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不要让课堂失去温度
杨:李老师,您好。在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中,童话是一种举足轻重的教学文体,特别是在低段的教材中,占比例非常大,孩子们也非常喜欢读童话故事。可是,我执教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七颗钻石》,效果却不太好,课堂沉闷,学生参与度极低。我设置了两个主要训练点:一个是理解第一自然段“干涸”“干枯”两个词语的意思并体会作者的用词精准,另一个是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小女孩关爱他人的优秀品质。这两个训练点一个注重工具性一个注重人文性,也符合年段训练重点,为什么教学效果不理想呢?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李:从年段目标来讲,你的教学设计没问题。但是,你忽略了一点:教学训练点要凸显文体特征。童话为儿童所喜爱,有很大的教学价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七颗钻石》这篇童话课文精妙地运用了童话贯常的夸张表达手法和反复式描写。“干涸”“干枯”两个词语夸大了这一次干旱的受灾程度,这样的夸张手法通过抓住儿童的同情心而吸引他们阅读;水罐的一次一次变化神奇而美丽,很好地彰显着童话的叙事魅力,带给儿童阅读的快乐。你一心实施年段训练目标,任由童话色彩在字里行间流失,童话不再是孩子喜爱的童话,被教成了“做练习”和单纯育德的冷漠机器,课堂失去了教学的温度。
在低段的童话课文中
如何达成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的平衡
杨:看来,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强化文体意识。可是,我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一课时,关注了童话文体特征,又陷入一个新的困惑: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占据了过多的教学时间,识字教学被弱化了。那么,在低段的童话课文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来达成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的平衡呢?
李:接地气的实践胜于高大全的立论。我们来看一段我们区马春梅老师在全区教研活动中执教的一段教学实录,同样是《夏夜多美》,她是怎样让文体特色与识字教学辨证统一起来的。
(注: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夏夜多美》一课中,要求会写“她”“他”两个生字。这两个生字在前面已经认识过,本课文中再次出现。)
师:(课件出示带有“她”“他”的两个句子)请小朋友们思考:为什么写睡莲要用“她”?而写小蚂蚁要用“他”?
生:因为睡莲是女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从课文里知道的。课文里小蚂蚁叫睡莲为“姑姑”。
师:睡莲是一种植物,为什么小蚂蚁要叫她“姑姑”呀?
生:(学生们一阵搔头接耳)因为睡莲长得很漂亮,又很温柔,像一个阿姨。
师:(接过学生的话)――所以,写这篇童话故事的作者就把睡莲当做阿姨来写,让小蚂蚁叫她为“姑姑”,并且用女字旁的“她”来称呼。
(孩子们睁大新奇的眼睛,纷纷点头。)
教师顺势追问:在童话故事里,作者经常都把植物、动物当人来写,那为什么他写小蚂蚁又要用单人旁的“他”字来称呼呢?是因为他长得不漂亮,性格又像男子汉吗?
(孩子们有的点头,有的摇头,莫衷一是。于是,教师讲起了蚂蚁王国的奥秘,孩子听着渐渐明白,出来觅食的蚂蚁都是工蚁,性别是男孩子,所以作者要用单人旁的“他”。)
在这一段教学中,教师较好地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自然巧妙地传递了汉字的文化。在后面的语用训练中,学生们都能准确地在各种语境中选用“他”“她”和“他们”“她们”。这一段设计充满着童话趣味,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顺势而导,把识字教学的语用训练落到了实处。
杨:真妙啊,汉字里也蕴藏着带有文体特征的教学价值!
李:在童话故事里,不光生字里彰显着童话趣味,还有不少生动活泼的词句,也彰显着童话魅力。比如,《酸的和甜的》中描写葡萄的“一串”和“一串串”,描写小猴子吃葡萄的“迫不及待”“大口大口”;《美丽的小路》中的第一自然段;《丑小鸭》里描写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句子……这些语言现象有的用词生动精准,有的语言流畅华美,很有学习和积累价值。教师解读教材时,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出有价值的教学点,结合学生的认知起点,引导学生们去朗读、抄写、理解、积累。时时习,处处积,孩子们的储备越来越丰富,审美能力自然而然就会得到提升。
着力想象力生成
把课堂还给“语用”训练
杨:童话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该怎样结合文体去培养呢?
