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农村小城镇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小城镇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小城镇建设

第1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优势;思考

一、城镇化的意义

加快小城镇发展,对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带动城镇化,发展乡镇企业和状大县域经济,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加快小城镇发展,就是通过小城镇这个重要阶梯,从就业,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医疗、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解决好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就是要在城乡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既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加速农村文明进程,又缓解了城市压力,推动城市化进程,这也是城了统筹,共同发展的需要,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完善社会管理,走共同富裕道路,真正实现城乡和谐,社会整体和谐意义重大。

二、小城镇建设的优势

1、政策优势

“十二五”时期,我国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取向,将进一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使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第二、第三产业,从而减少农业人员,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扩大消费,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近期中央出台的二号文件,更是对系贵州这样的地方带来更多的自和优惠政策,对加快发展带来了很好的机遇。

2、农民的心声

我国农村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正转向非农产业,他们走进周边的小城镇,并通过城镇对生产要素的聚集效应,带动辐射周围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现今还没有走出来的农民都以先走到小城镇的农民为榜样,要向他们学习,争取自己也成为城镇里的一名成员,大多数人都愿把近年的劳动收入的多数效在买房和建房上。

3、生存压力小

小城镇的优势现为人口压力小,体制上灵活,农民工进城就业落户的门槛低,障碍少,在小城镇农民工与其他职工同工同酬,能够享受基本公平。在小城镇没有严格的户籍限制,没有很高的房价,没有很高的生活消费。若农民向就近小城镇迁移,语言能相通,人呢风俗又相似,文化、生活方式又相差不远,在心理上又没有受外排压力。小城镇里的服务设施又能增加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使他们更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城镇规划规模较小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取得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我觉得如西南地区人口较多是客观事实,就现在建好的不少小城镇给人的感觉就是太挤,人行道、车道设计得窄,盲道这种体现人性化的设施没有完善。地下设施上设计缺乏长运性,如下水管口径由于过小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翻修,公共设施中如公厕,修息櫈等设计建得少。还有今年挖通信管道,明年挖煤气管道,后年挖排水管道的现象出现,一方面浪费了大量的公共资源,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又给市民的出行,居住带来不便。城市管理方在, 由于小摊小炍的知法率低,执法队伍也缺少专业技能和规范意识,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粗暴执法。加上近年出现在贵州的翁安事件、黔西事件等,给我党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

加上前些年各地政府部在大力发展房地产,在配套设施规划建设方面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中低端市场的建设,而民众的购买力客观上决定了地摊,零食摊贩存在的必要性,还好是近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严格房地产业的政策限制了房地产炒作,同时“十二五”规划放缓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指标:7%左右的增长率这个数字,给地方上发展小城镇留足发展空间。

2、新城镇的定位不够

在现阶段开建中的小城镇均缺乏有力的支柱产业,即使有、都有在规模小,链条短,现代化水平低的状况,对城镇资源整合能力都还有待提高,对市民出行交通便利的问题没有解决好。

3、对环境问题重视得不移

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本部地区的淘太产业就有很多往西部转移,在西部接纳的企业中就有不少是对环境有污染的,这些企业虽然能给西部地区用较短的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但负面带来的污染周边环境问题地是严重的。

四、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思考

1、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针对西部基础差、底子薄、发展慢的实际、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县城为中心,建制镇为重点,分期分批,非均衡推进当地新城镇建设思路,按照“推新区拉老区,先基础后配套,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先制定出长远点的建设规划,注重规模、容量、能有远景点的综合承载,运作能力,把小城镇建设目标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全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统一起来,让人感受有搞当今小城镇建设又有未来发展领先意识的体观。

2、量体裁衣,因地制定

在现有的经济能力下,积极争取上面部门政策,资金支持,通过招商引资等融资方式,加强建设力度。要体现出“高起点、有特色、重长远”的原则,具有超前性、科学性、实用性。注意留足城镇未来发展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可运作资金情况,根据自己的环境地理情况合理安排,合理布局。能依山建的就依山、别一味的追求推平。

3、注重制度创新

在小城镇建设中可进行投资体制试探,如:土地入股份红。按照“政府主导、农民自愿、一事一议”办法。别人出资,农民出地共建共管,按股份分红的道路,这种方式又能很好解决征地拆迁难的问题。

土地置换方式试探,达到以地生财,以财建路,以路带城的目的。

协调银行、企业、农民合作。对企业生产时对农户有影响的地方,政府出而帮助企业,银行资金的解决农户从厂区或受干扰地区搬至小城镇的费用。

4、重视效益、强化管理

小城镇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经济发展的状况,所以,在建小城镇时,要有自身优势主导产业作支撑,把城镇建设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把产业发展纳入城镇发展,区域发展的轨道。各地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历史沿革、地域特点,民族文化 ,来挖掘内在底蕴和民族文化特色,找准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出优势产业以夯实小城镇经济基础。

塑造出良好的管理环境。加强管理队伍尤其是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对现有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好管理制度,让公仆真正服务于农民服务于市民,处理好干群矛盾也是和谐新城镇的需要,就现城管队伍为例,近年来,不少地多出现的,媒体报道出的一些城管粗暴执法事件。虽说这些事件的原因复杂,但有一点,就是与城管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对现有人员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严格把关、在社会上招收人员进入管理人员队伍,既减轻了社会的就业压力,又得到老百姓的赞成。

第2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城镇化;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99.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6.02.004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从贫困向富裕转变的必经阶段。国家实力的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有效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

1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城镇迅速发展,城镇常住人口达7亿多人,其中有80%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54.77%。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蒸蒸日上,与其相比,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却略显迟缓。

1.1 规划管理欠科学

一部分小城镇规划水平低、起点低,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甚至不少小城镇没有制订详细规划,可操作性弱。小城镇的功能分区不合理,存在工业、商业、住宅等功能区混杂现象。

1.2 基础设施薄弱

部分小城镇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有的各自为政,基础设施没有共享,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过多的耕地;有的基础设施不足,配套差、质量低。小城镇的道路、绿化、供电、供水、文化、教育、卫生以及设施等都有待于进一步健全配套。

1.3 户籍制度改革滞后

受传统户籍制度的限制,小城镇人口流动较大,部分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回村居住,因此小城镇基础设施的集聚效应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很大影响。

1.4 土地仍然是农民的生存保障

实行后,农民把这些土地作为自己的基本社会保障,如果农民放弃土地到小城镇去创业,其转让土地获得的补偿却很低,因此他们如果没有一技之长,且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就无法完全脱离土地进城务工。

1.5 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尚未到位

部分企业只注重走过场,实行的改革并不到位,政企划分也不明显,也没有真正突破地域性产权观念,而乡镇企业若要在城镇购买土地、雇佣劳动力比起在农村占用集体土地、使用当地劳动力所花的代价要高得多,因此不愿意到小城镇发展。

2 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政策建议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不是普通的改革和发展问题,因此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加快小城镇建设,统一思想认识尊重客观规律,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规划引导。

