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理想的文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什么是文献信息保障。《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卷)中的“文献资源保障”条目:通常把一个国家、地区或机构供给文献资料,满足文献情报需求以支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研究的能力称为文献资源保障。
2.正确理解“文献资源保障率”。目前,学术界对“文献资源保障率”的概念理解尚有一些分歧。有一种观点认为:“文献资源保障率”就是文献的拥有能力或拥有率。用公式来表示就是:文献资源保障率=文献拥有数,文献资源总数,按照这个含义,提高文献资源保障率就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文献,追求文献的绝对完备。就整个文献资源的建设来说这是极其困难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明确指出:文献资源保障或保障率是对文献信息需求的保障,这是对传统的追求“大而全”的馆藏思想的否定,是用能否满足用户需求来衡量文献资源的保障程度。
二、建立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意义
在今天的信息化社会,人们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剧增,使得作为文献信息基地的图书馆的地位空前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内各图书馆和其它文献信息机构联合起来,共同构建一个文献信息的保障体系,来满足国民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立完备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文献信息资源如同土地和资本一样成为各国的重要的战略资源。我国《国家信息化规划》不仅把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资源建设确定为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两个任务,而且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在现阶段,建立一套完备的文献信息的社会保障体系,将会为我国各方面的建设打下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2.弘扬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事业发展做贡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长期处于世界文化的领先地位,并对世界文化做出过杰出贡献。例如:先秦文化可与希腊文化媲美,汉代文化堪于罗马文化齐名,而盛唐文化更是“举世无双”,在公元三世纪到十三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华文化一直影响着中国及其周边区域,维系着世界各地的华人圈。作为炎黄子孙,张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开展中文文献信息的资源共享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的现状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考虑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问题。1986年11月,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在南宁召开了全国文献资源布局学术研讨会,将这一研究推向了。1988年其协调委员会组建了“全国文献资源调查”课题组,开展了一次跨部门、跨系统的全国文献资源调查。到1990年底,全国和各地区、各系统的文献资源调研工作基本结束,准备转入实际建设阶段,但图书馆体制与我国各方面体制一样,多年来形成条块分割的状况,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各个系统和行业间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只有单个系统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1.系统内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CALLS系统评价。“CALLS”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hinaAcademi-cLibrary&InformationSystem)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广域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共享的服务体系,依托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设全国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和地区性文献信息服务中心,连接进入“211工程”的各高校图书馆,面向全国普通高校服务。应该说,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CALIS”建设的起点很高,但是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一是“CALIS”中心设在北京大学,CERNET中心设在清华大学,借助两所高校的人才资源和技术力量,推动整个“CALIS”系统的建设。笔者认为应当成立一个独立的实体,隶属于教育部,来直接领导“CALIS”项目。国家财政每年设立预算,有计划地投入资金,保障这一事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CALLS”的建设必须依托CERNET,前者是资源、后者是网络,前者是车、后者是路,前者是数据应用、后者是硬件基础,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应该将信息网和资源网的建设统一起来,由一套机构组织实施、运行和管理,有计划地加大网络建设的经费投入,争取在各省建立主干网的节点,扩展带宽,逐步改善普通高校的网络环境,保障"CALIS"建设的持续发展。
三是从数据库整体建设看,考虑到我国目前的网络条件和各校的财力,应慎重引进数据库,尽快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网速,使全国各院校都能充分利用引进的数据库,发挥经济和社会效益,避免资源利用不平衡的问题。“CALIS”应考虑集中资金引进价格昂贵、利用率高、多数高校无力引进的数据库,提供给全国高校利用,可以限制使用权限,适当收费。
2地区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体系。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目前在我国图书馆界已是共识,目前各个地区也做了一些这方面的尝试。1999年7月,国家图书馆联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资源专业委员会召开了“北京地区外文期刊共建共享协调会”,30多个单位的与会代表就北京地区各单位之间如何协调外文期刊的订购,建立分布合理的外文期刊购藏体系,充分展示各馆外文期刊已有馆藏,建立外文期刊联合目录数据库,完善和规范馆际之间的互借业务,充分利用网络开展服务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是书目信息共享。对图书等馆藏数量庞大的资源共享,一方面通过联合编目的方式建立网络内部统一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另一方面通过因特网的www功能访问其它馆的OPAC。
二是文献的传送服务。在新一轮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已将建立开展馆际服务的电子信息系统提到议事日程。目前,协作网的大部分图书馆已经在主页上建立了电子期刊的链接,部分成员馆还可以使用DIA―LOG系统提供检索服务。
三是整体规划全国的文献资源建设,建立国家多级文献保障体系。
四、实施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国家文献保障体系应该具备4个层次:一级地区网、二级系统网、三级国家网、四级国际网。国家文献资源网作为我国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主导,其网络成员分工协调,将各自承担的学科领域内的文献尽量收集齐全,以保障国家最大限度地占有文献资源,起到国家文献资源保障中心的作用。地区网和系统网中各类型图书馆应以馆藏为基础,以国家网为后盾,加强特色化建设,成为信息保障体系的中坚。要建立国家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实现多级文献保障体制,只有多个文献信息部门都冲破部门、行业和学科的界线,从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一起来研究、协调、设计,共同推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深化理论研究,调动全民积极性。目前,主张建立全国文献信息保障体系,还仅仅是一定数量的文献情报单
位若干有识之士的个体意识,尚未形成全行业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具有个体行为和个别行为的色彩,尚未形成全国图书、情报行业的行为和全社会的整体行为以及持续性的事业行为。因此,必须深化理论研究,要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理论气魄,从文献资源共建共享事业与人类文化、人类文明和社会信息化历史进程的关系角度,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事业奠定系统而坚实的基础。
2.建立一个权威的宏观调控机构和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要建立一个国家范围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必须有政府的参与和管理,因为要建设一个跨地区、跨行业的巨大信息资源网络不是单一的图书馆、情报行业能够担当的,况且图书馆行业内部还存在条块分割、协调困难的状况。因此,应当成立一个独立的实体,来直接领导全国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明确建设的目标,制定规划,合理进行分工布局,规定全国各个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以及各馆内部的运行规则和机制,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有效地进行资金调配来约束和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信息化建设的24字指导方针,即:“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3.建立标准化的业务体系。标准化是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先决条件,以前由于各个图书馆和情报部门在实际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如没有统一的分编细则,图书分类有粗有细,书目数据记录繁简不一。有的馆甚至没有按MARC格式著录等等。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这给文献信息联合保障网络的共建共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加强文献信息加工的标准化工作,由权威机构制定统一的规范化的分编细则,严格按照标准的MARC格式输入,采用统一的分类标引和主题标引,即采用同一分类法和同一主题词表,建立规范文档,使MARC记录完全统一标准。这样才能提高联机书目信息的检准率和检全率。同时为了实现联合保障,除著录标准化外,还应加速检索技术、文献传递技术、方法及硬件设备等方面的标准化,以求信息和系统能够良好地兼容、相互识别和相互传递。所有图书馆实行通借通阅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每位读者在各个图书馆都能充分地利用所需的文献资源,提高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4.建立联合保障的评估体系。建立全国性的文献信息的联合保障体系,涉及到全国包括图书馆、情报部门在内的多个系统、多个行业,各个工作环节更是数不胜数。在这个联合保障的体系内,各个单位之间又要分工合作、协调发展,各方面工作可以说千头万绪,那么具体各个单位怎样才能做好本职工作,进而推动整个联合保障体系的健康发展,必须由国家权威部门制定出各项工作的评估细则,包括评估的工作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标准、评估制度和组织方法,应有一批人定期检查、监督实施。这样,文献信息资源的质量及保障水平通过评估就可以比较出优劣,进而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措施,建设更好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王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局限性[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7(4):11-12
[2]欧阳红红,试论高校校内文献资源的整体化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1(5):42-45
我是大班学生XXX的妈妈。在这个桃李芳菲的日子里,我很荣幸作为家长代表,在此祝贺我们的孩子们即将走向小学,开始新的人生旅程;同时,也向幼儿园辛勤付出的老师们送上深深地感谢!
