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语文听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0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学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地在借鉴和吸收着多元的文化,这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同时,也丰富了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但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教师去改进和完善。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小学语文教育在理论上和思维上变得更加清晰和明朗,让语文教学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探索,以此来改进和完善改革后的小学语文教育体系。
1.改革前后小学语文教学的对比
改革之前,有的小学语文教师表示,因为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比较乏味,使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而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并未重视这个问题,这就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十分沉闷和呆板,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在改革之后,教师在教学课堂上加入了很多的互动环节,比如:提问、角色扮演等等,这从根本上转变了课堂的氛围,使课堂变得活跃起来。在这样活跃的学习氛围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加强了沟通,教师能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教学的内容,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对知识的转化率。与此同时,可以培养学生对小学语文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对于教材而言,在以前,小学语文教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内容也比较呆板枯燥,而教师也只是照本宣科地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解读,这些都不利于勾起学生对学习小学语文的兴趣。在改革之后,教材的内容进行了一些调整,同时,还加入了很多现代化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也在不断地进取和努力,旨在提高小学语文教育的效率。教师在研究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也会结合一些课外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补充,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专门为学生举办演讲大赛、班会活动、课下实践开拓等活动,而这些活动不单单可以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的应用和转换。
2.改革促使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创新而今,教师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改变了从前以教师教学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创新出学生之间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那么,什么是学生之间协作学习模式呢?就是把学生分为几组,然后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让一个小组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任务,而教师的任务就是适当地给予学生以引导。在协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之中,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小组与小组之间相互竞争的模式,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心中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而在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靠自身的能力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和记忆,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改革之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式方法已经不再是以老师教为主了,而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之中,教师更多的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就很好地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也不会独自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了,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之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定位,从而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要让学生保持积极学习的心态,而在课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归纳,找出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在教材、教学模式、授课方式和方法都在发生改变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也有所改变,它渐渐转变为研究性教学。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根据课本给出一个选题,让学生自己去进行探究和摸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要自己进行资料的收集,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必须依靠自身和同学的力量进行解决。在与同学交流研讨的过程中,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将得到全面的提升。而要想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就要求教师要遵循以下几点来进行选题:(1)挑选的课题要贴近生活,必须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2)选题必须要与课本知识相贯通;(3)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情景,从而更好地勾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4)创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以此消除学生和老师之间的隔膜,消除学生的消极懈怠情绪;(5)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听课效率。而在研究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从而实现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
3.结语
在改革之后,小学已经改变了以前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加强了教学的管理和发展。人本教育的理念从能力上培养了教师与学生的素质,教师开始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了与学生零距离沟通和交流。教师也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关注和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而这一切的改变和完善,都促进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虽然现今的小学语文教育仍旧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但是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成效是不容忽视的,它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促使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总而言之,作为一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小学语文的特点和实际相互结合起来,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更深层次的发掘,与此同时,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要以素质教学为根本,加强小学语文对素质教育的作用。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能有效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桂梅.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思索[J].文学教育(中),2012(4)
