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

第1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诚信缺失;诚信建设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现状

目前大学生诚信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学业诚信、经济诚信和社会诚信缺失三个方面。

(一)学业诚信缺失

表现为:考试前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考试内容或答案;找人代考或替人代考;论文抄袭剽窃;找人论文或替人写论文;一稿多投;寄成绩单的时候谎报或瞒报家庭地址;简历作假等等。

(二)经济诚信缺失

表现为:为申请经济困难而虚报家庭情况;拾到钱财占为己有;恶意拖欠缴纳学费;故意拖欠交纳党费、团费、班费;恶意拖欠或逃避还国家助学贷款;故意拖欠缴纳寝室水电费;挪用班级、社团公款等等。

(三)社会诚信缺失

表现为:伪造社会实践经历;故意隐瞒他人而使他人丧失申请荣誉机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竞选票数;违反就业合同;经常允诺他人却不兑现;将公共财物占为己有;校园商业不诚信;私自翻看他人日记和信件等等。

二、造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对部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进行了分析,原因大致有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度溺爱保护,导致他们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意识淡薄,往往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名利而极少考虑社会责任和价值,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是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

(二)学校诚信教育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都是强调应试教育,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要求不高,诚信教育也相对弱化。学校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往往过于简单化、片面化,从而影响了学生个体的道德完善。同时对学生德育行为的考核标准不够全面,从而造成学生在思想上不够重视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行为规范方面的表现令人不够满意。

(三)部分家庭对诚信教育的忽略

家庭教育对子女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有的家长只关注子女的学习成绩,对子女偶然发生的不规范行为不但不及时地制止,还起教唆作用。如有的家长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开具假贫困证明,更有甚者对子女的失信行为不但不进行批评教育,相反还认为子女有本事,这对子女的诚信缺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和法律体系正处于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中,公民的道德观念较为淡薄,法律和规则意识不强,信用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失信浊流在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泛滥成灾:制假贩假活动猖獗,假冒伪劣商品泛滥,虚假广告满天飞,商业欺诈等现象屡屡发生,都对大学生的诚信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建设的对策

(一)强化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识

目前,很多学生在诚信品质修养上面临的主要障碍不是对诚信认知的不足,而在于面对环境的影响和利益的诱惑不能很好抵御,其关键还是在于大学生本身的道德信念不够坚定。因此,大学生自身要加强学习和思考,自觉接受诚信教育,努力提高诚信意识。

(二)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学校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容,要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教育的根本目标,避免重智轻德的错误观念,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不诚信行为的发生。要注重教育者言传身教的作用,因为教育者自身的诚信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教育效果的好坏。要改变目前高等教育体制中过分强调科研、论文等现象,减少学生因学术压力而导致的抄袭等不诚信行为,同时也要严厉处罚学术腐败。

(三)营造全社会诚信的氛围

在道德建设层面上,要推进整个社会的法律和制度进程,树立正确的诚信观念和意识,构建高信任度的社会;在政府管理层面上,做到依法治国,完善制度,增强监督,以构建高信任度的政府为目标;在经济层面上,应以企业制度、信用体系的建立为着力点,增强经济领域的信任度。

(四)推进学校诚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一是建立完善学生诚信档案,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二是建立完善诚信评估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三是建立完善诚信奖惩机制,将诚信的状况与评奖评优、入党等相结合,对失信行为采取限制评优、贷款等。

参考文献:

1、邓江霞.诚信缺失的道德教育与制度建设[J].广州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4).

2、吴开军.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J].高校高职研究,2007(9).

第2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 当代大学生 诚信教育 诚信缺失 教育对策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1]。那么,当代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其原因是什么?实施诚信教育的策略有哪些?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一、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为了调查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笔者对某师范大学在校学生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100%。统计发现,当代大学生诚信方面主流是好的,当仍然存在诚信缺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在学业上,大学生存在较严重的抄袭作弊现象。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作业临时抄袭、论文依靠百度、考试各种小抄等不诚信行为较为严重。更有甚者,某些大学生代考论文,成为所谓的“职业”。这其中学业考试作弊的诚信缺失现象表现得最普遍。调查数据显示,约10%的大学生每次考试都会作弊,20%的大学生有过几次作弊的经历,30%的大学生在实在没有复习好的情况下有过作弊的经历。这些学业诚信趋势现象不仅会对大学生本人的学业造成影响,而且将破坏整个学校的学风。

(二)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薄弱。

调查显示,2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很好,29%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一般,42%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很差,7%的学生认为大学生的信用意识非常差。学校是个小社会,在与这个小社会的交往过程中,某些学生开始急功近利,为了利益不顾其他。在简历上制造虚假经历,肆意夸大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提高自己的档次。在与同学和老师的交往过程中,随意撒谎,不恪守承诺,只想到自己的事情。找工作或者做兼职的时候,当有更好的岗位和待遇时,便不顾之前签好的合同和协议而以各种借口毁约甚至直接切断联系。还有少数学生在网络上填写虚假信息,随意通过网络或转发不实事件的传闻。

(三)在经济方面,大学生存在不如约归还贷款现象。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36%的学生认为约我国已经相对富裕,贫困生的贷款几年,不还也可以理解。大约30%的学生认为助学贷款事关个人的信用,必须如期归还。约20%的学生表示自己没有贷过,不清楚贷款的事情。约14%的学生表示以前没听说过贷款不还的,即使没有什么强制性,自己也会主动还贷。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保障贫困学生能够如愿上学,而制定的由政府贴息,无须抵押,以大学生个人的诚信为依托的一项惠及民生的政策。学生应本着一颗感恩的心好好努力回报国家,可是不少学生却借此虚报家庭状况,恶意贷款用于吃喝或高档消费并且在还款期限内迟迟不还。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乏教人诚信、一言九鼎的例子,可由于长期饱受剥削阶级糜烂的、只顾自身利益不顾他人、贪图自己享受等封建落后思想的侵蚀,有些人的潜意识便发生变化[2]。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控制下,人们的话语权受到限制,上层阶级严格控制百姓的言语表达权。

(二)当代社会现实氛围的错误导向。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各种社会思潮源源不断涌入,拜金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带着利益的面纱一起进入,我国又正处于社会的转型初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体现它提高社会生产力、调动社会积极性的优势的同时也带来市场经济本身自发性趋利避害的缺陷,而当代大学生在这种背景下面临的选择越多,思想就越具有多元化的趋势和特点。某些诚实守信的经营者却不如不诚信者得到的回报多,这不得不使许多人对传统的诚信原则和思想道德观念产生动摇,甚至丧失诚信原则。大学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成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处于人生的塑造期,在他们看到这些种种的负面情况后,一些人很可能造成三观的扭曲,从而开始怀疑哪种观点才是自己应该坚守的。

(三)重要他人的不良示范。

这里的重要他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够,甚至有的教师带来负面的效应[3]。如有的老师上课不守时或者答应学生的事情未能兑现,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不好的暗示,也容易助长学生不守信的行为。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思想道德品质有直接和最初的影响。如某些家长为孩子进名校拉关系走后门,甚至纵容并且支持孩子考试作弊,教孩子作弊的手段,为孩子提供各种作弊工具。另外,一些家长不能以身作则,甚至自身作风不正,在孩子面前做不诚信的事情,给孩子错误价值观的暗示。比如,和朋友违约,为自己工作不诚信获取的利益而四处炫耀等行为[4]。无形中让孩子觉得不诚信没什么,甚至根本没有想过诚信这个问题,只要不损害到自身利益就好,在面临相关自身利益的选择时,将毫不犹豫地抛弃诚信原则。

三、对我国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对策

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从社会、家庭、学校及大学生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提出建议[5]。综合各方面力量,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以达到培养学生诚信的素质和形成学生诚信品质的目的。

