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重阳节的经典古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重阳节的经典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重阳节的经典古诗

第1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一、诵读经典中,强化学生记忆能力

小学时段是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效地开发,就会发现这是一个极其丰富的矿藏。但是,这种记忆潜能如果不予开发,就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一天天蜕化。而一旦开发出来,不但现在记忆超人,而且可以伴其一生。从这个层面讲,国学经典诵读开发的是学生一生的潜能。同时,诵读国学经典,也是为孩子一生打点文化底色。随着记忆力的提高,还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孩子会对背诵产生越来越浓的兴趣。经典语言系统一旦进入孩子的大脑,沉睡的记忆潜能就会被唤醒,背诵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

经典诵读具有激发潜能与智慧的作用。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心、脑等多种感官并用。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语言正是在反复的实践中形成一种习惯,“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对学习力的强力影响正是建立在对记忆力的拓展和优化基础上的,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具有开智的意义。

许多学生读经典能达到倒背如流。他们每次背诵常规语文的时候也用背经典的方法熟读成诵,背得很快,这正是诵读经典带来的极强记忆的神力。

二、吟诵经典中,拓展学生知识层面

许多诗词歌赋反映了我国民俗节日的来历及有关情景。适逢民俗节日,可向学生介绍有关的诗词,吟咏背诵,借以了解民俗节日的情况,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

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向学生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有关习俗:登高、赏菊、饮酒、插茱萸等;吟诵的词《采桑子・重阳》和王维的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之前,可向学生介绍清明的来历;讲述丙辰清明天安门广场悼念的情景;抄录杜牧的诗《清明》。其他如端午节、元宵节等均可向学生推荐有关的诗词歌赋,并背诵、赏析。这些积累有效的开发了孩子们的右脑,唤醒了孩子们的潜能,让他们终生受益。

具体来说,经典教育可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文字经典:即教育孩子大量阅读、背诵古今中外经典诗文。另一方面是美育读经:即经常让孩子观看古今中外名画、名雕塑、建筑、艺术品,经常聆听世界古典音乐,歌剧等经典音乐。让孩子在经典文化的熏陶中潜移默化,最终成为一个道德高尚、学识渊博的人。

三、沐浴经典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

经典诵读给学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就是语文能力的提高。说简单点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飞速提高。通过国学经典的诵读,读课外书的人越来越多了,特别是一些儿童版的文学名著更是成了同学们的至爱。课余,名著中的各种人物自然就成了同学们谈论的重要话题。口头表达能力也渐渐得到了提高。读经典在潜移默化中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增强了其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有些学生,在长期坚持诵读经典之后,像《三字经》、《千字文》、《老子》等不但倒背如流,而且能够活用于各种习作之中,用得恰当处,诵读经典已经与语文教学进行了完美的融合,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第2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日坛小学在现代社会的理念下,以校本课程为载体,重温传统节日,重温传统文化,倡导学生爱中国、爱中华民族、爱科学,树立新风尚,进一步发挥了中国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发扬光大其教育功能,对于培养小学生的民族情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开发“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认识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学校编排了系列教材和活动,所涉及的中国传统节日主要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节日活动,让学生逐渐深入了解这些传统节日,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

1.民族体育课程,张扬中华斗志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蕴涵深远,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学校以让学生“过中国节・育民族情”为契机,把弘扬优秀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抓手,使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开展了一些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学校利用多种形式详细介绍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春节这几个中国传统节日的活动,比如赛龙舟、蹴鞠、放风筝等,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体育活动的由来以及参与方式,了解这些活动背后的文化内涵。又如,学校利用微课向学生讲解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抖空竹,帮助学生认识这项活动,并教会学生抖空竹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体验这些节日活动,既了解节日文化,又激发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2.民族文学课程,抒发中华情怀

为了让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文化和内涵,课程中加入了有关节日诗词的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了对不同节日、以及反映同一个节日的不同描写,让学生通过诵读古诗词,加深对节日的认识,比如清明节的古诗词诵读中就涉及了有关祭扫、踏青、传统体育活动、寒食文化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更全面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如学校根据清明节习俗将清明诗歌进行分类,编印了《清明诗单》。

3.民族音乐课程,表达中华情感

在音乐方面的课程中也融入了节日的文化特点。比如在低年级让学生学习《赛船》,通过学习和表演唱,让学生感受端午节赛龙舟的场面;中年级通过学习祭英烈的歌曲,学习前辈的英雄事迹;高年级学习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歌,体会各地春节的喜庆气氛。另外,还让学生欣赏和学习一些体现节日特色的歌曲,如《花好月圆》《八月十五月儿明》等,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加入一些节日的民族舞蹈的欣赏和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氛围。

