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承受生命的苦痛,或许对青年朋友来说,这些字眼显得凝重、可怕和遥远。但是,当你阅尽生命的风雨春秋,蓦然回首时,苦味和坚毅的心灵让你审视生命的历程,你会赫然洞悉承受生命苦痛的真谛。

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日复一日地推动巨大的山石逼近山顶,之后无奈地折返山麓,重新奋然推动滚落的山石。在哲人加缪的眼中,这是对神的诅咒、抗争和蔑视。设想一下,生活中的凡夫俗子孰能抵御生命寒风的肆虐?无休止的打击,难道仅仅裹挟着的是失败?临近荒漠化、盐碱化的心理苦不堪言,无以言说!

是,我们置于不可预知的自然面前,于病痛缠身之时,只会哀叹造化弄人,无力改变生命的苦痛,也无法承受生命的重负。一次偶然摧毁,已经足够了,能坚强地活下来说是一种承受的煎熬。

同情、悲悯给5·12大地震照射些许人性的光亮,大爱、善举频现海啸、飓风之后。或许对于生命个体的意义,关怀只是短暂的。慰藉滋润的是一地的枯苗,苦痛撒满的是弥天的心房。更何况,人类的隔膜、冷漠、仇视乃至血腥的冲突堪胜大自然制造的悲剧。

身负重压之后,哪怕是再轻的份量,对人的承受力都是巨大的生理和心理的考验。然而,我们不得不说,生命需要承受厚重。体味苦处,获得先验的感觉,我们的躯体和心理是不是能够多一点历练,多一点韧性。正因为承受之痛换来了跃起生命的繁花似锦,理性、冷峻地推动生命向上的车轮。

“当负担完全缺失,人就会变得比空气还轻,就会飘起来,就会远离大地和地上的生命,人也就只是一个半真的存在,其运动也会变得自由而没有意义。”“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

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国民对生命的认同,超乎寻常的坚韧,承受生命的苦痛一直扎根于民族的基因之中。中国人的“文章憎命达”堪比西方的“愤怒出诗人”。中国的博大瑰丽的文学大多成于作者遭贬黜或经历离乱之际,假使这些旷世才子都遇知人善任的明主,得以一展经国济世的抱负,如太白叩开九重宫阙,稼轩拥兵十万众,他们都成了贤相、良将,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类文化的宝库中还有这样瑰丽的奇珍异宝么?曹雪芹如果没有簪缨世家盛极而衰的亲身经历,一部《石头记》不知从何而出?

不唯如此,俄罗斯的《伏尔加河船夫曲》承受了几代人的苦难,普罗米修斯悲剧英雄承受着生命苦难,这些美学经典昭示着歌咏不衰的普世感染力。

第2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摘要:《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是米兰·昆德拉的巅峰之作,小说从哲学的高度对“媚俗”问题作了生存意义上的探索,揭示了人类生存中的普遍困境。本文将围绕昆德拉的媚俗观,从生存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的人物行为进行解读,思考媚俗与反媚俗对人的生存构成的不同影响。

关键词 :米兰·昆德拉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媚俗 生存视角

1984年,捷克裔法国作家米兰·昆德拉用捷克文写了一部享誉世界的著名小说Nesnesitelnta, lehkost byti。这部小说由中国作家韩少功和他的姐姐韩刚根据M-H.海默的英译本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翻译成中文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该书一进入汉语读者的视野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书中对人类生存的诸多问题所作的哲学意义上的探索引发了他们对自身存在的反思,与这种生存探索相联系的重要词汇——“媚俗”,更是激起了读者的兴趣。“媚俗”自德语词汇“Kitsch”翻译而来,在德国的文化语境中,该词是对19世纪中后期一种具有流行性和商业性的文化的描述和说明。西方的一些理论家如卡林内斯库、托马斯·库卡尔和艾柯等从词源学上对“Kitsch”一词进行过分析,他们认为“sketch”(素描)、“kitschen”(从街上收泥巴或把家具弄成看起来像古物)、“verkitschen”(廉价出售)这几个与廉价、垃圾、欺骗、轻易获得的相关联的单词都可能是“Kitsch”的起源。它的产生与浪漫主义运动的兴起、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贵族阶层的下移、民间文化的瓦解、无产阶级教育的普及以及大众文化的兴起都有广泛而密切的关系。在流传的过程中,该词从最初审美意义上的文化现象扩展为特定的艺术形态与美学范畴、极端的政治倾向和消费时代的大众审美趣味等多方面内涵。昆德拉在小说中对媚俗进行了哲学意义上的思考,赋予了媚俗生存方面的丰富内涵,通过人物的生活处境揭示了媚俗何以能够产生并在人类的生活中肆意横行,它在人类生存中的不同表现与造成的结果,反抗媚俗有无可能,等等。下文将一一进行解读。

