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安全屏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935014
秦岭,位于中国大陆中西部,雄峙中原,气势磅礴,蔚为壮观,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与黄河一起并称为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母亲河”。在地理学家、水文气象学家心目中,秦岭是南北方地理、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的分界线,是长江、黄河2大流域的分水岭;在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心目中,秦岭是珍稀植物、动物的宝库,是濒危动物的栖息地和避难所。在生态环境学家、水利、水土保持学家心目中,秦岭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是“绿色水库”,是中国中西部生态安全屏障。
然而,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在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整体对秦岭的生态功能了解不够,对开发建设造成的生态效益损失认识不足,生态保护意识不强,而对生态资源占有的欲望强烈,秦岭生态资源基础薄弱,生态保护的体制不够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不能通过经济手段调节秦岭资源开发行为,出现的过度的开发、泛滥的消耗、超标排放,导致土地、水源和空气等资源、环境遭受严重污染,雾霾肆虐,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1 秦岭生态功能区植被多样性
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且具有植被类型丰富、植被垂直带谱完整等特点。秦岭是我国中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秦岭南坡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属长江水系,分布着北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东洋界动物。秦岭北坡为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属黄河流域,广泛分布着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古北界动物,其生态服务范围涉及陕西、河南、湖北、甘肃、四川等区域,涉及长江汉江流域和黄河中游流域,保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益的京津地区。秦岭对于维系我国中部生态安全有着举足轻重作用。
1.1 秦岭生态功能区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
秦岭生态功能区主要生态类型有:森林、灌丛、草甸、灌草丛、荒草坡、山地、农田、果园、河溪、水潭、石海等。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为该区的主体生态系统,占其总面积的70%。森林植被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中面积最多、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它具有重要的生态调节功能和生态服务价值。
1.2 植被类型丰富,珍稀濒危、特有植物丰富
从中国植被分布区系看,秦岭位于中国华北、华中、唐古特及横断山脉等植被地区交汇处,是东亚植物区中的中国-日本森林亚区和中国-喜马拉雅森林亚区的交汇带,是华北区系和华南区系的交汇区。使得该区植被区系同时兼有各种成分,也是许多在分类学上比较古老、原始的植物类型的分布区之一。秦岭区系组成不仅丰富,而且种属科在全国植物区系中所占的比例依次升高,尤其是科级和属级的分类学单位所占比例相当高。
1.3 植被垂直带谱完整
秦岭植被景观呈现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秦岭北坡以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为代表,自下而上形成了山麓农耕植被带、低中山落叶栎林带、中山亚高山桦木林带、亚高山针叶林带和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秦岭南坡以水流域为例,自下而上包括丘陵农耕植被带、含常绿树的落叶阔叶林带、落叶栎林带、含针叶林的高山桦木林带、以及高山灌丛草甸带,构成北亚热带森林植被景观。秦岭植被垂直带谱完整,且南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带谱的性质差异明显,在我国乃至欧亚大陆均较为罕见。
2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
秦岭的生态安全屏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涵养水源
森林植被可以有效拦截和储存降水,并通过温润土壤补给地下水,维持水分的有效循环。形象地说,其生态系统就象无形水库,水多可以储存,水少可以释放,被喻为“绿色水库”。据测算,有林地区比无林地区每公顷多蓄水量300m3,密闭和多层结构的森林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多林流域可将侵蚀模数降到1000t/km2的安全水平。据统计,秦岭山地林区现有林地247.5万ha,森林覆盖率46.5%,占陕西省有林地总面积的54%。有林地蓄积量15257万m3。秦岭林区森林每ha年涵养的水量约800~1000 m3,粗估年涵养的水源总量相当于一座总库容30亿m3大型水库。
2.2 固碳释氧
森林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最大碳库,在维持地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大量能源消耗,排放CO2,导致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升高,形成“温室效应”,全球气温升高,这是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解决好这一问题,要求世界各国节能减排;应保护和培育森林植被,充分发挥固碳释氧作用。据测算,森林每生产1t干物质,可吸收CO2 1.63t,同时释放氧气1.2t,被喻为地球之“肺”。据国家林业局2007年统计,中国森林面积为19545万ha,森林覆盖率20.4%,总碳储量78.11亿t,仅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积累营养物质等6项,生态效益年价值达10.01亿元,在中国GOP中占有相当比重。
2.3 培育并保护生物多样性
秦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各种生物物种生存的基础,使其成为中国东西南北生物交汇和过渡地带,具有丰富而奇特的生物多样化。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在中国和东亚地区均具有重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
3 秦岭森林植被的治霾功能
森林植被是陆地上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林木制品和各类林副产品,具有经济效益;通过固碳释氧作用,还具有治霾功能。主要有以下5点:
3.1 净化空气
地球上60%的氧气来自植物,1hm2阔叶林释放的氧气可供1000人呼吸用。
3.2 吸收有害气体
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各类有害气体,其中CO2的60%被林草阻留吸收。
3.3 阻滞降尘
主要依靠植物叶面, 1hm2树林1a可以吸附各种灰尘达300~400kg,绿地减尘达37%~60%,绿化地面的空气含尘量比未绿化地面低50%;草地上空粉尘仅为地的15%~30%。
3.4 减少空气含菌量
闹市区的空气含菌量比绿化区多出7倍;不同树种杀菌作用不同,樟、桉、柏等树种杀菌能力较强。
3.5 调节气候
据统计,林地降水量比无林地高16%~17%,有的学者认为,我国西北地区绿化后可以增加年降水量110mm;还可调节气温,据实验资料,夏季城市绿地气温比广场水泥地面低10°~17°,比柏油路面低12°~22°;还可调节湿度,一棵阔叶树每小时可蒸腾25kg水分到空气中,1000棵树的地方相当于在地面洒水500t,相对湿度比路面高7%~14%。
