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设备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水泵 设计电功率 运行耗电量 大流量 变频调速 强化管理 节能运行 1 序言
根据全国第三次工业普查公布的统计数字,我国风机消耗压缩机类通用机械总装机容量为1.6亿kW,其中风机约为4900万kW,水泵约为1000万kW,年耗电3200亿kWh,占全国耗电总量约1/3,占工业用电量的40%,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节能潜力很大。
北京合理用能评估中心在《北京地区公用建筑空调调查报告》中指出,1999年,北京市空调制冷的装机容量约为200×104Rt夏季空调及制冷用电量约占全市总用电量的15%~20%。其中冷冻水泵用电量约占电制冷机用电量的8%~12%,冷却水泵用电量约为12%~15%。预计北京市公用建筑每年增加空调制冷能力约50×104Rt,增加制冷空调电功率约40×104kW,其中泵电功率约5×104~6×104kW。上述数据表明水泵装机容量及年耗电量很大,与一些相关标准比较,差距较大,因此,节能潜力很大。
根据"三北"地区29个大、中城市锅炉供暖期实际能耗调查:单方实耗标准煤矿,最高64.9kg/m2,最低19 kg/m2;单方实耗电,最高5.6 kWh /m2,最低2.4 kWh /m2;单方实耗水最高0.34t/ m2,最低0.07 t/ m2。表1是北京市供热电耗指标。说明供热系统电耗较大,节电潜力很大。
电耗指标[kWh/( m2·a)]
论文关键词:低碳,教育,有效途径
一、课堂是渗透“生态低碳环保” 理念的主阵地。
课堂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渗透“低碳环保”理念的主阵地。在教学中要找准 “切入点”,适时适量地渗透 “低碳环保”理念,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大大增强他们的“低碳环保”意识。
我在讲解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电功、电功率”章节之前,我问学生:“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吗?”同学们有的说耗电,有的说不耗电,争论不休。于是我在课堂评估中及时设计了这样一道题:
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看电视,看完后,把遥控器一摁,电视关了。他发现电视机上还有一个指示灯亮着,于是他想:这时电视机是否还在消耗电能呢?一次,乘父母出差,他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让电视机处于待机状态,然后拔掉其他所有电器的插头或关掉开关,记下时间和家中电能表的读数;去奶奶家住了两天后回到家中,再记下此时的时间和电能表的读数(记录数据如下表)。问:
①在小明外出这段时间里,他家电视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时 间
电能表示数/ KWh
6月6日上午8:00
105.7
6月8日上午10:00
106.2
②通过实验,小明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③据估计,我市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消耗的电能一年有近7200KWh。若小明家有1500W的电水壶一只、60W白炽灯2只、180W电冰箱一台,这些用电器平均每天工作2小时,试通过计算说明这么多电能够小明家使用多少天?
通过课堂评估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认识到由于我们的不良习惯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在同学们中引起了共鸣。接着我及时地投影了生活中节电的小窍门:
夏天,在家用空调时,不要频繁的开启,用了几个小时后,就关掉,再开电风扇。这样就能省50%的电;在冰箱内存放食物时,食物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用数个塑料盒盛水制冰后放入冷藏室,这样能延长停机时间、减少开机时间,更节电;.用微波炉加工食品时,最好在食品上加层无毒塑料膜或盖上盖子,这样被加工食品水分不易蒸发,食品味道好又省电;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能耗可下降到50%以下;关掉不用的程序和音箱、打印机等外围设备;少让硬盘、软盘、光盘同时工作;适当降低显示器的亮度;在家用洗衣机洗衣服时,用同样长的洗涤周期,但 “柔化”模式比“标准”模式叶轮换向次数多,电机启动电流是额定电流的5—7倍,所以,用“标准”模式洗衣服,更省电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
经过类似的渗透,我发现学生们“生态低碳环保”意识浓了,离开教室、实验室、微机室随手关机、关灯的人多了,垃圾也知道分类了,电池收集箱也满了,参加“地球关灯一小时”活动的人也多了。
二、学校是“生态低碳环保”教育的实验地。
作为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渗透“生态低碳环保”意识,更重要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去调研。为此我在上完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 热和能》中的“第四节 热机”后,要求学生写一份调查报告——“学校锅炉节能吗?”不到一周时间调查报告全部都交上来了,在交流会上,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他们是这样写的“没想我们学校的锅炉效率不到8%!” “原以为袅袅的浓烟是我们校园的风景线,现在才明白我们才是校园的吸尘器!”“蓝天原来是这样被涂灰的”…有的学生还写了一封给学校领导的建议书——“还我们一个更美的校园”。 有的学生给全体师生发出了倡议———“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这些建议书、倡议书中我发现学生不但掌握了“热机”这一节内容,而且还自学了《第十七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道了“21世纪的能源趋势”、“温室效应”、“我国能源现状”、“未来的理想能源”等知识。真正实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这一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生态低碳环保”活动的实践能力。
三、家庭、社会是“生态低碳环保”教育的宣传地