一、媚俗的产生与生存的理想

米兰·昆德拉受存在主义哲学影响,在小说中直接思考存在问题,表现出对整个人类精神世界和生存状态的关怀。他用冷峻的眼光打量着隐藏在生命中的偶然与必然、灵与肉、重与轻、责任与自由、忠实与背叛等诸多对立背后的人类生存状态,揭示了媚俗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在昆德拉看来,亚当和夏娃因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而懂得了羞耻,自此以后,人便无法在公众面前赤身。那些羞于展示的东西必须被伪装和转化成另外一副模样,这一行为就是媚俗。换句话说,媚俗就是这个世界所戴的漂亮面具。他在《小说的艺术》一书的第六章《七十一个词》和耶路撒冷奖颁奖礼上发表的演讲《小说与欧洲》中对媚俗的虚假性和欺骗性作了进一步阐释,认为这种虚假和欺骗源于人类对美好自身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小说中的托马斯之所以要借用古老的神话来为自己的选择制造依据,就是为了让自己的选择看上去顺理成章,也就是让自己的生活看上去更有意义一些。他的经历也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受到外界的影响,主要是因为人的生命旅途是一条单行道,人在选择之时无从预知所要面对的结果,这种不确定性让选择变得盲目。为了对抗这种盲目,人就会自我欺骗。莎宾娜是小说中最清醒的人,在她看来,人若考虑到他人在场,就会伪装自己取悦别人,媚俗也就产生了。同时,由媚俗的根源激起的情感能够让最大多数人分享,它靠召唤深深印在人们头脑中的关键形象来让人感动落泪。莎宾娜虽然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形象的虚假性,但当她看到她所向往的场景时还是会忍不住落下感动的眼泪。这说明人的生命中尤其童年缺失的某些重要体验会牢牢地刻在意识深处,对这类体验的渴望很容易被唤起。尽管满足这种渴望的画面或事物在旁观者看来会显得矫情又做作,但对于当事人来说却是无限美好的。我们都希望生活在温情脉脉并且充满爱的世界里,这种美好的理想就是媚俗扩大自己影响力的最大帮手。

二、生存的荒谬与无法逃脱的媚俗

特蕾莎是小说中的弱者,她被命运偶然地抛到母亲所在的没有羞耻的世界里,她努力逃离这种世界,却又处处和它相遇。甚至在十几年后,她依然感觉到她所逃离的母亲的世界正从各个方向向她逼近,把她团团围住。世界在变成一个集中营,就像她和母亲生活过的那样,私生活会被彻底剥夺,她再也无处躲避。作者借特蕾莎的经历道出了生存的真谛:人被偶然地抛到这个世上开始人生旅程,有某种命定的、根本性的东西在等着我们,不拼尽全力,就不可能从中逃出。媚俗也一样,不是我们情愿选择它,而是它早已撒好网等着命运把我们抛入其中,我们像受惊的鱼一样奋力挣扎,但却不是谁都可以幸运地重获自由。特蕾莎经常做的那个梦告诉我们:媚俗是掩盖死亡的一道屏风,越不媚俗就越接近死亡。

跟其他三个人物不同,弗兰茨的命运让人略带伤感。他与莎宾娜之间隔着一堵无形的墙,他在墙上撞得头破血流,却义无反顾地一次又一次地撞上去。他的四周充斥着文化和艺术的虚空,他希望通过革命把空洞的讲演和废话从他的生活中清扫出去,使他获得解放。因此,来自曾经发生过革命的国家的莎宾娜便激发了他的力量,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他把一切让他不自在的东西都从他的生活中清了出去。与其说他崇拜的是莎宾娜,不如说他渴望挣脱外界的束缚,而莎宾娜只是他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创造出的虚假动力。弗兰茨死于虚假,尽管他一生都在抗拒谎言。他一直处在迷途之中,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这难道是他自己想要的吗?当然不是。他对环绕在他四周的媚俗氛围感到厌恶,想要获得解放,偶然出现的莎宾娜点燃了他的希望。凭着对她的虚无崇拜,他参与到了伟大的进军中,当他意识到这是一种更大的媚俗时却意外死亡。

