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桃花源记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桃花源记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桃花源记教案

第1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一.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挖掘人文内涵

阅读教学对话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分析、感悟,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身份”的合理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在问题情境中实施教学”的要求。同时,教师在“用教材教”的过程中自身也得到了发展。

案例:有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母亲》教学片段。

思考问题1: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

学生明确1:“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思考问题2: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

学生明确2:“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她丈夫来照管她。”

思考问题3: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样做的?

学生明确3:“请了几位本家来……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表现了母亲的“刚气”,说明母亲的性格中有“柔中带刚”的一面。

思考问题4: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母亲?

学生明确4:由母亲的身份决定的。母亲的身世——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

教学这篇文章,教师一般从“恩师、慈母、严父、严师”这些品质去解读,事实上,作者是把母亲摆到中国封建礼教背景下去写的。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了母亲“身份”这一特点,用文体特征的“刀”去解读了文章所写的不一样的母亲。

二.从“执行教案”走向“动态生成”,构建人文课堂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是一个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的教育过程。而和谐的课堂,就要教师能够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从学生那儿得来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自己的预设,做有效的生成催发者,做生成信息裁剪者,使学生思绪飞扬,使课堂和谐非凡,使我们的教育精彩无限,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案例:有位教师执教《桃花源记》,教师按照预设讲解到第四自然段时,学生忽然站起来提问:“老师,渔人真不讲信用,桃花源中的人好酒好菜招待他,并再三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为什么还要向外人说呢?”

教师顺势引导大家思考这个问题。某位同学的回答“因为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好地方,他是忍不住告诉了外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不料,又有学生提出“渔人既然抑制不住好奇心,那他为什么不告诉‘邑人’,让大家有福共享,而要告诉太守呢?”这一正击中要害的问题。该教师当机立断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疑问的解决融入了同学们对文本的进一步认识,学生也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只有充分尊重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满足学生眼中的渴望,课堂才会闪耀创造的光辉,涌动生命的活力。

三.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增强人文体验

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有一位教师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教师问:“从这则故事中,我们最该学习的是谁?”不料,回答“孩子”与“骗子”的声音不相上下。此时,教师没有下“权威”结论,按自己的教学步骤“圆满”完成教学任务,而是举行一场即兴辩论赛:“好,我们来看谁的理由充分。”回答“孩子”的为甲方,回答“骗子”的为乙方。经过唇枪舌剑的思辨讨论,大家渐渐明确了认识,课堂气氛和效果极好。

第2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第3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第4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初中语文动态生成研究学情开放教材优化教学著名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这指的就是课堂教学中生成的精彩。新课程改革也明确提出:要造就课堂生成的精彩。在教学中要摆脱机械执行教案、严格照搬教材的教学思路,要在充分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中所出现的随机情况,对预定的教案进行灵活的调整,使所生成的教学超出预定的教案,使课堂教学处于不断生成的动态过程中,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动态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学情的研究、教材的开放、教学的优化这三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艺术性的设计,构建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得以发挥,思维得以展现,个性得以张扬,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高。

一、研究学情,预设教学的动态生成

学生是教学的主要对象,我们的教学是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要实现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精彩就要深入研究学情,对学生的情况全面了解,只有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更好地进行课堂预设,才能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随机表现对教学作出最科学合理的调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1.了解学生的智力因素

这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接受水平等。我们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以学生的实际的学习情况为基础进行教学设计,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才能激起学生对学习浓厚的学习兴趣与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使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的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来完成知识的构建过程,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因此我们要深入研究学生的学情,以让教学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但我们同时也认识到学生的语文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有着较强的阅读能力,有的学生作文写得好等。我们要想实现学习本位的回归,就要深入了解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正是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这样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我们可以依托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指导,进行相应的评价等。

2.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主要包括兴趣、爱好、性格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才能准确地预测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作出不同的调整,以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更能够激起学生内心深入强烈的求知欲与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将课堂教学推向。

二、开放教材,促使教学的动态生成

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要用动态生成的眼光看待教材,要摒弃那种视教材为权威、为经典,教学时严格地照搬教材,不敢越雷池半步的教材观。我们要实现教教材转为用教材教,要对教材进行适当地调整,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1.创设新角色,让学生融入教材

角色扮演是我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帮助学生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体会文章语言描绘的精妙。但其不足在于学生无法摆脱教材的束缚。通过创设一个全新的角色,引导学生从全新的角度来客观看待,更利于学生个性与想像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课时,我让学生当导游,带领游人来参观桃花源,让学生当记者,进行采访。这样通过让学生体验新角色,更能让学生从新的角度来欣赏文章,展开积极地对话,更容易使学生产生全新的体验。