和在座的所有家长一样,我清晰地记得三年前的那天,怀着对孩子的牵挂和对老师的期望,我们将宝贝送到了xx采幼儿园。那时,XX是个内向沉默、胆小的孩子。三年来,孩子一点点变得开朗活泼、聪明懂事了,在今年讲故事比赛中还得了第二名,我们全家都非常惊喜。弹指一挥间,孩子突然就到了离开幼儿园,走向学校的时候了。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在19xx年,有75位诺贝尔奖得主参加了巴黎会议,当时记者问其中一位获奖者:“您是在哪所大学里学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里。在那里我学会了很多,比如:不能撒谎、和小朋友分享、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改正,要仔细观察大自然等等。从根本上说,我大半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其实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就这么朴实无华的一句话,道出了幼儿园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是多么深远呀!
所以,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大班的家长们,向幼儿园的老师们真诚地道一声感谢!感谢你们三年来对孩子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是你们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爱心,使孩子们在离开妈妈的怀抱后,能安心地在幼儿园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在这里度过了三年幸福时光。
其次,我还要祝贺所有的大班小朋友们,你们长大了、懂事了、很快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今天是你们人生中第一个毕业典礼,祝你们升入小学后,在新的环境里好好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今后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翱翔,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也要和所有的家长朋友们共同勉励一下。今天的毕业典礼过后,我们的孩子就要升入小学,他们的学习任务将会越来越重,我们肩上的担子也会越来越重了。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家长之间能继续保持交流,在培养孩子的道路上共同探索。
青春如一棵大树
理想是它的枝叶
青春如一双鞋子
它的前进为我们的理想留下了一串串美丽的脚印
青春如一曲音符
让我们用理想来奏出动听的乐章
青春如一只雄鹰
只有长上了理想的羽翼它才能振翅高飞
青春如水
让我们用理想使它汇成激流奔腾入海
青春如帆
让我们用理想之风助它劈波斩浪飞速前行
关键词:路遥 经典作品 悖论 爱情 理想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之一。古往今来,有很多经典作品演绎出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故事:从《诗经・氓》到屈原《山鬼》再到“梁祝”,从王实甫《西厢记》到汤显祖《牡丹亭》再到曹雪芹《红楼梦》,从蒲松林《聊斋志异》到钱钟书《围城》再到路遥《平凡的世界》,作家们不断地叙述、演绎、探讨爱情故事,留下了一幕幕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然而,纵观这些经典作品,我们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发现,作家们为我们构建了他们心目中最理想爱情的同时,又不得不亲手将他们毁灭掉。
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式的爱情叙事,他们让我们看到理想的爱情,正当我们契而不舍、苦苦追寻梦想中的爱情时,他们又制造了一幕幕爱情悲剧,让我们气断肝肠,唏嘘不已。文章拟以路遥小说为例,试论述经典作品中悖论式的爱情。
一、理想的爱情
爱情在人类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每一部经典作品中免不了会有关于爱情的叙述。那么,什么是理想的爱情呢?“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还是“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爱情是人类最复杂的感情之一,因为爱情是千姿百态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马克思明确表示:“爱情应建立在男女双方互相爱慕的基础上。互相爱慕是衡量真正爱情的唯一标准,是衡量男女感情的试金石。他说:‘如果你在恋爱,但没有引起对方的反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爱没有引起对方的爱,如果你作为恋爱者通过你的生命表现没有使你成为被爱的人,那么你的爱就是无力的,就是不幸的’。”[1]是的,爱情是以互爱为基础的,单恋和暗恋不是爱情,那种贪恋对方的财富、美貌、门第、地位的结合,更不是爱情。对于爱情,“以文化趣味、精神默契和独立人格所构建起来的爱情模式,是作家路遥最心仪最钟情的”[2]。
在路遥的小说中,爱情在他创作中占有非常显著的位置,他一直努力地探求爱情的本真意义和超越世俗的理想之爱,为此,他为我们呈现出众多摇弋多姿的爱情。
(一)超越时代的爱
刘巧珍对高加林的爱可称得上超越时代的爱情。刘巧珍身上闪耀着新时代的光彩,她不注重家庭、地位和金钱,只注重人品和才能的择偶标准,在今天看来都是新潮的、不过时的。“她虽土而不俗,不知书却达理,自卑而不自贱。”[3]以致于连路遥本人都认为“只有《人生》中的巧珍才是我最好的‘媳妇’。”[4]
刘巧珍是“全村光景最好的”“二能人”刘立本的二女儿,她有着“像白杨树一般可爱”的身材和“扑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用高加林的话说刘巧珍是“盖满川”。刘巧珍不仅有着一张可爱美丽的脸庞,还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肠,她的品性也为全村人称道。“就她的漂亮来说,要找个公社的一般干部,或者农村出去的国家正式工人,都是很容易的;而且给她介绍这方面对象的媒人把她家的门槛都快踩断了。但她统统拒绝了”[5],爱上一个“穷得满窑没一件值钱东西”农民的儿子高加林。“她爱他的飘洒的风度,漂亮的体型和那处处都表现出来的大丈夫气质。”她爱他“一身本事:吹拉弹唱,样样在行;会安电灯,会开拖拉机,还会给报纸上写文章哩……”[6]刘巧珍爱得如痴如醉,甚至“在心里无数次梦想她和这个人在一起的情景:她把她的手放在他的手里,让他拉着,在春天的田野里,在夏天的花丛中,在秋天的果林里,在冬天的雪地上,走呀,跑呀,并且像人家电影里一样,让他把她抱住,亲她……”[7]刘巧珍爱得谨慎自卑,“在现实生活里,她的自卑感使她连走近他的勇气都没有。她时时刻刻在想念他,又处处在躲避他。她怕她的走路、姿势和说话在他面前显出什么不妥当来,惹她心爱的人笑话。”[8]
刘巧珍的爱最终得到回报,在高加林被挤掉了民办教师的工作伤心绝望之时,善良的刘巧珍勇敢地向高加林袒露出自己的情怀,她用她真诚的平了高加林内心的伤痛,使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信心。虽然高加林曾经犹豫过彷徨过,他还是接受了巧珍,与她一起进行了一场“卫生革命”。
(二)跨越世俗之爱
