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山中访友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内容。

2.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思;

3.展开想象,感受作者情感,体味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心境,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品味重点语句,理清思路,了解文章的新奇的构。

课型:略读课

教法:谈话法、启发法

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

课时:一课时

教具:投影仪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阅读标题,揣测文章内容,猜测作者创作内容。

教师总结:

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作者,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查阅资料,扫清文字障碍

感悟内容:

1、作者在山中拜访了那些“朋友”?作者都是怎样称呼它们的?

2、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老桥——老朋友树——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这么多的“人”聚集在一起,真像是一个大家庭、一个大宅院、一个村落墟里,作者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员。哲人论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曾作过最高意义上的概括:“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这种哲理性的话也不难理解,人这所至,无不打上人的印记;人的发展理应符合人的自然本性。从自然景物幻化成亲朋好友来看,我们看到了自然的人化;从作者身心彻底放松,对自然景物的亲近与赏识,我们看到了人的自然化。人的自然化就是与自然同化,即通过回归的方式进入同化的境地

研读赏析:

你认为文中的哪些语句令你有所感触,请你找出来,与同学们一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合作探究:

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进山看了一路美丽的风景,可作者为什么却说成“山中访友”?

第2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

一、深情朗读,形象自生

语文教材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文中的人物心境、优美场景,一幅幅美的画面跃然眼前。如《黄河的主人》一文中,当朗读到“黄河滚滚,那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气势,令人胆战心惊”时,学生眼前就会浮现出黄河滚滚的形象,这种感官上的兴奋,随着文中内容的深入,学生就会惊赞。“他站在那小小的筏子上,面对着险恶的风浪……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骇浪,成为黄河的主人。”读了之后,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对艄公的肃然起敬之情油然而生,感情为之升华,领悟到了崇高的形象之美。

二、定准基调,情感自生

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如果我们教师能把握好课文的情感基调,这样也就基本把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语文课文中所要表达的情感都是不同的,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山中访友》,作者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了对大自然无限向往与热爱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该带着轻松、喜爱的心情去读,语调应轻快、活泼,读出与大自然的亲密无间;而《怀念母亲》一文则通过日记和散文的形式,表达对祖国母亲的爱意和对生身母亲无限愧疚的情感,朗读的时候应饱含深情、语速缓慢、语调低沉。文章是作者情感意志的表达,语文教师要善于“披文入情”,把暗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披露出来,只有做到文本细读,才能更好地把握情感,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才能做到运筹帷幄。

三、示范引领,创设情感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强调“以读为主,读中感悟”。教师在朗读指导中应该利用各种教学媒体手段,特别是教师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朗读的情境以助学生理解课文。在《梅花魂》教学设计上我做了尝试。课堂伊始,我问:“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以后,文章中的外祖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孩子们回答很踊跃,第一个孩子的回答就直接把我们带入了课文的重点段“外公谈梅花”。于是,我用课件出示了段落内容。请一个孩子朗读,其他孩子评议。孩子们对他的朗读不是很满意,并说出了自己的原因。作为教师,我尊重孩子独特的阅读体验。我表扬了有争议的学生,并指出他们说得都有道理。并及时用上了我事先准备好的“情境创设”——在激昂的音乐中,我激情澎湃地讲起傲雪斗霜的梅花,在严冬里开得那么鲜艳……而我们中国又出了哪些具有梅花精神的人呢……学生读出了“老人说梅”的热情洋溢、激情澎湃。在舒缓的音乐中,我讲起了一个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并为学生范读送别的那一段,让学生描述听读时脑海里所浮现的画面。孩子们立即泪眼婆娑,纷纷站起来描述临别的画面,说得动情,自然读得悲悲戚戚、催人泪下。我觉得自己在这一课上,利用媒体和教师语言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做得比较好。

四、朗读技巧,锦上添花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对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主要是对重音、停顿、语速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朗读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来自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在学生未真切感悟文本情感之前,教师纯技巧的指导是徒劳。教师只有让学生感悟文本的精义妙理,在与作者感情共鸣的基础上,对特别能表达文章中心或人物情感的重点词句再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学生才能更好地通过声音将作品中的“情”读出来。

如我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课文《詹天佑》一文时,其中描写詹天佑心理活动的句子,我着重进行重音的指导——“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学生读后,我示范朗读,我们在朗读这句话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词读得重一些,强调一些,如果能把这些词读好,那你们一定能把这句话读得很不错!

经过一番指导后,学生把“总是”、“第一条”、“一定”、“不但……还会……”等词读得强调了,詹天佑的爱国之情自然就读出来了。

学生在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后,教师再作朗读技巧上的指导,无疑对学生起到了引路的作用,学生能用朗读更好地表现自己对文本的理解。

第3篇:山中访友教学设计范文

长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个体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增进学生对母语的情感。针对农村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在课前教师需要做好常规预学、“2+”预学模式;在课中,教师可采用诸如以教材为本的拓宽探究、多元感悟的开放探究、寻找要点的引导探究等阅读教学策略。

[关键词]

农村小学;探究性;阅读教学

农村小学探究性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以课堂为场所,以课本为载体,以具体课文为内容,学生在课堂中能主动地感知、解读课文,自由地获取知识内容。由于经济、政治等发展不平衡性,农村教育发展存在滞后性。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看,普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语文阅读量严重不足,语文教材多半成为学生阅读的素材;二是注重强调完整的阅读文本的知识,限制了学生的阅读思维;三是线性安排阅读教学,把阅读教学引入繁琐分析和机械训练的“死胡同”。长期的语文探究性阅读,不仅能使学生个体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还能增进学生对母语的情感。因此,农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尝试从语文探究阅读教学实例入手,以课前探究性阅读预学与课中探究性阅读策略,来探求有效的语文探究性阅读。