(一)营造社会诚信氛围。

我们要以积极的和谐的社会诚信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视野和观念,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首先,加入WTO是国际社会对我国政府诚信程度的肯定,面对新的经济发展平台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学习新的诚信理念,谨遵各项规则,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和申请加入时的承诺办事及处理问题。同时,我们要打造诚信社会,包容互鉴,在学习西方优秀的诚信理念的基础上,鼓励诚信经营,依靠合法劳动致富,建立切实可行的社会诚信体系;其次,诚信不应该只是被作为体现个人道德意识的规范,更应该将其纳入重要的法律原则之中。自古以来,诚信被认为是道德规范而不是法律规范,没有法律的约束,并且对于不诚信行为,法律没有明确的惩罚手段或者惩罚过轻,让一些人索性不理会诚信在道德方面的约束力,导致不诚信思想和行为的扩散,继而影响大学生的诚信观念。诚信既然作为法律追求的目标,就需要法律保护和维持,社会应该通过严格执法打击、假冒伪劣等不诚信行为;再次,要把诚信内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在全社会营造出重视诚信的和谐氛围[6]。法制约束力始终是有限的,相比之,道德则具有更广泛的约束力,一旦它内化为人的个人意识,那么在任何情况下他就能做到慎独和诚信。因此,社会应加强对诚信行为的宣传,作为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之一,对诚实守信者进行鼓励和推广,对违背诚信者进行批评和教育,逐步引导人人踏上遵守诚信原则的道路。通过社会诚信氛围的营造和诚信习惯的引导,让大学生接受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做到诚实守信。在社会中惩恶扬善,鼓励诚信,打击不诚信行为,让大学生看到诚实守信所获得的收益更多且更安全,更进一步坚定诚信的价值取向,为大学生在毕业后踏入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8]。

(二)加强学校诚信体系建设。

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好诚信建设:首先,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3]。学校要把诚信建设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多开展关于诚信建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加入诚信教育的专题,通过小品演出,辩论赛等加深学生对诚信的认知和理解,同时呼吁学生从日常生活到社交的各个方面都要形成诚实守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的观念和意识[9]。以和谐的氛围带动优良的学风,号召大家诚信考试,诚信学习,诚信做人,共同创建诚信校园。其次,要加强师德队伍建设,以教风带动学风,建立教师诚信评价机制。教师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学生有不诚信思想和行为时要及时引导。可给每个老师建立诚信档案,记录教师工作中的诚信状况,定期开展诚信评价,由学生参与对教师的诚信评价,并把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评职称、奖罚的一个重要依据;再次,给每个学生建立诚信档案,完善个人资信档案。全面把握并记录学生诚信状况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给学生诚信状况评分,并作为学生参评其他奖项、入党、保研的参考因素,力求公平,让学生意识到不诚信要付出代价,讲诚信将给自身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加强家庭诚信教育。

家庭对诚信的影响具有永久性,并且是潜移默化的,是我们接收诚信的开始。父母应该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从以下方面探索适合诚信教育的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和诚信氛围。首先,父母要认识到诚信教育的重要性,转变单纯只培养孩子才能方面的观念,不断加强对孩子诚信的培养。要认识到诚信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在发挥作用,一个具备诚信的人是他成为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前提;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诚信的表率、道德的楷模。一个品德高尚,做事、说话讲诚信,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父母,那么他们的孩子很有可能会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10]。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没有时间、地点、场合、方式的限制,在有意和无意中进行。家长以自身实际的行为随时随地地影响和教育自己的子女,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诚信行为带来的社会认可和社会尊重感。在日常生活中,带领孩子一起做好诚信,从自身做起,从日常小事做起。总之,父母从小就应给孩子创造培养诚信的良好条件,孩子从小培养成的习惯和行为,长大后是不容易被改变的。在诚信的氛围里长大的大学生,纵使在后面的生活中看到身边人的不诚信行为,也不会轻易地走上诚信的下坡路,在他的内心和行为中都会有诚信的表现。父母要做一个让孩子信任的人,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给孩子做诚信的活教科书。

(四)增强大学生诚信建设意识。

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氛围和教育都需要学生自身能够接受和消化。做人做事诚实守信,光靠他律是没有多大用处的,学生必须有自律意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要得到真正有效的解决,就必须从根本上出发,依靠学生自身的修养。首先,要对学生的自我认知进行指导,引导学生加强自身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懂得反省自己的行为,与身边的道德模范,以及社会上诚信人士的行为进行比较,在比较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发现自己的缺陷,从而有效地进行矫正;其次,要呼吁学生自觉主动地参加各项实践活动,真正参与诚信建设,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找出自身与社会实践中不相适应的言行,诚信做人,诚实做事,以得到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可,自觉地把诚信内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中培养诚信意识,在实践活动中强化诚信教育,不仅内化了诚信观念,更外化了诚信行为[5]。意识活动与实际行动相辅相成,共同作用,大学生才能深刻认识诚信的重要性,并且在相处过程中时刻提醒自己。

参考文献:

[1]张颖香.基于国际化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体系探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118-121.

[2]罗国杰.道德教育与价值导向[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邓红彬,姚红.当前大学生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33-134.

[4]焦治.高校学诚信生缺失与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8(9):15-16.

[5]关雪婷.大学生诚信问题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07.

[6]邹绍清,董娅,刘维.当前大学生政治诚信情况与对策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0(4):61-64.

[7]蒋Z萍.建构诚信的社会体系[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4):76-79.

[8]黄俊官.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8):129-131.

第3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诚信制度的实施需要诸多条件支撑。制定出科学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是制度实施的前提条件;健全配套机制是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诚信制度深入人心是其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条件。所有条件必须综合运用,才能达到实施大学生诚信制度的最理想效果。

长期以来大学生诚信教育作为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收效甚微,这与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制度化不无关系,因此,实施大学生诚信制度已经成为解决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必然选择。

一、科学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是其能够实施的前提条件

大学生诚信制度是被社会所接受并针对大学生诚信或失信行为的规则、规章、行为模式,其主旨是对大学生诚信制度的地位、性质、具体条文等的规定以及该制度的主客体在工作中所应遵循的程序性规范。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涉及大学生思想道德的非常精细的系统性工作,具有相当大的灵活性,强调的是因材施教,很难将其制度化即上升为一种普遍的行为模式,所以,很有必要通过制度的规定,使大学生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其在诚信理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目前,关于大学生诚信建设的专门制度是屈指可数的。关于大学生的诚信规范,散见于各高校根据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诸多法律、法规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第五条“诚实守信,严于律己”的要求制定的非制度化的行为规范,并不能归属于大学生诚信制度,操作起来缺乏标准和权威。所以,当务之急是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所谓科学合理,一是指这种诚信制度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能泛化。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需要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它的形成离不开社会诚信,但大学生诚信制度仍有自身的特性。要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危机表现最为突出的方面制定,例如大学生学术诚信、就业诚信、贷款诚信、恋爱诚信、网络诚信等,不能模糊不清。二是制定大学生诚信制度要具有开放性、有效性。我国社会和教育都处于转型期,变量较多,所以,制定制度要从实际出发,通过理论研究和创新,使已有的诚信制度不断得到扬弃,使没有的制度得到创立,使制度具有开放性和有效性。三是要体现学校育人重于惩罚的特色,实现制度的人文性。就制度本身来讲,制度除了具有反面的“堵塞”作用之外,还有正面的“疏导”作用,所以,大学生诚信制度的实施要以教育激励为主,惩罚为辅。总之,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大学生诚信制度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这必然是一个常新的课题。