对学生进行“生态低碳环保”教育 ,不能仅停在让学生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还要通过教育让学生真正视环境为已任,平时的生活过程中能够自觉自愿地留意身边的小事,留意自己的言行,并且向身边的人宣传环保的重要性。家庭、社会就是更好的“生态低碳环保”教育的宣传地。
我们可以通过“今天,你低碳了吗?”、“爸爸妈妈听我说节能”、“生态低碳环保周”等创意活动,把简洁、节能、文明的绿色生活理念带回家。了解家庭能源使用方式,学习和寻找节能的窍门,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一度电等点滴小事做起,树立节能环保观念,带动小家庭,辐射全社会。也可以走进社会,做好“生态低碳环保”的宣传,把“环保低碳生活小窍门”“空调节能小贴士”“家用电器节能小常识”等资料分发给周围的家庭和居民。还可以结合“城乡孩子手拉手”——为贫困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等弱势群体学生捐献旧书,高年级学生向低年级学生传递教科书、学习笔记等活动,在节约、环保使用学习用品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道德品质和关爱他人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 节能运行中央空调系统能耗
空调能耗是商业类建筑能耗的主要部分,据统计空调能耗占总能耗的50%~60%。所以,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也成为商家重要的资金投入,引起商家的广泛关注。笔者在河北省廊坊市的公共建筑空调系统中进行实地调查观测,并发出20份调查报告,收回13份,其中商场空调系统3份,均为全空气系统。本文针对该地区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目前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进行探讨。
一、商场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冷水机组长期处于工作状态,没有温度设定,进行开启,即使设定了温度,也不能有效地对冷水机组的开启进行自动控制。
2.主要运行设备(如水泵、风机、冷却塔)能耗过大。
3.系统运行中的水系统随室外气温变化,其波动性较大,加大了其在管路中的阻力,且稳定性差。
4.多数商场都存在空调能耗大,过度季、冬季不能采用大量新风,全年制冷机运行时间过长,并经常出现过度期或冬季室内温度偏热现象。
5.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一直缺乏比较完善、简便有效的计量核算、运行管理制度。
二、商场空调负荷特点
商场空调属于舒适性空调,设置目的是为顾客创造一个舒适的购物环境,并有利于商品的储存。商场负荷的主要特点是:大中型商场有较大的内区,人员多,人员结构复杂,人员负荷和新风负荷占冷负荷的大部分,而建筑围护结构负荷所占比例很小。为保证商场的采光和广告效应,商场使用的各种照明设备较多且发热值高(如投射灯、卤素灯等),导致照明负荷很大。
三、运行参数的设定对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影响
室内参数的高低,与空调能耗的多少有密切的关系,其中温度对其影响最大。很多资料给出了室内计算温度与能耗的关系,如《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供暖时,每降低1℃,可节能约10%~15%;供冷时,每提高1℃,可节能约10%左右”。因此,在不降低室内舒适度标准的前提下,通过合理的设定室内空调的运行参数,可以收到明显的节能效果。
四、运行管理方案探讨
1.机组的节能运行。在空调系统中,主机能耗占总能耗60%以上,因此主机的节能运行是整个系统节能的重要环节。在空调系统设计中,主机都要按最大负荷进行设计,而空调系统对每个具体工况而言,都有一条最佳的特性曲线,满足这条曲线工作,主机效率最高,能耗最小,控制主机尽量满足其特性曲线,则可以达到节能的目的。
正如上述第三点所述,选择合理的运行参数将会对空调节能运行起到明显的效果。设计中避免送风温度过低,因为当送风温度由18℃降到14℃时,在同样的房间温度下(26℃,相对湿度50%),处理新风的能耗会增加25%。因此,从健康、舒适、节能考虑,舒适性空调夏季室内设计温度确定取比室外环境温度低5℃~8℃为好,同时室内外相对湿度差也不宜太大。
2.水泵的节能运行。由于水泵在设备选型时大都留有余量,因此水泵的出水侧阀门都不会全开,有的仅能开到二分之一,这就造成了阀门的节流损失。同时由于阀门限制水量,使主机的制冷效果不理想。设计负荷运行时间约占总运行时间的6%~8%,水泵的能耗约占空调系统总能耗量的15%~20%。为此,采用变频变流量系统,使输送能耗随流量的增减而增减,具有显著的节能效益。
3.减少水系统的隐性能耗。在空调系统中,冷却水和冷冻水两大水系统的节能,即如何降低水系统的隐性能耗,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实际上,这两大水系统水的耗失量是相当大的,水的大量耗失,一则增大水资源的压力,二则也增加冷水机组、水泵和冷却塔的电能消耗,即隐性能耗。(1)冷冻水系统的节能。冷冻水在空调系统中主要起着中间载冷作用,在隐性能耗方面主要表现在管路保温的冷量损失及冷冻水流失方面,其中后者往往被忽视。冷冻水流失绝大部分是因为排污阀、旁通阀失效或关不死所致。(2)冷却水系统的节能。冷却水系统中水的流失主要在如下三个方面:①蒸发耗水。冷却塔内热水通过蒸发释放潜热而达到自身的冷却。大风量导致的出水温度降低,并不能达到节能的目的。②控制飞水,节约水耗。空气将水带出冷却塔,造成水耗称为冷却水飞水。这是冷却水系统的另一种隐性能耗。③排污换水消耗。尽管排污换水消耗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保持水系统清洁却可以减小换水的频率。
4.启停最佳控制。空调装置消耗的电能等于装置运行的时间和装置的容量的乘积,如果运行时间减少,消耗的电能就会按比例下降。对大楼不同场所的空调负荷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寻找最佳启停控制方式,并在过度季节,尽量采用室外新风送风,关闭机组,减少机组全年的运行时间,这样将既能满足人们对空调环境的要求,又能符合节能的要求。
5.加强运行管理。建立严格的运行管理制度,引入专业管理人员,在管理人员上岗之前要进行专业的运行管理培训,并进行实际操作的考核。定期对运行情况进行实际的观测和记录,做到“天天有记录,月月做总结,年年定计划”,并按照实际观测情况填写《中央空调运行情况记录表》和《中央空调运行情况统计表》。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商场空调系统运行,要在各个环节紧紧把握,不疏忽任何一个环节,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能耗。
参考文献:
[1]江亿薛志峰:商业建筑节能技术与市场分析・2000暖通空调年会论文集,2000
[2]劳文慧:空调节能技术分析[J].制冷,2004(3):18―20
[3]龙惟定:上海公共建筑能耗现状及节能潜力分析[J].暖通空调,2002(2):8―10