[2]陆莉莉.开架式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探究[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0)
一、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目标与途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肩负高效的旗帜下,我们向四十分钟要质量,把握落实“双基”,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达到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目标。
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注重课堂教学的“沉浸化”,感悟有效性教学
1、听优质课 感受有效性
为了让大家充分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我们把名师请进了课堂,我校邀请到了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来校讲座。特级教师的幽默风趣的谈话,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性”应该体现在处处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另一方面,抓住外出听课的机会让大家更多地感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于外出听课的机会有限,听课的老师回来后就利用博客发帖的形势带动大家跟帖共同学习,营造出一个个网上研讨的氛围。
2、教学实践 体验有效性
许多特级教师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把每一节家常课当场公开课上,把每一节公开课当成家常课上。”教育理想的境界就是处处体现着教育的有效性。为了达到这样的理想境界,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得磨练。学校为每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设了一个个平台,有精心准备的每周挂牌课和不定时的推门课,随堂课。挂牌课期初由教导处统一挂在网上,提前一周上报上课的详细情况,要求反复磨课,上出自己的最佳水平,由领导打分,上交教案存档,并在教研组博客上上传教案,听课老师利用课余时间网上研讨。除了,挂牌课人人上,青年教师还要轮流在教研组内上研讨课,并随时准备迎接领导和教研组长的随堂课,推门课。学校还有每月一次的专家指导课,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更多,更快的成长机会。
3、结对成长 尝试有效性
针对1-2年的青年教师,我校组成了“师徒结对”的形式,在优秀的骨干教师带领下,每周互听,做好记录。新教师们虚心请教,不断学习,进步很快。
二、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关键与策略
提高学困生的语文成绩,在提高语文教学成绩中显得至关重要。班级差生大致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虽然智力较差,但是学习态度较好;一种是学习态度差,但智力并不很差;一种是既学习态度差,智力因素又差的学生(这是地道的“双差生”),这三种情况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自学能力差,学习方法不当,大部分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因成绩低劣而丧失了学习信心,为了提高差生的语文成绩我指导学生采用五步学习法,即“读―听―说―再读―练”
第一步“读”,初读课文,读懂读通,记下不认识的字词、自己读不懂的问题,做好预习,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
第二步“听”,听老师的讲授听同学的讲述,听清楚听明白。
第三步“说”,课上积极发言,说自己的理解和见解,说自己的体会和看法,说自己的疑难和疑问,跟老师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思想观点,训练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第四步“再读”,新课讲授后,老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再读”的时间,让学生回读课文,归纳所学,查找遗漏,完成课文相关练习,加深理解。
第五步“练”,即动手能力。将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完成课外拓展练习题目,以检测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那些学习特别不自觉的学生,采用了一本家校联系本,就是我每天把作业记录在本子上,然后由该生回家带给自己的父母,由父母督促完成作业后,在本子上签名。当然这一办法的实施,必须先和孩子的父母保持帮助孩子的一致态度。这一办法我用在了我班最顽劣的学生徐商龙的身上,效果很好。
三、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反馈与体现
小学语文教学“沉浸化”的反馈体现在两个方面,那就是作业和考试。
1、抓好作业。
要求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让他们作好精神上的准备。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学习也是一样。我们语文课上的预习最重要的一步工作就是读通课文。只有预习了,才能知道这节课要学习什么。哪些比较简单,自己已经比较好的掌握,哪些是自己不太明白的,这也正是这节课该重点听的地方。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需要时间和悟性的,但课堂上时间有限,老师不能将课停下来用于学生对某一个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而学生上课都是比较情绪化的,一旦某个环节他听不懂,他就没有信心没有耐心再继续听下去了,长久下来,他必然失去兴趣,上课的效率自然降低。因此预习就显得很重要。其实所有的老师都要求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学科知识进行预习,但真正能作到的恐怕只是那些学习习惯非常好的学生,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课前要预习”这句话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所以我们低年级老师经常采用家长签名的手段来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作业。
2、抓好考试。
考试前,及时提醒。(1)给孩子们提要求。讲答卷的要求,从一年级时,就给孩子们总结考试要做到字迹工整、仔细审题、认真答卷、反复检查、不准漏题,这20个字。阅读题怎么答,作文怎么审题,写句子要加标点。(2)设立奖励机制。考满分的同学可以得到大奖,成绩前5名可以得到奖品,成绩有明显进步的也可以得到奖励。(3)让孩子们给自己定目标,考多少分或超过谁?或考前几名?(4)考试前调动好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我经常跟孩子们讲,有好的精神状态,考试就成功了一半。考试当天的早上,我就关注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是否饱满,如发现谁精神不振作,一定要及时鼓励,让每个孩子都精力充沛地参加考试。
在国家的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语文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可以说,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保障。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综合个人素质的养成。本文就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学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
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尤其对于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是最佳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习惯的养成。然而,现在很多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学习语文的习惯,比如,作业马虎,上课开小差等,有些家长认为这完全是学校的事情,对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够重视,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如果任其发展,对学生的学习非常不利。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一、小学语文学习中应该培养学生的习惯