一、小学语文课前探究性阅读预学

小学语文课前探究性阅读的策略就是不同形式的预学,即教师引导学生课前先自主进行探究阅读,以便有效提高课堂学习的起点。

(一)常规预学模式

常规预学是学生基本的探究学习的一种方式。学生自我探究离不开其与教材文本直接对话,因为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那些富有想象力的学生,实际上或多或少已经参与教材文本的生成过程,教师应适时引导,让教学文本内容处于不断被探究范畴中。为了便于学生课前有序进行自学探究,教师可以按文本内容设计“课前预习卡”。即:①借题发挥,质疑问难;②初读感知,研读生词;③书声琅琅,概括内容;④咬文嚼字,圈点批注;⑤各抒己见,体会情感;⑥查阅资料,沟通课外;⑦学贵有疑,引向深入。这种“七步走”的预学探究有条不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2+”预学模式

“2+”预学模式中的“2”指学生预学具体某篇课文都要完成两项基本内容:(1)熟读课文。认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最基本能力,是学生对母语文本的初步感知。认读过程中,学生不妨借助《现代汉语字典》工具书对生字、新词和难读的句子进行认真辨析和判断。第一学段的学生认字少,课文生字多,辨认过程慢,每分钟大约只能读80~120字,得读上两三遍才能完成任务。(2)圈画生字试读。具体谋篇课文中,部分学生总有部分字、词不太理解或者读不准,教师需要让学生试读。这样做一是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二是为学生识记生字提供支点。“2+”预学模式中的“+”指针对不同课文,提出不同预习要求。教师因课而异寻找教学与预学的契合点,指导学生预学。例如,预学《难忘的泼水节》要了解彝族的火把节,预学《祖父的园子》要了解萧红的《呼兰河传》,预学《观潮》要了解钱塘江海潮,预学《秋天的雨》要了解秋天有哪些常见的景色……

学生的预学探究展示,可以在课堂分享体验,比如教师问学生通过预学认识了哪些生字、知道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等,根据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和流畅性,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前预学;学生的预学探究展示,也可以是分层激励,使学生在预学成果的检验过程中,获得充分肯定和热情鼓励,让预学向深度和广度上推进。

二、小学语文课中探究性阅读策略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基于农村小学语文第一课时的课前预学策略,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的第二、三课时,依据学生认知水平与预学后的情况,教师不妨尝试以下几个教学策略。

(一)教材为本的拓宽探究

教材由于种种原因,供学生阅读的内容往往受到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说,教材为学生阅读所提供的文本也适当“留白”了。如果教师能激活学生课外储存的知识,让学生自主"补白",就能帮助学生有效拓展想象空间和提问空间。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拓展性内容供学生阅读。所选内容要尽量与文本形成结构化,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加大阅读量,使学生提问的“触角”尽量向外延伸,促使学生在多读和博读中进一步形成问题意识。教学《普罗米修斯》时,教师同时引入两篇文本:古希腊神话故事《赫拉克勒斯的选择》和中国《关于“火”的神话故事》,引导学生在拓展延伸性阅读中,进一步感受古希腊神话故事。

学生拓展阅读的内容,既可以是文本的补充链接材料,也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相关度较高的课外阅读材料,通过适当延伸、重组和创造,学生在扩大阅读量的同时,能多角度地e累优秀的文化知识,间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并在拓展性阅读中进一步形成探究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多元感悟的开放探究

学生不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还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尝试同教材课文对话,真正完成对知识的构建。例如,《山中访友》一段描绘语言:“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在品味朗诵这样有序而整齐的句子时,教师需引导学生体会“捡”“拾”捧”“嗅到”“看到”“听见”等字词,促使学生思考每组词之间是否可以替换使用。学生在否定中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明白近义词的巧用,让句子更加精美。再带感情引读,在引读中和学生一起欣赏风景,寻获趣味,收获情意深长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品味语言、心灵对话中,探究文字背后隐藏的旷世才情和作者丰厚的思想;教师还可以在重视体验、读写结合中做足功课,深入人心,如聚焦“写法”写“典型”、聚焦“生活”写“感动”、聚焦“亲历”写“体验”等,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提供“沃土”。

(三)寻找要点的引导探究

在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具有教学的探究要点,能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展开探究,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教师可以设计以时间或地点变化为主线的探究点,以便学生迅速把握课文的脉络主旨;教师可以设计“表达特色”为探究点,如对比中的细节描写等;教师可以设计“核心问题”为探究点,聚焦文本,把握核心;教师可以设计“题眼”为探究点,让学生抓住题眼进行探究;教师可以设计“板块”为探究点,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师可以设计“发散点”为探究点,达到放飞学生思维、张扬学生个性的目的;教师可以设计“思辨点”为探究点,使学生在交流中对比各方的经验、观点和体会,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辨中走向深刻;教师还可以设计“矛盾点”作为探究点,促进学生深层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例如,《金色的鱼钩》是篇长达6页的略读课文,为了实现长文短教的目的,教师设计的探究点包括这样几个问题:(1)走过哪片草地?(2)老班长他们在这片草地上一共走了几天?(3)课文写了哪几天?(4)“我”刻骨铭心的是哪几天?这样的教学设计中,课堂探究教学中力扣四个“问题点”,课堂教学中以最佳的视角聚焦文本,方便师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总之,农村小学开展探究性阅读教学,在继承传统阅读教学中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同时,教师需要重视探究性阅读前的预学工作,让学生熟悉教材文本,适当地进行延伸与拓展。而在具体探究性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感悟和发现,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鼓励学生从文本拓展、多元感悟、寻找要点等多种方式解读,使学生在探究性阅读实践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参 考 文 献]