二、健全机制是大学生诚信制度能够实施的必要条件

首先,配备负责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部门和人员。政府应组建一个专门的国家信用局或诚信管理委员会,这个机构的工作一是负责社会诚信制度和体系的整体建设,二是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关系,相互沟通信用状况信息。在这个机构的领导下,高校相应地成立负责大学生诚信建设的专门机构是很必要的。当然,建立一系列机构只是指出了实施大学生诚信制度的部分主体,或者可以认为是实施该制度的中心主体,在这个主体的带领下,需要教职工、家庭、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大学生诚信制度的目的。这必然是一个工作联动机制:首先是学校内部联动,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党政团学齐抓共管,专兼职教师携手并进,各自明确所负责任;其次是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动,主要通过专门诚信机构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建制度,收集、反馈学生信息,分析、研讨对策;最后是学校和家庭的联动,马克思指出:“孩子的发展能力取决于父母的发展”[1](p498),突出表现了家庭在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中的重要地位,这其实就是“三位一体”的合力机制在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应用。

其次,构建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一方面,实施制度和制度本身不可能尽善尽美,制度执行的主体主要是由特定机构及其人员进行的,他们的利益需求与主观考虑并非完全同制度最初期望相一致。所以,需要对大学生诚信制度的执行进行保障。另一方面,大学生诚信行为的养成需要保障机制。行为的改进要符合规律性、具有渐进性,任何一个时期放松保障都会导致前功尽弃。所以,对缺乏经济和社会能力、仅仅以个人信用为担保的大学生诚信行为必须加强保障,以大学生行为的动机和需要为立足点,以行为规律为指导,将大学生的失信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起到教育和预防作用,这样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失和不良影响。

再次,完善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环境机制。环境是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客观基础和基本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这一制度的实施。这里的环境包括一切外在的条件和因素的总和,可以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指影响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社会环境,小环境指影响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的学校内部环境。关于社会大环境诚信机制的建设,一是要尽快制定与公开信用信息服务有关的法律法规,如政府信息公开法、个人诚信管理条例、企业诚信促进条例等。二是要修改完善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合同法、商业银行法、企业破产法、担保法、档案法、保密法、统计法、民法通则、公

司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三是要强化对债权人的保护。要认真执行合同法,进一步完善担保法,健全各种债权担保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法中的有限责任制度,坚决打击利用有限责任的方式从事欺诈或逃废债务的行为。还需要在破产法中强化对债权人的保护,建立破产自然人的限制免责制度、对诈欺破产和“虚假破产”的惩戒机制。此外,还要建立不良信用的登记与公示制度,使有不良记录的企业和个人声誉扫地,从而增强全社会的信用观念,建立和维护良好的社会信用。[2]

对于学校内部诚信环境建设,一是要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师生群体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行为风尚,是师生思想、道德、纪律、作风、精神的综合反映和外在表现,它同化着学生的精神风貌和态度情趣,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组织形式多样的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诚信教育于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之中,可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活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在学校内部推行诚信榜样示范和失信讨论批判的活动。通过守信和失信正反两个反面的事例对比,让学生在事实面前切身体会到守信光荣、失信可耻。

三、大学生诚信制度深入人心是它能够实施的根本条件

首先,诚信地制定和执行大学生诚信,是其深入人心的根本。从延伸的意义上说,诚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制定和执行制度的人诚与不诚,会使诚信制度带上诚信与否的色彩。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是否诚信,具体表现为制度能否取信于民。[3]如果能很好地审查我们已有的各个层面的制度,使之很好地反映诚信教育的意愿和包括大学生在内社会各界的共同利益,在其制定和执行上完完全全地反映他们的心愿,必将很好地改善大学生诚信现状,使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果不重视制度的诚信,而把诚信制度建设仅仅寄托在宣传教育上,我们将不得不在较长的时间内继续品尝社会诚信缺失所酿成的苦酒。

其次,正确宣传大学生诚信制度,是其深入人心的途径。在学校内部要充分利用教学课堂、学生团体、图书馆、网络、手机短信、报纸、电视广播、校园文化等媒介工具进行该制度的宣传。宣传是为了思想理论“占领”人心而不是“战胜”人心,特别是青年大学生,他们是具有独特思维和较强是非判断能力的群体,具有较高的知识文化修养,这是宣传工作的优势所在,也决定了宣传不能敷衍了事。所以,宣传制度还是要通过心与心的交流实现的。这就要求一方面宣传要大众化、形象化、深刻化,通过典型示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到潜移默化;另一方面宣传工作要摆脱长官意志,加强调查研究,把握社情,反映民意,切忌空洞说教和搞形式主义。

再次,全社会支持大学生诚信制度,做到公正有效是其深入人心的动力。大学生诚信制度实施约束的不仅仅是大学生,或者说该制度不是一个孤立的诚信制度,它必然是中国诚信制度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因为与大学生失信行为联系起来的任何一方都必须认同和遵守该制度。中国教育报在2007年8月26日“媒体观察”一栏刊登的《仅仅曝光学生欠贷有失公平》一文指出,“反之,仅仅是曝光违约的大学生,而对其他更多的违约者,对那些给银行造成几十亿、几百亿呆坏账的人网开一面,手下留情,法外开恩,就让人们感到有失公平正义。我不反对给违约大学生曝光,我反对仅仅给违约大学生曝光,一个社会的公平正义,需要全体人民共同维护。”[4]类似的行为势必导致具有独立思维且略显幼稚的大学生因为不公正而气愤,进而对诚信制度产生逆反、抵触心理,这不利于诚信制度深入人心。同时,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也要自觉坚持大学生诚信制度,起到表率带头作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诚信制度限制了大学生失信行为,但是这些失信行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大学生获取关系自身前途命运的利益、条件和机会等的一条不合理途径,我们实施大学生诚信制度堵死了这一途径是应该的,但也必须开辟新的使大学生获利的有效途径,这是该制度顺利实施和深入人心不得不考虑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志攀.社会诚信法律制度亟待建立[N].人民日报,2007-9-5(13).

第4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诚信教育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个体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个体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的努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体、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项基本准则,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诚信是大学生立身为人、走向成功的必备品质,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肩负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他们的诚信意识、诚信品质、诚信行为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培育,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诚信教育是指从社会发展和个体长期生存发展的需要出发,培养个体遵守诚信的道德规范,具有诚实守信品质的努力。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个体、学校和社会多方参与。

一、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广泛的范畴,涉及面宽、内容繁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大学生的遵纪守法。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校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学校一方面要严格校纪校规,使大学生在校内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另一方面也要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校园内外的一些不良风气,尤其是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抄袭、作弊等现象,洁身自好,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

2.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大学生是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一个重要群体,加强网络诚信教育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教育中,学校应该侧重于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一般规范和网络责任教育,从而奠定大学生网络诚信的基础。

3.大学生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学风是校风和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所大学传统底蕴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学风建设中的诚信教育涉及学生自身、学习环境和学习规章制度。

4.大学生择业中的诚信教育。

第一,大学生择业中的“唯实”教育。诚信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真实,在全社会加强道德建设,诚信素质日益提高的今天,诚是立身的“奠基石”,信是做人的“身份证”。

第二,大学生择业中的“抵假”教育。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科技知识日益发挥其重要作用。作为高校的毕业生,必须端正学习态度,正确认识自己肩负的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努力学好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第三,大学生择业中的契约意识教育。适应现阶段形势发展的需要,用人单位和大学生之间以契约合同的形式确定的就业关系,就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信用意识和合同意识。

二、 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诚信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一) 公民道德建设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大学生首先是一位普通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可以说,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公民做人立世的根本准则。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中,诚信是一个很重要的规范。如果一个大学生连起码的诚信品德都不具备,我们无法想象他们怎么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对公民道德建设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二) 市场经济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法制经济。这就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青年大学生即将成为未来市场经济的主力军,他们在未来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未来社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不仅取决于大学生的文化知识,养成诚实守信的品质对他们来说尤为重要。可见,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三)我国教育“面向世界”、与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

入世后,我们必须坚守诚信原则,履行我们所作出的承诺。因此,入世本身即是我们面向世界实践诚信原则的开始,同时也是对我们诚信状况的一个考验。为了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积极培养国人现代意义上的诚信观念必要而紧迫。尤其是在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的今天,更应结合该组织的有关规则,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大学生作为将来实践这些规则的生力军,理应具备较高的诚信素质。

因此,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大学生的诚信建设,切实加强诚信教育,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守信意识,努力培养具有信用素质、诚信精神的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吴磊,刘建荣.关于大学生诚信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4,(10).

