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建筑施工员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施工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施工员论文

第1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

0引言

建筑业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从业人数所占的比重也一直高举各行业榜首。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对如何搞好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进行了探讨。

1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1人力资源组成复杂。在大部分建筑施工企业中,有实践操作能力高但学历低的老工人,也有高学历但缺乏工作经验的高校毕业生,还有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引进的专家型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正是这些不同层次的人才拥有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价值目标构成了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系统的复杂性。

1.2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建筑施工企业主要是以工程项目。其特点就是没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和生产部门,有较高的流动性强。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建设者的身份,依据每个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化其组织管理机构来适应地域情况、规模大小等的变化。其生命周期仅限在这个项目,当开始下一个项目的时候,机构有开始了新的调整。这些都决定了施工企业的流动性和布局分散性的特点。

1.3有关的人力资源评价信息的收集困难。因为施工行业自身的特点和国际市场的开拓,目前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除遍及国内,还涉及到国外。同时,许多的工程项目地域偏僻,基础设施落后,虽然我国目前信息传输比较发达,但是因为以上原因还是难以及时传递到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管理部门,使得信息的获得有明显的滞后性。这对及时全面评价人力资源的管理情况带来很大的困难。

2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明显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人事管理没有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不明显;人才使用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激励机制不完善,职工积极性难以调动;职工常年流动施工不能按时休假,夫妻常年两地分居的不人性化;人力资本投资严重不足,人才队伍素质有降低趋势;人力资源优化配置还不到位等。

2.2企业文化建设范围狭窄,内容陈旧,对员工的凝聚力微弱。多数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理解还很肤浅,也没有明确的价值观。由传统的口号式宣传演变而来的文化氛围反而造成僵化、保守、形式主义的形象,不能吸引企业外部的优秀人才。

2.3人力资源开发尚未形成制度化和规范化。重使用轻培训,即使培训也只满足证书而忽略培训效果考核,重经验轻潜力,影响企业新员工的士气及企业归属感,缺少员工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良好的机制能保证人力资源的供应及开发,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

2.4人力资源管理没有从综合、系统的角度来改进。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局限于人力资源部门,这样就容易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况,没能站到整个企业的高度,综合、系统地研究问题,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3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3.1在意识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只有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建立合理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平,为施工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更高的效益,促进企业进一步的发展。这之中的重中之重是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与水平的高低。只有实行标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例如利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搜集和整理有关人力资源的资料,然后进行合理分析,提出相应的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从而为企业的人才选用,培用和成长提供了客观的依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利用好人才资源,企业对人力资源部员工进行培训或引进经验丰富的人事工作员工,为公司的人力资源建设做好实质性的工作。

3.2塑造好的企业文化管理和技术是企业前进的轮子,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的翅膀。这里强调了管理和技术的重要性,而且更加强调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好的企业文化,能促使员工产生文化认同及强烈归属感,使企业士气高涨,为企业提高绩效,保留优秀员工及吸引外面的优秀人才起着很大的作用。目前,很多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的原因就是没有好的企业文化。颓废的、消极的企业氛围,以及低俗的文化很难让优秀员工产生认同感,继而影响员工绩效。

3.3高效人才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在约束员工行为的同时,全方位地激励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在目前大部分的施工企业中,激励手段主要是与薪酬挂钩。从目前来看,这种激励手段还是卓有成效的。但是,在日渐发展的当代,青年人要的不只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对精神上的追求,以及是否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因此,施工企业在激励员工精神上的满足时,应加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忠诚度。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指出,人们满足了基本需求后,会更加注重社会、集体的认同感。因此,人力资源的激励方向应转向提高的员工的忠诚度和提高员工自身价值上来。让员工在参与企业管理的同时,体会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公,极大地提高了自身工作的积极性。在激励模式的探讨中,我们应该结合中国当前企业的实际情况,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经验,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减少员工离职率,将员工与企业捆绑在一起,更好的稳定人才队伍。

3.4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合理规划员工职业规划。施工企业主要是不断创新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每一位员工,加大对员工的指导性。加大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投入,提高两者的沟通并指出要加强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中心,提高管理者和员工的双向沟通;加强员工培训,既为自己建立了稳定的人才队伍,也提高了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对外竞争力。例如国内某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企业里挑选出若干名外语基础好、有一定现场施工经验的年轻技术员到某名牌高校进行外语、国际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培训,经过一年后,这批人员不但熟悉了国际工程惯例及相关国际工程管理知识,而且一次性全部通过WSK考试,企业也为自己开拓国际工程市场建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由此可见,通过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企业和员工实现了双赢的局面,有效地进行了人力资源管理。

4结束语

总之,施工企业需要加大财政和物资的支持,改善企业间的人才竞争。当企业水平不够的时候,有可能会危及到企业的环境。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许多不规范的操作。若想在建筑市场开拓市场,促进自身发展,不仅要提高财力、物力方面的竞争力,更要关注企业人才方面的竞争力,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大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虽然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在这方面水平还存在不足,但通过加强认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就能做到利用后发优势,实现高效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王东升.《加入WTO对人力资源开发的影响》.2002(4).

[2]郝玉柱.《企业如何实施人本管理》.2002(3).