2.1 科学规划,严格实施

小城镇的规划包括城镇网络体系的规划和分区布局规划,前者要从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高度来确定,而后者则要优先考虑经济发展问题。在制定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

2.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小城镇建设需要深化改革投资体制,鼓励集体、个人参与到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中来,建立以集体经济积累和个人投资为主,形成多元化投资体制。不仅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资金投入,金融部门也要通过定期安排小额贷款支持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2.3 深化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关于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划分改革的方向是要改变传统的以商品粮供应为标准的划分做法,逐步建立起新的户籍登记制度,按照居住地来划分城镇户口和农村户口,根据职业来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

2.4 完善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

农民不能进入小城镇的原因除了受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的制约,另一方面则是农民进城后将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对今后的生活产生担忧。因此,为了加快小城镇建设,就需要为农民进城创造条件,采取多种方式,鼓励进城落户的农民将其承包的耕地有偿转让出来,其宅基地则可通过出让或是按级差地租收益折成一定比例置换小城镇规划区内的土地作为其居住、经营用地。

2.5 改革乡镇企业产权制度

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将改革产权制度作为突破口,通过多种方式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通过重组存量资产鼓励企业联合兼并,来提高乡镇企业的规模、档次、水平;提高农村土地占用费,鼓励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连片发展,还要减免这些企业的城市配套费和相应的其他收费。

3 总结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由中国基本国情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城镇化道路,只能走发展小城镇的道路,因此,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根据政策结合实际加速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源.山东省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

[2]胡燕婕.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02).

第3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镇职能;小城镇建设; 新农村发展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in two sessions put forward "increas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dynamics, strengthen agriculture rural development foundation". National each township government should be in the area of a chess gam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location features and resource conditions, the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deployment, reasonable and orderly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new socialist rural areas, in order to realize its heal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town functions;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new rur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绪论

小城镇建设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阶段,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必须城乡兼顾,统筹发展。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建设小城镇,促进新农村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集中要求和体现。

2来安县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来安县是安徽省滁州市下辖的一个县,是南京“1小时都市圈”的核心层,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城市、大滁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县总面积14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1.3万亩,辖12个乡 镇,130个村,人口49万。

改革开放以来,来安县辖小城镇建设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城镇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水平和生活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小城镇对周边村庄的辐射能力日趋增强,逐步成为带动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对城乡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然而由于农村地区不太注重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的问题日益成为新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2.1县域城镇职能结构进一步深化

依据来安县城镇体系规划确定了城镇发展的方向。根据城镇的现状等级和发展条件,确定来安县城为县域中心城市使各城镇从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和现状地域分布出发,结合大滁城建设,根据各自发展方向,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步伐。

2.2 全面启动村庄规划编制,加快农村居民点建设

针对来安县实际,要求在村庄建设中应突出中心村发展,加大力度和迁移分散小村及自然村。按照“重点建设中心镇和中心村,适当兼并自然村,加快改造空心村”的发展要求。结合已编制的村庄规划,开始全面实施村庄规划;从2002年开始进行村庄环境整治,迄今为止已完成多个中心村及自然村村庄环境整治,并作为试点,同时又开展了生态示范村建设。

2.3依托工业园区,与城镇建设相互促进

来安县建立平台,以各乡镇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县里确定的工业园区均相继编制规划并逐步实施,把工业园区规划与小城镇规划融合起来,使得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流动,又拉动了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3来安县小城镇建设面临的问题

随着来安县小城镇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来安县小城镇建设也产生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对小城镇整体和长远发展构成了障碍。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制约着小城镇可持续发展。

3.1产业集聚程度不高

农村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有些乡镇企业不以镇区为依托,长期分散在广阔的村落,集中度很低,未能产生集聚效益,未能带动城镇发展,且浪费了土地资源,污染了农村环境。

3.2 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限制

全县小城镇建设总体水平相对滞后,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规模偏小,城镇集聚辐射功能弱,对镇域经济发展的带动力不强,影响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3.3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建设标准低,整体水平不高,城镇建筑式样单一。同时,沿公路两侧“骑路”发展浪费资源,影响市容。工业和乡镇企业的整体素质不高,技术水平落后,物耗和能耗较高,造成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4推动来安县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发展

4.1要充分认识到发展小城镇的重大战略意义

小城镇是“农村之首”,小城镇的健康发展,是实现来安县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改变农民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有利于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4.2 树立“发展经济抓小城镇建设,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观念

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首先要兴建工业园区,优化投资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将工业向城镇集中,实现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扩张;其次,要积极引导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再次是要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以农产品加工、包装、运销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4.3实施“工业强镇”战略

工业园区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发展是一脉相承的。各乡镇政府应根据当地的经济基础、区位特点和资源条件,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使投资有了基地,引资有了窗口,发展就有了平台,从而进一步推动各乡镇的城镇发展,并带动和促进新农村的建设。

4.4突出“首位发展模式”的发展战略,带动中心村

所谓首位发展模式即采取以强化中心城镇为主导的不均衡动态发展方式,如强化发展水口镇、汊河镇等。在来安县的乡镇中,先发展条件好的中心城镇让其尽快成长壮大,然后带动周围其他城镇、中心村的发展,从而形成“马太效应”的良性循环,最终促进整个县域的发展。

4.5加强规划建设,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

城镇规划是小城镇建设的龙头和灵魂,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乡镇政府管理小城镇的最重要手段,是合理利用城镇资源引导合理有序的建设、促进城镇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加强规划建设,统筹安排城镇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实现小城镇和新农村可持续发展。

4.6多渠道筹集城建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小城镇建设投资力度,推行城镇建设用地“五统一”和“有偿使用制度”,采取多种形式,吸引外地客商、城镇居民和社会各界投资参与城镇和农村建设。注重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

4.7优化小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合理确定城镇绿化用地布局和规模,形成功能完善、结构合理、分布均匀的城镇绿地系统,重点做好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工作。同时加强城镇道路和城乡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生态环境建设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结语

加快小城镇建设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小城镇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平台,作为城市与农村的重要结合点,直接体现着农村经济社会的总体水平,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关节点,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炳坤.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人民论坛.2006年第八期

第4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理论依据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低水平的产物,又是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城乡协调发展是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途径。城镇是不能孤立存在的,它以受其影响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腹地而存在,发挥扩散效应与回流效应,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并不存在战略重叠和现实矛盾。目前,有关城乡联系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较多,这为我国确立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战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格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理论

推进城镇化是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有利于人口及经济活动由农村向城镇集聚;另一方面,伴随着小城镇基础设施的完善,投资需求随之增长,直接增加农民的劳务收入。在这一过程中,劳动力由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这是必然发生的共生现象。围绕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发展经济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刘易斯模型认为,在二元经济中,传统农业部门最大的特点就是剩余劳动力的存在。由于工农业之间的收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距,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有一种向工业部门流动的趋势。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在刘易斯理论的基础上,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流动的趋势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为前提的,弥补了刘易斯模型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托达罗系统发展了这一论断,建立了一个解释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转移的模型,该模型认为剩余劳动力的区域转移是理性的经济行为,迁移决策取决于城乡之间预期工资差异。可见,建设新农村发展现代化农业就必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这种转移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城乡之间工资预期的差异,这是政府主导、农民自觉、市场自发三方博弈的结果。结合我国具体现实,在城市“异质性结构”存在的前提下,可行的办法就是建立适量的小城镇就地转移,实现离土不离乡。