李:优秀的童话想象大胆新奇,同时,也有很多想象的留白处,给读者进一步想象的空间。教师要有意识地发现这些留白处,利用它们来挖掘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七颗钻石》一课,水罐的四次变化中,第一次写得比较详细,而另外三次写得比较简略。那么,后面三次就给我们留足了想象的空间,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好的补白语用训练价值。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像写第一次变化那样,想象描写后三次变化中,水罐的样子、小姑娘的心理活动等等。这里,有一个问题我要提醒你,我们在培养学生想象力时,经常要求学生的想象要新奇大胆,但新奇大胆并不等于凭空捏造。先要引导学生仿写式想象,然后才独立想象,最后才追求新奇大胆。只有经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实质提升。
杨:这样的设计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把课堂还给了“语用”训练,这正是新课标大力提倡的啊!
关键词:学生主体发展课堂教学评价以学论教
汉姆布林曾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这样的建议:鼓励学生用一个长期的过程来形成一种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风格;要通过教师对学生“牧师式”的关怀,体现一种对个体差异予以充分尊重的教育哲学理念。
审视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是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很少有教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真正地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成人之美——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探究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更缺少了对“普适价值”(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一般行为规则)的不懈寻求,没能做到教会学生学习。
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毫无长进的关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却好像只有一年的教学经验!
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将其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他们在课堂上怎样学习: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成败。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既关注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
“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教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呈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备、教、批、辅、考、评,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一切价值标准甚至教师的一切劳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学论教”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自由;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提倡课堂上主要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讲,只讲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一般是先独立学习,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最后师生协作共同解决。教师的作用则是:每一堂课都交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通过教师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满腔热情地参与教学活动。
新课标还指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必须走出沿袭已久的单一的以评价教师为主的“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观,即“以学评教”,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状况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评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期目标)等的优劣得失。我们在评价课堂教学时,必须坚持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重点从教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教师的作为联系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只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充分发展,即便板书由学生来写,总结也由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特别好特别棒的课。新晨
我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我曾尝试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通过自己阅读、思考,然后自己设计板书,如《陶罐和铁罐》《田忌赛马》《蛇与庄稼》《七颗钻石》等。因为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两个学生的板书完全一样,但80%的板书都能概括文章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设计还很有创意,我们便在班上传阅。由于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小学乃至初中的识字量很大,生字不是老师教就是学生教,很乏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同桌互相检查,耗时少,效率高。作文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写、自改、互改、互评,师生配合,像大诗人陶渊明形容的那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
“以学论教”要求老师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以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样的“以学论教”不仅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教师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老师的终身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一、细读文本,巧妙创设,引领课堂诗意氛围形成
