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凄美的诗句范文

凄美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凄美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凄美的诗句

第1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繁花落尽。伊人卧叹。又为谁人流尽一次相思泪。

庄生晓梦。望帝春心。爱情仿佛过眼云烟。

奈何桥上。三生石边。说了再见就是再也不见。

五百次回眸一笑。一千次擦肩。

为的不是永远的在一起。而是永远的别离。

没有那么一种想念。可以持续到永远。

像彼岸花一样。不见到永远。方可到永远。

不念即可不思念。不见即可不思念。

人生苦短。何必为情苦十年。

相识苦于面。

相交苦于脑。

相恋苦于躯。

想念苦于心。

十年。有人说。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不再叫做温柔。

酒入肝肠。暖的是胃。烟雾弥漫。伤的是肺。红灯酒绿。伤的是神。唯有思念。伤的是心。

胭脂香散。漫卷幽帘。曾书愿与此女共人间。

夏雪戚戚。冬雨绵绵。此时已成单飞燕。

第2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兔死狗烹。 雕尽弓藏。

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什么是寂寞?不是没有人陪在你身边,陪你说话,而是你身边有很多人,而他们的所有事情都和你没有多大关系。

第3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有一个智者在向他的观众宣讲时问道:“谁知道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上漂起来?”于是有人说:“把石头掏空。”智者摇头,又有人说:“把它放在木板上。”智者笑着说:“没有木板。”也有人说:“石头是假的。”智者强调“石头是真的”……终于,一个小孩子站起来大声喊道:“打水漂!”智者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正确!”

《孙子兵法》上说:“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速度决定了石头能否漂起来。

其实,我们小时候都玩过“打水漂”的游戏,但是,我们却很少有能从中感悟到它的这一深刻道理。

人生没有为你准备等待的机会,你只有与时间赛跑,才有可能会赢。赶在别人前头,不要停下来,这是竞争者的状态,也是胜者的法宝。如果我们非要说成功也有捷径的话,那就是飞,时刻准备以鹰的速度冲刺,石头也可以漂起来。

巨 蟒与豹子

在一个原始森林里,一只巨蟒和一头豹子同时盯上了一只羚羊。豹子看着巨蟒,巨蟒看着豹子,各自打着“算盘”。

豹子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巨蟒。

巨蟒想:如果我要吃到羚羊,必须首先消灭豹子。

于是几乎在同一时刻,豹子扑向了巨蟒,巨蟒扑向了豹子。

豹子咬着巨蟒的脖颈想:如果我不下力气咬,我就会被巨蟒缠死。

巨蟒缠着豹子的身子想:如果我不下力气死缠,我就会被豹子咬死。

于是双方都死命地用着力气。

最后,羚羊安详地踱着步子走了,而豹子与巨蟒却双双倒地。猎人看了这一场争斗甚是感慨,说:“如果两者同时扑向猎物,而不是扑向对方,然后平分食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同时走开,一起放弃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中一方走开,一方扑向猎物,两者都不会死;如果两者在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时互相松开,两者也都不会死。它们的悲哀就在于把本该具备的谦让转化成了你死我活的争斗。”

生活中的悲哀也常常由此而起。

超 越的美丽

一位台湾作家讲了这样一件事:一天,他从台北坐飞机到高雄去,飞机起飞后,他从窗口瞄到有座山很漂亮,开满了各种颜色的花,红橙黄绿青蓝紫……他感到奇怪,他在台北住了那么久怎么没见过这座美丽的山呢?

于是他便很小声地问旁边的乘客:“对不起!可不可以帮我看看外面是什么山?”对方看了一眼,说:“那是内湖的垃圾山!”他不敢相信,内湖的垃圾山为什么那么美?

第4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尼采;悲剧美学;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B83;B51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5-0074-03

一、生命悲剧

尼采深受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叔本华认为,盲目的不可遏制的生命冲动便是意志,它是世界的本体,它是世界的本质,也是世界的自在之物。一切显现出来的现象都是意志的客体化,叫做表象。物质是中介,意志通过这个把自己客体化,成为现象。继承了叔本华意志论的同时,尼采又对生命的悲剧性作了深刻的反思,并提倡用艺术救赎生命悲剧的审美主义。

在《悲剧的诞生》中,尼采为我们讲述了希腊的一个民间故事:有一天,米达斯王(古希腊神话中的佛律葵亚国王,传说他曾捕获狄奥尼索斯的伴友西列诺斯,随后交给了酒神。狄奥尼索斯为了报答米达斯王,授之以点金术。从此,米达斯王触摸到的东西都会变成黄金,以至于连饭也吃不成。最后,只有请求狄奥尼索斯收回魔力。)感到索然无味,他在林间徘徊了很久,想找一个可以和自己饮酒至一醉方休的伙伴。这时他想到了西列诺斯(古希腊神话中的精灵,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养育者和老师。他喜爱饮酒和音乐,而且能够预卜未来)。刚开始,他怎么也没有找到西列诺斯,几经周折,当米达斯王找到西列诺斯的时候,他便请教西列诺斯对于凡夫俗子来说,什么是绝佳之物。西列诺斯回答说人如朝露,不过在无常的人世间苦苦求生,而绝佳之物就是不要在这个世界上存活。

