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技能比赛工作安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职业技能
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最基本的目标。高职学生不同于本科教育和研究型教育,高职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应体现在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操作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锻炼工作技巧、胜任实操岗位,实现就业后直接上岗。“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职业技能的有效方式之一。
1.高职金融类专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些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很多金融机构急需大量基层金融专业人才,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高职金融类专业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根据2013年麦可思调研报告研究,在就业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中,高职高专生毕业三年后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职业类是金融职业,其中包括银行、基金、证券、期货和理财方向,就业满意度最高的行业类也是金融行业,其中主要是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①因此可见金融类专业发展现状良好,前景广阔。
但是不可否认,现今高职金融类专业在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学习目标模糊、积极性有待提高。虽然各高职院校均会对学生进行专业认知、学情认知等教育,但是仍然有部分学生学习目标模糊,专业定位不准确,对于选择就读金融类专业应该学什么及将来可以干什么认识不到位。例如有些学生单纯认为学金融就是学炒股、而对炒股没兴趣的学生就认为自己选错了专业,没有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学习目标的缺失导致学生被动的学习和接受知识,不明白学习内容有什么用,只是为了考试合格顺利毕业而学,也不会积极主动的去锻炼自己的专业技能,等毕业后进入企业,发现工作上手慢、技能不娴熟、缺乏竞争力,才发觉浪费了在学校的宝贵时间。
其次,学生就业岗位普遍层次较低,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在长期对金融类企业用人情况的调研和就业工作研究中,我们发现虽然金融企业的平均待遇较高、工作条件较好,但是针对高职学生的岗位却普遍层次较低,专业技术含量不高,基本上以客户开发为主,专业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则并不多。客户开发工作并不具有典型的金融特色,很多专业毕业生都可进入,因此对于金融类毕业生来说,竞争优势并不明显。如何提高金融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使其能够胜任专业技术含量高的岗位工作或进入金融企业之后能快速的实现职级提升就成为了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
再次,学生校内技能训练和实际就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在教学中,为了锻炼学生专业技能,均会开设校内实训课程,但是实训课程对学生的训练存在一定的不足,大多实训课程都是为学生设计好内容和情景,灵活性不够,而真实的工作中环境变化多样、任何特殊情况均有可能出现,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要求更高,这些不可能通过课堂实训完全替代。
2.“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高职金融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即将学生应该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应设计相应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过程中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实现学以致用,同时锻炼学生工作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
2.1全面锻炼学生专业实操能力和职业综合素养
“以赛促学”活动让学生围绕金融专业技能水平展开竞争,可以激发学生苦练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对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因为在比赛活动中,很多环节会涉及到让学生个人或学生团队自己设计、筹划及实施,因此还可以起到锻炼学生组织协调能力和团结合作精神的作用,在比赛活动实施中,一些特殊情况和突发事件的设置还可以考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2.2“以赛促学”可以起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作用
举办学生技能比赛,可以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激励机制。以赛促学要求教师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要能够使学生付诸于实践,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有利于实现“以赛促教”;同时展开学生技能比赛需要健全的软硬件配套设施,因此还有利于促进校内外实训条件的建设和完善,有利于实现“以赛促建”。
2.3增强学校、学生和金融机构联系,实现校企双赢
“以赛促学”活动可以利用比赛为契机,吸引金融企业参与学校育人活动,校企共同配合设计对学生工作技能有帮助的竞赛内容,甚至可以将比赛场地安排在校外实习基地,使学生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熟悉金融企业工作环境、获得了解工作状况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可以使金融企业通过比赛了解学生个人情况,增加发掘可造之材的渠道,实现校企双赢。
3.“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运用中的注意事项
3.1内容设计原则
高职金融类专业举办“以赛促学”活动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锻炼金融职业技能,使学生能更顺利的适应金融岗位及工作,因此在设计比赛内容时应该注意和金融职业工作任务挂钩,使学生在比赛中的技能操作和实际工作技能尽可能的一致,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
3.2组织评价原则
高职金融类专业举办“以赛促学”活动应该邀请金融机构共同建立组织评价体系,将金融机构的组织规则和评价体系融入到比赛活动过程中,用企业员工的标准要求和衡量学生,使学生感受到职场的氛围,提前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从中感受到一个职业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
3.3指导实施原则
课堂教学和比赛内容毕竟有一定差异,因此在比赛前和比赛中应该安排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或专项辅导,在指导教师组成中,应该聘请部分金融企业技术员工参与指导,他们可以将企业的实用技能、工作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通过比赛掌握更多的企业需求的职业技能,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3.4流程安排原则
“以赛促学”活动应该当作一种常规活动,形成一定的普及度。因此活动流程应该健全完善。首先是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将活动的主旨、内容、要求等情况以各种方式传达给学生,使学生详细了解比赛情况,做到有备而来;其次是周全安排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报名环节、指导环节、赛前准备环节等,考虑到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应对措施;再次是比赛过程的实施和评价环节,要挑选理论扎实、专业技能娴熟的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作为评委,做到评价公平合理,评委点评具有针对性;最后是赛后激励环节,大赛结束应及时的向学生反馈比赛结果,并召开颁奖表彰大会,肯定学生的付出,激励其他学生今后参赛的积极性。
4.“以赛促学”教学模式运用的启示
4.1校企合作共办比赛
在高职院校教育改革中如何进行校企合作共育人才,实现校企资源互补,达到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赢,已经成为了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同时,企业参与育人过程,也是企业选拔优秀人才、储备人力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因为观念、经济发展和当前职业教育体制所限,导致大多数企业参与教学观念不强,特别是金融机构监管比一般企业更加严格,因此进行校企合作教学难度较大,企业参与专业建设、接纳学生实习等的热情不高,相比而言,校企合作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则更容易被企业接受,企业不需要付出很大的成本,没有强制的责任和负担,同时增进了校企间的接触,密切了校企间的关系。
4.2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应该和课内实训有本质的区别,不仅仅要让学生锻炼专业技能,更要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因此可以采取只提供比赛的大致范围和内容,而如何展现自己的技能和职业素养则由学生自己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并且使学生通过参与比赛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技能、素质的缺陷,为今后更好的学习和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胡秀强,程远东.“以赛促学”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2,(25).
