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人均GDP从1万到3万美元对于能源的需求基本没有变化,而能源需求增长最快的阶段是1千至1万美元阶段。英国、法国和德国都是在1980年前后实现GDP人均1万,此后的能源需求上涨几乎停止,甚至随着技术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有所下降(见下图)。所以,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是我们将需要多少能源达到人均1万美元的目标?
中国有13亿人口,任何一个人均指标被这一庞大人口基数一乘,变成为一个让世界愕然的天文数字。如果中国按照美国的标准达到1万美元,每人每年消耗8.24吨标准油,届时中国将达到15亿人口,需要能源123.58亿吨标准油,折合250亿吨原煤;如若按照英法德日的标准达到1万美元目标,每年人均消耗约4吨标准油,仍需60亿吨标准油,折合120亿吨原煤,这个数字无论对中国还是世界资源供应能力,根本是难以想象的。在工业化国家中,有一个位居高纬度寒带地区的国家,人均超过3万美元,但人均只有3.4吨标准油,而且还认为可以再降低20%,这就是丹麦。丹麦人不仅创造了安徒生的童话,也创造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童话,成为全世界的楷模。
各国一次能源消耗情况
国家
人口
(亿)
GDP
(亿美元)
人均GDP
(美元)
一次能源消耗
(百万吨标准油)
人均能耗
(吨标准油/人)
中国
13
16507
1270
1386.2
1.07
中国目标
15
150000
10000
3750
2.50
美国
2.83
102081
36071
2331.6
8.24
丹麦
0.05411
1724
31856
18.4
3.40
日本
1.2767
47000
36814
514.6
4.03
德国
0.82532
29773
36075
330.4
4.00
英国
0.5921
19403
32770
226.9
3.83
法国
0.614
17793
28979
262.9
4.28
韩国
0.48824
6052
12396
217.2
4.45
阿根廷
0.3626
1567
4322
62
1.71
巴西
1.8159
6049
3331
187.7
1.03
印度
10.2
4299
422
关键词:建材工业 可持续发展 节能 环保 绿色建材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231-02
建筑是为人们提供生产、生活和娱乐等基本活动的必需场所,是人类现代社会得以发展的前提,而建筑材料则是建筑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性能和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社会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整体发展水平。随着现代科技与经济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现代化的工作场所和开阔舒适的生活环境,在各种大规模基础设施不断兴建的时代背景下,建筑业得到迅速发展,而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业中的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建筑业空前发展的过程中,建材工业的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大量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出来,制作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建筑材料,在此过程中,不但消耗着数量惊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又排放出大量有害的废气、废液和废渣,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1],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虽然建材工业为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也加剧了资源的消耗,使中国的发展背上了环境污染的沉重包袱,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必须解决的课题之一。
1 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率先提出环境保护的观点,从那时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与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保护环境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中,首次提出人类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目前广泛接受的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2],“既符合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建筑材料作为人类消耗量最大的产品,其发展自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以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利益为目标,以此为前提来考虑建材产品的制造生产、加工使用、废弃处理以及再生利用,即从长远利益的角度来考虑建材工业与自然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问题[3]。
2 促进我国建材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1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措施,采用高性能绿色建材
建材工业是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的大户,以建筑业普遍使用的水泥为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其能源消耗费用占生产成本的50%~60%。据对全国在册水泥厂的统计,每年要消耗煤炭1.2亿吨,用电量达400亿kW・h,仅用电就相当于20个秦山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然而,我国却是一个能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若以如此之大的能源消耗去换取与日俱增的水泥产量,确非长久之计。再看废气排放,生产水泥过程中从燃烧燃料提供能源到水泥由生料变成熟料加工成成品,两个反应都有CO2放出,生产1吨水泥熟料所放出的CO2气体大致也有I吨。而中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世界第一,在近10年内,地球大气层将因我国水泥生产而增加CO2积存量近75亿吨之多[4],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其造成的温室效应将严重威胁到地球的生态安全。
因此,为了切实保护好我们子孙万代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保证国家能够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生产绿色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已是当务之急。当前应做的工作是:科研单位应加大研究力度,进一步明确高性能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等绿色建材的反应机理和基本性能,相对降低其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进行高性能绿色建材新品种的开发研究,明确高性能绿色建材性能指标的影响因素及其控制方法,制定高性能绿色建材技术要求的检验方法,研究高性能绿色建材的绿色化生产措施,包括对现有生产方法的改进和开发新的生产技术。