第2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1.1生产用水

作为施工企业,开工前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就要考虑给排水的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措施,如何从水源引水,尽量使水源铺设到工地的主要部位,以满足施工需要。

1.2城镇生活和公共用水定额

(1)城市砖混建筑、钢混建筑和市政工程用水定额单位是指每建筑平方米用水量。对用商品混凝土的建筑和市政工程定额值按0.8的系数折算。

(2)定额表备注栏中“不分区域”是指该项定额不分关中、陕北、陕南三大自然区域。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用于砼养护、砌体抹灰等用水是施工工地用水的最多部分,根据陕(陕政发【2004】18号文《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规定,工程施工用水选2000L/㎡建筑面积,同时按本定额3.2.3条规定采用商品混凝土时按0.80系数折算:例如某工程建筑面积为3万平米,故本工程施工用水定额:2000L/㎡建筑面积×0.80=1600L/㎡建筑面积;本工程的施工定额总用水量:1.6t×30000㎡=4.8万吨。

1.3生活用水

人的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水的使用,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作业工人的生活用水也是作为作为建筑施工工地用水的主要组成部分,根据国家标准GB/T50331-2002《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标准》,陕西地区城市居民日平均生活用水量为85~140L/d,即2.43T/月。考虑到施工现场为集体生活,厨房、厕所、浴室等用水均为集体统筹使用和综合利用,故将住施工现场生活区的人均月生活用水定额确定为2.0吨。同为上述工程,生活用水计划总量:现场生活区住400人×2.0t/月×24个月=1.92万吨;办公区用水定额:根据陕(陕政发【2004】18号文《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规定,办公区人均日用水量选50L/d。办公区用水总量:0.05t×30d×24个月×20人=720吨;故本工程计划用水量为48000+19200+720=67920吨。

2节水措施应用

2.1将节水指标纳入劳务合同条款

劳务公司作业工人作为用水大户,所以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增加定额用水条款:根据进场施工人数,生活区每人每月平均额定用水量为2.0吨,节余部分给劳务分包方一定奖励,超额使用,按水价加倍收费,可以加强工人在节水方面的自主意识。

2.2用水计量考核记录

在生活区、工作区、工作区厕所、办公区分别安装水表,单独计量,按月抄表,便于考核。

2.3施工现场给、排水系统合理适用

(1)给水系统: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用水平面布置,供水系统成枝干状到各用水点。通向的楼层施工用水、消防用水的立管,兼用工程永久消防立管。其中,施工消防用水,采用工程设计中的水池蓄水,经水泵供向各楼层。施工现场大门内的汽车冲洗槽用水,由自来水一次供到后,由三级沉淀后循环使用,自来水仅起补充作用。

(2)排水系统:①施工用水排放:楼层施工用水的排放,主要在主体结构中砼养护阶段,其施工用水排放,汇集到地下室,利用工程集水坑沉淀后,用于砼养护。施工现场的雨水排放主要汇集到大门入口处的洗车槽沉淀池,储蓄使用。②洗车槽污水排放:洗车槽的沉淀泥砂清除后,可用于回填土。三级沉淀池的水位达到溢水高度时,从溢水口流出的水可进行二次利用洗车。③办公区污水排放:办公区厕所的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办公区雨水汇集到大门内的排水沟,经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④生活区污水排放:厨房污水排至隔油池,除油后排至市政污水管网。洗衣台的污水排向厕所,减少厕所冲洗用水。生活区厕所排至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3)节水器具:办公区、生活区应采用节水器具,节水器具配置率应达到100%。

(4)施工现场的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分别计量。供水计量分别安装计量水表,接入总表1块、各生活区、各办公区、各施工区和生活区厕所均各设1块。

(5)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施工现场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和预拌砂浆。

(6)砼养护节水措施:①基础顶面、现浇板面,初期覆盖塑料薄膜,后期覆盖棉毡洒水养护。②框架柱拆模后用塑料薄膜包裹,并淋水养护;③剪力墙面,淋水养护。④框架柱顶、框架梁侧面等难以浇水养护的部位,喷无水养护液。

(7)确保管网和用水器具无渗漏。供水管道、管件安装后,打压试水合格后方能使用。指定专人检查维护,确保管网和用水器具无渗漏。

(8)公用厕所使用节水装置。生活区办公区施工区均设有厕所,蹲便采用脚踏式冲洗、小便斗采用红外感应式冲洗或其他手动冲洗装置,比自动冲洗设备减少浪费。

2.4水资源的利用

(1)基坑降水应储存使用。如工程需要基坑降水,可对基坑降水储存,用于砼养护,道路冲洗等用途,如工程因为地质原因需要地下水回灌,可将基坑降水直接用于回灌。

(2)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驶出施工现场的土方运输车、砼罐车等各种车辆,在大门内车辆洗车台集中冲洗、冲洗水循环利用。

2.5施工现场雨水收集利用的设施

施工区基坑顶场地硬化部位的雨水经排水沟流向大门内洗车槽沉淀池,沉淀后可用于清洗进出车辆,防止带泥上路。

2.6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减少使用自来水

为减少扬尘,现场绿化、路面降尘用水,部分使用经沉淀后的降雨。

2.7生活、生产污水应用

浴室、洗衣台的排水设置专门管道可直接冲洗厕所。总之,就是将施工现场的用水尽可能的二次利用,以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3总结

第3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渗漏问题居住环境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水平的不断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得到了一定提高,但是,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建筑项目的增多,一些施工漏洞在不断变得增多,这为建筑安全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多麻烦。其中,渗漏现象是比较常见的。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措施,以表现做好建筑物防渗工作的重要性。

在许多的建筑住宅中,会时常发生房屋的渗漏现象,尤其是厨房和卫生间的渗漏问题非常严重,主要发生渗漏的部位集中表现在厨房、卫生间的墙体根部,烟气道根部,楼板的排水管道周围、地漏的边缘缝隙处,以及门口处返潮等。

