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鸿门宴教案范文

鸿门宴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鸿门宴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鸿门宴教案

第1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 语文 讲座式教学 改革

“语文即生活”。

高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是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学生终身负责,着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语文教材十多年甚至数十年如一日,变化少,而经典性文章甚至可以讲解上百年。文本不变,生活却无时无刻不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在这里成为搞笑。所以对于语文课程来说,变是常理,不变是僵化。

“讲座式教学法”与以往课堂教学方式不同,它更注意学生的主体学习,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一个具有时效性和互动性,一个具有长久性和自我性。把上课变为讲座,其实就是一个尊重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兴趣、把课本和生活相联系的过程。

本文拟通过对高职语文课本中《石钟山记》等部分课文教学设计的分析,来说明“讲座式教学法“在高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讲座式教学法”的特点

(一)对教材的重新挖掘

把“课堂”变成“讲堂”,这就要求教师要有一个不同于课文题目的新的“讲座”的标题。这不是标新立异,而是教师对教材进行的新的解读。

教材中的文章,尤其是经典篇目,无数人解读过,其中不乏名家学者。如何讲出新意,真的很难。但是时代在变化,每个人生活的阅历也不同,理解也各异,所以完全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解读角度。在高职院校的课堂上,不需要众口一词,而应该百花齐放。不仅更加贴近生活,而且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研究。

(二)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

长期以来,高职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特殊认识论的影响很大,在这种教学理论的支配下,往往导致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学是权威,学生只能认真地听课,而无法真正地参与。“讲座式教学法”则使得学生的参与意识被充分调动起来,对语文学科的热情也被极大地激发起来。双向互动,热烈讨论,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三)把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连

“讲座”必须能吸引听众,吸引绝不是讨好,而是要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结合课文的实际内容,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学习世界中,这就要求教师对课文进行重新解读时,让古人“穿越”到现代,让课堂回归到生活。

二、“讲座式教学法”的要求

(一)选择角度,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卡鲁尔指出: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只有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1]许多课文,尤其是文言文,根据教案或参考书来讲是打动不了学生的。尤其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课文熟得不能再熟了,重点和难点也了如指掌。但是就此可以停止不前了吗?哪怕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数十年如一日的单调内容连老师也会味同嚼蜡,所以到了重新寻找角度的时候了。

例如在讲解鲁迅的《〈呐喊〉自序》的时候,我给那节课起名叫“追梦”(当然还可以用“我和我追逐的梦”、“我的未来不是梦”、“梦醒时分”等),首先让学生觉得很新奇:为什么在课文题目之外又起个名字呢?再一想原来还是首歌的名字,自然就产生了好奇,然后认真地听下去。

讲《石钟山记》时,我给那节课起了个名字:“永远的江湖”。学生对文言文和考古不感兴趣,但是对江湖和武侠是感兴趣的。讲《鸿门宴》时起的名字是“真正的男人”(还考虑过用“男人哭吧不是罪”);讲《赤壁赋》时起名叫“我要飞得更高”……这样的课堂导入,学生怎么能不集中精力听?

(二)层层深入,串联起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

好的开头是很重要的,但是虎头蛇尾肯定是失败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还要与课文密切关联才行。之所以这样选择角度,因为这些题目都紧密地串联起了相应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呐喊〉自序》一文中,就是通过作者年少时的“求学梦”、“学医梦”、“从文梦”等几个梦产生与破灭过程的回忆,来表达对当时社会及中国人的失望,和对文学救国的美好憧憬;《石钟山记》中关于石钟山名称由来的诸多学说,正如同纷乱的江湖,派别众多,且各不认同;《鸿门宴》中全是男人,而且文章的重点是人物形象分析,无论是重要人物项羽和刘邦,还是次要人物张良和范增,在历史上都影响深远,而评价却各不相同;《赤壁赋》一文表达的在喜悦与愤懑外表下的超脱情怀,正如同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想要超脱却又不能……

如果真的解决了题目中的诸多问题,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三)启发诱导,深化主题,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

“教师是过去和未来之间的一个活的环节。它的事业,从表面来看虽然平凡,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业之一。”[2]

让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与难点,是一般课程的教学目标。完成了,也就结束了。但是语文课程,尤其是高职语文课程,与其他学科不一样。每篇课文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具有思想性和情感性。“讲座式教学法”对课文全新的解读角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更应是学生学习的“归宿”。