要让诗歌文本的美在课堂中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最关键的一点是在学生走进课堂的时候,让他们马上能够感受到一种诗歌的美的意韵。这就要求教师细读文本,精心设计,让学生走进课堂就能受到感染和熏陶。
在设计《乡愁》的教学环节时,我反复细读文本,把握乡愁诗“哀而不伤”的感情基调,在课件中插入了余光中先生的作品《乡愁》的诗朗诵视频,配以如泣如诉的名曲《二泉映月》伴奏。接着进行了教学尝试,让学生一踏进课堂就感受到了一种难以言表的乡愁气氛,不知不觉地沉浸在淡淡的哀愁之中,情境创设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在学习席慕容的《乡愁》时,他们很快在对诗歌进行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出诗中的感人意象,更为自主地去探究隐藏在意象背后的感情,感受联想对于诗歌创作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学生自行围绕我已总结的学习乡愁诗的方法,自我设计问题并自主分组讨论解决问题,学习的效果立刻展现。学生这种思想感情的顿悟,将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显然更符合当代语文教学注重发展学生人文性的要求。
同时,想象类文本学习的情境营造离不开教者在细节上的打造,老师的授课语言也要极富诗歌韵味。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设计符合诗歌情境的富有诗歌美感的导入语激趣。
如在《乡愁》中,我设计导入语如下:“同学们,乡愁是一种美丽而忧伤的情怀。黄昏时分孤单的身影,静静黑夜里的‘床前明月光’,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情别绪,勾起对故乡的依恋。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忧伤又何曾不一次次激荡你我的心灵?”教师诗一样的语言渲染着课堂气氛,进一步引领着课堂诗意氛围的形成。
因此,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教师进行巧妙的甚至是精彩的情境创设,是想象类文本教学的关键,而这一切皆源于教者对文本的再三咀嚼,精心设计。
二、细读文本,反复诵读, 激发师生内心情感火花
意境是我国文艺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诗歌艺术,无论是古典诗歌还是现代诗歌,无不以美的意境令人陶醉。我们在赏读想象类文本时,离不开对文中物象的捕捉,通过语言的媒介和自身的想象,进入作品的意境中去感受和领悟作品的意境之美。
反复诵读,才能体味文本的精妙。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饱含情感的诵读是学生进入文本意境的桥梁,是理解作品情感的主要途径,是激活学生语文兴趣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的必要而有效的条件。所以想象类文本的教学离不开教者自己对文本的反复朗读和对学生的诵读指导。教师要根据诗歌作品自身的特点来确定方法,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语气、恰当地调整节奏、音调等。只有这样进行有效的指导,学生才能读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文本。
在学生整体感悟《再别康桥》诗环节,我让班上一个中等生朗诵全诗,针对他的朗诵效果让学生讨论究竟怎样朗诵才能出彩,学生们指出,首先要根据诗歌情感把握节奏,这首诗情感基调有些淡淡的哀伤,朗诵节奏不能快,一快就破坏了感情表达;学生还指出要注意语音语调的变化,要用舒缓的语气来表达凝重的感情;有学生还指出要通过对重点词的重读来表现作品的内容与情感。在整理这些诵读技巧时,我鼓励学生大胆展示朗诵才艺,让他们通过反复的诵读体会出文本丰富的情感。
朗读方式的灵活使用,如教师范读、个别朗读、齐声朗读、配乐朗读、男女生朗读比赛等,更能激发师生和文本、作者间的情感碰撞的火花,师生边读边听,边读边学,边读边思,让彼此得到更深的情感体验。
三、细读文本,循象入境,指导学生理解文本情感
诗人郑敏对意象有过十分精当的比喻。她说:“诗,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成的建筑物,意象就是一块块的预制板。”她又说:意象“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它对诗的作用好象一个集成线路的组件对电子仪器的作用。”这话也指出了意象是诗歌的基本成分,一首诗也就是有许多意象组合而成的意象系统。可以说,没有了意象,诗就成了大白话,也就不能称之为诗了。所以抓住一首诗的意象就等于获得解读诗歌的钥匙。诗人要表现的思想、抒发的感情,在诗中往往通过意象来表现。抓住重点意象,有助于我们快速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所以,在想象类文本的教学中,我们不妨把透过意象把握情感作为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以联想和想象为拐杖,以形象取代抽象,把握意象背后的浓浓的情感。在《七颗钻石》教学设计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的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旨在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学生化文字为画面,用心灵去感受情感,理解情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到位了。
想象类文本的细读还要侧重于炼字与修辞的品析。炼字对培养语感、提高写作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贾岛“推敲”“月下门”等都是很好的炼字示范。
炼字的重点放在精彩的动词和形容词上,炼字的方法通常是进行替换比较、赏析品评,要指导学生从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生动性、丰富性、新颖性等角度用心揣摩赏析。修辞手法重点放在对偶、夸张、比喻、铺陈、反复等常用修辞手法上,着重指导学生赏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先以一例让学生掌握其基本修辞作用,然后举一反三,遇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细读文本一定要引导学生“品”出字词的语文味。像《再别康桥》中引导学生细细品味“金柳”“新娘”“揉碎”“沉淀”等词,《乡愁》中玩味“浅浅”“这头”“那头”等词,让学生品出语文味,悟出丰富情。
关键词:高职;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与进步,社会对于教师队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小学教师,肩负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如今高职院校作为培养优秀小学教师的基地,它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改革也一直备受关注。2015年,江西省颁布《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高职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语文教育专业作为高职的重要专业,毫无疑问要扛起改革之大旗。外国文学作为语文教育的专业主干课程,无论是对于教师资格的考试及认定,还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都十分重要。但是,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普遍存在着目标不清晰、缺乏实践、方法落后等问题,这就需要在新形势下,对语文教育专业的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改革。
