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个人经济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个人经济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个人经济发展

第1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 投资者 经济发展 相关性 关联分析

一、引言

我国证券投资者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个体投资行为与很多因素有关,而经济基础是重要的必要条件。本文从经济基础视角,将各地区个人投资者状况与当地经济发展进行关联分析,找出其相关性,企图从大区营销角度发掘市场机会。

鉴于分析数据的客观性与可靠性,文中证券市场数据摘自于2005年、2006年证券统计年报、月报,人均GDP数据摘自于中国统计年鉴,并进行了必要整理。在变量选取方面,考虑到各地区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新增开户数是当地最基本的个人投资者信息,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量是反映当地投资者活跃程度的重要信息,而这两方面反映在证券统计表中对应着各地区个人投资者开户数、新增开户数、流通股托管市值等变量,因此,下文以这三个变量来反映各地区个人投资者情况,并以此与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进行相关分析。中国股市A股最有代表性,若不特别说明,文中证券数据都指A股。

二、个人投资者地区分布分析

通过截至2005年、2006年底沪深开户数、新增开户数统计,分别计算出沪深开户比重和新增开户比重,并绘制2005年、2006年投资者开户地区分布线型图。通过线型图分析得出:(1)投资者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带,并以上海、广东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可视为第一梯队;(2)沪市投资者以上海投资者为主,深市投资者以广东投资者为主,并且,沪深市投资者都在不断增加,总体而言,沪市投资者的增幅快于深市投资者;(3)上海和广东的新增投资者都倾向于在沪市开户,但北京投资者倾向于在深市开户;(4)江苏现有投资者较多,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相当,但新增动力不强;(5)山东、四川、辽宁、浙江、北京可视为第二梯队,现有投资者数量多,沪深两市投资者数量相当。山东新增投资者动力不强;四川新增投资者动力足,尤以沪市新增投资者为主;辽宁和浙江的新增投资者比重与现有投资者比重不相上下;北京的新增投资者动力非常足,尤以深市新增为主,特别是2006年,北京的深市新增开户数占深市总开户数的75.7%;(6)湖北、湖南、河南、福建、黑龙江可视为第三梯队,现有投资者数量一般,增长动力也不足;(7)天津、河北、山西等其他地区现有投资者数量少,也无明显增长趋势,可视为第四梯队。总之,这两年各地区投资者分布较稳定,可按现有投资者人数和增长幅度分为四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最活跃,第四梯队最不活跃。

三、个人投资者地区分布与当地经济发展二元相关分析

一般来说,开户数量越多的地区,投资者越活跃,总体交易行为越频繁。各地区投资者交易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是否具有相关性呢?下面采用二元变量相关分析法进行分析。

1.地区个人投资者与人均GDP相关分析

选取2005年、2006年度沪深两市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地区分布比重、人均GDP为两个相关变量,通过SPSS13进行相关分析,得出2005、2006年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20、0.674,Spearman’s rho相关系数分别为0.650、0.663,Kendall’s tua-b相关系数分别为0.488、0.501,并且在数据旁边有两个星号,表示用户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小于等于0.01(在表格中显示为“.000”),即个人投资者开户数地区分布比重与当地人均GDP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经验显示,当相关系数位于0.5~0.8之间,属于中度相关,位于0.3~0.5之间,属于低度相关。可见,通过三种不同的相关分析,均反映出2006年的相关系数高于2005年,2006年的相关性为中度相关,2005年的相关性基本属于中度相关,这说明各地区个人投资者开户数与当地人均GDP中度正相关,且 2006年各地区个人投资者开户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如果我们将三种相关系数的均值当作该年度个人投资者开户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那么2005、2006年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586、0.613。

2.地区流通股托管市值与人均GDP相关分析。选取2005年、2006年度沪深两市地区流通股托管市值、人均GDP为两个相关变量,分析得出2005、2006年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773、0.722,Spearman's rho相关系数分别为0.691、0.623,Kendall's tua-b相关系数分别为0.531、0.471,若用户指定的显著性水平为0.01时,统计检验的相伴概率小于等于0.01,即沪深两市地区流通股托管市值与当地人均GDP显著相关,且为正相关。可见,通过三种不同的相关分析,均反映出2005年的相关系数高于2006年,2005年的相关性为中度相关,2006年的相关性基本属于中度相关,这说明各地区沪深两市地区流通股托管市值与当地人均GDP中度正相关,且 2005年各地区投资者交投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相关性。如果我们将三种相关系数的均值当作该年度个人投资者交投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那么2005年、2006年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665、0.605。

从2005年、2006年整体证券市场状况看,2006年的行情好于2005年,开户数高于2005年,整体交易量也高于2005年。流通股的交易情况最能反映个人投资者的交易实际,2006年的个人投资者交易情况与当地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的减弱从某种程度反映出投资者的交易活跃程度在整体市场良好的状况下与更多的因素有关,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状况。

四、个人投资者地区聚类分析

为了制定合理地市场细分策略,需要对个人投资者按地区进行聚类分析。下面采用偏离-阀值法来进行分析。

分别将截至2005年、2006年底沪深两市开户数求和按照31省份进行降序排名,再分别对我国2005年、2006年人均GDP进行降序排名,得出2005年、2006年各省市总开户数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对照表,同时为了更清晰地表现各地区投资者状况与人均GDP的偏离,经过偏离度处理,得到2005年、2006年各省市总开户数排名与人均GDP排名偏离散点图1、图2。

令偏离度=总开户数排名-人均GDP排名,假设:

1.当偏离度=0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当地居民风险偏好性一般。

2.当偏离度>0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慢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风险偏好性不足。

3.当偏离度

事实上,偏离是合理的,若取一个阀值,对上述假设进行调整:

1.当偏离度≤5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当,开户数能较好地反映出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该地区可归为风险偏好相当者。

2.当10>偏离度>5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慢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风险偏好性不足,可归为风险中性者。

3.当偏离度≥10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严重慢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具有风险规避性,可归为风险规避者。

4.当-10

5.当偏离度≤-10时,表明当地投资者状况明显快于经济发展水平,当地居民具有明显的风险偏好性和投机心理,可归为风险偏好者。

因此,将各省市归为A、B、C、D、E五类,如下表:

第2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一、让师德之光照亮人格修养之路

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崇高的职业道德是教师理想人格的核心,教师的良好的道德形象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往往是先从教师的言行举止来做出自己的价值的、道德的判断,并决定着小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发展。为此,我们高度重视师德教育,以师德的提高促进教师人格的提升。主要采用了狠抓“一学、二比、三形象、六心”的活动。“一学”即是以学规范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提高;“二比”即是以比育人质量、比奉献精神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三形象”即是以树“慈母、导师、师长”三种形象提升师德品味;“六心”即是以忠心、诚心、公心、爱心、耐心与匠心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

1.以学规范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认识的提高。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教育改革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背景下重新修订并颁发的,这个规范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做出了详细的规划,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组织教师学习这个纲领性文件无疑会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提升他们的人格水平,使之更好地以人格影响人格,带动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为了使这项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我们在每个学期都组织了不少于两次的专题讲座,之后要求教师自学,并适时地组织了开卷考试和知识竞赛活动。

2.以比育人质量、比奉献精神促进教师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

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职业道德养成的前提,有了这个前提,再加上相应的职业道德行为,这才会形成稳定的职业道德。为此,我们组织了比育人质量、比奉献精神活动。比育人质量对于班主任而言主要针对他们的管理活动,例如,从班级的卫生、纪律、两操等情况阶段性地评比优秀班主任;对于科任教师主要看他们在《小学生健全人格的实践与研究》的课题研究中在学生身上达到的实际效果,通过比较,评出“学生健康人格培育标兵”。同时,激励教师比奉献,看谁对培育学生人格投入的时间与精力多,看谁取得的效果明显。通过“二比”,激发了教师自我道德修养的积极性。