2.2 减少占地与破坏天然资源,大力提倡利用工业废弃物制备建材产品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每年都有数量惊人的工业废弃物排放出来,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目前我国粉煤灰堆存量超过12亿吨,煤矸石累计堆存量己达40多亿吨,并且,随着电力工业装机容量增加,排灰量、用水量、占地量还要相应增加。这些工业废弃物露天堆放,占用面积惊人的土地不说,还对周围的环境有着极大的负面作用。
其实这些工业废弃物如果好好利用,不但能减少占地,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能变废为宝,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例如粉煤灰可作为优质掺合料加入水泥和混凝土中生产品质优良的高性能水泥和混凝土,或是用粉煤灰代替粘土生产各种粉煤灰砖和砌块,另外,粉煤灰还可作为人造轻骨料生产粉煤灰陶粒,也可以用来加工优质建材―― 微晶玻璃,利用粉煤灰代替水泥和混凝土做道路基层既可以大量消耗粉煤灰,又可以大量节约水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同样,煤矸石在建筑材料工业中也是大有可为:生产建筑材料制品如烧结砖瓦、免烧砖瓦、空心砖,制作水泥原料、水泥熟料、无熟料及少熟料水泥、特种水泥、陶瓷、轻骨料等或利用煤矸石筑路、充填采空区、塌陷区、造地复垦。如果加大科研力度与政策扶持,这些工业废弃物将变废为宝,可以大大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产生节能减排的良好效益,为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2.3 实施建筑材料的再生循环与利用
传统建材工业的生产模式是从自然界大量提取天然资源,经过加工使用后以建筑垃圾的形式大量排放回自然界的过程,经过人类社会百余年的工业化发展,这种传统模式的累计效应对地球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的破坏已经让人触目惊心,因此加大对建筑材料的循环利用不失为一个实用有效的节约环保措施。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在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每年会产生数亿吨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被堆放或简单填埋于城市周边,既占用土地又污染环境、影响美观,因此,如果能将这些建筑垃圾进行循环利用,使其变成可再生的资源,对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建筑垃圾中的废弃砖、石、混凝土块经过分拣处理后,采用破碎机械进行破碎,再经筛分处理,得到粗细粒度不同的骨料,重新用于工程中,不但可缓解建材市场砂石供应紧张的局面,还可减少过度开山取石和开挖河床取砂导致的水土流失和破坏自然景观;也可作为填料用来加固土质较差的地基或作为铺筑材料用于筑路或室内地坪的垫层;活性较好的建筑垃圾,可将其进一步磨细作为混凝土填加料,另外,建筑垃圾中的渣土,以及各种废砖、石、砂浆和废旧水泥等经过配制处理,再添加辅助材料可生产各种建筑用砖和建筑砌块。
2.4 制定更加科学的建材产品质量标准
对建筑装饰材料中各种有害物质的含量和释放限量以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形式进行严格的量化规定,对建筑装饰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售要推行环境标志。发达国家均已推出了发展成熟的环境标志,如德国1978年的环境标志―― “蓝天使”,至今实施“蓝天使”的产品已达7500多种;丹麦等北欧国家推出的(HMB)标准,要求必须将建材产品的健康指标与产品质量标准同时标明在售出产品的使用说明书上;加拿大也是积极推动和发展绿色建材的国家,于1988年开始环境标志计划,至今已经有14个类别的800多种产品被授予环境标志;美国、欧洲各国、日本都是大力推进环境标志产品的优秀典范。
我国于1994年开始在建材产品中实施环境标志,相继推出了以绿色涂料、保健瓷砖等为代表的绿色装饰材料以及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绿色墙体材料等多系列产品,但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绿色建材产品的发展还不均衡,特别是采用环境标志的建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应加大力度完善行业标准,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测方法、环保达标等多方面标准,不断完善中国绿色建材工业的环境标志体系。
2.5 加强建材市场的执法力度和市场调节机制
近些年虽然我国在加强建材企业的环保和整治污染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有关建材企业违规生产、污染环境的消息仍然屡见报端,目前中国建材工业生产过程中CO2、SO2以及烟尘、粉尘的排放量仍然在全国工业行业中居高不下,对环境的压力并没有缓解,很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的建材企业仍在继续生产。2011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为了完成国家“十二五”环保目标,应加大建材市场的监督执法力度,对那些技术设备条件落后,排放不达标的建材企业应采取强制性的整改指令,对那些贪图经济效益而未采取环保措施、恶意排污的建材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实行重罚。
此外,应充分调动市场的调节机制,在强制执行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采用税收、价格、信贷等经济杠杆手段来引导建材企业自发采取环保举措,近年来我国已推出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环保政策,将环保工作由政府的行政命令手段转向市场经济杠杆,今后应将建筑企业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进一步推向市场,将环保工作由行政化转向市场化、企业化,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将建材企业的污染成本内部化,从而使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来做到事前减少污染,而不是事后再去治理污染,只有保证中国的建材企业在新的环保经济政策体制下不断壮大,才能促进中国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展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人们对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越来越重视,这就要求在生产和使用建筑材料时,必须考虑与环境的协调性。在当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将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仍然非常严峻,中国建材工业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该坚定不移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尚建丽,刘加平.生态建材与可持续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1):71-74.
[2] 黄力华,徐艳萍.城市生态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2):169-171.