2.设计新练习,提升学生认知

学生有着丰富的想像力,通过设计开放式的练习形式,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人的个性,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超越教材,设计新的练习,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挖掘。如在教学新课时,我们可以针对学生感兴趣的某一点设计交流讨论,或让学生进行写作,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实现学生认知的内化与提升。

3.加强学科整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大的语文教学观,要打破学科限制,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向学生展开内容丰富的跨学科的语文知识,从而使学生建立开放的学习观。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在学科整合教学中具有一定的优势条件。在教学中我们要立足语文知识,加强学科渗透,将天文、地理、历史、音乐、美术等融入语文教学中,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

三、优化教学,造就动态生成的精彩

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我们在备课时要充分预设教学的精彩,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不能严格地按照教案进行教学,而要根据学生的随堂反映作出合理的调整,使教学摆脱程式化与机械化,走向开放化,从而造成课堂教学的精彩。

1.开展个性化阅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教学中还学生以阅读的权利,让学生展开充分地个性阅读,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这是促进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个性化的见解,让学生的思绪飞扬,展现生成的精彩。

2.根据教学实际调整教学程序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严格地执行教材、照搬教案,片面追求教学的流畅性与完整性,不允许课堂上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些所谓的不和谐的声音正是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如我们将教学分成生字的认读、课文的分析等模块,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具体的反馈情况对各模块的教学时间与教学顺序等进行合理的调整,使教学更符合学情与教情,使学生的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要执著于教材与文本的挖掘,为学生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使课堂教学展现动态生成的魅力与精彩,让学生在教学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缪琴.初中语文“动态生成”教学的有益思考.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11).

[2]陈灵芝.初中语文态生成教学的课堂引领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第5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通过教材和教案结合的形式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课后通过家庭作业的形式巩固课堂内

容。这样的教学构成形式单一,不仅课堂内容少,教学质量也不高,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显然是不合理的。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多媒体技术构建灵活丰富的语文课堂,开阔学生的思维,重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中语文教学主要还是以课文分析为主,而单纯文字性的分析过程往往是枯燥的,对于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也比较模糊。

如果课堂教学还是以阅读和背诵等为主,学生只会完成机械式的理解,更加深层次的理解比较难以完成。正因为初中语文的抽象性,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理解情境非常重要。比如,写景类文章《济南的冬天》,文章中心是围绕写景抒情展开的,如果教师通过文字分析景色内容和情感表达,学生只有印象上的概念,视觉和情感并没有直观的刺激,理解是间接的,教学质量因此难以提高。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够将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整合起来,课堂上教学资源的展示更为高效。教师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展示真实情况下济南冬天的景色,这种直观的视觉感受结合文字表达,学生能够将这种学习感受与生活体验形成一种联系,在相似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可以更好地感受这样的对应关系,久而久之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多媒体辅助教学内容多样,比较容易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可解决平时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另外,学生感悟得越深刻,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话题也就更多,能极大地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性,被动学习的课堂成为学生主动感受的课堂,课堂效率自然也会提高。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建筑艺术为主题,选择了几篇典型的文章。《凡尔赛宫》一文主要介绍了法国巴黎著名的凡尔赛宫的壮丽景观,描写条理清晰,有较强的代入感。但是凡尔赛宫对于学生的理解只局限于文字概念,这样的理解显然是不够的,对于写作手法的掌握也不够深入。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安排一项学习活动,制作属于自己的导游PPT,以凡尔赛宫为目标景点,从网上了解凡尔赛宫的建筑历史、建筑特色、外观照片和细节照片,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进行导游展示,到重点部分尝试让学生分析其艺术特色,看谁介绍得最仔细、最生动。这样的课堂活动利用课件展示,以导游这一引导线索形成动态的浏览过程,结合照片和文字分析有联系地形成图像记忆,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也符合初中语文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突出学生自主学习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提倡将学生自主探究,改善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关系,让学生在自我探索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自主学习的优越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习惯。多媒体辅助教学还可以利用网络,快速获取所需信息,交流平台还能让学生和教师无间隙交流,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更加多样化,无论是自主探究搜索资料探寻问题结果,还是在交流平台上与同学或教师讨论得出问题结论,都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记忆。