尼采提倡的权力意志克服了叔本华式的虚无主义,找回了世界的价值,为人类的生存确立了自身的价值。在他的人生哲学中,超人学说是一种反对传统价值的新的价值观――主张重估。人类在面对生命悲剧的时候,产生的强力意志是接连不断的。这个过程当中,生成不断的活动着,赋予了人最根本的存在价值与意义,并且借此走向生活的更高阶段。换而言之,永恒给生存提供了一个活动的场所。一切都是轮回的,这使一个生成的世界极其接近于存在的世界。基于生命的永恒悲剧、存在的虚无与永恒的轮回,人类的生成和创造极大程度上克服这些生命悲剧带来的恐惧感。在这种生成中,人的价值得以体现。这样的观念直接摆脱了依靠“原罪”说靠忏悔达到灵魂净化的观念。

在尼采看来,这是一种削弱自身力量的行为。人要敢于面对生命悲剧性的现实。尼采批判传统宗教价值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他理性的一面。但相对而言,人需要的不仅仅是理性。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让人的心灵有皈依感,人类需要心灵的栖息地。这点而言,真理或者理性是无法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平和与愉悦的。

早期的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恩培多克勒和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哲学观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的自然环境和宇宙,寻找自然环境的本原特点是他们的目标。古希腊是西方悲剧创作的繁盛时期,在古希腊时候,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三大悲剧家是当时的杰出代表。例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哲学家们建立了一种新的哲学――存在哲学,存在论哲学从某一种程度上表现了一种人类的客观主义心态,这种客观主义不掺杂个人主观愿望以及个人的价值观,减少了古代人心灵上的不安、恐惧、孤独等等。

柏拉图时期,形而上学的模式占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位置。比如基督哲学、理性主义、唯心主义、新柏拉图主义。到了黑格尔,他试图把柏拉图所否定的“虚幻世界”赋予意义――“真实的世界”即“绝对理念”自我发展的过程。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和赞同,即尼采所说的日神制造美的外观和幻觉的精神。尼采认为如果叔本华所倡导的哲学观被人们广泛接纳的话,欧洲文明依旧会停留在低级水平,尼采反对佛教的悲观主义,他认为正是这种意识形态阻碍了亚洲文明的发展。

二、艺术救赎

尼采对悲剧命运的现实做出了有力的回击。在他看来,最初的自然界并不适合人类生存。当人们赤身,以手无缚鸡之力面对自然界的一切灾难时,人类自身便认识到生存的恐怖和可怕。而古希腊人的聪明之处在于:对悲剧现实的生存环境有深刻的认知,这种认知让人感到痛苦和可怕。他们为了抵御这种恐惧,安排奥林匹斯诸神光辉梦境的诞生,古希腊人因此开始构建他们灿烂辉煌的奥林匹斯诸梦。在奥林匹斯的梦中,在光辉美丽的外观中,人们获得了形而上的慰藉,暂时摆脱了强大的自然界给人带来的强烈恐怖感。

尼采认为悲剧这种艺术体裁的诞生使得艺术具有崇高性。他主张人们要有日神精神,日神精神表现在以艺术来美化苦难获得形而上的慰藉,从而肯定生命,对生命赋予价值。尼采借酒神和日神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他称之为梦与醉的艺术世界。日神代表的是造型艺术,我们用阿波罗来命名所有美的外观让我们产生的幻觉,即使在梦里,也是美不胜收。然而这只是“昙花一现”,人终究要回到生命悲剧的现实中。酒神艺术代表的是以音乐为代表的非造型艺术。酒神在希腊神话中代表:死亡与复活。

《悲剧的诞生》中,主要说明古希腊悲剧艺术是什么,以及其如何成为古希腊人克服悲观主义的基本手段和方式。尼采后来在1886年的新版前言“自我批判的尝试”中说,《悲剧的诞生》的任务是“用艺术家的眼光考察学术,又用人生的眼光考察艺术”,后者体现出艺术对人类生命的救赎。悲剧和艺术不是独立自足的,而是作为服务人生的一种“方式”,它的存在是为了人生而存在的。

在西方美学史上,悲剧作为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一直受到哲学家们的重视。因为悲剧能以最强烈的手段表现冲突、痛苦和死亡等人生问题,引起哲学家、美学家在哲学、美学领域内的深刻思考。西方哲学史上,黑格尔、叔本华等都对悲剧有过精彩的论述。在尼采这里,悲剧与人生之间的紧密联系达到了他们所未达到的高度。尼采认为,希腊人因看清命运悲剧性的永恒存在继而产生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从而产生悲剧。古希腊悲剧产生于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结合。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掌管艺术的两位神灵,古希腊人没有使用概念的习惯,他们使用神话中的鲜明形象,从而使得人们领悟到他们艺术观念的深奥且隐秘的象征内涵。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独立而言,都是美化苦难人生的一种审美情趣。日神的造型艺术和酒神非造型的音乐艺术的创造趋势形成了强烈的对立。“艺术”这一词只在表面上消除了相互之间的对立。