今天,人们对“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经济学”、“石油峰值的持续冲突”等议题如雷贯耳。全球化下,这些重大的全球性问题都有了中国的维度,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未来。扩大内需、调整产业结构、“三农”问题等宏观经济领域既是解决当前就业和增长突出问题的核心领域,也是解决中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竞争优势问题的重点领域。
面对机遇和困境,国家和企业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开拓创新解决问题。以自主创新解决问题意味着:要跳出框框、解放思想,做到三个最基本的“不能”:不能在西方战略框架下思考自主创新;不能相信西方走过的路我们就一定要重复;不能对人才有地域、年龄、性别、学历、国籍等的歧视。
基于以上基本原则,笔者提出以下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三农”问题、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几个思考和建议:
应将“发展知识经济”提升到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地位
一个不创新的国家或企业可以生存,但难以繁荣。繁荣与有钱不同,繁荣是可持续发展的结果,而发展知识经济是国家和企业可持续发展并走向繁荣的一条创新之路,也是有效解决扩大内需、产业结构调整和“三农”问题的共同框架。我们应把这三个领域作为下一个五年计划发展知识经济的工作重点。
知识经济作为解决问题的框架是指:“创造知识+知识产业化+产业知识化。”创造知识不是指多写几本书,而是国家和企业要在社会的各个范畴和空间创造价值――最终创造就业和消费;知识产业化意味着将创造的知识转换成技术、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这种转换可以是农业、工业、服务业――最终转换成就业和消费;发展知识经济并非要放弃制造业,因此,产业知识化就是要将现有先进知识和新创造的知识(包括先进技术、管理诀窍、商业模式、营运流程等)应用到现有产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升级和改造――最终转换成促进就业和消费的催化剂。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均属于知识经济发展的范畴结果。发展知识经济将带来新的产业结构、新的就业、新的消费、新的增长和模式,也意味着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提升。
大力投资农村的“基本生产要素”将是驱动内需经济增长的新起点
开发中国农村8亿人口的消费市场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由于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当低,简单地把产品推向农村以带动消费很难解决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鉴于此,笔者认为投资以下三个方面的农村“基本生产要素”,将既有助于扩大内需,又能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向农村倾斜,缩小城乡差距。
1.投资有形的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而非城市化)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发展要以经济活动作为基础媒介。将公路、桥梁、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延伸到最偏远的村寨,使农村与城市发展相连接、与国民经济相连接,结束农村封闭的现状,是促进经济活动的基础,也是使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和平台。应该指出,“农村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基于“跟随工业化”的思路――征地、建厂房、招工人,是短期行为;而后者是基于发展知识经济和“创造价值”的思路,是可持续的行为。因此,要科学地规划新农村建设,而非简单地征地、盖房、建加工厂。另外,要考虑为这些地区提供家庭用清洁能源和工业用水。
2.大力投资无形的教育基础设施,特别是“母亲教育”,以帮助农民提升参与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母亲对幼儿的教育将强烈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因此,母亲的素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孩子的素质。面对中国8亿农村人口,大多数农村母亲没有得到与城市人同样的教育机会,因此低文化的母亲是影响农村人口低文化和低素质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母亲教育”应确立“母亲职业”的地位。除了提高母亲和准母亲作为初级“教育工作者”应有的综合素质外,还可以根据农村特点,引导她们在完成对幼儿和学前儿童的初级教育后,进入社会服务业(如家政服务、农村商业服务等)或创业,从而进入就业和消费的循环圈。
3.扶持农民创业,允许农村、社区集中金融资源创造各种金融机构。过去,农村为发达地区提供了超过1亿5千万的农民工,这些受过职业培训和见过“世面”的农民因金融危机而返回农村,他们是最有条件在农村创业的一支队伍。农民创业不但是农村居民参与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跟进路径,而且,农民创业将扩大中小企业的队伍,刺激一系列就业和消费循环发展。
发展知识经济下“农业安全”的头等问题是“保护耕地的可持续性”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中国农业来说意味着粮食的基本自给能力只能提升、不能放弃。从“自力更生”到“自主创新”,这一原则不能改变。因此,粮食安全是“农业安全”的核心,而保护耕地不受荒漠化、水土流失、农药污染和城市化侵犯的损失,是“农业安全”的战略性关键。
保护“农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要靠知识经济的先进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来解决:中国平均人口拥有土地面积非常之少,如何在增加单位耕地面积的投入与产出效率的同时,确保可持续性至关重要。因此,创新的焦点在于:
1.应用科学技术,科学种植。例如,通过对计算机的应用,提供长期的天气预报资料、农田水分的分析情况、详细的卫星地图地形分析以及每日市场价格、期货合约、先进农作物品种、肥料、虫害控制、设备选择等等内容。当然,教育和建设一支农民专家队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2.对于影响农业安全的粮食生产,应将国家政策保护和市场经营相结合。例如,一方面开放市场,增强公共和私人对农业的投资。通过竞争允许私有经营(拥有和经营不同)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方式;农民或经营农业的企业要获得政府项目,其条件应包括接受专门的培训,并且业务要有商业规模。另一方面,政府要认真研究能激励农民的合理价格、收入、补贴(包括农闲时的补贴),以确保农民不受价格动荡带来的损失,出口管制和关税是这种情况的一部分。同时,政府要有监管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任何因短期利润诱惑而牺牲长远利益的行为。
发展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保证是要建立“T型”人才体系和变革教育制度
一个企业或组织产业创新能力的强弱表现在创造价值(如技术进步、产品更新等)和获取价值(如创新商业模式、制定竞争规则等)的能力。这不仅仅需要前沿技术和工程方面的创新型人才,更需要有全球视野和全球经验的变革管理、战略思想创新型人才。前者为自然科学类,后者为软科学类,二者合称为“T型”人才。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两类人才作用不同,缺一不可。
吸引和留住“T型”人才应是中国各个领域的重要任务。但是如何评估人才却是我国现有人才体制的缺陷,现有的评估体制往往会将思想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的创造力扼杀,而滋长了盲目追求文凭的风气。“创新型思想人才”和“创造型人才”意味着他们靠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为自己和他人创造就业机会。从现实意义来讲,中国更需要这类人才。
德国能源转型的第一个重要标志是,可再生能源在未来成为主导能源。德国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60%,占总电量的80%;可再生能源将替代煤发电和核电。中国2011年煤占总能耗的70%,可再生能源仅占8%左右;除了水电以外,太阳能、风能和其它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发电总量1.5%。即使采用现有的最激进的情景分析,中国可再生能源在2050年也仅占35%左右,还不是主导能源。中国需要创新性的能源战略思维。
德国能源转型的第二个重要标志是能效大幅度提高。到2050年,德国每年的能源生产率(即能源强度的倒数)要提高2.1%;电耗、油耗和热耗都要大幅度地降低。中国的能耗强度与德国比,要高1.2-1.5倍。如果中国在2050年赶上德国的能源强度,中国每年的能源生产率要提高3.9%,即能耗强度每年下降3.8%。中德两国的合作创新领域包括发电、节能改造、电动汽车、未来能源网络、智能电网和智能电表、网络通讯技术、燃气燃煤电厂、蓄能技术、热电联产以及先进的各种节能技术。
德国能源转型的第三个重要标志是一次能耗下降。一次能耗不仅包括矿石能源,还包括可再生能源。2050年与2008年相比,一次能耗要下降50%。换句话说,德国2011-2050年的能耗弹性系数为负,经济与能耗绝对脱钩(经济增长,能耗下降)。中国现有的能源需求的各种预测和情景分析中,到2050年能源耗是增长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正,经济与能耗相对脱钩(能源增长比经济增长慢)。德国能耗下降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有了绝对脱钩,可以摆脱“经济零增长”束缚,使能源资源得到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德国目前88%的天然气和98%的石油靠进口,德国在未来仍然面临着进口能源安全的挑战。因此德国与欧洲、与世界各国都要开展更紧密的合作,以保障能源供应安全。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的依存度在大幅度上升,供应安全也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德国不同的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完全可以满足中国能源发展需要。中国电网将来也可与欧洲电网联接,向德国供应可再生能源电力。
