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品茶的诗句范文

品茶的诗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品茶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品茶的诗句

第1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用于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小于0.2为高度平均,大于0.6为高度不平等,0.4为警戒线。世界银行的一份专题研究报告指出,1980年代(改革)初期中国的基尼系数为0.20,1993年扩大到0.42,世纪之交为0.437。照此趋势,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应在0.44附近,2020年将会上升到0.474。在5年为一组的比较中,农村的人均收入增长只在1985年以前超过城市,以后就再也没有超过城市。在其后的收入差距中,城市间的差距与城乡差距均在扩大,前者约为3倍,后者约为1倍,在对中国贫富差距的“贡献”中分列前两位。

今天,用基尼系数来说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已显得过于学究气。民众的共识是不需要学术权威来证实的,就像陪审团的意见不需要法官来裁决一样。不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比较仍有意义。比如,中国的基尼系数比巴西等国的表现好一些,与美国5~10年前的表现差不多,为什么美国人就不喊“狼来了”?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人对穷吃“大锅饭”同仇敌忾,一致同意让一部分同胞先富起来。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脱贫成就斐然。以每天消费1美元为贫困线,已有4亿人脱贫。平均每分钟有约20人脱贫。大多数地区农民的吃喝穿戴都超过了一百年前地主的水平,只是没有当年地主的威风。中国成了20世纪末期人类脱贫事业的“大明星”,为什么现代中国人对贫富差距愈发敏感,社会心理直逼18世纪中期法国人的状态呢?

震惊当时欧洲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表面上起因于财政问题――因税而革命。其实不然。当时英国背了6000万英镑却风平浪静,何以法国人为了区区6000万法郎,在打落皇冠之后又在同胞之间大打出手(近代英镑一直比法郎值钱得多)?现在人们知道,18世纪的法国社会被播撒了过量的仇恨种子,在1789年之前成熟了。

与近代史上素质最高的英国贵族相比,法国贵族的素质简直可以归到“下三烂”的水平。他们虚荣、傲慢、厌恶劳动,依靠傍着国王拿到一点经济特权,任由自己与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之间的感情破裂。新兴的资产阶级也高明不到哪儿去,他们只想巴结国王开辟新市场,然后模仿旧贵族的“臭派头”。所以法国新旧贵族有“穿袍贵族”与“配剑贵族”之分。自由的农民耕耘之后,等待他们的不是丰收的喜悦,而是没完没了、由各式掌握特权的人来收税收费。前面打发完所有世俗特权者,后面又迎来自称“上帝使者”的穿黑袍教士来收什一税。试想,同一个国家内的人们就这样在生活中彼此靠近,在利益上又如此对立,岂能不败坏彼此的感情,岂能不相互仇视。由于社会各阶层间团结、友爱、和谐的感情基石年复一年地被仇恨所腐蚀,一个随机震荡就会使整个大厦崩塌。

与法国贵族和先富的资产阶级相比,我们没有必要过细清点其英国同行的优点,强调一点就够了:尽管英国贵族享有政治特权,却没有经济特权。贵族要想发财,也必须亲自“下海”。以贵族在英国社会的威望,这样做无疑树立了一个好榜样。可见“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绝非偶然。

在英国社会转型之后和之前的一段时间里,由贵族控制的议会先后做过两件有助于社会和谐的大事,一是1527年开征“济贫税”和1796年通过保障最低生活水平的著名《斯品汉姆兰法》。我不明白中国学者为什么只认1945年的《贝弗里奇报告》,而忽视英国的精英在历史上的远见卓识。第二件事,工业革命以后,英国的贵族尽管与新兴资产阶级走得很近,却能够在议会大声痛斥资本家对待工人“像暴君一样”不可容忍。不难想像,穷人们听了这些话是何其受用。又可见,英国自1688年“光荣革命”以来从未发生过严重自毁家园的内乱亦非偶然。贫穷的工人搞“运动”,提出6项要求有5项被和平实现。在撒切尔政府上台以前,1975年英国政府的公共开支占GDP的49.9%,已是典型的福利国家――钟摆必向另一边倒去。

德国崛起的过程让世界充满了“血腥味”,但在自上而下解决贫富差距的问题上,德国的记录却堪称优良。德国1870年统一,“铁血宰相”俾斯麦1881年就开始推动社会保障立法,数一数,还真算得上广覆盖、有力度。包括6天工作、禁用童工、疾病保险、工伤保险,1889年推出老年保险法,历时近10年。1887年德国社保资金总额为1亿马克,1900年近5亿马克。13年增加了5倍。俾斯麦意识到,必须在恢复帝国健康的菜料中“加几滴社会主义的油”。

美国1935年推行社会保障立法时,反对者质疑这是“社会主义的不祥之兆”。看来,社会主义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时是有制度内生的优势的。近期美国政府的总开支占GDP约35%,其中社保、医疗、教育和就业培训三项合计占总额近48%。

近期中国政府总开支约占GDP总额20%,社保资金以“挤牙膏”的速度增长,医保资金缺口的“无底洞”更深不可测。城市略好些,农民若害一场病就会见两次“鬼”:全家必先拼尽全力驱赶病魔,不论能否取胜,穷魔必然接踵而至。

解决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的简单化思路,往往包含了浓度过高的空想成分。一个值得重视、颇具现实威胁的事情,是人群中的不满、愤怒、无名火、失败感以及从内容到形式各异的牢骚,它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在统计意义上,中国的多数政治精英、经济精英、文化精英可归于富人,社会地位高,政治影响力大。他们彼此欣赏、相互帮忙、相互开放“圈子”,而牢骚和不满却一点不比民众少。他们抨击时弊、指责政府时仿佛置身于这个国家之外。近年来,中国的精英、富人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工作接触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疏离,已经到了只差问穷人“何不食肉糜?”的程度。

当前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还用不着“精算师”来帮忙。尊重常识就能取得50%的进展,而剩余的50%问题却很难用“钱”来摆平。

经济转型期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跟进。政府多出些钱是不错的,问题是除了铸币税,政府的钱从哪里来?拍脑袋是拍不出钱来的。向富人征税,这也没错。那么,谁是富人?中国历史上两千年都没有发明出一套能准确识别高收入人群的办法,本届政府若能成功辨识高收入者就不失为一大功载千秋之政绩。富人逃税、避税、享受负累进税已经使富人在中国社会产生了负效应,被统称“为富不仁”。但问题又不止于“为富不仁”。中国的先富人群在情感上似乎还无法理解“茅屋不舒服时,宫殿就不安全”的逻辑,往往把一切责任往政府身上推,然后再抱怨政府的权力过大。

一个国家的治理一要靠政府,二要靠社会。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首先取决于不同职业人群彼此接近时的好感,包括真诚、宽容、大度、互助友爱、精神守望、思维默契和对共同价值观、责任感的相近理解,以及对公平正义原则的一致尊重。各路精英彼此接近时较好地完成了对彼此思想和行为的理解,也把彼此的缺点学到了骨子里,傲慢、贪婪、自负共同武装了他们的精神和气质。公共责任在他们身上除了裂变为牢骚的那一部分,本应转化为社会责任的那部分已经少得与他们的所得极不相称。

中国社会弥漫着“权力、金钱、学位”三位一体的价值追求,除了制度原因外,精英群体是要负相当责任的。关键在于,这种追求会造就大批失败者,他们不但会强烈质疑机会是否公平,而且不容易忘却曾经遭受的歧视。请问,用多少钱才能“摆平”这类不满情绪呢?