田润叶对孙少安的爱跨越世俗,体现了路遥理想的情爱观。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一起读完小学,是一个班的同学,“还是同桌。他学习好,常给润叶帮助。如果考试的时候,润叶不会,他还偷偷给她看自己的答卷。要是哪个男同学敢欺负润叶,他就不怕别人瞎说他和润叶的长长短短,站出来护着润叶。”[9]田润叶和孙少安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当他们很小的时候,“村里的大人,也开过他们的玩笑,说她是他的‘媳妇’。”[10]天真浪漫的孩童时代,无疑在彼此的心中埋下爱情的种子,但横跨在两人之间家庭和社会地位的悬殊,让孙少安望而却步,只能将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而田润叶却没有任何世俗的偏见,虽然她是大队书记的女儿,县革委会副主任侄女,她本人高中毕业留在县城成了一名公办教师,但她不能忘记少安。她不顾身份的差异、地位的悬殊,顶住家庭、世俗、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拒绝了县革委会副主任儿子李向前的追求,主动向孙少安示爱。润叶对少安的爱是超越世俗的,哪怕少安因为家庭和观念等原因主动离她而去,而润叶仍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甚至被迫答应与李向前结婚,仍为爱不与向前同床。润叶的爱虽然夹杂着传统道德观念,但她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敢于反抗那些腐朽的思想,“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寄寓了作者理想的爱情观。
(三)绝响之恋
田晓霞与孙少平之爱是超越时代之爱、跨越世俗之爱、激情之爱、纯真之爱、浪漫的唯美之爱,我们不妨称之为世纪绝响之恋。他们真挚纯洁的爱情,是没有附加任何条件的,是排除了功利性干扰和社会条件约束的爱,是忘我的爱,是无私的爱,是真正的爱。他们的爱令所有人羡慕,是丹麦童话中公主爱上了穷小子的中国版,是七仙女爱上董永的现代版,这也是《平凡的世界》成为畅销书的主要原因之一,它也为正苦苦追寻爱情、备受爱情煎熬的单身男女提供了一方心灵抚慰剂。
田晓霞与孙少平虽然家世、社会地位、职业有着巨大的差异:一个是省委副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一个是农民的儿子、挖煤的工人,但几年的学校生活培育了他们共同的志趣、爱好、追求和性格特征,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对人生有着深刻理解,使他们超越了世俗的观念,跨越了社会地位的差异,摆脱了功利的羁绊,达到了心心相映的境界。
孙少平与田晓霞在心理上奉为知己,在精神上达到默契,他们陶醉在超越尘世的纯粹精神爱恋之中。他们的爱情是唯情至上的理想之爱,展现了青春期青年男女对爱的向往和追求,充满了浓郁的诗的情调与浪漫主义的色彩。
(四)柏拉图之爱
路遥小说中最让人唏嘘的当属《平凡的世界》中金波和藏族牧马姑娘的爱。他们一个是现役军人,一个是牧羊姑娘,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通,甚至连相互的姓名都无从知晓,但却通过一首歌的交流,做到了心灵契合,彼此爱上了对方。金波的爱富有传奇色彩,也是苦涩的,他一次次对着城阙山峦,一遍遍地反复吟唱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他一次又一次用冰凉的态度拒绝了那些热心爱他的黄原姑娘。多年来,他一直保持着那个习惯:用藏族姑娘留给他的白色搪瓷缸每天泡着喝一杯茶水。对他来说,这几乎成了宗教仪式。”[11]
金波和牧羊女的爱情,是纯洁的,神圣的,犹如神话般令人回味无穷。“这是永远的爱,永远的痛!”[12]这是作家路遥对爱设想的最高境界,摆脱了一切凡俗的干扰,脱离了沉重肉身的束缚,上升到灵魂层面的柏拉图之爱。
在路遥小说中,还有像田润生与郝红梅的两地相盼之爱,孙兰香与吴促平的校园婉约之爱,孙少安与贺秀莲相依相守的现实之爱,孙兰花对王满银固执之爱……类似理想的爱情叙述在很多经典作品中均有涉及,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哀婉凄美之爱,焦仲卿与刘兰芝忠贞之爱,柳梦梅与杜丽娘生死之恋,贾宝玉与林黛玉纯真、深挚、坚贞的旷世之爱,楚雁潮与韩新月可歌可泣的师生之恋……这一幕幕纯美的爱情,写得情真意切,情意绵绵,让人回味无穷、向往至极。同时,也寄予了人们“乌托邦”式的理想,对真爱的渴望。
二、悖论式的结局
爱情是美奂绝伦的,从古至今,人们无不渴望获得真正的爱情。有了爱情,生活才会变得如此绚丽多姿,人生才会有附丽,才会有奋斗的动力。然而生活是残酷的,爱情如精美的瓷器,无法经历太多的风云。当爱情遭遇沉重的现实时,当爱情落入传统文化、世俗观念包围时,当爱情陷入琐碎平淡的婚姻时,当激情退潮面临理智选择时,悲情开始了。高加林为了进入城市,获得更大的发展,抛弃了善解人意的刘巧珍;孙少安为了不拖累田润叶,毅然到山西相亲娶了贺秀莲;而当少安的事业刚刚有所起色,秀莲又得了绝症;田晓霞为了救落水儿童,在洪水中丧生,孙少平只好走进一个孤儿寡母的家庭;金波因恋爱风波而被开除军籍,八年后再次寻找爱情,已是物事人非……路遥“亲手营造起一份份纯美的爱情,末了总要在现实的苦难中一一让它们化为泡影。”[13]为此,路遥不得不去扼杀那些鲜活的生命,“田晓霞的死是作者的理想主义爱情观和现实世俗生活冲突的结果,展现了作者面对世俗生活的冲击而坚守理想的悲壮情怀。”[14]细数路遥所有的作品,如《平凡的世界》《人生》《姐姐》《风雪腊梅》《痛苦》《你怎么也想不到》等,其作品的结局都是不怎么完美的,所涉及的爱情无不以悲剧做结。
综观诸多经典作品,我们发现这些作品与路遥小说有一个相同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完美的爱情故事到头来都走向悲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因封建社会的门第观念作祟,双双殉情;焦仲卿与刘兰芝因封建宗法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干涉,酿成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由于封建势力的阻挠和破坏,黛玉泪尽人亡,只留着宝玉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楚雁潮与韩新月由于新月的意外离去,独自留下一份苦痛让楚雁潮一个人承担……“爱情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但是平凡世界里的爱情,总是充满了现实困顿的磕磕绊绊。真诚的爱情,往往要经受人们潜意识中的悲剧宿命的磨难,最后幸存的爱情几乎成了一种理想。短暂的美好和永恒的苦难相比,显得那么奢侈,正如沈从文所说的,美丽的总留下忧伤。”[15]
三、结语
为何所有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这种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呢?杨绛有过经典的表述:“作者如果让他们成为眷属,由眷属再吵架闹翻,那么,结婚如身陷围城的意义就阐发得更透彻了。”[16]“‘理想的爱情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一定会在世俗眼光的侵蚀里、在日常生活的磨擦里显出它全部脆弱的本色来。’要冲破现存社会观念种种外在的、内在的、有形的、无形的束缚已属不易,两个地位悬殊的青年还要在超凡脱俗的美好爱情基础上建立婚姻,更是前途未卜。似乎浪漫美丽的爱情从一开始就隐伏着悲剧性的因子。路遥的理想主义情结使得他不忍心看到人类生活的现实吞噬掉一切浪漫和美好,所以路遥让这份爱情在最美丽的时刻戛然而止。他让田晓霞在抗洪救人中壮丽牺牲,实则为了让理想的爱情停格在最美丽最浪漫的一刻,成为一种永恒。”[17]由此可见,作家笔下之所以存在这种悖论式的爱情模式,完全是因为社会现实造成的,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们一厢情愿的虚幻,也就是说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理想的爱情。关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从路遥婚姻爱情生活中窥见一斑。路遥的初恋因为女友成为一名工人而告吹,路遥的婚姻因为双方性格、价值观念的差异,在她离世前几天,躺在病床上的路遥,与妻子签署了离婚协议。现实生活无疑会对作家艺术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未能拥有的爱情折射到文学作品中,作家为读者虚构了缠绵悱恻的爱情,以弥补生活的无奈和失落,安慰作家和读者受伤的心灵。