第5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诚信;大学生;诚信教育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诚信对于建设人类社会文明都是极为重要的。但当前社会诚信缺失问题十分严重,不仅危害经济社会发展,破坏市场和社会秩序,而且损害社会公正,损害群众利益,妨碍社会进步。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惩戒力度,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随后,国务院总理10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

在高校中,也大量存在着学生旷课、考试作弊、毕业论文造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或者随意毁约等诚信缺失的现象,这不仅给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也给高校和学生个人的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因此,在构建全社会征信系统的大趋势下,有必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提高其诚信意识,培养其诚信习惯和行为,建设诚信校园。

一、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

诚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存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深远意义。《吕氏春秋・贵信》篇说,如果君臣不讲信用,则百姓诽谤朝廷、国家不得安宁;做官不讲信用,则少不怕长,贵贱相轻;赏罚无信,则人民轻易犯法,难以施令;交友不讲信用,则互相怨恨,不能相亲;百工无信,则手工产品质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见失信对社会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诚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讲诚信的人,处处受欢迎;没有诚信,在社会上寸步难行。大学生诚信教育对于个人发展、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民族素质、国家政治文明建设,以及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诚信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建设国家的希望, 其健康人格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塑造既关系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在学校,老师不会放心地把一项重要的事情交给一个不信赖的学生去做,同学也不愿意与一个虚假伪善人的交往和生活在一起;在社会上,金融系统和银行不会与一个有诚信污点的人发生经济往来;商业行为中,也不会有人信赖你,与你合作;工作中,单位领导也不会把重要的任务交给你。只有诚信,才能让你拥有更多的朋友、合作者,才会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才有实现人生价值的可能。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认为人若不讲信用,在社会上就无立足之地,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立身诚为本,处世信为基。”这是大学生诚信手则中的第一条内容。由此可见,诚信,作为品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我国传统道德大厦的根基,是中华民族道德之魂,更是个人修养的基石。大学时期是学习各种知识本领,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时期,是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是青年成人成才的重要阶段。所以,大学生既要努力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更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其中,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素质,是一个人的“身份证”。

2.大学生诚信状况是展示高等教育的重要名片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要求学校全面推进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掌握先进的知识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做支撑,也只能是“危才”。万事“德”为首,“诚信”是德育的一块基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显得越来越重要。大学生,作为社会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的生力军,作为未来社会的希望,如果他们没有诚信观念和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将是不良的导向,高等教育也是失败的。合格的大学生应该是有道德、有理想、讲诚实、守信用的,所以,大学生诚信状况反映了高等教育的成败。

此外,大学生在就业中的行为和毕业后在单位的表现关系到学校的名誉和发展。当前,随着高校的连年扩招,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但有些学生为了找一份满意的工作,不惜以牺牲诚信为代价,在个人求职简历中编造各种虚有的荣誉证、资格证和学习成绩,杜撰一些不存在的学生干部履历和社会实践经历。还有一些学生,为了自己的单方利益,撕毁协议,频繁跳槽,给招聘单位带来很大的麻烦,甚至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给自己和学校的发展都蒙上阴影,影响了学校和用人单位的长期合作关系,使用人单位对学校的推荐工作表示怀疑,失去对学校的信任,可能长久之内不愿到学校来挑选毕业生。这势必影响学校的长远发展,影响以后毕业生的就业。所以,高校要加强学生诚信教育,教育学生无论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都必须有“诚实守信”这样基本的道德素质,做到为人正直,工作塌实,吃苦耐劳,忠诚爱岗。让诚信成为学生个人生活、就业、工作的名片,也成为推动高校发展的一张名片。

3.大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社会道德体系建设

把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这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对于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担负着促进社会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高等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合乎社会发展、社会进步需要的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大学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群体,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当代大学生是建设未来社会的主力军,在校期间若不养成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必将给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加不稳定因素和潜在危险。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所以,高校必须开展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公民,培养出具有高尚道德水准的合格人才。这既向社会源源不断地输入合格人才,也利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推动社会道德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二、大学生诚信教育的路径

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桥梁,此时的诚信教育既是巩固诚信教育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加以拓宽和延伸,是为学生一生的诚信奠定基础。那么在中央着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背景下,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在诚信观念培养、诚信氛围的营造、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尽快与社会征信系统接轨。

1.培养诚信观念是基础

习惯决定命运,习惯成就未来。树立诚信的观念和行为习惯, 是诚信教育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和重要基础。要深入挖掘诚信的教育资源,在学生中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普及信用文化和知识,确立人无信不立的理念,有目的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培养诚信品质,不断提高学生道德素质。积极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强烈的正义感、社会责任感和现代公民意识,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自觉做诚实守信的人。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诚信实践,只有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处理大学生生活实际问题中去,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检查自己的言论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要求,及时改正不符合诚信的行为,才能真正促进大学生诚信观念的养成。要将诚信教育的内容贯穿到高校的各项教育与管理工作中去,要充分利用和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合理利用各种诚信教育载体,把诚信教育与教学科研建设、师风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等结合起来,通过课堂教学、讲座、报告会、讨论会、辩论赛、文化艺术活动等教育方式,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使诚实守信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成为学生评价自身行为规范性的道德标尺。

2.形成讲诚信的良好舆论环境是关键

诚信观念的培育,需要持之以恒的道德教育,更需要社会舆论的支持和约束。要在社会绝大多数人中形成共识,要在全社会树立起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营造守信者受尊重、失信者遭鄙视的社会舆论氛围,引导和形成诚信之风。要加强诚信的舆论监督作用,利用文化活动、新闻媒体、网络等舆论载体,大力宣传诚信行为和文化,对诚信者予以道德褒扬和精神奖励;大力曝光失信行为,对失信者进行道德谴责和精神惩戒,在全社会形成对失信行为和失信者“过街老鼠,人人喊打”的局面。学校要形成良好的讲诚信的校园风气、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对于学校的违规办学、违规收费,教师的造假剽窃他人科研成果、违反职业道德规范,学生的篡改成绩、伪造简历、逃废国家助学贷款等现象要进行大力打击和曝光,让失信者付出惨痛的代价,使所有人不敢造假,不敢失信。要积极发挥学生党员、干部和教师的率先垂范作用,做好表率,宣扬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倡导校园诚信文明。

3.加强诚信评价体系的建设是重点

一个人诚信行为如何被确认,社会对他怎么样评价和监督,评价体系的指标有哪些,这是社会形成良好诚信行为氛围的保证。这关系到诚信行为能否被社会认可,能否长久坚持。建立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就要把学生在校期间与信用有关的日常行为、个人品德、学习考试情况、还贷情况、奖惩情况、就业协议等信息建成数据库, 进行跟踪记录和动态管理,并做出相应的信用评估,在条件成熟时与社会征信系统对接,供金融系统、就业单位等部门查阅。同时,学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遵章守约的行为进行诚信评价,作为大学生各项评奖评优、竞聘干部、申请助学金、入党、研究生入学及就业推荐、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对于出现的学术抄袭、考试作弊、求职材料造假等行为直接给予负面评价,增加失信成本, 督促大学生自觉维护个人诚信,营造优良的校园信用环境。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诚信监督系统,通过学生自我监督、同学相互监督、老师全面监督、家庭协助监督、社会共同监督,形成一个完善的诚信监督系统,使学生在强有力的监管之下,不能做出失信行为。