4.民族民俗课程,体味中华底蕴

针对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不多或不全面的情况,学校利用校本课程向学生诠释节日文化。比如,详细介绍了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赏灯习俗始于汉代。又如介绍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重阳节又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还会介绍有关节日的饮食文化,比如为什么在端午节包粽子等,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5.民族美术课程,表现中华风采

学校开发了节日绘画系列课程,让学生动手画出节日的画面,从色彩、形态方面直观认识节日的场面和气氛。比如画敬老爱老图、画龙舟、制作小挂件等,还给一些古诗进行了诗配画的活动,融合了语文学科的学习理解,让学生在学习和认识节日文化后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落实“过中国节・育民族情”校本课程,

深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成效

中华传统节日分别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方面的历史文化,日坛小学的“中国节日培育学生民族情结”的教育内容中涉及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是中国五个传统节日,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体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

1.彰显中国民族文化特点

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所有的节日内容均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比如,讲节日的来历,让学生了解节日的内涵;让学生吟诵节日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节日在古代中国人心中的意义;介绍人们在节日中的所作所为,让学生体会节日的气氛;讲解节日活动,指导学生如何过这些节日。比如介绍春节时,就详细介绍了从腊八节的腊八粥和腊八蒜、小年的祭灶吃糖瓜和饺子、三十守岁、逛庙会、“破五”的饺子,一直到元宵节的元宵和花灯,让学生认识完整的春节活动和文化。

2.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行为

在校本课程中,通过多种学习和活动方式让学生多参与、多体验,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参与到节日活动中,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进一步熟悉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感受其中的魅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民族情结。

第3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现代文明发展的同时,传统文化愈发受到重视,并且渗透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既帮助学生扎实掌握了古诗词,也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笔者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从而实现了激发学习兴趣,陶冶品德情操的目标。本文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起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寻找切入点,对此进行了实践探究。

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鲤鱼溪文化

一、探索与实践

怎样将古诗词教学与当地传统结合起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鲤鱼溪文化、民族图腾文化等精髓。笔者结合平常古诗词教学实践,进行了古诗词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尝试。

1.特色公开课,融入传统文化

公开课是教师之间学习与交流的最佳机会,也是将当地传统文化向外宣传的难得时机。古诗词公开课授课过程中,不仅和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还要和当地极具特色的本土文化相结合,有计划的开展古诗词观摩课。如教学古诗《江南》时结合鲤鱼文化,可以先创设情境,出示剪纸画――“年年有余”剪纸图腾,引入课题。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感知诗意。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感悟诗意。教学“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段的过程中,先让学生读课文,分析人鱼嬉戏的场景。师:看到采莲姑娘这么开心,鱼儿也来凑热闹做游戏和捉迷藏,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从“戏”字可以看出。师:小鱼儿一会儿游到东面,一会儿蹿到西面,一会儿钻到南面,一会儿溜到北面,你觉得小鱼儿怎么样?生:鱼儿欢腾跳跃,争相追逐,很开心。这时可以播放周宁鲤鱼溪《人鱼同乐》的视频课件,师:我们的鲤鱼溪中的大小鲤鱼在悠然自得地游弋,闻人声而来,见人影而聚。请你说说你和鱼儿怎么相处?生:鱼儿见到我们就游过来摇头摆尾,我们用手轻摸鲤鱼,鱼儿不跑,鱼儿和人很亲。师:鲤鱼溪人与鱼同处一块儿,人鱼嬉戏,构成一幅美妙的人鱼同乐的和谐画面……。这样,课文就可以巧妙地结合浦源八百年来的护鱼文化来充实。从宋代开始,当地村民就已经形成规定,要保护家乡的鲤鱼,小学生对本土的护鱼风俗早已耳闻目染,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融入特色传统文化,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诗意,更能深入地理解古诗词中的精髓。

2.古诗词擂台赛,传承传统文化

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班级每年举行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古诗词擂台赛。首先,组织诗词朗诵会。内容都是小学生必需掌握的近百首唐宋诗词和一些简单的古文常识,有些是小学课本中学到过的,比如贺知章的《咏柳》,王维的《鹿柴》等。其次,开展古诗词知识竞赛活动,设计一些诗词文化常识、名家名作,以书面的形式让学生解答。再次,以擂台赛形式推进比赛。学生根据事先分组推荐代表参赛,由教师出题,内容为小学课内外古诗词,还包括周宁本土的《怡园诗集》《乐天室诗草》等一批优秀诗集。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背诵整首古诗,或整组背诵古诗词,不能重复,最后将这几轮成绩进行汇总,成绩高者胜出。通过这样的擂台比赛活动,学生不但更深入的了解课外古诗词知识,同时感受了当地传统特色文化的氛围。这样,使古诗词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好地弘扬了中华国粹,传承了本土文化。

