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服务调研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服务调研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服务调研报告

第1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1、区位引才优势不足。凌源虽然是人才辈出的地方,但是受限于所处地理位置,人才吸附力一直相对不强。一方面,凌源位于辽、冀、蒙三省(区)交汇处,是辽宁最西端的县级市,距离区域性中心城市较远,对于人才的吸引力不强,人才集聚存在实际困难。另一方面,由于远离中心城市,凌源没有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高层次人才基础薄弱,来源不广,直接导致人才资源的贫乏。

2、人才成长平台缺乏。当前凌源的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规模企业数量不多,多以初级产品为主,属于资源依赖型企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对人才的聚集能力十分有限,难以为优秀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足够空间和平台,人才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价值难以实现,往往会出现引才难、用才更难、留才难上加难的困难局面。

3、地方财力支持有限。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留住人才,必要的待遇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地处发展滞后辽西北地区的凌源,如果不能提供优于其他地区的待遇,吸引人才无疑会有较大的难度。然而,由于财政收入有限,即使全力以赴,也难以像东南沿海地区动辄以几十万年薪招募高层次人才,在较短时间内使人才结构出现较大程度的变化。

人才队伍建设不是人才数量的简单叠加和地理位置的移动,而是紧密契合发展实际需要,进而形成数量充足、素质精良的人才集聚。围绕人才工作服务凌源发展大局,要把握好工作重点,注重“三个结合”。

1、注重用好现有人才与引进优秀人才相结合。在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人才的内外并重,做到现有人才与引进人才统筹融合,不能厚此薄彼,搞远近亲疏,要通过引进、培训、重新配置等方式,建立以现有人才队伍为基础、引进外地优秀人才为补充的工作机制,形成区域人才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凌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已积淀了一定数量的人才,这些人才有着许多特点和优势:一是熟悉情况,他们对凌源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十分熟悉,对于所从事行业的发展实际了若指掌,工作中可以避免走弯路,减少由此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和损失;二是成本较低,现有人才经过多年的培养,除以更新知识、提高素质为目的进行必要的培训之外,不需要过多的成本投入,而且兼具了到位快、进入角色快的优势;三是稳定性强,现有人才及其配偶居住地多在本地,子女也都已经就近入学,较引进人才来说稳定性强,能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另一方面,针对新的产业发展方向,相应引进本地区缺乏的人才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如果引进恰当,一个人才就会带动起一个产业。因此,人才引进是改善现有人才队伍结构、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增强区域竞争力、推动凌源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和重要手段。当前,凌源工业经济的重点是汽车、玻璃、钢铁三大产业,这三大产业都是技术要求比较高的产业,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高层次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抓好招商引资的同时,围绕这三大产业的招才引智也应该同时开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注重刚性引才与柔性引才相结合。“刚性”引才,即通过招聘、招考等形式将人才吸引到本地区长期工作,很多情况下还要将人才的人事、组织、工资关系迁移过来。“柔性”引才,就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工作理念,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人才租赁等渠道引进人才的方式。

在“刚性”引才方面,近年来凌源市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考人才、企业招聘人等方式引进了一定规模的人才,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有效地改善了凌源人才队伍结构,也形成了以公开、透明、择优为基本原则的较为成熟的引才经验。在“柔性”方面,主要是针对高层次人才而言,适用于本地不具备“刚性”引进能力或引进成本过高的情况,比如凌源的花卉产业,每年都会邀请荷兰等国家的专家授课指导,从而确保种植技术和品种始终在全国居于领先位置,赢得了“全国百合第一县”的美誉。花卉产业“柔性”引才的做法,对于其他产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有树立“引进智力是引才”、“引进成果是引才”、“引进技术同样是引才”的引才理念,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扩大人才引进范围,才能构筑起人才集聚、智力会集的人才高地。

第2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康复是一个帮助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或解剖缺陷的限度内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根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促进其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和教育上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过程。” 康复科实质上是一个临床科室设有康复门诊及病房,或只有康复门诊无病房,直接接受门诊及临床相关各科转诊病员。

县人民医院由于人员配置少,承担的各项工作任务量大,虽然设有康复科,但是没有专业的康复医师、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语言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等各种治疗师、康复工程技术人员、中医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人员等,无法规范开展相应的康复工作。

XX县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696人,高血压患者802人、糖尿病患者101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1人;各类残疾人1028人,约4000余人有康复需求。再加5300多以慢性病、严重精神障碍、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为主的重点人群和大量因各种原因致残的患者,XX县对康复服务有巨大需求。

第3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一、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现状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服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街道按照市、区军队退役人员管理服务工作部署,建立了由街道党政办、综治办(司法所)、纪检监察室、社会事务办、财政所、东岸派出所组成的退役军人联席会议机制,同时还成立了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中心,即服务中心成员由街道综治办、社会事务办、党政办等相关骨干组成,服务中心主要职责是做好街道辖区内军队退役人员优抚安置等相关工作。另街道下设退役军人服务站5个,即隆平公园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望龙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东宜社区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杉木村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与东屯村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站,服务工作站主要职责是摸排统计各自辖区内涉军人员信息并向街道服务中心报送,各服务工作站对涉军人员前期摸底工作上报的数据统计显示目街道现有在册退役军人人数为181人,其中党员人数为122人,街道军转干部人员6人,符合相关政策安置条件26人(其中79及两参人员20人,下岗志愿兵5人,带病回乡转业士官1人),要求上岗人员13人,已签署了《芙蓉区退役军人再就业承诺书》有6人,另7人因对相关政策不理解及相关条件没达到要求没有签署承诺书。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摸排的数据上看,现我街军队退役人员存在主要问题表现在:(一)部分退役军人对政策缺乏认识理解,给目前摸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二)调查中发现部分退役军人存在老龄化就业困难、生活困难、大病就医等实际问题没有相关政策依据可解决途径;(三)由于区划调整原东岸乡拆乡分街道后,在摸底采集过程中我们发现有部分退役军人因拆迁等原因存在人户分离情况,且这类型人员由于长期不在我街范围内居住且无联系方式,对该类人员情况不明、信息不全,给摸底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四)基层党建涉军管理资料信息不够完善,体现在日常综合业务能力不强,缺少系统的综合业务技能相关培训。 