一、建筑物工程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表现和特征:

在很多的高层住宅户内还时常出现卫生间门口返潮的现象,往往很多人不在意,其实这种现象为渗漏的出现带来了隐患。但经过实地的对厨房和卫生间的现场勘察表现出了以下特征:发生渗漏最多的位置集中在有淋浴的卫生间里,在卫生间门口,如果是混凝土毛地面,还会出现扇形扩散的渗水痕迹;如果是装修之后的房屋,多为瓷砖或木地板地面,会发现瓷砖缝有水的痕迹,木地板会翘曲变形;卫生间门套下部会发生潮湿变形,严重的墙根部位墙面也发生潮湿、墙皮脱落的现象。

通过对该处大量漏水部位进行的查看,在对建筑内整户内的给水管、暖气管打压试水以后,发现建筑的给水管、暖气管没有出现渗漏的现象。经房屋住户反映,卫生间在淋浴以后,出现渗漏的现象明显,但是如果长时间不淋浴,卫生间地面就没有明显的水渍。

淋浴水经卫生间瓷砖缝渗漏到防水层,防水层完好,但由于防水层找坡不合适,坡向门口或找坡不明显,水会沿着防水层上面、瓷砖下面粘接层的缝隙逐渐向低处蔓延,到门口,由于防水层没有上翻,或上翻不彻底,或门口处未在防水基层上留设防水阻水台,而面层上的瓷砖止水台或过门石(或过门砖)无法阻挡水蔓延,水会从卫生间门口继续渗出,造成扇形扩散面,相邻木地板、木门套受潮变形。更甚者管道集中自门口进入卫生间,多数情况需剔凿,找平及防水施工难度较大,防水的质量难以保证。

二、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主要原因

(一)管道的预留洞位置不易保证封堵和防水施工质量

在建筑物中管道的预留洞一般都设在厨房或是卫生间的边角处,在建筑主体进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往往由于疏忽和遗忘,出现了很多的施工错误,对建筑各个部位的检查不够到位,尤其是不在意管道的预留洞口的位置的合理安排,致使管道的预留孔洞的位置不准确,还存在很多的遗漏现象,在对管道进行安装时出现大面积的剔槽,使楼板混凝土的整体性遭到破坏,同时管道封堵质量较差,由于在边角处,防水施工不便,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致使渗漏现象的产生。

(二)管道封堵的不规范操作

一般的,建筑物给、排水管道及预留洞混凝土都比较光滑,在管道安装完成以后,由于工人对预留孔洞的封堵质量缺乏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人为认为封堵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未对孔洞进行充分的凿毛、甩浆并提前湿润,兼之在对洞孔进行封堵时混凝土振捣不足,致使混凝土密实度不够或混凝土自身质量不过关,造成混凝土或砂浆和管壁及预留洞间结合不够严密,出现裂缝,致使上下层间顺管道出现渗漏的现象。

(三)烟气道封堵不规范操作

一般厨、卫间烟气道在层间对拼连接时都会有缝隙,兼之封堵时同预留管洞封堵一样未予高度重视,同时烟气道一般紧靠墙边,由于烟气道与墙体缝隙的封堵不到位,兼之此处防水施工质量很难保证,造成根部渗漏也非常多。

(四)防水工程施工不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找平层施工会时常出现忽略地面找坡的现象,在建筑物阴角接茬的地方,尤其是阴角的圆弧方面做得不够好,一些管根、烟道根部施工方法不规范,由于忽视找平层施工质量,找平层出现粗糙、裂缝、起皮、空鼓等,兼之防水施工时找平层过于潮湿,杂物清理不彻底,造成防水不能有效成膜,影响防水质量和寿命。施工人员质量意识薄弱,常常不按规范进行施工,防水层的厚度和高度达不到标准,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还有一方面,成品的保护不得当,由于厨、卫间施工的工序比较多,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各工序操作人员保护意识较差,使防水层极易遭受破坏,兼之未及时修复,造成防水破坏渗漏。

二、对于建筑工程厨房、卫生间渗漏问题的解决措施

虽然建筑工程厨、卫生间渗漏问题被视为建筑工程常见的问题,但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新型建筑材料的不断出现。为厨、卫间渗漏问题的预防及根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方法。首先要对设计源头加以重视:在建筑设计中要对各楼面间的标高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卫生间的地面通常比室内地面低2到3厘米。在对卫生间现浇板施工时,应采用基层防水措施,在卫生间墙板底部做一道上返高150毫米的混凝土止水台,施工时要与现浇板的一起浇筑。对各种管洞提前做好排版,做到预留位置合理化,要尽量减少在板上凿洞口,留下渗水隐患。

在安装水暖的施工设计中,卫生间管道可以设计成下沉式的、垫层式的和管道墙样式的3 种给水和排水管线暗装的布管方式,在施工时根据设计选用合理的管道安装和防水方式。下沉式布管方式是使卫生间的局部结构出现下沉,可以在下沉的楼板面上进行防水工作,要按照建筑设计标高和坡度对给水、排水管道的安装进行设计,并将混凝土预制板进行架空设置,找平后再做一层防水和面层的处理工序。根据工程实际的实施情况,可以采用轻质材料进行防水层和面层的填实,这种材料可以代替架空的混凝土板。垫层式布管方式则是将给水、排水管道设计在轻质材料的垫层中,垫层的高度要控制在15到20厘米之间。因为房屋中居室地坪与卫生间地坪存在高差,所以应选用性能优越的多通道地漏。这两种防渗漏的方法能够达到水平给水,并能使排水管的敷设控制在本户房间内,有效的避免了检修时影响到邻居的状况。管道路墙式布管方式是在卫生间的洁具区域曾设一堵面墙。间隔 20厘米左右,形成布置管道的专用空间,户内排水干管的标高要比本户的楼板高,卫生间内给水和排水干管、水平管以及竖向管都敷设在建筑的夹墙内。这种方法大多试用于面积较大的扇形卫生间。