尼采认为,日神制造的美的实质是人的幻觉。艺术上敏感的人总是面向梦的现实。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他体验到了梦这种美丽幻觉给人带来的愉悦感,所以人也更愿意相信梦境比日常现实更真实、更完美,关键是能给在这个悲剧本质的世界上生存的人们带来形而上的愉悦与快乐,并可以暂时摆脱生存给人带来的焦虑与惶恐。尼采认为的日神精神,主张以超然物外,冷静节制的态度,将宇宙和人生视为梦幻,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宁静。他所倡导的是一种审美情趣,也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态度化解人生的苦难,以及痛感。酒神精神,主张一种欲望上的放纵,酒使人沉醉在这种欢乐中。在精神上,表现为一种“陶醉”的体验。陶醉是清醒的对立面,相对于日神精神保持清醒的刻意克制与趋向幻觉,陶醉是另一种精神现象。关于生命现象的基本对立就是生命和死亡、清醒和梦幻。陶醉是人喝醉酒后表现在精神上的一种状态,它是清醒的对立面。它临界于生命和死亡、清醒与梦幻,是它们两者之间的相遇、转换和撞击。它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既是亢奋的也是宁静的。亢奋表现在生理的变化,随着酒精注入身体,人开始蠢蠢欲动,身体的亢奋导致灵魂的激动,醉酒的人大多滔滔不绝而显得极富灵感。在尼采看来,醉的本质是力量的提高与充溢。酒给人一种充溢的生命感或力量感,在其中,痛苦起着兴奋剂的作用。它和追求幻觉的产物奥林匹斯诸神一样,也是对生命肯定的表达。在酒神节上,人通过宗教式的感悟,感觉到最深邃的生命本能,求生命未来、生命永恒的本能,因为本质上,宗教就起着这样一个作用。尼采认为,梦境与醉境没有参与艺术的创造力。这两种结果是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美化苦难、战胜悲剧时产生的,在这个过程中,尼采主张用审美的眼光去看待人生。醉境艺术最大的意义在于使人们相信生存的快乐:然而寻求这种快乐是有条件的,就是应该直面它,沉浸在这种现象之中,而不是躲在它的后面。每个人都是一样的,生存的时候时刻准备着死亡的时刻,但不能因为这种悲剧而变得麻木,让自己失去意义。

三、美学救赎

尼采与叔本华一样,对人生悲剧做出了深刻沉重的剖析。相比叔本华,尼采同时在寻找克服人生悲剧的办法。“上帝死了――超人――强力意志――永恒轮回”形成一种新的思想体系,意味着尼采对悲剧命运的拯救,对悲剧人生的真正救赎。

尼采提出自己的审美观以后,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人们心中至上的理性以及科学开始粉身碎骨,他提倡把人生悲剧看作一种现象,用他提倡的方式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释放。在酒神非造型艺术中达到沉醉的效果,因为沉醉使人的生命力量达到瞬间提高的效果,这种瞬间提高的能战胜人们对生命产生的恐惧感,从而达到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美化和欢娱。尼采认为这是“永恒轮回”的世界,以这种方法达到对生命的最高肯定,人要直面永恒的悲剧。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在此基础上历经毁灭,感受到生命的不可悲催,而后笑对人生一切悲剧,从生存悲剧这个事实中超然出来。个体生命在整体宇宙中得到消解与缩小,从而放弃人们对自我和自我痛苦的执着,感受个体存在的价值。想要获得永恒的快乐首先就要毁灭个体的快乐,以个体的小快乐换得站在宇宙生命立场而获得的大快乐。个体快乐是有限而短暂的,永恒的快乐却是持久的。他要求人们用生命本身的力量来战胜生命的痛苦,人们应该努力挖掘自己身上潜在的不可预知的力量。

尼采把艺术认定为生命的最终拯救通道,他热烈而痛苦的仰望着艺术。他赋予艺术很高的肯定,艺术象征着力量与美感,它可以抵抗否定生命。尼采崇拜古希腊悲剧艺术,并且对于酒神精神给予了很高的肯定。为了艺术的存在,为了一种审美直观得以存在,沉醉的心理状态是不可缺的,这是引导悲剧人性升华的意义所在。用悲剧艺术解读人生,诠释生命,把人引入审美境界。在这种审美观照中,获得真实的生命感并体悟生命的无穷快乐,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境界。

人一生下来,仿佛都不能摆脱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命运的悲剧性是时刻存在着的,它不会因为人的意识而转移。我们要时刻认识到命运悲剧性永恒存在的现实。所以至今人们仍在研究尼采的悲剧美学观,以解决这个哲学领域里永恒存在的话题。

参考文献:

[1]彭立勋,邱紫华,吴予敏,西方美学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3]程伟功,王常柱译.悲剧的诞生[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8.