3.以树“慈母、导师、师长”三种形象提升师德品味。

形象的树立是师德品味提升的明显标志,为此,我们开展了树“慈母、导师、师长”三种形象的活动。这个活动着重突出一个“爱”字,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使教师认识到师爱不是一般的爱,它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师爱是一种无私的爱,真诚的爱,理智的爱,博大的爱,平等的爱;师爱是教育的桥梁,是师生心灵沟通的通道,是撬起理解闸门的杠杆;师爱是实施教育的原动力,“没有人类的感情,就没有人类对真理的探索”(列宁语)。教育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感情交流的过程。

4.以忠心、诚心、公心、爱心、耐心与匠心树立良好师表形象。

在师德教育中,我们抓住关键练“六心”,一是忠心,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是诚心,做到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三是公心,做到办事公道,言行一致,率先垂范,鞠躬尽瘁;四是爱心,做到信任、尊重、热爱、关心学生,严格要求,一视同仁;五是耐心,做到苦口婆心,不烦不厌,循循善诱;六是匠心,做到研究心理,探索规律,把握方法,讲究艺术。通过师德教育和教师的自觉锤炼,教师较好地确立了现代师德观,在职业观念、职业理想、职业情感、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法纪、职业责任、职业良心、职业作风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

二、让外部环境促进教师人格修养

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教师理想人格的养成,只有在民主、自由、开放、竞争的氛围中,教师的主体性和个体性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人格才能得以提升。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校首先通过实施教师职务聘任制,打破教师职务终身制,促使教师在岗位上有危机感,使教师在一定的压力下完善与发展人格。同时,通过师德标兵评选、师德演讲等活动唤醒教师的人格意识,引导和激励教师以理想人格基本要求为目标,以职业素质要求为核心,来对自身知识、能力、品质及职业理想等人格终极目标进行设定,这是人格培养的关键。还着重强化教师角色意识,明确是非善恶的标准,提高人格评价能力,培养反思内省的人格习惯,明确教师应具备的基本人格特征,为自觉进行自我超越打下基础。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和管理力度,强化对自身人格的认识并促进其人格朝着知行统一的方向发展。表彰先进,树立典范,使其“学有目标,赶有方向”。

三、让继续教育涵养教师人格

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定的文化底蕴、理论修养是教师人格的底色,而加大继续教育力度,恰好可以让文化与知识发挥涵养人格的作用。我校除了加强了常规的继续教育外,又重点抓了教师上岗时的人格培养。教师上岗培养根据社会教师意识对教师人格特征的规定,制定教师人格规范,这一培养主要是解决认知问题,把社会教师意识的人格标准了解清楚,用以指导以后的实践,同时还要完善教师人格的继续培养。教师上岗后,教师人格特征已初步形成,但必须随时代社会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

首先要树立“长远意识”。即教师不为眼前学生的分数之“一叶”所“障”,从长远的角度对学生应有的素质作出预期与规划之“目”,而是时时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教师对未来人才素质的理解,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审视与调节。长远意识主要表现之一是为学生一生奠基的意识。为学生一生奠基,是指教师站在为学生一生发展规划的角度中必然在头脑中产生的对学生未来素质的大致勾画,并把这种意识体现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

第3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商品的流动及因此产生的货币流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两个基本的相互诱导的共生流。货币流动是商品流动的映像,若货币流不畅,商品流动也不能畅通,商品生产就要受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商品生产的规模和交换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高,国内和国际间贸易迅速发展,无论是从规模还是从速度上,都使商品流动和货币流动迅速加大。除了与商品流动有关的货币流动外,在现代商业银行业务中,还有大量与实物商品流通没有直接联系的衍生交易行为亦产生巨额的货币流动。如此急剧增长的货币流通强度使银行界陷入困境,整个银行界日益为堆积如山的金融纸票(现金、支票和各种凭证)所困扰。

此后,信息技术革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微电子技术、软件开发、通信网络自动化、因特网、人工智能技术、卫星通讯技术、大规模光纤通信传播技术等高新科技不断发展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商业银行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处理和管理的旧体制,促进了以信息为基础的自动化业务处理和科学管理的新模式的建立。起初是使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处理实现电子化,紧接着依靠信息技术实现个人金融业务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现代化,个人自助银行、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乃至个人网络银行等应运而生,并向广大客户提供各种能增值的金融信息服务。这是现代化银行的一个里程碑性的变化,使银行真正进入了电子化时代。

随着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迅速发展,电子货币的支付方式开始逐步代替传统的现金交易和手工凭证的传递与交换,大大加快了资金的周转速度。金融业已从单一的信用中介发展为一个全开放的、全天候的和多功能的现代化金融体系。现代金融业是集金融业务服务和金融信息服务为一身的金融“超级市场”。金融业的分销渠道已从砖墙式建筑向ATM、POS、网络等系统转移,提高了金融业的效率,降低了经营成本。与此同时,个人电子银行业务极大地提高了银行服务的准确性和服务的效率,增强了商业银行的创新能力,大大拓宽了银行服务的范围,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出来,从而降低了客户的交易成本,缩短了交易时间,提高了客户的资金收益,增强了交易的灵活性,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利润空间。先行者将能获得利润与客户双份的收益,从而建立起竞争优势。

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概况

个人电子银行(Electronic bank 或e-bank)业务根据不同时期技术水平情况,有着不同的内涵。传统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是电子资金汇划、信用证、自动提款机(ATM)、销售终端(POS)以及SWIFT系统等业务。进入九十年代,随着信息产业、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个人网络银行等电子服务方式应运而生,并有冲击传统个人银行业务的势头。目前,世界范围内银行业对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带来的机遇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并纷纷采取对策推进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

通常所提及的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主要指个人电话银行、个人手机银行和个人网上银行,并以此为对象探讨个人电子银行业务法律风险控制。

1、个人网上银行

个人网上银行又称个人网络银行(Internet Banking),是指基于因特网或其他电子通讯网络手段为个人提供各种金融服务的银行机构或虚拟网站。具体地说,个人网上银行是指以银行计算机系统为主体,以银行自建的通信网络或公共互联网为传输媒介,以个人的计算机为入网操作终端的业务处理系统,通俗地讲网上银行就是建在因特网上的虚拟银行柜台。

第一家网上银行是1995年10月由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 First Net Bank)创建的,其后,网上银行数目的增加犹如雨后春笋,资产及客户规模都迅速扩展。网上银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纯网上银行,即没有任何实质分行的虚拟银行,如英国的Egg、法国的First-e及美国的Security First Net Bank.另一类是由传统银行开拓的网上银行,这些银行在原系统内增设网上银行的功能,作为银行另一服务传送渠道。网上银行服务网站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分别为信息网站、通讯网站及交易网站,银行可以分阶段逐步推出网上银行服务,也可以待系统能够提供较全面的交易服务时才一次性全部推出。

(1)信息网站(Informational Website):这是第一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主要用作市场推广及传送一些公开的资料,如介绍银行历史背景及服务范围、刊登年报资料、推广新服务和产品、显示存款及贷款利率等。亦可让客户发出一些非敏感性的邮件,如申领小册子。这些网站可使银行收集游览网站者的资料数据,作为销售及市场推广的参考。

(2)通讯网站(Communicative Website):这是第二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允许使用者与银行互相传送机密资料,允许机密资料的上载和下载,让客户可以查询帐户资料,呈交有关贷款或存款帐户的申请等。