据中国农业大学孙淑萍的研究成果《北京城区绿化对空气可吸入颗粒物与降尘的影响》显示,绿化覆盖率增高,颗粒物浓度就降低。覆盖率为98%的区域,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是覆盖率5%的区域浓度的15%上下,比覆盖率33%的区域低50%以上,覆盖率33%的区域也比覆盖率5%的区域低59%。
秦岭森林覆盖率为46.5%,有林地面积为247.5万hm2,占全省有林地面积的54.1%;有林地蓄积量1.53亿m3,占全省有林地蓄积量的66.13%。按面积比拟法和覆盖率系数法计算,秦岭森林碳储量应为2.89亿t。若有林地蓄积量保持1%的增长率,可多吸收CO2 403.4万t,同时多释放氧气297万t。可以说,秦岭既是碳库,又是氧库。
西安位于秦岭北麓,受益于秦岭的“白天上山风、夜间下山风”输送空气影响,缓解了大城市共有的热岛效应,也驱散了部分雾霾,近3a来,雾霾不是很严重,2014年4月西安出现18个蓝天,2012年、2013年分别为24d、16d,在北方城市中处于较好状况。
为治理西安雾霾,西安市规划局提出,实施生态隔离体系规划,利用昼夜不同的“主导风”,在秦岭北麓以及周边塬体的主要部位建设“楔状”生态用地,形成顺畅风道,用秦岭的“上山风、下山风”输送空气,将秦岭新鲜空气源源不断地引入西安,此举必将大大改善西安空气环境。
4 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从总体来说,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现状是好的,但局部区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秦岭北麓环山带是关中平原的南缘线,是渭河南岸各支流的出河口,在长达数百km的带状区域里居住着渭南、西安、宝鸡3市16区县86个乡镇的10余万农业人口,分布着16个森林公园、30多座蓄水工程和众多的旅游景区,有数百家工矿企业和很多采石场,乱垦、乱伐、乱建、乱排放现象相当严重⑴,对秦岭生态环境和森林植被保护构成威胁。
因此,建议将秦岭南北坡,尤其是北坡直接滋养的城乡社会发展和城乡聚居生活纳入复合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之中,兼顾人、水、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维护和发挥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效能。
以秦岭生物垂直分布特征划分生态保护和开发带,重点是浅山、洪积扇、黄土台塬、高阶地和部分低山丘地带。
守护绿色任重道远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指出,绿色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生态是内蒙古的责任和潜力,坚守生态底线是建设现代化内蒙古的基本要求。在内蒙古辽阔美丽的土地上,各族干部群众对绿色的守护从未停歇。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过去的一年里,全区完成营造林1511万亩,种草338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60万亩。实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提高了禁牧和草畜平衡补贴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6%,提高5.1个百分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分别降低6.5%和4.5%。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我区的1800多件环境事项全部办结。
数字的背后,一幅瑰丽的生态画卷正在内蒙古大地上徐徐展开。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我区生态环境总体脆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环境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生态保护工作还处在“进则全胜、不进则退”的历史关头,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任重而道远。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守住生态底线,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之路,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绿水青山的承诺掷地有声。
李纪恒书记在参加呼和浩特市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国家园林城市,抓好生态修复,深入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好节能减排任务,让首府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市民更_心。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力度、铁腕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关于生态环境的建言热度不减。
常军政代表说,要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培育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铁腕整治环境突出问题,着力抓好总书记考察我区时提出的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试点改革,确保兴安盟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只有健康的土壤才能生产健康的粮食,耕地的土壤污染是农产品质量不达标,甚至成为有毒有害农产品等问题的源头。”兰云峰委员认为,农业高投入、高产出模式,耕地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造成耕地质量下降,必须减少化肥农药投放量、提高耕地质量,促进我区农业的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立而道生,本固而木荣。制度是生态文明的基石。继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强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之后,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紧跟着提出了这方面的工作安排。两会上,如何为美丽内蒙古撑起“制度屏障”,成为备受关注的议题。
张锦明代表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必须要完善生态红线和底线制度,严格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他建议自治区制定出台草原生态补奖政策执法监管的具体办法,加强基层执法队伍建设,推动草原生态持续好转。
乌云毕力格委员建议,在草原生态核心区压缩粮食种植面积,严格执行草畜平衡要求,利用合作社积极划分轮牧范围,促进植被恢复。
龚明珠代表建议,建立呼包鄂环境污染防治联防联控机制,共同推进黄河流域水源保护。
尹美英代表则建议政府出台林业保护工作相关政策,解决护林员护林难问题。
代表委员们相信,只要全区上下积极行动起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就一定能让内蒙古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人民更开心。
要让绿色富区惠民
美丽和发展如何实现双赢?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如何共生?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矛盾,始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为内蒙古指明了方向:“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绿色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融合互动。加大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力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发展定位,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牧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