第5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302医院是全军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1958年,留苏回国不久的传染病专业医学博士陈菊梅,从西安医学院调到302医院,一干就是54年。

1960年代,我国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相当高。一天,一位26岁的小伙子被送到302医院重症室,嘴唇紧闭,两眼呆滞,四肢僵硬,全身痉挛,头颈直勾勾地弯向后背。

“这个病人怎么治?”陈菊梅整日整夜地思考救治方案,大胆决定给病人第三、四腰椎管部位定期注入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等药物。

奇迹出现了!4个月后,这名年轻人活跃在了篮球场上。这就是陈菊梅在国内首创的成功救治乙型脑炎后遗症患者的“鞘内注射法”。这一方法,目前仍是国内治疗这种疾病的最有效方法。

1970年代初期,传染性肝炎患者激增,肝病患者转氨酶居高不下,什么药物能让它降下来,又成了陈菊梅思考的问题。

她查阅了200多份病历,没有线索;给出院的病人写了200多封信,却只收到4封回信。恰在此时,一位先后7次住院的老人无意间告诉她:“我一吃安眠药,转氨酶就降下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菊梅要来老人吃的安眠药说明书,一看,该药有一种中药成分:五味子!

难道五味子是降酶的有效药物?她分别研究了五味子的皮、肉、仁,最后确定其有效降酶成分在仁的油里。

从此,陈菊梅成为世界上发现并试用五味子降酶的第一人。

她使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降低了47个百分点

在陈菊梅的诊室,初次见面的患者总会这样问:“教授,您60岁了吧!”

“有那么年轻吗?”陈菊梅反问。

“有,顶多60多点。”

这时陈菊梅只是笑笑,回答了个大概:“已经80多啦。”患者听了都会感到惊讶,一边直摇头:“不像,不像。看您走路的精神劲,看您满嘴整齐的牙齿。”

“哪里呀,我是满嘴的假牙,从47岁就戴假牙了。”陈菊梅告诉他们。

原来,40年前乙型脑炎全国大流行那阵儿,陈菊梅在抢救乙型脑炎患儿时,被乙型链球菌感染,导致肾小球肾炎,当时全身浮肿,小便像酱油一样。而此时,她也正进入到攻克“乙肝病人转氨酶居高不下”这一临床难题的关键时刻,同时还承担起“降低慢重肝病死率”这一国家重大科研课题。

陈菊梅说:“那么多患儿等着我去治,心里急得不得了。身为医生,我清楚,要想不影响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彻底清除自己身上所有容易引发炎症的病灶。”

为此,陈菊梅先后摘掉了自己的扁桃体,割了阑尾。好了几个月,但一累就犯,炎症还是反复发作。这时候,她想起自己的牙齿不好,容易引发牙周炎。于是,一狠心,她硬是分三次把满口的牙齿一颗不剩地都拔掉了。

“为摘掉我国‘乙肝大国’的帽子,我宁愿摘掉身上的全部器官。把病灶连根拔除,我倒看看你还有什么能耐。”陈菊梅说道。看似柔弱的她,与病毒抗争的勇敢,常人难以想象。

“七五”期间,我国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死率高达85%以上,陈菊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崭新模式,4年之后,她的方法使我国慢重肝患者的病死率降到38%,整整降低了47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陈菊梅提出用乙肝抗病毒疗法治疗慢重肝、肝衰竭病人等方法,使患者生存率提高了20%;她主导引进人工肝技术,使肝衰竭患者死亡率降低了20%……

直到今天,耄耋之年的陈菊梅仍坚持每周出一次门诊,若遇到其他科室疑难杂症,哪怕是个普通的小医生,打一个电话,这位87岁的专家组组长就来了。来了之后第一件事是亲自去看病人,了解情况,指出问题的关键。

302的医生们最敬佩的,是这个瘦削的老人身上有着非凡的魄力。“会诊时,她从来不像有些专家那样怕担责任,瞻前顾后、含糊其辞,该怎么做她总是‘一二三’说得明确而果断,只要有她拍板,我们就放心了。”

就算是指导年轻医生,陈菊梅也从来不说“你应该怎么样”,而是说“你看这样会不会更好一点?”这样的老太太,让那些年轻医生觉得她就像自己的妈妈一样。

面对疾病,你老去想它,怕它,自己就会被打败

一头白发,一脸笑纹,陈菊梅是一个让人见了就想拥抱一下的可爱老太太。在她眼里,从没有什么问题能难倒她。

2009年,84岁的她得了帕金森病。针对帕金森,陈菊梅又多了一项锻炼方法,每天进行原地站立以及高抬腿踏步,站立位、坐位做左右交替踝背屈,向前、向后跨步移动重心等运动练习。老伴儿陈国仕就当起了她的左膀右臂,每天都要为她的各个关节及肌肉进行按摩,每日3~5次,每次15~30分钟。

生病后因为经常摔跤,陈菊梅不能走路上班了,改由医院派车接送。但她上班的时间却从没更改过,每天早晨7点半,她的车都准时停在办公楼下。和同事聊天时,她还经常“自夸”:“我今天又摔了跤,各种姿势的跤都摔过了!”