从上述4个问题分析其原因在于:(一)国家政策是我们解决退役人员问题的基本法规政策依据,而一些政策法规相对滞后或不配套,造成退役人员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理解上存在偏差。(二)部分退役军人因伤残、疾病、失业等原因,生活、住房、医疗等方面的困难比较多,整体生活水平没有达到当地平均生活水平,心理严重失衡。大多数上访者都认为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生活宽裕了,而他们这些过去为国防、军队建设作出过贡献的人,个人基本生活没有保障,他们有理由采取一定方法和形式向党和政府倾吐心声。(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多数城乡结合地域为迎合建设发展需求大量拆迁,部分退役军人作为涉拆人员搬离原居住地,给基层村、社区服务管理上带来相当大的难度,由于部分对象难以实时管理也给服务管理摸底工作造成了信息不全、情况不明等。(四)由于部门职能界限,服务管理中心人员业务综合能力缺乏,上级相关部门缺少对业务专干组织相关系统培训,致使中心专干在日常服务管理工作上经常会遇到不属于自己业务范畴不熟悉业务办理流程无从下手的瓶颈问题。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继续做好涉军人员的思想工作,进一步落实退役军人优抚相关政策,在国家现行退役士兵安置法规和相关政策没有做出根本性改革前,针对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妥善处理好退役军人提出的合理诉求,保持复员退伍军人的稳定,努力开创退役军人服务工作的新局面。    

第4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法律服务工作涉及业务科室多,职能分散,人民调解、如律师、公证、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基层法律服务等,我局注重把各业务处室及司法所职责落实到位,相互间协调一致、团结协作,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带入新的发展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工作实效。

(一)加强人民调解,为社区营造和谐氛围。人民调解工作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行政职能作用,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预防和减少了一系列群体性、突发性事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深入组织开展“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推进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和信息预警工作,人民调解组织覆盖所有社区、村居。二是加强舆论宣传,营造人民调解浓厚氛围。2011年,《人民调解法》颁布实施后,我们以学习、宣传和贯彻《人民调解法》为契机,着力提高广大群众对人民调解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举办了《人民调解法》宣传月、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年暨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解”专项活动启动仪式;表彰了全区“十佳人民调解委员会”、“十佳人民调解能手”和2009-2011年度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利用每月一次的“18”法律广场、“民调月”等活动,深入社区(村)大力宣传人民调解工作,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人民调解工作的良好氛围。三是坚持“三个第一”,建立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细划矛盾纠纷责任单元,在村民小组、社区楼幢、企业车间等领域建立纠纷责任区和信息员队伍。建立社区、村(居)每周排查、街镇每半月排查、区每月排查工作机制,使纠纷在源头上“第一时间被发现、第一时间报告信息、第一时间介入调处”。

2012年,____区司法局被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区调处中心获全省首批“规范化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可喜成绩,其中,纠纷调解工作和基层司法所建设工作均获单项第一名,并且代表全市接受了省调处成功率考评;罗加林等3名同志分别被司法部和省、市授予“调解能手”荣誉称号。11月份,“全市司法行政基层建设暨区县大调解中心实体化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徐锦辉副市长等领导同志充分肯定了我区在人民调解工作和推进大调解中心实体化运作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省司法厅厅长缪蒂生等领导同志相继来____视察调研;市司法局先后在我区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工作会议”、“全市创建省优秀司法所工作现场推进会”。

(二)扩大普法覆盖面,提高群众法治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以提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实效为落脚点,以法治文化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创新普法载体形式,大力实施普法品牌建设工程,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一是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的保障力度。建立了13支共171人的普法讲师团和普法联络员队伍,各街镇成立了普法小分队、法制文艺宣讲队和法制宣传志愿者队伍,依托区文化馆、街镇文化站,全区组建了业余演出队伍、小分队20余支200多人。利用各种时机,深入社区、村(居)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法治文艺演出,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二是精心打造法治文化建设品牌。2011年,创办了《____法治农民画画刊》,并向全区所有街镇社区(村)发送,5月份,全市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会在我区召开,并成立了“____法治农民画画刊编辑部”。在市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和市司法局的大力支持下,以“____法治农民画”为载体先后共创作、编印____市法制宣传挂图27000余份,并发放到全市所有社区、村居。区法宣办和区综治办还创办了以“防盗、防抢、防骗、防火”等治安防范法律常识为主要内容的____年“法治农民画年历”30万份,分发给全区每家每户,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并以____法治农民画为主要载体,加强以法治农民画灯箱大道、法治农民画广场、法治文化小区、法治文化社区、娃娃农民画院为内容的冶山法治文化镇建设。三是大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作用,将传播法治精神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紧密融合,结合开展“法律六进”、“法律人在行动”、“18”法律广场、“12.4”法制宣传月等主题活动,深入开展法治文化广场活动。并组织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宣传志愿者、普法宣传员走进社区、村居,深入群众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2011年以来,我区“18”法律广场活动共接受群众咨询12000余人次,免费发放法律宣传资料15万余份,受教育人数达20000人以上,在全区公民中不断掀起学法用法的热潮。四是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展基层民主法治创建过程中,不断加大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力度。强化社区、村(居)法治文化平台建设,以社区、村(居)委会办公楼为中心,建立村(居)民法制学校、法制宣传栏、法律图书角、法律咨询室、法制文艺活动室、调解室等。各街(镇)、村(居)以交通主干道为轴心,设立了法制广告灯箱或法制宣传标语,既美化了农村道路环境,又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三)加强工作站建设,扩大法律援助范围。法律援助工作围绕“法律援助为民服务创优年”主题,加强窗口规范化建设,努力实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工作目标,使贫困弱势群体享受到法律的公正。2012年,区法援中心获全省“十佳法律援助先进集体”称号,被市妇联授予“维护妇女权益示范岗”称号、中心承办的“周某工伤赔偿案”入选“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许某等187人劳动报酬案”等9件案件被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列为资助案件。一是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深入推进“法律援助村村通”工程,加强对基层法律援助站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指导。从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出发,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在《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的基础上,将六类事项纳入法律援助范围。对免于经济审查的十二种情形,做到对社会和受援人公开透明。二是切实提升“窗口”形象。加强对区法援中心和街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加强硬件建设,营造优质的接待环境。三是加强法律援助工作宣传力度。利用街(镇)、村(居)平台,加强对法律援助范围、条件和程序等内容的宣传。结合特定的时期,组织咨询活动,向群众发放法律援助宣传材料,为群众解答疑难法律问题。