三、反抗媚俗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在小说中通过托马斯和莎宾娜展示了反抗媚俗的几种可能方式,也一一揭示了这些方式在执行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阻碍和必然引起的后果。拂开笼罩在人物身上的悲剧面纱,我们可以更加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思想的深刻和情感的复杂,也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媚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及其扩大影响的方式。

托马斯最大限度地反抗着媚俗:他对待亲人的态度毫无一般人所向往的温情脉脉。在爱情的世界里,他享受着灵魂之爱与肉体之欢的不同乐趣,这完全与世俗的爱情观背道而驰。他选择医生作为职业也是因为他想切开事物的表面看看藏在里面的东西。他如痴如醉地寻找人们不愿意公之于众的隐秘事物,这种热情在媚俗的人眼里就跟对粪便抱有莫大的喜爱一样变态。最终,托马斯和特蕾莎死于意外,这也许就是反抗媚俗的代价。同时,托马斯还有另外一套对抗媚俗的方式,那就是永恒轮回思想。他想象着在宇宙中存在着另外一些星球,在那里人可以不断地重生,每一次重生都会提高一个层次,最后到达完美的成熟之境。一旦到此境界,人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必然正确,不用依靠既成观念,也无需自我欺骗,媚俗也就不复存在了。但作为生活在地球上没有任何前世经验的第一世的我们,自然无法验证它的真实与否。我们不禁感到失望,这种失望本身就是反抗媚俗的结果。

莎宾娜是小说中最清醒地认识到媚俗普遍存在的人,作者把她塑造成了反抗媚俗的先锋者,却又让她一步步陷入虚无。她不相信父亲和小学老师反复向她灌输的观念,而是不断摆脱原位,投向未知。她憎恶任何极端主义,也绝不愿一辈子跟同一些人为伍,重复着相同的话,死守着同一个位置。在她看来,结队游行的人们挥舞手臂并异口同声地呼喊着同样的口号是掩盖在一切入侵和占领下的另一种更为本质也更为普遍的恶的表现。她认为公众的在场产生了谎言,所以极力维护自己的私人生活不受外人侵犯,但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满足。她的遭遇让我们开始怀疑对媚俗的反抗究竟有无意义,换句话说,如何把握反抗媚俗的度才能不走向虚无成了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四、结语

托马斯身上隐藏着媚俗产生的心理基础,莎宾娜的经历又把媚俗的根源推到遥远的童年和意识深处,特蕾莎的遭遇告诉我们媚俗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招手,呼唤我们投入它的怀抱,弗兰茨的故事则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一旦成为梦想家,就会被梦想左右,而媚俗是尽快实现梦想的最好方式。所以,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充满反抗精神的托马斯、莎宾娜,还是必须借助他人的力量才能看清生活方向的特蕾莎、弗兰茨,都在媚俗编织的罗网中苦苦挣扎。他们的声音交融在一起,完美地演绎了一首命运交响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生存中的普遍困惑。从这部小说问世至今,已过去了三十余年,在这期间,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媚俗本身的词义也经历了一再演变,但它所抛出的难题却依然在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偶然与必然、责任与自由、忠诚与背叛、灵与肉、重与轻的对立也依然困惑着人类的心灵。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成为媚俗的附庸者?反抗媚俗有无可能?小说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想必昆德拉本人也无法做出判断。他向我们揭示了媚俗这一普遍的现象以及由反抗媚俗所造成的另一种生存状态“极轻”,让我们时刻警惕它们,这已经足够了。

第3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作为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明白这一点。在生命的早期,我们必须要有自己非常清晰的人生目标,或者竭尽全力让自己明白我们真正想要追求的东西是什么,总之,我们要能承载生命的重量,否则,只能在轻飘飘的世界里自我毁灭。要认识到每一天的生活都是生命对我们的恩赐,每一秒钟都是一份礼物,我们不能浪费,更不能毁伤,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要看他经常做什么样的事情。”所以,利用好我们不再回来的光阴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做有价值的事情是十分重要的。

