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1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品德社会的课程教学工作出现了新的变化。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教学要求,顺利完成新时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提升,是当前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对新课程改革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进行了分析,对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面向儿童开设的兼具社会学内容和心理学内容的综合性课程。它目前主要开设于小学的高年级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心智还不够成熟,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也相对薄弱。所以在这个特殊的成长阶段,学生更需要良好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来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一、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特点

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重点是“道德教育”,整个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设置也是围绕这个核心教学点展开的,多样化、开放化、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三个最主要的特征。

(一)多样化的课程内容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内容具有丰富庞杂、无所不包的多样化特征。它把儿童视角中的生活百态容纳其中,既涉及政治经济,也包括地理、历史、自然。它从劳动的美丽,讲到道德的绚丽,从社会的多彩,讲到科学的魅力,旨在用丰富多彩的知识内容,帮助儿童加深对自我的了解,建立与社会的联系,学会与自然的共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内容就像一个专门为儿童准备的万花筒,里面拥有许多的秘密和神奇,只要学生和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进行探索和发现,就一定可以找到珍宝,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在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下,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需要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较为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把多样化的课程进行井然有序地分类,营造出妙趣横生的课堂教学氛围。

(二)开放化的课程理念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与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轨迹紧密结合的课程,它的课程大纲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是无论课程大纲怎么变化,它与社会同行、与时代同步的开放性课程理念一直都没有改变。而这种开放化的课程理念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学生要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学会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掌握基本的生活知识,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以更好的姿态开始社会生活,融入时代潮流。对于教师来说,教师在进行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工作中,要善于拓宽自己的教学眼界,吸收更多更新更前沿的教学信息,来帮助自己提高教学能力,帮助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三)生活化的课程要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浅层次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起优秀的思想品德,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其深层次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建立起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正确认识和理性感悟,为将来参与和适应社会生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帮助学生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生活化的课程要求倾向明显,一种独特的“人文关怀”贯穿整个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始终。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活化的课程要求,在日常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相关的教学工作者要善于把握课程实践的要点,为学生创建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帮助学生把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转化为生活上的实践经验,完成课程教学从理论到实际的有效衔接。

二、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知道多样化、开放化、生活化是当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在新课程背景下显示出的三个最主要的特征。相关的教学工作者也需要针对这门课程的这三个主要特征,来开展和落实自己的教学工作,以达到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目的。笔者将从思、行、悟三个方面来具体地分析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勤思考――建立正确课程认知

随着新课改的颁布和执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对于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师来说,从自己出发,积极地学习和领悟新课改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科学内涵,是其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的第一步,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首先,学校要帮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建立起对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正确认识,改变以往以考试和升学为主要教学目的的错误教育观念,积极地宣导现代化的素质教育观和德行教育观,把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和优质思想品德,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进行落实和考核,对以往语数外等主课老师占据思品课程时间进行教学的不良习气,进行整顿。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有关小学品德与社会新课改内容的培训,帮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新课标的内容,并通过对培训内容进行抽查考试的方式,来督促相关的教学工作者用端正的学习态度来对待新课改的培训,保障培训的质量,让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通过培训和学习能够有所收获。

(二)多行动――尝试多样教学手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对新课改下课程内容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积极开展对新课改内容的教学实践,这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第二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只有踏出新课程实践教学的脚步,才能让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行动是成功的原动力。

首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要积极地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手法,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教学氛围。因为小学生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意识还不够成熟,所以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还要拓展多样化的教育身份,成为学生的好伙伴和好朋友。主动关心和爱护祖国的花朵,在拉近师生间距离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对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和有效沟通进行学习。其次,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还要加强对新的科学技术的学习,学会利用科技的手段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除了以往利用课本插图、讲故事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以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和拓展课程教学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对本门课程的学习。以“当危险发生的时候”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设备来播放消防车的声音,让学生通过声音来讨论听到的是什么,然后在学生讨论之后展示正确的答案,让课程内容变得生动具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三)善感悟――总结反思提高能力

当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在对课程教学进行不同的努力和尝试之后,一定不能忘记总结和反思,这是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第三步。因为事物在发展的最初阶段都是无法判断出优劣的,只有经过真正的实践之后,才能知道哪些方式是有效的,哪些方式是无用的。而只有经由反思和总结的过程,这些实践经验才能百炼成钢,转换为真实的能力。

首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对课程教学的反馈,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调整,建立起制作教案、前期备课、后期反馈、教案修改等环节的动态连接。其次,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师要积极地展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思考,把自己的实践经验,通过撰写学科论文的方式,进行理论上的梳理,同时通过的方式,让自己的教学方式,接受更多人的检验,让自己的教学能力得到更好的提高。例如,在进行“当危险发生的时候”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三个不同的讨论活动:面对火灾时,我们怎么办?面对拥挤时,我们怎么办?事故发生时,我们怎么办?同时对活动中学生们的表现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整体把握课程的节奏和走向,让课堂教学能够顺利地实施,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三、结语

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朝着“以人为本”“乐学活学”的新时代教育理念靠近。不同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也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成效。笔者相信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发展的潜力是无穷的,只要相关的教学机构和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努力,积极地求索,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有效性一定会得到切实提高,美丽的德育之花也一定会迎风盛开。

[参 考 文 献]

[1]吴慧琼.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中华少年,2016(13).

[2]张建宏.浅析小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品社的有效性[J].亚太教育,2016(12).

[3]赵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意识的有效培养[J].教师,2016(10).

[4]杨兴志.试论小学中高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新课程(上),2016(3).