比赛练就本领
回顾我的就业经历,首先,我很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和江苏省教育厅设立了技能大赛制度。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校期间参加了很多次大大小小的技能比赛。对于我们广大学生来说,这是对我们在学习上的一种动力,更是对我们学习上的一种激励和鼓舞,使我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丝毫懈怠。另外,我还要感谢培育我的老师们,因为有了他们的辛勤付出,才有了我今天的收获。
谈到参加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和就业的关系,那么我要说参加技能比赛对以后的就业将大有好处,用人单位注重的是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首先,参加比赛最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自己思想认识的提高和技能的一个感悟,它不仅仅是体现个人思想。另外一方面需要了解更多的文化,如果在比赛中获得好名次那是对个人的肯定,是荣誉,是见证,对自己的专业水平也是一个提高,可以见识更多的同行业人士,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技能比赛中也使我充分认识到了技能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深刻地理解了理论基础与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相结合的道理。
其实开展操作技能比赛的好处不止是这些,还可以增强一个人团队合作精神。因为有些工作不是单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它需要几个人的共同努力,在比赛中,任何一个人与其他人配合不默契,就有可能失败。如果作为一个大学生你能够做到这些,成为一高素质、高技能的优秀人才,面对就业你还会感到迷茫吗?
我参加了很多次市、省及全国性技能比赛,在比赛中我知道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合作,什么是成功和信念!
态度决定未来
用人单位都纷纷表示,学校实践对于学生来说是必须的,各单位也愿意为我们学生提供实习平台。学生所学的理论与社会实际间存在差异,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理论知识的运用。我们学生的实习工作要取得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态度。在单位实习期间安排实习,会对学生的实习效果造成影响,为使我们学生能安心工作,实习单位同样要也认真考虑如何安排好我们学生的实习工作,使我们学生得到各方面锻炼。对于用人单位我想对同学们提几个观点的就业指导:
(1)主见。那些在工作中有主见,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生,最容易被聘用。当然用人单位也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让毕业生了解企业的发展方针,规章制度,要权力下放,留给我们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要按照科学的管理方法,向企业化的方向发展业务。因此,有主见的人,是具有创造潜能的人,他们会给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敬业精神。敬业表现为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而那些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学生,还有常常“跳槽”的人,就很难讲敬业了。从一般情况看,爱“跳槽”的人,对企业对自身的相对稳定和管理工作,总是带来这样或那样的麻烦,不被聘用,自然是合乎情理的。
(3)一技之长。我们的学生个人素质,尤其是在职业素质上超过一般人,如果能够创造一个恰当的环境,我们就可成为企业的骨干,甚至是单位领导的得力助手。
(4)勇于竞争,敢于创新。在经济竞争日趋激励的情况下,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敢于表现自己的才华,在不断的创新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有不怕遭受挫折,不怕承担风险,在哪跌倒在哪爬起,要经得起失败的考验,力争在竞争的激流中站稳脚跟。
培养优秀学生,参加省技能竞赛,争取出线,进而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的总决赛。是一件复杂和艰难但也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不仅考验专业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也考量一个学校的组织业务水平。本文作者通过套用数据库设计的思路,分析如何搭建高效的竞赛支持系统。
一、搭建竞赛支持系统架构(以惠州商贸学校企业网竞赛为例)
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二、确定业务需求
(1)培养4名学生参加省技能竞赛锐捷组和神码组的比赛,并且进入省内选拔赛;
(2)建立学生以老带新的运行机制;
(3)建立专业教师以老带新的运行机制;
(4)促进专业教师学习能力提升;
(5)促进专业教师和兄弟学校沟通;
(6)发挥辐射作用,提升学校知名度;
(7)发挥引领作用,在学生层面促进竞争性学习氛围的形成;
(8)探索建立科学的培养学生参加比赛的培养机制。
三、明确各支持系统业务流程图(节选)
(1)系统整体运作业务目标,如图2所示。
(2)比赛选手选拔工作业务,如图3所示。
(3)指导教练的选拔工作业务。专业教师经过省里的竞赛培训,成为教练团队中的一员,教师根据自己的特产和竞赛的项目进行选择合适的比赛项目,并经过系主任的同意和报学校才行带队指导学生,真正成为竞赛指导教师。
(4)学校领导根据学校需求制定比赛目标,统筹安排学校各支持部门推进比赛训练工作。(业务流程图略)
(5)技能训练中心业务,负责比赛招标,制定训练计划,协调比赛支持部门提供各方面保障,收集各训练队伍比赛训练文本资料。(业务流程图略)
(6)网络中心提供网络接入服务,实训中心提供设备,后勤保障部门提供茶水,伙食等后勤保障。(业务流程图略)
(7)学校办公室负责安排车辆接送比赛教师学生参加比赛,到兄弟院校进行的学习交流等活动。(业务流程图略)
(8)信息技术系负责收集主办单位信息,联系兄弟学校进行比赛交流学习事宜,同时要不定期邀请知名教练到学校对指导教师进行培训,从关键知识点,和比赛配合方面进行指导工作。
邀请行内资深的专业人士到学校进行技能训练的指导工作。组织学生进行海选。选派优秀教师进修学习。组织教师进行选拔,挑选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工作。(业务流程图略)
四、关键事项
队伍组建初期,要加强学生知识技能训练强度,同时,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让学生适应训练队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
(1)提升专业技能。
(2)提升理论水平。
(3)加强身体锻炼,适应训练队生活。
(4)对学生进行训练室各种管理制度教育。
队伍组建中期,要加强学生校内市内比赛的强度。分析知识点掌握熟练程度。同时进行参赛选手的选拔和确定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
(1)选拔和确认最后参赛选手。
(2)加强市内比赛交流。
(3)挖掘各知识点的深度和广度。
比赛冲刺阶段,省内强队的之间选手的专业知识水平在伯仲之间,比赛的发挥的关键在于选手的默契程度。因此,在最后阶段。要做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到兄弟学校的交流,进行比赛拉练。
(2)邀请知名教练到校,对学生进行现场的配合方法进行指导。
(3)比赛选手的营养保障要进一步加强。
五、竞赛支持系统的优化工作
第一,要以组织机构的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