生性开朗的陈菊梅也生气,但从来不超过3分钟,“转移注意力”是她的制胜法宝,她说,“不如意的事脆就不去想它,3分钟以后,我又成了个快乐的人。当年身染病毒时,我就是这样把它打败。老想着它,老去怕它,恐怕胜者就是它了。这时候让我明白,医生快不快乐很重要。年轻时工作繁重,身体又接二连三地出毛病,而带病工作很容易分心。一个医生光有好的技术,而没有好的身体,好的心情,同样不能高质量地为病人服务。”

陈菊梅的保健方式就是慢跑、做操,基本上做到了风雨无阻、四季不断。她的慢跑很有自己的特色。“说在跑,但我比别人慢些,毕竟上了年纪,跑快了不行;说在走,又比别人快些,运动量小了,达不到锻炼的效果。”

第6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原文:

《馀不溪听夜雨》朝代:明    作者:冯梦祯

寻山洽在晨,枕流眷兹宵。

梦断籁如引,情积声靡遥。

第7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美国;财政;收入分配差距

一、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简况

不管是人口众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并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还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差距不可避免,因而如何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普遍问题。下面先从分析美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情况入手。

美国虽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但收入分配不公比其他西方国家更为突出。从贫困人口和贫困率来看“, 1964 年,美国的贫困率19 % ,贫困人数为3610 万;1978 年贫困率降至11. 4 % ,贫困人口下降为2450 万;此后贫困率又有所回升,到1993 年贫困率上升为15. 1 % ,贫困人口升至3930万。即使在2000 年,美国贫困人口尚维持在3000万左右的水平。”73从基尼系数来看,美国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67 年为0. 399 ,1980 年为0. 403 ,1990 年为0. 428 , 1995 年为0. 450 , 2000 年为0. 460 。从不同比例人口占有的收入份额来看,“1964 年最低收入的20 %的家庭所占货币收入份额为5. 1 % ,最高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41. 2 %; 1973年,最低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6. 0 % ,最高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41. 0 %; 1985 年,最低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4. 7 % ,最高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41. 9 %;1995 年最低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3. 7 % ,最高收入的20 %家庭所占份额为48. 7 %。”

二、美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措施

为实现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目标,可供政府选择的政策工具一般有税收、公共支出和公共管制。罗伯特·J . 兰普曼(Robert J . Lanpman) 认为:“税收制度对于富人向穷人的收入再分配只起轻微的作用,而政府开支出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则要明显得多。”一般说来,税收在“劫富”方面有效,但在“济贫”方面却效用不大。需要有包括最后落着在社会保障支出、义务教育支出与反贫困支出等在内的公共支出加以补充方能奏效。因而税收、社会保障、义务教育与反贫困是调控收入分配差距的主要财政措施。

(一) 税收调节措施

税收调节措施是指税收在国民收入分配过程中,对个人收入的形成、分配、使用、财富积累与转让等实施全面调节的制度。税收调节可划分为直接调节和间接调节,属于直接调节的税种是所得税与财产税,属于间接调节的税种是商品税。在所得税中,个人所得税由于从根本上体现了对高收入者多课税、对低收入者少课税或者不课税的量能课税原则,因而能有效地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达到实现收入分配差距调节的目的;社会保障税也可以实现产业经济学和财政税收理论。

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控。在财产税中,房产税、车船税、遗产税(或继承税) 和赠与税都具有重要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功能,但遗产税(或继承税) 和赠与税由于实行累进税率,规定有必要的扣除额,对获得遗产或赠与财产多者多征税,对获得遗产或赠与财产少者少征税或者不征税,这对于实现收入分配差距无疑更具调控功能。在商品税中,增值税是相对中性的,通常不具有调控收入分配差距的功能;而对某些特殊消费品或消费行为课税,一般能起到调控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在美国,已经建立了以个人所得税为主体,辅之以遗产税、赠与税、个人财产税、个人消费税、社会保障税的税收调节体系,充分发挥不同税种相互协调配合的调节功能。其中,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赠与税) 实行累进税率,个人应税收入(或财产) 越高,征税比例就越大,对个人收入差距调节力度最大。个人所得税的最高边际税率曾经高达50 % ,遗产税的最高边际税率曾经高达70 %。个人财产税、个人消费税、社会保障税实行比例税率,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尽管不如个人所得税和遗产税,但同样对收入分配差距具有调节功能。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效果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低收入者税后收入所占比重比税前升高。比如1991 年,50 %的低收入者税前收入所占比重为14. 9 % ,税后收入比重上升为16. 45 %。二是税后最高与最低收入差距较税前明显缩小。三是少数高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全部个人所得税的主要部分。如1991 年10 %的最高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占55 %;50 %的低收入者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只占4. 8 %。