(一)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动笔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写作和语言表达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曾经有人说,生活中到处有美。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只有我们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存在,就能写出感人的文章。学生可以去动物园看动物,出去旅游观看自然风光,从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审视细节。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比如,当学生看到动物时,就要和其他动物相互比较。在课堂中学生也应该注意观察其形状、声音和味道等。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看书听课都应该养成勤动手、勤动笔的习惯。当教师讲到重点内容时,要适当地做标记,边读边写。开始的时候,学生可以先进行摘抄,有选择性地写感兴趣的片段,一定能对语文学习起到帮助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质疑发问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果学生没有弄懂所讲的内容,不懂装懂,没有质疑和发问,得过且过,就会增加疑惑,对以后的学习不利。对于教师来说,如果学生平时不敢问,就应该多鼓励他去提问,只有不断提问,发现问题,才能激发自己的思维,学到更多的知识。为了培养学生发问的习惯,教师应该多设置问题,让学生在回答中,归纳总结。如果学生有疑问,还要培养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工具书作为不会说话的教师,能帮助学生解决很多学习中的难题,从而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生词生字,教师不要立马告诉学生,让他们学会学习,寻找解决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培养学生提前预习和定期复习的习惯
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也就是说,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有个充分的准备。学习也是如此,在讲新课前,如果能提前预习知识点,对授课的内容能加深印象,自己听课也会认真。同时对自己预习存在的问题会特别注意,有利于新知识点的接受。预习可以是课前、每周、每个学期的。学生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看不明白的做个标记,就能起到重要的效果。同时,定期整理和复习对于学习来说也是有必要的。定期复习可以温故知新,因为旧知识中蕴涵着新的内容。还可以防止遗忘。将很多表面不相关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做到触类旁通。学生可以每天整理,也可以每周整理,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这在以后总体复习中也会更加轻松。
(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和背诵的习惯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占有一个相当大的部分。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可以让学生变聪明。因此,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可以使学生受益非浅。教师要定期为学生推荐阅读的书籍,交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并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另外,还应该让学生多背诵,记得住才能会说。对于语文课本的知识,像古诗词,应该让学生尽量都通过,学生如果能记住大量的诗词,也会终身受益。这是中国传统的方法,因为一些历史典故,都可以运用到语文写作中。
二、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措施
(一)教会学生用心思考,将自己的想法清晰地表达出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起初接触的语文知识就是从听课开始的,学生只有静下心来真正地进入到课堂,才能提高自己的成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听讲,尽量不要去打扰别人的讲话和思路,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对自己的疑惑做好笔记,在结束以后再提问,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无形之中就会让学生养成用心思考的习惯。现在教师的任务不能仅限于教授学生科学知识,还要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成为合格的人才。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运用所学知识将自己的想法流畅地表达给别人,不断锻炼了自己的口才,还能促进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反复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需要进行反复的训练,重复是学习之母。只有在不断学习中,才能养成习惯,当遇到困难时,学生才能轻松地应对。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意志,激发兴趣等途径消除学生的学习疲惫和漫不经心。人的意志可以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挥,学习习惯的养成必须强化对自己意志的锻炼和培养。学生应该严格要求自己,经常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经过和周围学生的比较,找到自己的差距,养成习惯。
三、结语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交际能力,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培养小学生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者中重要的角色。
从目前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来看,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参差不齐,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学形式比较陈旧,教师的口语教学方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等,总体来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堪忧,
本文立足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质量。
一、现状调查与问题提出
通过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问卷调查和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访谈后,笔者总结出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形式陈旧
通过对学生和教师的调查,笔者发现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形式主要还是按照传统的讲授法,教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完成课后作业。传统的教学形式将学生置于较低地位,学生难以在实践中操作所学到的实际技能,简单来说,学生没有锻炼口语交际的平台,这对于口语教学来说是重大失误,口语是需要不断训练的。
(二)教学内容比较单一
从调查情况来看,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按照书本上的规定内容,离学生的实际情况比较远,自然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的生活场景,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对于日常生活是有用的,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
(三)学生参与度不够
这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形式陈旧有密切关系,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不断的讲授,学生难以有效接收,课堂教学是教师的舞台而没有学生的参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在课堂上教学形式比较多样,喜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目前的口语交际教学没有为学生提供这样的平台,学生参与度不够。
二、归因分析
(一)教师教学理念陈旧
新课程改革以来倡导的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学生主导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体现的并不明显。教师坚持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动性没有得到尊重。另外对于口语交际教学不够重视,因为口语交际不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口语交际上,而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在新的环境中尽快适应。
(二)教材内容没有联系到学生的实际
从目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内容来看,以教科书的内容为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环境脱节,学生难以建立良好的学习兴趣,纯粹的理论知识,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操作性不强,加之不纳入学生成绩考核,学生自身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学效果一直上不去。语文教学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实际用途,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持续的语文学习兴趣,口语交际教学也是如此。
(三)新课程教育教学方式没有运用到实际中