如《〈呐喊〉自序》一文,学生正是和当年的鲁迅一样处于人生观刚刚确立的时期,常常会因为梦的虚幻和破灭而困惑与痛苦。鲁迅最终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而学生在追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挫折,该如何面对?我们的理想是仅仅实现自我的价值还是同时也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呢?如果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相信学生会有更多的收获。

《石钟山记》一文中最后结尾,我进行了这样一个讨论:“对于苏轼来说,远离朝廷后的生活环境也是一片江湖,在这片江湖上,他不是胜利者。因为和中国古代大部分文人一样,他的人生理想不是笑傲江湖,而是为国效力。对于我们职业学校学生来说,现在面对的学习环境和即将到来的社会生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片江湖,竞争激烈、残酷、莫测。要想成功,必须要有绝技在身,此绝技即为‘大胆怀疑,勇于实践,善于思考’的精神。但是,这就够了吗?还要加上什么?……”

至于《鸿门宴》和《赤壁赋》,同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未来需要,进行相关的引导和深入挖掘,让学生不仅学得知识,还能提高素质,成为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3]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是的,高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复杂的,学生求学的目的是各异的,教材里的课文是不完美的,教材的选择我们是无法控制的,但是要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是有思想有智慧的。只要我们肯动脑,高职语文课程教学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参考文献

[1] 张蕾,张彬福.语文之道[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郑文樾.乌申斯基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第2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授后附记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之后,及时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所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于该教案之后。这是不断完善教案,积累经验的过程,是教师改进教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教学研究心得,教学实践活动的具体记录。它为今后编写教案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长期填写授后附记,无疑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与教学研究能力。可以说,授后附记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一个平台。

授后附记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反馈意见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高中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并提高学生的现代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听说能力、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以及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接受状况,灵活机动地应用教案。课后要多与学生谈心,随时了解情况,掌握教学效果。要弄清楚哪些知识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必多讲;哪些知识学生还有疑问或未听懂,需详细讲解;哪些知识学生还有欠缺,需要补充……并将学生的反馈信息综合归纳后填入授后附记中,为后阶段的语文练习与复习提供依据,供今后编写语文教案与改进语文教学作参考。

例如,我在第一次讲授鲁迅的《祝福》时,学生怎么也不明白,祥林嫂的死与鲁四老爷密切相关,说他是杀害祥林嫂的元凶,学生更是不解,可这正是鲁迅先生的高明之处,是鲁迅先生的深刻之处。鲁迅用祥林嫂的悲苦命运为我们解读了封建礼教的残酷,以及其杀人不见血的本性。老师的解读与学生的理解有巨大的距离,学生所处的时代与祥林嫂的时代之间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我的作用就是缩短文本与学生间的距离,让学生能真正地走入文本,从而走入那个时代,走入到作者的心里,于是我不得不再仔细分析:分析年终的祝福,分析与祥林嫂交往的小环境,四婶、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还是那鲁镇的大环境,男人们、女人们、老女人们、小孩子们。分析透彻了,学生才恍然大悟,原来不光是四叔无意识地以礼教为武器,以四婶为媒界摧残的祥林嫂,还有更多的人,都以封建礼教为依据,毫无意识地把祥林嫂推入了死亡之地。正是这种“无意识地”更说明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之深。如果不是在鲁四老爷家祥林嫂也同样走不出悲苦命运。

在授后附记中我写道:解读杀害祥林嫂的元凶,思路:祝福小环境(四婶、鲁四老爷、卫老婆子、柳妈、婆婆)大环境(男人们、女人们、老女人们、小孩子们)礼教。以后,我再讲这课时,就注意了在讲解过程中及时渗透,当讲到最后一节课时,学生竟能说出是封建礼教杀害了祥林嫂。我觉得这就算是我写后记的一种收获吧!