初中语文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加入了很多古诗词和文言文,这些内容在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难度,一方面因为古文生僻字较多,语法也与现代汉语差距较大,另一方面寓意更加深刻,不仔细思考难以发觉更深层次的内容。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带有一定的传说色彩,讲述一个渔夫误入世外桃源经历的大同生活,想要再次寻找却没有结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让理想化的生活景象与现实生活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实生活的残酷。这样的深意与作者的背景有一定的联系,如果没有好好了解很难理解作者作文用意。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可以尝试让学生借助文章注释进行理解,课堂上通过动画片的形式直观地展示故事内容,再让学生修正自己对于文言文的释义。先让学生对文章有明确的了解,才能引出对于作文用意的理解。如果教师像介绍作者一样,学生知识机械式的记忆,不会主动地将作者背景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还是存在障碍。不如把了解作者背景的任务交给学生自己,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像阅读故事一样了解写作背景,这样不只是记忆的过程,还能更好地将文章内容与背景综合思考。如果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还可以通过交流平台与同学或教师进行讨论,不断形成正确的思路,体验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多媒体辅助教学固然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还是要不断探究提高策略。比如,如何提高课件的内容效率,减少多余的具有干扰因素的内容,确保课件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能够高效获取知识。又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时机,对于那些难以掌握的抽象概念可以利用形象化教学手段加深理解,但写作练习等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仔细思考,这时也就不必采用多媒体教学,所谓好东西要用在刀刃上。总之,多媒体辅助教学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改进,真正将素质教育作为重点更好的开发课堂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张隆清.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初探[J].新课程:上,2011(07).

[2]刘亚清.谈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 2011(32).

The use of Multimedia Aided Teaching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Chinese

Yu Meihong

第6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早上六点三十分,外形为哆啦A梦的闹钟准时响起,小池赖床5分钟才懒懒地起来洗漱。妈妈已经做好了早餐在饭桌前等她,小池左手捏着奶酪猛咬,右手提着汤匙不断地往嘴里灌蛋花汤,她的嘴巴已经无暇抱怨这种早餐搭配,妈妈却在一旁唠叨:“哎呀慢点吃慢点吃,不是七点十五分才上课嘛,来得及……”“你以为我会飞啊?”小池终于耐不住了,“路上就要二十分钟……呃……”就在这时,小池噎着了,打了一个嗝。

小池没在意,加快速度把早餐消灭,然后提起书包,风一般出了家门,还没忘把门带上。

这时是六点五十分,小池看了看手表,应该还来得及。

然而,她并不知道,就从她打嗝的那一刻起,这一天就已开始变得不平常。

早读课上,小池觉得喉咙里似乎有什么堵着,灌了好几大口的水也于事无补。“呃!”毫无预兆地,小池又打了一个嗝,幸运的是同学们都在埋头读书,她打嗝的声音被读书声埋没了,似乎连同桌也没有听见。但她还是不得不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下一次打嗝会是什么时候,小池盯着黑板上方的挂钟一秒秒数着,很快就要下早读课了,她希望自己不要再打嗝……“呃!”……似乎是不可能的事。

第一节课是小池最喜欢的语文,前十分钟在她时刻戒备中顺利度过。十分钟后进入新课程《桃花源记》,张老师便让大家自己预习,她开始在黑板上板书。教室里一下子安静得像教堂,只隐约听得见粉笔画在黑板上的沙沙声。小池的心思根本不在课本上,她心里有个声音在默念:千万不要,千万不要,千万不要……

“唐小池。”张老师突然叫了小池的名字!

小池被吓了一跳,抬头看着张老师,发现她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板书完了,正一脸笑容地看着自己。

“请你把课文第二段念一遍。”张老师慈祥地看着小池――她的语文科代表。

小池站起来,念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呃……”一个嗝打断了小池的朗读,小池忙用手捂住嘴巴。

最不愿看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四周一片寂静,却渐渐夹杂了一些同学的窃笑声。

“继续念下去吧。”张老师说。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小池只好继续,“呃!”却又打了一个嗝。

几个后排的男生终于憋不住了,爆发出刺耳的笑声。不过马上就被张老师喝停了。

小池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她愧疚地望向张老师:“老师,我、我不舒服……”

张老师理解地点了点头,示意她坐下。

一坐下来,同桌余卉就问怎么啦,小池摇摇头,却快要哭出来了。

好不容易撑到了下课,张老师来到小池座位旁:“小池,你跟我来。”

小池站起来,在同学们好奇的目光包围下离开了教室。

“小池,”回到办公室,张老师放下教案,说,“你是语文科代表,班里朗诵课文数你最好。是这样的,明天下午学校会在阶梯教室举行一个诗文朗诵比赛,老师希望你能作为本班代表参加一下。”

小池只点了点头,她连话也不敢说了。

回到教室,小池还在担忧还有多久才能不再打嗝,坐在身后的刘迪拍了拍小池的肩膀。

小池问他干嘛,刘迪说:“你课堂上是不是打嗝了?”

小池“哼”了一声,不想理会这个总是戏弄自己的男生。

刘迪又说:“我知道怎么可以不打嗝。”

小池犹豫了一下,终于回过头:“说吧。”

“你最讨厌谁?”刘迪一脸坏笑。

小池却是毫不留情:“你。”

刘迪耷拉下脸,下一秒又变得神采飞扬:“是这样的,小时候有一回我总是打嗝,奶奶就告诉我,你只要亲一下你最讨厌的那个人就没事了,我那时候最讨厌奶奶……”

“混蛋!”小池回过头,发誓以后都不理他了。

小池的这一天过得比任何一天都要漫长,忍耐是一件最费力气的事情,晚上回到家时,小池觉得自己快要累坏了。

吃饭的时候小池问妈妈:“今天我老是打嗝,怎么才能让它停下来啊?”