很多大学生都爱随波逐流,看到大家在考公务员,就一哄而上,恐怕落后;看见大家在考研,就毫不犹豫地加入考研大军;看见大家谈恋爱,就害怕自己成为光棍儿。在一次又一次的趋同效应中,我们实际上成了“沉默的螺旋”,没有了主见,没有了真正的追求,走别人走的路,做别人做的事,活在别人的评价里,却死在自己的信仰中。承受着生命的重负,却还时常吼着空虚和寂寞,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成了信仰的囚徒,我们失去了自我,成了生活的奴隶,灵魂游离于躯体之外,轻飘飘、无家可归,没有归宿。

人性的复杂在书中展现得淋 漓尽致。我们的内心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的爱与恨、轻与重。形形的人和纷繁复杂的事在我们心中交织,谁能说得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小说中的主人公托马斯之所以喜欢其他的女人,是因为他想猎奇,他需要在不同的女人身上找到不一样的神奇,而他对特雷莎是一种不愿放弃的爱,不是同情,而是爱。当特雷莎在他身旁的时候,他会觉得压力的重,但是当她真的离开的时候,他会有一种被抽空了的痛苦,生命之轻不能承受。对于特雷莎而言,她也爱着托马斯,但是这种爱也是一个象征的符号,他只是区别于她曾经生活世界的一个标志,是她开始一段新生活的一个救星,因此她抓住不放。

第4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写有一部论文集,名为《十九世纪的爱情》,在这本书中,司汤达将爱情分为“激情之爱、趣味之爱、虚荣之爱、肉体之爱”四种类型,时光流逝,百年恍惚,时下的爱情也不过如此,和两个世纪以前几乎无异。从这方面来讲,人类的进步可谓缓慢。

我不是柏拉图主义者,而是爱情丛林里的肉食者,所以无法认同他的精神恋爱法则;当然,我也不认为普鲁斯特在《斯万的爱情》里所说的“彼此拥有是一种伤痛,是荒诞的需要”就是正确的。

谈到爱情,歌德笔下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在不幸中有些许青涩,而马尔克斯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里的那段长达半个世纪的三角恋则令人百般惆怅与纠葛。我更喜欢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的爱情,托马斯和妻子特蕾莎,以及情人萨宾娜之间的三角恋,虽然也有不幸,虽然也有冒险,虽然也有背叛。

记得在小说中,昆德拉在论述背叛的时候,借萨宾娜的口说过这样一段话:所谓背叛就是摆脱原位,所谓背叛就是投向未知,但是再没有比背叛更吸引人的了。

在这里,我无意宣言背叛,无意宣扬对爱情的不忠,相反,我想提倡的是“真诚”。不管是托马斯和萨宾娜的激情之爱,还是萨宾娜自身的肉体之爱,都少不了对那份情感的真诚。正是这样的真诚,能够将人们结合在一起。即使这样的“真诚”某些时候是对“背叛”自身的真诚。所以在萨宾娜那里,生活和爱情变成了游戏,没有责任,轻飘飘的,但是却有某种窒息感缠绕着她。这也正是昆德拉那句禅一样的语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所涵盖的寓意。

我相信,真正的爱情,应该是一种情感上的艺术修养,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上的美学敏感,是一个人性情上的诗化,哪怕是带着肉体的有些迷醉的闪光。

当然,正如卡琳·波斯纳克在《戴丽拉和她的20个前男友》里说的一样:生活不是电影,根本没有你所谓的激情。你等着十全十美的男人出现,这是不现实的。我并不是叫你安定下来以后不再有什么想法,而是要脚踏实地。对生活,对爱情,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要与生活中的一切都抗灾。如果你轻松地对待,生活就不那么令人窒息。

第5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山水有三重,读书与品读经典不也如此?

品经典之一重: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可见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品读经典首先要回归到原著,唯有那流传千载,经时间的检验之后仍不露破绽的源头之作才是我们知识源源不断的活泉之水。

读《论语》,你要去吟哦那“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方能体悟大方之家的处世睿智;读《鸿门宴》,你需回归那字字如明玉的方形文字,读句读、品情节,方能获得那兵家之胜败之诀,处世之变通圆滑;读柳永的《雨霖铃》,你得去吟唱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诗句,方能感诗人之所感,从缠绵悱恻中体察世间真情。

倘若只从翻译后的书中读经典,文字带着冰冷的面具,何来精髓之悟?