(二) 社会保障调节措施

社会保障调节措施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致使生活困难时给予物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社会保障之所以能够调节收入分配差距,是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再分配手段,任何社会成员当其基本生活发生困难时,都可以均等地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和权利。而且社会保障通过法律手段,强制征集保障基金,再分配给低收入或丧失收入来源的社会成员,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个人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从而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

美国的社会保障由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险三部分组成。一是由联邦或州政府出资并管理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项目,保障的主要对象是低于社会贫困线的低收入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以及这些家庭中的未成年人及其的母亲。福利内容有现金补贴、食品券、住房补贴、医疗补贴待。二是由政府立法强制实施、全体劳动者参加并共担费用的社会保险项目。“主要有养老、医疗、失业、残疾、工伤与职业病保险等,实施对象是所有劳动者和退休人员。政府只对这些项目提供基本保障,并在主要项目上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共济和再分配原则,如联邦养老保险,平均替代率只有42 % ,但低收入者替代率为60 % , 高收入者的替代率只有28 % ,这些项目的实施不分区域,不分行业,以利于劳动力流动和平等发展。”三是由各种基金组织委托商业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办的私人团体年金、医疗保险和个人储蓄。对这一层次的保费和保费投资收入政府实行免税鼓励,据有关专家估计,美国政府为此每年减少税收上千亿美元。美国社会保障以保障基本生活水平,强调社会保障实施于需要社会帮助的弱势群体,各类人员享受保障的差别较大。例如,美国只有当职工退休以后,才能享受国家提供的医疗保险。这种程度不高的社会保障制度,在避免福利大锅饭方面具有显著成效。正因为如此,国家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较少,从社会保险税中筹集的资金可以应付社会保障资金的支出。

(三) 义务教育调节措施

义务教育调节措施就是国家通过设立义务教育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学龄儿童实行一定年限的免费教育,通过教育机会的均等来提高人的劳动能力,从而达到缩小收入分配的差距的目的。正如经济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所说:“在走向平等的道路上,没有比免费提供公共教育更为伟大的步骤了。这是一种古老的破坏特权的社会主义。”另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米德也认为:“教育是影响人们获得收入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的投资,它可间接地对财产的分配产生深远意义的影响。由税收收入资助的公立教育,基本上体现了向穷人子女的教育投资,是有利于公平的。”

在美国,为了保证不同地区之间义务教育的公平性,联邦和州政府加大了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州政府实行了不同学区的差别拨款补助方式。长期以来,美国义务教育一直是各州和地方政府的事情,中央政府从不直接拨款给各个学校,只是以资助、奖学金等方式参与进来。而近20 多年来,联邦政府对教育的支出正在不断的加大,如针对残疾儿童的资助、为了缩减班级规模的经费支出等专项支出的绝对额和相对比例都呈上升趋势。一方面,原有的联邦资助项目的额度在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又新增了不少支出项目。同时,各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总支出中的比例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地方政府大于州政府、州政府又大于联邦政府的旧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了州政府大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大于联邦政府的新局面。“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对公立中小学教育投资的比例以1940 年为分界点,在此之前,分别是0. 4 %和16. 9 % ,之后猛升到1. 8 %和30. 3 %。此后这一比例不断攀升,到1980 年,联邦政府的投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点9. 8 % ,州政府达到46. 8 %。然后,又有所下降,1990 年,联邦、州和地方政府的投入比例分别是6. 1 %、47. 2 %和46. 2 %。”

美国对教育按学区进行独立的管理。各州为了公平分配教育经费,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资助学区,但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基本资助拨款,它属于一般性补助,即公式拨款。各州使用的分配公式主要有基准额补助、等额补助、均等化补助等。采取基本资助拨款旨在充分考虑学区在教育需求和教育财政能力方面的差异,主要用于维系学区与学校的基本运转,体现了公平性,以促进州内各学区的义务教育能够得到比较均衡的发展。另一种是专项拨款,主要考虑地方学区特殊的教育需要,多用于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等。

第8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李渔的《闲情偶寄》,在中国传统雅文化中享有很高声誉。它论及戏曲理论、装饰打扮、器玩古董等诸多方面问题,是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结晶,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生活审美情趣。