(四)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优质法律服务。贯彻落实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关于法律服务“四万”工程和“双进双联”活动的一系列要求和指示精神,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目标,深入推进各项活动的开展。一是服务民生、服务企业。开展以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服务民生幸福为主题的“双进双联活动”,深化“法律服务进园区联千企、进社区联千村”工程。整合法律援助、公证、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职能,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参与民事、刑事、劳动争议等案件工作,严格依法办理各类法律服务投诉案件,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机制。二是服务政府依法行政。落实政府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团建设,并积极向街(镇)发展。围绕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公共事务管理、处置突发事件等,强化法律服务行业保障科学发展的职能,从源头防范和化解行政争议。三是不断强化公证职能。公证工作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准,窗口形象显著提高。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取得了良好业绩。2012年,办理农村土地复垦招标7宗,安置房建筑招标4宗;参与街镇万顷良田改造安置房、工业园区建设拆迁安置房、公租房分配2676套。公证员时常放弃节假日,深入社区、居民家中向群众宣传政策、法规。通过公证,有效预防和钝化了大量社会矛盾,公证维稳职能得到显现。此外,公证处服务社会弱势群体,为困难群众减免费用。2012年,全市公证工作规范化建设成果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与会代表现场观摩了我区公证处规范化建设现场,提高了我区公证工作的知名度。

(五)夯实基础,规范基层司法所建设。加强以硬件建设为基础、制度建设为保障、队伍建设为根本、业务建设为目标的司法所建设工作。为司法所配备了电脑、摄像机、打印机、传真机等设备。2012年,为全系统所有人员配发了服装。大力开展省优秀司法所和“五好司法所”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司法所履职能力和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水平。2012年,在市司法局评定的全市5家“五星级司法所”中,金牛湖、冶山司法所名列其中,雄州等6家司法所被评定为“四星级司法所”。冶山司法所被评为区十佳政法单位。

____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区实施“____”规划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之年,也是青奥赛事筹办的决战之年。从当前形势看,我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但是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和谐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因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发的矛盾时有发生,社区、村(居)的民主法治化进程还需要进一步推进,法律服务工作与广大群众的要求和期盼还存在着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司法所工作任务相对繁重。近年来,司法所在维护基层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基层政法体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人员少,工作负担过重是司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他们既要履行司法所的9项工作职能,又要服务地方政府,参与各项政府行为,工作任务非常重,司法助理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影响了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是基层法律服务所的定性不够明确。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发展,基层法律服务制度同律师制度一样,一方面成为面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的独立的按照事业法人体制运行,另一方面,基于基层法律服务工作所特有的任务、体制和发展水平,它与实行市场机制的各类中介组织乃至同律师机构都具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基层法律服务机构的定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基层法律服务在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三是社区工作者工作头绪多、任务繁重。随着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社区管理体制的弊病与矛盾日益显露,又加以各个部门均打着“某某进社区”的旗帜,将所有冠之“社区”二字的工作推向基层,推向社区,更使社区基层组织的工作量过多,负担过重,从很大程度上讲,社区居委会还充当着“政府的触角”的作用,形成了“上面千

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情况。社区工作者要完成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工作,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上级布置的行政任务,几乎没有多余的时间投入自身的自治及社区的法律服务工作。四是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专业人才不足。加强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是保证社会稳定、依法治区的基础,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改革与建设的先决条件。但目前,专业人才缺乏,地区发展不平衡,造成少部分地区的进社区工作难以深入推进;目前,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基层基本上是由司法所承担,由于司法所人员编制的局限,这在根本上造成了供需双方比例的严重失调,而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了自身的生存和业务发展,也不可能把工作重心长期放在社区。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法律服务进社区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而且对法律服务市场秩序和管理体制也造成一定冲击和负面影响。

近年来的实践证明,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在公益性社区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和辅助基层司法行政工作等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其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规范运作体制、加强制度建设。而且根据这项活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改革发展的要求,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个时期应当坚持基层法律服务立足基层、贴近群众的特点,根据城乡不同特点对郊区和城区的基层法律服务工作加以分类指导,调整基层法律服务业务范围,科学界定基层法律服务服务在整个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法治工作中的地位。从大局出发,整合法律服务资源,构建一个更加科学、完整、规范、有序的法律服务体系。

(一)要进一步加强服务保障的效能。持续推进“双进双联”深入开展,进一步明确主攻方向,不断创新机制载体,更好更快地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效能不断完善社区法律服务的对接机制,在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推行网络在线服务和延伸服务,拓展法律服务内涵。加强资源整合,打破地域界限,开放式吸纳专业人才和专业服务机构进驻,进一步提升社区法律服务品质。

(二)按照司法所发展规划,夯实工作基础。把司法所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业务建设、设施建设等方面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同时要全面理顺管理体制,把双管制全面引向垂直管理,使其与现行的法治建设相适应,与现有的工作职能相配套。通过司法所自身的规范化建设夯实工作基础,增强自身的业务承载能力,尽可能地消化社区涉法问题。

第5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一、我县植保社会化服务系统近况

自年以来,我县狠抓了县、乡镇、村三级植保服务系统建设,当前,全县机动喷雾器拥有量达1000余台,共坚持机防组织50个,其中镇级7个,村级25个,民间18个。植保社会化服务形式首要有以下三种:

(一)县、镇(乡)植保专业协作社形式

县、镇(乡)组织化水平高,有专业技能人员指导,信息实时,施药实时,预防结果有保证,是当前县、镇(乡)发展植保机防组织的首要形式。它既可以独自组建,也可以与其他农业协作组织(农药生产企业、农药运营组织)联建,为本区域内会员及社外农户供应服务。