第2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研究,但大都着眼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很少关注那些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如何胜任“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这就造成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研究匮乏。我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人们对此课程的关注与深入探讨。

 

一、国外教学方法的模仿和借鉴

 

美国人Tom V.Savage,Davage,David G.Armstron编写的一本《小学社会课的有效教学》引起了我的注意。它理论翔实又具有启发性,不是单纯的知识性材料的堆积和相关理论的罗列,尤其是各种可操作的教学方法令笔者产生了灵感:为什么不能在我们的课堂上尝试一下呢?于是我首先模仿了美国人在新集体里组建学习小组的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一:半分钟内找一位你不太熟悉的伙伴.组成二人小组。

 

步骤二:用两分钟时间与同伴沟通。知道同伴的姓名、班级、生日。如果给同伴50元钱,必须在本周六消费.问问同伴会怎么做。

 

步骤三:现在随意两两组合,形成四人小组。每个人告诉小组其他三个成员有关你同伴的事情,记住这些问题:(1)同伴的姓名、班级;(2)同伴的生日;(3)如何在周六消费50元。给四分钟时间沟通。

 

步骤四:在此基础上组合成八人小组,给六分钟的时间向七个同伴依次提供同伴的信息。

 

步骤五:组成十六人小组,给八分钟时间,按以前同样的程序进行活动。

 

步骤六:一起组成一个大圆圈,给八分钟时间,用与前面同样的程序进行活动。

 

步骤七:教师提问:现在,谁能够提供小组内所有人的三条信息?

 

最后总结提问: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在倾听他人讲话时,你学到了什么?在其他情形下,我们可以如何运用今天所学的东西?我在教学设计时,根据师范生的特点重新设计了问题,但方法步骤完全是借鉴美国人的。经试用,课堂效果非常好。由于充分的人际互动和井然有序的规则,课堂活而不乱。师生之间马上建立起和谐的心理相容关系。我也更加了解自己的学生:有了50元钱,2/3的学生要买东西:书、碟片、衣服或食品,1/3的学生显然有更多选择:给电话卡充值、打游戏、过生日等。

 

我又模仿采用了内外组分组法。首先分成两组。内组12人、外组12人,围成内外两圈。内组讨论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话题:“小学社会课究竟应该教给小学生哪些知识?”外组观察内组的成员做了什么,并记录:是否积极参加讨论;所发表的新意见,总结讨论内容提供证据以支持观点。时间大约8—10分钟,然后内外组互换位置。新内组开始讨论主题时间大约持续8—10分钟。最后全班进行一个简短的评论,介绍记录学生收集到的信息.并予以点评。

 

课上学生畅所欲言。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我来设计小学社会课,我将增大心理学知识的比重;有的说。应该叫“小学历史课”;有的反驳说:社会课里还有地理知识呢:有的甚至提出干脆将它与语文课结合起来。我肯定了学生勇于思考的精神,也向学生介绍了人教社小学社会教材的结构,并鼓励他们,你们可以研究一下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具体有哪些内容,怎么构建的,如果让你设计教材,你会如何设计,说不定以后你的教材还会得到公认和推广呢。

 

在模仿中揣摩,在学习中探索,使得教学思路越来越活跃。教学是完全可以应需而教、应时而教的,这远胜于按部就班地说教理论。

 

二、学生资源的挖掘

 

在资料性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挖掘学生资源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课程教学资源就会更加丰富。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表达的观点、学生的作业设计.无一不启发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我曾经让学生练习设计一个模拟情境:围绕一名12岁的被绑架儿童小宇展开,其他人物、情节自行设计,要求人物对白生动,想象合理,为《学会生存》一课教学服务。学生设计的方案丰富多彩.教师挑选出有代表性的作业,让学生讨论其设计是否合理,能否达到小学教学的要求。同时,教师又结合小学教学录像,让学生讨论其情境设计是否精彩。就在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更能为我带来丰富的教学内容。我在指导实习时发现,像《做事不拖拉》、《我们的大地妈妈》、《我长大了》、《我们为祖先骄傲》等见习课,涉及不同年级的内容.由优秀教师执教,往往有紧扣教学重点、难点的精彩课件设计,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的行为、案例分析,通俗易懂、辩证科学的道理说明,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但是师范生由于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听优秀见习课时不一定能明白其中的奥妙。因此,我在教学中,适当安插了看优秀教学录像片的内容。要求学生看之前,自己先研究教材:“如果我来上,我怎么上?”然后听课时,学生开始有所领悟,听完课,再集体评点,讨论这堂录像课的优缺点,最后让学生写出心得报告。通过这样的步骤,学生便容易有所领悟,听课也更有效率。

 

作为一门崭新的课程,小学社会课在全国尚处于探索性阶段。它具有一些独特的课程特色,如校本性,即这门课虽然有统一的教材,但是允许和鼓励教师因地制宜地结合当地情况、风俗、学校特色来有机地设计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具有创新性。越是像小学社会课这样的需要灵活创新的课,学生在实习时越感到困难。因为如果按部就班地实施课堂教学,学生感觉比较容易上手,比较容易形成程式化的一套模式。而目前的小学社会课,还没有较为固定的模式。

 

比如,学生在见习中,亲历了一位小学教师在上《心中有他人》一课时,针对当今学生普遍以自我为中心,遇事只管自己,不顾别人的现状,增加了 “讲谦让”这一主题的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把一个小刺猬带到教室,并巧妙地创设了让小学生看刺猬的活动情境,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亲历,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建构。低年级的学生天真活泼,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于是争先恐后地来看刺猬,但毕竟他们还小,不懂得做事要讲谦让,于是出现了拥挤混乱的场面。这样的场面,是真实的,在他们的生活中或许会常常出现。小学生置身于这样的真实的情境中.深刻体会到了讲谦让,有了这样的真切的体验感悟.更容易触发学生心灵深处的情感。这时,教师再次组织观看小刺猬,为学生创造了机会超越自我,体会到讲谦让带来的秩序井然和愉悦感受。这时体验才真正升华为学生的道德认知。

 