两会上,围绕绿色富区、绿色惠民这一热点话题,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石磊代表指出,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环境保护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发展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比如政府应出台具体的扶持和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依托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注重打造旅游业产业链。
关于呼伦贝尔市旅游产业发展,徐锋委员充满信心:“不管呼伦贝尔26.2万平方公里土地下面埋有多少煤炭、石油甚至是黄金, 都不能与她地面上的森林、湖泊、湿地、草原和蓝天白云相媲美。不管呼伦贝尔地下资源可以为内蒙古贡献多少GDP,但50年乃至100年后,呼伦贝尔必定是一个以旅游闻名于世的好地方。”他呼吁,对呼伦贝尔旅游资源的认知、保护、开发,应尽快提升到自治区甚至国家层面。
付万惠代表说,锡林郭勒盟传统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拥有18万平方公里天然草原,发展现代畜牧业优势明显。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面推进养殖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服务社会化,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关乎经济上的变革,更是一次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以及“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正是着眼于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赵慧华委员说,加大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更要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引导公众主动投身环保事业,这样,“内蒙古蓝”才能保持得更加长久。
概要:新世纪以来,内蒙古的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但由于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凸显,本文就内蒙古如何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进行相关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内蒙古、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双赢
Abstract: since the new century, Inner Mongolia's economy in span development, but due to the economic extensiv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not reasonable problem increasingly, increase the pressure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of the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is paper how to realize the beauty and Inner Mongolia win-win development relat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a win-win situation
进入新世纪,内蒙古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实现了边疆民族地区的跨越发展。伴随经济的快速起飞,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之间的矛盾凸显,迫切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实际,把握规律,积极探索符合内蒙古实际的美丽与发展双赢之路。
一、充分认识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生态地位和经济地位
内蒙古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早在2003年,总书记视察内蒙古时曾深刻指出,内蒙古位于我国北部边疆,地域辽阔,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做好内蒙古的各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内蒙古各族群众的福祉,而且对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具有重要意义。2011年6月,国家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实施国家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加显示出新形势下内蒙古战略地位的重要。
保护好内蒙古的生态,事关全国生态安全。内蒙古地理位置特殊,横跨“三北”,拱卫京津,是黄河、海河、辽河、松花江的中上游,大陆风沙源的发源地和转移地,我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重点治理区,生态上一有风吹草动,会直接波及大半个中国。内蒙古土地面积辽阔,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地面积的12.3%,而且又东西狭长,如此广阔的面积和漫长的战线,生态一旦出问题影响的往往不是局部。内蒙古生态系统脆弱,全区大部分地貌是高原、丘陵、台地,生态系统以草原为主体,土层薄、降雨少、生长期短,水资源东丰西贫、生态状况东优西劣,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不稳定性和不可逆性。正是基于生态地位的重要性和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国务院《意见》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发展好内蒙古的经济,事关全国经济大局。内蒙古地上地下资源富集,大宗农畜产品和重要工业品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地位。全区草原面积13亿亩,耕地面积1.07亿亩,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具备年产400亿斤粮食、230万吨肉类、900万吨牛奶、45万吨禽蛋、10万吨纯毛、10万吨水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羊肉、牛奶、山羊绒、马铃薯等农畜产品产量居全国前列,年净调出商品粮200多亿斤。全区有74种矿产资源查明储量居全国前10位,有30种居全国前三位,其中,煤炭、铅、锌、银、稀土类等12种居全国第一位,煤炭探明储量7323亿吨,稀土保有储量7894万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万亿立方米,10种有色金属资源储量3400万吨,风能技术可开发量占我国陆地风能可开发量的50%,目前全区煤炭产量接近10亿吨,电力装机7000万千瓦,煤炭外运量和电力外送量居全国首位。立足于发挥内蒙古资源优势,国务院《意见》把内蒙古确定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明确提出要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国家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战略地位决定战略定位。这种生态和经济上的双重定位,表明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又肩负极其重要的责任。在今后发展中,内蒙古要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必须准确把握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生态定位和经济定位,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关系,努力推动自身又好又快发展,积极为全国发展大局做贡献。