厨卫间在瓷砖镶贴时,一定要将瓷砖贴牢固,严禁干铺,因干铺易造成大量水积存于瓷砖下的基层内,长期积存,得不到有效排放,极易造成向防水薄弱环节渗透,并通过毛细现象出现毛细水的上窜,兼之门口处防水阻水台施工不当,进而造成门口处或墙体的渗漏,墙面起皮、脱落等。卫生间门口务必要做好防水层上翻,并在门口处形成防水基层的阻水台,使门口处防水形成一定的有效高差,进而阻断厨卫间的水向门口外侧蔓延。对于卫生间门口处防水封闭推荐的节点设计如下图所示:

防水层下的找平层施工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找平层的过程中同时要进行找坡层的操作,一定控制好坡度,找平要以出口或门口为水线分别向地漏找坡,坡度一般控制在1~2%最合适,要严格的按照设计为准,并在卫生间阴阳角的位置做好圆弧。如果施工材料采用聚氨酯等防水涂膜材料,管根周围的找平层就应该做成倒圆弧的形状,这样在防水施工时,可以将涂料灌人倒圆弧中,增加了防水层的厚度,为水的通行设置了一道屏障。防水层施工时要对过程加强控制,涂料的次数、厚度和高度都要达到设计规范才行,各个环节都能达到规定的标准。同时要加强厨卫间防水施工成品保护工作,在各工序交叉施工时,严禁随意剔凿、破坏,一旦破坏后要及时修复,以减少施工漏洞的出现,从根本上杜绝渗漏现象的产生。

结语:

本文对建筑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漏现象的原因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表现了加强施工中的质量监控,做好厨房、卫生间渗水点的检查和防护,以及加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建筑厨房、卫生间出现渗水现象。希望这些建议对建筑单位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1]夏伟.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J].山西建筑,2010,36(8).

第4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要求,措施

 

汇龙·清河湾小区位于山东省滕州市市中心,规划建筑面积18.94万平方米,笔者在清河湾小区的建筑节能施工中总结了一点经验,提出了一些节能有效措施,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1节能建筑施工要求

一般来说,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图或节能设计专篇,结合其特殊性,制定施工方案,设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保证必需的施工周期。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2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2.1墙体施工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圆孔顺墙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等现象。

现场施工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等。

2.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超轻陶砂、聚苯乙烯颗粒、浮石、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部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

①基层应清洁、修平、湿润处理。

②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护角。

③每次抹灰厚度10mm左右为宜,当底层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

④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聚氨酯泡沫塑料、各种部位材料等一般采用喷涂施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喷涂前基层应清洁、干燥、平整,要特别注意保温涂层的均匀一致和厚度达标。要注意喷涂距离角度、速度和流量。

干挂工艺:一般采用外保温,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利用空气层可大大提高隔热和防水性能,但由于建筑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多层住宅很少采用,干挂系统要考虑风力、地震、温度、雨水、大气腐蚀、耐久性等不利因素,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强度,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与墙体锚固的可靠性、连接节点的质量、金属件的防腐、防水措施等。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使用机械锚固。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丝将外层的钢丝网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3种。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应用面在不断扩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施工中尚需注意以下环节:

①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或加机械锚固时,需在内墙表面设平薄板、钢丝网粉刷层等防护层。施工时应保持粘结面平整、清洁、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上层无施工水下渗。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从阴角开始。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和便于贴面。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热桥”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论文格式,措施。。

②外置式保温,通常将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保温板用粘结荆或锚固件将其与面层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内设加强网,聚苯板作保温层用耐碱玻纤网聚合网水泥砂浆作面层,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用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作面层。

2.3门窗安装施工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封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层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性等性能指标。

②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封的门窗扇不能上墙。论文格式,措施。。

③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密封膏挤注。论文格式,措施。。

④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

⑤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2.4保温屋面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屡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3、结语

综上所述,节能建筑的墙体、屋面、门窗的保温隔热施工是节能效果的关键,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执行,做好各质量控制点的验收。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人们的居住环境品质,实现建筑节能的目的。

第5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要求;措施

笔者根据在建筑节能施工中总结的一点经验,提出了一些节能有效措施,下面就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

1 节能建筑施工要求

一般来说,节能建筑主要从外墙、屋面、门窗等方面提高维护结构的热阻值和密闭性,达到节约建筑物的使用能耗的目的。施工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应根据节能建筑设计施工图或节能设计专篇,结合其特殊性,制定施工方案,设立有效的质量控制点,严格按操作程序施工,保证必需的施工周期。加强施工操作人员的岗前培训和施工技术交底。

2 节能建筑施工技术措施

2.1 墙体施工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垂直方向且圆孔顺墙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等现象。

现场施工员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04)等。

2.2 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粘结性差,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超轻陶砂、聚苯乙烯颗粒、浮石、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部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