我相信,政府为穷人多花些钱是能够解决一些贫富差距问题的,但也仅仅是一部分。中国弱势群体提出的问题已不止于获得救助的权利,他们要的是公平的权利、公平的机会、平等的人格。富人和精英对此应当敏感。关键是,先富和精英群体面对“敬酒”和“罚酒”,如何作出正确选择。和谐社会需要有同舟共济的氛围,先富人群不能视社会责任如草芥。

事实上,中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而所有公民获得平等机会的权利也是一个过程。这里我们仅以农民为例说明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⑴假定中国有5000万富人,让他们付税帮助5亿农村穷人,至多只能解决救助层面的问题。⑵中国还有49%的农业户籍人口。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还有城乡户籍制度,这当然不是光彩的事情。但假如立即取消户籍制度,中国的经济能否吃得消?两个省会城市的试点均以失败告终,至今还遗有一堆社会问题。

目前,约有1亿农民工在城市打工谋生。这些人在农村颇有影响力,算是农村精英了。他们春节回家时,不光带了些辛苦钱,也把在城市遭遇的不公平待遇、傲慢、偏见、愤怒,以及本不应上台面的强势社会价值追求一同带给了乡亲们,这样怎能不使农民所理解的现代城市文明聚集在一个“钱”字上?城乡之间的好感和同胞之谊还可靠吗?可以肯定,最影响社会和谐、最伤害不同职业人群之间感情、最让人对贫富差距敏感的因素,恰恰是弱势人群从社会精英那里学到的东西。当然,好的因素也会造成积极结果。

第2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Abstract: For the past few years, foreign companies and joint ventures are capturing market quickly,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developing very quickly in PET industry. The market competition of polyester products is very violent. This article determines the market marketing strategy centers upon the marketing strategy of LYPC. In the market marketing idea innovation, system innovation, marketing strategy and service innovation, talent innovation and incentive mechanism innovation etc,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marketing strategy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关键词: 聚酯产品;市场营销;差别化战略;营销策略创新;市场竞争

Key words: polyester products;marketing;differentiation strategy;the marketing strategy innovation;market competition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0-0144-02

0 引言

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简称辽化)是以俄罗斯原油炼制加工为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化纤联合企业,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化纤原料生产基地。近年来,辽化主导产品之一的聚酯产品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已形成了国有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综合考虑辽化聚酯产品市场营销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企业的优势和劣势,确定辽化聚酯产品在各目标市场的基本竞争战略为差别化战略。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调整结构,提高质量,开发品种,发展差别化聚酯系列产品,实现高附加值;同时通过特色化的服务和促销活动,开拓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牢牢把握竞争的主动权。应从市场营销理念创新、体制创新、营销策略和服务创新、人才创新以及激励机制创新等方面保证措施入手,为市场营销战略的实现提供保证。

1 理念创新

1.1 要建立亲情营销理念 亲情营销理念的核心是精确化服务,企业通过建立、拓展、保持、强化对用户的服务,实现有关各方的利益最大化。亲情营销观念强调把用户当“朋友”或“亲人”,而不是“上帝”,通过建立一种新型的亲情关系,把企业与用户之间的距离最大限度地缩短,通过与用户做“朋友”,而使用户成为企业的永远“朋友”。

1.2 要建立关系营销理念 关系营销理念强调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使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如用户、分销商、供应商、政府等建立长期的、彼此信任的、互利的、牢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强调通过服务来满足、方便用户,以提高用户的满意与忠诚度,达到提高市场份额质量的目的[1]。

1.3 要建立合作竞争营销理念 合作竞争营销理念强调拥有不同优势的企业在竞争的同时也注重彼此之间的合作,通过优势互补,来实现“双赢”或“群赢”。企业不仅采取合作的态度改善与竞争对手的关系,同时企业也开始重视产、供、销的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良好协作以共同创造更多的价值,追求的是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群赢结果,以提高整个价值让渡系统的整体竞争力。

1.4 要建立知识营销理念 知识营销理念是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一种新营销理念,它高度重视知识、信息和智力,凭知识和智力而不是凭经验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以科技革命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对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对企业管理、企业营销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企业的营销理念也应相应转变,即树立知识营销理念。

2 体制创新

2.1 调整生产布局结构 进行产品主导型的专业化重组,在辽化内部将炼油、化工、化纤产品生产经营分开,上游部分侧重炼油、化工产品以及聚酯原料PX、EG、PTA的生产销售,下游部分专门从事聚酯的生产销售。根据产业链上不同产品竞争情况进行产品生产销售优化,当下游产品市场销售利润率较高,要保证下游装置满负荷生产商品,占领市场,扩大份额;当下游产品竞争过于激烈,销量减少库存增加,但上游原料市场还较好时,在不减少市场占有率的情况下,可停掉聚酯装置,直接生产PX、PTA。

2.2 完善现行销售体制 组建聚酯产品营销中心,统一负责聚酯营销业务。营销中心下设市场部,负责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市场信息管理、产品销售促进、市场开发等业务;销售部,负责产品推销、销售管理、产品售后技术服务、关系管理等业务。营销中心应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市场信息系统,应由信息管理子系统、定货管理子系统、客户管理子系统、库存管理子系统、竞争对手管理子系统、财务结算管理子系统、销售分析子系统、系统维护子系统等构成。

2.3 调整科研开发体制 组建产品开发中心,建立新产品开发组织体系,将分散在聚酯生产厂和研究院的化纤产品技术开发人员集中,进入产品开发中心。一方面生产、销售、研究紧密结合,并且联合国内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科研开发;另一方面,将科研开发向下道工序延伸,选择一些技术开发能力强、织造整理设备完善、有竞争实力的下游配套用户,强强联合,建立“一条龙”科研合作开发体系,形成上下利益共同体。

2.4 改善内部资源管理 建立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和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系统,形成一个共同的平台,以整合企业内部资源。通过内部资源管理,使企业能够记录营销对财务造成的影响、实体投入的内部流程以及通过适应的仓储和运输的实体产出流程。应该能够提供总账、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订单登记、记账系统、营销、物资、采购、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制造方面的活动[2]。

3 策略创新

3.1 适时把握商机,突出差别化效益 要利用生产销售相结合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人员深入市场,与客户零距离密切接触,保持着对市场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力,不断了解产品需求信息,并结合企业实际确定开发题目,提高开发的成功率。要把差别化产品的效益贡献率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开发差别化产品的同时,产品开发中心要紧密配合公司营销中心大力培育市场、开拓市场,跟踪市场,贴近客户,逐年扩大产销量。

3.2 及时调整营销策略,进行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产品策略上,要通过产品创新来引导用户需求,不仅要满足未被满足的现实需求和尚未实现的潜在需求,更要通过营销努力开发出新产品去创造新的需求。在价格策略上,定价时要加大透明度,实现定价因素和定价方式创新,将知识因素、创新成本纳入价格。要进行销售渠道结构创新,推行扁平化,减少中间商的批发环节,可在各目标市场中心城市设立配送中心,通过委托制直接面向用户提品和服务。

3.3 加大差别化产品市场推介力度,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特色服务 对一些有特殊要求的用户,做到定期发货;对一些测试手段不齐全的企业,不仅提品的测试指标,而且还要帮助他们做一些他们无法完成的测试指标。在一些新产品投放市场的初期,由于用户对质量性能不太了解,在使用时遇到了困难,技术人员主动跟踪在现场,帮助用户对工序进行适当的调整。在与用户合作交流的过程中,通过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大力实施产品的质量改进计划。

3.4 搞好客户关系管理,调整优化用户群 吸引新顾客比保持现有顾客常常要花更多的成本。著名的“80/20”规则认为: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也有人把它修改为80/20/30,其含义是:在顶部的20%顾客创造了公司80%的利润,然而,其中的一半被在底部的30%非盈利顾客丧失掉了[3]。因此要把占领高端客户、高附加值产品领域作为营销工作的首要目标,以此避开普通产品价格竞争风险。

4 人才和激励创新

①全公司上下都要提高对营销人员素质要求的认识,调整和完善营销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大力培养通才型销售队伍。

②要选拔一批年轻人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现代营销知识,提高水平;定期请专家、技术人员围绕新产品、新客户的主题进行授课,让销售人员及时了解新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以及主要性能。

③要广开渠道提供优越条件,吸引有能力的营销人员到企业,增强营销力量。

④提高对营销人员的要求,要求营销人员每人每季度至少提交1份关于聚酯纤维差别化产品的市场行情及今后的走向调查分析报告,相互进行交流、切磋,及时掌握市场及客户的动态变化。构筑差别化产品企业内部技术市场,实施差别化产品效益考核奖励。除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奖励力度外,还要对进入批量正常生产的差别化产品增加的效益按比例提成分红,鼓励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差别化产品开发,鼓励基层单位多生产有市场、有批量、有效益的差别化产品。对科研人员实行年薪制,对新产品开发发明人以及实用型专利、发明进行重奖。对市场销售人员建立业绩提成奖,实施佣金制,取消薪金制,按销售人员完成一定的销售额或利润额支付一定比例的佣金。产品营销中心的全体员工收入情况也与产品的营销利润挂钩,逐级进行年终工作绩效考评,决定奖励与否,做到层层经济责任落实。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高登第译.科特勒谈营销.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173-199.