第二,要分工清晰。
【关键词】高职院校 技能竞赛 管理机制 建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31-03
业教育技能竞赛是指由各级各类职业院校或有关行业部门、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技能训练标准和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开展的群众性教育类比赛活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院校等多层面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体系,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建设。各高职院校基于对举办技能竞赛的认识和定位不同,在竞赛项目设置、比赛规模、投入力量、组织方式等方面各不相同,有的院校可能出于经费等原因的考虑,采取“为赛而赛”的做法,即举办校内技能竞赛的目的是选拔学生参加校外比赛,比赛项目覆盖专业少、比赛规模小,组织竞赛相对简单。而大多数院校则把举办技能竞赛作为推动学院内涵建设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教育活动,将技能竞赛与课程教学、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特色培育等紧密结合,赋予技能竞赛更丰富的内涵。这些院校每年举办技能竞赛都要发动广大师生参加,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时间等资源,举办技能竞赛成了一项系统工程。本文以高职院校举办技能竞赛所采用的“学院主办、系部承办”运作模式为例,就如何系统建构能协调好各种关系、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的技能竞赛内部管理机制进行探究。
一、统一组织,形成全面支持的运行机制
开展全校性学生技能竞赛活动,首先要成立机构、明确目标、分工负责、提供资源和条件,建立起全面支持活动顺利开展的综合的组织保障体系。
(一)选好赛项,明确目标。全校性技能竞赛是一个比赛项目多、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的活动,需要做好规划,明确目标,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竞赛项目的选定是办好技能竞赛的关键,竞赛项目的设置应面向各专业、各年级的学生,兼顾教学、职业技能认证和选拔参赛等多种需要。从系统提升学生能力的角度出发,不妨将竞赛项目设置为以下三种类型:
1.职业核心能力类。职业核心能力是各职业领域人才所必备的能力。这类赛项主要有英语口语、数学建模、计算机应用、演讲等项目。参赛对象主要为一年级各专业学生。
2.行业通用技能类。该类赛项如建筑CAD、电工基本技能、电子设计、创新设计与制作、营销策划、网页设计、珠算技术等项目,主要面向各专业大类一、二年级学生,目的是强化学生的行业通用技能。
3.职业特定技能类。这类赛项与各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相对应,如测绘、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电子产品检测与维修、PLC控制、数控机床调试、数据库应用、会计技能等项目,目的是强化学生职业特定技能,即职业岗位技能。参赛学生为各相关专业的高年级学生。
竞赛项目可以从教育部门以及相关部门、行业协会举办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赛项中选取,也可以结合教学、认证等需要自行设置项目或引入企业职工技能竞赛项目。项目设置要达到“专业全覆盖、师生全参与”要求,并尽可能做到“课、岗、证、赛”的充分结合,即技能竞赛应和课程教学、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认证要融合。通过科学设置赛项,各专业学生最终实现“全程训练、能力递进、综合培养、获取多证”的目的。
(二)统一组织,分工负责。考虑到组织技能竞赛活动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学院每年举办技能竞赛宜通过制订技能竞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开展,其中,包括学院(主办)和教学系部(承办)两种配套方案,学院的方案在年初向全院公布,主要内容为:竞赛目的、竞赛机构、竞赛时间、参赛对象、活动安排、竞赛项目、竞赛办法、奖励办法等。整个活动的宣传发动、统筹协调、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后勤保障和表彰奖励等任务由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竞赛组委会下设相关工作组承担。系部方案是对全校竞赛活动安排的进一步细化,用于系部对所承担各项目的组织实施。对于分校内和校外两个阶段进行的项目,第二阶段参赛的组织指导工作将由系部委托的项目组通过制订项目实施方案来开展工作。
(三)提供条件,创设环境。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学院要提供竞赛所需的各种软件、硬件等条件,创设有利于开展活动的良好环境。
1.安排竞赛经费。学院要设有技能竞赛专项经费,主要用于组织校内和校外竞赛所需的培训、耗材、奖励以及外出比赛的交通、食宿和报名等方面。组织校内竞赛的经费,主要由各系部使用;参加校外比赛的费用,主要可由项目负责人支配。教务处参与竞赛经费的统筹管理。
2.提供竞赛设施。根据各项目赛前训练和竞赛的需要,教务处协调各系部准备和提供必要的设备、场所等设施和材料。校内竞赛应尽可能和课程教学、实验实训、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进行,提高竞赛活动的效率和效益。
3.配备指导教师。教师的水平直接影响技能竞赛活动的成效,要重视培养和挑选优秀教师承担技能竞赛指导工作。校内竞赛阶段,各项目的指导工作主要由承担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负责,不另外安排教师组织学生训练。对经选拔准备参加校外比赛的学生,每个项目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
【关键词】心理训练 组织 技术 技能 运动能力
一次田径运动会竞赛不仅是比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而且是比教练员相互之间训练的组织能力,同时也是比运动员之间的心理智能,那么,就这两个问题,我们应该做好哪些训练组织工作和心理训练呢?本人就多年来从事田径训练及带队比赛的经验与教训作简单的论述,发表几点浅见。
我带领贵定一中田径队参加过黔南州中学生暨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比赛十余次,曾经辉煌过,也曾失败过,总之有喜有悲。青少年田径竞赛组织,一定要做到谨慎细致,一环扣一环,每一个细节都要非常仔细,认真做到位。
青少年田径训练竞赛组织与心理训练,应该分三个方面训练。一是田径竞赛组织训练阶段,二是田径竞赛时的组织阶段,三是田径竞赛心理训练阶段。这三个阶段的训练必须做到,紧密联系,工作做到实处,发挥其良好的作用。
一、田径训练竞赛中的组织训练
1.选才
通过学校每举行一次校运会的成绩,选拔运动员人才。另外通过与其他体育教师的交谈沟通,看看他们平时是否发现了好的运动员苗子;在选拔青少年运动员人才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年龄要求:年龄是否符合下一届州级田径运动会年龄限制范围(例如:2006年黔南州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参赛年龄少年甲组是1988年1月1日以后出生,那么下届2008年应是1990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队员才符合年龄要求)。②运动员自身条件:就是运动员身高、腿长、速度、耐力、爆发力、弹跳力、协调性、灵敏性等方面进行选才。③将队员选定后,首先学生要自愿,然后取得学校领导认可,学生家长的同意,班主任老师的支持。
2.组织训练