品经典之二重:思之所至,赏玉鉴纹。

愚者如我,读书总是兴之所至,只识文字美不美。思之所至,赏玉鉴纹。真正的经典,字字珠玑,倘若只停留迷恋于文字之美,情节事物之光怪陆离,不免流于浅薄。

读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是否需要去思考轻与重之间的关系呢?你看看这活过的人生,想想那重虽是一种具体的可言说的负担,可那轻――虚无的轻,未必不比重更沉重百倍。虚无才是人生最难以承受的重量啊!

品经典之三重:自视所存,书已成镜。

王成玉曾言:“从来没有人在读书,而是在书中读自己。去发现自己,寻找自己。”当你在书中会晤先哲与智者,在电火石光中思想激撞的瞬间,看到了自己的影子,这便是对经典的体察与感悟。

感悟常常流露于生活,生活的体验是对经典的再现。读赵明诚与李清照婚后琴瑟合鸣的时光:他们饭后坐归来堂烹茶,互问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胜者可先饮茶,“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他们把经典之爱延续到生活之爱,这才是经典的再创造再体验。

山水有三重,读书亦有三重。

先格物,再思考,而后看到自己,去体验、去感悟人生的绮丽。

午后,如果阳光澄清,往日已归去哪里?在生之极处,在思之极处。在温暖的午后,品读经典,岁月静好。

第6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是的,当时的我,不想活了,不想活在这人世间,承受这么巨大的痛苦,身边所有的人都知道你对我的背叛,就是我最后才知道这样的结局,我对你曾是如此的信任,我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的爱情中,幻想我们以后完美的生活。我们是彼此的初恋,从学校一直到现在工作,我们相恋了整整六年,你对我的好,对我的呵护,使我都不敢相信你对我的背叛。男人真的好可怕,正如你所说的,要是一个男人想欺骗一个女人过生活是很简单的事情,我就是这么一个女人,站在了被欺骗的一边,猜测你给我的一切虚幻又真实的背叛,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想过我的存在没有?你曾说过,你永远不会骗我,永远和我是最真诚的,任世界怎么变,我们彼此永远不变!誓言,在现实面前显得是这么的脆弱可笑,它是爱情的见证,也是爱情的讽刺。

你曾把我当做你的全部,你愿意把一切给我,你曾为了我而哭泣,高兴的时候像个孩子在我面前撒娇,或是像个大男人,把我捧在手心里,怕我受一点伤。你甚至嫉妒我身边男人对我一点点的暧昧,哪怕我根本不在乎那些人的存在。记得你曾经深情的唱着“我是真的爱你”,我们是身边朋友惟一羡慕和嫉妒的情侣!我们还是没有逃脱命运的捉弄,我的爱,我完全的付出、信任,我的坚持没能阻止你对我的背叛,现在的我眼泪似乎已经流干了,每天强颜欢笑地面对身边的家人和朋友,我怕他们为我担心,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会想起我们的从前;在热闹的街头,想起我们曾经走过无数次的街,说的话,做过的事;想着想着,慌过神来,在家的楼下我居然走错了路……我承受着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那么,到底选择什么?是重还是轻?我不知道。

手机上收到你的信息:“我爱你,希望你相信我,我没做过对不起你的事情。”现实让我彷徨,反反复复的真假,我已无力去辨别,我只相信,我爱一个人不会做对不起他的事情,不会欺骗他,不会和别的无数男人勾搭不清。爱,在男人的眼里也许就是这么的“轻”,而这种轻是我这种笨女人无法承受的。

阿弥乱弹琴

谁都没有把握

靠几句承诺

第7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我结识李银河并非通过王小波那里获得讯息,虽然对王小波的作品也读过不少,但至于文学外的信息他却守口如瓶,似乎没有透漏半点风声。自然对于李银河这样的人物就不得而知了,虽为著名作家王小波之妻。如今偶然之间的翻阅发现李银河所著的《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方才有所了悟。当然,也是看了此书之后才对他们二人有所了解,之前对于王小波的理解几乎皆是基于文学的范畴,即便是从文字里折射出生活之余那也不过是少之又少了。