当然,并不是所有经典作品中的爱情都存在这种悖论式的模式,像《西厢记》《牡丹亭》《聊斋志异》等作品中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不过,我们发现《西厢记》取材于元稹的《莺莺传》,一般认为这个故事是元稹的亲身经历,他假借张生替自己的“始乱终弃”的薄幸行为做辩护。这也说明了《西厢记》中的爱情在现实世界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它是剧作者王实甫不满故事的结局,为了抚慰还对爱情抱有奢望的人,人为地编造的爱情骗局罢了。而《牡丹亭》和《聊斋志异》呢,完全存在于现实生活之外的浪漫主义故事,确切地说是传奇或者是神话。
总之,不存在所谓理想的爱情,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作家们在现实中得不到而虚幻的理想,真正理想的爱情不过是传奇或是神话。
注释:
[1]余良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爱情伦理观》,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2期。
[2][17]王正:《农民爱情叙事中的文化情缘术――论中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3]路遥:《路遥文集》(第二卷),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405页。
[4]罗笑芳:《传统女性的 当代女性的呼唤――从看路遥的情爱观及创作心理成因》,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5][6][7][8]路遥:《人生》,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第35页,第35页,第35-36页。
[9][10][11][12]路遥:《平凡的世界》,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80页,第81页,第355-356页,第356页。
[13][15]徐志:《美丽的总留下忧伤――论里的悲剧爱情》,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2期。
[14]金自强:《论中的理想主义倾向》,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7年,第9期。
关键词:怀旧 审美理想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92-03
审美理想是客观事物审美特征与主体的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的融合,蕴涵着创造者的审美态度、审美评价、审美情感和审美价值观念,是兼具美学内涵和哲学意指的“情中之象”。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有着丰富的怀旧文本和怀旧意象。怀旧主体通过这些文本和意象表达了自己的审美理想,同时也很好地挖掘了怀旧的审美价值。
一、理想情感的塑造
怀旧作为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有实践意义的情感指向。怀旧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痛苦以及美感经验的缺失,人们为了获得情感的补偿,将过去的美好情感作为一种反刍,实现情感的净化。怀旧最终指向和谐统一的美感体验,是一种审美愉悦。怀旧的内容虽然指向过去,但却是对现实的调节。怀旧者将自己的情感附载于美好的过去,通过回顾和想象来体验在现实中难以获得的安宁、恬静,使得现实中的怀旧主体的心灵在怀旧中得到净化,从而使得理想的情感长久留滞。通过理想情感的塑造,不仅创作主体能够在创作中获得情感的高峰体验,而且也能使接受主体获得情感的共鸣和升华。正是通过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所创造的理想情感,从而使得出于现实困境中的人们能够获得情感上的慰藉,怀旧因此也实现了它的审美功能。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有:对童年的美好的向往之情和对故乡的眷恋;对于理想社会时代的憧憬;对于理想人生境界的渴慕。理想情感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情感趋向上的正面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所塑造的理想情感主要指向美和善。通过积极意义的情感塑造,能够使审美主体在对客体进行审美的过程中,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避免消极的恋旧倾向,使审美主体获得情感的净化。
(二)情感的真实性。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建构理想的情感,现实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生活的真实虽然不同,但在情感的真实性要求方面是一致的,艺术真实的建构必须依赖于对生活现象去伪存真的筛选和必要的加工变形。而怀旧主体在塑造理想情感的时候,必然会直指生活本质和人类心灵的力量,从而使作品产生巨大的感染力。
(三)情感体验的丰富性。怀旧主体通过怀旧可以获得多元的情感,除了当下的情感外,还可以体验到过去的情感,从而和过去的情感发生对接和碰撞,最终将多种复杂的情感进行融合,可以瞬间尝遍人生百味,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理想社会的追寻
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是人类共同的心理意识。西方从柏拉图开始就为人类开始描绘“理想国”,一直到后来对于乌托邦的幻想,到近代对于“回归理想社会”的不懈追求。怀旧在理想社会的追寻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浪漫主义运动的“回归自然”开始;到德国古典主义对“古希腊时代”的向往;再到“审美救赎”理论的发展;怀旧被看成是对19世纪中后期以来启蒙现代性赋予人类追求社会进步的信仰的一种抗衡,是对现代文明下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遭到破坏后的一种拯救。在中国,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同样是思想家们苦苦追求的一种理想。在中华文明和思想基础形成的先秦时代,对于理想社会的追寻,更是直接地指向了过去。儒家和道家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于古想社会的追寻,孔子渴望回到尧舜时代,老庄则希望回到原本的社会状态中。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人们在心理获得一种理想家园的归属感,为现代社会提供一个社会蓝图。
理想社会的审美特征有:
(一)虚实相生。一方面,创作主体在文艺作品中创造的理想社会具有虚幻性,是一种对现实社会存在的丑恶进行的有意的遮蔽,是在主体心理上建立的一个非现实的社会;另一方面,由于理想生活是主体在现实社会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而生成的一种理想化的状态,因而它对现实社会有一定的实在意义,能够为人们提供一条途径,使人们通向自由和光明的社会。