组织训练是青少年田径竞赛的重点部分。要确定训练的目的任务,制订目标,训练计划(年计划,阶段计划,周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制订好后,再进行训练,训练是运动训练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不论是周训练计划还是多年训练计划都必须通过一次次训练课的组织和进行来贯彻和实施,要完成训练课的主要任务和内容不能操之过急,否则欲速则不达。训练课按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训练:
⑴身体训练课:一般放在训练的准备期,进行一般和专项身体训练,主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和手段,运动员的一般和专项运动素质,提高身体训练水平。
⑵技能、战术训练课:安排在训练的准备期和比赛期:主要进行专项技、战术训练,以及各种为专项技术、战术训练服务的辅练习。训练课的负荷根据任务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如学习(4×100米接力)技、战术时负荷强度小而量较大,为适应比赛的需要,巩固提高技、战术水平,则负荷强度要加大,并注意保持适当量。
⑶测验、比赛课:主要放在准备期的后半期和赛前训练中,在一个阶段的训练结束时,以检查阶段训练效果如何,为下阶段的训练安排提供依据,这时候,负荷强度安排很大,甚至达到或超过比赛强度,(如:一个阶段的训练将要结束时,约贵定二中田径队或贵定师范体育班学生进行田径对抗赛,并测验成绩)。
⑷综合训练课:即包括上述三种类型课中的两种以上内容课,这种课在训练过程中安排比较多。在训练,大周期及各个时期采用,课的运动负荷依据所处的训练时期和具体任务要求而定。
⑸调整训练课:通过训练的过渡期,安排了一个阶段的大负荷训练和激烈比赛后,可穿插安排一些负荷较小的运动,主要采用训练学、医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恢复手段,消除运动员因负荷产生的疲劳。
⑹思想管理:田径运动训练,不仅是加强运动员的身体训练(如: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度、协调性……)。还要加强学生队员的思想教育训练,如:①加强队员纪律教育;②思想品质教育;③爱国主义教育;④集体主义教育;⑤提出的八荣、八耻教育;⑥责任感荣誉感教育。同时要加强队员田径知识和竞赛规则的知识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青少年田径训练竞赛组织工作提升到一个高度。
通过以上几方面训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和意技能力可达到预定指标。在田径竞赛两周前一定要确定参赛运动员名单,运动员名单的确定,一定要根据本校队员的实际情况和运动会的具体情况以及上届运动会的成绩确定,投掷运动员一定要兼顾接力跑(如:4×100米、4 ×400米)。选拔运动员要根据以下情况确定:①运动员平时训练比赛成绩;②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能量;③运动员是否具有竞争意识,比赛时的潜力和自信心怎样。
当这些工作理顺以后,按照田径运动竞赛规程要求,认真仔细填写好参赛运动员的姓名、年龄性别、出生年月、组别、参赛的项目等,并按规定的时间寄给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另外还要准备相关的证件递交主办单位审核,这些工作做完后,队员准备好在规定时间出发参赛。
二、田径竞赛时的组织
①到达比赛目的地后,教练员首先要安排好运动员的食宿,然后带领运动员到比赛场地去熟悉比赛场地和周围环境,好让队员在赛前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②比赛前,每天晚上要开准备会议和动员会,从心理上鼓励队员要有竞争意识,树立自信心,既要公平竞争,又要尊重对手,服从裁判判决。③教练必须根据秩序册,安排好每一个运动员每一次比赛,并且安排秩序册宣读每个运动员的比赛时间和日程要求,让运动员作好技、战术等心理准备,使队员保持良好的心态。④教育队员注意安全,同时关心其饮食起居,以及后勤服务工作,要求队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休息(如晚上10点半),这样才能充分保证第二天的比赛顺利进行。
三、心理准备
田径训练和竞赛离不开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必需自始至终贯穿整个田径训练和比赛当中,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心理状态,心态有好有坏,由于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是青少年时期半幼稚、半成熟向逐渐成熟过渡,这一时期,认知能力,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水平不断进步、丰富与提高,主要表现为抽象性和概括性提高,个人的感情世界进一步丰富和复杂,对自然界和社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看法,因而在进行某项活动或观察某种事物时会带有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因此,田径训练和竞赛必须对运动员进行心理调节和训练,可见心理训练对田径训练组织和竞赛起重要作用。
那么,什么是心理训练呢?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心理训练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
心理训练是现代运动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运动训练和竞赛要求运动员在发挥巨大身体能量的同时,也要付出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与对手双方身体素质,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等的情况下,心理因素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
下面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心理训练对运动员比赛时的作用:
有的学生在田径项目训练时表现为成绩比较稳定,而且呈现上升趋势,有的则不然,平时训练成绩很好,但一旦参加正式田径比赛,成绩就会大打折扣,运动成绩表现失常。
有的学生在田径项目训练时成绩一般,一旦参加正式比赛,运动成绩一次比一次提高,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运动员心理智能产生变化的原因。
因此我通常把前者称之为“训练型”,后者称之为“比赛型”。
现举两个事例进行对比分析,就不难得出上述结论。
例一:叶鑫(训练型)为1995年4月6日参加黔南州省级学生体育传统学校田径比赛的运动员,参加比赛项目为乙组200米和跳远。
跳远的训练成绩:
5.65米 5.70米 5.85米
跳远的比赛成绩:
4.95米 4.85米 5.10米
以上两组数据说明:叶鑫这位运动员在即将参加田径跳远时心理智能产生了变化,因而表现为失常。
我记得1995年4月6日上午,我和叶鑫将他的助跑距离调动为(32.80米)。然后安排叶鑫去做赛前准备活动,在准备活动过程中,叶鑫表现得非常紧张,一共向我请了三次假解小手,每一次我都不断安慰他不要紧张、放松,结果还是没有办法。第一跳为4.95米,第二跳4.85米,第三跳为5.10米,出现了训练成绩与比赛成绩不相符的大反差,技术、技能、速度都发挥不出来,结果没有进入决赛,赛后,4月6日晚上,我作为教练单独和叶鑫交谈,主要是对他进行一些心理的调节,放下思想包袱,注意休息,全身心投入4月7日上午200米的比赛,结果叶鑫以25秒40的预赛成绩进入了决赛,并在决赛中以25秒20的成绩取得第三名。
例二:罗祝荣(比赛型)1999年参加黔南州省州级中学生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比赛(甲组)铅球第一名,成绩:10.84米(铅球重量:6公斤);标枪第一名,成绩45.60米(标枪重量:700克)。
现将罗祝荣同学的训练成绩和比赛成绩进行对比分析:
项目:铅球