第3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内部收益率区域差距的企业投资诱导系统――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举措研究”(09BJL052);辽宁省教育厅项目“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公共财政机理及政策研究”(2008T50)

作者简介:贺蕊莉(1963-),女,内蒙古化德人,教授,经济学博士,主要从事财政理论和福利经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E-mail:

摘要:国内外对贫富差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我国近年来的贫富差距除了收入分配不公平外,还有流量财富分配不公和存量财富直接转移等方面原因。在财富由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转移的路径中,财政做出了重要贡献,扩大了贫富差距。财政制度是一国社会的“元制度”,对其他制度发挥着规范与制约作用。由于我国保留了诸如租金型和利润型等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使得财政在贫富差距扩大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改变我国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关键词:贫富差距;收入分配;财政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F81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6-0013-07

贫富差距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虽然学者们一直致力于研究如何缩小差距,但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收入极化现象,即一方面是两极的人数越来越多,而中间阶层的人数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两极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虽然图海纳以社会竞争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1]对此进行了解释,但这丝毫没有降低经济学家们的关注程度。

本文从财政社会学的视角来研究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试图对我国近年来贫富差距扩大的原因提供财政解释。财政社会学是财政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主要有二类研究:一是从财政学出发研究社会问题;二是从社会学出发研究财政问题。本课题属于第一类。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目前,对贫富差距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收入分配上,成因不同治理对策也不同。由于收入分配差距问题是近百年来困扰人类社会的重要课题,相关的研究也已经形成了一个经典性的框架,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大多是在这个框架中进行。

经典研究认为,收入差距的成因有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之分。个人原因有先天禀赋、家庭影响、个人选择和偶然性因素;社会原因则有经济增长、金融效率和能力贫困等。Ambra和Jacques基于1985―2003年意大利的劳资收入变化研究了收入的极化和流动问题,认为个人特质在收入极化中的作用不可忽视[2]。Galor和Zeira论证了教育、家庭初始财富和人力资本投资对收入分配的影响[3]。国内的相关研究以教育影响收入方面居多[4],李煜还分析了管理阶层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变化为其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从而进一步影响代际不平等的传递问题[5]。Lucas认为仅仅消费偏好的随机扰动就足以产生巨大的不平等[6];Satya和Conchita在Wolfson收入极化指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收入极化定序函数,结论是极化指数由绝对收入变化和相对收入变化共同决定[7-8]。Kuznets[9]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状况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拐点之后会逐渐改善的“倒U”假说很有影响,不过其反对者也众多。Benddicte利用Wolfson极化指数和Rodriguez公式,证明了收入极化问题的严重性[10]。Greenwood和Jovanovic认为金融效率低下导致富人的财富积累永远不可能使穷人摆脱贫困[11];Sen认为能力贫困是收入贫困的主因,而能力剥夺、权利剥夺和社会排斥都会导致能力贫困[12]。奥尔森指出政府会出于自利目标而进行社会排斥[13]。杨灿明和毛晖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贫困问题实质是科层问题,也是在强调社会排斥对城乡贫富差距的深刻影响[14]。王天夫和崔晓雄对中国行业工资收入差距的研究,也涉及社会排斥的收入后果问题[15]。龚刚和杨光将工资收入不能随经济发展而增长的解释为“劳动力无限供给”[16]。龚刚和林毅夫还以宏观动态模型从功能性收入分配的视角研究了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下劳动力市场的无限供给使工资无法对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做出反应的问题,但没有更深入挖掘[17]。

总体上看,西方的研究认为教育、专业技术能力、性别、年龄等这些个人特征因素对收入回报的影响显著,对垄断、社会排斥等社会因素的研究较少,很少关注引起收入分配差距的财政原因。Brennan曾经讨论过政府追逐财政收入最大化的冲动[18],但没有与收入分配问题联系起来。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主要是针对社会原因的,有财政分配和公共政策两类。财政分配主要是通过抵消市场分配结果和改变市场分配条件两个方面进行的,包括歧视性征税、转移支付手段、教育及有益于改善穷人生活状况的公共设施投资等措施。促进收入流动缓解收入不平等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实现机会平等、消除社会排斥等。相应地,提高融资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也被认为是治理贫困的重要办法。

目前国内外理论和政策研究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对那些西方目前极少而中国却大量存在的问题研究不够。如存量财富直接转移引起的财产性收入差距。认为收入分配不公是我国贫困问题的唯一甚至主要原因。其实,中国的贫富差距除了由收入分配差距引起之外,还有一种重要的形式是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如国企改制产生的一夜暴富,“圈地运动”等引起的财富在居民间的直接转移问题,而存量财富的转移也与政府财政收入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其次,对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的财政收入制度原因关注不够,没能从财政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非税收型收入制度对贫富差距的推动作用,没能从财政的角度解释中国的贫富差距的成因。Brennan等对政府追逐财政收入最大化问题进行过讨论,但没有对政府追逐财政收入最大化而引起的财富分布不均问题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试图对此有所突破。

二、中国财富归集路径的财政社会学分析

财政社会学将财政收入制度分为贡纳型、租金型、利润型、税收型、关税型和公债型。财政制度是一国的“元制度”,是从“钱”上对其他制度发挥着基础性的规范作用。每种形式的制度对经济社会的影响不同,其产权基础也有差异。同一时期一个国家会有多种财政收入制度并存,但现代国家大多是税收型为主再辅以公债型的制度。而我国却仍然保留了诸多的“古老”制度,这些制度对推动贫富差距扩大不容忽视,须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财富有流量财富和存量财富之分。流量财富如工资、利润、利息和地租等,收入分配一直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重点,但是,存量财富如资本、房产等的直接转移对贫富差距的影响更加剧烈而深刻。在中国贫富差距扩大的因素中,既有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也有资产转移的问题,可以说是流量财富分配不公与存量财富逆向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路径中,都有财政收入制度的基础性因素,见图1所示。

(一)市场分配中的财政

市场经济是现代国家的主要经济方式,在市场的初次分配中,人们凭借劳动力、资本、财产等的所有权获得工资、利润、利息、租金等收入。由于个人的劳动能力、技术水平、受教育程度、拥有财产等资源不同,综合收入水平差异很大。但是,在经过累进所得税、转移支付等财政调节后,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将会缩小,缩小的程度取决于财政调节的力度。由此,包括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在内的所得税,应是市场经济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

1.非完全竞争市场分配的财政贡献

在我国,财政参与市场分配的形式还有利润型收入,如专营收入、专卖收入、国有企业利润分成收入等,其比重和构成在不同的时期有所不同。虽然国有企业利润收入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一半以上下降到现在的微不足道,但2008年仍达690亿元,2009年、2010年分别为873.6亿元和440亿元,占一般预算收入的2%左右。而专营专卖收入,在房地产尚未发达的90年代曾经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在每年全国排名前10位的利税大户中,烟草业和酒业的企业就达6―7户,这与该类企业的专营专卖制度密切相关。