关键词: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经济资源;战略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当前,中国国民经济得以迅猛发展,中国的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也连续上了几个大台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环境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乡居民用于吃、穿方面的开支占全部生活费支出的比例大幅下降,消费档次大大提高。特别是十五大以来,国内生产总值(GDP)由1990年的18548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年平均增长9.3%,人均GDP由1648元增加到7543元。人均GDP在2000年达到7081元,按当前汇率计算超过800美元,实现了中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前人均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表明中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经济在目前却遇到了严重的问题,尤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发展的困难重重,大体有以下方面。一是中国经济整体素质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综合国力还不够强,科技水平明显落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尚未摆脱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经济质量和效益不高。二是人口总量庞大,人口素质较低。到21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将接踵而至,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短期难以改变,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三是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不足。目前,中国人均0.1公顷,相当于世界水平的42%。中国多年水资源总量为28100亿立方米,人均淡水量2257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7%。全国大部分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面临着严重的资源型缺水和污染型缺水情况。中国是少林国家,现有森林面积1.59亿公顷,约占世界森林面积4%;人均森林面积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0%和12.5;矿产资源种类不全,有的虽储量不少,但品位低,开采难度大。在资源短缺的同时,资源破坏和浪费又非常突出,滥采、滥垦、滥伐屡禁不止,资源的产出率、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低、生产、流通和生活、消费方面浪费惊人,进一步加剧了资源不足的矛盾。四是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极为严重。部分地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令人触目惊心,部分大中城市污染形势日益严峻。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全国大气污染、排放总量多年处于较高水平,城市空气污染普遍较重,酸雨面积已占全国面积的1/3。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全国流失面积已达3.6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的38%,并且仍在继续增加。土地荒漠化、草原沙化面积仍在快速扩散。7大水系污染严重。近岸海域水质恶化,赤潮频繁发生。作为主要经济水生生物的产卵场和索饵育肥场的近海和内陆域严重污染,水生生物亲体繁殖力和幼存活力急剧下降,水生生物得不到补充。过度捕捞导致主要经济鱼种资源严惩衰退,经济渔业品种日渐衰减,渔获组成的营养级水平逐年下降。物科濒危现状十分严重。中国目前约有4600种高等植物和4600种野生动物已处于濒危或临界状态,事实证明,中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我们不能走人口增长失控、过度消耗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的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最终会给我们子孙后代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当前中国经济要想保持高度持续增长,必须审时度势,立足现实,找准问题的突破口,努力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就是不发达的阶段。在我们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社会发育层面差异大的国家里,必须历经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才能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大量事实充分表明:党和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时,认真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努力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一)保护环境,建设生态
目前,中国进入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环境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对待。中国的环境令人担忧。大家不会忘记,西北起沙暴,京城降泥雨,南海泛赤潮,环境警钟频频向世人敲响。西南、华南、中南、华东酸雨连片,北方还有一块二氧化硫区;淮河、辽河、海河、太湖、巢湖、滇池水体遭受污染;蓝天难见,垃圾围城,黑水穿堂,是不少都市的景观;江、浙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是中国农村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一个范例和缩影,但是,环绕太湖的近千家企业的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广大农村化肥、农药的污染,养殖业的生物污染,以及星罗棋布的城镇居民生活污水的污染,使美丽的太湖遭到严重污染;大量事实告诫我们:保护环境迫在眉睫。
(二)珍惜资源,节约资源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问题是未来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资源可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两类。水、土壤、森林、草原等,大体属于可再生资源。74%的工业原料、85%以上的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地球上的资源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地球上众多资源是有限的和不可再生的。所以,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是全世界应该共同遵循的原则,中国更应当这样。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思路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全面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必须提高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动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的持续协调发展。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实质就是要树立新的发展观,改变传统发展思路和模式,经济发展不能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当前,实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前提下,努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证,具体思路如下:
(一)要做到节约与开发并举,合理利用资源
这就要求我们要节制对自然的索取,珍惜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自然界中的大多数资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在利用资源时,必须考虑到有可能带来的资源短缺问题,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近年来,中国的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北方出现了沙尘暴天气,这与过度开发和资源浪费有很大关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中国的“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做到积极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培养节约意识,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努力寻求各种可再生资源等等。