比赛成绩:10.10米 10.22米 10.35米 10.40米 10.45米 10.84米
训练成绩:10.40米 10.35米 10.48米 10.55米 10.84米 10.75米
项目:标枪
比赛成绩:38.50米 39.48米 38.95米 41.10米 43.50米 45.60米
训练成绩:42.32米 41.50米 43.48米 45.60米 44.38米 43.90米
通过对罗祝荣的成绩进行分析比较,得出该队员比赛训练时心理比较稳定,能够发挥自己的训练水平,比赛时容易兴奋,故而比赛时的成绩超过训练时的成绩。
通过以上两位同学的训练和比赛成绩对比分析,得出运动员的心理智能产生变化,将直接影响运动员技术技能和运动能力的发挥,从而影响运动员运动成绩,因此,通过训练可以使运动员的智能心理得到改善,成功进行训练和比赛,同时使其积极情绪和意志力得到发展。
以上两个事例,说明心理训练作用主要在于运动员的心理过程的调节和心理特征更快地得到完善和发展,形成参加训练与比赛的最佳心理状态。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技能竞赛指导工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024-02
职业技能竞赛是以工学结合为切人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是培养和选拔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平台。实践表明,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有效调动了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促进了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近年来,许多高职院校都把职业技能竞赛作为展示本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和精神风貌的平台,并积极参与。2005年以来,笔者先后7次指导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全国石油与化工院校高职组学生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广西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竞赛。通过实践,笔者发现,要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必须要做好竞赛指导工作,而要做好竞赛指导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竞赛指导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近年来,职业技能竞赛发展极为迅速,由点及面、由表及里,不断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呈现出竞赛内容紧贴生产实际、竞赛覆盖面逐步扩大的特点。职业技能竞赛能够反映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水平,同时由于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是基于专业基础和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而设计的,它体现了企业、行业一线的现代生产工艺,也体现了企业文化、文明生产、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其评分标准也反映了社会对这个职业的从业者的基本要求。因此,竞赛指导必然要与职业教育的要求相适应。
二、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引领搞好教学改革
高职办学实践表明,要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行业和企业发展急需的人才,在课程的教学中必须突出技能教学,加强实践性教学,注重职业技能训练,实现做与学结合,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技能竞赛重在实践技能,因此,要做好职业技能竞赛的指导工作,必须大力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在教学模式上,将职业技能竞赛的规程和内容纳入课程教学体系中,建立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技能训练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如果教学模式与社会对职业的要求不一致,学生的职业技能就不强,那么可供选拔的学生就很少,甚至选不出合适的选手,即便勉强选出参赛选手,由于选手的职业素质不高,在短期内要练到与职业要求一致的水平,也绝非易事。如果教学模式与社会对职业的要求相一致,学生的职业素质普遍较高,可供挑选的人就很多,队伍组成后,再加以适当的训练,就很容易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
三、争取学校领导对竞赛的重视和支持
开展职业技能比赛,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可以借此全面改革实践教学。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仅是对学生和教师的技能考核,也是从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考核,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职业技能竞赛事关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与参与,特别需要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例如,教学改革需要领导去推动、引领,比赛训练也需要领导的支持,参赛选手的选拔需要领导来动员,选拔赛的裁判员及赛场需要领导来安排,训练资金来源及场地安排需要领导来协调解决,训练设备需要领导来调配。此外,由于选手训练几乎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这个时段训练场所如何管理,需要领导与相关部门和人员沟通解决。所以,没有学校相关领导的强力支持,很难做好组队参赛的各项工作。可见,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对于做好竞赛指导工作极其重要。因此,应争取学校领导对竞赛的重视和支持,如设立学生职业技能竞赛专项经费,将其纳入学校财务预算,用于经学校批准立项的学生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从经费上保证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组建高素质的教练团队
一般的职业技能竞赛都分为基本理论知识、容量分析技能、仪器分析技能等几个部分分别进行比赛,单独评分,最后统计总分。术业有专攻,对很多指导教师来说,纵使具有高级职称和较好的专业背景,亦很难面面俱到、样样精通。因此,只有根据竞赛涉及的内容,抽调专业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组成高素质的教练团队,才能保证训练的正常开展。