但这么灵活精彩的课.我们如何把握呢?教师必须起到一定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的目标,把握实习课应达到的标高。有的学生求新求异之心过高,导致教学内容游离教学目标之外,或整个教学设计流于形式,无实质内容;有的学生对这门课存在轻视态度,马虎敷衍对待,结果没有好好地备课,认为只要照本宣科就可以了,达不到应有的要求;有的学生对小学生了解研究不够,生硬地搬用所学内容,设计的教案严重脱离实际。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问题,教案不需要我们帮他设计,关键是我们的评价态度,以及帮助形成良好的学生集体研究教学的氛围。一般而言,对学生出现的不同现象要区别对待:好高骛远的学生,我们除了要肯定他热情的态度和对自己高标准的要求外,还要实事求是地给他分析,指导他注重教学目的和教学的重难点;对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要严格要求,安排试讲、说课,编写教案,班级评比,从外部压力刺激他重视实习,严格要求自己;对于那些脱离小学生教学实际的教案设计,我们就需要组织学生先分小组讨论,然后再班级集体讨论,形成科学实际的方案.再运用到具体教案中。

 

在进行教材处理时,我经常鼓励他们要大胆设计,可以围绕课文内容设计一个更贴切、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特色,设计一堂校本特点的课;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设计一堂具有音乐、美术或历史、地理等内容的课;更可以把学生带出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在实习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是主角,在教案的编写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中,都有创新的成分,教师不一定完全赞同,但要采取鼓励的态度,希望学生能积极创新,早日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第3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237-02

课堂教学评价通常包括学习和教学两个方面,其是对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根据相应的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进行观察并且对观察到的内容进行信息的采集,其后运用科学公正的手段对课堂和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以及价值的判断。课堂教学评价的存在能够激励师生对课堂的教学及学习进行不断的反思、改进和创新,并且能够带动学生的各项发展以及健康的成长。

一、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

1.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教师的教学情况。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评价之中,教师的教学情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判断的,其重点需要关注的内容是学生在课堂之中的学习状态以及学生对课堂的参与程度。在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是否存在着互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教学手段(例如,运用情景教学的手段)。教师还要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状态,制定出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在教学的过程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这些反映在学生身上的状态来判断教师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学生创造出发展的机会,引领学生往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展。这种判断方式所重视的不只是教师的教学技巧,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真正地做到促进教育的发展,使教师的“教”能够带动学生的“学”。

2.关注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联系。品德与社会教学是一门倾向于实践的课程,它主要是以学生在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作为基础,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实际的情景体会,以此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由此可见,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评价一定要对其是否与生活之间存在联系进行判断。对于教师是否真正地将生活作为学生学习品德和社会的基础,是否重视学生的兴趣和喜好,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做出判断。关注教师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养成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真正意义。

3.课堂是否存在开放性和生成性。传统的品德和社会课的评价标准通常是根据教师是否忠于教材内容而定的,其重视教师教案的完成,忽略了教学的开放性和生成性。具体来说,就是忽略了教师对教材的建设能力、对资源的使用与开发能力、对课堂内容及教学教案的调整能力,以及学生是否能够生成新问题的能力等等一系列重要问题的关注。由于品德和社会课的内容与生活关联较大,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刻板地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

4.重视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掌握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就是正确价值观的确立。在判断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的时候,要关注学生是否形成了一个正确的价值体系。在这项课程之中,学生需要确立价值、能力与知识三个学习目标,教师也要将其作为教学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等等。除了知识的学习,树立学生的精神文明、培养学生的正确态度等等一系列实践问题也是尤为重要的。对教师的教学评价,要做到促进了教师对该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

5.重视课外延伸和个性化教学。由于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其也重视一定的教学延伸,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之中,并且在生活之中不断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能力,不间断地将品德和社会课程延伸出去。一方面从课堂之中学到基础的知识内容;另一方面通过对生活的实践来获取经验,从而逐步认识社会、了解社会,并且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课堂的延伸也是尤为重要的。

此外,也要注意课堂的个性化。教师要体现自身的创造能力,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生活背景,挣脱教案的桎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以学生为教育的出发点,根据学生的需求和情况,进而改变教学的情景模式。对教材内的缺失进行及时的补充,增强教材的适应能力。

二、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策略

1.确定评价的要素要具有代表意义。品德和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中包含着许多的要素。具体的划分可以分为:教师的行为、学生的状态、教学的特色。教师的行为主要就是对教师是否对教材进行灵活运用、是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是否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调整课堂的内容等多个方面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和评价;学生的状态主要是指学生是否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课堂学习中是否积极主动,学生是否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等等,以此来判断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良好;特色教学主要观察的是教师在教学方面有没有一定的创新、教学是否个性鲜明等等。由于我们无法对每一点都做出判断和考察,所以在选择判断对象的时候一定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要将评价机制民主化。为了加强评价的真实性以及评价的作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我们可以以教师自评的方式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让学校的师生、校长都参与到评价之中。在评价的过程中提倡两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尤其是鼓励学生对评价的参与。除此之外,也可以为家长安排特定的时间来参与教师教学的评价,为教师提供不同角度的建议,促进教师的改进与创新,让教师对自己的授课状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这对整体教学评价系统都有着极大的帮助,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之中,提高民主性是十分重要的。

3.降低评价方法的操作难度。现有的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操作难度。例如,评价的标准难以把握,许多评价人群无法对评价对象进行多方位全面的了解,所以做出的评价较为片面。所以要对评价者做出评价指导,为评价者和教学者提供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根据这个价值观念的指导,评价者可以完成一个总体教学印象的打分。也就是说,在进行评价的时候不必根据固定的目标进行评价,而是进行总体性的评价。使评价者不受到评价内容的局限,并且有基本的参照标准。

4.采用人性化的评价过程。在对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人性化的体现,对教师的工作内容有所理解,并对教师自身充满人文关怀。要懂得倾听教师的问题,与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不仅要给教师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还要对教师进行鼓励和支持,客观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判断和评价。以平等的态度来促进评价者与教师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以此来提升评价的合理性与真实性。从而使教师对评价内容更加信服,并且对评价持有积极的心态。及时改正自身的不足,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评价更加能够让人心悦诚服。

结语:

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想要完善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就要率先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评价的价值标准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有了一个正确的评价标准和一套具体全面的评价策略,才能真正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使教师在得到教学评价之后能够虚心地接受,并且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有一定的改进和加强。

参考文献:

[1]左梦飞.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3.