妈妈“哧”地笑了:“打嗝算什么事啊?待会就没事了。”

小池放下了筷子:“不是啊妈,我从今天早上,对,吃早餐的时候就开始了,一直到……呃……你看,一直到现在还没好。”

妈妈还是说:“明天就没事了。”

小池露出不满的神色,却不敢让妈妈看见,拿起筷子低头扒拉起碗里的米饭。

明天就没事了吗?下午还有朗诵比赛呢,要是到时候还没好就糟了。小池忧心忡忡,一吃完饭就躲进了卧室,打开电脑,在百度上输入:怎么停止打嗝。

一大堆问答网页跑了出来,还有一些医院的广告。小池挑出可信度比较高的,一条条看下来,但实施度高的却寥寥无几。小池一边滚动鼠标滑轮一边埋怨:我要的是速效法不是要长命百岁啊混蛋。

关掉电脑已经十一点了,小池匆匆洗完澡,躺在床上。

“呃!”又打嗝,这次间隔的时间最长,害得小池还在心里偷偷地认为已经没事了。但现在却更没底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好,下一次打嗝又是什么时候到来。

“天啊啊啊啊啊……”小池在床上翻来覆去翻来覆去,网上最靠谱的几种方法她都试过了,可怎么还是不行呢?

突然,小池想起了刘迪的偏方,不是真的要亲一下自己最讨厌的那个人吧。怎么可能!小池甩了甩脑袋,唐小池你理智点!可是一秒钟后刘迪说的话又占据了小池的脑海,鬼使神差地,小池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毕业照,目光闪闪缩缩最后却还是定在第四行左起第三个人身上,他是小池六年级的同学,叫大饼。

没错,小池最讨厌的并不是刘迪,而是大饼。大饼是个胖子,很爱吃,又很脏,整个人就给人一种油腻和邋遢的感觉。这还不是小池最反感的,更忍无可忍的是,大饼总是用他沾满零食渣而且油腻的手扯她的辫子,害得她都快要被同班女生孤立了……

就算明天下午被笑死我也不会亲这个猪头啊!小池把照片塞进了抽屉。

十秒钟后,小池又把照片拿了出来。

非常渴望能在朗诵比赛中拿冠军……不能辜负语文老师的期望……这只是照片而已……闭上眼睛亲下去就不会恶心了……加油吧小池你可以的……

“bilibilibili……”手机来电铃声突然响起,小池被吓得猛地睁开眼睛,嘴巴距离照片还有一寸。

小池拿起手机,按下接听键:“喂?”

“小池你下来一下,我在你家门口,有要事……”

“搞什么啊……”小池埋怨,可对方已经挂机了。

小池看了看手机屏幕,果然是刘迪。

“大爷,你能不能看看现在几点……”小池打开门,刘迪坐在捷安特跑车上,一脚着地,“有什么事电话里不能说啊?”

“我怕说了你不会下来。”刘迪拿出一瓶装满浅褐色液体的“怡宝”递给小池,“我奶奶泡的茶,打嗝的话喝了,一会儿准没事。”

小池一脸鄙夷地看着“怡宝”,刘迪忙解释道:“放心吧这是我一买来就倒光水用来装茶的……”小池一脸鄙夷地看着刘迪:“说,你,有,何,居,心……”

刘迪愣了一下,很快又变成笑脸:“不要我走咯。”说罢瞬间已掉过车头离去。

“喂!”小池走出门口,刘迪的身影飞快地闪过街角,门前的地上却留下了那瓶茶。

“有没有那么神奇啊?”小池回到卧室,坐在书桌上,看着怡宝瓶子里的茶,算了,反正喝了也不会死,她拧开盖子,小抿一下,味道有点酸涩,但还算不赖,于是她又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

小池想,刘迪其实并没有那么讨厌,说讨厌他是因为有一次他扯了她的辫子,不过她生气后刘迪就再也不敢这样做了,不像大饼。很多时候刘迪还是蛮好的,比如在她做值日的时候帮她倒垃圾;提醒她哪门作业明天要检查;还有这一瓶,深夜十二点的“怡宝”……

Cut ――小池打断脑海里电影胶片般的画面,她发现一个天大的问题,刘迪这么做,该不会是他喜欢上自己了吧……

“呃……”打嗝切断了小池的顾虑,这种茶根本就没用啊笨蛋!不过小池却笑了,这根本就是刘迪奶奶作弄他的把戏吧,就像小时候那样轻易地骗到了小刘迪的亲吻,怎么可能亲一下最讨厌的人就会没事呢,相信这种事的人真是笨死了。