(二)批判性。理想的意义就在于批判现实。创作主体之所以在文艺作品中展现理想社会正是因为现实社会中存在着黑暗和不理想的状态,通过对理想社会的追寻能够使现实中的人们重拾勇气,积极地改造现实世界的不足,最终获得理想化的生活环境。有学者认为“在城市工业文明走向烂熟的时代,二十世纪世界上一些最负盛名的作家都不约而同地流露出怀旧倾向。艾略特、叶兰、乔依斯、托马斯・曼的作品在这种怀旧中都流露出不同程度的神话主义,而福克纳、马尔克斯一类作家则背向发达工业社会,专心致志地去写他们想象中的小小故乡和古旧家族。在中国当代文坛上,一些古老的、尘封己久的日子正在活灵活现而又迷迷朦朦地演出着,构成了一幕幕带有寓言色彩的现代剧。可以说这是文学家们对现代工业文明拷问传统人文精神的一个艺术回答。”[1] (P.120 )这从反面说明了,艺术家渴望追寻理想的社会来改变现实,并通过怀旧来表达对不满现实的批判。
三、理想人生境界的体验
人的理想的存在方式始终是人类孜孜不倦要探索的一个问题。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为四种,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冯友兰认为,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自然境界是黑格尔所谓自然的产物。道德境界及天地境界是黑格尔所谓精神的创造。自然的产物是人不必努力,而即可以得到的。精神的创造,则必待人之努力,而后可以有之。就一般人说,人于其婴儿时,其境界是自然境界。及至成人时,其境界是功利境界。这两种境界,是人所不必努力,而自然得到的。此后若不有一种努力,则他终身即在功利境界中。若有一种努力,‘反身而诚’,则可进至道德及天地境界”[2] (PP.201-202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人生境界在人生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内涵,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人生更高境界的形成与人的努力与创造是有着密切关系的。有学者认为:“现代审美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强化人们对自身生存境遇的审美关注,提高人们在现实生存中的审美意识,提高人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审美自觉性,激发人们在生存过程中的审美创造激情,并进而促进从审美修养到人生修养的意识转换。”[3] (P.324 )可见,只有把人生境界的生成与修养实践统一起来,通过内化审美体验才能获得人生境界的提高。
怀旧主体在文艺作品中为人们提供了理想化的人生境界。孔子在《论语・泰伯》中描绘了心中所建构的古代的圣贤形象:“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4] (P.549 )尧的人生境界正是孔子所追慕和钦佩的,孔子通过对先贤的怀念和对其人格的认同,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要达到的人生境界高度。对人生境界追求的层次不同,所获得人生境界的体验也不同。低层次的人生境界,像自然、功利等,往往不会使人获得审美上的享受,只能是为物所役,为物所累,难以让人生获得审美的解放。但如果有对理想人生境界即审美境界的体验,能够使审美主体获得理想化的生存方式,得到一种与宇宙万物同美同乐的感受。因此,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慕,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生获得审美解放和诗意生存提供了一条有效的路径。
四、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
文艺经典是在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的不断交织下生成的,怀旧正是在文艺审美活动和文艺发展史上始终连接继承与创新的一座桥。怀旧在文艺审美活动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审美心理,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继承与创新正是怀旧审美心理不断变迁的结果。既然怀旧是一种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的审美心理实践活动,因此作为审美心理的怀旧当然并不排斥传统过去和既有的传统文艺形式和内容主题, 但它不满足于或不停留于过去和既有, 永远保持着对未来新质的探索和求新,因此怀旧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在文艺审美活动中的突出作用就在文艺创作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使客体进行着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创新的置换,从而促成文艺经典的形成与再生。文艺经典的形成和再生同审美一样构成一个动态系统,具有生成性特征。以敦煌艺术为例,我们可以更深入具体地了解到怀旧在文艺经典生成中的价值。
“敦煌艺术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不仅以其辉煌成就彪炳史册,而且以其不朽生命辉耀当代。”[5]敦煌艺术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文艺经典,其重要原因即在于敦煌艺术的不断生成,在于对传统的不断继承和创新。这种文艺经典的不断继承和创新离不开怀旧审美心理的作用,离不开对怀旧母题的价值追寻。王建疆教授认为:“敦煌艺术一词,是莫高窟原生壁画、雕塑、装饰艺术与现代再生敦煌舞台艺术、敦煌影视艺术、敦煌仿制雕塑和绘画艺术、敦煌工艺艺术的合称。但是,这两大艺术形式之间实际存在着既继承又超越的复杂关系及非常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其间的转换生成既勾连着宗教、艺术、文化之间的联系和矛盾,又是中华艺术类型由完整到残缺,又从残缺到完整并茁壮成长的历史过程,是中华艺术剥离宗教外衣而显示其独立价值的生成过程。揭示这个过程,无疑会给我们更多的关于传统与现代、守成与创新、现成与生成的启示。”[6]原生的敦煌艺术经典正是在佛教的影响下形成的,壁画中、石窟中大量地表现着宗教主题,有惩恶扬善、轮回因果等故事,有佛、菩萨、罗汉等艺术形象,以及对这些艺术的审美,这一切都使得原生的敦煌艺术构成一个审美活动系统。这里既有审美主体的创造,同时有审美的对象,还有审美接受和欣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主体的怀旧审美心理,离不开对宗教所蕴涵的救世、超脱和自由母题的不断追寻,是对宗教的艺术化。宗白华先生归结为“艺人摆脱了传统礼教之理智束缚,驰骋着他们的幻想,发挥他们的热力”的结果,它使“我们如梦初觉,发现了先民的伟力、活力、热力、想象力”[7] (P.129 )。现代的敦煌舞剧《丝路花雨》正是敦煌艺术再生的经典,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对旧有的佛教主题改造的结果,是对旧有的佛教所表现的母题在怀旧下所生成的一种创新,其所表现的仍然是人类历史上的永恒主题即友谊和惩恶扬善等。从一定程度上说,理想文艺经典的生成是怀旧主体在怀旧的过程中不断地追寻和挖掘怀旧母题的价值而达到的,与此同时也彰显着怀旧本身的审美价值。
参考文献:
[1]肖云孺.被拷问的中国人文精神[J].新华文摘,1995,(5).
[2]洪治纲.冯友兰经典文存(经典启蒙文库)[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4.
[3]王建疆.审美学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4]程树德.论语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0.
[5]张先堂.古为今用勤耕耘,千年瑰宝耀新辉――关于开发敦煌文学遗产,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1991,(6).