[2]程振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需要转变的五个理念[J].课程・教材・教法,2013,(06).

[3]吴镇辉.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多元评价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4]陶元红.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3).

[5]何飞娜.初中社会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取向与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02).

[6]许晓红.个性与灵性的交融――《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的个性化评价[J].教育科研论坛,2009,(03).

第4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故事资源的收集和整理

开学初,我们学区根据教研室的安排,收集和整理第八册品社的故事资源,各个学校分别接受了这个任务,认真收集了第八册每一课中跟课文有关的故事,经过精心选择与筛选,与各位老师共享故事资源,丰富了课外的故事链接,使品德老师可以拿来就用,非常方便。

二、 学科指导小组菜单式服务

三月份,根据市教研室的安排,学科指导小组的成员进行城乡联手,组织携手农村大课堂活动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上虞中学学区,在全市起着骨干带头的作用,作为学科指导小组的一员,每位成员都进行了精彩的课堂展示和学科报告,如师范附小的马晓颖,实验小学的汤金华,百官小学的李可苹、吕凌燕,文澜小学的江海囡、丁淑珍等等,这样的菜单式服务,引领了农村品德课堂,为农村小学送去了一缕春风。

三、各校品德教研活动新颖有效

教研活动是各校活动的基点,每个学校都很重视教研活动的开展,比如3月24日,百官小学的“百小讲坛”拉开了品德教研组工作的序幕,她们在阶梯教室开展了品德课的名师讲坛活动,下属小学、第三届师徒结对的徒弟和苍南县领雁工程的老师和百官小学的老师们一起参加了百小讲坛活动,教研室傅老师评价说:“百小讲坛,打开的坛坛都是好酒。”在这次活动中,吕凌燕老师的课堂展示《塑料和我们的生活》精彩纷呈,李可苹老师点评《合作 探究 感悟》客观灵动,经校长的主题报告《追求理想中的品德课堂》受益匪浅,这次教研活动可以说是百小品德教研组的一次精彩的展示,是百小品德教研组智慧的结晶。

阳光学校教师在本学期里除了坚持理论学习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扎扎实实的探索着“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手段的实效性”这一中心课题。她们还认真研究课程大目标、结合本册的单元目标以及学情精心设计每一次的活动目的,并在活动的过程设计中逐步分解目标,坚持从细节入手考虑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让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滨江小学开出了三节品德教研课,街道级教研活动分别是陈林君老师的《争做清洁小卫士》和叶丹丹老师的《养成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好习惯》,校级教研活动是范宇芳老师的《五十六个民族》。参与上课的老师通过精心备课,数次试教,改进教案,课后收获颇多,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年轻教师的成长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发展的平台。

四、课题引航——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

学区内的教师都很重视课题的研究,通过课题的研究,成就和谐、合作的教研团队。鹤琴小学针对品德教学说教为主,学生缺乏参与和体验的问题,提出了《品德教学树课模式的实践探索》的课题。主张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夯实“树课”之根,于大自然大社会中,建构“树课”之干,于生命的活力中,绽放“树课”之花,于幸福的课堂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全体参与、全心参与、全情参与。本学期着重进行树课模式博客的充实。

华维文澜小学的教师根据品社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以 “让故事成为品德教学的好朋友”的课题研究。这则课题方案成为了绍兴市普通中小学2010年教改项目第一批立项项目之一。自从故事教学的课题方案理想以后,教研组马上以该项目研究实施为中心,推出了一系列的项目研究教研活动。

百官小学结合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结合《德育与心育课题一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的课题,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在德育课堂中融入心育教育,使德育课堂更加人文化,多元化,希望德育课堂和心育课堂能够齐头并进

一个学期的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希望我们在新的学期里能够再上一个台阶!

又到写总结的时候了,才觉得匆匆间时间又晃过去了,回首这个学期,我们学区的品德教研活动,主要是借市教研室组织活动来展开的。

一、以联谊为契机,发展品德队伍

从自己开始当这个学区组长以来,一直有个心愿,能在学区里组建起一支属于品德学科的教学队伍,也一直在作主要的努力。可往往努力去发现了,可下个学期人事调动就又不见了,队伍总是不稳定,也就谈不上什么发展。这个学期在市教研室的关心照顾下,我们学区引来了两次学科指导小组的联谊活动:在章镇镇小迎来了傅老师精彩的讲座,为章镇的品德教学点一盏明灯,省赛课一等奖获得者实验小学的汤金华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他的教学艺术,让大家一睹了高手风范;在汤浦镇小华维文澜的江海囡老师以她的沉稳和大气又给大家展示了别样的风采。通过这次活动,让很多老师眼前一亮,得到或多或少的启示。在这两次活动中,才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每个乡镇都有那么一些喜欢品德老师,看见了品德学科的新的面孔,那是一种新的希望。相信只要的教研氛围可以让我们章镇品德这块贫瘠的土地有新的气象,新的发展。

二、 以活动为台阶,促进个人发展

推出新人是一支可持续发展的队伍必不可少的一步,章镇学区特别重视这一点,凭借着与学科指导小组的亲密接触的良机,我们学区又推出了两个新人。朱婷婷老师以她日趋成熟的教学状态展示了——《我们是集体的一员》,图片中故事是“绿色”的,足见匠心独具;韩世玉老师虽然品德学科才起步,但是她的认真和课堂呈现的那种自若也值得一提。本人也参与了这次指导小组的活动,分别执教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1】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三、以故事为载体,提高课题效率