(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行清洁工业和生态农业
在过去的发展时期,中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粗放式的,这就带来了资金、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浪费,同时还带来了十分重要的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严重。因此,必须要将经济增长方式有粗放式增长转变为集约式增长,推行清洁工业和生态农业。清洁工业也是一种生态工业,它具有低污染的特征,这种生态型的工业生产能够带来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生态农业也是将传统技术精华同现代科技成果结合起来的新兴农业,它可以保护土地资源,提高生物产量,并且带来生产上的低污染甚至无污染。
(三)大力发展农业,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二是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林业资源保护,建设绿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放眼国际市场,努力扩大内需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每个企业都把兼并、重组行为作为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个企业面对新形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档次和效益,力争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间投资需求。明确民间投资方向,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等来加以引导,使这些“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拉动力量,是经济启动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分析当前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特点,理清思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与升级,以确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源与节流并重,预防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才型工业生产体系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六)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整顿矿业秩序,使之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中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七)要以关停和淘汰、压缩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污染防治
巩固和提高工业排放污染物达标成果,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经济规模的水泥、火电、化工、造纸和电解铝,要坚决按期关停淘汰;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污染配套服务,并向城镇适度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要把清洁生产作为提高工业生产环境质量的关键措施。污染的“末端管理”是被动的管理模式。而清洁生产则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
(九)拓宽投融资渠道,增加环保投入
关键词:旅游经济 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旅游经济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旅游业虽然总体是上升趋势但并不是朝着一个直线上升的趋势发展的,而是以一个上下波动整体向上的趋势发展。因而,我国的旅游业在以后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仍然会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积极方面的现状
1.旅游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不在一味地追求节约,开始把重心放在提高生活水平上。闲暇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多推动了旅游需求的快速增长。旅游需求不仅包括境内旅游,同时境外旅游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样不仅满足了中等收入人群的国内中低端旅游,同时也满足了高收入人群追求享受的境外高端旅游。境内外的旅游需求不断提高带动了旅游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我国旅游经济呈现出一个总体上升的趋势。
2.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国家也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法规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的规模上,国家加大资金投入,在各大城市及乡镇兴修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由第一点旅游需求的增加也可以知道旅游业有着巨大的经济潜力和商业市场,为今后几年中国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个服务性第三产业,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大多数省份的支柱产业。
3.国家对旅游经济政策的支持。为了促进我国旅游持续发展,我国制定和实施了有关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为了使旅游经济继续可持续发展,国家及政府都积极制定各类相关政策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家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根本点和切入点,这为旅游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性的指导方向。
4.增加岗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就业,国家把旅游促进就业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议程。旅游业的复杂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旅游产业也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同时牵引这其他相关产业。旅游业是集吃、住、行、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行业。各个行业之间联系密切,牵连性强,一个产业带动另一个产业,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地为增加就业岗位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总量上看,“九五”期间,中国旅游业直接就业人员年均增加50万人。根据以往的数据显示,旅游业直接增加就业岗位和间接增加就业岗位的比列达到1︰5,这样中国每年整个旅游经济带动的总就业达300万人,5年内则增加就业岗位1500万个。
(二)消极方面的现状
1.旅游景区的管理不规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景区的数目增多,旅游需求的不断扩大,旅游景区的管理也面临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相关政策不配套不完善,管理界限不清晰,职责不明确,产权不明了。造成我国旅游业管理不规范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缺乏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缺乏也会造成管理体系的不完整。
2.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对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来说最大的环境就是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否完善,能否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影响经济效率的最关键因素。目前旅游业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已成为制约我国旅游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连接我国旅游景区的旅游道路以及景区内的交通道路发展比较滞后,二是景区内缺少对污水垃圾的处理设施建设。