[4]郎四维龙惟定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宣贯辅导教材,2005
[5]刘清江韩学庭:中央空调运行管理节能问题的研究
[6]黄绪镜:百货商场空调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里,院长时军的言语间始终没有离开“一附院人”几个字眼。在他看来,医院所获得的发展离不开“一附院人”在这几年里的共同努力。“如果你说是在我的带领下,这点我是绝对不认同的,没有我们的领导班子,也不会有如今的南一附院。”时军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改革以立新
2013年7月底,时军从江西省人民医院转至南一附院。初来乍到,他首先思考的就是,这么一家医院,应该往什么方向发展,应该有什么样的目标,应该用什么办法才能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应该怎样调动全体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应该如何树立起我是“一附院人”的集体意识感……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时军与现有领导班子达成共识,明确了未来几年内的共同目标――“将南一附院建设成国家一流的现代化研究型医院”。时军清楚地意识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只有树立起共同的理想和目标,才能将团队的力量拧到一股绳儿上,致力于医院的发展与建设。
“第一流”“研究型”“现代化”,这几个词给南一附院描摹出了未来发展的美好蓝图。领导班子根据目标制定了各方面革新的策略,随即合理分工、各司其职、自上而下地全面改革由此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人事制度和干部制度的改革。医院打破编制围墙,采用全员聘用制,所有人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的方式上岗任职。干部领导则需要通过竞聘方式上岗,而且限定聘用期限。与此同时,对于骨干成员加强培训、开拓视野,鼓励其去各大医院进修学习。医院还曾先后举办“中法医院管理院长论坛”“赣台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以促进医院管理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再者是绩效分配制度的改革,这也是此次革新行动中的重中之重。时军认为,他在这一行动中扮演的角色仅是把握方向、做出改革的决定。绩效改革的具体工作全权由分管院长曹力统一指挥。
曹力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在原先的价格分配体系下,医技科室的奖金远高于内科、外科临床科室的奖金,这在国外是很少见的,也是很不合理的。此次的绩效改革正是按照“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兼顾公平、差距合理”的原则,主要考核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根据不同岗位的责任、技术、劳动复杂程度、承担风险的程度、工作量的大小等不同情况,适当拉开分配档次,坚持向临床一线倾斜。为此,医院还专门聘请了第三方团队,经过几轮访谈后,逐步推行绩效改革。临床和医技科室实行以科室为核算单元;护理以病区护理单元为核算单元,非病区以各科室为核算单元;行政后勤以部门岗位聘用情况为核算单元。由各核算单元评定考核后,再予以分配。数据显示,改革后,行政、医技、内科、护士与外科的奖金比为0.53:0.64:0.88:0.56:1,达到了预期的水平。
绩效改革方案推行8个月以来,从实际效果来看,成效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工作效率、工作量和工作质量均有所提高。手术量,尤其疑难手术量也有显著增加,医务人员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时军坦言,虽然改革必然会触及部分人的利益,但就此次医院的总体改革而言,医院总支出中的绩效支出比例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人的待遇都是有所改善的,同时保证了公正、公平。
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在此次改革中也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时军将这一重任交予了分管院长吕农华。据吕农华介绍,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在于让信息能够互联互通,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为此,医院专门成立了医院信息管理委员会并定期召开会议,管理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专门讨论临床所需、信息化建设大事件、医院信息化向前发展相关事宜。同时,医院要求临床各科室培训两名信息化工作联络员,大部分工作通过联络员向所在科室传达,遇有大系统建设项目,医院对涉及科室所有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促进信息化建设顺利进行。
迄今为止,南一附院已经逐步建立起HIS、电子病历、电子护理、手术麻醉、内窥镜管理、病理、心电、输血管理、病案扫描、影像系统、预约挂号、微信服务、检验系统、自助服务、办公OA、门户网站、电子期刊等相关系统,内部系统之间通过WEBSERVICE、视图、后台程序等多个方式进行交互。目前,院内正在实施集成平台化建设,后期将以插入式的方式在平台中进行整合。
服务与质量并行
硬实力有了,软实力又该如何提升?时军指出,医院的良好形象和口碑与患者是紧密相关的,必须将患者的服务与体验放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上。
在吕农华看来,让患者满意,首先要抓的是技术,因为这是基础。“让患者能治好病,这是最实在的。”其次便是抓安全。“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看一个患者交一个朋友。”这是吕农华常常对医生说的。做好质量和安全,同样离不开服务。随后,在她的带领下,医院从门诊服务、就诊流程、护理质量等多方面展开了有条不紊的改善工作。
第一,优化门诊服务。一是门诊大厅设立服务中心和门诊投诉站,为患者解决各类问题。二是门诊药房设立药物咨询窗口,配备专职药师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三是开设简易门诊,为那些已明确诊断且仅需开药或开检查单的慢性病患者缩短等侯时间。四是针对疑难疾病、肿瘤患者,开设多学科综合门诊,根据患者需求安排医生每天下午在门诊二楼多学科门诊进行会诊,为患者制定综合诊疗方案,使各学科专家能够互相合作、互为补充,给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治疗。