关键词:正义;理性;秩序
中图分类号:B502.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51-02
一
凡是认真阅读和思索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人,都不能绕过他对于正义问题的讨论和探索,而在关于正义问题的认识和争论过程中,有一段文字极为精彩,那就是格劳孔和阿得曼托斯与苏格拉底之间关于问题的争论。格劳孔对于不正义在现实生活中比正义更能够获得好处的观点展开了详细的陈述,并由此要求苏格拉底提出有效的辩驳论证我们为什么要追求正义。
在格劳孔的陈述中,他首先提出正义的本质和起源,认为在大家都希望自己只获得不正义而带来的利益而又避免因他人不正义给自己带来的损失,因此最好订立契约:既不要得不正义之惠,也不要吃不正义之亏。由此形成社会整体对于正义的追求,这一追求的愿望并非出自个人的本愿,而是出于无奈之下的选择。
其次他指出,做正义的事的人并不是出于心甘情愿而仅仅因为没有本事作恶。为此,他举出一个例子,即古各斯的戒指之例。吕底亚人古各斯的祖先曾经是一个牧羊人,因为偶然的机遇,他获得了一枚神奇的戒指,他发现把戒指上的宝石朝自己的手心一转,别人就看不见他了,而往外一转,别人又能看见他了,这个功能百试不爽,因而他具有了随心所欲的隐身的特长。于是他想方设法谋得一个职位当上了国王的使臣,到国王身边后勾引了王后,与她同谋杀掉国王并夺取了王位。在拥有这项魔力的前提下,假设有两个人,一个正义而另一个不正义,我们如果能够给他们以随心所欲的做任何事的权力,然后当场就能发现正义的人也在做不正义的事。
通过这一陈述,格劳孔认为可以想像,假定有这样的两只戒指,正义的人与不正义的人各戴一只,在没有外界道德制约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坚定不移、继续做正义的事情,所以正义的人与不正义的人会有完全相同的行为选择。由此他得出结论没有人把正义当成是对自己的好事而心甘情愿的去做,做正义的事情是勉强的。
最后格劳孔设计出两个极端的典型代表,一个不正义但是获得了一切荣誉机会并因为投机取巧而饱受赞美与赏识,另一个正义但是为世人所不解并因为坚持真理而饱尝艰辛矢志不渝,人们在评价两人的信仰、行为和实际生活之后,自然而然会倾向于不正义的行为选择,而背弃正义了。那么我们凭什么说正义是最好和最值得追求的品质呢?[1]
二
这个问题非常尖锐有力,在柏拉图看来着手处理的方式不能仅仅从实例出发,因为世俗的背景完全能够使理论的推理在经验面前软弱无力,他围绕国家正义展开个人正义的内涵。从城邦存在的理由看,它源于人的自然需求,是随着人们过更高级的社会生活的要求而产生的,“因此,人被分成不同的群体,各种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因而不同的人群掌权便产生不同的政体,而政体决定了城邦的性质和类型”,[2]既然城邦由人创造,那么它的好坏和其成长与衰落应该都是人为决定的,尤其是统治者的品行决定着整个城邦的命运,所以设定一个最高的、完善的哲学王来实现对于正义城邦的完善统治。在哲学王的统一治理下,拥有欲求的体力劳动者和商人,拥有激情的护卫者阶级以及拥有理智的统治者阶级共同组成城邦。在柏拉图看来,体力劳动者的工匠、农民、商人是富于欲求的,他们本性上是爱财、爱利。而护卫者阶级则更爱荣誉,他们富于勇敢的品德,而且有好胜心。处在最高层的统治者阶级只有惟一的品德,即以爱智为基础,追求最高的善。因此,从整体上看城邦以正义为本,正如人以德为本一样。个人的善与城邦的善都极为重要,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自身的善也就是城邦的目的。这种善对于个人和城邦可能是同一的。然而,获得和保持城邦的善显然更为重要,更为完满”[3]。国家正义的建立依靠各个等级各守其序、各司其职,正义本质上就是一种秩序的和谐,相应的,城邦就是个人的放大,个人则是城邦的缩小,那么个人的正义就是自身理性、激情和欲望这三种品质在灵魂内部和谐相处、互不干涉,实现理性对于激情和欲望的统率,达到人的整体正义状况。个人正义是社会正义的内在要求,社会正义也是个人正义的外在形式。
这样,从柏拉图的角度看来就能够合理的解决格劳孔提出的问题。
首先,正义的概念是先验的存在的,这是已经设定的最高的善好,城邦和个人对于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应该是服从和遵守的。这就否认了格劳孔所设定的自然状态下人们选择正义是出于无奈的观点。
其次,在已经把握了正义的内涵之后,正义的人和不正义的人在没有受到外界约束的情况下所呈现出来的行为选择应该是不一样的,“灵魂中所涉及的正义就是灵魂各个部分履行其适当的和既定的职责……正义并不属于灵魂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或灵魂之间的联系,而是与它的总的秩序有关。” [4]正义的人能够在没有外界约束的情况下使用理性合理的统率自己的激情和欲望,从而做出符合自己内心信念的行为主张;而不正义的人则因为理性无法和激情、欲望相互和谐,而让欲望占了上风,结果无法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违背了正义。人们之所以应该追求正义,之所以应该在困境之中也要保持正义的道德行为选择、维护正义,是因为灵魂的有序和安宁是我们追求的最高的境界,这样一来,格劳孔的古各斯的戒指的案例假设就不攻自破,成为无力的论据了,正义与不正义的人即使没有受到外界约束也必将会做出截然不同的行为选择。
最后,正义之所以是最好和最值得追求的品质是因为正义本身是善好的。善作为超验的存在把正义展示在城邦和个人之上,只有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哲学家的高度)具有卓越的理性之后,我们才能认识到与之相关的形式,才能理解正义、善是什么,才能真正理解正义的人比不正义的人更能体会到幸福生活本身。
三
仔细考察柏拉图的论证方式,不难发现他预先设置了一个关于秩序的盲点,即有序的灵魂和有序的社会是终极的、最高的模式,这是他认为都不证自明的前提。在柏拉图的观念中,虽然城邦生活不一定能够完全符合每个个人的意愿,但是人们为了能过一种所有人都能满意的完善的生活所以必须选择城邦作为自己生活的基础单位,如果离开正义的城邦,个人就不能过上完善的生活了。在正义的城邦里,有合理的社会秩序的构架,这要求在其中生活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分工下服从整体的城邦利益。在自己的工作角色中尽职尽责,从而实现在正身内部的灵魂和谐以完善自己。换句话说个人正义就是为城邦整体而献身,为城邦整体而存在。
但是这里柏拉图似乎还是没有很好的解决两个他自己也已经认识到的问题,其一是在现实的城邦中,哲学王如何成为治理者;其二是正义如何证明?虽然柏拉图并没有能够在理论上解决这两个矛盾并给出完善的论证,但他终生为其理想奋斗不止。
理想本身就属于可能世界,现实世界的诘难总是不断要求哲学家反思二者之间的矛盾,柏拉图认识到两者之间的差距却仍然孜孜不倦的追寻着理想的正义与善,即便是在此后柏拉图又著《法律篇》以求通过法律实现在政治社会中对于德性的全面灌输,并在雅典城外创立学园,传播他坚持正义与善的理想与信念,他毕生对于理想的坚守、笃信和执着,实在令人为之动容。“柏拉图理想国的方案,如果要追求其细节全部实现,自然大多要落空。但是理想的作用在于:从消极的方面说,它有批判的价值;从积极的方面说,它有范导的意义。前者使我们不满足于现状,对我们的所作所为保持一种理性批判的姿态,因而不断思变,追求改造世界、改造自我。后者使我们有所追求,这种追求会有力地导引我们不断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 [5]
在后哲学时代的今天,重读柏拉图(Plato)之《理想国》,大多数人仍会觉得这理想的设计未免太过缥缈,按照当代主流思想的见解,理想国家的建立根本就是对已经幻灭的理想的一种追忆,其实我们恐怕更多地是把“客观现实”放在了当下的唯物主义对于理念的批判观念之下,或者换句话说,我们在自己的镜子里看见了自己对于理想设计的杳远和失望,所以忽视了我们自己本应执着的理想与信念,所以我们才会不断的回到古希腊,回到柏拉图,回到《理想国》,通过咀嚼它的精神气质来坚定哲学的力量,对抗渐渐丧失的对于理想的信念与决心。
参考文献:
[1]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46-49.