尽管如此,小池这时的心情却是一天中最好的,她躺在床上,不知为什么总有一种预感,明天醒来后自己真的会不再打嗝了。甚至不只是预感,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肯定……

第7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可视化的英文单词是Visualization,它来自英文的Visual,原意是视觉的、形象的,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其他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并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可视技术从低到高依次为符号、图标、图示、结构图、流程图、因果图、坐标图等。信息技术的运用确确实实可以充分发挥思维的可视化效能,将不可见或抽象的信息用形象的图像、视觉效果或图片来表示,使这些信息在人们的感觉和想象中可视。研究表明,人通过视觉所获得的信息占获取信息总数的60%以上,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和掌控者。教师更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发挥思维的可视化效能。

1 根据学生注意特性,设计有利于知识记忆的场景

不得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每一个儿童在刚刚入学时,没有厌学情绪,他们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对知识都有着好奇心,对学习是带着“乐学”而来的。这说明每个学生都想注意“学习”这件事。如此就更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注意这一特性,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贯穿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语文学科文言文背诵相对来说比较枯燥,这就需要激发学生兴趣,吸引注意力,将学生痛苦的背诵过程转变为一种相对快乐的记忆过程。例如,背诵《桃花源记》第1、2段时,为求直观,往往采取画图的手段,引导学生按照记叙的顺序划出小溪、桃林、水源、小山、小口、光等,利用多媒体电脑展示上述相应图片。也可由学生手画图片,利用展示台进行展示,画得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画出这些物之间的联系,以调动学生尽可能多的器官(眼、手、耳、口、脑)参与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此种记忆方法适合描写山水的文字,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更透彻、更系统,从而进入会学、乐学的良好循环。

2 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设计有利于知识内化的情境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形成了所谓的差生和好生。这是由于学习好的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内容很好地转化为记忆、概念后形成了知识;学习差的学生则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一步,而仅仅是停留在知识的感知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是肤浅的、零碎的,没有抓住本质规律,无法形成能力迁移,题型一变,马上晕掉,久而久之,厌学情绪的产生也就成了不争的事实。

事实是这类学生没有做到知识的内化工作。所谓知识的内化,就是将别人的思想变成学生自己的不可分离的精神部分,它强调学生领悟力、思维力的培养,而不是动辄引经据典、知识灌输、题海战术,要反对片面的记忆。

初中理化生实验是极其重要的教学过程,教师在黑板上讲实验的现象已鲜有出现,但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有的学生往往只是看实验、感知实验,甚至还有看热闹的心理,并没有将实验现象转化为理论知识。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验前,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演示实验现象,然后让学生动手实验,看看有没有与演示时类似情况出现;实验完成后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演示总结,加以理解,进而加以提炼形成概念和知识规律,把书本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内在的自身的知识。

例如,初三化学“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常见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分别发生反应,实验现象学生可以感知,但铁、铝、铜与氧气、稀硫酸会分别产生什么生成物?它们的化学方程式分别是什么呢?可以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实验现象有所了解,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实验完后进行总结,掌握3Fe+2O2Fe3O4,Fe+2HCl=FeCl2+H2↑等化学方程式。依次类推,熟练掌握置换反应概念、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3 根据学生思维特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情境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能揭示事物本质及内部规律的理性的认识过程。根据思维凭借物的不同,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现代信息技术情况下,思维的分析综合性、动态开放性等更成为人们研究的方向。

各种思维方式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无需明显界限,更不能分别割裂。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思维特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情境,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多媒体的使用使学生的思维绽放光芒,而其中概念地图就是一种可以充分使用的方法,它是一种知识的图形化表征,也是思维过程或思维结果的图形化表征。

4 根据学生理解特点,设计有利于概念形成的导图

思维形成了概念,概念是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通常用专有名词或符号进行标记。概念是任何一门学科知识范畴的最基本单位,只有掌握概念并理清概念之间的关联,才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学习。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打破原有教学模式中的S-R(刺激—反应)原理,改正教师和学生只关注答案而忽视答案生成过程的症结,构建点—线—面—体的知识形成过程,从而使学生进入越学效率越高、越学越自信、越学越快乐、越学能力越强的良性循环阶段,实现“知识灌输型教育”为“能力提升型教育”的巨变。

一图胜千字,图是最直观的语言,思维导图充分地实现了思维的可视化效能。实现“思维可视化”的最有效方式便是用“图”将“思维”画出来。思维导图具有以中心主题为核心的“树”状结构,其“层”的发展以及“层”与“层”之间的“关联”,揭示了上下层和相邻概念的内在关系,能更完整而有效地建立起一棵“概念树”,从认知策略角度来说,使学生能更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