2.2.1 基层应清洁、修平、湿润处理。

2.2.2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护角。

2.2.3 每次抹灰厚度10mm左右为宜,当底层表面有一定强度后再继续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

2.2.4 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聚氨酯泡沫塑料、各种部位材料等一般采用喷涂施工方式。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严格控制施工环境温度,喷涂前基层应清洁、干燥、平整,要特别注意保温涂层的均匀一致和厚度达标。要注意喷涂距离角度、速度和流量。

干挂工艺:一般采用外保温,不仅保温效果好,而且利用空气层可大大提高隔热和防水性能,但由于建筑成本较高,一般用于公共建筑,多层住宅很少采用,干挂系统要考虑风力、地震、温度、雨水、大气腐蚀、耐久性等不利因素,保证体系的稳定性、强度,施工中要特别注意与墙体锚固的可靠性、连接节点的质量、金属件的防腐、防水措施等。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使用机械锚固。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丝将外层的钢丝网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3种。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应用面在不断扩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施工中尚需注意以下环节:

(1)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或加机械锚固时,需在内墙表面设平薄板、钢丝网粉刷层等防护层。施工时应保持粘结面平整、清洁、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上层无施工水下渗。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从阴角开始。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和便于贴面。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热桥”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论文格式,措施。。

(2)外置式保温,通常将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保温板用粘结荆或锚固件将其与面层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内设加强网,聚苯板作保温层用耐碱玻纤网聚合网水泥砂浆作面层,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用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作面层。

2.3 门窗安装施工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封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层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2.3.1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透性等性能指标。

2.3.2 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封的门窗扇不能上墙。论文格式,措施。。

2.3.3 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密封膏挤注。论文格式,措施。。

2.3.4 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

2.3.5 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膏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2.4 保温屋面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屡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用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第6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基于工作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思路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规格以及培养过程和方式的总体设计方案,是教育机构为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要实施的一切活动及其安排的总体规划,具体规定了专业培养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所需教学条件以及实施教学和评价的建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的纲领性和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但是传统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环节存在一些问题。第一,课程设置不合理,一般先上完理论课,再进行相应课程的实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相关知识未能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不利于学生掌握理解,往往学生实训时,理论课内容已经忘记。第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根据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教学,老师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第三,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职业岗位工程内容相一致。所以急需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制定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基于工程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思路应当如下。首先,专业教师通过各种途径进行行业情况调研

通过电子邮件、电话与已毕业的本专业学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人数比例、工作岗位及专业知识需要等情况;2. 请企业老总们来校参加专业设置的研讨会,提出本专业课程设置看法与对学生的要求等;3. 专业教师下企业进行走访,了解行业最新发展状况及急需专业人才。其次,专家及专业教师根据对行业调研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确定本校建筑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岗位群工作任务及所需的职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相对应的行动领域,根据行动领域确定学习领域即确定课程体系。最后,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所需的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确定

通过专家分析该岗位群的各岗位的主要职责、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归纳形成各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以此归纳出具有代表性的职业行动领域及相关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2、确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归纳确定行动领域

行业专家通过调研结果分析,再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与确立施工员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比如:施工准备阶段的“图纸会审”、“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阶段的“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工程施工”……等等。根据典型工作任务来构成施工员岗位行动领域。

3、根据行动领域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选择典型职业行动领域中有教学价值的并考虑建筑工程的施工特殊性、复杂性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影响,将行动领域转化成学习领域。形成了“课证融和、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专业学习领域分为三大模块:一是基本能力课程,二是专项能力课程,三是综合能力课程。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

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彻底改变传统的以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基础的课程设计理念。在实施中实训室建设是关键。实训室的建设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平台,在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载体。统筹规划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对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有力支撑。我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在2010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性专业,在项目建设期内规划设计校内实训基地(下设4个校内建筑实训中心),使校内实训基地建筑面积达3000㎡。建立一套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满足岗位实境训练的需要。其中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建筑识图实训中心、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训中心、建筑施工实训中心满足专门技能训练的要求;建筑施工管理实训中心满足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还建设了25个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一套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满足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的需要。

 

四、结束语

    基于工程过程导向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是按照行业调研、岗位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培养方案实施平台建设等流程进行的。从2008年开始我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建筑工程专业几门课程分别获得省、市级精品课程;发表关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论文数篇,申请校级课题1个。大部分的课程按照基于工作过程来进行教学,所培养的学生获得企业一致认可。

参考文献:

.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第7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现状,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分析高职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施工技术》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与市场需求相吻合的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体系,从而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0引言

《建筑施工技术》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对于高职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在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n随着近几年高职类院校的不断发展,学院引进了大量的高学历的优秀毕业生担任授课任务。对于刚参加工作的教师来说,由于一直没有从事过建筑施工的任务,也缺少与建筑企业保持长期有效地沟通,始终保持在原有的课本知识。2)现在各高职院校采用的《建筑施工技术》教材种类繁多,但多沿用原本科院校教材或是在其基础上进行的适当更改。教材还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体系,缺乏必要的实践案例,已不能适应高职院校本专业的发展要求。3)以往《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常采用板书加挂图的方式进行。4)对于实习实践教学环节,以往仅仅安排几次无针对性的现场参观,大多也只是走马观花。学生根本学不到实践技能和现场施工过程。

鉴于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其在培养目标中的重要地位,我们对该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改革探索,并对它进行了比较深人的研究,联系实际,集思广益,结合目前高职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对《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构想。