3.诵读经典,同品传统文化

古诗词是前人智慧结晶,反映着深沉历史文化。如今,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不深,对本土文化的人文价值更不甚了解。因此结合古诗的经典诵读学习,会让学生更深入了解本土文化所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等。如教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的时候,让学生思考:重阳节这天古人会做什么,而我们会做什么?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重阳节古人有登高和佩带茱萸的习俗,而我们当地会吃芋头,吃糍粑,孝敬老人,组织老人登山比赛。古诗学习是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和平台,要让学生收集周宁本土传统节日古诗词,了解当地民俗,并在班级交流会上展示。例如,在一节展示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他们了解到当地虽然水资源丰富,但绝不打井,因为浦源村地形像太极,形状酷似鱼,而郑氏祠堂形状为船,打井了无疑是船凿洞。除了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活动,了解三月三驼灯节、清明祭祖,及独特鱼葬习俗等。引导和提示他们,用古诗词,来描摹眼前看到的情节,使得古诗词经典诵读和传统文化学习充分地结合在一起。

4.联通实践,弘扬传统文化

实践出真知,结合导游活动开展“我是鲤鱼溪小主人”综合实践活动。让班级的小导游在课余时间置身导游实践。让学生根据景点的文化,加工撰写导游词,将古诗词与传统文化结合,活跃孩子们的思维,拓宽孩子们的想象,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品格得到塑造。例如:小导游在给游客介绍雄伟壮观、气势非凡的石牌坊――“孝子坊”时,结合唐朝孟郊的《游子吟》的诗句,《游子吟》写的是母爱,百善孝为先,在浦源这里有现实生活中的孝行,儿子为母敷药割股疗伤的事迹,可谓孝感动天,为后世孝子之楷模。

二、收获与思考

多年的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践,收到一定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更高涨。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因为古诗词距离孩子的生活比较遥远。当古诗词和传统文化结合之后,学生能够更透彻地理解古诗词中的含义,并且学习的负担减轻,学习的兴趣也提 高了。

2.学习气氛更浓郁。让每个教育墙都说话,在班级墙上教师设置了“传统文化区”和“古诗词学习区”,让墙壁潜移默化地发挥育人作用。当将传统文化引入到古诗词教学的工作过程中之后,课堂中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发言,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是非常浓郁的。

第4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文化传统璀灿辉煌,传统节日异彩纷呈。传统节日、节气风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孩子们通过构建校本课程认识优秀传统文化,了解并体验传统节日、节气,进而在经典诵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实现培养身体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具有中华文明自信的学生的育人目标。

一、诗意耕种,亲近自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是流淌在历史岁月中的古老歌谣。随着时代的变迁,在工业化、信息化主导的现代文明形态中,人们逐渐疏远了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文明。很多人都不知道七夕、重阳节等民族传统节日,不知道谷雨、芒种、寒露、霜降这些节气,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疏离。为扭转这一局面,我们以普及耕种知识为起点,研究农耕活动内容,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的主题式耕种体验活动,促进学生身体、人格的健康健全发展。

(一)开展种植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美好

学校开展的种植活动注重将科学课与劳技课相统筹,学生吟诵着“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学校的“开心农场”里种下果树苗、点下牵牛花种、撒下青菜种……学生可自由组合分小组承包。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浇水、施肥、松土、间苗、灭虫等,这样可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础的劳作技能、体验耕种的喜悦,给生活在高楼林立的都市中的孩子多提供一些亲近自然与土地的机会。当孩子们看到播种的菜籽在自己的呵护下发芽出土,看到细如蚂蚁触角的小苗一天天长成绿油油的青菜时,他们会由衷地感叹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种植活动培养了孩子们呵护生命、爱护花草的责任感,培养了孩子们团结协作的能力,大家在耕种过程中学会了发现、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

(二)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共享自我成长的乐趣

白露过后,学校组织学生走进“梦田农场”,帮助农民收花生。当孩子们来到花生地,看到丰收的景象,充满好奇,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在收花生的过程中,学生们秩序井然,拔得起劲、摘得仔细,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劳动中,孩子们却热得满脸是汗,有的还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句来。孩子们在品尝劳动的快乐时,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寒露过后,学校又组织学生们一起去挖红薯。在主持人激情澎湃地布置任务后,孩子们个个摩拳擦掌,生龙活虎地奔向自己的责任区域。他们或用铲子挖掘,或互相协作拖拔红薯秧。他们在劳动中分享快乐、学会感恩、收获成长。