书中,李渔对诸多家具的摆放和使用方式等方面做了详尽的描述。他独特创新的设计主张以及所创造的一整套居室美学,对后代人的审美观念以及现代家具设计思想都有着深远影响。

《闲情偶寄》中的家具设计美学

1. 赋情趣 乐自然

在社会生活中,家具不仅是一件物体单单供人使用,它同样是构成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元素。若是将家具赋予感情,这样本来平淡无奇的生活,就变成了精致的艺术。在“椅杌”一节,李渔说:“日将暮矣,尽纳枕簟于其中,不须臾而被窝尽热;晓欲起也,先置衣履于其内,未转睫而襦袴皆温。”即晚上睡前将枕头褥子放入暖椅,白天起床将衣服鞋子放进暖椅,这样,被窝在睡时、衣物在穿时,总是温热的。这样的设计充满人情味。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充分体现了以自然观为核心的审美倾向,且注重材料的天然美。“床帐”一节中,李渔思考用彩色的纱罗做一个物件儿,像怪石或是彩云;在整个帐子上,绣上梅花的图案;把托板做成虬曲的树枝、树干,或是悬崖上突起的石头。它认为这些精妙的设计,会让人化身为蝶、化身为仙。另外,他提出要重视材料自身的特性,只有学会分辨材料的优劣,找出各材料的特点,各物体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才能施以不同的制作工艺。

2. 重功能 崇简洁

“造物以用”、“物尽其用”是李渔设计思想中的重要因素。“几案”一节,他说:“但思欲置几案,其中有三小物必不可少”。一曰抽屉,一曰隔板,一曰桌撒。抽屉是最基本的,不止是书桌,就是弹琴赏画、烧香供佛的桌椅,都应该有抽屉。其次是隔板,它能够防止冬日炉火灼烧桌面,可拆可卸。对于桌撒,应是事前做好,保存起来以备挪桌子时垫脚用。他认为,这些功能设计虽是很细微的事,但却是使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同时,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一再强调要崇尚质朴简洁。例如窗栏设计必须是“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李渔认为,工艺技术需要顺应自然、顺应材料的自身特性,凡是过分雕琢、装饰的器物,最终的结果就是“腐朽”。李渔还主张“为费不多”、“仁俭得宜”,既要充分利用物质材料,也要注意工艺流程的繁简,做到物美而价廉。

3. 求雅致 善奇巧

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粹,也是李渔设计的追求目标。譬如一张椅子,虽然平凡而简单,但在细节上都蕴含着雅致。床帐设计,便是体现其美学思想中“雅”的佳作。他用“床令生花”的办法来修饰床帐,让人能够置身于自然的花海中,感受花香扑鼻、花人。

同时,李渔还创造了许多充满机趣的物件儿。他十分乐于追求器物的奇巧性,代表作是“七星箱”的改良设计。这个设计的特点是箱子的锁设在了暗处。李渔在箱子中心设计了个暗闩,藏在壁中使人不能察觉,又在盖上钻出个小孔,只让暗闩透过去一点。这样的设计整体看上去十分光滑,没有什么东西遮掩,找不到开关,就像没有锁一样。

对现代家具设计的启示

1 .关注自然美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描述的床帐,通过发挥材料自身的特性,极其巧妙地将家具变成了个充满韵味的人间仙境。他自然观的设计思想给多元化的现代家具设计以启示,即关注家具内在最本真的美——自然之美。

大自然处处都是“设计”,充满生命力,绚丽而丰富多彩。家具外观,通过模仿自然的形态,能够真实地将生物生动的形象映入人心,给人一种美妙而亲切的内心感受,让人们直视生命的本体。在家具的材料上,利用无过多修饰的自然材料、忠于材料自身的特点、反映材料本色的肌理和质感,一方面这种朴素和亲切感充满自然的气息,让人们回归自然,另一方面,也是对生态环境充满责任感的体现。

2. 注重功能美

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功能是它的第一要素。就像橱柜设计,李渔曾表达过,唯多容纳物品才是最好的。虽然这种观念在对家具精神层面追求的当今社会并不准确,但它还是提醒人们,要关注家具本身的意义。

考虑家具功能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使用者对于特定功能的需求。即需要分析使用者的社会属性、个性特征、文化喜好等,同时还需要设定不同的使用环境。我国目前的房屋现状,要求设计师一定要考虑家具使用的空间问题,通过模块化、组合或是折叠的方式,实现灵活多变、节省空间的目的。为了适用于现代化工业生产,也要考虑工艺方面的要求。

3. 蕴含人文关怀

生活艺术化是李渔进行造物实践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李渔眼中,生活就是美,就是诗,是需要精心设计的。

家具设计提倡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诉求是适应时代所需,造型、材料、装饰、色彩都要注重使用者的心理需要。材料的质感、色彩的冷暖、造型的繁简等都会引起人们强烈的心理感受,所以设计师应该带着关怀和体贴因人而异地进行设计。

现代家具作为与人们生活最紧密相联的部分,其设计更应该充满人情味及关怀,提醒人们去欣赏原始的材料和自然的美,让使用者能够从外界的束缚和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不断的接近内心真实的自我。