(3)交易网站(TransactionalWebsite):这是第三阶段的网上银行服务。有关网站允许客户进行实时的帐户查询、更新客户资料、转帐、缴费及进行其它交易,如股票及外汇买卖交易。

目前,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个人金融业务,包括存款、贷款、转帐等服务以及证券清算、外币业务、信息咨询、消费信贷等新型商业银行服务。二是在线支付,包括三种支付模式:(1)商户对客户(B to C)模式下的购物、订票、证券买卖等零售交易;(2)商户对商户(B to B)模式下的网上采购等批发交易;(3)金融机构间的资金融通与清算。三是创新金融服务,如企业集团理财,即集团客户通过网上银行查询各子公司的帐户余额和交易信息、集团公司内部的资金调度与划拨;发放电子信用证;进行国际收支申报等等。

个人网上银行业务与传统个人金融业务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可以提供“三A”服务。个人网上银行业务的“三A”是指能在任何时间(Any time)、任何地点(Anywhere)、任何方式(Anyhow)提供服务,它的功能和方便程度远远超过电话银行,也不需要自助银行、无人银行的固定场所,客户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进行有关业务的操作。(2)低成本、高回报。个人网上银行业务虽然也要支付诸如网上广告等费用,但相对于传统银行的设立来说,成本费用相当低,据美国银行统计,处理完成一笔业务,网上银行仅需0.01美元,并且能拥有高额的回报。(3)服务功能全。网上银行不仅有传统的银行服务项目,而且通过互联网提供的平台,摒弃了传统银行由店堂前台承接业务的服务流程,拥有了如在线支付、客户与银行邮发电子邮件咨询信息、查询股票分析和金融新闻等更多服务项目。(4)无需分支机构。只要建立一个网站,有一个网址,无需设立任何分支机构就可以将触角伸到世界各地,所以也不需要众多的雇员。

1996年6月,也就是美国开始有了网上银行8个月后,中国银行在因特网上设立网站,开始通过国际互联网向社会提供银行服务。经过几年的发展,中国的网上银行发展呈现以下特点:(1)设立网站或开展交易性网上银行业务的银行数量增加。截止到2002年12月,我国正式获准开办交易类网上银行业务的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总资产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已达8家,占全部大中型中资商业银行的50%.(2)外资银行开始进入网上银行领域。目前,获准在中国内地开办网上银行业务的外资银行包括汇丰银行、东亚银行、渣打银行、恒生银行、花旗银行等。另外,还有几家外资银行的申请正在审核之中。(3)网上银行业务量在迅速增加。这表现在客户数和交易金额两个方面。2000年底,我国中资商业银行办理网上银行业务的客户数为41万户,交易金额6500亿元。到 2002年12月底,客户数已超过350万户,交易金额超过5万亿元。业务覆盖全国主要大中城市。(4)网上银行业务种类、服务品种迅速增多。2000年以前,我国银行网上服务单一,一些银行仅提供信息类服务,作为银行的一个宣传窗口。但目前,交易类业务已经成为网上银行服务的主要内容,提供的服务包括存贷款利率查询、外汇牌价查询、投资理财咨询、帐户查询、帐户资料更新、挂失、转帐、汇款、银证转帐、网上支付(B2B,B2C)、代客外汇买卖等,部分银行已经开始试办网上小额质押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授信业务。同时,银行日益重视业务经营中的品牌战略,出现了名牌网站和名牌产品。但目前我国尚未出现完全依赖或主要依赖信息网络开展业务的纯虚拟银行。(5)中资银行网上银行服务开始赢得国际声誉。2002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网站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 2002年度全球最佳银行网站,这表明中国银行业网上银行的服务水平已向国际水平靠拢和看齐。

目前我国个人网上银行业务有转账、外汇买卖、证券业务、在线支付、账户管理、代缴费用、异地汇款、个人质押贷款、个人理财等一系列功能,满足客户多方面的金融需求。

2、个人电话银行

个人电话银行(Telephone Banking)是指客户通过电话,拨打银行开设的电话专线,即可获得银行提供的各种金融服务。

个人电话银行在西方国家应用得比较早,是伴随着“家庭理财”的观念发展起来的,早在70年代末,银行为进一步扩展服务范围、服务时间和服务对象,推出了电话银行。电话银行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银行业的体现,是银行充分运用了计算机、网络通讯、电话信号数字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了丰富、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应用电话银行,客户只要拨通电话银行的服务电话,就可以进行转帐、代收代付、金融信息查询、个人帐户资料的查询、个人支票保付、存折临时挂失、密码修改、个人证券买卖、个人外汇买卖等操作,实现所需要的服务。

实现个人电话银行的关键,是银行在原有业务处理系统中引入了“语音应答设备”(Voice Response Unit,简称VRU)的电子产品,该产品在银行计算机主机与客户电话机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使客户可以通过按键式电话直接查询主机上的资料,也可以通过电话银行进行交易。电话银行的主要功能分为客户管理和电话银行服务两部分。

个人电话银行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电话银行中心,将电话银行的语音服务功能与人工服务功能统一起来,并将电话银行与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形成互动。

近年来,我国各家商业银行陆续推出电话银行和手机银行服务,如中国工商银行的“95588理财热线”、中国银行的95566电话交易系统、交通股票保证金电话转帐业务等电话银行“外汇宝”电话交易服务、招商银行“一卡通”股票保证金电话转帐业务等电话银行业务。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个人电话银行功能主要有:账户查询、转账服务、自助缴费、银证转账、银证通、外汇买卖、业务咨询、受理投诉、账户挂失、传真服务、外拨服务(银行主动以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客户联系,向客户发送有关贷款本息的追索、业务交易情况、理财申请和投诉的回复、各种重要通知、业务宣传资料等信息)、委托服务(客户可委托银行在授权额度范围内,按实际金额、指定日期自动从指定帐户划款交费)、预约服务(包括预约收单、上门收款,股票及外汇买卖达到预定价位的通知)、特约商户服务(特约商户可办理小额索权、查询止付等业务)。

3、个人手机银行

个人手机银行(Mobil Banking Service)是指银行通过移动电话,利用移动通信网络为个人客户提供银行产品和服务的一种服务方式。

个人手机银行的使用原理是,移动通信向客户提供的SIM卡中,预先写入了由银行提供的功能服务菜单和密钥文件,成为个人手机银行专用的STK卡(SIM TOOL KIT),从而增加了个人手机银行的功能。个人手机银行的发展与个人电话银行类似,服务功能也基本相同,但个人手机银行与个人电话银行相比又具有自身的技术特点和服务优势,主要体现在:

(1)实现的方式有别。个人手机银行是通过移动通讯短信息实现的,个人电话银行是通过语音提示、应答系统实现的。对于某些查询信息,可以移动通信短信息的形式随时显示在收集的显示屏上,客户无需拨打电话查询就可查看到,既方便、快捷,又可以节省费用。

(2)安全性能更高。收集银行SIM卡与客户一一对应,并且信息传输全过程都有加密,手机信号不易被窃取,更易于使用者身份的确认,安全性能比电话银行高。

(3)使用更方便。个人手机银行的金融交易信息可以在手机的屏幕上显示,有文字、数字提示,屏幕显示操作过程比个人电话银行的语音提示更方便。

(4)交易成本低廉。据统计,通过个人手机银行成功完成一笔业务只需0.1元,而通过个人电话银行成功完成一笔业务则需要超过1元,故手机银行对客户的交易成本更低。

(5)体现个性化服务。由于手机与个人的关系密切程度比较高,客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手机银行服务;银行也可以针对客户的不同,设计、提供有特色的个人手机银行服务,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特色。