二、理性面对内蒙古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
内蒙古发展到今天,资源环境矛盾已成为躲不开绕不过的重大问题。今后相当一段时期,我国人口总量仍将继续增长,能源资源需求还会不断攀升,资源环境压力必然持续加大。内蒙古肩负建设国家重要战略资源支撑基地和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责任,自身又面临做大经济总量、提高发展水平的双重任务,在加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进程中,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必须理性面对发展与保护的两难困境。
关键词 蔬菜;问题;对策;辽宁新民
中图分类号 F326.13;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3-0334-0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重点已从过去拼品种、拼数量、拼价格逐渐转向质量安全的竞争。近几年来,食品安全事故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毒芹菜、毒豇豆事件等。由于环境污染加重,影响农产品生产的不安全因素增多,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1 新民市蔬菜生产现状
新民市是一个农业大市,总面积3 352.5 km2,辖30个乡镇街,338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8万hm2,总人口69.6万人,是沈阳市蔬菜和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已有30个乡镇街、73个基地、12.70万hm2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委员会评审认定,有78个农产品获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为全市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生产无公害农产品做出了重大贡献。为配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新民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已建成633.65 m2的检验检测实验室,配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24通道农药残留快速测定仪、荧光增白齐测定仪已完成了安装调试。
2 新民市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2.1 超量施用化肥造成污染
化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是具有重要作用,农民为了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盲目增加施肥量。同时,施肥种类协调不均,偏重不一,加之施用方法不当,肥料的当季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1-2]。高剂量的化肥施用给农产品带来了污染,进而又影响人体健康。
2.2 农药乱施滥用造成污染
农药防治病、虫、草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农药也给环境带来了污染。我国每年销售和使用农药逾170万t。在我国的农药生产中,有“3个70%”现象,即农药总产量的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的有机磷杀虫剂占70%,在有机磷中,高毒、剧毒杀虫剂又占70%。有资料表明,我国农药的使用效果较低,以农药喷雾为例,喷洒在作物植株上实际附着的药量大约只占喷施量的50%,其余的50%则落在地面,渗入土壤之中[3]。一些农民缺乏环保意识,对农药过分依赖,不注意病虫害综合防治,乱施、滥用农药现象相当严重。
2.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负效应
为了争取蔬菜早上市,不恰当使用激素、滥施化学药剂,不但造成农产品口感不好,还可能夹杂有毒、有害成分。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每年因食用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而导致中毒的人数不下万人。如过量食用施用过催熟剂的番茄可导致假性性早熟。
2.4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不完善
目前,尚未形成“从土地到餐桌”全程一体化管理格局。质量控制的要求还不完善,还没有真正实行准入、准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4]。
3 对策
3.1 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传力度
通过电台、电视台进行宣传,举办农民培训班,增强市场、竞争、经营意识。利用农闲、生产季节对农户进行生产技术规程的培训与指导,向农民广泛宣传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意义、生产规程和要求,以及市场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从思想、技术上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技术素质,保证蔬菜的生产环节规范化和标准化。
3.2 增施有机肥,推广优质有机肥料在生产中的应用
有机肥具有降低化肥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耕地地力等重要作用。施肥时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肥料用量应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肥要求,合理配施。氮、磷、钾的比例要适当掌握。明确不同作物的喜肥种类,做到有的放矢。如需钾作物有菜豆、菠菜、胡萝卜等,需氮作物有大蒜、韭菜等,需硫作物有姜、葱等,需磷作物有芹菜、黄瓜、萝卜等,需硼作物有油菜等。严格控制各种肥料用量,减少其对环境、生态、人体的危害[5]。
3.3 正确用药
3.3.1 采用农业防治法。合理利用农业耕作措施,通过农业栽培技术防治病虫害是传统而有效的方法,是综合防治的基础,包括选用、培育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合理作物布局,轮作、倒茬,改进和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对施肥技术进行改进,大力推广配方施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合理施用微肥和灌水,摘除病叶等丰产栽培技术,增强作物的抗病虫能力[6]。减少和抵制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发生。
3.3.2 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利用物理因子或机械来防治病虫,从人工、简单器械到应用控生物的物理技术。如利用温汤浸种、人工捕捉杀虫等。
3.3.3 采用生物防治法。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数量,利用有益的生物活体本身和生物制剂防治农业有害生物,如农抗109防瓜类、果类、蔬菜等白粉病等[7]。
综上所述,有限度地使用部分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必须严格控制农药用量、使用浓度、使用次数及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的间隔期。
总之,随着社会发展程度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蔬菜安全问题日渐成为国际国内关心的焦点话题。“菜篮子”
安全与否,将是对中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又一次严峻考验,保障蔬菜安全依旧任重而道远。
4 参考文献
[1] 赵乃福.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用药技术[J].现代农业,2010(10):31.