二、自我经验总结

教师在依据教案完成教学之后,要及时对教学状况和发挥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如教学目的是否恰当,教学方法是否适用,教具的选择与使用是否妥帖,教学内容的深浅与多少是否适度等。对教学中临时变动教案作具体分析,并说明变动教案后实际效果是否更符合教学的要求。

例如,我在讲《鸿门宴》时,按照教学常规写好教案,然后依据教案进行课堂教学,尽管我讲得很细致全面。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理解不深,记不住。考虑到这篇文章的重要性,我重新设计了教案。最后,我为此课又多安排了一节课。要求学生利用半周的课余时间,根据本课内容编排一台课本剧。课下,学生很用心地研读研究人物性格、说话的语气、行为动作、场景布置等,我随时进行技术指导,然后利用一节晚自习的时间进行演出。这次课本剧学生的热情极高,非常投入,由学生自导自演的这台课本剧上演非常成功。经过这节课,我发现学生更加爱上文言文课了,有的还捧起了《史记》,看起了《三国演义》。

由此可见,这种变动教案是必要的,这可以说是一次成功的教改尝试,为此,我在该课授后附记中写到:“单纯由教师依靠课本内容进行讲述,并不能使学生对语文知识有透彻的理解,还会影响到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缺乏一个反复钻研、推敲、咀嚼、探讨的过程,只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和教师讲授的现成东西。因此,必须要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于此尝试的成功,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新的尝试,把教学感受、教育心得以及实施策略等,随时记在附记处,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参考。我现在还记得,在去年学习的《雷雨》时,我尝试让学生们自己编排课本剧。我教的两个班都进行了尝试,其中一个班是严格按照课文的剧本进行编排的,简直可以和真话剧相媲美。另一个则很有创意,是现代版的《雷雨》,无论是人物的造型、语言、穿着等都富有现代气息,很符合现代人的心理需求,受到普遍的欢迎。在承德双桥区艺术节上,这台现代版的话剧还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认为这些都得益于我平时坚持写授后附记。

第3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 讨论教学 呈现方式

《标准》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基于以上精神,合作学习目前已成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之一。就学习途径而言,它可以通过研究性学习,阅读课、网络学习等方式实现,而其中很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讨论交流法。

讨论交流法指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辩论、交流、对话,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在新课程背景下,讨论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尤其在合作学习中,成为实现其学习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

一般情况下,讨论教学的重点在于问题的创设、方法的设计及对讨论氛围的控制等方面,但对于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关注不够,这就导致了讨论活动顺利有序,但结果却不尽人意,没能达到预设的效果,因此,对讨论结果呈现方式的关注,将很大程度上提升合作学习的价值。

笔者将一般教学过程中,讨论结果的呈现方式归纳如下:

1、分组讨论,交流结果。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呈现方式,他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各抒己见进行思想交流、碰撞,形成小组统一观点,然后选一名代表,发表小组讨论结果。

这种讨论方法省时高效,能再短时间内解决问题,且每个学生在交流中都可以受到启发。但是,若小组内有学生提出一些独特又有见解的观点,教师很难发现,因为这种结果呈现方式只能代表小组内绝大多数同学的观点,结论。因此,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问题较简单,讨论意见会趋于一致的问题。比如,在学习《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对于政治理想的概括问题,很容易梳理,意见很容易达成一致,因此采用分组交流式比较合理。

2、辩论分析,得出结论。

这种方法之将持有不同观点的学生分成两组,以辩论会的形式讨论交流。

这种方式能锻炼学生的快速思辨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若把握不当,可能会让课堂秩序混乱,同时让反应不够敏锐的学生脱节,并且花费时间较多。

因此,对于课文中可能会有两种争锋相对的观点时采用,比如,对于《鸿门宴》中项羽和刘邦形象认识的问题,学生的意见可能有“英雄”和“非英雄”两种,采用辩论交流法呈现,效果会很好。

3、自由交流、讨论结果。

自由交流法是指让学生自由表达意见、认识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使课堂气氛活跃,并且照顾了每一位想展现自我、发表观点的学生,但是多名学生回答难免费时较多,一旦引导不倒位,很可能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课堂节奏很难把握。

因此,自由交流法适用于讨论的问题很有开放性,每个学生几乎意见都不一,并且可以让很多学生有自我展示、表达的机会。比如,学习《边城》时,文中古朴、淳厚的民风,人情与人性之美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差距感受等问题,学生们在小组交流中,肯定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4、口头交流与书面表达相结合。

这种方法指在经过学生讨论后,由于时间关系,没有经行交流或交流不充分,或对于问题结果不明朗,需要课后进一步思考,抑或问题值得深入探究时,可将课堂讨论以书面表达的形式在课后完成。