1977年,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无线星球四大移动通讯公司共同签订了“无线应用协议”(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简称“WAP”。WAP手机与STK手机相比,具有两点优势:(1)实时在线性强,即信息通过在线网络传输,实时性强;(2)更具灵活性,即WAP网站信息随时更新、功能亦可随时更新劣势在于:WAP手机相对于STK手机而言,存在对手机要求高,且信息传递安全保密性不够的缺点。但不论怎样,WAP手机无疑已经成为手机银行的发展方向。

2000年5月18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同时与中国移动通信联合推出个人手机银行服务,为客户提供了种类繁多、更为方便的服务工具。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推出的个人手机银行的服务主要包括:账户查询、账户转帐、缴费付款、账户挂失、申请新业务、呼叫电话银行、用户设置、银证转账、外汇买卖等等服务。

三、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的风险

个人电于银行业务的风险主要是指个人电子银行业务经营中的各种风险。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完全基于电子通讯、无线通信、WmR网等虚拟的载体,所以它不仅具有与传统银行业务相同的风险,并且因其自身的特点,还具有传统银行业务所不具备的风险。电子银行业务的风险依照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立法滞后风险、客户行为风险、内部管理风险、技术操作风险。

1、立法滞后风险

个人电子银行改变了传统银行的运营模式,改变了银行交易的过程与方式,相应地也改变了业务的规范原则及法律责任归责基础,这样就要求有新的立法来规范新的业务行为。没有相应的立法,行为各方当事人权责不清或权利、义务不对等,不仅影响业务的快速发展,也客观上造成大量纠纷,并且在纠纷处理中司法裁判容易产生一定的随意性。对于电子银行业务,各国的立法都处于不规范的阶段,我国更是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联合国贸易法委员会通过《电子贸易示范法》以及WTOl32个缔约国签署的《电子商务宣言》等国际公约和惯例尚未被我国采纳,各银行在开办电子银行业务时都是按照本行制定的相应管理办法进行的,其业务管理办法及章程中不免过多强调自身的利益,对银行操作设定若干免责条款,这些条款的有效性除依据民法的公平原则来判断外,更需要专门的立法予以明确。由于电子商务立法的滞后,使电子银行的某些操作与现行的法律不一致,如:《票据法》规定,客户委托银行办理转帐业务,必须填写要素齐备的书面结算凭证,并在凭证上签章,而个人电子银行业务通过电话、手机或网络办理,电子数据代替了纸质凭证,密码(电子签名)代替了书面签章,这些形式与法律的规定完全不同,将影响到银行与客户的法律关系,也将使银行在新业务拓展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2、客户行为风险

客户行为风险因客户的违约、过错行为而产生,客户可能在达成交易后,逃避交易责任或者因为其经营恶化、倒闭破产等丧失履约能力,最终对银行将形成资产损失;也可能客户在日常生活中不慎将密码等有关电子商务信息失密,银行将对非真实客户的交易行为承担法定的赔偿责任。在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因为银行与客户之间是不见面的,仅通过密码、证件号码等确认客户身份,可能发生他人假冒客户身份或盗用客户帐号等进行诈骗的情况,这种行为造成的损失在有些国家法律规定银行将承担主要责任,如美国1980年的联邦电子资金移动法(联邦EFT法)规定,当出现无权限交易时,即使银行已经证实消费者存在过失,但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承担的损失额限于50美元(即50美元规则),所以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客户的行为对银行将产生一定的风险。

3、内部管理风险

内部管理风险包括银行内部人员的窃取客户信息作案或操作失误等形成的风险,它可能直接造成银行资产损失或构成对客户的违约。个人电子银行业务中,技术含量比较高,某些业务人员利用工作的便利,可以快速地获得客户的信息,以利用客户的帐户进行交易,自己获取利润并将风险转嫁到客户身上,当事情败露后,银行将首先对客户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然后再对责任人员追究相应的经济责任。个人电子银行业务在经营中因业务人员误操作而产生的纠纷也大量存在,如电话银行业务中,某些非语音提示而以人工操作的业务,引起口头交易的特点,有时将“买”误操作为“卖”、讲帐号及错获奖金额记错等,对客户造成的损失银行都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4、技术操作风险

第4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成渝经济发展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定位

1 成渝两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新格局的形成

按照“三个定位、一个目标、四项任务”的 “314”总体部署,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期间,突出发展四大重点产业,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和楼宇工业,培育提升城市功能、打造时尚之都的创意产业。形成“都市发达经济圈”,带动以成渝高速公路、渝合高速公路和渝黔高速公路为轴线的渝西经济走廊,以及以长江水道、渝万高速公路、渝怀铁路为轴线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

四川的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确定了四大重点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优势资源产业、装备制造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同样也确定了产业区城布局目标: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川南制造业城市群、成渝经济走廊、攀西资源开发基地、秦巴山区绿色经济走廊、川西民族特色经济带。也确定了工业园区发展目标: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绵阳高新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44个省级工业园区,这是四川的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格局。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密切相关的是紧缺人才需求。《四川省装备制造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四川省紧缺人才需求目录》,这两个目录中均包含有紧缺人才类别、岗位、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地区导向、政策与服务等项目。其中的“专业背景”、“能力和业绩”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要求非常具体,它对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打开了思路,开阔了眼界,而一般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课程结构安排却与之相去甚迟。例如四川装备制造业紧缺的高层管理人才“总经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企业管理;一般经营管理人才“人力资管理”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是市场营销、工商管理、经济管理、机械制造等。高职类院校人才培养定位要做到:了解市场需求中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的需求岗位,要研究岗位的专业知识背景和综合素质结构,才能培养出西部人才高地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才会被社会认可,有市场竞争力。

2 关于高职院校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的思考与对策建议

2.1 人才市场供需状况

现在人才市场供需基本状况是应用型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理论型人才市场需求量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更大,甚至供不应求;特设专业(强项专业)不完全按市场需求走,可按办学条件和实力决定专业发展方向。

2.2 学校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主要问题

目前虽然多数学校学科较齐、专业较多,已成综合性的学科群和相应的专业群。但重点学科和相应的重点专业未建成或未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如何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目标定位于基本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更多以行业为背景,与用人单位合作办学,订单培养,再定向就业。

2.3 对学科建设、专业改造的几点对策建议

首先,具有龙头地位的学科专业建设,需要与时俱进的人物来牵龙头。要有较好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决策者的教育观念和办学理念起着决定性作用。以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树立不到位,学科专业建设的改革实难成功。如果不改革,那么高职院校的发展就会成问题。

再次,找准自己专业改革和建设的着力点,在先行进入专业人才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实施学科建设和专业改造。

最后,坚持走“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之路,理顺各学科群的内在关系。明确办学思想和整体办学水平的定位,以学生成才为根本,各学科协调发展。

面对成渝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成渝地区高职院校的学科专业建设是衡量办学水平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志,是一所大学发展的关键,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相信只要高职院校能够顺应经济发展态势,把握发展机遇,认真搞好人才培养工作,就一定能赢得先机,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袁年英,董汝萍,张浩,傅旭.高职高专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建设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

[2]袁年英.高职院校导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价值工程,2013(13).

[3]程晓宇.高职精品课程及其资源利用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05).

[4]袁年英.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10).

[5]陈炜,费伟.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研究与探讨――以土建类实验实训室建设为例[J].价值工程,2012(35).