一、教学目标
外国文学教学长期肩负着多种任务,在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新背景下,外国文学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三大类:
(一)知识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知识目标可概括为:掌握世界文学史发展过程及规律,识记重要知识点。高职院校的外国文学教学要找准定位,应该理论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主要外国文学相关的思潮、流派、文学创作,了解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审美心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对“专业知识要求”这一栏中有“通识性知识”,要求教师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外国文学课程由于课程的性质与内容,也要承担起扩展教学对象知识面的任务;另一方面,高职业院校也要密切关注就业这一目标,引导学生学习识记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编制考试的重要知识点,当然,识记要在系统的掌握学科知识脉络之上,不可本末倒置。
(二)能力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能力目标可概括为:开阔文化视野,培养现代思维,提高鉴赏能力与写作水平。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鼓励不同的视角与观念,所以学习不同文化的精髓,吸收世界优秀文学作品精华,提高鉴赏能力成为外国文学课程重要的目标。另外,高职学生未来职业目标为语文教师,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应成为开设外国文学课程的重要能力目标之一;教学中应利用世界经典名著的阅读,学习作品写作意义与特色,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三)情感目标
外国文学课程的能力目标可概括为:提升人文素养,陶冶道德情操。新形势下,应该将小学语文教师所要求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和外国文学教学的情感目标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通过作品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积极、高尚的意志和品质。例如在讲到亚米契斯《爱的教育》、卢梭《爱弥儿》等作品时,可以有意识地将主题进行升华,让学生理解爱心与责任心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师风师德。讲到重点作家如列夫•托尔斯泰、马克•吐温等的时候,可重点介绍作家生平经历,展现作家奋斗不息的人生道路,敦促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学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内容
(一)联系《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江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即“以中小学教师职业标准和考试评价体系引领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推进中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养,促进教师素质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申请教师资格证者,不仅要通过《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两科笔试科目;还要参加面试,面试主要考核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所以在教授语文专业主干课外国文学时,也要有意识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改变以往满堂灌的方式。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多提供展现的平台,例如在讲解希腊神话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然后在课堂上讲述给其他同学听,借此不仅使学生能够掌握希腊神话的内容与特色,更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心理素质,端正仪表仪态。
(二)关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与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发展一直是相辅相成的。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师资力量;而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变化,又会要求高职语文教育专业及时收到反馈、与时俱进。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要求小学生要“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在小学语文课上加强外国文学的学习,无疑可以更好地促进目标的达成。以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学普遍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为例,涉及外国文学的课文多达四十余篇,文章选择范围广泛、视野开阔。不仅有儿童文学家瓦•奥谢叶娃的《小伙伴》、《蓝色树叶》、《三个儿子》,还有自然学家法布尔的《蜜蜂》和《蟋蟀的住宅》,乔伊•亚当逊的《小狮子爱尔莎》,甚至有服装设计师伊尔莎•斯奇培尔莉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编剧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还包括名家名篇:古希腊神话《普罗米修斯》、《伊索寓言》,亚米契斯的《争吵》、《小抄写员》、《卡罗纳》,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穷人》,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屠格涅夫的《麻雀》,马克•吐温的《金钱的魔力》、《威尼斯的小艇》,等等。在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上,还专门开设了外国文学单元,着力安排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契科夫的《凡卡》,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四篇课文,并且在“回顾拓展”环节里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重视程度可见一斑。