故事是本学期我们学区的一个重头戏,从收集、整理,到使用都让一线老师有不同的感悟。故事联系习惯,故事联系课堂,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别人的故事。在品德学科相对薄弱的课堂里,我们主张添加合适的故事,让课堂呈现出一派新的景象。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09年上半年又在我们忙忙碌碌的工作中匆匆走过了。回首这个学期品德教研组的工作,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根据开学初制定的教研组工作计划,以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规范入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一学期来有让人会心微笑的成绩,但也有还需努力的地方,为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思品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

1、我们思品教研组非常重视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我们具有良好的业务学习气氛,一学期来,我们利用教研时间,组织学习了《新课程标准》深入分析并领会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材料的精神,统一认识,从教学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组内老师还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并认真领会和贯彻其精神,自觉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2、重视业务知识的学习和业务技能的提高。一学期来,组内教师积极完成进修和培训任务,不断补充新知识。并积极参加市级公开课的听课活动,学区内几所学校进行交流,积极听课、评课,学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通过观摩,听课使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长足的进步。

3、积极组织参加市、学区级公开课教学,组内教师认真参与听课、评课,互相学习,不断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本学区,永和镇小的罗彩芳老师就为我们执教了市级公开课《塑料与我们的生活》。

二、完善教学过程管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有明确的教学计划。

为使各项教学活动有目的、按步骤地进行,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到计划在先,活动在后。本学期开学初,教师均在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出学期教学计划,然后再由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工作计划制定教研组工作计划,并认真落实计划的实施,不让计划留于形式。

2、教学工作继续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

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本学期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主,提倡研究性学习、发现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地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多数成员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4月3日,上虞市品德学科菜单式服务行动在丰惠学区永和镇小如期开展。学区各乡镇品德学科教研组长和品德骨干教师齐聚在永和镇小,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中,百官小学的吕凌燕老师和永和镇小的罗彩芳老师分别为我们执教了四下《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和五下《日新月异的交通》,百官小学科李可萍老师和教研室傅老师还为我们做了精彩讲座。在活动结束时,还有我学区的好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如有机会,将会积极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教研活动。在参加09年的学科论文评比中,我教研组成员多人获市一、二、三等奖,如下管镇小的任芳芳老师所撰写的品德论文《孩子,让我们用真心交流——品德教学呼唤真诚的课堂对话》获市一等奖。

三、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少的问题:

①教材方面。某些教学活动内容较多,对刚接触品德教学的教师难以正确把握,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处理,而学生就会因教师的理解水平、处理方式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②在教研活动方面。由于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转变,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有所懈怠,对学生的思品知识与言行的统一也有所脱节,与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沟通也不够,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蓦然回首,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小越中学学区品德教研组老师们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奋战在教学第一线,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谱写教育教学生动的乐章。一曲曲悠扬的旋律从心底溢出……

一、团结协作,练队伍

我们小越学区品德教研组全体组员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每次活动大家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我们的教研活动从书本上某一副图的的分析到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把握,从教学方法的应用到学生学法的研讨,点点滴滴,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倾注着教师们的真知灼见,发挥着集体的力量,体现着团队的精神。我们组开设的教研课、调研课等,每一堂课都集中大家的智慧,从选题开始,一起备课、一起研讨。因为组员们都不是同一所学校的老师,聚集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为了能随时随地的进行交流、钻研,我们学区品德教研组建立起了一个qq群。让每位教研组成员都把自己备好的课、想提的建议统一放在了qq群共享上,同时大家一起来群聊,各自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每一位成员都参与进来了,讨论之后,执教老师进行试教,再修改,再试教……让每一位成员都来重视我们的学科,创设良好的教研氛围是品德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要方法。 (2)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二、钻研教学,促教研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是教学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不仅为教师们才能的施展提供了一个自我挑战的舞台,更是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学习实践基地。为此我们教研组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中国德育》、《小学德育》等相关教育刊物上的教学实例,播放有关的名优教师优秀课例视频,尽可能地为老师们提供一个学习、扩展的学习空间;在本学期中,禹峰小学的郭芳老师在市级调研活动中执教的《少数民族之乡——云南》一课,两位老师参加了上虞市品德学科菜单式服务行动活动(均承担了上课任务),都得到了市教研员及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课前认真地查阅读资料,共同商讨、集体备课,在品德教研组这个“练技场”上学习、研讨、跌滚摔打,洒下我们的汗水,流下我们的心血,只为了共同的目标“建设我们的品牌课堂”。

三、课题领先,显特色

一位专家曾讲过“课程改革最为重要的是在于思想的彻底改变,只有将思想改革进行到底才能将课程改革落在实处”!是啊,思想的不到位课程改革的实践则为夸夸其谈、蜻蜓点水,仅在于局面的方位上进行着。因此本学期我们继续鼓励老师们采取“多阅读、多反思、多执笔”的方法,不断促进对课程改革实质内容的进一步领悟,利用好学校的网络资源,经常上网浏览、查阅相关的材料,及时了解课改动态,扩大自身的视野,通过多渠道多方位地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以便更好服务于课改实践。当然最能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和成长的是从自身的实际问题出发,针对这点再结合我组思品老师的实际情况,以具体实践为落脚点,以改进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能力为任务目标,根据品社课自身的学科特点,我们提出了以《叙事德育运用于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小学品德教学质量监测实践与研究》、《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课后延伸活动》的课题,在10年度市级及以上立项。