读这本书时我并未按照常规的方式去读完,也即是从头到尾一气呵成地草草了事,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我以末为始细心去阅读,直到读到整本书的序言为止。于其间直到最后我发现原来有的生命是悲痛的,在一个外人无法理解的世界之中是悲痛的。或许有时更是轻若微尘的,随风即逝。正如米兰-昆德拉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中所说的那样:“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人常常被厄运打败,被不幸的恶魔吞噬,但李银河却恰恰相反,忍受着失夫之痛不挠不屈地有精神地活着,与厄运作斗争,与恶魔交战到底。她的有精神正是她对平常的不平常,以一个哲人的睿智思考着人生的问题,向人生寻找答案,以一种哲人的胸怀悯怀天下人之生命,其对生命点滴之思考汇聚成《李银河:我的生命哲学》这本书之中。

她不是一个哲学家,却在做着哲学家所做之事,这是与她自己本职业是有所背道而驰的。但又细想过来,任何职业并不妨碍对人生的思考,并不妨碍人对智慧的追求与爱。一个人开始对人生有了思考就足以证明了自身的困惑,人思考人生的问题从小来看关乎的是自己,从宽泛的角度去看的话是对整个人性的悲悯。不过,也没有一个人以思考人生为职业,人生的诸多问题是没有答案的,想到最后也得不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倘若不想人生又是极其困惑与迷茫的,想的话至少目前的困惑得到解决,不想的话眼前的问题会一直纠缠不清。而李银河却开始了一个人的征程,一个人的战争,踏上一条自我朝圣之路。

在很多人的眼里她的言论或是她的观点都是眼中钉,不取出来难以忍受,取出来又血流不止。于是左右为难,自然对她的评论也是褒贬不一。毕竟中国这样的社会与日本或者欧洲的部分国家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性似乎总是一个比较忌讳的问题,倡导者必然成了儆猴的牺牲品。譬如她秉承解构主义自由立场,支持同性婚姻引起了轩然大波,她之所以如此主张或许与她职业有关吧,毕竟她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学的女社会学家。对于她的诸如此类的观点与主张我倒不觉得奇怪,似乎倒有一种预言家的先知先觉,比如同性恋初来乍到中国之前一直是一个忌讳敏感的问题,可如今却屡见不鲜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是一种预见性还是一种观念接受的间歇性?但是很多人却因此而大放厥词地一味评论言论与观点的如何如何,却都是以一个非专业者的口吻说着专业者的话语,哪里还有理解的空间。或许正如她说:“许多人不理解她,但她理解另外许多的人。当历史行进到一个新的制高点时,回首社会进步旅程,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隐匿的不是骄傲自满的口吻,而是一种希望获得理解却又不得不继续行进的无奈。或许这一切注定是一个人的战争。

完整地读完整本书之后发现她是睿智的,虽然大多篇幅有着生活之中的琐碎与细微之事的叙述,但对人生点滴的思考都是极其深刻的,在此我不忍割舍地摘写一部分:

“人怎样才能快乐?其实一点都不难,只不过做到两件事,人就会很快乐:一是身体的舒适,另一个是精神的愉悦。”

“给自己的个性一种风格,这是一种崇高而稀有的艺术。真正的自我并非某种存在于那里可以被找到或被发现的东西,而是某种必须被创造的东西。”

第8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关键词:开篇 意象 场景

中图分类号:I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8-0000-01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把优秀文章的比例结构形象的概括为“风头,猪肚,豹尾”,风趣的体现着传统文学在开篇上的严格要求,即要像风头一样,精巧美丽,提神醒气而不得冗闷。高尔基曾说“写小说最难得就是开头”,的确,开头是作家呕心沥血的艺术品,无论是《三国演义》“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样开门见山式的开头,还是《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这样直奔主题式的开头,或是像《穆斯林的葬礼》中故人游旧地的设置悬念式的开头,都体现着作家独特的创作个性和气质风格,因此福楼拜说:“风格就是生命。”

“意象”一词最早起源于中国古典诗歌,经过后来不断发展成熟,如在叙事性作品中,作家往往运用一个感性形态来体现主观感觉和思想,张爱玲即是这样一个善用意象的独特作家。“四十年前的上海,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在《金锁记》的开篇中,作者推陈出新,将一个传统文学中的常用意象赋予新的意义,轻描淡写而又不失神韵的为整篇文章奠定了苍凉的基调。