1以就业导向促进高职建筑施工技术教学改革

1.1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1.1.1传统施工工艺

对于传统施工工艺的教学现已经很成熟,但是理论教学课时偏多。大部分时间,学生都是在教室里上课,很多学生最后学完这些内容后,都没能进行现场的操作,只是停留在理论表面。所以,通过增加实践实训课时,学生自己动手,老师从中指导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完成各类施工任务,并让学生根据各类验收标准彼此之间进行评判,加大学生的感性认识,能更好的对各个传统施工工艺进行学习。

1. 1.2新型施工工艺

对于国内一些已较为成熟并广为应用的新型施工工艺,在教学当中介绍的较为简单。通过对地基处理新工艺、脚手架新技术、新型模板技术、钢筋新技术、预应力新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新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建筑屋面新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使得学生能及时了解最新的一些施工方法,并能掌握其施工工艺,为将来进行施工设计做好准备。

1. 1.3精品工程施工案例

通过对一个已建工程的实例进行综合性的讲解,对工程的每个分部分项工程,从质量要求、精品策划、过程控制到质量验收检验标准这四个方面对工程的每个施工环节进行解读。让学生系统的了解并完成一个工程的各个细小环节的准备、检验及处理方法。

再通过对一个实际在建工程的参观及其现场施工负责人的介绍讲解,让学生深人了解幸全、材料、资料、质量、施工等几大负责人的工作任务及其在现场日常中的工作。

1.2教材建设

以往采用的教材中多为应用较广的成熟施工技术,采用较早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介绍一些传统施工工艺,十几二十年都没有什么变化。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不断涌现,一些已经成熟而且应用广泛的新型技术却未在教材中加以反映。同时实习实践指导书等资料也不完善,大多是沿用其配套资料。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弥补教材的不足,我们通过长期的积累,依靠相关老师的努力,以及施工企业技术骨干的协助,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新教材在吸收最新的施工技术的同时,在每章后面都增加了新的施工工艺标准以及相关工程实践的典型案例,通过对这些标准和典型案例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课堂教学的内容。同时,我们也对实习实践指导书进行了修改,并对每次的实习实践进行反复的讨论和修改,使得实习实践环节更为成熟有效,使其更具有专业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1.3师资建设

对于这一门实践性、专业性极强的课程来说,要求任课教师除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实践经验。所以,老师除了要改进授课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外,加强实践方面的锻炼显得尤为重要。根据我院的学科发展规划和教师中长期进修计划,以学院资源和社会各种资源为契机,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到施工现场进行为期一年半的锻炼,参与实际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以此来提高教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另外,在施工现场聘请了一些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授,定期到学校举办大中型工程项目施工方面的专题讲座,以此来增加学生的认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巩固学习效果。

1.4实训条件建设

单纯的课堂讲授和短时间的现场参观实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作用有限,大多数的施工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在校学生去现场短时间实习。经过学院和系里领导的研究,在学院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现已在院内建成近1 500澎的校内仿真实训场所,提供了土石方工程、测量工程、砌筑工程、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屋面防水工程、楼面防水工程、装饰工程等主要工程工种的实际操作场地及常用设备陈列室。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部分的理论学习之后到实训基地进行该部分的实际操作及操作设备的介绍,以此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操作完成后,还要严格按照现行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指导学生对已完工的工作进行质量验收,让学生切实做到“干中学,学中干”,并对部分学生推荐去校企合作单位进行现场实践实训,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施工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1.5教学方法手段改革

近几年我们在教学中加大了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在几个大的施工企业帮助下,将一般的施工工艺、关键工序和设备使用拍摄成照片和片断录像,再利用PowerPoint等专业软件结合教材内容,认真编辑制作成CAI课件。通过自制的课件给学生进行演示和讲解,既直观、感性地传授了专业知识,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在《建筑施工技术》授课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相关学科知识,如建筑力学、建筑材料等。在授课期间将相关学科知识穿插在过程之中,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原有的知识,将新旧知识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使得日后的施工实践有理有据。

第8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 人才培养模式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其内涵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一定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为实现某种规格的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是对某类教育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途径、培养方法等要素的综合概括。简单地说,它主要包括“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两大基本问题。①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②《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提出“深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③《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 指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④对高职院校而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密切相关。

2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从2006年开始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经过五年的实践与探索,构建了“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定实效。

2.1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以面向建筑企业一线从事技术管理工作的施工员、监理员、工程管理员、造价员、资料员岗位为出发点,从职业岗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入手,开展职业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过程调研和分析,构建“课证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建设与职业情景相一致的仿真环境、完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全方位改革,形成基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

2.2 “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工学交替,校企第一次循环,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第1~2学期,学生首先在学校一体化教室学习职业基本素质课程和部分职业能力课程,然后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入职锻炼,针对将来的职业岗位环境,体验职业工作,通过校、企双方共同的考核后获得“职场体验测评合格证”。在此培养阶段,学生在学校一体化教室和校外合作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岗位基本技能,实现“理论—实践”的第一个辩证性循环。

(2)工学交替,校企第二次循环,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能力。针对施工员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在3~4学期,开设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主体工程施工、屋面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专业职业能力课程,组织学生在建筑施工实训中心反复进行专项技能训练,以项目任务为载体,实施“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开展一体化教学,用以过程为重点、与国家职业资格考核标准相融通的考核评价体系实施评价;然后安排学生利用暑期到合作施工企业参加1个月的实境训练,在企业兼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务,通过企业考核后获得“工作经历证书”。在此阶段,学生在校内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内学习型生产实训室和校外合作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岗位专项技能,实现“理论—实践”的第二个辩证性循环。