(二)村级植保机防专业队形式

执行统防统治、统防代治、承包预防。所谓统防统治就是统一时间、统一技能、统一配方、统一治理,带药带机在规则的时间内执行统一预防。机防队和机手依照县植保站病虫谍报要求,实时向农户通报病虫预防技能信息,供应预防药械和施药服务,保证施药质量,收取工本费和服务费用。代防代治首要是针对一家一户不足劳力的农户,由农户供应药剂,机防队或机手按要求喷施农药,由农户付机手喷药的劳务费用。承包预防就是机防队与农户先确定一季作物或某一病虫的预防费用,签署承包预防合同,收取病虫预防费用,执行承包预防,包括田间查询、预防方案、预防药剂、施药机械、喷药功课、预防结果等均由机防队承包,预防结果欠好或形成损掉由机防队全额补偿。

(三)组级植保专业户代治形式

首要由耕田大户发展而成。随着乡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外出务工人员的添加,涣散于每户的土地逐步向耕田大户转移,耕田大户数目不断添加,面积不断扩展。他们本人购置弥雾机,在农业技能员指导下,对本人栽种的田块按病虫谍报的要求进行预防,其预防实时、药剂对路、防效保证。他们在知足本人需求的基本上,应用残剩机力走村窜户为别人供应代防代治。这种方式也是由农户供应药剂,专业户按要求喷施农药,由农户付机手喷药的劳务费用。

二、植保社会化服务成效

(一)提高预防结果。因为植保专业化预防组织开展预防,施药时间统一、配方统一、技能统一,并依据植保部分供应的病虫发生实况,有的放矢,且运用机动喷雾器预防,雾化结果好,附着力强,不单明显提高了病虫预防结果,还也防止了药害的发生。

(二)降低农药成本。专业化预防组织可成批量从厂家或经销商处购置农药,削减了中心环节,降低了农药的价钱,还也保证了农药质量。统一配方也防止了农民乱花药、喷“保险药”而招致成本添加的问题。(肖志明陈丹)

(三)提高劳开工效。在劳动力很多转移的广大乡村,劳力不足是近年来的遍及景象。专业化预防组织在缓解喷药用工矛盾,实时节制病虫风险方面的优势越来越分明。从近年来预防实践看,每台机动喷雾器工效是普通手动喷雾器的10倍以上。

(四)提高农产品质量。专业化预防组织选用无公害生物农药或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污染问题从源头获得了节制,降低了农药残留量,提高了农产品质量。还减轻了农民用药后随地丢弃药瓶、药袋垃圾而形成的环境污染。

(五)提高作物产量。因为专业化预防组织开展预防科学实时,杜绝了病虫的进一步分散延伸,克制了因为预防时间不统一招致穿插传达的景象,分明提高了作物产量。

(六)添加机手的经济收益。机手大多数首要从事农业生产,收入有限,成为代防代治或专业预防机手后,不只把握了病虫预防技能,并且每年可添加3000~5000元的劳务收入,还家中农活也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七)辐射及带动效应分明。因为专业化预防组织开展预防技能到位、时间统一、结果保证、省工节本,所以只需机防队喷药,周边农户就能看到或直接收到植保信息。这样的辐射影响及带动效应远胜于平常培训、宣传。

三、植保社会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是不足政策资金扶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预防具有非凡性,时间上一年仅预防几回,属于间歇性劳作,收入不不变;设备上弥雾机质量不不变,轻易呈现毛病;防效上不确定要素多,风险难掌握。这些都决定了病虫害专业化预防的弱势位置,需求县政府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完成“公共植保”理念。二是预防质量难以保证。局部弥雾机手为添加收入,降低用水量,预防质量和结果得不到保证。特别是水稻发展中后期,田间密度高,机手为抢抓时间,用水量难以保证,农药很难喷洒到水稻的基部。尚有局部机手预防时不认真,呈现了因漏喷农药形成的病虫“夹花”景象的发生。植保专业化服务是一项时节,不是长期性的工作,属于时间短性的突击,服务人员装备有必然的难度,普通健壮劳动力都在其他岗位,合适做植保专业化预防工作的人不多。三是治理准则不够完善。局部村制订了一整套的病虫预防技能标准,执行“四统一”,但还有少局部村的局部专业队尽管病虫预防,不论防效。防效评价标准难以确定,因无完善的奖惩机制,给少量弥雾机手钻了空子。还有少量植保专业队虽统防统治率较高,但不能保证病虫防效,招致局部农户对植保专业化服务持疑心立场。

四、植保社会化服务发展思绪

(一)增强组织治理,标准从业行为。要对现有的专业化预防组织不断加以指导和标准,逐渐提高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程度,特别在突发状况下注重发扬和提高机防队应急才能及预防结果。植保部分要对专业机防队执行立案治理,坚持以防效为主的统防统治评价机制。

(二)增强技能培训,提高科技本质。植保社会化服务不是简略的标语,也不是一切的人都精干好的行业。假如从业,必需要有必然的技能天资。因而,要增强技能支持,大力开展病虫机防化、专业化服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组织的全体本质。

第6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一、城建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城建档案执法力度不到位,导致城建档案接收工作不能全覆盖。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管理条例来为档案行政执法加码,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全市城市规划区21*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城建档案的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遵守本法,但由于依法治档、照章行事还要经受方方面面的阻碍,至今宿豫区范围内的城建档案接收工作开展较为缓慢,执法的力度更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由于接收机制不健全,导致执法力度不够,造成城建档案的收集较为被动,导致工程以外的档案接收工作开展缓慢。更不用说是跨越城建系统的通信、电力、水利、地下管线等重要工程项目大多不能及时接收进馆,有些甚至还是空白。