一个好的教练团队,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团结协作好。尽管指导教师分别负责最擅长部分的指导工作,但各个部分之间又是有一定联系的,这就要求指导教师经常就训练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交流。二是有奉献和敬业的精神。因为大多数选手都是利用课余时间训练,这就意味着指导教师要牺牲业余时间甚至假期来开展训练指导工作,而这些指导工作往往无法计算工作量和报酬,这要求指导教师有高度的奉献和敬业精神。三是能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好的指导教师应具有制订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的能力。因为训练时间有限,要在短期内迅速提高选手的职业技能,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训练计划。四是有一定的洞察力及心理疏导能力。人都是有情感的,尤其是参赛选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而产生不良情绪,不良情绪会直接影响到训练比赛的效果。因此,指导教师应有一定的洞察力,及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安抚,及时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使选手以良好的心态投入训练与比赛。
五、选拔综合素质好的优秀选手
职业技能比赛的主角是学生,纵使有再好的训练条件、训练计划,平时训练得再好,最终都要看学生比赛的表现。因此。选拔选手时应注重选拔那些综合素质好的学生。
辽东学院首届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
形象健康管理学院
为使我校学生能充分地展示各自所学专业与职业形象相匹配,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示专业形象和职业风采的舞台,为学校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添加一抹亮色,由校团委主办、沈阳东方美美容院赞助的“激情点燃梦想.青春装扮形象”“东方美,美在辽东学院”辽东学院首届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由我院负责策划及运作实施,经过精心组织策划、筹备、培训、彩排等工作,于2013年6月7日(周五)在南校区报告厅圆满的举行。
在整个组织培训过程中,我院指导教师针对本次大赛,做了精心的培训设计,从仪态仪表、行为礼仪、基本站姿、走姿、化妆造型、整体形象搭配等各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培训,旨在引导全体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职业形象的塑造,了解职业形象知识,培养职业礼仪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的掌握参赛评分标准,更是为今后更快捷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同时我院指导教师在整个舞台表演的编导上也给以了大量指导和策划设计,为使每个学院的参赛作品更符合职业与形象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多次进行作品设计,二次加工,最终使整台表演完美的符合了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这个比赛设计理念。
为使各二级分院能更好的了解参赛细则,我院在组织策划过程中在参赛范围、报名时间和方式、比赛形式和环节、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上都给以了具体要求的说明和详细文件资料,要求通过规范的礼仪动作、队形的编排、音乐及解说的配合,并根据本行业特点,自行编排剧情、动作、服装、配音、解说、音乐,展现出参赛代表队的团队精神给人以真实、自然、实用的良好感觉和美好的职业风貌,按照这个要求指导教师精心的培训并逐个学院给以技术指导,使每个学院真正做到专业特色与职业形象的融合。
在整场的比赛过程中窜差了由我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师生们精心筹备的一场创意形象设计作品展示带动了整场观众的观看气氛,掌声,叫好声感染了全场。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从服饰到发型及妆面的整体制作,由真人模特通过现场走秀完成创意作品展示,真正展示出我院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通过这场专业展示,不仅增强了参演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促进了下一届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起到了增强学风的建设作用。
在组织大赛的过程中,我院特别安排了专项的策划及实施团队,主要负责:1、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活动策划书、活动赞助策划以及活动的经费预算、活动场地、活动宣传、活动赞助、物品购买、报名队伍的统计等各项彩排;2、彩排当天工作安排计划,包括具体落实决赛会场布置总负责人、礼仪、签到、老师茶水送递总负责人、会场秩序维持、催场、统分、机动组的负责人;3、进入决赛的队伍的名单及安排指导教师进行后期培训辅导;4、比赛前期工作安排:包括决赛前两天开赛前准备会,各项工作人员全部到位并安排工作细则;5、比赛当天工作安排:包括决赛会场布置,礼仪、签到、会场秩序维持,催场,统分,机动组,奖状书写,颁奖,活动照片等一系列工作安排,在全体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和校团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整个赛程紧凑而全满。
第一届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却会留给每个参赛选手步入工作岗位更广阔的天空。
申报人:范红梅 林山
2013.12.8
辽东学院2013年度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申报表
单位名称
形象健康管理学院
成果名称
“东方美,美在辽东学院”辽东学院首届大学生
职业形象设计大赛
成果类别
(请在所选类别前划“√”,限选一类)
( )1.主题教育 ( )2.学风建设 ( )3.校园文化载体建设
(√)4.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 )5.实践育人 ( )6.其他
联系人
姓名
范红梅
电话
13842536114
单位
形象健康管理学院
职务
人物形象设计系主任
内
容
提
要
为充分展示我校各专业的职业特点与职业形象相匹配,给学生们提供一个展示专业形象和职业风采的舞台,以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主题,增强学风、教风的建设,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由我校团委主办“激情点燃梦想.青春装扮形象”“东方美,美在辽东学院”辽东学院首届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我形象健康管理学院承办,负责策划及运作实施,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组织筹备、策划、培训、彩排之后,于2013年6月7日(周五)在南校区报告厅圆满的举行。
此次大学生职业形象设计大赛的举办受到了校领导及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在全校师生中引起广泛的影响,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丰富大学生文化生活,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之一。