第二,改善就诊流程。门诊各科室分布实现了按疾病系统、按功能科室分区,增加、扩充候诊区,更新分诊台,增加了诊室,各楼层增设导诊人员,方便患者就诊。同时,利用信息化手段使得就医流程更合理,节约了患者的时间,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便捷。具体举措包括:开设电话预约、网络预约、现场预约、诊间预约、自助机预约、手机微信预约等各种预约挂号方式;开通微信预约、微信挂号、微信缴费、微信查询报告单等功能,实现就诊“零等待”一站式服务;门诊各候诊区均实行电子屏幕显示和广播提示叫号,维持就诊秩序;门诊大厅LED电子屏滚动显示当日专家出诊信息、专家停改诊信息;CT室、磁共振室、胸片、超声科等医技科室均使用电子显示器叫号排队系统,实现刷卡取胶片功能;增加自助挂号缴费机的功能,开通银联刷卡、预约挂号、预约取号、专家上诊查询等功能;门急诊各楼层均设置自助取报告单机,使患者及时、准确地刷卡取报告。
第三,提升护理质量。就护士团队而言,医院结合护士分层管理、落实包干制,取消护理组长管理护士的要求,组长及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分管危重患者,低年资护士分管病情较轻的患者,体现能级对应,实现扁平化管理。而且,逐步完善后勤保障支持,减少护士的非护理工作时数。此外,护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护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其中使用危急值信息系统和推行移动护理系统功不可没。
为实现信息系统的自动识别、提示危急值目标,医院设计开发了危急值信息报告系统并在各护理单元统一安装,以便临床科室能及时收到检查、检验科室通过网络自动发出的危急值报告,护理部提出了醒目提示、自动返回电话通知等要求,既满足了临床及时接收及时处置,又避免了在忙碌的情况下不漏收危急值报告的情况。同期,移动护理(PDA)系统也开始逐步在病区推行,它将护理工作站搬到患者身边,缩短了护士的服务路径,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也极大地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患者的就医感受对每家医院、每位患者都是切身的,我们应当珍惜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吕农华郑重地说道:“我们希望能做到的就是,让江西的患者不出省门就能享受到国内的一流医疗服务水平。”
后勤予保障
提及医院的后勤保障工作,曹力笑言:“举个小例子,就房屋保温而言,因为外科大楼和内科大楼做了保温材料,仅一栋楼一年内的电费就省了70多万元。”医疗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作为医院支出的大头,2014年度医院医疗收入达25.3亿元,其中药品耗材支出占比就超过60%,其中药品约占41%,器械约占21%。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器械科在高值耗材管理上创新性地使用追溯软件,并对所有进入医院的高值耗材进行条形码管理,对所有进入医院的一次性使用高值耗材进行逐一条码扫描,核对确认之后办理入库手续;对每一个高值耗材进入医院流通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做到每一个高值耗材都能追溯到从供应公司开始到患者使用的从始至终的过程。
医院在药械管理上也建立起了严格的采购决策机制、安全供应机制以及不良反应报告机制。所有医用耗材均通过科室申请,纪检、审计、财务等多部门确认,分管领导审批,院办公会研究通过,由医院组织招标采购;使用的主要医疗设备与医用耗材均与供应商签订应急供货协议,约定特殊时期相关货物供应事宜;统一建立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检测与报告体系,全院不良事件均通过内网专门系统上报,相关职能部门接收报告后进行调查,并将最后调查报告反馈至临床科室及相关职能科室,器械科不良事件同时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检测系统。
同时,医院设备的及时维修和智能管理系统有力地保障了设备的高效利用。大型设备均与原厂签订维保合同,如设备发生故障,保证2小时内响应维修;普通设备则设专人负责维修,接科室报修电话立刻赶赴现场。医院所有的医疗设备均由专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进行管理,从设备进入医院验收登记到设备报废实行设备全过程监控管理。其中,专门在血透室开展智能软件管理血透机,将机器从开机开始的所有运行情况数据储存并显示在护士站监控电脑上,对机器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临床工作人员工作量。
在节能降耗方面,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据曹力介绍,2006年开始,南一附院便被纳入南昌市工信委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医院安排专人进行节能数据统计申报。2008年,医院专门成立“院节能领导小组”,加强节能管理人员的配备、明确节能管理人员的分工,规范节能管理制度,形成了数据上报体系,将节能工作融入到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每年定期开展各项节能活动,做好节能宣传工作。
将能耗指标与科室绩效挂钩是南一附院的又一大创新。“额外的水费、电费会从绩效奖金中扣除,这也是为了督促大家尽快树立起节能意识。”曹力表示,院节能领导小组在他的带领下积极摸索出大型医院的能源管理方法。2008年,将院内的消毒供应和采暖用的高能耗电锅炉全部更新为燃气锅炉。在新设备实施前,积极从节能降耗角度出发进行前期设计,如现有新建房屋均有节能专项计算书、在新高压配电房内安装热回收装置、空调机型设计前召开专家论证会等,组织实施的院区内光源改造、院区屋面隔热绿化、外墙保温改造等针对老房屋的一系列节能改造项目也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环境效益;CO2减排量;
中图分类号: TE08文献标识码: A
1
绿色建筑的发展已经在部分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如图 1 所示。 但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使用过程中,实施绿色建筑方案往往需要增加成本投入,绿色建筑能否成为市场所认可和接受, 关键在于其效益状况是否良好。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中,环境效益涉及到当前人类最为关心的温室效应问题, 而且定量分析绿色建筑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能够为政府的决策行为提供科学依据因此本文将以苏州市为例重点分析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