2.非完全竞争市场分配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上述财政收入的代价也是巨大的,主要表现在行业收入差距、公共资源浪费等方面。

财政部日前数据显示,全国国有企业2010年实现利润19 870.6亿元,上缴红利440亿元,上缴比率为2.2%,这与上市公司股东分红比例为税后可分配利润30%―40%之间的国际惯例严重不符,如英国盈利较好的企业上缴盈利相当于其税后利润的70%―80%。2007年恢复“红利”征缴以来,我国央企中上缴比例最高的资源性行业及垄断行业,也仅仅上缴税后利润的10%,其余的利润被国企占为己有形成“内部分红”。此外,在利润分配的利益博弈过程中,企业会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内部人控制”,通过种种途径将利润从末端向前端转移,以规避红利上缴。比如,加大税前支出、提高管理层薪酬、增加职务消费、滥发奖金、超标准福利,等等。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劳动报酬,金融业为农林牧副渔业的4.3倍;如果再考虑地区差别,则最高的北京金融业是最低的辽宁农林牧副渔业的18倍。依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年度数据计算而得。

垄断有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在西方国家竭力扼制自然垄断的同时,我国却保留了大量的行政性垄断国企。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下,企业是利润的追求者,也是生产者剩余最大化的运营者,同时也是消费者剩余最大化的提供者,以及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创造者。然而,由于国有企业的垄断及其在扩张时所采取的垄断市场地位,导致了对生产者剩余的挤压,对消费者剩余的侵占,以及对民营经济机会的剥夺,这种以损害其他利益为代价的市场活动和市场扩张,是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反而是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行政垄断的维护成本又是极其昂贵的,需要一系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防范和打击民间资本的“非法经营”活动以维护国企的垄断地位,如打击“私烟”、“私彩”、“私盐”等,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二)财政对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

财政是现代西方国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重要工具,但在我国,财政不但没能发挥调节分配的作用,反而扩大了分配差距。

1.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制结构下,低收入者的税负更重

我国的间接税收入占税收收入中的1/2以上,如2008年为55.3%,其中增值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为33.2%,是最大的税种。增值税是附着在商品上的税收,并随着商品的销售和消费而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由于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消费支出又以购买商品为主,其实际的增值税税负反而更重。刘怡和聂海峰也认为尽管这种影响不是很显著,但间接税还是恶化了收入分配[19]。与此同时,所得税却在财政收入中比重很小。2010年,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之和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为21%,远低于西方国家。在美国,公司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在联邦政府收入中通常会各占1/3。由于我国的企业所得税是实行比例税率,小企业相对更重;在许多地方,为了保障财政收入,税务机关对账面没有盈利的小企业实行核定征收办法,即以企业的经营收入作为征收企业所得税的依据,核定5%、8%甚至是10%以上的所得税税率,这更加恶化了收入分配。而最能调节收入分配差距的累进个人所得税,只占财政总收入的5.8%,无法满足调节收入的客观需要。

2.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并没有起到累进性的作用

首先,目前以货币收入为计税基数的做法,没有将福利和职务消费等构成个人实质性收入的部分纳入征税范围,形成有福利者和没福利者之间、高福利者和低福利者之间、有职务者和没职务者之间的税收不平等,导致无福利、无职务者的收入最低税负却最重的不公平状况。其次,现行的九级超额累进工资薪金所得税率结构并未很好地起到累进作用。岳树民等的实证研究显示现行的税率结构并没能改善税后基尼系数[20]。再次则是我国而高收入者又拥有一系列的逃避纳税的渠道与手段,如隐性就业等,尤其是拥有企业实体的真正“富人”,拥有将个人生活开支列入企业成本诸多逃避纳税的渠道,反而不承担税负。我国实行年收入12万元以上者都需要申报纳税政策后,申报者几乎全部是工薪阶层,就很能说明问题。

3.以购买性支出为主的财政支出结构使竞争能力强的高收入者更受益

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购买性支出,其购买活动要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只有竞争能力强的单位和个人,才能将产品或劳务销售给政府,才能从这种支出中获得好处。2010年,全国用于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科学技术、教育、医疗等购买性支出占总支出的68%,远高于西方国家40%左右的比例。同时,就教育、医疗资源的享用者来看,研究也显示高收入者从中获益更多。

4.转移支付比重过低,制度不完善

在2010年的财政支出中,有益于低收入家庭的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住房保障,只占总支出的13%,这与西方发达国家50%以上的比重相差甚远,保障能力严重不足。转移支付不足导致两个结果:一是大量的低收入者难以获得政府资助,难以维持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二是经济不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不足,因无法改善环境而导致投资不足陷入恶性循环,进一步拉大了与发达地区之间收入差距。王绍光的研究也显示,在我国决定转移支付的因素中,经济因素权重低于政治因素权重,致使许多不发达地区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反而远低于经济发达地区[21]。

(三)国企改制中的财政

1.国企改制的财政缘由

国企的民营化是全球性的趋势,但中国的国企民营化却有更多的财政原因。实行市场经济以来,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中的固有问题越来越突出,国有企业的科层制结构导致其无法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众多的国企由赢利变成亏损,财政补贴负担沉重。为了减少亏损、减少财政对亏损的补贴,国企改制被提上日程,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大规模改制行为。财政补贴由1985年的507亿元下降到了2005年的193亿元,不能不说是得益于转制。国企转制的另一好处是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绩效和效率。韩朝华和戴慕珍以145户经历过产权重组的工业企业为对象,考察了产权重组前后这批企业纳税水平的变化,发现民营化重组显著提高了改制企业的纳税水平,为中国民营化过程的财政收入动因说提供了基于企业数据的直接证明[22]。

2.国企改制的代价

国企改制有两个显著的代价:一是国有资产流失,另一个是职工下岗。这两个方面又最终促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自国有企业放弃国有国营模式起就开始显露端倪,而国企改制使流失的速度加快。在MBO方式下,半买半送、名买实送、边买边送,国有资产流失速度加快,并引起了一场被称为“咸平风暴”的争论。受国有资产流失影响最大的是国企生产经营活动的直接参与者――管理者和劳动者,前者由管理者变成了所有者,其利益因改制而得到法律的肯定与保护;后者的损失则是失去了工作岗位,失去了赖以生存的收入来源。在科技进步、劳动力供给增加等多因素影响下,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难以重回主流社会,成为贫困者。

(四)农地征用中的财政

1.土地财政收益

政府强制征地一直是我国农地转用的唯一合法途径。征地补偿标准通常由地方政府给出,出于财政土地收益最大化的冲动,土地补偿普遍较低,在地方政府商业化转让土地和对农民低补偿之间形成巨额的土地收益,纳入地方财政。这种以土地出让金收益和相关税费收入为财政重要收入来源的情形被冠以“土地财政”之称。这种“征地―卖地―收税收费―抵押―再征地”的模式下,地方政府、开发商、银行是最大的受益者。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各地纷纷提出城市化甚至全域城市化的口号,其原因,既有地区间竞争压力问题,也有地方的财政利益问题。

2.低价征用农地的后果

低价征用农地的第一个后果是扩大了贫富差距,形成了农民利益向政府财政和开发商、政府官员的直接转移。在征用农地之初,被征地农民可以通过下一轮农地承包再次获得土地,农民对政府补偿的依赖性较低,但随着城市化、土地市场化和农村组织的消失,被征地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机会越来越少,对土地补偿金的依赖愈益严重。与此同时,政府征用农地的行为却越来越频繁,失地的农民越来越多,生活陷入窘困,杨云彦等称其为“介入型贫困”[23]。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社会保障,因此,农民失地失去的不仅仅是生产资料,而且还是其最终保障。不充分的征地补偿,使失地农民无法分享到城市化、现代化所带来的利益而成为存量财富的转出者,这些被转出财富又变成企业的利润和地方财政收入,最终转化成高收入人群的收入或财富。即财富通过征用农地的形式实现了由低收入农户向高收入群体的转移,恶化了收入分配。