在这一学期中我们组的品德老师通过不断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如:谢林燕老师的《落花有情 马蹄留香》和邵璐老师的《莫让“情境图”留在暗房》两篇论文获市一等奖;徐益锋老师的《让教材中的活性因子充分激活》和张瑾老师的《被品德课遗忘的角落》两篇论文获上虞市二等奖;其中三篇已送绍兴市参评。谢林燕老师被评为上虞市第九届教坛新秀。并组织开展了一次菜单式服务行动。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沐浴着春风,和着时代的节拍,在市教研员和学校领导多方面的关心支持下,不懈地努力,去构建一道品德教育教学的亮丽风景线。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学区品德与社会(生活)教研组结合课例开展校本教研研究,立足课堂,以品德实验教师为基本研究主体,以课例为载体开展教学研究,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教师团结协作、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现就一学期来我们所做的工作总结如下:

1、认真制订教学计划

我们品德教研组的教师坚持学校有关教育教学计划,在学校教导处的领导下,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制度和要求,认真地在教导处的领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开学初,大家就一起根据本学期的各项要求认真制订了教学计划。以使每位老师在开展教学时能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而不至于开“无轨电车”。

2、学习新课标,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由于有几位老师今年刚接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为了更快地使大家了解《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性质与特点,更顺利地投入到品德的教学中去,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教学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已经接触过品德课程的老师,在交流活动中,能以自己教学中的经验教训与大家一起交流,避免大家多走一些弯路。

3、力求改变教师的备课方式,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教学效益。

本学期我们仍旧采用了集体备课的方式,集合大家的智慧,力求备出优质的教案,备课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案中重在突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重视教学过程的复备与反思,每节课后教师都认真地反思教学过程,由于我们几位品德任课老师的办公室比较近,所以,我们可以及时交流在上课过程中的好的经验,做法;碰到了困难,大家也能及时地进行交流,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

4、走出去请进来,以课例为载体,提高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

本学期刚开学,就组织老师去夏?D尊小学,聆听了四位教师的精彩课堂,并学习了傅老师的讲话。同时,在4月28日在三汇小学成功承办了教研室开展以“绿色故事快乐课堂”为主题的小学品德学科指导组菜单式服务活动。活动中三汇小学孙艺老师执教 二下《美丽的家园》;沥海小学应晓玲老师执教二下《动物、植物和我们》;金近小学邵瑞老师执教三下《快乐的秘诀》;师范附小马晓颖老师执教四下《父母—我特别的朋友》;教研室傅智红老师主讲《网络研训:农村品德教师专业成长的绿色通道》。使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得到了很好的学习和提高。 [3]

2010年品德教研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我们教研组的多数成员虽然都是担任了语文教学、数学教学,有的还兼班主任工作,但依然能在品德的教学中开创出一片美好的天地,有了一定的收获。如应晓玲教师参加全国首届录像课例比赛获得二等奖;赵丽萍老师的论文获上虞市一等奖,并送绍兴市参评。

但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肯定不是一帆风顺的,也有不少的问题:

①教材方面。某些教学活动内容较多,对刚接触品德教学的教师难以正确把握,不同理解会导致不同的处理,而学生就会因教师的理解水平、处理方式而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②资料的问题。由于活动的开设,需要教师作大量的准备,而实际上,教师不可能只准备品德与生活的授课材料,还要准备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材料,这无形中为教师增添了很大的工作量。建议出版社能提供一些教辅资料,相应地减少教师的这种付出,而把精力集中到思考如何创设氛围、 组织教学上,那么,品德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有提高。

③在教研活动方面。由于个别教师的教育观念并未完全转变,对于参加教研活动的积极性并不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就有所懈怠,对学生的思品知识与言行的统一也有所脱节,与家长、任课教师、班主任的沟通也不够,学生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品德。

(4)

第5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这学期我还承担了数学优质课比赛的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始,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优质课是数学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还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答辩,要考的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数学优质课连续三年能够取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样的压力,我和数学科组的老师没有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资料。数学科组的老师及校长都非常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班加点。像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建议,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全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优质课连续四年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梦想。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参差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等是最调皮的。特别是,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同学,她的家长因为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和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在学习要完成的作业总是完成不了,成绩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让他们不要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听从了我的意见,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进步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优秀,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

第6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思想认识。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去年下半年我向学区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的申请书,所以这一学期来我都是以党员的要求来约束自己,鞭策自己。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力争在思想上、工作上在同事、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榜样的作用。在"七一"那天,我还荣幸地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使自己的思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上严格要求的一个新的开始。一学期来,我还积极参加各类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服从学校的工作安排,配合领导和老师们做好校内外的各项工作。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这学期我还承担了数学优质课比赛的任务。从接到任务的时候开始,我就感到压力是非常重。首先这次优质课是数学开放式的课,是一种新的尝试性的教学模式。还有这次优质课与众不同的是上完课后还要进行答辩,要考的还是教师本身的素质。再者本校的数学优质课连续三年能够取得镇的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面对这样的压力,我和数学科组的老师没有气馁,都想把这次课取得最好的成绩。我从学习理论知识开始,翻越大量的书籍及从网上搜集有关数学开放式教学的资料。数学科组的老师及校长都非常重视这节课,给予我莫大的帮助,一起定内容,一起出谋献策想教案、课件的设计,共修改教案、课件、试教十多次。有时候还得全科组加班加点。像X老师帮我把课件做好,领导主动帮我提建议,其它老师帮我做教具、录音等等。令我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上公开课,而是有一股凝聚力使我感觉到是全校上。而在全体的努力下,这次的公开课终于实现了我校数学优质课连续四年获镇一等奖、并代表镇到区参赛的梦想。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3个,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参差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XXX、XXX等是最调皮的。特别是XXX,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XXX同学,她的家长因为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和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在学习要完成的作业总是完成不了,成绩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让他们不要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听从了我的意见,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进步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优秀,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

第7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一、学习课程标准,纵向把握整体目标

1.理清教材单元主题

品德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这样的设计思路,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定位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年龄层次儿童的认知特点,形成具有学习坡度的层次和系列,使孩子的认知得到有序地发展,情感逐渐提升。