[2] 邢万明,高振茂.重视优质蔬菜基地建设 构建蔬菜生产安全屏障[J].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09(5):30-31.
[3] 高振茂.重视优质蔬菜基地建设构建蔬菜生产安全屏障[J].农业科技通讯,2008(6):19-20.
[4] 冯国明.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用药原则[J].农家顾问,2007(12):29.
[5] 毛国忠,黄国新,应晓平,等.三管齐下构建蔬菜生产安全屏障[J].上海蔬菜,2007(5):10-12.
顶住下行压力,加大建设投资。“十二五”时期,我区顶住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对社会建设的关注和投入,用于民生的财政支出规模逐年提高,在当年财政预算支出中的比重始终超过60%,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8亿元。其中,2011年的民生支出为1956亿元,占当年财政预算支出的65.4%;2012年为2271亿元,占比为66.3%;2013年为2340亿元,占比为63.6%;2014年为2492亿元,占比为64.2%;2015年为2873.2亿元,占比为66%。用于就业、社保和医疗卫生三项的支出费用从2011年的525.9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890.8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支出从2011年的140.4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04.46亿元。
坚持有所侧重,全面总体推进。抓住“优先发展教育”这个重点,教育投入年均增长10.9%,教育的支出费用从2011年的390.6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536.95亿元;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建立起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体系和覆盖各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基本实现了覆盖城乡的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医疗卫生体系。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从25元提高到40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从200元提高到380元。
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等事项上保持稳定态势。全区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口不少于25万人,约有10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万人实现转移就业,每年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规模约为13万人。
农村牧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深入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在全国率先实施惠牧补贴政策并积极争取国家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安全饮用水覆盖的农牧民人口规模持续增加,农牧区的危房改造工程实施顺利,全区范围内累计改造农牧区危房超过60万套,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
扶持社会组织,增强共建力量。农村牧区方面,截至2014年底,内蒙古全区各种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达到6.3万个,自治区级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达600家,合作社成员的收入普遍比当地未入社农牧户高10%以上。内蒙古农牧民合作社已逐渐由扩充数量进入到提高质量的发展阶段,已逐渐成为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的新型实体和创新农村牧区社会建设的有效载体。
我省是一个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林业用地1.32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9.8%,森林、林木、林地成为农民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因此,贵州加快发展林业,不仅是保护生态环境、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一项重大选择,也是新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近年来,我省相继启动实施了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目前,全省森林面积达到10552万亩,活立木(注:林地里生长着的林木)总蓄积达3.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9.93%。林业总产值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9年达到247亿元。林业,为环境立省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奠定了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
要实现林业更好更快发展,首先要把认识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围绕资源增长和农民增收两大目标,稳规模、提质量,继续推进林业生态建设,进一步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大森林经营力度,不断提高森林质量;大力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实现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发展;深化林业改革,加快制度创新,提高建设成效;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发展能力。
要完成更好更快的发展目标,一是要完成营造林任务1500万亩,确保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一个百分点以上,力争“十二五”末,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5%,到2020年达到50%,从根本上遏制水土流失和石漠化扩大趋势;二是要加强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确保重点区域和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三是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商品林建设,加快发展特色林产品加工业,继续发展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为主体的森林旅游服务业,努力带动林区群众增收,力争林业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
面对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省“三位一体”规划的实施,林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也承担着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开拓创新,提升履职能力,为贵州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地理;环境教育;对策
现在一般提到的环境教育均是指“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教育”。即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使人们在有效参与环境事务的活动中了解环境的有关知识、技能,同时在人们对待环境的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进行培养的一种教育活动。中学地理教学的任务是使学生较系统地获得有关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有关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了解不同地区应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环境,如何协调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念。这是时代赋予中学地理教育的使命,也使地理课程渗透环境教育具有独特的优势。