低价征地的第二个后果是大量土地被开发商囤积起来,坐地生钱,可用耕地越来越少。相关的事例很多,这里不再赘述。

土地财政属于中典型的租金型财政制度,它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影响深刻而持久,对市场经济的破坏和阻碍作用巨大。典型的事例是中世纪,向固定资产(如土地)要收入的法国与向人民收入要收入的英国,这两个起点相同的国家最后走出了两条截然不同道路,充分说明了土地财政这种收入制度对经济与社会的重要影响。在欧洲的传统中,当平民拥有贵族的财产时,必须缴纳一种特殊的捐税,即所谓的封地获取税。英国自17世纪以来,就废除了世袭领地与平民占有土地之间的差异,从而空前加速了这两个阶级的凝聚,为英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英国的强大、为其成为日不落帝国奠定了基础。而法国,14世纪获取领地所纳的封建税很轻,并且相隔很久才征收;但到18世纪,这项捐税每20年便催征一次,数额达平民的全年收入。父亲死了,儿子接着缴纳。这项捐税妨碍平民购买贵族土地,所以连贵族自己也想废除;但是国库的种种需求使它维持下来,并且有增无减,最后拖累法国经济发展,使社会矛盾恶化,促成了旧制度的瓦解。

(五)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财政

1.城市房屋拆迁中的财政收益:拆迁税

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圈地运动”,在农村主要表现为征地,在城市则表现为拆迁,拆迁后的土地或者用于商业项目或者用于公益。在拆迁的博弈系统中,由于被拆迁人是一个无话语权的“哑元”,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补偿较低。在低补偿和高转让之间,财富以三种形式流向了高收入者:一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被项目所有者获取;二是以土地出让收益的形式充盈了地方国库;三是以政府财政支出的形式最终转化成财政受益人的利益。对于被拆迁人来说,这种损失是一种沉重的似税负担,是一种“拆迁税负”。据测算,2002―2006年期间,大连市的拆迁收益由44亿元升至376亿元;被拆迁居民的拆迁损失在2002年户均7.2万元,为同期城市户均可支配年收入的2.9倍,到2006年每户引致移民的损失平均达到29.2万元,为同期城市户均可支配年收入的7.3倍。

在后土地财政时代,拆迁还可以推高房价,增加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相关税费收入,成为一些财源比较紧张的地方政府借城市改造改善民生之名而维系土地财政的一种手段。

2.城市房屋拆迁对贫富差距的影响

与征用农地相同,拆迁税亦属于典型的租金型财政收入制度。拆迁税,对于开发商和政府来说是拆迁收益,对于引致移民来说则是拆迁损失。在如下因素影响下,低收入者承担了更多的拆迁税负:一是被拆迁房屋以低收入者所居为多;二是低收入的引致移民获得的补偿也低于高收入引致移民;三是拆迁恶化了低收入者的就业状况;四是拆迁影响低收入引致移民后代教育,并形成恶性循环[24]。

(六)腐败与财政

腐败收入无法创造财政贡献,这是由其非法非正常性决定的,但在国企改制、圈地运动等这些可以创造财政贡献的路径中都有腐败的影子。社会观察和相关研究显示,人情为表象、腐败为实质的非法非正常收入是造成贫富差距扩大的主因[25]。腐败这种兼有流量财富归集和存量财富转移的复合型路径,对转出、转入者均具有实质性的影响。而且重要的一点是,腐败这种财富转移是由地位低向地位高的人转移、低收入向高收入者转移、政治资源贫乏者向政治资源充分者转移,所以,腐败的过程是拥有公权力者将政治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的过程,也是贫富差距扩大的过程,腐败的程度决定着贫富差距扩大的程度。

三、结论与建议

(一)改变古老的财政收入制度

上述分析说明非税收型收入的财政贡献是以扩大贫富差距和损害市场经济秩序为代价的。而且,从社会福利评价的一般标准来看,这些制度对扩大贫富差距的推动作用远大于其财政贡献,维持这些落后的收入制度实在是得不偿失,急需改变。当然,这种转变会很艰难,涉及深层次的问题,但却是中国要缓解贫富差距扩大速度所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概括来说,则是实现由利润型制度和租金型制度向税收型制度转变。

(二)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

存量财富转移对贫富差距的影响直接而巨大,会增加被财富被转出者的社会失范感、相对剥夺感和角色紧张感,是“社会冲突与混乱的根源”,急需遏制。尤其是农地征用和城市房屋拆迁,在目前的土地财政和城市化的浪潮的推动下,极易导致引致移民财产损失和绝对收入下降问题。阻止存量财富的直接转移的最有效方法是提高引致移民的资源保有能力,防止地方官员滥用征地权力,将保有财产能力作为其公民基本能力的组成部分而受到法律的保护。

(三)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能力。建立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现代税收体系,建立地方税体系,科学规范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财权划分等,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收入制度。

参考文献:

[1][法]图海纳.我们能否共同生存?――既彼此平等又互有差异[M].狄玉明,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Ambra,P.,Jacques,S.On Polarization and Mobility:A Look at Polarization in the Wage-Career Profile in Italy[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10,(1):123-140.

[3]Galor,O.,Zeira,J.Income Distribution and Macroeconomics[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93,(1):35-52.

[4]王海港.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和收入流动性研究[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5]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4).

[6]Lucas,R.E.On Efficiency and Distribu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1992,(3):233-247.

[7]Satya,R.C.,Conchita,D.Polarizatoin Orderings of Income Distributions[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10,(1):47-64.

[8]Wolfson,M.C.When Inequalities Diverg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4,(84):353-358.

[9]Kuznets,S.S.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J].American Review,1955,(3):18.

[10]Benddicte,A.On Measuring and Explaining Socioeconomic Polarization in Health with an Application to French Data[J].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2010,(1):141-171.

[11]Greenwood,J.,Jovanovic,B.Financial Development,Growth,and 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0,(10):1076-1107.

[12]Amartya,S.On the Weights and Measures:Informational Constraints in Social Welfare Analysis[J].Econometrica,1977,(7):1539-1572.

[13][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14]杨灿明,毛晖.市场组织还是科层组织――分析城乡差距的一个新框架[J].财贸经济,2008,(10).

[15]王天夫,崔晓雄.行业是如何影响收入的――基于多层线性模型的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0,(5).

[16]龚刚,杨光.从功能性收入看中国收入分配的不平等[J].中国社会科学,2010,(2).

[17]龚刚,林毅夫.过度反应:中国经济“缩长”之解释[J].经济研究,2007,(4).

[18][澳] 布伦南,[美]布坎南.经济学[M].冯克利,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9]刘怡,聂海峰.增值税和营业税对收入分配的不同影响研究[J].财贸经济,2009,(6).

[20]岳树民,卢艺,岳肴明.免征额变动对个人所得税累进性的影响[J].财贸经济,2011,(2).

[21]王绍光.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政治逻辑[J].战略与管理,2002,(3).

[22]韩朝华,戴慕珍.中国民营化的财政动因[J].经济研究,2008,(2).