[6]程晓宇,王晓梅.陕西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应用情况及建设有效性调研[J].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

第5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根据劳动部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及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北京市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办法》和《北京市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规则》,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我局在1991年8月转发GB12135-8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条件》时,曾就对现有气瓶定期检验站(主要为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整顿工作进行过部署。现拟结合贯彻《北京市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办法》和《北京市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规则》一并进行,并开展溶解乙炔气瓶、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

二、为防止盲目建立气瓶检验站,保证气瓶的使用安全,气瓶检验站实行先规划后审查的原则。基本规划方案(已报劳动部)如下:

1.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检验站在现有站的基础上进行整顿,原则上不再增加新站;

2.鉴于溶解乙炔充装站已由市化工集团公司规划且布局基本合理,因此溶解乙炔气瓶检验站每一充装站均可建一检验站。

3.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根据我市的具体情况市液化气公司拟每个灌瓶厂各建一检验站,房山区规划建立3个检验站,丰台区、门头沟区、通县、顺义县、密云县、昌平县、平谷县、延庆县各建一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具体单位由我局会同区县劳动局审定。

三、溶解乙炔气瓶实行定点充装。不实行定点充装又不按规定补加丙酮的乙炔气瓶充装站不予注册登记,也不进行检验站审查。

四、小化肥厂外卖液氨,凡不具备充装条件的,不办理充装注册。

附件一:北京市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促进气体充装单位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实施气瓶充装单位注册登记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气瓶充装单位注册登记审查的依据是:《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气瓶安全监察规程》、《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

第三条  充装站按所充装介质,分为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溶解乙炔气体和液化石油气体四个类别。充装站的注册登记按类别进行。北京市辖区内以上四种气体充装站都必须按本办法进行注册登记。

第二章  气瓶充装站基本条件

第四条  气瓶充装站应是国营、集体或乡镇企业,在独立的法人,或上述企业设立的气体充装站,并与其有明确的隶属关系,个体企业一般不得从事气瓶充装。

第五条  应具有与生产充装的气体种类、数量相适应的厂房、场地、充装设备、检测手段、符合要求的工具器和安全设施。空、实瓶库应分别设置。充装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单位,必须具有各自的充装场地、设备或装置、贮瓶间。

第六条  气瓶充装站的位置、建筑、充装设备、工业管道和安全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应设计规范、防火规定和有关防雷击、防爆、防静电等安全技术要求及环境保护规定。

第七条  充装易燃和有害气体的单位,应有残气残液的回收或处理装置,且应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

第三章  气瓶充装站技术力量和人员要求

第八条  充装站技术负责人应由具有助工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并根据充装量和技术复杂程度配备一定数量的工程技术人员。

第九条  充装站应至少有一名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安全管理和安全检查工作。

第十条  充装站应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与充装量相适应的气体充装操作人员,但每工班不得少于2名。气体充装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技术培训,且取得市劳动局颁发的资格证。

第十一条  充装站应配备一定数量并经专业技术培训合格的压缩机操作人员,气瓶充装前检查员、充装后检查员、气体化验人员以及气瓶附件检修人员。

第十二条  充装站的气瓶装卸、搬运人员、收发等人员,应掌握与所充装气体及气瓶有关的安全技术知识、法规和标准。

第四章  对充装站的安全要求

第十三条  设备和管路应配置必要的安全装置。压力容器设备必须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计量仪器、仪表应在检验期内,且保证灵敏可靠。

第十四条  永久气体充装站必须配备能有效防止可燃与助燃气体错装的螺纹接头或其它防错装接头。

第十五条  采用电解法制取氢、氧的充装站,必须设置分析氢气和氧气纯度的化验分析仪器,在气体充装前分别对氢气和氧气定时进行检测分析,并宜在气体进入压缩设备前的输气管道上,设置氢气和氧气的自动监测仪表。

第十六条  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必须具备达到额定充装量时能自动切断气源的充装设备。其他液化气体充装站必须具备达到额定充装量时能自动报警或自动切断气源的充装设备。

第十七条  易燃气体输送管道以及放空管道的必要位置上,必须设置回火阻止器。溶解乙炔气瓶充装站的灌瓶台上,应设置喷淋气瓶的冷却水管。

第十八条  站内必须设置运瓶通道和气瓶装卸平台。

第十九条  充装设备、管道、阀门、连接件等,不准选用与介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材料。工作压力大于3.0MPa的氧气或氧化性气体管道应选用黄铜管,其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必须符合GB5232、GB1529和GB1530标准的规定。管道阀门应为铜基合金或不锈钢材质。

第二十条  输送气体管道的管径,特别是可燃和助燃气体的管道管径,必须按其管道气体最大流量,压力和安全流速选取。输送氧气或氧化性气体的管道及配件,必须经过严格脱脂,所使用的密封件,必须是不含油脂的不燃材料。

第五章  质量保证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一条  充装站应建立确保充装质量和安全的管理机构。

质量管理体系应由组织系统、控制系统和法规组成,并附有相应清晰的图表等。

第二十二条  充装站应根据有关规程、规范和标准的要求,制定各项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一、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各类人员岗位责任;

2.设备、管道维修保养;

3.安全管理(包括安全教育、安全生产、安全检查等内容);

4.质量信息反馈;

5.锅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及定期校验;

6.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校验;

7.气瓶查收、登记;

8.气瓶贮存保管(如配带瓶帽、防震圈等);

9.资料保管(技术资料、设备档案);

10.不合格气瓶处理;

11.人员培训考核;

12.对用户宣传教育;

13.事故分析上报;

二、安全操作规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瓶内残液(残气)处理;

2.气瓶充装前、后检查;

3.气瓶充装;

4.气体分析;

5.设备操作;

6.事故应急处理。

三、应有必要的工作记录和见证材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收发瓶记录;

2.残气(残液)处理记录;

3.充装前、后气瓶检查及充装记录;

4.不合格气瓶隔离处理记录;

5.气体分析记录;

6.质量信息反馈记录;

7.设备运行、检修和安全检查等记录。

四、有与充装气体气瓶有关的国家标准、规程、规范等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六章  气瓶充装技术要求

第二十三条  气瓶充装站所充装的气瓶,必须按规定配齐瓶帽和防震圈,还应做好使用中气瓶外表面受损漆色的修复工作。

第二十四条  溶解乙炔气瓶实行定点充装,且必须按规定补加丙酮。

第二十五条  气瓶充装前,应有气瓶检查员对气瓶逐只进行检查,液氯气瓶充装前,必须判明瓶内确无异物存在,合格后方可充装。无制造许可证单位制造的气瓶和未经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批准认可的进口气瓶不准充装。充装前检查应有记录,并由检查人签字。溶解乙炔气瓶充前,还必须逐个测定实际重量和瓶内剩余压力,并求出瓶内的剩余乙炔量,确定丙酮补加量。

属于下列情况之一的气瓶,应先进行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1.钢印标记、颜色标记不符合规定及无法判定瓶内气体的;

2.改装不符合规定的或用户自行改装的;

3.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规定的;

4.瓶内无剩余压力的;

5.超过检验期限的;

6.经外观检查,存在明显损伤,需要进一步进行检查的;

7.氧化或强氧化性气体气瓶沾有油脂的;

8.易燃气体气瓶首次充装,事先未经置换和抽真空的;

9.溶解乙炔气瓶的实际重量减去剩余乙炔量后,超过乙炔瓶净重0.5kg以上的,或不足量超过3kg的。

不符合安全充装条件的气瓶,一经查出必须做出明显标记,立即隔离,逐只登记并妥善处理。发现到期未检的气瓶,由充装单位负责送到相应气瓶检验站进行检验,气瓶的产权单位或个人应缴纳检验费用。

第二十六条  气瓶应专瓶专用,如改作他用,必须由气瓶检验单位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要求进行改装。

第二十七条  液化石油气瓶及其它液化气体气瓶充装时,必须逐只对气瓶称重。

第二十八条  气体充装的质量检验、复验和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气瓶充装站必须由专人对充装后的气体质量按规定进行分析和检测,并做好记录。所充装气体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的有关技术标准。当发现气体混装、错装或发现其它影响安全使用的问题时,要立即妥善处理。