新课程改革以来,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法等方法逐渐被一线教师采纳使用,这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对于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有帮助的,而且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和动手操作你能力。而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并没有较好的理解其基本内涵,即使有部分教师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但是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参与度不高,效果不明显。
三、对策建议
(一)坚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师尝试将新课改提倡的教育教学方法运用到口语交际教学当中,例如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在讲授基本的技巧之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们可以及时的训练所学的新方法和新技巧,有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而且学生之间的交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生关系,帮助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教学中占据主导作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学习。
(二)创新教育教学形式
教学方式单一,形式单一是制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因素,笔者通过对学生进行访谈后发现,学生也认为如果口语交际教学能够活泼一些,更愿意去学习。因此创新教育教学形式是提高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最佳方式。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尊重小学的个性发展特点,尊重学生兴趣发展特点,例如课堂教学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带领孩子走向课外,在课外帮助学生以实际的生活场景训练口语交际技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鼓励学生参与
口语交际教学不是教师的独奏,学生应该更广泛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被彰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口语需要不断的训练,纸上谈兵是难以收获实效的,因此我们认为教师应该在选择适当的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将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引导到学生的参与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教学的参与度,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符合新课表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要求。从现阶段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来看,主要的问题集中在教学内容和教师身上,本文提出改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鼓励学生参与到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中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多种教育教学形式,提高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
参考文献:
[1] 邱娟飞.我国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与反思[J].江西教育科研.2006,08:65-66+68
[2] 刘陇丽.兰州市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关键词:副校长;小学语文;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听课;再培训
教育教学是所有学校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核心工作,其效率以及质量往往对所在学校的发展与进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要求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狠抓教育,全面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笔者担任小学副校长一职多年,在日常的语文教学管理工作中也积累了部分经验,现将其分享给广大教育同仁,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共同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组织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实现共同提升与进步的目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教师的集体备课环节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备课作为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着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鉴于教师个体知识以及能力等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教师之间的集体备课就显得十分有必要了。教师集体备课从小的范围来说,可以着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善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从大的方面来讲,则可以尽快地适应新形势下教学研究的众多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一精神对我自身的语文教学管理工作指明了道路与努力发展的方向。我在组织语文教学工作中,对其实现了灵活地运用与发挥。首先,我带领众多语文教师组建起了一支备课小组,并由教师骨干轮流担当备课组长,指导其他小组成员更好地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接着便要求每位教师都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制订出一套备课计划,并在备课小组内进行发言与交流,这样一来,教师之间就能真正做到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有利于其认识到自身在备课以及教学上可能存在的不足与缺陷,这对于语文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具备独立备课的水平与能力都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与意义;之后,再采取众家之所长,将所有备课计划中最完美、最精华的部分有效融合到一起,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精彩、卓越的备课方案,有利于真正推动其在语文课堂学习活动中更好地成长与发展。
二、保证教师听课与接受再培训的时间,给予语文教学最大的质量保障
1.安排语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之间互相听课能充分做到教学经验的互通有无,对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及实际教学业务能力有着极大的帮助。”作为一名主抓语文教学管理工作的副校长,必须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义。我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就给予了听课充分的重视,经常组织语文教师之间互相听课,并要求他们在听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最终教学目的。