1.中学环境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代环境教育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才伴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开始。1992年11月,我国第一次环境教育工作会议召开,提出“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的口号,将环境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中。环境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与做法,探索出诸如探究式、互动式等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环境教育重点除了在教授学生系统的环境知识,培养他们的一般环境意识,建立他们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念和态度外,还要求教师注意联系当地实际情况,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引导其发现生活中的问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分析和判断,进而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形成一种自我行为。
2.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教师环境意识淡薄。
绝大多数教师对环境教育有较正确的认识,但对环境问题了解少,对本区域环境问题关注也不多,对个人在环境中的作用认识不够;加上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地理教师都只是把精力集中在学生学科成绩的提高上。在环境教育中教师遇到的困难主要有:领导不重视、课时紧、资料不足、缺乏经费。
2.2 环境教育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目前,我国中学地理课程中环境教育比较随意,没有确定的目标指向性。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是否进行环境教育、如何进行环境教育。多数教师对环境教育的目的、原则和方法还不十分了解。
2.3 缺乏学科交流合作。
现在我国环境教育工作主要由地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的教师来担任,他们受过相关专业的训练,却缺乏环境知识和环境保护的系统培训。环境教育本身具有综合性,教师教学却局限于本专业内容,把环境知识作为所教学科的延伸内容,所以,对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不敏感,对环境教育的方法、技能不了解。这造成各学科之间缺乏沟通,使环境教育低水平重复,没有实效性。
2.4 教学策略不足。
环境教育实践性强,环境教育应充分运用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实际思维能力、操作技能的策略,以实现环境教育的目标。但目前在中学地理环境教育中仍以讲授法为主,其次是演示法、读书指导法。而调查法、参观法、实验法、实习法这些实践性强的教学方法应用较少。
3.地理课程环境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我国环境教育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差距,要使我国的环境教育能够真正落到实处,应在下列几方面作进一步的努力。
3.1 加强环境教育师资培训工作。
环境教育师资缺乏,必然影响环境教育工作的大范围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对环境教育的重视,利用节假日请专家对教师进行集训,或组织教师外出学习与交流。培训中还应加强教师环境教育基本技能的训练,围绕环境教育的学科渗透、独立设课、课外活动等内容,提高教师制订教学和活动计划,调查和评价当地环境问题,开发和利用校内外环境教育资源等方面的能力,在实践中探索环境教育的有效方法,提高环境教育的实效。
3.2 结合国情、区情教育进行环境教育。
国情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中国的环境承受着人口和发展的两大压力,中国的环境问题不仅有人为的环境问题,还有频繁多变的自然灾害等环境问题。通过对我国的国情分析,使学生懂得以下的问题:(1)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坚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我国环境问题形势严峻。水资源短缺、荒漠化进程加快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中央第五次工作座谈会为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在这次会议上,总书记指出,推进跨越式发展,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更加注重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更加注重保护高原生态环境,更加注重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经济增长、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统一,使成为重要的国家安全屏障、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重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基地、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发展的突出位置,按照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统筹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环境优化和民生改善同步提升,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3.3 结合乡土地理进行环境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地理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身边发生的破坏环境的事例,教育他们认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增强环境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假期进行家乡环境状况及发展变化的调查。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到有关部门获取相关的资料等措施,可以对家乡的环境问题有直接的认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乡土地理的了解,还可以使他们从思想上、感情上更加关心环境、热爱环境。既提高了他们的环境意识,又发展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辉,祝怀新.国际环境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一、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重大意义
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位于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地处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和以呼包鄂为核心的“小三角”区域,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显著。这里交通发达,通讯畅通,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热资源和独特沙生植物资源,黄河流经该区域85公里,地下水资源较富集,适宜进行生态开发建设,发展以独特植物资源为基础的现代农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和观光旅游业。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顺时之为、强盟之举、利民之措。
(一)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实践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国家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指出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着力建设美好家园和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专门提出要实施阿拉善生态绿洲保护与治理工程。由于阿拉善自然条件差、地域广阔、干旱缺水、自有财力有限,投入严重不足,生态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而乌兰布和沙漠边缘南扩东移,黄沙侵河的趋势仍在不断蔓延,对黄河东西两岸的阿拉善盟和乌海市,对黄河及其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京藏高速、包兰铁路和贺兰山保护区,对河套平原、呼包鄂经济区均构成危害。实施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沿黄河西岸建立防护林网和种植沙生植物,可以有效遏制乌兰布和沙漠向黄河输入泥沙,防止风沙灾害和水土流失,实现美丽与发展共赢。