在丰富的农耕活动中,学生们发现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关于天时: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小满芝麻芒种谷,过了冬至种大黍。关于地利:黄土变黑土,多打两石五;秋后不深耕,来年虫子生;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关于人事:地尽其力田不荒,合理密植多打粮;麦到芒种谷到秋,寒露才把甘薯收。孩子们吟诵着、劳动着,心中油然升起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建构课程,传承经典

学校开展了以“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冬至、春节”为节点的主题式研究活动,课程分为《清明春雨》《夏至纵歌》《秋思绵绵》《冬日恋歌》4个单元,共24个篇目,对应24个节气。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学习不是来源于教材,而是自己围绕节日、节气进行构建与探索,挖掘民俗活动的丰富内涵。如在《清明春雨》一章中,一是要探究清明由来,认识晋国名臣介子推,了解介子推有功不居、不图富贵的高风亮节。二是制作家史。孩子们手工制作纸花,拟制挽联纪念祖先;制作“家族树”、续写家谱,了解自己的家族文化,挖掘潜藏在自己家族血液中艰苦奋斗、生生不息的精神。由此学生初步形成尊亲敬祖、孝老敬贤的传统伦理观念。三是继承英烈遗志,践行家国梦想。“烈士陵园英雄小传”的写作活动,是为了让学生们追念先辈和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了解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种子。比如,子剑同学的《清明》就记录了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

清 明

天阴浓雾醇,

回乡扫墓尘。

夜来思先辈,

哀思悼英魂。

学校开发的“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通过开展丰富的传统民俗活动、挖掘民俗活动的文化渊源,寓德育于生活。

三、诗意经典,弘扬文化

为了深入开发“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达成文化育人的目标,学校派教师分赴焦作、石家庄、鄂尔多斯等地参加新教育年会,购买有关教育著作,开展校内论坛,聘请专家到学校指导工作。结合“二十四节气”开展了“听风沐雨过清明”“中秋诗会”“我们的端午节”等经典诵读活动和“青青园中葵”等系列晨诵活动。

(一)经典诵读

学生诵读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经典古诗文。立春,学生读“下直遇春日,垂鞭出禁闱。两人携手语,十里看山归。”雨水,学生读“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惊蛰,学生读“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春分,学生读“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学生用节气诗闪亮每一个日子,诗意地行走于四季的轮回与更替之中。学生在经典诵读中亲近母语,亲近文学经典,不断升华爱国情感。

(二)闯关激趣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让孩子们爱读、乐背,老们想了很多办法。闫老师的晋级闯关就受到了学生们的热烈欢迎。晋级闯关活动首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摘选有关某一节日节气的诗歌。然后,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积累活动――“节日节气经典古诗文积累大闯关”,以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为三关,每关设固定字数的经典诗文积累为过级挑战,逐级晋升。闯关游戏吸引着孩子们热情主动地参与经典诗文的积累与感悟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诗歌的魅力、节气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仿写创编

开展“我是小诗人”活动,结合节日节气及物候特征仿写自创诗歌,逐步回望汉语魅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文化底蕴。现撷取几颗稚嫩的“果实”,以飨读者。

小暑・农家乐

温风汩汩挟热浪,

荷塘漾漾采藕忙。

农家声声碾稻谷,

消夏口口新米香。

处暑・观小儿吃西瓜

处暑正午流火天,

空调屋内也流汗。

最妙小儿吃西瓜,

飞涎三尺湿肚圆。

第5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感受经典,激发经典诵读兴趣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浩若烟海的经典,这些经典在滋养了一代代先贤名士后,又不断被后人传承、创新,成为推动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克服千难万险,一直勇立潮头的不竭动力;成为一次次葱茏中华文明这棵参天大树的厚实的养分。三年的中师学习、六年的自学考试,从专科到本科,我被这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所熏陶:我徜徉在经典的港湾里,陶醉在经典的柔波里,精神和生命的品位被一次次升华。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后,我一直在尝试着如何让孩子们充分地认识到中华经典的博大,如何让经典走进孩子们的生活,如何让经典浸润孩子们的心灵,如何让经典助推孩子们的成长,如何让经典丰厚孩子们的童年!因此,我在平时的教学中,采取多种形式,引领孩子们接受经典、享受经典,在经典中认识祖国的壮丽山河,体会各地民风民俗的差异;感受中华历史的曲折,认识中华光辉灿烂的文化。