(二)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

非均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存在,在市场力量的引导下,经济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倾向于某些区域,然后通过不同渠道发挥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在实现增长极对外围产品的需求和技术创新的扩散的同时,实现各种生产要素资源从外围向核心区的流动。这些理论都是以城市为中心,强调通过资源要素从城市向农村的流动来带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带有明显“城市偏向”倾向和城市中心色彩。实现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的互动发展,一方面需要选择适合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域,通过规模经济和聚集经济效益推动城镇化,加快要素资源的合理整合,实现经济的非均衡增长;另一方面需要克服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的误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正是长期以来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战略选择和城乡发展政策供给不对等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利普顿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城乡关系的实质就在于城市集团利用自己的政治权力,通过“城市偏向”政策使社会资源不合理的流入自己的利益所在地区,最终损害农村地区的发展。

(三)城乡联系模式选择理论

关于城乡联系模式的选择,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拉尼斯和费景汉早就提出用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的经典模式,即城市-工业导向模式,这一联系互动模式主要通过城市中现代工业不断吸纳农村中剩余劳动力来实现。在这里主要结合契合我国现实的“城市-城镇-农村”联系模式进行分析,尽管其表现形式多样,有的强调农村城镇的发展,有的强调城乡协调发展,有的强调城市的均衡布局,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强调广大农村地区小城镇的发展,以城镇为中介,实现城乡联系。因为小城镇作为农村经济、文化中心,通过其辐射作用,可以实现农村向城市的自然延伸。

另外,小城镇作为农村的区域中心,具有很强的集聚扩散效应,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将各种生产要素聚集起来,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村现代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弗里德曼认为,集中发展中心城镇,一方面可以分散过度集中于大城市的规划与权力机构,另一方面又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一个有利于其自身发展的场所,极大地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认为,乡镇企业和农村小城镇建设对于打破城市和乡村封闭隔绝的状态,实现城乡要素在产业上的协调发展,形成资源要素双向流动的网络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互动中存在的不协调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将存在联系的两个经济区域被人为地割裂开来,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现实经济发展中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建设新农村与发展小城镇在契合和互动中存在诸多不协调。主要体现在: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不协调

随着农村地区非农化浪潮的兴起,农村地区相当数量的劳动力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基本上脱离了农业。但是,由于这种转移没有纳入正式渠道,是一种暂时性的转移,户口常住地依旧在原籍,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城市居民的“两栖性”游离阶层。这种离农人口的“两栖性”和不稳定性决定了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就会出现逆向转移。这一阶层的出现对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发展乡镇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弊端。

“两栖”人口因为其对土地的复杂感情,一方面不愿意放弃土地,而将其视为一种职业保障或发生不测风云时的退守阵地;另一方面在农业与非农产业比较利益反差极大的条件下,他们又不愿意在农业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资金,依旧实行粗放经营。“两栖”人口对于所从事的非农产业怀有不稳定心理,没有长期规划,也不愿意进行大规模投资,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再生产投入上举棋不定,不利于农村分工分业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他们虽然增加了许多收入,但不愿意把这些收入用于生产性投资,而是将钱用于生活消费上,这种状况不利于经济发展。不少“两栖”人口在农村和城镇占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设施,从宏观上、微观上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他们却并不因为拥有双份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而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和消费效用。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

大力发展小城镇推进农村城镇化作为建设新农村的必然选择,其本来要旨在于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或农村转变为城镇的过程中,实现生产方式和文化观念向城镇现代化水平转变。可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由于选择的偏差、定位的误区以及农民的漠视,致使盲目的城镇化,不仅没有促进农村和谐秩序的演化,反而使得现有的农村秩序受到很大的破坏。一方面,就环境而言,小城镇大多数都以落后的传统产业为主,规模较小,无法发挥规模效益和集聚效应,但投资巨大,结果致使农村环境污染严重。这样,不但没有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反而极大地恶化了农村现有的生态秩序。另一方面,盲目的城镇化,使得“造城”运动和“圈地”热潮如火如荼,在造就新的城市贫民的同时,又在大量吞食着农民的廉价土地。 另外,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不断加速,小城镇数量开始猛增,土地资源利用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许多工业园区侵占良田,环境污染严重,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占用耕地过多,小城镇建设用地粗放利用,这些都是与建设新农村的初衷相悖的,已成为制约建设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互动发展的重要阻碍。 制约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发展良性互动的因素分析

(一)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小城镇是城市中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地区扩散的桥梁,也是农村地区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平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为了确保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我国确立了严格限制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和迁徙的户口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包括小城镇的流动。20世纪80年代,迫于农村改革和农村非农化的强烈需要,政府有限度地对传统限制人口流动的政策做了很小范围和程度的开放,致使户口不发生变动的非正式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主流。可是,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虽然脱离了农业生产,但是又不能彻底地转移到小城镇中去从事非农产业,而是在进行二、三产业的同时,仍没有完全割断同土地的关系,广大农民工在农村与城镇之间游离着,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游离阶层”。这种二元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性,既不利于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也阻碍了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除此之外,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不活和土地收益率低下也是重要的原因。一方面,在我国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安排之下,由于土地流转的内生机制不健全和外部环境不成熟,致使许多农民转向非农产业,但又不愿意放弃小块土地的经营权,土地社会保障功能不断强化。这样就会降低农民非农业生产投资预期,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相对自由转移。另一方面,在土地及其它生产要素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由于客观上存在投资报酬递减规律,农业劳动生产率往往因为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趋于递减。如果剩余劳动力未转移出去,则必然造成潜在的农业待业劳动力的增加。如果把所有的劳动力都投入到数量固定甚至减少的土地上,则必然造成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和土地收益率的低下。

(二)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不协调的因素分析

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的不协调,最重要原因在于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缺乏统筹和长远考虑,造成小城镇用地规模失控,不仅没能体现效益,反而恶化了农村现有秩序,在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对农民不断强化的背景下,耕地面积却大幅减少。当然,在小城镇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加,还是城市自身规模的扩大,都必然伴随着城镇建成区的扩大和耕地面积的减少,这是任何国家城镇化的必然趋势。

在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一方面,由于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统一规划,与城市规划脱节,忽视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忽视城镇体系规划,缺乏应有的权威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在缺乏项目、资金和第二、三产业集聚规模的情况下,必然导致粗放用地。