2、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工作还不是特别重视,不能提供严谨的职能管理作用。

就整个社会环境来说,城建档案馆档案的完整系统收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力。城建档案的收集、保管工作需要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大力协作,密切配合,不是光靠城建档案部门就能成其大事的。而且如果有关部门对城建档案的产生、收集等阶段不重视,不衔接,就有可能导致工程备案和档案进馆的脱节,造成档案收集工作的散漏。虽然,国家有相关法规明确规定:建设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规定,及时收集整理建设项目各环节的文件资料,建立健全建设项目档案,并在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向建设行政主管或城建档案部门移交建设项目档案。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除了一般的建设工程由于要工程备案而必须取得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文件这一环节把关较严外,其他的档案门类,由于其行业的跨度、其行业法规的制约,导致一些重要项目档案都不能及时接收进馆。

3、建设单位对城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城建档案意识淡薄。

城建档案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真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极大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类载体的文件材料,是城市丰富的历史资源。但有一部分建设单位其从事基建工作的管理、技术类人员,当然也包括一些领导,重建设、轻档案的思想占据了一定的位置,只注重工程的投资、工艺、质量等方面的问题,对建设工程档案在收集过程中是否齐全、完整、真实等重视不够。

4、整个建筑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许多资料员都是由施工员来兼职,相对专业的档案员、资料员来说,他们对城建档案的建立、整理的水平较低,而且根据新的国标,许多人对工程档案管理的归档标准、要求等都很难有具体的掌握,使工程档案与建设工程难以同步形成,这就导致许多工程档案在收集的过程中产生了失真、遗漏等现象时有产生。有些建设部门是第一次搞建设,对城建档案归档的要求更是一头雾水。

二、为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以下几方面措施

1、加强对城建档案的宣传,增强全社会的城建档案意识。

一是通过相关媒体,进一步宣传城建档案的价值、作用,突显其在维护工程建设各方主体合法权益,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和监督,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及工程日后维修、改建、扩建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建立城建档案门户网站。*市城建档案信息网站于20*年上半年正式开通,这标志着我市在加快推进城建档案电子化、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网站是政府城建档案信息的权威平台,具备法律法规宣传、建设动态披露、档案咨询查询、在线预约服务等多项功能。网站的建成与开通,将直接推动我市城建档案各类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城建档案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统一全市城建档案信息电子化平台、方便广大市民开发利用现有城建档案信息、实时开展网上在线答疑、服务于全市经济建设大局,提供了顺畅的沟通平台和服务载体。

2、实行依法管档,实现城建档案的全覆盖接收。

一是调查摸底。对全市规划区范围内已通过验收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摸底,根据《建设工程档案报送责任书》签订情况,确定尚未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单位。二是上门业务交底。对目前尚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上门进行业务指导,从城建档案的接收范围、归档目录、归档基本规定、归档文件的质量要求、整理规范及城建档案装订程序等进行业务指导,有效保证了城建档案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三是送发催报函。对全市21*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未报送工程档案的项目单位下发了《关于尽快报送建设工程档案的函》,要求未报送工程档案的单位于20*年底前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一套完整、准确的工程档案(原件)。在送发催报函的同时,送发《*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工作流程、职能程序等,让建设单位更全面了解城建档案的编制、收集、报送等环节的要求和国家规范,并作好解释工作,杜绝城建档案工作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

3、灵活与规范相结合,保证城建档案高效服务。

一是推行“四到场”服务。针对城建档案的产生单位,我们采取主动“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加强业务指导工作。重点对建设工程项目单位推行“四到场”服务,即在工程开工前、施工过程中、档案预验收前、竣工验收前实行上门业务指导。不定期到离市区较远的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地现场办公、现场指导。二是完善工作机制,精简办事程序。在保证基本规范的前提下,对工业项目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方式,最大限度地给予方便,实现工业项目档案归档的灵活性与规范性的有机统一;在接收工程档案时,对符合《*市建设工程档案归档整理规范》要求的,3日内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对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规定报送单位10内补齐相关资料,并出具《建设工程档案接收证明书》。为建设单位提供方便快捷高效服务;加强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保证城建档案工作有抓手。

4、以声像技术为载体,开展“城市记忆工程”。

一是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工作,保证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系统,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79号令)、国家建设部《城市建设档案管理规定》和《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以及《*市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市建设工程实际,出台《*市建设工程声像档案资料归档规定》。二是根据每年市政府年初下发的为民办实事项目责任明确表及中心城市重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有针对、有重点、有步骤的开展声像工作。根据市建设局拆迁公告,及时跟踪拍摄工程拆迁原貌、建设过程、竣工后的新貌等。三是对市建设局重点工程和重大城建活动跟踪拍摄。四是积极开展声像资料收集工作。从市园林局、水务局、交通局、规划局收集大量珍贵声像资料,优化馆藏结构。

第7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__是我国进入老龄社会较早的城市之一,20__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0年左右。以铜梁为例:据统计,我县共有60周岁以上老年人15.4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4%,比全市高1.2个百分点,比全国高4.7个百分点。老年人每年以6%的速度持续增长,已提前10年达到全国老龄化水平。全县有空巢老人8万余人,占全县老年人口的52%。老龄人口总体呈现出规模大、增速快、空巢老人多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家庭小型化、空巢化以及年轻一代面临的巨大社会竞争,单纯由政府提供机构养老已不能满足养老需求,实施养老服务社会化已成为大势所趋。

一、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养老服务是指为满足老年人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需求为其提供的服务。养老服务社会化主要是指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主体的社会化转变,不再是原来单一的政府福利供给方式,它是养老事业的发展方向。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投资主体多元化。打破由政府和福利机构包办养老事业的格局,鼓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共同参与,投资兴办社会化、市场化的养老机构,形成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二)服务对象公众化。改变传统养老模式主要由福利机构向“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等特殊人群提供养老服务的局面,面向全社会老人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负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三)运营模式多样化。改变以往养老福利机构全部由政府投资、政府管理的模式,引入政府投资建设,委托专业化管理,政府不投资建设而补贴部份入住老人费用;民间投资建设,按照市场化模式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