在整个组织培训过程中,我院指导教师针对本次大赛,做了精心的培训设计,从仪态仪表、行为礼仪、基本站姿、走姿、化妆造型、整体形象搭配等各个方面对参赛选手进行了培训,旨在引导全体学生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扎实的实践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职业形象的塑造,了解职业形象知识,培养职业礼仪素养,使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的掌握参赛评分标准,更是为今后更快捷的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在整场的比赛过程中窜差了由我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师生们精心筹备的一场创意形象设计作品展示带动了整场观众的观看气氛,掌声,叫好声感染了全场。由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完成从服饰到发型及妆面的整体制作,由真人模特通过现场走秀完成创意作品展示,真正展示出我院形象设计专业的教学成果和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通过这场专业展示,不仅增强了参演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促进了下一届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起到了增强学风的建设作用。
党总支意见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党 委 审 批 意 见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1)有助于推动运管专业教学改革。职业技能比赛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结合生产和经营工作实际开展的以突出操作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重点而设置的,所以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必须深入企业实际,校企结合,教师在教学中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水平。职业技能比赛如同风向标,比赛对选手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可以进一步引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改革。
(2)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职业技能比赛的成绩不仅能体现参赛学生的职业能力,更能反映出学校的专业教学水平。比赛成绩与教师的教学理念、自身的技能水平与指导方法紧密相关。实践表明,由于职业技能比赛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学生如果要在比赛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因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目前,运管专业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够明确、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组织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可以使学生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最大限度地集中并应用于竞赛作业的完成。当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可以更快地完成竞赛任务、取得更好的竞赛成绩,从而促进快速就业时,就会提高学习的效率,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竞赛作业得到认可,又会进一步激励学生参与到下一次更难的任务中,这样不断循环,达到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
(4)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运输企业中,从事运输的人员虽多,但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才如凤毛麟角,尤其是掌握运输企业技能的人才更是如此。构建运输职业技能竞赛体系有利于弥补这一缺陷。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其更具竞争力,降低了企业的人力培训资本,缩短了新员工的适应期。
(5)有助于促进学生管理,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上课及业余时间紧紧围绕职业技能比赛这个载体进行学习和生活,大学生涯将过得充实而有意义,那些无事生非、无所事事的学生就没有了混日子的土壤。职业技能比赛使全体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努力学习,有利于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2科学构建运管专业系统化、规范化的竞赛体系
竞赛体系的构建必须结合运输企业、市场需求、专业现状、学生发展做深入分析,充分考虑专业招生和学生就业,认真探究学生必备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归纳总结技能比赛中存在问题和对策,建立规范的职业技能评价机制、考核机制,并把构建系统化、规范化运输类专业职业技能比赛体系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运管专业行业特征明显,技能比赛的内容必须由浅入深,结合行业特色由简单操作到综合训练,有层次地设置技能比赛,形成系统化、层次化的技能培训,最大化地实现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使学生在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践技能的教学工作中充分体会到快乐学习的真谛。竞赛体系基本特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学结合、学练一体,与国家、省及地区职业技能比赛相衔接,与职业技能鉴定相衔接。竞赛体系基本内容见表1。
3构建高职运输技能竞赛体系的基本措施
3.1合理组织与管理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中,首先成立由领导、专家相关人员组成的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委员会。赛前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从竞赛形式、时间设计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安排。认真做好竞赛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参赛学生队伍的选拔和培训工作,技能练习场地、仪器设备的准备工作,围绕技能竞赛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及课程建设工作,及时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
3.2科学制定竞赛项目和级别学生技能竞赛项目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技能竞赛项目主要依托系部每年举办的学生技能大赛(技能竞赛周)开展,按照专业覆盖面广、学生参与度高的原则,积极贯彻“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方针,密切联系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单项技能的训练,同时为专业社团和校外技能竞赛项目选拔人才。校外技能竞赛分为国家、省、市三个级别,校外技能竞赛项目应关注针对性和影响力,通过优选参赛项目、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展现教学改革成果,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为学校赢得声誉。
3.3合理使用竞赛经费设立学生技能竞赛专项资金,广泛用于各类竞赛的经费开支、师生奖励等。经费重点向校外一类竞赛和校内重点竞赛倾斜。竞赛经费使用开支为参赛报名费、参赛差旅费、比赛期间教师指导津贴、比赛期间学生竞赛津贴、比赛辅导所必须的图书资料费、参赛作品耗材费等。