单是阅读开头,似乎就注定这是一个平凡而凄惨的故事,无论如何,我们都没赶上,年轻人的想象也好,老年人的想象也罢,或陈旧或欢愉,回首这一路走来,都不免有几分凄凉,这也是作者巧用意向的目的之一,从一开始就为全文奠定着悲凉的情感氛围。

整篇小说中,月亮似乎成了女子不幸命运的诅咒和标志,长白在月下吹着余音婉转的口琴,寿芝在卧房孤独的看到一轮大而白的月亮,这月光映照下的女子不约而同的都有着相似而迥然的悲剧命运,这也包括造成长白和寿芝悲惨命运的始作俑者――曹七巧,她自己才是这皎白月光下悲剧的典型代表,在花一样的年龄,她选择了一个黄金枷锁,以为用这金光闪闪的黄金就能照射自己人生的光芒,却最终只能是“欲爱而不能爱”,在一点一滴一刹那的时光中被消磨生命,被扭曲心理,用一把金锁交换这一生爱的自由和幸福。皎洁而略显苍凉的月光正注视着这一切,映照加剧着故事的悲剧性和悲剧的深刻性。

《金锁记》中的月光,或浓墨重彩,或略略几笔,都映射着月光下的人事物。前三十年的人已经死了,三十年前的故事也讲完了,而以后呢,愿意用黄金的光来影射自己人生光彩的人还大有人在,这样欲壑难平的现实永远没有尽头,就像这轮明月,依旧这样,升了又落。

不同于张爱玲浪漫主义的意象式的开头,以作品极强的现实主义批判性而著称的巴尔扎克则把对现象的反应作为作品的重点来刻画,尤其是其中的景物描写,环境描写。

“贡夫朗家的沃凯太太经营着一家经济实惠的膳宿公寓”,小说一开头,作者直奔主题,用生动逼真的笔触展示了一段全景式的细节描写,为塑造人物提供背景,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人物活动的大舞台“伏盖公寓”,巴尔扎克运用自己对绘画独特地见解和领悟,全方位,立体式的,仿佛远近镜头切换式的对公寓的一切进行描绘,大到街区、地理方位,小到厨房内污秽不堪的洗碗槽,“霉烂的酸腐气息”这一切仿佛都扑面而来。精细入微,准确逼真的局部描写有条不紊,精巧的细节,俯瞰式的全局,生动灵活的描绘更添景物的线条性,作者用张弛有度的灵活笔触再现着法国十九世纪真实活现的场景。

这样有生命力的图景为小说做了完美铺垫,伏盖公寓像极了当时的现实社会。作者一方面要做一个历史学家,真实逼真的再现当时的社会,而另一方面又要做一个哲学家,反观社会、反观世界。通过这样大篇幅的物质环境描写,及与后文的写作相互照应,为小说的理解深化奠定基础,在反映现实寄托思想的同时,作者又遵从传统小说写作的笔法,将小说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一一交代,增强其现实性,作为十九世纪法国代表作家之一,巴尔扎克正是运用这样生动逼真的现实描写来反映现实,深化思想。

大部分作家对小说的创作都进行了独具匠心地谋篇布局。《穆斯林的葬礼》中叙述顺序的交替使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米兰・昆德拉法场的小说叙述手法等等,作家反复修改,炼字炼句,而很少有灵感触发,一气呵成的作品。但美国作家凯鲁・亚克正是一个反面典型,三周没昼夜的咖啡码字,《在路上》就这样在打字机上诞生,他说“狂野的形式是唯一能容纳我所要说的东西的形式,关于每一个形象,每一个记忆,我心里都有许多话要说,愁得几乎要爆炸了,我有一种非理性的贪欲,我想把我知道的一切记录下来。”也许正是这样独特的创作初衷,让这部被称为垮掉一代的人的作品,因其真挚深刻的情感使之从“另类”走向“经典”。

“我第一次于遇见迪安是在我同妻子分手不久之后。我害了一场大病刚刚恢复,关于那场病我懒得谈,无非是同那烦得要死的离婚和我万念俱灰的心情都少有点关系。”