3.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游客对环境的破坏有的是有意有的却是无意的。无意破坏环境的游客主要是自己行为习惯的原因造成的,比如在景区参观时不排队不讲秩序等。还有另外一点就是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很多新闻报道游客在景区的“到此一游”,这不仅是对游客的警示,同时也呼吁了大家应该保护我国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让我国旅游经济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二、中国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中国地广物博、历史悠久、山川秀美、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有着大量的旅游客源,旅游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旅游经济科持续发展,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对策。
(一)规范与旅游业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了规范的旅游业规章制度,才能约束旅游业随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在景区要加强打黑,包括黑车、黑店、以及黑消费,避免一切事故的发生。相关法规和相应的管理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层层落实。在制定规章制定时,国家应加强对旅游市场的宏观调控,管理和协调好这个集吃、住、行为一体的旅游业。
(二)加强旅游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说出了基础的重要性。基础设施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界银行认为,基础设施即使不能称其为牵动经济活动的“火车头”,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车轮”。发展旅游业也是如此,尤其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制约作用。纵观旅游业发展比较快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都比较好。可以这样说,基础设施水平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如果要保持经济的增长就必须加大投资,多方筹集资金,吸引地方、部门、企业合资办交通;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完善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各项配套设。
(三)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需要大量的投资。现在旅游业快速发展,但是我国也面临很多问题,比如旅游景区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严重等。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经济,国家有关部门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把环保工作作好,为旅游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管海燕.角色尴尬和规制调整—论旅游业的政府规制改革[J].经济研究导刊,2010.
1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
低碳经济的特点就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污染,降低资源的消耗,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低碳经济是和高碳经济相对应的,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候,要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生产技术应用到生产中来,保证各项指标都能够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在实现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以后,可以使资源结构得到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得到利用,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全球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技术,新产品促使其发展的结果。在全球的环境受到污染的背景下,对经济生产过程中造成的能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等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不将这种进行控制的话,那么将会使全球的环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危机。所以说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新的工业革命,预示着对于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和创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成了大势所趋,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发展上模式由来已久,并且对于资源的消耗依赖性较大,新的技术和产品应用的不多,工业生产受到能源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较大,所以说在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下,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一直以来中国在工业生产中,都是以煤炭和石油为能源为基础的模式上进行的发展,这种生产模式是一种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上的低碳经济正好相反。中国在煤炭和石油的生产效率上比较大,能源储备比较雄厚,所以说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些高碳、高排放、高污染的能源为生产燃料,并且在不断的市场发展中,对于技术和系统的创新改革也都是建立在这种能源基础之上的,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路径发展模式,无论怎么发展,都是离不开高碳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碳锁定”的状态。所以说中国要想改变这种高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变,将会是一个漫长并且非常艰辛的过程。
其次,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过程中,大量的人口涌入到了城市之中,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也增加了压力,对于各方面的资源消耗,污染的排放等都是一个问题。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发展阶段,各种大规模的工业化基础性设施建设正在逐步的开展,而在发展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又会有过多的本文由收集整理能源消耗,产生大量的污染物,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过程中势必会出现的,所以说中国在实现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困难重重。
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时期。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虑,中国都必须抓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3.1实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
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始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
3.2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结构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结构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3.3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
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是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可以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3.4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
对于中国来说,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实施,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新。
3.5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
推行低碳经济,在要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具体实施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实施低碳生产模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事实上,只有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
关键词:房地产 可持续发展 对策
一.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商品房价格上涨幅度过大过快,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