摘 要 课外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体育课的延续和补充,本文对课外活动如何组织开展进行了分析,就目前而言,笔者认为:加强对课外活动得力,课外活动就一定能达到满意的科学管理,精心组织与安排,再加上措施效果
关键词 学校体育 课外活动 组织 实施
课外体育活动指利用业余时间,结合作息时间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终生体育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途径,他是体育课的延续与补充,由此可见课外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作用。那么如何科学合理安排好课外活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依据我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情况,对如何组织、开展好课外活动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晓之以理、激发动机
良好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积极进取的一种内部动力,因而,新生入校后或每期的开学,通过理论课教学让学生明白课外活动重要性,激发动机。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需要经常的、全面的体育锻炼,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所消耗的物质在锻炼后经过合理休息能得到超量补偿,这种光靠每周两节的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使体育课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科学安排课外活动才能实现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的要求,促使消耗和补偿不间断交替进行,使机体内部储备能量增多,体质增强。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明白了参加课外活动的意义,激发了学习动机,从而调动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由被迫参加变为自觉自愿的参加体育锻炼。
二、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制度
课外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项目,开展的形式多样,参与人员多,进行组织、管理工作量大,仅靠体育教师的力量是很难组织好的,因此,建立以校长挂帅,各处室相关人员共同参与管理的学校体育领导小组是必要的,我校的具体做法是:由政教处、团委、学生会、体育部及各班班主任组成管理体系,具体运作,如每年的市县两级运动会的筹备工作、运动队的组建与训练工作,校级队列广播操比赛,“达标”田径运动会等,都有体育领导小组来统筹安排,如每年的“达标”田径会,由体育教研组实施,各班班主任配合,排球比赛由校工会组织体育组负责裁判工作,拔河比赛由校团委、学生会体育部组织体育组进行技术指导、广播操比赛由各班主任具体组织,体育教师进行辅导,并负责场地器材分发协调工作。这样形成了一个严格的管理体系,化整为零,各司其职,这种做法不仅减轻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同时又调到了各部门共同参与,尤其是班主任主动性、积极性,使各种项目和活动能落在实处,并且在组织过程中,根据每天下午课外活动参加人数多少,质量好坏,由学生会体育部检查、政教处评价。以学校简报形式进行表扬与批评,并把课外活动的优劣纳入到班级“百分赛”,充分调动了班主任参加课外活动管理的主动性,增强了班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
三、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安排应与体育课和体育观察相结合
选择与体育课、竞赛项目相关的内容,使体育教学与课外活动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在课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首先应巩固课堂教学上传授的基本技术,同时应举行一些篮球比赛、队列广播操比赛、田径运动会、跳绳比赛等。这样,激发了学生练习体育的积极性,既巩固了技术、有提高了身体素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要想使课外活动顺利、有条理,就要付出艰辛的劳动。我校课外活动根据多年工作实践,形成了一套不成文的惯例,每年的同一时间都能如期开展此类活动,如每年的十月份举行队列广播操比赛,从开学到比赛期间,形成了练习队列、纠正广播操的训练。元旦前后“越野”比赛,春期“达标”田径运动会,春期开学的五月份,学生能自觉加强五项素质训练,在此基础上加强了田径比赛项目的练习,掀起一种在班主任直接带领下、体育教师指导下训练热潮,激发了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基本知识的动机,提高了练习的效果。这样能全面提高课外活动质量。
四、课外活动组织形式应多样化
组织课外活动,就是使更多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在学习之余,既能得到放松与调整,又能提高身体素质。由于课外活动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更具魅力,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体质得到锻炼。我校的课外活动,先前是统一组织,集体跑步做操,然后分组练习,这种做法不能根据学生体质好坏,不能区别对待,显得呆板,同时学生感到课外活动枯燥无兴趣,练习积极性不高,课外活动组织质量不好。对此,我们大胆探索,对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了改革,将各班学生按其兴趣不同和运动水平高低分成若干兴趣小组,进行分类活动,未编入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入到基本技能组,练习一段时间,素质提高后,再加入兴趣小组由于活动内容学生感兴趣,这样调动了学生练习积极性,成绩提高快。同时,活动增加了竞赛因素调动班主任的积极性,有时下午没安排活动班主任也能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练习。改革使我校课外活动焕发了生机。
五、课外活动的安排要科学合理
在课外活动安排上,选择与季节气候相适应的项目,使学生在不同的时期练习不同的练习不同的内容,这样便于课外活动的开展。在课外活动中,我们依据学校体育工作计划及时调整学生课外活动的内容,具体做法是,在队列广播操比赛前,侧重引导学生练习队列和广播操,达到动作优美、协调、质量高,在达标田径运动会前,侧重达标项目、运动项目的指导,这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强,学校热情高,这种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指导训练,学生非常投入,练习效果好。
六、加强课外活动的功能锻炼
中学课外活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上说有增强体质、全面掌握技术、技能、愉悦心情以及为终生体育打基础的功能,其最终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有充沛的精力进行文化课学习,为终生体育打基础。
在课外活动中,根据学生体育活动的欲望,从实际出发,同时,在具体的运动过程中,又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为重点,对一些性格内向,不爱动的学生引导其参加泼、愉快的体育活动,使其在活动中产生愉悦的心情,由被动为主动,自觉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