[2] 陈恢钦.柏拉图理想主义政治思想的基本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6):120.
[3]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2.
关键词:惰性理想大学生规划 全国 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a)-0242-02
Empirical Research on Goals and Sluggishness of Undergraduates
Zeng Wen,Zhang Xun,Du Mingwei,Ren Siru Li Jiaoyang
(School of Management,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Jilin,China 130012)
Abstract:The research,conducted for the first with such breadth and depth,surveyed 4,300 undergraduates of 42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bout their sluggishness.As the results showed to us,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suffered from sluggishness to various degrees.And the researchers laid special stress on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als and sluggishness.
Key Words:An Ideal College Planning;Whole Country;Empirical Research
近5年来,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全社会对大学生的关注度不断增长,有关于大学生生活的调查也愈来愈多,其中80%是有关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但是有关大学生课余时间安排和理想的践行度其间相关性的学术性研究却几乎空白。所以,本课题以大学生理想与学习惰性这一空白的研究领域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两者的内在因素。
调研小组选取全国6个地区48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分层抽样调查,累计发放问卷3000余份,成功收回有效问卷2841份。问卷设计部分参照了林云[2]等人的设计方式。其中,问题考察了不同年级的大学生有关于课余时间安排,课堂利用率,对目标的践行程度等问题。本文分为三大部分,首先,分析了大学生惰性的成因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安排;其次,是分析大学生理想的明确性和践行度;最后,对于上述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剖析两者之间的深层内在联系。以下为调查对象的具体情况。
被试来自全国6的地区――北京,上海,哈尔滨,杭州,成都,西安六座城市42所高校的学生,总共发放问卷4300,其中有效问卷2727份,因考虑统计总体过大而可能带来的人为失误等,小组成员又进一步对问卷进行筛选,最终问卷实际统计2041份。从城市分布上看,北京人数302,上海人数246,哈尔滨人数435,杭州人数446,成都人数308,西安人数304,其中男生人数为1173,女生人数为841,信息不详者27人。
1 理想对惰性影响指标与模型建立
美国著名运筹学家T.L.Saaty教授于70年代中期创立的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1]是一种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是处理那些完全用定量方法来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决策方法。在AHP方法中模型分为多层,一般包括目标层、因素层、方案层,其基本思路:将所要分析的问题层次化,根据问题的性质和所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联影响以及隶属关系将因素按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分析结构模型。最后将该问题归结为最低层相对最高层(总目标)的比较优劣的排序问题。
惰性强弱的体现因素有学生所在学校批次、对待专业和大学的态度情况、上课情况、课下情况、学习状态情况、努力以及信心情况等。因此,概括起来影响惰性表现水平的因素确定为:学生批次、对待专业态度、上课认真时间比例、日自习时间(每日)、玩网络时间(每日)、学生会及其他工作时间(每日)、看待大学态度、理想达成准备情况、努力程度、信心程度等。
因此,基于AHP的影响惰性表现模型的目标层为惰性表现情况P,因素层A为学生批次(A1),对待大学及专业态度(A2),上课认真时间比例(A3),学习状态以及日自习时间(每日)(A4),玩网络时间(每日)(A5),学生会及其他工作时间(每日)(A6),理想达成准备情况以及努力程度(A7),信心程度(A8),从而建立了惰性强弱和因素层之间的层次结构,最后方案层C为不同学生的理想表现情况,包括留学(C1),考研(C2)、保送研究生(C3)、工作(C4)、听从家里安排或者没想过(C5),并以此来实证分析建立的惰性表现模型。如图1所示。图2同理。
2 判断矩阵的构造和权重的确定
接下来是构建判断矩阵,用以反映人们基于客观实际对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而判断于这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影响惰性表现的情况。运用AHP规定了的测度方式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给出的比较的依据为标度,标度是1~9整数及其倒数来表示,叫做比例标度。
判断矩阵的具体数值通过专家法调查和结合其他理论给出,以成对比较的方法,得到相应判断矩阵,进而根据判断矩阵,进一步利用幂法、和法或根法近似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和单排序权重向量,并且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随机一致性比例C.R.。最终权重结果见表1。
3 评价实证
3.1 得分确定
一般认为,每天自习一个小时以上,作业独立完成以及至少比较看好自己的专业,能够算是一个不被学习惰性所影响的人。而按照惰性表现指标1计算得,Lx>12.6时共计474人,存在或多或少的惰性,故,全国有76.8%的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学习惰性。
同时,得到不同目标以及不同长度与程度的规划学生的惰性表现得分,如下表2所示。表3为惰性表现得分以及单排序权重表。同理可以得到不同长度及详细程度规划的惰性表现表4为各目标的具体惰性表现情况。
4 结语
(1)决定大学生惰性表现强弱的因素排序是,学习时间长度以及努力情况,为理想努力情况,对待学校以及专业态度,花费于网络以及恋爱的时间,校内外工作时间,上课听讲时间比例,信心程度,学校批次;仅仅学习时间长度以及努力情况,为理想努力情况两项就决定了约50%的惰性表现。
(2)数据表明,全国有76.8%的大学生存在或多或少的学习惰性,该现象说明了大学生惰性问题亟待解决,同时,需要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3)计划的不同类型影响了惰性的表现情况,对惰性的抑制作用排序依次为:详细规划>短期计划>长期计划>模糊计划>无计划。
(4)在不同的目标中,未拥有目标以及以工作为目标的大学生,表现出了最明显的惰性。其中,没有目标的大学生惰性表现尤为严重。选择考研的大学生惰性最为轻微,选择留学的学生次之,然后是选择免试读研的学生。
(5)很多学生都有着长远的目标,但实际数据表明,拥有短期目标比拥有长期目标更能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部分大学生不务实却心怀美好理想的尴尬现状;详细有效的理想是抑制大学生惰性的不二法门。
参考文献
[1] 胡明甫.AHP层次分析法及MATLAB的应用研究[J].钢铁技术,2004(2):43-4.