图一 全国各省份绿色建筑主要分布情况
2环境效益分析
2.1 绿色建筑的效益分析
根据效益的性质不同, 绿色建筑的效益可以分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是环境效益的后果,三者互为条件,相互影响。绿色建筑的效益根据其模糊程度可分为显性效益和隐性效益。显性效益又可称为直接效益,其受益主体直接体现为投资者,绿色建筑的显性效益是指经济效益;而隐性效益可称为间接效益, 它是绿色建筑可为除投资者以外的社会其他成员带来的对环境有利、对人类健康有利的效益,隐性效益又包括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2 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分析
目前,对绿色建筑环境效益相关的研究并不是很多,主要近几年才开始发展。李静和田哲通过构建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增量成本与效益模型,对绿色建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室内、运营 6 个方面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进行了研究;吴俊杰、马秀琴等通过计算住宅楼全年负荷和 CO2减排量及协同效应,计算了天津中新生态城的经济效益;刘秀杰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结合外部理论对绿色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杨婉等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节能改造技术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曹申和董聪分析了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项成本和效益的内容和特点, 定量计算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 50378-2006为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定义,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可以分为节能环境效益、节水环境效益、节地环境效益、节材环境效益和环境质量改善效益。根据绿色建筑效益形式的不同, 环境效益又可分为 CO2减排效益、 健康效益、建材寿命延长效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CO2的排放量必然还将增长。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报告显示,如果不是实现 CO2减排,每十年全球的气温平均将升高 0.3℃,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将受到严重的威胁。绿色建筑以“四节一环保”为目标,结合当今世界的主要环境问题,节能是重中之重,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效益。
2.3 绿色建筑的节能环境效益分析
现在,由于人们使用能源不当,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资源缺乏、气候恶化。为了减弱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建筑过程中就要尽量保证低碳环保、能源循环使用、建设生态城市。绿色建筑的设计主要体现在节能上,其充分运用太阳能进行取暖,降低空调以及集体供暖的使用率,最终实现节能。绿色建筑的主要节能手段如下:
(1)护结构节能
护结构是建筑节能设计最主要的内容, 护结构节能措施是指从屋面、外墙、门窗等方面采取保温隔热有效措施。比如通过增大门窗面积来增加采光和通风面积,改善材料自身的保温性和隔热性以及提高门窗密闭性最终达到节能的效果。
(2)智能化技术节能
智能化技术节能是对空调机组、新风机组、冷冻机组以及照明设施等实行最优化的控制, 以最大化地减少建筑的电能消耗。 建筑能耗中,照明耗能所占比例较大,室内外照明系统应综合考虑节能光源、灯具和附件,为了节省电能消耗,绿色建筑通常采用高效的新型节能灯具,公共区域的照明采用高效光源、高效灯具和延时或声控开关,同时注意自然采光部位的节能措施。除节能灯具外,节能措施还包括设置节能电梯、暖通空调、室温调节器、能量回收系统等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也需要增量成本投资。暖通空调系统应控制设备的能效化比、管网系统的输送效率。设置集中采暖或空调系统的建筑可以安装新风系统对能量加以回收利用,能够取得相对客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可再生能源节能
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重复产生的自然能源, 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海洋能、潮汐能、生物质能等,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型非燃料型能源系统。 绿色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通常是太阳能和地热能, 是最易获取的再生能源。
3结论
根据对节能环境效益的分析和计算可知,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但能够有效缓解温室效应,与发展低碳经济、生态建筑相呼应,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经走过了“浅绿”阶段,正在从“泛绿”阶段迈入“深绿”阶段,因此,我国建筑领域要紧紧围绕《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发展绿色建筑。
参考文献
[1] GB50189-2005 公 共 建 筑 节 能 设 计 标 准[S].中 国 建 筑 工业出版社,2005.
[2] Dimoudi A, Tompa C.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Indicators Related to Construction of Office buildings [J].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08,53(1-2):86-95.