例如,在李老师教学《南辕北辙》的公开课上,她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了南辕北辙的整个故事,这一做法充分契合了小学生对视频的独特爱好以及探究兴趣,不但瞬间集中了他们全部的注意力以及学习兴趣,更是在正式讲解知识点之前就让学生对于这个寓言故事有了大致的了解与判断,为她接下来更好地展开文章主旨以及思想感情等各个方面的讲解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李老师的这一做法使语文教师队伍都充分认识到了多媒体先进设备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有利于他们摒弃以往“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节语文课”等传统而落后的教学模式,为其灵活运用先进教学设备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组织教师外出参观,接受再培训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快速更新,众多小学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模式都远远落后于新课标的要求,这不但严重制约了其教学水平的提升与进步,更重要的是对小学生语文素质以及造诣的发展也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这种背景下,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接受再培训成为摆在众多教学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主抓语文教学工作的一名管理者,我提倡教师在外出接受培训之前先将自身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以及难题进行详细的梳理与总结,这样一来才能保证他们在听课的时候真正做到“心里有底”,进而为培训中积极、主动地吸收优秀教师的解答与指点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我还要求外出接受培训的教师对培训期间所学到的内容进行充实与归纳,接着在全体语文教师队伍中间进行学习心得体会的交流与沟通,并将真正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的先进教学手段以及方法灵活运用到自身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给予语文教学最大的质量保障。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作为一名主抓语文教学管理工作的副校长,每个人都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这一话题有着独特的认识与看法。以上仅为我个人结合部分教学管理经验得出的粗浅感悟,还希望广大教师同仁能不吝赐教,给予我更多的支持与帮助,以便促进我在语文教学管理中更好地展开与落实各项工作,实现自身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安彩凰.教学副校长要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8).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听说读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3-01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是学习其他学科的语言基础,同时还影响着学生未来语言应用的发展。然而,目前在教育界盛行着"学好理数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学习思想,使学生难以注意到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对语文学习容易感到困难。因此要想使学生能够有效的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应当正确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语文学习能力通常体现在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上,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小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而且,听说读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需要教师及学生共同的努力,并持之以恒。
1.提高小学生“听”的能力
教师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听觉来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是人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它是人与人交流中离不开的倾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听"的教学应该受到教师的重视,在教学课堂中,教师要注重采用流畅生动的语言和形式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感染学生,使学生能够对教师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时激发认真听课的潜力[1]。
例如,在进行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材中《蒲公英》一课的讲授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有没有见过蒲公英?",以此来引出要学习的课文,待学生将情绪转到课堂上之后,教师可带着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认真聆听,并思考课文中描述的蒲公英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更适合生存在什么地方?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认真感受教师朗读的课文内容。最后,教师将学生的各种大胆猜测进行归纳和总结,并再次朗读课文,以此加深学生对蒲公英的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问题聆听,这样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听得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收集日常中喜欢的歌曲、故事等,培养学生主动对听到的内容进行理解,达到真的"听"的能力。
2.提高小学生“说”的能力
在与人交流时,除了"听"还要学会"说","说"指的是能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形式进行转变,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中学会说的能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五年级教材中《嫦娥奔月》的学习时,教师可先简述嫦娥的故事引出学生的兴许,接着讲述本课学习的主题,然后向学生提出"嫦娥为什么要吃掉仙药?"、"乡亲们是用什么方式来想念善良的嫦娥的?"等问题,以此锻炼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接着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制造出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课堂中,教师由问题引出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积极的回答问题中培养说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语言表达上"说"的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知识内容的印象,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利用"大学堂"式的社会教学,锻炼学生语言上的累积及应用。
3.提高小学生“读”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非常良好的习惯。学会阅读,对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培养学生"读"的能力。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动力,让学生喜欢上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最好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学会引导学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2]。
例如,对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第一次抱母亲》一课进行讲授时,教师可以先用"母亲"这个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想象自己母亲平时是什么样子,让学生带着对母亲的感情去认真的朗读课文,并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位母亲,带着这样的问题进行阅读思考,学生在阅读中就会更加仔细,也能更深刻的体会课文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最后,教师将学生从文中找到的描述母亲的语句进行总结,通过带有情感色彩的朗读加深对母亲的情感。朗读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式,也是贯穿语文教W课堂的一项基本活动手段。阅读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不管是课堂中还是课外,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有效提高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提高小学生“写”的能力
"写"的能力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它锻炼的是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之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使学生在写的过程中能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中心思想,只有内容明确了,在写的过程中才能下笔有神,写出自己想要的内容。
