抵触情绪。对于和风细雨式的批评教育方式容易接受。中高职护理专业女生经过3~5年学习后,都将从事救死扶伤,护理患者的崇高事业。尽管她们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点,但也存在个体差异,同时还有一些不良心理因素。虽然生理遗传因素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并且社会因素对心理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学校教育应成为学生心理发展的主导作用。它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它可以扬弃社会环境的不良因素,排除心理发展中的盲目性,选择性地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学校应把职业心理素质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来抓。

2 塑造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方法

要使学生胜任护理工作,需要塑造护理专业女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2.1 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护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异常情况,配合医生处理患者[3]。临床疾病复杂多变,需要对病情变化观察及时、准确并迅速处理。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后果。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可应用以下方法。

2.1.1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如在见习烧伤患者前,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烧伤深度、面积,并判断程度。观察的目的、任务明确,感知的事物就较完整、清晰、准确。当然,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先决条件是应具备较完整,清晰的理论知识。

2.1.2 应用观察的训练手法 (1)做好观察前准备。如见习前要求学生复习有关理论知识。观看挂图、标本、模型、多媒体课件等。(2)启发式刺激。在见习和外科实训课中应适时提出问题,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将会得出较深刻的观察结果。(3)书写观察记录。见习后,要求学生书写见习记录,它可以调动学生观察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提高观察兴趣,养成观察习惯,巩固观察效果。

2.1.3 培养细致的观察力 在见习后教师可就一些见习细节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并认真批改见习记录,明确指出学生观察问题的不足之处,学生发现自己见习中的不足,就会更加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实践证实,通过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都可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2.2 良好的思维力 临床疾病的特点是复杂多变,而书本知识毕竟十分有限。学生毕业后都将独立工作,面对临床各类复杂的问题,因而临床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任务。

2.2.1 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提高 感性认识是思维活动的基础,思维是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展开的。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应用直观教学法,恰当地运用标本、模型、挂图、课件、视频及见习等教学资源于课堂中,使学生积累一定的学科感性知识。学生头脑中感性的内容积累越多,思维就越易展开。

2.2.2 发放钥匙,开启思维大门 在传授外科护理学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可极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的思维方法有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4]。教学中可运用这些方法传授知识,如腹部疾病患者护理的比较,通过比较,共同点和异同点就非常清楚,利于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此外,还可通过病案分析等不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思维方法。

2.2.3 启发教育,提高思维能力 多项研究证明,教学中应尽可能采用启发式教育,让学生独立思考,可提高思维能力。在理论课、外科实训、见习、临床实习中,教师都可适当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教完某个章节内容后,提供相应的习题练习,尽可能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机会,使她们逐渐乐于思考问题,勤于思考问题,在思考中提高思维能力[5]。

2.2.4 完善知识,发展思维 护理专业使用的教材,受篇幅和层次限制,问题叙述欠详细,学生对一些知识内容不易理解,如:有些临床表现未交待发生机理;有时只交待一般情况,未提及特殊情况;有些仅交待一种做法未提到临床多种做法,教学与临床工作没有完全对接。这些情况都妨碍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她们易产生思维的片面性,不利于思维发展。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临床工作适当补充知识,使知识连贯,理论完善,更好地促使学生发展思维,而且丰富知识、增长智慧的过程亦是优化思维的过程。

2.2.5 促进批判性思维 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有异,大多数情况都不允许在患者身上做“试验”,一个医疗错误可以铸成严重后果。有些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习阶段有些盲从,即便发现问题或存有不同看法也不敢大胆提出,约束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临床工作中医嘱错误、处方错误及手术中违反无菌原则和手术原则的事情时有发生,这些情况都需要护理人员加以纠正,也说明批判性思维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意见,针对批判性思维进行训练。如是非题练习、护理措施的分析等,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必须大胆提出问题,勇于纠正错误,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2.3 坚强的意志力 众所周知,护理工作异常艰苦,如手术室器械护士的工作,危重患者特护,长时间晚夜班护理工作及众多大中型手术护理。繁忙、紧张、劳累、压力接踵而来,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身,此时,坚强的意志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支配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坚强或软弱的个性心理是以意志的发展水平为标志的,意志在个性品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学中应该注意培养她们如下意志品质。

2.3.1 坚韧性 使之具有坚持克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的能力。 意志坚强者在向希望奋进之中,在困难曲折之下,往往能够凭借自身坚忍不拔的毅力获得成功。教学中,可通过外科实训、见习、实习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首先,教师应作出榜样,女学生易感性强,面前有榜样时,她们一般都能克服身体和心理不适坚持完成任务。在实习中,应要求学生多做艰苦工作,逐渐培养坚强意志。

2.3.2 自制力 培养她们控制自我,克服自身身心障碍和困难。应教会学生能自觉的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约束自己的行为、克服冲动情绪。及时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灵活地进行自我调整、自我转换,克服自身身心障碍和困难。

2.3.3 自我调整能力 面对学习和工作压力,人们难免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并影响自己的工作。为此,要教会学生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如运动、读书、聊天、娱乐等方式,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要学会对我们曾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感激,坚信“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在积极的自我暗示下,就会由情绪低落变为情绪稳定、重拾信心,不断在困难中寻找新的乐趣,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积极的心态是战胜压力的法宝,能够让你正视困难,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3.4 承受挫折能力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创业生涯艰难,在职业生涯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教学中,教师需有意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掌握相应的应对挫折的方法,学会自我调节,学会适应环境。要求学生自觉主动地将自己置于充满矛盾、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去磨练,而不应回避矛盾、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将压力作为学习和自我成长的动力,就可以增强自身的抗压系数,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为自己开拓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