2.复验充装量:永久气体气瓶充装后,必须按照有关标准复验充装压力;液化石油气瓶和其它液化气体充装后,必须逐只复称重量;溶解乙炔气瓶充气后,必须逐只复验瓶内乙炔的重量和压力。超装的气瓶必须立即妥善处理。严禁气瓶不下车充装或数只气瓶连同运输车一起称重。

3.气瓶充装后,应逐瓶进行瓶阀试漏检验,如发现泄漏,必须立即处理,否则严禁出厂。

第二十九条  充装合格的气瓶(液化石油气瓶除外),应粘贴充装合格证,内容应包括:气体充装单位名称和地址、联系电话、充装介质、气体产品国家标准代号、充装量或充装压力、充装日期、检验员签章或代号等。

第七章  注册登记申请及审查

第三十条  申请注册登记的气体充装站,应经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含县级)和区县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审查盖章后,向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提出书面申请(详见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申请表)。

第三十一条  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按注册登记条件对气瓶充装站进行审查,符合规定要求的,准予注册登记,并给《北京市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证》。

第三十二条  注册登记证有效期为五年。气瓶充装站在有效期满六个月前,向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重新申请注册登记。

新建和扩建、改建气瓶充装站须按本办法办理或重新办理注册登记手续。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充装注册登记工作,只考虑与气瓶充装安全有关的系统,不涉及制气系统。

其它有关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要求,按相应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负责解释。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之日起实施。

附件二:北京市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气瓶定期检验工作,保证气瓶的安全使用,根据GB12135-89《气瓶定期检验站技术工作》、劳动部《气瓶充装站注册登记和气瓶检验站资格审查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气瓶检验站整顿治理工作的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本规则适用于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和溶解乙炔气瓶检验站的资格认可。

第三条  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的主要内容是:对气瓶安全技术性能检验与评定,气瓶改装、气瓶附件常规维修或更换的能力和管理进行验收和评价。

第二章  气瓶检验站的基本条件

第四条  气瓶检验站必须建立与所检验气瓶相适应,能确保检验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规章制度,并有相应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

第五条  气瓶检验站应是独立的检验机构,专业检验站必须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充装单位附属的气瓶检验站应明确隶属关系。

第六条  各充装单位附属的气瓶检验站原则上只承担一类气瓶的检验。专业检验站可以检验类别不同的气瓶,但必须有相应独立的检验场地,设施及安全措施。

第七条  检验站的设施、建筑必须符合有关的防火、防爆、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要求。检验场地应合理布置并能适应所检验气瓶工艺流程的要求,形成检验流水线,场地面积应与业务量相适应。溶解乙炔气瓶检验站应与充装单位建在一起,其它气瓶检验站也应尽量与充装单位建在一起。

第三章  检验站的检验人员

第八条  每一类气瓶检验项目应有一名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应由从事气瓶检验两年以上的工程师担任。

第九条  检验站应具有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气瓶检验员。

1.无缝气瓶和溶解乙炔气瓶年检验量大于5000只,焊接气瓶年检验量大于2000只、液化石油气瓶年检验量大于20000只的检验站持检验员不得少于3人,检查任务量小于上述数量的不少于2人。

2.气瓶的外观检验、水压试验(气压试验)、气密性试验必须由持证检验员定岗工作,检验报告由持证检验员签发。

3.气瓶检验员的持证的项目分为无缝气瓶项(Qw)、焊接气瓶和液化石油气瓶项(Qh)和溶解乙炔气瓶项(Qr)。持有R2项目的压力容器检验员必须熟悉气瓶知识,并在具备气瓶检验的经验后方可独立上岗。

4.按所检验气瓶的类别和任务量,检验站还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经过业务培训与检验工作相适应的操作人员和气瓶附件维修人员。

5.检验站应设专职或兼职安全员,负责检验的安全管理安全检查。

第四章  检验站的设备和工器具

第十条  气瓶检站至少应配备以下检测设备和工器具:

1.气瓶内剩余的有毒、可燃气体或残余液体的回收、置换和处理装置。

2.瓶阀、防震胶圈装卸设备:气瓶检验一般应有瓶阀和防震胶圈自动装卸机,检验小容积气瓶和检验量较小的检验站(日检量小于10瓶,下同)也可用人工装卸防震胶圈和用瓶阀装卸固定架以人工方法装卸瓶阀,但严禁用链钳或其他易于损伤瓶体的工具装卸瓶阀。

3.气瓶表面清理装置:气瓶检验前必须表面除漆、除锈。对内表面锈蚀的气瓶,还必须进行内部除锈。气瓶的外部除漆除锈一般应采用机械除锈装置,如除锈机、喷砂(丸)装置,检验量小的检验站可暂时用手提电动钢刷代替。

4.检修气瓶工具、设备和检查、测定气瓶表面划痕、裂纹、腐蚀、凹陷和鼓包等缺陷的量具、卡具等专用工具及样板、放大镜等工器具。

5.检验气瓶内部的内窥镜或电压不超过24V、功率不小于5W的照明装置。

6.超声波测厚仪。

7.称量气瓶重量的衡器,其量程应与所检气瓶重量相适应。

8.检修瓶口螺纹的螺纹量规和丝锥。

9.检修瓶阀的工具、量具及毒性、可燃性气体瓶阀气密性试验装置。瓶阀气密性试验装置应能够进行瓶阀在全开、全闭和开启任意状态时的气密性试验。

10.修磨气瓶外表面缺陷的修磨工具。

11.打印检验标记的钢字模及喷涂气瓶颜色、色环、字样的设备和工具。

12.处理报废用的工具或设备。

第十一条  无缝气瓶、焊接气瓶和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还应有以下设施。

1.清除瓶内残留物、油脂、腐蚀产物的装置。检验内壁附有油脂的气瓶和不以氮气进行气密试验的液化石油气钢瓶的检验站,必须配备蒸汽吹扫装置,并保证吹扫后的液化石油气钢瓶内可燃气体浓度小于0.4%(体积浓度)。

2.气瓶耐压试验装置。气瓶耐压试验装置应符合GB9251《气瓶水压试验方法》的有关要求,试验装置上还应装设电接点压力表和时间继电器,用于控制试验压力和保压时间。

无缝气瓶和液化石油气瓶水压试验装置与瓶口的联接应采专用螺纹接头,禁止使用丝杠轴向压紧密封装置。

氧气瓶及其他有禁油要求的气瓶,必须配备禁油气瓶专用试压装置,装置上应有明显的禁油标志。

高压无缝气瓶检验站还必须配备测定容积残余变形的装置。对采用内测法测量残余变形的装置,应每三个月测量一次管路压水量(B值)和经常清洗玻璃量管。

3.气瓶倒水装置。检验量大的检验站应有动倒水架,检验量小的检验站也可用人工翻转倒水架以人工倒水。

4.气瓶内部干燥装置。

5.气瓶气密性试验用的气源及同试验方法相适应的装置的工器具。采用浸水法做气密试验时,应有水槽和吊运装置。

可燃气体气瓶的检验站,必须具备工业惰性气体气源和浓度报警仪。

第十二条  焊接气瓶、液化石油气瓶检验站,还应配备检验焊缝用的无损探伤设备和一名Ⅱ级持证人员。如有协作条件,无损探伤可以委托其他单位检验。

第十三条  溶解乙炔气瓶检验站,还应有以下设备和工器具。

1.用于气压试验的氮气源和充气装置、气体干燥器、水槽和吊运装置。

2.测量填料间隙的专用塞尺。

3.乙炔、丙酮回收装置与储存容器。

4.溶解乙炔气瓶填料含水率装置和水份烘干设备。

第五章  气瓶检验站的质量管理

第十四条  必须建立与所检验气瓶相适应并能确保检验质量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下简称质保体系)。检验多种类别气瓶的检验站,应按所检气瓶的类别分别建立质保体系。同类气瓶质保体系中应包含所检验的各种气瓶的有关内容。