(二)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抓住利好机遇,主动融入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需要。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阿拉善黄河西岸地区一块尚未开发的宝地,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作为沿黄沿线经济带的一部分,阿拉善盟抓住自治区实施沿黄沿线经济带发展战略的机遇,重点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因地制宜科学利用土地、黄河水系、沙漠旅游、太阳能、风能等资源,着力发展生态沙草产业、新型能源产业、国家粮食产业,对于推动全盟产业多元、产业延伸和产业升级,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提升阿拉善综合经济实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示范区建成后将成为呼包鄂经济区“小三角”地区的产业接续发展基地,成为自治区沿黄沿线经济带上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辐射、带动、聚集作用。
(三)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的需要。从阿拉善盟实际出发,盟委行署提出,在加快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巩固调整第一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努力改变三次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实现由二产带动向一二三产协同带动转变。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主要由沙漠、河滩、湿地和林草地构成,土地、光热、水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沙生植物和农作物,可以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梭梭接种肉苁蓉、白刺接种锁阳基地建设和沙地葡萄、文冠果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加工,发展以沙产业为主的现代特色农牧业。同时,依托特色农牧业的发展,围绕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和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型新区,促进商服、流通、旅游等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为统筹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多元化现代产业体系发挥重要带动作用。
(四)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是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妥善安置农牧民重新就业的需要。为贯彻落实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盟委行署制定出台了《阿拉善盟贯彻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意见》,对全盟2.75亿亩草原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需要转移安置农牧民2万人。实施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坚持从农牧民、农牧业和农牧区实际出发,坚持生态保护与建设并重,把农牧民转移就业与发展沙产业、生态旅游业等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农牧民转移不转产、离土不离乡,真正做到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既能够达到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又可以满足搬迁农牧民转移发展和重新就业的需要,从而促进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相互融合,实现草原生态的显著改善和农牧民收入的显著提高。
二、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需做好的几项工作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定位。打造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首先要做好科学编制总体规划工作,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突出总体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科学性。站在全局的高度,统筹考虑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与农牧民安置;立足长远的角度,综合设计当前与长远,给未来留下足够的空间;把握科学的原则,在实地踏勘的基础上,体现生态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有机结合。目前,示范区委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的项目区总体规划中期成果已设计完成,形成了以缘起与路线、目标与战略、背景与前提、空间与形态四部分内容组成的规划设计。组织筹办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借助区内外学者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审核项目工程规划,研究产业发展大计,高质量完成科学编制项目区总体规划工作。
(二)多方积极争取,将示范区纳入国家、自治区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大盘子。从构筑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全局出发,积极申请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或自治区级重点生态建设和沙产业发展的大盘子,争取国家和自治区在政策措施、项目审批和资金投入方面更多的支持,特别是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水资源分配和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扶持,有效解决示范区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为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强合作开发,在沙生植物研究上与中科院等社会力量密切合作取得突破。一个地区发展提速、总量提升、质量提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创新。沙草产业的提质提效关键也在科技创新。阿拉善盟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分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成立了阿拉善盟首届专家顾问团,聘请了国内著名院校的24位院士专家。借助与中科院等科研力量合作的良好机遇,深度推进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力争在沙生植物研究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从中提取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植物元素,通过试验程序形成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市场前景的产品。依托企业和市场机制,将产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品牌优势。同时,积极争取对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科技支持力度,将更多的科技资源投放到沙产业示范区,将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在沙产业示范区,为沙产业示范区培养输送更多的各类人才,逐步完善沙产业示范区的产学研体系,从而增强沙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