(四)服务形式多样化。通过拓展养老机构社区服务等服务项目,增加如托管、心理咨询、康复治疗等各种养老服务,为家庭提供支持。

(五)服务参与公共化。养老服务网络的构建,除了政府的主导和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外,广大志愿者的参与也是一个重要的系统支持,特别是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可以通过互帮互助为老年人提供便利,而且还有利于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我县实施养老社会化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全面落实各项养老政策。我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宗旨,把社会养老工作摆在民政工作的突出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抓好五保供养、高龄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全县现有五保户2599人,城市三无人员1754人。自20__年10月起,农村五保供养标准由原240元/人·月调整为270元/人·月,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标准由原370元/人·月调整为415元/人·月,均达到市政府规定的供养标准。全县1686名90岁以上老年人每月按时领取了高龄生活补贴,其中,90—99周岁老人每人每月200元,百岁老人每人每月400元,补贴标准居全市前列。

(二)统筹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__年,筹集资金1500万元修建铜梁县福利中心,采取慈善损赠、市级支持、自筹等方式,筹集资金940余万元,新建了土桥、二坪、安溪、白羊、蒲吕、围龙敬老院;20__年,投资690万元,新建少云、安居和石鱼3所敬老院,扩建高楼敬老院;目前公办养老机构74所,共有床位2400张。同时,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目前民办养老机构共6所,有床位800张,入住率达90%。我县还建成老年大学1所、老年活动中心1所。

(三)顺利推进社区养老。20__年以来,我县相继建成巴川街道正街、和平、龙山、东方4个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所,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培训和免费体检等服务。20__年,又在8个镇街各选定1个社区或村作为全县社区养老示范点建设,建成10个星光老年之家和12个社区综合服务站,为老年人开展健康娱乐活动提供了阵地保障,为2015年前实现全县50%的村、100%的社区建成社区养老服务站做好示范、引领。

(四)多举措提高服务质量。一是加强养老服务机构管理。敬老院实施“268”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了敬老院的组织建设和日常管理。对民办老年公寓实施“两规范一标准”(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每年对全县老年公寓和敬老院进行全面检查,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管,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每年选送部分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到市局进行培训,县民政局每年采取参观见学、集中培训、岗位练兵等形式对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三是提高从业人员待遇。20__年以来,两次提高养老机构从业人员待遇。从2013年7月1日起,按院民50人以上、20人-50人(不含)、20人以下(不含)的院长,每月工资分别由1200元、1000元、1000元提高到1470元、1365元、1260元,敬老院炊事员、护理员由900元提高到1155元。今后,建立与最低工资标准联动机制,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我县最低工资标准生效之月起,以上四类人员分别按最低工资标准的1.4倍、1.3倍、1.2倍、1.1倍调整工资待遇。四是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全县组织志愿者队伍500余名联系了306名空巢老人,在农村实行了邻里亲友结对帮扶空巢老人的制度,定期看望、生活照料、解决纠纷等,极大地发挥了社会的关爱,提高了老人对社会的认可度。

三、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规政策滞后,配套政策难落实。当前对养老服务机构管理的法规如《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大都是1998年至20__年期间制订的。自20__年国家提出社会福利社会化改革思路以后,从上到下相继出台了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去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机构的意见》(渝办发〔20__〕252号)。在实际执行中,由于涉及的单位多,没有详细的实施细则,兑现优惠政策的难度比较大,主要表现在落实土地难、享受补助难、审批时间长,严重制约了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

(二)布局规划随意,投资回报周期长。地方政府对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缺乏统一整体的规划,没有具体的网点布局,民办养老机构在设点、数量、规模等方面的随意性比较大,致使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比较零星,没有统一的标准。另外,养老服务业初期投入较大、服务成本较高、投资回报周期较长、经营风险较大,致使投资者思想顾虑较大,投资积极性不高。据测算,新建养老机构平均每个床位要投入3万元(不含土地费),办一个100张以上床位的养老机构投资要300万以上。目前的补助标准是:新建100张床位以上且符合条件的每张给予4000元的补助,租房新建且租期在5年以上办50张以上床位的每张给予1000元的补贴,补助标准很低。

(三)服务内容单一,从业人员水平低。目前,社会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仍侧重于生活起居、日常护理,而对医疗保健、精神慰藉、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法律维权等其它项目的服务重视不够,难以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从业人员大多以临时招聘为主,未经专业培训,边干边学,同时因为待遇不高、劳动强度大、社会偏见等原因,专业的养老服务从业人才引不起、留不住,从业人员流动频繁,工作稳定性不高。

四、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对策建议

(一)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一是要制定科学系统的养老服务体系总体规划。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站在养老产业化的高度,以适度普惠为目标,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基本满足老年人的服务需求、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总体规划。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刚性指标,统盘考虑,同步实施。二是要把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根据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规划好养老机构、养老设施的整体布局,在土地划拨、建设标准设置等方面进行宏观考虑,项目设施要纳入地方城乡建设总体规划,项目用地要纳入土地使用总体规划,多方筹措资金,保证项目如期实施。三是要细化各项指标,分步实施。政府要积极承担养老事业的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职能,建立养老事业考核激励机制,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二)政策层面给予足够支持。要结合实际,制定出台操作性很强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丰富和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化的政策体系。可以考虑制定为民办养老机构服务人员购买公益性岗位、提高床位补助费。对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帮助落实优惠政策,在审批、各种手续办理等方面建立绿色通道,对有关手续费用给予减免。

第8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一、失地农民群体及就业现状

从*年以来,因瓮福矿肥基地建设、株六铁路复线建设、马遵公路建设、城镇建设及公益设施建设等因素,*市共征用农民承包土地1.35万余亩,占当年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2.53万亩的5.98%。因征地而失往全部或大部分承包土地的农民达到1.26万人,占当年农村土地承包人口19万人的6.63%。按照政策规定批准农转非7265人,占失地农民的57.6%。这部分失地农民群体,固然得到了征地补偿,但解决长久生计是一个大题目,就业成为第一需要。按全市农村劳动力占人口比例61%计算,不论是否进行农转非,总体上约有7700人需要陆续解决就业题目。