例如,初三物理电学知识是重头戏,电压、电流、电阻、各种测量等关系的理清至关重要。在讲解“动态电路分析”一课时,教师可以画出导学图, 引导学生从串并联、表测对象、变阻器变化、示数变化等方面理清思路,并进行整合,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思维地图实现可视化,可以帮助学习者澄清思路,加强理解,内化新知识,知识系统化,激发创造性思维。思维地图即概念地图,作为帮助学习者认知的工具,在美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中所提供的教案范例和软件资源目录中可以看到许多优秀教案都使用了概念图。在网上,可以看到形形的教师和学生的概念图作品。

第8篇:桃花源记教案范文

>>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盲人女教师刘芳的精彩人生 盲人女教师刘芳:“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退休女教师难舍山村留守儿童 超越血缘,女教师为爱坚守谎言22年 山村女教师的传奇人生 大剧院听主创讲《山村女教师》 王梅香:山村最美女教师 英女教师为自己策划葬礼 拨亮乡村“烛火”,女教师不畏艰辛铸造另类“希望工程” “最美乡村女教师”:我用所有报答爱 刘芳岭 以心予爱,润物无声 女教师为研究生前夫征婚:爱他,就放了他 “十字辞职信”女教师为爱停留:你就是我的世界 《山村女教师》教师节二轮复演 用爱点亮希望 用爱点亮奇迹 用爱点亮人生 用爱点亮心灵 女教师与惯偷:爱的拯救不放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医学 >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盲人女教师刘芳:用爱为山村点亮烛火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海戈")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刘芳在给学生讲课

患重症眼疾坚强面对,黑暗中教出单科中考状元

1997年7月初,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第三中学语文教师刘芳,一放假就直奔医院。以前她只是在晚上看不清东西,白天还算正常,可那段时间,她的双眼视力一直在下降,原本清晰的世界在她眼前变得模糊起来。她意识到有些不妙,决定到医院做个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出来后,主治医师神情凝重地对刘芳说:“你患的是视网膜色素变性,这种病的发病概率为百万分之一,你的视力会慢慢减退,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医生的话对26岁的刘芳来说就像一声炸雷,她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才当了4年老师,难道会因为这个病离开心爱的学校吗?那岂不是要了我的命!

刘芳心情郁悒地走出医院,看着眼前这个多彩的世界,她的泪水不由得恣肆流淌。回到家里,一向坚强、达观的她扑到床上哭了起来。经过3天的痛苦挣扎,刘芳调整好了心态:既然无法改变厄运的到来,那就坦然接受它,趁自己还有残存的视力,赶紧多学些有用的东西。

接下来的3年里,热爱文学的刘芳,一有空就阅读文学名著,通过写诗歌和散文来抒发内心世界。刘芳在办公室养了两条鱼,一条叫“欢天”,另一条叫“喜地”。刘芳也像这两条鱼一样,开开心心地生活着。她的视力不可遏止地下降着,而她也在和疾病争抢着时间。

2001年,刘芳读了最后一本纸质书《笑傲江湖》。2006年,她看到的最后两个字是课本封面上的“语文”。2007年,刘芳眼前的世界完全被黑暗包围……

从明眼人到被无边的黑暗包围,刘芳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好强的她,不想让自己在别人眼里变成废物,凭着失明前的感觉,她仍像往常一样扫地、洗衣服、倒开水、冲咖啡等。毕竟是在黑暗中摸索,她不知被绊倒、磕伤、烫伤过多少次。

失明后的一段时间里,刘芳绝望、沮丧,甚至想到过放弃。经过痛苦的思索,她这样开导自己:既然哭是一天,笑也是一天,为什么不笑着度过每一天呢?改变不了现实,那就改变自己的生活态度,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心态调整后,刘芳又变得自信起来。经过大半年的磨炼,她做家务的动作熟练得几乎与正常人无异,甚至能在跑步机上锻炼。借助盲人软件,她发短信比很多明眼人还快。

刘芳的视力急剧下降时,有人建议她病退或休息,刘芳婉拒了:“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如果让我离开讲台,我的生命真的就终止了。”为了教好书,刘芳把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全部背下来,书中的重点、难点也一一记牢,把几大本厚厚的讲义都装在了心里。有一次上课,刘芳讲授文言文《桃花源记》,同学们发现,她把课本拿反了,照样侃侃而谈,这才知道老师根本没有看书,而是在背诵课文。

因为看不见,刘芳板书时只能凭感觉,她常常把字写歪,有时还会重叠到一起。一次,刘芳没留意走到了讲台边,一脚踏空,摔倒在垃圾桶上。同学们急忙跑过去扶她,还对她说:“老师,最后两个字写到墙上去了!”那次事故后,刘芳成了学生们的保护对象。上课时,同学们怕她摔倒,或者字写得重叠到一起,就会及时提醒她:“老师,往左一点!”或者说:“往右一点!”为了让课堂变得更加有吸引力,刘芳说、学、逗、唱样样都行,几乎变成了相声演员,课堂上充满了欢声笑语。刘芳觉得,自己眼睛看不见,但讲课一定要生动,这样才能把几十双眼睛吸引到她这边来。