[23]杨云彦,黄瑞芹,胡静,石智雷.社会变迁、介入型贫困与能力再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第4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关键词] 药品零差率;基层医院;医疗费用

荣成市是山东省52个县市区基本药物改革试点市之一,2010年4月9日开始全面施行基本药物制度,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根本目的在于消除“以药养医”现状,为百姓看病减负。但是取消药品利润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院的运转模式,同时居民的医疗费用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下面以为院为例,分析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对医院及居民费用产生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我院经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在医疗设备和业务水平上,位于全市同类医院的前列,所产生的问题颇具代表性。

1对基层医院的影响

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前,我市的基层医院普遍采用“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模式,以增效创收为主线,其中药品纯收入平均占总纯收入的48.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年、2008年、2009年医药总纯收入分别为298万元、325.27万元、336.4万元,药品纯收入所占比例分别为44.3%、47.6%、52.8%,是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表1)

表12007年、2008年、2009年药品纯收入情况

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不但药品收入变为零,而且由于基本药物品种的限制,原来能开展的手术缺少必要的药品供应(如丙泊酚、维库溴铵等)不得不停做,更加导致医疗收入的减少,财政虽有一定补助,但远远不能达到原来的收入水平,甚至影响医院日常开支和设备更新,给医院的发展带来资金困难。从而不得不促使医院在别的项目上增加收入,如原来的免费挂号重新按每人次一元的标准收取,并开始重视医技检查方面的收入,先后置换了大型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收费标准,发动周边厂矿企业来院查体,增加在诊患者的检查项目和次数等,由“以药养医”向“以技养医”的模式转变。2008年4月份―7月份、2009年4月份―7月份、2010年4月份―7月份、2011年4月份―7月份医疗收入比例直线上升,分别占毛收入的44.61%、44.33%、51.79%、66.56%。(表2)医院为了自身的发展追求利益的同时,对居民的医疗费用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表22008年4月份―7月份、2009年4月份―7月份、

2010年4月份―7月份、2011年4月份―7月份医疗毛收入情况

2对居民医疗费用的影响

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药品花费偏高,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医院使用差价较高的品种,药品差价率平均在50%以上,2008年―2009年患者药品的花费占总费用的56%左右。施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由于仅限于基层医院实施,前期就诊量暴增,一是因为药品零差率确实让居民购药得到了实惠,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规定:在基层医院住院基本药物费用报销比例上调至90%,其他可报费用报销80%,因此,患者不管有无必要都希望住院治疗,造成合作医疗基金流失严重,从而影响全市全年的报销比例。后期进行控制住院治疗条件,能门诊治疗尽量门诊治疗,同时医院为了增加收入,改变收费结构使患者医技检查费用较以前大幅提高,2010年4月份至2011年7月份门诊、住院医技费用占总医疗费用平均达59%,从而使患者诊疗整体费用下降不明显,进而影响了患者来基层医院就医的积极性,因此有必要就目前现状分析研究并做解决。

3讨论

要想解决目前现状,有必要改革当前的体制,并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3.1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降低医疗卫生成本。

由于基层医院的基础建设、置换大型医疗设备、人员工资上涨等客观因素影响,基层医院的经济负担也在不断增加,应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能和职责,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尽量减少基层医院的经济负担,在此基础上鼓励各种渠道资金投入到卫生行业,合理制定必需的服务项目和价格,严格控制不符合实际需求的检查项目和设备,避免盲目追求利益。[1]

3.2扩大药品零差率销售范围,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切实降低患者诊疗费用。

由于药品零差率销售范围仅限于基层医院实施,村卫生室及下设诊所没有涉及,建议扩大范围在村卫生室及下设诊所也全部推行,合理调整新农合补偿方案,开展双向转诊,加强人才培训,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吸引患者就诊。

3.3实施“收支两条线”是今后发展的方向。

切断医药收入与医院的经济联系,实行政府对基层医院规范收支,全面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控制趋利倾向。同时基层医院要加强和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开展预算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使得药品零差率政策能够顺利实施下去,让人民群众真正能从中受益。[2]

参考文献:

第5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茶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茶与诗有着天然的联系。古往今来许多名人由品茗留下的精美作品,为我国文学遗产增添了光彩。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峰结草壶居住时,亲自种茶,自品香茗,写下了“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中白布裘。药圃茶园为茶业,野麋林鹤是交游。”宋代大诗人陆游爱茶成癖,他的《剑南诗稿》中咏茶的诗词就有200多首。他在83岁时乐观地表示:“桑苎家风君勿笑,他年犹得作茶种。”文人墨客容易伤春怀旧,陆游却风趣地写道:“听琴煮茗送残春”。北宋诗人坡在杭州做官时,以品尝龙井茶为乐事。他曾以茶作引,赞誉龙井茶是“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宋代另一位诗人王禹却对云南的普洱茶情有独钟,曾写下“香于九畹芳兰气,圆如三秋皓月轮。爱惜不赏难恐尽,除将供养白头亲”这样动人的诗句。

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的清代书画家、诗人郑板桥也酷爱品茶。他曾以茶作诗道:“溢江江口是奴家,郎若闲时来吃茶。黄土筑墙茅盖屋,门前一株紫荆花。”茶在诗人笔下又成了爱情之桥。“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种馨香满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参禅能伏睡魔军。”这是清代高僧金田在远安县品茶时写下的诗句,刻在远安鹿苑寺的石碑上,直到现在们还能看到它。

现代名人的品茗诗更是丰富多采。1959年,同志在庐山品尝云雾茶时即兴赋诗:“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同志陪同国际友人在杭州梅家坞品茗时也曾挥毫题诗:“会谈及公社,相约话梅家。青山四面合,绿树几坡斜。溪水鸣琴瑟,人民乐岁华。嘉宾甚喜悦,细看摘新茶。”他还在另一首赞赏茶中珍品君山银针茶的诗中写道:“洞庭湖中水,君山岛上茶。银针今胜昔,品质誉中华。”诗中以地名茶、以茶名诗,别有一番情趣。郭沫若同志1962年访问湖南时,也曾写过一首称赞高桥银峰茶的诗:“芙蓉国里产新茶,九嶷香风阜万家。肯让湖州夸紫笋,敢同双井斗红纱。脑如冰雪心如火,舌不短丁眼不花。协力免叫天下醉,三闾无用独醒嗟。”诗意含蓄深沉,堪称茶诗精品。

第6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文  号:国食药监法[2012]352号

    日期:2012-12-03

    执行日期:2012-12-03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局机关各司局、各直属单位:

    为规范我局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办理程序,提高办案质量,维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暂行办法》(局令第34号),现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办理办法》(国食药监法〔2006〕15号)修订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办理程序规定》,请遵照执行。国食药监法〔2006〕15号文件予以废止。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2年12月3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办理程序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案件审查办理程序,提高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暂行办法》,结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复议办公室(以下简称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具体事项的办理。

    第三条 行政复议办公室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等材料后,办案人员应当进行登记,并依法对该行政复议申请是否符合条件进行初步审查。

    第四条 对《行政复议申请书》,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审查是否载明下列事项:

    (一)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公民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住所、邮政编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邮政编码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被申请人的名称;

    (三)行政复议请求、申请行政复议的主要事实和理由;

    (四)申请人的签名或者盖章;

    (五)申请行政复议的日期。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审查申请人是否提供了相关证明材料:

    (一)认为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提供曾经要求被申请人履行法定职责而被申请人未履行的证明材料;

    (二)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行政赔偿请求的,提供受具体行政行为侵害而造成损害的证明材料;

    (三)法律、法规规定需要申请人提供证据材料的其他情形。

    第六条 人参加行政复议的,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审查申请人出具的《授权委托书》、人有效身份证件复印件。《授权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权限、期限、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第七条 行政复议办公室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根据初步审查结果,分别作出如下处理:

    (一)行政复议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表述不清楚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查表》,拟定《补正行政复议申请通知书》,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补正通知应当载明需要补正的事项和合理的补正期限。

    补正申请材料所用时间不计入行政复议审理期限。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的,视为申请人放弃行政复议申请。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审批表》,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二)行政复议申请依法应当受理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查表》,拟定《行政复议受理通知书》、《行政复议答复通知书》,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三)行政复议申请依法不予受理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查表》,拟定《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局长批准。

    (四)行政复议申请符合规定,但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立案审查表》,拟定《行政复议告知书》,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

    第八条 办案人员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行政复议申请书》副本等材料发送被申请人。

    第九条 被申请人应当自收到《行政复议申请书》之日起10日内,提交《行政复议答复书》和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法律依据以及其他有关材料。《行政复议答复书》应当包括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经过和法律依据,并应当针对申请人的行政复议请求和理由,逐项提出意见。