(四)建立健全机构,为推动示范区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阿拉善盟十分重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将此项工作列入了盟委行署重要议事日程,组织成立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工程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下设规划项目组、产业推进组和基础设施建设组三个工作组,从各旗(区)和盟直有关部门抽调责任心强、经验丰富、勤于钻研、年富力强的技术骨干参加筹备和建设。目前,领导小组及各工作组正在有序开展前期调研、规划编制、项目推介等相关工作。各项目管理具体实行目标负责制、工程招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每项工作有人负责,每项工程公开招标,工程监理贯穿始终,做到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和层层抓好落实,从而构筑起示范区工程建设组织机构体系,为推动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五)基础建设先行,为企业入驻提供条件。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各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先行。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协调相关旗区开展项目区人、财、物实物量调查及土地征用、移民搬迁工作。组织建立国有独资公司,负责沙产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对项目区土地、城建、开发等实行统一管理。通过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协调交通、水务、电力、通讯等部门,积极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以区域联系道路、滨水交通、新区内部交通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利用沿黄河打井取水、海勃湾黄河大坝水库引水和北部滞洪区地表水,建立以农业、城镇、景观用水为一体的水利工程,形成较为完备的公共基础服务体系,为企业入驻提供优质的公共资源和基础服务。
(六)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实现优势生产要素的先期聚集。实现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必须重视优势生产要素的积累和集聚。示范区将设计规划的500万亩粮食基地储备、150万亩生态治理区、15万亩生态新区和1.65万亩控制性规划区作为核心区,集中力量,精心打造,做到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功能区划分清晰到位。以核心区建设为龙头,通过招商引资,吸引境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创业,以此带动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并形成良性循环,实现优势生产要素向沙产业种植基地、特色畜牧养殖基地、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基地、沙漠高端旅游基地、沙漠清洁能源产业基地 、沙漠创新服务基地和沙漠基础服务中心等七大产业聚集,为全面推进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创造条件。
(七)扩大招商引资,吸引更多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建设是一项系统性、规模性工程。统筹建设各项生态功能区,配套发展相关产业集群,需要技术和资金支撑。盟委行署紧紧抓住阿拉善盟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招商引资的大好机遇,多层次、多渠道召开项目推介签约会,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更多具有投资实力的大企业合作开发建设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项目。同时,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配套设施建设、行政审批等方面争取上级部门更多支持,以改善投资创业环境,吸引更多外地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目前,示范区已经与内蒙古、江苏、深圳、香港等地的14家企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金额达到573亿元。
三、打造阿拉善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目标
(一)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探索荒漠化地区发展新模式。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为示范单元,实现以小流域治理带动大面积生态恢复。在植树造林、水土保持和农业耕作方面进行大胆探索,实现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统筹兼顾的发展新模式。一是形成沙漠特色产业发展的聚集区。按照钱学森院士的理论和设想,以阿拉善世界沙漠地质公园为依托,充分发挥乌兰布和地区具有的丰富沙草资源优势、水利土地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吸引大投入,引进大企业,借助大宣传,努力建设沙草林产业基地。同时,以政府创新基金为导向,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创新技术为支撑,把太阳能、生物质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努力打造以特色资源深加工和节能环保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二是形成沙漠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试验田”。发展符合沙漠地区特点的旱作节水农业,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节水现代农业,发展设施农业和观光农牧业,建设绿色有机蔬菜基地,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依托沙草林产业及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以沙区特色农产品深加工、销售为一体的集散中心和现代物流中心。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利用农业景观、自然空间和便捷的城郊优势吸引游客,形成科技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体验旅游和乡村度假游相互融合发展的复合型产业。
(二)着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链,打造新经济增长极。 利用现代生物、化学等科技成就,固定转化风能和太阳能,深层挖掘高附加值产业链,发展知识密集型农业产业体系,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区打造成阿拉善盟高科技农业产业园。推动沙地葡萄、有机绿色设施农业、梭梭肉苁蓉、文冠果等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经营,发展特色生态种植产业。依托种植区的发展,开发建设清洁能源、生物制药、生物质能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和生态农业旅游等产业,形成以绿色种植、特色畜牧养殖、沙区特色产品精深加工、沙漠高端旅游、清洁能源、创新服务和基础服务为一体的高附加值产业链体系,提高农牧林业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形成阿拉善盟又一经济增长点。预计到2015年,示范区将实现总产值50亿元;到2020年,将实现总产值100亿元。
2、第一,不乱扔垃圾。随地吐痰既是一种特别不好,也是一种令人厌恶的的习惯。乱扔垃圾不仅有损城市形象,也会给别人带来不便。我们总不希望干净的街道上躺着一片垃圾吧?我们总不希望一起风垃圾满天飞吧?我们更不想看到垃圾包围着我们吧?那就让我们从保护环境,不乱丢垃圾做起吧!
3、第二,保护花草树木,不乱采摘花草。我们要做到不破坏生态环境和自然界的生态规律,不采摘花草,不要将花园里的花草采回家去养。如果我们拔掉了一颗小草或摘走了一朵花,你就等于结束了一个生命,破坏了一处美丽的风景,损坏了人类的一个安全屏障。树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防止沙尘暴侵害人类,花朵可以让城市变得更加漂亮,美丽,温馨。我们应该植树栽花,护树护花,为我们城市的创建画上精美的一笔。
4、第三,讲文明,有礼貌,做文明小学生。作为我们小学生,要讲文明语言,不骂人,不说脏话,不和同学打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衣服勤洗澡,不随地吐痰;要有礼貌,见到老师和同学要问好,和同学们友好和谐相处。做一个老师喜欢,同学们欢迎,爸妈引以为豪的文明小学生。
5、在此,我想向所有的小学生发出倡议,希望大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从自己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讲文明,树文明,做一个文明小学生,为创建文明城市作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