第十五条  质保体系应由组织机构、质量控制系统、法规标准等部分组成,并编制质量保证手册和质量控制图表。

质量保证手册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检验站的基本概况;质保机构,质保人员及相应的职、责、权;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控制环节、控制点的质量指标和依据、控制内容和程序、工作见证材料。

第十六条  制定完善的检验工艺和相应的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以及完整的检验记录表(卡)和检验报告。气瓶检验站应对其检验工作质量和检验报告负责。检验报告须经持证检验员签字、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发、加盖气瓶检验站检验专用章方为有效,并在气瓶打上检验钢印标记和涂检验色标。液化石油气瓶在阀座与角间加设圆形标志环,标志环内应打印制造日期、检验单位、检验日期等。

第六章  资格申请与审查

第十七条  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分为:无缝气瓶、焊接气瓶、液化石油气瓶和溶解乙炔气瓶四类。

申请气瓶检验资格的单位,填写《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申请书》(下简称《申请书》)一式三份。

由区县劳动局根据《申请表》中“气瓶检验站申请资格审查表”的有关内容,对其申请资格进行审查。合格后签署意见,由申请单位报送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

第十八条  气瓶检验站资格认可工作由市劳动局统一安排。经审查合格的气瓶检验站由市劳动局批准其资格,颁发检验许可证书并报劳动部备案。气瓶检验许可证有效期为五年。

第十九条  气瓶检验站接受区县及其以上劳动部门的监督。按有关要求向市劳动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处报告当年气瓶检验工作情况和气瓶的安全技术状况。

第七章  附则

第6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 我国经济发展 作用

近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房地产方面的政策和法规,房地产经济在曲折中发展。虽然调控政策比较严格,但是其发展势头依旧不减。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对钢材行业、建筑行业、水泥行业、装修行业等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我们的生活也产生了相当重要的影响。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一)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

房地产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国民经济的先导和基础。

房地产行业向社会提供的产品不仅包括生产资料,也包含生活资料,这些资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要素。人们的日常生活既离不开房地产,也离不开房子。房地产中住宅占80%左右,而住宅是人民居住需要的基本生活资料。发展工业需要建厂房,商业经营必须有经营用房……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也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房地产作为人民生活和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从而使房地产业具有基础产业的特征。

房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比其他产业的发展相对超前,对房地产的开发和投资会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和需求。城市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房地产的开发建设,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促使房地产业迅速发展。房地产业的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等国民经济基本行业的繁荣发展提供着先导性物质条件。为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利用外资创造着良好的经济环境。因而,房地产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先导性的地位。

(二)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

主导产业主要是指某种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某一阶段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中能起到带动和导向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一般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广阔市场前景。房地产业由于具备上述这些因素就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房地产业能有效促进其他关联产业,如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建筑材料等多个行业的发展。房地产业一直是拉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产业。

(三)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

支柱产业不同于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主要是指在国民经济中能够起到至关重要地位的少数产业。在GNP(国民生产总值)中,支柱产业的产值会占有较大的比重。从理论角度看,建筑成本、土地价格、房产税务、收入利润等四方面是影响房地产的重要因素,其中的建筑和土地在经济发展中又占有基础地位,这决定了房地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也注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主导产业强调的是其扩散和带动作用,支柱产业则强调其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和比重。

二、房地产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一)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

对第三产业进行大力发展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要求。房地产业是组成第三产业的重要一部分,对房地产业进行大力推进也是促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重要举措。房地产业的良好发展进程,能够建设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态环境,增强对各方面资金的吸引力,使城市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的发展圈。城市聚集效益主要是指个人以及群体集中在地域空间上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城市聚集效益的高下同房地产业所提供的用房、用地的数量、质量以及结构等是密不可分的。

(二)房地产经济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现在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数量众多,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住房问题成为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不可能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房子,比如,在美国,最高的住房自有率也只达到64%,近些年可能更少,在德国只有50%多一点。因此,每个人都有一套房子显然是不那么现实的,但是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居住的地方。以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让每个人都拥有住的地方显然更加重要。

(三)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和就业的作用

房地产建设的发展对其周边需求如:木材、钢铁、砖块、水泥、家电、家具以及装修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拉动作用,房地产建设对服务业、运输业运输等的需求也很大,因此,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当明显。

在就业方面,据统计,每对房地产建设一万平方米就可以帮会组一百个人解决就业问题。我国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就业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也是民生之本,大力发展房地产业,能够有效的缓解就业难题。

三、国民经济与房地产业的协调发展

房地产经济的过快发展也会产生一些问题:首先,在监控措施不到位的情况下,房地产会产生泡沫经济,导致市场经济发展出现混乱,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价格虚高,脱离市场的正常走势,会对居民的生活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其次,还会引发社会危机,一旦危机产生,会造成大量的人员失业,扰乱社会秩序。第三,容易引发金融风险,资金链的断裂会对金融行业的正常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因此,房地产经济并不是发展的越快就越好,社会中的各个行业要为其提供物质条件。

四、结语

目前,我国有些地区的房价已经逐渐偏离了正常的轨道,政府也出台了不少控制房价的措施,比如:限购、对基础住房的建设增加投入、加大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等。只有将房价控制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房地产经济和国民经济才能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7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但是,由于GDP只是衡量总产出的概念,并不包含伴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 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量的增加和扩张, 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 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 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简而言之, 经济发展就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 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持续高级化的创新过程或变化过程。

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无论从字面含义、还是深层含义都是有联系的,这点不难理解。只是二者的区别就很少有人能说清楚了。有人干脆就会混为一团,不加区别。普通人不知二者区别或干脆认为二者可互相代替,无关紧要,可是如果国内经济主管部门人员、大大小小的企业主也没有一点这样的经济学理论,恐怕就使区域经济甚至国家经济陷入只追求增长,而没有了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不能离开经济发展这个目的去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那样会导致经济发展中的比例失调、经济大起大落和社会不公及社会剧烈动荡。使企业陷入蛮干,导致社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甚至会引起社会的倒退,最终我们每一个人都逃脱不了受害者的命运。

掌握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二者的区别,刻不容缓。20世纪50-60年代前,传统理论认为:经济发展意味着国家财富和劳务生产增加以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60年代后,这种观点受到了若干国家现实的挑战,一些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但其社会政治和经济结构并未得到相应改善,贫困和收入分配不公正情况仍十分严重。20世纪80年代之前,经济学家把增长与发展分为两个问题。增长研究发达国家长期中实际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问题,发展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走向发达的问题。80年代以后,经济学家逐渐从世界角度来研究增长与发展问题,把经济发展同经济增长区别开来。经济发展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涉及物质增长,而且涉及社会和经济制度以及文化的演变。既着眼于经济规模在数量上的扩大,还着重于经济活动效率的改进。同时又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进化过程。

首先,二者是“量变”和“质变”的不同。经济增长只是社会财富“量”的变化,经济发展则是“质变”。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社会财富在数量上的变化,还包括社会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人民精神生活的丰富,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社会方面的进步。

其次,衡量二者的方式不同。对一国的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本年度经济总量(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的增量与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的比率,即经济增长率。经济发展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教育发展指标,如公共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等;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国民幸福指数、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数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再次,二者相互作用不同。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但是经济增长不一定带来经济发展。如果有些政府官员为了夸耀、突显个人政绩,只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置生态环境于不顾或者根本没有环境保护意识,不但经济不会发展,严重的会导致社会退步。相反,如果经济发展了,必然已经产生了经济的增长,也是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保证。