按照《高考语文考试大纲》的提法: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这是一种理想的导向性要求,是一种慢慢写作、仔细琢磨后的理想状态。但是。对于这两条要求中的“观点具有启发性”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是大有文章可做的,这就是本文所提出的高考作文的理想境界。真与实。
真,即真切。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态度,不是人云亦云的假话、空话、大话,而是自己的真话、实话、心里话,是自己思考琢磨的结果,是自己的真切认识与感悟。我们的高考作文,如果真正能够将自己独到的思考、认识与感悟写出来,即使平时的写作水平一般,只要思考独到,富有启发性,完全没有人云亦云的假话、空话、大话的痕迹,就很容易在立意上获得肯定,得到理想的高分。
实,即翔实。是证明文章观点的材料和论据丰富而充实。如果说“真切”反映的是思考的犁铧能够插入大脑的深度,“翔实”则反映的是写作者受教育的程度、阅读的积累程度、对生活的感悟程度以及素材积淀的丰厚程度。这里需要的是平时对社会的关注与理解程度,对题目思考的深入程度,如果有自己的独到认识与感悟,却没有丰厚的材料来支持,那么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也会大大地削弱。
观点、见解、立意的真切程度决定了文章的高度或者说深度,也就是考试大纲中所说的深刻程度,材料、内容、论据的翔实程度决定了文章的厚度或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也就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丰富程度。
“真切”与“翔实”是高考作文取胜的最根本的两大支柱,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无论文科生还是理科生都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的写作素养。
怎样在高考考场上使得自己的文章具有“真切”与“翔实”的特点呢?
首先是去掉写文章的旧有观念的束缚;去掉写文章“要漂亮”,“要高人一等”这些不切实际的虚妄念头。要知道今天的写作虽然是考场写作,也不过就是用笔来与一两位阅卷老师交流思想而已。而关于这一次高考的写作题目,阅卷老师有阅卷老师的思考与想法,其他同学有其他同学的想法,这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但是,这并不妨碍你有自己的想法。可能自己的这些思考与想法未必能够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但是,这些想法、理解、态度是真切而真实的,是通过自己的大脑认真思考过的。当然,这样的思考与认识在平时就应该建立起来,并养成良好的写作思考习惯。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独立思考以达到的自由精神,是一种宝贵的珍惜个体意识的健全人格的体现。
其次是一旦有了自己的思考、观点、态度,还应该将其建立、产生的基础以及过程植入到文章中,以增加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立意产生的基础及过程其实就是自己受教育的过程,自己对社会、对生活观察体验的过程,通过题目的发酵与激活,使得自己的思考明晰起来。产生思想的基础以及过程,就是文章的材料以及论证的过程。这里还需要我们将自己从课本和课外书籍中学习、积累的素材,将自己在生活和社会中观察体验到的一些细节,锤炼成最有典型意义的素材片段,经过精心选择,纳入到自己的文章中,用来证明自己的思考与态度。这里所要求的就是对自己的阅历、经历的激活与提炼、筛选与组合。
“真切”考查的是思维品质,是文章的灵魂与高度,是统摄全篇的帅,考查的是一个人的悟性所达到的高度;“翔实”考查的是学习习惯,是文章写作的基础血肉,考查学生是否具有积累整合的良好习惯,是否具有基本的阅读量,是否具有广阔的涉猎领域。
慢慢长大后,我才了解到生活在平原的地方没有太多的水,更没有那让我魂牵梦绕的白帆。从电视中常常会看到南方的水乡,看到端午节时的赛龙舟,那壮阔的场面让我畅想哪一只龙船有我的位置,可以让我亲自体会在水面的自在。
关于水有很多美丽而又凄凉的传说。曹植笔下的洛阳天神女,她那婀娜多姿,飘飘如烟,文质彬彬的体态,无时无刻都在吸引着我。我无数次的设想与洛阳天神女相约,“轻如浮云,凌波微步”姗姗而至邀我前往。一次次却在笑声中醒来,空白哀怨满腹生。每当这时,就会想象李白“但愿长醉不愿醒,与尔共约在水中”。
有时候很羡慕古人他们可以乘着小船满世界的漂流,潇洒地让自己的足迹遍布在美丽的大川河流之中。“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日月之辰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无不向我们展示了水的雄浑,海的壮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多美的诗句,多美的景观,我认为就是在水的衬托下才呈现出这样的美。也还是在水的激发下,才让王勃这位天才诗人咏出这千古绝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有了水有了赞美水的文章,大概是他们对水也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吧。
微波荡漾,一叶扁舟漂浮在水上,微风拂过垂柳,在水面上点出一条条波浪。鱼儿自由自在地在荷花丛中追来追去,时不时一只鸟儿飞过。天蓝蓝,水清清,任船儿在水中荡漾,那该是何等惬意闲适。
常想离开父母温暖的怀抱,一个人去流浪,去寻找自己的梦想。满载着父母的牵挂与叮咛一个人上路。走的时候轻松又潇洒,终于可以踏上有水的方向追逐自己的梦想。潇洒的挥挥手,不顾父母充满牵挂的双眼。在我的心中,只有水与船。满腹豪情奔向我的梦想。然而不停的漂泊流浪冲淡了我满腹的激情,竟有股在海上迷失方向的无助伤神。满腹的激情化为了父母满腹的牵挂。离开时,一幕幕在眼前闪过。我错了,我的冲动,我的任性,造成了我无法到达我理想的彼岸。一个人如果带着牵挂,带着别人的惊慌去做事,则会忧心忡忡,就像一只满载货物的商船,如果你再给它增多一定压力,它随时都可以颠覆。而我太幼稚,缺乏成熟的考虑,没有充足的准备,没有一定的基础,贸然就去追逐水、船的行踪,注定了一开始就是失败。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又存在了多少的鲁莽行事,气力旺盛,想冲想闯,却往往没有想到后果。有事我们走错了一步,也许会造成一生的遗憾。当然有美丽的理想,并极力向理想前进,是我们所赞扬的,但如果我们没有能力没有资本去追逐,就贸然前行,结果也只能是白费力气,耽误了时间又造成亲人的担忧恐慌。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真的不应该。
年轻梦想的实现,需要我们一步步慢慢去探索。理想的实现更需要有一定的基础做后盾,否则就会像空中楼阁一样,可望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