做过父母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在孩子们刚学说话的时候,我们都会不停地教给他们简单的话语,还会不断地叨念一些简单的诗句,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就能背出了《静夜思》、《草》、《游子吟》等。孩子进入学校后,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又该怎么做呢?在低年级刚刚学习完拼音后,我们就可以让拼音朋友来帮忙了:让孩子们自己读,不认识的字利用拼音拼一拼,再结合教师的范读,加上同桌的互读,这样就可以完成简单的阅读了。然后,通过个别展示读,多给孩子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教师进行适时的表扬、鼓励,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就建立起来了。在进行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时,我便将经典阅读贯穿于整个语文活动之中。经典阅读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同时我还利用别具特色的展示课,给孩子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这样,在润物无声中,孩子们已经走进了经典。到了小学三年级,孩子们自己作诗,争当“小诗人”,发挥想象给诗配画……不知不觉这些活动已经成为他们语文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渐渐的,孩子们对语文越来越感兴趣了,对诵经典、背经典、演经典越来越感兴趣!有了兴趣,一切将迎刃而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积累经典,让经典诵读扎根孩子心灵沃土

我国的古诗文,它博大精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是坚挺和营养孩子们精神家园的博大力量。小学的孩子们正处在记忆的黄金期,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从小就鼓励孩子们积累古诗文,会让他们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孩子们自由选择如《敕勒歌》等朗朗上口的诗歌、如《静夜思》等短小好记的作品进行诵读。在此基础上,我还引导他们有目的的诵读,如读李白的诗,先精挑出李白诗中的千古名句,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将进酒》)、“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望庐山瀑布》)等,让孩子不断吟诵、识记。通过不断的吟诵和识记,孩子们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李白诗歌的豪情壮志。接着,引导学生对李白的诗歌进行分类诵读、赏析。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清溪行》等,是侧重写景的诗歌,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诵读,他们会感受到诗歌的清新隽永,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奇瑰;李白赠别诗歌很多,通过让孩子们阅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等诗,激励孩子们珍惜友情,体会李白想象力的丰富。就这样,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走近了王维、孟浩然、杜甫、杜牧等诗人,同他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而诗人们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也不断感染着孩子们。

大量经典的积累,把孩子的视野引向经典诗文的美丽沃土,孩子们精神生命的根须也深深扎在民族文化的沃土里。

以活动为载体,让经典诵读充满生命活力

为调动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我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元宵灯会、九月九重阳节等主题班会上,师生互动诵读成为活动的常式;集体诵读比赛中,学生或铿锵、或激昂的诵读成为一种相互的鼓舞、相互的鞭策;古诗文配画、贴画比赛中,一幅幅稚嫩的作品昭示着孩子们对作品的独特理解。我们每日用早上10分钟读诗词、解诗词,下午放学抽5分钟吟诵。每天两首诗词、一段《三字经》,我及时抽查。所有这些活动,能让学生进入“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的境界。

第6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经典诵读 教学实施

一、精心筛选诵读内容,帮助学生制订合理的诵读计划

在筛选经典诵读内容时,低年级学生应倾向于通俗易懂的材料,初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中年级学生进入过渡期,适于选择《论语》、《中庸》类衔接性较强的诵读内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该时期教师应着重倾向于学生的个人爱好和自主选择,鼓励学生涉及和阅读多样化的经典内容,甚至还可以发挥家长的作用,成立亲子经典诵读小队,潜移默化中影响小学生。

小学生经典诵读过程中另一个较大的问题是缺乏计划性,甚至很多教师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也存在盲目性,导致经典诵读流于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利用零碎时间,毕竟小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课业负担压力小,一方面可成立阅读兴趣小组,每天一小时的小组阅读时间,由小组组长自主组织,教师只起到引导作用,同时教师定期组织组内评比。另一方面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探究的能力,养成阅读必记笔记,遇到不懂的地方主动咨询长辈或者自主查阅资料等的习惯,加深阅读的印象。

二、创设经典诵读的适宜情境,激发学生诵读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足够的时间创设经典诵读所适宜的情境,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首先,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初,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和音乐,例如在诵读《论语》时,教师就可选择电视剧《孔子》的某一片段进行播放,使小学生对孔子有大体了解,初步理解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降低《论语》理解过程中的困难程度。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中国传统节日的引入和加深,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包括元宵节、中秋节和重阳节等,诸多节日与经典诵读内容所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和小学生一起准备过节所需的材料,激发小学生对节日的向往,继而穿插经典诵读内容,甚至可组织小学生比拼所掌握与节日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多少,充分利用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最后,鼓励小学生自主创设经典诵读适宜的情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可以是学生自主编排的有关经典诵读内容的话剧和诗歌,也可以是小学生结合现实生活的自由发挥,即要求在于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加深理解。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诵读活动,实现诵读途径的多元化