例如,在对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中《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进行讲解时,教师让学生先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即在夏天到来的时候,你想变成什么。然后,根据课文中想要变成"大大的荷叶"的原因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作者想要变成荷叶是因为可以和小鱼儿玩耍等原因,随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指出本文的写作结构,让学生能够明确的指出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的经过以及结果等主要内容,最后在结束教学前,教师可让学生以此类想象和文章结构方面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将听说读写有机的结合起来,有目的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写作思路。明确主题,是写作训练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学生逻辑维能力的训练,同时对学生的作品要给予及时的评改和鼓励,让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5.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教师教学中的重点。语言上的听说读写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适应学习以及生活所必备的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听说读写的培养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共同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定义及特点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指将学习型组织理论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它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同时进行,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与新的学习内容进行互动中掌握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灵活的教与学形式。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中心,通过团队共同学习,从而培养出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学习型人才。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显著特点。一是具有灵活性。它主要表现在课堂教学方式和教课环境的灵活多样方面。由于语文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传统赋予了它博大精深的内涵,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教师要教好语文课,不仅要教学生如何运用语文知识,而且要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教师可以收集海量的教学素材,经过筛选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能达到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的目的,也能给学生以美的视觉感受,更能使学生感受语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所选取的环境方面,根据上课内容的需要,教师可自由选择上课地点。二是具有生动性。小学语文课有专门的识字课、口语交际课、阅读课、写作课、综合实践课等。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再由老师点拨总结的学习过程,让这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感觉令人乏味、沉闷的死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得课堂生动有趣,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通过自己动手实践,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具有生活性。生活中,学生时刻都在接触语文、学习语文,生活中也处处透露着语文的重要性。学生之间的交流需要语言,优美、充满智慧的语言可以拉近同学间的距离;阅读书籍需要识字量的积累,充实学生的识字库;抒发感情需要确切的文字表达。在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不仅可以体会生活的辛酸苦辣、世间百态,还能丰富知识,品味语言魅力,增强口头表达能力,感悟人生道理。学习语文即学习生活。
2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势
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同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或合作探讨解决问题,与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记笔记模式截然不同。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增强了自主能动性。因此,只要教师引导得当,课堂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学习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个让学生能力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它以自我超越为目标,形成强烈的个人愿景,通过教师反复训练,制定一个共同学习目标,进行团队合作学习,并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努力。三是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新要求。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鼓励学生通过奇思妙想创造新的观点,进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落后。当前,我国考察和衡量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还是考试成绩,为了提高成绩,很多教师运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安排和思路听课,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单一落后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应有的学习兴趣,因而学习效果不佳。1.2没有灵活开展教学。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不考虑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而是按照教学大纲的固定模式进行讲解,不能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如讲解课文按照完全一样的模式进行:学生字、解词义、读课文、划段落以及总结中心思想等,认为这样的教学过程才是完善合理的,而且忽略课堂提问环节,致使有些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对教学内容理解的不深不透,对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1.3对培养学习能力重视不够。为了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大多数教师重视教材基本知识的讲解,没有突出重点和难点知识,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不分轻重主次地全部传授给学生,但是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却重视不够,因此虽然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少,却不能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灵活应用。
2改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措施
2.1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就会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不同体裁的文章及教学内容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如通过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自主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要善于运用激励机制,对课堂表现好、回答问题积极、作业完成质量高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始终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可以适当地把课外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丰富学生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教学效果。2.2营造愉快的教学气氛。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要通过做游戏、小组讨论、创设教学情境以及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气氛,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学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来。2.3突出教学重难点问题。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工作,把课本内容和教学大纲有机融合在一起,要做到主次分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知识掌握情况、兴趣爱好和接受能力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尽量做到因人而异。同时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听课状态适当地穿插小笑话、小游戏等,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现状 策略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阅读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更好的实现人文教育。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阅读教学效果不突出,如何能更好的指导学生阅读,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进行有效地阅读教学,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思考与探索的道路。