新课标还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提出建议包含了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夏绿蒂•勃朗特的《简•爱》、高尔基的《童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儒勒•凡尔纳的系列科幻小说等在内的大量外国文学名著。这些外国文学作品的加入,不仅可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审美能力,更能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小学语文中外国文学教学已成为整个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容易流于表面,不能很好的激发小学生的兴趣,甚至造成其理解上的障碍。这就对高职语文教育专业提出了要求,讲到小学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家时,如契科夫、马克•吐温等,一定要联系小学教材,让学生既有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能学以致用,为踏上小学讲台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打下基础。
(三)融会《江西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
高等师范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目标为中小学教师,江西省从2011年开始实行全省教师编制统一考试,《江西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大纲》从此成为高职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参考。其中《小学语文学科知识考试大纲》对语文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在《小学语文学科知识考试大纲》中,外国文学部分占有一定的比例,考纲涉及重点作家、作品广泛:从上古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到二十世纪的卡夫卡、艾略特,不仅有欧美名家歌德、巴尔扎克等,还涉及东方著名作家泰戈尔、川端康成等;不仅有人物形象分析,还有艺术特色研究。这就要求在授课过程中抓住重点与脉络,让语文教育专业学生理解与识记知识点融汇贯通。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外国文学课程的教学涉及大量课外知识,有些甚至突破了学科的界限,传统的讲授方法早已不能激发学生兴趣和保证学科内容的丰富完整,新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手段的更新提供了突破口。现代教育技术包括PPT展示、音像资料播放等多种形式,可根据需要,应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在学习古希腊文学的产生背景时,可以通过PPT展示古希腊的地理位置,从而引出古希腊的社会背景,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化繁为简,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在讲授雨果的经典作品《巴黎圣母》、《悲惨世界》时,可以播放相关影片的经典片段,可以让学生将电影与文本相对比,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二)第二课堂的延伸
以第二课堂活动作为教学的延伸,不同文学类型开展不同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的兴趣。例如学习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莎士比亚戏剧进行表演,学生在选择莎士比亚戏剧的时候,一定会阅读相关文本;在进行角色分配和台词背诵的时候,又要求学生了解人物性格,领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的特点;在布置戏剧场景时,又可以了解莎士比亚戏剧写作的背景。类似活动的开展,可以巩固莎士比亚戏剧的教学效果。再例如,学习18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时候,可以组织相关的诗歌朗诵大赛,学生在对雪莱、济慈、海涅等著名诗人的名篇进行诵读的时候,不知不觉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且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表达能力,从而达到大力辅助第一课堂的目的。
(三)中外比较学习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外国文学作品比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甚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更难理解,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外国文学不仅在时间上跨度巨大,从公元前9世纪的古希腊文学到20世纪以后的现代、后现代主义文学,时间跨越千年,而且在地域上涉及欧洲、北美、东亚、拉美等广大国家与地区,社会历史背景复杂多样,给理解作品意义带来一定困难。例如在讲到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时,必须让学生理解19世纪俄国专制农奴制度等背景,学生才能更好理解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契科夫、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文学大师们作品表现的民主意识、人道精神和历史使命感。二是文化心理不同,文化心理涉及人文风俗、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非常抽象。在学习但丁《神曲》、歌德《浮士德》、霍桑《红字》等涉及西方信仰与精神的作品时,由于文化心理不同,会削弱对作品的理解。三是翻译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外国文学作品涉及多种语言,不同国家语言习惯不同,尤其是诗歌这一特殊体材,翻译文本可能更难体会到原文的语言结构与韵味。对于这些偏差,中外比较学习无非是一种很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通过中外文学的比较,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家作品,更能牢固掌握中外文学史知识点,树立多元化的思维方式。例如在学习古希腊神话时,可以和中国古代神话相比较;在学习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可以和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进行比较;在学习马尔克斯作品时可与莫言的作品相比较。通过这些比较,可以拉近与这些作家作品的距离,并且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观念,掌握中外文学史脉络。总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改革,不仅对高职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更是对高职语文教育专业的一次挑战,作为专业主干课程的外国文学,也必须根据新形势及时更新教育观念与方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01.
[2]李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