第4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更多的是班主任,对于体育教师而言接触的相对会少很多,一方面是体育教师教学中面对的班级不像班主任那样“专一”,另一方面,学生平时有疑难事情,班主任都是与家长联系。可一旦真需要体育教师“出马”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笔者就这方面谈谈自身与家长接触的经历。

1 “课”的背景

我校女篮中有一名学生生性活泼、乐观开朗且身体素质好,尤其体现在一个“灵”字上,许多训练内容一点拨就能心领神会,深得我和其他队员的喜爱,被亲切的叫为“小猴子”。但本学期开学初却隔三差五的训练迟到,有时甚至一连几天不现身。找她询问缘由也是支支吾吾道不清楚,总感觉有事物困扰着她。果不其然,第二天,依旧不见她的身影,我再次找了她,还没等我开口,“老师,我不想打篮球了。”伴随着瞬间夺眶而出的两行泪水,让我为之一震,“为什么?”可她却低头不语。其实这句话也是问自己的,就算不问也能猜到一二——父母的干涉与阻挠。这种情况在基层一线运动队里是常见的现象,跟她父母曾经做过短暂的交流,也挺配合的。没想到如今又“变卦”了。

2 “课”前准备和安排

从班主任那了解了“小猴子”最近的表现情况以后,我拨通她爸爸的电话,确认他在家以后我提出现在过去家访,能感觉得到她父亲接电话后的惊讶,不过还是欢迎我的到来。曾经得知小队员的家长开刀住院,不曾告知的前去探望过;得知有家长生病在医院打点滴还未吃午饭,给孩子钱为家长买食物,但这是从教六年以来第一次电话联系家长后就雷霆出击式的进行家访。这次是到学生家里,而且是在不怎么受欢迎的前提下……。

3 课堂常规及趣味热身活动的导入

到她家里后果真和预料的一样,刚进门家长已做好准备,对面的沙发上还坐着一位特意邀来“助阵”的朋友。这似乎有点杨子荣拜见座山雕,更有亲赴鸿门宴的味道。坐下后,我没急着直奔主题,环顾四周后开口聊起了他家里别致的装饰布置。这让他早已提前准备的台词无的放矢,谈话方式也从极其简单的应付式回答“嗯”、“啊”,逐渐出现正常的对话。在聊天的过程中得知家长年轻的时候以出海捕鱼为生,后来改行另谋出路办起了小型企业。我出于好奇与他讨论起有关海洋的点点滴滴:鱼的品种,捕鱼的最佳时节,夜间如何航行、海产品如何保鲜运上岸、海洋的污染状况等等。之后又讨论了有关企业员工如何有效管理、产品的生产如何销售等。

4 针对教学内容的辅练习

当话匣子打开之后,我俩讨论的热情此消彼长,在他面前我就像个学生,聚精会神的听他津津乐道地讲述着关于海上的惊险经历以及转行后的创业艰辛。近一个半小时的交谈让一旁有备而来的“帮手”,无用武之地,导致其坐如针毡,最后找了个借口扬长而去。在这过程中我所做的无非是微笑、提问、点头。

5 在练习中抛出问题,师生共同得出内容的重、难点

之后我向他了解“小猴子”平时在家的情况,包括学习情况、作息规律、平时的兴趣爱好等等,在这过程中,我边提问边聆听边做笔记,从中得到更多的却是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困惑和无奈,以及急切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他开始向我寻求帮助时,我也向他说了我个人的看法,并提出其中的不足:

“小猴子”这学期上课期间经常开小差不认真听讲,这与暑假期间提前学完本学期的文化课内容有一定的关系,而这也印证了为何以往“小猴子”平时测试成绩十分良好,一到期末测试就“掉链子”;由于之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很怕他,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家里很少与他主动交流的原因;平时与她相伴的时间过少,以至于孩子喜欢什么、谁是她在学校里的好朋友,甚至连本学期更换班主任都不曾知晓。

6 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小结中提出课后建议

听完这些,家长却似乎与我对换了刚才的角色,希望我能提供帮助和建议。起身离开前,我谈了谈自己的个人想法:多陪陪孩子,不要刻意泯灭她的课外运动兴趣,能陪着她参与,陪着她成长,在她多年后回忆起来,定会感激你儿时的相伴;面对现在“小猴子”很聪明也很懂事,存在的问题可以试试以兴趣作为契机来促进其自我规范和约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她也是我在校园内重点关注的学生之一,但并不意味着在我的训练队里不可或缺的。