在小学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采取背诵的教学方法,该方法确实提高了学生记忆的速度,但是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精力集中的过程比较短暂,单纯的背诵难免会使学生产生枯燥和厌倦的心理。因此,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开展多样化的诵读活动,使小学生从心里爱上经典诵读。

首先,教师可开展“表演背”活动,即鼓励小学生将所背诵经典内容的诗歌和古诗文表演出来,同时建立一定的奖励机制,在进行小组评比的过程中,奖励表现较好的团队和个人,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奖品的带动下更容易激发学生表现的欲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经典诵读内容和其他文学艺术相结合,增强诵读的趣味性。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让小学生将对自然风景类的诵读作品画下来,在绘画过程中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作品的意思,同时有助于记忆的过程。

最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是作者生活阅历的感悟和沉淀,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诗句和古诗文叙写自身感悟,甚至还可以改写经典诗文等,教师应做到对学生想象的鼓舞和支持,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四、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

经典诵读的内容文化含量高,涵盖面较广,同时教学方法不固定,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因此,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同事之间增强沟通,不放过小学生出现的任何一个问题,积极探讨解决的策略。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课上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课下主动找学生谈话,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经典诵读的效率。

此外,还要建立健全诵读的评价体系,首先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校园板报、公告栏等宣传经典文学作品,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诵读氛围,潜移默化中提高家长和学生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教师在评价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动态发展和变化,尤其是诵读态度明显改进和诵读能力明显提高的小学生,教师积极正面的评价效果较好。最后是学生之间进行相互评价,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程度要高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生生之间相互评价一方面便于学生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发现自身的不足所在,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小学生争强好斗的心理,促进他们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生语文经典诵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的是师生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和知识储备,选择科学合适的教学途径,启发和引导小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小学生应该树立经典诵读意识,有长期的学习计划和目的,使经典真正为自身服务,快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秀丽,张新颖.中华经典诵读复兴路回顾与展望――读经“热”中的冷思考[J].济宁学院学报,2014,02:115-117,122.

第7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语文是一门包含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学科,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利用渗透教育,能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第一,背诵名诗名句。古诗文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背诵古诗文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古诗文的欣赏、感触和理解的过程。古诗文的格调韵律,诗词中的场景画面,所呈现的人情事物,作者的喜忧感悟,都是很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在背诵古诗文的无形之中,就渗透了传统文化教育。第二,分析名诗名句。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人联想无限景象。许多古诗名句都包含着一些深刻的道理,反映一种博大的胸怀。在高中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抓住古诗文的经典魅力之处,认真剖析包含的道理,感受古人的思想,努力折射传统文化的倩影,通过耳濡目染,对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

传统文化是一种熏陶,一种影响。通过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文化教育,可以营造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一,营造课堂整体气氛。一种传统的文化氛围,应是静谧和严肃的。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契合的配乐视频画面来烘托气氛。在背景音乐和情境画面中,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就能穿越时空,将学生带入古代氛围中。例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一首非常大气的宋词,教师可以用《滚滚长江东逝水》作为背景音乐,用波涛汹涌的长江巨浪作为视频画面,让学生朗读,既能凸显《赤壁怀古》的大气与洒脱,又能烘托浓厚的课堂传统文化氛围。第二,营造传统语言气氛。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教师可采用古香古色的课堂语言进行讲解,交流内容应以古诗文为引,以诗文背后的传统文化为主,将学生带入到传统文化的交流氛围中,学习古诗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三、丰富课堂文化活动

语文教学应是开放灵活的课堂教学,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教师要努力丰富课堂文化活动。第一,课堂辩论。教师确定主题,学生进行辩论,辩论时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古诗文作为例证,或者用古人的思想作为证词。这样的辩论方式,能让学生在巩固对古诗文学习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体验。第二,学生讲解。让学生自行选取一个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古诗文,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讲解。例如,学生可选取“尊师重教”的传统文化主题,搜集与之相关的古文如《师说》《吕氏春秋》《论语》等。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去学习、去领悟这些明文名著,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增加传统文化拓展

第8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66-01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们的祖先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国文明于世界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语文。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历史使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光大。

一、接近古诗文

1、诵读积累

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主要背诵我校中华传统文化校本教材《三字经》和《重庆市国学经典诵读》,以及唐诗宋词中的经典篇目每天利用晨读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校园。要求学生对所选内容反复朗读,以至熟读成诵,牢记在心。这个诵读的过程,是对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民族精神熏陶的过程。