    被申请人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由有关司局或者机构依前款规定提交《行政复议答复书》和相关证据材料。

    第十条 被申请人对其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负举证责任,负责证明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第十一条 行政复议原则上采取书面审查的办法。

    有下列情形之一,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办案人员可以向有关组织、个人调查取证,或者委托相关部门调查取证:

    (一)申请人对案件主要事实有异议的;

    (二)被申请人提供的证据相互矛盾的;

    (三)申请人或者第三人提出新的证据,可能否定被申请人认定的案件主要事实的;

    (四)其他需要调查取证的。

    第十二条 查明事实过程中,对双方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行政复议办公室可以组织当事人沟通解释,促进争议及时化解。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复议办公室应当当面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或者第三人的意见:

    (一)当事人要求当面听取意见的;

    (二)案情复杂,需要当事人当面说明情况的;

    (三)涉及行政赔偿的;

    (四)其他需要当面听取意见的。

    办案人员当面听取申请人、被申请人或者第三人意见的,应当制作《行政复议调查笔录》,并由参加调查人员核实后签名。

    第十三条 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申请人提出要求或者行政复议办公室认为有必要时,可以组织听证。

    第十四条 行政复议期间,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办案人员应当拟定《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通知书》,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报行政复议委员会审议批准。

    第十五条 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自愿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可以撤回。

    第十六条 行政复议案件依法需要中止审理的,办案人员应当拟定《中止行政复议通知书》,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中止审理。

    行政复议中止的原因消除后,办案人员应当拟定《恢复行政复议通知书》,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恢复审理。

    第十七条 行政复议案件依法需要终止审理的,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审批表》,报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批准后,终止审理。

    第十八条 对重大、复杂的案件等,需要提交行政复议委员会集体讨论的,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提请行政复议委员会研究决定。

    行政复议委员会应当依法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对是否维持、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等作出决定。

    第十九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应当自受理行政复议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对情况复杂、需要延长行政复议期限的案件,办案人员应当拟定《延期审理通知书》,经分管局长批准后,可以延长30日。

    第二十条 经行政复议委员会决定的行政复议案件,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审批表》,根据行政复议委员会的意见拟定《行政复议决定书》,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局长和局长批准。

    不需要经行政复议委员会决定的行政复议案件,办案人员应当制作《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审批表》,拟定《行政复议决定书》,经行政复议办公室负责人审核后,报分管局长批准。

    第二十一条 行政复议期间,行政复议办公室发现被申请人的相关行政行为存在问题的,应当制作《行政复议建议书》,向被申请人提出完善制度和改进行政执法的建议。被申请人应当按照《行政复议建议书》的要求,将改进工作的情况通报行政复议办公室。

    第二十二条 行政复议文书作出后,办案人员应当填写《送达回执》,按规定时限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和第三人。

    第二十三条 行政复议案件结案后,办案人员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对案卷进行整理,按规定归档。

    案卷归档材料应当包括:

    (一)正卷部分

    1.卷内目录;

    2.行政复议决定书;

    3.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

    4.行政复议告知书;

第7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我与林女士素昧平生,只是从文友王勇强先生处得知她是一位儒商,琴棋书画皆有所好,诗也写得不错,我也只能从她的诗中来感知她的诗意人生。

顺页拜读,掩卷方知,本书近五分之四的内容,皆为茶诗。不禁想问,作者为何不将诗集命名为《茶诗》抑或《茶颂》呢,为何偏偏要定为《前世的约定》?细一想,作者对茶之爱,对茶之情,绝非我辈平时一啜一饮可以相比的。茶,已被作者当作情人,一切之爱,一切之情,都认为是前世的约定。

我乃凡夫俗子,不懂茶艺,也不谙茶道,对有关烹茶、饮茶以及用茶款待人的艺术知之甚少,却从林女士的诗中多少领略了一点皮毛。

在《茉莉花茶》中,林女士这般写道:“啜一口/活色生香/闭上眼睛是纯洁的梦/睁开眼睛柔柔觥觥/喉韵里你风情万种。” 作者以口入茶,以茶入神,以神入诗,神韵相契,柔美轻盈,确为道尽茉莉花茶之神韵。她在《茶》中说:“生活从你开始/又从你终结。”可见,作者爱茶,于生活中,时时处处,形影不离。茶于作者,如遇知音。在《西湖龙井》中,她深情地写道:“你的眼睛湿润了/到现在你还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这是今生的情缘/亦是前世的约定/岸边柳树为媒/龙井两杯/成就绝世绝配。”这是多么纯洁的初衷,作者对茶爱而慕,慕而敬之情,让我们感动。诗句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之动静咸宜之美。她在《苦丁茶》中吟哦道:“苦丁茶啊/苦丁茶/我细细品味/慢慢思哉/终于明白了/人生如茶/要沉得住气/自然是苦尽甘来。”显然,她是从品茶中,品出了生活的真谛,品出了人生的哲理,从而升华了作者诗的灵魂――苦尽甘来。这些活色生香的诗句,这些浸透人生哲理的诗句,这些闪着灵动之光的诗句,在诗集里,如数家珍。

在我国,茶的历史已融入文化史,唐代文人陆羽所著的《茶经》,将茶提到了精神享受和道德规范的层面,诗人们对茶更是情有独钟,《全唐诗》中写茶的诗就有400多首。今天,有关茶文化的活动无处不在。林女士写茶文化活动的诗也别有韵致。且看她的《约会盖碗茶》:“茶船里/托付着国人的魂灵/不偏不倚/茶碗上/荡漾着生活本味/甘苦相济/茶盖/如春天之门扉/打开后温润芬飞。”作者与茶,相融相生,“茶船”、“茶碗”、“茶盖”,都渗透了作者即茶即爱的思想。喝茶,读茶,思茶,写茶,到如此程度,可见作者喝的,写的,哪里是茶,分明是对国之爱,对民之敬,对世之真,对春之寻。分明是一个真情实感的性情中人,把自己的真心呈现出来的上品好茶。可谓大美哉!

《太平猴魁》诗曰:“不了解你的/说你水至清则无鱼/了解你的/说你只往直中取/孰不知/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作者不但知茶性,最可贵的是,作者还悉知人性。喝茶,不但喝出情趣,喝出滋味,更喝出了胸怀。“猴魁一饮,天下太平”,与其说喝太平猴魁茶使人平静安宁,倒不如说,我们应该学习太平猴魁茶的精神,胸怀天下,太平天下。

《神奇的沱茶》第一节,明亮而古老的诗句,真是诗集的一大亮点,每读一次,都觉得别有滋味,现列如下:

透明的洱海

荡漾着风花雪月

烂漫的风花雪月中

有个故事

在童叟之间流传

沧桑的茶马古道

音尘未了

马铃声声

敲响你的名字

响彻整个喜马拉雅山

你的身躯用芳茗凝聚

坚强无比

雪域高原的藏民

用你来熬煮艰难的岁月

打发闲散的日子

生活实在太苦了

就在你身上加点冰糖

虔诚的祈祷

幸福安康

你练就坚硬的身躯

容不得半点冒犯

十指如钳

未能撼动你分毫

拳头铆足劲的捶打

也无损你一丝发肤

一个秤砣砸在你身上

才有一点点伤迹

如获至宝的藏民

把你泡在陶罐里

面不改色

把熊熊的烈火踩在脚下

升腾出一潭圣洁的瑶水

你让困苦的藏民

赴了蟠桃宴

参见了西王母娘娘

从此不再艰辛

没有病痛远离灾难

藏民沧桑的脸

开满喜悦的花瓣

第8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昌江岸边,芦荻瑟瑟。

行走在江边山麓的吴水前,总是禁不住被眼前的秋色迷惑,想起一千多年前,浔阳江头秋风中吟哦的诗人白居易,想起他“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逝者如斯,一想到这,他都会暗暗给自己鼓劲,他要抵达的是浮梁茶香播九州的彼岸,是商人纷纷浮梁买茶去的又一个盛世春天。