4.建立和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是保障

“苏丹红”、“瘦肉精”、“三聚氰胺”等词,曾一次次拷问着我们的制度和法律、法规。没有健全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诚信危机就还会爆发。在目前诚信还没有成为普遍的道德自觉时,必须建设公平正义的各种法律、法规和制度,弘扬诚信正义,抑制歪风邪气,努力形成人们之间相互信任,真诚相待的良好社会氛围。

首先,国家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建设。不健全的法制,无力的监管,缺少舆论的监督,使得失信行为逃避了应有的处罚,带给社会不良的导向。其次,政府要加强自身的诚信建设。政府诚信行为对公众起着示范和表率作用,它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政府部门要带头宣传诚信,践行诚信,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第三,高校要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以约束性的制度引导和管理学生、老师,使他们养成自觉遵规守纪,诚实守信的习惯。同时加大打击失信行为,提高失信成本,使失信者的无利可图,使诚信者得到保护和赞誉,使诚信行为走上良性循环的轨迹。第四,社会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制度。要加快建设社会征信系统,尽快把学校、社会的个人信用融合,引导个人增强诚信观念,抵制失信行为。

三、结语

诚信是一个人良好的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建设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重在通过教育活动, 培养、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形成讲诚信的良好校园氛围,促进社会诚信风气的形成。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很广,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尽快完善和健全社会的诚信制度,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大力宣传诚信文化,构建诚信评价机制,形成人人讲诚信的社会氛围,大力惩戒失信行为,奖赏守信者,努力构建诚信社会、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高滨,赵丽芳.浅议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J].科技信息,2011,18.

[2]马冬香.大学生诚信危机及诚信教育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科技信,2009,25.

[3]王旭涛.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3.

[4]许薇.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3.

[5]艾政文.高校构建大学生诚信教育机制的实践路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6]王晓荣.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问题再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0,4.

第6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诚信危机 表现 现象评析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84-02

从古至今的各种传统共识和社会环境告诉我们,诚信的重要性,在我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栋梁,高校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主阵地,其实高校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其中诚信就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张必备的通行证。而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的种种不诚信行为遍地开花,大学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诚信危机”。

一、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的表现

笔者针对各个专业各个年级的大学生作了专门的匿名问卷调查,共回收了283份问卷,从中得出了一些有益的参考数据,并作了分析和研究,笔者暂且管中窥豹,试着阐述一下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的各种表现:

1.在学业上,考试作弊、作业论文抄袭、损毁图书等

在调查中,有63.3%的学生都承认考试中曾经有作弊行为,70.7%的学生认为周围的同学有过作弊行为,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仅有19%的学生是属于个人独立完成,47.3%学生属于大部分自己写,少量引用资料。

2.在经济上,恶意拖欠学费、谎报贫困生等

在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按时缴纳学费,有的甚至到最后拖无可拖的时候才会勉为其难地缴纳学费。现在国家对贫困生的助学力度很大,但是贫困生的申报、助学金的评定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定问题,学校主要根据学生上交的贫困证明来鉴定真假,现实状况是学生不论家庭状况如何,提交证明和申请助学金等相当积极。

3.在生活上,对待朋友和异性不真诚、玩弄感情等

有些大学生在交友、恋爱等问题上存在严重的问题,表现在对待朋友和异性不真诚,态度不端正,出卖朋友,甚至放纵、玩弄感情等,更恶劣的还有轻生、伤人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在就业上,简历掺假、轻率毁约等。

4.主要表现在就业前和就业后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弄虚作假,一方面在就业之后“骑马找马”现象严重,轻率毁约。

5.在为人上,在评优上弄虚作假、不遵守承诺和网络道德等

主要表现在在综合测评等评优上弄虚作假,不遵守自己的承诺,不遵守网络道德,缺失信仰和追求,忘记对党团组织的承诺,失信于人。

二、当代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的现象评析

1.社会诚信约束机制的缺乏

中国一直是一个注重诚信的国家,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了追求个人的利益,一些单位和个人背弃了这一根本宗旨,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且目前我国的诚信约束机制还相当缺乏,其应有的作用也远没有达到,使得不诚信的现象和行为没有得到应有的约束和惩罚,导致社会整体诚信大环境没有形成,甚至是恶性循环,导致不诚信行为愈演愈烈。

2.学校诚信教育机制不健全

绝大多数高校的诚信教育流于形式,不管是相关领导的忽视还是执行不到位,高校的诚信理论教育相对比较滞后,德育教育流于泛泛,诚信机制不健全。教育者的理念有所偏差,教育形式单一,缺乏有效性。

3.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到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失信现象层出不穷,少数人的急功近利,导致高校在招生就业、职称评估、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弄虚作假,少数学者的有知识没文化的各种表现,不仅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损坏了教师和学校的形象,更是助长了大学生的诚信危机。

4.家庭诚信教育的缺失

随着人民生活的日益富足,家庭对子女却出现了偏差,家庭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家长过分注重子女的学业,而忽视了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的指导和教育,对一些行为和举止,没有进行及时的规正和制止,有时甚至是放纵、教唆。

5.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在调查中,82%的学生十分看重或比较重视诚信,说明大学生对诚信有较强的认同感,但在实践中,因为个体利益的冲突和选择,往往又是最先放弃对诚信的坚持,在现实生活中,失信成本较低,在学生失信行为泛滥的背后,不止是一时侥幸,还有关于失信行为的预谋,有着失信和守信之间的成本核算问题,“视情况而定”的心态比较普遍。而因为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大学生普遍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社会责任感淡漠,意志薄弱,心理承受能力差,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失去了独立性,缺乏一定的担当,个人主义情绪浓烈。

三、大学生“诚信危机”的教育对策

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和问题的本质,接下来最重要的是怎么来解决问题,身在高校,笔者暂且撇开社会等不好把握的因素,着重从教育的角度来阐述,找出几个有针对性的对策,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思想上充分重视

思想先行,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出现的“诚信危机”,充分认识到其危害性,并要下决心去解决和治理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工作方式比较单一和古板,相关负责人员对诚信问题认识不到位,导致道德教育的虚化和弱化。所以应改善高校领导、教师、家长和学生本人的理念问题,把处理这个问题提上重要日程。

2.加强德育建设

学校应充分重视诚信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该采用形式多样、新颖的德育方式,可以应用灵活多样的诚信理论教育方式,也可以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认知教育、实践活动等帮助大学生认识和分辨是非,澄清大学生对诚信行为的模糊认识,使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德育建设,把传统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和价值观内化为学生做人做事的基本守则,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3.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优良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大学生的社会从众心理非常严重,所以在校园文化生活中,学校要在办学宗旨、指导思想上旗帜鲜明地倡导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观,比如可以通过制定校训、学生守则等明确表达诚信理念,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体现诚信的价值导向,使大学生耳濡目染、喜闻乐见,从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直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可以加大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和理解,扩大宣传力度,树立诚信典型,通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校园网络等方式,开展知识竞赛、辩论赛等活动使学生明辨地接受诚信观念。

4.加强制度建设

每个世俗的人都有一种最大限度寻利的自然冲动,这种冲动被两种基本的社会要素所规制,那就是道德理性和法律强制。对于学校而言,就是努力将大学生的诚信评价纳入制度建设的范畴,建立完善的诚信评价和跟踪机制。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把诚信记录与大学生的评优、入党、就业等切身相关的事情相挂钩,把一切有违诚信的诸如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行为经过查实后计入诚信档案。张贴诚信红榜,对于遵守诚信的正面人物和行为,给予大力支持,对于负面人物和行为,给予曝光指责,形成“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氛围。并在现实生活中,注意对制度的维护,加强监管力度,坚持原则,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形成长效有力的约束机制,使大学生形成稳定、持久的诚信观念。

5.加强家校沟通,形成合力

充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使之转变观念,言传身教,积极配合好学校做好诚信教育工作,比如请假的时候不会再帮学生圆谎等。

第7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 考风考纪 作弊行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c)-0-02