2、情境解读

传统文化是厚重的,时代的变迁使有些诗词句的内涵显得深奥,学生不易接受,针对此种情况,我利用朝读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述“二十四孝”的故事,文化名人的故事“凿壁借光”“程门立雪”等,他们听了故事,了解了历史,体味了诗词的蕴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诵读兴趣,增加了文化底蕴。

3、节日熏陶

传统节日活动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最佳机会,在此期间开展的传统教育活动会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秋节、重阳节组织学生朗读李白的《月下独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诗篇,在清明祭扫烈士墓时诵读杜牧的《清明》等诗篇。将节日融入中华经典诵读的内容,能激发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幸福生活的激情。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端午节有哪些别名?端午节的来历及与哪些著名的人物有关?你知道屈原魂归汨罗江的事迹吗?端午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在查询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语文,在营造节日氛围的过程中感受特有的民族风情,这样的文化传承是意义深远的。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性情,感悟人生哲理,提升传统文化素养,而且使学生积累了宝贵的写作素材,提高了语文学习水平,可谓一箭双雕。

二、亲近古诗文

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载体,历来是一个人文化水准的最外在、最鲜明的标识。因此,我们要努力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氛围,力求语文课多一点文化气息,让学生在课堂上领略到“文化”应有的魅力。

1、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

(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的画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民族文化快餐”一角,每天一首古诗,一句名言,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在教学《匆匆》时,用汉乐府《长歌行》的诗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作为导入语,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流逝的时间我们不能碌碌无为,自然地导入新课,使学生茅塞顿开。

2、创设知识课堂教学情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大量的引用古诗词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例如,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小学生都会接触到的这些名篇名句:“但悲不见九州同”是南宋诗人陆游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王昌龄的《出塞》、李清照的《夏日绝句》都抒写出了他们的爱国之情。教学时,我们要让学生在理解诗句意思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孟郊的《游子吟》,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亲人的关爱之情溢于言表,使人感动至极。高适的《别董大》、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都是为朋友而作,表达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深入感知,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古诗这一颗璀璨的历史明珠放射出更加耀眼夺目的光芒。

三、走进传统民俗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寻根,探得宝藏。我们要建立起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把书本学习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成为不仅是文化知识的消费者,而且是文化知识的发现者,要将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内化为学生的人格、气质、素质。在诵读《三字经》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理解其含义的基础上付诸行动,实施了“孝”的活动,布置了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了为父母“三送”(即送一句问候,送上一首儿歌,送上一杯热茶)“三做”(做一回家长,做一次家务,做一件好事)活动,从日记和家长的反馈中了解到他们的行动,受到了家长的好评。“良言一句三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在礼仪之邦――中国,我们有礼,更应该守礼。因此,我们还对学生进行了“礼”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学做有礼貌的人。待人有礼,处事有礼,接物有礼。让中国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让世界了解中国的传统美德。

第9篇:重阳节的经典古诗范文

一.努力构建人文课堂

营造课堂人文气氛是实现诗歌人文精神有效传承的重要前提,学生只有在人文的氛围中受到熏陶渐染,才更容易接受人文,因此,我们要把人文课堂的构建放在改进诗歌教学方法的首位。

(一)教学内容人文

古诗词教学要教些什么?字词,篇章结构,表达方法,还是主题思想?华东师范大学二附中高级教师郑桂华认为“想从诗歌里学语文知识,学主题思想,甚至学逻辑分析能力,都是抓小弃大”。朱自清先生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古典文学研究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语文教育家。关于国文教学的目的,先生认为有两点:(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发展思想,涵育情感”。

1924年,先生在发表的杂感《教育的信仰》一文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价值是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后来,在《经典常谈》一书中,先生又说:“经典训练的作用不在实用,而在文化。”由此可见,语文教学,特别是承载着传统文化精髓的古诗词的教学,固然要注意知识技能,更要注意思想态度价值观的培育。诗歌课堂只有改变重知识的倾向,舍弃琐碎的分析,努力挖掘作品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沐浴在人文的光辉里,才能真正留住学生。

(二)注意情感引导

《文心雕龙》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可以说,“情”是诗歌生命的第一要素,如果我们的诗歌教学,见不到教师的喜怒哀乐,教师自己融不进诗人的情感空间,走不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怎谈得上带领学生去接受人文的熏陶?诗歌是情感的结晶,教师只有以情去向往情,才可能打开诗与心之间的通道,才能让自己的情感丰富起来,才能培养起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使他们获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最终形成健全人格。

陈军老师讲《登高》时,在凄美的《二泉映月》声中,先饱含深情地描绘了一幅画面:“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老师的深情独白激发了学生内心情感的波涛,当时课堂一片寂静,每一个人几乎都身陷情感的洪流而不能自拔。这样的课堂才是滋养人的课堂。