目前我国大多数小城镇在用地结构方面普遍存在着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公共设施用地和绿化用地比重偏少,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其原因在小城镇用地布局方面,存在着乡镇企业、村庄和小城镇布局过于分散,城市内部道路建设不规范,功能分区不明显,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低,建筑物布局零乱等问题,导致小城镇土地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下,城市集聚效益降低,生态环境较差,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缺乏特色等。

另外,由于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绝大多数是依靠农民自发形成的,小城镇建设资金的严重匮乏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首要因素。在小城镇发展初期,只能采取低成本扩张的政策,以地生财以大量占用耕地为代价。这种重外延轻内涵的小城镇发展战略模式,使小城镇的用地规模无限制的扩张,耕地占用面积迅速增加。

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对策选择

城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的所在,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利于城镇化发展。如何克服建设新农村和发展小城镇之间的不协调,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

长期以来,以户籍制度为根基的城乡分割体制是农村人口不能自由向城市迁徙,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发展机会和社会地位严重不平等的社会集团。直到20世纪80年代起才开始松动,市民所享有的特权逐渐开始弱化。户籍制度及其管理方式不应当成为人为的区分人们社会身份的标志,应适应我国经济非农化和市场化的需要,逐步并最终彻底剥离粘贴在非农业户口上的一系列无偿的社会经济福利,实现以居住地划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实行以迁入地和常居地管理为主的管理方式,鼓励有固定住所、有合法收入的农村人口或外来人口办理城镇常居户口。这能有效地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配置,克服凝滞性强、附着性大的配置陷阱。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实现彻底转移,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转移劳动力原来承包的耕地,避免大量的亦工亦农的兼业化现象。为此迫切需要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制度的创新,促使转移土地的劳动力向种田能手集中,实现农业规模经营。从耕地退出的角度看,应该让退出耕地经营权的农户仍能凭他们原有的土地经营权而获得经营权的收益。从耕地流出的角度看,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培育、造就一个懂经营管理的阶层。还要进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创新,以企业式的管理、核算和收入分配模式取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不计效益和成本的家庭耕作模式,逐步将传统的家庭式生产组织改造成企业式农场。这样才能更好地契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现实要求。

(二)建立统一协调的区域规划体系

2004年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后,我国土地管理进入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阶段,除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外,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成为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重大战略和艰巨任务。然而城镇化必然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我们既要反对那些因害怕失去耕地而不搞城镇化的典型的“小农意识”,也要防止出现忽略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稀缺的基本国情,片面追求城镇盲目无限制扩张的错误倾向。中国式的城镇化道路只能是以保护耕地为前提的城镇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城镇建设占用耕地的同时,必须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开垦同等数量和质量的耕地,以保护一定区域内的耕地总量不变。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关系到自身发展,而且事关区域以至全国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小城镇发展战略不仅要因地制宜科学地选择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模式和用地模式,而且要始终坚持法定原则,以小城镇区域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科学合理地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和布局。这就需要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小城镇发展引导和调控作用,坚持用途管制制度,建立起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区域规划体系,正确引导农业结构调整使耕地数量增加的同时提高新增耕地的质量,避免小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脱节,防止小城镇建设片面追求外延发展规模,用地粗放,浪费土地和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使小城镇建设步入有序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为新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参考文献

第5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空间;历史文化空间;公共空间

Abstract:Through the research of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Yangzhong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local city construc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about three aspects : ecological spa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heritage, public space. Pointing out that, taking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as the leading for th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we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but brought some irreparable regret and loss. Designers and policymakers should take the natural resources, historical resources, civil culture into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trategy.

Keywords:urbanization;ecological space;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heritage;public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2)07-0062-02

图1- 废弃的水塘(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2-自然水体(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内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1 前言

现展观念把人类社会的功能分为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两大类,而忽略其资源,环境,人口与自然之间供给,接纳,控制和缓冲功能。生产功能不仅包括成品的生产,还包括废弃物的生产。其消费功能不仅包括成品的消费,基础设施的占用,还包括了无劳动价值的资源与环境,时间与空间的耗费;在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后面还有系统反馈在起作用,即生态调节功能,包括资源的持续供给能力,环境的持续容纳能力及人类的自组织自调节能力。

理论上,城市规划在提供公共空间,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和城市生态资源方面具有重要的责任。而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展理念”和地方政府现行的对空间利益的调控方式存在失误之处:

(1)生态空间环境受损

(2)历史文化空间资源破坏

(3)公共空间的损害

本文以扬中市的建设现状为调查对象。扬中是江苏省镇江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332km3。

2 修复整理水网系统,利用地域生态资源

问题: “都是死水,天气一暖,臭死了”,“菱角也不许长了,要全部剿清”,“有藕也要清除”

原本通畅秀美的河道变成零散的水坑,里面散落建筑垃圾、生活污物、死亡的水生动植物。精心规划的景观河道用混凝土加固河岸,岸边移植了昂贵的景观植物。

对于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来说,历来的村镇都是因水而兴,临河安居,形成江南鱼米乡的

特有风貌。水系是一个网状的系统,一般由水源地,湖泊,井,河道,河道两边滨水区,污水的处理排放以及节水工程等要素组成。

水系统应要从整体进行规划协调:

2.1河道系统的梳理和保护。自然变迁和生活劳作改造了自然,形成了今天美丽的水系机理,应该综合梳理并发掘河网系统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2.2滨水区开发利用与水资源节约

目前采取的截弯取直,混凝土加固河岸等传统工程手段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河岸植物群落和在河岸栖息捕食的生物受到威胁,河畔植被的水气循环被阻断。无数失败的经验教训使国外很多国家充分认识上述问题的隐患,早就开始大力推广自然水道恢复,实行生态整治与工程措施的结合。生态驳岸可滞洪补枯,调节水位,增强水体自洁能力,保护生物。

新的城市建设必然会产生新的空间环境,但应擅长因地制宜的策略,合理规划水系统,保护土壤,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生态系统。

3 调查保护历史文化资源

问题:“拆迁的,老房子统统拆光”,“可惜呀,那些木料和砖全是好的,墙还都是板壁呢”。

在扬中境内调查到的保存状况较好的民居,木材的自然质感、采光纳气的内院,屋顶的 “明瓦天窗”处处体现了传统的居住理念;飞翘的屋脊,具地方特色的墨画装饰,门楣窗格的雕花都是巧匠的杰作。20世纪60年代,祠堂和宅院作为旧意识形态的象征被毁,当代建设中,传统宅院被作为落后与贫穷的象征几乎被拆除殆尽。破坏时,一些历经几十年甚至近百年的建筑结构、材料和空间却完好。

扬中乡土建筑:

中国建筑文化保护观念源起与发展:

1950年初,梁思成、陈占祥提出《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具体提出了北京市兼顾 经济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划方案,其中“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与经济建设相融共济”的远见卓识,在日后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已经显露出了一些耐人寻味的现象: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越来越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而欠发达地区在建设新城市的运动中迫不及待地摧毁身边的文化遗产。

乡土建筑的意义:

日本建筑学家藤井明对世界上现存的传统建筑的价值的论述:“在传统的聚落空间中,匿藏着随时间而精致过的绝妙的体系。可以说,现存的聚落都极为经典,没有一个是次品,能被称之为“鉴别空间”教材的除他们之外都别无选择。聚落调查就是磨练眼力。通过体验经典的传统聚落空间,不仅培养了自己的眼力,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于“事物”理解的深度。”

在中国,传统中具有旅游或观赏的“经济价值”才会被留存,而 “文化价值”则被对立于当代生活,这影响了我们对遗产的认识和使用方式。而小城镇的片式,点式散布的优秀的民居遗产是地方居住文化的反应,是先民智慧的产物,可作为地方地理气候和人居环境研究,历史建筑技术,民俗,社会历史研究的活化石,它可以作为更大区域的范例具有文化标本的价值。

在国外的状况,学者大卫哈维通过对西方国家演变过程的研究发现,资本主义国家财富积累的主要方式已经从工业品生产转为对建成环境的投资。他们往往不会大片拆除历史遗留的建筑,而是成片修复,历代更新,实例当中,很多风景优美的小镇,古堡,单个的农宅都不会轻易拆除。所以随处可见现代和历史的并置,一个小镇,可能从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到2008年的房子都有可能共存,但外面看一个老旧的宅子,里面安置的却是高度现代化的居住设施,这就是尊重和保护本地区和本民族文化的体现,和现代化进程毫无矛盾。

土地的管理存在问题:

根据调查,扬中市乡土建筑的彻底和大量破坏主要因为规划强拆,除此,几乎没有人会为了盖新房自发拆除自己家质量好的旧宅,一般都是另建新宅。土地的经营管理和历史保护成为乡土建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

人们对新居的要求和土地的使用限制成为一对矛盾,小城镇的规划制定和管理者第一缺乏历史保护的观念;第二,缺乏保护和鉴定标准;第三,缺乏更合理完善的土地使用制度。只有政府机构在这方面有所改善,地方建筑文化才能得以幸存。

图4-住宅堂屋(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公共绿地(图片来源:下载)

图6-广场(图片来源:下载)

4 公共空间与公共价值

问题:“每家都是火柴盒,方块块”

目前扬中市新的居住模式分为三类:农民自建宅, 商品房住宅小区,拆迁安置房。

由于“城市化”规划模式的影响,照明、空气质量、温度、水等资源的改变增加居住者对人造资源的依赖。简单急速的规划使城市空间缺乏有机性,在满足了土地开发经济效益的同时在很多方面损伤了城市空间的公共价值。

发展效率的价值观:

城市规划的工具化使城市规划脱离了其作为公共政策的属性,成为政府业绩和主导市场经济,追求经济效益的工具,因此只重视城市空间的交换价值,而无视城市空间的环境质量。城市规划排斥了维护社会公正的功能,比如以妨碍城市建设进度为由,排斥规划中公众的参与。而城市规划的核心问题是城市空间开发的外部性问题,是规划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问题,效率标准不足以评价这种关系,甚至会出现效率越高,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越尖锐。

这正是我国在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空间利益冲突加剧的重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规划界也开始反思自身的角色,提出了“城市规划不仅是确定建设什么”,“城市规划师政府引导和调控市场经济的手段”等观点。城市规划的公共属性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市民文化和公共价值: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民意识普遍化的觉醒,市民社会的雏形正在形成之中,如业主委员会的建立,各种民间社团的兴起等等。他们更关注其生存的空间环境的权益。市民组织强大的自治力量是政府可以合作及利用的力量,可以更有效地实现城市规划目标。提升市民的公众参与水平,提高市民的组织化程度,发挥社区组织的作用。再此基础上促进市民之间以及政府和市民之间的交流,激发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活力,也有助于提高地区整体的素质。

国外成功案例:以西班牙的小城改造来看国外的公共空间建设,这座小镇位于加泰罗尼亚的Banyoles,其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在过去湖泊的水经常流入穿越小镇的河道系统。这些河道后来被遮盖起来仅作为排水之 用。作为这座悠久历史小镇修复工程的一部分,建筑师不仅要把这些河道重新运用起来作为淡水运河,而且还要在新的步行区开放一些河道。

5 结语

设计师和政府应该共同肩负责任,把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经济因素共同纳入小城镇总体规划的框架中,使发展更合理,让城市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日]藤井明著.宁晶译.聚落探访.中国建工出版社,2003.

第6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一、我县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我县小城镇建设近几年来在上级部门和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下,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同步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完成了市级重点镇官池镇的规划编制工作,省级文化旅游名镇**镇规划编制以及市级新型农村社区柳池社区的规划编制,同时完成了畅家村、秦豫村、坡底村等20个示范村的建设规划。美丽乡村美丽乡村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实施办法,大力推进三产融合,突出天下粮仓、景城融合**镇,孝道文化、同州饮食柳池村,农耕体现休闲度假畅家村,农业观光、马术休闲平罗村,黄河风光、水产体验福佑村等。同时县级重点镇羌白镇、下寨镇、许庄镇建设管理、管理、经营、发展小城镇工作已初具雏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与城镇化的改革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撤镇并镇、撤村并村的小城镇工作创新机制中镇村的规划、建设、经营、发展与之不相适应,需要科学的定位,高效的规划指导,实效的建管办法来为小城镇建设提质增效。一是认识上有差距。突出表现在:有些地方还没有把小城镇建设摆到应有的战略位置,广大干部群众对小城镇建设在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有的镇因缺资金对搞好小城镇建设存有为难情绪,缺少发展新思路,造成工作被动;个别乡镇关起门来搞建设,难以形成大开放、大发展的格局;有些地方存在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缺少长远眼光,制约了小城镇建设上档次、上水平。二是规划滞后。目前全县各镇处无一镇编制详细规划。从上述情况看,(一)规划不健全。镇还没有完成新一轮总体规划,有个别乡镇只是口头规划,致使小城镇建设无章可循、无序发展。(二)总体规划缺乏连续性和权威性。大多数乡镇的总体规划还没有经乡镇人代会审查并报市政府审批,因此规划不具有法律效力,造成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三)没有编制详细规划。导致小城镇建设布局不规范,特色不突出,基础设施不配套。(四)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上级部门和县级部门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户籍、土地使用、各种收费等,还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一是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制约小城镇建设。二是征用土地手续多,时间长,收费偏高。三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近几年来,转移到小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数呈迅速递增的态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如住房、教育、社会保险等不配套,农民进镇有后顾之忧。(五)融资渠道不畅。主要表现是:⑴县镇财政实行分税体制政策,分灶吃饭、自筹平衡,镇财政普遍打得很紧,小城镇建设资金很难列入预算。⑵银行对小城镇建设贷款较少。⑶小城镇建设经营程度低。有关部门、企业和个人投资少,利用外资开发小城镇的力度不大,民间资金潜力挖掘不够。这些因素,导致小城镇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制约了小城镇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建议各级领导要把建设小城镇、经营小城镇,作为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切实摆上重要位置,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把小城镇建设摆上突出位置。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发展小城镇有利于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聚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党和国家对小城镇建设工作十分重视。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因此,各级领导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超前意识、机遇意识、发展意识,切实把实施城镇化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实行领导责任制,把规划、建设、管理好小城镇列入任期责任目标,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小城镇建设,切实加强对小城镇建设的协调指导,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第7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发展研究