(3)工学交替,校企第三次循环,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在第5学期,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完成施工成本控制、施工组织管理等岗位综合能力课程的学习,实行对综合技能的实效考核评价,要求学生必须在进企业顶岗前通过一项建筑行业组织的职业资格鉴定,获得相应的土建施工员“职业资格证书”。

在第6学期,学生在校外企业选择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的岗位,校外顶岗实习6个月,结合顶岗工作完成毕业论文,进行岗位综合能力训练,并提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接受双重管理和考核,以企业现场管理为主,学校通过校外顶岗实习管理系统进行监控;以企业的考核为主,考核合格后获得“顶岗实习鉴定证书”,最终实现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在此阶段,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和校外企业之间完成工学交替,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实现“理论—实践”的第三个辩证性循环。

从第一个辩证性循环到第二个、第三个辩证性循环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更高一个层次的循环。第一个循环是基础,第二个循环是发展,第三个循环是综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校企三循环,使学生完成从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锤炼等阶段角色的转换,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逐步提升。

2.3 “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

(1)以校企合作为抓手,体现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要求构建“课证融和、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职业性属性;“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建筑施工过程,采取“校企三循环”教学实践,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性属性;“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充分体现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开放性属性。

(2)以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按照职业能力成长规律设计课程体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的实质是由校企两个育人主体在校企两个育人环境中培养人才,通过“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锤练”三次循环,分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同时,在教学活动中还融入了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指导与规划等基本素质教育的内容,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共同培养和提高。

(3)以“双证书”为载体,将国家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纳入到课程教学中。在课程标准中导入国家施工技术标准和职业岗位标准。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和完成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选取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涵盖“建筑工程施工员”、“建筑工程资料员”、“建筑工程安检员”、“建筑工程质检员”、“建筑工程造价员”、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及考点,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学生获得 “岗位证书”通过率达95%以上。

(4)以“工作经历证书”为着力点,改革实训考核方式。在“职场体验、实境训练、顶岗锤练”三次循环的过程中,由企业和学校对学生共同考核,主要针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知识运用、岗位能力表现、工作态度和成果等做出评定,符合条件的由校企联合颁发“工作经历证书”,既是实训考核方式的重要改革,也是实践经历证明和就业参考,能够提升学生的就业资本。

(5)以专业资源库的建设为途径,构筑开放的教学资源环境。紧密结合建筑市场对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整合学校、企业、行业三方资源,合力打造具有“跟进发展、产教合用”的专业标准和共享型教学资源库,使之能直接服务于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同时又能服务于在职建筑工程从业人员,成为全面实现自主学习的平台。

2.4 “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1)明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工程建设领域第一线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构建“课证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紧紧围绕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以施工过程为导向,对相关岗位或岗位群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明确学生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并着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性发展,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将职业资格考试大纲与现行课程标准相融合,构建“课证融合、能力递进”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综合素质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两大类,综合素质课程包括基本素质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包括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项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3)创新任务驱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实施与“工学交替、校企三循环”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的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在“仿真企业环境+真实企业环境”的条件下实施教学,寓教于学、寓学于练、寓练于做,保证学生校内学习内容和实际工作内容一致,学习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一致,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针对岗位、流程、任务的实践,真正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专业知识与技能到职业岗位技能的转化。

(4)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编写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工学结合”教材。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吸纳企业一线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参编,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工作情境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知识直接融进教材。同时,在教材内容中有机导入国家施工技术标准、建筑行业岗位职业标准和岗位培训教材内容。

(5)打造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以培养具有建筑工程执业资格的骨干教师为重点,通过境内外培训进修,提升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以“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为途径,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聘请建筑企业技术和管理骨干到学校兼课;打造一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校企互通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

(6)建成与建筑施工工艺过程相适应的校内实训工场,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按照“实训设备贴近企业设备、实训环境贴近工作环境、实训项目贴近工作任务、实训过程贴近工作过程和实训基地功能多样化”的原则,以学校为建设主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加大对校内实验、实训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建、扩建实验室和实训室,购置新型和先进的设备仪器,不断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同时与广州番禺区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广州番禺建安公司等10家建筑企事业单位共同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

(7)改革教学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教学考核改革,重视过程监控,遵循“能力与知识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应会与应知并重”的考核原则,确定专业理论考核和职业能力考核的权重,并结合企业考核标准确定能力考核要素,做到专任教师考核、兼职教师考核、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与企业人才标准的“近距离”接轨。

(8)完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与企业共同开展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长效机制的探索与研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联系制度、顶岗实习前的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制度,强化顶岗实习过程控制,将理论教学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以制度建设保证半年以上顶岗实习的效果。

第9篇:建筑施工员论文范文

   【摘要】1.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建筑精品2. 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3.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4. 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我,1999年12月认定为助理工程师,先后工作于河北省第二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唐山现代建筑工程有限公司,XX年9月在唐山现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技术质量科任科长。在此期间,我努力钻研专业技术知识,在技术管理过程中努力推行“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对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倾注了满腔热情。任助理工程师专业技术职务以后,先后在丰南市国税局群体住宅小区工程和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中担任技术负责人,这两个工程竣工以后均被评为唐山市优质工程,而且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在评为市优工程的基础上又被评为XX年度河北省优质工程。在施工一线锻炼的几年中,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了业务能力。作为公司的技术和质量管理部门,在公司经理和公司总工程师的直接领导下,对技术管理一丝不苟,对工程质量从严控制。经过数年的努力,公司已建立了严格的管理体系,并且获得了国际承认的建筑施工企业的三大认证: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认证、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认证,是河北省第一家获得三个认证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五年来,在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过程中,也使个人的专业技术能力得到了充实和提高。总之,五年来自己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也存在着很多有待提高的问题。