高等院校的基本任务是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高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质量则是高校的生命线。考试,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反映着高校的教学效果,是评估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是评定和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尺度,然而考试作弊行为的发生却是对考试公平公正的严峻挑战。教育部曾于2003年、2004年针对考试作弊出台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刹住高等学校考试作弊歪风的紧急通知》、《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并于2012年重新修改。客观地说,各个高校对于考试工作都十分重视,但近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愈演愈烈,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针对如何有效减少、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已经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该文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高校考风考纪的现状,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和危害,并提出了几条建设性意见,以帮助高校加强考风考纪建设,为国家培养真正的

人才。

1 高校考风考纪现状

当前高校中,无论是公共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考试,违纪、作弊现象都比较严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电讯工具的普及,学生们的作弊方式也在发生着变化。以前作弊主要是夹带小纸条或者互传纸条等,现在则是直接缩印,手机拍照、短信、无线耳麦等电子通讯工具也出现在考场上。四六级考试中,屡屡出现利用电子通讯工具作弊现象。尽管各高校对考风考纪问题都下了大力气去抓,也建立了相应的管理与惩罚制度,但是考风考纪问题仍然是目前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

2 大学生作弊的原因

学生考试作弊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社会因素

考试作弊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社会大环境中的不正之风导致了高校许多学生或者直接参与考试作弊,或者对同学的考试作弊行为熟视无睹、无动于衷。部分学生为获得荣誉或推荐读研而不择手段攫取高分,当然还有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和虚荣心的影响和驱使。这种错误思想一旦形成,势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学校的校风、学风和考风

建设。

2.2 学生自身因素

(1)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的不明确。部分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严峻的就业压力的影响,在学习上讲究实用性,忽视理论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对于理论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的态度,得过且过,不以为然,在考试时难免会发生作弊现象。

(2)基础较差,缺乏学习动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全国各类高校扩招生人数在不断增加,导致同一班级的同学录取分数线相差一百多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其中一部分学生学习方法不对,底子薄弱,不能很快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从而导致学习信心不足,缺乏学习的动力。还有一部分学生的初中和高中是在家长和老师的督导下完成的,进入大学后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没有及时的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当考试来临时,为了能够顺利过关,往往会抱着侥幸的心理而作弊。

2.3 学校及教师因素

(1)考试内容不合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考试形式基本都是笔试,内容往往局限于书本,并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考核。试卷上客观性题目占了大量的篇幅,而分析性、综合性试题则少之又少,造成学生思想上认为只要会抄就能考好。这类依靠死记硬背的考试,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考试作弊的歪风。

(2)教师业务不精。目前各高校都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而职称又和工资待遇挂钩,这使得一部分高校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研和写论文上,对本科教学则穷于应付,讲课内容死板照本宣科,教案和考题多年不更新,这对于学生的求知欲望是一个严重打击,甚至影响到学生大学期间的学习积极性。

(3)考风考纪不严。监考教师不认真履行职责,监考时不负责任,对学生的作弊行为装作没有看见,不能够及时制止,这从客观上助长了学生作弊心理的产生。有个别教师觉得如果有不及格的学生开学还要进行补考,于是就又有出试卷、改试卷、装订试卷等一系列繁琐的事情,索性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学生及格。

(4)处罚力度不够。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有关考试工作管理制度,制定了考试违纪处罚条例。但是对于考试中学生作弊的处理基本都是避重就轻,甚至有的院校因为担心学生受处分而对未来就业造成影响,从而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只进行口头的批评教育或者书面检查。

3 几点建设性意见

第8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诚信

一、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一)求学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在学习上,不努力学习、态度不端正,经常缺课、旷课,抄袭别人的作业来应付老师;在考试中,铤而走险,作弊的花样层出不穷;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剪刀加胶水”普遍;在学校借阅书籍过程中,偷书撕书屡禁不止、图书期刊被盗、被撕现象严重,图书久借不还;在交费上,少部分学生只在开学的时候交了第一年的费用,其后的学费都挥霍在平日里,甚至还有比谁欠学校的费用多。借同学、老师的钱也是“有借无还”。

(二)求职过程中的诚信缺失

伪造各种资格证书,增加就业机会。不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而是挖空心思制作精美的简历简历,想尽办法伪造英语等级证、荣誉证书、资格证书;签约但不践约。由于待遇等问题就业违约、“跳槽”成风,令用人单位顾虑重重,影响高职学生就业。

(三)生活中的诚信缺失

在行为上,学校教室、图书馆的物品丢失,学生宿舍内部的偷盗案件更是屡见不鲜,偷盗的物品大到银行卡、现金,小到衣物、日用品等;人际交往中,同学之间交往比较势利;参加学生干部竞选靠请客吃饭拉选票,在违反校规校纪时,互相包庇、相互袒护,给做学生管理的工作者增加了难度。

在爱情观念上,部分人谈恋爱仅是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对恋爱的态度不严肃,常抱着骗吃喝的心态,甚至抱着游戏的姿态,严重亵渎了纯洁的爱情。

二、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诚信缺失对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的影响

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主要是极端利已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影响;社会诚信机制的不健全。用经济学理论分析,1、因为不讲诚信的成本过低;2、因为追求诚信的利润过低。社会的生存压力向高职院校学生提出了挑战,部分学生心存侥幸,也是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之一;学生自身责任意识淡薄是诚信缺失的直接原因,主要表现在:社会责任意识不浓、社会责任意识不清、社会行为责任意识不强。

(二)家庭教育诚信缺失对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的影响

1、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上重智育轻德育;2、家长的道德失范,如坑蒙拐骗、偷税漏税、请客送礼、行贿受贿等;3、对孩子娇生惯养,对子女的道德示范正确引导不足,偏袒纵容有余。(今年的“吴天昊事件”至今还让人不寒而栗)

(三)学校诚信教育弱化对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的影响

就高职院校教育与管理的因素而言,学生不讲诚信最直接的外在的原因:1、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不诚信无记载,无惩戒;2、在高中教育阶段,有的老师、学校、家长参与作假、作弊的恶性竞争助长了学生的不诚信恶习;3、在大学期间,高职院校对不诚信的学生态度不硬、措施不力、掩遮“家丑”等。

(四)高职院校学生在自我管理与教育中弱化诚信教育

1、缺少诚信观念。部分学生把了解到的一些消极社会现象当作社会本质,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加上失信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从而对考试作弊、履历造假等进行模仿,产生失信的从众行为。

2、追求不正当利益。为了得到不正当的利益,便置诚信、道德于不顾,弄虚作假,失信于人,失信于社会。

3、道德修养的欠缺。当代大学生虽然生理上已经成熟,但不少学生心理并不成熟,存在身心发育不平衡,缺少道德修养锻炼,不能“慎独”,舍义而取利或实行道德的双重标准,对人苛求对己宽容。

4、自律意识较差。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诚信道德有深刻了解,并在努力追求内在品格的自我完善,但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大学才开始独立生活、独立处世,规范自己行为的自觉性比较欠缺。

5、责任意识淡薄。不少大学生在行为上往往表现为只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却不愿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人人为我”,很少考虑“我为人人”。

(五)网络虚拟世界对高职院校学生诚信的影响

网络已经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主要社交领域,不加限制和约束的网络沟通,也是导致大学生诚信意识下降的又一因素。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丰富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产生不少消极影响和道德问题。

三、如何开展高职院校学生诚信教育

(一)诚信教育进校园

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宣传诚信,营造讲诚信的校园环境,采取措施鼓励诚实守信,让诚实守信者得到实惠,让见利忘义者付出代价;营造人人讲诚信的浓郁氛围,让高职院校的学生做到人人争做“诚信人”,自觉用诚信的标尺约束自已的言行,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光明磊落、坦坦荡荡。 转贴于  (二)诚信教育进课堂