7 课后自我反思

这次家访没有将本该探讨的孩子继续参与训练队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主要原因在于自己的准备不充分,同时也反映体育老师在语言表述与交流上笨拙的通病,这也是我今后在与家长沟通中需注意的。尽管如此,至少本次家访让家长与自己都有一个相互认识的机会,而且聊的很投机,很愉快,家长对我不排斥。

8 课后学生落实完成情况

没想到第二天一大早,“小猴子”像往常一样又蹦又跳的夹着球出现在篮球场。在此后下午放学后的活动时间,还能在隐约看到她父亲的身影…………

第5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关键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教学研究

问题之一:放弃板书,不方便学生课堂记忆

当前高校中,有相当多的古代文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授课时,只是一味地播放课件,极少或者根本不在黑板上写字。教室的黑板对这些教师来说如同虚设,即使偶尔兴之所至,他们也只是信手胡乱涂鸦一番,毫无书写条理。规整的板书传统被遗忘得一干二净。从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标来看,这种做法是极不恰当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并不能完全代替板书。首先,板书可以写出课堂内容的梗概,且能长时间展示。这对于学生听课过程中的重复记忆是十分必要的。而多媒体手段仅能在开头和结束的某个时间点对内容梗概进行短时展示,这是不利于学生记忆的。据研究,人对知识的记忆主要有三个阶段,即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时记忆作用时间短,容量有限,除非转入短时记忆,否则感觉痕迹很容易衰退。瞬时记忆中经过编码的信息方可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容量也十分有限,且容易受到干扰,必须在不断复述的条件下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来源主要是短时记忆阶段加以复述的内容,也有由于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RobertL.Solso)认为:“某种记忆系统(短时记忆)能够储存信息,但如果信息未得到复述,它就从记忆中失掉。”[1]板书能使教师所讲授的核心内容在上课过程中长时间留存,有助于学生认知感觉的强化与信息的编码,并促进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其次,板书机动性强,使教学活动更有针对性,也更便于记忆。相对于预先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板书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有更大的优势。比如讲课过程中突然发现的疑难字词、学生的随机提问、需要增加的图示、适时划出重点难点等。第三,板书更便于学生记录与思考。一般来说,教师板书速度与学生记笔记速度是一致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古代文学犹为如此。要真正学好古代文学,学生需要在课堂之外下苦功夫。这已成为高校古代文学教学圈子中不争的事实。然而,因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不当而导致过快的课堂节奏,往往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时间做课堂记录,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适度思考与提问。课堂记忆效果自然也不好。好的古代文学课堂,应是多媒体教学技术与板书传统的有机结合。以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为例。在教学计划及进度中,该章所分配课时一般为二至三个,要讲解的问题有五个,即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史记》的叙事艺术、《史记》的人物刻画、《史记》的风格特征、《史记》的地位和影响等。不管是司马迁还是《史记》,其背后都有大量的历史故事及研究材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五个问题之中的任意一个问题都可以讲授两个课时。在这种情况下,若此章全用板书讲授,显然时间捉襟见肘;若全用多媒体讲授,则往往因为信息量太大或者材料的取舍不当而导致学生不得要领,含混而过。这就要求讲授者把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起来,把五个问题及每个问题的讲授要领书写在黑板上,而将讲解与论证过程辅以多媒体展示。可以通过播放鸿门宴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以及荆轲刺秦王险象环生、惊心动魄的影视片段,来说明司马迁对材料的驾驭能力与《史记》高超的叙事艺术。总之,板书与多媒体结合,课堂方能张驰有度,学生才有记录与思辨的空间,也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之二:不写教案,教学设计不当