没有时间,没有背景,我万念俱灰,对一切失去信心,而此时又恰好遇见迪安,于是在内心的欲望和迪安的诱惑的共同驱使下,没有多少时间,没用多少笔墨,我就在作者的安排下上路了。从一开始,小说的风格就已经确立,纵观全文,没有小说必须的明显的激烈冲突,对主人公的塑造也模糊不清,连主题似乎都难以捉摸,没有引人入胜的开头,没有大悲大喜的结尾,全书的起笔落笔似乎都只是在路上的普通一段。

开头没有交代过去,结尾没有告知未来。文章就是随笔起之,过去在路上,未来也在路上。在路上的波澜不惊的开始,蕴藏无限希望,在萨尔万念俱灰对一切都失去信心的时候,他上路,也许在他看来,上路就有希望。

第9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范文

就在最近,又重温了一遍1998年上映的一部巴西电影,名字就叫《中央车站》。故事讲述了靠给不识字的人写信为生的朵拉帮助刚出场就失去母亲的男孩约书亚,一路寻找从未谋面的父亲耶稣。

从地理位置来看,楚雄地处云南中部,东靠昆明,西接大理,南连普洱和玉溪,北临四川攀枝花和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隔金沙江与丽江市相望,这使得楚雄多少有点像电影里那个名为“中央车站”的小火车站,一直以来,从昆明途径大理、丽江,或者从丽江、大理返回昆明的游客,必定经过楚雄,但是楚雄也只是作为休憩之地。如同旅途劳顿的人们在树下休息一样,常常忽略身后的大树,而没有转身好好审视领略身后的风光。所以,长期以来,楚雄一直笼罩在昆明、大理、丽江的盛名之下,而独自尴尬地存在。

但是随着元谋人化石、恐龙化石和青铜文化的发现,以及近些年政府的大力宣传,和周边省市大批自驾游游客增多,楚雄的知名度日益被打开,受到了各大旅行社和游客的青睐。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聚集这里,感受这片被忽略的土地。

旅途的过程就是寻找的过程。如同《中央车站》里的朵拉和约书亚一样,虽然没有找到约书亚的父亲耶稣,但是他们各自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朵拉找到了生命的美好也找回了自己,而约书亚则找到了自己的两个哥哥,找到了家。

脚步所至的每一处,都有风景,都该成为风景,而不只是一个休憩地。这时候,你会发现天空、乡村、田野、泥土、古老的传统和故事一起打开了它们的窗子。

【2】楚雄的厚重与轻快

“轻”与“重”,是两个极具诱惑性的词语。

正因为这样,昆德拉才会花费心血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里作一番讨论。人有灵魂和肉体,也就有轻重之别。其实不光人类如此,城市也如此,因为文化、历史而具有轻重之分。有的城市是厚重的,穿梭其间,令人感到历史的深邃和沉淀;有的又是轻快的,行走其中,让人心情舒畅明媚;而楚雄既厚重又轻快。

这里是世界恐龙之乡,是东方人类故乡,又是中国彝族文化大观园。

穿行其间,能够感受生命的演变和进化,以及在这演变和进化中衍生出来的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滇西佛教圣地,林木参天、古藤缠树,草坪如茵。千年盐都石羊古镇和黑井古镇的幽静淡雅,光禄古镇将军府的陈年往事和百亩荷花田的婀娜多姿,彝人古镇的万种风情;元谋土林的巍然壮观,禄丰恐龙谷的妙曼趣味;“紫溪园”山水秀美,与山下彝寨,苗寨田园风光相映成趣;“亮水塘”烟波浩渺,林海莽莽,马樱簇涌;“紫顶寺”庙宇辉煌;响水箐飞瀑如帘,香果林树婆娑;“寂光寺”寺庙遗迹深藏林间;寨林古道有沩仰宗法师舍利塔;“紫溪彝寨”葫芦笙、羊皮鼓伴篝火对歌,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梅葛》古韵。彝族十月太阳历文化园,有“一海一瀑四广场、六寨八区一条龙”景观;另有城南万家坝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铜鼓,所有的一切构成了蕴韵浑厚的人文景观,也构成了一种轻与重的跳跃和淋漓感。

【3】不该错过的美好

逃离,这似乎是生命一个永恒的命题。

如同埋藏在禄丰恐龙谷下的的那些恐龙化石一般,人们至今没有猜测出那些恐龙的集体出走是因为什么,只知道它们在迁徙,在逃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