一、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原因分析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时期是学生真正接触书面知识学习的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人文教育的关键时期。阅读过程,一方面,能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同时,也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自我想象,自我思考;另一方面,它还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学生会进行自我阅读学习的归纳,进行思考总结;更重要的是,它是语文知识学习好坏的重要工具。“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有效的阅读能让学生更深的理解难点知识,更牢固的掌握知识。
(二)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现状
1、教师对于学生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程度。教学课程是以教带动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决策、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学习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阅读教学的忽视主要体现在:现阶段,学生学习课程多,语文学习时间少,教师在语文教学时间分配上不得不进行调整,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对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压缩;教育大背景的影响,我国教育体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应试化,学生从走进学校,就面临着日常考试的压力,小考、中考、高考的压力。一切学习都是以考试为目标,一切教学都是围绕着考试来进行,教师更愿意把时间投入到学生考试的指导锻炼中去,做题、考试成了学生学习的两大主要模块。
2、在阅读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在阅读教学课程中,教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而学生的阅读学习才是关键。很多教师还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中,老师一字不漏的阅读课文,让学生随老师听课。
3、教师缺少对于学生阅读技巧的指导。很多教师由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较轻,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导致缺少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关注。一些教师虽然注意到对于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但是指导方法却有待改善。
4、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缺乏兴趣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教与学充分互动的过程,需要的不仅是教师的教,更注重学生的学,学生才是阅读教学的主体。目前,学生缺乏对于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主要原因是:首先,教师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少,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体会阅读带来的成就感,带来的乐趣性;其次,学生自身缺乏对于阅读的主观能动性。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知识,更直接的目的是为了能通过考试,怎样能顺利通过考试才是关键点。因此,会将精力过多的集中在考试点上,而忽视对于阅读的学习;最后,学生普遍忽视语文学习,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语文课是自己的母语课,课程学习简单,语文阅读对自己来说更不需要。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进策略
(一)教师应该加强对阅读教学的重视
虽然有教育大背景等客观因素的存在影响,但那始终是客观因素,最重要的是教师的能动性的转变。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课改开始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且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师应该顺应课改的号召,进行阅读教学改革。合理分配阅读教学时间,合理分配学生自我阅读时间。
(二)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有着它延续至今的优点,就是能一步到位的指导学生,让学生少走误区,学生跟着老师的方式学习,但它也存在很多的弊端,学生思维模式化,缺乏思维的发散。在语文阅读课程中,应该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我阅读,让学生以自己的思维进入课文,感受阅读过程,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
(三)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
教师肩负着“传道”的重要职责,应该合理指导学生怎样阅读。可以针对阅读技巧,安排课程进行专项的讲解;可以在阅读教学课中,针对阅读技巧,进行示范性的讲解;最终要的是,要顾及学生的个性。学习技巧不是死板的,也不是固定化的,对于阅读技巧,有很多值得学生学习,值得老师借鉴推广,但教师切记不要把阅读技巧模式单一的、生搬硬套的灌输给学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针对学生的不同实际情况,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四)培养语文阅读兴趣
1、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语文阅读的兴趣,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采取合作性的阅读方式。教师可以简单的选取班上任意一个小组,将组成员分成平均分成两个小团队。每个团队协作完成阅读,然后进行团队的评比。通过这种合作性的阅读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责任意识,团队协作能力。
2、在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中,学生应该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重视阅读学习的重要性。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让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升,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发散思维。学生应该有意识的培养自我阅读能力,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有效的课文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敢于提出质疑。善于向自己设问,敢于向教师提问;在课堂外,注重自己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相比课堂阅读,它涉及的范围更广,知识点更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进行阅读,这种没有任务限制,没有时间限制,学生阅读更轻松。
三、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仅需要得到教师的足够重视,进行阅读教学方式的突破,还需要学生积极的参与到阅读课文教学中去。在现阶段,如何能更有效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社会关心的话题,也是广大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陈捷娜,吴秋明. 集成管理研究综述[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08:156-160.
[2]何晓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自主讨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