一、前言

对于我国而言,城市化作为重要的发展模式,对推动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当前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发展已经初显成效,对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人民居住条件都产生了重要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作为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了以点带面的效果。为此,城市化进程应将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不但要提高小城镇的设计规划质量,还要妥善解决小城镇发展中带来的诸多问题,为城市化发展积累宝贵经验,保证城市化发展能够取得积极效果,满足城市化发展需要。

二、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小城镇的理论背景

(1)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小城镇的背景。我国人口众多,且大部分人分布在农村,物质条件薄弱,缺乏发展资金,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存在严重的转移困难,呈现出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同时,由于大城市面临人口过多、就业困难、交通堵塞、住房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不能成为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出路;而中等城市与农村距离依然较远,在城市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同样难以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比较而言,在我国数量多、分布广的小城镇,更加突出的表现出距离农村近、兼顾二三产业和农业以及方便利用民间投资等特点,具有最大限度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的先发优势。据此,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经之路,也是最佳选择。

(2)国外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城市化一词源于英文urbanization,其词头“urban”意为都市的、市镇的;其词尾“ization”,意为“化”,表示行为的过程。现有资料表明,“城市化”一词,最早出现在 1867 年西班牙工程师A.Serda的著作《城市化基本原理》中。关于城市化本质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提出城市化的定义来进行的。

(3)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理论。小城镇发展引起人们重视开始于先生的研究,其研究掀起了一场“小城镇、大问题”的讨论,20世纪末国家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的发展号召,与此同时,对小城镇在我国城市化中地位的认识,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主要表现在认为大中城市在我国城市化中具有主导地位,还是中小城市或小城镇在城市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还是应该协调发展等等。因此,“大城市论”和“小城镇论”成为了两种比较突出的对立观点。

三、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的现状

(1)小城镇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我国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以来,小城镇作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着力点,在城市化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状况来看,目前小城镇的数量在逐渐增多,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重要补充和组成部分,既实现了城市功能的延续,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居住环境,为节约农村土地,实现土地集中利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小城镇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兼顾了城乡发展的多种要素,其整体发展后劲足,经济增长速度快,成为了推动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此,小城镇的加速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小城镇稳步发展,区域协调性明显提升。小城镇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城市布局,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小城镇的定位相对明确,其城镇功能也融合了城市和农村的特点,实现了较好的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在当前小城镇建设中,许多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与农村连接的重要纽带,在区域经济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提高城乡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当前国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小城镇的稳步发展,使区域经济的协调性得到明显提升,对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现实的促进作用和有效推动。

(3)小城镇健康发展,宜居功能性不断完善。在传统农村中,不但居住环境急需改善,对土地的利用率也不高,不利于农村的长期快速发展。小城镇建设开始后,农村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管理,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农村土地的耕地数量得到了提升,既满足了农民改善居住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对提高宜居性和功能性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小城镇数量的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农民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对巩固小城镇建设成果,总结小城镇发展经验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小城镇的健康发展,使宜居功能性不断完善。

(4)小城镇发展带动农村发展,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小城镇在功能设定中,农业站到了较大比重,小城镇在整体功能上起到了承接农村和城市的作用。从目前小城镇的发展来看,既实现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和带动作用,也实现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多数小城镇已经成为了大城市的商品生产基地,许多厂商都将小城镇作为理想的建厂基地,既能在农产品产地实现农产品的深化加工,降低采购成本,又能够利用小城镇的优惠政策,降低建厂成本,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对农村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小城镇建设成为了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成效的关键手段。

(5)小城镇发展呈网络化局面,以点带面作用凸显。小城镇的建设目的并不是要提高单一城镇的功能,而是要在大城市周边以及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数量庞大的小城镇,建成小城镇网络,提振大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大城市产业的接续和转移,并使小城镇发挥以点带面的促进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结合当前小城镇的建设经验和已经取得的效果,小城镇的网络化格局越来越突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初步实现了以点带面的发展目的。所以,小城镇对于城乡发展而言是重要组成部分,既解决了当前城乡经济发展矛盾,也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对城乡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不到位,农民缺乏可持续的生计保障。虽然城镇化建设的优点较多,对我国的城乡发展具有积极的协调作用,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补偿金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化进程总体效果的重要因素。土地作为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在失去土地之后,必须有完善的安置措施,否则失地农民将无法满足生存需要。受到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限制和政策执行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使农民缺乏了可持续的生计保障,影响了农民的卖地热情,不利于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因此,失地农民的土地一次性补偿问题必须得到快速有效的解决。

(2)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社会资本投入,导致城镇化发展资金匮乏。在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均是由政府主导的,国家资本占主要比例,社会资本投入非常有限。考虑到我国城市化发展中小城镇建设规模较大,总体资金量较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难以完成所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受到政策限制,目前城市化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社会资本投入,导致了城镇化发展资金匮乏,使城市化发展出现瓶颈期。为此,政府必须认识到城市化进程的复杂性和紧迫性,将引入社会资本作为主要方式,通过积极引入社会资本,确保城镇化发展获得足够的资金,满足城镇化发展需要,保证城镇化建设的整体效果。

(3)农民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导致农民没有城市化。城市化进程的本意是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构建功能完善的小城镇,将农村人口吸引到小城镇中,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为大城市产业接续转移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受到工业基础设施和政策执行等多种因素的限制,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许多农民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部分失地农民在拿不到足额的土地补偿金后,生活来源成为了重要问题。为此,部分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并没有处理好农民的平等权利保障问题,导致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没有实现真正的城市化,使城市化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不利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4)小城镇建设中欠缺可持续发展产业。小城镇建设要想取得积极效果,不但需要对小城镇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同时也需要小城镇能够有支柱产业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但是从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来看,多数小城镇虽然在整体建设规模上达到了城市化标准,但是在可持续发展产业上还比较欠缺,不但无法支撑小城镇的持续发展,同时也无法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提供有力的就业机会,这无疑给小城镇建设造成了后劲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为此,各地政府必须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结合小城镇实际,以及周边大城市的工业基础,合理选择可持续发展产业,为小城镇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五、和谐建设小城镇的对策

(1)在小城镇发展中建立健全土地补偿机制,失地不失业。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和城市职工一样,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同于失业。考虑到小城镇发展中土地补偿金发放不到位的情况,各地政府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的土地补偿机制,从源头入手,制定具体政策,确保农民能够按时足额的拿到土地补偿金,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其中可以选择建立政府基金的方式,让开发商缴纳一定的储备资金,专门用于农民土地补偿金的发放,为农民建立良好的土地补偿金发放机制,接触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能够有良好的补偿金作为后续生活的保障。