   现对几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如下:

   一、        积极推广使用“四新”技术,营造建筑精品

   1999年12月,我在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项目部任技术负责人。工程质量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而要想获得好的工程质量,就要求技术管理人员要具有创优良工程的先进意识,作为该工程的技术负责人,由我牵头,首先着手建立、健全项目部的有关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按照项目工程施工方法,以我为首,将工程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专业技术岗位,在按照技术岗位的要求组织施工。先后建立了技术复核制度、工程质量检查制度、隐蔽验收制度以及质量通病控制措施和半成品保护措施等一系列有益于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制度。根据本工程大开间及混凝土浇筑量大的特点,模板支撑选用工具式快拆体系,配合使用覆塑竹胶合大模板,保证竹模板间隙不大于1mm;接缝高低差不大于1mm,表面平整度不大于2 mm,顶棚可取消抹灰工序,既可以节省水泥用量,又可以彻底根除顶棚抹灰空裂的质量隐患,取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内外墙瓷砖表面平整、洁净、色泽协调一致,接缝填嵌密实、平直、宽窄一致,颜色一致;屋面防水层细部均经过精心处理,做法一致、美观;门窗表面洁净,无划痕、碰伤,涂胶表面光滑、平整、厚度均匀,无气孔;楼梯踏步相邻两步宽度和高度差不超过10mm,齿角整齐,防滑条顺直。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和国家规范、规程和通用图集的要求施工,并按照创精品工程细部做法要求精心完成每一个分项工程,实现了“创高标准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通过对该工程技术工作的直接参与和控制,使该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效益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唐山一中第二教学楼工程荣获XX年度最佳优质工程(金牌奖)及XX年度河北省优质工程奖。

   二、        努力钻研专业技术业务,做好本职工作

   自从到唐山现代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工作以来,各项工作干得更是出色。调任技术质量科科长之后,恰逢公司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由于时间紧、任务重,该同志自愿放弃个人休息时间,一心铺于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编写和修改工作中,加班加点,毫无怨言,充分体现了一个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总结我公司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经验,我形成了《浅析建筑质量管理体系》一文,并获得河北省建设系统科技技术论文一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该同志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基础,工作中如鱼得水,从施工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验收到施工技术资料的核查和管理,各项工作样样精通。在工作中形成的技术性文件和各种申报资料做得结构严谨、术语规范、见解独特、论断精僻,送到市里交流的技术性文件多次受到唐山市建设局、唐山市质量监督检测站有关领导的表扬,为企业赢得了荣誉。

   随着公司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公司领导决定启动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在上述两个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该同志又一如既往地投入到体系文件编写、初始状态评价、重大危险和环境因素辨识、管理方案的制定等工作当中,为企业顺利通过注册认证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参与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我个人也学到了国际通用的许多管理方面的知识,同时作为三个体系的内审员也时刻为三个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做出艰苦的努力。共2页,当前第1页1

   三、        推行无纸化办公,用高科技手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该同志在潜心钻研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努力探索和研究电脑的软、硬件知识,把微软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和AutoCAD系列软件成功应用于日常施工管理之中,在不断地学习和实践中,努力推进工程管理资料的无纸化管理,应用Word完成字处理工作,打印各种记录表格以及文字材料;应用Excel完成工程信息的存储和分析处理,为工程决策提供量化依据;应用PowerPoint制作培训用的电子幻灯片,运用现代化的多媒体形式,生动、活泼地讲解施工技术知识和施工构造常识,彻底改变了传统教育培训的方式,使高科技、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真正服务于生产和质量管理。Auto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在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使施工技术人员彻底甩掉了笨重的绘图板和铅笔手工作图的重担,使工程绘图变得异常轻松。

   我通过学习和钻研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积极动手实践,完成了企业内部计算机局域网的建设,使各个科室的计算机实现了资源共享,除了共享数据以外,还能够共享诸如打印机、绘图仪等硬件设备,节省了大量宝贵资金,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至于更深层次的应用,如共享Internet连接上网,利用Netmeeting实现视频会议等连接手段的应用更是前景广阔。这一切都为最终企业内部的文件实现无

纸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总结建筑业企业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经验,我写成了《建筑企业办公局域网-搭建实例》一文;为了适应企业科技技术文献检索的需要又写成了《用Web浏览器查询工程信息资源》一文,这两篇论文上报到河北省建设厅参加河北省建设系统科技论文评审,均荣获二等奖。

   四、        适应时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现代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补充新知识,不经常进行不间断的学习和交流,就不能适应企业技术管理工作的需要,就要被淘汰。为此,我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培训班、技术交流活动。在助理工程师任职期间,先后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各种专题培训十余次,获得质检员、施工员、安全员、土建三级预算师、资料员等岗位资格证书;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OSHMS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内审员资格证书;获得河北省建设厅颁发的贰级项目经理资质证书。通过各种继续再教育培训班,使我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同时也让我本人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以上是我近五年来从事的主要技术工作的情况,通过从书本上学习、从实践中学习、从他人那里学习,再加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确实有了较大的收获和进步。成绩和不足是同时存在的,经验和教训也是相伴而行。我将继续努力,克服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

    

    

   总结人:**          200*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