许多教师上课完全不看教案,或者根本没有教案,而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搬到了多媒体课件上。理由是在授课过程中一边放映多媒体课件,一边看教案会导致顾此失彼,不好取舍,不知道该以哪一边为主,所以就只好不看教案或者索性不要教案了。这种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对于高校古代文学课程来说,教案是教学实施过程中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绝不能被忽略。准备教案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学设计过程,也可以说是对将要进行的教学活动的预演过程。所以,一般情况下,教案准备得充分与否决定了课程讲授的成功与否。首先,教案能使上课过程紧扣教学大纲,突出重点、难点,防止讲授内容的枝蔓。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讲授内容的取舍都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高校新教师大多具有研究生学历,因为刚从较高的学习层次出来,心理状态还没有真正改变,对教师角色的认识不深,身份感不强,往往不按教材讲,自我发挥较多。他们认为自己还是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传授者,认为教材内容太俗套,没有发挥空间,没有新东西,所以在授课时往往不自觉地把自己知道的相关知识一股脑儿全讲出来,而不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由于所讲内容较深,又偏离教材,故收效甚微。接受新知识如同爬坡走路,毕竟是要付出辛苦努力的。学生在学习中趋轻避重、趋易避难,乃人性使然,教师就更应该严格要求,恰当选择授课内容。然而一些老教师往往喜欢投学生所好,花大量的时间讲段子、讲故事、讲经历、讲笑话、讲时事,就是不讲教材。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而于要掌握的知识则愈发遥远。其次,教案明确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以及教学时间的分配等,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教学效果。既非私塾教学,没有太明确的时间限制,又非通贤大儒,可以不用准备就出口成章,现代教学是多位教师面对更多位学生的过程,每位教师的授课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这就要求教师授课一定要有计划性,预先要有精准的设计。本堂课要讲什么,怎么讲,时间分配如何等,都应该有预先设定。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才能自由发挥,突出自己的个性与能动性。所以,教师上课无异于戴着枷索跳舞,要讲好一门课,站好一节讲台,绝非易事,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第三,准备教案的过程能使讲授者对有关教学材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并详细罗列出教学内容,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也避免出现因停电、故障等原因无法操作多媒体而耽误上课的情况。知识的传播与接受存在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3]同是孔子学生,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孔子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争强好胜,办事不周全,孔子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的意见,三思而后行。在大纲一定的情况下,教师授课仍然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接受程度选择合适的内容。所以,教师在授课前通过准备教案使授课内容条理化、精准化,十分必要。在完整教案的基础上再根据需要制作多媒体。授课是以教案为依赖,而不是以多媒体为依赖,所以即使停电,也不影响授课。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并不能代替教案。一些教师不写教案,直接带课件上课的做法,实际上是对教学活动准备不充分,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且不说准备教案的过程对课堂实践多么有帮助,单从教学内容来看,教案书写与课件文字并不相同,自然也无法互相替代。教案是教师授课的底本,并不直接面对学生,就像舞台演出的脚本并不直接面对观众一样,它可以将提示性的话语写入。而多媒体课件要直接播放给学生,它对文本的要求就比较严格、拘谨,远没有教案书写随便、具体、细致。相对于多媒体课件,教案内容更全面,且具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教师在授课前应花费适当的时间与精力准备好教案。若决定使用多媒体授课,教师则应在已完成教案的基础上再行努力,化繁为简,由隐蔽到直观,制作出适合课堂播放的多媒体课件,切不可直接以课件授课而忽视对教案的认真准备。古代文学的课程性质决定其课堂讲授内容极为丰富。多媒体课件并不能反映其全部内容。我们应该分清准备教案与制作课件的先后次序及主辅地位。多媒体仅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远不是教学活动的全部。在使用多媒体授课时,我们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问题之三:过度依赖课件,口头讲解太少