2011年12月28日,北京市人保局、市发改委等部门根据首都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首次划定并公布了“重点领域紧缺专门人才目录”,实施分行业人才开发专项计划。到2015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航空航天及高端装备制造等)、经济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社会领域(教育、卫生等),培养和引进一大批紧缺专门人才。在这份长长的紧缺专业目录中,既有高级国际商务营销人才、首席或高级经济学家、中医领域领军人物等传统高端人才,也包括“处置突发事件谈判人才”、“现代物流高层次专业人才”、“信息通信、网络安全、技术侦察等公安系统专业人才”这样的新型专才。北京市人保局副局长宋丰景表示,这是一个“动态调整的、导向型目录”,涉及17个重点领域的280个具体行业,人数上并无缺口总量测算。未来北京市吸引海归、引进外地人才、内部培养人才都将以此目录专业为重要参考。他解释“引进”时说,既包括户籍引进,也包括项目合作这种柔性流动。(北京晨报)
94.3%的高职生最感兴趣技术技能训练课程
2011年12月20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状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联合大学,《报告》指出,94.3%的高职生对基本技术技能训练课程最感兴趣,其次是专业理论知识课程、通识理论知识课程和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高职生对实践性强、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训练的课程最感兴趣;但是并未远远超过对理论课程产生的兴趣,说明高职生对理论知识还有比较高的要求;学生对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认同度不够高。项目组负责人认为,工学结合、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是近年我国在高职教育领域大力倡导和推广的课程,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方向。虽然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国家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了许多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总体来讲,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者还没有领悟到此类课程的精髓,追求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课程改革,从而导致课程改革不够扎实。(中国青年报)
四成海归月薪不足5000元
《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日前出炉。调查显示,海归的起薪在3000元左右,月薪在3000元-10000元的占71%,超过四成人的月薪不足5000元,只有15%的海归收入超万元。超过四成海归的月薪不足5000元。有46%的海归就职于民营企业,32%的海归还是就职外资以及合资企业,而国有大中型企业以及公务员对于海归们也有很大吸引力。1%的海归选择自主创业,七成以上的海归自主创业者集中在高科技领域。调查同时显示,虽有近六成的海归留学时选择的专业是经济、管理类,但是,回国后所从事的行业趋向多元化,主要分布在金融业(21%),文化体育教育娱乐业(18%),商业服务如咨询、法律(15%),电信及电子信息服务业(9%),制造业(5%)等。超过86%的海归表示,他们所从事的行业和所学的专业至少有部分相关,只有13.11%的海归认为两者完全不相关。(京华时报)
一、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应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合理延伸和适当补充
所谓“课外实践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具体是指课堂之外开展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因此“课外实践活动”应服务课堂,配合课堂,其活动计划在本学期教学计划确定后,根据教学进度、内容要求,按照每章节内容计划,围绕课堂内容适当地组织进行。例如在刚开始学习电学时,我们安排了“导线的检测与焊接”;学习直流电中,安排了“观察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的内部结构”;在第四章电磁感应的学习中安排了“电动机与发电机结构观察”等。总之,围绕教学内容展开的活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及时深刻理解和巩固课堂知识,另一方面也为实验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在学生实验中经常用到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箱等仪器,对它们的不同量程的原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已经掌握,但对其内部结构却没有机会观察,觉得神秘。我们安排这方面的活动后,学生看到并懂得了课堂讲过的并联电阻的分流作用和串联电阻的分压作用,对电阻的连接和量程的关系有了直观的理解。
二、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我们在开展物理课外实践活动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导线检测与焊接”“观察照相机光路并学会拍摄技术”等。在“检测、焊接导线”这一项目中,使学生首先学会了使用多用表检查导线中通断情况,然后又使他们掌握了导线焊接插片技术,刚开始,学生甚至拿不稳电烙铁,通过反复练习后,焊点焊得既光滑漂亮,又结实。
三、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与现代科技发展相适应
如何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扩展到生活实际中去?我们开展了“家电线路结构观察与简单维修”“照明线路观察及常见故障排除”等活动。我们对每一问题进行质疑、启发,使学生们感到物理就在自己身边,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才能对人类有所作为。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处理一些常见问题的应变能力,并为后续的电工、电子等课程也奠定了基础。为了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科技高速发展的状况和现代化设备,我们安排了参观卫星测控中心,参观科技成果展览,举行科技讲座,介绍科学家热爱祖国的事迹,讲述国家建设对同学们的殷切期望等,让同学们亲身感受到国家建设需要的是懂科学会技术的人才,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培养良好的品质。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学生的课外阅读
阅读是获得知识最直接最便捷的方法,也是丰富学生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课外阅读,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采用知识性阅读或探究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就是教师直接给学生一段文字,让学生从文字中获得一些有关的物理知识。比如教师让学生了解产生热岛效应的原因,就可以直接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从短文中找出答案,并进行整理归纳。探究性阅读是指教师不直接给出阅读的短文,而是抛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问题或独立或小组合作,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阅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原理。比如教师给出“太阳能热水器的水管为什么要涂成黑色”的问题,学生就要寻找与之有关的光学热学知识去解释它。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问题,同时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五、课外实践活动要注重开展社会调查
社会调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社会上的关于物理现象、物理资源等一系列问题的走访、调查。污染(废物品、废水、噪声)的产生、危害以及环保措施方面,如校内噪声的来源、污水的处理;水、电两种能源的利用、浪费及节能方面的知识,如设计家庭节水实验方案等。这种调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总结出这些现象和写出调查报告即可。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水上交通肇事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近年来,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一直保持着强健的发展势头,特别是以节能、绿色为标志的水运业在“低碳经济”时代下更是得到了迅猛发展。然而,伴随着水上交通的繁荣,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特别是频繁出现的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现象,更是严重破坏了水上交通秩序。而当前,理论界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研究关注较少,而相关法律、法规又不是很明确、具体,导致海事管理机构在处理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时存在种种障碍。本文将在概述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概念及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着重论述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移送和行政处罚问题,希望以此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学者和法学工作者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关注。
1.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概念辨析
1.1交通肇事与交通肇事罪
要辨析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交通肇事与交通肇事罪。“肇事”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就是引起事故,“交通肇事”,顾名思义就是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而引起事故。而关于“交通肇事罪”,我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对交通肇事罪有明确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由以上条文可以看出,交通肇事是一种违反交通运输法规的行政违法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交通肇事行为都会触犯《刑法》,只有交通肇事发生了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危害结果时才构成交通肇事罪。
1.2水上交通肇事行为与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