在解决失地农民生产生活题目上,*主要采取四种形式:一是与征地企业协商安置,如宏福公司及其下属包装制品厂安置约240人,占失地农民需就业人口的3.1%;二是协调市内企事业单位安置,如军民水泥厂、磷肥厂、交运公司、重钙厂、万亩果园场和环卫岗位安置就业约300人,占3.9%;三是经劳务公司安置,通过马场坪劳务公司组织1000多人临时就业,约占13%;四是推进自谋职业,如动员部分有条件的失地农民从事服务业,如市内营运三轮车、卖水果、卖肉卖菜、卖服装、卖早餐或夜市小吃、擦皮鞋等,约安置500人,占6.5%。除这四种政府推行的就业形式外,失地农民为了生计,部分自行外出打工,或离土不离乡,就地打工谋生。仍有少部分失地农民没有顺利实现创业或就业,仅以耕作剩余土地为业。

在失地农民群体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者约占13.5%,有较高的经济收进,生活比较富裕。如牛场镇东朱治珍户,征地前从事种养业,年收进9884元,征地后经商,年收进16392元,收进大约增加65%。该村胡昌明户,用征地补偿和多年积蓄,修建两楼一底一个门面的楼房,门面年租金达1500余元,加上耕种剩余土地,一家人衣食不愁。经劳务公司安置临时就业和自行出外务工或在市内务工者共4000人左右,占52%,生活水平没有明显进步,部分还有所下降。如马场坪三堡村摆纪组18户人家,土地全部征完,在搬迁中家家都利用征地补偿款修了房屋,只有靠临时性的打工找钱维生,一旦找不到工做,一家人的生活就成题目,经常为找工作担忧。没有安置就业者约占34.5%,生活比较困难。这部分失地农民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从事贸易活动屡屡失败,有的又疾病缠身,没有其它出路,其基本生活状况令人担忧。如高坪镇英坪村山冲组苏万兵户,由于素质较差,征地后没有能力从事其它经营,只有靠经营未几的剩余土地,近年来生病,不仅要支付医药费,而且庄稼也未种好,家庭生活很困难,靠民政救济维持生活。总体来看,失地农民就业不稳定和未转业人数占尽大多数,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其就业题目。

二、引导失地农民就业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题目

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市内而言,可提供的就业空间小,人多岗少,竞争激烈,失地农民文化程度低、非农技能差,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失地农民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女35岁男40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农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靠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生活在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与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相比,其就业机会少,择业余地小,观念比较守旧对他们择业就业影响很大。面对就业处于劣势的失地农民,政府引导上还存在一些的比较突出题目。

1、缺乏促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激励政策。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种田的农民可以享受粮食直补等各种扶持政策,下岗职工可得到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各种优惠政策,对农村、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是普遍面对贫困和低收进人口,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等题目的激励政策还是空缺。由于缺乏政策上的扶持,失地农民自谋职业举步维艰,有的刚起步又面临失业。

2、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效果不佳。近几年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的投进不断加大,统计的受训人数也比较多,可收效甚微,适应不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实际要求,反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3、基层组织的财力弱,服务不到位。失地农民在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题目,需要基层组织解决。但由于基层组织财力薄弱、权力有限,干部素质参差不齐,解决题目的能力不强,导致一些失地农民题目变成无人管无人问的困难。在组织就业上也没有好的思路,显得无能为力。

三、对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建议

失地农民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失往土地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假如题目解决不好,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甚至影响社会稳定。解决失地农民出路这个难点题目,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的重要内容。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的长久生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着重要解决好失地农民的就业题目,通过促进就业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要加大促进失地农民的就业力度,加强对失地农民就业的分类指导,加快促进就业步伐,这是解决失地农民题目的一条根本出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不断拓宽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渠道,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努力提供较多的适应失地农民就业的机会。

2、从实际出发,用活国家政策,认真研究,实事求是的制定有关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各种优惠政策,在准进、贷款、行政收费、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鼓励和支持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促进失地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

3、将失地农民的培训和劳务输出工作结合起来,政府每年拨出一定的专款,有计划地对40岁以下的失地青壮年农民群众实施非农技能培训,通过培训和劳务输出实现就业。要加大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力度,促进失地农民转变就业观念、遵章守纪、树立老实取信的职业道德,促进用人单位吸收就业。

4、市、乡两级党政部分要加大与占地企业的协调力度,将劳动密集的工作交给当地农民做,着重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题目,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失地农民群众就业困难,另一面由于企业利益与农民群众有相当关联,可以有效减少挡工堵路发生,对企业也是有利的。同时,要加快国家造地项目进度,尽快实现矿山遗弃土地复垦种植,让部分失地农民回到土地上就业。

第9篇:服务调研报告范文

__*县纪委

近年来,为深化基层政务公开,推进政务服务工作,着力构建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在区纪委的精心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指导下,__*以政务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创新形式,规范内容、完善管理措施,扎实有效开展政务公开及政务服务各项工作,提高了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__*于20__年6月成立了行政审批办证大厅。20__年12月18日,按照区市关于建立县级政务服务中心的要求,根据实际,在行政审批办证大厅的基础上,更名设立__*政务服务中心,同时在国税局、地税局、交警大队、人社局设立4个政务服务分中心。中心成立后,按照区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成立了__*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为正科级行政机构,行政编制5名,其中领导职数2名,机关后勤服务事业编制1名。县政务服务中心位于____政府综合楼二楼,办公面积1700多平方米(包含4个分中心),目前共有37个单位在中心设立办事窗口。

二、主要措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一是按照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集中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的通知要求,成立了进一步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工作领导小组,分管领导担任组长,负责抓政务服务政务公开的落实工作,__*监察部门负责通知担任副组长,成员由9个相关职能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负责政务服务政务公开的具体事务。二是加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投入。20__年4月投入12.35万元____政务服务中心场所建设,投入10万元改善__政务服务中心办公设备,添置桌椅、投影机、触摸屏、复印机等,投入20万元完善__*政务服务中心人社局分中心建设。