2.纵向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通过年级目标、单元目标、课目标来实现,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目标,由易到难。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课程目标通过一个个中观、微观目标来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整体把握,纵向把握教学目标,教师只有在了解教材编写梯度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以体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要求、具有较强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时要考虑到各个年级的目标导向。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制定教学目标要以课程目标为基础。②在整体把握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定位每一课的教学目标。③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阶段性。

二、师徒结对,以点带面,准确定位课时目标

品德学科在整个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的教学中虽是薄弱科目,但对学生的品德素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椒江区有一支热爱品德、业务较强的品德大组学科带头人,他们都是本区域的品德骨干,发挥这些骨干教师的正能量,我们的品德教研就不只是“传声筒”,而是“孵化器”“加速器”。

⒈借助网络交互平台,指导同主题课堂备课

现代化的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为我们的教研之路打开了一扇大门。我们采用的对策是挑选不同年级、同一主题的教材,由两位教师进行磨课,同时请一位学科带头人对这两位教师的课进行探讨,制定教学活动方案。我们的要求是:磨课的教师先备好课,利用QQ或邮件等现代化通讯手段将设计好的课发给指导教师, 再由指导教师进行点评修改,然后磨课教师二度设计教案,再次互相探讨,直到意见合一。这种指导形式不受时间或空间的限制,比较自由,便于教师操作。由于是同一位指导教师,对不同年级同一主题的教学设计,很容易找到问题的所在。

2.提前做好教学预设,制定同主题不同年级课时三维目标

教材只是一个“点”,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及生活的环境加以引发思考。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根据教学实际,对教材进行删减或增补,重视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提前做好教学预设。这些都是上好课的前提。

三、城乡联动,课堂研讨,落实不同年级同主题课时目标

在不同年级同一主题下,教师若能充分领会教材体系,抓着力点,把握住年段目标,并在落实过程分层施教,采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就能真正实现“螺旋上升”的设计初衷,让同样的主题奏响不同的乐章。

⒈城乡联动,螺旋式同主题的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教学是落实教学目标,检验教学目标的主阵地。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清楚教学目标的预设是否有效,才能清晰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和理解是否到位,才能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是否合理,以“家庭题材”为主题的不同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为例:

一次教学研讨过程中,三位教师分别执教五年级的《父母特别的朋友》、四年级的《谢谢你,我们的父母》、三年级的《家人关爱我成长》,他们的课都有共同的特点:

(1)唤起学生对真实生活的回忆,一句“你有过类似的小矛盾吗”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学生有感受而发,毫不避讳地道出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不愉快。

(2)在感同身受的换位思考中促进品德构建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几个模拟情境、角色互换的活动的引导下,学生推己及人,很自然地感受到父母付出的辛劳和良苦用心,更激起了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为本课主题――珍爱家庭作了必要的情感铺垫。

⒉城乡互动,螺旋式同主题有效课堂探讨

第8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在这一个学期里,我在思想上严于律己,热爱的教育事业。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方面,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但不管怎样,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小学数学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出外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这学期主要担任二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思想品德、科技、文体的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因为已经接手第二学期,学生的思想、学习以及家庭情况等我都一清二楚,并且教材经过上学期的摸索,对教材比较熟悉,所以工作起来还算比较顺利。培优扶差是一个学期教学工作的重头戏,因为一个班级里面总存在几个尖子生和后进生。对于后进生,我总是给予特殊的照顾,首先是课堂上多提问,多巡视,多辅导。然后是在课堂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大力的表扬,课后多找他们谈心、交朋友,使他们懂得老师没有把他们看扁,树立起他们的信心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最后是发动班上的优生自愿当后进生们的辅导老师,令我欣慰的是优生们表现出非常的踊跃,我问他们为什么那么喜欢当辅导老师,他们说:老师都那么有信心他们会学好,我们同样有信心。我相信在我的辅导下,他一定有很大的进步。我想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那么好。于是,我让他们组成一帮一小组,并给他们开会,提出老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主要就是检查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给后进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定出目标,让他们双方都朝着那个目标前进。老师们确实是非常尽责,而学生时刻有个老师在身旁指点,学起来也非常起劲。两个班所定的9对一帮一小组,学生们全班都有进步,有的进步非常快。

三、领班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通过班会、晨会、思想品德课及结合各科教材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人民、爱集体、爱老动、爱学习等的思想教育。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班风、学风。班干部是老师的左右手,所以我把培养得力的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培养了两位得力的班长。这些班干部能把班的学习和纪律管好,为我减轻负担。我为他们定出要争取每星期都拿文明班的目标,各施其责。还常给班干定时开会,了解他们工作的情况,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使班干能在同学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同学学习的榜样。在他们的努力下,班务工作能正常开展,本班这学期也只有两次没有取得文明班的称号。这个班本学期的插班生很多,有六个,加上原来的一共有13个,全是男生,并且来自不同的省份,语言沟通和学习习惯的参差就最令我头疼。他们连上课的基本要求都没养成,并且有几个象xxx、xxx等是最调皮的。特别是xxx,这个小孩特别好奇、好动。上学期天天都要跟同学打上几场架,我唯有苦口婆心地跟他做思想工作,慢慢把他转化,今个学期打架违纪的现象大大减少了,上课能遵守纪律,并且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学习成绩也优秀。但还是不时出现一些消极的思想。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每天都坚持早上七点三十分前、中午一时四十分前就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经过一个的努力,我们班的各项常规工作像早读、卫生、课堂纪律等都抓得比较好。

这学期班主任工作最使自己满意的是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这一学期,我主动与家长通过电话、校访等的方式进行密切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也向家长汇报其子女在校的情况,争取与家长的教育思想达成一致。当家长对我的工作提出意见的时候我非常乐意接受,并且调换角色站在家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结果,绝大部分的家长对我是非常信任和尊敬。像xxx同学,她的家长因为望女成凤心切,把女儿的学习管得特严。要她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的同时,中午要她写两页的生字,晚上要写两课的生字和背语文或数学,完成不了还用棍棒侍候。结果把小女孩压得透不过气来,上课也没精打彩的,老师在学习要完成的作业总是完成不了,成绩也越来越差。我跟她家长谈过几次,了解到这样的情况,给他们提了个建议,让他们不要布置额外的作业给她,不要把她逼得太紧,先试行两个星期,如果还是老样子的话就一起再想别的办法。家长听从了我的意见,结果这个同学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下成绩进步很大,语文数学都达到了优秀,数学还考了一百分。她的家长也对我表示谢意。