一些教师上课时以播放多媒体课件为主,很少或者根本不做口头讲解。这是当前高校古代文学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另一误区。其主要表现有二:一是过度依赖视频、音频,动辄播放,自己则很少讲解,更有甚者整堂课以放映纪录片、影视片、名家讲授实况相始终。二是把全部讲授内容几乎一字不落地放到多媒体课件上,然后按顺序读下来,直至课堂结束。殊不知教师口头讲解才是古代文学授课的主流常态。正是教师充满个性化的口头讲解,才使艰深晦涩的古代文学课堂更为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共鸣,给学生以启示,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接受。首先,口头讲授的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古代文学主要讲授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文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基本的文学理论问题等。其文字、词汇及语法系统基本上是属于古代的,与今天的语言环境有很大的差别。愈是历时悠久的经典文学作品,如《诗经》、《左传》、《论语》、《庄子》、《楚辞》等,其书写语言与今天的通行语言差别愈大,加上其古奥难懂的内容,如果不进行详细的口头讲解,单凭播放音频、视频、PPT等,是很难让学生理解并记住的,教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理想。教师充满文采的口头讲授能给学生营造一种短暂的古代语言环境,无形中拉近了古今距离,淡化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陌生感,比播放程式化的课件效果更好。而且,教师的口头讲授更便于学生记忆。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L.索尔索说:“我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取决于我们(在抽象感觉中)所知道的和我们(在特殊感觉中)所感觉到的综合结果。”[4]强调了在认识过程中,人受到的感官刺激(感觉)的重要性。教师口头讲解一般会辅以生动的动作姿势,加之讲解时的具体情景,都能给学生以多角度的感官刺激。同时,这些姿势与情景都可能成为短时记忆转变为长时记忆的凭借与提示物。其次,不能对多媒体课件过度依赖。多媒体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固然有它的好处,但应该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确有必要时再用,绝不可对其过度依赖,否则就难以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讲授古代诗文作品时,教师可以把诗词或者文章的文本逐段、逐节地展示在多媒体课件上,以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而朗读及解释这些文字则不宜用多媒体。学生更愿意听到自己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妙趣横生、深入浅出的讲解,而不是机器放出的陌生声音。另外,作为教师,在这种情况下也应该更多地鼓励学生朗读或积极参与互动。专家指出,学习古典诗词的第一步就是朗读与背诵。学生于讽诵之间就很容易地掌握了诗词的内容与韵律,教学效果不知比被动听别人朗诵与默不作声地观看画面要好多少倍。古人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5]说的就是多朗读而后自有体会的道理。再如某些画面感或者故事性很强的课程内容,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往往需要实物展现或者教师本人的模仿与表演,就更不能依赖多媒体课件了。第三,口头讲解有利于与学生形成互动。教师在讲授时可以结合自己的知识背景与学生的实际反应对某些讲授内容进行评价。这种评价非常具有随机性,但却是最便于学生理解的方式之一。换句话说,能让学生“秒懂”,必须依赖于教师的口头随机讲解,或绘声绘色的描述。另外,与学生的互动可以解决他们的大量疑问,使其思维能正常行进,比之把问题记下课后再问,教学效果更好。因为学生有这样的习惯,一个问题弄不懂,往往没有心情听后面的内容了。相反,如果教师帮学生把问题及时弄懂了,会激发学生更用心地听后面的内容。可见,教师的言行举止与治学态度能对学生做人与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受益终生。如果教师上课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无疑会限制这种师生间的信任与互动。

第6篇:鸿门宴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活动 感性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

但是,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理科式的条分缕析,肢解原文本文脉贯通,浑然一体的课文,探研所谓的微言大义,课堂作业和课后练习林林总总,语文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设想,一堂让学生听而生厌、恹恹欲睡、照本宣科、索然寡味的语文课能产生多大教学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所谓课上得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类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不应该用自己对课文的深加工来替代学生阅读的艰苦求索。学生阅读是从模糊情态中获得独特认识和体验的过程,教师不应将知识点从文章整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碎尸万段”式的剖析,也没有必要在自己认为十分重要,难懂的地方,细枝末节都不放过,而不考虑学生的现状。要引导学生按照“披之――感物――体情”或“寻言――明象――悟道”的顺序展开阅读,培养学生的内省体察能力和语感能力,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情思。语文是博大精深的,它不同于一些数、理、化学科,有现成公式可套,语文的学习材料是整个人类文化,浩如烟海。庄子《逍遥游》曰:“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一些学生语文成绩不好,根源就在于积淀不丰厚,苏轼也讲:“厚积才能博发。”读多了,见识就广了,思维也就活跃了,写作自会有套路了。