(二)扎实推进集中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工作。一是调整职能,整合部门股室。20__年结合机构改革,各部门调整、理顺部门内设机构职能关系,整合本部门股室,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增设行政审批股,并成建制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代表本部门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减少了申请件在部门内部股室流转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方便了群众办事。二是集中办公,充分授权。将全县所有履行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服务事项部门的相关职权全部纳入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鉴于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场地不足,在设立一个主中心,集中33个部门对外办公的同时,还设立了国税、地税、人社局、交警四个分中心。在政务服务中心设立服务窗口的部门均充分授权到位,驻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有受理权、审核权、协调处置权、办理结果送达权等权力。目前,驻政务服务中心的计生局、经贸局、工商局、民政局、公安局、林业局、房管所、质监局、交通局、气象局等10个部门窗口工作人员被赋予了应诉权、制证权和审批权,实现一级审批,提高了行政效能。

(三)规范行政审批管理。一是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根据自治区下发的全区保留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项目目录,认真清理县本级政务服务项目,各部门则规范审批项目的审批流程、审批标准,压缩审批时限,规范审批操作,并将清理后所保留的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项目的 “八公开”(即审批项目名称、审批依据、审批条件、审批程序、法定时限、承诺时限、收费依据、收费标准)内容在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同时在电子监察网和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公开。二是规范各项收费行为。县财政局委托中国银行武鸣支行和县信用联社进驻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两个统一收费窗口,对涉及行政审批收费和非税收费的项目全部统一到收费窗口收费,规范了行政事业性收费和非税收费行为。

(四)加强集中行政审批工作监督检查。一是严格执行“三项制度”,县监察局、绩效办、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组成联合督查组,对各 部门行政审批服务进行跟踪督查,同时,县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还制定政务服务中心明查暗访制度,聘请政府“特邀监察员、行风评议员、效能监察员”组成明查暗访组,对政务服务中心各服务窗口的审批服务质量、审批效率等进行明查暗访,发现违反“三项制度”、办事拖拉等行为的,经调查核实后,由县绩效办通报批评或由县监察局追究责任。二是强化政务服务考评制度,将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各项指标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对不愿进驻政务服务中心、不按规定在政务服务中心受理或 “两头受理”、不遵守政务服务中心相关规定的部门,在年终绩效考评中,按绩效考评细则进行扣分,通过这项措施,促进部门加强政务服务力量,不断提高政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五)深化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根据《__*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向乡镇(街道)延伸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县委、县政府加大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力度,加快工作进度。一是制定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力推进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县政府办公室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印发__*县推进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向镇延伸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保障建设经费,成立领导机构;从财政划拨一定经费作为镇级政务服务经费,目前已经落实10万元统一采购部分办公设备分配给各镇,保障了镇级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工作有序进行;二是深入基层调研,确定试点中心,做实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去年底,县委、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到各镇对镇级政务服务中心的选址进行调研,并确定__*镇、__*镇、__*镇等镇为我县镇级政务服务中心试点镇。三是以点带面,全面铺开推进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在完成试点建设的基础上,县委、政府决定拟用半年时间,全面完成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

三、主要成效

20__年至今,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结审批服务事项40351件,接待来人来电咨询1386人次,平均日办结率达59.86%。据电子监察系统统计显示,我县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承诺件承诺提速48.3%,办理提速85.1%。政务中心廉洁、高效的办事效率和优质的微笑服务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取得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公开高效的办事效率,赢得办事群众的赞誉。政务服务中心公开了审批项目所需材料、收费依据和标准、申办流程等,使办事群众一目了然;同时实行集中审批办证,为申办者提供一站式、面对面的审批办证服务,减少了审批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审批时限,提高了办事效率。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使以前“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一家一家跑审批,变成主办部门“一个窗口”受理、相关部门并联办理,提高了政务服务效率,深受群众的欢迎。

(二)有效的监督机制,促进政务服务质量的提高。政务服务中心集中政府各职能部门一起对外办公,成为各职能部门展现政务服务质量的大舞台,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完整的管理制度及电子监察和视频监控系统,促进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本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中心各办事窗口工作人员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接待群众热情周到,“为群众着想、方便群众”成为全体人员的共识。办事群众和中心工作人员双方平起平坐,敞开式、面对面、透明的人性化政务服务环境,杜绝了暗箱操作,办事群众得到了公开透明的行政服务,有了被尊重的感觉。

(三)优质的政务服务,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政务服务中心的建立和高效运作,为客商、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优化了投资环境,有力促进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和经济区域合作。中心为投资者提供联合审批,提速办结,为投资商争得了时间,抢到了商机。群众反映,以前办件事要满城跑,还不一定能找到人,现在只到中心一个地方就可以办完,而且中心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好、工作效率高,最快的一个证2分钟就到手了,特别是中心统一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后,办事更加方便。联合审批比以往节省了三分之二的时间,既方便又快捷。

(四)完善的监督机制,促进了廉政勤政建设。政务服务中心建立行政审批事项跟踪督察工作制度,实行规范运作、阳光操作,减少了人情审批、关系办证的土壤和条件,从源头上防治腐败,解决了过去各自为政、暗箱操作、说不清道不明的一些不廉洁问题,真正把“公开、公平、公正”落到了实处,有效的制约了权力滥用。同时,在中心设置投诉电话和评议、建议、投诉箱,并制定《行政审批投诉督查管理办法》等,方便群众投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有效促进了廉政勤政建设。

(五)一站式的办公模式,转变了政务服务中心管理方式。政务服务中心实行集中审批办证,加强了行政审批事项批后监管,有力促进了政府部门工作从微观事务转向宏观指导,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调控,从重审批轻监管转向规范审批加强监管,从单纯批办转向综合服务,政府部门服务的功能进一步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虽然我县政务公开政务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上级党委、政府的要求还有差距,工作中也还存在一些困难和不足,主要是:一是因各级政务服务中心没有统筹规划建设,造成了办公场地重复建设、资金和资源浪费;二是由于县财政困难,对镇级政务服务中心资金投入十分有限,远不能满足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需要。

两点建议:一是政务服务事项统一纳入政务服务中心进行管理、办理后,区、市、县、镇自上而下,应该统筹各职能部门的办公场地建设,整合资金,规划好区、市建设乡镇、村(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的配套资金,加强乡镇、村(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升乡镇、村(社区)级政务服务中心品位;二是尽快落实自治区政务服务政务公开“十二五”规划,使区、市、县(区)、乡镇、村(社区)五级政务服务中心建设能早日规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