我国房地产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年时间里,房价出现了不合理的涨幅。一方面,房地产业的供需不平衡,存在很大的问题,表现在高端住房供给较大,而普通商品房却供不应求,保障性住房供应严重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不利于改善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另一方面,房价的大幅上涨,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也加剧居民的购房压力,间接阻碍了房地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不合理
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经济发展较快,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发展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房地产投机者―职业“炒房客”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使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炒房热”的景象,加大了普通购房者的购房压力;第二,诸多房地产开放公司在对现房进行销售时采取虚假优惠及打折等措施,给消费者造成了不良的心理暗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第三,房地产投资和交易严重缺乏透明度,其中房地产领域垄断、腐败和违规违纪问题突出,土地征用、原有土地使用者或拥有者的补偿矛盾比较突出。
3)土地财政滋生风险
房地产的前端是土地一级市场。这一市场垄断在地方政府手中,因而房地产的飞速发展必然对土地的需求量大,政府的财政收入自然增加。土地资源是地方政府最主要的资源,而房地产又是带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地方政府并不愿意抑制房地产发展,因此,在政策层面更偏向于鼓励多买房子、买大房子,而不是限制房屋购买,土地已经成为政府生财的重要工具。但土地财政的危害相当大。
4)房地产投机与房地产投资并存
由于房地产中的住房市场是一种刚性需求,在“居有其所”的观念下,所以对房地产的需求量比较大,这是基于自身的需求而产生的投资行为。另外,由于房地产业是一种投资品,因而将其作为理性的投资品是可行的。但是由于这一行业信息不对称,导致消费者很难把握房地产业的投资和投机行为,错将投机当做投资,造成这一行业的发展出现非理性状况。在中国,许多有钱人拥有多套房子,房产投资和投机行为突出。
5)房地产业的泡沫比较严重
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密切相关,是其均衡价格的长期偏离。有学者作过实证研究,指出中国房地产业的泡沫程度比较严重,特别是在2009年以来,房地产价格的猛涨,导致泡沫化程度越来越严重。房地产泡沫的出现,在推高中国GDP总量的同时,造成市场虚假繁荣,一旦泡沫破裂,必将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剧烈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最终将影响经济金融和社会的稳定。
二.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
我国政府应当针对投机购房现状,充分发挥税收调节作用,有效遏制房价泡沫的产生,控制房价的合理增长。政府可以开征级差利得税,对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售房利润征税,抑制投机性需求;政府应加大对购买商品房短期出售的经济行为的征税力度,对将所购房屋出租的房地产同样高税率征税;对自用的购房行为,应加大在贷款利率、首付款及贷款额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2)加强市场规则的制定和监督
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上述诸多问题的症结在于这个市场本身的不完善而导致的,因此,要加大管理制度的建设,制定切实可行的房地产规则,规范房地产市场主体,特别是房地产供给方的行为;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的监督管理和商品房的预售管理;推进城镇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测和信息管理,严格执行商品住房限购措施,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第二套住房及其以后的住房应该控制贷款,抑制个人的炒房和投机行为;要完善现有的房地产经济法律法规,科学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创造一个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
3)加强和完善财税体制改革
要加强和完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从根本上改变地方政府对土地出让金的过度依赖。一是优化分税制,调整税收结构。一方面,将土地的所有收入上缴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出售或出租的土地出让金全部划归为中央财政收入。另一方面,中央政府将企业所得税等产业税收项目的一部分或全部划归为地方财政收入,从而改变地方政府单纯追求土地出让收益以获得财政税收的扭曲。二是加大中央财政对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地方政府财政实力,改变地方政府过于依赖房地产拉动经济增长的偏好。另外,必须及时开征物业税(或不动产税)、闲置税、遗产税等,规范政府出售土地行为,以抑制住房的非合理需求与囤积,推动房地产向消费为主导的方向发展,避免过度投机和炒作。
4)重视房地产的宏观调控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伴随中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中央政府也相应出台了许多关于房地产调控的政策。从2002年至今对房地产进行了了不少于九次的调控,包括2013年3月出台的房地产调控的新国五条实施细则。但是,中国房地产调控目前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为制定多,落实少,监督不到位,存在落实的利益博弈等问题,导致政策效果较差。在今后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制定中,应该尽量细化房地产调控政策,同时加强监督和落实,注重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5)增加普通商品住房及用地供应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约束条件,发展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增长的态势,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然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也面临着资源、需求和人口等方面的约束条件。本文拟对上述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存在的约束条件
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明显,如何协调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部动力不足,而整个经济结构也需要更加合理化。其次,人口问题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约束条件。所以,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口素质、有效控制人口也是当务之急。
(一) 经济增长遭遇资源瓶颈
中国经济在进入新一轮高速增长周期的同时,也再次遭遇资源瓶颈的阻击。不少专家认为,未来20年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资源问题。。[1] 一方面,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导致资源消耗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的特殊国情以及经济全球化和环境保护日盛的国际背景,都使我们面对的情况比发达国家曾经历的要复杂得多。
我国人均资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00年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煤炭可开采储量分别只有2.6万吨、1074立方米、90吨,分别为世界平均值的11.1%、4.3%和55.4%。据估计,2020年我国石油缺口为2.5亿一2.7亿吨,煤炭缺口为10亿吨。[2]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的日益增大,其他资源都将面临同样的问题,资源瓶颈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资源量有限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另一个突出的矛盾是,在资源相对贫乏的背景下,我们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没有走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传统模式。2002年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为1.18吨标准煤/千美元GDP,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创造每千元GDP消耗的能源量,是美国的3倍、德国的5倍、日本的近6倍。我国前8位高耗能行业的单位产品能耗平均比世界先进水平高47%,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高15%到30%。[3]据国家统计局披露的数据,支撑2003年GDP增长9.1%的能源和重点资源消耗量,包括15亿吨标准煤,8.2亿吨水泥和2.6亿吨钢材,分别占全世界的30%、33%、50%。[4]因此,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粗增长”模式与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是中国经济步人新一轮增长周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 需求不足