2.4 塑造良好的职业性格 性格是表明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在她习惯化的行为中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特征。虽然女生在小学、初中阶段构成了一些性格特点,但中职阶段仍是性格的发展时期。护理专业学生的性格变化有一定的职业色彩,心理学实验证实:性格具有可塑性,经学校、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可塑造出良好的职业性格。护士的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治疗、病情的转归和预后[6]。一个未来的护士,特别是外科护士应具有细致、沉着、冷静、胆大、果断、敏捷以及勤奋、认真的工作性格,为使护理专业女生具备以上性格,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4.1 调动积极的个人心理 学校教育固然是学生性格成型的重要因素,但其只是外部作用,重要的是调动个人心理这个内部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有关临床实例,阐明细致、沉着、敏捷、认真等都是护士应具有的工作性格,促使学生自我意识成熟。自觉地评价自己的性格,从而积极、自觉、持久地塑造好的职业性格。

2.4.2 树立性格榜样 女学生具有易感性强、模仿性强的特点。树立榜样,对她们性格形成起着潜移默化作用。实验证实,教师的一些性格特点对学生有明显的影响。在理论教学、实验操作、临床见习、生产实习及日常工作生活中,教师应表现出良好的职业性格,以影响、教育学生。同时对学生中良好的职业性格应给予表扬鼓励,使其互相影响,实现自我教育。

2.4.3 在实践中培养 在集体学习场合,要利用积极的个人心理、榜样的影响、集体舆论和监督这些条件,对学生从严要求、悉心培养。如通过外科无菌操作,辨认、使用、传递器械,动物实验、病情观察等实践活动塑造她们细致、沉着、冷静、果断、敏捷和勤奋认真的性格。

学校阶段的培养教育不可能使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尽善尽美,还有待于较长时间临床工作实际的磨炼,但3~5年的学校教育是重要的基础阶段。基础状况如何,对学生职业心理的发展影响甚大,对临床护理工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应该重视职业心理教育,为社会培养一批批具有良好职业心理素质的白衣天使。

参 考 文 献

[1] 俞国良.心理健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3-163.

[2] 李晖.心理素质培养.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45.

[3] 杨秀英.健康心理塑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3.

[4] 任平安.妇女心理学.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39-43,82.

[5] 杨翠红.启发自学教学法在《护理概论》教学中的应用.全科护理,2009,28:2612-2613.

第9篇:护理专业实习个人总结范文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学;标准化病人;实践教学;应用;效果

引言

护理学是以基础理论为基石、临床病人为实习对象的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其特殊性要求临床护理教学既要尊重病人的权利,不加重其身心负担,又要保证护理学生掌握临床实践技能。近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高校的不断扩招,以及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加强,医学教育与教育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重,我国的医学教育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护理学教育也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教育工作者开始参照美国的医学教育模式,把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P)投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9月-2019年12月中职护理专业学生120名为本次研究的样本,男女比例为25:95,平均年龄(17.2±0.2)岁。以随机的方式将研究样本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2:48,平均年龄(17.2±0.2)岁,巾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3:47,平均年龄(17.2±0.2)岁,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两组学习的课程及课时相同,相关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方法

1.2.1编写病例

临床教师根据《妇产科学》第八版的教学大纲和授课要求,结合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编写标准化的病人培训案例脚本。以描述病例的主要症状为出发点,提出问题并结合大量鉴别诊断信息,编写了临床常见妇产科的典型病例。如异位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子宫肌瘤、卵巢肿瘤、异常子宫出血。所有病例脚本主要描述疾病的症状,包括详细的个人资料、一些模拟体征或主要阳性体征和检测结果。所选病例都可用于问诊和体检。通过教学研究室的集体讨论,使得案例更具真实性、可信性和逻辑性。所有病例的研究过程均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2SSP培训

为确保SSP的稳定性和评价准确性,依据剧本要求对SSP进行严格培训,培训工作由课题组成员承担,包括SSP的作用、职责、工作要求,案例相关知识,角色扮演要求,护患沟通基本方法和技巧,操作技能与护患沟通评价标准等。为了更好地进行角色扮演,要求SSP利用周末时间定期去临床见习,对与剧本描述相似的临床病人进行详细问诊、查体,通过有效的沟通,深人体会该疾病,从而更好地充当SSP。

1.2.3教学过程

实验组教学方法:每名学生利用TSP进行强化训练。TSP模拟不同的病例,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TSP进行相关问诊和体格检查、制定辅助检查项目、同可能得疾病之问进行鉴别诊断,并制定出治疗方案。TSP根据预先设计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和监督。根据每个学生问诊中遗漏的内容,TSP结合个人体验,依据教学大纲,总结归纳出该疾病问诊和体格检查的重点内容。还应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强化不足之处,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同时,TSP应教受学生问诊和体格检查时的医患沟通知识和技巧,指导学生如何观察病人,如何消除病人的顾虑,从而取得患者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对照组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践带教方法,实习同学进入妇产科进行实践学习,分配到各个临床治疗小组,教师以讲授为主,包括问诊、体格检查、诊断治疗原则和沟通技巧。

1.2.4SSP案例教学及技能操作过程

①课前准备案例:在授深前一周,教师将上课需要的教学案例及表演剧本发给SSP,要求SSP思考针对该案例学生在問诊时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并想出适合病人回答的通俗易懂的答案,并且能针对该案例扮演标准化病人。②课前集体备课:授课前,授课教师与SSP进行集体备课,SSP将思考结果反馈给教师,与教师共同讨论案例可能涉及的问题,并对角色扮演进行讨论及演练。③教学过程:教师先将实验组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没1位SSP,学生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询问SSP,然后小组成员讨论分析,小组代表陈述小组结论,最后教师总结点评。

2结果

2.1两组护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表比较通过不同教学模式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生学习情况评价明显提高,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生成绩合格率对比课程结束后,观察组护生成绩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