(三)尊重学生地位

林语堂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说过这么一段话:“因为学堂假定你们不会读书,不肯读书,所以把你们关在课堂,请你们静坐,用‘注射’、‘灌输’的形式,由教员将知识注射入你们的脑壳里。无奈常人头颅都是不透水的,所以知识注射普遍不大成功。”

林语堂先生的话形象指出了“注射”、“灌输”的教学方法的错误。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正是立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基本理念,不允许我们再“穿新鞋,走老路”。

因此,古诗词教学的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轻松、相互尊重、共同学习的气氛,鼓励学生与教师平等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不同见解,给学生话语的自由、思想的自由、个性舒展的自由,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任何教学成果,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取得。但辨证地看,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点缺点,现实课堂中,我们应当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灵活选用教学方法,综合运用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方法,切合古诗词特点,符合新课程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应该说,是比较理想的传承方法。

二.入情诵读法

诵读是学诗歌最原始,也是最好的方法。朱熹说:“诗须沉潜讽诵,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的确,许多意境深邃的诗句,非吟不足以入其境,得其趣,领略其韵味。叶圣陶先生也很重视诵读,他说:“吟诵就是心、眼、口、身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这是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不仅如此,诵读的重要性,还被现代心理学实验所佐证:视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只是构成间接的情感呼应关系,中间穿插着联想和理解,而听觉形象和美感之间,却构成了直接情感对应关系,可以迅速拨动阅读主体感应的心弦。

比如,讲“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如果翻成白话,就把诗歌原有的意境一下子全破坏了,只有组织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反复诵读这些诗句,把节奏韵律全读出来,才能渐渐体会到诗歌之美妙,才能渐渐感受到诗歌的苍凉和诗人对宇宙、人生、时空的思考,才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内心起变化。有效的诵读教学可防止应试主义、唯理主义教学法对诗歌固有的鲜活可感的原生态的戕害,可以诗歌特有的审美形式和人文精神,照亮学生的心灵。

三.比较品味法

比较法,是指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诗词加以对比,找出其中同和异的学习方法。早在宋代,朱熹就说:“凡看文字,诸说有异同处,最可观。”叶圣陶先生曾说:“就读的方面说,若不参考、分析、比较、归纳、演绎、涵咏、体味,哪里会有‘真知’读,哪里会有‘真能’读?”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想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通过比较的方法来品味诗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能深入地理解作品,更好地发展思维和智慧。

我曾给学生一并讲解这四首词:《虞美人》(李煜)、《蝶恋花》(晏殊)、《雨霖铃》(柳永)、《声声慢》(李清照)。教学时我这样设计:四首词皆写愁,但愁情各有什么不同?给了你怎样不同的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文本,知人论世,在共同的“愁”字下,比较品味各自愁情的具体内涵,李煜繁华不再的悲叹,晏殊苦苦相思的孤独,柳永伤于离别的悲怆,李清照孤独无依的伤感;理解造成这些愁情的原因,李煜昏庸亡国,晏殊佳人不见,柳永落魄飘零,清照破家亡国;进而体会作家身世、经历在作品中的投影,体会作家的慨叹在我们心灵中的投影。这样的比较品味,相比较单篇的教学,有时更能给人精神的濡染。

四.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是指教师不把既有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学习。它的重自主、重体验、重探究的特点,能更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智力,丰富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习那年,在教授马致远的《秋思》时,觉得这首小令的意象很有特点,但很多学生,可能只注意到前面三句九个名词并列的情形,而忽视了“夕阳西下”这一原型意象的理解,于是就设计了在文本阅读基础上,进行原型意象研究性学习的尝试。

教学设计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引出课题,讲及“夕阳西下”时,请学生回想还有哪些写夕阳、黄昏的诗句,学生找了很多,比如“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而后我提醒学生,尽管时代不同、作家不同,但在上述诗句里,“夕阳”都和什么相关。最后告诉学生,像“夕阳”这样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孕育了相对固定的内涵的意象即为原型意象。

第二阶段,学生考虑高中古诗词里还有哪些原型意象,并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作为课题,课题相同者组合一个研究小组,并确定执笔人选。

第三阶段,利用两周的课外时间,小组分工协作开展活动,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完成信息收集工作。

第四阶段,整理分析信息,得出结论,写出小论文。

第五阶段,交流总结,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宣读论文,同学根据老师给出的“评价量表”,对各小组研究成果作出评价。当时学生展示的成果十分可喜,好多文章融会着学生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闪烁着思想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