在刑法理论中,犯罪行为是指触犯《刑法》,需要受到法律追究的行为。因此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就是涉嫌犯罪,需要受到刑事处罚的水上交通肇事行为。
1.3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与交通肇事罪
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可不可以认定为水上交通肇事罪呢?根据罪刑法定的刑法原则,罪名都是由《刑法》明确规定的,不能任意增减。而我国《刑法》只规定了交通肇事罪,并没有对水上交通肇事罪的规定。但是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刑法规定的危害结果的认定为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运输除了道路运输当然也包括水路运输。因此,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是根据交通肇事罪来定罪处罚的,是交通肇事罪的一种。
1.4水上交通肇事犯罪行为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
关于交通肇事逃逸,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解释》),第三条的规定,是指在发生了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也不是一个独立的罪名,而只是交通肇事罪的量刑情节。也就是说交通肇事后有逃逸情节的将会加重处罚。综上可以看出,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本质上就是交通肇事犯罪。
因而,通过上述概念辨析,可以将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定义为指违反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导致发生致人重伤、死亡或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害结果,为逃避法律的追究而逃跑的,需要受到刑事制裁的行为。
2.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法律特征
2.1构成交通肇事罪是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客观前提
根据《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解释》第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引起的只是一般的交通事故,不符合《刑法》第三条规定的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那么即使逃逸也只是一般的交通肇事逃逸行为,而不是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
2.2主观上具有“逃逸”故意
在刑法理论上,虽然交通肇事罪是属于过失犯罪,但是逃逸行为却是要求必须具有主观故意。也就是说,行为人对交通事故的发生是明知的,其逃跑的目的就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避免承担赔偿责任。如果行为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驶离事故现场,那么自然就不存在“逃逸”一说,此时行为人的行为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但并不能认定其具有交通肇事逃逸行为。
2.3行为主体的非单一性
通常情况下,道路交通肇事犯罪的主体比较单一,就是指肇事的机动车辆的驾驶员。只是在特定情况下,根据《交通肇事刑事案件解释》的规定,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乘车人才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由于船舶操纵和驾驶通常情况下都不是由一人完成的,而是由一个集体完成的,包括甲板部的船长、驾驶员,以及轮机部的轮机长轮机员等,因此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主体具有非单一性。而在实践中,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民事赔偿责任的主体都是以肇事船舶为主体,具体赔偿责任由船舶经营人或船舶所有人承担。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刑事责任主体,则根据肇事船舶船员在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中所起的作用和应负的责任分别予以确定,在特定情况下,船舶所有人或经营人也可能成为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刑事责任的承担主体。
3.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移送
对于水上交通事故,不管是一般的违法、违章行为,还是涉嫌犯罪的交通肇事行为,最先都是由作为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的主管机关——海事部门负责调查处理的。但是对于涉嫌犯罪的行政违法行为,国务院2001年颁布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以下称《移送规定》)第三条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在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发现违法事实涉及的金额、违法事实的情节、违法事实造成的后果等,根据刑法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罪的司法解释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的追诉标准等规定,涉嫌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必须依照本规定向公安机关移送。也就是说对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海事部门是要移送给公安机关处理的。那么具体怎么操作呢?下面笔者将从移送主体、移送时间等方面来分别论述和说明。
3.1移送机关
移送机关是指涉嫌犯罪的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应当以送给哪个部门。其实《移送规定》第三条已经明确规定了是向公安机关移送。然而在实践中,笔者所在的海事部门曾将一涉嫌犯罪的交通肇事案件移送给当地公安机关,而公安机关以交通事故应由交警处理为由拒绝受理。显然公安机关拒绝受理的理由是不充分的。《移送规定》之所以规定涉嫌犯罪的行政违法行为移交公安机关,是因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案件都必须依次经过立案、侦查、、最后经审判定罪量刑,而公安机关是我国法定的侦查机关,除个别职务类犯罪案件外,所有的刑事案件都必须经过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才能进行后续的刑事司法程序。也就是说,只要是涉嫌犯罪的案件,除法律规定由检察院立案侦查的外,都应由也只能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因此,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移送机关应当是也只能是公安机关。而对于公安机关拒绝移送的情形,《移送规定》第九条规定,行政执法机关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提请人民检察院进行立案监督。
3.2移送时间
对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移送时间,《移送规定》没有明确,只是在第六条有所表述:“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下列材料:(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二)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三)涉案物品清单;(四)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五)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并不是发现涉嫌犯罪后就马上移送,而是仍然需要进行事故调查,编写事故调查报告,待事故调查结束后再将案件移送。因此,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移送时间应该是事故调查结束后。
然而,对于某些无法确定肇事船舶的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是否仍然需要编写完整的事故调查报后再将其移送呢?笔者认为无法确定肇事船舶有可能使调查陷入僵局,此时可以编写初步的调查报告交公安机关,必要的话由海事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调查,因为海事部门虽然在水上交通事故调查处理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专业技能,但是毕竟没有公安机关那么专业的侦查手段和设备,调查权利也没有公安机关广泛。如果能根据实际情况在调查陷入僵局的初期就将相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必要的时候由海事部门和公安机关联合开展调查,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行政处罚
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是一种刑事违法行为,行为人很显然要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处罚。同时,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又是一种违反了水上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行政违法行为,那么行为人还要不要承担行政责任,海事部门还可不可以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呢?
对于同一行为同时违反行政规范和刑事规范,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能否分别独立进行的问题,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的规定,只是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八条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行政处罚中的罚款与刑事处罚中的罚金,行政处罚中的行政拘留与刑事处罚中的有期徒刑、拘役等处罚效果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法律规定在此种情况下刑事处罚吸收行政处罚是很合理的。法律也没有规定所有的刑事处罚都可以吸收行政处罚,也就是说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是可以相对独立使用的。在行政处罚中,有一种处罚方式就是刑事处罚所没有的,那就是能力罚,即限制或剥夺违法行为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主要有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对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的责任人就很有必要对其进行能力罚,因为其违法犯罪行为已经说明了其不适宜或一定时期内不适宜再从事交通运输行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对于水上交通肇事逃逸犯罪行为,海事部门仍可以也应该依据海事管理的相关行政法规作出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1]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74-377.