第8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公积金保障深度适应性

本文在我国各位学者研究社会保障尤其是住房保障的基础上,借鉴住房保障测度模型,设计了公积金对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保障力度的测算模型,并探讨公积金缴存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力图分析我国公积金制度的保障水平和地区差异。本文运用统计软件Excel和Eviews5.0,采用公积金保障密度指标、公积金保障深度指标等对我国2003~2007年公积金与国民经济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保障密度是衡量居民住房保障从公积金制度中实际受益程度的指标,以公积金缴纳数额比总人口的结果来表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相对水平即保障的深度,以当年的公积金缴存总额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表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的密度和深度都与人均GDP有关。由于人均GDP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可以构造出公积金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密度或深度与人均GDP的函数,根据该国或地区的人均GDP来预测保障密度或深度。

一、实证分析

(一)各地区公积金人均缴存额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化值

首先,统计2003-2007年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额。其次,计算公积金缴存率,即公积金缴存人数除以当地职工总人数。再次,以各地区的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额乘以公积金缴存率,除以全国平均值,可以得到2003-2007年各地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标准化值。

以同样的方法计算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标准化值。首先,统计2003-2007年各地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其次,以各地区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全国平均值,可以得到2003-2007年各地区个人平均公积金缴存标准化值。

(二)不同地区公积金保障深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分析

为考察不同地区公积金保障深度与经济发展适应性,可以将各地人均公积金缴纳水平和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结合起来,考察各地区的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同时,利用时间序列考察各地区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动态变化特征,

首先,将2003年各地区的人均GDP进行标准化处理,即将各地区的人均GDP除以全国平均人均GDP,记为G(i),然后将各地区的G作为横轴,以同年的该地区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P(i)作为纵轴,绘在同一个散点图中。在散点图中。用一纵一横两条线把分布图分成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其中的横线为Gfil=1,为全国人均GDP水平线。在这条线之上,表明该地区人均GDP水平比全国人均GDP水平高:相反,在这条线之下,表明该地区人均GDP水平比全国人均GDP水平低。纵线也为1,即对2003年各省、市、自治区公积金缴存水平做标准化处理,其平均值为1。右边表示各地区公积金缴存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左边表示各地区公积金缴存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这两条线的含义。所分成的4个区域的经济含义分别为:区域①属于“经济实力差,高保障型”,表示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②属于“经济实力较好,高保障型”,表示该地区的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③属于“经济实力差,低保障型”。表示该地区人均GDP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域④属于“经济实力好,低保障型”,表示该地区人均GDP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2003年31个地区进行区域判定,并以同样方法对2004-2007年各地区进行区域判定。

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全国2003年有4个城市属于类别①,8个城市属于类别②,16个城市属于类别③,3个城市属于类别④。其他年份差别不大,表明我国绝大部分的地区属于类别③,即经济实力差且公积金缴存数额较低、公积金住房保障力度较弱的地区,其次是类别②的地区数有7-8个,属于经济实力强,且公积金住房保障力度大的地区。从2003年到2007年的总体情况看,连续5年有10个地区属于类别③,表明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积金对住房的保障水平也落后于平均水平。连续5年有10个城市属于类别②,表明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公积金对住房的保障水平也高于平均水平。连续5年只有辽宁属于类别④,即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公积金对住房的保障水平太低,与其全国的经济地位不相称。河北省和黑龙江省2003年属于类别④,但后来四年中,进入了类别③。表明河北省的公积金对住房保障水平一直较低,但经济发展水平逐年降低,需要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公积金缴存水平。内蒙古前两年属于类别③,后3年进入类别④,说明内蒙古经济发展水平上升,但公积金对住房的保障水平应该进一步提高,以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山东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积金住房保障水平前4年较高,但2007年住房公积金缴存水平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其他省份在类别③和类别①之间波动,说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公积金住房保障的相对水平不稳定,其中安徽、广西、、青海、新疆的住房保障水平有上升趋势,其他地区则有下降趋势。

第9篇:个人经济发展范文

关键词:财政压力;结构性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引言

如今我国处于财政压力较大的状态,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针对当前的日益严峻的内外经济环境问题,为推动经济的高度发展,恢复国民经济往日的活力,我国推出了结构性减税政策,通过对该政策的落实和推广,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保障国民经济的稳步运行。

一、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的原因和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改变固有的经济模式加速经济的发展成为了我国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正不断变化,因此政府需要通过宏观调控的方式来稳定我国的经济形势。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我国在顺应经济发展形势的前提下的出台的经济调控手段,能够有效缓解国家的经济困境,还能够降低经济风险。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为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打下基础,同时也带动了国内多个行业的经济增长。

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经济状况的稳定对国家的整体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不仅可以稳定经济情况,还可以稳定我国的社会秩序,社会秩序的稳定使得各行各业能够顺利运行,居民收入得到保障的同时也增加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政府的公信力。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使居民的收入水平得到了提升,政府为了让人们都有房可住,利用减税、调税、免收个人不所得税等宏观手段对税收的内容进行改革,居民的收入也因这些举措而得到了改善。结构性减税可以促进我国的对外贸易,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增加对外贸易额,使“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得到充分的落实。通过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能够有效稳定市场的经济秩序,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宏观调控的终极目标。

二、结构性经济减税宏观经济效应

(一)推动中小型企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

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促进了企业结构发展方向的转变。对于中小型的企业来说,结构性减税为他们减轻了税费方面的负担,沉重的税费对于发展状况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来说压力是非常的大,结构性减税政策使中小型企业恢复了活力,为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新的机遇。促进中小型企业的投资,有利于中小型企业的长足发展。结构性经济减税利用有增有减的税收调整形式推动中小型企业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加速了服务行业的发展速度,从而带动国家经济增长来源的转变。结构性减税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平衡好政府、企业和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做好利益方面的调控工作是保障国家经济稳步发展的关键。由于中小企业是劳动者选择就业的主要渠道,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能够充分反映出就业市场的活力,所以降低税费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来说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保障居民的就业情况对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极大的帮助。

(二)促进经济发展

结构性减税政策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极大的成效,结构性减税政策的实施,使社会的整体需求不断上涨,对国家应对经济危机状况有着促进作用。在进行调整企业结构时,税收收入是重点关注对象,因此,在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时,应将工作重点定位到税收结构调整工作中。为了保证出口情况的平稳运行,我国对出口关税进行下调,甚至对部分产品的出口关税全面取消。在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时,还要配合税费制度的改革共同整治乱收费问题,对各类税费问题进行重新的规划,并依据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税收制度,从制度上缓解国家财政收入和结构性减税之间的矛盾,在保证国家经济正常运转的前提下,对居民的经济做出最大限度的保障。

(三)为居民提供福利

一直以来,我国的居民收入情况都存在不均衡分布的特点,中等收入的人群处于少数,收入过高和收入偏低的人群占了很大的比例,贫富差距因此显现出来,收入分配呈现出不均衡的状态。税收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有效手段,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对改善我国居民的收入分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國家通过对个人所得税机制进行调整和完善,保证居民收入的稳定性[1]。在进行个人所得税改革时,先拓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在分类别对个人所得税的总额进行计算,最后以家庭为单位交纳个人所得税,此政策的落实,从根本上缓解了居民家庭的经济负担。在不影响国家整体税收收入的情况下为居民的经济收入提供保障[2]。

结论

综上所述,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我国开展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能够给企业和居民同时带来较大的收益和福利。有助于恢复我国经济活力,同时也能切实提高我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同时为我国社会实现和谐进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雪璐,郭永芳.欠发达地区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及地方经济效应分析——以安徽省蚌埠市为例[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4(01):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