(2)完善社会资本参与小城镇基础建设机制,提高建设质量。在小城镇建设中,政府资金的不足是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短板,为了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政府应鼓励社会资本的参与,不但要改变小城镇建设理念和思路,还要学会科学合理的运用社会资本,提高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为小城镇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为此,我们应立足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际,进一步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资金参与氛围,保障社会资金的整体收益,鼓励社会资金广泛的参与到小城镇建设中,使小城镇建设能够有效解决资金瓶颈问题,满足基础设施建设需要。

(3)加大城镇化的社会保障,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公共福利。城市化的根本目的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使农民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红利。为此,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既要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又要拓宽农民的社会保障范围,使农民能够在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多的福利待遇,有效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为农民提供与市民同等的公共福利,切实改变农民传统的依靠土地养老的方式,为失地农民提供新的保障体系,确保农民的社会保障能够有大幅提升,充分满足农民的生存需要,保证城镇化建设能够惠及更多的农民。

(4)注重发挥比较优势,集中发展特色可持续产业。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可持续发展产业是困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应从城镇化建设的目的出发,在小城镇建设之初,对小城镇周边的工业基础设施和商业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小城镇的建设特色和周边大城市的工业发展状况,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做好产业接续转移工作,不但要使小城镇具有接续大城市工业的能力,还要使小城镇能够集中发展特色可持续产业,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确保小城镇能够拥有健全的工业体系和商业服务业支撑,保证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质量。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是承接大城市功能和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载体,要想提高小城镇建设质量,就要对城市化进程中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确保小城镇建设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发挥小城镇以点带面的作用,推动城市化进程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政治理转型[D].浙江大学,2012.

[2] 冯晓平.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风险与分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

[3] 张雅帅.中国小城镇发展的政策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

[4] 赵玉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战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

第8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途径;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一、小城镇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做到规划先行性。

小城镇建设必须做到规划先行,要立足于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实际和城镇功能结构的现状,在严格遵守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提高小城镇规划的时代性、先进性,尽量做到有特色、高标准和适度超前,正确处理好长远目标与现实、传统与特色、当前与长远、城镇与乡村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保小城镇规划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础设施建设、上地资源节约、产业结构调整等任务的有效协调。此外,在小城镇的规划设计中,小城镇建设所实现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必须强化科学发展观在小城镇规划当中的引领作用,这样才能推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科学性、生态性和持续性。

(二)坚持集约化、绿色化发展

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人均资源相对不足矛盾更加明显,因此新时期的小城镇化建设,必须走集约化、绿色化的发展途径。一方面,小城镇在规划设计阶段,就必须充分考虑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水、节约用材、降低能耗等问题,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小城镇建设的集约化程度;另一方面,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要坚持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同当地的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充分结合起来,要避免因为城镇建设自目扩张、自目求快而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这样才能实现小城镇建设的和谐化。

(三)注重小城镇建设的人性化

小城镇的建设最终是要为人服务的,所以小城镇的建设以及功能结构的完善,必须坚持人性化的建设原则,要将方便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借助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功能的完善促进小城镇人口的集聚,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另一方面,小城镇建设要更多的体现民意,多关注民生热点问题,促进城镇居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步改善,让更多的

人感受到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实现城镇功能建设与周边群众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

从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地位来看,其处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对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起到重要的带作用,因为小城镇建设不仅承接了很多城市的周边功能,也是推动国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现代化、产业化的重要载体。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城镇建设的综合职能,需要树立城乡统筹发展的建设思路,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与管理的一体化,合理开展产业优化和城乡布局,促进各生产要素和城乡资源的高效配置,增强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对农村的辐射功能,以便更好的实现小城镇化建设的既定目标。

(五)确立小城镇建设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化

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需要依赖一定的产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所以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的完善上,小城镇的发展还需要凸显自身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规划与发展具有良好市场发展前景的特色产业,并且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对乡镇企业进行更好的引导与扶持,促进乡镇企业规模化经营。同时,小城镇的建设,还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借助自身的优势吸引更多的资木、技术,促进乡镇产业体系的不断完善,形成对城市产业经济和农村产业经济的有效补充,如乡镇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都可以进一步优化乡镇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新时期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

当前我国不同的地区的城镇建设会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所以在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活动中,一定要立足于当地实际,着眼于长远,制定真正适合自己的发展策略。总结国内外小城镇建设的成功经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整体协调发展策略

在我国的小城镇建设活动中,出现了很多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况,不太注重城乡功能的协调发展,有些地方领导认为城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修路、盖房,所以路修得非常宽,甚至不惜牺牲农民的土地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很好的处理好当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质量。

因此,小城镇在制定与选择发展策略时,一定要重视整体规划和协调发展,形成各个功能系统之间的良性促进,积极培育和发展优势特征,增强整体服务职能,提高城镇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配置效率。此外,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还需要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齐头并进,吸引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活动中,增强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能力。

(二)以市场为中心策略

小城镇建设的重点在于市场,市场是小城镇建设的物质基础。因此,小城镇建设要确立以市场为中心的发展思路,这是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市场的发展,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源、技术、人才等资源,促进人口、技术与资源在特定区域上的集聚和整合,促进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实行以市场中心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是对传统城镇化发展经验的总结,也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小城镇的规划与建设,必须确立市场规划的首要地位,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为小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动力支持。

(三)可持续发展策略

近年来,随着中国上地资源的日益紧张,资源己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的关键要素。在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思路下,基本都是以镇政府作为小城镇建设的中心,但是随着我国乡镇合并趋势的加强,小城镇重复建设等方面的弊端开始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我国城镇化建设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未来的小城镇建设道路上,要打破传统乡镇规划观念的束缚,重视长远的规划建设,避免自目建设、重复建设等现象造成的资源浪费,而是要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因地制宣、因势利导,制定可持续发展策略,确保小城镇建设的长期性、稳定性。

(四)优化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策略

随着市场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小城镇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会越来越高,优势经济的持续发展将成为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动力源泉。因此,小城镇的建设与规划,要确立自己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坚持走优势经济与特色产业的发展道路,这样能够有效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集聚产业资源并逐渐形成优势产业,这对于招商引资和产业经济的优化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可以促进小城镇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实现促进小城镇发展的目的。例如,当地政府可以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尝试建立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和投入机制,对具有商业价值和经营价值的上地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市场资源等要素进行创意、策划和包装,通过政府主导广泛招商引资,鼓励民间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开发建设,这样能够促进当地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的尽快形成。

结束语:

小城镇建设作为我国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重视其整体规划和协调,在科学发展的指导下,提高我国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保证小城镇建设的绿色化与人性化水平,做到立足于当地群众、服务于当地群众,更好促进为我国新型城镇战略的实施提供更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廖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小城镇建设研究[J]. 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78-79.