第9篇: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案范文

关键词: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39-02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总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教学的第一目标,这与传统的把知识、能力目标放在第一位具有了很大的区别,这就要求我们从原来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转变为关注学生完整人格品质的发,从原来只关注教材内容转变为关注社会、关注每个学生个体。“情感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存在着静态的三大情感源点――教师、教材、学生”,因此,要最大程度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就要从这三个要素的关系中探寻出路。

1 构建良性的教学互动体系

1.1教师要大胆创新,革新教学行为

在“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文化传播者、教学引导者的教师必须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更应该关注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更加应该认识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能力目标的实现方式存在这本质上的区别,积极地寻求有效途径,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自己的课堂教序真正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真正的意义所在。

首先,教师要善于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益,还要靠教师善于运用。”因此,教师要会围绕着教材内容设计课堂丰富的教案,使课堂尽可能充实。

其次,要勇于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在传统的观念中,教学就是教师教教材、学生学教材,而新近的观点中,教材只是教学所用的材料之一,也就是说“首先,不能完全脱离教材,教材仍然是课程实施中最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不能唯教材是从,要对教材内容恰当的进行重建,包括对教材具体内容标准的自由地加以选择和重组,对指导建议和活动案例进行精心的筛选,以及选择多样化的教材。”这对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据此,“教师就必须要掌握三项本事:读透教材、补充教材与批判教材。由于教材上的知识往往采用节选或者浓缩的方式来选择,教师要读透教材,就必须理解教材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要补充教材,就必须知道教材知识与其它知识间的横向联系;教师要批判教材,那就需要教师对教材知识要有自己的见解与判断。”唯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真正的符合学生思维、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

1.2拓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开展各种情感实践活动,如参观、访谈等,使学生了解社情民意,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动的社会现实链接起来,使他们的情感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升华,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组织形式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苏联教育学家赞可夫说:“就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良性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于教学活动的展开,而且也有利于对教学内容的内化,进而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特权式的人物,也不存在学生“主体性”极度彰显的情况,学生与老师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成为师生之间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对话过程。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话题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导他们说出想说而没有机会说的话。在良性的师生对话关系中,学生被老师接纳和信任,他们享受到师爱的温暖,感觉到自己的价值;学生得到教师的支持、体谅和鼓励,他们体会友谊,充满力量,感到自信;学生与教师的真诚相处和进行智慧和情感的交流,他们会相信人世间的真诚和美好。在这样和谐的环境中,会培养出学生诸如乐观、自信、自尊宽容等良好的性格品质。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学生作了一个人际关系的示范,在这样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得影响下,学生会形成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良好心理品质。

学生进入初中,伴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多,内心发生着一系列的变化,表现为心理的封闭性与言论的隐蔽性等特点,作为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多样化的作业形式如让学生写学习收获、心路历程、人生感悟等来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笔者在自己所教的几个班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到了他们对笔者的要求、学习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困惑,这对笔者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 编订更加完善的教材体系

课本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新课程理念的主要体现和实现的载体,教材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所以编写一套既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又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遵循思想品德发展规律的教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与学生脱节的现象,它阻碍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去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终极目标,笔者认为在今后的教材编订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教材内容的呈现要依据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来组织表述教学内容,使学生理解和体会教学内容中的道理,从而将本课程的价值引导意图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和自主选择,使教材真正成为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文本。

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是在个人的主动实践中形成的,因此,教材内容的组织及编排要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交流,学会做人。

思想品德教材要围绕学生的生活来组织教材内容,使德育教材内容生活化。也就是说,选取那些学生感同身受的例子,而非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例子。例如,讲到爱国,要从普通人的言行出发,更要从初中生生活周围选取事例,而不能只举名人的爱国事例。要使学生有这样一种感觉:伟大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并不是遥不可及,身边的每一件小事都可以体现出我们的人格和道德品德。这样的认识会促使学生将高尚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中,帮助关心我们身边的每个人的过程中,身心得到锻炼,精神得到升华。

教材呈现方式要生动活泼就是要使教材内容既要有文字描述,也要适当配以图片,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应尽量生活化,以生活实例的方式体现,教材应选择典型案例,设计开放性情境,激发学生自学热情。

4 建立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构建良性的教学互动体系就必须建立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因为评价体系直接决定着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手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指出:“对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评价不仅要重视结果,更要注重发展,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家长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的过程。”在传统教学中,评价往往是在教学之后进行的一种孤立的、终结性的活动,目的在于对学习结果进行判断,如图4.3所示。但事实上,评价的出现应该是自然而然的,是一个进行之中的、嵌入的过程,是整个学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评价才具有指导学习方向、在教学过程中给予激励的作用,如图4.4所示。

但是,当前学校中实施的思想品德课程评价多时从升学目的出发,即便是像思想品德这种以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学科,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竟然也可以等同于考试成绩,情感、态度、价值观被逐渐的“边缘化”了,在评价时鲜少给予考虑。为了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必须要摒弃传统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注重建构对学生学习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当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也不是靠一味的灌输就能完成的,“只有在反复的熏陶和体验中才能形成和坚定,它需要经历感知――内化――升华――践行这样复杂的过程,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汇集多种力量,充分整合利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林格.教育,就是培养习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威.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现代教育理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5]林崇德.学习与发展――中小学生心理能力发展与培养[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2.

[6]麦曦.中学思想政治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M].新世纪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