学校领导和同事劝刘芳量力而行,该放弃的时候就放弃,可刘芳坚持要带完那一届毕业生。眼睛看不清楚作业,她就当面批改,学生读,她听;备课时,她就请同事一遍遍地讲给她听;不能使用电脑,她就自己口述请其他老师帮忙录入。直到学生们毕业,她才恋恋不舍地离开讲台。虽然她失明了,但她带的班成绩不仅没有退步,还出了两名语文单科中考状元。

为青春期学生打开心门,盲教师成为学校的财富

由于受到视力的影响,从2008年起,刘芳接受学校的安排,转型担任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刘芳读大学时学过教育心理学,也参加过贵州师范大学的心理课培训,担任心理辅导老师正好能发挥她的特长。

2009年6月的一天,年轻的初三班主任章玉嘉跑来向刘芳求助,她的声音有些发颤:“刘老师,我们班有个姓张的女生昨天又割腕了,被救了下来,你帮帮她吧!”

随后,刘芳找到了那个姓张的女生,通过谈心,她才弄清楚,这个女生的身世较为特殊:父亲去世后,母亲再嫁,她跟着姑姑生活。因为财产纠纷,姑姑和表姐经常向她传递错误信息,让她认为妈妈并不爱她,她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余的人。也正因如此,她产生了轻生念头。

刘芳决定先打消女孩的轻生念头,她用一块布蒙上女孩的眼睛,说:“你跟我一天,体验一下我是怎样生活的。”在那一天里,刘芳摸索着起床、去卫生间,然后做饭、烧水,摸索着到学校上班。一天里,刘芳被开水烫了一次,被障碍物绊倒两次,炒菜时差点被火烧着衣服。对于这些,刘芳都笑着面对。

第二天,刘芳问那个女孩:“我容易吗?可我天天都是这样生活的。我都能好好活着,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完全可以比我活得更精彩,为什么要放弃自己呢?”刘芳的话深深触动了那名女生,她表示以后再也不走极端了。

为了彻底打开那个女孩的心结,刘芳给她的姑姑打电话,没想到对方很不友善地说:“你就是那个瞎子吧?我们家的事情你少管!”刘芳耐心地给对方做工作:“由于你的挑唆,她们母女的关系受到了很大影响,现在她已经自杀几次了,如果不是抢救及时,早就离开人世了……”

随后,刘芳决定带女孩到她的母亲那里家访。因为看不见路,她只能让女孩的班主任章玉嘉牵着她走。天黑了,她们坐一个多小时的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坑洼不平的乡间小道,数着电线杆,才找到那个偏远的村子。从女孩的母亲那里,刘芳听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事实:母亲为女儿留了一个房间,房间的墙刷得白白的,有席梦思床垫,有书桌,桌子上还有个造型别致的台灯,这在农村是很少见的。刘芳对女孩说:“你母亲把你的房间收拾得这么漂亮,说明她是爱你的。”说完,她告诉女孩的母亲:“孩子什么都不缺,缺的就是爱!”她把女孩母亲的手放到女孩手腕的伤疤上说:“你不爱女儿吗?”“爱!”质朴的农家妇女一辈子都没有这样表达过感情,当“爱”字出口时,女孩尘封已久的心门终于打开了,母女俩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那时,贵州农村学校的心理辅导基本是空白,刘芳所任教的白云三中地处城乡接合部,青春期与社会转型期交织,千余名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刘芳认为,敏感、自卑、性格孤僻、心胸狭窄是长年困扰农村学生成长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学生在社会、家庭中遇到各种矛盾以后,如果内心的不良情绪无法排遣,累积起来就会造成隐患。于是,一批批学生悄悄走进了刘芳的咨询室,向她打开了心扉。刘芳用爱去认真倾听,耐心感受他们内心的变化。 刘芳在给学生做心理辅导

袁凤梅读初三时父亲病逝,她成了孤儿,亲戚们也都很穷。无奈,袁凤梅决定辍学。得知这个消息后,刘芳用自己的工资资助袁凤梅继续求学。每逢双休、节假日,刘芳就把袁凤梅接到家里,给她做好吃的增加营养。每当袁凤梅有心事时,刘芳都会对她循循善诱。中考前,刘芳搂着袁凤梅问:“还有什么困难吗?”袁凤梅说:“有了您的爱,有困难我也能克服!”随后,袁凤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一所重点中学的宏志班。3年后,她以62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现在,袁凤梅每次给刘芳写信,信的开头都是“亲爱的刘妈”。