中国总体商业环境未变
今年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就个别商业案例对中国投资环境给予负面判断,西方少数政府的官员也信口雌黄,攻击中国政府歧视外企,采取一些政策力保国内企业并为外企制造障碍,使外企在中国面临太多的“头疼问题”。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对此回应说:“中国为外资企业制造障碍”的说法完全背离事实。以美国为例,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并连续多年是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立足扩大内需,坚持市场开放,2009年美对华出口达到774亿美元,占其出口总额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下降16%。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外籍副教授霍瓦内茨也表示:“中国不断开放市场,仍然欢迎外来投资,这没有任何变化,我接触的绝大部分外资企业都认为,中国很好地遵守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做出的承诺。”
霍瓦内茨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很多国家政府都在调整经济政策和发展模式,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政府致力于发展创新型经济,推动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从长远看,在华外资企业也将受益于这一政策。
对中国投资环境正在恶化、引发外商担忧的说法,最近,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会议期间予以驳斥,他指出,去年由于金融危机,全球跨国投资总额下降40%,而流入中国的外资较2008年基本持平,只微降3%。他幽默地说,这是“企业家们用脚作出了回答,而不是政治家或者媒体用他们的嘴在说明”。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部副部长赵晋平也指出,谷歌事件只是一个个案,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不是所有的美国企业都在中国遇到了所谓的“困难”。惠普、微软等企业普遍认为它们在中国的投资达到了预想效果,对未来的前景充满信心。
事实上,中国各省市为招商引资,在土地批租、税收等方面给予外资企业最优待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外资企业在中国长期享受优惠政策。2008年以前,中国内资企业平均实际税赋为25%,外资企业仅为15%;税制改革后,外资企业依然享受诸多优惠政策。
三星集团在中国发展就享受到了许多优势资源,其大中华区总裁朴根熙深有体会地说:“目前中国政府出台的如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巨大投资将继续扩大中国的消费能力。中国的外资投资政策优惠,包括相对低廉的提供土地使用和初期的建设贷款,以及税收上的优惠等;同时,中国政府向我们提供了在电力、用水、交通道路方面的完善硬件,以及政府本身高效的行政服务。”
中国市场仍被看好
中国美国商会开展的2010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于2009年末进行,388家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参与调查。
与去年的调查结果相比,在华美企的信心有所上升,逾八成企业表示今年比去年更为乐观。而在华美企对中长期的前景展望非常乐观,91%的企业称对未来五年在华发展前景持“略微乐观”或者“乐观”态度,达到2007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中国美国商会副主席狄安华在介绍调查结果时说,这表明,在华美企正在从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中恢复过来,美国企业预期中国经济未来将保持高增长,它们普遍看好在华业务发展前景。
和近年来的调查结果一样,本年度的调查显示,超过3/4的企业表示2010年中国仍然是其全球投资计划的前三大首选目的地之一,其中,将中国列为其全球投资首选国家的比例较上一年显著上升,从22%升至28%。
在过去的几年中,富士施乐果断地将包括高端产品在内的绝大部分产能从日本转入中国,迈出了全球战略中关键的一步。目前其在深圳的生产工厂已成为富士施乐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富士施乐大中国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徐正刚不无自豪地说,“富士施乐已经在中国市场实现了几个第一:第一个进入中国的复印机品牌;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复印机工厂;第一个引进彩色复印机;第一个引进数码办公设备;第一个引进数码印刷系统;第一个引进文件服务;第一个在中国IT行业投资成立租赁公司;第一个在中国建立废旧产品回收体系;第一个在中国建立资源循环工厂。”
而在今年1月22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生产设备和高科技技术服务企业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宣布将公司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马克平的办公地点从美国本土迁至北京。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麦克・斯普林特说:“中国是我们业务增长最快的市场,公司高管常驻中国能更加接近我们的主要客户。”马克平表示,这一举措进一步彰显了应用材料公司致力于在中国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像应用材料这种越发重视中国市场的国际公司比比皆是。据统计,在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40多家非中国企业已在中国开展并不断拓展业务。
入乡随俗方能融入中国
4月13日,中国政府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若干意见》提出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
中国要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具体政策上,如政府采购方面,当然会进行相应调整。在华外企必须有灵活的应对机制,主动适应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监管环境的变化。
中国政府希望外企与时俱进,与中国经济同步,主动融入中国。
IT跨国巨头微软目前在中国所做的努力,正是希望能够将企业的经营和创新研发与中国的技术、人才、产业乃至文化紧密融合,以实现深度的本土化。
人们还记得,微软在中国曾经走过一段弯路。当年微软强势进入中国市场,微软中国的公众形象除了“巨无霸”之外就是太张扬,舍我其谁的微软强势文化在微软中国的身上也深深地打上了烙印。人们在为微软的先进技术所折服的同时,也被它的过分张扬和霸道所激怒,燃烧了“起来,抵抗微软”的民族情绪。
后来微软中国转换了思维方式,唐骏的“中国方式论”转变了微软中国霸道的行为方式。“既然我们已在这里安家,当然要做一个优秀的企业公民。我们要用中国的方式跟政府打交道,政府是我们的领导,我们要服从领导。领导的话要听,领导凌驾于你之上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