1、专业教师将诚信教育带入课堂。首先,应改变“重知识和技能传授、轻道德和素质教育”的跛行局面;其次,要明确诚信教育的内容及其教育目标。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授课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诚信教育渗入课堂,制作《课堂诚信承诺书》,建立课堂诚信考核登记制度,并要求学生学习和签名,作为考察成绩的一部分。

2、辅导员要将诚信教育带入“两课”。发挥“两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增加和渗透诚信教育的比重和内容,逐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不断加强大学生的“三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

3、班主任要将诚信教育带入“第二课堂”。开展丰富多彩的诚信教育第二课堂活动,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开展有针对性的活动;可以突出不同的主题;可以采取不同的活动形式等。

(三)诚信教育进教室

1、建立班级学生诚信考核机制。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班级学生诚信考核机制,比如:遵守校纪校规、大学生仪容仪表、课堂出勤率等作为考核内容,并将考核内容量化,每周向全班同学公示诚信分数,将诚信考核贯穿到评优评奖、助学金、就业等各个环节。

2、建立学生个人诚信考核档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诚信承诺书,由学生本人与所在院系签订并要求学生认真遵守;二为电子诚信档案,包含学生的个人资料、家庭背景、品行说明、学习情况、经济状况、信用记录、特别记录等,记录学生在校期间思想道德、生活学习、组织纪律等方面的责任义务情况及履行承诺情况,使诚信档案成为大学生的第二身份证。在学生毕业时,要把诚信档案作为学生品行的有力证明交给用人单位。

(四)诚信教育进公寓

1、加强公寓管理员的诚信意识。在学生公寓管理员中,部分人员工作态度不好、工作热情不高、工作不注意方式方法、不讲诚信等,严重影响了公寓管理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所以加强公寓管理员的诚信教育、提高公寓管理员的诚信度,通过公寓管理人员的诚信来影响和感染学生。

2、加强公寓诚信文化的宣传。在公寓的楼道和公寓大门前根据实际情况做一些有关诚信教育的宣传版面,让学生每天进出公寓时都能看到能学到,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

3、加强宿舍诚信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党团组织进公寓”活动,利用党团小组在宿舍大力宣传“讲文明诚信,做真实自我”,使每个学生都能做到按时就寝、讲究个人卫生、真诚对待他人、不浪费水电、不乱拿他人东西等,形成和谐公寓,让诚信二字深入人心。

(五)诚信教育进操场

操场是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和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而在当今的高等职业院校操场上经常出现因为争抢篮球、为争抢比分而大打出手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和谐气氛,高职院校体育部门可以在操场周围悬挂“人人为我讲诚信,我为人人献真情”、“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构建和谐体育”等标语,使学生们在锻炼放松之余、在迈步之间就能体会到诚信的重要性。

(六)诚信教育进餐厅

餐厅——学校学生必去的地方,但是学生打饭插队不排队、浪费粮食、有的为了抢座位而争执的现象屡有发生。学校可以联合后勤处在餐厅举行“诚信从我做起”、“争做诚信标兵”,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文明、有序、节约、诚信的就餐环境,也对就餐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洗礼。

(七)诚信教育进实训基地

诚信教育也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实习实训基地度过,那么实习基地要制定相应的诚信奖励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培养诚信职业核心能力的各项活动,以团队诚信结果评定个人成绩,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培养大学生的诚信观念,才能保证诚信观念在其思想深处的“固化”和教育效果的长久作用。

第9篇:大学生诚信建设论文范文

尽管社会诚信危机是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根源,但是面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道德缺失的状况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社会诉求,加强高职大学生诚信教育已成为教育者之共识。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当一个社会对现实的道德状况不满意时,它首先应求助于教育。为此,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是职责所在,社会之重托。

1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意义

1.1 诚信与大学生诚信的涵义

关于“诚信”,在历代贤达志士的思想中并不鲜见,中国人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之本。诚信的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即真实无妄,其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亦即宇宙万物真实无妄的本然之道。《大学》言:“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1]“诚”既是天道的本然,也是人道的根本。“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2]。真实无妄是天道,而对诚的追求则是人道,故“养心莫善于诚”。“信”的基本含义就是诚心实意、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孔子云:“信近乎义,言可复也”,“自古皆有死,无信不立”[3]。引申为人的道德情感和社会行为时则有追求真理、信守承诺等含义。“信"与“诚"是相通的品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的:“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从言”“诚,信也",“信,诚也",[4]诚是一种内在的情感,含有诚实、真诚之意。而信却是一种外在的情感行为,指信任、信用、信誉,需要通过他人来体现。正如朱熹所说:“一心之谓诚,见之于事物则谓信”[5]。“诚"是基础,有诚才有信,无诚则无信;而信者即为诚的典范。诚是思、言、行、待已、待人、接物等方面终身恪守的准则和规范;信是立身处世、为政、交友、自我修养的基本准则。孔子把它作为做人的根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6]《吕氏春秋》有《贵信》篇,把信当作人立身处世的根本,并主张人生以诚信为贵。李白《侠客行》“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的诗句,是形容承诺的分量比大山还重,极言诚信的重要。

从道德范畴来讲,诚信即待人处事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行、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可见,诚信的本义就是要诚实、诚恳、守信、有信,反对隐瞒欺诈、反对伪劣假冒、反对弄虚作假。

在当代社会,时代又赋予了大学生诚信新的内涵。首先,既然诚信的根本精神是真实无妄,那它就要求大学生尊重客观规律,树立求实精神。其次,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诚信具有公正不偏的特性。它要求社会群体建立公正合理的制度,要求每个大学生树立起公平的处事态度以及大公无私的道德观念。再次,诚信所内涵的人文精神,要求大学生自觉守法,真诚守信,树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法治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为此,大学生诚信教育就是养成大学生诚信品德的教育。是指根据诚信的内涵和要求以及当前社会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遵循大学生的认识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大学生施加影响,加深其诚信道德认识,培养其诚信道德情感,坚定其诚信意志,养成其诚信行为习惯,促进其形成遵守信用规则意识以及守信品德的教育活动。

1.2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诚信教育的构成部分。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是大学生个人发展的迫切需要,更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需要。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诚信对之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诚信是立国之本。国家的主体是人民,中国自古就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明训,这些话至今仍然是至理名言。国家的领导者依靠什么去团结人民呢?靠的是明智的政策和精神信念,诚信就是取信于民,团结人民的人文精神和道德信念。对于一个社会单位(企业)而言,诚信是立业之本。作为一项普遍适用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诚信是建立行业和单位之间互信互利的道德杠杆。很难想象,一个不讲诚信,不守信用的单位或企业,在现代法治社会中会有长期立足之地。对于具体的社会成员而言,诚信是立身之本。人生立于世间数十年,除去必须不断学习,获得知识之外,还必须有正确的价值观去指导,否则,知识也可能成为滋生罪恶的工具。诚信就是培养人走向高尚的最好方法,作为一项重要的道德准则,它指引着人们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作用就在于使大学生获得必要的诚信道德知识,激发大学生对诚信道德的情感体验,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地践行诚信道德。《中庸》中曾经讲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7]意思是说,由内心真诚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道理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内心真诚就会明晓道理,明晓道理就会内心真诚。诚实无欺是人的本性,只有诚实方能明理,明理就是将“诚”这一人的内在德行向他人、社会和自然展露,以完善自己的德性,实现自己的道德人格。