结 语

本文对李渔《闲情偶寄》中家具设计的美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分析。李渔既注重从自然天性上进行设计,又强调造物要考虑物品自身的情性。他对精巧新奇、机趣创新、风雅别致的艺术审美的热爱,给现代家具设计以启示。家具作为日常生活中影响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重要元素,不仅要满足人功能上的舒适、安全、方便还要传达出人文关怀,同时应该带给人们健康、正确的生活理念,以设计引导生活。

第9篇:凄美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煤矿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1

一、引言

煤矿企业是主要以煤炭产品的生产经营为主的工业企业,其特点明显,生产工艺流程衔接紧密,作业场所各个工序间没有空隙,上一道工序一旦完成,下一道工序必须要立即衔接上。集约化程度较高,集地质勘探、加工洗选及产品运输等众多专业方向。众所周知,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离不开管理,管理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工具。我国煤矿企业数量很多,一直以来在企业经济管理方面还不是特别完善,需要企业的内部人士加大经济管理力度,将市场与经济有效地相结合起来,实现综合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和自动化。

二、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方式和体制

煤矿企业要想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改革,以承包的方式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增加其工作中的责任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使员工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创新,更好的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煤矿企业的经济管理体制是煤矿企业掌握企业命运的关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需要企业引起足够的重视,企业要安排具有专业素质的人才来进行技术创新及体制的监督和管理。对于那些不合时宜的、形式化的管理步骤则当省则省,让煤矿生产的整个过程更加科学和规范。

三、强化煤矿企业的财务管理

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对于新上岗位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培训,若有必要,每年或定期应对老一批工作人员培训选拔考核。这样便可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实力。毋庸置疑,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财务管理的好坏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同时,在资金管理方面也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统一综合考虑煤矿企业的预算、收入、支出及负债水平等,以达到财务资金方面的平衡。

四、加强煤矿企业水电等的管理

我国目前正在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企业都要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努力营造环境友好型企业。众所周知,煤矿企业的水电费是一项非常大的开支,其用水用电量极大,节约潜力明显,如通过增强循环水的使用就可以大大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根据生产实际需要,在设备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煤矿企业也应本着节约的原则来运营,这样不但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企业在这方面的管理有非常大的上升空间。煤矿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员工节约,如可以在室内墙上贴“人走灯灭”等标语,通过多种措施鼓励员工积极、主动的节约资源,为煤矿企业做出一份自己的贡献。

五、注重企业隐患治理

安全隐患的管理涉及范围比较广,管理难度较大。由于安全隐患也牵扯到企业经济方面的问题,所以,做好安全隐患的管理是必须重视的。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人身安全总是首先要考虑的。安全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设备工作情况、仪器显示的各项数据,不得造假,否则以重大事故惩处。煤矿企业更应该注重安全隐患治理,在治理过程中要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前进。

第一是要改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理念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经济环境,煤矿企业要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必须改进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法。企业需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模式,并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形成符合自身需求的新型管理方法。同时企业还需积极鼓励创新,将企业发展为创新先锋,通过现代化管理理念推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企业还需将创新观念细化到生产每一个环节中,通过管理创新带动生产创新,进而形成积极的创新型企业文化,保证企业全民参与、长久发展。第二,要推进精细化管理模式。新时期,市场环境多变,竞争日益激烈,煤炭企业只有不断推行精细化管理模式,才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壮大。精细化管理模式要求企业管理层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实际情况,从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人员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将各个管理过程进行细化,保证管理工作落实到生产、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中。

新时期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煤炭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壮大,不但要加强生产管理控制,还需创新经济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煤炭企业需积极分析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缺陷,进而针对性的进行管理制度改进和创新,保证管理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形成企业长久的竞争优势。

六、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加强企业成本管理

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资产资源,目前企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现象普遍存在。如机器设备开工不足,作业率低,这样单位产品工资和折旧等固定成本高,这是企业低效率、低效益重要原因之一。现今井下煤炭资源枯竭,井下煤炭回采己接近尾声,原煤产量下降,但现在的原煤生产人员和机器设备都没有变,还是原来的数量,这就出现了一人工作多人干的现象,造成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浪费,另外还有大量的机器设备无用武之地。开工作业率低,大大增加了单位固定成本,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应该抓紧和兄弟单位协调进行人员分流,把多余的人员分流到企业人员不足的单位,留取少部分人员,发挥其最大的力量。在人员分流的同时要把多余的机器设备按其折旧和使用年限进行适当的处理,变卖。从而降低单位的固定成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可根据市场需求和企业生产力水平来组织生产经营,使现有的人力、物力得以充分利用。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企业应有权根据生产需要增减人员和固定资产,以降低固定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国家对煤炭行业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有效地改善企业成本将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前提。如何管理和控制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就成了主要内容,对于成本管理这个大课题,以上内容远不能够囊括,还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之不断完善成熟。

参考文献:

[1]闫春,刘新民.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研究述评[J].中国矿业,2009(03).

[2]赵尚荣.对创新煤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几点认识[J].价值工程,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