茶缘

走近吴水前,犹如走进了他的万亩高山有机茶园,清新、自然而又充满生机。作为“浮瑶仙芝”的掌门人,吴水前使浮梁茶中的名品“浮瑶仙芝”占据了中国有机绿茶的高端市场。

这位婺源徽商的后裔,长在浮梁,后来成了一名乡村教师。2002年的初秋,县委组织部的一纸调令,让他从此与浮梁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经济管理专业的讲台上又站在了浮梁县茶厂厂长的位置上。

在吴水前的主持下,沉寂的车间有了彻夜的灯火,空旷的厂区又飘起阵阵的茶香。一年的时间,他完成了企业改制,成立了浮梁县浮瑶仙芝茶业有限公司,以“仙芝”这个盛唐传承下来的古老品牌命名一个崭新的茶业企业。

吴水前说,重新让“浮梁之茗,闻于天下”,将是他后半生的梦想。

茶心

浮梁历史上以“一瓷二茶”称誉四方。如今,人们对这里“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茶文化传奇却渐渐淡忘和疏远。

当全身心地投入到浮梁茶的复兴大业上,吴水前便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内心孤独和煎熬。急功近利只会使宝贵的茶叶资源衰竭和消亡,如何让浮梁茶的金字招牌亮起来呢?

吴水前将公司的发展定位瞄准了有机高端茶。浮梁全县有10万亩的茶园,吴水前选择了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区茶园作为名优茶生产基地。他积极参加各种茶事活动,浮瑶仙芝茶的名号越来越响。他采取了“居高临下”的营销推广方式,主攻高端礼品茶市场。浮瑶仙芝茶成为国务院新闻办、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等单位特供礼品茶和推荐用茶。

拉起“浮瑶仙芝”这杆大旗,走过创业之初的吴水前,并不为企业的蒸蒸日上而感到自豪,他欣慰的是他把浮梁茶和“浮瑶仙芝”带出了浮梁,以茶的名义,结识了众多的茶道中人。

茶味

2005年6月,浮瑶仙芝在北京老舍茶馆专门举行了一次品评会,大家对浮瑶仙芝茶味的评语是:“嫩香、清花香持久”。嫩香、清花香属绿茶中的上乘香气,持久便更加难得。而最难得的是吴水前已经从这份茶香中品到了茶人的价值。

秋冬时节,田野静了,农家也闲了。

吴水前总爱在这个时候,独自一人驾车来到群山深处的茶农家中坐一坐。一炉松柴火,两杯山泉茶,自然别有一番风味。山里人的淳朴、淡泊,在吴水前看来是一种平时难以品到的茶味。

吴水前知道,他的身上始终汇聚着家乡茶农的热切目光,他已经品到了浮梁茶的真味。

链接

浮梁与浮瑶仙芝茶

浮梁之名,始于汉世;先民冶土为器,摘叶为茗。浮梁是世界公认的绿茶“金三角”地带。唐代就开始有炒青绿茶,还有各种花茶,药茶,类型最多共有七十余种。

第9篇:品茶的诗句范文

中国茶道吸收了儒、佛、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具备天人和一之理念。佛教强调“禅茶一味”以茶助禅,以茶礼佛,在从茶中体味苦寂的同时,也在茶道中注入佛理禅机,这对茶人以茶道为修身养性的途径,借以达到明心见性的目的有好处。而道家的学说则为茶人的茶道注入了“天人和一”的哲学思想,树立了茶道的灵魂。同时,还提供了崇尚自然,崇尚朴素,崇尚真的美学理念和重生、贵生、养生的思想。

1.人化自然

人化自然,在茶道中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回归渴望,以及人对“道”的体认。具体地说,人化自然表现为在品茶时乐于于自然亲近,在思想情感上能与自然交流,在人格上能与自然相比拟并通过茶事实践去体悟自然的规律。这种人化自然,是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唯一”思想的典型表现。中国茶道与日本茶道不同,中国茶道“人化自然”的渴求特别强烈,表现茶人在品茶时追求寄情于山水,忘情与山水,心融于山水的境界。元好问的《茗饮》一诗,就是天人和一在品茗时的具体写照,契合自然的绝妙诗句。

宿醒来破厌觥船,紫笋分封入晓前。槐火石泉寒食后,鬓丝禅榻落花前。一瓯春露香能永,万里清风意已便。邂逅化胥犹可到,蓬莱未拟问群仙。

诗人以槐火石泉煎茶,对着落花品茗,一杯春露一样的茶能在诗人心中永久留香,而万里清风则送诗人梦游华胥国,并羽化成仙,神游蓬莱三山,可视为人化自然的极至。茶人也只有达到人化自然的境界,才能化自然的品格为自己的品格,才能从茶壶水沸声中听到自然的呼吸,才能以自己的“天性自然”去接近,去契合客体的自然,才能彻悟茶道、天道、人道。

2.自然化的人

“自然化的人”也即自然界万物的人格化、人性化。中国茶道吸收了道家的思想,把自然的万物都看成具有人的品格、人的情感,并能与人进行精神上的相互沟通的生命体,所以在中国茶人的眼里,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石一沙一草一木都显得格外可爱,格外亲切。

在中国茶道中,自然人化不仅表现在山水草木等品茗环境的人化,而且包含了茶以及茶具的人化。

对茶境的人化,平添了茶人品茶的情趣。如曹松品茶“靠月坐苍山”,郑板桥品茶邀请“一片青山入座”,陆龟蒙品茶“绮席风开照露晴”,李郢品茶“如云正护幽人堑”,齐己品茶“谷前初晴叫杜鹃”,曹雪芹品茶“金笼鹦鹉唤茶汤”,白居易品茶“野麝林鹤是交游”,在茶人眼里,月友情、山有情、风有情、云有情,大自然的一切都是茶人的好朋友。诗圣杜甫的一首品茗诗写道: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石阑斜点笔,桐叶坐题诗。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全诗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相结合,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声色并茂、虚实相生。坡有一首把茶人化的诗: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林春。要知冰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莫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正因为道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融入了茶道精神之中,在中国茶人心里充满着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中国茶人有着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强烈渴望,所以中国茶人最能领略到“情来爽朗满天地”的激情以及“更觉鹤心杳冥”那种与大自然达到“物我玄会”的绝妙感受。

寺院茶道的兴起,最初起源于僧人们的坐禅。僧人们坐禅时晚上不吃斋,又需要清醒的头脑、集中精力,所以饮茶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佛教的发源地是印度,而茶道的发源地是中国。当佛教传入中国后,在寺院中还未有饮茶之风。

饮茶最初为药用, 是民间的产物,而后经陆羽对其进行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一套科学的种茶、采茶、煮茶、品茶的方法,并赋予茶艺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才形成最初的茶道。也许因为陆羽曾是僧人,后来交往中的好友也有许多僧人,如曾收养过陆羽的积公禅师,还有陆羽最交心的朋友诗僧皎然(他们在陆羽对茶道的研究上都给予了很多的帮助),陆羽的茶道逐渐传入寺院。反过来,由于寺院特殊的生活习惯,陆羽的茶道也渐渐被许多僧人所接受。唐人封演所著《封氏见闻记》说:“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本草》云:‘止渴,令人少眠。’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自邹、齐、沧、隶、浙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色额甚多。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 有常伯熊者,又因陆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可见,自寺院茶道兴起之后,饮茶之风从南方传到北方,沿街都是茶馆。无论民间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好饮茶。

饮茶对于僧人,即可提神,又可领悟佛性。茶的俭朴,让人矜守俭德,不去贪图享乐;茶道的专注,让人的精神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茶水的清香,让人尤如喝进了大自然的精华,换来脑清意爽,生出缕缕佛国美景。这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茶禅一味”。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