第9篇:农村小城镇建设范文

关键词:小城镇城市化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依赖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是小城镇发展潜力和持续发展前景的重要支撑,由于马太效应的存在,使得我国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的小城镇建设也出现较大差异。“强者愈强”的现象使得一些小城镇迅速崛起,如江苏昆山、太仓等县城。同时西部地区小城镇则“空心化”十分严重,资源匮乏、人口短缺成为常态。可以明确的是,小城镇建设明显地依赖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对农业发展的依赖性。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农村人口的转移和集聚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由于农业经济是农村地区主要的经济形式,因而小城镇建设的顺利程度也与农业人口是否能脱离农业生产并转移到小城镇有关,这不仅需要小城镇需要有相应的产业吸引力,同时还要具有一定的社会保障能力和经济吸纳能力。农民进城之后失去了以往的经济来源,而同时由于农村人口的流入,城镇中对粮食及蔬菜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这就要求城镇具有相应的食品加工业和流通产业作为支撑,否则农村城镇化将失去依托。小城镇建设对工业发展的依赖性。从世界各国的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来看,工业化助推的城镇化发展大都较为迅速,城镇化发展略弱于工业化水平。根据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的数据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发展中后期的城镇化水平达到0.667,且与工业化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产业的集聚导致资本和劳动力资源的富集,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流入。但是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更加注重速度,导致城市化超过工业化,产生过度城镇化和虚假城镇化的情况。

2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对工业依赖主要表现在工业发展

为城镇人口提供就业机会方面,小城镇的建设发展过程就是不断产业升级的过程,随着第一产业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影响性的下降,工业产业成为连通农业及服务业的桥梁,农民进入城镇后有事可做才有可能在城镇中定居,否则便会出现农村劳动力的回流现象。通过数据分析可知,小城镇建设水平y大致与乡镇企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的比重x(一般用来指代小城镇工业化整体水平)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与工业化发展之间的拟合效果较为一般,回归效果不显著,说明小城镇建设水平虽然受到工业发展的影响,但由于工业发展水平较低而普遍未能更好促进城镇化,从曲线的波动变化趋势也可发现,在过去的18年间,样本小城镇的整体建设水平呈现波动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小城镇建设对服务业发展的依赖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与整体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就其行业特点而言,商贸流通业比制造业在吸纳剩余劳动力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相比较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小城镇依托周围农村,将农民受众的农产品通过流通渠道转移到城镇中参与更高级别的商贸过程,能够稳定地为农村居民带来收入,因而其促进小城镇产业和资源集聚的效应也将愈发明显。在本研究选择的50个典型小城镇中已经大部分发展起了现代服务业,部分小城镇依托核心城市产业集聚的辐射,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服务贸易基地,并具有成熟和稳定的服务业发展经验。小城镇建设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的线性关系。小城镇建设水平(y)与区域服务业经济发展(X1)具有对数函数关系。在样本数据中,服务业的发展与小城镇建设水平呈现明显的相关性,拟合度达到96.1%,说明该函数较好地表现了小城镇建设与服务业发展的关联,小城镇建设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性小城镇是区域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小城镇的建设符合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相关理论的分析,是区域经济水平发展、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发展质量持续提升的外在体现。同时,小城镇建设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和提升作用,表现为能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小城镇建设带动区域金融发展。众所周知,区域金融发展是关乎地区综合发展和经济金融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区域金融格局具有很强大的外部经济效应,包括对金融资源的集聚效应、对金融业的规模经济效应、对相关产业的辐射带动效应等。同时,区域金融发展也与诸多相关要素有关联,比如企业的创新程度、金融的政策支持程度、劳动力良性发展程度等。而小城镇的建设在规模上虽然无法同大城市的城市化建设媲美,但是在要素集聚和产业发展层面却俨然是核心城市城市化过程的缩影。城镇建设依赖于各种资源的聚集,而以资本为核心的金融资源首当其冲。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推进,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区域内聚集,使得小城镇呈现出金融发展速率较快、质量较高的现实特性。小城镇建设提高了区域内金融结构的合理性。金融结构是金融组织、工具、金融商品价格和金融业务等的组合,不同形态的金融结构体现着金融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反映了金融部门对地区经济构成的影响,一般而言,金融结构越复杂,即金融工具与金融服务的配合和组织越多样化就会使得区域金融市场的功能和格局更加高级,金融功能越强,同时金融发展的水平和层次就越高。通过对样本城镇的分析,目前以农商银行、农产品期货交易所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已经在小城镇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小城镇经济的活力。小城镇建设带动产业及品牌集聚。区域品牌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新现象,它的出现和发展提升了区域经济的竞争力,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品牌是指在某个行政(地理)区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较强生产能力、较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的“产业产品”,是区域内企业品牌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消费者能通过该区域的名称联想到这类产品(李世杰等,2009)。而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产业在空间的集聚而形成的。小城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为品牌的市场扩容提供空间,波特认为“产业群”是区域经济的显著特征,区域品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品牌的建设具有外溢效应,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一定的关联,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建设水平。小城镇建设带来创新人才。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推进以及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企业的创新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创新的要素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却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创新仍然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性驱动因素,而深化创新的基础便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一直以来,人才随着产业向经济发达区域流动的趋势都十分明显。通过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小城镇容纳了更多产业,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而由于小城镇在区位和资源富集程度方面还不如核心城市,因而优秀人才在享有便利的产业资源的同时也不必为高房价压力和环境因素烦忧,因此近年来不断有人才向中小城市及城镇回流的情况。人才的集聚为区域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小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促进性因素。

3提升小城镇建设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加强小城镇人口管理体系建设

从发达国家城市化建设的经验中不难看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人口是关键的资源,但其同时也具有流动性和较大的管理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应该在明确小城镇建设关键层面的基础上提高对流动人口的管理水平。应该明确的是,完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需要正确的建设理念和相关工作人员正确的工作态度作为基本指引。需要相关机构落实完善基础政务服务模式,增加针对流动人口管理的“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区域内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将居住证办理、数据分析、服务咨询、教育培训、政务宣传等不同部门整合到一起,提高管理制度运行效率。同时要加强对人口管理制度运行情况的监督检察机制,提高管理效率。与此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具有相当的综合能力和业务能力,具备娴熟的政务管理能力与为流动人口服务的技能,拥有较为丰富的实际经验。还应熟悉掌握现代劳动力市场理论和发展状况,具有较强的服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公关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良好的个人信誉,以便更好地为流动人口提供综合服务。

(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资源集约化发展

在优化小城镇的区域优势、深化经济发展之时,要明确其发展的劣势所在,以重工业和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与第三产业密切配合,优化产业结构,同时深化与金融业的相互交流,促进地区资源优势的合理分配与流转,实现地区资源优势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推进。同时,小城镇也要改变以往产业发展相对闭塞的状态,积极引导地区优势产业向外发展,如深入学习区域核心城市依据地区区位优势与外部城市或经济体进行合作,将产业集聚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对弱势产业进行相应的经济扶持与金融支持,形成地区产业结构的集约化,进而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带动地区经济与金融发展,为小城镇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建立做出积极贡献。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