曾听两位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教学《我的战友》一课,一位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自己认为十分重要的段落分解成诸多细小问题,如“找一找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像一块千斤巨石?”“找一找,哪些地方描写潜伏部队离敌人很近?”“如果动一动会怎么样……”在五六个问题的指导下,学生从完整的全文中把答案一个一个“抠”出来,一堂课没有让学生完整地读读课文,感受一下烈火烧身的场面。在最后的书面练习“学了课文,说一说你的心里话”时,学生无话可说,或只有“你真是一位伟大的战士”等空洞的口号。学生与文本之间没有产生一点共鸣,自然不可能发自内心地对英雄人物产生敬仰。另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放一段渲染背景的音乐,在音乐声中教师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导入课文,让学生轻声地读读课文,找到自己最为感动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说说自己的体会。学生个体由于认知水平,情感体验的不同,所以汇报的内容自然不尽相同,但每一个人发表的都是他自己的感受,教师要做的,是给那些体悟还不到位的稍作点拔,让其有豁然开朗之感。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英雄人物、英雄事迹感受相当深刻,有人在朗读时还流下了泪水,这就是学生与文本之前验能可贵的“碰撞”。如果没有亲身去阅读、感悟,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碰撞?

二、移情体验,走入人物内心

语文和数学的一个很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数学的知识点是相当明确的,数学学习的过程也就是知识点的掌握,各项技能的形成过程,而语文学习科的学习并非是为了掌握每篇课文的知识点,课文仅仅是案例而已,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进行各个击破式的繁琐分析,或者将知识物化为一张张雪片似的试卷,进行机械重复的训练,完全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语文课上得等同于理性居主导地位的数学课。

学生在阅读感悟课文时,往往会因为没有过切身的体会而无法感受人物的心情,感受,为了让学生能与课文中人物产生共鸣。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唤起其生活中类似的经历,从而达到“将心比心”的效果。比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对于送别场面的感悟,一位老师就采用了“移情体验法”,当时,这个班刚好送走一批贫困山区来做客的孩子,教师就以导语引导学生回忆当时送别的场面,自己当时内心的感受,唤起学生亲身感受后,再来感悟课文中的送别场面,学生读着读着,仿佛自己成了志愿军战士或送别的小金花,情真意切,感悟很深,朗读得非常好。要运用好“移情体验”的方法,教师自己要做有心人,多关住学生的生活。还有一些课文,学生无法产生移情体验,教师可以运用师生对话方式或观看相关的教学录象进行感受。

三、巧题训练,深化知识

语文考试很少考现题,无现成公式可套,主要考查学生的见识,考查由课内到课外的迁移能力,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教师如只给学生传授死的知识,要他们死记硬背,面对变幻莫测的题山题海,只能束手无策,望卷兴叹。“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用背诵来代替鲜明的感知和对现象本质的观察――这是使学生变得愚笨,以致最终丧失了学习愿望的一大弊病。”教师要以反复的阅读、生动的语言、丰富的直观、“自然的旅游”唤起学生的表象和想象;要在平时的课堂讲授中,拟定明确的目标,有针对性的训练思维,不要代他们思考,要善于集中群体智慧,让他们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学综合性学习。他们若以自己的思维解读了文本中的问题,就会去掉思维的惰性,使脑瓜变得灵光起来,就会因成功的乐趣,激发更大的创造潜能。

还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些题目,通过实践演习,聚合发散,分析概括,对比思辨,整合筛选,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践中摸索出应试的技巧与策略,形成方法论的集合。 教材不是不可挑战的金科玉律,学生也不是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互动关系,教师要教会学生带着猜测,期待的心里和批判精神去阅读,评价作品。遇到疑难时,要善于提出假设,产生分歧时,要敢于进行“二度创作”。发现空白时,要以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审视、填补。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有机结合。

四、表演再现,加工教材

中学课本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寓言《齐有一妻一妾》、历史故事《鸿门宴》,小说《祥林嫂》、《装在套子里的人》……学生的表演是对教材内化后的外在表现,是学生在对作品的认知与自身原有经验的融洽与建构的基础上,借助动作、语言、神态等手段来表达情绪,展现自我的方式。在表演过程中,没有对话的,补上了对话,为了更好地表现,还外加一些动作。内心的想法变成了内心独自,这是对教材再创造的结果。

如教学《石钟山记》时,教师请全班同学当旅游团成员,一人当小导游,戴上帽子,拿上小三角旗。随着课件上的画面一一向大家介绍。此时,当导游的同学,把书上描写的语言转化为导游词。同学们可以以游客身份向导游发问,由导游解答或由扮作“当地村民”的老师解答。这样的表演,为学生创造了内化课文语言的“平台”还充分体现了学生对交际言语的学习和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