中国经济经过20年的快速发展,己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然而,时下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由于出口贸易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所以国内需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虽然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经济政策,但内需增长却十分有限。如何有效地扩大内需已经成为事关可持续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内需不足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除了历史、文化、传统等非经济因素,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则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可持续增长的发展对策
(一) 解决资源瓶颈的对策
解决资源瓶颈问题的主要对策有开源节流以及科技进步。前者不少学者已经研究过,本文主要探讨通过科技进步解决资源瓶颈问题。
1、要加快应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和信息产品在能源、交通、机械、冶金、纺织、轻工、化工、建材、建筑以及农业等传统产业的应用,加强技术改造,实现产品升级和结构优化,推动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从而减少资源对经济的约束。
2、要积极推动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应用于企业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全过程,通过信息集成过程优化以及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的集成优化,提高企业应变力和竞争力。
3、要大力推进电子商务。重点实现外贸领域、信息产业领域的电子商务,积极推动钢铁、汽车、建筑、纺织等行业电子商务示范作用,促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应用。
4、大力推进技术进步。。技术改造要真正把节能降耗放在首位,要逐步做到节能技术改造资金与节能挂钩,要努力推广行之有效的节能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每年要选一批投资省、工期短、效益好、见效快的项目和技术措施,实行强制推行的办法走依法治国之路。
(二) 解决需求不足的对策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在中长期内坚持刺激需求的政策,二是深化改革,进行结构的优化调整。
1、扩大国内需求
扩大内需,开拓国内市场,是中国从短缺经济向买方市场转变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方针政策,是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必要条件。尤其在目前,出口需求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扩大内需显得特别重要。
(1) 内需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政策支出。在扩大投资需求中,通过政府的财政扩张,大力发展铁路、公路、环境保护和水利设施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基础设施落后,这种通过发展基础设施来启动投资的反周期财政政策是有效的,也具有长远意义。今后在财政上应继续支持国有银行的信贷发放,必要时鼓励非国有中小银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同时,着力创造规范、良好的宏观环境,调动投资者预期,增强投资信心。
(2) 扩大消费需求是今后扩大内需的重点。就投资与消费的关系而言,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明显,但从社会再生产看,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的持久拉动力量,投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是消费需求的派生。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刺激消费需求。
首先,稳定消费者预期和转变消费观念是扩大消费需求的基础。目前,中国正处于结构转轨时期,医疗、教育、社会保障改革正逐步推行,加之国有企业职工的大批下岗,导致居民消费预期不稳定,边际消费倾向下降。针对这种状况,应该加大再就业的力度,应通过体制改革使人们对未来看好。其次,从消费主体看,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已处于相对积累阶段,而农村居民应该成为近期消费需求的主力军。解决农民收人问题、优化农民消费结构是启动农村消费的唯一途径。
2、优化经济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矛盾是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桎梏,但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存在着这些结构转换的巨大空间,为中国经济持续性增长提供了潜能和动力。
(1) 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推进城市化,不仅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启动内需的关键一环,是经济中长期增长的基础。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为城市化提供良好的制度空间。目前我国还存在不少不利于城市化的制度障碍,从而加剧了城乡分离,延缓了城市化进程。其次,不同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模式,不能盲目照搬,更不能搞“一刀切”城市化。城市化将促进农村经济的大力发展,提高农民的收人,创造巨大的农村市场。这将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巨大的空间。
(2) 加快产业重组,调整产业结构。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看,我国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对经济增长贡献率已进人相对停滞阶段,而第三产业比重偏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我国人均工业制成品占有量还很低,制造业发展还存在一定空间,而且,第三产业的长足发展必然建立在工业化成熟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以,今后一段时间的调整方向应为第一产业比重稍有下降,适当增加对高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投人,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产业在大致保持现有比重基础上略有上升,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从产业的重组看,组建大企业应主要借助市场,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发展中小企业,不能一放了之,要建立各种服务机构,以“强强联合”为轴心,提高创新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对于工业结构内部的优化,主要是推进企业的技术进步,要强化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改进,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3) 加快区域结构的转换。广阔的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必然会扩大整个国内市场。国家应在政策上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通过改善其基础设施条件,改良该地区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沿海资金向中西部流动,并借助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实现沿海制造工业向中西部地区的逐步转移。
三、结论
2 1世纪的中国面临着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同时也充满着困难和
挑战。但只要协调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人口的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经济结构,并有效地扩大内需,提高人口素质、控制人口急剧增长,中国经济必然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增长。
参考文献:
[l]吉利斯.波金斯.发展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38.
[2]朱堰徽,陈强.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理性思考[J].当代经济研究,2000 (02).
[3]张跃锋.能源危机及其对策[J].经济师,2002 (03).
[4]黄葱.高速发展再遇能源瓶颈[J].瞭望新闻周刊,200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