2 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对策

2.1 立足高职院校特点,将诚信教育与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高等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职业教育的全程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实验、实习、实训、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生产科研等环节都需要与社会实践接触。这就使高职院校诚信教育在体系、内容、方法上要贴近职业和社会需求的目标,根据岗位和岗位群的实际需求塑造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职业素质水平和思想道德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今天,诚实守信不仅是社会公德,而且也是任何一个从业人员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作为职业道德,对于一个行业来说,其基本作用是树立良好的信誉,树立起值得他人信赖的行业形象。它体现了社会承认一个行业在以往职业活动中的价值,从而影响到该行业在未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诚实守信,那么他所代表的社会团体或是经济实体就得不到人们的信任,无法与社会进行经济交往,或是对社会缺乏号召力和响应力。诚信既是道德资源,又是经济资源。学生在校期间,就应当加强这方面的思想意识,让他们明白职业诚信道德有哪些基本要求,以及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应当承担哪些责任。多了解一些违反职业诚信道德的案例,通过反面教育,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违反职业诚信道德对个人、企业、国家造成的巨大损失和危害,时刻警醒自己;再次,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定期聘请社会上卓有成就的人士到学校向学生传授经验,通过他们遵守职业诚信道德的亲身经历,来激发学生的职业诚信道德意识。

2.2 高职院校全体教职工都要实践诚信教育,特别是教师和辅导员。

教育高职院校大学生讲诚信,教育者必须以诚信为本。

第一,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风范,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为学生做出榜样,身教重于言教。

第二,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辅导员在诚信教育中的作用。诚信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辅导员要有意识地把诚信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把诚信教育贯穿于学生教育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情上要规范工作程序,坚持公示制度,接受学生监督,可以设立辅导员电子信箱,广泛征求学生意见,做到廉洁自律,成为诚信的典范。同时辅导员要努力提高自身诚信道德修养,做到为人师表、身体力行、知行统一、诚实守信。让自己的人格魅力在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发挥出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心理学的晕轮效应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某种特性形成好或坏的印象之后,人们会倾向于以此推论他其他方面的特性,出现“爱屋及乌”的心理效应,也就是说最终达到师生双方对诚信道德的共识。

2.3 将诚信教育渗透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

第一,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诚信教育的内在联系,将诚信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去,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诚信教育,要结合学习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和对外开放的理论,帮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要结合党的路线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要求;要结合学习人际交往原则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要结合学习法的基本理论和民法、经济法理论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要求。

第二,将诚信教育渗透于专业教学过程的始终。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动态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表现最多,只要我们在学科教学中善于抓住时机,并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以及结合教学环节培养诚信品质,就能结合学生特点,把诚信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任课教师不但在课堂上“诚信”育人,在课堂外“诚信”做人,杜绝学术腐败,严把考试关,并能把诚信做人的要求贯穿在课堂、作业、教学实践、论文设计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就会实现教学效果和育人效果的“双赢”。

2.4 弘扬传统诚信美德,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第一,结合时代的特点,弘扬传统诚信美德,形成明礼诚信的时代主题。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代品行高尚的人都是表里如一、行为坦荡和实事求是的,对此必须发扬光大。同时诚信必须务实创新、与时俱进,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在现代社会,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和美德,是为人处世、建立社会关系的立身之本。

第二,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创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高职院校要创造一种高雅、健康向上、文明有益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内开展“大学生诚信意识调查”或到公共场所对社会人士进行诚信意识的调查;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校园网“诚信论坛”,开展与“诚信”问题有关的讨论;聘请有成就的校友回母校做报告,让大学生感受诚信对于事业成功的巨大作用;广泛开展“诚信形象”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树立诚信形象的重要性,把讲诚信、树立良好的诚信形象作为为人处世、建立公共关系的立身之本。

2.5 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与管理

第一、将诚信教育与网络发展相结合。在网络时代,网上发信息,网上求信息已成为高职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许多大学生都会选择在这种虚拟的世界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育者应利用这个特点搭建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双向交流的平台。网络的自主性,平等性特点,缩短了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心理距离,创建了一种平等,自主的交流空间,使教育主客体间的思想得以不断碰撞,渐渐融合,将传统的学生被动式接受转变为师生间平等的认知碰撞,师生双方这样平等交流平台,一方面加强了思维的逻辑性,更易被学生理解,另一方面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更有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丌展工作开展教育,掌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并且可以教育学生要遵守网络秩序,培养网络道德,在网上网下都要以诚实守信为本。

第二、加强高职大学生网络中的道德责任教育,唤醒高职学生道德自觉性。在网络世界中,道德规范的作用日渐消蚀,法律和社会舆论对个人的监督削弱,因此,对现实社会中的高职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其道德认知能力,是防止网络诚信缺失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也有部分高校在大学生中开展了网络伦理教育,增强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慎独”意识,这对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第三、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监管和控制。马克思认为人的道德自觉性和自律是从外在制约性和他律转化而来的。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中,仅仅依靠人的自觉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要用高科技手段对网络信息和网络行为进行监督,构筑网络空间的坚固防火墙,消除有害信息和不良行为的危害。同时用法律的强制手段对网络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通过法律的震慑力有效地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2.6 建立大学生诚信教育管理机制

第一,完善高职院校诚信教育的领导制度。

“倡导科学诚信是大学校长的社会责任”。[8]为此只有高职院校的各级领导认识到诚信对于建设良好校风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性,才能把诚信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有效地对大学生诚信教育进行统筹安排、管理和监督。

第二、加快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高校的各项改革包括管理制度的改革,要围绕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而展开。学校既是教育机构,又是教育和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机构,学校要善于利用包括规章制度在内的多种教育手段,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服务。例如考试制度和毕业论文设计作弊的处理等。

第三,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测评体系。引进经济领域的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成立相应的大学生诚信度的评估部门,构建大学生诚信度测评体系。首先,要确定诚信测评的要素,我们认为可把诚实、信用、正直、友善等道德品质列为测评的主要因素;其次,确定诚信度测评体系各级指标,即确定几项能反映大学生诚信度要素的具体事项;再次,确定诚信度测评的标准,把大学生诚信状况划分为不同的级别,对每一项指标定出不同级别的标准,以便参照定位;最后,选用诚信度测评的途径,可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议和社会中介机构评议等多种途径进行测评。通过诚信度测评体系可以考核学生过去、现在的诚信状况,并预测大学生个人诚信道德的发展趋势。

第四、建立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的诚信制度建设,一个较为紧迫的问题是要尽快建立学生诚信档案,这是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有效途径。大学生诚信档案建设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合理性原则;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三是教育性原则。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学习诚信评价、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等,评价结果与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本科保送、三好学生评选、入党申请考察等挂钩。学生的诚信档案是一种特殊的隐性教育方法,其建立过程就是确立诚信教育目标、目标内化、学生自我教育、学生诚信意识形成的过程,它能不断提醒学生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努力做诚信的事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诚信度。它是联系学校与社会的一座桥梁,也是诚信教育和诚信制度建设的一个结合点,具有加强他律和自律的双重效应,是培养大学生诚信品质的一个操作性强、实效性好、值得大力提倡的新举措。

2.7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新模式

当代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是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依靠高职院校来实现大学生诚信品质的塑造是远远不够的,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教育应引起社会、家庭及学校的普遍重视。,我们知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特点、功能与地位不同,它们之间是不能相互替代的,但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有优势。所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一体化的新格局,是比较理想的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都把育人作为自己的职责,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以学校诚信教育为主体,家庭、社会诚信教育为两翼的三位一体的大教育体系,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诚信教育动力机制,促使高职院校大学生诚信品质形成和发展。

第一,高校与家庭协调配合。首先,高职院校应主动加强同家庭的联系与沟通。学生所在学院或系部要定期把学生在校的学习及品行状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业及表现。学校还要了解学生家庭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学业较差学生的家庭结构和贫困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便在发放助学金、困难补助款、助学贷款时做到及时准确,公平,公正,帮助有问题或经济困难家庭的大学生树立起诚信做人、自立自强的信念。其次,家庭应支持、配合高职院校教育学生。家庭要经常与学校沟通,特别要与孩子在读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经常沟通,了解孩子的品行及学业状况,如发现有说谎、欺骗等不良的道德行为发生,应通过与学校的合作及时对其进行教育。再次,家长要时时处处做到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面对现实生活中大量不诚信行为,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回避问题,而是要与孩子共同探讨这些问题,思考对策,坚定其诚信道德信念,培养其道德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