初三(4)班的周开心瘦弱得像个10岁的孩子,贫穷和疾病使得她性格孤僻,没有哪个班愿意要她。刘芳向她伸出了友爱之手,帮助她增强了学习信心,顺利读完了初中。刘芳的努力使得白云三中的孩子们精神状态有了很大改观。校长何代乾这样评价刘芳:“一个眼睛失明的老师,自己不但没有消沉,还用她的人格魅力以及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感染、鼓舞着身边的同事和学生;不但没给学校添负担,反而成了学校的一笔财富。”

心系贫困生,坚持创作 被誉为“大山里的海伦・凯勒”

2007年,刘芳最后一次看清儿子的脸,那时儿子还不到10岁,现在儿子已经读大学了。10多年来,关于儿子的记忆,刘芳都伴着甜美和刺痛。儿子从小就学会了关心视力越来越差的妈妈。去幼儿园接儿子回家,刘芳蹲下想背他,儿子却说:“妈妈,我自己走!”后来,视力下降的时候,儿子牵着刘芳的手,左右张望着过马路。有车驶来,儿子就说:“妈妈不要动,有车危险!”待车驶过了,他又对妈妈说:“可以过了,妈妈快跑!”

刘芳的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在母亲搬来同住之前那些年,刘芳都是独自带孩子,因磨砺而早熟的儿子,对刘芳有着更深的爱。在作文中,儿子这样写道:“我妈妈是个很平凡的人,但她做了很多不平凡的事。她的眼睛看世界是黑暗的,可她的心在什么地方都能发光……”

当初,刘芳视力渐渐下降,但仍钟爱着三尺讲台,她遭到了不少非议:“一个盲人,还教什么书,这不是误人子弟吗?”“眼睛看不到了,再教下去只能为难自己,何苦呢?”面对外界的种种议论,刘芳有一种倔强的自尊心――压力越大,越要站得直!而来自身边的爱和支持,则是她力量的源泉。很多同事都当过刘芳的助手,他们帮她打印资料、整理教案,领着她去吃饭、逛街,陪她聊天。只要刘芳需要,他们都会出现在她身边。学生们都争着搀扶刘芳,把她牵到讲台上,把粉笔、黑板擦放在固定位置,这样她一伸手就能拿到。刘芳的善良、乐观、坚强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个同事的女儿要做手术,血浆不够,刘芳第一个报名献血。一个年轻男同事结婚,这个同事家在外地,经济状况不好,怕他举办婚礼那天急用钱,刘芳把自己的存折给了他,让他缺钱时直接去取。

白云三中学生全部来自农村和进城务工家庭,贫困生很多。很多孩子没有喝过牛奶,刘芳就把工会发给她的福利――每天一包牛奶省下来,送给学生喝。一个学期下来,每个学生至少都喝到了一包刘芳送的牛奶。刘芳清楚,一包牛奶虽不能改善孩子们的营养状况,却可以温暖他们的心灵。有个男生向刘芳透露,他从小到大从来没尝过月饼是什么味道。后来,刘芳买了一个大月饼送给这个男生。此后,这个男生彻底改头换面,生活和学习变得主动、热情了。

有个叫钟玉明的学生,小时候因车祸失去一条腿,家里很困难,刘芳替他交了3年学杂费。看到钟玉明走路不方便,刘芳就想拿出自己的积蓄给钟玉明安装假肢。贵阳假肢厂一位姓徐的医生告诉她,贵州省有个“安康工程”,可以免费给贫困的残疾孩子安假肢。经过刘芳的奔波努力,钟玉明终于免费安装了价值5万元的假肢。戴上假肢的第二天,钟玉明就慢慢挪到刘芳的办公室,拉着刘芳的手,让她摸摸自己的腿。然后,钟玉明眼睛红红地提了个要求:“刘老师,我能喊你妈妈吗?”刘芳高兴地答应了。

失明前,刘芳看过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女作家对生活的热爱,对光明的追求让人感动,同时也令人深思。刘芳酷爱文学,更喜欢读书。失明后,她也常去逛书店。打开一本书,把脸埋进去,深深吸一口气,墨香弥漫胸腔,让她沉醉不已。

电脑装了盲人软件后,写东西就成了刘芳最大的乐趣。失明后,她写了一首小诗叫《点亮心灵》:我这一生/从光明走向黑暗的/是我的眼睛/但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则是我的心灵……

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刘芳创作了17万字的小说《石榴青春》。这本书讲的是一群“70后”年轻教师坚守西部农村教育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2014年9月10日,刘芳在白云区政府举行了《石榴青春》一书的签售会,她签名的第一本书进行了现场公益拍卖,所得善款5000元,全部捐赠给白云三中,用于资助留守儿童和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